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例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体会

一例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体会

一例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体会
一例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体会

安琪儿,让我们顺“气”自然,展翅高飞

——一例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

儿四科梦铃

一.选题背景

小儿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首位,占儿科住院患儿的% ~%,尤其婴幼儿常见,这与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密切相关。重症肺炎是指除肺部疾病之外,还造成了其他病变,特别季节转换时是其高发期,诸如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微循环障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对提高治愈率有极为重要的效用。因此,应密切监护,精心护理,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对个案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为以后的个案护理提供依据。

二.文献查证

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性中、细湿啰音。鉴于小儿呼吸系统解剖学特点,很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冬春寒冷季节气候多变时,如果治疗不及时,护理跟不上,极容易发展为重症肺炎。

三.个案简介

1.一般资料

安琪儿,2月女性患儿,汉族,,,头围,腹围,家住菏泽市巨野县。现由父母照顾照顾,父母均是中专学历,父亲在职职工,母亲待业,家庭和睦,有居民医保。

护理问题 气体交换

受损

清理呼吸道无效 体温过高 咳嗽 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 中毒性肠麻痹 中毒性脑病

2.家族树

农民农民农民农民

58岁 56岁 55岁 53岁

职工待业

26岁 24岁

2月

3.疾病发展史

因“咳嗽伴发热7天,加重4

天,憋喘1天”以“重症肺炎、

类百日咳综合征观察”

阵发性咳嗽加重,咳嗽较重时伴面色紫

绀及吐奶,血氧饱和度88-92%,喉中有

痰,不会咳出,以“重症肺炎”收住我科;

—在我院住院治

疗,好转出院

胸片示:支气管肺炎血常

规*10^9/L,CRP30mg/L

心电监护,抗感染、营养、退

热,雾化、吸氧、吸痰

患儿病情

好转,明日

出院

给以出院

宣教,做好

复查,随诊

四.护理过程

1.护理评估——FIFE

Feeling

(患儿的感受)Idea

(家属的观点)

Function

(功能的影响)

Expection

(家属的期待)

患儿精神差,吃奶睡眠欠佳;咳嗽,有痰,不易咳出,烦躁,伴有面色紫绀担心引起心衰,

中毒性脑病等

并发症,影响患

儿健康成长

反复咳嗽,发

热,食欲差,乏

力懒动

希望医护人员

用最好的方案、

最低的消费治

好孩子的病,无

并发症

2.护理问题

护理问题具体问题相关因素

生理气体交换受损

咳嗽时面色紫绀,血氧饱和

度88-92%

清理呼吸道无效双肺听诊有啰音,咳痰无

力,气道分泌物不能有效排

体温过高体温38-39℃,血常规示:

*10^9/L CRP30mg/L

咳嗽痰多刺激,进食后

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中

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

患儿哭闹,烦躁,心率、呼

吸明显加快,听诊心音奔马

律;累计消化系统、神经系

生理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食欲差,进食少

心理害怕(患儿),担心、焦虑

(家属)患儿:看见医护人员哭闹明显;家属:担心高烧烧坏大脑,担心有并发症,导致生命危险

社会角色改变患儿乏力懒动,哭闹,烦躁

灵性(家属)对未来的担忧:担

心发生后遗症,影响健康成

长家属:到底能不能好彻底,对心脏、大脑的危害有多大

3.护理措施/评值

气体交换受损

目标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气体交换受损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取舒适体位,可床头抬15~30 °可减少回心血量。经常变换体位,哭闹时应抱起患儿,以使患儿呼吸顺畅。痰液多时,应予以吸痰;痰液黏稠者应予以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而有利于排出。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以帮助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

氧疗:给予氧气吸入,以改善低氧血症。根据患儿情况决定给氧方式和吸氧时间。吸氧过程中应注意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评价通过吸氧,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停氧后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清理呼吸道无效

目标听诊双肺痰鸣音减少或消失

清理呼吸道无效注意休息,采取半卧位;多饮水,减少气道干燥;雾化吸入,机械辅助排痰,翻身叩背,促进痰液咳出;吸痰:痰多时给予吸痰,做好吸痰护理,动作轻柔

评价双肺听诊痰鸣音减少体温过高

目标体温低于℃72h以上

体温过高监测体温,频率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体温正常时,一般4~6 h测1次,一旦发烧,应~1 h测1次;可测量腋温,测时需擦干腋下汗液,以减小误差;体温超过℃时立即进行物理降温,嘱多饮水,额头敷贴降温贴或以冰袋降温,同时进行温水擦浴,并在颈部、腋下、股沟等血管聚集处多做停留以促进散热,若效果不佳,汇报医生后予口服退热药;退热期间应及时擦干汗液并及时更换衣物,防止受

凉;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利于休息

评价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目标无并发症发生

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中密切观察患儿神志、面色、呼吸、心音、心率等变化。当患儿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加快>60次/分,心率>180次/分,心音低钝,奔马律,肝在短时间内急剧

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增大时,是心衰的表现,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囟门,及肌张力等变化,若有烦躁或嗜睡、惊厥、昏迷、呼吸不规则、肌张力增高等颅内压增高表现时,及时报告医师,共同抢救;观察有无腹胀、肠鸣音是否减弱或消失、呕吐的性质,是否有便血等,以便及时发现中毒性肠麻痹

评价患儿住院期间未发生并发症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目标患儿进食量增加,渐至正常,体重增长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

量了解患儿饮食习惯,给予母乳喂养,母亲增加营养,比如禽类、鱼类,多吃瓜果蔬菜,不适宜吃过热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不可过热;鼓励患儿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少量多餐,避免过饱;

评价食欲增加,体重(住院时)

害怕(患儿);担心、焦虑(家属)

目标患儿:熟悉并适应医院环境,不再烦躁哭闹;

家属:了解疾病发展及转归,坦然接受治疗,调换陪人,

合理休息

害怕(患儿);担心、焦虑(家属)患儿:医护人员每天多与患儿沟通交流,减少陌生感;通面部表情、情感交流,减少患儿紧张情绪

家属:护理人员着装整洁、言行大方得体;一切工作围绕患儿来进行,对患儿尽心竭力;尊重家长,加强与家长的

沟通,为他(她)们介绍肺炎及其治疗的相关知识,让他

们了解为患儿制定的治疗护理计划并尽可能让家长参与

其中,指导家长轮流照顾孩子;与医生协商尽量使用低价

格的药物。考虑到环境的改变也是影响家长心理状态的因

素,入院后即为家长详细介绍了医院环境、病区设施以及

住院期间需要意的事项,介绍其与同室患儿家长认识,鼓

励家长间相互帮助。在心理护理实施过程中护士应充分理

解家长希望患儿早日痊愈的迫切心情,对他(她)们的抱

怨报以微笑并耐心地给予解释,同时努力满足家长的合理

需要。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特别注意表达方

式,尽量让家长感受到对他(她)们的真诚。

评价患儿不再哭闹,患儿可以对护理人员微笑;家属了解了疾病相关知识后,开始接受治疗方案,并能积极配合,得到

家属其他人员支持,可以轮流看护患儿,并能休息好

角色改变

目标患儿适应医院环境,精神较前好转

角色改变医护人员多与患儿沟通交流,减少陌生感;通过游戏、情感交流,增加信赖度;多与家属及孩子沟通,带领孩子熟悉医院环境,介绍与其他小朋友认识,减少陌生感

评价患儿精神较前好转

对未来的担忧(家属)

目标家属坦然接受疾病发展与转归,掌握出院后复查注意事

项,患儿出院后能恢复正常生活

对未来的担忧(家属)通过沟通交流及健康教育,增加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医护人员及家属共同努力,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做好出院指导、随访及相关知识宣教

评价患儿病情好转,预计出院,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五.收获与感悟

通过上述对个案的精心治疗及护理,做到病情早起观察,早期发现,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对促进患儿早期康复,对降低重症肺炎的死亡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参考文献

【1】崔琰.儿科护理学【M】.5版.2013:406-409

【2】王卫平,毛萌,李廷玉等.儿科学【M】.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2-194.

【3】李慧芳.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J】.中国保健,2013,16(5):208.

【4】胡蓁,戎艳鸣,莫爱媛.小儿重症肺炎150例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2):82.

【5】李爱.92例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78.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评价临床护理干预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以往我院收治的病例资料中抽取60 例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 研究对象,患儿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据不同模式的应用将 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0 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30 例在此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与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干预组的临床疗 效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均在统计学范畴内(P < 0.05)。结论:对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施以临床护 理干预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并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临 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045-02Clinical nursing of severe pneumonia mycoplasma pneumonia in childrenSubject Lu Jinghua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Henan shangqiu, 476100)【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severe pneumonia mycoplasmapneumonia in children. Methods: from previous cases in our hospital data of 6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severe pneumonia mycoplasmapneumonia in childr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hildren are receiving glucocorticoids or bronchoalveolar lavage treatment, accordingto the different mode of applic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30 cases accepted conventional care, interventiongroup 30 cases tak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difference of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intervention group a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o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work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tatistical category(P < 0.05). Conclusion: for severe pneumonia mycoplasma pneumonia in children with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helpful to improve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children, and get higher patient satisfaction, higher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 severe pneumonia; Mycoplasma pneumonia; children 肺炎支原体肺炎属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最为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此病临 床症状相对较轻,且多有自限性,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患儿预后良好[1]。 而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由本病进展为重症肺炎的病例不在少数,重症支原体肺 炎可能遗留支气管扩张、肺不张或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不良后果,甚至可能因多 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2]。由于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治疗过程中配合积极护理干 预十分关键。本次研究旨在评价临床护理干预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 用效果,成绩喜人。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以往我院于 2011 年01 月-2013 年01 月的病例资料中抽取60 例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的相关诊断标准[3],①高热温度在38.5℃持续10d 以上,经常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无效,② X 线片提示双侧肺叶受累或合并胸 腔积液;③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研究经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且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男33 例,女27 例,年龄范围1-13岁之间,年龄均值 (5.6±1.3)岁。据不同模式的应用将其划分为各30 例的两组,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患者的上述基线特征运用SPSS 软件分析P > 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患儿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精选、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提高对小儿肺炎患儿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案针对2013年1月-2014年4月我科收治的150例确诊肺炎患儿,通过给予合理抗生素治疗、雾化吸入等治疗,加强病情监测等对症治疗等措施,在常规小儿肺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呼吸道护理、输液护理、饮食护理、发热护理、心理护理、吸氧等护理干预措施,提高出入院宣教质量,以提高患儿依从性及家长的信任,进而提高疗效。结果150例肺炎患儿在合理治疗机良好的护理干预下均完全康复出院,无不良并发症发生,且无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结论在合理治疗的基础上,通过给予患儿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缓解病情,以提高患儿肺炎治愈率,利于预后,避免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小儿肺炎是由病毒、细菌或肺炎支原体等单独或协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四季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冬春季节和气候骤变时节[1],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严重的可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是导致我国儿童死亡的首要病因。若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2]。患儿入院后,除给予各种对症治疗外,小儿护理对疾病的恢复同样重要。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合理而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完全可以提高小儿肺炎的治愈率,并减少其相关并发症[3],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现对我科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150例小儿肺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4年4月我科收治小儿肺炎患儿150例,男98例,女52例;年龄3岁±1.9岁;病程5-10天,均表现为咳嗽、咳痰半发热;X片可见

肺纹理增粗,片状阴影。 1.2治疗方法根据患儿病情给予解热、止咳化痰、维持水电解质平稳等。同时依据不同病原菌选用适合的抗生素治疗。同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呼吸道护理、输液护理、饮食护理、发热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 2结果通过正确合理的药物治疗等,同时给予细致综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治疗中积极加强病情监测,150例小儿肺炎患儿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无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 2护理干预措施 2.1一般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温控制在18 ~22℃,湿度为55% ~60%。防止病房干燥空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适宜的温湿度可减少空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可明显减轻患儿呼吸的症状[4]。让患儿多休息,尽量避免高强度的运动,因为适度的休息,可以减少机体的氧耗量,避免肺过度工作,保护患儿肺功能。同时在患儿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增加适当活动,以增加肺通气,促进分泌物的排出。各种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病室保持安静,有利于患儿保证睡眠,促进机体的恢复。如病房条件许可,最好要将急性期和恢复期;不同病原体感染的肺炎(如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及支原体感染等)患儿分别安置在不同的病室,防止交叉感染。病房每日双氧水喷雾消毒2次,保证室内空气清洁[5]。 2.2心理护理 患儿多伴有“打针疼,吃药苦”心理,因此对待患儿态度要亲切和蔼,耐心与其沟通,取得患儿的信任,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患儿安抚工作,给予安慰及鼓励,减少其恐惧心理,增加患儿治疗信心。多与家长交流,同时向患儿家

小儿肺炎的护理心得

小儿肺炎的护理心得 发表时间:2011-11-03T15:18:40.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4期供稿作者:曹艳华[导读] 咳痰为大量脓性绿色痰为铜绿假单胞菌性肺炎。黏稠血性痰,易造成气道黏液梗阻,为肺炎杆菌性肺炎。 曹艳华(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65023)【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4-0344-03 【关键词】小儿肺炎护理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尤其多见于婴幼儿,也是婴儿时期主要死亡原因。 目前对肺炎的临床诊断分类,主要还是结合病理形态,病原体和病程。 一、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肺炎。尤多见于婴幼儿,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华南地区反而夏天发病较多。 (一)病因 支气管肺炎大部分由于肺炎球菌所致,其他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则少见。 病毒所致间质性支气管肺炎,主要为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 (二)临床表现 起病可急可缓,发病前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数日。早期发热多在38~39℃,高达40℃左右,热型为弛张热和不规则发热。弱小婴儿大多起病迟缓,发热不高,肺部体征不明显。呼吸系统症状及体征:咳嗽及咽部痰声,呼吸时呻吟,呼吸浅表、增快,每分钟达40~80次。常见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口周或指甲发绀明显,三凹症现象。胸部体征早期不明显,数日后,可闻细小湿啰音或捻发音,哭闹和深呼吸时才能听到。病灶融合扩大时,可闻到管状呼吸音,叩诊浊音。 重症病儿表现有其他系的症状及体征:消化道症状,呕吐、腹泻、腹胀、腹痛等。循环系症状,常出现心音低钝,脉搏加速,每分钟140~180次。肝脏短时间内增大,充血性心力衰竭征象。神经系统症状,常有烦躁不安或嗜睡。晚期可出现惊厥及各种神经症状。X线检查,病因不同,X线表现的变化,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其特点。 (三)护理 (1)呼吸道隔离。按病原体、病程及病情轻重分室居住,腺病毒、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肺炎与危重病儿分放抢救室内,要求医护人员和家属戴口罩进病室,避免在原肺炎基础上继发感染。 (2)病室环境应清洁、整齐、舒适,每日通风3次,室内保持一定的温、湿度。 (3)发热、气促均应卧床休息,咳喘病儿取半卧位,病情稳定后适当活动。 (4)饮食应选用半流食,婴儿可选用乳类,呛咳病儿可选用糕干粉牛奶,用小孔奶头喂奶,每吸吮3~4次,拔出奶头让病儿休息片刻。每日总液量、热量、输液速度同腺病毒肺炎。 (5)口腔清洁。婴幼儿奶后饮水,学龄儿童早、晚漱口,重症病儿要作口腔护理。 (6)对症护理。①退热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等方法,也可用中药。②烦躁:烦、喘、憋时,按医嘱给适量镇静剂,必要时可给氧气吸入或冷空气疗法。③腹胀:抬高床头,作肛管排气。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病儿的精神、神态、面色、脉率、呼吸、缺氧等变化,还应观察咳喘的性质。痰的颜色、量、气味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与医师联系,及早治疗。 二、细菌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主要致病菌是肺炎球菌占大多数。主要表现为大叶肺炎,属原发性;小叶或支气管肺炎则多是继发性,可继发于病毒肺炎。葡萄球菌在小儿属多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近年来白葡萄球菌败血症及肺炎在小婴儿有增多趋势。 (一)大叶肺炎 1.病因病灶局限在一个肺叶或一节段而不致扩散。大多数发病>3岁,婴儿时期偶见发生。病原体绝大多数为肺炎球菌,少数为其他细菌和病毒。 2.病理变化病理以肺泡炎为主,一般局限于一个肺叶或其大部分,右上叶或左下叶最为多见。肺最初充血2~3d肺泡内含纤维素渗出物,大量红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以及很多肺炎球菌充满肺泡,称红色肝变期。4~5d肺泡内充满网状纤维素,红细胞渐消失,肺叶由红变为灰色,又称灰色肝变期。 3.临床表现起病急,突然高热40~41℃,全身疲乏,烦躁不安,头痛。呼吸急促,鼻扇,面色潮红或发绀,咳嗽不重,无痰。重症可有惊厥,澹妄及昏迷等,大儿童可出现口唇疱疹。胸部体征:叩诊浊音或呼吸音减低,3~>5d出现大量啰音。晚期病例出现胸膜摩擦音。X线有均匀而致密的大片阴影。 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可>2万,偶达5万~7万,尿检查可见微量蛋白尿。心电图急性期表现窦性心律不齐,甚至心肌受损的图像。 5.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胸部体征,X线检查,明确诊断。早期咳嗽和胸部体征不显。 6.护理 (1)病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环境清洁、安静。 (2)急性期要卧床休息,伴胸痛可患侧躺卧,体温恢复正常后可以下床活动,注意气候骤变时机体抵抗力降低发病较多。 (3)饮食。选用易消化富有营养的半流食,恢复期改用软饭。 (4)注意观察用退热药后因出汗多,体温骤降而发生虚脱情况。及时用温毛巾擦去汗液,更换内衣。 (5)早期发现并发症肺脓肿或脓胸的发生,观察病情、病程关系,呼吸次数,缺氧表现,痰液性质及量,胸痛的部位及变化等;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治疗。

探讨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探讨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08-25T11:55:51.76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作者:高秀梅 [导读] 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有助于改善并发症情况,让患者获得比较可靠有效的抢救治疗。 大庆市人民医院 163316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9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其提供临床治疗和护理,探讨护理效果。结果29例重症肺炎患者经积极的救治及护理,28例痊愈出院,抢救成功率为96.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有助于改善并发症情况,让患者获得比较可靠有效的抢救治疗,提升生存几率。 关键词:肺炎;表现;治疗;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Methods 29 cases of severe pneumonia patients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to provid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car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Results 29 cases of severe pneumonia patients after active treatment and care,28 cases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the success rate was 96.5%. Conclusion clinical care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help to improve the complications,so that patients get more reliabl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enhance the survival probability. [Key words] pneumonia;performance;treatment;nursing 肺炎在临床中属于多见呼吸疾病,该疾病发病快,病情变化迅速,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的威胁表达,临床中因为肺炎出现呼吸衰竭、窒息的比例比较多,这也是比较多见的并发症,所以患者的生命危险,需要进行抢救,使用护理进行配合,对于抢救成功率有所提升,让患者的生命得到保留,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为了提升临床肺炎护理质量,对29例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有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至2013年我院共有29例重症肺炎患者接受治疗,其中有9例患者是女性,20例患者是男性,最小患者是62岁,最大患者是71岁。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对病情的程度进行研究,若是已经有了休克、呼吸短浅等症状,表明已经出血了感染性休克。 1.2临床表现29例休克性肺炎患者,起病急,病程进展迅速。23例患者早期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或嗜睡、咳嗽、咯血、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症状。4例患者血压下降伴有四肢湿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大汗、烦躁、意识模糊、嗜睡、昏迷,尿少或无尿。26例患者出现肺部湿啰音,患侧呼吸音降低及管状呼吸音等。7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疼、腹泻等胃肠道表现。5例患者出现水和电解质紊乱,2例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 1.3治疗 1.3.1根据临床表现和诊断结果迅速判断病情,制订合理的抢救方案,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材,以便迅速施救。根据患者血气分析结果,立即给予氧气吸入,维持PaO2﹥60mmHg,改善缺氧状况。 1.3.2积极补充血容量(扩容)这是改善微循环灌注的基础,休克关键的治疗就是快速补充有效的血容量。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随时补充血容量,保证组织灌注,遵医嘱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林格氏液等晶体液及低分子右旋糖酣、血浆白蛋白等胶体液。以维持收缩压90-100mmHg,脉压差大于30mmHg,尿量大于30ml/h。 1.3.3抗感染重症肺炎引起的常见的致病菌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支原体、卡他莫拉菌等为主,根据病原学资料、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及长效广谱强有效的抗生素。原则为早期、足量、联合应用。 1.3.4纠正酸中毒休克时,常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心脏收缩力减弱、有效微循环不足,要给予碱性液。增强心肌收缩力、恢复血管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反应,并防止DIC的发生。动脉血pH值<7.0使用,首选5%碳酸氢钠100-250ml,1-4h后复查。 1.3.5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遵医嘱输入多巴胺、间羟胺等血管活性药物,根据血压调整滴速,以保证重要器官血液供应,改善微循环。 2结果 本组患者29例,28例痊愈出院,1例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治愈率96.5%。 3护理措施 3.1留意患者的病情,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护,存在异常情况应该及时的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对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进行监测。积极的进行各项辅助检查工作,对患者的身体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3.2以患者的病情为依据来进行吸氧护理,吸氧过程中应该要对患者的吸氧效果进行观察,对吸氧后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了解,确保吸氧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起到了帮助,若是无效,则应该准备进行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 3.3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病房应该温暖舒适,干净整洁,保持空气的流通,让温度控制在22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50%左右,促进呼吸和静脉回流。为患者进行皮肤清洁,保持皮肤干净,进行口腔卫生护理。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控制饮食的量,护理的时候应轻柔,不要发出较大的噪音,影响患者的休息。 3.4补液和输液是临床中护理的重要内容,补液和输液是为了改善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防止休克。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补液的时候要记录好尿液的量,注意组织灌注的改善情况,如果尿量小于30毫升每小时,那么应该进行补液。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对患者进行感染预防,对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 3.5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让患者消除紧张和恐惧的心理感受,尤其是老年患者,因为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其心理比较担忧,对治疗比较没有信心,因此很容易出现焦虑和恐慌,加上处于经济承受能力的担忧,其心理负担比较大,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提供心理护理,让患者可以将积压在内心的担忧说出来,想办法来帮患者解决,关心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温暖,能够建立良好的治疗心态,积极的配合治疗。 总之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危急,如果不进行良好的治疗和护理,会有生命危险,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是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让治疗效果获得提升,因此临床意义重大。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对患有支气管肺炎的小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00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基础护理与加强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差异性。结果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82%,观察组为94%,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对象均存在咳嗽、发热等明显支气管肺炎症状,经实验室检查,部分患者白细胞计数异常,在血清肺炎支气管抗体诊断下结果显示为阳性。 1.2 一般方法 1.2.1 加强沟通由于小龄患者对疾病治疗、吃药、注射等操作会存在一定抵触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须首先与患儿沟通,告知其疾病控制的重要性;同时与患儿家长积极交流,了解患儿喜好与过敏、病史情况[3] 。在与患儿交谈时应态度亲和、面带微笑,可从患儿喜欢的动画片、卡通人物着手,逐渐拉近与患儿之间的距离,之后鼓励其积极面对各项治疗操作,提升治疗依从性,消除紧张及不安的情绪。 1.2.2 不良反应护理由于支气管肺炎需在临床用药上使用的红霉素或阿奇霉素,这两种药物都可能造成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例如引发呕吐、恶心、腹泻、腹痛等不适感[4] 。因此护理中首先应告知患儿及家属胃肠道反应情况,并在输液时注意避免空腹状态下进行。输液过程中需加强对患儿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的观察,注意稳定其输

液期间情绪,避免由于不耐受或恐惧影响到输液安全性。可根据患儿 的耐受程度及年龄调节滴注速度,控制在每分钟15 滴左右即可。 1.2.3 加强观察由于患者年龄偏小,因此在支气管肺炎基础上还有可能出现其它疾病危险。因此护理人员需经常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尿量偏少、腹部疼痛、肢体浮肿、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心慌心悸、口唇发干等不适感,同时对其生命体征予以严密监护。当发现异常时,需立即上报主治医生并用简明的语言说明患者病情变化。患者平稳期需观察其是否存在出血倾向,例如皮肤、牙龈、口腔、排尿等。若患者存在严重水肿或呼吸困难情况,可通过体位的变化减轻肺部负荷,也可给予利尿剂帮助体内多余水份排出。 1.2.4 饮食护理患儿住院期间应保持清淡的饮食,并加强营养的摄入。可制作鸡蛋羹、南瓜羹、红枣粥、山药粥等令患儿服用,同时加强新鲜蔬菜的摄入,例如菠菜。避免食用刺激性较大的食物以及油腻的食物,应合理搭配饮食,尽量少吃多餐。除此之外,还应做好 患儿的口腔护理,可及时用盐水将口腔彻 底清洁,避免口腔中滋生炎症。 1.2.5 呼吸道管理 由于患儿年龄偏小,因此在咳痰能力上存在一定缺陷。护理人员可通过拍背、体位变化使患儿正确地将痰液咳出[5] 定期将患儿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清除,也可采用雾化吸入方式,帮助将呼吸道中的痰液与分泌物排出,并且避免痰液回流。 1.3 统计学分析

综合气道护理在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气道护理在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18-12-20T10:38:51.41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0期作者:田万娟[导读] 对重症肺炎患儿中开展综合气道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对重症肺炎患儿中开展综合气道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常规组(n=20),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接受综合气道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机械通气、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喘憋、咳嗽、肺啰音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5.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5.0%(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儿中开展综合气道护理可保持呼吸道通畅,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强化治疗效果,减少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推广价值。【关键词】重症肺炎;综合气道护理;呼吸道感染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airway nursing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pneumonia. Methods:4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severe pneumonia 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n=20)and conventional group(n=20). Routine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airway care at the same time to observ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P<0.05). The duration of improvement of wheezing,coughing and lung plum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P<0.05). The incidence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5.0%,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Conclusion:comprehensive airway nursing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pneumonia can keep airway unobstructed,shorten the time of symptom improvement,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hospitalization,enhance treatment effect and reduce airway infection. [Keywords] severe pneumonia;Integrated airway care;Respiratory infection 肺炎为常见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因小儿免疫力较差、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全,其发病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很可能进一步发展为重症肺炎。重症肺炎发病部位为肺部,所以其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较高,需采取有效气道护理,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儿童呼吸道通畅,还能够降低呼吸道感染。相关研究认为,针对重症肺炎患儿开展综合气道护理,能够促进患儿更快康复,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收治重症肺炎患儿40例,对其中部分患儿开展综合气道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常规组(n=20)。纳入标准:满足重症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胸部X线片显示片状阴影、肺部纹理增粗;存在咳嗽、发热等症状;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存在机械振动排痰禁忌症;治疗依从性不佳者。常规组包括女11例、男9例;年龄范围4~36个月,平均(25.4±3.6)个月;病程1~4天,平均(1.7±0.3)天。实验组包括女10例、男10例;年龄范围3~36个月,平均(25.6±3.5)个月;病程1~4天,平均(1.8±0.2)天。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护理、病情观察、输液护理、基础护理等。(1)病情观察:治疗期间需对其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包括肌张力、意识、瞳孔、体温、肠鸣音,若存在嗜睡、惊厥等情况,立即采取处理措施。(2)饮食护理:告知家长为患儿提供清淡、易消化饮食,保证蛋白质摄入量,同时多饮水,可适当饮用果汁、牛奶、豆浆等,体温正常后可进食稀粥、面条等食物。(3)基础护理:保持病情空气流通,将室内温度、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做好相关急救准备。定期应用紫外线灯消毒病房,以预防出现交叉感染。保证患儿口腔清洁,定期帮助其变换体位、翻身,以预防出现压疮。(4)输液护理:穿刺过程中应做到快、准,将输液速度控制在8~10滴/min,输液后观察患儿反应。用药时应对药物效果进行及时了解,并注意配伍禁忌,若出现不良反应,则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实验组同时接受综合气道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吸氧护理:患儿吸氧过程中严格控制换流量,保证其呼吸道通畅、体内气体正常交换。吸氧3分钟后可进行气道湿化操作,以使患儿有效排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和痰液。(2)雾化吸入护理:临床中治疗肺炎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雾化吸入,其可发挥保证呼吸通畅、预防支气管痉挛的作用。实际中可采用面罩吸入的方式,这样能够降低患儿的不适感,同时帮助患儿保持侧卧位。(3)排痰护理:吸入治疗后及时扣背,有背部两侧向中间、从下向上叩击5次。指导年龄较大患儿正确用力呼吸,以提升排痰效果。婴幼儿则可利用地心引力促进排痰,排痰时取头低位。若患儿无力排痰则应用器械辅助排痰,操作时严格控制力道和压力,吸氧时间10秒以内,若患儿病情严重,则在排痰前吸氧3分钟。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喘憋、咳嗽、肺啰音改善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统计两组呼吸道感染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实验组喘憋、咳嗽、肺啰音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021年小儿肺炎患者护理方案

小儿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有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小儿肺炎患者剧烈咳嗽或痰液较多导致呼吸困难严重到窒息。其临床特点为咳嗽,气促,发绀,发热。听诊有肺炎或实变表现【啰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羊音,呼吸音降低】,呼吸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做好此类患者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缓解呼吸困难,减轻咳嗽咳痰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每位医生、护士的共同努力之下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转危为安,使患者家属安心。现将小儿肺炎患者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1 一般情况 患者谭某,女性,出生1个月未婚。于XX年1月1日9:3由门诊收入新生儿科家人报送 2 健康史主诉不详 家属口述患者一天前洗澡后出现剧烈咳嗽,喉咙有大量浓痰,哭闹不止,而且伴有发烧。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皮肤无黄染,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小儿肺炎”收入我科。既往史卡介苗、乙肝疫苗均已注射,母亲无既往病史,否认“肺炎、肺结核、伤寒”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患者已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个人史第一胎,第一产,足月儿。单胎。出生体重88kg胎膜早破无。胎儿宫内窘迫无。分娩方式经阴道分娩,平产。羊水量不详。脐带正常,胎盘正常。apgar评分不详。 3 体格检查 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欠佳,呼吸困难,大小便正常,体重下降。 4 实验室及影像检查 t 39℃,p 98次/分,r 2次/分。 患者对刺激反应可,张力正常,眼球运动灵活,双侧瞳孔正大等圆,约2mm大小,对光反射灵敏,皮肤可见散在红色丘疹,无出血点,发育正常,食欲好,睡眠足,呼吸微弱,可见明显呼吸三凹征,精神面貌差,脸色苍白,呼吸困难,肺部固定湿啰音,心音有力,节律整齐,无杂音。全身皮肤无黄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血肿、五官无畸形。眼结膜、口唇、甲床苍白,巩膜无黄染,全身无溃烂。耳鼻无异常。口角无歪斜,口唇无发绀,伸舌居中,咽无充血,双扁桃体无肿大。颈对称,双颈静脉无充盈。胸廓对称无畸形。两侧语颤均等,心界正常,心率135次/分,率齐,各瓣膜区听诊无杂音,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及痛,肠鸣音活跃。脐部残端已脱落,脐部干燥,无血性分泌物,无臭味,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拥抱反射正常,握持反射正常,吸吮反射正常,觅食反射正常。围巾征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无亢进。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数18×1 ^9∕l↑,中性粒细胞4.84↓%,提示白细胞增多,肝功能提示总胆红素18 mol/l↑、直接胆红素48 mol/l↑、间接胆红素2 mol/l↑,心肌酶示乳酸脱氢酶487u∕l↑、肌酸激酶2118 u∕l↑、肌酸激酶同工酶51 u∕l↑,

呼吸科心得体会

呼吸科心得体会 【篇一:呼吸内科实习心得】 护士内科护理实习心得体会 在结束的这一个月的临床内科实习中,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 心带教下,我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并积 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护理条例培训,多次参加护理人员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 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丰 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可以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 法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 早退,勤奋学习,以身作则,积极进取。通过这一个月的认真工作,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不曾懂得的东西。在实习的日子中,我了解 到收治病人的一般过程:如测量生命体征;询问病人病史、过敏史等,认真写好护理记录,同时观察病人的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 理配合老师的指导,了解抗生素对各种消化系统的基本应用。同时,我也了解了胸腹部穿刺的一般过程,以及严格的无菌操作。通过这 段时间的实习,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护士身上应有的职责,无论何时,应把病人放在第一,咏最好的态度和最负责的行动去关心病人疾苦。在以后的实习中,我一定会努力学习更多知识。 呼吸内科实习小结 在呼吸内科轮要二个月了,现把二个月的工作总结如下: 从临床表现上来看,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我发现, 大多数呼吸系统疾病都有咳嗽、咯痰、咯血、胸痛、哮鸣、发热、 气急等表现,这些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它们有可能是感冒、支气 管炎等轻症的表现,也可能是重症肺炎、肺癌等致命疾病的早期临 床症状,如果不进一步检查确诊,很可能就会导致延误病情,造成 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对待呼吸系统的疾病,不能仅凭病人的某一 临床症状或体征而想当然地作出临床诊断,而应进一步地进行必要 的检查,取得确实可靠的临床资料,通过严谨正确的临床思维,慎 重地作出诊断。事实上,呼吸系统疾病病种繁多,但归纳起来可分 为感染、肿瘤及结核三类。感染疾病按病原学分又可分为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等,肿瘤主要是肺癌,其它类疾病往往是目前原因不

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方法

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方法 发表时间:2015-09-30T10:57:46.42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2期供稿作者:赵培凤[导读]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观察病情:患儿有面色青紫、口唇发绀、大汗、烦躁不安等异常表现,考虑痰液阻塞气道,需立即吸痰、吸氧。 赵培凤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272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80 例观察病情变化、制定合理治疗护理方案。结果:80 例患儿治愈72 例,好转5 例,死亡2 例,转院1 例。结论:合理高效的护理方法可提高小儿重症肺炎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护理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多见于婴幼儿,婴幼儿时期由于呼吸系统生理解剖学特点,不仅容易发生肺炎,且病情往往较重,进展快,易合并多种并发症,救治困难,临床病死高,目前仍是我国5 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 小儿肺炎好发于冬春季节,是由不同病原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性反应,如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微循环障碍、休克、中毒性脑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既为重症肺炎[1-2]。重症肺炎是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尤其是5 岁以下儿童,病死率可高达21%[3]。因此,合理高效的专业护理对提高重症肺炎患儿的治愈率意义重大。笔者就2009 年3 月~2010 年10 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80 例进行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人性化护理、心理疏导及对家属的健康宣教等所得护理体会整理如下,以期对提高小儿重症肺炎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0 例患儿均符合200 2 年英国胸科学会(British Thoracic Society,BTS)提出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其中男55 例,女25 例,年龄2 个月~10 岁,平均4.5 岁,病程1~10 d 不等,平均住院天数15 d[4]。 1.2 临床表现:80 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喘、呼吸频率及心率加快、发热,并发呼吸衰竭42 例,心力衰竭22 例,中毒性脑病1 例,败血症1 例,DIC 2 例,查体肺部均可闻及干湿性啰音,胸片有片状阴影。 1.3 治疗方法及结果:给予吸氧、解痉平喘、改善循环、镇静(必要时)、止咳化痰、营养支持、免疫调节、纠正水及电解质失衡,据痰培养药敏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有心力衰竭时给予强心、利尿等处理;严重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治疗,合并中毒性脑炎给予镇静、脱水、营养脑细胞等处理,合并DIC 抗凝、改善微循环等治疗。经上述治疗治愈72 例,治愈率为90%,死亡2 例,占 2.5%(死亡2例患儿均是由于年龄偏小、病程长且合并了DIC),好转5 例,转院1 例。 2 护理措施2.1 观察病情:患儿有面色青紫、口唇发绀、大汗、烦躁不安等异常表现,考虑痰液阻塞气道,需立即吸痰、吸氧。如患儿心率>180 次/min,呼吸>60 次/min,面色苍白,尿少,颜面及双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肝脏迅速增大,端坐呼吸等提示出现心力衰竭,应立即通知医生,减慢输液速度,吸氧,让患儿端坐位或高枕卧位,并准备强心利尿等药品。如患儿出现头痛、频繁呕吐、颈抵抗、尿便失禁、瞳孔异常改变,提示合并中毒性脑炎,需降颅压、营养脑细胞等治疗。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皮疹等需考虑药物过敏,要立即改换液体。重症肺炎患儿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2 保持环境卫生:每天定时通风,室温保持在18~20℃左右,相对湿度保持约60%,空气干燥易使痰液黏稠不易咯出,但湿度过大容易滋生病菌。定时紫外线消毒,患儿痰液需放相应容器中。 2.3 畅通呼吸道:根据不同年龄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婴幼儿用面罩吸氧,年长儿用鼻导管吸氧,合并呼吸衰竭使用人工呼吸器,持续吸氧可改善患儿缺氧状态。对患儿定时进行雾化、吸痰、拍背,以利于痰液排除,减少窒息的危险性。吸痰时注意动作要轻柔,根据患儿年龄选择适宜的吸引管吸痰,以免损伤气道黏膜。 2.4 合理饮食:患儿不适宜进食油性较大、不易消化食物,需多进食蔬菜、水果,尤其富含Vit C 的水果,易消化流质半流质食物,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患儿为母乳喂养则鼓励继续母乳喂养。患儿还需多饮水,以促进细菌及毒素排泻,利于减轻病情。 2.5 正确合理用药:护士在配药时需仔细查对药品,准确执行医嘱,精确配药剂量,尤其对不良反应大的药物剂量一定要准确。另外,患儿输液时需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液体量,一般控制在8~10 滴/min。尽量避免因滴速过快,造成心脏负荷过大而致心力衰竭。 2.6 心理疏导:患儿对陌生的环境本能的有不适应感,面对陌生人的检查治疗时会哭闹、甚至拒绝输液。因此,护士对患儿一定要细心、温柔。对年长儿可解释说明输液及抽血检查等对疾病治愈的重要性,增加他们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 2.7 健康教育:多与家长沟通,向其讲述防治疾病的相关知识,如患儿平时需加强锻炼,增强营养,多晒太阳及进行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个人卫生,必要时可注射疫苗以预防肺炎、流感。 2.8 早期康复护理2.8.1 呼唤式护理实施为了促进患儿意识恢复,对昏迷患儿从开始就采用王军等[3]报道的呼唤式护理方法,即在做任何治疗、护理操作时,首先要呼唤其姓名,解释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鼻饲、擦浴、大小便都要先与患儿交流,像对待清醒患者一样,播放患儿喜爱的音乐,实施对神经系统的有效刺激。 小儿的神经系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有很强的可塑性,呼唤可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重建神经功能网络,达到重塑作用[4],从而加速神经功能恢复。本组病例从开始就有计划实施呼唤式护理,同时经常抚摸患儿的皮肤,增加刺激元素,促进患儿的大脑功能和肢体功能恢复。在医务人员及家属的共同努力下,大部分昏迷患儿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意识,其中2 例昏迷10d的患儿,经有计划实施呼唤式护理及综合康复训练,最终也恢复了意识,智力也渐渐恢复接近正常儿童水平。 2.8.2 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对于昏迷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儿,要随时把患儿的肢体置于功能位置,预防关节畸形,定时翻身,更换体位,利用手法按摩肢体关节韧带,防止肌肉韧带萎缩及关节畸形。2 例昏迷10d 的患儿经肢体康复功能锻炼,在意识恢复后不久肢体功能也很快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 参考文献:[1]汪翼.儿科学[M].第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8.[2]崔焱,王淑兰.儿科护理学[M].第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41.[3]易慧,谢灿茂.重症肺炎临床及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56.[4]British thorac ic society o f standards of care committee.BTSGu idelines for the M anagement of Comm unity Acqu iredPneumonia in Childhood[J].Thorax,2002,57(1):1.

一例重症肺炎患儿护理_体会

安琪儿,让我们顺“气”自然,展翅高飞 ——一例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 儿四科梦铃 一.选题背景 小儿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首位,占儿科住院患儿的24.5% ~65.2%,尤其婴幼儿常见,这与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密切相关。重症肺炎是指除肺部疾病之外,还造成了其他病变,特别季节转换时是其高发期,诸如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微循环障碍、弥散性血管凝血(DIC)等。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对提高治愈率有极为重要的效用。因此,应密切监护,精心护理,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对个案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为以后的个案护理提供依据。 二.文献查证 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性中、细湿啰音。鉴于小儿呼吸系统解剖学特点,很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冬春寒冷季节气候多变时,如果治疗不及时,护理跟不上,极容易发展为重症肺炎。

三.个案简介 1.一般资料 安琪儿,2月女性患儿,汉族,59.0cm ,5.00kg ,头围36.2cm ,腹围34.0cm ,家住市巨野县。现由父母照顾照顾,父母均是中专学历,父亲在职职工,母亲待业,家庭和睦,有居民医保。 护理问题 气体交换 受损 清理呼吸道无效 体温过高 咳嗽 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 中毒性肠麻痹 中毒性脑病

2.家族树 农民农民农民农民 58岁 56岁 55岁 53岁 职工待业 26岁 24岁 2月 3.疾病发展史 2015.11.22因“咳嗽伴发热7 天,加重4天,憋喘1天”以 “重症肺炎、类百日咳综合征 2015.12.9 阵发性咳嗽加重,咳嗽较重时 伴面色紫绀及吐奶,血氧饱和度88-92%, 喉中有痰,不会咳出,以“重症肺炎”收 2015.11.22— 12.8在我院住院 治疗,好转出院 2015.12.7 胸片示:支气管肺 炎12.9血常规 WBC21.2*10^9/L,CRP30mg/L 心电监护,抗感染、营养、退 热,雾化、吸氧、吸痰 2015.12.1 5患儿病情 好转,明日 出院 2015.12.1 5给以出院 宣教,做好 复查,随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