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麻多肽的分离纯化研究

天麻多肽的分离纯化研究

天麻多肽的分离纯化研究
天麻多肽的分离纯化研究

天麻多肽的分离纯化研究

董转年,龚秀会,彭波,刘小烛

3

(西南林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摘要:目的:研究生物多肽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生理作用。方法:对天麻(Gastrodiae elata B1.)初提液两次超滤(3kDa 和1kDa 超滤膜),凝胶过滤和快速蛋白液相色谱(FP LC )分离纯化,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 -HP LC )对目标肽进行分析检测。结果:由Sephadex G-15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析肽液,得到各肽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FP LC 和RP -HP LC 分析第二峰结果表明,此多肽组分分别只由一种肽组成。结论:此多肽相对分子质量在2500Da 左右,具有很好的亲水性。

关键词:天麻;活性肽;凝胶过滤;FP LC ;分离纯化;RP -HP LC

中图分类号:Q5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11X (2007)06-0056-03

R esearch of Purification the Peptides from Gastrodiae elata B 1.

DONG Zhuan -nian ,G ONG X iu -hui ,PE NG Bo ,LI U X iao -zhu

3

(S outhwest F oresty C ollege ,K unming 650224,China )

Abstract :Peptides has played useful or physical role on the organism.A fter tw o ultrafiltrations (3kDa and 1kDa )of Gastrodiae elata B1.,the pu 2rification G el filtration and fast protein liquid chromatography (FP LC ),and the target peptides analysis Detection using RP -HP LC.And further determination of its m olecular weight and amino acid composi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y Sephadex G-15sephadex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alysis of peptides ,obtained the distributions of every m olecular weight.And the results from FP LC and RP -HP LC of the second peak showed that it was composed only by one peptide.Its m olecular weight is about 2500Da ,with g ood hydrophilic.K ey w ords :Gastrodiae elata B1.;G el filtration ;FP LC ;Purification ;RP -HP LC

收稿日期:2007-09-21;修回日期:2007-10-13基金项目: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专项资助(“天麻药理研究”,2004CCA01900);西南林学院创新基金项目资助(200607)

作者简介:董转年(1982-),女,硕士,研究方向:林木细胞与分子生物技术,E -mail :linli19822003@https://www.doczj.com/doc/d213026739.html, ;3通讯作者。

天麻(Gastrodiae elata B1.)是主产于中国的一种名贵中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很好的药理作用,同时天麻还具有增智、健脑、延缓衰老等作用。对老年性痴呆症有一定的疗效。这些除了是天麻素的疗效[1]外,是不是还有别的物质的疗效呢?而每一种肽都具有独特的组成结构,不同肽的组成结构决定了其功能。而在体内,即使是微量级(10-7m ol ΠL )也有显著的生理活性。因此多肽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人们已对天麻做了很多研究,如天麻素、天麻抗真菌蛋白

(G AFP )等。如天麻素的含量[2]及药理作用[3,4]

、G AFP 的检测[5,6]、生成机理[7]、C DNA 的分子克隆[8]、基因克隆与分析[9]等。而对天麻肽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1.1.1 实验材料:天麻(Gastrodiae elata B1.)采自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小草坝,洗净泥沙,给每份天麻个体编号,-20℃保存备用。1.1.2 试剂:Na 2HPO 4?12H 2O 、NaH 2PO 4?2H 2O 、NaCl 、乙腈、TFA 等试剂均为S igma 公司产品或国产分析纯试剂1.1.3 试验仪器:蛋白质核酸层析系统,上海康华生化仪器制造厂;超滤器型号为OC001C3010ml 、OC003C3010ml ,由Pall 公司产;紫外分光光度计型号为Libra S22,Biochrom 公司;超速冷冻离心机型号为Avanti T M J -25,BECK M AN 公司制造;组织捣碎匀浆机型号为JJ -2;恒温磁力搅拌器型号为85-1C ,金坛市杰瑞尔仪器公司;核酸蛋白检测仪H D -21、台式记录仪、BSZ-100自动部分收集器均属上海康华生化仪器制造厂制造;快速蛋白液相色谱仪(FP LC ),Amersham Biosciences 公司;凝胶过滤层析柱为Superdex T M 7510Π300G L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为K romasil C18色谱柱。1.2 方法1.

2.1 样品准备:材料40g 加入5倍体积纯水,匀浆,搅拌提取。然后12000r Πmin ,4℃冷冻离心30min ,取上清液。用分子量为3k 超滤膜超滤,取膜外液用1k 膜超滤,得到膜内液,待层析。1.2.3 凝胶过滤层析:层析柱为2.6cm ×60.0cm Sephadex G-15,纯净水平衡洗脱,流速0.4ml Πmin ,核酸蛋白检测仪检测波为280nm ,台式记录仪灵敏度为20mV ,纸速为0.2mm Πmin ,加样量2ml ,收集出现峰的样品并超滤浓缩。1.2.4 FP LC 纯化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FP LC 层析柱为Super 2dex T M

7510Π300G L ,用0.05m ol ΠL 磷酸缓冲液pH =7.0(其中含

0.15m ol ΠL 的NaCl )平衡和洗脱,上样量200μL ,流速为0.4ml Πmin ,215nm 紫外检测。RP -HP LC 色谱柱(5μm ,15mm ×416mm )

,流动相A :0.05%TFA 水溶液;流动相B :0.05%TFA 的20%

乙腈-水溶液。进样量100μL ,流速0.8ml Πmin ,柱温23℃;检

测波长215nm ,分别用A (标准曲线)和样品进行100%A →100%B 的线性梯度洗脱。1.2.5 氨基酸组成分析: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昆明)检验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凝胶过滤层析

原液(多肽浓度7.25mg Πm L )经离心,两次超滤后Sephadex G-15凝胶柱分离收集柱层析分离的洗脱液,每管3m L ,洗脱液在215nm 比色得吸光度值。因大分子蛋白质在280nm 处有吸收峰,而多肽则在215nm 和230nm 处有吸收峰,而在215nm 处吸收最强,并且背景压很小。因此,选择吸收波长为215nm 。如图1所示,有2个多肽洗脱峰。其中一峰对称性很不明显,表示最少含有两种小肽,且分子量相差很小,不易分离。第二峰对称性很好,估计只含有一种小肽

图1 肽原液在Sephadex G-15上的层析图谱Fig.1 Purification of peptide s olution by Sephadex G-15chromatography

2.2 FP LC 和RH -HP LC 纯化二峰

收集由Sephades G-15凝胶柱分离的天麻多肽二峰组份,

第17卷第6期:562007年12月 生 物 技 术BI OTECH NO LOGY

V ol 117,N o 16:56

Dec 12007

1kDa 超滤膜超滤浓缩后,用FP LC 进一步纯化(图2),并收集纯化了的样品。结果显示在15.4ml 时出现独立的峰,根据出峰时的洗脱体积可推断活性肽的分子量在2500左右。其氨基酸残基个数约为2500Π108=24个

图2 FP LC 法检测天麻多肽二峰纯度色谱图Fig.2 The detection of the second peptide in Gastrodiae elata B1.by HP LC

chromatography

在RH -HP LC 中,用不同比例的TFA -水、TFA -

乙腈-水将其与样品中的杂质分离。采用0.05%TFA 水溶液、0.05%TFA +60%乙腈水溶液(体积比)虽能有效地纯化样品,但样品的位置很靠近杂质峰,不易收集。以20%乙腈代替60%乙腈进行实验,在0.8m L Πm in 流速下洗脱,随着乙腈比例增加,样品活性肽的保留时间加长,这样分离效果较好。在此条件下所得的标准品和样品色谱图如图3和图4。根据样品的含量,仅在0.50~7.25mg Πm L 质量浓度范围内绘制标准曲线,用于样品的定量计算,得到的线性方程为y =0.55x +739.51,其中y 为峰面积,x 为质量浓度(mg Πm L ),r =0.9996。

图3 对照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图Fig.3 The RH -HP LC analysis of reference substance

2.3 氨基酸组成分析

根据所得的氨基酸含量,估计各种氨基酸残基数如表1。如天门冬氨酸的个数约为:12.72Π85.38×24=3个。

3 讨论

3.1 样品制备

天麻可以醇提、温水浸提以及加压提取法。但天麻水提液黏稠,在浓缩过程中,药液随着浓缩变得更黏稠,易粘结容器壁,操作困难,而且给纯化精制带来很大困难[10]。本实验采用纯水提取,可通过生物混合酶使目标物分解溶出,控制非目标物的溶出,破坏大量的淀粉及胶体类物质,使其利于过滤。再配以超滤,使合适分子量的可溶性肽滤出。

用纯净水溶解小肽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中用0.05%TFA

+20%乙腈水溶液取代0.05%TFA +60%乙腈水溶液,实验效

果很好,证明了此肽有很强的亲水性。

图4 天麻活性肽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图

Fig.4 The RH -HP LC analysis of biopeptide in Gastrodiae elata B1.表1 氨基酸组成分析图T able 1 The analysis of amino acid com position 氨基酸名称

实测数据(%)

估计残基个数

天门冬氨酸(Asp )12.723苏氨酸(Thr ) 3.711丝氨酸(Ser ) 2.781谷氨酸(G lu )10.83甘氨酸(G ly ) 4.721丙氨酸(Ala ) 5.91

2胱氨酸(Cys )未检出

0缬氨酸(Val ) 5.311蛋氨酸(M et ) 1.711异亮氨酸(Ile ) 4.511亮氨酸(Leu ) 6.482酪氨酸(T yr ) 2.191苯丙氨酸(Phe ) 6.792赖氨酸(Lys ) 4.691组氨酸(H is ) 1.271精氨酸(Arg ) 4.481脯氨酸(Pro )7.092氨基酸总量(%)

85.38

24

3.2 分离纯化

因为肽与阴离子(如S DS )有疏水和静电的相互作用,可以用S DS -PAGE [11,12]或M A LDI -T OF -MS [13]来分离纯化小肽。本实验用一系列的层析方法也能分析检测肽,如采用凝胶过滤层析和FP LC 分离纯化到活性肽,然后用RH -HP LC 检测。在所有的分离纯化检测机制中,HP LC 能提供最好的结果[14]。

RH -HP LC 用于天麻素[15-17]

已经有很多,而对于检测多肽尚属首次。在RH -HP LC 过程中,流动相为0.05%TFA ,低pH 不影响相的稳定性。用含有TFA 的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肽混合物,每种肽都可恢复原性[18],最低在96%以上。3.3 活性肽

此肽有24个氨基酸残基,是活性肽。而活性肽具有很多的生理或生化作用。如抗菌剂、抗血栓、降低血压、提高免疫

系统等[19]

。所以天麻活性肽的纯化技术尤为重要。

随着肽类药物的诸多作用的发现,我们不仅要提高多肽分离纯化的技术,分析其序列,最终研究其药理学作用及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开发多肽类药物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勇,席刚明,周少华.天麻及其成分对神经系统的作用[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28(5):268-271.

752007年12月 天麻多肽的分离纯化研究

[2]廖全斌,刘小琴,刘金鹏,等.天麻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天麻素含量相关性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80-82.[3]何晶.天麻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 ].天津药学,2006,18(5):62-63.

[4]刘中华.天麻素对A

β25-35诱导的Alzheimer 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6(4):537-540.

[5]江流,刘鸿翔.天麻抗真菌蛋白的检测及免疫荧光定位[J ].植物学报,1993,35(8):593-599.

[6]胡忠,黄清藻.天麻中抗真菌蛋白质的诱导和积累[J ].云南植物研究,1994,16(2):169-177.

[7]舒群芳,徐锦堂.编码天麻抗真菌蛋白CDNA 的分子克隆[J ].云南植物研究,1995,37(9):256-260.

[8]王晓晨,Diaz M A.天麻中一种抗真菌蛋白基因的克隆[J ].植物学报,1999,41(10):1041-1045.

[9]张晓勤,胡勇,曾英,等.天麻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和肽质量指纹谱分析与鉴定[J ].云南植物研究,2004,26(1):89-95.

[10]张赫名.天麻的研究进展[J ].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7(11):19-22.

[11]T achi.T E pand ,R.F.E pand R.M.,and M atsuzaki K.P osition -depen 2denthy drophobicity of the antimicrobial magainin peptide affect the m ode of peptide -lipid interactions and selective toxicity[J ].Biochemistry ,2002,41:10723-10736.[12]K wabena Sarfo ,G reg B.G.M oorhead &Raym ond J.Turner.A novel

procedure for separating small peptides on polyacrylamide gels[J ].Peptide Sci 2

ence ,2003,10:127-133.[13]G AN Bin -bin.Determination of gastrodin in food by HP LC[J ].T echnol Dev Chem ,2005,34(2):33-34.

[14]Haebel S ,K ehr.M atrix -assisted laser des 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peptide mass fingerprints andpost s ource decay :a tool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phloem proteins from Cucurbita maxima Duch.separated by tw o -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J ].P lanta ,2001,213:586-593.

[15]H ANGJi -jun ,TIAN Da -feng ,W ANG Zhong -yan ,et al.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G astrodiae in Rhiz oma G astrodiae from diferent region by HP LC[J ].Shenyang Ph arm U niv ,2006,23(1):26-28.

[16]M arentes E ,G rusak M A.M ass determination of low -m olecular -weight proteins in phloem sap using 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 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J ].Exp Bot ,1998,49:903-911.

[17]W AN Jun ,ZH OU X ia.CHE N W en -wen ,et al.Determination of gastrod 2ine content in T ianma formula granule by HP LC[J ].T rtutit Chin Drug R es C lin Ph arm acol ,2005,16(6):435-437.[18]R.Ohrnacht ,B.Boros ,L.K iss ,L.Jelinek.Quick and Sensitive HP LC Separations on N on -P orous Reversed -Phase Packings[J ].Chrom atograph 2ia ,1999,50:75-81.

[19]Emily Haque ,Rattan ,Chand.Antihypertensive and antimicrobial bioactive peptides from milk proteins[J ].Eur Food R es T echnol ,2007,0689:6-14.

葡萄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张纵圆,彭秧

3

(新疆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摘要:目的:从葡萄叶中提取总黄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葡萄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考察了乙醇浓度、回流温度、回流时间及料液比四因素对葡萄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确立了葡萄叶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45%的乙醇为溶剂、液料比为1∶40、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2h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葡萄叶总黄酮含量为5.329mg Πg 。

关键词:葡萄叶;总黄酮;正交试验法;提取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11X (2007)06-0058-03

Study on the Optimum Extrac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the Leaves of G rape

ZH ANG Z ong -yuan ,PE NG Y ang

3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X 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6,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extract the total flav onoids from the leaves of grap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total flav onoids was studied by or 2thog onal experiment.Methods :E ffects of concentration of extracting s olution ,temperature ,time and s olid -liquid ratio on flav onoids contents were investigated.R esults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as follows :45%ethanol as the s olvent ,s olid -liquid ratio 1∶40and 2hours immerge extract at 60℃,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 mentioned above ,flav onoids were extracted efficiently and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the flav onoids could reach 5.329mg Πg.

K ey w ords :the leaves of grape ;total flav onoids ;orthog onal experiment ;extract

收稿日期:2007-07-15;修回日期:2007-09-06

作者简介:张纵圆(1982-),女,硕士生,从事植物成分提取研究,E -mail :zzyzg1229@https://www.doczj.com/doc/d213026739.html, ;3通讯作者:彭秧(1954-),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天然产物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E -mail :py 45@https://www.doczj.com/doc/d213026739.html, 。

葡萄叶为葡萄科植物葡萄(Vitis vinifera L.)的叶,葡萄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尤其是新疆葡萄资源非常丰富,它的叶子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可治呕吐、水肿、小便不利、目赤等症[1]

根据文献报道该植物含有丰富的酚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2]。目前国内没有对它的研究报道,本文研究了从葡萄叶中提取具有高生理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以期筛选出较好的提取方法,为葡萄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1.1.1 实验材料

葡萄叶,采自新疆吐鲁番,去杂洗净后,置于恒温干燥箱中,60℃烘干,捣碎至60目备用。1.1.2 试剂

芦丁(生化试剂,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二次蒸馏水。

1.1.3 仪器

UV -2450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1.2 方法1.2.1 标准曲线的建立

精确称取芦丁对照品10mg ,置于25ml 容量瓶中,用80%乙醇溶解并定容,精确吸取0.0ml 、0.2ml ,0.4ml 、0.6ml 、0.8ml 、1.0ml 置于10ml 容量瓶中,加5%NaNO 2溶液0.3ml ,放置6min ,再加10%Al (NO 3)3溶液0.3ml ,放置6min ,加4%NaOH 溶液4.0ml ,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 ,进行全波长扫描,见图1,结果在510nm 处有最大吸收峰。分别在510nm 处测定不同浓度下的吸光度值作标准曲线。得芦丁浓度Y 与吸光度A 关系曲线的回归方程式:C =1.145A -0.0062,相关系数:R 2=0.9997。1.2.2 样品液的制备和测定

称取一定量干燥的葡萄叶粉末,用适量75%的乙醇在一定温度下回流提取,抽滤得滤液置于250m L 容量瓶中,用75%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取此样品液1m L 置于10m L 具塞试管中,然后按与标准曲线相同的方法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度,计算提取率e 。

第17卷第6期:582007年12月 生 物 技 术BI OTECH NO LOGY

V ol 117,N o 16:58

Dec 12007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提纲(自制).

第一章绪论 1.药物分离与纯化过程分为机械分离与传质分离,机械分离针对非均相混合物,传质分离(物质传递)针对均相混合物,分为平衡分离过程与速度控制分离。 2.分离剂可以是能量或物质(质量)。 第二章药物分离纯化前的预处理技术 1.预处理的目的:将目的产物转移到易于分离的相态中(液相),同时除去大部分杂质,改变流体特性,利于后续分离。 2.药物成分的形成阶段只能获得含有目的药物成分的混合物,难以进行药物分离。 3.预处理主要完成任务: (1)去除大部分可溶性杂质(阳离子、生物大分子) (2)采用凝聚或絮凝技术,将胶体状态的杂质转化为易于分离的较大颗粒。(3)改善料液的流动性,便于固液分离 (4)固液分离 (5)将胞内产物从细胞内释放出来 4.沉淀技术: (1)高价离子:Ca2+、Mg2+、Fe3+ a影响离子交换 b对药物降解加速催化作用 (2)生物大分子(可溶性黏胶状物):蛋白、核酸、多糖 a粘度增大,影响固-液分离。 b乳化作用,吸附离子基团。 5.沉淀法去除杂质常用的方法:等电点沉淀法,变性沉淀法,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反应沉淀法。 6.等电点沉淀法原理: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当溶液PH值处于等电点时,分子表面净电荷为0,双电层和水化膜结构被破坏,由于分子间引力,形成蛋白质聚集体,进而产生沉淀。

7.变性沉淀法原理:利用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对某种物理或化学因素的敏感性差异,实现分离。 8.盐析法概念:在高浓度的中性盐存在下,蛋白质(酶)等生物大分子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产生沉淀的过程。 9.盐析法影响因素: (1)盐析剂的性质和加入量 (2)溶液的pH值 (3)蛋白类化合物的性质 (4)蛋白浓度 (5)温度 10.常用的凝聚剂:AlCl3·6H2O、Al2(SO43·18H2O(明矾)、 K2SO4·Al2(SO43·24H2O、FeSO4·7H2O、FeCl3·6H2O、ZnSO4和MgCO3等。 11.凝聚作用与絮凝作用的区别:凝聚作用是指某些电解质(凝聚剂)作用下,破坏胶体系统分散状态,而使胶体粒子聚集过程,而絮凝作用是通过架桥作用将许多微粒聚集在一起,形成粗大的松散絮团的过程。 12.助滤剂:具有一定刚性的颗粒或纤维状的固体。 13.常用助滤剂:硅藻土,珍珠岩,活性碳等。 14.细胞破碎方法 (1)机械法:高压均浆法(可大规模操作),珠磨法(可较大规模操作)、超声破碎法、X-press法 (2)非机械法:酶解法、化学渗透法、渗透压法、冻结融化法、干燥法。 15.高压匀浆法原理:细胞悬浮液在高压的作用下从阀座与阀之间的环隙高速喷出,每秒速度高达几百米,高速喷出的浆液又射到静止的撞击环上,被迫改变方向从出口管流出。细胞在这一系列高速运动过程中经历了剪切、碰撞及由高压到常压的变化,从而造成细胞破碎。 第三章萃取技术

天麻及其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天麻及其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刘金美 摘要:天麻及其活性成分在药理上具有镇静催眠、镇痛、改善记忆、益智健脑等作用,本文就最近五年的天麻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天麻;活性成分;药理;研究 天麻为天麻属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为常用名贵中药。中医药认为天麻具有熄风定惊、镇静催眠、镇痛、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延缓衰老、降压、抗惊厥、抗癫痫等药理作用。其有效成分为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香草醛和天麻多糖等多种成分。 一、镇静催眠的作用 何芳雁等[1]对昭通天麻催眠作用活性成分进行了筛选,天麻乙酸乙酯萃取后的水层部分及腺苷腹腔注射给药均能显著提高小鼠入睡率,具有显著的催眠作用.其在腹腔注射高剂量(20g/kg)的入睡率分别是100%和60%,其催眠的主要成分是腺苷。 齐丽娟等[2]研究了天麻对小鼠睡眠的改善作用。天麻在低剂量时,可以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动物的入睡率;能缩短小鼠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说明天麻与巴比妥钠具有协同作用,天麻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 杨蕾等[3]以含与不含镇静药、安神药对天麻钩藤饮进行拆分,以灌胃的方式给药,研究天麻钩藤饮全方和拆分组与阈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结果显示,天麻钩藤饮全方和去夜交藤、茯神均能显著抑制小鼠自主活动、延长阈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的时间。且天麻钩藤饮去夜交藤、茯神后,具有与原方等效的镇静、催眠的作用。 陈鹏等[4]运用光电管发评价天麻醒脑胶囊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及对中枢兴奋药和抑制药的协同与拮抗作用。结果表明:2g/kg的天麻醒脑胶囊可明显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1g/kg天麻醒脑胶囊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均与2g/kg的安神补心丸有相似。 二、神经保护作用 聂晶等[5]探讨了天麻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以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检测大鼠的神经功能,取大脑用红四氮唑染色后测定脑梗死面积和脑含水量,生化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匀浆中丙二醛 (MDA) 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 Na+-K+-ATP 酶的活性。结果显示天麻素能改善中动脉闭塞所致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明显缩小梗死面积,降低脑含水量,提高脑组织内 Na+- K+- ATP 酶和 SOD 的活性,降低 MDA 含量。从而说明天麻素是通过抗氧化损伤和改善能量代谢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2012年他们进一步研究了天麻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机制,他们认为天麻素能明显改善中动脉闭塞所致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减少细胞凋亡,降低胱天蛋白酶3(casepase-3)mRNA的表达。并由此发挥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的保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教案

第8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教学目的:学习各种常用分离和富集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掌握复杂体系的 分离与分析;分离法的选择、无机和有机成分的分离与分析。 教学重点:掌握各种常用分离和富集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教学难点: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有关计算。 8.1 概述 干扰组分指样品中原有杂质(溶解)或加入试剂引入的杂质,当杂质量少时可加掩蔽剂消除干扰,量大或无合适掩蔽剂时可采用分离的方法。 分离完全的含义:(1)干扰组分少到不干扰;(2)被测组分损失可忽略不计。 完全与否用回收率表示 100?分离后测得的量回收率=%原始含量 对回收率的要求随组分含量的不同而不同: 含量(质量分数) 回收率 1%以上 >99.9% 0.01-1% >99% 0.01%以下 90-95% 常用的分离方法:沉淀、挥发和蒸馏、液-液萃取、离子交换、色谱等。 8.1.1沉淀分离法 1.常量组分的分离(自己看书:5分钟) (1) 利用生成氢氧化物 a. NaOH 法 b. NH3法(NH 4+存在) c. 有机碱法 六次(亚)甲基四胺 pH =5-6 d. ZnO 悬浮液法 pH =6 (2) 硫化物沉淀 (3) 有机沉淀剂 2.痕量组分的共沉淀分离和富集 (1) 无机共沉淀分离和富集 a. 利用表面吸附进行共沉淀 CuS 可将0.02ug 的Hg 2+从1L 溶液中沉淀出 b. 利用生成混晶 (2) 有机共沉淀剂 灼烧时共沉淀剂易除去,吸附作用小,选择性高,相对分子质量大,体积也大,分离效果好。 a. 利用胶体的凝聚作用进行共沉淀:辛可宁,丹宁,动物胶b. 利用形成离子缔合物进行共沉淀:甲基紫,孔雀绿,品红,亚甲基蓝c. 利用“固体萃取剂”进行共沉淀。 8.1.2挥发和蒸馏分离法 挥发法:选择性高 As 的氢化物,Si 的氟化物,As 、Sb 、Sn 、Ge 的氯化物 蒸馏法:N -NH 4+-NH 3↑(酸吸收) 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8.2 液-液萃取分离法 8.2.1萃取分离法的基本原理 萃取:把某组分从一个液相(水相)转移到互不相溶的另一个液相(有机相)的过程。 反萃取:有机相→水相

蛋白质和多肽提取分离

蛋白质与多肽提取分离 1 分离方法 采取何种分离纯化方法要由所提取的组织材料、所要提取物质的性质决定。对蛋白质、多肽提取分离常用的方法包括:盐析法、超滤法、凝胶过滤法、等电点沉淀法、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吸附层析、逆流分溶、酶解法等。这些方法常常组合到一起对特定的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同时上述这些方法也是蛋白、多肽类物质分析中常用的手段,如层析、叫泳等。 1.1 高效液相色谱(HPLC) HPLC的出现为肽类物质的分离提供了有利的方法手段,因为蛋白质、多肽的HPLC应用与其它化合物相比,在适宜的色谱条件下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分离目的,更重要的是HPLC 能在制备规模上生产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因此在寻找多肽类物质分离制备的最佳条件上,不少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何保持多肽活性、如何选择固定相材料、洗脱液种类、如何分析测定都是目前研究的内容。 1.1.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 结果与保留值之间的关系:利用RP-HPLC分离多肽首先得确定不同结构的多肽在柱上的保留情况。为了获得一系列的保留系数,Wilce等利用多线性回归方法对2106种肽的保留性质与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了不同氨基酸组成对保留系数影响的关系,其中极性氨基酸残基在2~20氨基酸组成的肽中,可减少在柱上的保留时间;在10~60氨基酸组成的肽中,非极性氨基酸较多也可减少在柱上的保留时间,而含5~25个氨基酸的小肽中,非极性氨基酸增加可延长在柱上的保留时间。同时有不少文献报道了肽链长度、氨基酸组成、温度等条件对保留情况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处理分析得到每种多肽的分离提取的最佳条件。 肽图分析(Peptide Mapping):肽图分析是根据蛋白质、多肽的分子量大小以及氨基酸组成特点,使用专一性较强的蛋白水解酶[一般未肽链内切酶(endopeptidase)]作用于特殊的肽链位点将多肽裂解成小片断,通过一定的分离检测手段形成特征性指纹图谱,肽图分析对多肽结构研究合特性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胰蛋白酶能特意性作用于Arg和Lys羧基端的肽链的性质,通过RP-HPLC法采用C18柱检测了重组人生长激素特征性胰肽图谱。同时胰岛素的肽图经V8酶专一裂解也制得,并可鉴别仅相差一个氨基酸残疾的不同种属来源的胰岛素。人类肿瘤坏死因子的单克隆抗体结构也应用酶解法及在线分析技术确定了肽图,便于鉴定分析。此项技术已经在新药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 1.1.2疏水作用色谱(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phy,HIC) HIC是利用多肽中含有疏水基因,可与固定相之间产生疏水作用而达到分离分析的目的,其比RP-GPLC具有较少使多肽变性的特点。利用GIC分离生产激素(GH)产品的结构与活性比EP-GPLC分离的要稳定,活性较稳定。Geng等利用HIC柱的低变性特点,将大肠杆菌表达出的经盐酸胍乙啶变性得到人重组干扰素-γ。通过HIC柱纯化、折叠出高生物活性的产品。不同人尿表皮生长因子(EGF)也利用HIC纯化到了,均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HIC可将未经离子交换柱的样品纯化。而RP-HPLC则不能达到这一要求。 1.1.3 分子排阻色谱(Sizs-Exclusion chromatogrphy,SEC) SEC是利用多肽分子大小、形状差异来分离纯化多肽物质,特别对一些较大的聚集态的分子更为方便,如人重组生长激素(hgH)的分离,不同结构、构型的GH在SEC柱上分离行为完全不同,从而可分离不同构型或在氨基酸序列上有微小差异的变异体,利用SEC研究修饰化的PEG的分离方法,此PEC具有半衰期长、作用强的特点。一些分子量较大的肽或蛋白均可利用此法分离分析。 1.1.4离子交换色谱(Ir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IEXC) IEXC可在中性条件下,利用多肽的带电性不同分离纯化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其可分为阳离

中药天麻的鉴定与药理作用初步研究

中药天麻的鉴定与药理作用初步研究 天麻作为一种传统中草药,对生长环境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产量有限,市场供求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显效,因此市场上存在严重的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该文主要对天麻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介绍了天麻外观、理化性质的鉴定方法、分析其药理作用并提出应用天麻的注意事项。 标签:中药天麻;药理作用;鉴别 分析我国古书记载发现,中药天麻是赤箭的根状块茎,是兰科天麻种类的多年生草本植物[1]。天麻的作用主要为平肝熄风、祛风止痛,其特点主要为质润多液;患者在服用天麻后具有养血息风的作用,在对血虚肝风内动所导致的头痛和眩晕进行治疗时,天麻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除此之外在对破伤风、癫痫以及小儿惊风进行治疗时,应用天麻也能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2]。对于因为风痰所导致的偏正头痛、肢体麻木以及眩晕等进行治疗时,天麻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古时候均从野外采集天麻,能有效保证其药效。现阶段野生天麻的数量正在不断减少,基本上快到了灭绝状态,所以要让中药天麻的治疗效果得以保证,就应结合中医理论,详细分析和鉴定中药天麻的特征、产地和形状,并对中药天麻在临床治疗中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该研究主要分析了中药天麻的鉴定和药理作用,现做如下总结。 1 中药天麻的分布情况 1.1 市场情况分析 分析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发现,市场上现阶段存在的伪天麻非常多,在实际的购买过程中,因为在整体性状方面,伪天麻和真天麻比较类似,所以容易将两者混淆,进而让天麻在实际的应用中无法保证其有效性[3]。对于天麻来讲,如果其无空心,断面明亮,存在鹦哥嘴和红小辫,则表示其质量比较理想;如果天麻表现为稍弯、圆扁,存在十多圈的点状环纹理,头顶茎基和鹦哥嘴比较类似,蒂部瘢痕和脐圆比较类似,则表示其质量一般[4]。 1.2 野生环境分析 野生天麻存在非常强的药性,天麻及其生长所需的密环菌都湿度和温度存在较高的要求,例如对于密环菌来讲,需要在6~8℃的环境下才能生长,天麻则需要在10~15℃的环境下才能发芽,在20~25℃时天麻和密环菌的生长速度最快,如果温度大于30℃天麻和密环菌则不会生长[5]。除此之外天麻和密环菌对环境湿度也存在较高的要求,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则会对天麻和密环菌的生长在成严重影响;当土壤含水量较高,但是土壤中空气不足时,也会对天麻和密环菌的生长造成影响,甚至可能让天麻出现腐烂。现阶段野生天麻主要分别在我国的辽宁、河南、江西、贵州、四川、安徽、甘肃、湖南、湖北、广西、山西、云南以及吉林等地,而东北长白山、云南东北部、四川南部以及贵州西部的野生天

天麻的药理作用及资源

课题检索报告 课题名称:天麻的药理作用及资源 姓名: 班级:中草药 学号: 手机:

一.检索式 中文检索式:天麻药理作用资源 英文检索式:(tianma the tuber of elevated gastrodia (Gastrodia elata) and pharmacodynamics or pharmacology and action or effect and resourse or natural resources) 二.中文数据库检索CNKI 1 Title-题名: 天麻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Author-作者: 岑信钊 Source-文献来源: 中药材 Year-年: 2005 Period-期: 10 PageCount-页码: 5 2 Title-题名: 天麻注射液及天麻甙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 Author-作者: 黄俊华;王桂莲 Source-文献来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Year-年: 1985 Period-期: 05 PageCount-页码: 399-402 3 Title-题名: 天麻素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进展 Author-作者: 陈伟康; Source-文献来源: 海峡药学 Year-年: 2012 Period-期: 11 PageCount-页码: 13-16 4 Title-题名: 天麻醒脑胶囊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Author-作者: 齐有莉;王丽华;李占欣; Source-文献来源: 中国药物与临床 Year-年: 2013 Period-期: 10 PageCount-页码: 1315-1316 5 Title-题名: 天麻素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 Author-作者: 龚其海;石京山;杨丹莉;黄彬;谢笑龙; Source-文献来源: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Year-年: 2011 Period-期: 03 PageCount-页码: 176-179 6 Title-题名: 天麻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Author-作者: 胡金林;

多肽类分析分离方法

多肽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中对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多肽的研究,一直是药物开发的一个主要方向。生物体内已知的活性多肽主要是从内分泌腺组织器官、分泌细胞和体液中产生或获得的,生命活动中的细胞分化、神经激素递质调节、肿瘤病变、免疫调节等均与活性多肽密切相关。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从天然产物中获得肽类物质的手段也不断得到提高。一些新方法、新思路的应用。不断有新的肽类物质被发现应用于防病治病之中。本文介绍了近几年肽类物质分离、分析的主要方法研究进展。 1 分离方法 采取何种分离纯化方法要由所提取的组织材料、所要提取物质的性质决定。对蛋白质、多肽提取分离常用的方法包括:盐析法、超滤法、凝胶过滤法、等电点沉淀法、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吸附层析、逆流分溶、酶解法等。这些方法常常组合到一起对特定的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同时上述这些方法也是蛋白、多肽类物质分析中常用的手段,如层析、电泳等。 1.1 高效液相色谱(HPLC) HPLC的出现为肽类物质的分离提供了有利的方法手段,因为蛋白质、多肽的HPLC 应用与其它化合物相比,在适宜的色谱条件下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分离目的,更重要的是HPLC能在制备规模上生产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因此在寻找多肽类物质分离制备的最佳条件上,不少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何保持多肽活性、如何选择固定相材料、洗脱液种类、如何分析测定都是目前研究的内容。 1.1.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 结果与保留值之间的关系:利用RP-HPLC分离多肽首先得确定不同结构的多肽在柱上的保留情况。为了获得一系列的保留系数,Wilce等利用多线性回归方法对2106种肽的保留性质与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了不同氨基酸组成对保留系数影响 的关系,其中极性氨基酸残基在2~20氨基酸组成的肽中,可减少在柱上的保留时间;在10~60氨基酸组成的肽中,非极性氨基酸较多也可减少在柱上的保留时间,而含5~25个氨基酸的小肽中,非极性氨基酸增加可延长在柱上的保留时间。同时有不少文献报道了肽链长度、氨基酸组成、温度等条件对保留情况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处理分析得到每种多肽的分离提取的最佳条件。 肽图分析(Peptide Mapping):肽图分析是根据蛋白质、多肽的分子量大小以及氨基酸组成特点,使用专一性较强的蛋白水解酶[一般未肽链内切酶(endopeptidase)]作用于特殊的肽链位点将多肽裂解成小片断,通过一定的分离检测手段形成特征性指纹图谱,肽图分析对多肽结构研究合特性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胰蛋白酶能特意性作用于Arg和Lys羧基端的肽链的性质,通过 RP-HPLC法采用C18柱检测了重组人生长激素特征性胰肽图谱。同时胰岛素的肽图经V8酶专一裂解也制得,并可鉴别仅相差一个氨基酸残疾的不同种属来源的胰岛素。人类肿瘤坏死因子的单克隆抗体结构也应用酶解法及在线分析技术确定了肽图,便于鉴定分析。此项技术已经在新药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 1.1.2 疏水作用色谱(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phy,HIC) HIC是利用多肽中含有疏水基因,可与固定相之间产生疏水作用而达到分离分析的目的,其比RP-GPLC具有较少使多肽变性的特点。利用GIC分离生产激素(GH)产品的结构与活性比EP-GPLC分离的要稳定,活性较稳定。Geng等利用HIC柱 的低变性特点,将大肠杆菌表达出的经盐酸胍乙啶变性得到人重组干扰素-γ。通过HIC柱纯化、折叠出高生物活性的产品。不同人尿表皮生长因子(EGF)也利用HIC纯化到了,均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HIC可将未经离子交换柱的样品纯

天麻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综述 天麻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岑信钊 (佛山市新尔药业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308) 摘要 本文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三个方面概述了天麻近些年来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天麻;天麻素;综述 天麻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之一,又名赤箭、赤箭芝、独摇芝、定风草、离母、合离草。据 本草纲目 记载,辛、温、无毒,主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瘫痪不遂、眩晕头痛等症。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 l 的干燥块茎,是多年生寄生植物,其寄主为蜜环菌A r m illaria m ellea(V ahl ex Fr)Que,l以蜜环菌的菌丝或菌丝的分泌物为营养来源,借以生长发育。生于湿润的林下及肥沃的土壤上。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地,现广为栽培。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立即洗净,蒸透,敞开低温干燥 1、2 。 1 天麻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成分 我国天麻化学成分的研究已有二十余年,所报道的化合物中,主要有酚类、有机酸类及植物中常见的甾醇类等几种类型。化学成分含天麻甙(天麻素,gastrod i n)、天麻甙元、天麻醚甙(gastrod i o si d e)、派立辛(parish i n)、香草醇、 -甾醇、对羟基苯甲醛、柠檬酸、琥珀酸等 3~10 。 目前国内研究天麻指纹图谱,把研究活性成分的重点放在天麻素(gastrodin)上。陆光伟对天麻及其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天麻素是天麻的主要成分,含量高达0 33%~0 67%,天麻素具有镇惊、抗癫痫、镇静、安眠作用。天麻素毒性很小,在胃肠道吸收很快,肾脏分布居多,主要从尿排出 11 。 2 天麻的药理作用 2 1 对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薛柳华等 12 取天麻素对新生大鼠大脑皮层进行体外神经细胞培养,用谷氨酸建立离体的神经元损害模型,观察天麻素对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的影响。结果提示:天麻素可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具有对谷氨酸致培养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检测到天麻素对体外培养神经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1 3 。黄秀风等人 1 4 通过MM C中毒性心肌操作的细胞病例模型观测到合成天麻素对心肌细胞中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推论出药理作用与天麻素促进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增强抗损伤的作用有关。 2 2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2 2 1 抗惊厥作用-制止癫痫大发作:1963年,沈道修 15 发现天麻浸膏有明显对抗戊四氮阵挛性惊厥的作用。1979年,邓士贤 16 发现天麻素及其苷元能延长戊四氮阵挛性惊厥的潜伏期。吕兰薰 17 发现天麻抗惊厥有效成分是天麻素、香荚兰醇、香荚兰醛,其中香荚兰醛作用强于天麻水煎液,但均不及苯妥英钠。柴慧霞等人 18 采用合成天麻素对抗马桑内脂所致家兔癫痫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各剂量组有延长癫痫发生的潜伏期、减轻大发作程度、缩短大发作时程,加快其恢复过程和降低死亡率的趋势,既能较好的对抗癫痫的小发作,也能对抗重型大发作的发生。莫云强等人 19 发现天麻素及其苷元既不能对抗士的宁所引起的惊厥,也不能对抗吗啡引起的小鼠的举尾反应,提示它们的作用部位不在脊髓,另外,天麻素与苯妥英钠合用不能对抗可卡因所诱发的癫痫样抽搐作用。叶红等人 20 给小鼠腹腔注射天麻水剂5g/kg或香荚兰醇300m g/kg,结果显示不同生长时期的天麻样品均能明显拮抗戊四唑致小鼠的惊厥发生,但对士的宁致惊厥作用不显著。吴慧平等人 21 采用天麻提取物给药,可制止豚鼠实验性癫痫发作,其治疗机理与调整中枢不同部位儿茶酚代谢有关。 2 2 2 镇静催眠作用:小鼠腹腔注射天麻1~5g/ kg、天麻甙50m g/kg、天麻甙元(HBA)100m g/kg、香荚兰醇200m g/kg,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均可显著地抑制自发活动。对猴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天麻甙,20m i n即出现安静、无紧张样,持续时间达2h。黄俊华等人 22 采用皮下给药途径比较了天麻注射液及天麻苷的部分药理作用,实验结果证明:天麻素有协同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及硫喷妥钠等的作用,能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能显著地增加小鼠心肌的营养性血流量,提高小鼠抗缺氧能力,显示一定的镇静作用。天麻苷毒性很低,用量按生药计算均为天麻素用量的两倍。天麻能对抗咖啡因所致中枢兴奋和延长戊巴比妥的睡眠时间。能明显促进小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入睡;能明显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

药物分离纯化

1.什么是化学萃取?影响化学萃取的因素?溶质与萃取剂之间的化学作用? 2.什么事截留分子量?各种分离膜(如微滤、超滤、纳滤)的截留组分范围怎样? 3.什么是乳化现象?消除乳化的方法有哪些? 4.什么是反萃取、萃取相、萃余相? 5.什么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 6.什么是双水相萃取技术?有哪些特点? 7.什么是半仿生提取法?其优点有哪些? 8.什么是分子印迹技术,其特点如何? 9.什么是分子蒸馏,其操作过程如何,有哪些特点? 10.依据分离记理,色谱法分为哪几类? 11.根据料液和溶剂的接触和流动情况,萃取操作过程如何划分? 12.什么是凝胶色谱,其分离机理如何,有哪些用途?其操作过程如何? 13.什么是住色谱,如何操作? 14.活性氧化铝有哪些类型?特点是什么?其含水量关系如何? 15.何为浸漉法,去操作过程如何? 16.离子交换树脂有哪些类型,影响其选择性的因素?其操作过程如何? 17.容积提前中药有效成分时,选择溶剂的原则,常见容积大机型大小如何? 1分离纯化过程: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手段,或将这些方法结合,将某混合物系分离纯化成两个或多个组成彼此不同的产物的过程。 分离纯化技术:在工业中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与装备,耗费一定的能量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过程,研究实现这一分离纯化过程的科学技术。 1、药物分离的特点:(1)药物的品种繁多,结构复杂,不同来源的药物性质差别很大,采用的分离技术原理和方法也多种多样。(2)以天然形式存在的药物,或生物来源的药物通常含量较低,杂质的量远远大于有效成分的量。分离过程需要多种方法联合应用,使有效成分的含量不断提高。(3)药物中很多品种特别是天然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稳定性差、易分解、易变性等特点,在选择分离方法时需要考虑被分离物质的性质,采用适当的分离方法和条件,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4)从药物研究到药品生产,分离在量上的差别很大,小到 以鉴定、含量测定的6- 10g级,大到生产的吨级的纯化。(5)药品的质量要求高,必须达到国家标准,生产环境需要达到一定的洁净度,防止环境对产品的污染。 2、分离纯化方法按原理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 3、萃取:将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选择性地转移到另一相中或选择性地保留在原来的相中(转移非目标化合物),从而使目标化合物与原来的复杂机体相互分离的方法。反萃取:调节水相条件,将目标产物从有机相转入水相的萃取操作。萃取相:当溶剂与混合液混合后成为两相,其中一个以萃取剂为主(溶有溶质)的称为萃取相。萃余相:另一个以原溶液为主的(即溶剂含量较低)称为萃余相。萃取液:利用蒸馏、蒸发和结晶等方法除去萃取相中的溶剂后得到的液体称为萃取液。萃余液:利用蒸馏、蒸发和结晶等方法除去萃余相中的溶剂后的液体称为萃余液。化学萃取:也称反应萃取,是利用脂溶性萃取剂与溶质之间的化学反应生成脂溶性复合分子实现溶质向有机相的分配。影响化学萃取的因素:(1)被萃取药物的结构(2)pH的影响(3)温度的影响(4)无机盐的存在(5)溶质的结构(6)萃取剂(7)稀释剂。 4、化学萃取中,溶质与萃取剂之间的化学作用主要有:(1)配位反应(2)阳离子交换反应(3)离子缔合反应萃取(4)协同反应萃取。 5、根据料液和溶剂的接触和流动情况,可以把萃取操作过程分成单级萃取操作和多级萃取

天麻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天麻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岑信钊 作者单位:佛山市新尔药业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308 刊名: 中药材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年,卷(期):2005,28(10) 被引用次数:35次 参考文献(46条)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0 2.徐鸿华中草药彩图手册 2003 3.周俊天麻中的新酚甙--天麻素 1979(07) 4.周俊天麻的化学研究Ⅰ.天麻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1979(03) 5.周俊新鲜天麻的九种酚性成分 1981 6.Hao X Y Anewdi- p-hydroxybenzyl ) hydroxylamine from Gastrodiaelata BI[期刊论文]-中国化学快报1999(06) 7.Lin J H Parishins B and C from rhizomes of Gastrodiaelata[外文期刊] 1996(02) 8.Noda N2,4-Bis 4-hydroxybenzyl) phenol from Gastrodiaelata[外文期刊] 1995(05) 9.TaguchiH 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Gastrodiaelata Blume 1981(01) 10.Yun-Choi H S Cissiumal dehyde,a new fruan from the tubers of Gastrodiaelata 1997(02) 11.陆光伟天麻及其活性成分研究 1985(09) 12.薛柳华天麻素对谷氨酸致培养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期刊论文]-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01) 13.薛柳华天麻素对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1998(03) 14.黄和风合成天麻素对心肌细胞中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期刊论文]-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990(02) 15.沈道修天麻的抗惊厥与镇痛作用 1963(04) 16.邓士贤天麻甙及天麻苷元的镇静及抗惊厥作用[期刊论文]-云南植物研究 1979(02) 17.吕兰薰天麻抗惊厥作用的化学成分研究 1987(06) 18.柴慧霞合成天麻素对抗马桑内脂所致家兔癫痫的初步观察 1983(03) 19.莫云强天麻的药理研-三)天麻素及天麻苷元的抗惊厥,抗癫痫及对血压的作用 1984(06) 20.叶红种麻及商品麻的药理作用比较Ⅱ[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2003(12) 21.吴慧平天麻对实验性癫痫豚鼠脑内儿茶酚胺含量的影响 1990(02) 22.黄俊华天麻注射液及天麻苷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5(05) 23.黄彬天麻对大鼠脑内多巴胺含量及释放的影响[期刊论文]-贵州医药 1993(01) 24.任东波天麻连续给药对小鼠的镇痛作用 1999(05) 25.叶红天麻种子、种麻及商品麻的药理作用比较[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2003(09) 26.高南南天麻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 1995(09) 27.高南南天麻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改善作用 1994(10) 28.肖光黄芪、天麻、首乌对小白鼠血SOD活力的影响 1992(04) 29.Ming-Tsuen Hsieh Gastrodin and p-hydroxybenzyl alchol facilitate moemory consolidation and retrieval,but not acquisition, on the passive avoidance task in rats 1997(56)

分析化学习题(第7章重要分离方法)

习题 1 1. 分离方法在定量分析中有什么重要性?分离时对常量和微量组分的回收率要求如何?(参考答案)答: 在定量分析,对于一些无法通过控制分析条件或采用掩蔽法来消除干扰,以及现有分析方法灵敏度达不到要求的低浓度组分测定,必须采用分离富集方法。换句话说,分离方法在定量分析中可以达到消除干扰和富集效果,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扩大分析应用范围。 在一般情况下,对常量组分的回收率要求大于99.9%,而对于微量组分的回收率要求大于99%。样品组分含量越低,对回收率要求也降低。 2.在氢氧化物沉淀分离中,常用的有哪些方法?举例说明。(参考答案) 答: 在氢氧化物沉淀分离中,沉淀的形成与溶液中的[OH-]有直接关系。因此,采用控制溶液中酸度可使某些金属离子彼此分离。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不同的氢氧化物沉淀剂控制氢氧化物沉淀分离方法。常用的沉淀剂有: A.氢氧化钠:NaOH是强碱,用于分离两性元素(如Al3+,Zn2+,Cr3+)与非两性元素,两性元素的含氧酸阴离子形态在溶液中,而其他非两性元素则生成氢氧化物胶状沉淀。 B.氨水法:采用NH4Cl-NH3缓冲溶液(pH 8-9),可使高价金属离子与大部分一、二金属离子分离。 C.有机碱法:可形成不同pH的缓冲体系控制分离,如pH5-6六亚甲基四胺-HCl缓冲液,常用于Mn2,Co2+,Ni2+,Cu2+,Zn2+,Cd2+与Al3+,Fe3+,Ti(IV)等的分离。 D.ZnO悬浊液法等:这一类悬浊液可控制溶液的pH值,如ZnO悬浊液的pH值约为6,可用于某些氢氧化物沉淀分离。 3. 某试样含Fe,A1,Ca,Mg,Ti元素,经碱熔融后,用水浸取,盐酸酸化,加氨水中和至出现红棕色沉淀(pH约为3左右),再加六亚甲基四胺加热过滤,分出沉淀和滤液。试问。为什么溶液中刚出现红棕色沉淀时人们看到红棕色沉淀时,表示pH为3左右?过滤后得到的沉淀是什么?滤液又是什么?试样中若含Zn2+和Mn2+,它们是在沉淀中还是在滤液中?(参考答案)

药物分离与纯化

硕士学位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天然药物的分离与纯化 考生姓名:邱诗春 考生学号:20111902042 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专业:生物学 考生成绩: 任课老师(签名) 考试日期:20 11 年11 月 5 日午时至时

姜黄中天然药物的分离与纯化 摘要:姜黄素是姜黄属植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癌、抗氧化、抗炎、清除自由基、抗微生物以及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方面药理作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研发潜力。随着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目前有多种方法从植物中提取并分离姜黄素。本文对近年来研究姜黄素的酶法、渗漉法、水杨酸钠法、超临界CO2 萃取法、超声提取法及微波提取法等提取方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聚酰胺吸附法、活性炭色谱法、硅胶柱色谱法、乙酸沉淀法等分离纯化方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姜黄素提供依据。 关键字:姜黄素;提取;分离 Abstract: Curcumin is one of the major active ingredients in plants of Curcuma L. and has many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such as: anti-cancer, anti-oxidant, anti-inflammatory,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nd anti-microbial effect i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and digestive system, and so on. It has bette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developping potential of new dru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xtraction and isolation technology, there are many ways to extract and isolate curcumin from plants. The recent studies of curcumin extraction methods, i.e. enzyme method, percolation method, sodium salicylate method, supercritical CO2, ultrasonic extraction and microwave extraction. Separation methods, i.e. polyamide adsorption, macroporous resin adsorption, polyamide adsorption, activated carbon chromatography,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acid-precipitation method are reviewed to provide the basis evidence for further utilization of curcumin. Key words:curcumin; extraction; separation 姜黄(Curcuma longa)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性味辛、苦、温,入心、肝、脾经,可行气破瘀,通经止痛,并且还有助消化特性,可以作为调味品、天然色素、天然染料,近年来因其具抗肿瘤、抗炎、抗氧化[1,2]等活性而倍受关注.姜

多肽物质分离与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专题讲座? 多肽物质分离与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赵 锐 顾谦群 管华诗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药物与食品研究所,青岛 266003) 摘 要 综述了近几年来多肽类物质的提取分离与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电泳、质谱及核磁共振等方法在肽类物质研究中的最新应用进展。 关键词 多肽,分离,分析,进展 多肽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中对具有一定生物学活性的多肽的研究,一直是药物开发的一个主要方向。生物体内已知的活性多肽主要是从内分泌腺组织器官、分泌细胞和体液中产生或获得的,生命活动中的细胞分化、神经激素递质调节、肿瘤病变、免疫调节等均与活性多肽密切相关。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从天然产物中获得肽类物质的手段也不断得到提高。一些新方法、新思路的应用,不断有新的肽类物质被发现应用于防病治病之中。本文介绍了近几年肽类物质分离、分析的主要方法研究进展。 1 分离方法 采取何种分离纯化方法要由所提取的组织材料、所要提取物质的性质决定。对蛋白质、多肽提取分离常用的方法包括:盐析法、超滤法、凝胶过滤法、等电点沉淀法、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吸附层析、逆流分溶、酶解法等[1]。这些方法常常组合到一起对特定的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同时上述这些方法也是蛋白、多肽类物质分析中常用的手段,如层析、电泳等。 111 高效液相色谱(H PL C) H PL C的出现为肽类物质的分离提供了有利的方法手段,因为蛋白质、多肽的H PL C 应用与其他化合物相比,在适宜的色谱条件下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分离目的,更重要的是H PL C能在制备规模上生产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因此在寻找多肽类物质分离制备的最佳条件上,不少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何保持多肽活性、如何选择固定相材料、洗脱液种类、如何分析测定都是目前研究的内容。 1111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 P2H PL C)结果与保留值之间的关系:利用R P2 H PL C分离多肽首先得确定不同结构的多肽在柱上的保留情况。为了获得一系列的保留系数,W ilce等[2]利用多线性回归方法对2106种肽的保留性质与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了不同氨基酸组成对保留系数影响的关系,其中极性氨基酸残基在2~20氨基酸组成的肽中,可减少在柱上的保留时间;在10~60氨基酸组成的肽中,非极性氨基酸较多也可减少在柱上的保留时间。而含5~25个氨基酸的小肽中,非极性氨基酸增加可延长在柱上的保留时间。同时有不少文献报道了肽链长度、氨基酸组成、温度等条件对保留情况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处理分析得到每种多肽的分离提取的最佳条件[3]。

药学专业论文:浅谈天麻的药理作用

药学专业论文:浅谈天麻的药理作用 浅谈天麻的药理作用 摘要:天麻作为一种传统中草药,对生长环境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产量有限,市场供求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显效,因此市场上存在严重的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天麻有平肝熄风、祛风定惊的功效,用于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高血压、耳源性眩晕等病证,随配伍而用量各有不同,应当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对天麻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其药理作用并提出应用天麻的注意事项,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天麻的用法用量。 关键词:中药天麻;药理作用;用法用量 引言 据我国古籍分析,中药天麻是箭头形块根,是兰科天麻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天麻具有平肝、清风、祛风、止痛的作用,其特点是质润多液[1]。服用天麻后,具有养血安风的作用,治疗血虚、肝风内功引起的头痛、眩晕有明显的临床效果。此外,天麻在治疗破伤风、癫痫和小儿惊风时,也可达到较为理想的疗效[2]。天麻还广泛应用于治疗风痰引起的偏头痛、肢体麻木和眩晕。天麻是古代野生天麻的一种,能有效地保证天麻的药效。目前,野生天麻的数量正在减少,几乎灭绝。因此,为了保证中药天麻的治疗效果,必须对中药天麻的特点、来源和形态进行详细的分析鉴定,并对中药天麻的药理作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1中药天麻的分布情况 1.1市场情况分析 对现阶段实际情况的分析发现,现阶段市场上有很多假天麻,在实际购买过程中,由于假天麻和真天麻的总体特征比较相似,所以很容易混淆两者,所以天麻的实际应用不能保证其有效性[3]。对天麻来说,如果它没有中空、明亮的横截面、鹦鹉嘴和红色的编织物,它的品质是理想的;如果天麻稍弯曲、圆而平,有10圈以上的点状环状纹理,则上茎基部和鹦鹉嘴比较相似,基部瘢痕和脐圆比较相似,其品质一般为[4]。 1.2野生环境分析 野生天麻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天麻和梭菌生长所需的湿度和温度高。例如,梭状芽孢杆菌需要6-8摄氏度才能生长,而天麻需要10-15摄氏度才能发芽。天麻和梭菌在20-25摄氏度生长最快。温度高于30℃时,天麻和梭状芽孢杆菌不会生长[5]。此外,天麻和梭状芽孢杆菌对环境湿度也有较高的要求。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会对天麻和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产生严重影响。当土壤含水量高,但土壤中空气不足时,也会影响天麻和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目前,野生天麻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南、江西、贵州、四川、安徽、甘肃、湖南、湖北、广西、山西、云南和吉林,而长白山、滇东北、川南和黔西野生天麻质量最好[6]。 2中药天麻的药理作用分析 2.1中药天麻的性状分析 中药天麻是从兰花块茎中提取的。天麻的特征一般为椭圆形或条状,总体特征与平坦度相似,局部稍有弯曲和收缩,一般为1.5~6.0cm,长3.0~15.0cm,厚0.5~2.0cm。中药天麻的颜色一般是黄色和白色。如果颜色较暗,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浅黄色和棕色,有不同程度的皱纹。中药天麻具有甘平、气淡、个性温和、微辣的特点。 2.2中药天麻的功效分析 ①镇静作用:天麻能有效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如果患者服用天麻,其脑电图显示嗜睡波形。②抗惊厥作用:天麻能显著改善平滑肌痉挛,缓解心绞痛和胆绞痛症状;此外,天麻素、天麻素注射液和天麻素可有效拮抗戊四唑引起的惊厥,从而显著延长惊厥潜伏期,显著提高降低死亡率。③抗血小板和抗血栓聚集作用:临床实践发现天麻具有显著的抗血

蛋白质、多肽提取分离

蛋白质、多肽提取分离 1、分离方法 采取何种分离纯化方法要由所提取的组织材料、所要提取物质的性质决定。对蛋白质、多肽提取分离常用的方法包括:盐析法、超滤法、凝胶过滤法、等电点沉淀法、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吸附层析、逆流分溶、酶解法等。这些方法常常组合到一起对特定的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同时上述这些方法也是蛋白、多肽类物质分析中常用的手段,如层析、叫泳等。 1.1 高效液相色谱(HPLC) HPLC的出现为肽类物质的分离提供了有利的方法手段,因为蛋白质、多肽的HPLC应用与其它化合物相比,在适宜的色谱条件下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分离目的,更重要的是HPLC能在制备规模上生产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因此在寻找多肽类物质分离制备的最佳条件上,不少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何保持多肽活性、如何选择固定相材料、洗脱液种类、如何分析测定都是目前研究的内容。 1.1.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 结果与保留值之间的关系:利用RP-HPLC分离多肽首先得确定不同结构的多肽在柱上的保留情况。为了获得一系列的保留系数,Wilce等利用多线性回归方法对2106种肽的保留性质与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了不同氨基酸组成对保留系数影响的关系,其中极性氨基酸残基在2~20氨基酸组成的肽中,可减少在柱上的保留时间;在10~60氨基酸组成的肽中,非极性氨基酸较多也可减少在柱上的保留时间,而含5~25个氨基酸的小肽中,非极性氨基酸增加可延长在柱上的保留时间。同时有不少文献报道了肽链长度、氨基酸组成、温度等条件对保留情况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处理分析得到每种多肽的分离提取的最佳条件。 肽图分析(Peptide Mapping):肽图分析是根据蛋白质、多肽的分子量大小以及氨基酸组成特点,使用专一性较强的蛋白水解酶[一般未肽链内切酶(endopeptidase)]作用于特殊的肽链位点将多肽裂解成小片断,通过一定的分离检测手段形成特征性指纹图谱,肽图分析对多肽结构研究合特性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胰蛋白酶能特意性作用于Arg和Lys羧基端的肽链的性质,通过RP-HPLC法采用C18柱检测了重组人生长激素特征性胰肽图谱。同时胰岛素的肽图经V8酶专一裂解也制得,并可鉴别仅相差一个氨基酸残疾的不同种属来源的胰岛素。人类肿瘤坏死因子的单克隆抗体结构也应用酶解法及在线分析技术确定了肽图,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