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OSS系统容灾备份技术规范

BOSS系统容灾备份技术规范

BOSS系统容灾备份技术规范
BOSS系统容灾备份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BOSS系统容灾备份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集团公司

二零零三年四月

目录

1.总则 (3)

1.1. 概述 (3)

1.2. 目标和原则 (3)

1.3. 考虑的因素 (4)

1.4. 适用范围 (5)

1.5. 起草单位 (5)

1.6. 解释权 (5)

2.容灾备份系统概述 (6)

2.1. 灾难的定义 (6)

2.2. 容灾的定义 (7)

2.2.1.容灾定义 (7)

2.2.2.业务连续性定义 (7)

2.3. 系统建设模型 (7)

2.4. BOSS系统-容灾备份系统架构 (9)

3.容灾技术模型(容灾备份系统技术模型) (12)

3.1. 容灾备份系统的技术框架 (12)

3.2. 容灾备份系统IT技术映射 (13)

3.2.1.应用层 (14)

3.2.2.存储层 (15)

3.2.3.主机层 (15)

3.2.4.网络层 (16)

3.2.5.物理层 (16)

4.容灾备份系统模型的技术实现 (18)

4.1. 数据平台-业务状态数据的保护 (18)

4.1.1.业务状态数据的定义 (18)

4.1.2.业务状态数据保护机制的技术要求 (18)

4.1.3.技术手段分类 (20)

4.1.4.定点拷贝的技术实现 (22)

4.1.5.连续复制的技术实现 (25)

4.1.6.远程复制通信链路 (33)

4.1.7.技术手段的组合使用 (35)

4.2. 业务平台-业务处理能力的有效冗余和故障切换恢复 (36)

4.2.1.生产中心内部的处理要素有效冗余和业务流程切换恢复 (36)

4.2.2.双生产中心环境下的有效冗余和网络结构 (39)

4.3. 接入平台的保护-外部接口冗余设计和外部接口的切换 (41)

4.3.1.外部接口类型分析 (41)

4.3.2.生产中心内部的接口冗余 (42)

4.3.3.双生产中心环境下的接口冗余 (42)

4.4. 容灾备份系统IT技术实现映射 (43)

5.系统切换和回切 (44)

5.1. 系统切换 (44)

5.1.1.切换原则 (44)

5.1.2.切换必要性确认 (45)

5.1.3.切换可行性确认 (46)

5.1.4.切换方式 (46)

5.1.5.切换流程 (48)

5.2. 回切 (49)

5.2.1.回切原则 (49)

5.2.2.回切可行性确认 (49)

5.2.3.回切流程 (49)

6.容灾备份系统建设策略 (51)

6.1. 异地中心的选择策略 (51)

6.1.1.距离选择策略 (51)

6.1.2.建设模式策略 (52)

6.1.3.设备部署策略 (53)

6.1.4.地点选择策略 (54)

6.2. 容灾技术选择策略 (55)

6.2.1.容灾技术选择的基本原则 (55)

6.2.2.容灾技术可行性判断的一般方法 (56)

6.3. 容灾备份系统不同实现级别的技术选择 (59)

6.3.1.平台完整性 (60)

6.3.2.备份和恢复完整性 (61)

6.3.3.信息完整性 (63)

6.3.4.处理完整性 (67)

6.3.5.企业完整性 (69)

7.名词解释 (71)

1.总则

1.1.概述

中国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容灾备份系统是中国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如BOSS、经营分析系统等的延伸。本规范作为中国移动的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容灾备份系统建设的技术指导意见,初步解决中国移动目前存在的缺乏统一的、系统化、规范化的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容灾技术解决方案的问题。

本技术规范主要包含容灾备份系统建设中相关技术方面的指导性意见。其中主要涉及中国移动业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技术模型、容灾模型的技术实现、容灾备份系统的切换\回切、容灾建设策略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档附件包括相关名词解释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容灾备份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应以本技术规范为指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技术选择、项目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工作。

1.2.目标和原则

中国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容灾备份系统的总体建设目标是: 针对目前系统潜在的中断风险(灾难),提供预防机制,提高系统连续运行能力

对无法抗拒的严重灾难,提供系统恢复机制,将引发的业务损失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具体到本期项目而言,中国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容灾备份系统规划和建设的目标是:

实现关键业务系统及其关联系统的数据安全

减少计划停机次数/时间,消除对核心数据的争用

将异地中心接管业务的时间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实现异地中心的软硬件设备和数据的复用

中国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容灾备份系统规划和建设中须遵循以下技术原则:

1.实用性与成熟性

使用业界成熟、可靠和实用的容灾技术。

2.先进性

系统结构能够满足和适应中国移动IT系统快速变化和发展的要求。

3.开放性与标准化

采用开放的技术标准和协议支持整个系统的运行,兼容性和恢复性强。

4.自动化和操作的简单化

系统各部分有机集成,集中控制。

1.3.考虑的因素

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容灾备份系统的建设应综合考虑中国移动在本系统业务规范中制定的总体建设策略、各省的建设目标及成本。具体因素包括:

系统的可恢复程度

系统的可恢复程度包括:处理能力的恢复程度、数据的恢

复程度、业务功能的恢复程度

系统的可容忍的中断时间

系统中断时间长短对应的业务损失程度应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成本

包括系统建设、维护成本,以及资源复用情况。

现有系统的保护机制

包括现有的技术、管理和人员

上述因素的综合考虑。

1.4.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移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容灾备份系统建设。

1.5.起草单位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负责起草。

1.6.解释权

本规范的增补、修订及解释权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如中国移动在此之前的文件与本规范有矛盾,按此规范执行。

2.容灾备份系统概述

2.1.灾难的定义

灾难,对计算机应用系统来说,任何导致业务停顿并带来重大损失的事故或意外都意味着灾难。

如果企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由于停机而中断了不可忍受的一段时间的事故或丢失的重要信息无法恢复,从而导致业务停顿的自然的、人为的或技术上的故障或问题,我们均称之风险!

因此,从广义来讲,任何风险都可能引起灾难。

中国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主要面临的风险有:

计划内

1.应用软件等的升级,

2.备份/恢复/归档

3.数据中心迁移、整合

4.测试、容灾演习…

计划外

1.系统处理能力下降

2.人为操作故障:错误删除文件数据,造成不可恢复;错

误执行程序或命令,造成系统死机…

3.系统软硬件故障,主要包括电源及UPS故障、硬盘故

障、通讯控制器故障、系统总线、内存、CPU故障等

4.安全体系被攻破

5.生产地点的灾难:水灾、火灾、地震及其他机房事故等

6.瘟疫

其它:包括灾难的潜在影响,如水灾、地震等,常伴随着电力的供应问题。

2.2.容灾的定义

2.2.1.容灾定义

容灾,对于IT而言,就是一个提供能防止各种灾难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当政府、企业、商家的核心计算机系统遭受诸如火灾、水灾、地震、战争、人为破、瘟疫等不可抗拒的灾难和意外时,能够及时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容灾的目的在于及时恢复系统运行而不在于数据复制。

容灾是业务连续性的实现方式之一。

2.2.2.业务连续性定义

业务连续性是一种预防性机制。它明确一个机构的关键职能以及可能对这些职能构成的威胁,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制定计划和流程,确保这些关键职能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持续发挥作用;

业务连续性 = 从计划外停机中实现灾难恢复 + 在计划停机期间保持连续可用 + 利用冗余资源提供增值服务

2.3.系统建设模型

中国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容灾备份系统的建设,必须按照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方案实施、测试/演习/维护的科学流程进行。本文档依据下面2.1图示的系统建设模型,对各省移动公司进行BOSS系统-容灾备份系统建设时的各个阶段的工作,做出指导和规范。

图2.1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容灾备份系统建设模型

人员、流程和技术是保证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容灾备份系统成功实施、有效运行的三个重要方面:

人员,是技术和流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流程,是由人员制定的,人员依据容灾备份系统的目标的要

求,为保障目标的实现而制订了一整套完整的流程。在某些时

候,它也是技术的补充和完善。包括恢复、测试、演习和维护

等;

技术,是手段、是载体;

人员、流程和技术通过管理机制有效结合。管理机制包括计划、映射、驱

动、调控等手段。

首先,人员制订了流程,并驱动流程的贯彻执行,维护流程的变更及督促流

程的完善。流程一旦建立,就对人员起到了调控作用,人员就要依据流程的要

求执行相应的工作步骤。其次,人员依据容灾备份系统目标的要求,选择适当

的技术来支持这些目标的实现,这时,就需要对当今的各种相关IT技术进行计

划,采用一种或多种技术建立容灾备份系统的技术基础。最后,流程也是技术

的映射,采用了哪种技术,人们就会制订适合这种技术的流程,而且,技术通常会有一些缺陷,在对技术进行充分评估后,通过制订流程,可以对技术进行补充,以实现系统目标。

人员、流程和技术这三个重要的系统因素将贯穿整个容灾备份系统建设的始终。

2.4.BOSS系统-容灾备份系统架构

中国移动BOSS容灾系统的体系架构应按照BOSS系统建设的体系进行划分,即集团公司全国BOSS容灾系统和省公司BOSS容灾系统或区域级容灾系统,采用两层的结构体系,如下图所示:

第一级:集团公司全国BOSS容灾系统,负责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的BOSS系统的容灾建设;

第二级:省公司BOSS容灾系统或区域级的BOSS容灾系统,根据中国移动BOSS容灾系统的规范要求,负责本省市/自治区的BOSS系统运行状况,或按业务量大小、自然环境等具体情况,在邻近的几个省份实施区域级/BOSS容灾系统,构架区域级的容灾中心。

省公司业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容灾备份系统架构如下图 2.3所示:

图2.3 省公司BOSS系统-容灾备份系统架构

3.容灾备份系统技术模型

3.1.容灾备份系统的技术框架

中国移动核心业务支撑系统-BOSS。系统的容灾备份保护,主要着眼于对业务处理平台,数据平台和接入平台这三个重要的系统领域的保护:如图3.2示意:

图3.2

业务平台的保护-业务处理能力的冗余

容灾备份系统中,对于BOSS业务平台的保护,主要表现为对业务处理能力的冗余和复用,其中牵涉:

o支持应用系统运行的服务器和操作系统等系统软件

o支持应用系统运行的存储器及存储器和服务器的连接(存储网络等)

o连接服务器的IP网络系统

o支持应用系统实现的Application Server、中间件或数据库等

o实现业务逻辑的应用软件系统

数据平台的保护-业务状态数据的复制

在容灾备份系统中,对数据平台的保护主要表现为对业务状态数据的保护、备份和恢复以及复制,需要保护的业务状态数据包括:

o业务交易状态(数据本身的数据属性为文件、数据库等)

o系统状态-包括应用软件的初始数据、参数设置、以及系统软件的配置数据、参数设置等。

o中间数据(或临时数据)

接入平台冗余和切换

接入平台在容灾备份系统里,需要实现对外部接口的冗余及切换,其中牵涉:

o应用数据接口的切换-包括文件传输、消息机制等

o应用连接接口的切换- HTTP连接、数据库连接、远过程调用、对象的调用等…

o网络连接的冗余和切换–包括城域网网络连接、拨号连接等等…

3.2.容灾备份系统IT技术映射

根据上节对容灾备份系统技术框架的描述,对于某个(或数个)需要提供容灾保护的BOSS关键业务,其容灾备份系统建设将分别包括对其相应支撑系统的处理平台、数据平台和接入平台的保护。而构成三个重要平台系统的IT元素包括:应用软件,网络,服务器、数据库,存储,中间件等等。这些技术分属于应用,主机,存储,网络和物理5个层次。在分别讨论实现处理平台的冗余和复用、接入平台的冗余和切换以及业务数据的有效复制的相关IT技术时,将按照这5个层次逐一罗列相关技术。逻辑关系见下表3-1。

表3-1容灾备份系统IT技术矩阵

3.2.1.应用层

应用层指建立在网络系统之上的应用服务系统,如应用软件模块、Web服务、目录服务、认证服务等。

BOSS容灾技术架构中,业务平台和接入平台牵涉应用层技术。

在业务平台中,应用层主要涉及运行在应用服务器上(或数据库系统当中)的实现业务逻辑、形成内部数据流的应用软件。

接入平台中,应用层指各类终端系统上运行的表示软件,如营业厅中运行的基于浏览器界面的营业员操作终端软件;账务系统和银行代理系统之间的前端机上运行的接口软件等。

理论上,业务状态数据是应用层技术产生的,因此可以在应用层技术中实现其复制;但这样将使容灾技术实现和目前已经十分复杂的BOSS软件系统架构过分紧密相关;将要求大量更动现有BOSS软件。

3.2.2.存储层

BOSS技术架构中,数据平台涉及存储层技术。存储层是业务数据存储的物理平台,它包括存储系统,存储网络和存储软件三类技术。而利用存储软件功能实现关键业务状态数据的复制,是容灾备份系统的最重要的技术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它和BOSS系统其他部分完全透明,因此是本次BOSS容灾备份系统建设中首选的业务状态数据复制方案。

3.2.3.主机层

主机层技术系服务器(或工作站平台)相关的技术,包括系统软件-操作系统,集群系统;以及数据库,Application Server、中间件系统等应用软件平台等。

主机层技术涉及BOSS系统的所有部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在业务处理平台当中所采用的Application Server/中间件技术,以及BOSS各个内部子系统之间的其他接口技术-如消息队列技术、文件传输协议等(如果业务逻辑部分由数据库中的存储过程实现,则业务处理平台还包括数据库技术)。在BOSS容灾备份系统构成中,要考虑这些主机层技术对于BOSS内部各个处理子系统之间,在系统部分或全部切换过程中相应的处理技术。

主机层技术在数据平台部分主要牵涉数据库技术,文件系统或网络文件系统服务,这些技术实现业务状态数据的基本逻辑组织。在BOSS容灾备份系统构成中,要考虑关键业务数据复制功能和这些技术的集成能力。另外,这些技术本身也可实现业务状态数据的保护和复制功能。

主机层技术在接入平台部分牵涉和其他系统之间的各种软件接口技术如消息队列技术、文件传输协议等。在BOSS容灾备份系统构成中,要考虑这些主机层技术在系统部分或全部切换过程中,外部系统和BOSS系统之间连接的相应切换的支持处理技术。

3.2.

4.网络层

本规范中的网络层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即:

1、BOSS系统省中心及其灾备中心的局域网,这些局域网用以联结省中心和灾备中心的各种服务器。BOSS系统业务平台主要涉及本部分技术。

2、省中心和灾备中心和外部系统连接的广域网(或城域网),包括和营业厅的网络连接、和各个代理银行的网络连接、和各类采集系统、HLR的网络连接等。BOSS系统接入平台主要涉及本部分技术。

3.2.5.物理层

物理层指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系统为实现应用所需要的场地,电源,通信线路等基础设施以及空调、防尘、消防、门禁、保安等辅助设施。显然,它是整个BOSS的IT实现的基本物质保障,将涉及整个BOSS系统中的所有部分,本规范统一考虑业务平台、数据平台、接入平台的物理层要求。

综上所述,五个不同技术层面对BOSS关键业务其相应支撑系统的处理平台、数据平台和接入平台的映射关系如下图黄色所示:

4.容灾备份系统模型的技术实现

容灾备份系统技术实现包含三个领域:业务状态数据的备份和复制、业务处理能力的冗余和切换、外部接口的冗余和切换。本章说明这三个领域在应用层、存储层、主机层、网络层以及物理层的不同技术实现方法和特点,以及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容灾备份系统的不同实现阶段中。

4.1.数据平台-业务状态数据的保护

对业务状态数据即完整的业务运行状态的记录(以下简称生产数据)进行保护,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是生成定点拷贝,以防止生产数据发生逻辑故障(如人为误操作破坏、病毒破坏、应用系统缺陷造成数据逻辑混乱等)或后台业务处理(如磁带备份、新软件测试、报表生成、统计分析等)影响业务系统的运作,;第二是连续复制,在生产运行过程中,连续不断地将生产数据复制到异地,应对生产中心的严重故障对生产数据的整体或局部物理性损坏。

4.1.1.业务状态数据的定义

业务状态数据应包括系统状态和完整的交易状态。

系统状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程序等软件的运行版本和当前软件运行的配置数据等。

完整的交易状态指企业范围内各种交易执行涉及到的完整一致的数据对象的集合,如用户的服务订购信息、帐务信息、明细账单、交费记录等。

4.1.2.业务状态数据保护机制的技术要求

完整性:对维持业务正常运行的所有生产数据进行保护。可以采取两种策

略:分而治之或统一解决。分而治之即对生产数据的不同组成部分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对操作系统软件和数据库数据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统一解决即用一种方法保护所有的生产数据。虽然两种方法都能实现完整性,但统一解决方法独立性强、易于扩展、维护,而且易于实现以下的一致性、管理性等指标。

一致性:保证被保护的生产数据的各部分的业务逻辑上的一致。可以采取事后一致性检验和事前同一时间点生产数据冻结技术。事后一致性检验技术主要针对分而治之的完整性实现方法,在保护生成后验证各部分数据的逻辑一致性;事前同一时间点生产数据冻结技术对生产数据各部分在同一时间的映像进行保护,主要针对统一解决的完整性实现方法,从数据各部分之间时间上的同步性实现业务逻辑一致性。

可验证性:针对备份或复制的数据,具有事先验证手段。可验证性保证在需要利用保护介质恢复业务状态时,可顺利读出生产数据、恢复业务状态。

时效性:生成完整的生产数据的保护工作进行频率。频率越高,时效性越强,在业务终止时,不能恢复或需要人工恢复的数据就越少,业务就越易于准确的恢复,业务的停顿时间和相关的损失就越少。RPO是衡量时效性要求的重要指标。

可扩展性:生产数据保护机制随着IT基础结构和业务的变化而不断扩展、适应的能力即可扩展性。可扩展性的优劣将决定保护机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投资保护能力。

可操作性:在保证完整性、一致性、可验证性、时效性、可扩展性的前提下,所选择的技术手段的技术复杂度、可实施能力以及易维护能力。

可重用性:所生成的生产数据的保护的多重利用能力。生成生产数据的保护会占用IT的一部分资源,除利用其恢复业务状态之外,利用其进行其他任务,如数据归档、软件测试、报表生成、统计分析将充分发挥这部分IT资源的价值,增加投资回报。

可管理性:监控业务状态的保护机制的运行状态、运行性能、故障处理的能力,保证其按照设定的保护要求运行。

集成性:业务状态的保护机制与业务的运行和恢复机制的整合能力。整合能力高低决定保护机制是否可顺利和当前业务运行体系良好配合,以及当业务

认识数据备份和容灾的重要性

认识数据备份和容灾的重要性 现在无论企业网络规模大小,我们都建议有一个完善、适用的数据备份和容灾方案,因为现在的网络安全形式太严峻了,网络安全威胁无时无刻都存在着,数据备份和容灾也就显着尤为重要。但是,对于国内许多企业老总和网管员来说,对数据备份和容灾的认识还相当不够,这可以从几百位网管员经常说他们的数据损坏或丢失了无法修复的现象中得到证明。 1.数据备份的意义 目前,从国际上来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数据存储备份技术,而且将其充分利用,服务器与磁带机的连接已经达到60%以上。而在国内,据专业调查机构调查显示,只有不到15%的服务器连有备份设备,这就意味着85%以上的服务器中的数据面临着随时有可能遭到全部破坏的危险。而且这15%中绝大部分是属于金融、电信、证券等大型企业领域或事业单位。由此可见,国内用户对备份的认识与国外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这种巨大的差距,也就体现了国内与国内经济实力和观念上的巨大差距。一方面,因为国内的企业通常比较小,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因此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就小许多。另一方面,国内的企业大多数是属于刚起步的中小型企业,它们还没有像国内一些著名企业那样丰富的经历,更少有国外公司那样因数据丢失或毁坏而遭受重大损失的亲身体验。其实这都是错误的,因为现在的经济环境与几年前都有着天壤之别,更别说与之前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相比了。在现在的社会网络大环境中,即使是小型企业也可能有许多的工作通过网络来完成,也必将有许多企业信息以数据的形式而保存在服务器或计算机上。它们对计算机和网络的依赖程度必将一天天加重。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内的大型企业,还是占有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都必须从现在起重视数据备份这一项我们以前总认为“无用”的工作。一旦等到重大损失出现,再来补救就为时已晚了。前车之鉴,希望我们能够吸取。 根据3M公司的调查显示,对于市场营销部门来说,恢复数据至少需要19天,耗资17000美圆;对于财务部门来说,这一过程至少需要21天,耗资19000美圆;而对于工程部门来说,这一过程将延至42天,耗资达98000美圆。而且在恢复过程中,整个部门实际上是处在瘫痪状态。在今天,长达42天的瘫痪足以导致任何一家公司破产,而唯一可以将损失降至最小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数据的存储备份。其实数据备份并不是“无用”,而是有相当大的作用,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死。 2.数据破坏的主要原因 了解了数据备份的意义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可能性造成数据被破坏的一些主要因素。虽然我们不可能全面避免这些不利因素的发生,但至少我们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预防。而且有些主观上的因素还是可以尽量减少的。 目前造成网络数据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灾害,如水灾、火灾、雷击、地震等造成计算机系统的破坏,导致存储数据被破坏或丢失,这属于客观因素我们无能为力。(2)计算机设备故障,其中包括存储介质的老化、失效,这也属于客观原因,但可以提前预防,只需经常做到维护,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避免灾难的发生。(3)系统管理员及维护人员的误操作,这属于主观因素,虽然不可能完全避免,但至少可以尽量减少。(4)病毒感染造成的数据破坏和网络上的“黑客”攻击,这虽然也可归属于客观因素,但其实我们还是可以做好预防的,而且还有可能完全避免这类灾难的发生。 3.有关数据备份的几种错误认识 在一般人脑海里,往往把备份和拷贝等同起来,把备份单纯看做是更换磁带、为磁带编号等一个完全程式化的、单调的操作过程。其实不然,因为除了拷贝外,还包括更重要的内容,如备份管理和数据恢复。备份管理包括备份计划的制订,自动备份活动程序的编写、备份日志记录的管理等。事实上,备份管理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它不仅包含制度的制定和磁带

容灾备份系统

产品概述 ——集数据库备份、文件备份、操作系统备份于一体的综合实时备份系统。 针对Windows、Linux、Unix平台下的各类数据库、文件、操作系统进行智能备份的CDP 灾备系统。具有实时备份、任意回退、业务接管、异地容灾、集中备份、异构备份、集中管理、中转备份、信息报警等功能。 支持全系列32位和64位的Windows操作系统(包括IA安腾系列的CPU);支持HP-UX、Saloris、AIX等Unix操作系统;支持Redhat、Redflag、SUSE、Ubuntu、中标麒麟等Linux系统;支持MSSQL、Oracle、SyBase、DB2、MySQL、InterBase、Informix、人大金仓、神通等数据库;完美支持Oracle RAC ASM存储设备。 产品背景 随着电子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越来越成为企业、事业单位日常运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和领导决策的依据。但是,计算机的使用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烦恼,那就是计算机数据非常容易丢失和遭到破坏。有专业机构的研究数据表明:丢失300MB的数据对于市场营销部门就意味着13万元人民币的损失,对财务部门意味着16万的损失,对工程部门来说损失可达80万。而丢失的关键数据如果15天内仍得不到恢复,企业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随着计算机系统越来越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数据载体,如何利用数据备份来保证数据安全也成为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数据遭到破坏,有可能是人为的因素,也可能是由于各种不可预测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硬件故障。计算机是一个机器,其硬件是整个系统的基础。由于使用不当或者计算机产品质量不佳、配件老化等原因,计算机的硬件可能被损坏而不能使用。例如,硬盘的磁道损坏。 (2)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不稳定。由于用户使用不当或者系统的可靠性不稳定等原因,计算机软件系统有可能瘫痪,无法使用。 (3)误操作。这是人为的·事故,不可能完全避免。例如,在使用DELETE句的时候,不小心删除了有用的数据。 (4)破坏性病毒。病毒是系统可能遭到破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病毒也随之泛滥。现在,病毒不仅仅能破坏软件系统,还可能破坏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例如当前流行的每月26日发作的CIH病毒,就是一个典型的破坏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病毒。 (5)自然灾害,例如大火、洪水、地震等。这是一种人力几乎无法抗拒的原因。 也许有人想象不到,一场小小的机房火灾,就可能使一个跨国企业的的信息系统全部坍塌。全球数十个生产中心的采购数据,数万个供应商和分销商的订单,几十亿元的存货信息,十几万员工的的全年工作计划,都可能在一分钟内就化为乌有。因此,以往只有银行和电信商等财务数据密集型的企业才使用的数据安全体系,正越来越成为各类企业不得不未雨绸缪采取的预防措施。摩根斯坦利的死而复生,正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摩根斯坦利作为一家大型投资银行,像中国电信一样,拥有特别密集的数据,在其业务运行的过程中不允许有任何时间的间断,任何数据的丢失都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2001年9月11日,当纽约世贸中心许多大公司的商务数据一瞬间“灰飞烟灭”时,该中心最大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完整版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数据保护系统 医院备份、容灾及归档数据容灾 解决方案 1、前言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HIS、PACS、RIS、LIS 等临床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医院信息化 HIS、LIS 和 PACS 等系统是目前各个医院的核心业务系统,承担了病人诊疗信息、行政管理信息、检验信息的录入、查询及监控等工作,任何的系统停机或数据丢失轻则降低患者的满意度、医院的信誉丢失,重则引起医患纠纷、法律问题或社会问题。为了保证各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必须针对核心系统建立数据安全保护,做到“不停、不丢、可追查”,以确保核心业务系统得到全面保护。 随着电子病历新规在 4 月 1 日的正式施行,《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要求电子病历的书写、存储、使用和封存等均需按相关规定进行,根据规范,门(急)诊电子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的,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于15 年;住院电子病历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出院之日起不少于 30 年。

2、医院备份、容灾及归档解决方案 针对医疗卫生行业的特点和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应用,包括:HIS、PACS、RIS、LIS 等,本公司推出基于数据保护系统的多种解决方案,以达到对医院信息化系统提供全面的保护以及核心应用系统的异地备份容灾 数据备份解决方案 针对于医院的 HIS、PACS、LIS 等服务器进行数据备份时,数据保护系统的备份架构采用三层构架。 备份软件主控层(内置一体机):负责管理制定全域内的备份策略和跟踪客户端的备份,能够管理磁盘空间和磁带库库及光盘库,实现多个客户端的数据备份。备份软件主服务器是备份域内集中管理的核心。 客户端层(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客户端):其他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安装备份软件标准客户端,通过这个客户端完成每台服务器的 LAN 或 LAN-FREE 备份工作。另外,为包含数据库的客户端安装数据库代理程序,从而保证数据库的在线热备份。 备份介质层(内置虚拟带库):主流备份介质有备份存储或虚拟带库等磁盘介质、物理磁带库等,一般建议将备份存储或虚拟带库等磁盘介质作为一级备份介质,用于近期的备份数据存放,将物理磁带库或者光盘库作为二级备份介质,用于长期的备份数据存放。

种不同的容灾备份方式

种不同的容灾备份方式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4种不同的容灾备份方式 容灾备份是通过在异地建立和维护一个备份存储系统,利用地理上的分离来保证系统和数据对灾难性事件的抵御能力。根据容灾系统对灾 难的抵抗程度,可分为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 数据容灾是指建立一个异地的数据系统,该系统是对本地系统应用 数据实时复制。当出现灾难时,可由异地系统迅速接替本地系统而保证 业务的连续性,云备份服务则天生具有异地容灾的特性。 应用容灾比数据容灾层次更高,即在异地建立一套完整的、与本地 数据系统相当的备份应用系统(可以同本地应用系统互为备份,也可与本地应用系统共同工作),在灾难出现后,远程应用系统迅速接管或承担本地应用系统的业务运行,A系镜像系统软件可定义为应用级容灾产品。 设计一个容灾备份系统,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最常用的是以RTO 及RPO作为最基本的标准:RTO(RecoveryTimeObjective,复原时间目标)是企业可容许服务中断的时间长度。比如说灾难发生后半天内便需要恢复,RTO值就是十二小时;RPO(RecoveryPointObjective,复原点目标) 是指当服务恢复后,恢复得来的数据所对应时的间点。根据备份参数和 不同的应用场合,通常有4大容灾备份种类。 第1种:本地备份 这一级容灾备份只在本地进行数据备份,并且备份的数据只在本地 保存,并没有在异地建立灾备中心,所以实际上没有灾难恢复能力。 第2种:异地热备

在异地建立一个热备份点,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备份。也就是通过网络以同步或异步方式,把主站点的数据备份到备份站点,备份站点一般只备份数据,不承担业务。当出现灾难时,备份站点接替主站点的业务,从而维护业务运行的连续性。 第3种:异地互备 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分别建立两个数据中心,在工作状态下进行相互数据备份。这样,当某个数据中心发生灾难时,另一个数据中心可以直接接替其工作任务。这种级别的备份根据实际要求和投入资金的多少,又可分为两种:①两个数据中心之间只限于关键数据的相互备份;②两个数据中心之间互为镜像,即零数据丢失等。零数据丢失是目前要求最高的一种容灾备份方式,它要求不管什么灾难发生,系统都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所以,它需要配置复杂的管理软件和专用的硬件设备,需要投资相对而言是最大的,但恢复速度也是最快的。 第4种:云备份 云备份,就是个人或企业把数据,如:通讯录、短信、图片等资料通过云存储的方式备份在公有云或私有云。云备份已经成为云计算最重要的落地表现形式之一,加上在成本上的巨大优势,已经在企业市场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百度云盘、腾讯微云等都可以认为是云备份的一种,另一种则是代表的SaaS应用。

容灾备份-解决方案方法

容灾备份系统2010-8-11

一、项目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每个企业都在大量的使用计算机处理自己的核心数据,这些数据往往是企业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部分。依赖这些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的停机往往会造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停顿,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可以说,这些数据是企业的生命核心。企业的IT管理员为了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持续运行,不断的加强对系统和数据的保护,如使用基于双机的高可用技术,磁盘阵列系统的RAID技术等。然而,人们依然无法回避由于磁盘故障,人为失误,应用程序的逻辑错误,自然灾害等原因带来的系统停机或者数据丢失。所以,数据备份作为数据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必不可少。 二、功能介绍 实时保护:连续捕获、实时备份数据变化,全过程保护数据安全。实现真正的持 续性数据保护(CDP),无需设置任何备份时间点,居国内外同类产品领先地位。 完善备份:同一软件可实现“数据库双机热备+接管”、“本地实时灾备”、“异 地实时灾备”,全方位保证数据库安全。 任意回退:可按任意操作步数或时间点进行数据回退。主数据库遭到破坏时,备 份数据库可将主数据库回退到损坏前最后时刻的状态,且能保证事件的完整性。 快速恢复:主数据库或表损坏,从站自动检测,提示回退的步数。恢复1个G数据 库在3-5分钟。 增量备份:只备份变化部分,在保障备份数据安全的同时减少备份的工作量。 错峰机制:在系统负荷极大时暂停备份以免系统瘫痪,当系统负荷下降时备份暂 停期间的数据,并重新开始实时备份。 低耗资源:对主数据库压力小,系统采用消息机制,只有灾数据库发生变化时才 触发,只传数据库的变化部分,不同于文件拷贝,和数据表的轮询。 操作简单:自主开发设计,着重考虑国内用户使用习惯,安装、设置非常简单。 维护方便:启动或连接中断后重连时,自动校验主从站数据,保证数据准确。 加密传输:底层通讯采用自主研发的通讯平台,所有数据都是用加密数据包进行 数据交换,充分保证数据安全。 高性价比:在各项性能领先的同时,价格远远优于国外软件。当选择不接管的热 容灾备份方式时,从站可采用低档Server或高稳定性的PC(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即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

数据保护系统 医院备份、容灾及归档数据容灾 解决方案

1、前言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HIS、PACS、RIS、LIS 等临床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医院信息化HIS、LIS 和PACS 等系统是目前各个医院的核心业务系统,承担了 病人诊疗信息、行政管理信息、检验信息的录入、查询及监控等工作,任何的系统停机或数据丢失轻则降低患者的满意度、医院的信誉丢失,重则引起医患纠纷、法律问题或社会问题。为了保证各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必须针对核心系统建立数据安全保护,做到“不停、不丢、可追查”,以确保核心业务系统得到全面保护。 随着电子病历新规在 4 月 1 日的正式施行,《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要求电子病历的书写、存储、使用和封存等均需按相关规定进行,根据规范,门(急)诊电子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的,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于15 年;住院电子病历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出院之日起不少于30 年。

2、医院备份、容灾及归档解决方案 针对医疗卫生行业的特点和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应用,包括:HIS、PACS、RIS、LIS 等,本公司推出基于数据保护系统的多种解决方案,以达到对医院信息化系统提供全面的保护以及核心应用系统的异地备份容灾 2.1 数据备份解决方案 针对于医院的HIS、PACS、LIS 等服务器进行数据备份时,数据保护系统的备份架构采用三层构架。 备份软件主控层(内置一体机):负责管理制定全域内的备份策略和跟踪客户端的备份,能够管理磁盘空间和磁带库库及光盘库,实现多个客户端的数据备份。备份软件主服务器是备份域内集中管理的核心。 客户端层(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客户端):其他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安装备份软件标准客户端,通过这个客户端完成每台服务器的LAN 或LAN-FREE 备份工作。另外,为包含数据库的客户端安装数据库代理程序,从而保证数据库的在线热备份。

几种容灾数据复制技术的比较

一、概述 近几年来,容灾已经成为信息数据中心建设的热门课题。很多容灾技术也快速发展起来,对用户来说也有很广阔的选择余地。但由于容灾方案的技术复杂性和多样性,一般用户很难搞清其中的优劣以确定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状况的容灾解决方案。本文我们就容灾建设中的备份及复制技术做一个初步探讨,希望能对客户的数据中心容灾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目前有很多种容灾技术,分类也比较复杂。但总体上可以区分为离线式容灾(冷容灾)和在线容灾(热容灾)两种类型。 二、离线式容灾 所谓的离线式容灾主要依靠备份技术来实现。其重要步骤是将数据通过备份系统备份到磁带上面,而后将磁带运送到异地保存管理。离线式容灾具有实时性低、可备份多个副本、备份范围广、长期保存、投资较少等特点,由于是备份一般是压缩后存放到磁带的方式所以数据恢复较慢,而且备份窗口内的数据都会丢失,因此一般用于数据恢复的RTO(目标恢复时间)和RPO(目标恢复点)要求较低的容灾。也有很多客户将离线式容灾和在线容灾结合起来增加系统容灾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目前主流的备份软件主要有: l Symantec Veritas NetBackup l EMC Legato NetWorker l IBM Tivoli Storage Manager l Quest BakBone NetVault 三、在线容灾 在线容灾要求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同时工作,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之间有传输链路连接。数据自生产中心实时复制传送到灾备中心。在此基础上,可以在应用层进行集群管理,当生产中心遭受灾难出现故障时可由灾备中心接管并继续提供服务。因此实现在线容灾的关键是数据的复制。 和数据备份相比,数据复制技术具有实时性高、数据丢失少或零丢失、容灾恢复快、投资较高等特点。根据数据复制的层次,数据复制技术的实现可以分为三种:存储系统层数据复制、操作系统数据复制和数据库数据复制。

数据容灾备份的等级及关键技术.

数据容灾备份的等级及关键技术 数据容灾备份的等级容灾备份是通过在异地建立和维护一个备份存储系统,利用地理上的分离来保证系统和数据对灾难性事件的抵御能力。根据容灾系统对灾难的抵抗程度,可分为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数据容灾是指建立一个异地的数据系统,该系统是对本地系统关键应用数据实时复制。当出现灾难时,可由异地系统迅速接替本地系统而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应用容灾比数据容灾层次更高,即在异地建立一套完整的、与本地数据系统相当的备份应用系统 数据容灾备份的等级 容灾备份是通过在异地建立和维护一个备份存储系统,利用地理上的分离来保证系统和数据对灾难性事件的抵御能力。 根据容灾系统对灾难的抵抗程度,可分为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数据容灾是指建立一个异地的数据系统,该系统是对本地系统关键应用数据实时复制。当出现灾难时,可由异地系统迅速接替本地系统而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应用容灾比数据容灾层次更高,即在异地建立一套完整的、与本地数据系统相当的备份应用系统(可以同本地应用系统互为备份,也可与本地应用系统共同工作)。在灾难出现后,远程应用系统迅速接管或承担本地应用系统的业务运行。 设计一个容灾备份系统,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备份/恢复数据量大小、应用数据中心和备援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和数据传输方式、灾难发生时所要求的恢复速度、备援中心的管理及投入资金等。根据这些因素和不同的应用场合,通常可将容灾备份分为四个等级。 第0级:没有备援中心 这一级容灾备份,实际上没有灾难恢复能力,它只在本地进行数据备份,并且被备份的数据只在本地保存,没有送往异地。 第1级:本地磁带备份,异地保存 在本地将关键数据备份,然后送到异地保存。灾难发生后,按预定数据恢复程序恢复系统和数据。这种方案成本低、易于配置。但当数据量增大时,存在存储介质难管理的问题,并且当灾难发生时存在大量数据难以及时恢复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灾难发生时,先恢复关键数据,后恢复非关键数据。 第2级:热备份站点备份 在异地建立一个热备份点,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备份。也就是通过网络以同步或异步方式,把主站点的数据备份到备份站点,备份站点一般只备份数据,不承

4种容灾技术对比解析

美创科技 关于不同容灾技术对比解析 文初,我们先来看两组数据: 业务中断造成的损失: 证券业:6,450,000美元/小时 金融信用卡:2,600,000美元/小时 银行数据中心:2,500,000美元/小时 在线拍卖交易:225,000 美元/小时 1GB数据丢失的损失: 市场营销数据:870,000美元 财务数据:972,800美元 工程数据:5,017,600美元 从上述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不论是业务中断还是数据丢失,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除直接的经济损失外,还有隐性的损失,比如声誉受损、客户信心和忠诚度丢失、竞争地位受损,甚至还包括监管合规风险。 相比于以上的损失,容灾建设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容灾系统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系统工程,如何选择合理的容灾架构?

接下来对市面上的各种容灾可用技术进行分析和对比,给大家做参考。 一、基于应用层容灾技术 ?实现原理 生产中心的应用程序通过应用层交易分发的模式,将交易数据传送到部署于容灾中心的灾备系统。由生产中心和容灾中心共同处理相同的交易数据,以确保两边数据的一致性。 ?优缺点分析 优点:实现双活的数据中心,容灾端随时可提供服务,通过网络漂移可以实现无缝接管。 缺点:如果采用同步方式会影响前台的响应速度。需要对应用进行大量改造,实现难度大。数据一致性完全需要有应用软件控制,可能会有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二、基于卷管理层的容灾技术

?实现原理 运行在物理的存储设备或逻辑的卷管理器上,甚至也可以运行在数据传输层上。当数据块写入生产数据的存储设备时,卷复制系统可以捕获数据的拷贝并将其存放在另外一个存储设备中,实现数据同步。当生产中心发生灾难的时候时,可以在容灾服务器上激活相应的卷组和逻辑卷,进而启动数据和应用系统,实现业务系统快速恢复。 ?优缺点分析 优点: 可以对操作系统级别实现容灾,对应用透明性,兼容各类应用、数据库等; 能够实现切换过程中IP地址、MAC地址的克隆; 对于存储之系统透明,生产和容灾可以采用不同的磁盘阵列。 缺点: IO捕获进程在高并发环境下会对生产系统造成较大的资源消耗; 在内存型应用的情况下,如数据库的延迟缓存刷新,会经常出现备端数据库无法启动的情况; 通常采用异步模式,RPO的值一般在分钟级别。

如何选择本地容灾技术和方案

如何选择本地容灾技术和方案 一、为什么需要容灾 为什么要建容灾呢?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来决定的。社会、经济、个人生活的发展需要各行各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业务或服务能力,在这个需求背景下企业陆续建设各信息化系统来提高自身的运作;信息化取代了原来的手工劳动,或者改变了原来的生产流程,或者创造了新的业务模式或商业模式,从而又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当生产、工作、生活开始依赖这些IT系统时,一个新的行业和社会需求便产生了,这就是容灾行业。其目的是保障这些IT系统能够持续稳定的运行,从而保障这个企业持续正常的开展业务。国家为容灾这个行业制定了《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这个标准,同时也明确规定银行、电力、铁路、民航、证券、保险、海关、税务八大重点行业必需建设灾难恢复体系。 二、容灾行业的状况 1)容灾行业蓬勃发展 在国家和容灾厂商的推动下,容灾这个行业蓬勃发展。现状就是厂商很多,产品也很多。 但是,如同其他IT细分行业一样,容灾产品也是过剩的。存储厂商提供存储层的容灾技术和产品,如IBM、HP、EMC、HDS等等。这些一线的存储厂商提供的容灾产品主要用于高端行业。国外的、专业的备份软件大厂商提供基于软件的备份或容灾,如赛门铁克、飞康、CommVault等等,在传统备份软件领域,赛门铁克是老大,甚至老版本的Windows中集成了她的简化程序ntbackup。这些国外的软件厂商提供的产品主要用于中高端行业。国内也有很多,如浪擎等厂商,各有各的技术和产品。另外,数据库厂商都会自带定时备份技术,可设置定时调度策略来定时备份数据。 2)选择本地的、实惠的容灾 完全按照国标规定的七个要素来建设,资金、人力投入太大。因此,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企业更多的选择还是不同机房的、不同楼层或楼宇的本地容灾。目的是防备软硬件故障、机房停电、中毒、人为误操作等等更加常见的破坏因素,或者准备一套备用系统用于例行维护使用,或者实现生产、查询相分离的业务建设。这样的建设目的非常实惠。本文所说的的灾难是主要指各种故障因素,因此本文所论述的容灾就是指本地容灾。 3)容灾技术指标RTO、RPO 容灾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RTO和RPO。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需要多少时间恢复业务系统和丢失多少的数据。从理论上讲,这两个指标越小越好,最好都是零。这两个指标不同的量级对应不同的投入成本和技术路线。就目前而言做容灾,要求RPO趋于零,RTO达到秒级或分钟级。 三、选择合适的容灾方案 容灾建设一般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分批实施、平战结合”原则。考虑建设容灾的因素: 1)在选择合适的容灾要考虑投入成本和回报 对于银行、电信运营商、医疗、证券、电力、交通等行业而言,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行

容灾备份-解决方案方法

容灾备份系统 2010-8-11 项目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每个企业都在大量的使用计算机处理自己的核心数据,这些数据往往是企业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部分。依赖这些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的停机往往会造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停顿,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可以说,这些数据是企业的生命核心。

企业的IT 管理员为了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持续运行,不断的加强对系统和数据的保护,如使用基于双机的高可用技术,磁盘阵列系统的RAID 技术等。然而,人们依然无法 回避由于磁盘故障,人为失误,应用程序的逻辑错误,自然灾害等原因带来的系统停机或者 数据丢失。所以,数据备份作为数据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必不可少。 二、功能介绍 实时保护:连续捕获、实时备份数据变化,全过程保护数据安全。实现真正的持续性 数据保护(CDP),无需设置任何备份时间点,居国内外同类产品领先地位。 完善备份:同一软件可实现“数据库双机热备+接管”、“本地实时灾备” 、“异 地实时灾备” ,全方位保证数据库安全。 任意回退:可按任意操作步数或时间点进行数据回退。主数据库遭到破坏时,备份数 据库可将主数据库回退到损坏前最后时刻的状态,且能保证事件的完整性。 快速恢复:主数据库或表损坏,从站自动检测,提示回退的步数。恢复1个G数据 库在3-5分钟。 增量备份:只备份变化部分,在保障备份数据安全的同时减少备份的工作量。 错峰机制:在系统负荷极大时暂停备份以免系统瘫痪,当系统负荷下降时备份暂停 期间的数据,并重新开始实时备份。 低耗资源:对主数据库压力小,系统采用消息机制,只有灾数据库发生变化时才触 发,只传数据库的变化部分,不同于文件拷贝,和数据表的轮询。 操作简单:自主开发设计,着重考虑国内用户使用习惯,安装、设置非常简单。维护 方便:启动或连接中断后重连时,自动校验主从站数据,保证数据准确。 加密传输:底层通讯采用自主研发的通讯平台,所有数据都是用加密数据包进行数据 交换,充分保证数据安全。 高性价比:在各项性能领先的同时,价格远远优于国外软件。当选择不接管的热 容灾备份方式时,从站可采用低档Server 或高稳定性的PC(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即 可),从而实现极低的总体成本。 通用性好:不对数据库中的应用做任何修改。与数据库中表的结构无关,且无任 何限制。对数据库备份完整:如TABLES(表)、DIAGRAM(S关系图)、VIEWS(视图)、USERS(用户)、ROLES、RULES等。

大数据的容灾备份

大数据的容灾备份

大数据的容灾备份 导读 大数据(big data)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也越来越多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在大数据时代,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数据,如何实现大数据的实时备份、防范数据的丢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容灾备份行业,中国的本土公司在积极创新方面做得很不错,完全做到了“与时代同步”。我们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全面迎接大数据容灾备份的到来。 从容应对“大数据库数据” 在数据库方面,国内的厂商拥有实时增量数据备份,这将大大提升大数据的传输量,就算数据库里的数据多,也不会漏备数据。 全面减少数据量 硬盘越来越大,其上的文件也越来越多。只可惜的是,重复文件太多太多,占据了太多的空间,造成浪费。因此我们必须将重复文件清除掉,这也将减少数据量和无用的文件。 现在去重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浪擎DAYS产品系列也集成存储备份及数据去重功能。这样可以全面减少数据量。 非复合型存储文件增量传输 现在多数的非结构化数据是视频文件、MP3文件或Lotus和Exchange产生的邮件文件等,而这些都是非复合型存储的文件,国内的浪擎科技D系实时备份产品可以对它们实现增量传输或备份,这对于大数据的备份自然是大有裨益的。 多级压缩搞定“大块头文件” 减少大数据传输量和处理工作量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进行压缩。现在国内已经有厂商提供了大数据的压缩功能,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数据量。 软件硬一体解决方案 集软件硬件相结合的一体化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爆炸是另一种解决方案,目前包括国内外多个厂家均推出相关的产品,浪擎科技也相继推出了备份一体机。除了做到“软硬兼施”,它们均可以存储、备份数据库和文件,以解决“结构与非结构数据”的存储和备份难题。 更值得提出的是,一体机的配置耗神同,完全胜任大数据的处理。从而满足客户对于大数据容灾备份和管理的需求。

数据库容灾、复制解决方案全分析(绝对精品)

数据库容灾、复制解决方案全分析(绝对精品) 目前,针对oracle数据库的远程复制、容灾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或解决方案: (1)基于存储层的容灾复制方案 这种技术的复制机制是通过基于SAN的存储局域网进行复制,复制针对每个IO进行,复制的数据量比较大;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同步或异步两种方式的复制.对大数据量的系统来说有很大的优势(每天日志量在60G以上),但是对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版本等要求一致,且对络环境的要求比较高。 目标系统不需要有主机,只要有存储设备就可以,如果需要目标系统可读,需要额外的配置和设备,比较麻烦。 (2)基于逻辑卷的容灾复制方案 这种技术的机制是通过基于TCP/IP的网络环境进行复制,由操作系统进程捕捉逻辑卷的变化进行复制。其特点与基于存储设备的复制方案比较类似,也可以选择同步或异步两种方式,对主机的软、硬件环境的一致性要求也比较高,对大数据量的应用比较有优势。其目标系统如果要实现可读,需要创建第三方镜像。个人认为这种技术和上面提到的基于存储的复制技术比较适合于超大数据量的系统,或者是应用系统的容灾复制。 我一直有一个困惑,存储级的复制,假如是同步的,能保证数据库所有文件一致吗?或者说是保证在异常发生的那一刻有足够的缓冲来保障? 也就是说,复制的时候起文件写入顺序和oracle的顺序一致吗?如果不一致就可能有问题,那么是通过什么机制来实现的呢? 上次一个存储厂商来讲产品,我问技术工程师这个问题,没有能给出答案 我对存储级的复制没有深入的研究过,主要是我自己的一些理解,你们帮我看一下吧…… 我觉得基于存储的复制应该是捕捉原系统存储上的每一个变化,而不是每隔一段时间去复制一下原系统存储上文件内容的改变结果,所以在任意时刻,如果原系统的文件是一致的,那么目标端也应该是一致的,如果原系统没有一致,那目标端也会一样的。形象一点说它的原理可能有点像raid 0,就是说它的写入顺序应该和原系统是一样的。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另外,在发生故障的那一刻,如果是类似断电的情况,那么肯定会有缓存中数据的损失,也不能100%保证数据文件的一致。一般来说是用这种方式做oracle的容灾备份,在发生灾难以后目标系统的数据库一般是只有2/3的机会是可以正常启动的(这是我接触过的很多这方面的技术人员的一种说法,我没有实际测试过)。我在一个移动运营商那里看到过实际的情况,他们的数据库没有归档,虽然使用了存储级的备份,但是白天却是不做同步的,只有在晚上再将存储同步,到第二天早上,再把存储的同步断掉,然后由另外一台主机来启动目标端存储上的数据库,而且基本上是有1/3的机会目标端数据库是起不来的,需要重新同步。 所以我觉得如果不是数据量大的惊人,其他方式没办法做到同步,或者要同时对数据库和应用进行容灾,存储级的方案是没有什么优势的,尤其是它对网络的环境要求是非常高的,在异地环境中几乎不可能实现。

数据容灾备份设计方案

数据容灾备份设计方案 1.1数据备份的主要方式 目前比较实用的的数据备份方式可分为本地备份异地保存、远程磁带库与光盘库、远程关键数据+定期备份、远程数据库复制、网络数据镜像、远程镜像磁盘等六种。 (1)本地备份异地保存 是指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如一天)将系统某一时刻的数据备份到磁带、磁盘、光盘等介质上,然后及时地传递到远离运行中心的、安全的地方保存起来。 (2)远程磁带库、光盘库 是指通过网络将数据传送到远离生产中心的磁带库或光盘库系统。本方式要求在生产系统与磁带库或光盘库系统之间建立通信线路。 — (3)远程关键数据+定期备份 本方式定期备份全部数据,同时生产系统实时向备份系统传送数据库日志或应用系统交易流水等关键数据。 (4)远程数据库复制 生产系统相分离的备份系统上建立生产系统上重要数据库的一个镜像拷贝,通过通信线路将生产系统的数据库日志传送到备份系统,使备份系统的数据库与生产系统的数据库数据变化保持同步。 (5)网络数据镜像 是指对生产系统的数据库数据和重要的数据与目标文件进行监控与跟踪,并将对这些数据及目标文件的操作日志通过网络实时传送到备份系统,备份系统则根据操作日志对磁盘中数据进行更新,以保证生产系统与备份系统数据同步。 (6)远程镜像磁盘 利用高速光纤通信线路和特殊的磁盘控制技术将镜像磁盘安放到远 …

离生产系统的地方,镜像磁盘的数据与主磁盘数据以实时同步或实时异步方式保持一致。磁盘镜像可备份所有类型的数据。备份拓扑网络结构1.2(即东风东路院区中心机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具有两个不同地点的中心机房房和嘉禾院区中心机房),在这基础上是可以构建一个异地容灾的数据备份系统,以确保本单位的系统正常运营及对关键业务数据进行有效地保护,以下设计方案仅提供参考。嘉禾院区数据中心东风东院区数据中心 本方案中,我们采用EMC的CDP保护技术来实现数据的连续保护和容灾系统。 1.在东风东院区数据中心部署一台EMC 480统一存储平台,配置一个大容量光纤磁盘存储设备,作为整个系统数据集中存储平台。 2.在嘉禾院区数据中心部署一台EMC 480统一存储系统,配置一个大容量光纤磁盘存储设备,作为整个平台的灾备存储平台。 ) 3.两地各部署两台EMC RecoverPoint/SE RPA,采用CLR技术,即CDP(持续数据保护)+CRR(持续远程复制),实现并发的本地和远程数据保护。 4.在东风东院区数据中心本地采用EMC RecoverPoint/SE CDP(持续数据保护)技术实现本地的数据保护。. 5.两地采用EMC RecoverPoint/SE CRR(持续远程复制)技术,实现远程的数据保护。由于两地之间专线的带宽有限,可以采用EMC Recoverpoint/SE异步复制技术,将东风东院区数据中心EMC480上的数据定时复制到嘉禾院区数据中心。根据带宽的大小,如果后期专线带宽有所增加,RecoverPoint会自动切换同步、异步、快照时间点三种复制方式,尽最大可能保证数据的零丢失。 1.3本地数据数据保护(CDP)设计

容灾技术分析

容灾技术分析 数据复制技术很多,初步比较如下。后面重点讨论银行最常用的存储复制和数据库复制。。当然,我最推荐的还是应用方式。只有应用做好了才能做到真正的多活应用!!!银行需要加大研发力度,拜托厂商的束缚,长远来看,是节约成本的类别方案描述优点缺点应用双写应用同时连接两个数据库将数据写入的方式,或应用将产生的文件写入到两个存储位置。数据保护性最好需要应用开发双写应用受限较多,例如应用所能忍受的延迟、性能问题等应用定时复制应用按照定时的策略检测源端和目标端的数据差异,并将数据增量部分发送到目标端。数据保护依据定时策略进行保护数据可以按照策略定时在三中心生效需要应用开发需要开发特定的模块数据库数据库复制通过数据库内置或者第三方的软件如Data Guard、Share Plex、Golden Gate等基于日志方法将数据同步或异步发送到目的端的数据库。针对指定的库表进行保护经过业界长期使用,可靠性较高仅可以对结构化数据进行复制,不能针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复制需要购买第三方的软件许可数据库需要一定的调整操作系统LVM卷复制通过操作系统或者数据卷管理器来实现对数据的远程复制。依赖操作系统自身的卷管理功能实现数据的复制复制的数据不能同时被挂起使用虚拟存储虚拟化存储复制复制技术是伴随着存储局域网的出现引入的,通过构建虚拟存储上实现数据复制。通过存储虚拟化设备实现数据的复制,不依赖底层存储需要新购存储虚拟化设备,复制的数据不能同时被挂起使用存储

NAS/SAN存储复制数据的复制过程通过本地的存储系统和远端的存储系统之间的通信完成;基于存储底层实现应用不需要改造复制数据不能在及时读写使用需要采购额外的NAS/SAN存储需要采购额外的存储复制许可 开放平台存储复制技术开放平台存储复制技术使基于实现存储磁盘阵列之间的直接镜像,通过存储系统内建的固件(Firmware)或操作系统,利用IP网络或DWDM、光纤通道等传输界面连结,将数据以同步或异步的方式复制到远端。该类技术优点就是将数据与应用系统分开,对主机系统的运行资源基本无影响。另外,由于运行机制大多是利用镜像来复制数据,并借助高速缓冲存储器加速I/O存取,两端的数据差异时间点比较小,加上存储系统本身具备一定的容错能力,使之具有较高的运行性能和可靠性。对主机透明,对应用系统的影响较小,技术成熟,有较多的成功案例,但是投资较大,对网络连接的要求也较高。 主要开放平台存储复制技术代表厂商有:EMC的SRDF-A 异步存储复制方案。存储平台均需要采用Symmetrix系统,其他存储平台可先将卷通过FTS技术先由SymmetrixVmax平台识别和管理,再进行容灾复制。SRDF-S同步复制方案,存储设备要求是EMC symmetrix系列平台。IBM的Global Mirror异步数据复制方案,基于DS8800存储微码软件实现。Metro Mirror同步数据复制方案,基于DS8800存储微码软件实现。HP Business CopyHDS True Copy开放平台数据库复制技术开放平台数据库复制技术是一种基于数据库log(日志)的结构化数据复制

容灾备份系统方案建议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容灾备份系统方案建议书 篇一:容灾备份系统方案建议书 xxx容灾备份系统 方案建议书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XX-10-18 目录 1 1.1 1.2 1.3 2 3 3.1 3.2 4 4.1

4.2备份容灾系统概述................................................. ................................................... .....................3容灾概念................................................. ................................................... ...................................3容灾与备份的关系................................................. ................................................... ...................3容灾的等级................................................. ................................................... ...............................4xxx项目背景................................................. ................................................... ...........................5xxx网络现状................................................. ................................................... ...........................6现网络设备拓扑图................................................. ................................................... ...................6建设目

数据容灾技术综述

数据容灾综述

一、引言 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对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文化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网络也越来越深入平常百姓的家庭。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及科研机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些繁荣的背后,都丰在着大量的数据来支撑整个系统的运行。从各种数据服务器到提供通信链路的各种网络设备,没有一种能离开数据的存储。数据服务器把各种有用的数据保存在外部存储器中,像硬盘、磁带、光盘等设备。网络设备则把运行中的数据存储在内丰中,为用户提供实时稳定的数据链路。这些数据是保证网络安全的基础,如果数据丢失,则会给企业和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目前丰在着很多种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案应用于不同的系统中。在本文中,按照数据存储的方式不同,把数据容灾方案划分为两类:基于外存储器的容灾技术和基于内存储器的容灾技术。 二、基于外存储器的容灾技术 (一)RAID磁盘阵列方式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是指廉价磁盘冗余阵列。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张磁盘或磁盘组之间提供数据的保存与备份。RAID网络存储技术主要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信息的异地存储,数据不再直接存储在本地服务器上,而是储存在远端的数据服务器上,并且还可以通过网络保存在与远端服务器相连的专门设备上。在系统中RAID被看作是一个逻辑分区,但它是由多个硬盘组成的,通过在多个硬盘上同时储存和读取数据来大幅度提高存储系统的数据吞吐量,而且在很多RAID模式中都有较为完备的、相互校验与恢复的措施,甚至是直接相互的镜像存储。当数据灾难发生时可以自动修复,从而大大提高了RAID 系统的容错度,提高了系统的冗余性。目前,RAID是一种比较规范的技术标准,现在已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