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响技术》复习资料

《音响技术》复习资料

《音响技术》复习资料
《音响技术》复习资料

《音响技术》复习

第一章声学的基本知识

1.1 什么是音响、音响设备、音响系统?

在音响技术中,音响是特指通过放音系统重现出来的声音。例如通过组合音响重现CD 片或磁带中的音乐、歌曲及其他声音,又如演出现场通过扩音系统播放出来的歌声和音乐声等,都属于音响范畴。

音响设备是指对音频信号能够进行变换、放大、记录、重放、修饰、还原等处理的设备。如话筒、功放、录音机、调谐器、CD机、扬声器等,都是音响设备。

能够重现声音的放音系统,称为音响系统。例如由CD机、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所组成的音响系统。

1.2 高保真音响系统有哪些重要属性?

高保真音响系统有3个重要的属性。

(1)如实地重现原始声音。

(2)如实地重现原始声场。

(3)能够对音频信号进行加工修饰。

1.3 音响技术的现状有什么特点?

音响技术的现状的特点主要有:高保真(Hi-Fi)化、立体声化、环绕声化、自动化、数字化。

1.4 高保真音响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作用如何?

高保真音响系统通常由高保真音源、音频放大器和扬声器系统这3大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高保真音源:为音响系统提供高保真的音频信号。如调谐器、录音座、电唱机、CD唱机、VCD、DVD影碟机和传声器等。

音频放大器: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和放大,用足够的功率去推动扬声器系统发声。音频放大器是音响系统的主体,包括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两部分,必要时可以插入图示均衡器等辅助设备。

扬声器系统:将功率放大器输出的音频信号分频段不失真地还原成原始声音。扬声器系统由扬声器、分频器和箱体三个部分组成。扬声器系统对重放声音的音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1.5 音响设备中的频率范围、谐波失真、信噪比的含义是什么?

频率范围:也称为频率特性或频率响应,其含义是指各种放声设备能重放声音信号的频率的范围,以及在此范围内允许的振幅偏差程度(允差或容差)。频率范围越宽,振幅容差越小,语言和音乐信号通过该设备时的频率失真和相位失真也就越小,则音质也就越好。

谐波失真:由于各音响设备中的放大器存在着一定的非线性,导致音频信号通过放大器时产生新的各次谐波成分,由此而造成的失真称为谐波失真。谐波失真使声音失去原有的音色,严重时使声音变得刺耳难听。

信噪比:又称信号噪声比,是指有用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记为S/N,通常用分贝值(dB)表示。信噪比越大,表明混在信号里的噪声越小,重放的声音越干净,音质越好。

1.6 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听阈、痛域分别是多少?

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为20Hz~20kHz,其中对中频段1~4kHz的声音最为灵敏,对低频段和高频段的声音则比较迟钝。对于低于20Hz的次声和高于20kHz的超声,即使强度再大,人耳也是听不到的。

人耳的听阈是指能够听得到的声音的最低声压值,它和声音的频率有关。在良好的听音环境中,听力正常的青年人,在800~5000Hz频率范围内的听阈十分接近于0分贝(20μPa)的声压值。

人耳的痛域是指使耳朵感到疼痛的声压值,它与声音的频率关系不大。通常声压级达到120dB时,人耳感到不舒适;声压级大于140dB时,人耳感到疼痛;声压级超过150dB时,人耳会发生急性损伤。

1.7 什么是声音的三要素?它与声波的幅度、频率和频谱的对应关系如何?

声音的特征主要由音量、音调、音色这三个要素来表征。

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是指声音调子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

音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声波的振幅;音调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声波的基波频率;音色的特色主要取决于声音的频谱结构。

1.8 分别说明听觉等响特性、听觉阈值特性、听觉掩蔽特性的含义。

听觉等响特性是反映人们对不同频率的纯音的响度感觉的基本特性:一是人耳对3~4kHz频率范围内的声音响度感觉最灵敏;二是人耳对低频和高频声音的灵敏度都要降低;三是声压级越高,不同频率的纯音的响度感觉的差别越小,等响特性越趋于平坦。

听觉阈值特性是指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音具有不同的听觉灵敏度的特性:正常人能听到的声音强度范围为0~140dB;人耳在800Hz~5kHz频率范围内的听阈十分接近于0dB(声压为20μPa),而对100Hz以下的信号或18kHz以上的信号的听觉灵敏度却大大降低,可觉察的声级明显高于800Hz~5kHz的中音频段。

听觉掩蔽特性,是指一个较强的声音往往会掩盖住一个较弱的声音,使较弱的声音不能被听到。这种掩蔽特性有频域掩蔽和时域掩蔽:频域掩蔽是指一个幅度较大的频率信号会掩蔽相邻频率处的幅度相对较小的频率信号,使小信号不能被听不见;时域掩蔽是指在时间上,一个强信号会掩蔽掉前后一段时间内的较弱的声音,使之不能被听到。掩蔽效应在音响技术中得到应用。如一些降噪系统就是利用掩蔽效应的原理设计的,信噪比的概念及其指标要求也是根据掩蔽效应提出来的。在数字音源中,可利用掩蔽效应进行压缩编码。

1.9哈斯(Haas)效应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哈斯(Haas)通过实验表明:两个同声源的声波若到达听音者的时间差在5—35ms以内,人无法区分两个声源,给人以方位听感的只是前导声(超前的声源),滞后声好似并不存在;若延迟时间在35—50ms时,人耳开始感知滞后声源的存在,但听感所辨别的方位仍是前导声源;若时间差大于50ms时,人耳便能分辨出前导声与滞后声源的方位,即通常能听到清晰的回声。哈斯对双声源的不同延时给人耳听感反映的这一描述,称为哈斯效应。

1.10 什么是立体声?立体声的成分如何?立体声有哪些特点?

立体声是指具有方位感、层次感、临场感等空间分布特性的声音。用立体声音响技术来传播和再现声音,不仅能反映出声音的空间分布感,而且能够提高声音的层次感、清晰度和透明度,明显地改善重放声音的质量,大大地增强临场效果。

立体声的成分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直达声,直达声是指直接传播到听众左、右耳的声音;第二类为反射声,它是指从音乐厅内的表面上经过初次反射后,到达听众耳际的声音,约比直达声晚十几到几十毫秒到达人耳;第三类为混响声,它是指声音在厅堂内经过各个边界面和障碍物多次无规则的反射后,形成漫无方向、弥漫整个空间的袅袅余音。反射声和混响声共同作用,综合形成现场环境的音响气氛,即产生所谓临场感。

立体声的特点主要有:(1)具有明显的方位感和分布感。(2)具有较高的清晰度。(3)具有较小的背景噪声。(4)具有较好的空间感、包围感和临场感。

1.11 什么是环绕立体声?它与双声道立体声有什么区别?

环绕立体声一种能使重放的声场具有回旋的、缭绕的、空间的环绕感觉,使聆听者犹如置身于真实的实际声场中的多声道立体声系统。

环绕立体声与双声道立体声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它除了具有前方的左右主声道外,还增加了后方的环绕声道,因而大大增强了声像的纵深感和临场感。

通常所指的环绕声,就是指声场中位于聆听者后方的声场,这个后方声场主要由混响声构成,其特点是无固定方向,均匀地向各个方向传播。

1.12室内音质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哪些?

(1)噪声干扰;(2)作为语言用房,首先要求声音的清晰;(3)作为音乐用房,则要求声音圆润、丰满和足够的力度;(4)对于立体声效果用房,则要求有立体感、空间感和临场感;(5)整个声场应充分扩散、分布均匀;(6)没有回声、颤音、蛙鸣、嗡声以及声聚焦等明显特异声缺陷。

第二章立体声调谐器

2.1调谐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什么叫灵敏度?什么叫选择性?

调谐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接收频率范围、灵敏度、选择性、不失真输出功率等。

灵敏度是指调谐器正常工作时能够接收微弱无线电波信号的能力的大小。灵敏度高的调谐器能够收到远地的电台信号或微弱信号,而灵敏度低的调谐器则收不到。灵敏度的数值越小,表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就越强。

选择性是指调谐器选择电台信号的能力,即调谐器分隔邻近电台信号的能力。选择性好的调谐器表现为,接收信号时只收到所选电台的信号,而无其他电台的信号干扰。

2.2 输入电路的作用是什么?简述选台的工作原理。

输入电路的主要作用是选频。即从接收下来的各种不同频率的信号中选出所要接收频率的电台信号,并抑制掉其他无用信号及各种噪声与干扰信号。

输入电路选台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由LC谐振电路的选频特性进行的。当磁性天线或外接天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馈入到输入回路中,输入回路的电感L与可变电容C组成的LC 串联谐振电路,其谐振频率为:?=1/(2π),调节可变电容C使回路谐振在某一电台的频

率上,这时,该电台信号在L上的感应电动势最强,则该频率的电台信号就被选择出来,并经互感耦合将电台信号送入后级变频电路。

2.3 变频电路的作用是什么?输入信号、本振信号、中频信号的频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变频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变换电台信号的载波频率。即将输入电路选出的各个电台信号的载波都变为固定的中频(465kHz),同时保持中频信号的包络与原高频信号包络完全一致。

输入信号、本振信号、中频信号三者之间的频率关系是:本振频率信号f本与输入频率信号f入通过混频器差出中频信号f中,即f本-f入=f中。

2.4 在超外差式调谐器中,为什么要选择差频信号作为中频信号?

在超外差式调谐器中,根据混频原理,其混频器的输出信号含有两个输入信号的和频分量(本振信号f本+输入电台信号f入)和差频分量(f本-f入),这二个信号都是混频的结果,都能使信号的载波频率进行变换。但因为和频分量的频率信号要比输入的电台信号f入的频率高,不利于放大器对信号的放大,而差频信号的频率可以比输入电台信号的载波频率低得多,因而通常选择差频分量作为混频器的输出,送到后级的中放电路进行放大。

2.5 画出调幅超外差式接收电路方框图,简述信号接收处理过程。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电路由输入电路、高放电路(中低档机无此电路)、变频电路(混频器和本振)、中频放大电路、检波电路、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等组成。由检波器输出音频信号到后面的功率放大器。其电路组成方框图如下:

信号接收处理过程:

输入电路从天线接收到的众多无线信号中选出所要接收的电台频率信号,经高频放大电路放大后送入变频级的混频器,送入混频器的还有本机振荡器产生的等幅高频振荡信号,其频率总比接收来的电台信号频率高465kHz。在混频器中对输入的两路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后,产生载频为465kHz的中频(差频)信号,送入中频放大电路,然后由中频放大器将幅度放大到检波电路所需要的幅度后,再送入检波器。检波器对中频调幅波进行解调,得到音频信号,再经过音频电压放大电路和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放大后,送入扬声器还原成声音。AGC 电路为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用于当输入强弱不同的电台时,通过自动调节中放电路增益,使检波器输出的音频信号幅度基本不变,以防强信号时,电路出现饱和失真。

2.6 中频放大电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中放电路对整机灵敏度和选择性的影响如何?

中频放大电路的主要作用是放大和选频。即将变频电路送来的465kHz中频信号进行放大,以提高整机的灵敏度;同时,还要通过选频回路对中频信号进一步筛选,以提高整机的

选择性,然后将筛选出来的经放大的中频信号送到检波电路去检波。

中放电路性能的优劣,对整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等技术指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中放级增益越高,整机灵敏度越高,中放级应具有60~70dB的增益;中放电路的选择性越好,抑制邻近电台信号的串扰也就越好,通常要求中放电路的选择性在20~40dB。

2.7 同步检波器的电路结构如何?简述同步检波器的工作原理。

同步检波器主要由双差分模拟乘法器构成,其电路结构如下图所示。

工作原理:

模拟乘法器有两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一个输入端送入中频调幅信号,调制的包络为音频信号;另一个输入端送入中频载波信号,该中频载波信号与调幅信号中的中频载波信号同频同相。模拟乘法器将两个输入信号进行乘法处理,经乘法处理后在输出端得到这两个信号的和频分量和差频分量,再经低通滤波器滤除和频(高频成分)分量后,就得到差频分量,因为两个输入信号的载波频率和相位相同,使差频后的载波频率为0,因此其输出信号为调幅中频信号的包络,该包络就是音频信号。在电路中,从中频放大电路输出的中频调幅信号一路直接送往双差分模拟乘法器,另一路送到限幅放大电路,限幅放大电路外接一个中频选频网络,可以从中频调幅信号中取出中频等幅信号后再送往模拟乘法器,该中频等幅信号必然与调幅信号中的中频载波同频同相。这样,在模拟乘法器的输出端就将调幅信号中的调制信号(音频信号)解调出来。

2.8 什么叫调频?调频广播有哪些特点?

调频是指用低频信号(音频信号)去调制高频载波的频率,使高频载波的频率随低频信号的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而高频载波的幅度则保持不变,这一过程就称为调频。

调频广播有以下几个特点:

(1)频带宽,音质好,动态范围大。调频广播电台间隔为200kHz,音频频率范围可达30Hz~15kHz,能够很好地反映节目源的真实情况。

(2)信噪比高,抗干扰能力强。由于调频广播的调制方式和限幅器、预加重、去加重等措施,使调频广播比调幅广播具有较高的信噪比,从而增强了抗干扰能力。

(3)解决电台拥挤问题。调频广播在超短波频段,传播半径只有50km左右,因此本地电台与外地电台不会引起干扰,从而解决了广播电台频率拥挤的问题。

2.9 画出立体声调频接收机电路方框图,简述信号接收处理过程。

立体声调频接收电路由输入电路、高频放大电路、变频电路(混频器和本振)、中频放大器、限幅电路、鉴频器、自动频率控制(AFC)和立体声解码器等电路组成。电路组成框图如下:

调频接收电路的信号接收处理过程如下:输入回路选出所要接收的电台信号经高频放大后送入变频级,变频级将载频变换成固定的10.7MHz中频。中频信号经过放大和限幅去除调频波的幅度干扰后成为等幅调频波,然后再经过鉴频器,解调出音频信号,对于双声道调频立体声广播来说,鉴频器输出的是立体声复合信号,该立体声复合信号经解码器,分离为左、右声道的音频信号,再经两路前置低放和功率放大后送入扬声器还原成声音。AFC电路称为自动频率控制电路,用来控制本机振荡频率,使本振频率始终稳定在比外来信号高10.7MHz的数值上。

2.10 高频调谐器的电路如下图所示,试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各元器件的作用。

成。

直流稳压电源+VCC通过电源滤波电路R14与C11,L4与C12,R9与C9,R5与C7,R3与C3和C14为各级电路提供偏置电压。由锁相环低通滤波器检出的直流控制电压经放大后作为调谐电压UD,通过滤波隔离电路L6与C19,R2与C2,R4与C5分别控制VD1~VD6变容二极管的结电容,以实现电调谐。

该电路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由L2、C1、VD1和VD2组成的输入调谐回路,用来选择接收从天线感应的高频信号,直接馈入高放级,经低噪声场效应管V1共源放大后,由高频变压器T1耦合至混频器输入调谐回路,它由T1次级电感、C4、VD3和VD4所组成,通过C6输入混颗晶体管V2的基极。

本振调谐回路由电容C15、C16、C17、C18,变容二极管VD5、VD6及电感L5所组成,它与晶体管V4构成电容反馈三端式振荡电路。

本振信号一路经场效应管V5隔离放大后,由C8耦合注入混频晶体管V2的基极;另一路经场效应管V6隔离放大后,由C13耦合送至锁相环的分频器。该本地振荡器V4也是锁相频率合成器的压控振荡器(VCO),其振荡频率受到锁相环输出的调谐电压UD的控制。

输入信号与本振信号经晶体管V2混频后,由中频变压器T2初级回路取出中频信号,又经陶瓷带通滤波器F1提纯后,通过中频放大器V3放大,并经陶瓷滤波器F2再次提纯后,输出10.7 MHz的中频调频信号,送往调频中频电路。

2.11 移相乘积型鉴频器的电路结构如何?简述其工作原理。

移相乘积型鉴频器的电路结构由限幅器、移相器、乘法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其电路组成框图如下:

工作原理:

限幅后得到的等幅中频信号分成两路,一路直接送到乘法器,另一路经过移相器后形成调频移相信号后也被送入乘法器,移相器的作用是将信号频率的变化变换为相位的变化。这样使乘法器的两路输入信号的相位产生差异,其相位差与调频信号的频偏成比例。在乘法器中,这两路信号经过相乘处理后,得到的输出信号的脉冲占空比也随相位差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经低通滤波器平滑后的平均值反映出来,最终将信号的频偏变化,转变为信号的幅度变化,实现鉴频作用。

2.12 导频制立体声复合信号由哪些部分组成?它的频谱特点和波形特点如何?

导频制立体声复合信号由主信号M、副信号S'、导频信号P三部分叠加而成。其中,主信号M为左右信号之和(M=L+R),副信号S'为差信号S(S=L-R)被38kHz的副载波调制的平衡调幅波,P为19kHz导频信号,供接收机中产生38kHz副载波用。

导频制立体声复合信号的频谱特点:

(1)主信号M的频率范围为30Hz~15kHz,调制度为45%。

(2)副信号S'的频率范围为23kHz~53kHz,但不包含38kHz副载波信号,副信号的调制度也为45%。

(3)导频信号P的频率为19kHz,调制度为10%。

导频制立体声复合信号的波形特点:

(1)对应于38kHz副载波的正峰值时的立体声复合信号的包络线,即为左信号;

(2)对应于38kHz副载波的负峰值时的立体声复合信号的包络线,即为右信号。

2.13调频接收机中为什么设置去加重电路?在立体声调频接收机中为什么将去加重电路设在解码电路的后面?

在调频广播中,为了提高音频信号高频段的信噪比,一般在调频发射之前都要对音频信号进行预加重处理,即把音频中的高频分量进行适当的提升。因此,在调频接收机中,为了使音频信号能够恢复原来的频率特性,必须设置去加重电路,对音频信号进行去加重处理,即将音频信号的高频分量按照预加重的相反频率特性进行衰减。这样,经过预加重和去加重处理后,音频信号的各种频率成分的幅度比例没变,而高频端的噪声却大大减少了。

在立体声调频接收机中,如果去加重电路设置在立体声解码电路之前,则去加重电路的高频衰减特性,将使输入到解码器的立体声复合信号中频率范围为23kHz~53kHz的副信号被滤除,致使立体声解码电路无法解调出左、右声道信号,因此去加重电路应设在立体声解码电路之后,使该电路只对解码器输出的L、R音频信号进行高频衰减,达到去加重的目的。

2.14 数字调谐器有哪些特点?

(1)具有自动搜索选台、记忆选台等智能特点。这是由于在数字调谐器中,采用了微电脑控制技术,使电子调谐实现了智能化,从而使DTS具有电台信号的自动搜索、频率预置、存储记忆等多种功能,同时也使调谐操作准确、快捷而方便。

(2)调谐准确,工作稳定。这是由于采用了锁相环路技术,使电子调谐的频率准确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无频率漂移等走台现象的出现。

(3)具有数字频率显示功能。由于采用了数字显示技术,可以直接用数字来显示所接收的电台频率,使调谐操作直观、简便,同时也便于遥控操作和轻触式操作的实现。

(4)可以实现多功能控制,且操作方便。由于采用了微电脑控制技术,因此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定时开机、定时关机、睡眠、静噪调谐等多种控制功能,同时若将微电脑技术与红外遥控技术结合,还可以实现遥控操作。

(5)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由于采用了变容二极管来代替可变电容器,故无机械式调谐器中的可变电容器的机械磨损和接触不良,大大提高了调谐器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同时也无需机械式调谐器所需的刻度盘、旋钮等传动机构,使整个调谐系统的体积大大缩小。

2.15 数字调谐器的电路组成情况如何?

数字调谐器一般由收音通道和数字调谐控制电路两部分组成,其电路组成情况可归纳如下:

2.16 LA3361锁相环立体声解码器电路如下图所示,试分析工作原理和元器件的作用。

LA3361的内部结构和外围应用电路如图所示。它由锁相环副载波发生器、双差分开关式解码器、立体声切换及指示灯电路、稳压器4部分电路所组成。

立体声复合信号从2脚加入集成电路,经缓冲放大后分为两路。一路送入开关式解码器待分离。另一路从3脚输出,经电容很合由13脚送入正交鉴相器和同相检波器。正交鉴相器、外接低通滤波器、内接直流放大器、压控振荡器和两个分频器组成锁相环副载波发生器,在复合信号中的导频信号控制下,产生与副载波保持严格同步的38 kHz开关信号经电子开关送往解码器。另外,13脚输入的复合信号与锁相环送来的另一路19kHz开关信号一起加入同相检波器,完成立体声信号的检测。若正在接收的电台信号是调频立体声,且信号足够大,则同相检波器输出高电平,一方面开启指示灯驱动电路,使6脚外接的指示灯发光,表示正在接收调频立体声广播;另一方面闭合电子开关,让38kHz再生副载波开关信号顺利通过,控制解码器切换工作解调出左、右声道信号,并分别从4、5脚输出,完成解码。

若接收立体声广播的信号很弱,或不是立体声广播,则同相检波器输出低电平,一方面关闭指示灯驱动电路,指示灯不发光,表示无立体声;另一方面断开电子开关,使2脚输入的音频信号经解码器放大后,从4、5脚输出单声道信号。

2脚外接的是输人耦合电容通常为l~10 PF。3脚外接的620 PF电容具有相位延时作用,以便补偿再生19kHz开关信号在分频器中产生的延时,使两个信号保持所要求的相位关系。14和15脚外接的两只电容和一只电阻构成锁相环的低通滤波器,串联支路电阻电容建立合

适的捕捉范围,并联支路电容用来校正19kHz信号的相位。16脚外接的电阻电容组成VCO 的时常数电路,调节电位器阻值,可改变VCO的固有频率,使之进入捕捉带。

10和11脚外接的电容是同相检波器的滤波电容。8脚外接的电位器用来调节在、右声道分离度。4和5脚外接的电阻电容构成去加重电路,具有低通性质。12脚引出19kHz测试信号。9脚外接立体声与单声道控制开关。

第三章录音座

3.1 解释以下名词:磁性材料磁化磁场强度剩磁硬磁性材料软磁性材料。

磁性材料:自然界中的某些物质,当受到外界磁场作用后,会暂时或永久地具有较明显的磁性,我们称这样的物质为磁性材料,如铁、钴、镍及一些合金等都是磁性材料。

磁化:原来没有磁性的磁性材料,在外磁场作用下带上磁性的过程称为磁化。

磁场强度:磁场强度是指磁性材料在磁化的过程中,外加磁场的强弱,磁场强度用H来表示。

剩磁:剩磁是指磁性材料在磁化的过程中,当磁场强度(H)减小到零时,磁性材料内部磁畴仍然保持一定程度的整齐排列,对外呈现一定的磁性,从而使磁感应强度(B)仍会保持某一数值,我们称这部分磁性为剩磁,用Br来表示。

硬磁性材料:硬磁性材料是指磁滞回线较宽,它的剩磁和矫顽力很大的磁性材料。这种材料一经磁化后便带上磁性,若要再去磁,必须加入很大的反向磁场才行,磁滞损耗很大,它适用于存储信号的场合。常见的硬磁性材料有三氧化二铁(Fe2O3)、二氧化铬(CrO2)和铁钴合金(FeCo)等。

软磁性材料:软磁性材料是指磁滞回线呈狭窄的带状,剩磁很小,因此矫顽力也很小的磁性材料。这种材料在磁性材料的磁化过程中,磁感应强度随外界磁场强度增加而迅速增加,当外界磁场强度为零时,大部分的磁性也将随之消失。如纯铁、硅钢、坡莫合金、锰锌铁氧体和镍锌铁氧体等。

3.2 画出磁化曲线、磁滞回线和剩磁曲线。

磁化曲线、磁滞回线和剩磁曲线都是表示磁性材料在磁化过程中磁场强度(H)和磁感应强度(B)之间的关系曲线,又称为B–H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中的Oa段曲线是磁化开始前,磁性材料不带

有任何磁性时的初始磁化曲线。

图中的abcdef反映了加入交变磁场时,磁场强

度(H)和磁感应强度(B)的关系,该关系表明磁

性材料在反复的磁化过程中,磁感应强度(B)的变

化总是滞后于磁场强度(H)的变化,其相应的B–H

闭合曲线称为磁滞回线。

当磁场强度从任一值变为零时,磁感应强度都有

一个确定的剩磁与之对应。由此剩磁构成的磁滞回线

就称为剩磁曲线。

3.3 简述录音座的磁带录音原理和放音原理。

磁带录音与磁带放音都是依靠磁带(硬磁材料)紧贴在磁头(软磁材料)上匀速走带来实现电信号与磁信号的相互转换的。

磁带录音原理:声音经过话筒转变为电信号,经放大器后,送入录音磁头,磁头线圈通入信号电流后可以产生磁场,其大小和方向与通电电流的变化一致,因此在磁头的缝隙周围便会产生与声音变化相对应的磁场,这时当磁带以一定速度紧靠着磁头移动时,根据磁化原理可知,磁带会被磁化,由于磁带采用硬磁性材料制成,因此磁带上的剩磁很大,从而把磁信号记录下来,实现了电信号与信号的转换。

磁带放音原理:磁带放音过程是录音的逆过程,它是将磁带上记录的磁信号通过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放大,由扬声器还原成声音。由电磁感应定律可知,线圈回路在变化的磁场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的磁通量的变化成正比。因此在放音时,当记录磁信号的磁带以一定的速度经过磁头时,磁头铁芯中就会有磁通穿过,该磁通的大小会随着磁带上的磁信号的内容发生变化,使磁头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也相应地变化,从而实现了磁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这个感应电动势再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最后送入扬声器还原成声音。

3.4 什么叫偏磁?录音时为什么要加偏磁?

所谓偏磁,是指在录音过程中,给录音磁头线圈加一个大小合适的稳定的直流电流或超音频(录音信号最高频率的3~8倍)振荡电流与音频信号电流相叠加后一起送入录音磁头线圈,使磁头缝隙产生一个附加磁场,这一过程称为偏磁。

录音时加入偏磁,可以使录音过程的电-磁转换的磁化过程中,使磁带工作在剩磁曲线的线性部分,避开其非线性部分,以达到减小磁带上磁迹波形失真的目的

3.5 简述交流抹音原理。

交流抹音是利用超音频交变磁场来抹音的。它是给抹音磁头线圈送入一个超音频振荡电流,在磁芯缝隙处产生与之相对应的交变磁场,由于超音频交变磁场的频率非常高,磁带经过抹音磁头的缝隙时,将被这个交变磁场反复磁化(几十次),这样当磁带离开磁头缝隙时,随着磁头缝隙处磁场强度分布的减小,磁带上的剩磁也逐渐减小到零,从而达到消磁的目的。交流抹音后,磁带上的剩磁全部被消除。

3.6 什么叫恒流录音?为什么要采用恒流录音方式?

恒流录音是指通入录音磁头中的录音电流的大小,不随录音信号的频率变化而变化,即录音电流的大小与录音信号频率无关。

采用恒流录音的原因是:录音磁头是电感元件,阻抗呈感性,磁头感抗的大小将随着录音信号频率的增加而增加,而在录音过程的电-磁变换过程中,磁带上记录的剩磁是与录音电流的大小成正比的。因此录音过程中必须在录音磁头上串联一个十几千欧的大电阻,使信号的中低频段的磁头感抗比该电阻小得多,磁头感抗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录音电流的大小在中低频段就与信号的频率无关,实现了恒流录音。

3.7 什么叫微分效应?它会使放音频响发生怎样的变化?

所谓微分效应,是指磁头在放音过程中,磁头输出信号的大小u0是与磁带上剩磁信号Ψ

的变化率(频率)成正比的,即磁头输出电压u0=dΨ/dt,这一微分关系的特性称为磁头放音输出的微分效应。

由于微分效应使得放音磁头的输出电压正比于放音信号频率,因此频率每升高一倍时,放音输出电压也将增加一倍(增加6dB),即放音输出频响按6dB/倍频程(即6dB/oct)的规律直线上升,信号频率越高,放音磁头输出电压就越大。

3.8 为什么在录音、放音过程中要进行频率补偿?分别画出录音、放音频率补偿特性曲线。

在录音时,一是录音磁头在电-磁变换过程中磁头呈感性,因此在信号的中低频段需要进行恒流录音,使录音电流的大小与信号频率无关;二是在录音信号的高频段,录音磁头存在多种高频损耗,且频率越高,磁头损耗就越大,记录到磁带上的剩磁信号也就越小,因此录音输出电路中要对录音高频信号进行提升处理。根据上述二点原因,在录音过程中必须对录音输出电路送到录音磁头的电流的频率特性进行补偿,使录音电流的中低频段恒流而高频段提升,其补偿特性应如下图的B曲线所示,这样记录到磁带上的剩磁信号的频率特性才是均衡的。

在放音时,由于放音磁头的微分效应和高频损耗,使放音磁头输出的电压的频率特性如下图的A曲线所示,中低频段呈6dB/倍频程变化,高频段的输出下降。为此,在放音电路中必须设置放音频率补偿电路,该电路在中低频端的频率补偿特性与放音磁头的频率特性相反,放音电路的中低频输出呈6dB/倍频程上升,如下图的C曲线所示,另外根据磁带的磁性材料,在放音频率补偿曲线中设置两个转折频率点,对于普通磁带,低端转折频率为50Hz,高端转折频率为 1.3kHz;而放音磁头的高频损耗,则由放音磁头与所并联的电容所构成的LC谐振电路进行补偿;这样就使得在录音和放音过程中,总的音频信号的频率特性呈均衡状态,如下图的D所示。

录放音频率特性曲线:

A:放音磁头输出电压频率特性。

B:录音输出电流频率补偿特性。

C:放音均衡电路频率补偿特性。

D:录、放音过程总的频率特性。

3.9 试述驱动机构的录/放音恒速走带过程。

当按下录/放音键时,机芯开关接通了电机的工作电源,电机转动,通过橡胶皮带驱动飞轮转动,与飞轮固定在一起的主导轴随之转动,同时装有磁头和压带轮的磁头滑板移动,使磁头接触到盒式磁带,压带轮压向已穿过磁带盒的主导轴,将磁带压贴在主导轴上。匀速转动的主导轴和压带轮靠摩擦力带动磁带恒速走带。

磁带在主导机构驱动下恒速走带的同时,供收带机构也使供带盘、收带盘匀速转动。磁带因受供带盘的阻力而具有一定的反张力,使磁带不致松散。与此同时,橡胶皮带带动张力轮转动,其收带小轴在按下放音键时已靠至收带盘的橡胶外缘上,因而使收带盘在收带小轴驱动下转动,将主导轴送来的磁带平滑地收卷起来。恒速走带过程可见下图所示。

3.10 以D系列集成电路立体声收录机为例,画出其电路结构框图,简述各部分电路的作用。

熊猫SL-861型双卡台式立体声收录机,是典型的D系列集成电路立体声收录机。整机电路主要由收音电路、录放电路和音频放大电路3部分构成,该机的电路结构框图如下:

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1. 收音电路D7335P:FM调频头电路;D7640P:AM/FM中频电路,包括AM检波和FM鉴频电路;D7343P:立体声解码电路。

2. 录放电路

(1)录放卡电路D7668P(IC101):录/放均衡放大集成电路;BG103/BG104:放音输出放大器;超音频偏磁振荡器。

(2)放音卡电路D7668P(IC201):放音均衡放大集成电路;TC9165:自动选曲电路;BG204:话筒前置放大器。

3. 音频放大电路BG301/BG302:音频前置放大器;D7796P(IC601/IC602):双五段图示均衡器;D7240P(IC301):功率放大器;AN6884(IC801):电平显示器。

3.11 ALC电路的作用是什么?画出电路的组成框图,简述其工作原理。

ALC电路是录音座在录音状态下自动调整录音电平的电路,其作用是防止大信号时录音放大器产生过荷失真。ALC的电路框图如下图所示,它由整流电路、延时电路和控制电路3部分组成。

ALC电路的工作原理:当录音输入信号较弱时,录音输出信号也较弱,不能使这3部分电路工作。输入信号全部加到录音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此时录音信号能够获得较大的增益,使小信号的信噪比提高。当录音输入信号较强时,录音输出信号也较强。信号经过整流、延时后,使控制电路起控,从而使录音输入信号得到衰减,使增益降下来,达到自动控制录音电平的目的。

3.12 试分析自动选曲电路的工作原理。

自动选曲电路是在快进或倒带状态下根据磁带上节目之间的间隙来确定某一放音节目的起始位置的。其自动选曲电路的工作原理为:自动选曲系统在选曲时,先按下放音键,这时电路处于放音状态,然后再按下快进或倒带键,压带轮离开主导轴,机芯部分处于快进或倒带状态,同时放音磁头稍向后退,磁带微贴着磁头快速走带,放音磁头仍然能感应出节目信号,这样电路和机芯处于选曲状态。当磁带到达节目开始或结束位置时,由于节目之间留有3~5 s的空白段,在这一空白段磁头感应不到信号,导致自动选曲电路产生一个脉冲信号,由该脉冲来驱动机芯的电磁铁动作,使相应的快进或倒带机构停止,电路和机芯恢复放音状态,最终完成自动选择节目内容的目的。

3.13 试分析双卡连续放音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录音座的连续放音功能有两种类型:①由A卡到B卡的磁带单方向的连续放音;②A卡或B卡中磁带的双向连续放音。

双卡间的磁带单方向连续放音的控制原理较为简单,只需将两个卡的放音键都按下,当一个卡放音结束时,由自停机构自动释放该卡放音键,并控制另一卡自动进入放音状态即可。

磁带的双向连续放音,是指磁带正向走带时,1、2磁迹工作;当正向走带结束时,在控

制电路的控制下能够自动反向走带,此时3、4磁迹工作。

在放音时为了使磁带不需要翻面而能交替连续放音,实际上是借助磁头能自动换向来达到目的。能够进行自动换向连续放音的录音座机芯与控制电路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要求。

(1)磁带能按标准速度朝两个方向行走。

(2)不论哪个方向走完,磁带都能发出换向指令。

(3)换向指令发出后,磁带立即反向行走,同时磁头的工作磁道切换到磁带上的另2个磁迹。磁带的双向连续放音的控制方式主要有磁头旋转式,磁带移动式,磁带换向式三种。

3.14 试分析全逻辑机芯操作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TC9121P是典型的全逻辑机芯控制集成电路,以TC9121P为核心配合电子开关LC4066C所构成的电路,可实现三种自动控制功能:断电自动停机控制,自动放音控制,自动倒带控制。

控制电路如图所示,工作原理分述如下:

(1)自动停机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A201的选通(禁止)输入端

脚由直流工作电压+VCC供给,在有电压时A201正常工作,当断电时,A201的

脚为低电位,A201由工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实现自动停机控制。

(2)自动放音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当循环放音开关S1置于图中所示位置(ON)时,A201的⑧脚(自动放音)、⑨脚(自动倒带)均为低电平。在倒带时,A201的

脚(倒带输出)为高电平,经R2加到A203的⑤脚,使A203内电路中的电子开关S4处于接通状态。当倒带结束,有自停脉冲输入到A203的③脚,通过S4从④脚输出,加到A201的⑩脚Y端,⑩脚为低电平,为有效触发,通过A201输出放音指令,机器自动进入放音状态,完成自动放音控制。

(3)自动倒带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图示电路中的循环放音开关仍在图示(ON)位置,使A201的⑨脚(自动倒带)被S1接地而为低电平。在放音时,A201的脚输出高电平,

经R3加到A203的⑥脚,使内部电路中的电子开关S3处于接通状态,这样,当放音结束时,有自停脉冲输入,加到A203的⑨脚,通过S3从⑧脚输出,加到A201的脚X端,A201的脚为低电平,通过TC9121P使机芯由放音转为倒带状态,完成自动倒带控制。

第四章音频功率放大器

4.1 前置放大器的功能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组成部分?各部分有何作用?

前置放大器功能有两个:一是要选择所需要的音源信号,并放大到额定电平;二是要进行各种音质控制,以美化声音。

前置放大器的基本组成有:音源选择、输入放大和音质控制等电路。

各部分的作用:

音源选择电路的作用是选择所需的音源信号送入后级,同时关闭其他音源通道。

输入放大器的作用是将音源信号放大到额定电平,通常是1V左右。

音质控制的作用是使音响系统的频率特性可以控制,以达到高保真的音质;或者根据聆听者的爱好,修饰与美化声音。

4.2 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组成部分?主要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功率放大器的作用:一是对各种音源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和不失真放大;二是对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使之达到足够的功率去推动扬声器发声。

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组成:由激励级、输出级和保护电路等基本电路所组成。激励级用来提供足够的电压增益或功率增益,以便能激励功放输出级;输出级用来产生足够的不失真输出功率;保护电路用来保护输出级的功率管和扬声器,以防过载损坏。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过载音源电动势;有效频率范围;总的谐波失真;输出功率。

4.3 试简述图4-3所示电子开关选择电路的工作原理。

图4-3所示为飞利浦公司生产的TDA1029音源电子开关选择电路。该音源电子开关可以输入四组立体声信号,当它的―控制开关‖扳到开路时,第一组信号通过;当11脚接地时,第二组信号通过;当12脚接地时,第三组信号通过;当13脚接地时,第四组信号通过。这种开关的插入损耗为零,失真小于0.01%,通道隔离度不劣于79dB,信噪比大于120dB,最大输入信号可达6V。

4.4 试简述图4-8所示RC负反馈式高低音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在图4-8电路中,由于各电容的容抗的大小在低音、中音和高音时不同,因此调节RP1和RP2时,从电位器上分压输出的音频信号的高低音的效果就会不同。

RP1是低音控制电位器,这是因为与RP1相连接的电容的容量较大,中频和高频时的容抗与RP1的阻值相比要相对小得多,只在低频时呈现与RP1在同一数量级的容抗,因而调节RP1对中音和高音的影响不大,而对低频信号的影响较显著;

RP2是高音控制电位器,这是因为与RP2相连接的电容的容量较小,只在高频时呈现与RP2在同一数量级的容抗,因而调节RP2对中音和低音的影响不大,而对高频信号的影响较显著。

另外,该电路利用信号通路的阻抗变化及负反馈通路的阻抗变化的双重作用来增强RP1

和RP2的控制效果,使得高、低音的调节范围进一步变大,调节的效果更为明显。

4.5 电子音量控制电路有何优点?试以图4-10为例,说明音量控制原理。

电子音量控制电路的主要优点有三个:一是可以实现无噪声音量控制,这是因为电子音量控制电路采用调节直流偏置电压而间接实现音量控制的方法,从而克服了电位器音量控制电路的电位器转动噪声;二是可以避免电位器连接线因屏敝不良而引起的交流干扰噪声。三是电子音量控制电路还可方便地实现红外遥控。

图4-10所示电路为偏流调节型音量控制电路。电路中V1和V2构成差分放大器,V3提供偏置电流,电位器RP用来调节V3的偏置电流。音频信号ui由C1耦合至V1基极,经差分放大后从V1集电极输出,其电压增益受V3提供的偏置电流控制。当电位器RP的滑动触点从下端向上移动时,V3基极偏置电流逐渐增大,使V3和V1、V2的偏置电流随之逐渐增大,从而使差分放大器的电压增益随之提高,达到控制音量之目的。

4.6 试简述图4-14所示电平指示电路的工作原理。

图4-14所示是由TA7666P组成的双声道电平指示电路。TA7666P为双列5级电平指示驱动集成电路,它具有两路输出,可同时驱动5×2只两列发光二极管,多被立体声音响设备用于双声道指示器。左/右声道的音频信号分别由集成电路的16脚和1脚输入,经前置放大器AMP1/AMP2放大后由射随器输出,通过15脚和2脚外接的C3、C4的滤波作用,在15脚和2脚上形成反映输入信号大小的直流电平信号,并分别馈送至左/右路各个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电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所接的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当输入的音频信号由小增大时,电压比较器相继点亮VD1~VD5和WD1'~VD5'等发光二极管,进行电平显示。习惯上把第四只发光二极管的开启电平规定为0dB,因此,VD1~VD5和WD1'~VD5'点亮时所表示的音量电平值分别为-13dB、-8dB、-3dB、0dB、+3dB。

4.7 图示均衡器有何作用?它与音调控制电路有何区别?

图示均衡器也称为多段频率音调控制电路,其作用是它可以对整个音频范围内的若干个频率点为中心的频段分别进行控制。根据频率分段的多少可以分为5段、7段、10段、15段、27段、31段等几种。

图示均衡器与音调控制电路的区别是:它可以根据音乐节目的特点及聆听者的爱好,通过多个推拉式电位器分别对若干频段的电平进行提升或衰减,从而实现对音质的精细调整。而音调控制电路一般只能进行高音及低音这两个频段的电平进行调节控制。

4.8 OTL、OCL、BTL电路各有什么特点?怎样判断功率放大器属何种电路?

OTL(Output Transformer Less)电路,称为无输出变压器功放电路。是一种输出级与扬声器之间采用电容耦合而无输出变压器的功放电路,它是高保真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电路之一,但输出端的耦合电容对频响也有一定影响。OTL电路的主要特点有:采用单电源供电方式,输出端直流电位为电源电压的一半;输出端与负载之间采用大容量电容耦合,扬声器一端接地;具有恒压输出特性,允许扬声器阻抗在4Ω、8Ω、16?之中选择,最大输出电压的振幅为电源电压的一半,即1/2 V CC,额定输出功率约为VCC /(8RL)。

OCL(Output Condensert Less)电路,称为无输出电容功放电路,是在OTL电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OCL电路的主要特点有: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输出端直流电位为零;由于没

有输出电容,低频特性很好;扬声器一端接地,一端直接与放大器输出端连接,因此须设置保护电路;具有恒压输出特性;允许选择4Ω、8Ω或16Ω负载;最大输出电压振幅为正负电源值,额定输出功率约为VCC /(2RL)。需要指出,若正负电源值取OTL电路单电源值的一半,则两种电路的额定输出功率相同,都是VCC /(8RL)。

BTL(Balanced Transformer Less)电路,称为平衡桥式功放电路。它由两组对称的OTL 或OCL电路组成,扬声器接在两组OTL或OCL电路输出端之间,即扬声器两端都不接地。BTL电路的主要特点有:可采用单电源供电,两个输出端直流电位相等,无直流电流通过扬声器,与OTL、OCL电路相比,在相同电源电压、相同负载情况下,BTL电路输出电压可增大一倍,输出功率可增大四倍,这意味着在较低的电源电压时也可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但是,扬声器没有接地端,给检修工作带来不便。

功率放大器电路形式的判断:可根据功放对管的输出端与扬声器的接法来判断其电路结构形式。OTL功放电路的输出端的直流电位为电源电压的一半,扬声器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大容量耦合电容与功放输出端相接;OCL功放电路采用双电源供电,使其输出端的直流电位为零,扬声器一端接地,另一端直接与功放输出端相接;BTL功放电路采用两个功放对,扬声器直接连接在两个功放对的输出端,不需要耦合电容。

4.9 2 OCL互补功率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试分析其原理和各元器件的作用。

OCL互补功率放大电路主要由双差分输入级、激励级和功率放大三级组成,级间采用直接耦合,电路的工作过程为

(1)当输入信号正半周时,VT3、VT4差分电路工作,信号经放大后由VT3的集电极输出,直接耦合至VT5作推动放大,然后再推动VT7、VT9上路功放管工作,功放后的信号由VT9的发射极输出,推动扬声器工作。

同理,当输入信号负半周时,电路则由VT1、VT2、VT6、VT8和VT10工作,放大信号的负半周。这样,电路将分成上、下两路,对称地推挽工作,共同完成对输入信号的放大。

(2) 恒流源负载电路

当推动管VT5工作时,VT6将处于静止工作状态。这时,VT6的基极偏置来自于R5上的压降,而R5上的压降又取决于差分电路VT1的工作电流。由于差分电路工作特性是非常稳定的,故VT6的偏置亦将是稳定的。VT6的集电极电流是恒定的,即VT6构成了一个恒流源电路。并且,该恒流源就作为推动管VT5的工作负载。

这样,在交流状态下,VT6具有较大的阻值,相当于VT5的交流负载电阻增大,从而使电路的增益得到提高。推动级工作时,VT5导通工作,集电极电流增大。此时,由于VT6电流的恒定,使得VT5电流的增量全部注入后级,使得VT7、VT9得以充分导通工作。

同理,当VT6作下路推动放大时,VT5则作为VT6的恒流源负载,以使VT6得以正常工作。

4.10 V-MOS管功率放大器电路如下图所示,试分析其原理和各元器件的作用。

V-MOS管功率放大器电路主要由输入级、激励级和功率放大三级组成,级间采用直接耦合,属OCL 电路形式。

输入级VT1、VT2是典型的差分放大电路,采用50V电源供电,有利于提高该级的动态范围。发射极电阻R3、R4的接入,引入了负反馈,扩展了频带宽度。

差分级的电流由恒流源VT3供给,使本级能稳定工作。该级采用了双端输出的方式,通过负载R7、R8把倒相的信号送至下一级。

VT4、VT5组成第二级差分放大器,作为电路的中间电压激励放大。射极接有负反馈电阻R12、R13,保证了该级增益的稳定。

R14、R15分别是VT4、VT5的集电极负载电阻,其直流压降作为VT6、VT7的栅极偏压,而交流信号电压便是VT6、VT7的栅极激励电压。

一般V-MOS管的栅、源极间耐压只有30~40V,为使它能安全工作,电路在管子的栅、源极间加入了稳压管VD2、VD3起保护作用,一般选击穿电压为10~12V的稳压管即能满足要求。

R16、R17用于抑制高频自激,因为V-MOS管需要的栅流极小(可以忽略),故R16、R17的取值可以

较宽,一般在1k Ω至几十kΩ之间选取。

C4、C5、R11、R10、Rp2构成大环路的负反馈网络,使放大器获得合适的增益与最小的失真,其闭环增益与负反馈量均由R11、R10的比值来决定 。

Rp2是调节中点电位(应为零)的电位器,C4、C5是超前补偿电容,L 是超音频抑制线圈。

4.11某学校广播室有一台100W 定阻式扩音机,输出端子有0、4、8、16、32、250Ω。现有教室10个,每个教室要装5W/8Ω动圈喇叭一只,操场和食堂要装25W/16Ω高音喇叭各一只。问这套广播系统应如何配接?画出配接图。

由于广播室离教室、操场、食堂一般都超过50米,故放大器与扬声器之间要用线间变压器。根据题意,需要25W/16Ω线间变压器2只,5W/8Ω线间变压器10只。

25W/16Ω线间变压器的初级阻抗为:Ω=?==

10002525010011L O O L P Z P Z ; 5W/8Ω线间变压器的初级阻抗为:Ω=?==

5000525010022L O O L P Z P Z ; 阻抗匹配情况:Ω===250105000

//21000

10//22

1L L L Z Z Z ,与功率放大器的250Ω匹配。

各扬声器的连接如下图所示。

4.12一台100瓦晶体管扩音机,输出电压为120伏,现有25W/16Ω,15W/16Ω,10W/8Ω扬声器各两只,问如何配接?并请画出配接图。

6只扬声器的总功率为(25W+15W+10W )×2=100W ,与扩音机的100W 匹配。

(1)25W16Ω扬声器 额定工作电压:V z p u L L L 201625111=?==

,变压比:1:620/1201==n

(2)15W16Ω扬声器 额定工作电压:V z p u L L L 161615222≈?==

,变压比:1:816/1202≈=n (3)10W8Ω扬声器 额定工作电压:V z p u L L L 9810222≈?==,变压比:1:139/1203≈=n 各扬声器的配接如下图所示。

土地利用规划复习笔记

1.规划的概念、内容及做好规划所需条件 概念: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的发展进行超前性的调配和安排。 内容:规划目标设定,实现目标采取的途径和有效措施,规划的时期性 条件:明确规划因果关系,以规划为课题,未来的发展是可以控制的,有一定权力和控制力,有一定财力 2.土利控制的概念,内容,分类,原因,核心及土地管制的区别 概念:在一定条件下为达到一定目的,对土利施加一些影响和限制 内容:控制建设用地,控制农用地土利的生态过程,控制土利分区,控制土利方向和强度原因:土地尤其耕地稀缺,人多地少;控制污染;控制掠本式经营 核心:农转非 土地管制:具有行政的强制性,被管制者没有选择行政辖区和行业的权利 3.土利规划概念,及为何叫“绿图规划” 概念: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绿图:富有弹性和生命力的规划。????? 4.报酬递减率及与土利关系 从一定土地上获得的报酬随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总量的增大而增加,但单位报酬的增加却随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的增加而减少。 可为土利规划确定合理的土利强度提供依据,使土利在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处于合理区间时,使单位资金和劳动获得最大最优的经济效益。 5.地租地价理论及与土利关系 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每年获得的定额收入,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关系:地租地价理论是进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学依据,可以使土利结构优化合理,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应;地租地价对土地政策的制定有重要参考价值;土利可反作用于地租地价。 6.土地区位理论的概念、实质、及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概念: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区位理论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孤立国)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等。实质: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 关系:城市方面: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和价格与地理位置或区位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土地利用规划应根据土地区位及其价格确定土地用途。 关系:农村地区;“近地丑妻家中宝”从这句俗话中可以看出区位因素在农村土地中作用,经济上看就是土地所处位置的级差地租。农村接近村边土地易于管理、运输方便因此地价较高。村庄周围土地一般用于种植要求肥、水水平高的蔬菜,向外依次为大田作物、牧草地、林地。 7、土地的自然地带规律及与土地利用规划关系 -规律:…… 关系:根据第地域分异规律进行农用土地规划; 根据地域进行土地利用分区; 根据地域分异进行科学的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 根据地域分异和非地域分布合理安排土地利用方式激进型农地内部的土地规划设计; 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层次性、实质及核心内容。 概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

继电保护试卷试题答案

继电保护试卷试题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2011– 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继电器保护原理课程》试卷(C卷答卷) 学校:专业层次:本科 学号:姓名:座号: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闭卷; 2.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 3. 所有答案直接做在试卷上,做在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 卷 要 求 : 1、所有试卷必须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出题; 2、试卷内容难度:基础内容约占60%、中等难度内容约占30%、较难内容约占10%; 3、题型一般应该多样化,如: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概念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设计题,操作题、作图题、分析题、编程题等; 4、题量适当,考试时间不低于90分钟,一般为120分钟; 5、同一份试卷中,相同内容不得出现在不同题型中;出卷应出A、B、C卷,题型相同且难易程度相当,同题型试题内容重复率不得超过20%; 6、试卷应合理分配各题型分数,且注明各小题分数; 7、按照学院统一试卷格式要求排版,每份试卷表头、得分表及密封线均应与试卷模版所给相同; 8、每份卷给出标准(参考)答案,其中论述题、分析题、操作题等应指出得分要点; 9、试卷与答案一起上交(含电子版),出卷教师在试卷纸版背面签名确认。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如不能及时正确动作就可能破坏电力系统运行的稳 定性。 ( √ ) 2.电气设备过负荷或内部发生故障时,其供电线路继电保护装置应将过负荷设备切 除。 ( × ) 3.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故障线路通过的零序电流为本身非故障 相对地电容电流之和。 ( × ) 4.电流比相母线保护是否动作只与电流的相位有关,而与电流的幅值无关。 ( √)

继电保护复习提纲(清华大学)

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2.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四个基本技术性要求) 第二章相间短路的电流电压保护和方向性电流保护 第一节单侧电源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电压保护 1.单侧电源电网相间短路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 一、二、三段电流保护动作值整定计算方法 一、二、三段电流保护动作时间整定计算 特别注意:阶梯时间特性 2.基本概念:不同接线方式性能比较 第二节多侧电源电网相间短路的方向性电流保护 1.功率方向继电器(GJ)的工作原理 2.使用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目的:保证选择性 一、二段电流保护:动作值不能保证选择性时需使用功率方向继电器 三段电流保护:动作时间不能保证选择性时需使用功率方向继电器 特别注意:三段电流保护设置功率方向继电器的选择条件 第三章接地短路的零序电流保护和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 1.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的动作值整定原则 2.基本概念:灵敏零序一段电流与不灵敏零序一段电流 3.零序电流保护的主要特点 第四章电网的距离保护 第一节距离保护的基本概念 1.距离保护的作用原理 2.距离保护的主要组成元件 第二节单相阻抗继电器的构成原理 1.阻抗继电器的动作方程 2.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 3.阻抗继电器的交流接线 (只要求全阻抗、方向阻抗与偏移阻抗) 第三节系统振荡对单相阻抗继电器的影响 1.系统振荡对单相阻抗继电器的影响 2.振荡闭锁装置的基本原理(要点:系统振荡与故障的主要区别)第五节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 1.一、二、三段距离保护动作值整定计算方法 2.一、二、三段距离保护动作时间整定计算 3.分支系数的影响: 二段保护整定:保护整定时取可能的最小分支系数,对应实际保护范围最大的情况,以保证其选择性(不延伸进入下条线路II段保护范围)三段保护灵敏度校验:取可能的最大分支系数,对应实际保护范围最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集含答案

、概念题部分答案 1.规划: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的发展进行超前性的安排和调配。 2.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由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和不同时序的土地利用规划所组成的相互交错相互联系的系统。 3.土地开发利用率:一定区域内已开发利用的土地数量占区域土地总面积中比重。 4.建筑密度:一定地区内,所有建筑物基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之比。 5.土地利用计划: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各类用地数量的具体按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计划。 6.城市化水平:一定区域内城市人口占该区域总人口的比重。 7.土地复垦:《土地复垦规定》中规定了土地复垦的含义,指出“凡是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的状态,称作土地复垦”。 8.土地整治:人类在开发利用土地的过程中,由于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对土地资源利用不当,导致了土地资源的破坏和退化。为了使土地资源能永续利用,必须通过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改变土地的生态环境,以建立新的有利于人类生产活动的生态系统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这就是土地整治。 9.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性经济措施。10.土地保护:土地保护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从保障自然利益或满足社会需要出发,为防止土地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纠纷及不合理占用等,以一定的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对某些区域或地块所采取的限制和保护性措施。 11.土地利用分区:根据土地利用上的土地质量、利用方向、利用方式、利用潜力和改良措施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一定地域分为若干个区,这些区就是土地利用分区,按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土地利用的基本用途的不同划定土地利用分区。 12.土地垦殖率:一定区域内耕地与土地总面积之比。 13.农地整理: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14?土地利用:土地质量与人的干预活动所决定的土地功能。 15?交通密度:一地区域内道路总长度与区域土地总面积之比。

继电保护试卷1(试题、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1– 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 继电器保护原理课程 》试卷(A 卷答卷) 教学中心: 专业层次: 继续教育本科 学号: 姓名: 座号: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 五 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闭卷; 2.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 3. 所有答案直接做在试卷上,做在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 出卷要求: 1、所有试卷必须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出题; 2、试卷内容难度:基础内容约占60%、中等难度内容约占30%、较难内容约占10%; 3、题型一般应该多样化,如: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概念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设计题,操作题、作图题、分析题、编程题等; 4、题量适当,考试时间不低于90分钟,一般为120分钟; 5、同一份试卷中,相同内容不得出现在不同题型中;出卷应出A 、B 、C 卷,题型相同且难易程度相当,同题型试题内容重复率不得超过20%; 6、试卷应合理分配各题型分数,且注明各小题分数; 7、按照学院统一试卷格式要求排版,每份试卷表头、得分表及密封线均应与试卷模版所给相同; 8、每份卷给出标准(参考)答案,其中论述题、分析题、操作题等应指出得分要点; 9、试卷与答案一起上交(含电子版),出卷教师在试卷纸版背面签名确认。 一. 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如不能及时动作,可能破坏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 √ ) 2. 继电保护装置的测量部分测量被保护元件的某些运行参数并与保护的整定值进行比较。 ( × ) 3.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通常应在保证选择性的前提下,尽快动作。 ( √ ) 4. 采用900接线的功率方向继电器,两相短路时有电压死区。 ( × ) 5. 电力系统发生不对称相间短路时,短路电流中含正序分量、负序分量、零序分量。 (×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复习题摘录4

1绪论 1.1填空题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应满足(选择性) (速动性) (灵敏性) (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 2.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总伴随有电流(增大)电压(减小)线路始端测量阻抗的( 减 小)电压与电流之间相位角(变化)。 3.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切除故障),电力系统不正常运行时,继 电保护装置一般应( 跳闸)。 4.电力系统切除故障时的时间包括( 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时间和(断路器跳 闸)的时间。 5.继电保护灵敏性指其对( 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的反应 能力。 6.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由( 测量部分)、( 逻辑部分) 和( 执行部分)组 成。 7.继电保护装置的测量部分是由被保护元件的( 被保护对象输入有关的电气 量)与保护的( 已给的整定值)进行比较。 1.2选择题 1.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过了五个阶段,其发展顺序是( C ) A机电型晶体管型整流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 B机电型整流型集成电路型晶体管型微机型 C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 2.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 三相短路) 3.电力系统短路时最严重的后果是( C ) A电弧使故障设备损坏 B使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

C破坏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4.继电保护的灵敏度系数K1m要求( C ) A K1m<1 B K1m=1 C K1m>1 线路保护一般装设两套,它们是(一套为主保护,另一套为后备保护) 1.3问答题 1.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a.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 到破坏,恢复无故障部分正常工作。 b.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 减负荷或跳闸。 2.继电保护装置通过那些环节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各环节的作用是什么? (1)测量部分:从被保护对象输入有关的电气量作为保护动作的判据,并与已给 的整定值进行比较,判断保护是否动作。 (2)逻辑部分: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工作,确定是否应该使断路器跳闸 或发出信号,是否延时等。 (3)执行部分:完成保护装置所担负的任务。 3.后备保护的作用是什么?阐述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各自的优缺点。 (1)对被保护范围内的故障,能迅速的有选择性加以切除,以保证系统中其它非故障部分继续运行。 (2)远:断路器拒动时,仍然能切除故障。动作失去选择性,切除故障时间长。 (3)近:动作仍具选择性,切除故障时间短。断路器拒动时,无法切除故障。

继电保护试卷

南华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 一填空题: 1与常规保护相比,微机保护具有以下特点:()、()()、()、()。 2高频信号有()和()两种工作方式,在这两种工作方式中,以其传送的信号性质为准,又可分为()、()、()三类。 3 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有()、()、()、()。 4 对于方向阻抗继电器,当()短路时,故障线路母线上的残余电压将为() 此时将在()有一段死区。为了减小和消除死区,常采用以下两种措施()、( )。 5 阶段式电流保护指的是以下( ) ( ) ( )三段式保护。 6 变压器油箱内部故障包括( )、( )、 ( )。 二问答与计算题: 1为什么要采用自动重合闸?什么叫重合闸的前加速和后加速? 2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在各种情况下的不平衡电流有哪些?并写出减小它们的影响的措施. 3试分析平行线路横差保护的相继动作情况。 4如下图所示网络,已知:X smax=6.6Ω,X smin=4.2Ω,U A=110kv,L AB=35km,L BC=78km,单位长度的电抗为X L=0.4Ω/km,X T=70Ω,K K/=1.3,K K//=1.1,试对保护1进行电流I、II段整定计算。 5如下图所示网络中,各线路均装有三段式距离保护,且均采用0°接线的方向阻抗继电器.

已知线路AB的最大负荷电流I fh.max=400A,,功率因素cosφ=0.9,各线路每公里阻抗Z L=0.4Ω/km,阻抗角φL=70°,电动机的自起动系数K zq=1,继电器返还系数K h=1.2,并设K k/=0.85,K k//=0.8,K k///=1.15,正常时母线最低工作电压取等于0.9U e(U e=110kv).试求,保护1各段的动作阻抗;第II段的灵敏度与第III段的整定时限.

《土地利用工程》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土地利用工程的产生和发展 1.土地利用工程的概念 土地利用工程是根据土地生态系统平衡的原理,按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或不同利用目的的土地,进行规划、开发利用、改造治理与保护的综合工程技术。 2.土地利用工程的特点 整体性:将资源要素作为一个整体 综合性:考虑各种措施的综合作用 3.土地利用工程产生的背景 (1)世界各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每年都要占用数量十分惊人地耕地,产生了一个以耕地大量丧失为中心的新的土地问题。 (2)由于工业化及随之而来的对于人类自身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各种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和危害以及建设用地的扩展,大量占用耕地,影响和阻碍了农业的正常发展。 (3)农用地与非农业用地的矛盾及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矛盾亟待解决。4.土地利用工程的研究对象 在土地利用中的人对土地所进行的工程实践活动 5.土地利用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土地开发、土地利用、土地治理、土地保护以及土地规划等项基础工作 6.土地利用工程研究的方法 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综合分析 第三章村镇利用工程 1.居民点:人们集中定居的场所;是工商业、文化教育事业单位集中的地方,是劳动力聚集的场所;也是各类建筑群、街道网、绿化系统及其他生产和公共福利设施的配置基地。 我国居民点的类型及体系—— 城镇居民点:城市(特大、大、中等、小);城镇(建制镇、其他非农村居民点)农村居民点:农村集镇(中心、一般);村庄(中心村、自然村、生产经营中心)2.我国居民点中城镇的划分标准及村庄的划分标准 城镇:(1)总人口2万人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的,可以拆乡建镇; (2)总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可以拆乡建镇; (3)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等,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000人,如确有必要,也可建镇。 凡具建镇条件的乡,拆乡建镇后,实行镇管村的体制。 村庄:村——是乡以下的农村居民点,也是聚集农业人口、组织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 村可分为中心村和自然村。 中心村——一般指行政村,即村民委员会所在地(人口平原区200-1000人、山区100-500人)。 自然村——小村庄,也称为基层村。 生产经营中心——指村外配置主要生产资料及进行固定、半固定生产的基地或场所。如村外独立的畜牧场、仓库、农机站、工副业生产基地(农产品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二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 问答: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损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或跳闸。此 时一般不要求迅速动作,而是根据对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规定一定的延时,以免暂短的运行波动造成不必要的动作和干扰引起的误动。 2.电力系统短路有哪些: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三相短路。 3.发生短路的后果有哪些? 通过短路点的很大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元件损坏。 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元件,由于发热和电动力作用,会使其的损坏或缩短其使用寿命。 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大大降低,使大量的电力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或产生废品。 破坏电力系统中各发电厂之间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振荡,甚至使系统瓦解。选择、填空 1.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部分: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执行输出元件。 2.对继电保护的要求,灵敏系数的要求? 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赖性。 选择性:指保护装置动作时,在可能最小的区间内将故障从电力系统中断开,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中无故障部分仍然继续安全运行。 速动性:指尽可能快地切除故障,以减少设备及用户在大短路电流、低电压下运行的时间,降低设备的损坏程度,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灵敏性:指对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映能力。 灵敏系数的要求:一般灵敏性系数在1.2—-2 之间。 第二章电网的电流保护 问答:

1?什么是90度接线方式?优缺点?动作内角范围的确定?0《(l)k《90,其功率方向继电当 器的动作内角? 是指系统三相对称,且功率因数cos <1)=1的情况下,加入继电器的电流Ir,超前电压 Ur90度的接线方式 优点:对各种两相短路都没有死区 适当选择内角后,对线路上各种相间故障保证动作的方向性 缺点:不能清除电压死区 动作内角范围的确定。三相短路时0《&《90 (0《(bk ?90) 两相短路时30《已《60 动作条件一90《(I)r+a《90 或cos (r+a)》0 选择、填空 1.电流1段、2段动作电流的整定原则、优缺点: 电流1段是按躲过线路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整定,优点是作为本线路首端主保 护,动作迅速,缺点是不能保护线路全长,只能15%左右、电流2段是按躲过相邻元件末端最大三相电流或相邻元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配合,按两个条件中较大的整定,优点是 作为本线路首端的近后备,本线路末端的主保护,相邻下一线路首段的远后备,能保护全长,缺点是不能作为相邻下一线路的完全远保护。 2.过电流继电后备保护的分类 3.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接地短路零序电压的分布,决定零序电流分布的因素? 零序电压故障点最高,离故障点越远处的零序电压越低,变压器中性点的零序电0压为 而与F 零序电流的分布主要决定于输电线路的零序阻抗和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的零序阻抗,源的数目和位置无关

土地利用复习题答案

1.土地资源的特性。首先就是由于受地球表面陆地面积的限制,土地面积(或称土地资源的数量)是(有限性)的土地资源还具有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的(差异性)土地资源各组成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又表现了土地的(整体性)性。 2.土地利用规划的特性可以归纳为5点,首先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要对土地利用进行干预,因此规划有(政策性);由于规划要从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因而规划有(整体性);同时土地利用规划目标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经济的、生态环境的,又有公益的、私人的、国家的、地区的目标,因此规划有(兼容性);由于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和目标的多维性,规划的方案就具有一定的( 折中性);由于各项因素都是在变化的,那么规划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规划就具有一定的(动态性)。3.蒸发包括水面蒸发和土壤蒸发。土壤水分蒸发可以分为(3个)阶段。在第二阶段,土壤蒸发的速度(减慢),受气象因子的影响(减小)。在第三阶段,蒸发发生于(较深)的土层中,土壤水分以(气态)形式逸入大气中。 4.通过植物体表蒸发水分的过程称为(蒸腾)。植物可以通过(气孔的开闭)对其进行调节。 3.农田总蒸发量,又称植物的需水量,是指(植物蒸腾)和(土壤表面蒸发)的总耗水量。 5.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冰川积雪)等。 6.就人类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来说,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7.水资源的三要素为(水量水质水的保证率)。 8.建筑组群的自然通风与(建筑的间距大小排列组合方式),以及建筑组群迎风的方位、风向对组群的入射角大小等有关。 9.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是(岩石矿物)。 10.残积物一般分布在(丘陵山地),可依下伏母岩的矿物学性质,把山地分成(石灰岩山区花岗岩山区)紫色砂页岩山区、玄武岩山区等等。 11.当坡度大于(10o)时机动车道应采取“S”形布设。 12.土壤的农业生产性状是指土壤质地的差异在农业生产中的反应,它包括土壤的(肥力状况耕作性状作物反应)的综合反应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13.土地的纬向地带性是指土地资源特征(大致沿纬向方向延伸成一定宽度的地带),呈(南北更替)变化规律。纬向地带性决定于不同纬度带接收的(太阳辐射量不同 )而造成的差异。 14.土地的经向地带性是由于(距离海洋的远近不同降水大气湿度气候)或(植被)由海岸向内陆逐渐减少,造成的(土壤)等地带性因素和土地类型呈一定宽幅的沿经向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试题及答案

大学200 -200 学年第( )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3042100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考试时间120 分钟 阅卷教师签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将部分切除,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 时,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 2、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不应动作时。 3、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按大于本线路末端的整定,其 灵敏性通常用 来表示。 4、距离保护是反应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的—种保护。 5、偏移圆阻抗继电器、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中,受过 渡电阻的影响最大, 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最小。 6、线路纵差动保护是通过比较被保护线路首末端电流的和的原理实现 的,因此它不反应。 7、在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中,除有大量的直流分量外,还有大量的分量,其 中以为主。 8、目前我国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防止励磁涌流引起纵差动保护的误动, 即, 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是( )。 (A )单相接地 (B )两相短路 (C )三相短路 2、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 要求( ) 。 (A ) (B ) (C )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需要考虑返回系数,是为了( )。 (A )提高保护的灵敏性 (B )外部故障切除后保护可靠返回 (C )解决选择 性 4、三段式电流保护中,保护范围最小的是( ) (A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B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C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5、三种圆特性的阻抗继电器中, ( )既能测量故障点的远近,又能判别故障方向 (A )全阻抗继电器; (B )方向圆阻抗继电器; (C )偏移圆阻抗继电器 6、有一整定阻抗为的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当测量阻抗时, 该继电器处于 ( )状态。 (A )动作 (B )不动作 (C )临界动作 7、考虑助增电流的影响,在整定距离保护II 段的动作阻抗时,分支系数应取( )。 (A )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 (B )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大值 (C )小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 8、从减小系统振荡的影响出发,距离保护的测量元件应采用( )。 (A )全阻抗继电器; (B )方向圆阻抗继电器; (C )偏移圆阻抗继电器 9、被保护线路区内短路并伴随通道破坏时,对于相差高频保护( ) (A )能正确动作 (B )可能拒动 (C )可能误动 10、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线路全部配置高频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k 点短路,若A-B 线路通道故障,则保护1、2将( )。 (A )均跳闸 (B )均闭锁 (C )保护1跳闸,保护2 闭锁 图1 11、变压器的电流速断保护与( )保护配合,以反应变压器绕组及变压器电源侧的引出线套管上的各种故障。 (A )过电流 (B )过负荷 (C )瓦斯 12、双绕组变压器纵差动保护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应分别按两侧( )选择。 sen K 1sen K <1sen K =1sen K >860set Z =∠?Ω430m Z =∠?Ω A B C D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复习知识点总结材料

第一章、绪论 1、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概念及对应三种状态: 正常(电力系统以足够的电功率满足符合对电能的需求等)不正常(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还未形成故障,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的情况)故障(电力系统的所有一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力、绝缘老化、误操作、设计制造缺陷等原因会发生如短路,断线等故障) 2、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目的: 通过自动和人工的控制,使电力系统尽快摆脱不正常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能够长时间的在正常状态下运行。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泛指继电保护技术和由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 4、事故: 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停电或少送电或电能质量变坏到不能允许的地步,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损坏的事件。 5、故障: 电力系统的所有一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力、绝缘老化、误操作、设计制造缺陷等原因会发生如短路,断线等。 6、继电保护装置: 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7、保护基本任务: 自动、迅速、有选择性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元件免于继续遭到损坏,保障其它非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或跳闸。 8、保护装置构成及作用: 测量比较元件(用于测量通过被保护电力元件的物理参量,并与其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给出“是”“非”“0”“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断保护装置是否应启动)、逻辑判断元件(根据测量比较元件输出逻辑信号的性质、先后顺序、持续时间等,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该使断路器跳闸、发出信号或不动作,并将对应的指令传给执行输出部分)、执行输出元件(根据逻辑判断部分传来的指令,发出跳开断路器的跳闸脉冲及相应的动作信息、发出警报或不动作) 9、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本要求: 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赖性;最根本要求;不拒动,不误动);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 10、保护区件重叠: 为了保证任意处的故障都置于保护区内。区域越小越好,因为在重叠区内发生短路时,会造成两个保护区内所有的断路器跳闸,扩大停电范围。 11、故障切除时间等于保护装置(0.06-0.12s,最快0.01-0.04s)和断路器动作时间(0.06-0.15,最快0.02-0.6)之和。 12、①110kv及以下电网,主要实现“远后备”-一般下级电力元件的后备保护安装在上级(近电源侧)元件的断路器处;②220kv及以上电网,主要实现“近后备”-,“加强主保护,简化后备保护” 13、电力系统二次设备: 对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测量、控制和保护的设备。

土地利用规划论述题复习资料

论述题部分答案: 1 试论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意义和作用? 2 如何认识和处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3 试论述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和管理的主要途径? 4 试分析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用途管制的关系? 5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包括一些什么内容? 6 说明平原干旱地区耕地规划设计的程序。 7 简要说明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措施包括哪几方面? 9 简要说明复垦规划的程序。 10 什么是土地利用规划?为什么要进行土地利用规划? 11 说明果园用地的选择基本条件。 12 草地改良有哪些技术措施? 13 简要说明城市垃圾场的复垦技术。 14 如何进行防护林带设置? 15 简要说明建筑地基的复垦技术。 16 说明在地形复杂地区,为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地表径流,进行耕地规划的程序。 17 山地丘陵区的土地开发战略规划要考虑到哪几方面的问题? 1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措施包括哪几方面? 19 建设人工鱼塘在选择用地方面应如何考虑? 20 简要说明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21 简要说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关系。 1 试论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意义和作用? 答: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解决各种土地利用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国民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措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和依据。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土地利用处在无的盲目利用状态,以致造成一系列退化破坏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防止土地利用的短期行为继续发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迫切需要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方向、结构、布局作出符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宏观规划,藉以指导各个局部的土地开发、利用、整治、改良和保护,为改善土地利用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创造良好的条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面及世界人均面积的1/3左右,而且农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在人口持续增长、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高、城乡建设用地势必进一步扩大的形势下,对数量有限的土地资源如不做出统筹兼顾的长远安排,不加以控任其自由占用和随意扩展,必将制约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去土地利用宏观失后果,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因此,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通知》和1991年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都提尽快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武汉理工大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20分) 1.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正确地切断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是继电保护的选择性的体现。1′ 2.功率方向继电器90度接线方式是在三相对称的情况下,加入继电器的电流和电压相位相差90 度。3′ 3.电力系统振荡时,各点的电流、电压都发生大幅度摆动,因而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也在摆动,随着振荡电流增大, 母线电压降低,测量阻抗在减小,当测量阻抗落入继电器动作特性以内时,距离保护将发生误动作。3′ 3. 距离保护装臵通常由起动部分、测量部分、振荡闭锁部分、二次电压回路断线,失压闭锁部分、逻辑部分等五 个主要部分组成 2′ 4. 纵联保护的通道可分为以下类型:电力线载波通道、微波通道、光纤通道、导引线通道 4′ 5. 自动重合闸装臵种类很多,按所应用线路,可分为单侧电源和双侧电源的重合闸,按与断路器的配合可分为三相、单相和综合重合闸,按动作次数可分为一次和二次重合闸。3′ 6.变压器的常见电气故障分为油箱内和油箱外的各种短路故障。油箱内的短路故障包括: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及绕组匝间短路等;油箱外的故障有套管和引出线的相间及接地短路。4′ 7.对励磁涌流进行试验和波形分析证明,励磁涌流有下列特点:含有的非周期分量幅值很大,常使励磁涌流偏于时 间轴的一侧;含有大量的高次谐波,尤其是二次谐波可到15%以上;波形间有明显的间断′ 二、简答题(8分×5=40) 2. 何谓三段式电流保护?其各段是怎样获得动作选择性的? 答:由无时限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与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组合而构成的一套保护装臵,称为三段式电流保护。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是靠动作电流的整定获得选择性;时限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是靠上、下级保护的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的配合获得选择性。 3. 三相完全星形接线和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方式性能各有什么不同? 答: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和非直接接地电网中的各种相间短路:这两种接线方式均能正确反应这些故障,不同之处仅在于动作的继电器数不一样.三相完全星形接线方式在各种两相短路时,均有两个继电器动作,而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方式在AB和BC相间短路时只有一个继电器动作。 当发生两点接地短路时,希望任意切除其中一条线路。当保护1和2均采用三相星形接线时,两套保扩都会起动,如果保护l和保护2的时限相同,保护l和2可能同时动作切除两条线路。如果采用两相星形接线,即使保护l和保护2的时限相同,它也能保证有三分之二的机会只切除一条线路。 4. 什么叫重合闸后加速?为什么采用检定同期重合闸时不用后加速? 答:当线路发生故障后,保护有选择性地动作切除故障,重合闸进行一次重合以恢复供电。若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保护装臵即不带时限无选择性的动作断开断路器,这种方式称为重合闸后加速。 检定同期重合闸是当线路一侧无压重合后,另一侧在两端的频率不超过一定允许值的情况下才进行重合的。若线路属于永久性故障,无压侧重合后再次断开,此时检定同期重合闸不重合,因此采用检定同期重合闸再装后加速也就没有意义了。若属于瞬时性故障,无压重合后,即线路已重合成功,不存在故障,故同期重合闸时不采用后加速,以免合闸冲击电流引起误动。 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题 1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 2过电流继电器的启动电流返回电流,其返回系数 1。 3后备保护包括和。 4运行中应特别注意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能;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不能。 5三段式电流保护中,段灵敏度最高,段灵敏度最低。 6中性点可接地或不接地运行变压器的接地后备保护由和组成。 7阻抗继电器的精确动作电流是指使动作阻抗降为时对应的测量电流。 8采用单相自动重合闸的线路上发生单相短路故障时,由继电保护动作跳开,经一定时间延时后重合,若不成功再跳开。 9变压器纵差动保护需要进行和,以使正常运行时流入到差动回路中的电流为0。 10发电机单元件横差动保护能够反应故障、故障和故障。 11按照母线差动保护装臵差电流回路输入阻抗的大小,可将其分为、 、。

南京工业大学继电保护复习题.doc

1.1电力系统如果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想象一下会出现什么情景? 答:现代的电力系统离开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是不能运行的。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电源至 故障点之间的电力设备中将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若没有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将故障快速切除, 则会引起故障元件和流过故障电流的其他电气设备的损坏;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发电机端 电压降低造成发电机的输入机械功率和输出电磁功率的不平衡,可能引起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破 坏,其至引起电网的崩溃、造成人身伤亡。如果电力系统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则当 电力系统山现不正常运行时,不能及时地发出信号通知值班人员进行合理的处理。 1.4依据电力元件正常工作、不正常工作和短路状态下的电气量复制差异,己经构成哪些原理 的保护,这些保护单靠保护整定值能求出保护范围内任意点的故障吗? 答:利用流过被保护元件电流幅值的增大,构成了过电流保护;利用短路时电压幅值的降低,构 成了低电压保护:利用电压幅值的异常升高,构成了过电压保护;利用测量阻抗的降低和阻抗 角的变大,构成了低阻抗保护。 单靠保护增大值不能切除保护范围内任意点的故障,因为当故障发生在本线路末端与下级线路 的首端出口时,木线路首端的电气:U:差别不大。所以,为了保证本线路短路时能快速切除而下 级线路短路时不动作,这种单靠整定值得保护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 1.5依据电力元件两端电气量在正常工作和短路状态下的差异,可以构成哪些原理的保护?答:利用电力元件两端电流的差别,以构成电流差动保护;利用电力元件两端电流相位的差别可以构成电流相位差动保护;利两侧功率方昀的差别,可以构成纵联方句比较式保护; 利用两侧测量阻抗的大小和方向的差别,可以构成纵联距离保护。 1.10从继电保护的发展史,谈与其他学科技术发展的关联性。 答:从继电保护的发展史可以知道,继电保护的发展离不开其他学科技术的发展,没有继电器 的问世,就不会出现继电保护,没有晶体管的产生,就不会出现静态继电保护形式,没有计算 机、微处理器的问世,就不会出现微机继电保护。其他学科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继电保护 技术的快速发展,所以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与其他学科技术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关联性的。 2>9解:过电流保护4的最大负荷电流为/4,1ax=400 + 500 + 550 = 1450A iz izin rill _ K ss^rel J 保护4的过电流定值为K re =2. 55A t t .III .III .III .III 时限为h =max (A ,匕,& ) +Az = i. 5S (2 )保护21切除故障后,流过保护4的最大负荷电流久胃=500+550=1050A=l. 05kA,在考虑电动机的自启动出现的最大保护电流^max= ^4.…m =1. 3 X 1. 05 = 1. 365kA,这个电流必须小于保护4的返回电流,否则1.5s以后保护4将误切除。相应的要求Iss n^ Ire - K re1 set A

继电保护试题带答案

继电保护试题带答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继电保护试题1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审核分 一、判断题(每题 分,共30题15分) 1、 对220kV 及以上电网不宜选用 全星形自耦变压器,以免恶化接地故障后备保护的运行整定。 (√) 2、 在同一套保护装置中,闭锁、 起动、方向判别和选相等辅助元件的动作灵敏度,应小于所控制的测量、判别等主要元件的动作灵敏度。(×) 3、 继电保护装置检验分为验收检 验、定期检验和事故检验三种。(×) 4、 继电保护装置试验所用仪表的 精确度应为级。(x ) 5、 在保护和测量仪表中,电流回 路的导线截面不应小于4mm 2。(×) 6、 需要变更工作成员时,必须经 过工作票签发人同意。(×) 7、 保护装置的二次接线变动时或 改动时,应严防寄生回路的存在。没用的线必须切除。变动直流二次回路后,应进行相应传动试验,还必须模拟各种故障进行整组试验。(×) 8、 跳闸出口继电器的动作电压一 般应为额定电压的50%----70%。(√) 9、 工作票签发人可以兼任该项工 作的工作负责人。(×) 10、 暂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 小的扰动(如负荷和电压较小的变化)后,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运行状态的能力。(×) 11、 测定保护装置整定的动作时 间为自向保护屏通入模拟故障分量起至断路器跳闸为止的全部时间。(x ) ---------------------------------------------------封---------------------------------装-----------------------------线--------------------------------- --------------

继电保护复习题以及答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B ) A.等于0 B.小于1 C.等于1 D.大于1 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系数要求( B ) A.大于2 B.大于1.3~1.5 C.大于1.2 D.大于0.85 3.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由同一变电所母线引出的并列运行的线路上发生两点异相接地短路,采用不完全星形接线保护的动作情况是( A ) A.有机会只切除一条线路 B.有机会只切除一条线路 C.100%切除两条故障线路 D.不动作即两条故障线路都不切除 4.在双侧电源系统中,采用方向元件是为了提高保护的( D ) A.方向性 B.可靠性 C.灵敏性 D.选择性 5.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采用的接线方式是( D ) A.90°接线 B.3 0、3 C.-3、-3D.-3 0、3 6.正方向出口相间短路,存在动作“死区”的阻抗继电器是( B ) A.全阻抗继电器 B.方向阻抗继电器 C.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 D.上抛圆阻抗继电器 7.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反应接地短路的阻抗继电器接线方式是( D )A.0°接线 B.90°接线 C.3 0、3 D. A 、 A +3 零序补偿电流的接线方式 8.由于过渡电阻的存在,一般情况下使阻抗继电器的( A ) A.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减小 B.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增大C.测量阻抗减小,保护范围减小 D.测量阻抗减小,保护范围增大

土地资源学综合复习题

《土地资源学》综合复习题 第一章 1.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是土地资源这一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资源的“二重性”是指土地资源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特性。 3.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4.土地的资源特性:整体性、生产性、面积有限性、区域差异性、位置固定性、时间变化性、再生性与非再生 性、多用途性。 5.土地资源的生产性:土地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土地生产力系指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它是土地的最本质的特 性之一。据估算,人类食物的88%由耕地供应,10%由草地提供,即人类食物的98%由土地的“生产性” 所决定。 6.土地是一种可更新的资源,表现为土地的生产力在合理利用条件下可以自我恢复,并不会因使用时间的延长 而降低。 7.土地的资产特性: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个体异质性、使用永久性和增值性、土地价格与 价值的二重性、土地流通的二重性。 8.土地的商品特性是指土地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一种特殊商品,可以进入流通。 9.土地的产权主要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等。 10.土地的增值性取决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人类社会对土地的不断改造利用。 11.土地的四大功能:生产功能、环境功能、承载功能、空间功能。 12.土地资源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13.土地资源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14.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有:系统分析方法、景观生态分析方法、现代技术应用方法、社会经济分析方法。 15.3S技术是指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补充:1. 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类型与特征、数量与质量、调查与评价,以及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诸问题的一门综合学科。 2.土地的概念: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和植被等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3.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以及当前或者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 很显然,目前沙漠、戈壁、高山、冰川等暂不能归为土地资源的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