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动物产品检疫及监督

动物、动物产品检疫及监督

动物、动物产品检疫及监督
动物、动物产品检疫及监督

动物、动物产品检疫及监督

一、概述

动物、动物产品检疫包括:产地检疫、出县境动物动物产品检疫、屠宰检疫(宰前检疫、屠宰)。检疫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扩散和流行,保护养殖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由法定的检疫机构即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采用法定的检疫方法,依照法定的检疫项目、检疫对象、检疫标准以及管理形式和程序,对动物、动物产品进行疫病检查,定性和处理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技术管理措施。

二、动物、动物产品检疫的作用

动物检疫通过对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消毒和处理,达到防止动物传染病传播扩散,提高肉食品安全水平,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1、促使动物饲养者接受或者自觉开展预防接种等防疫工作,提高免役率,从而达到以检促防的目的。促进动物及其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主动申报检疫,合法经营。促进产地检疫,防止不合格的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2、防止患病动物和染疫产品进入流通领域,通过检疫,可以及时发现动物疫病,禁止患病动物和染疫动物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3、是消灭动物疫病的有效手段,许多疫病都是通过检疫发现的。通过检疫,查阅动物疫情的记录,整理、分析,能及时、准确、反映动物疫情的流行分布状态,为制定动物疫情防治规划和防疫计划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4、维护动物及其产品的对外贸易,通过对进出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及时发现患病动物或染疫动物产品,把损失降到最底。

5、保护人体健康,通过检疫,可以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止人畜共患病流行和蔓延,保护人体健康。

三、动物、动物产品检疫的特点

动物检疫有六大特点:1强制性:动物检疫不是一项可做可不做,或愿做不愿做的工作,而是一项非做不可的工作,动物检疫是政府行为,不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实施的。2须有法定的机构和人员实施:《动物防疫法》第三十条规定: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务院畜牧兽医管理部门规定的行业标准、检疫管理办法和检疫对象。依法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动物防疫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动物检疫监督机构设动物检疫员,具体实施动物、动物产品检疫,动物检

疫员应当按照检疫规程实施检疫,并对检疫结果负责。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是法律授权实施动物、动物产品检疫的法定机构。3、动物检疫员应按照法定的检疫项目和检疫对象进行检查,我国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检疫标准对各环节的检疫工作项目,分别作了不同规定,如《动物产地检疫规范》(GB16549)、《种用、乳用、役用动物检疫规范》

(GB16567)、〈奶牛厂卫生规范〉(GB16568)、以及索证、验证等。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检疫项目实施检疫。目前动物种类繁多,因此,根据各种动物疫病危害程度、流行情况及被检动物、动物产品的用途,由国家及地方通过行政法规的形式规定必须对某些重要的动物疫病进行检疫,这也就是常说的法定的检疫对象。如种用动物(马、驴:鼻疽、马传贫等、牛:口踢疫、布鲁氏菌病、蓝舌病等)、屠宰动物、乳用动物、役用动物、演义动物、观赏动物和实验动物。

4、须按照法定的检疫标准和方法进行操作。动物检疫具有科学性和依法管理的特点,其决定必须采用国家统一的检疫方法和判定标准。这样,才具有法律效力。动物检疫必须严格按照动物检疫规程进行操作和判定,如《新城疫检疫技术规范》(GB16550),《猪瘟检疫技术规范》(GB16551)《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动物检疫操作规程》。

5、须按照法定的处理方式处理检疫结果。根据《动物防疫法》第三十八条、四十一条和《病害动物极其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348)等规定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后,应根据检疫结果,依法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其处理方式必须依法进行,不得任意设定。检疫合格的,出具检疫证明,对检疫不合格的应做如下处理:封锁、隔离、扑杀、销毁、化制、高温等无害化处理。并出具检疫处理通知书,对胴体还应加盖有检疫处理方法的专门印章,如“高温”、“销

毁”等,处理所需费用由货主承担。6,须出具法定的检疫证章及标志。根据《动物防疫法》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规定,动物检疫证明是法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畜(货)主只有持检疫证明依法经营动物、动物产品,才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否则,属于违法行为。出具检疫证明、加盖验讫印章或加盖验讫标志是动物检疫工作必不可少的法定程序。《动物防疫法》第四十条规定,检疫证明不得转让、涂改、伪造。检疫证明的格式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由农业部统一格式,定点印制,逐级发放,专人管理。检疫员必须按规定填写、使用、加盖或加封检疫证章及标志。检疫证明的种类有三种:一是书面证明,包括动物产地检疫证明、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和出县境动物、动物产品消毒证明;二是检疫印章,目前主要使用滚筒式印章,主要用于动

物胴体;三是检疫标志(检疫朔标、检疫不甘胶),用于小动物和分割肉类以及粘贴动物产品的外包装。

四、动物、动物产品产地检疫

1、产地检疫的概念和意义

产地检疫是指县境内流动的畜禽在离开饲养、生产地之前所实施的检疫。通过产地检疫能够及时发现患病动物、染疫动物及其产品,防止其进入流通领域。通过产地检疫,可以促进基层免役工作,实现防、检结合和以检促防。因此,产地检疫对于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促进生产、方便流通具有重要的意义。

2、产地检疫的制度

产地检疫实行报检制度,既要求动物饲养场、饲养户和经营者在出售或调运动物、动物产品前应向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或派出机构报检,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接到报检后,派动物检疫员到场到户或到指定地点实施产地检疫。产地检疫制度是依据《动物防疫法》制定的,它具有重要的法律依据,为此农业部《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对这一制度又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

3、如何报检和报检时间

(1)报检:《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对检疫实行报检制度。动物、动物产品在出售或者调出离开产地前,货主必须向所在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提前报检。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按照合理的布局、方便群众的原则,设定报检处(点),同时,把报检处(点)的地址、联系人姓名和联系电话编制通讯录,发给动物饲养户和经营者。(2)时间:动物产品、供屠宰或者育肥的动物提前三天,种用、乳用或者役用动物提前十五天,因生产生活特殊需要出售、调运和携带动物或者动物产品的,随报随检。

4、产地检疫的实施

农业部《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16549)《畜禽畜禽产品产地检疫管理规范》(DB23/465)等对产地检疫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定。

5产地检疫项目:

(1)产地检疫项目包括:免役接种、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和动物来源。查验免疫档案及免疫耳标、临床检查、实验检验。

(2)动物产地检疫出证:完成了上述规定的产地检疫项目后,检疫员应在出售或调运前3日内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产地检疫工作,对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抓好产地检疫工作是控制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因为产地检疫人员对本地疫情最为了解。若

坚持原则、秉公执法,无疑能极大地提高产地检疫的质量;若不坚持原则,以亲情、人情决定检疫结果,或以权谋私,加受或重复受费等,会引起检疫工作在老百性心目中的执法地位,造成检疫工作的混乱,也易造成疫病流行。因此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及时按有关规定对产地检疫工作监督管理。

五、出县境动物检疫

出县境动物检疫是指对运出县境的动物所实施的检疫和运载工具的消毒。出县境动物检疫的受检动物种类与产地检疫一样,既包括家畜、家禽,也包括人工饲养、合法扑获的野生动物。从用途上看,这些受检动物包括各种用途,如屠宰用、种用、乳用、蛋用、役用、实验用,以及比赛、演出、观赏、赠送等。只要这些动物运出境,都必须实施出现境动物检疫。它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离开县境前的审办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阶段,或称出现境动物检疫阶段;二是运输途中的监督检查阶段;三是种、乳用动物运至目的后的隔离观察 。出县境动物检疫以产地检疫为基础,只有产地检疫合格的才能实施出县境动物检疫。

六、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货主报检后对启运的动物产品实施检疫和运载工具的消毒。查物,既检查动物产品的种类、数量是否与有关证件相符,以及该批动物产品是否正常,是否染疫、变质、是否加盖、粘贴验讫标志和检疫标识等。经检疫合格的动物产品应出具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和消毒证明,同一货主、同一品种、同一去向和同一运载工具的动物产品可出具一张出县境检疫证明和消毒证明,其有效期一般为1-2天,最长不得超过30天。运输途中若发现动物产品腐败变质,不得随意抛弃,必须在指定站点卸下,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人员监督下,由货主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运输工具进行清洗、消毒,消毒及无害化处理费用由货主承担。跨省引进精液、胚胎、种蛋的,到达输入地后应向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检。

七、怎样审办出县境检疫合格证明

对需运出境的动物、动物产品必须向所在地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审办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报检时间在启运前3日内;携带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收到货主报检后,应及时确定检疫时间和地点,作好相应的检疫准备并通知报检人。经检疫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检疫人员应及时出具出县境检疫合格证明和消毒证明,并收回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同一货主、同一品种、同一去向和同一运输工具装运的动物可以出具一张检疫证明和消毒证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必须在出具检疫证明前对运载工具进行消毒,到达目的地后,当地动物防

疫监督机构应对运载工具中的粪便、垫料、污物等监督做无害化处理。并验证、查物。验证既检查是否有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证件是否规范,是否在有效期内;查物既检查动物的种类、数量是否与有关证件相符及临床检查动物是否健康。经检查发现有疑似染疫动物、证明逾期或证物不符的,应根据情况进行抽检、重检、补检和消毒。

八、宰前检疫、待宰检疫、屠宰检疫

(一)宰前检疫:

1、验证。查验并回收《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或《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查验免疫耳标(法定的《动物产地检疫耳标管理办法》)。2、查物。核对动物种类和数量,了解途中病、亡情况。然后进行群体检疫,剔出可疑病动物,转放隔离圈,进行详细的个体临床检查,方法按照《动物产地检疫规范》和《畜禽畜禽产品产地检疫规范》执行,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查。3、宰前检疫结果处理。A检疫发现疑似染疫的,证物不符、无免疫耳标、检疫证明逾期的,检疫证明被涂改、伪造的,禁止入场,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予以处罚。B宰前检疫发现使用违禁药物、投入品以及不明死因等,应禁止入场、屠宰。同时上报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D检疫发现一类传染病,应立即责令停止屠宰,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采取紧急防疫措施,同时报请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对全厂实施封锁,并进行全面严格的消毒。恢复屠宰需经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E检疫发现炭疽,封锁屠宰场,病猪及同群猪采取不放血的方法销毁,对该厂实施严格消毒。F检疫发现二类传染病的,按照GB16548办法处理,同群猪按照规定隔离检疫,确定无疫的,可正常屠宰,出现临床症状的,做无害化处理。G经检疫合格的动物,检疫员应作好宰前检疫登记,方可入场待宰。

(二)待宰检疫:

动物在待宰期间需要进行12—24小时的临床观察。

(三)屠宰检疫

1、屠宰检疫:是指屠宰动物过程中,对其胴体、头、蹄、脏器、淋巴结、油脂及其他应检部位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实施的检疫。对头、内脏、胴体实施检疫要在流水线上编记同一号码以便查对。头、踢检疫重点检查有无口蹄疫、水疱病、炭疽、结核、猪瘟、萎缩性鼻炎、囊尾蚴等疫病的典型病变。内脏检疫,重点检查有无猪瘟、猪丹毒、猪副伤寒、口蹄疫、炭疽、结核、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细颈囊尾蚴、链球菌肝片吸虫、包虫、弓形虫等典型病变,开膛后,应立即对肠系膜淋巴结、脾脏进行检查,内脏摘除后,依次检查肺脏、心脏、肝脏、胃脏

等。胴体检疫,重点检查有无猪瘟、猪肺疫、炭疽、猪丹毒、链球菌、胸膜炎、结核、旋毛虫、囊尾蚴、住肉孢子虫等疫病,胴体检疫可分为外观检查:开膛前视检皮肤;开膛后视检皮下组织、脂肪、肌肉以及胸腔、腹腔浆膜。检查有无充血、出血以及疹块、黄染、脓肿和其他异常现象。淋巴结检查:剖检肩前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股前淋巴结、髂骨淋巴结,腘淋巴结、髂外淋巴结和腹股沟深淋巴结,检查有无淤血、水肿、出血、坏死、增生等病变。肌肉检查:剖检两侧深腰肌、股内侧肌检查有无囊尾蚴(PSE肉)。检查隔肌:主要检查旋毛虫、住肉孢子虫、囊尾肉等。2、屠宰检疫结果处理:经检疫合格的,由检疫员在胴体加盖统一检疫合格验讫印章。并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并作好检疫记录。检疫不合格的,按照国家、省的法律法规和

D、B标准处理。

九、肉新鲜度的感官检验

感官检验是通过检验者的视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觉器官,对肉品质量鲜度进行的检查。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一般既能反映客观,又能及时做出结论。感官指标是国家规定检验肉品新鲜度的主要标准之一,因此一般在进行其他检验方法之前,都要进行感官检验,这是肉品质量新鲜度检验的最基本的方法。

感官检验主要是观察肉品表面和切面的状态,如色泽、黏度、气味、弹性、眼球(白条禽)以及煮沸后肉汤变化等,按感官指标进行评价。其中应以检查有无腐败气味为重点,因为肉品有腐败气味时,是变质的重要标志。所以当感官检验任何变质的肉,多是依其腐败气味而检出的,这在对市场肉品的检验尤为重要。

肉品新鲜度的感官检验卫生标准,如下表:

鲜猪肉感官检验

项目一级鲜度二级鲜度变质

色泽肌肉有光泽,红色均匀,

脂肪洁白

肌肉色稍暗,脂肪缺乏光泽肌肉无光泽,脂肪发暗或灰绿色

黏度外表微干或微湿润,不

粘手

外表干燥或粘手,新切面

湿润

外表极度干燥或粘手,新切面发

弹性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指压后的凹陷恢复慢且不

能完全恢复

指压后的凹陷不能恢复,留有明

显痕迹

气味具有鲜猪肉正常气味稍有氨味或酸味有臭味

煮沸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

表面, 具有香味

稍有混浊,脂肪呈小滴浮于

表面,无鲜味

混浊,表面浮有污灰色絮状物,

脂肪很少浮于表面,有腐臭味

鲜牛肉、鲜羊肉、鲜兔肉感官检验 项目新鲜度(一级鲜度)次鲜度(二级鲜度)变质肉

色泽肌肉有光泽,红色均匀,

脂肪洁白或淡黄色

肌肉色稍暗,切面尚有光泽

脂肪缺乏光泽

肌肉色暗,无光泽,脂肪发暗

或 黄绿色

黏度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

不粘手

表面干燥或粘手,新切面

湿润

外表极度干燥或粘手,新切面发

弹性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指压后的凹陷恢复慢,且

不能完全恢复

指压后的凹陷不能恢复,留有明

显痕迹

气味具有鲜牛肉、鲜兔肉、

鲜羊肉正常的气味

稍有氨味或酸味有臭味

煮沸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

表面, 具特有香味

稍有混浊,脂肪呈小滴浮于

表面,香味差或无鲜味

混浊,有灰白色或黄褐色絮状

物,脂肪很少浮于表面,有臭味

鲜鸡肉感官检验

项目新鲜度(一级鲜度)次鲜度(二级鲜度)变质肉

眼球眼球饱满眼球皱缩凹陷,晶体稍混

眼球干缩凹陷,晶体混浊

色泽

皮肤有光泽,因品种不

同而呈淡黄色、淡红

色、灰白或灰黑等色,

肌肉切面发光

皮肤色泽转暗,肌肉切面有

光泽

体表无光泽,头颈部常带暗褐

色,肉质松软,呈暗红色,淡

绿或灰色

黏度外表微干或微湿润,不

粘手

表面干燥或粘手,新切面

湿润

外表极度干燥或粘手,新切面

发粘

弹性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指压后的凹陷恢复慢,且

不能完全恢复

指压后的凹陷不能恢复,留有

明显痕迹

气味具有鲜牛肉、鲜兔肉、

鲜羊肉正常的气味

无其他异味,唯腹腔内有

轻度不快气味

体表与腹腔内均有不快味或

臭味

煮沸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

表面, 具特有香味

稍有混浊,脂肪呈小滴浮于

表面,香味差或无鲜味

混浊,有灰白色或黄褐色絮状

物,脂肪很少浮于表面,有不快

气味或臭味

动 物 防 疫 监 督

一、概念

概念:动物防疫监督是指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照《动物防疫法》依法规定,对从事动物饲养、经营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以及其他动物防疫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的防疫活动及动物、动物产品的卫生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制止、纠正和处理违法行为,促使其依法履行义务,保证动物防疫工作正常秩序的活动。

二、动物防疫监督对象、内容

(一)监督对象。动物防疫监督的对象是管理相对人。相对人系指从事动物饲养、经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二)监督内容。包括行为监督和技术监督:1行为监督:主要是监督管理相对人的行为是否合法。2技术监督。主要是监督管理相对人饲养、生产、经营的条件、设备、环境、工艺、流程、仪器、人员素质等,以及动物、动物产品是否符合动物防疫标准和要求,并实施检测和监督检查。

三、动物防疫监督方式

(一)种类 1索证验证,根据《动物防疫法》第三十九条、三十八条、四十条等规定,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检查管理相对人是否持有规定的动物防疫证、章、标志,以及所持证章标志是否合法。对无证或所持证不符合规定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给予行政处理或处罚。2技术监督检测。检查管理相对人生产、经营的产品是否符合动物防疫标准、有关场所设施是否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要求。3常规监督,是监督主体对各有关单位和个人及集体用肉单位执行动物防疫发的情况,依法经常进行监督检查和行政管理。对厂(场)的监督管理对象的重点是生产、加工、经营动物、动物产品的卫生质量和影响卫生的环境场所。如

厂(场)的规划布局和建筑设施必须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屠宰加工过程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法的规定)。4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进入流通环节的动物、动物产品及生产经营者在流通环节的活动,所进行的监督检查与管理,主要有:(1)市场监督管理:其内容有是否凭检疫证明入市,动物、动物产品入市交易时活畜要有检疫证明、免疫耳标,动物产品要有检疫证明、验讫印章或检疫标志、检疫证明是否符合规定。(2)运输的监督管理。对运输及其产品要实行动物防疫监督管理,是防止疫病远距离传播,促进产地检疫正常进行的行政措施。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照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可在车站、港口、机场、道路检查站派驻机构和人员,执行监督管理任务。具体要求是:验证。检查管理相对人是否履行了动物防疫法规定的义务。查物。一是查是否证物相符;二是查动物或其产品是否符合动物防疫要求。(3)对动物产品加工单位和个人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动物产品切实达到动物检疫标准。

(二)常用的监督检查处理措施:1采样。采样不是必须的,是否采样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采样不能随意进行,必须依照规定的范围、条件、程序等进行。不能过量采集,采集应出具法定手续等。采样的对象须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动物、动物产品,超出规定范围采样系越权执法,采样一般为无偿采样。2留验。是指动物、动物产品的过程中发现可疑问题时,可依法将其扣留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一是对采取的样品留存检验;二是对疑似染疫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全部留存、观察和检验。3抽检。是指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证明在有效期内,从动物、动物产品中抽取部分样品进行查验的监督检查活动。一般多用于饲养厂、屠宰场、冷冻厂所动物、动物产品的检验、检测与监督。4补检与重检。补检是指未经检疫进入流通领域的动物、动物产品进行的检疫。重检是指对检疫证明过期或证物不符或发现疑似染疫动物产品实施的检疫。补检或重检发现问题当场不能定性需要进行化验诊断的可以对动物、动物产品进行留验。补检与重检的区别在于补检的动物、动物产品根本未经过检疫,重检是动物、动物产品进行检疫并出具检疫证明,但该检疫证明已经超过了法定期限,或检疫证明记载的数量、质量与实物不符。5隔离、封存与处理:a隔离是指将患病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同健康的动物分别开来,并限制其移动、不让其接触、防止疫情扩散与传播的一种强制性措施。隔离分为两种,一是临时性隔离,二是长期性隔离。b封存。是指对于染疫动物产品进行查封存放的一种强制性措施。d处理:是指对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及其同群动物,染疫的动物产品及其被污染的动物产品进行防疫消毒和采取其他无害化或者予以销毁的一种强

制性的措施。处理的依据有《动物防疫法》、《黑龙江省动物防疫条理》、《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

动物检疫后的处理

动物检疫后的处理 经检疫合格或除害处理合格的进出境动物、动物产品或国内动物检疫动物及动物产品,出具相应证明,加盖验讫印章,给予放行。 经检疫不合格的,应根据不同情况,按规定分别作出封锁、隔离观察、退回、扑杀并销毁、高温以及其它处理方式。 一、动物检疫处理的基本原则 1、对检疫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出证放行 经检疫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检疫合格证明。 2、对不合格的动物及其产品,应贯彻预防为主和就地处理的原则 对染疫动物、动物产品不能运出产地,就近进行无害化处理。 如动物在运输中发现疫病时,可以在防止传播的条件下,运往最近的隔离场或屠宰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在具体处理中,应根据疫病的不同种类和具体条件,采取相应的无害化处理措施。 二、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的销毁、无害化处理的技术要求。 无害化处理(bio-safety disposal):是指用化学、物理及其他方法消除染疫动物、动物产品病害因子的强制措施。 生物安全处理:通过用焚毁、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达到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目的。 适用于染疫动物、动物产品及污染的运载工具、垫料、污水、污物及其他有关物品。 (一)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的处理 1、运送 运送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应采用密闭、不渗水的容器,装前卸后必须要

消毒。 2、销毁 (1) 使用对象: ①确认为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绵羊梅迪/维斯那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山羊关节炎脑炎、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炭疽、鼻疽、狂犬病、羊快疫、羊肠毒血症、肉毒梭菌中毒症、羊猝狙、马传染性贫血病、猪螺旋体痢疾、猪囊尾蚴、急性猪丹毒、钩端螺旋体病(已黄染肉尸)、布鲁氏菌病、结核病、鸭瘟、兔病毒性出血症、野兔热的染疫动物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病害动物及其产品。 ②病死、毒死或不明死因动物的尸体。 ③经检验对人畜有毒有害的、需销毁的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 ④从动物体割除的病变部分。 ⑤人工接种病原微生物或进行药物实验的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 ⑥国家规定的其他应该销毁的动物和动物产品。 (2) 操作方法 ①焚毁:将病害动物尸体、病害动物产品投入焚化炉或用其他方式烧毁碳化。 ②掩埋 本法不适用于患有炭疽等芽孢杆菌类疫病,以及牛海绵状脑病、痒病的染疫动物及产品、组织的处理。具体掩埋要求如下: a) 掩埋地应远离学校、公共场所、居民住宅区、村庄、动物饲养和屠宰场所、饮用水源地、河流等地区; b) 掩埋前应对需掩埋的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实施焚烧处理; c) 掩埋坑底铺2cm厚生石灰; d) 掩埋后需将掩埋土夯实。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上层应距地表 1.5m以上; e) 焚烧后的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表面,以及掩埋后的地表环境应使用有效消毒药喷、洒消毒。 3、无害化处理

动物产品检疫要点

动物产品检疫要点 1 动物产品屠宰前的检疫要点 1.1 基层动物免疫计划的科学规划和落实 基层动物检疫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检疫防控职责,在当地动物产品屠宰前进行科学的检疫管理工作,对动物产品质量从根本上进行检疫和控制。结合地区动物产品的细菌病害情况特点,科学规划动物免疫计划,对地区动物产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进行保障。在落实动物免疫计划的过程中,要对动物健康状况进行检查,明确地区是否有禽流感等常发的动物传染性疾病。若是在检疫的过程中发现有患有疾病的情况,要将患病动物进行立即的隔离处理,然后根据动物与病情采取治疗策略,使其恢复健康。与此同时要将与患病动物接触的养殖环境、设备进行清洁消毒处理,防止病菌扩散传播。 1.2 定期进行散养动物的防疫工作 我国动物养殖业分为两种模式,集中规模化养殖和小规模散养模式,散养动物的防疫工作是动物产品检疫的重点和难点,而对比来讲散养动物的数量要比集中养殖动物数量要多,因而地区基层的检疫人员需要定期对散养动物的养殖情况进行走访调查,实际走访中同步进行防疫管理工作,保障散养动物的健康性,强化我国动物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由于我国散养动物具有分散化的特点,因而工作的开展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基层防疫管理部门需要做好散养动物防疫计划,对所有的散养用户进行走访和检疫[1]。 2 动物屠宰期间的检疫工作要点 2.1 屠宰过程中的检疫 动物在屠宰的过程中是动物产品疫病控制的重要阶段,检疫工作主要是对动物本身进行疫病检查,当确认动物无疫病、健康的状态下,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屠宰工作,以保证动物产品的健康。为了较好进行屠宰场的动物产品检疫,相关动物产品检疫人员必须在自身的工作中,高度重视屠宰场的动物检疫工作,并在具体的检疫工作中,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所要求的相关制度与指标,进行具体的屠宰场动物检疫工作,而在具体的检疫工作中,只有相关检疫结果符合检疫标准,屠宰场才能进行动物的屠宰,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我国市场中流通的动物产品安全[2]。 2.2 屠宰期间动物内脏的检疫工作 在实际屠宰的过程中,还要由检疫人员对动物的内脏结构进行检疫,包括蹄头部、内脏部、酮体部等,从而确定动物是否存在肺结核、口蹄疫、炭疽病等情况。以此,对动物产品进一步的进行检疫,确保动物所有结构都达到健康合格标准,防止有潜在的病菌存在,从而全方位的保证我国动物产品的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2010年第6号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已经2010年1月4日农业部第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2002年5月24日农业部发布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14号)同时废止。 部长韩长赋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一日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动物检疫活动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动物检疫活动。 第三条农业部主管全国动物检疫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检疫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动物检疫的范围、对象和规程由农业部制定、调整并公布。 第五条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指派官方兽医按照《动物防疫法》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出具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志。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可以根据检疫工作需要,指定兽医专业人员协助官方兽医实施动物检疫。 第六条动物检疫遵循过程监管、风险控制、区域化和可追溯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检疫申报 第七条国家实行动物检疫申报制度。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根据检疫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动物检疫申报点,并向社会公布动物检疫申报点、检疫范围和检疫对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动物检疫申报点的建设和管理。 第八条下列动物、动物产品在离开产地前,货主应当按规定时限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一)出售、运输动物产品和供屠宰、继续饲养的动物,应当提前3天申报检疫。 (二)出售、运输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精液、卵、胚胎、种蛋,以及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应当提前15天申报检疫。 (三)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输入相关易感动物、易感动物产品的,货主除按规定向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外,还应当在起运3天前向输入地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第九条合法捕获野生动物的,应当在捕获后3天内向捕获地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第十条屠宰动物的,应当提前6小时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急宰动物的,可以随时申报。 第十一条申报检疫的,应当提交检疫申报单;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运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精液、胚胎、种蛋的,还应当同时提交输入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批

进境动物产品检验检疫程序指南.

进境动物产品检验检疫程序指南 (黑龙江检验检疫局) 1.适用范围 1.1本指南适用于黑龙江检验检疫局辖区内进境动物产品(已熟制且可直接食用的,化妆品,以及进境旅客携带的动物产品除外)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 1.2黑龙江检验检疫局辖区内下列进境动物产品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局长令和国家质检总局有关公告实施。 1.2.1肉类:国家质检总局2002年第26号局长令(《进出境肉类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4年第49号公告(《进境肉类产品检验检疫管理规定》)。 1.2.2水产品:国家质检总局2002年第31号局长令(《进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2.进境动物产品生产、加工、存放单位的登记注册或指定 2.1登记注册 进境动物产品生产、加工、存放单位需实行登记注册管理的,登记注册的条件和程序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进出境动植物及其产品生产、加工、存放单位登记注册”规定进行。需对生产、加工、存放单位实行登记注册管理的进境动物产品种类由国家质检总局制定。 2.2进境动物产品生产、加工、存放单位的指定

以进境生皮张(指未经制革工业通常采用的蹂制工艺加工的动物皮)、鬃毛类(不包括已梳理羊毛条、炭化毛、洗净毛)、骨蹄角、蚕茧等动物产品为原料的国内生产、加工、存放单位,由国家质检总局指定。 2.2.1生产、加工、存放单位向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提出书面申请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企业简介、使用或加工进境产品的种类、年需要进口量、年加工能力或使用量、仓储条件和能力、使用目的或加工的终产品、终产品的用途,同时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三份:?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工作人员卫生制度及动物卫生防疫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法人担任); ?单位平面图及加工或使用场所平面图; ?使用或加工工艺流程图,流程图应清楚标明流程中温度处理时间、使用化学试剂的种类、浓度和pH值等情况; ?与使用或加工工艺有关的设备和仪器明细及用途; ?污水处理系统及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准予排污证明; ?如果进境动物产品的用途为制药或用于生产营养品,或用于生产动物饲料,提供国内有关部门批准文号或有关批准文件; ?图片介绍:企业外貌、与生产各环节相关的车间、设备、器械、仪器、包装、仓库等。图片按照生产加工工艺流程编排。 2.2.2企业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接到企业申请后,派员对企业进行考核,重点考核企业的兽医卫生条件、生产加工工艺、废弃物处理,

动物检疫实施步骤与操作简明流程(精)

动物检疫实施步骤与操作简明流程 第一步:做好检疫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一)检疫人员配备。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配备与检疫工作量相适应的、取得法定资格的动物检疫工作人员。未配备工作人员的,检疫工作不能启动。 (二) 掌握检疫规程。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组织检疫人员学习以下技术规范或规程:1、《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16549-1996) 2、《新城疫检疫技术规范》(GB16550-1996) 3、《猪瘟检疫技术规范》(GB16551-1996) 4、《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GB16557-1996) 5、《畜禽屠宰检疫规范》(NY467-2001) 6、《生猪屠宰检疫规范》(NYT909-2004) 7、《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 8、《畜禽产品消毒规范》(GB/T 16569—1996)等。 通过学习、实践,使检疫人员熟练掌握检疫技术;未掌握以上检疫技术规程的,检疫工作不能启动。 (三)准备检疫用品。 1、携带检疫箱,箱内应当有检疫刀钩、体温计、听诊器、

剪刀、镊子等。 2、携带有关检疫证明和检疫记录表格(见附件)。 未携带检疫用品的,检疫工作不能启动。 第二步:做好检疫申报的受理工作 (一)科学设立检疫申报点。 动物检疫是依申请的行政许可行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合理地设立动物检疫申报点,使管理相对人申报检疫有途径。 (二)畜(货)主填写材料。 1、动物检疫申报单(格式见附表1); 2、养殖单位的合法身份证明; 3、拟调出时间; 4、运输工具种类、牌号; 5、出售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精液、胚胎、种蛋的,应提供调入省准予调入的书面证明; 6、野生动物应提供准予捕捉的合法证明。 (三)落实具体实施检疫的人员。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受理畜(货)主的检疫申报后,应当及时指派具体工作人员,携带有关检疫用品到现场实施检疫。 第三步:现场实施动物产地检疫或者屠宰检疫 (一)动物产地检疫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1、根据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动物检疫规范的要求的程序实

关于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关于玉树市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进行收费 的通知 玉树市动物食品经营户、定点屠宰场: 我市自4.14地震后3年内按照县发改、财政等部门文件要求,我市免征了三年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费,目前重建工作已完成。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降低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2011)2021号文]标准,为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管理,我市将从2015年1月1日起恢复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收费。现将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征收费标准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疫收费降低收费标准 各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对动物及动物产品实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储藏后检疫收取检疫费,统一改按定额征收,具体标准按照不高于附件一《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收费标准》执行。为促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对成批出栏和规模屠宰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按下列规定计收:(一)对一个批次出栏猪50头、牛30头、羊50只、禽1000只(含)以上的,产地检疫费按不高于附件一规定标准的60%计收。 (二)对一个批次出栏猪200头、牛50头、羊200只、禽6000只(含)以上的,产地检疫费按不高于附件一规定标准的40%计收。

(三)对日屠宰猪500头、牛100头、羊300只、禽10000只(含)以上的,屠宰检疫费按不高于附件一规定标准的60%计收。 (四)对日屠宰猪1000头、牛200头、羊1000只、禽50000只(含)以上的,屠宰检疫费按不高于附件一规定标准的40%计收。 (五)对日屠宰猪2000头、牛400头、羊3000只、禽100000只(含)以上的,屠宰检疫费按不高于附件一规定标准的20%计收。 二、严格规范检疫收费行为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将进一步加强检疫工作管理,切实履行检疫检验职责。检疫人员开展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要严格执行相关检疫规程和要求,遵守检疫纪律,规范检疫操作,严禁不检疫也收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检疫合格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开具和更换《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以及使用检疫标志、诊疗许可证、官方兽医证、执法文书、牲畜耳标等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不收取工本费;对屠宰、经营、运输的动物以及动物产品进行采样、留验、抽检,不得重复检疫收费;对饭店、餐饮等单位和个人消费的动物产品不收取检疫费。 三、做好产地检疫工作 按照《动物防疫法》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生猪养殖场动物防疫管理制度流程

养殖场动物防疫管理制度 (一)免疫制度 1、遵守《动物防疫法》,按市级兽医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和要求,认真做好口蹄疫、高致病蓝耳病、猪瘟等强制性免疫病种的免疫工作。 2、严格按场内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严 叉感染 9、疫苗接种后,按规定佩戴免疫标识,并详细记入免疫档案。 10、免疫接种人员按国家规定作好个人防护。 11、定期对主要病种进行免疫效价监测,及时改进免疫计划,完善免疫程序,使本场的免疫工作更科学更实效。

(二)用药制度 1、场内预防性或治疗性用药,必须由兽医决定,其它人员不得擅自使用。 2、兽医使用兽药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使用非法产品。 2、本场饲养的生猪迁移出市外,应将生猪运至指定地点,向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派出的换证处申报,并取得《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3、自宰自食生猪,在屠宰前向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派出的报检点申报检疫,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屠宰、食用。 4、引进仔猪,在引进之前,须向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备案并办理审批手续,经依法批准后方可引入。引入后按规定进行隔离、观察、加免,期满后经检

疫合格再合群。 5、跨省引进仔猪,在引进前须向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备案,引入后按规定进行隔离、观察、加免,期满后经检疫合格再合群。 (四)疫情报告制度 1、义务报告人:驻场兽医当怀疑发生传染病时应立即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畜牧兽医站报告。 (2)发病动物种类和数量、同群动物数量、免疫情况、死亡数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情况。 (3)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4)疫情报告的单位、负责人、报告人及联系方式。 4、报告方式:书面报告或电话报告、紧急情况时应电话报告。

动物检疫的作用.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 动物检疫的作用 一、促进我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动物检疫,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动物疫病流行动态,为制定动物防疫计划和具体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加强动物检疫体系建设,预防和控制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降低养殖业的疫病风险,对于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 二、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我国作为养殖大国,人畜共患病时有发生。人畜共患病不仅给养殖业及相关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威胁人类健康,打乱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此外,随着动物养殖过程中兽药的广泛应用,动物产品中兽药残留问题日渐突出,抗生素类药物残留超标率居高不下,同样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通过实施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可以有效阻止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传染,对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我国动物产品国际竞争力 我国畜禽水产品产量世界第一,在国际上具有比较大的优势,但畜产品出口不足产量的1%,水产品出口不足产量的5%。主要制约因素有两个:一是动物疫病。根据国际动物卫生法典要求,没有15种A类动物疫病的国家可禁止从尚未消除以上疫病的国家进口动物及动物产品。而我国目前尚有禽流感、口蹄疫、新城疫、猪瘟等6~7种一类动物疫病没有得到消灭或有效控制,直接影响到我国动物产品的出口。二是兽药残留超标。近几年,我国出口欧盟、日、韩及东南亚等国家的动物产品,多次被检出兽药残留超标,导致动物产品出口屡屡受阻,并已影响到我国动物及其产品的国际声誉。因此,开展动物检疫,有效控制A类动物疫病及兽药残留,是提高我国动物产品整体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1

动物检疫票证管理制度

动物检疫票证管理制度 一、检疫票证管理总则 1、动物检疫票证管理实行“三专五统一”制度。即:专人负责、专库存放、专帐登记;统一领取、统一发放、统一回收、统一审核、统一销毁。 2、动物检疫票证实行逐级领用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超越辖区和级别领用动物检疫票证,不得对非用证单位和个人发放动物检疫票证。 二、检疫票证保管、领发、回收登记 1、动物检疫票证的保管、领取、发放、回收、登记等应指定专人负责。 2、动物检疫票证应专库保存,防潮、防虫、防鼠、防盗,确保动物检疫票证保存安全。 3、保管、领发、回收动物检疫票证时,应严格按照检疫票证相关登记表的要求做好出入库与领发回收登记,并由票证管理员、领用人员签字确认。 4、保管、领发、回收票证时应按照领取人(单位)、时间、名称、数量、起止号码等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并专帐管理。 三、检疫票证领取与回收各乡镇检疫人员在领取回收动物检疫票证时必须遵守如下规定: 1、票证领取回收,应提前一天打电话预约。 2、第一次领取的票证,其票根应在第三次领取票证时收回。 3、每批领取的票证,应整批全部用完后,才能收回。 4、票证领取回收时,应等候登记并核对属实后签名。 四、票证使用 1、检疫票证领回后应按照编码顺序逐本逐页使用。 2、各种票证使用完以后,应在封面上分别写明牛、羊、猪(50头以上和50头以下)、鸡鸭、狗等动物的具体检疫头数。票据管理人员在核销时必须认真核对。 五、检疫票证遗失登记动物检疫票证发现丢失的,应立即上报备案,并在报刊上登报遗失声明。 六、检疫票证核销 1、回收的动物检疫票证,票证管理人员应对动物检疫票证的使用情况和统计数字进行审查。并对检疫情况每三月进行汇总统计,填写业务统计报表后,上报检疫主管领导。 2、经审核的动物检疫票证按照相关规定年限,详细登记后实行统一销毁。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已经2010年1月4日农业部第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2002年5月24日农业部发布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15号)同时废止。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一日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动物防疫条件审查,有效预防控制动物疫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经营动物和动物产品的集贸市场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 第三条农业部主管全国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条件监督执法工作。 第四条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 第二章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防疫条件

第五条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选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000米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米以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500米; (二)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米以上; (三)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米以上。 第六条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布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场区周围建有围墙; (二)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 (三)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

动物检疫处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动物检疫处理 检疫处理是指检验检疫机关对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所采取的强制性的处理措施。检疫处理的方式有除害、扑杀、销毁、退回或封存、不准出境、不准过境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检疫处理按下列的原则办理:(一)在输入动物时,检出中国政府规定的一类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其阳性动物与其同群的其它动物全群退回或全群扑杀并销毁尸体;(二)在输入动物时,检出中国政府规定的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其阳性动物退回或扑杀,同群其它动物在动物检疫隔离场和动植物检疫机关指定的地点继续隔离观察;(三)输入动物产品和其它检疫物,经检疫不合格的,作除害、退回或销毁处理,处理合格的,准予进境;(四)输入的动物、动物产品和其它检疫物检出带有一、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以外的,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有严重危害的其它疾病的,由口岸检验检疫机关根据有关情况,通知货主或其代理人作除害、退回或销毁处理,经除害处理合格的,准予进境;(五)出境动物、动物产品和其它检疫物经检疫不合格或达不到输入国要求而又无有效方法作除害处理的,不准出境;(六) 过境的动物经检疫发现有我国公布的一、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全群动物不准过境;(七)过境动物的饲料受病原污染的,作除害、不准过境或销毁处理;(八)过境的动物尸体、排泄物、铺垫材料及其它废弃物,须在口岸检验检疫机关的监督下进行无害化处理;(九)对携带、邮寄我国规定的禁止携带、邮寄物进境的动物、动物产品和其它检疫物进境的,作退回或销毁处理;(十)携带、邮寄允许通过携带、邮寄方式进境的动物、动物产品及其它检疫物经检疫不合格而又无有效方法作除害处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动物检疫检验学期末考试

动物疫病 一、名词解释4个 出入境动物检疫:出入境动物检疫是指进出我国国境的动物、动物产品,由口岸动物检疫机关实施的检疫。 一类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 二类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 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 临床检查的方法:又称临诊检查法,即应用兽医临床诊断方法,对动物进行群体检疫和个体检疫,以分辨病健,并得出是否是某种检疫对象的结论和印象。 沉淀试验:细菌的外毒素、内毒素、菌体裂解液、病毒、血清、组织浸出液等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参与下,经一定时间的作用,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称为沉淀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利用抗原抗体复合物同补体结合,把含有已知浓度的补体反应液中的补体消耗掉使浓度减低,以检出抗原或抗体的试验。 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和咳出含有血样的渗出物。剖检时可见喉部、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和糜烂。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是由禽腺病毒(减蛋综合症病毒)引起的以鸡产蛋率下降为特征的的一种传染病。 鸭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新鸭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 二、选择17个、填空30个、判断10个、问答5个、综合分析题2个 ※动物检疫的特点:动物检疫具有预防性、法规强制性、技术性强和国际性4个基本特征。 根据我国现行的动物检疫法律规定,我国动物检疫分为出入境检疫和国内检疫两大类。 产地检疫检验实施报检制度,是在动物离开饲养地之前进行的检疫检验,目的是确保不会有病畜禽进入流通环节。 动物疫病指的是危害或可能危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任何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一类动物疫病(17种):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鲤春病毒血症、白斑综合征。 病毒的分离方法: (1)细胞培养:用分散的活细胞培养称细胞培养。 (2)动物试验:这是最原始的病毒分离培养方法。 (3)鸡胚培养;用受精孵化的活鸡胚培养病毒比用动物更加经济便捷。 动物检疫的基本方法:(1)流行病调查与分析(2)临床检疫技术(3)病理学检查 (4)病原学检查(5)免疫学检查法 我国1956年消灭的第一个疫病:牛瘟 绵羊痘和山羊痘属于一类动物疫病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解读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解读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于2010年1月4日农业部第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已经发布,从2010年3月1日起施行。2002年5月24日农业部发布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14号)同时废止。 新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有六大亮点: 一、实施动物检疫申报制度。动物、动物产品在离开产地前,货主应当按规定时限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一)出售、运输动物产品和供屠宰、继续饲养的动物,应当提前3天申报检疫。 (二)出售、运输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精液、卵、胚胎、种蛋,以及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应当提前15天申报检疫。 (三)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输入相关易感动物、易感动物产品的,货主除按规定向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外,还应当在起运3天前向输入地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申报检疫的,应当提交检疫申报单。申报检疫采取申报点填报、传真、电话等方式申报。采用电话申报的,需在现场补填检疫申报单。 二、细化了产地检疫出证要求 出售或者运输的动物,经检疫符合下列条件,由官方兽医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一)来自非封锁区或者未发生相关动物疫情的饲养场(户); (二)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了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 (三)临床检查健康; (四)农业部规定需要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五)养殖档案相关记录和畜禽标识符合农业部规定。 还规定了合法捕获的野生动物、种用动物精液、卵、胚胎、种蛋、骨、角、生皮、原毛、绒等产品检疫必须符合的条件,乳用、种用动物和宠物,还应当符合农业部规定的健康标准。 三、强调了屠宰检疫要求 进入屠宰场(厂、点)的动物应当附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并佩戴有农业部规定的畜禽标识。 经检疫符合下列条件的,由官方兽医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对胴体及分割、包装的动物产品加盖检疫验讫印章或者加施其他检疫标志: (一)无规定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二)符合农业部规定的相关屠宰检疫规程要求; (三)需要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由官方兽医出具检疫处理通知单,并监督屠宰场(厂、点)或者货主按照农业部规定的技术规范处理。 四、增加了动物产品分销出证内容 1、直接分销。经检疫合格的动物产品到达目的地后,需要直接在当地分销的,货主可以向输入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请换证,换证不得收费。换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提供原始有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检疫标志完整,且证物相符; (二)在有关国家标准规定的保质期内,且无腐败变质。 2、贮藏后分销。经检疫合格的动物产品到达目的地,贮藏后需继续调运或者分销的,货主可以向输入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重新申报检疫。输入地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动物产品,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动物检疫操作规程

动物检疫操作规程 生猪产地检疫规程 1. 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生猪含人工饲养的野猪产地检疫的检疫对象、检疫合格标准、检疫程序、检疫结果处理和检疫记录。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猪的产地检疫及省内调运种猪的产地检疫。 合法捕获的野猪的产地检疫参照本规程执行。 2. 检疫对象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炭疽、猪丹毒、猪肺疫。 3. 检疫合格标准3.1 来自非封锁区或未发生相关动物疫情的饲养场养殖小区、养殖户。3.2 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了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3.3 养殖档案相关记录和畜禽标识符合规定。 3.4 临床检查健康。 3.5 本规程规定需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合格。3.6 省内调运的种猪须符合种用动物健康标准省内调运精液、胚胎的其供体动物须符合种用动物健康标准。 4. 检疫程序 4.1 申报受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接到检疫申报后根据当地相关动物疫情情况决定是否予以受理。受理的应当及时派出官方兽医到现场或到指定地点实施检疫不予受理的应说 明理由。4.2 查验资料及畜禽标识 4.2.2 官方兽医应查验 散养户防疫档案确认生猪已按国家规定进行强制免疫 并在有效保护期内。 4.2.3 官方兽医应查验生猪畜禽标识加施情况确认其佩戴

的畜禽标识与相关档案记录相符。 4.3.1 检查方法 4.3.2 检查内容出现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流涎 蹄冠、蹄叉、蹄踵部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 暗红色烂斑感染造成化脓、坏死、蹄壳脱落卧地不起鼻盘、口腔黏膜、舌、乳房出现水疱和糜烂等症状的怀疑感染口蹄疫。 出现高热、倦怠、食欲不振、精神萎顿、弓腰、腿软、行动缓慢间有呕吐便秘腹泻交替可视黏膜充血、出血或有不正常分泌物、发绀鼻、唇、耳、下颌、四肢、腹下、外阴等多处皮肤点状出血指压不褪色等症状的怀疑感染猪瘟。出现高热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耳朵、四肢末梢和腹部皮肤发绀偶见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症状的怀疑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咽喉、颈、肩胛、胸、腹、乳房及阴囊等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坚硬肿块继而肿块变冷无痛感最后中央坏死形成溃疡颈部、前胸出现急性红肿呼吸困难、咽喉变窄窒息死亡等症状的怀疑感染炭疽。4.4 实验室检测 4.4.1 对怀疑患有本规程规定疫病及临床检查发现其他异常情况的应按相应疫病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实验室检测。4.4.2 实验室检测须由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指定的具有资质的实验室承担并出具检测报告。4.4.3 省内调运的种猪可参照《跨省调运种用、乳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

动物检疫的基本知识

动物检疫的基本知识 (一)检疫的定义及意义 检疫(Quarantine):源自拉丁文Quarantum,原义是40天的意思。它起源于14世纪中叶,当时在欧洲大陆鼠疫、霍乱、疟疾、黄热病盛行,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当时在欧洲的威尼斯共和国,政府当局为了阻止传染病传入本国,规定凡入境的外来传船只和人员,一律采取在到岸之前,在锚地滞留(隔离)45天。在此期间,如果发现船上人员患有传染病,即不准船只进港和人员上岸;如果未发人员患有传染病,方允许船只进港和人员上岸。这种原始的带有强制性的隔离措施,在当时医疗系条件倘不发达的情况下,对阻止疫病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此后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并发展成为现在“检疫”的概念,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有关生物体(包括人类、动物和植物等)及其产品和其他相关物品,实施科学的检验鉴定与处理,以防止有害生物(包括人类和动物致病菌、病毒、寄生虫及植物性病、虫、杂草等)传入国境或在国内蔓延及在国际间传播的一项强制性行政措施。 由此可知:检疫有两种基本属性:(1)强制性。即检疫是国家采取的强制性行政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或阻止。它受法律保护。因此,许多国家,包括我们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2)预防性。即检疫可以防止疫病传入。而不是等疫病传入后再去控制。否则,不仅效果差,而且难度大,且代价高。

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检疫工作,尤其是出入境检疫工作。在世贸组织(WTO)谈判中,动植物检疫也始终是谈判的焦点,因为它是设置非关税技术性贸易性壁垒(TBT)的有效手段。为了消除由此引发的技术性贸易性壁垒,在WTO规则中有一个专门的规则----SPS协定(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 我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第一条即明确规定:为了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以及其他有害生物传入、传出国境,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制定本法。 (二)动物检疫 动物检疫是遵照国家法律,运用强制性手段和科学技术方法,预防或阻断动物疫病的发生以及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间的传播。 1、动物检疫的目的和任务: (1)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众所周知,农、林、牧、渔业生产在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免受国内外重大疫情的灾害,是每个国家动物检疫部门的重大任务。 (2)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当前国际间动物及动物产品贸易的成交与否,具有优质、健康的动物和产品是关键。动物检疫工作不可缺少、事关重要。 (3)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动物及其产品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许多疫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目前动物疫

关于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

2007年关于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 检疫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管理工作,控制染病动物和病害产品进入流通领域,防止疫病传播,促进畜牧业发展,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结合我市检疫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确立任务目标。动物及动物产品产地检疫率达到80%以上;生猪等畜禽屠宰检疫率达到100%;动物及其产品出境检疫率达到100%。全年实现创收100万元。 二、强化产地检疫。产地检疫工作由乡镇畜牧发展中心负责,村防疫员兼产地检疫报告员,协助乡镇畜牧主管部门开展检疫工作。在村委会门口、进村主要路口等显著位置挂牌公示产地报告员的姓名、住址和联系电话,方便养殖户和贩运户报检。防疫员接到报检报告后及时向乡镇畜牧发展中心报告,中心立即派人到场(户)逐头(只)实施检疫,坚决杜绝不到现场检疫出具检疫证明的现象。 三、加强屠宰检疫。坚持“一扩、二控、三治理”的原则,扩大屠宰检疫范围,控制和压缩屠宰场点数量,清理整顿现有屠宰场点。屠宰场点必须符合动物卫生防疫条件要求,取得“兽医卫生防疫合格证”。检疫部门派检疫人员驻场(点)检

疫,宰前索取产地检疫证明,没有产地检疫证明的实施补检。加强屠宰检疫监督管理,取缔无证经营和私屠滥宰的场(点)。 四、严格出境检疫。市动检站负责动物及动物产品出境检疫,并在4个乡镇设立分站,方便经纪人,堵塞漏洞,提高检疫率。检疫人员索取产地检疫证明,实施严格检疫,并经消毒后方可出具非疫区证明、出境检疫证明和消毒证明。 五、建立追根溯源机制。建立产地、屠宰、出境检疫互促互动的制约机制,发现问题逐环节追究当事人责任。对检疫不到位,引起疫情扩散、蔓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六、规范检疫票证管理。产地、屠宰、出入境检疫收费票据和检疫证明由市动物检疫站设专人保管,实行统一管理和发放。票证发放必须经主管局长审批。票证领取和返还时必须由本人签字。检疫人员要按规定标准收取检疫费,收费票据必须与出具检疫合格证明的检疫数量相符。 本意见由动物检疫站组织实施。 二00七年三月五日

《动物检疫管理办》学习心得范文.doc

《动物检疫管理办》学习心得范文 【心得体会】 农业部发布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自20xx年3月1日起施行。以下是我通过学习所理解和掌握的一点体会。 一、明确了动物检疫与出证主体 根据《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5条规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指派官方兽医按照《动物防疫法》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出具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可以根据检疫工作需要,指定兽医专业人员协助官方兽医实施检疫。据此可以明确以下事项:一是检疫主体是官方兽医,兽医专业人员协助;二是出证主体,只能是官方兽医以自己的名义签发检疫证明,兽医专业人员可以协助做加施检疫标志等辅助性工作;三是指定主体,实施检疫的官方兽医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指派,协助官方兽医实施动物检疫的兽医专业人员,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指定,而不是由官方兽医选定。 二、规定了动物检疫工作基本原则 一是过程监管原则,《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6条规定的检疫过程监管应当是要贯彻从动物养殖、屠宰、加工、贮藏、运输、经营等全过程监督理念,力求从原则上保障动物产品的卫生质量与消费安全,因为检疫的最终目的是要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二是风险控制的原则,从动物检疫角度而言,要树立风险预测意识,做好有关检疫的前期基础性工作,如对养殖场进行备案,规范养殖行为,做好免疫、消毒等工作,实施动态监管,严格出

证条件;三是可追溯原则,主要是通过建立检疫材料,包括现场检疫记录、检疫标志登记、检疫证明存根保管等来实现对动物检疫的可追溯管理。 三、申报检疫主体和申报时间的确定 一是申报检疫主体,《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2章明确了动物、动物产品在离开产地前,是由货主申报检疫,受理报检后,官方兽医到场实施检疫,确认健康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二是申报时间,《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2章中规定了申报检疫要提前“3小时、6小时、15天”不等的具体时间,特别是对合法捕获的野生动物要在捕获3天内报检,是对当事人规定的确定性义务。 四、免疫有效保护期的确认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规定在对动物或“供体动物”实施检疫出证时,均要求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我认为确认免疫保护期有两种措施:一是查验免疫证明或档案中记载的免疫注射时间;二是进行实验室免疫抗体检测。对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当确认不符合免疫有效保护期内的条件,不予出具检疫证明:一是免疫注射时间未超过7天以上的;二是实验室检测免疫抗体不达标的;三是家禽出栏前其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未超过28天的。 五、屠宰动物入场时把关主体认定过去 屠宰动物入场时往往是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索证、查标、验物”,符合要求的才准许进入屠宰场,动物

2016动物防疫与检疫试题库

2016学年动物防疫与检疫试题库 ---13动检编第一章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于(B)正式实施。 A.1991年10月30号 B.1992年4月1号 C.1995年8月3号 D.1998年1月1号 2.“检疫”一词起源于以下哪个国家(A)。 A.意大利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3.对病死畜禽尸体(C)处理。 A.杀来食用 B.丢到野外 B.无害化处理(埋、焚烧) D.拿到集市卖 4.影响流行病的因素不包括(D)。 A.自然因素 B.饲养管理 C.社会因素 D.流行病的种类 5.禽流感首次爆发在哪个国家(D)。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意大利 6.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检疫机构的是(B)。 A.美国 B.意大利 C.英国 D.法国

7.下列不属于我国一类动物疫病病种(D)。 A.口蹄疫 B.猪瘟 C.绵羊痘和山羊痘 D.狂犬病 8.下列不属于我国进境动物检疫对象(C)。 A.新城疫 B.蓝舌病 C.猪丹毒 D.禽流感 9.不属于新型疫苗的有( A )。 A.类毒素 B.DNA疫苗 C.基因工程疫苗 D.合成肽苗 10.传染病出现典型临床症状的阶段叫做(B)。 A.潜伏期 B.明显期 C.转归期 D.前驱期 11.对尸体传染源的处理,哪项是不正确的(B)。 A.高温 B.低温 C.深埋 D.焚烧 12.四个传染病的发展阶段,最危险的阶段为(A)。 A.潜伏期 B.前驱期 C.临床经过期 D.转归期 13.下列不属于中枢免疫器官的是(D)。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脾脏 14.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不包括(B)。

A.传染源 B.外界环境 C.传播途径 D.易感畜群 15、法定检疫对象是(C)。 A.传染病 B.动物、动物产品 C.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D.病原物 第二章选择题 16.下列哪项不是动物检疫的基本属性(D) A.法制性 B.国际性 C.综合性 D.可控性 17.下列属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是(D) A.分子技术 B.PCR技术 C.抗原抗体技术 D.蛋白质技术 18.下列哪项属于动物检疫程序(D) A.进口检疫 B.出口检疫 C.跨国检疫 D.检疫许可 19.下列不属于检疫处理的方式的是(D) A.退回 B.封存 C.扑杀 D.保存 20.检疫处理过程中无害化处理使用的熏蒸处理属于(D)方法 A.物理 B.生物 C.数学 D.化学 21.检疫监管的主要措施不包括(D) A.实行注册登记制度 B.建立检疫监管疫区 C.进行疫情监测 D.进行加工运输 22.检疫风险主要特征不包括(C) A.难确定性 B.损害性 C.稳定性 D.未来性

动物检疫标志样式及说明(新、选)

附件2 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填写及应用规范 根据《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的规定,我部统一设计了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样式。为规范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的填写和使用,特制定本规范。 一、填写和使用基本要求 1.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的出具机构及人员必须是依法享有出证职权者,并经签字盖章方为有效。 2.严格按适用范围出具动物卫生证章标志,混用无效。 3. 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涂改无效。 4. 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所列项目要逐一填写,内容简明准确,字迹清晰。 5.不得将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填写不规范的责任转嫁给合法持证人。 6. 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签字笔、或打印填写。 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A) 1.适用范围 用于跨省境出售或者运输动物。 2.项目填写 货主:货主为个人的,填写个人姓名;货主为单位的,

填写单位名称。联系电话:填写移动电话,无移动电话的,填写固定电话。 动物种类:填写动物的名称,如猪、牛、羊、马、骡、驴、鸭、鸡、鹅、兔等。 数量及单位:数量和单位连写,不留空格。数量及单位以汉字填写,如叁头、肆只、陆匹、壹佰羽。 启运地点:饲养场(养殖小区)、交易市场的动物填写生产地的省、市、县名和饲养场(养殖小区)、交易市场名称;散养动物填写生产地的省、市、县、乡、村名。 到达地点:填写到达地的省、市、县名,以及饲养场(养殖小区)、屠宰场、交易市场或乡镇、村名。 用途:视情况填写,如饲养、屠宰、种用、乳用、役用、宠用、试验、参展、演出、比赛等。 承运人:填写动物承运者的名称或姓名;公路运输的,填写车辆行驶证上法定车主名称或名字。联系电话:填写承运人的移动电话或固定电话。 运载方式:根据不同的运载方式,在相应的“□”内划“√”。 运载工具牌号:填写车辆牌照号及船舶、飞机的编号。 运载工具消毒情况:写明消毒药名称。 到达时效:视运抵到达地点所需时间填写,最长不得超过5天,用汉字填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