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0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及答案

2017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0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及答案

2017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0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及答案
2017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0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及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同步练习

1.释词。

⑴欣然起行(欣然:)

⑵怀民亦未寝(寝:)

⑶相与步于中庭(相与:)

⑷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耳:)

2.译句。

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⑵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本文作者,宋朝文学家,与其父、其弟并称“三苏”。

4.对这篇文章中心意思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记一次夜游的经历以及所见美景。

B、记夜游所见的美景,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

C、向读者介绍只有以闲适的心情才能发现美的审美经验。

D、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与不平。

5.读课文,回答问题。

⑴原文填写。

①夜游的原因是;

②夜游的背景是;

③夜游的心情是;

④写景的一句是;

⑤抒发的感慨是;

⑵“寻张怀民”一句中,将“寻”改为“访”好不好?为什么?

⑶本文是作者被贬黄州时写下的,综观全文,你觉得作者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态?

6、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A、念无|与为乐者

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C、庭下|如积水空明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

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2.阅读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遂至承天寺:________。②积水空明:________。

③盖竹柏影也:________。④但少闲人:________。

(2)“庭下如积水空明”是一个比喻句,从前后文来看,这个比喻句的本体是________。(3)文中写“竹柏影”,实际上是从侧面描写________。

(4)本文的语言有何显著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天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行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翻译下列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怀民亦未寝”中“寝”的读音是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中有这个字,就作这个意思讲。

(5)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1.⑴高兴的样子

⑵睡觉

⑶一同,共同⑷句末语气词,罢了

2.⑴怀民也还没有睡觉,就和我一起走到院中。

⑵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3.苏轼;苏洵;苏辙

4.B

5.⑴①月光入照,引发兴致

②月光美好的夜晚

③欣然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⑵不好。“寻”有一种急欲找到的迫切感,确切地写出作者渴望与好友共同赏月的急切心情,同时也暗写出怀民也在院中赏月的情状。

⑶有贬谪的悲凉,有人生的感慨,有赏月的欢喜,也有漫步的悠闲,还有壮志难酬的郁闷及自慰自嘲自解的无奈。(意近即可)

6.C

课后能力提升:

1.A.√ B.× C.√ D.√

2.(1)①于是就②形容水的空无澄澈③原来是④只,只是

(2)月光。

(3)月光的轻盈荡漾。

(4)语言朴素自然,富于诗情画意。

3.(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2)月光竹柏影比喻

(3)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清闲而有雅趣的人。

(4)qǐn,睡觉,废寝忘食等。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共2套)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共2套) (本册教案共包含2套不同的风格教案) 1春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早春》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寻找春天的美。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新、美、力”,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培养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做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要求以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朗.润(lǎng) 钻.出(zuān) 嫩.绿(nèn) 眨.眼(zhǎ) 酝酿 ..(yùn niàng) 鸟巢.(cháo) 宛.转(wǎn) 蓑.衣(suō) 稀疏.(shū) 抖擞.(sǒu) 水涨.起来了(zhǎng) 应和.(hè) 他涨.红了脸(zhàng) 和.平(hé) 躲藏.(cáng)和.牌(hú) 宝藏.(zàng)和.药(huò) 黄晕.(yùn)和.泥(huó) 头晕.(yūn)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1)形容山色明朗润泽。(朗润) (2)比喻姿态优美。(花枝招展)

武汉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武汉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无我之境,是把读书作为诗意的栖居地。 ②它能让人放慢原本急匆匆的步伐,撇掉左冲右突、内心喧嚣的浮躁。 ③确实,阅读和思考是每个人都不会虚度的旅程。 ④在流连字里行间的风景里,找到一个安静的精神角落。 ⑤有人说,读一本好书,是一次精神的修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A.⑤①③②④ B.⑤①③④② C.①⑤③②④ D.①⑤④②③ 2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翘首(qiáo)诘责(jié)盎然(àng)坦荡如砥(d?) B.禁锢(gù)吹嘘(xū)轩榭(xiè)络绎不绝(yì) C.滞留(zhì)锃亮(zèng)炽热(zhì)惟妙惟肖(xiào) D.屏息(b?ng) 喝彩(hè)簌簌(sù)深恶痛绝(wù) 3 . 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有错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所作,又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B.斯诺在写一位领导人时是这样写的:“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在他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我到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这里的“他”是毛泽东。 C.贺龙的父亲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把名望传给了贺龙,因此贺龙在年轻时就闻名湖南全省。他同情穷人,仇视地主,生活简朴,英勇无畏。

D.红军长征,被誉为“一场最辉煌最壮丽的战略转移”。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穿越枪林弹雨,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经受血与火的淬炼。红军战士们用鲜血、意志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主义史诗。 4 . 下面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哪一项有错误? () A.《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讲述了“地心说”打败“日心说”的故事,科学解释了“三角视差的限度”问题,介绍了认识银河系到探索河外星系的发展历程。 B.《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中介绍,银河系由2000多亿颗恒星组成,它的外形有如乐队中的大钹,中间鼓起的叫核球,四周扁平的叫银盘,直径在10万光年上下。 C.《寂静的春天》揭示了滥用化学药剂对环境、人类造成的不可逆的伤害,提出可利用放射性来使昆虫不育,或利用昆虫本身的生活特征来制造消灭昆虫的武器等办法。 D.《寂静的春天》罗列的DDT最具危害性的特征是它可以通过食物链从一个有机体内转移到另一个有机体内。而有些除草剂可以和其他化学品共同作用,导致恶性肿瘤 5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个句子是祈使句) B.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这个句子的主干为:他不吵嘴。) C.老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微笑着”是定语) D.老虎一声大吼,震得群山都在发抖。(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6 . 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哺育(bǔ)九曲连环(qū)踱步(duó)郝叟(sǒu) B.钥匙(shi) 字帖(tiè)哽住(gěng)阻塞(sè) C.炽痛(chì)亘古(gèn)碾谷(niǎn)默契(qì) D.可汗(hán)鸣溅溅(jiàn)燕山(yān)胡骑(jì) 7 . 请你给下面的一段话选择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 我当时()觉得圈得可笑,()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A.虽然但是也B.因为所以并且 C.不但而且却D.不仅却因而 8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 (2019九上·金牛模拟)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诓骗(kuàng)豢养(huàn)孜孜不倦(zhī) B . 怨怅(chàng)发怔(zhèng)前仆后继(pū) C . 娉婷(pīng)恪守(kè)自惭形秽(huì) D . 摇曳(yè)阔绰(chuò)强聒(guō)不舍 2. (2分)下列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李宏国是一个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人。 B . 我们衷心祝福国家国泰民安,明天会更美好。 C . 王海把教室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花枝招展。 D . 赵刚画的蝴蝶真是栩栩如生。 3.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破阵子》—辛弃疾—南宋 B . 《观刈麦》—白居易—唐代 C . 《童年的朋友》—高尔基—苏联 D . 《木兰诗》—南朝民歌—《乐府诗集》 4. (2分) (2017七下·民勤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作为一种新媒介,微信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 .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 . 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 .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5. (2分)(2018·益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今天的青年,更能认识创新之于国家的意义。”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认识意义”。 B . “振兴中华”“声名狼藉”“衣冠楚楚”是同一结构的短语。 C . “今天下午你是打球,还是游泳?”这个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 D . “每个人勇于开拓创新,‘中国制造’就能更上层楼。”这是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6.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 .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B . 《故乡》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所以作品中的“我”并不是作者,而是小说虚构的人物。 C . 《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是中国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作者是曹文轩。

【语文】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真题(解析版)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真题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 ..的一组是() 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 B.狡黠.(xiá)繁琐.潜.(qián)滋暗长尽态极妍. C.膂.(lǚ)力商酌.荒谬.(miù)绝伦重峦叠嶂. D.悲怆.(cuàng)慰籍.飞珠迸.(bìng)玉悲天悯.人 【答案】D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 ..的一组是() 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 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 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 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求贤若渴: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如获至宝: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不拘一格: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比喻打破常规。各尽其能:各自发挥自己的才能。阅读题干“寻觅人才”应该是体现寻访时的迫切,所以第一空选择“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应该好好珍惜,所以第二空选择“如获至宝”;“举荐人才”应该是打破常规,所以第三空选择“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应该让人才发挥其作用,所以第四空选择“各尽其能”。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武汉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武汉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今年暑假我们全家游览了黄果树大瀑布。我们先坐旅游大巴在景区门口下车。。让仿佛置身于一个缥缈虚无的童话世界。 ①那里有一道宽大的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能听到轰隆隆的声响,水沫扬起,弥漫了半个山腰。 ②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许多野生兰草,都开着淡淡的兰花,就像地上浮着一层寒烟。 ③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了七彩迷离的虚幻。 ④我们走了半天,一直走到山的深处。 ⑤香气浓烈极了,站在峡谷里的任何地方都能闻得到。 A.⑤②④③①B.②⑤④①③C.②④①③⑤D.④⑤②①③ 二、字词书写 2 . 请在方格内用简体楷书工整、规范、美观书写下面句子。 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 三、基础知识综合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炽热的、激越的,它()是最闪亮的日子。 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有一

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再见。 3 .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挥霍(huò)B.绚烂(xuàn)C.炽热(zhì)D.迷茫(mǎng) 4 . 下面对语段表述有误的一项() A.文中括号内可填入的关联词依次是“不管”“都”。 B.“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C.“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这 句话中的“美好”是形容词,“记忆”是动词。 D.结尾处“谢谢你,再见”中的“你”指的是“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 四、现代文阅读 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第一行足印 ①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记者贾永白瑞雪孙彦新)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第一行足印——27日17时,42岁的航天员翟志刚完成中国首次太空漫步。从这一刻起,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②16时41分,身着中国“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翟志刚头先脚后飘出母船——“神舟七号”,沿轨道舱壁开始活动。翟志刚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北京飞控中心观看这历史性一幕。 ③在黑色天幕和蓝色地球组成的背景下,翟志刚抓住出舱扶手,缓缓地转了个身。他的头部贴着船体,身子在太空上下飘浮,好几次呈现出“倒立”姿态。接过同伴刘伯明递上来的一面国旗,翟志刚徐徐挥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第二次探出舱门时,翟志刚取下舱壁上的科学试验样品交回舱内。一根8米长的白色电脐带,把翟志刚和飞船相连。每一次移动之前,他把身上另外两条橙色安全系绳交替固定在舱外扶手上。用“太空漫移”来形容这次太空行走,似乎更为确切。同此前世界上已经完成的319次太空行走中的大多数一样,翟志刚的“行走”,正是通过双手在飞船扶手上移动和安全系绳的保护来实现的。 ④舱外活动的每一步都十分艰难。舱门从开启到完全打开,花了6分钟。当翟志刚在舱外移动时,电脐带缠绕到了两腿之间,他不得不腾出一只手处理这个意外“麻烦”。 ⑤17时00分35秒,翟志刚成功返回轨道舱,舱门关闭。此时,飞船以每秒7.8公里的速度在距地球343公里

武汉市汉阳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七次大联考试卷

武汉市汉阳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七次大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默写 (共1题;共10分) 1. (10分)(2018八下·东莞开学考) 默写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晏殊《浣溪沙》) (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孟子《富贵不能淫》) (4)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5)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8分) 2. (11分)(2019·长春模拟) 阅读话段,按要来完成下面各题。 生活在农村,与左邻右舍打交道,主要靠天性、情感,很少涉及交际与策略。虽然也有个别的“嚼舌头”,所以基本与谋略无关,如麻雀的叽叽喳喳,是天性。在城市混,出入城市的上流社会则不同,主要是靠交际、策略,而不是情感和纯真。从余先生书中得知,余先生的祖辈、父辈不精于谋略,①余先生自然不是没有受过这方面的熏陶与感染。②因此,他做不了“城市交龙”,只能做乡村的“________” (1)语段中划线的一对关联句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2)“熏陶”中“陶”字的读音是“________”。 (3)②句中有一处错别字,应改为“________”。 (4)①句存在语病,请将改正后的语句抄写在下面。 (5)语段中横线处应填写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 闲云野鹤 B . 斗鸡走狗 C . 凤毛麟角 D . 高山流水 3. (17分) (2017八下·固镇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尊严是自己给的 叶春雷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

2017 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精品】 第Ⅰ卷(选择题 30 分) 共12 分,每小题 3 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 愧怍.(zuò)魁 . 梧吹毛求疵 . (cī)钟灵 毓秀 B . 狡黠.(xi á) 繁琐.潜.滋暗长(qi án) 尽态极 妍 C . 膂.力( l ǚ) 商酌.荒谬.绝伦 (miù) 重峦叠 嶂 D . 悲怆.(cāng ) 慰籍.飞珠迸 . 玉悲天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人才,举荐人 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 B.如获至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 C.不拘一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 D.各尽其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 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今年 6 月10 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老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二、(共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 题。读书的“体”与“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以往,“读书人”的称谓专属于少数人;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已成为大众普遍拥有的权利。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生产的累积,读书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读书有用抑或是无用?这些围绕“读书”而产生的问题似乎都悬而未决。 ,发现

(完整版)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篇目 第4课 观沧海 作者:曹操【魏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8课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作者: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作者:刘义庆【宋代】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第12课《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6、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 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

武汉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武汉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谀词暄响戳破郑重其事 B.糟蹋嗔怪绸密根深蒂固 C.绰刀颓废骈进理至意明 D.胯下荼毒陨落心无旁骛 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搬弄是非,使不团结) B.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C.一旦有了两种背景(跨领域的)以后,一下子就豁然开朗……(光线充足,明亮) D.狂风暴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比喻处境险恶或声势猛烈) 3 . 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狩猎(shǒu)欺侮(wǔ)蛮横(hèng)怒不可谒(è) B.撺掇(chuān)斡旋(wò)苍劲(jìn)亭台楼阁(tíng) C.霎时(chà)眼眶(kuàng)羁绊(jī)人情世故(shì) D.缅怀(miǎn)颠簸(bǒ)矗立(chù)强词夺理(qiǎng) 二、现代文阅读 我们的身体需要变“碱”吗?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身体酸碱性”的理论传播开来,感冒发烧甚至癌症的源头被认为是身体变酸。有专家表示,60%的中国人的身体正在变酸。在这个概念下,每个人都惴惴不安,含碱的保健品也成为了灵丹妙药,人们都希望通过中和自己找回健康。事情是这样吗? 人们通常用pH值来衡量人体体液的酸碱度。在正常状态下,血液的pH值精确保持在7.35-7.45之间,为弱碱性。这个pH值也是人体细胞完成生理功能的最佳酸碱度。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七年级语文·上新课标[人] 第一单元歌咏自然 1.理解、积累本单元新学的词语。 2.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培养审美想象、审美感情和审美意识。 3.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1.诵读品味,融入文本意境,领会思想内容、艺术境界。 2.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和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1.在阅读中,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和思考人生的哲理。 2.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 本单元以反映自然世界的内容为主题。所选诗文,有古代诗歌也有现代散文,都是文情并茂的精彩篇章,内容健康向上,风格清新优美。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情辞兼美的写景散文。文章从山、水两方面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思路清晰,安排有序。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整体感知,鉴赏文章色彩和谐的意境美。 《雨的四季》分别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雨的特点:春雨美丽而娇媚;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沉静;冬雨自然而平静。表现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义,把雨表现得可感可触、亲切可爱。文章用诗化的语言,增强了形象感,体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古代诗歌四首》中,《观沧海》一诗,曹操借助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次北固山下》描写了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 描写自然世界的诗文,兼有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等多种美质。教读本单元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美景美情”这一内核,将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作感知和品尝美的过程,多角度解读课文。 1.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培养审美想象、审美感情和审美意识。 2.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3.在阅读中,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和思考人生的哲理。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和认识课文,把握文章思想内涵。 5.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 学习这几篇课文,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中学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窒息(zhì)璎珞(yīng)狼藉(jí)悄怆幽邃(chuàng) B.栅栏(zhà)倏忽(shū)奔丧(sāng)俯首帖耳(tiē) C.徜徉(yǎng)簌簌(shù)倾颓(tuí)重岩叠障(zhàng) D.蹒跚(pán)湍急(tuān)彷徨(páng)虚无缥缈(miǎo) 2.依次填入下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⑴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⑵杜牧《秋夕》的是宫女的心境。 ⑶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所描绘的山川美景十分。 A.踌躇描摹耐人寻味 B.徘徊描摹引人入胜 C.踌躇描绘引人入胜 D.徘徊描绘耐人寻味 3.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7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这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狗年春晚,王菲那英时隔20年再度合体,一首合作谱词的《岁月》,写尽了20年来她们的成长以及心态的变化——知世故而不世故。 C.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认为,整个社会都要提高教育素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成功观,使我们减负工作有一个正确的思想基础。 D.《红海行动》讲述的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在异国他乡解救人质、执行撤侨任务,正是中国军队近年来勇担和平使命的真实写照。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一句巧妙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 B.诗人不说“明星亮了”而说“明星现了”,一字之差,意境迥异:前者只说明事实,后者表现了明星穿过黑夜,由暗到明的过程,语言锤炼可见一斑。 C.是否准点到达?路上是否顺利?做父亲的有诸多担心担心和挂念,一切只有“那边来信”才知分晓。 D.总的来看,写景又是变与不变的统一。不变者,乃山势之雄伟、连绵;变者,乃江水之涨退、动静,以及自然时令之代序。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

2017年湖北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有解析)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 B.狡黠(xiá)繁琐潜(qián)滋暗长尽态极妍 C.膂(lǚ)力商酌荒谬(miù)绝伦重峦叠嶂 D.悲怆(cuàng)慰籍飞珠迸(bìng)玉悲天悯人 【答案】D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 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 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 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求贤若渴: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如获至宝: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不拘一格: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

局。比喻打破常规。各尽其能:各自发挥自己的才能。阅读题干“寻觅人才”应该是体现寻访时的迫切,所以第一空选择“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应该好好珍惜,所以第二空选择“如获至宝”;“举荐人才”应该是打破常规,所以第三空选择“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应该让人才发挥其作用,所以第四空选择“各尽其能”。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答案】B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边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

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 . 为了要学习国外先进的东西,谁也不能不否认学习外语的重要性。 B . 在奔向小康的征途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充分作用。 C . 在我的记忆力,她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人。 D . 她的音容笑貌和爽朗的笑声,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二、字词书写 (共2题;共7分) 2. (5分) (2019八下·保山期中) 请将下面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里。 寸草春晖孝亲敬老 3. (2分) (2019八上·椒江期末)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化的(zī)养、城市的肌理,如同一本古书,而建筑是凝固的文字,是一座城市的文脉。在新一轮城市化进程中,椒江区坚持突出本地特色,前(zhān)谋划,科学布局,使历史文化街区与山海水城相______相映。章安古郡、海门卫城、葭沚老街……不同年代的历史建筑是椒江这座古老而年轻的滨城延续的文脉,我们借此读懂椒江这座城。“粉墙黛瓦曲巷,小桥流水人家,吾心安处即故乡。”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īzhān ________养前________谋划 (2)填入文中“______”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溶 B . 融 (3)划线字“曲”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A . qū B . qǔ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4. (8分) (2017七上·宁江期中) 古诗文名句默写 (1)《<论语>十二章》中,表示既要广博的学习,又要有坚定的志向;既要多提问题,又要多想当前的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表现时序变迁、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全汇总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全汇总第一单元 1.《春》朱自清 一、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 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②朗润:明朗润泽 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 一、作者简介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 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②温晴:温暖晴朗 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⑤秀气:清秀。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2020年武汉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读音或者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弹(dàn)尽粮绝混沌(tún)辐射蹒删 B. 狼奔豕(shǐ)突歌谣(yáo)倜怅遐想 C. 呱呱(guā)坠地粗糙(cāo)嫉妒轮阔 D. 宫阙(què)亭榭翕(xī)动恭候仲夏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腰间束着的,正是那个射他一箭的,____着三明星的猎狐的腰带。 (2)你没有任何理由对别人居高临下,鄙视或_____别人,没有任何理由伤害另一个人。 (3)这首诗并不是以我们在乘凉时候躺在院子里看星星的那种悠闲舒适的_____来写的。作者所_____的是宫女的心境。 A. 镶仰视情感描摹 B. 镶俯视情绪描绘 C. 嵌蔑视情致描摹 D. 嵌歧视情况描绘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鲁迅先生的作品之所以受欢迎的原因是他塑造了非常立体、个性的人物形象造 成的。 B. 新疆的水果味甜的原因是当地光照足、早晚温差大。 C. 曾经付出的努力与汗水为我们日后的求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 看了这些天文上的时间和空间的数字,常会使人想起人生在世,真有“寄蜉蝣 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觉。 4.下面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A. 《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正红旗下》都是老舍的作品。 B. 粉丝们长时间地在机场外等待,只为一睹明星的风采,或得到一个签名。 C. 超市货架上摆着汽水和薯片、话梅等。 D. 张书记宣布:我们学校今年有两个任务:一是推进学生健康促进工作,二是提 高学生自学能力。 谈“90后”:他们为何拒帮领导订盒饭? 如同当年一批“叛逆”的80后横空出世引得社会舆论沸反盈天一样,随着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批年轻人走进社会大众视野,90后逐渐成为一种舆论关注的社会现象。 90后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们真实的面貌和舆论展现出来的面貌一样吗?细究起来,我们可能不得不承认一个判断:个体千差万别,给整个群体贴任何标签都有夸大其词的嫌疑。 所以有人认为,这其实是个伪命题。90后最大的特色就是个体都有独特的个性,非要把他们刻画到一个脸谱里,难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有人认为,90后的年代划分并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 第1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6页) 绝密★启用前 湖北省武汉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 A .愧怍.(zu ò) 魁.梧 吹毛求疵.(c ī) 钟灵毓.秀 B .狡黠.(xi á) 繁琐. 潜. (qi án )滋暗长 尽态极妍. C .膂.(l ǚ)力 商酌. 荒谬. (mi ù)绝伦 重峦叠嶂. D .悲怆. (c ān g ) 慰籍. 飞珠迸. (b ìn g )玉 悲天悯.人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__________,发现人才__________,举荐人才__________,使用人才__________。 A .求贤若渴 如获至宝 不拘一格 各尽其能 B .如获至宝 求贤若渴 各尽其能 不拘一格 C .不拘一格 各尽其能 求贤若渴 如获至宝 D .各尽其能 不拘一格 如获至宝 求贤若渴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 .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 A .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 .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 .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 流旁边悠闲漫步。 D .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读书的“体”与“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以往,“读书人”的称谓专属于少数 人;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已成为大众普遍拥有的权利。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生产的积累,读书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读书有用抑或是无用?这些围绕“读书”而产生的问题似乎都悬而未决。 关于读书,可以从“体”与“用”这两个方面来理解。大致上说,“体”指的是事物的本性、根本、本体,而“用”则是指“体”外化而生成的实用功能。 从“用”的层面看,开卷有益,学以致用。这里的“有益”和“致用”都意在表明 读书确实包含着实用的功利诉求。从这个角度考量,读书利国利民、利人利己。通过读书,人们可以获得生存技能以创造财富改善生活;通过读书,人们可以到达更高的社会阶位而改变命运。 然而,对实用功利的追求只是读书的一个方面,过分地强调读书的实用功能,往往会遮蔽读书的根本要义。“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这种劝学篇,主要用读书的好处和用处来激励人们学习,会养育狭隘的读书观念。 从“体”的层面看读书,也就是探究读书这件事情的根本意义是什么。当我们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时,就意味着读书是一种专属于人的活动,读书与做人几乎就是同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汇总.doc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春》 1、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课文中都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你最喜欢哪一副画面?说说你的理由 答: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2、作者把存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怎样理解这些比喻?你还能发挥想象,另写一些比喻句来描绘春天? 答:人是喻体,春天是本体。一方面写出了这三种人的不同特点:“处她”是新的、生长着的:“小姑娘”是漂亮的、欢快的;“青年”是健壮的、有力的。另一方面通过人从小到大、由弱转强的成长来表现春天的动态进程,非常生动形象。 3、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答:两个“盼望着”表现出作者急切而欣喜的心情,“脚步近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一种欢快而热烈的心情和气氛。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答:“偷偷地”和“钻”,表现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态和动作,仿佛有灵性、有个性。“缴嫩的,绿绿的” 运用定语后置,读起来节奏短而快,突出了小草的特点。写出了小草情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的感受。 ③.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答:“像眼睛”“像星星”写出了野花的细小而明枪,点出了春天的特点:“还眨呀眨的“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野草的情态。 ④.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项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答:连用三个比喻句,写出了春雨的形态万千和细密的特点,通过印象的叠加,强化了表达效果。 《济南的冬天》

1、作者所写的济南的冬天有着怎样的特点?它是通过哪些景物呈现这一特点的?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向你的同学描述这些景物。 答;特点“温晴”写了济南四腿的小山,雪景,济南的水 2、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的眼里是个“理想的境界”。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答:作者喜爱济南冬天的“温睛”,不只是喜爱某种气候,而是喜爱其中包含的某种温和明朗的美感。 写的既是“济南的冬天”,一个季节,又是“冬天的济南”,是一个城市的气质。 3、品味语言 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答:“暖和安适地睡着”“把他们唤醒”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那山水比成人,具有人一样的动作,“睡着”和“唤醒”增添了一些趣味,创造出一种优美、温馨的意境。 ②.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答:拟人的修辞。将济南比作婴儿,把老城周围的小山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济南的可爱,突出济南的温暖,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山的热爱。 ③.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答:“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写出了夕阳映射下的雪景,更加富有美感。 《古代诗歌四首》 1、反复诵面读《观沧海》.体会这首诗质朴刚健、音调整佛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怎样的感觉。 答:诗中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点,“沧海、洪波,日月、星汉”是远观之景。景物浩大,眼界开阔。胸怀宽广,给人一种壮美的感觉。 2、《闻王品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答:诗人选取的这两个景物,一是表现了事情发生的季节为春季,二是通过具体的形象给人一种画面感,三是运用其象征的意义,“杨花”飘忽不定,暗喻友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的哺叫如“不如归去”,借用来关杯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