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变速器一——自动变速器综述

自动变速器一——自动变速器综述

自动变速器一——自动变速器综述
自动变速器一——自动变速器综述

!""#年

第$期

—#—

自动变速器!一"

———自动变速器综述

吉林大学

葛安林

编者按:应读者的要求,我们约请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的博士生导师葛安林教授为本刊撰写了自动变速器系列专题讲座。葛安林教授是我国自动变速器方面的专家,多年从事自动变速器的理论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学识和经验%在此我们代表广大读者向葛安林教授表示感谢。此系列讲座共分&个部分,分别为自动变速器综述;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的自锁与滑差控制;自动变速器的典型结构及发展趋势;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无级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的控制与换挡规律;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

"""""""""""""""""""""""""""""""""""""""""""""""""""""""""""""""""""""""""""""""""""""""""""""""""""""""""""""""""""""""""""""""""""""""""""""""""""""""""""""""""""""""""""""""""""""""""""""""""""""""""""""""""""""""""""!

""""""""""""""""""""""""""""""""""""""!

"""""""""""""""""""""""""""""""""""""""""""""""""""""""""""""""""""""""""""""""""""""""""""""""""""""""""""""""""""""""""""""""""""""""""""""""""""""""""""""""""""""""""""""""""""""""""""""""""""""""""""""""""""""""""""!

""""""""""""""""""""""""""""""""""""""#

前言

汽车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革命:动力革命、传动

革命与控制革命。先进国家目前正处于控制革命阶段,即自动控制阶段。从各总成的单独控制向动力传动系统一体化综合控制;从一般控制向智能化、网络化控制发展。

我国目前使用的汽车绝大多数仍为手动变速,手动变速汽车由于频繁换挡的操作,易使驾驶员疲劳,影响行驶安全;而不同的驾驶技术水平对车辆的燃料经济性、动力性、乘坐舒适性造成极大差异,所以自动变速是人们长期追求的目标,是车辆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重要标志。

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发展和提高时期,随着技术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目前在国内已经形成年产#."多万辆轿车的生产能力,轿车年产量已超

过/"万辆。随着轿车进入家庭,非职业驾驶员越来越多,他们对简化操作的要求日益迫切。因此目前我国自动变速器在轿车、城市客车、高级旅游客车、军用车、重型载货汽车及矿用车上已呈现越来越旺盛的需求。

$

自动变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机遇与挑战

自动变速器种类很多,主要有液力自动变速器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无级自动变速器’,-*+。从技术发展角度看,关键是电子技术、电液控制技术和传感技术。$%#

液力自动变速器!&’"

它是将发动机的机械能平稳地传给车轮的一

种液力机械装置,以其良好的乘坐舒适性、方便的操纵性、优越的动力性、良好的安全性奠定了在汽车工业的主导地位。

我国最早是在一汽生产的,(00"红旗轿车上

装备了自动变速器,但累计只生产了#!12台,尚不具有工业化生产的意义。

#&&1年上海通用汽车公司’34)+生产的用于别克轿车上的.*/$5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正式下线,#&&&年开始批量生产并投放市场,率先在国内将(*作为标准配置装于轿车。#&&&年中日合资生产的本田雅阁轿车也正式投产,其(*为本田技术6(7型,它弃用行星齿轮,而选择常啮合平行轴式结构,零件少、易制造是其长处,它采用了全电子直控式变速装置,能使变速、燃油喷射以及巡航等控制相结合。

与此同时,上海大众的帕萨特8$、一汽大众的捷达都市先锋上装备了自动变速器(4.9&$。神龙公司也向市场投放了装备进口的(:.智能型自动

变速器的富康&11

“领导者”以及富康#;/:轿车。它采用了模糊控制理论和动力传动系统综合控制技术,实现了智能化控制,电子控制单元中有#"种换挡规律,按需分别调用几种换挡规律或同时或交替工作,共同控制变速器的状态。

一汽大众的奥迪(/高级轿车上作为选装件的

(*为*<=>?@A

北京吉普公司在切诺基越野汽车上小批量装备了(C.自动变速器,现已达到#"""多台。

 

万方数据

至于城市客车"即公共汽车#频繁起步换挡,变速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的使用频率是一般车辆的$%倍左右,劳动强度极大,即使是职业驾驶员也因受心理与生理所限,迫切要求使用自动变速器。国外是几乎$%%!装用,我国$&&’年首次在国产公共汽车上装备了())*+,-自动变速器,遍及深圳、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其中深圳已占有.%!。

但效率低、难制造、成本高是(/的缺点,为此带有变矩器的(/车几乎都是电子控制,且带有闭锁机构,并扩大闭锁范围和缩短锁止结合时间;闭锁离合器分离时,能量损失大,必须利用适当的滑差控制以改善传动效率。完全闭锁对提高燃料经济性直接有效,但防碍吸收振动和冲击,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也需与滑差控制方式并用。

提高燃料经济性的另一种手段是变矩器的高效率化,通过三维流体分析,使循环圆形状、叶片角度、叶片负荷分布及导轮叶片形状最优化"见图$#,由于带有变矩器的汽车易于控制,所以适合各种高级控制方式。

图$变矩器性能的提高

为了降低成本,(/的小型化和减少零部件个数也成为课题,这就要求形成大规模生产。(/的经济规模至少应在年产0%万台以上,批量越大,价格才越低。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1/既具有液力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的优点,又保留了原手动变速器齿轮传动的效率高、成本低、结构简单、易制造的长处。它揉合了二者优点,是非常适合我国国情的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产品。它是在现生产的机械变速器上进行改造的,保留了绝大部分原总成部件,只改变其中手动操作系统的换挡杆部分,生产继承性好,改造的投入费用少,非常容易被生产厂家接受。它的缺点是非动力换挡,这可以通过电控软件方面来得到一定弥补。

如上所述,虽然在客车上(/比较适合于高级旅游客车。而一般城市公共汽车在装用进口的()2 )*+,-自动变速器时,其价格每台在$03$4万元左右,已大大超过与其配套的康明斯、玉柴等发动机的价格,难以接受。这也是国外如日野的兰带客车、567(+89,:*;、伊顿等重型载货汽车多用(1/的原因。对于轿车,日本的(<=(轿车最早应用(1/,近年来瑞典的<((>、德国的>1?710、法拉利6$等也装用(1/,特别是大众@AB,轿车"油耗!C&&@D $%%E:#已向人们证明,要想今后达到0@D$%%E:的油耗目标,只有用(1/或1/"手动#,(/无法实现。

在几种自动变速器中,(1/的性能价格比最高。在中低档轿车、城市客车、军用车辆、载货车等方面应用前景较广阔。

!"(无级自动变速器#)*&’

世界最早的无级自动变速器,因为受传动橡胶带强度所限制,难于推广实用,直到$&F.年因GH-I,,-J发明了金属G型带才获新生。KG/速比光滑变化,无级传递扭矩,乘坐舒适,加速性好,燃料经济性高。但它的起动性能差,故需另加起动装置,现在较多的KG/选液力变矩器为起动装置,又称双无级自动变速器。

目前它在自动变速器中仅占$!,其中&%!在日本,$%!在欧洲。日本

为了提高带的传动容量,带宽增加为0%::"旧式为!.::#,&层钢圈宽度扩大!’!,同时采用了阶段式高油压系统。除上述的湿式金属带外,由树脂和铝合金等构成的干式带KG/被日本大发公司在新开发的汽车上采用,皮带轮的连续变速的控制使用直流电动机。该变速器的特点是,起步时通过由定传动比齿轮构成的副传动路线来传递动力,保证起步性能;当达到规定车速时,变换到由带传动所确定的主动力传动路线,图!所示为基本概念图。

半圆环式的无级变速器正在研究中,它是利用输入D

输出圆盘和动力滚子间的剪切力传递动力, 万方数据

—!—汽车技术

!""#年

第$期—%—

通过滚子的倾斜连续地改变传动化,期待该方式能传递更大扭矩。

图!

干式带&’(的动力传动

!发展国内自动变速器产业的几点建议

我国目前的基础工业一时还难以满足)(的高

技术要求,巨额投入一时也有困难,)(的用户彼此分属不同公司,很难达成由同一厂家生产的协议。加之这些产品匹配的发动机排量差异较大,生产中)(难以系列化,特别是全球兼并、全球采购、平台技术等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而国内自动变速器尚处于起步阶段,反差太大,其面临的挑战是极其严峻的。但是纵观汽车发展史,并未有过永恒的主角,我们面对机遇与挑战,要完全根据自己的条件,发挥优势,转化劣势,研究超常规的发展途径,在自动变速技术上夺取后发制人的胜利。

*+关于)(,我认为首先要开发液力变矩器,(-&.,它性能优良,不仅是&’(中的关键部件,还可以与)/(组成新的液力机械传动,它可以称为

自动变速器的“灵魂”。虽然技术难度大,可是我们

研制也是很快的,与上海离合器总厂合作三年成功开发出液力变矩器,对我们来说,不仅提前国产化,而且既出产品又培养人才。可见引进只是手段,消化、吸收、创新才是目的。

0+

我国目前的国情应以)/(为主攻方向,它性能价格比高,是)(价格的#1%2#13,即使入关它仍有竞争能力;生产继承性好,改造的资金投入少;且生产的批量要求灵活,小批量、小得益,大批量、大得益;其硬件开发与软件研制对各种车型在结构上、理论上是相通的,成果可推广到各类型

汽车上。我们不仅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在“动态三参数最佳换挡规律”、“动态闭环控制技术”、

“自适应控制技术”、

“模糊控制技术”等自动变速理论方面在世界领先。)/(目前正处于产品化阶段,国内开发的单位不少,想用的单位也很多,但都处于各自为战的分散状态。如果能强强联合,将研究力量集中、财力集中、试验集中、真正形成拳头,才能创造效益。

4+

我们也要面对即将入世的现实,与世界最具实力的公司合资办厂,形成战略联盟关系,使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国内化。这是促进跨国公司转移先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素质的最好办法。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和市场竞争中全面提升国内企业的实力和自主开发能力。

5+

我们应有效利用目前在自动变速器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和各方面力量,建立与发展这一高新技术产业,共同去开拓国内自动变速器技术的美好未来。

,待续.

,责任编辑

郝旭辉.

原稿收到日期为!""#年%月$

日。

作者简介:葛安林教授是我国自动变速理论的开拓者,毕生从事自动变速理论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创立了动态三参数最佳变速特性理论,率先将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有机地融于汽车工程、液体传动及电子技术中。他尤其致力于理论成果的工程应用,与上海离合器厂合作开发的液力变矩器已被上海通用别克轿车所采用;独具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已被多家工厂产品化。其理论与新技术成果获得国家和部、委科技进步奖!"项,#项发明专利;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火炬预备计划、国家“九五”科技重大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美国福特基金等国家重大课题;出版专著与教材#部;发表论文$"多篇,其中被“%&”检索!’篇,其文章在权威刊物上引用率很高。!(()年葛安林教授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优秀科技人才,其事迹在光明日报、吉林日报、长春日报、中国科技报等均有报道。

!

""""""""""""""""""""""""""""""""""""""""""""""""""""""""""""""""""""""""""""""""""""""""""""""""""""""""""""""""""""""""""""""""""""""""""""""""""""""""""""""""""""""""""""""""""""""""""""""""""""""""""""""""""""""""""""!

"""""""""""""""""""""""""""""""""""""""""""""""""""""""""""!

""""""""""""""""""""""""""""""""""""""""""""""""""""""""""""""""""""""""""""""""""""""""""""""""""""""""""""""""""""""""""""""""""""""""""""""""""""""""""""""""""""""""""""""""""""""""""""""""""""""""""""""""""""""""""""!

""""""""""""""""""""""""""""""""""""""""""""""""""""""""""" 

万方数据

自动变速器(一)——自动变速器综述

作者:葛安林, Ge Anlin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刊名:

汽车技术

英文刊名:AUTOMOBILE TECHNOLOGY

年,卷(期):2001,(5)

被引用次数:26次

引证文献(26条)

1.李国峰.王云基于单片机的汽车电子油门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期刊论文]-电子技术应用 2009(4)

2.魏鹃新型电气无级变速传动技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0)

3.邹政耀.顾新艳.文少波行星齿轮功率分流式无级变速系统[期刊论文]-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08(6)

4.王天华.毛恩荣.谢斌基于模糊控制的拖拉机AMT油门控制方法研究[期刊论文]-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08(2)

5.王幼民.唐铃凤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研究综述[期刊论文]-机械传动 2007(6)

6.高吕和.阎虎生我国自动变速器的发展与现状分析[期刊论文]-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3)

7.何忠波.白鸿柏AMT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期刊论文]-农业机械学报 2007(5)

8.曾璐.曾婕.晏杰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研究[期刊论文]-公路与汽运 2007(2)

9.向立明汽车变速器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期刊论文]-公路与汽运 2007(1)

10.严永林.廖明建基于EASY5的汽车自动变速器换挡品质分析[期刊论文]-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6(6)

11.卢德琼汽车自动变速器建模和换档规律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2.胡朝峰车辆无级变速器实时控制虚拟实验平台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3.程飞基于dSPACE的车辆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快速控制原型开发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4.许涛液力变矩器三维流场仿真计算[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5.董其慧羚羊轿车用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研究与开发[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6.金伦.程秀生.孙俐.葛安林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仿真研究[期刊论文]-汽车技术 2005(8)

17.郭金刚.刘飞跃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期刊论文]-北京汽车 2005(2)

18.纪红YB1502电液换档变速器研究与开发[学位论文]硕士 2005

19.王小龙AMT离合器的综合控制与仿真[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0.张宏坤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技术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1.何涛自动变速器换档控制技术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2.张国胜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换档规律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3.任玉平.葛安林全电式AMT选换挡系统模糊控制方法[期刊论文]-汽车技术 2004(8)

24.郭福军基于单片机的工程车辆3参数自动换档技术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

25.付铁军金属带式无级变速传动器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

26.李志强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汽车换档智能控制[学位论文]硕士 2003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d115824327.html,/Periodical_qcjs200105001.aspx

授权使用:浙江大学(wfzjdx),授权号:18ecc3e3-35a9-423d-9c28-9e9d00ba9d9f

下载时间:2011年3月5日

GF6变速箱结构及原理

GF6自动变速器结构及原理 一.自动变速器简介 190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凯迪拉克采用了手动的三挡行星齿轮变速器。 1926年,别克小轿车开始使用液力机械传动的变速器。 1940年,美国通用正式装备OLDSMOBILE 顺风轿车Hydra-Matic 自动变速器。该变速器被认为是自动变速器的代表,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变速器。 1998年上海通用汽车率先在国产的别克新世纪轿车上推出4T65E 自动变速器。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应用,自动变速器结构也不断改进,逐步成熟。自动变速器与机械式变速器相比,它有以下主要优点: 1)提高发动机和传动系的使用寿命。自动变速器是液体工作介质“软”性连接。液力传动起一定的吸收、衰减和缓冲的作用,大大减少冲击和动载荷。例如,当负荷突然增大时,可防止发动机过载和突然熄火。汽车在起步、换挡或制动时,能减少发动机和传动系所承受的冲击及动载荷,因而提高了有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2) 提高汽车通过性。采用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在起步时,驱动轮上的驱动转矩是逐渐增加的,可防止很大的振动,减少车轮的打滑,使起步容易,且更换平稳。它的稳定车速可以降低。举例来说:当行驶阻力很大时(如爬陡坡),发动机也不至于熄火,使汽车仍能以极低速度行驶。在特别困难的路面行驶时,因换挡时没有功率间断,不会出现汽车停车的现象。 3) 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自动变速器能自动适应汽车驱动轮负荷的变化。当行驶阻力增大时,汽车自动降低速度,使驱动轮力矩增加。当行驶阻力减小时,减小驱动力矩,增加车速。 4) 操纵轻便。不需要离合器和来回的换挡,大大减轻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自动变速器主要缺点 1)结构较复杂。相应的维修技术也较复杂,要求有专门的维修人员,具有较高的修理水平和故障检查分析的能力。 2)效率不够高。传动效率比机械式变速器低,使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有所降低。

变速器设计文献综述

变速器设计文献综述 摘要:车辆的变速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车辆行驶的经济性、动力性、驾乘舒适性,是车辆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变速器产业的发展状况,介绍了国内外先进的变速器设计方法、科学的开发流程等,还根据我国变速器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问题,并且对变速器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变速器,科学开发流程、先进设计方法 一.变速器研究意义 变速器是伴随汽车出现的产物,是组成一辆汽车的必需品,而变速器设计更是汽车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变速器的作用是用来改变传动比,使发动机尽量工作在有利的工况下,满足不同的行驶要求。在不同的行驶条件下,要求汽车行驶速度和驱动扭矩能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而汽车发动机的特性是转速变化范围较小,扭矩变化范围更不可能满足实际路况需要,而变速器能做到在大范围内改变汽车行驶速度的大小和汽车驱动轮上扭矩的大小。因此,变速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性能。随着技术进步,变速器在最基本的传动功能之外,也在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例如实现倒车行驶,用来满足汽车倒退行驶的需要; 中断动力传递,在发动机能够怠速运转,汽车换档或需要停车时,中断向驱动轮的动力传递; 实现空档,当离合器接合时,变速箱可以不输出动力。由此可见,研究变速器对汽车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国内外变速器使用的现状 在欧洲市场上,原本手动变速器占据的绝大部分的市场,在不断被自动变速器侵占。例如在西欧,2005年生产的装配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占汽车总量的23%。而10年前,这个数字仅为13%。可见自动变速器正在成为市场的主流。在中国市场上,配备自动变速器也已经成为车用变速器的重要趋势。然而,在自动变速器方面,由于其新工艺、新技术和设计原理与传统手动变速器有比较大的差异,导致国内厂家在自动变速器的研发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即使向国外厂商寻求技术帮助,他们也不约而同地对国内厂家进行了技术封锁,这导致我国的自动变速器相比国外产品性能低下,需要大量依赖进口。据统计,进口产品占我国自动变速器市场的78%。而在手动变速器方面,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设计原理和生产工艺等都较为成熟,技术难度也相对较低,因此我国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并自主创新,能做到自主生产,基本满足了本土车辆厂商的生产需要。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汽车变速器的市场将以自动变速器为主,发展和掌握高端自动变速器制造技术是追赶世界变速器制造技术的重要途径。而优先开发手自一体变速器在技术上可以延续我国在手动变速箱上积累的经验,更有利于我国变速器产业的发展。 三. 国外变速器先进的设计方法 近10年以来,我国变速器产业特别重视新产品的开发研制,无论是从人力物力的投入,还是资金的投入,都是非常巨大的。

汽车自动变速器研究现状及展望

汽车自动变速器研究现状及展望 汽车自动变速器研究现状及展望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外已有的和正在研究的三种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原理、优缺及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了我国对自动变速器的研究基础及现状,并对我国自动变速器的研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汽车,自动变速器,研究,展望 引言:汽车变速器的主要任务是传递动力,并在动力的传递过程中改变传动比,以调节或变换发动机的特性,同时通过变速来适应不同的驾驶要求。手动变速器必须根据汽车运行条件的变化,由驾驶员随时变换挡位,要求驾驶员能对离合器踏板、油门踏板及变速操纵杆进行准确地协调配合,从而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因此手动机械变速器换挡频繁、劳动强度大、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增加了不安全因素。自动变速器能根据路面状况自动变速、变矩,具有更好的驾驶性能、行驶性能、安全性能及排放性能。欧美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研制自动变速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大量的电子技术应用使得自动变速器得到了飞速发展。现在我国生产的轿车和豪华大客车安装自动变速器也已呈普及之势,近年来随着政府和企业对自动变速器的重视程度提高和支持力度的加大,我国相关单位在自动变速器研发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将对其进行综述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1、无极变速器 无极变速器(eontinuouslyvariabletransmis-sion,CVT)主要部件是具有V形槽的主动锥轮、从动锥轮和传动带,传动带安装在主动锥轮和从动锥轮的V形槽中内,主动轮旋转时通过传动带将主动轮的扭矩传递给从动轮。传动带有金属带、金属链和橡胶带之分,金属带是以推的形式传递转矩,橡胶带是以拉的形式传递扭矩。早先用的是V形橡胶带,由于材料较差传递力矩小,效果不佳。1979年荷兰DAF的工程师改用金属带进行研究,并于1983年推向市场。 现在每个V形轮由一个固定锥盘和一个能沿轴向移动的可动锥

自动变速箱系统部件概述

GF27.10-P-9992AHT自动变速箱 (AT), 系统部件概述23.6.10 变速箱722.931, 在车型 221.074 /174, 216.374 中 车型 221 (始自2009年6月2日) 和车型 216 (始自2010年9月1日) 上的制动辅助系统 (BAS) 解锁开关 (A7/7s1) 已更换为制动灯开关 (S9/1). 对于增强型限距控制系统/代码 (233) 和车距车速自动调节系统增强型照明/代码 (239), 仍然使用制动辅助系统 (BAS) 解锁开关. P27.19-2436-79装配电气部件的车辆的视图 (图示为车型 221) A1仪表盘 A1e58发动机诊断指示灯B37油门踏板传感器N89变速箱油辅助泵控制单元 A1p12档位显示L6/1左前转速传感器N93中央网关控制单元 A1p13多功能显示屏L6/2右前转速传感器S9/1制动灯开关 A1p16行驶程序显示L6/3左后转速传感器S16/13选档开关直接换档 (DIRECT SELECT) A7/7s1制动辅助系统 (BAS) 解锁开关L6/4右后转速传感器 S110/1方向盘换档按钮 MINUS A40/3驾驶室管理及数据系统M42电动变速箱油泵 (COMAND) 控制单元S111/1方向盘换档按钮 PLUS N3/10电控多端顺序燃料喷注/点火系统 A40/9前部中央操作单元X11/4数据传输连接器 (ME-SFI) [ME] 控制单元 A40/9s8行驶程序按钮Y3/8n4全集成化变速箱控制 (VGS) N10/1 A80直接选档 (DIRECT SELECT) 带保险丝和继电器模块的前侧信号控制单元 智能伺服模块 采集及促动控制模组 (SAM) 控制单元 A85s1左旋转翘板式开关 (适用于车型 N47-5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 (ESP) 216), 左前旋转翘板式开关 控制单元 (适用于车型 221) N69/1左侧车门控制单元 (适用于车型 216), 左前车门控制单元 (适用于车型 221) N73电子点火开关 (EZS) 控制单元 N80转向柱模块

JETTA轿车手动变速器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附录1 开题报告 附录1 开题报告 XX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JETTA轿车手动变速器设计 学院(系):XXX 年级专业:车辆工程 学生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X 完成日期:XXXX年3月17日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次将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装车应用以来,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生产形成系列化和专业化.其发展之快,应用之广,以致于人们直接命名其为"自动变速器"。AT以优越的动力性能,乘坐舒适性和简便的操作,在汽车工业中占有相当的地位。我国几种系列轿车中和重型载货车上虽有应用,但限于技术和经济条件,独立开发,成批生产AT的能力尚不具备。省油,排污低,操纵方便,行驶舒适的机械式无级自动变速器(CVT)一直是人们追求的标.CVT与其它传动相比,操纵方便性和乘坐舒适性均可与液力变矩器相媲美,而其传动效率却远高于液力变矩器.更主要的是它能够协调车辆外界行驶条件与发动机负荷,充分发挥发动机潜力,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使汽车具有良好的牵引特性,显著地提高超车性能,这是现有的有级式变速器无法相比的,故CVT是国内外汽车传动研究和推广的重点之一。电传动与液压车辆的马达相似,它一改机械传动中的传统结构,代之以电流输至电动机来驱动汽车.另一种以新型蓄电池,燃料电池作为能源的电动车,它不用石油燃料,无污染,能量转换效率高,因而将广泛用于短途运输的轿车,大客车,货车上.日本的电源公司,美国通用公司,德国大众公司等研制的电动车已基本上满足使用者的需要.电力式自动变速器噪声低,污染小,自动化程度高,元件布置方便,可用电池代替原动机,在不可再生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电力式自动变速器无疑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电子控制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是自动变速器的一种,它是在原有固定轴式齿轮变速器的基础上,把选,换档和离合器及发动机油门的操纵自动化.与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和机械式无级变速器相比,它具有传动效率高,成本低,易制造,生产继承性好等优点,从世界范围来看,它是自动变速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九五"期间,它的研究,开发和产品化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近年来,随着车辆技术的进步和车辆密度的加大,对变速器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众多的汽车工程师在改进汽车变速器性能的研究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使变速器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问世,给汽车带来了更理想的传动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进入汽车领域,推动汽车变速器装置的重大变革。自动变速器装置出 现了电子化趋势,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由微机控制发动机和变速器换挡成为可能。

I-Shift变速箱概述

变速箱概述

传动比 AT2412C、AT2512C 和 ATO2512C 的齿轮传动比列于下表:

变速箱结构 变速箱由下列三个主要零件组成:离合器壳体、主壳体和高低档壳体。离合器壳体同时组成主变速箱的前壁。主壳体包括主轴、中间轴、倒档轴及与控制壳体一体的选档杆。高低档壳体包括高低档行星齿轮和输出轴。 1.离合器壳体 2.主变速箱壳 3.缓速器高低档壳体 变速箱的主要零件包括输入轴、主轴、带选档装置的高低档档位、中间轴、带倒档轴的润滑油泵及带选档装置的控制壳体。 倒档和基本档位的从动轮位于主轴上。同时高低档的太阳齿轮与主轴合为一体。中间轴有固定齿轮。 高低档齿轮包括行星齿轮并与输出轴合为一体。 装备有取力器的变速箱还有一个固定的驱动轴。

1.输入轴 2.主轴 3.带选档装置和缓速器驱动轮的高低档齿轮 4.副轴 5.带倒档轴的润滑油泵

6.带有换档机构的操纵机构壳体 7.取力器驱动轴 同步 ?半档齿轮(A)同步。 ?主变速箱壳体(B)及其齿轮未同步。 ?高低档齿轮(C)同步。 高低档壳体 高低档壳体(C)与下列部件结合: ?取力器;请参见类型可选说明 ?紧急动力转向泵 ?缓速器装置 紧急动力转向泵 紧急动力转向泵位于变速箱上,由变速箱输出轴驱动。由于某种原因正常动力转向电路失效时即启动紧急动力转向泵。

紧急动力转向泵,PSS-DUAL 润滑油冷却器 变速箱润滑油冷却器功能不会受变速箱有无缓速器的影响。 高低档变速箱 高低档同步在齿圈外侧,减小了装置的长度。大同步区域会缩短选档时间;宽行星齿轮可以提供强大的高低档,斜齿轮会降低行星齿轮运行噪音。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综述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摘要本文以国家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自主开发研究为幕,分别介绍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国内外发展状况,以国内研究的方向,特点,内容为例,介绍了此项技术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发展使用 一、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技术发展起来的原因及国家支持 任何一种技术,一种产品的开发都是以需要为目的的,都是对原有同类产品性能提高而产生的,与此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也不例外。那么双离合器到底有什么有什么优点呢?这当然要和普通的变速器相比较。 车辆的经济性、动力性、驾乘舒适性不仅取决于发动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变速器及变速器与发动机的匹配。最早出现的手动挡变速器(MT) ,通过离合器和手动换挡拨叉来实现挡位的变换,这种变速器具有结构简单、外形紧凑,传动效率高,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应用较为广泛。由于车辆在换挡过程中,必须分离离合器,导致动力中断,影响了车辆的动力性和驾乘舒适性。由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机构组成的液力自动变速器(AT) 能够实现动力换挡,克服了手动挡变速器换挡过程中动力中断的缺点,并且实现了自动换挡。钢带无级变速器(CVT) 则是通过改变带轮的工作半径,使变速器传动比无级变化,,能使发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工作点,使车辆的性能大大提高。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出现,城市道路的日渐拥堵,汽车动力传动装置也在发生变化。当代汽车的发展更注重燃油经济性、排放以及驾乘舒适性,一种在传动效率和生产成本等方面优于传统自动变速器(AT) 的新技术—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 被开发出来,由于其具有目前汽车工业发展所要求的高燃油经济性、低排放和保护现有手动变速器生产投资的优点,受到了各大汽车厂的重视。AMT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它在换挡过程中首先要分离离合器,然后将变速器摘空挡,再选挡、换挡,最后接合离合器。这样,当离合器分离后,直到离合器再重新接合之前,发动机的动力将不能被传递到车轮去驱动车辆运行,所以换挡过程中产生了动力传递的中断,车辆必然产生减速度,换挡时间长,给车辆的加速性、舒适性等带来不利影响。为了既可以充分利用AMT所具有的优点,又可以消除其中断动力换挡的缺点,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就应运而生了,这就是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Transmission) ,简称DCT。由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对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乘坐舒适性都有很好的改善,再加上比较适合我国以手动变速器为主导的市场,所以目前,这种自动变速器已成为许多汽车厂家关注的热点。 由以上论述可以知道国家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大力支持,作为“十一五”重点支持项目,作为自己的自主创新点,请看下面的一段材料引至中国科技部。 “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汽车开发先进技术”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任务要求设置。 项目总体目标是开发出满足“十一五”末期国家汽车相关标准、法规的轿车以及重型商用车整车产品、适应于轿车的直喷汽油机和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以及适应于重型商用车的柴油机和机械自动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和总成。 项目将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产学研结合,以轿车开发技术和重型商用车开发技术为主线,以关键零部件开发技术和基础共性技术为支撑,产业链协同发展。通过自主创新,突破汽车设计、开发的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我国

变速器设计文献综述

变速器设计文献综述

变速器设计文献综述 摘要:车辆的变速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车辆行驶的经济性、动力性、驾乘舒适性,是车辆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变速器产业的发展状况,介绍了国内外先进的变速器设计方法、科学的开发流程等,还根据我国变速器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问题,并且对变速器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变速器,科学开发流程、先进设计方法 一.变速器研究意义 变速器是伴随汽车出现的产物,是组成一辆汽车的必需品,而变速器设计更是汽车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变速器的作用是用来改变传动比,使发动机尽量工作在有利的工况下,满足不同的行驶要求。在不同的行驶条件下,要求汽车行驶速度和驱动扭矩能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而汽车发动机的特性是转速变化范围较小,扭矩变化范围更不可能满足实际路况需要,而变速器能做到在大范围内改变汽车行驶速度的大小和汽车驱动轮上扭矩的大小。因此,变速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性能。随着技术进步,变速器在最基本的传动功能之外,也在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例如实现倒车行驶,用来满足汽车倒退行驶的需要; 中断动力传递,在发动机能够怠速运转,汽车换档或需要停车时,中断向驱动轮的动力传递; 实现空档,当离合器接合时,变速箱可以不输出动力。由此可见,研究变速器对汽车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国内外变速器使用的现状 在欧洲市场上,原本手动变速器占据的绝大部分的市场,在不断被自动变速器侵占。例如在西欧,2005年生产的装配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占汽车总量的23%。而10年前,这个数字仅为13%。可见自动变速器正在成为市场的主流。在中国市场上,配备自动变速器也已经成为车用变速器的重要趋势。然而,在自动变速器方面,由于其新工艺、新技术和设计原理与传统手动变速器有比较大的差异,导致国内厂家在自动变速器的研发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即使向国外厂商寻求技术帮助,他们也不约而同地对国内厂家进行了技术封锁,这导致我国的自动变速器相比国外产品性能低下,需要大量依赖进口。据统计,进口产品占我国自动变速器市场的78%。而在手动变速器方面,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设计原理和生产工艺等都较为成熟,技术难度也相对较低,因此我国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并自主创新,能做到自主生产,基本满足了本土车辆厂商的生产需要。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汽车变速器的市场将以自动变速器为主,发展和掌握高端自动变速器制造技术是追赶世界变速器制造技术的重要途径。而优先开发手自一体变速器在技术上可以延续我国在手动变速箱上积累的经验,更有利于我国变速器产业的发展。 三. 国外变速器先进的设计方法 近10年以来,我国变速器产业特别重视新产品的开发研制,无论是从人力物力的投入,还是资金的投入,都是非常巨大的。

五档变速器 综述

综述 题目名称:CA1116型汽车5档变速器设计题目类别:工程设计类 系别:机电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黎明 学号:0814014010001 指导教师:

摘要 变速器是用于改变发动机的转矩及转速,以适应汽车在起步、加速、行驶以克服各种道路障碍等不同的条件下对驱动车轮牵引力及车速不同要求的总成。设置变速器的目的是在各种行驶工况下,使汽车获得不同的牵引力和速度,同时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内工作。因此,它的性能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现代汽车上广泛采用活塞式内燃机作为动力源,它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但其性能与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之间存在着较大矛盾,即发动机的转矩、转速与汽车的牵引力、车速要求之间的矛盾。对此,尽靠现代汽车的内燃机本身是无法解决的。为此,在汽车传动系中设置了变速器和主减速器。从而使驱动车轮的扭矩增大为发动机的若干倍,同时又可使其转速减小到发动机的若干分之一[2]。 关键词:变速器;同步器;齿轮;设计

一、变速器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及种类: 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从现在市场上不同车型所配置的变速器来看,主要分为: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手动/自动变速器(AMT)、无级变速器(CVT).手动变速器(Manual Transmission)采用齿轮组,每档的齿轮组的齿数是固定的,所以各档的变速比是个定值(也就是所谓的“级”),所以说它是有级变速器[3]。 随着汽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行驶速度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这就要使汽车的变速器的变速比要尽量的多,所以无级是最佳的 选择。尽管传统的齿轮变速箱并不是很理想,但是以其结构简单、功率大和效率高三大优势依然占据了汽车变速箱领域的主要地位。虽然今天还没有满意的无级变速箱,这是汽车领域的缺陷和遗憾。但人们依然没有放弃寻找对理想无级变速箱的努力,汽车生产商们对无级变速箱有着很大的热情,极度的重视无级变速箱的实用化进程。 二、本次课题设计是对CA1116型货车5档变速箱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以下几点作为设计指导: 1、变速器的功用 ①改变传动比。汽车上所应用的发动机具有的转矩变化范围小、转速高的特点,这与汽车的实际行驶状况是不相适应的。如果没有变速器而直接将发动机与驱动桥连接在一起,首先由于发动机的转矩小,不能克服汽车的行驶阻力,使汽车根本无法起步;其次假设汽车行驶起来,也会由于车速过高而不适用,甚至无法驾控。所以必须改变发动机的转矩和转速特性,使发动机转矩增大、转速下降以适应汽车实际行驶的要求。变速器是通过使用不同的挡位来改变传动比,从而改变传递给驱动轮的转矩和转速。 ②实现倒车。发动机的旋转方向从前往后看的话为顺时针方向,且是不能改变的,为了实现汽车的倒向行驶,变速器中设置了倒挡。 ③利用空挡中断动力的传递。在发动机启动、怠速运转、变速器换挡、汽车滑行和暂时停车等情况下,都需要中断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因此变速器中设有空挡 2、变速器的组成

汽车自动变速箱发展概况及需求分析

汽车自动变速箱发展概况及需求分析 发表时间:2018-03-14T15:21:31.4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作者:李目佳 [导读]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汽车自动变速箱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湖北武汉 430058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汽车自动变速箱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就汽车自动变速箱发展和发展需求做了讨论,希望对读者有所助益。 关键词:汽车自动变速箱;发展概况;需求 自动变速箱,利用行星齿轮机构进行变速,它能根据油门踏板程度和车速变化,自动地进行变速。而驾驶者只需操纵加速踏板控制车速即可。一般来讲,汽车上常用的自动变速箱有以下几种类型:液力自动变速箱、液压传动自动变速箱、电力传动自动变速箱、有级式机械自动变速箱和无级式机械自动变速箱等。液力自动变速箱主要是由液压控制的齿轮变速系统构成,主要包含自动离合器和自动变速箱两大部分。它能够根据油门的开度和车速的变化,自动地进行换挡,是日常最常使用的。 1 汽车自动变速箱的发展概况 1.1液力自动变速箱的发展现状 液力自动变速箱(AT)是由液力传动系统、机械式齿轮变速系统、液压操纵系统、液压或电子控制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进行变速变矩。AT历经70年的发展,目前在自动变速箱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国外,AT 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汽车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很高的市场占有率,6AT、7AT 在2002~2003年相继成功研发,近几年又开发出8AT。在国内,从一汽的CA770红旗轿车上第一次装备后,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4T65E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箱、上海大众的帕萨特B5和一汽大众的捷达装备的AG4-95 相继投产使用。近些年国内各汽车公司在自主研发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求和国外的技术合作,盛瑞动力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2007年引进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乘用车8AT项目。 1.2无级自动变速箱的发展现状 无级自动变速箱(CVT)主要由机械传动、液压控制、电子控制和换挡控制机构四部分组成,采用两个可改变直径的传动轮中间套上传动带的机构进行传动。无级变速传动最早出现在 19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在国外,VDT 公司分别于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推出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对 CVT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Nissan、Ford、以及 Fiat 等厂商均在生产CVT,且随着 Ford 公司推出能够用于扭矩365N?m、排量 3.8 L 的 V6 发动机的CVT后,改变了CVT 只能用于中型车的弊端。国内的CVT 技术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开始大量引入国外设备,吸收国外技术与自主研发创新相结合,现今国内CVT的研制已经从仿造阶段进入创新阶段。 1.3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的发展现状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是在传统的手动齿轮式变速器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它揉合了AT(自动)和MT(手动)两者优点的机电液一体化自动变速箱;AMT既具有液力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的优点,又保留了原手动变速器齿轮传动的优点。 AMT用先进的电子技术改造传统的手动变速器,不仅保留了原齿轮变速器效率高、低成本的长处,而且还具备了液力自动变速器采用自动换档所带来的全部优点。它以特有的经济、方便、安全、舒适性而备受所有驾驶者的欢迎,成为各国开发的热点。驾驶员通过加速踏板和操纵杆向电子控制单元(ECU)传递控制信号;电子控制单元采集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等信号,时刻掌握着车辆的行驶状态;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这些信号按存储于其中的最佳程序,最佳换档规律、离合器模糊控制规律、发动机供油自适应调节规律等,对发动机供油、离合器的分离与结合、变速器换档三者的动作与时序实现最佳匹配。从而获得优良的燃油经济性与动力性能以及平稳起步与迅速换档的能力,以达到驾驶员所期望的结果。 三、汽车自动变速箱发展需求 1.液力自动变速箱的市场发展需求 (1)传动系统向多速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期4速AT开始被广泛应用,2003年Benz公司在后轮驱动轿车上装备7速AT,如今ZF公司已经成功推出乘用车8速AT。随着AT的档位的不断增加,对于增强传递动力以及降低燃油有着重要意义。 (2)液力变矩器部件结构的不断优化。 基于三位叶栅理论和模拟技术仿真的优化设计,可以使循环形状及泵轮、涡轮和导轮的叶片形状与角度的设计更精确、合理,使变矩器结构更紧凑,传递效率更高。 2.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的市场发展需求 (1)提高系统可靠性 提高AMT可靠性的重点是完善AMT系统中的电控部分,其中加强对容错控制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是重中之重:通过自适应控制方式保证汽车的软硬件和执行机构在不同路面、不同天气条件以及不同驾驶风格等情况下都能安全可靠地工作。 (2)协调化控制 通过对发动机、离合器和换挡执行机构的协调控制,改善汽车的换挡舒适性等各种性能并减少排放。该控制思想可以使汽车的各关键总咸部件实现优化组合,对提高整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3.无级自动变速箱的市场发展需求 (1)提高扭矩传递能力。 随着满足人们对汽车动力的需求,CVT动力传动能力也应进一步提高。目前CVT对于传递扭矩的研制目标是达到J400 N?m。采用新型材料、提高带或链的强度及耐磨性是增大扭矩传递的重要途径。 (2)提高传递效率 齿轮CVT是目前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设计思想,传递效率可以很容易达到90%以上。此外,减小摩擦损失、避免传动过程中出现打滑也是提高传递效率的重要方面。

自动变速器习题

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复习题 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 1.自动变速器主要由()、()、()等组成, 2.传统的液力自动变速器根据汽车的()和()的变化,自动变换挡位。 3.自动变速器按照汽车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4.自动变速器按照液力变矩器的形式可分为有()和()两种。 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 1.自动变速器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变速机构)、(换档操纵机构)等组成, 2.传统的液力自动变速器根据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节气门开度)的变化,自动变换挡位。 3.自动变速器按照汽车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后驱动自动变速器)和(前驱动自动变速器)两种。 4.自动变速器按照液力变矩器的形式可分为有(锁止离合器)和(无锁止离台器)两种。 二、简答 1.自动变速器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2.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3.电控自动变速器是怎样工作的? 4.常用的自动变速器分类方法有哪些? 5.自动变速器有哪些优缺点? 简答 1.自动变速器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液力变矩器、变速齿轮机构、供油系统、自动换档控制系统和换档操纵机构等五大部分。 2.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3.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是在液力自动变速器基础上增设电子控制系统而形成的。它通过传感器和开关监测汽车和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接受驾驶员的指令,并将所获得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到电控单元。电控单元根据这些信号,通过电磁阀控制液压控制装置的换档阀,使其打开或关闭通往换档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油路,从而控制换档时刻和档位的变换,以实现自动变速。 4.常用的自动变速器分类方法 1)按变速方式分类 汽车自动变速器按变速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有级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两种。2)按汽车驱动方式分类 自动变速器按照汽车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后驱动自动变速器和前驱动自动变速器两种。这两种自动变速器在结构和布置上有很大的不同。 3)按自动变速器前进挡的挡位数不同分类 自动变速器按前进挡的挡位数不同,可分为2个前进挡、3个前进档、4个前进挡三种 4)按齿轮变速器的类型分类 自动变速器按齿轮变速器的类型不同,可分为普通齿轮式和行星齿轮式两种。 5)按变矩器的类型分类 这种变矩器又分为有锁止离合器和无锁止离台器两种。 6)按控制方式分类 自动变速器按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液力控制自动变速器和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两种。 5.自动变速器优缺点 自动变速器优点: 1).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寿命高

汽车自动变速器动力传动设计及运动分析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设计题目:汽车自动变速器动力传动设计 及运动分析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2007级机制 学生姓名学号 2007111426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设计地点重庆工商大学 日期 2011 年 4 月 5 日

目录 前言 (3) 一、自动变速器 (3) 1.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发展及应用 (3) 1.1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组成 (3) 1.2自动变速器的发展概况 (4) 2.自动变速器的几种形式及原理、优缺点概述 (5) 2.1 AT—液力自动变速器 (5) 2.2 手自一体变速器 (5) 2.3 CVT—无级自动变速器 (6) 2.4 DSG—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7) 3 .普通斜齿轮式自动变速器设计各文献的简述 (8) 3.1 自动变速器的动力传动示意图及传动原理 (8) 3.2四速普通斜齿轮自动变速器各档位的传动路线 (9) 二、软件应用简介 (11) 1.CATIA (11) 三、自动变速器相关的问题研究 (11) 参考文献 (12)

前言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车型的多样化、操纵系统自动化、个性化已经成为汽车发展的趋势。而变速器设计是汽车设计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用来改变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和转速,因此它的性能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对轿车而言,其设计意义更为明显。在对汽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车辆的舒适性也是评价汽车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变速器的设计如果不合理,将会使汽车的舒适性下降,使汽车的运行噪声增大。本设计针对乘用车变速器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本设计基于雅阁变速器,结合机械变速器的设计方法,深入研究了变速器传动比的计算,挡数的分配,齿轮参数的计算,轴及轴承的选择等,从而使乘用车的舒适性和动力性有进一步的的提高。 一、自动变速器 1.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发展及应用 世界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汽车工业迅速兴起,从数量上已成为汽车大国。世界各国汽车公司都争先恐后地涌入我国,有原来向中国出口汽车,转为在中国国内合作生产汽车,并带来了大量先进的技术,其中汽车自动变速器就成为典型的汽车新技术。AMT是一种经济型的自动变速器,与AT相比,AMT更适合中国汽车工业的现实,国内采用AMT自动变速技术既可以保留原有的手动变速器生产线,又可大大节省用于重建专业生产线及设备的投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献[1][2][3]对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阐述,了解到自动变速器主要组成机构的一个发展历程及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组成和应用。 1.1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组成 自动变速器的厂牌型号很多,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也有所不同,但它们的组成基本相同,都是由液力变矩器和齿轮式自动变速器组合起来的。常见的组成部分有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离合器、制动器、油泵、滤清器、管道、控制阀体、速度调压器等,按照这些部件的功能,可将它们分成液力变矩器、变速齿轮机构、供油系统、自动换挡控制系统和换挡操纵机构等五大部分。

自动变速器 — 概述

【课题】汽车传动系 【教学内容】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第一章第四节自动变速器概述第15、16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史。 能力目标: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分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 【教学重点】自动变速器的分类。 【教学难点】自动变速器的组成。 【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自动变速器动画。 【教法学法】演示教学法,讲授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播放自动变速器的视频,让学生与手动变速器进行对比。 新课进程 一、变速器的发展状况。 (1)手动变速器MT (手动操控-有级)操控感强。 (2)自动变速器AT (自动控制-有级)方便,舒适。 (3)无级变速器CVT(自动控制-无级)舒适性好,经济性好,但其成本高,钢带易打滑(应用于小功率的汽车)。 二、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史。 (1)二战时期开始研制 (2)1948年出现了可根据车速和节气门位置变化进行自动换档的自动变速器 (3)经过40年的发展,自动变速器于80年代广泛应用于国外的汽车上 (4)21世纪初,在中国开始批量装配 三、自动变速器的优点。 (1)减轻驾驶员的负担 (2)减少传动过程中的冲击,提高了系统寿命和乘坐舒适性 (3)起步、加速平稳 (4)电脑控制、降低排放污染 四、AT的类型 (一)按变速器内部结构的不同可分为:

(1)后驱动型AT:用于FR车辆,输入轴与输出轴同轴线,长度尺寸较长。 (2)前驱动型AT :也称自动驱动桥,用于FF车辆,内部还装有主减速器与差速器,输入轴与输出轴呈前后平行布置,横向尺寸较宽,长度尺寸较短。 (二)按变速器内部所采用齿轮形式的不同可分为: (1)普通齿轮,又称固定轴式。 (2)行星齿轮,又称旋转轴式。 (三)按变速器换档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1)液压控制式(液压式) 将决定变速器档位的汽车运行参数转变成液压信号,利用液压控制原理实现对变速器档位的控制。 (2)电子液压控制式(电液式) 将决定变速器档位的汽车运行参数转变成电压信号,利用电子控制原理和液压控制原理实现对变速器档位的控制。 (四)按变速器前进档位数的不同可分为: 2档:如红旗CA770轿车; 3档:如雪佛莱子弹头的3T40型变速器;(2档与3档的变速器已经越来越少) 4档:如别克轿车的4T65E型变速器;(应用广泛,绝大多数变速器都是4档式) 5档:如德国ZF公司的5HP-18型变速器;(新生产的豪华车开始采用5档式) (五)按变速器功能的不同可分为: (1)单纯自动式:只有一种功能,即按自动变档方式工作。(大都数AT都采用这种) (2)自动/手动一体式:既可以按自动变速方式运行,又可以以手动换档方式运行。 五、结构组成 (1)变矩器(4元件带锁止离合器的居多)。 (2)齿轮传动装置,辛普森行星轮系(应用最多);拉维奈行星轮系(结构紧凑);平行轴式圆柱齿轮系(本田汽车)。 (3)阀体 (全液控电液控-电磁阀应用越来越多)。 (4)操纵部分。 课堂小结:1。自动变速器的优点。 2.AT的类型。 知识验收:1.按变速器内部所采用齿轮形式的不同可分为。 2.按变速器前进档位数的不同可分为。 作业布置:1.简述自动变速器的优缺点?

变速箱概述

一.变速器概述 变速器功用 (1)改变传动比,满足不同行驶条件对牵引力的需要,使发动机尽量工作在有利的工况下,满足可能的行驶速度要求。 (2)实现倒车行驶,用来满足汽车倒退行驶的需要。 (3)中断动力传递,在发动机起动,怠速运转,汽车换档或需要停车进行动力输出时,中断向驱动轮的动力传递。 变速器分类 1)按传动比的变化方式划分,变速器可分为有级式、无级式和综合式三种。 (a)有级式变速器:有几个可选择的固定传动比,采用齿轮传动。又可分为:齿轮轴线固定的普通齿轮变速器和部分齿轮(行星齿轮)轴线旋转的行星齿轮变速器两种。 (b)无级式变速器:传动比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常见的有液力式,机械式和电力式等。 (c)综合式变速器:由有级式变速器和无级式变速器共同组成的,其传动比可以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几个分段的范围内作无级变化。 2)按操纵方式划分,变速器可以分为强制操纵式,自动操纵式和半自动操纵式三种。(a)强制操纵式变速器:靠驾驶员直接操纵变速杆换档。 (b)自动操纵式变速器:传动比的选择和换档是自动进行的。驾驶员只需操纵加速踏板,变速器就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负荷信号和车速信号来控制执行元件,实现档位的变换。(c)半自动操纵式变速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部分档位自动换档,部分档位手动(强制)换档;另一类是预先用按钮选定档位,在采下离合器踏板或松开加速踏板时,由执行机构自行换档。二.普通齿轮变速器 普通齿轮变速器主要分为三轴变速器和两轴变速器两种。它们的特点将在下面的变速器传动机构中介绍。 变速器传动机构 (1)三轴变速器这类变速器的前进档主要由输入(第一)轴、中间轴和输出(第二)轴组成。 (2)两轴变速器这类变速器的前进档主要由输入和输出两根轴组成。 三轴五档变速器有五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由壳体、第一轴(输入轴)、中间轴、第二轴(输出轴)、倒档轴、各轴上齿轮、操纵机构等几部分组成。

变速器的发展历史

变速器的发展历史 了解汽车的人都知道,汽车的动力是由发动机产生的。而发动机发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等传递到车轮。变速器的重 要性由此可见,所以,了解变速器的发展历史是每个爱车人所必需的。变速器的基本作用是: 1)改动传动比,降速增扭。 2)利用倒档实现汽车的倒向行驶。 3)在发动机熄火的情况下,利用空档中断动力传递,且便于汽 车起动、怠速、换挡和动力输出。 近百年,变速器经历了用变速杆改变链条的传动比→手动变速器 →有级变速器→无级变速器的发展历史。 1、早起汽车传动系统 早期的汽车传动系统,从发动机到车轮之间的动力形式很简单。 发动机驱动一组锥齿减速齿轮,再传动到一根轴和皮带轮。皮带轮和驱动桥上的内齿轮啮合,使汽车行驶,大齿轮用来加速,能使汽车达 到32 km/h的速度。如果遇到上坡,而爬坡能力不够时,驾驶员就停 下车子,把小链轮啮合后进行驱动。 世界上第一辆汽油汽车由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于1886年同时宣告制成,卡尔·本茨制造的是三轮汽车,后者制 造的是四轮汽车。在三轮汽车中,汽油机发动以后,动力经齿轮和链 条传至后轴,后轴系两个半轴,中间装有差速器,有利于车辆转弯。

前轮架位于一个叉形结构架上,类似现代自行车的前叉装置,上面有转向手柄,用来操纵车辆转弯。这辆车上还装有变速杆,用来改变链条的传动比,使车速快慢自如. 2、手动变速器 手动变速器是靠驾驶员直接操纵换挡手柄换挡, 为汽车最初普遍采用。在20世纪60年代,大部分的汽车变速器只有3个档位,只有高速档具备同步器。当时驾驶员驾驶车辆时,必须有很好的技术,才能 平顺地换档。发展至今,大多数手动变速器也搭载有5档,甚至6档速率。低档速率对节约燃料有好处,加快速度需要变高速档。 手动变速器(MT)主要采用齿轮传动的降速增扭原理,变速器内有多组传动比不同的齿轮副,一对齿数不同的齿轮啮合传动时,若小齿动时,输出转速就增高。汽车行驶时的换挡就是通过操纵机构使变速器内不同的齿轮副工作。 1 2 122112M M z z n n i z 1,n 1,M 1,主动齿轮的参数;z 2,n 2,M 2为从动齿轮的参数。如图1 所示: 图1 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器习题 01

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复习题 1.自动变速器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变速机构、换档操纵机构等组成, 2.传统的液力自动变速器根据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节气门开度的变化自变换挡位。 3.自动变速器按照汽车驱动方式的不同,分为后驱动自动变速器和前驱动自动变速器两种。 4.自动变速器按照液力变矩器的形式可分为有锁止离合器和无锁止离台器两种。 1.自动变速器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自动变速器由力变矩器、变速齿轮机构、供油系统、自动换档控制系统和换档操纵机构等五大部分。 2.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3.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是在液力自动变速器基础上增设电子控制系统而形成的。它通过传感器和开关监测汽车和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接受驾驶员的指令,并将所获得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到电控单元。电控单元根据这些信号,通过电磁阀控制液压控制装置的换档阀,使其打开或关闭通往换档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油路,从而控制换档时刻和档位的变换,以实现自动变速。 4.常用的自动变速器分类方法 1)按变速方式分类可分为有级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两种。 2)按汽车驱动方式分类可分为后驱动自动变速器和前驱动自动变速器两种。

3)按自动变速器前进挡的挡位数不同分类可分为2个前进挡、3个前进档、4个前进挡三种4)按齿轮变速器的类型分类可分为普通齿轮式和行星齿轮式两种。 5)按变矩器的类型分类有锁止离合器和无锁止离台器两种。 6)按控制方式分类可分为液力控制自动变速器和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两种。 5.自动变速器优缺点:优点:1).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寿命高 2).驾驶性能好3)行驶性能好4)安全性能好:自5).降低废气排放发动机在怠速和高速运行时,排放的废气中CO或CH 化合物的浓度较高。缺点:结构较复杂:效率不够高:维修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第二章液压供给系统复习题 1.现代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给系统,总是围绕着液流的压力、流量及方向等组成的基本回路。 2.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给系统工作油压通常不超过2MPa,所以应用最广泛的是齿轮泵。 3. 变速器中常见的油泵有内啮合式齿轮泵、转子式油泵和叶片式油泵。 4. 内啮合齿轮泵主要由外齿齿轮、内齿齿轮、月牙形隔板、泵壳、泵盖等部件组成, 5.转子式油泵是齿轮式油泵的变形主要由内转子、外转子、泵壳和泵盖等组成。 6. 叶片式油泵由定子、转子、叶片、配油盘、壳体及泵盖等组成。 7 液压控制阀可分为压力控制阀、方向控制阀、流量阀和比例控制阀四大类。 8 压力控制阀常分为球阀、活塞阀和滑阀三种。 9液压控制阀中常见的方向控制阀有单向阀和换向阀。 10 在自动变速器供油系统中,有三种滤油装置是粗滤器、精滤器和阀前专用滤清器。 1.叙述油泵的结构形式与工作原理:变速器中常见的油泵有(内啮合式齿轮泵)、(转子式油泵)和(叶片式油泵) 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月牙形隔板将内齿轮与外齿轮的轮齿之间空出的容积分隔成两个部分,在齿轮旋转时齿轮的轮齿由啮合到分离的那一部分,其容积由小变大,称为吸油腔;齿轮由分离进入啮合的那一部分,其容积由大变小,称为压油腔。由于内、外齿轮的齿顶和月牙形隔板的配合是很紧密的,所以吸油腔和压油腔是互相密封的。当发动机运转时,变矩器壳体后瑞的铀套带动小齿轮和内齿轮一起朝图中顺时针方向运转,此时在吸汹腔内,由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