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

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

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
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

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

树状网:适用于小城市和小型工矿企业。树状网的供水可靠性较差,管网中任一段管线损坏时,该管段以后的所有管线就会断水。另外,树状网的末端,用水量小,管中的水流缓慢,甚至停滞不流,水质容易变坏,有出现浑水和红水的可能,但造价低。

环状网:适用于用水保证率较大的地区。这类管网当任一断管网损坏时,可以关闭附近的阀门使其余管线隔开,让后进行检修,水还可以另外从其他管线供应用户,断水的地区可以缩小,从而供水可靠性增加,还可以大大减轻水锤作用产生的危害,但造价高。

2、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形式:平行式:地形坡度很大的城市

正交式:地形平坦略向一边倾斜的城市

①正交布置:干管长度短,管径小,因而经济,污水排出也迅速。氮由于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会使体受到严重污染,影响环境。适用于排出雨水。

②截流式布置:在正交布置的前提下,沿河岸在铺设主干管,并将各干管的污水截流送至污水厂,对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有重大意义。但因雨天时有部分混合污水写入水体,会造成水体污染。适用于分流制污水处理系统和区域排水系统。

③平行式布置: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基本平行、主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成一定斜角铺设,在地势坡度较大的地区能避免因干管坡度及管内流速过大而使管道受到严重冲刷。适用于地势向河流方向有较大倾斜的地区。

④分区布置形式:在地势高低相差很大的地区,高地取得污水靠重力流直接流入污水厂,低地区的污水用水泵抽送至高低区干管或污水厂,充分利用地形排水,节省电力,适用于个别阶梯地形或起伏很大的地区。

⑤分散布置:各排水区域有独立的排水系统,干管呈辐射状分布,其干管长度短,管径小,管道埋深可能浅,便于污水灌溉,但污水厂和泵站的数量多,适用于当城市周围有河流或城市中央部分地势高,地势向周围倾斜的地区。

⑥环绕式:沿四周布设主干管,将各干管的污水截流送至污水处理厂,是分散布置的发展,适用于建造污水厂用地不足及建造大型污水厂的基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比建小型厂经济的地区。

7、对于非满管流而言,管渠充满度越大过流能力越大吗为什么

不会越大,因为充满度是指管道中水深和管道直径的比值,过流能力是反应单位时间内此管道通过的流量,假设直径不变,水深一定范围增加,过流能力会加大,若超过一定范围,反而会阻碍管道过流能力,过流能力会下降。

当充满度y/D=时,管中流量最大,为满管流量的倍;当充满度y/D=时,管中流速最大,为满管流的倍。

4、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合流制:

(1)排水区域内有一处或多处水量充沛的水体,其流量和流速都足够大,一定量的混合污水排入后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危害程度较小在允许范围内;

(2)街坊和街道的建设比较完善,必须采用暗埋管渠排除雨水,而街道横断面又较窄,

管渠的设置位置受到限制时;

(3)地面有一定的坡度倾向水体,当水体高水位时,岸边不受淹没,污水在中途不需泵站提升。

8、截流式合流制布置特点:

(1)管网的布置应使所有服务面积上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都能合理地排入管渠,并能以可能的最短的距离排向水体;

(2)沿水体岸边布置和水体平行的截流干管,在截流干管的适当位置上设置溢流井,使超过截流干管设计运输能力的那部分混合污水能顺利地通过溢流井能就近排入水体;

(3)必须合理地确定溢流井的数目和位置,一边尽可能的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减小截流干管的断面尺寸和缩短排放渠道的长度;

(4)在合流制管网系统的上游排水区域,如果雨水可沿地面的街道边沟排泄,则该区域可只设排水管道,只有当雨水不能沿地面排泄时,才考虑布置合流管网。

9、截流倍数:当溢流井内的水流刚达到溢流状态的时候,合流管和截流管中德雨水量和旱流污水量的比值。

给水管网设计.

目录 一、给水系统的布置 1、给水系统的给水布置 2、给水管网布置形式 3、二级泵房供水方式 二、给水管网定线 三、设计用水量 1、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2、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情况 3、最高日最高时设计用水量 4、计算二泵房、水塔、管网设计流量 5、计算清水池设计容积和水塔设计容积 四、管材的选择 五、管网水力计算 六、校核水力计算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一、给水系统的布置 (1)给水系统的给水布置 给水系统有统一给水系统,分系统给水系统(包括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及分压给水系统),多水源给水系统和分地区给水系统。本设计城市规模较小,地形较为平坦,其工业用水在总供水量所占比例较小,且城市内工厂位置分散,用水量少,故可采用同一系统供应生活、生产和消防等各种用水,即使其供水有统一的水质和水压。鉴于城市规模小,且管道铺设所需距离较长,本设计选择单水源给水系统。从设计施工费用等方面考虑,单水源统一给水系统的投资也相对较小,较为经济。综上所诉,本设计采用单水源统一给水系统。 (2)给水管网布置形式 城市给水官网的基本布置形式主要有环状与树枝状两种。树状网的供水安全性较差,当管中某一段管线损坏时,在该管段以后的所有管线就会断水。而且,由于枝状网的末端,因用水量已经很小,管中的水流缓慢,因此水质容易变坏,环状网是管线连接成环状,某一管段损坏时,可以关闭附近的阀门是和其余管线隔开,以进行检修,其余管线仍能够正常工作,断水的地区可以缩小,从而保证供水的安全可靠性。另外,还可以大大减小因水锤作用产生的危害,在树状网中,则往往一次而是管线损坏。但是其造价明显比树状网为高。一般大中城市采用环状管网,而供水安全性要求较低的小城镇则可以猜用树状管网。但是,为了提高城镇供水的安全可靠性以及保证远期经济的发展,本实例仍然采用环状网,并且是有水塔的环状网给水管网。 (3)二级泵房供水方式 综合考虑居民用水情况以及具体地形情况,拟在管网末端设置对置水塔,由于水塔可调节水泵供水和用水之间的流量差,二泵站的供水量可以与用水量不相等,即水泵可以采用分级供水的办法,分级供水的原则是:(1)泵站各级供水线尽量接近用水线,以减小水塔的调节容积,分级输一般不多于三级:(2)分级供水时,应注意每级能否选到合适的水泵,以及水泵机组的合理搭配,尽可能满足今后和一段时间内用水量增长的需要。依据以上原则,本设计采用二泵房分二级供水。

浅谈市政给水管网设计中的要点

浅谈市政给水管网设计中的要点 发表时间:2019-08-13T11:24:35.0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作者:任洋洋 [导读] 摘要:市政给水工程的管网设计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严格遵循规范要求与手册内容展开设计。 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第六分公司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市政给水工程的管网设计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严格遵循规范要求与手册内容展开设计。与此同时,应将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与本地区地理位置、气候与温度等多种因素相结合,将经济科学性以及技术可靠性当做切入点,充分考虑市政给水网,以保证更好地达到城市对于水质要求,为水需求量的充足性提供有力的保障。基于此,将市政给水管网及设计方面的重点内容进行分析,以期有所帮助。 关键词:市政给水工程管网设计要点分析 市政给水工程对于每一个城市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不仅需要确保水质的质量和安全,还需要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另外,依照我国未来的发展前景看,水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我国当前大部分城市用水量较高,造成水资源短缺问题愈加严重。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完善市政给排水设计工程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还会对我国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但由于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各行业发展规模逐渐扩大,从而导致用水量逐渐增加。因此,市政在对给排水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当地城市实际用水状况进行考虑和了解,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现有水资源能够得到充分运用,而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提高对供水自身安全性的重视程度。 1市政给水管网设计要点分析 1.1科学合理地选择管材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与研究,在市政给水管网当中,常见的管材主要包括五种类型:第一,复合管。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与钢塑复合管是复合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机结合塑料产品与钢管优势,不仅能够弥补塑料产品的不足之处,同样还能够对钢管自身缺陷予以有效克服;第二,塑料管。一般情况下,塑料管也被称之为PE管,其本身的柔韧性、耐腐蚀性、密封性等都较为理想,而且实际使用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在抗震与抗内冲击方面的能力极强,为此在市政给水管道安装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属于聚乙烯管材中的以后总类型;第三,预应力钢铜混凝土管。这种类型管材的构成部分就是高强度钢丝、混凝土与薄钢板,而且自身的抗拉性与抗压抗渗性都十分理想,具有较强的密封性与耐腐蚀性能;第四,预应力混凝土管。所谓的预应力混凝土管主要是针对制作过程而言,需事先针对受拉区域施加应压力,进而构成人为应力状态。这种管材的明显优势就是对裂缝所引发的内压缺陷进行弥补;第五,承插式给水铸铁管。这种类型管材本身的强度较高,而且具有明显的承压能力,接口作业便利且施工方便。但需要注意的是,其材质较为脆弱且难以承受较大的负荷量。 1.2科学合理地确定管径 在管径设计过程中,如果管径设计合理,那么在确保其水压满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也能够降低损耗,一定程度上还能够节省资金支出。在确定管径的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水管的输水量进行设计。通常情况下,确定管径的情形有四种:首先,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与居民生活用水是组成生活用水的重要部分,所以,必须要对生活用水量与最高日时变化的系数进行充分地分析;其次,管道漏水量与未预见水量。通常情况下,管网的漏水量与未预见水量都需要按照日用量的最高百分比进行计算并确定亦或是按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中的详细内容估算并确定用水量;再次,洒路与绿地用水。通常,洒路与绿地用水都需要考虑气候、绿化以及气候与土壤等多种因素存在紧密的联系;最后,工业用水。在工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工业用水所指代的就是包含生产的用水量与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为此,会将生产工艺的基本要求以及车间性质作为重要参考依据进行确定。 1.3科学合理地开展管道平面布置工作 合理布置管道平面的目的就是确保给水管位置设计的合理性,因给水管道水流的方向会直接影响供水、施工作业与工程造价,所以,在对管道平面布置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诸多因素进行考虑,采用灵活的技术手段选择使用相对应的给水管线路,进一步增强给水管道工程项目的安全程度与适用性。而在设计给水管网的时候,应综合考虑当地地形与地理位置完成管线定位的目标,尽可能不在建筑物的下方穿越亦或是架设管线,进而为后期的管线维修与维护工作开展提供便利。 1.4管道深埋作业 在管道埋深方面,应充分考虑管材本身性能与抗冻的情况完成设计任务。在实践过程中,因给水管线会始终穿越其他管线,使得管线复杂性不断提高。这样一来,管道就会出现起伏的情况,增加了管道本身的安全隐患。为此,必须要严格遵循多顺直与少曲折的基本原则,尽量降低水头的损失。 2市政给水管网设计的具体应用 2.1市政给水管网设计案例概述 某城市由两个区域构成,即甲与乙。两个区域的人口数量分别是100000与220000,该区域土壤是粘士,且每年的平均降水量是 800mm,而且地下水的水位是510m,而平均的气温处于20摄氏度。其中,将水泵房的水量设计成每小时5200立方米。 2.2合理布置给水管道 第一,线路布置。在布置线路的过程中,尽量缩短线路并且避免陡峭问题的发生,不断增强工程项目造价的经济性。与此同时,将既有规划路或者是道路作为参考开展施工作业,为后期线路维修与维护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应尽可能规避选择易引发地质灾害的区域。可以对水位高差的现象进行合理地运用,对重力运输水进行优先考虑,还且也需要有机结合分期施工与近远期施工的方式。第二,管网布置。其中,应保证给水管网呈现出环球状,而且给水管网布置过程中,需选择与主要用水地区域距离最佳的位置进行设计。另外,干管最好布置在道路当中。在此基础上,应将连接管应用在配水干管问。最后,配水支管的管径应控制在150—200mm之间,承担超过150mm的消防任务,向用户与消防栓配给水资源。 2.3给水管网水利的计算 第一,计算给水管网。在计算给水管网的过程中,应将最高用水消防的情况以及最高用水时当做重要的参考依据。其中,生活用水管网水压的设计需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楼层。在此工程项目中,管网节点30作为控制点,而层数为7,所以,水压的设计应当是30m。另外,应充分考虑具体状况,严格校核最不利管段的事故与消防。具体的事故内容如下:水压与其设计要求相适应,且下水流量在设计中占据75%

13室内给水管网的布置与敷设

1.3室内给水管网的布置与敷设 (1学时) 室内给水管道设置的合理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①设计室内给水系统时,应根据建筑标准及用水要求,合理地布置室内给水管道和确定管道的敷设方式,以保证供水安全可靠、节省工料、便于施工和日常维护管理。②管道施工时应严格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在设计合理的前提下,针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施工工艺的要求,使用的要求等诸多因素进行合理的施工以满足使用的需要。 1.3.1引入管和水表节点的布置 1.3.1.1引入管的布置 建筑物的引入管一般宜从建筑物用水量最大处接入。当建筑物内部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分布较均匀时,可从建筑物中部引入,这样可使大口径管段最短,并且便于平衡水压。 对于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应从室外管网不同侧设两条及两条以上的引入管,在室内连成环状或贯通枝状双向供水。如图1.35所示。如果受条件限制时,可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用水安全:①设贮水池或水箱及第二水源等保证安全供水的措施。②由室外环网同侧引入时,两条引入管的间距不得小于lOm,并在节点间的室外管网上设置阀门,如图1.36所示。 图1.35 引入管由建筑物不同侧引入 图1.36 引入管由建筑物同侧引入 生活给水引入管与污水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Om; 引入管上应设置阀门,必要时还应设置泄水装置,以便干管网检修时放水,泄水阀门井的做法一般如图1.37所示。 图1.37泄水阀门井 引入管穿过承重墙或基础时,应预留孔洞,其孔洞尺寸见表1.2。管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小于0.1m,当沉降量较大时,应由结构设计人员提交资料决定。图1.38为引入管穿过带形基础剖面图。当引入管穿过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的墙壁时,应采取防水措施,如图1.39所示。

园林给水管网布置的一般原则、布置形式

园林给水管网布置的一般原则、布置形式 (一)给水管网的布置原则 给水管网的布置要求供水安全可靠,投资节约,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按照总体规划布局的要求布置管网,并且需要考虑分步建设。 2、干管布置方向应按供水主要流向延伸,而供水流向取决于最大的用水点和用水调节设施(如高位水池和水塔)位置,即管网中干管输水距它们距离最近。 3、管网布置必须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干管一般按主要道路布置,宜布置成环状,但应尽量避免布置在园路和铺装场地下敷设。 4、力求以最短距离敷设管线,以降低管网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 5、在保证管线安全不受破坏的情况下,干管宜随地形敷设,避开复杂地形和难于施工的地段,减少土方工程量。在地形高差较大时,可考虑分压供水或局部加压,不仅能节约能量,还可以避免地形较低处的管网承受较高压力。 6、为保证消火栓处有足够的水压和水量,应将消火栓与干管相连接,消火栓的布置,应先考虑在主要建筑。 7、与其它管线的水平距离。 8、管线的埋深:冰冻线以下40cm,无冰冻区不小于70cm。 9、阀门井500米左右设一处,消防栓120米设一处与道路相区不大于2米。 (二)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 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主要有树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两种。 1、树枝状管网 从引水点至用水点的管线布置成树枝状,管径随用水点的减少而逐步变小。它适合于用水点较分散的情况,对分期发展的公园有利。树状网构造简单,造价低,管线长度短,但供水的安全可靠性差,并且在树状网末端,因用水量小,管中水流缓慢,甚至停留,致使水质容易变坏,而出现浑浊水和红水的可能。 2、环状管网 给水管线纵横相互接近,形成闭合的环状管网。环状管网中任何管道都可由其余管道供水,保证供水的可靠性,环状管网还可降低管网中的水头损失,减轻水锤造成的影响,但环状网增加了管线长度,投资增加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1.3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3.1 管道布置 1.基本要求 确保供水安全和良好的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 给水管道的布置受建筑结构、用水要求、配水点和室外给水管道的位置,以及供暖、通风、空调和供电等其他建筑设备工程管线布置等因素的影响。 进行管道布置时,不但要处理和协调好各种相关因素的关系,还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管道尽可能与墙、梁、柱平行,呈直线走向,力求管路简短,以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但不能有碍于生活、工作和通行;一般可设置在管井、吊顶内或墙角边。干管应布置在用水量大或不允许间断供水的配水点附近,既利于供水安全,又可减少流程中不合理的转输流量,节省管材。 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应从室外环状管网不同管段引入,引入管不少于2条。若必须同侧引入时,两条引入管的间距不得小于15m,并在两条引入管之间的室外给水管上装阀门。

1——引入管;2——水表井;3——立管;4——室外给水管道 图1-18 引入管从建筑物不同侧引入室内管道贯通状布置 建筑物 室内给水管网宜采用枝状布置,单向供水。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和设备,应采用环状管网或贯通枝状双向供水。 设2条或2条以上引入管,在室内将管道连成环状或贯通状双向供水,如图1-18所示。若条件不可能达到,可采取设贮水池(箱)或增设第二水源等安全供水措施。

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下留有不小于150mm 的净空;软性接头法即用橡胶软管或金属波纹管连接沉降缝、伸缩缝隙两边的管道; 给水埋地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如遇特殊情况必须穿越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同时也不宜穿过伸缩缝、沉降缝、变形缝。若需穿过,应采取保护措施,常用的措施有: 保护管道不受损坏 (2)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三版 知识总结

第1章 1. 给水排水系统功能:向各种不同类别的用户供应满足需求的水质和水量,同时承担用户排出的废水的收集、输送和处理,达到消除废水中污染物质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2. 给水用途通常分为: 生活用水 、 工业生产用水 、 市政消防用水 。 3. 生活用水包括: 居民生活用水 、 公共设施用水 和 工业企业生活用水 。 4. 排水工程系统: 为及时收集和处理和处理废水而建设的废水收集、处理和排放的工程设施。 5. 根据排水系统所接纳的废水来源,废水可分为 生活污水 、 工业废水 和 雨水 。 6. 给水排水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功能有 水量保障 、 水质保障 和 水压保障 。 7. 给水排水系统可划分为哪些子系统 1)原水取水系统。有水源地、取水设备等; 2)给水处理系统。用各种物化生方法的水质处理设备和构筑物; 3)给水管网系统。即输水与配水系统; 4)排水管网系统。污水和废水收集与输送管渠、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及附属构筑物等; 5)废水处理系统。用各种物化生方法的水质净化设备和构筑物; 6)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包括废水收纳体和最终处置设施。 8. 给水排水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组成部分具有 流量连续关系 。 9. 三个水质标准: 1)原水水质标准:作为城镇给水水源,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 2)给水水质标准:供应城镇用户使用的水,须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要求; 3)排放水质标准:废水处理后要达到的水质要求,应按国家国家废水排放水质标准及受纳水体承受能力确定。 10. 三个水质变化过程: 1)给水处理:即将原水水质净化或加入有益物质,使之达到给水水质要求的处理过程。 2)用户用水:即用户用水改变水质,使之成为污水或废水的过程,水质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3)废水处理:即对污水或废水进行处理,去除污染物质,使之达到排放水质的标准。 11. 水的机械能有 位能 、 压能 、 动能 。 12. 水在输送中的压力方式有 全重力给水 、 一级加压给水 、 二级加压给水 、 多级加压给水 。 13. 给水排水管网应具有的功能有 水量输送 、 水量调节 、 水压调节 。 14. 给水管网系统由 输水管(渠) 、 配水管网 、 水压调节设施 及 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等构成。 15. 排水管网系统由 废水收集设施 、 排水管网 、 水量调节池 、提升泵站 、废水输水管渠 和 排放口 等构成。 16. 用水量日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y d d Q Q k 365= 用水量时变化系数: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d h h Q Q k 24= 17. 居民生活用水量:由给水系统统一供给的城市用水量为规划范围内的居民生活用水; 综合生活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和公共设施用水量之和; 城市综合用水量:在城市用水量规划设计中,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设施用水量,工业

供水管网测压点布置原则与方法

供水管网测压点布置原则与方法 造成供水管线的爆裂的原因除管线老化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供水压力不稳,为了随时控制供水压力就需要在城市管网上建立在线测压点。目前,进行给水管网在线测压点布设的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经验法、聚类分析法和灵敏度分析法。 1、测压点的选定原则 在结合城市整个供水管网现状及将来运行情况,并且具体分析目前管网中存在的在线或离线的测压点、测流点的位置、类型和可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在测压点布置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管网水力分界线; ②管网水力最不利点、控制点; ③大用户水压监测点; ④主要用水区域; ⑤大管段交叉处; ⑥反映管网运行调度工况点; ⑦管网中低压区压力监测点; ⑧供水发展区域预留监测点; ⑨管网测压点设置密度。 2、供水管网在线测压点布置方法、步骤 ①根据一定的水力计算结果并结合经验在给水管网总图上初选测压点位置; ②现场勘查,具体分析所选拟建测压点位置建设的可行性,并且根据现场勘查情况可对初设测压点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提高整个方案的可行性; ③在建设过程中采用分步建设的方法,先对必要性强,位置重要的测压点进行建设,待微观模型建立后,通过模拟计算结果对管网工况进行分析,在管网压力敏感区增设在线测压点及对先前设置的测压点位置进行适当调整。 为达到测压点布置的预期目标,在线测压点技术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须注意以下问题: ①测压点的布置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方式,为尽量保证布置的每一个点最优,应充分借鉴供水公司技术人员的丰富经验; ③布置测压点时,先在图上找出测压点布设的大体位置,然后通过有计划地进行现场实勘工作,确定合理位置,确保方案的可实施性; ③测压点最终详细位置确定之后,应交由各有关部门进行设备的安装,在安装测压设备时不能随意更改安装位置。 ④在建设过程中可考虑采用分步建设的方法,先对必要性强,位置重要的点进行建设,待微观模型建立后,通过水力计算结果对管网工况进行分析,在管网压力敏感区增设在线测压点。 总之,供水管网的管理与维护要本着科学、合理、经济的原则,既能全面、准确的对市区管网进行监测,又能合理利用原有设施,尽可能减少管理和维护的费用。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三版)答案解析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第一章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 1、给排水系统功能有哪些?请分类说明。 ①水量保障向指定用水点及时可靠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用水量,将排出的废水与雨收集输送到指定地点; ②水质保障向指定用水点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水及按有关水质标准将废水排入受纳水体; ③水压保障为用户提供符合标准的用水压力,同时使排水系统具有足够的高程和压力,顺利排水; 2、给水的用途有哪几类?分別列举各类用水实例。 有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市政消防用水。生活用水有:居民生活用水(如家里的饮用、洗涤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如学校、医院用水)、工业企业生活用水(如企业区工人饮用、洗涤用水);工业生产用水有:产品用水(如制作酸奶饮料的用水)、工艺用水(如水作为溶剂)、辅助用水(如冷却锅炉用水);市政消防用水有道路清洗、绿化浇灌、公共清洁卫生和消防用水。 3、废水有哪些类型?分别列举各类用水实例。 按所接纳废水的来源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生活污水:居民生活所造成的废水和工业企业中的生活污水,如洗菜水、冲厕产生的水;工业废水:如乳制废水;雨水:如下雪、下雨产生的水。 4、给水排水系统由哪些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包含哪些设施。 ①原水取水系统包括:水源地、取水设施、提升设备和输水管渠等; ②给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处理设备和构筑物;③给水官网系统包括: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及水量调节设施等;④排水管网系统包括:污废水收集与输送管渠、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等; ⑤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净化设备和构筑物;⑥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包括:废水收纳体和最终处置设施如排放口等。 5、给水排水系统各部分流量是否相同?若不同,是如何调节的? 因为用水量和排水量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各子系统一时间内流量不相同,一般是由一些构筑物或设施来调节,比如清水池调节给水处理流量与管网中的用水量之差,调节池和均合池用于调节排水官网流量和排水处理流量之差。 6、什么是居民生活用水量、综合生活用水量和城市综合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是指居民家庭生活中饮用、烹饪、洗浴、洗涤等用水; 综合生活用水量是居民生活用水量与公共设施用水量之和(公共设施是指学校等公共场所用水量); 城市综合用水量是以下用水量的总称: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设施用水量、工业企业生产和工人生活用水量、消防、市政用水量、未预见水量及给水管网漏失水量。 7、什么是用水变化系数?有哪几种变化系数?如何计算? 在一年中,每天或每时的用水量变化可以用一个系数表示,即用水变化系数。有用水日变化系数(Kd)和用水时变化系数(Kh)。Qd—最高日用水量,Qy全年用水量,Qh最高时用水量Kd=365Qd/Qy;Kh=24Qh/Qd。 8、给排水中的水质是如何变化的?哪些水质必须满足国家标准? 三个水质变化过程:①给水处理:即将原水净化使其水质达到给水水质要求的处理过程,②用户用水:即用户用水改变水质,使之成为污水或废水的过程,③废水处理:即对污水或废水进行处理,使之达到排放水质标准。

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及技术措施 徐琦

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及技术措施徐琦 发表时间:2018-08-15T15:40:17.1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作者:徐琦[导读] 摘要:城市综合管廊是将市政建设中将地下管线统一管理的地下设施建设。身份证号码:33100219890114XXXX 浙江省 31000 摘要:城市综合管廊是将市政建设中将地下管线统一管理的地下设施建设。而市政给排水管道就是在地下管廊中。在地下管廊中,不单单是给排水管线,电力管线,光缆管线,热力管线和燃气管线等都处在其中。管廊分为综合管廊和单管廊。综合管廊中又不同的管线分布,但单管廊中只有一种管线,而这种管线往往是高危险管线,需要单独施工。由于地下管廊的使用,为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提出了更高 的技术要求,防治对其他管线造成损害。本文主要就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 1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设计原则 1.1服务原则由于市政给排水管道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对其进行规划设计必须以服务原则为理念,真正发挥出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在城市规划中,给排水管道并不独立存在,所以对给排水工程进行规划设计时,还应与其他系统进行相互衔接,确保整个市政管网的合理性,促进城市的稳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1.2 环保原则城市建设中对自然环境造成很多破坏,当前水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和绿色节能的理念逐渐得到推广。在城市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时,还应重点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切记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赢取城市发展。在前期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城市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的水平。将绿色环保理念有效的融合到给排水管道设计中去,选择有助于环境保护的材料和施工方法,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另外,避免废弃物与废水的排放造成环境的污染,要与人口的发展、能源的使用与环境的保护相协调,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环境的同时,做好道路给排水管道的合理规划与设计。 1.3与城市整体规划设计相协调以科学发展为指导,进行科学合理的给排水管道设计,既要考虑到当前市政道路给排水的使用要求,又要考虑城市的长远发展及整体的规划设计,确保实现市政给排水系统的社会效益,促进多方面的系统发展,推动城市可持续的不断进步。综合考虑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以此作为参考依据进行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 2 市政给水管道布置设计 2.1 市政给水管道布置设计规划在布置设计市政给水管道时,应先做好近期和远期规划,采集各种资料,包括城市人口分布情况、饮用水标准、楼层高度、城市区域地形图等。然后还需了解城市当前的给水能力,包括管道布置情况、给水设备数量及分布、用水需求量、供水成本、水源等。同时,收集各种地理环境及天气气候资料,包括气象、水文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资料,进而确定给水系统对水量、水质及水压的具体要求。另外,在制定设计方案时,一般会对比多个方案,通过计算。综合工程量、工程成本等影响因素,从中选择最为合适的一种。最后,需要绘制工程系统图及文字说明,规划图比例一般为1/5000~1/10000,在图中应将水源位置、取水位置、水厂厂址、泵站位置等标注清楚,然后再用问题说明项目性质、规模大小、具体方案、工程成本、材料设备等。 2.2市政给水管道布置设计方案市政给水系统分为输水管网和配水管网两大部分,在对其进行布置设计时,需要从这两部分进行综合考虑。对于输水管网的布设来讲,主要内容为水源或水厂到配水管网之间的管道,输水管网不直接接入用户,在整个给水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转输水量。另外,从配水管网接到个别大用水户去的管线,因沿线一般也不接用户管。配水管网就是将输水管线送来的水,配给城市中用水户的管道系统,作用不同的管线其直径也不一样,干管直径一般在100mm 以上,支管管径要考虑消防流量来决定管径的大小。给水管网的布置可分为环管网和树枝状管网两种,前者应用于大中城市给水系统或供水要求较高情况,由两个方向来水。后者应用在外围周边区域或要求不高而距离水厂又较远的地区供水,其主要优点是管材省、投资少、构造简单,后期可再发展形成环状网。 3市政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市政排水管道可以及时排除生活生产污水,在保持城市环境卫生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保证其布置设计的合理性。根据管道布设形式的不同,可以将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分为多种,主要包括正交式、截流式、平行式等几种,在具体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一种。①如果采用正交式方式布置市政排水管道,则应该将主管道设置在靠近水体的坡面位置处,与其保持垂直位置关系,两者之间的距离需保证最小。通常情况下,如果干管长度较短且直径较小,则会选用正交式设计方式。运用该方式,可以有效节约工程成本,并且还能够保证污水排除的及时性,但是对环境影响较大,所以一般将其用作雨水的排放。②如果采用截流式方式布置市政排水管道,大多数情况下是与正交式结合使用的,具体布设时是将正交式方式作为基础,然后在根据污水和排水实际需求,科学运用截流布设方式,对污水和废水进行节流分类,便于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截流式布置方式环保效益较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能够实现对污水的良好处理效果。在区域性排水管中,截流式布设方式的运用比较常见,能够保证有效处理居民生活污水及生产污水之后再将其排出。③对于平行式市政排水管道布设方式来讲,在设置主管道时,需要选择靠近河流的坡面上,坡度的选择需要严格控制,并做好管道的维护工作,避免水体流动过于剧烈对管道造成损伤,确保排水管道工作性能的良好性,延长其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下,主干管道与河道及等高线需要保持平行关系,所以叫做平行式布设,在运用该方式时,地区地形以及地域交通规划形态等因素,都会对其具体布设造成影响。 结束语 我国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正在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城市综合建设中,地下管线也是逐年增多,当前在城市建设中,给排水管线是地下综合管廊中的一个重要的管线。在布置设计时,应选择最为合适的方式,制定可操作性较高的设计方案,进而才能确保管道布设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保证给排水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为推动城市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参考文献:

给水管网的布置和敷设

给水管网的布置和敷设 给水管网的布置和敷设 管网布置 (1)有较高的供水可靠性 (2)管线力求简短和顺直 (3)给水干管应尽可能与其他性质相似的管道集中设置,以利于施工 和维修。 (4)管线应尽量避免穿越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建筑物(或设备)基础及其他有可能使管道遭受损坏的地方。 (5)管线应尽量避开有可能使水管受到污染的管道、设备和构筑物。 如确有困难,则应根据有关规定采取必要的防污染措施。 (6)与高层建筑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协调一致,并综合考虑其他工种 的管线布置情况。 (7)充分利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 (8)全面考虑建筑装修及隔音、防振等问题。 根据上述原则,高层建筑给水管网的布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给水引入管一般不应少于2条。 (2)引入管应分别自室外环网的不同侧接出,如只能自室外环网的同 侧接出时,应采取设置贮水池或其他保证安全措施,引入管与室外管 网连接处应设置水表井及倒流防止器。 (3)引入管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高层建筑物内用水量最大处,以减少 管网中直径较大管段的长度及管网水头损失。

(4)引入管与建筑物的生活污水管或其他有可能污染给水管水质的管道保持一定距离(给水管与污水管的净距不宜小于1米)。 (5)引入管应朝室外管网保持一定的坡度(一般不小于0.003),并应在引入管上设泄水装置。(6)内供水管网按供水要求进行竖向分区。 (7)当高层建筑物对供水要求较高时,各分区给水管网应在竖直方向各自连接成环网。(8)各分区垂直供水管或干管应设置在管道竖井内,在符合建筑总体布置前提下,竖井的位置宜靠近卫生间或其他用水设备较集中处,以缩短管线长度。 (9)各分区水平供水管宜布置在管道层(或技术层)内。 (10)为便于检修,各分区给水管网应按下列原则装设阀门:①水平干管任一段检修时,其他管道仍可照常供水;②垂直干管应每隔数层装设一个阀门;③由垂直干管接至各层的横管上,均应装设检修阀; (11)为减小各分区给水管网的水压,均衡各层配水水嘴的流量,高层建筑各区下部给水管网的支管上应安装减压装置。 给水管道的敷设 室内给水管网的敷设,分为明设和暗设2种。

给水管网的布置原则

给水管网的布置原则 给水管网的布置要求供水安全可靠,投资节约,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 (1)按照城市规划布局平面布置管网,应考虑给水系统分期建设的可能,并需有充分发展的余地。若近期用水管径远小于规划期末的管径,则具体实现时,可将一条大的给水管道分成两条不同管径的管道,近期现在道路一侧铺一条管道;另一侧的管道留待需要时铺设。 (2)干管布置的主要方向应按供水主要延向流伸,而供水流向取决于最大用户或水塔调节构筑物的位置,即管网中干管输水到他们的距离要求最近。 (3)管网不知必须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宜布置成环状,即按主要流向布置几条平行干管,其间用连通管连接。干管位置尽可能布置在两侧用水量较大的道路上,以减少配水管数量。平行的干管间距为500m~800m,连通管间距为800m~1000m。 (4)干管一般按道路规划布置,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或重要道路下敷设。管线在道路下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应符合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设计要求。 (5)管线应遍布在整个给水区内,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6)力求以最短的距离敷设管线,以降低管网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 (7)干管应尽可能的布置在高地,这样可保证用户附近配水管中有足够的压力和减低于管内的压力,一增加管道的安全。若城市地形高差较大时,可考虑分压给水或局部加压,不仅能节约能量,还可以避免地形较底处的管网承受较高的压力。 (8)输水管和管网延伸较长时,为保持管网末端所需水压,二级泵房的扬程将很高,使泵房附近的干管压力过高,既不经济也不安全,可考虑在管网中间增设加压泵房,直接以管网抽水进行中途加压,这样使二级泵房的扬程只需满足加压泵房附近管网的服务水压。当二级泵房附近的管网用水量占很大比例时,所节约的抽水能量极为明显。加压泵房可设一处或多处。 (9)给水管网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设计(表4-1),如果昼夜用水量相差较大,高峰用水时间较短,可考虑在适当的位置设调节水池和泵房,利用夜间用水量减少进行蓄水,日间供水,增加高峰用水时的供水量。从而缩小高峰用水时,水厂供水范围,降低出厂干管的高峰供水量。 (10)城镇生活饮用水管网严禁和非生活饮用水管网连接,严禁和各单位自备生活饮用水供水系统直接接通。 (11)为保证消防栓处有足够的水压和水量,应想消防栓与干管相连接,消防栓的布置,首先应考虑仓库,学校,公共建筑等集中用水用户。

浅谈新建城区给水管网优化设计

浅谈新建城区给水管网优化设计 摘要:城市给水系统是城市生活的生命线,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给水管网工程规划设计必须从整体出发,从全局出发全面考虑筹划,文章结合实例,针对新城区给水管网优化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城区;给水系统;管网设计 Abstract: urban water supply system is the lifeline of city life, in the people’s life has important position, so the water supply pipe network engineering planning and design must start from the whole,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planning from the overall situation, based on the examples, in view of the new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 optimization design was analyzed. Keywords: new district; Water supply system; Pipe network design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工业的日益发展,管网优化技术在工程实践中运用不仅能节省大量的资金,而且还能改善整个管网的水力条件,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给水系统由取水、净水和输配水三个子系统组成,输配水管网是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把水安全可靠地输配到用户,并满足用户对水量、水压和水质的要求。给水工程建设中,输配水管网的投资占整个给水工程投资的60%、80%,而且还涉及每年庞大的能量消耗,同时管网的运行状态还影响着供水水质。因此,对给水管网技术经济合理的进行设计,对管网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合理选择管径、布置泵站,以期达到降低投资,节约能量和保证安全供水的目的,对提高供水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城市管网的现状分析 对于地形比较平坦的城市,管网的规划和布置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是,对于地形高差偏大的城市,若采用统一供水,会使环状网的平差难度增大。由于管网各部分地面标高相差太大,容易造成低区管内压力过高,发生爆管及管件损坏;而高区则会出现管网压力不足,甚至不能将水供至最不利点。若采用分区供水,会涉及到如何制定分区的界限,各区之间水量如何统一协调,平差很难收敛问题,这也是在进行给水管网布置时所想要考虑的。对于供水发展历史较长的城市,考虑编制管网规划时,可将城市管网分成新区管网和旧城管网改造两个部分。 随着城市供水管网的更新、改造和扩建,某些城市的管网压力分布不均的问题日益突出,即当输配水管线较长时,在管网中产生较大的沿程水头损失,为了

浅谈城市市政给水管网优化设计

浅谈城市市政给水管网优化设计 摘要:城市市政给水管网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是确保供水安全、优质、高效的前提条件。城市给水管网随着城市建设而实施,常常由于年代较远没有得到及时更新改造而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甚至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给水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城市市政给水管网;优化设计 1导言 给水管网是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一环,与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都密切相关。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給水管网系统面临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给水管网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生产用水的需要,我们需要对城市给水管网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探讨,并对给水管网进行不断的优化设计,提高给水管网的运作水平,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城市市政给水管网优化设计的原则 城市市政给水管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给水管网优化设计应根据管网水力计算的结果和城市相关供水规划,配合好城市建设发展时序及需求,充分考虑水源、资金、技术等条件,使优化设计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优化设计中应把握好以下原则: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相应政策和法规,与城市总体规划、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相结合;科学制定近远期规划,城市建设和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优化应充分考虑近、远期的衔接;充分结合现状,突出优化设计的针对性。应对现状城市给水管网进行充分的调查,针对现状城市给水网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合理优化。优先改造供水瓶颈、漏损严重、安全隐患大以及对后续管网改造工程有深远作用的重要节点,避免资源浪费,节省投资;满足提高服务水平,促进节约用水的要求。通过供水管网优化改造,提高给水管网整体质量,保障供水安全、促进节约用水 3城市给水管网面临的问题 第一,管网漏损较大。经调查,各地供水公司存在产销差较大的问题,有的供水公司甚至达到50%以上,其中管网漏损是产销差大的主要因素。影响管网漏损的因素较多,如在设计时,管材的选择不当,水力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不匹配,导致部分区域给水压力过高。在施工时,管道连接不佳,基础下沉等都是导致管网漏损的重要原因,管网漏损会导致水资源浪费,管网压力下降等不良影响。 第二,给水管网管径不匹配。由于前期管网设计数据有误或者施工过程中的误差导致给水管网管径不匹配,从而造成给水管网水压低的问题。在用水高峰期时,用户的水压过低,部分住在高层的用户或者建在地势高的地方就会出现水量过小或者无水可用的现象。 第三,给水管网二次污染问题严重。给水管网常年潮湿,管道容易发生腐蚀、结垢、管壁附着沉积物的现象,由于自来水在管网中滞留时间比较长,余氯的减少,很容易造成微生物繁殖的污染。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施工、管理的不合理和供水管网系统的维护不当也会造成给水管网的二次污染,从而降低水质。

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

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 树状网:适用于小城市和小型工矿企业。树状网的供水可靠性较差,管网中任一段管线损坏时,该管段以后的所有管线就会断水。另外,树状网的末端,用水量小,管中的水流缓慢,甚至停滞不流,水质容易变坏,有出现浑水和红水的可能,但造价低。 环状网:适用于用水保证率较大的地区。这类管网当任一断管网损坏时,可以关闭附近的阀门使其余管线隔开,让后进行检修,水还可以另外从其他管线供应用户,断水的地区可以缩小,从而供水可靠性增加,还可以大大减轻水锤作用产生的危害,但造价高。 2、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形式:平行式:地形坡度很大的城市 正交式:地形平坦略向一边倾斜的城市 ①正交布置:干管长度短,管径小,因而经济,污水排出也迅速。氮由于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会使体受到严重污染,影响环境。适用于排出雨水。 ②截流式布置:在正交布置的前提下,沿河岸在铺设主干管,并将各干管的污水截流送至污水厂,对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有重大意义。但因雨天时有部分混合污水写入水体,会造成水体污染。适用于分流制污水处理系统和区域排水系统。 ③平行式布置: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基本平行、主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成一定斜角铺设,在地势坡度较大的地区能避免因干管坡度及管内流速过大而使管道受到严重冲刷。适用于地势向河流方向有较大倾斜的地区。 ④分区布置形式:在地势高低相差很大的地区,高地取得污水靠重力流直接流入污水厂,低地区的污水用水泵抽送至高低区干管或污水厂,充分利用地形排水,节省电力,适用于个别阶梯地形或起伏很大的地区。 ⑤分散布置:各排水区域有独立的排水系统,干管呈辐射状分布,其干管长度短,管径小,管道埋深可能浅,便于污水灌溉,但污水厂和泵站的数量多,适用于当城市周围有河流或城市中央部分地势高,地势向周围倾斜的地区。 ⑥环绕式:沿四周布设主干管,将各干管的污水截流送至污水处理厂,是分散布置的发展,适用于建造污水厂用地不足及建造大型污水厂的基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比建小型厂经济的地区。 7、对于非满管流而言,管渠充满度越大过流能力越大吗为什么 不会越大,因为充满度是指管道中水深和管道直径的比值,过流能力是反应单位时间内此管道通过的流量,假设直径不变,水深一定范围增加,过流能力会加大,若超过一定范围,反而会阻碍管道过流能力,过流能力会下降。 当充满度y/D=时,管中流量最大,为满管流量的倍;当充满度y/D=时,管中流速最大,为满管流的倍。 4、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合流制: (1)排水区域内有一处或多处水量充沛的水体,其流量和流速都足够大,一定量的混合污水排入后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危害程度较小在允许范围内; (2)街坊和街道的建设比较完善,必须采用暗埋管渠排除雨水,而街道横断面又较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