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及教学组织研究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及教学组织研究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及教学组织研究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及教学组织研究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及教学组织研究

摘要: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性教学之一,校内生产性实训是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创新之举。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介绍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教学组织,对其他专业和院校具有示范的作用。

关键词: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组织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最重要的环节,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指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独自或与政府、行业及企业联合,在校内建设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训基地。通过生产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社会等生产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模式,校内生产性实训必须把教学性和生产性柔和在一起,学生通过在这种环境氛围下的工学结合,全面发展和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团队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组织与纪律观念等职业素质。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世界500强富士康科技集团订单培养SMT学员,将资金和设备引进学校建设生产线;与柳州奋达模具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与运营数控技术实训中心;今年5月又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简称GE公司)旗下GE智能平台签订了大学计划合作协议,共建GE自动化系统集成实训中心。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互惠双赢,组织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并形成一定的模式,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案例,探索校内生产性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 一、总则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学院的实践性教学场所,它承担学院的实验实训教学任务和专业研究及技术开发、职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考核、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等功能,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重要基地。为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保障学院的实验实训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彰显办学特色,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重点,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创新建设机制,校企合作,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使所有开设的专业都能够满足实训要求。针对学校原有的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本着校企双方互惠互利的原则,在双方共同自愿的前提下,共同行使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 三、建设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先进性原则。生产性实训基地要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实训基地的设计和建设的方案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实验实训设备要注重先进性与实用性的统一,符合科技发展的趋势。在技术要求上要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到和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核心技术路线、工艺路线和技术实际应用的本领。 2.生产性原则。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环境、场地、布局以及设备配置要仿照企业典型产品或典型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使学生能够按照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得到有针对性的训练,缩短学校与企业的距离,在保证实践性教学有效进行的同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综合性原则。生产性实训基地要以骨干专业学生技能训练为基础并覆盖相关专业群;实训基地要将专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实训基地要将技能训练、技能竞赛、技能考核鉴定、创业就业训练和技术服务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综合功能。 4.开放性原则。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为学生技能训练、竞赛、考核鉴定服务,还要为教师培训提高服务;不仅要为本校服务,而且要为其他院校服务;不仅要为教育系统服务,还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使实训基地成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桥梁,社会服务的基地,达到互惠共赢。 四、建设标准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应以系统集成、搭建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平台为重点,充分体现基础性、多功能性和共享性,因此应符合以下标准: 1.生产性基地必须配备符合本校学科设置足够数量的、比较先进的仪器设施。 2.生产性基地必须配备符合本校学科设置足够数量的、精通业

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工作量及岗位工资

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工作量及岗位工资 计算办法(修订)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科学有效的计算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工作量,依据绩效优先、精细管理原则,坚持注重能力培养导向,创新开放教学管理模式,特制定本办法。 一、实验教学 课时系数0.6 标准课时数=实际课时数*0.6 岗位工资=相应职级标准课时费*标准课时数。 二、实训教学

说明: 1、实训教学实行每周5天每天8小时工作制,其中5小时必须指导学生实训。 2、月岗位工资=相应职级的日岗位工资*月计发岗位工资天数。 3、日岗位工资标准执行原标准。 4、原则上不得随意增加所带学生数量,如因实训设备数量不足、或因教师数量不够确需增加指导学生数量的,应事先向实践教学管理处申请,经领导批准后方可增加,否则不予计算所增加的工作量。 5、当指导学生数量超过上表中规定的学生数时,人时数按下列方法计算:超过标准学生数50%以下(含)的按实际学生数计算,大于50%的部分不再计算人时数。 6、按课时计算岗位工资的教师,每个“日标准工作量”按1个课时计算岗位工资。 7、承担生产任务的人员,按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工作量,

按工作天数计算岗位工资。 三、附则 1、本办法适用于校内所有实验实训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及岗位工资的核算(实行协议工资的人员除外)。 2、既承担实验又承担实训教学的教师的岗位工资分别按各自方法核算后相加即为该教师的岗位工资,若多名教师同时指导实验教学,则分别计算教师个人工作量,若多名教师同时指导实训教学,则工作量应由参加指导的教师均分。 3、任课教师承担的实训课时不受学期教学总工作量的限制。 4、实验实训人员的基础工资、补贴、绩效、奖金等不变。 5、实验室建设、教学准备、设备维护等工作的考核由相应二级单位制定具体办法组织实施。 6、实验实训教师的工作量由教学秘书负责统计,实践教学管理处审核,按月上报。 7、本办法自本学期开始执行,原《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工作量及岗位工资计算方法》停止执行,由实践教学管理处、人事处负责解释。

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

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各门课程中的实验教学环节,二是校内集中实训环节(含专业实训和综合实训),三是顶岗实习环节(含顶岗实习和就业顶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学训交替“3111”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的“3”是指从外贸行业社会工作岗位认知入手,根据社会工作岗位的技能需要设置理论教学课程,并以课程实验强化理论提高技能,时间为三个学期;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第一个“1”是指为了弥补课程内的虚拟实验的不足,拿出一个学期的时间集中进行校内仿真模拟综合实训,加强学生技能训练;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第二个“1”是指通过一个学期的时间在上学期集中进行校内仿真模拟实训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不足加以解决,并进行理论延伸、技能强化训练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以适应下一步的社会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第三个“1”是指进行一个学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为学生就业实现零距离接轨。 一、实践教学体系 1、校内实训课堂上的实践教学 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指导思想,对所有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实行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 2、第四学期校内集中实训 第四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核心技能的综合实训。通过开设商务 谈判、英语听力和口语强化、外贸函电、国贸实务、ERP沙盘实训等实训课程,综合训 练学生与外商谈判磋商的能力、熟练使用英语和外商沟通的能力、熟练掌握外贸业务整 个业务流程的能力、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等。 3、第学五期的校内学习 第四学期的校内实训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时的不足,认识到 理论和实践的差距,从而在第五学期进一步加强专业课程的学习。 4、第六学期的校外顶岗毕业实习 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使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环境,使学生顺利实现毕业即就业。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本专业进一步加快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的改革,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家具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及功能简介

家具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及功能简介 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始建于2005年,为了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三2008年改、扩建,总占地面积约4600平方米,总投资达800万元,其中家具制造工艺专用实训车间2800多平方米,主要为家具制造工艺课程的实训教学而配套建设的,现已成为一个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家具实训基地建设以家具产品设计及生产过程为导向,建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家具设计工作室”、“实木家具实训车间”、“板式家具实训车间”、“家具涂饰实训车间”等8个实训室,如下图所示。其中,家具设计工作室配置有40多台套多媒体电脑与软件;生产实训车间配有家具CNC加工中心、电脑裁板机、六轴四面刨、高频拼框机等生产设备;涂饰实训车间建有无尘喷房、水帘机、电子秤、高速分散机、色差仪及各类喷枪等设备。开展家具产品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产品机械加工、家具涂饰等40多个项目的生产实训教学任务和顶岗实训。

一.实训基地总体简介 编号 实训室 名称实训项目 面向 专业 合作企业 1 家具设计实 训室1) 家具制图; 2) 家具造型设计; 3) 家具结构设计; 4) 室内效果图制作; 家具设计与制造 专业群 温州家具商会 2 家具生产实 训基地1) 实木部件备料; 2) 板式部件备料; 家具设计与制造 专业群 温州家具商会

3) 薄片及拼花备料; 4) 弯曲部件制作; 5) 车制作制作; 6) 家具雕刻件制作; 7) 实木细作加工; 8) 板式细作加工; 9) 家具组装; 3 家具涂饰实 训基地1) 油漆调色实训; 2) 透明涂饰实训; 3) 不透明涂饰实训; 4) 半开放涂饰实训; 5) 全开放涂饰实训; 6) 仿古涂饰实训; 7) 全封闭涂饰实训; 家具设计与制造 专业群 温州家具商会 4 家具CNC实 训基地待建 家具设计与制造 专业群 温州家具商会 以上各实训基地,除CNC外,其它基地相关实训设备及工具已全部配套到位,可以进行相关教学和实训项目的开展! 二.家具设计实训室功能简介 名称家具设计工作室面向专业 家具设计与制 造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教学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教学 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高职院校开始设立旅游管理专业这一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从而为旅游业培养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下面是搜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职专业设置和市场关系紧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是为了满足我国不断发展的旅游市场。而旅游市场对人才的专业能力、经验要求比较高,有效的校内实训是十分重要的。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一)理论实践脱节 实训教学是为了转化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部分高职在校内实训的过程中,却只将理论教学作为重点,学生对服务技能为能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转化不到位。虽然学生了解餐厅服务、导游服务等理论知识,但是在具体问题的处理和解决上却显得十分生涩,无法满足旅游市场的要求。 (二)实训流于表面 部分高职校园虽然也开展实训,但是流于形式,以短期、粗糙、片面的实训为主,主要是为了应付评估,实训效果堪忧。

(三)素质培养欠缺 旅游国际化趋势逐渐明显,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开放,我国的旅游行业要与国际接轨,就需要具有国际水平的旅游人才。高职是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当前的高职院校大多比较关注操作训练,缺少针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揽子计划,这势必会对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有所局限。 (四)实训设备落后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完善,高职旅游专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实训课的设备却没有进行调整,培养出的学生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旅游市场。实训设备必须和旅游市场保持一致性,创设高水准的环境模拟服务训练场,培养学生对顾客心理的分析能力,规范自己的服务语言,体会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为其提供更加周到且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五)实训教师匮乏 校内实训教学本身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不但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实训经验。当前

关于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和实训车间)文化建设方案

关于进一步完善数控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 实施方案 一、建设背景与意义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是中职教育中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实训教学、保证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的一系列要素的统一体。校内实训基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推行和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职业技能训练、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当前职业学校、专业之间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质量的竞争,而本质上其实际也是文化的竞争。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为提升学校专业办学水平和特色,在校内构建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或构建支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训基地,引入企业文化,但都还停留在浅层次、简单宣传布置和最基本的设备布局上,并没有对校企合作基地文化内涵建设作过深度的思考。 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训基地进行有效管理、高效运行的根本要求,是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上水平、上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学习、生产效率。先进的特色文化是专业的灵魂,是师生凝聚力的源泉,是提高专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品牌专业立足的根基。 针对重形式轻内涵、重物质轻企业师资引入、重实训轻生产、雷同化明显无特色、校企文化脱节等文化建设不足或误区,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提升师生的思想与能力、,真正发挥校企合作的示范、引领作用,特此制定《关于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和生产车间)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二、建设理念与思路 围绕我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评价模式改革实施要求,结合“思想品质好、技术技能强、口才文章秀、体格心理康”的校园文化精神,均衡考虑涵盖师生精神面貌、心理环境、文化传统、专业特色等多种文化的理念,重点加强企业仿真文化的建设,提升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品位,强化职业素养和现代企业文化精神培育功能,真正实现实习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即“校企文化”)的融合。 完善并建成以“精技”为核心,塑造职业特色鲜明的“精益求精、品质为先”的数控专业特色文化,构建一个“心善、嘴甜、手勤、脑活、技高、体健、忠诚”七位一体的机械工程部特色文化体系,全面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性格、提升学生就业竞争的“软实力”。 三、建设内容与措施 (一)、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硬件设施等物质文化建设。 实训基地的硬件建设是物质文化建设的一个层面,也是整个文化建设的基础。 通过校企共建、共享、共赢合作,在原来1000万实训设备条件基础上再添置普通车床6台,数控车床6台,数控铣床3台,普通立式铣床15台,磨床15台,线切割4台,加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案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案 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1.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内容 (1)使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并活跃学生的思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 (2)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某一行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实践能力;二是职业素质;三是创业能力;四是职业资格证书。 (3)增强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2. 调整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模块进行构建。 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时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同时考虑职业素质教育,体现高职教育特点。

大力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逐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培养内容的衔接和互通,制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籍管理制度。 3.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教学目标,贯彻“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理念,制定以实训为主体、理论课程依附于实践课程的专业培养计划。 课程设置要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内容应尽量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将学生技能鉴定与学校教学考核结合起来,既可让教学考核保持职业性方向,又可避免重复考核。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就业的需要,调整文化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多层次目标。 4. 制定专业技能规范 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提出系统的技能训练要求并规定必须完成或选择完成的内容。 5. 修订实践教学计划 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重新修订实践教学计划,使其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注重实效性。 要避免重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而轻实践教学质量的倾向。文科专业在编写实践教学计划时更要注意。

学生校内实训管理制度

学生校实训管理制度 一、实训指导教师岗位职责 1、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坚持把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的人才作为工作目标。 2、认真做好实习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了解学生所在专业和所实训的容和要求。对实训设备和器材要仔细登记,认真管理,如有损坏,应查明原因,详细纪录,并妥善处理。 3、自觉遵守学校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早退,不窜岗、离岗。 4、提前制定学期实训教学计划,认真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有关的实训管理制度,按时完成实训教学任务,保证实训教学质量。 5、实训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6、认真做好学生技能实训的指导,使学生尽快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7、积极巡回,耐心指导,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实训期间指导教师无论种原因,不得离开实训室。 8、及时规的填写《实训教学安排表》、《计算机使用登记本表》和《教学日志》,机器设备有故障必须如实详细记录在《计算机使用登记本表》上,以便管理员维修。 9、认真听取其他指导教师、机房管理人员、学生们的意见,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案,采取措施及时解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0、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学校的各项活动,努力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技术和教学水平,以适应不断深化的教学实训的需要。 11、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协助主管领导、班主任及任课教学搞好教学指导工作。 12、负责学生的实训成绩的考核,并做到公平公正、准确及时。 13、实训期间不得带任外来人员进入实训室,更不得将实训室的物品带出或转借他人,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请示主管部门或主管领导批准。 14、如遇异常、紧急情况,应迅速向主管部门报告有关情况,妥善及时处理现场,使损失降低到最小。 15、根据学校发展情况,应经常性地对专业设置、实训机房建设等面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能够认真的完成学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16、各实训指导教师应认真学习本细则的安全操作规程。 二、学生实训行为规 1、实训、实习是培养案中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均属必修课,每个学生都应认真参加,获得及格以上(含及格)成绩准毕业。因故不能参加实训,应随下一届学生补加实训环节。 2、每个学生必须参加实训前的操作规程及安全面的各项教育活动,要认真学习实习指导书和本细则容,了解实习计划和具体安排,明确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3、每个学生应将实训容逐日记录在实习手册上,认真积累资料并写出

基于工学结合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基于工学结合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摘要:工学结合形式多样,其中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一种有效、可控的途径。文章就其机制、现状、策略等进行了探讨,以期对高职院校以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平台实施工学结合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工学结合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必须遵循的基本范式。各高职院校特别是示范性高职院校,根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有效实践途径和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工学结合模式多样,其中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作为一种实践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工学结合”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业已成为职教界的共识。但在实践层面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工学结合,就目前而言还存在很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刚刚起步,全社会参与人才培养的体制与机制尚未配套成熟,特别是尚未形成产学全面合作的体制与机制;二是由于学生职业能力、企业生产任务、产品质量与效益等因素的制约,使校外实训基地对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缺乏积极性;三是高职院校现有的传统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实际生产环境、要求有较大差距,仅靠现有的实训基地无法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高质量的参与顶岗实践的机会。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企业实行自主经营。与原有校办工厂相比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自主经营与管理,学校可以避免经营企业的压力,集中精力办学;与校外实习基地相比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拉近了校企合作的距离,建立了明确的校企合作机制,明确了学生顶岗实习的规范约定,加强了人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深度融合,使“校门对准厂门,课堂衔接车间”,实现“递进式”能力培养,利于为企业提供“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机制建设

国内外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国内外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1高职院校与高职教育及实践教学 1.1高职院校与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简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同时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一般招生对象为普通高中毕业生以及具有与高中同等学力的学生(中专),在校学习时间为三年。高职教育与普通的高等教育而言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高职教育偏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的方向主要是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员工。因此高职院校普遍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而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主。它以培养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服务于一线工作岗位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既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研究型和设计型人才,又不同于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服务型人才,而是技能型、应用型的基层管理人才[1]。 1.2实践教学 关于实践教学的研究很多,笔者在知网输入“实践教学、高职”共找到143815条结果,其中硕博士论文4658条。研究方向主要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评价研究、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研究、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等。但是对于实践教学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给出统一的定义。笔者比较赞同张闯的观点:实践教学就是在一定教学环境下,教师有组织、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与专业实务相适应的具有应用性、实践性的学习,从而传承实践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

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2]。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具有开放性、现场性、开放性、全程性等特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通常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具体包括课程实习、企业岗位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或者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同时也包括创新创业活动、社会调查、岗位技能竞赛活动等。实践教学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实践教学同样是教学活动的一种,同理论教学一样,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缺一不可。(2)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3)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4)把学生当作实践教学的主体而不仅仅是教师。 2实践教学模式 2.1国内旅游实践教学模式 我国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常见的四种模式主要有专业见习、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和综合实践(如下图所示);每种实践教学方式都有各自优缺点,在根据课程及人才培养的要求对这四种方式进行优化组合,最大程度上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3] (1)专业见习专业见习主要是根据专业性质和特点,到与专业相关的部门或单位参观、走访、培训,体验和感受所学专业知识在现实社会的应用现状,初步了解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专业技术人才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4]。除此之外还包括课程见习,主要是根据旅游专业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求,由教师选取某个时间段带领学生下到相关旅游企业或景区见习。专业见习的优点是成本低、组织方便、见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训基地关系探索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训基地关系的探索 章祥伟龙丹 [摘要]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在健全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就业时的岗位适应能力和面对复杂环境应变能力;它充分体现了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养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实训基地是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互补的重要平台。因此,处理好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的关系,将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关键。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实训基地应用型专门人才 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省在制造业、软件开发业、品牌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也正迅速发展壮大,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越来越大,加之管理观念的不断进步、用人理念的不断更新,现代企事业单位在选聘人才时,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方面的成本,都会聘用能快速适应岗位环境、动手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甚至是有相关经验的员工。但真正选聘下来,能满足聘用条件的并不多,甚至有些岗位根本就无法选聘到所需的人才。这样的现象,将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体系与实训基地的建立,除受传统教学模式、资金紧缺的影响外,仍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如对职业能力目标内涵认识不清、标准模糊,职业能力培养的主线尚未贯通,教与学的运行不相协调,缺乏行业和企业参与的机制,教材编写存在闭门造车、低水平重复甚至错误、新知识和新技术含量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它们的解决是决定高职教育办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训基地的关系分析 (一)以市场为导向,职业活动为起点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作为肩负为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级实用人才的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并不是简单沿袭普通高校“教、学、做”相结合的学科理论教学形式,而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主题为轴心,以实践为“先导”和“主线”,以在“做中学”为主的“实践性学习”形式;打破普通高校沿袭的学科理论界限,调整知识的知行结构,从“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之类的问题入手,再按知识逻辑不断展开,用职业的逻辑来选择、吸纳和整合学习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才能以职业活动为起点来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二)从职业能力的设计出发,促进和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人们对能力的认识,有多种看法,所以也就导致了不同的人力资源建设导向,导致了不同样式的教育类型的建设。但人们普遍认同“人的能力是在人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与活动保持着紧密联系”,如学习能力与学习活动有关,实践能力与实践活动有关,人的能力总是与一定的活动对象有关。“职业”是高职学生活动的对象,因而从这一意义上说,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实践能力,更不是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而是针对职业岗位群需要的职业能力,即“个体在现实的职业工作表现中所体现出来的才智、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才称之谓能力。所以,在职业教育体系中,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我们要设计一种教学,使理论学习与职业的现实及潜在需要相结合,促进整合性学习,从而引导、保障、促进、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电子商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讲课教案

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电子商务作为一个随着网络普及而迅速崛起的新兴行业,正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从目前全球的发展情况来看,电子商务的兴起,不仅将彻底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还将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和贸易体制,许多国家都在大规模地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以此取代或改造传统的商务活动方式,全面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电子商务能重组业务流程、降低交易成本、加速流通过程,将成为新世纪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一些电子商务的专门人才将成为人才市场的新亮点。电子商务专业也将成为一个热门专业,并且各校都将这个专业作为重点宣传与建设的专业。在师资引进、培训到校内实训设施的建设上都加大投入。 一、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职业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知道”与“会做”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职业教育课程要实现其最终目标,不仅要通过讲授形式让学生获得相关的技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直接“操练”的机会,培养他们娴熟的技术实践能力。可见,实训基地建设对于职教课程实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校内实训基地虽然没有企业实训基地的真实性,但是它具有工作现场实训难以替代的功能,并且有非 常大的教育价值。目前的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发挥着初步技能训练、特殊技能训练、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整合等方面的功能。 二、具体方案 (一模块式实践教学方案垒起“电子商务师”阶梯 模块式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建成为联结课堂理论与计算机网络行业的桥梁。在时间上,分三个阶段。第一学年的基本知识形成,第二学年的基本技能实践,第三学年的走进校内外专业技能实践和综合实训。阶段的划分体现了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遵循由易到难,由认识到应用,步步推进的原则。在空间上分成基本操作实验实习,实训室技能

职业学校的实训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113184555.html, 职业学校的实训教学 作者:高勇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6期 摘要:目前,职业教育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学生应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职业学校如何培养出这样的学生?光靠普通的教学是不行的,要通过实训教学,建立校内和校外的实训基地。本文主要探讨职业教育中实训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的优点如何进行实训教学必须建立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 目前,职业教育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针对这一现象,学校该如何进行实训教学呢?本文对此进行了具体阐述。 一、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硬件是基础,必须要充实。但硬件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学校领导应深刻地认识到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应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加大投资力度。学校要依据所设专业的实际需要,全面规划,逐步实施。实训基地建设要突破只限于感性认识和动作技能的旧模式,建立有利于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模式。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需要注意几点: 1、校内实训基地组织管理: 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安排好实训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在实训基地要与学生经常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要向指导教师汇报学习情况,接受指导教师的指点与辅导,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阶段学习效果进行打分,分数计入总成绩。 2、校内实训基地教学: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根据学院的专业设置和教学特点,全面规划,逐步实施。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尽可能与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适应,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训练环境。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1)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明确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与任务,为学生实训及教学、科研、生产、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更好地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基地内涵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学校利用自身的优势,根据专业实际,与行业、企业社会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或者虚拟工作空间内产品生产、社会服务、技术研发等生产性过程中,对接专业与岗位,贯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实习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引入企业相关资源,把企业真实的设备、工具、环境、任务搬到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训任务,生产出一定的“产品”,变消耗性实习实训为创造效益的生产性实训,还可面向市场、社会和企业,开展生产、加工、设计、科研、培训等业务。 二、建设目的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更真实、更有效、更接近于未来实际工作岗位的学习环境和过程,确保专业课程的设置符合企业实际工作要求,使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岗位的要求相吻合;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团队精神,提高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提供平台和途径。 三、基本要求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训内容要求。以企业的真实生产任务(产品、项目、流程)为载体,企业、行业标准化操作过程为框架,遵循学生技能形成的规律,系统地设计实训项目体系。实训内容应以生产性实训为主,实训项目

的开发应注重以下方面:基于工作岗位基本能力的实训项目;基于企业真实产品生产的实训项目;基于企业真实业务流程的实训项目;基于企业真实管理流程的实训项目等。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环境要求。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实训基地中的设备配置和布局应尽量贴近企业的真实生产场景,教学环境按照企业生产工序流程设计;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名称、功能、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安全责任等规章制度参照企业规章制度设计。 (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要求。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有明确的岗位职责,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 (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文档资料要求。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文档资料主要包括: 1.基地概况类:经费投入情况、基地设备台账等设备情况、合作的对象、主要内容、利用率及社会经济效益等。 2.实训项目类:生产性实训项目清单、实训项目资源库(包括实训项目教学案例、实训教材或学生工作手册、源自于企业的产品库、元器件库及相应的技术文件资料库等)。 3.管理制度类:实训基地按照本管理办法第三部分第3点的要求,制订的管理制度。 4.教学文件类:实训项目的实践教学标准、实训教学计划、生产性实训项目考核标准、学生实训手册、教师指导手册等。 (五)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立项等其他要求参照《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及学院实训基地管理的相关办法规定执行。

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提纲

泊头职业学院 特色专业(艺术设计)“十三五” 发展规划 2016年7月

目录 一、专业建设基础 (3) 二、专业建设思想 (3) 三、专业建设目标 (4)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 (二)课程体系建设 (4) (三)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4) (四)“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4) (五)构建“模块化”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4) (六)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设 (5) (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5) 四、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内容 (5)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5) (二)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 (7) (三)继续深化校企合作 (7) (四)“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8) 五、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建设 (9) (一)校内实践基地 (9) (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11) 六、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11) 为进一步推动艺术设计专业内涵建设,培育专业特色优势,拓宽

办学功能途径,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专业影响力,打造省市品牌专业及高素质实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育基地,根据《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实施方案》、《泊头职业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精神,结合我院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专业建设基础 艺术设计专业自2008年招生以来,专业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专业与基础课教师由最初的3人发展到10人,其中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以上,其中获得“CEAC平面设计师证”和“室内工程设计师证”的专业教师达80%以上。 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已建立18个学生实习实训基地、8个就业基地;近年来,我们一直紧跟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及专业课设置,特别注重“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要求每位专业课教师都必须有自己的主攻方向,鼓励专业课教师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进入企业一线进行实践,目前我专业已有近70%的教师利用假期深入设计公司进行锻炼。 我院艺术设计专业是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从专业创办以来,为沧州地区培养了一批技术技能型艺术设计人才。 二、专业建设思想 以“巩固办学规模、加强内涵建设、完善办学功能、提高办学水平”的总体规划思路为指导,着力推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校企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丁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丁金昌 摘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作者就如何提高对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基本特征、主要模式以及今后发展的思考作一阐述。 关键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基本特征;主要模式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近年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 综观当前国内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刚刚起步,能够真正做到生产性实习的并不多见。这里,主要是一个认识问题:即什么样的实训才是真正的生产性实训。对此社会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相对于以往传统的消耗性的实训,生产性实训必须有企业的参与,必须要做到校企合作,应该生产出有形或无形的“产品”。另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把企业真实的设备、工具、环境、任务搬到校园实训室,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训任务,生产出一定的“产品”,实训的过程与实际工作的操作过程完全一致,即实训室已经具有产品加工、生产的功能,也可以认定为是生产性实训基地。 笔者认为无论是第一种观点还是第二种观点,生产性实训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因此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是要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三是要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只有达到上述三个目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性实训。 二、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特征 1.建设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筹资方式多样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必须有行业企业的参与,必须引进企业的设备资源或人才资源进行共建、共享,实现建设主体多元化、筹资方式多样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必须引入市场机制,达到校企双赢。 2.实训设备的真实性、先进性和共享性(开放性)。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设备与企业的设备完全一致,实训的过程与生产过程完全一致,实训室具备产品生产的功能。 3.管理模式的企业化和实训工作的情境化。生产性实训必须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按照生产的工序流程来布置。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条件校内外建设规划 1.建设目标 我校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以“生产任务驱动,企业情景教学”的模式展开。从2010年10月至2015年8月,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条件校内外基地的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首先,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全部教学活动中。在新的教学计划的构架下,体现“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的教学以“学中做、做中学”的形式开展。 2. 校内外建设现状 2.1 校内建设现状 在现有实践教学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更新教学设施,以满足专业教学需求。现有与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相关的校内实验实训场所主要有:计算机机房、化学基础实验室、化学分析实验室、仪器分析实训室、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化工仿真实训室等。 表2-1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已建实验、实训室一览表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近几年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基于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校内实验实训场所建设现状,计划新增辅助设备主要为实施一体化教学提供便利条件。 表2-2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已建实验实训室拟新增设备一览表(2015年) 2.2 校外建设现状 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是实现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实现“三结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场所。我校一直十分重视校外基地建设。我校与榆林市麻黄梁及锦界工业园区的陕煤北元化工集团、神木泰安精细化工、陕西神木鑫义能源化工、陕西神木瑞诚玻璃有限公司、神木电石集团和榆林市洪盛能源化工有限公司6家化工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签订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的应用化工技术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唐山学院专科教育部 摘要:高职高专教育具有“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双重属性:既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组成部分,又是一种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过程中的技能培养主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培养目标决定了它的中心地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目标,以岗位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目的,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支撑下开展活动,完成并达到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技能培养目标 前言 专科教育部承担着唐山学院高职高专教育任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方向和培养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有实践教学体系做支撑。多年来我们在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中,针对实践教学“硬件(教育经费、师资结构、实验室及设施、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相对薄弱的现状,注重开发“软件(更新实践教育理念、建设实践教学体系、锻炼实践教学教研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资源,努力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 1、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狭义的概念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主要包含: ⑴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主要针对专科教育部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电工电子实验)、《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电工电子、自动控制实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普通化学、仪器分析)进行,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计划和实验教学大纲及专科教育部当前的师资力量和实验条件要求。 ⑵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核心内容,指学生的操作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技能竞赛、职业技能训练等。专科教育部利用校内数控及加工中心实训基地、财会实训室、分析化学实训室、计算机网络实训室、餐饮客房实训室、形体实训室和校外多家旅行社、网络公司等实训基地,根据当前所开

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制度

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制度 实习实训是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亦是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我院为了能够培养合格的操作技能型人才,除了加大对校内教学实习、实验设备建设的投入,让学生在校内进行必要的实验、实习外,校外实习、实训方面的训练也加大力度投入。大力发展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训练,使教学更加贴近媒体实际,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措施。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发挥其多种功能,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 一、实习、实训基地的基本条件与主要任务 (一)实习、实训基地的基本条件 1.能完成所承担的实践教学任务,包括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能力训练,按照我院“实践”的理念要求进行技术技能训练;按照贵州民族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有各种健全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管理等);是正式的法人单位或职能齐全的二级单位。 2.在本地区和外地区本行业有一定知名度,社会形象较好,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和相应的业务指导。所包含的业务和承担的职能与相应专业对口。 3.具有组织机构健全,领导和工作人员素质高,管理规范,有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研究人才。 4.具有专业设计、研究开发及新媒体操作技术推广应用的能力。 5.实训基地要不断充实与改进培训内容,改革培训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设计、技术技能及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职业道德、团结协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习、实训基地的主要任务 1.根据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专业技术技能培训教学大纲,组织编写实训教材。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着重学习先进的企事业单位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管理文件。 2.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和专业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制定实训计划和方案。3.按照专业岗位的实际和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和实施模拟专业岗位技术培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