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为什么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为什么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为什么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为什么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为什么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促进胰岛素分泌

这里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一个是抑制,另一个却是促进?

解答:

中学阶段的解释是:

升糖激素很多,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等,很多种,所以其中一种胰高血糖素可以被抑制。

胰岛素是人体惟一降血糖的激素。其作用不能受到抑制!

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其作用之一是能促进血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并在这些细胞中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转变成脂肪.......胰高血糖素能调节血糖含量升高,而升血糖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血糖,这又需要胰岛素的作用.故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促进胰岛素分泌.当然其具体调节还是较复杂的.但作为中学教学本人认为只需做这样讲解就行了.

胰岛素的作用是“三促进、两抑制”,促进糖原和成、血糖氧化分解、转变为非糖物质;同时还抑制非糖物质向糖类的转化;肝糖源的分解。

参考:

胰岛素对高血糖素的所谓抑制,实际上并不是胰岛素的浓度升高而导致对高血糖素分泌的抑制。胰岛素对高血糖素的抑制,是来自胰岛素分泌的时候,B细胞的工作影响了周围A细胞的兴奋造成的。换句话说,人工补充的胰岛素没有胰岛B细胞参与工作,也就根本不抑制A细胞分泌高血糖素。也就是说,人工补充胰岛素不会引起高血糖素分泌减弱。

高血糖素则是直接作用于B细胞,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所以它们之间是一种相生关系,也就是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而胰岛素本身并不抑制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岛素直接抑制A细胞的高血糖素分泌,但同时又因为降低了血糖浓度而刺激高血糖素的分泌。何时体内开始增加高血糖素分泌,更取决于身体对血糖浓度底线的生理预期,我们称之为生理下限。当血糖浓度低于这一底线的时候,高血糖素开始分泌增加。这一生理底线不是依据是否正常或者有利于健康来确定的,而是依据人体对这一浓度底线做出的反向调节确定的。我们这样说,是因为人体的反应不总是正确的。

血糖浓度还直接决定胰岛素的分泌水平。血糖低的时候,胰岛素分泌开始减少;血糖高的时候,胰岛素的分泌开始增加。

胰岛素的分泌确实可以对相邻A细胞分泌高血糖素产生抑制作用,而高血糖素分泌的时候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则是看不到的。但是,这些影响相比起血糖浓度的影响来是次要的。两种激素分泌状况的调整,最主要依据还是血糖浓度,其中主要是人体对血糖浓度下限和上限的生理预期。事实上激素的作用用以下描述是很恰当的,只是作为一种“刺激物”去调控集体靶细胞内原有代谢过程加速或减慢,它不能发动细胞原来没有的新过程,也不能作为营养物质提供能量,因此,从本质上讲,激素仅仅起着“信使”的作用,传递信息而已。(刘国隆:《生理学》,第278页)

因此,前面我们使用的激素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制约作用都只是一种贴近真实的描述,实际上是不准确的。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激素之间直接的相互作用即使存在也是弱的,它们更主要是通过加速或减缓某些生理运动,导致对其他激素的分泌的刺激,从而引起对其他激

素分泌的促进或抑制。那么,胰岛素和高血糖素的协调变化是通过人体对血糖变化的整体需求而完成的。胰岛素和高血糖素的浓度变化反过来也会直接导致人体的整体生理运动变化,但这种作用是从属的,胰岛素和高血糖素的变化最终屈从于人体的生理运动需要,而不是相反.

重庆-枯草(78111981) 18:22:18

看看这个吧,解释不是很清楚,

重庆-枯草(78111981) 18:22:45

生理这种东西,没有研究明白,或则只有实验证据,是很正常的

Chj(550428936) 18:23:39

( ⊙o ⊙)啊!

重庆-枯草(78111981) 18:24:12

物理中不是也有实验定律嘛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及其相互作用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及其相互作用Effec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insulin and glucagon on blood glucose 祥华(怀宁怀宁县高河中学246121) 王文芳(阳谷阳谷县第三中学252300) 中国图书分类号:Q45 文献标识码:C 摘要:本文从2013年高考题生物卷第30题出发,深入探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稳态的调节机制;人教版生物教材的新旧版本,以及浙科版的教材针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相互作用”的论述存在诸多矛盾之处。本文将就相关问题的疑惑做出解答。 关键词: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血糖调节相互作用 第一作者:祥华 性别:男 籍贯:怀宁 出生年月:1980年12月 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中教二级 工作单位:怀宁县高河中学 联系: 邮寄地址:省怀宁县高河中学教务处 邮编:246121

:596552563qq. 第二作者:王文芳 性别:女 籍贯:阳谷 出生年月:1968年8月 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中教高级 工作单位:阳谷县第三中学 联系: 邮寄地址:省阳谷县第三中学 邮编:252300 :1261634564qq.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及其相互作用Effec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insulin and glucagon on blood glucose 祥华(怀宁怀宁县高河中学246121) 王文芳(阳谷阳谷县第三中学252300) 中国图书分类号:Q45 文献标识码:C 摘要:本文从2013年高考题生物卷第30题出发,深入探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稳态的调节机制,以及血糖调节异常即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人教版生物教材的新旧版本,以及浙科版的教材针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相互作用”的论述存在诸多矛盾之处。本文就相关问题的疑惑做出解答。 关键词: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血糖调节相互作用

胰岛的细胞组成与功能

胰岛的细胞组成及其功能 胰岛能分泌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等激素。人类的胰岛细胞按其染色和形态学特点,主要分为α细胞、β正常胰岛细胞、γ细胞及PP细胞。α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20%,分泌胰高血糖素;β细胞占胰岛细胞的60%-70%,分泌胰岛素;γ细胞占胰岛细胞的10%,分泌“生长抑素”;PP细胞数量很少,分泌胰多肽。 胰岛素对人体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都有影响,但对于糖代谢的调 节作用尤为明显,胰岛素能够促进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进入组织 细胞被储存和利用。缺乏胰岛素时,血糖难以被组织细胞摄取,糖的 贮存和利用都将减少,这时血糖浓度如果过高,就会有一部分从尿液 中排出,形成糖尿。如果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可以通过注射 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2生物学作用 胰岛素是促进合成代谢、调节血糖稳定的主要激素。 1.对糖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加速葡萄糖合成为糖原,贮存于肝和肌肉中,并抑制糖异生,促进葡 萄糖转变为脂肪酸,贮存于脂肪组织,导致血糖水平下降。胰岛素缺 乏时,血糖浓度升高,如超过肾糖阈,尿中将出现糖,引起糖尿病。 2.对脂肪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肝合成脂肪酸,然后转运到脂肪细 胞贮存。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脂肪细胞也能合成少量的脂肪酸。胰岛 素还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除了用于合成脂肪酸外,还可转化为 α-磷酸甘油,脂肪酸与α-磷酸甘油形成甘油三酯,贮存于脂肪细胞

中,同时,胰岛素还抑制脂肪酶的活性,减少脂肪的分解。胰岛素缺乏时,脂肪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增强,血脂升高,加速脂肪酸在肝 内氧化,生成大量酮体,由于糖氧化过程发生障碍,不能很好处理酮 体,以致引起酮血症与酸中毒。 3.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蛋白质合成过程,其作用可在蛋 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上: ①促进氨基酸通过膜的转运进入细胞; ②可使细胞核的复制和转录过程加快,增加DNA和RNA的生成; ③作用于核糖体,加速翻译过程,促进蛋白质合成;另外,胰岛素还 可抑制蛋白质分解和肝糖异生。由于胰岛素能增强蛋白质的合成过 程,所以,它对机体的生长也有促进作用,但胰岛素单独作用时,对 生长的促进作用并不很强,只有与生长素共同作用时,才能发挥明显 的效应。受体。胰岛素受体已纯化成功,并阐明了其化学结构。 3分泌调节 (1)血糖的作用血糖浓度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当血糖浓 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明显增加,从而促进血糖降低。当血糖浓度下 降至正常水平时,胰岛素分泌也迅速恢复到基础水平。在持续高血糖 的刺激下,胰岛素的分泌可分为三个阶段:血糖升高5min内,胰岛 素的分泌可增加约10倍,主要来源于B细胞贮存的激素释放,因此持续时间不长,5-10min后胰岛素的分泌便下降50%;血糖升高15min 后,出现胰岛素分泌的第二次增多,在2-3h达高峰,并持续较长的 时间,分泌速率也远大于第一相,这主要是激活了B细胞胰岛素合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文章目录*一、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二、哪些人需要注射胰岛素*三、胰岛素对身体的伤害有哪些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1、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能增加组织细胞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利用自身分泌的胰岛素,让葡萄糖尽快被细胞利用,降血糖作用可以维持24小时。每天仅需服药一次。空腹口服这类药物时,30分钟后开始起效,2小时后可达到血药峰浓度。如果进食后再吃药,会将血药峰浓度时间推迟到3—4小时,因此这类药一般适宜在清晨空腹时服用。 优降糖餐前半小时服。磺脲类药物能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服用中短效磺脲类药物时,如糖适平、美吡达、迪沙片、优降糖、消渴丸等,要想使药物发挥最佳疗效,与餐后血糖升高的时间同步,就需要饭前半小时服。研究发现,优降糖饭前服l片等于饭后服3片的效果。 2、胰岛素会在胃中被消化液破坏 由于胰岛素会在胃中被消化液破坏,因此目前无法口服,一般采用皮下注射。以往猪或牛的胰岛素因含杂质多,长期注射的部位会发生红肿、瘙痒、凹陷或凸起,以及胰岛素的抵抗性等原因,临床已经较少使用。目前最常用的基因合成人胰岛素,上述情形已非常少见。另外,近几年来在国内上市了更先进的胰岛素类似物,这些新型的胰岛素克服了人胰岛素固有的不足,能够更好

地模拟人体自己分泌的胰岛素水平,在降糖疗效、低血糖安全性、方便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3、怎样注射胰岛素 很多患者对皮下注射胰岛素心存恐惧。实际上,早在10年前配合胰岛素笔芯使用的胰岛素笔就已经上市,胰岛素注射早已变得简单、方便、准确,而且几乎无痛。新型的胰岛素类似物也解决了注射后进餐时间不灵活的问题,可以说,皮下注射这种给药 方式不应该成为患者使用胰岛素的障碍。当然胰岛素应用过程中也必须注意防止发生低血糖。 哪些人需要注射胰岛素首先是I型糖尿病要用胰岛素治疗,因为I型糖尿病它的发病是因为它的胰岛分泌功能已经没有了,几乎没有胰岛细胞,自己分泌不出胰岛素了,所以必须替代治疗。 II型糖尿病的病人,在用口服降糖药剂失效的情况下,应当使用胰岛素了,我们所说口服降糖药剂失效一般指的是胰岛素的促泌剂,比方说黄脲类药物,现在还有一种列脲类药物。 以前我们认为黄脲类药物,比方说优降糖,达美康,美吡达, 糖适平,使用到6片如果不管用了,应该打胰岛素了,也就是说我们胰岛功能太衰竭了。我们把这种黄脲类药物促泌剂好比是马鞭子,马跑慢了,我们打了6鞭子还跑不起来,说明这马已经没有能力了,就应当打胰岛素了,这是以前的老概念,现在我们的概念是3片如果不行,就应当打胰岛素了,因为那时候马已经累的够呛了,

胰岛素早相分泌

李强教授谈胰岛素早相分泌与餐后血糖 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早相(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缺陷是其最早也是最主要的特征。早相胰岛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餐后高血糖症和高胰岛素血症的重要环节,而餐后高血糖具有毒性作用,可加重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缺陷,使早相胰岛素分泌进一步受损,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胰岛素早相分泌在正常人中的生理意义 正常人体中葡萄糖刺激B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分泌包括基础(吸收后)和刺激后(餐后)两种状态,胰岛素对葡萄糖反应的动力学特征是它的双时相分泌。早在1968年,Donald等人在离体大鼠胰腺葡萄糖灌注1h的试验中就观察到这个现象: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速度快,从第3min开始持续约2min减弱,随后是胰岛素缓慢释放的第二时相,持续到葡萄糖灌注的结束。同年,Cerasi等用葡萄糖输注试验将健康个体同糖尿病患者比较,发现人体中也存在双相的胰岛素分泌,并观察到IGT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时相分泌峰值降低或完全消失。 在空腹的非糖尿病受试者中,胰岛素呈规则脉冲式分泌,每12~15min一次,葡萄糖是刺激人体分泌胰岛素的主要因素。在正常人体中,胰岛B细胞接受葡萄糖刺激的信号直接导致胰岛素分泌,其动力学特征是胰岛素的双时相分泌。正

常人静脉注射葡萄糖后,可诱导胰岛素分泌呈双峰曲线。快速分泌相包含不同条件下的两种情况:当静脉注射葡萄糖后,B细胞接受葡萄糖刺激,在0.5~1.0min 的潜伏期后,出现快速分泌峰,峰值很高可达250~300mU/L,持续5~10min 后减弱,即使通过静脉继续维持葡萄糖浓度也是如此。该快速分泌相称为第一时n相。第一时相在血糖大于5.6mmol/L时即可诱发,是较好地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指标,其生理意义在于可以迅速抑制血糖的升高。第二时相为延迟分泌相,快速分泌相后出现的缓慢但持久的分泌峰,其峰值位于刺激后30min左右。持续数小时,直到刺激消失,或血浆葡萄糖回落至基线水平。第二时相释放的胰岛素大约占B细胞胰岛素储备的20%。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显示的是葡萄糖促使来自储存在B细胞中分泌胰岛素颗粒的迅速释放,第二时相分泌除了来自储存的分泌颗粒外,还包括不断新合成的胰岛素。 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缺陷 在2型糖尿病早期阶段,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者消失,常低于 50mU/L,由于第一时相异常导致血糖升高,使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且分泌峰值时间向后推移。随着患者胰岛功能的衰竭,第二时相可无峰值出现,最后基础分泌也逐渐消失。因此,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受损是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的最早标志之一。影响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的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1. 高热量饮食

肠促胰岛素的药物进展

肠促胰岛素的药物进展 关于肠促胰岛素的药,主要是II型糖尿病的治疗不够理想,我们的措施不能很好的使糖尿病病人面临的一些难题获得解决,所以这一类药物的上市可能会带来这个方面的改进,或者是带来非常好的治疗的效果。 一、糖尿病治疗面临的困境 第一、低血糖的控制还难以达到非常理想的境界。我们在糖尿病的治疗的过程当中老是经常发生低血糖,而低血糖对患者的生命是有威胁的,而且低血糖病人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减少低血糖是我们在治疗糖尿病当中追求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但前为止,我们对于低血糖的控制还难以达到理想境界,从两个大型的临床研究,一是美国I型糖尿病研究(DCCT),一是英国的II型糖尿病潜在性研究(YKPDS),都充分的证明只要我们把血糖控制在我们比较理想的范围低血糖的发生就不可避免,而且从数据表明患者血糖控制的越好,低血糖的发生率就越高。因此,血糖控制的这样一个难题一直是困扰着内分泌界。 第二、血糖平稳的控制是难以达到的。糖尿病的控制比较容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糖化血红蛋白都会增加0.2%到0.3%,一般经过5-6年,患者的基线糖化血红蛋白跟正常人是一样的,所以随着时间推移,血糖平稳的控制是难以达到的,主要原因是我们降血糖的靶点没有达到最关键的部位,这样血糖是逐年升高,药物用量的调整不好把握。 第三、内源性的胰岛素越来越不足。血糖水平逐渐升高是因为胰岛的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越来越差,随着糖尿病的病情就越来越低,最终低到不能很好的控制糖尿病,所以内源性的胰岛素不足,也是我们血糖难以控制的重要的原因。这就是我们在治疗的过程当中,患者的体重可能会越来越重。糖尿病人大多数是因为肥胖而得,在治疗的过程中再增加体重,更加大了患者的身体负担,以心脏的影响为主,进而产生继发性不利因素。以上推论来自两个临床试验:一是说美国的I型糖尿病实验,一是英国的前瞻性的研究,都显示出我们随着治疗的过程患者的体重持续升高,用常规药物控制血糖越严格,体重的增长速度越快。所以体重的增长往往会抵消控制血糖的效果。 总结:治疗II型糖尿病的理想药物条件:持续有效控制血糖、极低的低血糖风险、不增加或降低体重、改善β细胞功能、延缓疾病进程 二肠促胰岛素的作用及其机制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①磺脲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产生胰岛素发挥降糖作用。对胰岛功能完全破 坏的患者,本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本类药物起效慢,故一般提前在餐前半小时服用,而且该类药物作用时间长,均易引起低血糖反应。) 格列本脲(优降糖) 格列吡嗪(美吡哒,唐可泰,优哒灵,瑞易宁) 格列齐特(达美康或缓释片) 格列喹酮(糖适平) 格列美脲(佑苏等) ②非磺脲类或苯甲酸类(格列奈类)(这类药物也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属于超短效药物。应在饭前即刻口服,可在服用一小时内发挥作用,降糖作用持续时间短,对胰岛功能完全破坏或磺脲类药物失效的患者,本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低血糖反应较磺脲类少。) 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 那格列奈(唐力) 非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①双胍类(主要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并增加胰岛素在外周组织(如肌肉)的敏感性。单独使用本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但可引起胃肠系统的不适感而减少食欲,故双胍类药物应在 ) 二甲双胍 格华止 迪化糖锭 美迪康 ②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可抑制小肠的0c一糖苷酶,导致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不能在 此段肠腔全部分解成单个葡萄糖,从而延缓葡萄糖的肠道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本类药物应于吃第一口饭时服用。单独使用本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但服药早期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腹胀和轻度腹泻等反应,如先用小剂量,逐步加量,2—3周后,小肠α-糖苷酶逐渐被食糜中的碳水化合物诱导而复苏,则全小肠开始吸收葡萄糖,此时腹胀的症状即可好转或消失。) 阿卡波糖(拜糖苹、卡博平) 伏格列波糖(倍欣) ③噻唑烷二酮类( 抵抗的患者效果好。本类药物服用每日1次,时间固定,单独使用本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但要注意其对肝脏有不良影响,故在服药期间必须定期检查肝功能。) 马来酸罗格列酮(文迪雅、太罗等) 盐酸吡格列酮(瑞彤、艾汀等)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意义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意义 西安惠安中学薛婧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生物》全一册里,在介绍血糖平衡的调节时,有如下血糖的激素调节示意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除了受血糖浓度的反馈性调节外,同时还受到这两种激素之间的相互调节。对胰岛素分泌增加后,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抑制其分泌胰高血糖素,较易理解;但对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后,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其分泌胰岛素则很难理解。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现就此问题,谈谈点滴粗浅认识。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时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就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来说,有如下调节:1、底物的调节作用:①血糖水平的调节,②血液氨基酸和脂肪酸水平的调节。2、其他激素的调节作用:①胃肠道激素的调节,②生长素、甲状腺激素、皮质醇的调节,③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抑素的调节,④儿茶酚胺的调节。3、神经调节。就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的调节而言,有如下调节:1、底物的调节作用,2、其他激素的调节作用:①胰岛素的调节,②胃肠道激素的调节。此外血糖中的长链脂肪酸和丙酮等也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下面仅就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相互作用、二者与血糖浓度之间相互拮抗作用,以及神经调节对这两种激素分泌的影响,从中感悟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意义。当血糖浓度升高时,一方面,高血糖刺激胰岛B细胞,使胰岛B细胞的活动增强,并分泌胰岛素;另一方面,通过胰岛素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促进其分泌胰高血糖素;第三,高血糖能够作用于下丘脑中某一区域与胰岛B细胞有关的交感神经,使之兴奋,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同时,高血糖还能够作用下丘脑中另一区域与胰岛A细胞有关的副交感神经

胰岛素促泌剂小结(精品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促胰岛素分泌剂其作用机制是促进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降低血糖。主要包括:磺酰脲类、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肠促胰岛素、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等。 一.磺酰脲类 磺酰脲类药物适用于饮食和运动仍不能获得良好控制的2 型糖尿病,尤其是空腹血糖较高者,以及体重较轻或正常者。本类药物能选择性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还能增强外源性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加强胰岛素的受体后作用,而糖耐量的改善可导致血浆胰岛素的浓度降低,其结果将使胰岛素受体数目增加进而导致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副作用中低血糖症最常见也最危险,有体重增加的可能。消化道反应、皮肤过敏反应、血细胞减少、神经系统反应较少见。 磺酰脲类现已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有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氯磺丙脲(chlorpropamide)、醋酸己脲(Acetohexamide)等。其中醋酸己脲有促进肾排泄尿酸作用,适用于糖尿病伴有痛风的患者。第二代有:格列苯脲( glibenclamide)、格列吡嗪(glipizide)、格列齐持(gliclazide)、格列波脲(glizbornuride)和格列喹酮(gliquidone)。第二代较第一代作用强、不良反应小且症状轻微,其降糖作用维持时间达24h。但这种长时间的降糖作用极有可能导致低血糖。其中格列苯脲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格列喹酮适用于轻、中度肾功能减退的糖尿病患者。

格列齐持既可治疗糖尿病代谢紊乱,又可防止血管病变,改善视网膜病变和肾功能,适用于伴有肥胖症者或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3]。第三代磺酰脲类药物以格列美脲(glimepiride)为代表。使用方便,只需每天口服一次[4,5]。它克服了前两代的缺点,作用维持时间较长(8~10h),与受体结合及离解的速度快,导致低血糖的可能性减小。 二.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本类药物与胰岛β细胞膜外依赖ATP的钾离子通道上的 36KDA蛋白特异性结合,使钾通道关闭,β细胞去极化,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促进胰岛素分泌,对功能受损的胰岛细胞能起到保护作用。其餐后降血糖作用较快。本类药物有瑞格列奈(Repaglinide)、那格列奈(Nateglinide)等。副作用中低血糖症较常见,但反应通常较轻微,通过给予碳水化合物较易纠正。若较严重,可输入葡萄糖。 三.肠促胰岛素 近年来对肠促胰岛素及其类似物(Glucagon-like peptide,GLP-1)相关研究为DM治疗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它能增加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不适当地升高,减缓胃排空。且只在血糖水平较高的时候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并恢复2型糖尿病患者丧失的l相胰岛素分泌反应,因此出现低血糖不良反应的几率极低。被称为“智能化的降糖药”。无论是1型还是

高中生物胰岛素知识考点解析

高中生物胰岛素知识考点解析 胰岛素是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通过胰岛素可将高中生物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很多考点串联起来,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1、1965年,我国的科学工作者经过6年多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了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结晶,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__。 答:蛋白质 2、结晶牛胰岛素是由两条链组成,其中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从理论上讲,结晶牛胰岛素最多是由——种氨基酸组成,至少含有__个游离的氨基和__游离的羧基。 答;20种(因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共就20种);2;2. 3、这51个氨基酸彼此之间是通过——过程结合成胰岛素的。这些氨基酸形成胰岛素时,共形成了____个肽键,失去了__分子水,分子量比原来减少了__。 答:脱水缩合;49;49;888.提示:-SH+-SH→-S-S-过程中脱去2个氢原子,即形成1个二硫键分子量减少2,胰岛素分子共3个二硫键,所以分子量减少为:(51-2)×18+6=888 4、合成胰岛素的信使RNA至少含有__个碱基;胰岛素的基因中至少含有__个脱氧核苷酸。 答:153;306 5、胰岛素和血红蛋白都是蛋白质,但功能却不相同,原因是__。 答: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不同,空间结构也不一样,所以功能就不一样。 6、胰腺是__分泌腺,分泌各种消化酶进入消化道;而胰岛是__分泌腺,胰岛素是由胰__细胞合成的,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__细胞分泌的,它们是直接释放到——内,二者在调节血糖上的关系是__作用。具体说,胰岛素分泌能__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而胰高血糖素分泌能__胰岛素的分泌。 答:外;内;B;A;血液;拮抗;抑止;促进 7、和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四种细胞器是__、__、__、__;胰岛素是通过——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的。 答: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外排作用。 8、正常人在进食后血糖升高,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也可通过刺激__的某些部位,而间接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的作用是__,主要是通过促进__、__、__,抑制其他非糖物质转变成血糖-实现的。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或通过刺激__的另一些部位来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从而通过促进__、__来提高血糖浓度。 答:下丘脑;血糖氧化分解、血糖转变成肝糖元和肌糖元、血糖转变成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下丘脑;肝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乘血糖。 9、(2001广东高考)注射一种较大剂量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浑睡,该激素是() A 甲状腺激素 B 雄性激素 C 雌性激素 D 胰岛素 答:D(大剂量注射胰岛素,会使小白鼠的血糖浓度过低,出现低血糖昏迷) 10、当人的血糖浓度为150 mg/dL时,机体会作何反应() A 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分泌 B 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分泌 C 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岛素分泌D副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岛素分泌 答:B . 人的血糖浓度正常值为80~120 mg/dL,当血糖浓度过高时,会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分泌,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使血糖浓度恢复正常。 11、胰岛素的作用机理是只有胰岛素和组织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组织细胞才能将葡萄糖搬运到细胞内利用,这种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 答:糖蛋白 12、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人体胰岛__细胞受损,使血糖浓度超过__即160~180mg/dL时,一部分葡萄糖随__排出体外。糖尿病人的主要症状是三多一少,既__、__、__、__。 答:B;肾糖阈;尿液;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13、糖尿病的确定是检测病人的尿液,检测方法有__、__、__。 答:用斐林试剂、班氏糖定性试剂、尿糖试纸检测。

什么食物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

什么食物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 南瓜:性温,味甘。能补中益气。南瓜中主要含有瓜氨酸、维生素B、脂肪、纤维素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南瓜含有大量的果胶,当南瓜与淀粉类食物同食时,会提高胃内容物的黏度,延缓胃的排空,果胶在肠道内充分吸水后形成一种凝胶状物质,可延缓肠道对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此外,南瓜中微量元素钴含量丰富,钴是人体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所必须的微量元素,能够促进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可降低血糖。常食南瓜还可以降血脂、减肥。可将南瓜烘干研粉,每次5克,每日3次,也可用鲜南瓜250克煮熟食用,既充饥又可降低血糖。食用提示:每次食用量不要太多,因为南瓜中也含有碳水化合物,如果不加控制也会因总热量“超标”而引起血糖升高;南瓜性温,多食容易“上火”,因此,阳盛体质者不宜多食;不要食用放置过久的南瓜。冬瓜:性微寒,味甘。能利小便,止渴消烦闷,去头面热,解毒。常食有减肥作用。 葫芦:性平,味甘。能止消渴,利水道,除烦。适用于糖尿病生痈、疖、口鼻中有肉烂痛者。可以长期食用。 西葫芦:性平,味甘。可以清暑利湿,也可以止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糖尿病病人可以多食常食,用之充饥。 黄瓜:性寒,味甘。能除邪热,清热解渴,利小便,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和减肥作用。糖尿病病人可以用之充饥,也可以解渴除热。药理研究

证实,供给热量低,可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的糖尿病患者宜多食黄瓜。 苦瓜:性寒,味苦。能除邪热,解疲乏,清心明目。苦瓜清热解毒,除烦止渴,价廉物美,炒、拌、盐渍均可,是大众餐桌上的常见之菜。明代李时珍称苦瓜“苦、寒、无毒”,具有“清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之功”。苦瓜有“植物胰岛素”之称。药理试验发现,苦瓜中所含的苦瓜皂甙,不仅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而且还可刺激胰岛素释放,有非常明显的降血糖作用。用苦瓜皂甙制剂给Ⅱ型糖尿病病人口服治疗,其降血糖总有效率可达到78.3%。因此糖尿病人长期服用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苦瓜含多种营养成份,据测定,每100克苦瓜中含蛋白质0.9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克、抗坏血酸(维生素C)84毫克、钙18毫克。磷29毫克、铁0.6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其中,苦瓜中维生素C的含量高居各种瓜类之首。食用提示:糖尿病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慢性肠炎患者不宜多食;食用时宜急火快炒、不宜长时间的炖煮。 胡萝卜:糖尿病患者其血液中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因,正是这些自由基因破坏了人体内胰岛素的活性。只要能找到一种可清除自由基团的方法,就能阻断糖尿病的发展。而胡萝卜中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因此日常饮食中多吃胡萝卜、甘蓝及其它富含胡萝卜素的蔬菜,对预防糖尿病有极大的帮助。美国疾病控制与防治中心的流行病专家对1665名年龄在40-74岁的志愿者进行了普查。研究人员测量了受试者血液中血糖含量,同时比较每一个体血液中?胡萝卜素含

促进胰岛素分泌降血糖

促进胰岛素分泌降血糖 糖尿病是一组以长期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种慢性高血糖状态。随着病程的延长,糖尿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9240万人患有糖尿病。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陆续问世,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主要包括胰岛素、胰岛素增敏剂、促胰岛素分泌剂及其他降糖药物。其中促胰岛素分泌剂是一类很重要的药物,对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尤其近几年更是蓬勃发展,其作用机制是促进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主要说一下磺酰脲类、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1.磺酰脲类磺酰脲类药物适用于饮食和运动仍不能获得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尤其是空腹血糖较高者,以及体重较轻或正常者。本类药物能选择性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还能增强外源性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加强胰岛素的受体后作用,而糖耐量的改善可导致血浆胰岛素的浓度降低,其结果将使胰岛素受体数目增加,进而导致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副作用中低血糖症最常见也最危险,有体重增加的可能。消化道反应、皮肤过敏反应、血细胞减

少、神经系统反应较少见。磺酰脲类现已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有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醋酸己脲等。其中醋酸己脲有促进肾排泄尿酸作用,适用于糖尿病伴有痛风的患者。第二代有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持、格列波脲和格列喹酮。第二代较第一代作用强、不良反应小且症状轻微,其降糖作用维持时间达24小时。但这种长时间的降糖作用极有可能导致低血糖。其中,格列苯脲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格列喹酮适用于轻、中度肾功能减退的糖尿病患者。格列齐持既可治疗糖尿病代谢紊乱,又可防止血管病变,改善视网膜病变和肾功能,适用于伴有肥胖症或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第三代磺酰脲类药物以格列美脲为代表。使用方便,只需每天口服一次。它克服了前两代的缺点,作用维持时间较长(8~10小时),与受体结合及离解的速度快,导致低血糖的可能性减小。2.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本类药物与胰岛β细胞膜外依赖ATP的钾离子通道上的蛋白特异性结合,使钾通道关闭,β细胞去极化,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促进胰岛素分泌,对功能受损的胰岛细胞能起到保护作用。其餐后降血糖作用较快。本类药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副作用中低血糖症较常见,但反应通常较轻微,通过给予碳水化合物较易纠正。若较严重,可输入葡萄糖。刘鑫/文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为什么胰岛素的作用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Microsoft Word 文档

为什么胰岛素的分泌却抵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呢? 原因在于我们一日三餐是定时吃饭,而机体时时刻刻需要能量。饭后消化吸收大量葡萄糖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浓度迅速升至过高,这是内环境稳态所不允许的。必须及时将大量葡萄糖迅速转化储存,之后当血糖降低时再由肝脏缓慢分解释放补充到血液循环中,从而保证血糖水平的稳定,这一任务主要由肝脏完成。 当摄食后,血糖浓度迅速升至很高,升高血糖浓度直接引起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加,同时引起下丘脑兴奋,通过副交感神经间接使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加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元和转化成非糖物质,同时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糖,这是我们熟知的。但是,摄食后血糖浓度迅速升至很高,仅有上述调节作用不足以及时迅速将血糖降低至正常浓度。事实上机体还有一个调节机制,即胰岛素分泌增加还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的减少导致肝糖元的分解减少,缓解降血糖的压力。这样,胰岛素分泌一方面直接降低血糖.一方面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间接降低血糖,双管齐下从达到迅速降血糖的效果。 而当机体因消耗而使血糖由正常浓度继续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升血糖。但是,如果肝糖元分解太快将造成血糖水平过高,那么,机体如何精细调控的呢?首先,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升高血糖,不过我们注意到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对胰岛素的分泌起促进作用,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元的分解的同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很快发挥相反的降血糖作用。这样,就能保证血糖在正常浓度范围内较小幅度波动。这就像骑车下坡时,刹闸和松闸相结合,保证速度在一定范围内既不太快失控也不太慢停滞不前。这里,胰高血糖素好比负责松闸,胰岛素负责刹闸,使血糖在正常浓度范围内。 由上述分析可见,胰岛素分泌增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其意义在于短时问内将由于摄食过高的血糖降下来;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促进胰岛素分泌,目的是通过拮抗,肝糖元的分解缓慢进行,保证血糖在正常浓度范围内较小幅度波动。这样机体才能适应我们的生活和工学习方式。

促胰岛素分泌剂

促胰岛素分泌剂各药特点 一、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和非磺脲类—格列奈类) 作用机制:是备用一线降糖药,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 依赖性钾通道,使K+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内流,诱发胰岛素分泌。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 (一)磺脲类药物 第一代磺脲类药物:甲苯磺丁脲,亲合力低,脂溶性差,对细胞膜穿透性差,需口服较大剂量才能达到与之相同的降糖效果,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高,已基本被淘汰。 第二代磺脲类药物: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格列苯脲(优降糖),是目前降糖效果最强、作用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磺脲类降糖药。一般口服后20~30分钟起效,高峰在2~6小时,其半衰期为10~16小时,作用持续时间长达24小时。优降糖主要在肝脏中代谢,其代谢产物的50%经胆道排出,50%经肾脏排出。优降糖最常见、最严重的副作用是低血糖,严重时足以致死。 用药建议 优降糖每片2.5毫克,一般每次1.25~2.5毫克,每日1~3次,餐前半小时口服。最大用量每次5毫克,每日3次,再加大剂量不但不会增加降糖效果,反而会加大不良反应。 特别提示 (1)一定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根据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调整用药剂量。

(2)优降糖所致的低血糖经过处理以后,要继续留观2~3天,这是因为本药的半衰期长,有可能再次引起低血糖。 (3)年龄在70岁以上或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宜服用,以防因药物蓄积而引起严重低血糖。 (4)该药价格比较便宜,适用于血糖较高(尤其是空腹血糖)的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 格列齐特(达美康)口服后30分钟起效,2~6小时达高峰,半衰期10~12小时,作用持续时间为12~24小时,属于中效制剂。该药主要在肝脏代谢,60%~70%从肾脏排泄。达美康降糖作用比较温和,药效持续时间比较长。除了刺激胰岛素分泌以外,达美康还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小板凝聚性,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用药建议 适用于有心血管并发症、高黏滞血症以及老年糖尿病患者,是目前应用较多的磺脲类降糖药物之一。达美康每片80毫克,餐前半小时口服。开始每日40~80毫克,每日1~2次,每日最大剂量为320毫克(4片),分2~3次服用,血糖稳定后可改用维持量。现在还有格列齐特缓释片。 格列吡嗪(美吡哒)本药吸收完全而迅速,服药30分钟起效,在1~3小时达血糖浓度高峰,半衰期仅2~4小时,药效可维持6~12小时。本品主要由肝脏代谢,在24小时内经肾脏排出97%。美吡哒降糖效果仅次于优降糖,是一种短效磺脲类降糖药,最适合餐后血糖居高不下的糖尿病患者。又由于其药效持续时间短,故引起低血糖的风险也很小,所以对老年人比较适宜。国外有人主张不用长效降糖药,以免因药物蓄积导致低血糖,或引起对身体有不良影响的高胰

为什么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为什么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指的是血糖浓度高于正常的情况下发生的,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到抑制而减少,这样才能使血糖降低到正常水平.而且是血糖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反过来抑制作用 减弱.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这是在血糖浓度低于正常的情况下发生的,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会升血糖,升血糖目的在于用血糖。而血糖的利用必须进入细胞内。血糖能否进入细胞内,就取决于胰岛素了。胰岛素之所以起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是因为其能够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中,进一步实现葡萄糖的氧化分解或合成糖元或转变成脂肪、氨基酸等。因此,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势必 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在教学中,涉及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相互作用,一般认为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却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我们一日三餐是定时吃饭,而机体时时刻刻需要能量。饭后消化吸收大量葡萄糖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浓度迅速升至过高,这是内环境稳态所不允许的。必须及时将大量葡萄糖迅速转化储存,之后当血糖降低时再由肝脏缓慢分解释放补充到血液循环中,从而保证血糖水平的稳定,这一任务主要由肝脏完成。 如图,当摄食后,血糖浓度迅速升至很高(图A-B段),升高血糖浓度直接引起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加,同时引起下丘脑兴奋,通过副交感神经间接使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加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元和转化成非糖物质,同时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糖,这是学生熟知的。但是,从图中可以清楚看到,摄食后血糖浓度迅速升至很高,仅有上述调节作用不足以及时迅速将血糖降低至正常浓度。事实上机体还有一个调节机制,即胰岛素分泌增加还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的减少导致肝糖元的分解减少,缓解降血糖的压力。这样,胰岛素分泌一方面直接降低血糖.一方面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间接降低血糖,双管齐下从达到迅速降血糖的效果。(图B-C段)。 而当机体因消耗而使血糖由正常浓度继续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升血糖。但是,如果肝糖元分解太快将造成血糖水平过高,那么,机体如何精细调控的呢?首先,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升高血糖,不过我们注意到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对胰岛素的分泌起促进作用,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元的分解的同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很快发挥相反的降

刺激胰岛素分泌的食物

刺激胰岛素分泌的食物 若一个人身体中胰岛素分泌不正常的话,就有可能会引起糖尿病这个严重的疾病。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天都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这样才能够维持生命正常所需。如果发现自己身体中的胰岛素分泌不充足,这时候可以通过饮食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因此有哪些食物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呢? 什么食物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 1、西葫芦 西葫芦中含有瓜氨酸、腺嘌呤、天门冬氨酸、葫芦巴碱等物质,且含钠盐很低,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最新研究发现:这种蔬菜还具有促进体内胰岛素分泌的功效,能够调节血糖,有效预防糖尿病。因此,糖友们是适宜食用西葫芦的。 2、马齿苋 马齿苋是我们在田间、地里经常看到的一种植物,它肥厚多汁,马齿苋中含有高浓度的去甲肾上腺素和二羟基苯乙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能调整体内糖代谢过程,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糖尿病人可以凉拌着吃,也可以做菜馅来吃。 3、苦瓜 这是一种非常适合糖尿病人来食用的蔬菜,这是因为它有这样的特点:苦瓜中所含的苦瓜皂甙,不仅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而且还可刺激胰岛素释放,有非常明显的降血糖作用。糖尿病人

适量的吃些苦瓜,对控制血糖是大有帮助的! 4、洋葱 洋葱甜润而白嫩,能够帮助我们够刺激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糖尿病的作用。不仅如此,在洋葱中还含有独有的前列腺素a和硫胺基酸,这种物质具有扩张血管、调节血脂的作用,经常食用可有效的预防动脉硬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用洋葱100克,开水泡后再加点酱油调食,可有效的控制血糖。 5、银耳 银耳性味甘平,具有滋阴调燥、生津养胃的作用,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又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糖尿病患者食之有延缓血糖上升的作用。近年来有研究报道,银耳中含有较多的银耳多糖,它对胰岛素降糖活性有影响。在动物实验中发现,银耳多糖可将胰岛素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时间从3~4小时延长至8~12小时。因此糖尿病患者宜常食银耳。 6、肉桂 肉桂性味辛温,具有补元阳、暖脾胃的作用。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肉桂可使血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对糖尿病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建议在烹调时加入1~3克肉桂末,但肉桂辛热,不适宜阴虚型糖尿病患者。 7、黄膳 黄膳性味甘温,具有补五脏、填精血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膳所含的黄腊素A和B两种物质,能刺激胰岛,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日本人已从黄膳体内提取出两种物质制成降糖药物——糖尿清,用于治疗糖尿病,疗效满意。

胰岛素促泌剂分类

胰岛素促泌剂有哪些? 昂生大药房/ 2014-08-25 胰岛素促泌剂,顾名思义,是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一类药物,目前分为磺脲类、格列奈类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类三大类,其作用机制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哪类胰岛素促泌剂都可以与其他类型的降糖药物联合使用,但是同类药物不可同时服用。否则,不仅不会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还会增加低血糖和其他副作用的危险。 1、磺脲类促泌剂:磺脲类促泌剂使用的历史比较悠久,因降糖效果确凿,价格相对便宜而广受欢迎,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药物。磺脲类促泌剂适用于有一定胰岛素分泌功能,肝、肾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单独使用或者与其它降糖药联合使用,联合使用可以增强降糖效果。作用时间长短不同,一天服用1~3次。多数磺脲类药物需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因为这样药物起效可以与饭后的血糖升高同步,减少发生低血糖的风险。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磺脲类药物有格列本脲,别名为优降糖;格列齐特,代表商品为达美康、达美康缓释片等;格列吡嗪,代表商品为美吡达、瑞易宁、优哒灵、迪沙、元坦片等;格列喹酮,代表商品为糖适平等;格列美脲,代表商品为亚莫利、万苏平、迪北、安多美等。用药区别如下。 2、格列本脲(优降糖)属于第二代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强,而低血糖反应也较为常见,所以老年人需慎用。每片2.5毫克,每日剂量不超过15毫克。由于其作用持续时间长,所以主张早餐前一次服用,当用量在7.5毫克以上时可分2~3次口服,服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逐渐加量。中药消渴丸为中西药复方制剂,每10粒含格列本脲2.5毫克。 3、格列齐特(达美康) 属于第二代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较强,有时也会出现低血糖反应。此外达美康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比其它磺脲类药物有优势,对有冠心病等心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更为适用。每片80毫克,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320mg。一般主张分2次服用,亦可每日分3次服用,具体用法和用量应根据病情需要因人而异。达美康缓释片和达美康降糖效果一致,但每天只需服用一次,且不容易引发低血糖反应。缓释片每片30mg,每次1~4片,应从1片(30mg)的起始剂量开始服用。 4、格列吡嗪(美吡达) 属于第二代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温和、起效快、半衰期短、低血糖反应少见、副作用小,适用于老年人。每片5毫克,开始时2.5~5毫克,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30毫克。瑞易宁是格列吡嗪控释片,每天只需服用1次,既方便又可减少副作用。 5、格列喹酮(糖适平) 亦属于第二代磺脲类药物,其代谢产物95%经胆道及粪便排出,仅5%从尿中排出,因此适用于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患者,服用期间不宜再用其他磺脲类药。每片30毫克,一般日剂量15~180毫克,据个体情况而定,日剂量低于30mg时可于早餐前顿服,高于30mg时可酌情每日2次或每日3次分次服用。 6、格列美脲(亚莫利) 为第三代磺酰脲类药物,有说法认为它的作用强度强于格列本脲,也有说法认为与格列本脲相当或略低于后者,但低血糖风险和其他副作用却要小得多。研究表明,同其他磺脲类降糖药相比,格列美脲是唯一能促进胰岛素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的分泌,改善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格列美脲既有很好的降糖效果,又不增加体重.对于超重和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应用格列美脲更适宜。 7、格列奈类促泌剂:格列奈类促泌剂属于新一代的促泌剂,因其仅在进餐时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避免了空腹期间对胰岛β细胞的不必要的剌激,因而又被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格列奈类药物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前者的代表商品为诺和龙、孚来迪等,后者的代表商品为唐力、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关系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关系:促进与抑制的困惑 问:为什么胰岛素分泌增加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而反过来却是促进 答:目前高中阶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这个问题: ①胰岛素的作用是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起降低血糖浓度的目的。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起升高血糖浓度的目的。二者互为拮抗。 ②“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这是在血糖浓度本身就高的情况下发生的,此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到抑制。 ③“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这是在血糖浓度本身就低的情况下发生的,但升高血糖,目的是为了利用血糖,这又需要胰岛素的作用。故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促进胰岛素分泌。 ④胰岛素是唯一促进血糖利用的激素,其作用不能被抑制。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都可以促进血糖浓度升高,故胰高血糖素一种激素可以被抑制。 参考资料: 胰岛素对高血糖素的所谓抑制,实际上并不是胰岛素的浓度升高而导致对高血糖素

分泌的抑制。胰岛素对高血糖素的抑制,是来自胰岛素分泌的时候,B细胞的工作影响了周围A细胞的兴奋造成的。换句话说,人工补充的胰岛素没有胰岛B细胞参与工作,也就根本不抑制A细胞分泌高血糖素。也就是说,人工补充胰岛素不会引起高血糖素分泌减弱。 胰高血糖素则是直接作用于B细胞,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所以它们之间是一种相生关系,也就是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而胰岛素本身并不抑制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岛素直接抑制A细胞的高血糖素分泌,但同时又因为降低了血糖浓度而刺激高血糖素的分泌。何时体内开始增加高血糖素分泌,更取决于身体对血糖浓度底线的生理预期,我们称之为生理下限。当血糖浓度低于这一底线的时候,高血糖素开始分泌增加。这一生理底线不是依据是否正常或者有利于健康来确定的,而是依据人体对这一浓度底线做出的反向调节确定的。我们这样说,是因为人体的反应不总是正确的。 血糖浓度还直接决定胰岛素的分泌水平。血糖低的时候,胰岛素分泌开始减少;血糖高的时候,胰岛素的分泌开始增加。 胰岛素的分泌确实可以对相邻A细胞分泌高血糖素产生抑制作用,而高血糖素分泌的时候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则是看不到的。但是,这些影响相比起血糖浓度的影响来是次要的。两种激素分泌状况的调整,最主要依据还是血糖浓度,其中主要是人体对血糖浓度下限和上限的生理预期。事实上激素的作用用以下描述是很恰当的,只是作为一种“刺激物”去调控集体靶细胞内原有代谢过程加速或减慢,它不能发动细胞原来没有的新过程,也不能作为营养物质提供能量,因此,从本质上讲,激素仅仅起着“信使”的作用,传递信息而已。(刘国隆:《生理学》,第278页) 因此,前面我们使用的激素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制约作用都只是一种贴近真实的描述,实际上是不准确的。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激素之间直接的相互作用即使存在也是弱的,它们更主要是通过加速或减缓某些生理运动,导致对其他激素的分泌的刺激,从而引起对其他激素分泌的促进或抑制。那么,胰岛素和高血糖素的协调变化是通过人体对血糖变化的整体需求而完成的。胰岛素和高血糖素的浓度变化反过来也会直接导致人体的整体生理运动变化,但这种作用是从属的,胰岛素和高血糖素的变化最终屈从于人体的生理运动需要,而不是相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