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力气象总复习 (2)

动力气象总复习 (2)

动力气象总复习 (2)
动力气象总复习 (2)

1、何为Ro 数?大尺度大气运动的Ro 数为多大?大尺度大气运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请利用Rossby 数,分别判断中高纬度大尺度大气运动、中小尺度和热带大尺度大气运动为何种性质的运动?

大尺度运动:R0<<1

中纬度大尺度大气运动具有以下特点:准定常,准水平,准地转平衡,准静力平衡,准水平无辐散,涡旋运动。

中纬度大尺度运动:准地转

中纬度中小尺度运动:非地转

热带大尺度运动:非地转

2、正压大气和斜压大气概念

正压大气:

密度的空间分布只依赖于气压,即ρ=ρ(p),这种大气状态称作正压大气。正压大气中等压面、等密度面和等温面重合在一起。

斜压大气:

密度的空间分布不仅依赖于气压而且依赖于温度,即ρ=ρ(p,T),这种状态称作斜压大气。斜压大气中等压面与等密度面、等温面是交割的。

3、何为热成风?请详细说明热成风是由于大气的斜压性所引起,并由此说明大气大尺度动力系统与热力系统在天气图上的主要表现特征,并举出实例。

热成风: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

正压大气,等压面上温度分布均匀,热成风为0,上下运动一致。

斜压大气,等压面上温度分布不均匀,热成风不为0,上下运动不一致。

斜压大气是地转风随高度改变的充要条件,也就是正压大气中不存在热成风。

例如:

(1) 副热带高压:

从低层、到中层、直到高层,都表现为高压(反气旋)

--正压系统

成因--动力作用;

(2)夏季的青藏高原:

高层是反气旋,低层是气旋,

--斜压系统

成因:热力作用;

三,涡度方程:

1,涡度是什么?k

ζζ=速度的旋度 涡度方程:

水平科氏力尺度水平惯性力尺度定义L f U U f L U 002/Ro ===y

u x v F x

y p y x p y w x w v dy df V f V t dt d Z ??-??=∧?+????-????+??+??+-??+-=??+??=ζααηξζζζζγ )()()(

散度项

效应项 扭转项

力管项

粘性耗散项

作业:

1、正压大气中涡度方程0)(0=?=??+a a a dt

d V dt d σζζζ 物理意义是什么?解释说明系统有辐合、辐散运动和整体做南北运动时涡度的变化。

绝对角动量守恒

辐合、辐散: 系统南、北运动,f 变化

变化

辐合、辐散:

2、请说明一个气旋系统作辐合运动和向南运动时,其强度将会加强。

V f V f ??-≈??+-)(ζv v dy df β-=-βz V y w x w )(??=??+??ζηξZ p x y p y x p ?∧?-=????-????αααZ F γ ∧??????↑?↓↓?↑。气旋加强,反气旋减弱

,则辐合:;反气旋加强,气旋减弱,则辐散:ζσζσ?????↑↓?<↓↑?>。

则;则ζζ,0,0f v f v ζ?变化

变化ζσ

?

3、β-平面近似、β效应

β-平面近似:由于科氏参数随纬度变化,当气块作南北运动时,牵连涡度发生变化;为了

保持绝对涡度守恒,这时相对涡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系统发生变化),这种效应称为 β—效应。

β效应:科氏参数f 是纬度y 的非线性函数,近似地将f 表示成y 地线性函数,这种近似称为 β -平面近似,即:

四,能量学

1, 能量形态

2, 无限高气柱的位能-内能的关系。

——全位能?

——有效位能?

对无穷高气柱而言,大气的内能与位能成正比,同时增减,故定义:

全位能=位能+内能

3, 质点的动能方程

如何推导??V ”运动方程”

引起动能变化的机制:压力梯度力的作用。

4,闭合系统:什么是?

特点:没有通过运动形式引起的物流交换;所有通量都等于0。

(全位能A 与动能K:A<-->K )

闭合系统能量守恒——绝热无摩擦

转化条件:

必要条件是垂直运动;暖空气输送,冷空气下沉,全位能向动能转化。

作业:

1、大气中有哪几种能量形式?内能与位能的关系

2、位能——重力-保守力

单位质量气块的位能:gz

2、内能——热力学能量

3、动能 ——标志着天气系统的强度

J

A A J A T C T

C A

V

V 1111卡=卡,=热功当量。

的单位是卡,这里,-I C C I C AR C I

I C AR

I E V

P

V V V

=+=+=+Φ=

单位质量气块所具有的动能: 4、潜热能 定义:系统中所有水汽全部凝结所释放

的热量

2、全位能和有效位能概念;纬向平均运动

全位能=位能+内能

有效位能:在闭合系统中,经过干绝热过程,从初始状态调整到水平稳定层结状态时,系统所能释放的最大全位能,称为有效位能。有效位能,可以理解为:能够被释放出来的那部分全位能。

纬向平均运动:指大气盛行的以极地为中心并绕其旋转的纬向气流,这是大气环流的最基本的状态,就对流层平均纬向环流而言,低纬度地区盛行东风,称为东风带(由于地球的旋转,北半球多为东北信风,南半球多为东南信风,故又称为信风带);中高纬度地区盛行西风,称为西风带(其强度随高度增大,在对流层顶附近达到极大值,称为西风急流);极地还有浅薄的弱东风,称为极地东风带。

3、闭合系统中动能与全位能发生转换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何时动能向全位能转换?何时全位能向动能转换?

垂直运动是闭合系统中动能与全位能转换的必要条件。

物理本质:暖空气-轻-上升

冷空气-重-下沉

系统质心下降,全位能减少,动能增加,反之,亦成立

4、根据实际大气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的结构(斜槽结构),利用下式说明扰动运动动能将向平均运动动能转换。

{}dM y

u v u K K M ???''=',,其中符号同惯常意义。

斜槽结构

Lq A 1221V I C C I C AR C I I C AR I E V P V V V =+=+=+Φ=????急流两边槽移速慢急流轴上槽移速快

5、根据实际大气北半球中高纬度位势高度场和温度场的配置,利用下式说明扰动有效

位能将向扰动动能转换的机制。

{}dM K A M

?''-=''ωα,,其中符号同惯常意义。

温度槽落后于气压槽 槽前上升运动,槽后下沉运动

——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

6、实际大气北半球中高纬度纬向平均有效位能转换成扰动有效位能(A A '→)的机制。

{,}()[]P

M C A A T V T dM T '''=???,其中符号同惯常意义。

热量的经向输送,使得暖区失去热量,冷区得到热量 在纬圈上形成温度分布不均匀 ——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

7、试论述大型涡旋在实际大气能量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答: 首先,通过大型涡旋引起的热量经向输送,使得平均有效位能向扰动有效位能转换; 然后,又通过大型涡旋中的垂直运动,使得扰动有效位能向扰动运动动能转换; 0

},{>??'

'='?''????dM y u v u K K v u y u M 正相关与K A '

→'?↓

?A ↑

'

?A

再通过大型涡旋的斜槽结构引起动量输送,使得扰动运动动能向平均运动动能转换; 最后,通过大型涡旋耗散了大部分动能。

所以说,大型涡旋在实际能量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8、EKman 抽吸、二级环流及大气旋转减弱

在边界层中,三力平衡下,风要穿越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则气旋区产生辐合上升,反气旋区产生辐散下沉。这种边界层顶的垂直运动,称为Ekman 抽吸。

相应的,自由大气中的气旋区要产生辐散,反气旋区要产生辐合,这样就在垂直面内形成闭合环流。

如果将水平面上的气旋、反气旋,称为一级环流,则称这个由一级环流诱发的、在垂直面上的闭合环流,为二级环流

大气旋转减弱:二级环流的作用:使边界层与自由大气发生物理量交换。

结果:由自由大气向边界层输送角动量。自由大气角动量减少,大气旋转减弱,边界层角动量增加,以补偿耗散

旋转减弱:自由大气在埃克曼泵的作用下,若无外部能量的供给,其涡度会随时间发生衰减,这种衰减就称为旋转减弱

五,波动学——主流理论。

槽脊,长波,短波~波动中的术语。

1,波动概念:

1) 振荡机制——回复机制(负反馈机制)

2) 传播机制——质点与质点间的相互联系。

特点:空间、时间上周期变化。

波参数:有哪些?定义?关系?

求波解?

单波:讨论波动传播问题,不能讨论波的发展。

群速度——波群

——群速度

2,微扰动的线性化方法:

基本思想、假设?

如何做?

3,基本方程中有哪些波?各种波的机制、性质?滤波条件?

重力内波——浮力振荡(体现产生机制)

β-效应(体现Rossby 波产生机制)

重力外波——用自由面h 体现的连续方程——h 变化,引起辐合辐散——传播机制。 上游效应

4,会解:重力外波,大气长波

???空气,输送到边界层。自由大气中角动量大的气,输送到自由大气;边界层中角动量小的空???

????????????????用来补偿耗散反气旋加强反气旋区辐散气旋加强气旋区辐合边界层中:旋转减弱反气旋减弱反气旋区辐合气旋减弱气旋区辐散自由大气中:

物理(气象)模型、数学模型、线性化、设波解、本征值、求波速c 、讨论气象意义 4, 滤波概念:掌握思想。

作业:

1、频散波和非频散波;相速度和群速度;上游效应和下游效应;浮力振荡,稳定层结和不稳定层结

相速度是位相的传播速度,如槽脊的移速

群速度是振幅/能量的移动速度。

不稳定层结:若 ,即周围温度下降得快,故气团T>周围,重力<浮力,净浮力向上 稳定层结:若 ,即周围温度下降得慢,故气团T<周围 ,重力>浮力,净浮力向下 非频散波:c 与k 无关——该波动的波速与波长无关,波动的能量

频散波:c 与k 有关——该波动的波速与波长有关

浮力振荡:在稳定层结中,当气团受到垂直扰动时,它要受到与位移相反的净浮力(回复力)作用而在平衡位置附近发生振荡,这种振荡称为浮力振荡。

上游效应:波动的能量先于波动传到下游,会在下游加强原扰动或激发新的波动,称为上游效应。

下游效应:下游波动对上游波动的影响

2、已知自由表面高度为h 的均质不可压大气满足下式:

?????????=??+??=-??-

??-=??+??0011z w x u g z

p x p x u u t u ρρ 其中符号同惯常意义。 1. 请说出重力外波传播的物理机制。

2. 导出重力外波的波速公式,并讨论之。

1. 水平辐合辐散

2. 自由表面坡度产生压力梯度力,改变大气的水平运动,由此产生的辐合辐散运动又改变自由表面的坡度。

令 H =Const 消去u ’: 令形式解: 要使: 0)()(22='-'+-?h ik gH h ik u ikc )(ct x ik Ae h -='d γγ>d γγ

h x h g x u u t u h H h '+=Const u u u u ='+=,???????=?'?'+?'?+?'?'+?'?+?'?=?'?+?'?'+?'?+?'??00x u h x u H x h u x h u t

h x h g x u u x u u t u ???????→→=?'?+?'?+?'?→→=?'?+?'?+?'??)2(0)1(0x u H x h u t h x h g x u u t u )1)(()2)((x H x u t ??-??+??0)(222=?'?-'??+???x h gH h x u t 0≠'h 0)(2=--?gH u c gH

u c ±=?

00u v t x u v x y ζζβ''???'++=??????''???+=???

?讨论:

①重力外波线性叠加在基本气流上

②双向传播

③如g =10m/s2,H=10km

时, 300m/s

④非频散波。

3、已知方程:???????????=??+????-??==+???? ?

???+??+??00y v x u y u x v v y v x u t ξβξ 其中:各符号同惯常意义。

(1)由上式导出Rossby 波的波速和群速公式,并讨论之。

线性化:

即假设大气长波叠加在均匀的西风基流上

(中高纬大气上空的西风气流并不均匀,存在西风急流)

代入方程,得到

略去二阶小量,得到:

有旋无辐散:可以引入流函数

引入流函数,并略去方程中扰动量的二次乘积项,得

设波动解: 代入上面的一元线性微分方程中,得到

≈gH ,,,u u u v v u Const ρρ'''=+===00u u v v t x x y u v x y ζζζζβ''''?????'''++++=????????''???+=????

ψ22222,u y x y v x ζ'?ψ?'=-?''?ψ?ψ??''=+=?ψ???'?ψ?'=???2()0u t x x β???ψ?+?ψ+=???()

i kx ly t Ae

ω+-ψ=,x y c c k l ωω∴==2222{()[()()]}0

0i iku ik il ik k uk k l ωββω?-+++ψ=ψ≠?=-+

波速: 群速度:

(2)请说出Rossby 波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的物理机制。

∴Rossby 波产生、传播、振荡所有机制,都是β-效应。 4、何谓?-效应?很据Rossby 波的传播机制,说明下图所示的涡旋系统将会向西移动。

5、已知某波动位于北纬45度,其纬向波长为5000km ,试求出纬向波数。(地球半径6370km )

6、已知:???

?????-=???。气块温度干绝热递减率环境温度垂直递减率;=-dz dT z T d γγ。试从物理上说明,当d γγ>时,大气层结是不稳定的。

若d γγ>,即周围温度下降得快,故气团T>周围 , 重力<浮力,净浮力向上,大气层结不稳定

2c K K ω=g c i j

k l

ωω??=+??

动力气象总复习1

总复习 一,方程组 1, 物理定律:控制大气运动的动力、热力过程是什么? 运动学方程:牛顿第二定律; 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 热力学方程、状态方程、能量方程: 2, 各项意义:影响大气运动的因子 加热不均匀→T 分布不均匀→P 不均匀→趋动大气运动。 3, z -坐标系。 二,尺度分析: 1, 方法 2, 特征量: s m s f f s m H m L s m U /10~W ,10~~ ~,10~,10~,10~,/10~-214546--τ 3,无量纲数: Ro 数:定义、应用。 4,大尺度大气运动的特点: 什么是地转、准地转? 5,正压大气、斜压大气、热成风: 1) 定义 2) 上下配置不同,热成风不等于0 3) 天气学意义 作业: 1、(1)何为Ro 数?大尺度大气运动的Ro 数为多大?大尺度大气运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何为Ro 数?请利用Rossby 数,分别判断中高纬度大尺度大气运动、中小尺度和热带大尺度大气运动为何种性质的运动? 2、正压大气和斜压大气概念 3、地转风概念 4、下面地面系统,高层有哪几种可能配置? 5、何为斜压大气?请说明在天气图上如何分别根据温度场和风场结构判断斜压大气性

的强弱? 6、何为热成风?请详细说明热成风是由于大气的斜压性所引起,并由此说明大气大尺度动力系统与热力系统在天气图上的主要表现特征,并举出实例。 三,涡度方程: 1,涡度是什么?k ζζ= 涡度方程:各项意义(引起涡度、天气系统变化的因子) 这些因子是什么,产生机制是什么,对天气系统的影响,何时重要、何时次要。 ★了解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 2,位涡方程; 什么是位涡?由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组合而成的量; 位涡守恒——绝热无摩擦。 应用:过山(大尺度)气流: 没有热力过程,没有体现位涡特点。 0)(=+h f dt d ζ 引起????-效应~散度项 大气厚度βζh 3,什么是β-平面近似? 作业: 1、正压大气中涡度方程0)(0=?=??+a a a dt d V dt d σζζζ 物理意义是什么?解释说明系统有辐合、辐散运动和整体做南北运动时涡度的变化。 2、请说明一个气旋系统作辐合运动和向南运动时,其强度将会加强。 3、β-平面近似、β效应 4、位涡守恒条件是什么?并应用位涡守恒原理解释过山(大尺度)气流涡度变化。 四,边界层:研究耗散问题~湍流边界层 1,大气分层: 1) 根据什么分?~地面对大气的影响~湍流粘性力大小 2) 如何分? 3) 各层特点(动力学特点)是什么? 2,处理湍流——对平均运动的影响:

东财《管理学B》在线作业随机题库及答案

东财《管理学》在线作业一(随机)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V 1. 孔茨模式将企业活动可以分为管理和非管理两大类____ A. 错 B. 对 答案:B 满分:4 分 2. ____ 几乎是所有的科学研究都在运用的一种科学的方法。 A. 例举法 B. 图表法 C. 比较分析方法 D. 引证法广东律师管理在线 答案:C 满分:4 分 3. 甘特图(Gantt chart )是在20世纪初由____发明的。 A. 梅德福德 B. 泰罗 C. 亨利·L·甘特

答案:C 满分:4 分 4. 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是() A. 泰罗 B. 法约尔 C. 韦伯 D. 梅奥 答案:D 满分:4 分 5. 通过试验发现各种工作条件变动对生产率的影响是霍桑试验中哪个阶段的目的() A. 工场照明试验 B. 谈话研究 C. 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D. 观察研究 答案:C 满分:4 分 6. 西蒙和马奇等创立了____理论 A. 控制

C. 领导 D. 组织 答案:B 满分:4 分 7. 投入产出方法是由____首先提出来的。 A. 甘特 B. 泰罗 C. 梅德福德 D. 霍桑 E. 里昂惕夫 答案:E 满分:4 分 8. 采用比较法是不是可以找出各学派的特色,区别其实质() A. 是 B. 不是 答案:A 满分:4 分 9. 比较管理学中____时期的特点是注重从概念体系上建立比较管理学的理论模式,着重研

究如何把先进国家的管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促进其经济发展。 A. 兴起阶段 B. 发展阶段 C. 低潮阶段 D. 高潮阶段 答案:A 满分:4 分 10. 管理的核心是处理() A. 人与物的关系 B. 物与物的关系 C. 各种人际关系 D. 隶属关系 答案:C 满分:4 分 11. ____是为了适应跨国公司探索本国和外国企业管理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A. 对比分析 B. 比较管理学

动力气象课后习题答案

1、大气运动方程组一般由几个方程组成?那些是预报方程?哪些是诊断方程?答:大气运动方程组一般由六个方程组成,分别是三个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热力学能量方程、状态方程;若是湿空气还要加一个水汽方程。 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热力学能量方程是预报方程,状态方程是诊断方程。 2、研究大气运动变化规律为什么选用旋转参考系?旋转参考系与惯性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有什么不同? 答:地球以常值角速度Ω绕地轴旋转着,所以任何一个固定在地球上并与它一道运动的参考系,乃是一个旋转参考系。 为了将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于研究相对于旋转参考系的大气运动,不但要讨论作用于大气的真实力的性质,而且要讨论绝对加速度与相对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而言,旋转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加入了视示力(科里奥利力、惯性离心力)。 3、惯性离心力与科里奥利力有哪些异同点? 答:都是在旋转参考系中的视示力;惯性离心力恒存在,而大气相对于地球有运动时才会产生科里奥利力。 4、重力位势与重力位能这两个概念有何差异? 答:重力位势:重力位势表示移动单位质量空气微团从海平面(Z=0)到 Z 高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重力位能:重力位能可简称为位能。重力场中距海平面 z 高度上单位质量空气微团所具有的位能为Φ=gz,引进重力位势后, g等重力位势面(等Φ面)相垂直,方向为高值等重力位势面指向低等重力位势面,其大小由等重力位势面的疏密程度来确定。所以,重力位势的空间分布完全刻划出了重力场的特征。 5、试阐述速度散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散度与运动的参考系有没有关系? 答:速度散度代表物质体积元的体积在运动中的相对膨胀率。 因,故速度散度与运动的参考系没有关系。 8、计算 45° N跟随地球一起旋转的空气微团的牵引速度。 答:由速度公式可知,牵引速度为: 大小为;方向为向东。 19、证明相对加速度可写成

动力气象学作业题

动力气象学 一、单选题 1、1939年___引进β平面近似,创建了著名的长波理论。 A、A.V.皮耶克尼斯 B、B.恰尼 C、C.菲利普斯 D、D.罗斯贝 答案:D 2、大气是层结流体,大气的密度分布随高度变化,通常来说,___中容易产生积云对流。 A、A.不稳定层结 B、B.稳定层结 C、C.中性层结 D、D.分层层结 答案:A 2、罗斯贝数是一无量纲参数,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它代表水平惯性力相对科氏力的量级,当它的大小接近0.1时,代表中纬度的___。 A、A.小尺度运动 B、B.中尺度运动 C、C.大尺度运动 D、D.微尺度运动 答案:C 3、可用于判断对流或扰动发展的无量纲参数是___。 A、A.罗斯贝数 B、B.基别尔数 C、C.无量纲厚度参数 D、D.理查森数 答案:D 3、在北半球,满足风压定律的高压是下列___项。 A、A.高压在运动方向右侧,高压伴随有反气旋式环流 B、B.高压在运动方向左侧,高压伴随有反气旋式环流 C、C.高压在运动方向右侧,高压伴随有气旋式环流 D、D.高压在运动方向左侧,高压伴随有气旋式环流 答案:A 4、全位能是指内能和___之和。 A、A.动能 B、B.潜热能 C、C.位能 D、D.显热能 答案:C 4、在___条件下,全球大气的内能、位能、动能的总和是守恒的。 A、A.绝热 B、B.无摩擦

C、C.绝热无摩擦 D、D.定常 答案:C 5、取布西内斯克近似的优点是,滤去了大气中的___。 A、A.声波 B、B.兰姆波 C、C.重力外波 D、D.重力惯性外波 答案:A 6、重力内波产生的条件之一是___. A、A.不稳定层结 B、B.中性层结 C、C.稳定层结 D、D.对流层结 答案:C 1、大气相对运动方程是根据___定律得到。 A、A.牛顿第二定律 B、B.质量守恒定律 C、C.气体试验定律 D、D.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 答案:A 2、分析流体运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___,一种是欧拉方法。 A、A.拉格朗日法 B、B.小尺度方法 C、C.尺度分析 D、D.气团方法 答案:A 3、按照水平尺度划分,龙卷属于___。 A、A.天气尺度 B、B.行星尺度 C、C.中尺度 D、D.小尺度 答案:D 6、按照水平尺度划分,长波属于___。 A、A.天气尺度 B、B.行星尺度 C、C.中尺度 D、D.小尺度 答案:B 7、描述运动系统是浅薄还是深厚系统的无量纲参数是___。 A、A.罗斯贝数 B、B.基别尔数 C、C.无量纲厚度参数 D、D.理查森数

东北大学12春学期《计算机基础》在线作业2试题答案

东北大学12春学期《计算机基础》在线作业2 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在Word文档中创建项目符号时的 A. 以段落为单位创建项目符号 B. 以选取中的文本为单位创建项目符号 C. 以节为单位创建项目符号 D. 无所谓,可以任意创建项目符号 2. 图文混排是Word的特色功能之一,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 Word提供了在封闭的图形中添加文字的功能 B. Word提供了在封闭的图形中填充颜色的功能 C. Word可以在文档中使用配色方案 D. Word可以在文档中设置背景 3. Excel中,在工作表中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时,第一个对话框是让用户选择()。 A. 正确的数据区域引用及数据系列产生在“行”或“列” B. 所生成图表的位置是嵌入在原工作表还是新建一图表工作表 C. 合适的图表类型 D. 图表标题的内容及指定分类轴、数据轴 4. 打开的word文件名可以在()找到。 A. 标题栏

B. 菜单栏 C. 工具栏 D. 文本编辑区 5. 在Word编辑状态下,将选定的文本块用鼠标拖动到指定的位置进行文本块的复制时,应按住的控制键是 A. Ctrl B. Shift C. Alt D. 回车 6. 我们可以用直接的方法来把自己的声音加入到PowerPoint 演示文稿中,这是()。 A. 录制旁白 B. 复制声音 C. 磁带转换 D. 录音转换 7. 在Excel中,执行降序排列,在序列中空白单元格行被()。 A. 放置在排序数据的最后 B. 放置在排序数据清单的最前 C. 不被排序 D. 保持原始次序 8. PowerPoint的“设计模板”包含()。 A. 预定义的幻灯片样式和配色方案

动力气象总复习

动力气象总复习

————————————————————————————————作者: ————————————————————————————————日期:

总复习 一,方程组 1, 物理定律:控制大气运动的动力、热力过程是什么? 运动学方程:牛顿第二定律; 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 热力学方程、状态方程、能量方程: 2, 各项意义:影响大气运动的因子 加热不均匀→T 分布不均匀→P 不均匀→趋动大气运动。 3, z-坐标系。 二,尺度分析: 1, 方法 2, 特征量: s m s f f s m H m L s m U /10~W ,10~~ ~,10~,10~,10~,/10~-214546--τ 3,无量纲数: Ro 数:定义、应用。 4,大尺度大气运动的特点: 什么是地转、准地转? 5,正压大气、斜压大气、热成风: 1) 定义 2) 上下配置不同,热成风不等于0 3) 天气学意义 作业: 1、(1)何为Ro 数?大尺度大气运动的Ro 数为多大?大尺度大气运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何为Ro数?请利用Ros sby 数,分别判断中高纬度大尺度大气运动、中小尺度和热带大尺度大气运动为何种性质的运动? 2、正压大气和斜压大气概念 3、地转风概念 4、下面地面系统,高层有哪几种可能配置? D G

5、何为斜压大气?请说明在天气图上如何分别根据温度场和风场结构判断斜压大气性的强弱? 6、何为热成风?请详细说明热成风是由于大气的斜压性所引起,并由此说明大气大尺度动力系统与热力系统在天气图上的主要表现特征,并举出实例。 三,涡度方程: 1,涡度是什么?k ζζ= 涡度方程:各项意义(引起涡度、天气系统变化的因子) 这些因子是什么,产生机制是什么,对天气系统的影响,何时重要、何时次要。 ★了解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 2,位涡方程; 什么是位涡?由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组合而成的量; 位涡守恒——绝热无摩擦。 应用:过山(大尺度)气流: 没有热力过程,没有体现位涡特点。 0)(=+h f dt d ζ 引起????-效应~散度项 大气厚度βζh 3,什么是β-平面近似? 作业: 1、正压大气中涡度方程0)(0=?=??+a a a dt d V dt d σζζζ 物理意义是什么?解释说明系统有辐合、辐散运动和整体做南北运动时涡度的变化。 2、请说明一个气旋系统作辐合运动和向南运动时,其强度将会加强。 3、β-平面近似、β效应 4、位涡守恒条件是什么?并应用位涡守恒原理解释过山(大尺度)气流涡度变化。 四,边界层:研究耗散问题~湍流边界层 1,大气分层: 1) 根据什么分?~地面对大气的影响~湍流粘性力大小 2) 如何分? 3) 各层特点(动力学特点)是什么?

管理学概论 在线作业(试卷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多选题 1.【第00章】管理者在开展管理工作时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 A 以人为本 B 注重经济性 C 以目标为中心 D 随机应变 正确答案:ABCD 判断题 2.【第00章】提高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关键在于提高组织中管理者的素质。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单选题 3.【第01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的重要性? A 组织 B 预测 C 预防 D 计划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4.【第01章】卡尔森以前只是只有宾馆的管理经验而无航运业的管理经验,但他被聘为泛美航空公司的总裁后,短短三年就使得这家亏本企业成为高盈利企业。对此,您认为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A 最高管理者不需要专业知识,只需要善于学习就可以了。 B 成功的管理经验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C 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对人的管理,高层管理着搞好人际关系就可以成功 D 碰巧而已,只能说明卡尔森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5.【第01章】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是强调管理的()。 A 实践性

B 复杂性 C 科学性 D 变动性 正确答案:A 多选题 6.【第01章】基本的管理职能包括: A 计划 B 组织 C 领导 D 控制 正确答案:ABCD 判断题 7.【第01章】所谓效益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错 判断题 8.【第01章】效率与效益相比较,效率是第一位的。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错 判断题 9.【第01章】管理工作的核心是计划。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错 判断题 10.【第01章】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人所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判断题 11.【第01章】在实际工作中,管理的重点可以归结为抓瓶颈和搭平台。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高等动力气象学》复习总结

《高等动力气象学》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 56、微扰动:任一气象要素(变量),由已知基本量叠加上未知扰动量组成,即:s s s '+=且?<<'s s 微扰动,扰动量的二次及二次以上乘积项(非线性项),可作为高阶小量忽略。 57、>>微扰法(小扰动法):大气运动方程组是非线性的,直接求解非常困难。因此,通常采用微扰法(小扰动法)将方程组线性化,从而可求得线形波动解。 58、*浮力振荡:在稳定层结中,当气团受到垂直扰动时,它要受到与位移相反的净浮力(回复力)作用而在平衡位置附近发生振荡,这种振荡称为浮力振荡。(类比于弹性振荡)。 59、滤波:根据波动形为的物理机制而采用一定的假设条件,以消除气象意义不大的波动(称为“噪音”)而保留有气象意义波动的方法。 60、声波:由空气的可压缩性产生的振动在空气中的传播。声波是快波,天气学意义不重要。 61、重力外波:是指处于大气上下边界的空气,受到垂直扰动后,偏离平衡位置以后,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波动,发生在边界面上,离扰动边界越远,波动越不显著。快波,天气学意义不重要。 62、重力内波:是指在大气内部,由于层结作用和大气内部的不连续面上,受到重力扰动,偏离平衡位置,在重力下产生的波动。重力内波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关系密切。 63、罗斯贝波是在准水平的大尺度运动中,由于β效应维持绝对涡度守恒而形成的波动。它的传播速度与声波和重力波相比要慢很多,故为涡旋性慢波,同时由于它的水平尺度与地球半径相当,又称为行星波(大气长波)。罗斯贝波是水平横波,单向波,慢波,对大尺度天气变化过程有重要意义。 64、波动稳定性:定常的基本气流u 上有小扰动产生,若扰动继续保持为小扰动或随时间衰减,则称波动是中性的或波动是稳定的;若扰动随时间增强,则称波动不稳定。 65、惯性稳定度:水平面内(南北向);考虑科氏力和南北向的压力梯度力的合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的关系。(地转平衡大气中,基本气流上作南北运动的空气质点形成的扰动其振幅随时间增长的问题,表示惯性振荡与快波的不稳定发展现象。) 66、>>惯性不稳定:南北移动的空气质点离开平衡位置而穿越正压、地转平衡的基本纬向气流,若基本气流对空气质点的位移起加速作用,则称惯性不稳定。 67、静力稳定度:层结大气中,垂直面内;考虑重力和垂直向的压力梯度力(浮力)的合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的关系。 68、正压不稳定:在正压大气中,由于平均纬向气流的水平切变引起的大气长波扰动发展的动力机制,称为正压不稳定。长波正压不稳定发展的能量来自于基本气流的动能。 69、>>正压稳定度:正压基流上,扰动形成的正压大气Rossby 波的振幅是否随时间增长的问题。 70、斜压不稳定:由于基本气流的垂直切变所引起的长波不稳定称为斜压不稳定,即由于基本场南北向温度梯度所造成的不稳定,是中纬度天气尺度扰动发生发展的主要物理机制。扰动发展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效位能的释放。 71、>>斜压稳定度:斜压基本气流上,扰动形成的斜压大气长波随时间增长的问题。 72、斜压二层模式:模式中将整个对流层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的运动由写在等压面p1上的涡度方程来描写,下层的运动由写在等压面p3上的涡度方程来描写,上下两层的运动通过写在等压面p2上的热力学能量方程建立起相互联系。 73、*地转适应过程:当地转平衡被破坏后,风压场进行快速调整,达到新的地转平衡状态,这种动力调整过程称为“地转适应过程”,是一个很快的,由地转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 74、地转演变过程:准地转状态下的缓慢变化过程,称为“地转演变过程”,是一个慢过程。 75、CISK 机制:大尺度的天气系统低压扰动和小尺度积云对流群之间的相互协同而构成的一种正反馈机制,会造成大尺度系统低压扰动的不稳定发展,同时使积云对流也得到加强,称这种机制为CISK 机制,又叫“第二类条件不稳定”。

动力气象-复习题周顺武剖析

动力气象学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地转平衡:对于中纬度大尺度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科氏力(地转偏向力)接近平衡,这时的空气作水平直线运动,称为地转平衡。 2.f平面近似:又称为f参数常数近似。在中高纬地区,对于大尺度运动,y/a<<1,则f=f0=2Ωsin?0=const。 3.地转偏差:实际风与地转风之差。 4.尺度分析法:依据表征某类大气运动系统各变量的特征值来估计大气运动方程中各项量级的大小,判别各个因子的相对重要性,然后舍去次要因子而保留主要因子,使得物理特征突出,从而达到简化方程的一种方法。 5.梯度风:水平科氏力、惯性离心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三力达到平衡,此时空气微团运动称为梯度风。 6.地转风:对于中纬度天气尺度的扰动,水平科氏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接近平衡,这时空气微团作直线运动,称为地转风。 7.正压大气:大气密度的空间分布仅依赖于气压(p)的大气,即:ρ=ρ(p),正压大气中地转风不随高度变化,没有热成风。 8.斜压大气:大气密度的空间分布依赖于气压(p)和温度(T)的大气,即:ρ=ρ(p, T)。实际大气都是斜压大气,和正压大气不同,斜压大气中等压面、等比容面(或等密度面)和等温面是彼此相交的。 9.大气行星边界层:接近地球表面的厚度约为1-1.5km的一层大气称为大气行星边界层。边界层大气直接受到下垫面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具有强烈的湍流运动特征和不同于自由大气的运动规律。 10.旋转减弱:在旋转大气中,由埃克曼层摩擦辐合强迫造成的二级环流大大加强了行星边界层与自由大气之间的动量交换,使得自由大气中的涡旋系统强度快速减弱,这种现象称为旋转减弱。 11.埃克曼抽吸:由于湍流摩擦作用,埃克曼层中风有指向低压一侧的分量,在低压上空产生辐合上升运动,同理在高压上空产生辐散下沉运动,这种上升下沉运动在边界层顶达到最强,这种现象称为称为埃克曼抽吸。 12.波包迹:在实际大气中,一个瞬变扰动可以看成是由许多不同振幅、不同频率的简谐波叠加而成的,这种合成波称为波群或波包。这种合成波列振幅的包络线称为波包迹,其传播的速度称为群速。 13.环流:流体中任取一闭合曲线L,曲线上每一点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不一样的,如果对各点的流体速度在曲线L方向上的分量作线积分,则此积分定义为速度环流,简称环流。 14.环流定理:沿任意闭合回线的速度环流随时间的变化率,等于沿同一回线的加速度环流。简单地说,环流的加速度等于加速度的环流。

(现场管理)管理学第三阶段在线作业试题及答案

1.第1题单选题企业冗员繁杂,这违背了组织设计中的()原则。 A、因事设人 B、按产品设人 C、命令统一 D、协调原则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2.第2题单选题面对动态变化、竞争加剧的世界经济,管理者必须注意考虑环境因素的作用,以便充分理解与熟悉环境,从而能够做到有效地适应环境并() A、进行组织变革 B、保持组织稳定 C、减少环境变化 D、推动环境变革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3.第3题单选题某公司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由原来的七八个人增加到七八十个人。原来的七八个人均由公司经理直接指挥,大事小事均由经理说了算。现在人数增多,经理发现自己经常忙得不可开交,顾了这头,忘了那头;而且公司员工工作有点松散,对经理的一些作法也不满。从管理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最大可能在于() A、公司增员过多,产生了鱼龙混杂的情况

B、公司经理的管理幅度太大,以至于无法对员工实行有效的管 C、经理管理能力有限,致使员工对其不服 D、公司的管理层次太多,致使经理无法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4.第4题单选题把相似的作业任务编在一起形成一个单位,是按照()划分部门 A、时间 B、人数 C、职能 D、过程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5.第5题单选题某公司总经理要求下属人员都按他的要求工作,而副总经理也是这样要求下属,结果下属不知如何是好,问题出在() A、总经理与副总经理不信任下属 B、总经理与副总经理不知道这种做法的坏处 C、总经理与副总经理违背统一指挥原则 D、总经理与副总经理有矛盾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C

动力气象课后习题答案

1、大气运动方程组一般由几个方程组成那些是预报方程哪些是诊断方程 答:大气运动方程组一般由六个方程组成,分别是三个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热力学能量方程、状态方程;若是湿空气还要加一个水汽方程。 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热力学能量方程是预报方程,状态方程是诊断方程。 2、研究大气运动变化规律为什么选用旋转参考系旋转参考系与惯性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有什么不同 答:地球以常值角速度Ω绕地轴旋转着,所以任何一个固定在地球上并与它一道运动的参考系,乃是一个旋转参考系。 为了将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于研究相对于旋转参考系的大气运动,不但要讨论作用于大气的真实力的性质,而且要讨论绝对加速度与相对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而言,旋转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加入了视示力(科里奥利力、惯性离心力)。 ! 3、惯性离心力与科里奥利力有哪些异同点 答:都是在旋转参考系中的视示力;惯性离心力恒存在,而大气相对于地球有运动时才会产生科里奥利力。 4、重力位势与重力位能这两个概念有何差异 答:重力位势:重力位势表示移动单位质量空气微团从海平面(Z=0)到 Z 高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重力位能:重力位能可简称为位能。重力场中距海平面 z 高度上单位质量空气微团所具有的位能为Φ=gz,引进重力位势后, g等重力位势面(等Φ面)相垂直,方向为高值等重力位势面指向低等重力位势面,其大小由等重力位势面的疏密程度来确定。所以,重力位势的空间分布完全刻划出了重力场的特征。 5、试阐述速度散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散度与运动的参考系有没有关系 - 答:速度散度代表物质体积元的体积在运动中的相对膨胀率。 因,故速度散度与运动的参考系没有关系。 8、计算 45° N跟随地球一起旋转的空气微团的牵引速度。 答:由速度公式可知,牵引速度为:

动力气象作业复习题

尺度分析作业 1、何为Ro 数?大尺度大气运动的Ro 数为多大?大尺度大气运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罗斯贝数的大小反映了科氏力的相对重要性 中纬度大尺度大气运动 主要特征是准水平,准地转平衡,准静力平衡,准水平无辐散,准定常的涡旋运动。 2、正压大气和斜压大气概念 密度的空间分布只依赖于气压,即ρ=ρ(p),这种大气状态称作正压大气。正压大气中等压面、等密度面和等温面重合在一起。 密度的空间分布不仅依赖于气压而且依赖于温度,即ρ=ρ(p,T),这种状态称作斜压大气。斜压大气中等压面与等密度面、等温面是交割的 3、地转风概念 定义:空气块直线运动,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平衡的作用下,风沿等压线或等位势线吹,北半球背风而立,气压高的在右。 4、下面地面系统,高层有哪几种可能配置? D G 图一:(1)正压状态下,高空为低压中心,由于动力作用引起的, (2)斜压状态下,高空为高压中心,由于热力作用引起的, 图二:(1)正压状态下,高空为高压中心,由于动力作用引起的, (2)斜压状态下,高空为低压中心,由于热力作用引起的, 5、何为斜压大气?请说明在天气图上如何分别根据温度场和风场结构判断斜压大气性的强弱? 密度的空间分布不仅依赖于气压而且依赖于温度,即ρ=ρ(p,T),这种状态称作斜压大气。斜压大气中等压面与等密度面、等温面是交割的。 等温线越密,等温面与等压面夹角越大,斜压性越强;风速越大,风向与等压面夹角越大,斜压性越强。 6、何为热成风?请详细说明热成风是由于大气的斜压性所引起,并由此说明大气大尺度动力系统与热力系统在天气图上的主要表现特征,并举出实例。 热成风定义为铅直方向上两等压面上地转风的矢量差。热成风沿气层的等厚度线(等平均温度线)吹,背风而立,厚度(平均温度)高的在右。热成风与大气的斜压性相联系,与热力作用相关。 大气大尺度动力系统在天气图上的主要表现为从低层、到中层、直到高层属同样气压系统。例如: 副热带高压:从低层、到中层、直到高层,都表现为高压,是正压系统,由动力作用引起; 大气大尺度热力系统在天气图上的主要表现为低层和高层属不同气压系统。例如:夏季的青藏高原:高层是反气旋,低层是气旋,是斜压系统。由热力作用引起。 三、涡度作业: 1、正压大气中涡度方程0)(0=?=??+a a a dt d V dt d σζζζ 物理意义是什么?解释系统有辐合、辐散运动和整体做南 北运动时涡度的变化。 答:因 dt d V σσ1=?? ,化简得后式0 )(=a dt d σζ ?????↑?↓↓?↑。气旋加强,反气旋减弱,则辐合:;反气旋加强,气旋减弱 ,则辐散:ζσζσ 水平辐合辐散引起绝对涡度的变化。 特征科氏力项 特征惯性力项== V f L V R 02 0科氏力重要,不可忽略 度很小,可忽略特征惯性力很小,加速;110~100<<=-L f V R

(完整版)动力气象学期末考试题基本概念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范围(共计20分) (1)冷暖平流:由温度的个别变化与局地变化的关系: 33dT T V T dt t ?=+???u u r 或 dT T T V T w dt t t ??=+??+??u r 移项后,有: T dT T V T w t dt t ??=-??-??u r 设0,0dT w dt ==,则有 T T V T V t s ??=-??=-??u r ( s 方向即水平速度的方向。空气微团做水平运动时,即使为微团本身的温度保持不变,也会引起温度场的局地变化。) 当0T s ?>?,即沿着水平速度方向温度是升高的,风由冷区吹向暖区,这时0T V s ?-?(即0T t ?>?),会引起局地温度升高,我们便说有暖平流。 总之温度平流是通过水平气流引起温度的重新分布而使局地温度发生变化的。 (2)罗斯贝数:水平惯性力与水平科氏力之比,即:00U R f L =,表示大气运动的准地转程度,也可用来判别大气运动的类型(大、中、小尺度)和特性(线性或非线性)。 (3)梯度风:水平科氏力、离心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三力达成的平衡。此时的空气运动称为梯度风,即21V p fV R n ρ?+=-?。 (4)地转风:对于中纬度天气尺度的扰动,水平科氏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接近平衡。这时 的空气作水平直线运动,称为地转风,表达式为: 1g V p k f ρ =-??u u r r 。 (5)β平面近似:中高纬地区,对大尺度运动,/1y a <,则0f f y β=+,其中002cos 2sin ,f const const a ??β=Ω=== 具体做法:f 不被微分时,令0f f const ==。f 在平流项中被微分时,令 f const y β?==?。

动力气象试题解答

一、名词解释 1.科里奥利力 科里奥利力是一种视示力,它只是在物体相对于地球有运动时才出现。 单位质量空气微 团所受的科里奥利力为 2 V 3。 2 V 3始终与 和V 3相垂直,而 与赤道平面垂直, 所以 2 V 3必通过运动微团所在的纬圈平面内。 在北半球,科里奥利力指向速度的右方, 科里奥利力对空气微团不作功, 它不能改变空气微团的运动速度大小, 只能改变其运动方向。 2 .尺度分析法 尺度分析法是一种对物理方程进行分析和简化的有效方法。 尺度分析法是依据表征某类运动 系统的运动状态和热力状态各物理量的特征值, 估计大气运动方程中各项量级大小的一种方 法。根据尺度分析的结果, 结合物理上考虑,略去方程中量级较小的项, 便可得到简化方程, 并可分析运动系统的某些基本性质。 3 .罗斯贝数 罗斯贝数的定义式为 R o U.「f °L ,它代表水平惯性力与水平科里奥利力的尺度之 比。罗斯贝数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运动的水平尺度。对于中纬大尺度运动, R 0 1,科里奥 利力不能忽略不计,对于小尺度运动, R 0 1,科里奥利力可忽略不计。 4. Richardson 数 与大气层结稳定度和风的铅直切变有关的动力学参数。层结愈不稳定, 则愈有利于湍流和对流运动的发展,所以 Ri 可用于判断对流或扰 动发展的条件。 5 .地转风 等压线为一族平行的直线(| R T | )时的平衡流场称为地转风场,或称为地转运动。在 地转运动中,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科里奥利力相平衡。 地转风的方向与等压线相平行, 在北半 球(f > 0),高压在速度方向右侧,低压在速度方向左侧;地转风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成 正比,与密率和纬度的正弦成反比。地转风关系的重要性在于揭示了大尺度运动中风场和水 平气压场之间的基本关系。 6?梯度风 最一般的平衡流场称为梯度风场。在梯度风运动中,水平气压梯度力、 科里奥利力、惯 理查德孙(Richardson )数的定义式为Ri N 2D 2.U 2 , 它代表垂直惯性力与水平科 里奥利力的尺度之比。由于 g ln z N 2D 2 V z 2 N 2 Ri ,理查德孙数又是一个 风的铅直切变愈强,

动力气象学总复习

动力气象学总复习 第一章绪论 掌握动力气象学的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基本假定动力气象学(性质)是由流体力学中分离出来(分支),是大气科学中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 动力气象学定义:是应用物理学定律研究大气运动的动力过程、热力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理论上探讨大气环流、天气系统演变和其它大气运动过程学科。 动力气象学研究对象:发生在旋转地球上并且密度随高度递减的空气流体运动的特殊规律。 动力气象学研究内容:根据地球大气的特点研究地球大气中各种运动的基本原理以及主要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主要研究内容有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风场、气压坐标、环流与涡度、风与气压场的关系、大气中的波动、大气边界层、大气不稳定等等。 一、基本假设: 大气视为“连续流体”,表征大气运动状态和热力状态的各种物理量(U, V, P, T, et al.) 看成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连续函数; 大气宏观运动时,可视为“理想气体”,气压、密度和温度之间满足理想其他的状态方程,大气是可“压缩流体”,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二、地球大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 大气是“旋转流体”:90%的大气质量集中在10km以下的对流层;水平U, V远大于w(满足静力平衡);Ω =7.29?10-5rad/s,中纬度大尺度

满足地转平衡(科氏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当)。 大气是“层结流体”:大气密度随高度变化,阿基米德净力使不稳定层结大气中积云对流发展;阿基米德净力使稳定层结大气中产生重力内波。 大气中含有水份:水份的相变过程使大气得到(失去)热量。 大气下垫面的不均匀性:海陆分布和大地形的影响。 大气运动的多尺度性:(见尺度分析) 第二章大气运动方程组 控制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有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等。支配其运动状态和热力学状态的基本定律有: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状态方程等等。 本章要点: 旋转坐标系;惯性离心力和科氏力;全导数和局地导数;预报和诊断方程;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状态方程、热力学方程及其讨论;局地直角坐标系。 一、全导数和局地导数的概念 拉格朗日方法:以某物质体积元(微团)为对象,研究它的空间位置及其物理属性随时间变化规律,并且推广到整个流体的运动; 欧拉方法则以流体空间某一固定体积元(空间点)为对象,研究不同流体经过该固定点时的运动及其物理属性变化的规律,从而掌握流场中各物理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以温度T为例: T(x, y, z, t):x=x(t); y=y(t); z=z(t) u=dx/dt; v=dy/dt; w=dz/dt

动力气象试题解答讲解学习

动力气象试题解答

一、名词解释 1. 科里奥利力 科里奥利力是一种视示力,它只是在物体相对于地球有运动时才出现。单 位质量空气微团所受的科里奥利力为32V 。32V 始终与 和3V 相垂 直,而 与赤道平面垂直,所以32V 必通过运动微团所在的纬圈平面内。 在北半球,科里奥利力指向速度的右方,科里奥利力对空气微团不作功,它不能改变空气微团的运动速度大小,只能改变其运动方向。 2.尺度分析法 尺度分析法是一种对物理方程进行分析和简化的有效方法。尺度分析法是依据表征某类运动系统的运动状态和热力状态各物理量的特征值,估计大气运动方程中各项量级大小的一种方法。根据尺度分析的结果,结合物理上考虑,略去方程中量级较小的项,便可得到简化方程,并可分析运动系统的某些基本性质。 3.罗斯贝数 罗斯贝数的定义式为 L f U R 00 ,它代表水平惯性力与水平科里奥利力的尺度之比。罗斯贝数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运动的水平尺度。对于中纬大尺度运动,10 R ,科里奥利力不能忽略不计,对于小尺度运动,10 R ,科里奥 利力可忽略不计。 4. Richardson 数 理查德孙(Richardson )数的定义式为222U D N Ri ,它代表垂直惯性力与水平科里奥利力的尺度之比。由于 Ri U D N z V N z V z g 222222~ln ,理查德孙数又是一个与大气层结稳定度和风的铅直切变有关的动力学参数。层结愈

不稳定,风的铅直切变愈强,则愈有利于湍流和对流运动的发展,所以Ri 可用于判断对流或扰动发展的条件。 5.地转风 等压线为一族平行的直线( ||T R )时的平衡流场称为地转风场,或称为地转运动。在地转运动中,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科里奥利力相平衡。地转风的方向与等压线相平行,在北半球(f >0),高压在速度方向右侧,低压在速度方向左侧;地转风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与密率和纬度的正弦成反比。地转风关系的重要性在于揭示了大尺度运动中风场和水平气压场之间的基本关系。 6. 梯度风 最一般的平衡流场称为梯度风场。在梯度风运动中,水平气压梯度力、科里奥利力、惯性离心力相平衡。地转风是 ||T R 时梯度风的一个特例。 7.热成风 热成风定义为铅直方向上两等压面上地转风的矢量差。热成风方向与等平均温度线(即等厚度线)平行,在北半球暖区在热成风方向右侧,冷区在热成风方向左侧;热成风大小与平均温度梯度成正比,与纬度的正弦成反比。热成风关系的重要性就在于具体地揭示了静力平衡大尺度运动中风场、气压场、温度场之间的关系。 8.地转偏差 实际风与地转风的矢量差定义为地转偏差。地转偏差用'V 表示,则 g V V V '。地转偏差和水平加速度方向相垂直,在北半球指向水平加速度的左 侧,地转偏差的大小和水平加速度成正比,和纬度的正弦成反比。地转偏差虽然很小,但对大气运动的演变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在线作业(试卷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单选题 1.【第1章】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三要素是_________。 A 计算机技术、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B 管理方法、运筹学和计算机工具 C 系统的观点、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应用 D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工具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2.【第1章】信息_________。 A 不是商品 B 就是数据 C 是一种资源 D 是消息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3.【第1章】EDPS是以下哪个术语的简称?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B 单项数据处理阶段 C 综合数据处理阶段 D 管理信息系统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4.【第1章】按照不同级别管理者对管理信息的需要,通常把管理信息分为以下三级_________。 A 公司级、工厂级、车间级 B 工厂级、车间级、工段级 C 厂级、处级、科级 D 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

单选题 5.【第1章】根据西蒙教授提出的三种类型的决策问题,库存补充的决策问题属于_______的问题。 A 结构化 B 半结构化 C 非结构化 D 以上都有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6.【第1章】信息化_________。 A 是推动工业化的动力 B 是工业化的基础 C 代替工业化 D 向工业化发展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7.【第1章】MIS是以下哪个术语的简称? A 决策支持系统 B 客户关系管理 C 企业资源规划 D 管理信息系统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8.【第1章】DSS是以下哪个术语的简称? A 决策支持系统 B 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C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D 管理决策系统

单选题 9.【第1章】信息流是物质流的_________。 A 定义 B 运动结果 C 表现和描述 D 假设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10.【第1章】以下哪个不是基层管理人员决策时需要的信息特点? A 准确程度高 B 具体详细 C 大量来自于外部 D 精度高 正确答案:C 判断题 11.【第1章】管理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现阶段大概占到70%(包括管理、科学技术计算和生产控制等方面)以上。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错 判断题 12.【第1章】信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按照管理的层次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判断题 13.【第1章】目前我国信息系统在管理中的应用,还处在单项业务的信息管理阶段。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判断题 14.【第1章】为实现现代化管理,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搞好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为信息系统的发展创造条件。 正确错误

动力气象学第二章习题ALL

1.六个方程组成。三个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热力学方程和状态方程。状态方程为诊断方程,其余为预报方程。 2.在地球上观测大气都是观测的旋转坐标系的值。多了两个视示力-科里奥利力和惯性离心力。 3.科里奥利力和惯性离心力都是视示力,是虚拟的力,是地球旋转效应的反映。 科里奥利力只有在物体相对于地球有运动时才出现,它始终与运动方向垂直,只改变物 体运动的方向,不对物体做功。地球物体都受到惯性离心力,它有可能做功。 4.重力位势和重力位能的定义分别如下, 重力位势反映的是重力场的特征,它是个相对的量,通常假定海平面为零值,随高度增大。重力位能反映的是物体反抗重力做的功,通常假定海平面为零,随高度增加。 5.速度散度代表物质体积元在运动中的相对膨胀率。连续方程是质量守恒定律得表达形式。根据连续方程,可知速度散度反映体积元相对密度的变化率,它决定于流体自身的可压缩性,所以它与参考系没有关系。 6.温度平流的物理意义,温度场和流场相互作用对于温度局地变化的贡献。 (1) 22()V V t T T T t n s n T T T V T V t t n V s s s =???=+?????-??=-?+=-??? t n V T n ?

(2) 22()n t n t n V V n V t n T n n T T V T V n V t n V n n =+??=???-??=-+?=-?? 7. n t n V n t V t T n n ?? V T

8. 9.

10. 3333333-2=2(sin cos )-2sin 2cos (1) =0-2=2 (2) =0 -2=0 (3) =0-2=-2 V v w i u j u k V ui V u k V v j V V w k V wi ???????Ω?Ω-Ω+Ω=Ω?Ω=Ω?=Ω?Ω ,并且,向上。 ,并且,没有科里奥利力。,并且,向西。 11. 12.

动力气象总复习题

动力气象总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位温:气压为p ,温度为T 的干气块,干绝热膨胀或压缩到1000hPa 时所具有的温度。 θ=T (1000/p )R/Cp ,如果干绝热,位温守恒(?θ/?t=0)。 2. 尺度分析法:依据表征某类大气运动系统各变量的特征值来估计大气运动方程中各项量级的大小,判别各个因子的相对重要性,然后舍去次要因子而保留主要因子,使得物理特征突出,从而达到简化方程的一种方法。 3. 梯度风:水平科氏力、惯性离心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三力达到平衡,此时空气微团运动 4. 地转风:对于中纬度天气尺度的扰动,水平科氏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接近平衡,这时空 地转风:在自由大气中,因气压场是平直的,空气仅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当二力相等的空气运动称之为地转风。 5. 惯性风:当气压水平分布均匀时,科氏力、惯性离心力相平衡时的空气流动。表达式为: i T V f R =-。 6. 旋衡风:在小尺度运动中,惯性离心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平衡时的空气流动。表达式 7. 正压大气:大气密度的空间分布仅依赖于气压(p )的大气,即:ρ=ρ(p ),正压大气中地转 风不随高度变化,没有热成风。 8. 斜压大气:大气密度的空间分布依赖于气压(p )和温度(T )的大气,即:ρ=ρ(p , T )。实际大 气都是斜压大气,和正压大气不同,斜压大气中等压面、等比容面(或等密度面)和等温面是彼此相交的。 9. 湿静能:湿空气的内能(c v T )、位能(gz )、压力能(p /ρ)及潜热能(Lq )之和,其表达 式为:E s= c v T +gz + p /ρ+Lq 。也称为静力能。 10. 埃克曼螺线:行星边界层内的风场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科氏力和粘性摩擦力三着之间的 平衡结果。若以u 为横坐标,v 为纵坐标,给出各个高度上风矢量,并投影在同一个平面内,则风矢量的端点迹线为一螺旋。称为埃克曼螺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