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强化护理联合前列腺素 E1水化治疗在预防造影剂肾病中的作用

强化护理联合前列腺素 E1水化治疗在预防造影剂肾病中的作用

强化护理联合前列腺素 E1水化治疗在预防造影剂肾病中的作用
强化护理联合前列腺素 E1水化治疗在预防造影剂肾病中的作用

水化疗法对预防介入手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的作用分析

水化疗法对预防介入手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水化疗法预防和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 后造影剂肾病( CIN) 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2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7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在造影前6 h 至术中及造影后6 h 鼓励自主饮水,观察组采用0.9% 生理盐水 1.0 ml·kg-1·h-1的速度在造影前12 h 至术中及造影后12h 持续静脉滴注。测定患者于术前、术后第2、3 d清晨空腹抽查患者血清肌酐及监测患者尿量。结果患者应用造影剂前后血肌酐变化水化治疗组造影剂应用后 2 d 血肌酐与应用前比较有增高趋势,常规治疗组应用造影剂后第 2 d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与术后48 h 不限制饮水的水化方法比较,通过静脉注射等渗氯化钠溶液进行水化可以预防肾功能损伤,并有效减少术后急性肾衰竭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水化疗法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造影剂肾病;预防 介入心脏病学是指应用导管技术来治疗冠状动脉、瓣膜或先天性心脏疾病的一项技术。自1977年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用于临床后,经过不断地改良设备和积累操作经验,球囊扩张术已经广泛地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1]。但球囊扩张术的使用受其并发症的限制,很难达到理想的造影结果,最主要的是,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很高。当狭窄为复合斑块、钙化斑块、长斑块、大型斑块、偏心斑块或完全闭塞性斑块时,或大隐静脉桥血管出现狭窄时,或可能有血栓时,球囊扩张术的使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与PTCA相关的新技术开始出现。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2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78例,观察组39例采用水疗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2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78例,其中男53例,女25例;年龄38~78岁。,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在造影前6 h 至术中及造影后6 h 鼓励自主饮水,观察组采用0.9% 生理盐水 1.0 ml·kg-1·h-1的速度在造影前12 h 至术中及造影后12h 持续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清肌酐( SCr)、尿素氮( BUN)、血β2微球蛋白( β2-mG)、尿β2-mG 等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18.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并进行χ2检验,P<0.05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患者应用造影剂前后血肌酐变化水化治疗组造影剂应用后 2 d 血肌酐与应

碘造影剂肾病及预防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碘造影剂肾病及预防 作者:吴学胜 作者单位: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天津,300457 刊名: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BEI NORTH UNIVERSITY(MEDICAL EDITION) 年,卷(期):2010,27(1) 被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20条) 1.Morcos SK;Thomsen HS;Webb JA Contrast-induced nephrotoxicity:a consensus report[外文期刊] 1999(8) 2.苏海华;姜埃利造影剂肾病的诊疗进展[期刊论文]-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2006(03) 3.Schwab SJ;Hlatky MA;Pieper KS Contrast nephrotoxicit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non-ionic and an ionic radiographic contrast agent[外文期刊] 1989 4.Bariguoriciroldi F;Morici N New phamacological protocols to prevent or reduce contrast media nephropathu 2005(01) 5.Pavfrey ps;Griffiths SM;Barrett BJ Contrast material-induced renal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1999 6.Asif A;Preston RA;Roth D Radio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外文期刊] 2003(02) 7.Cochran ST;Wong WS;Roe DT Predicting angiography-in-duceed acute renal function impaiment:Clin Risk model 1983(05) 8.吉俊;丁小强;汗迅辉低渗非离子造影剂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肾功能影响的前瞻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6(07) 9.McCullough PA;Wolyn R;Rocher LL Acute renal failure ofter cornary intervention:incidence,risk factors,and relationship to mortality[外文期刊] 1997 10.Cigsrroa RG;Lsnge RA;Willians RH Dosing of contrast material to prevent contrast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renal disease[外文期刊] 1989 11.姜文兵;赵玮造影剂肾病的预防[期刊论文]-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6(06) 12.Feeman Rr;Odonnell M;share D Nephropathy requiring dialysis after pre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d the critical role of an adjnsted contrast dose[外文期刊] 2002(10) 13.Rudnick MR;Godfarb S;Wexler L Nephrotoxicity of ionic and non ionic contrast media in 1196 patients:a randomized trial:the lohexol cooperative study[外文期刊] 1995(01) 14.Barrett BJ;Carlise EJ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ve nephrotoxicity of high and low osmolality iodimated contrast media 1999 15.陈铮碘化造影剂可造成肾功能损害[期刊论文]-首都医药 2006(23) 16.孙晓楠;程庆砾老年人造影剂肾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期刊论文]-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7(02) 17.Mehran R;Aymong ED;Nikolsky E A simple risk score forprediction of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2004 18.Madyoon H;Croushore L Use of fenoldopam for prevention of radiocontrast nephropathy in the cardian catheterization laboratory a case series[外文期刊] 2001(20) 19.Mueller C;Buerkle G;Buettner HJ Prevention of contrast media-associated nephropathy:randomized

造影剂肾病的中国专家共识(草案)

造影剂肾病的中国专家共识(草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 造影剂肾病是碘造影剂应用过程中的重要并发症,也是医源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患者的临床预后不利,而且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由于接受造影检查和介入手术的患者不断增加,因此会有更多的患者应用碘造影剂。与此同时,作为造影剂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慢性肾脏疾病,目前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仅美国就有11%的成人患有慢性肾脏疾病。所以,目前造影剂肾病已经成为放射学家、心脏病学家和肾脏病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临床多学科专家组成的造影剂肾病专家共识工作小组,系统的回顾了目前已经发表的有关造影剂肾病方面的文献,并结合专家们的临床实践经验,共同编写了造影剂肾病的专家共识(见表1)和处理原则(见图1)。共识内容涵盖造影剂肾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基础肾功能的评价、危险性评估、高危患者的识别,以及造影剂的应用和造影剂肾病的预防措施等。 表1 造影剂肾病专家共识 1.在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危险的患者中,CIN是造影剂应用后常见、严重的并发症。 2.在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中(尤其合并糖尿病时),CIN的危险性和临床重要性增加,可通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1.73m2进行识别。 3.在不知道血清肌酐或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的情况下,应进行调查以识别CIN高危的患者。 4.急诊手术时,尽早造影可能获益超过等待,因此手术可在无血清肌酐或eGFR的情况下进行。 5.同一患者如果有多种CIN的危险因素,或高危的临床情况,在应用造影剂后,CIN的危险性极度升高(~50%),患者较易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从而需要透析治疗(~15%)。 6.在CIN高危的患者中,动脉内给予造影剂时离子型高渗造影剂导致CIN的危险性要比低渗造影剂高。目前的证据提示,对于慢性肾脏疾病的高危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动脉内给予非离子型、等渗造影剂导致CIN的危险性最低.。7.在有CIN危险的患者中,大量造影剂(> 100 mL)会导致较高比率的CIN;而在极高危患者中,少量的碘造影剂(~30mL)就能导致CIN和急性肾功能不全,从而需要透析治疗,提示CIN发生没有阈值效应。

造影剂肾病高危患者的预防及护理

造影剂肾病高危患者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高危患者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择2013年01月~06月>70岁高龄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21例行冠脉介入术,实施针对性预防及护理。结果术前肾功能(160.89±55.7)mol/L,术后肾功能(162.33±71.664)mol/L,两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仅1例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结论对CIN高危患者进行预防和护理,可降低CIN的发病率。 标签:造影剂肾病;高危患者;预防;护理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的临床广泛开展,大量的患者应用碘造影剂,与之相关的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成为心脏介入领域继”再狭窄”、”血栓”之后第三大难题,其在药物中毒所致的急性肾衰竭病因中,仅次于抗生素,居第2位,也成为医院内发生急性肾衰竭的第三大病因[1]。 CIN是指使用造影剂48~72 h内发生的排除其他原因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其诊断标准为:血清肌酐(SCr)上升44.2 μmol/L(0.5 mg/dL)或较基础水平升高超过25%[2]。CIN 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6%~6%,但在特定人群,如老年人≥70岁、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等患者中发病率可高达20%以上,有多个高危因素人群中发病率高达40%~9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01月~06月,本科室共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断和治疗200例,>70岁高龄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21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75±4)岁,糖尿病2例,高血压18例;所有患者介入检查和治疗前查血清肌酐均>110 μmol/L。 1.2方法本科室2013年01月~06月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对于高危患者,术中采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并按标准方法实行PCI术,造影剂采用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等渗造影剂碘克沙醇,并记录造影剂的使用剂量,造影剂用量在100~300 mL,在介入检查及治疗前当天及治疗后72 h测定血清肌酐水平。术前术后常规水化。 1.3高危患者的预防及临床护理 1.3.1术前采取有效沟通,加强宣教,增强患者及家属的认识程度,争取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如:练习床上使用便器等。 1.3.2术前护士应详细询问询问患者病史,评估危险因素,汇报管床医生并

造影剂肾病的预防和护理

造影剂肾病的预防和护理 摘要:由于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造影剂也随之而生,为了增强影像的观察效果,从1924年来美国第一例使用造影剂以来,造影剂产品便不断出现并逐渐更新换代。 但由于造影剂的高渗性,其使用会使人体内含碘量大大提高,从而被肾小管过滤却不能被吸收,也难以被排出体外,从而在肾内集聚,严重是会导致肾损坏,以至于肾衰竭。 而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对现在广泛使用的造影剂环境下,造影剂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的背景下,研究缓解造影剂毒性的方法以及对造影剂造成肾病的缓解。 让人逐渐明白造影剂的危害,增加人们对造影剂危害的认识,由于近来放射技术的发展,对造影剂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所以造影剂肾病的发射率也随之提高。已成肾衰竭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造影剂肾病护理预防

目录 绪论 (2) 一、造影剂 (3) (1)造影剂的产生 (3) (2)造影剂的发展 (3) (3)造影剂在现代的使用 (3) 二、造影剂引发的肾病 (4) (1)造影剂引发肾病的原因 (4) (2)造影剂肾病的危害及严重后果 (4) 三、对造影剂肾病的防治 (5) (1)认识造影剂肾病爆发原因 (5) (2)造影剂肾病的预防治疗 (5) (3)造影剂肾病的护理 (5) 结论 (6) 绪论 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医学影像的需求大大加深,而在医学影像的市场中,便携的超声设备被很多人追求,而造影剂则是超声发展的重要组成问题之

以,特别是对小型超声设备而言,造影剂可以使其成像更加清晰,使医生可以更加方便准确的诊断病情,使超声在与MRI、CT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况且MRI、CT也使用造影剂,其也承受这造影剂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而造影剂所存在的最大问题,便是其对肾脏的损伤,由于造影剂所用化学原料的高渗性,其在成像的同时也淤积在人的体内,而且人对这类化学物质的吸收率特别低,从而引发了肾的病变,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明白造影剂的影响及危害,对造影剂对肾的损害做好防治,以及明白如何对造影剂肾病患者做好护理。 一、造影剂 (1)造影剂的产生 在1924年,[1]美国用百分之50的碘化钠做成功了第一例动脉造影以来,造影剂便与放射学相融合,随之发展,特别是随着放射技术的大量使用,各种造影剂也随之产生,从第一代的泛影酸(Amidotrezoic Acid)开始,到后来的各种离子型造影剂的出现,到现在的高低密度造影剂。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会对肾脏造成损伤。 (2)造影剂的发展 从第一代造影剂产生开始,融入放射医学的造影剂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第一代造影剂泛影酸使得造影剂的发展的到了极大的推广,并为后来造影剂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离子型造影剂这样融入了医学中,后来非离子型单体造影剂的出现才取代了第一代造影剂,相比于第一代造影剂,二代造影剂的性能更稳定,渗透压低,耐受性更好,并可高温消毒,其使用更加广泛。后来非离子型二聚体才取代了这种造影剂。 (3)造影剂在现代的使用 造影剂由于现代放射医学的发展有了更广泛的使用,在现代的超声、MRI、CT检查中,可以增强其显影效果,扩大其检查范围,特别是在X射线和CT检查中,造影剂的使用特别多,造影剂这种密度与人体不同的物质,引入人体中可以

造影剂肾病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造影剂肾病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导语:当人们发生了疾病的时候,最要紧的就是知道它的治疗措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会发生很多意外的情况,关于肾病也有很多措施 当人们发生了疾病的时候,最要紧的就是知道它的治疗措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会发生很多意外的情况,关于肾病也有很多措施,这个引起了很多人们的关注,当一些意外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都会手忙脚乱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那么随着这个疾病的发生次数越来越多,大家都要学习一些有关于它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就讲一下造影剂肾病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1.掌握用药适应症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作造影检查,如原有肾功能不全者、老年人、脱水、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及高尿酸血症等患者。在用B超等检查后尚不能明确诊断而必须作造影检查时,严格掌握指征,则应在造影前补充盐水,纠正脱水、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后再作造影检查。 2.避免在短期内重复造影在第一次造影后3个月内不宜再次造影,避免造影剂引起的肾损害。 3.造影后水化治疗及碱化尿液在应用大剂量造影剂时,为避免或减轻其肾毒性,可用20%甘露醇250~500ml及呋塞米(速尿)40~100mg 静脉滴注,于造影前1h开始应用,可增加肾组织的灌注,降低血黏度,增加肾血流量,加强利尿,促进造影剂的排泄。造影结束后鼓励患者多饮水,用5%碳酸氢钠(SodiumBicarbonas)250ml静脉滴注以碱化尿液,增加尿酸盐排泄。 4.改换造影剂种类对于有高危因素或碘过敏的患者应选用不含碘的造影剂(如碘普胺),或选用非离子性、低渗性造影剂,可降低其肾毒性。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肾康注射液与水化预防造影剂肾病疗效比较

肾康注射液与水化预防造影剂肾病疗效比较 发表时间:2019-04-18T09:13:09.1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5期作者:周小雁(通讯作者)汤雁蓉张俊 [导读]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与水化治疗对接受冠脉造影检查及冠脉支架植入术(CAG/CASI)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防治作用比较。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与水化治疗对接受冠脉造影检查及冠脉支架植入术(CAG/CASI)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防治作用比较。方法:选择80例接受CAG/CASI的患者,随机分为肾康组与水化,每组各40例。肾康组采用肾康注射液治疗,水化组采用生理盐水水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CAG/CASI前,CAG/CASI后第3、5天的血肌酐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变化。结果:两组术后第3、5天血清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康组CAG/CASI后第五天尿白蛋白/肌酐比较水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在预防造影剂肾病方面与水化疗效相同。 【关键词】造影剂肾病;水化;尿白蛋白/肌酐比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5-0120-02 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大剂量含碘造影剂的临床应用明显增多,由此导致的造影剂肾病逐渐成为临床常见问题[1];虽然目前有很多种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方法,但效果大多不理想。已有大量的临床试验和研究证实中药制剂肾康注射液对各种肾脏损害有预防防护作用,其对造影剂肾病是否也有预防作用目前仍不清楚[2]。我们对此进行了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试验是随机对照试验;对我科2017年1月—2018年3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冠脉支架植入术(CAG/CASI)的患者进行筛选后对比观察。 1.1.1纳入标准①择期冠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术;②年龄18~85岁;③血清肌酐水平:115~230umol/L之间和微量白蛋白量阳性(30mg/g<UACR<300mg/g)。 1.1.2排除标准①近期脑出血史;②活动性内脏出血;③严重出血倾向;④急性心梗;⑤单侧肾切除;⑥对造影剂或/和肾康注射液过敏;⑦严重心功能下降(NYHAⅢ级以上)或/和严格液体总量限制者;⑧7天内有血管造影史;⑨7天内有肾毒性药物使用史;⑩非肾源性蛋白尿。 1.1.3将符合上述标准的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肾康组和水化组,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冠脉支架植入术,均使用同一品牌的非离子型等渗含碘造影剂。 1.2 试验方法 1.2.1试验前准备暂停影响肾素药物(ACEI/ARB类、肾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及含大黄、丹参、红花、黄芪等中药至少48小时;暂停二甲双胍至少48小时;暂停其余所有静脉输注液体;常规口服药基线治疗不变。 1.2.2肾康组生理盐水1700ml+肾康注射液100ml(生理盐水500ml+肾康注射液30ml三组及生理盐水200ml+肾康注射液10ml),以75ml/h速度输注,输液完毕后单独使用生理盐水,术前持续12小时,术后持续12小时;术后三天均使用生理盐水300ml+肾康注射液100ml 常速静滴。 1.2.3水化组生理盐水500ml,以75ml/h速度输注,术前持续12小时,术后持续12小时;术后三天均使用生理盐水400ml常速静滴。 1.3 观察指标 1.3.1主要观察指标:术前GRE水平(术前24小时);术后两次GRE水平(2,5天);术前尿白蛋白/肌酐比,术后2次白蛋白/肌酐比(2,5天);造影剂肾病发生率。 1.3.2次要观察指标:需要透析病例数、死亡人数;不良反应(红肿、皮疹、口渴、出血)。 1.3.3诊断标准:采用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推荐的标准[3],即注射造影剂后的3天内,血清肌酐上升幅度超过44umol/L,或者其绝对值比基础水平上升超过25%,并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肾功能恶化,即可诊断为造影剂肾病。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肾康组和水化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 以上数据的组间比较P>0.05。 2.2 使用造影剂前后两组患者血肌酐、尿白蛋白/肌酐比 肾康组和水化组的患者在造影剂使用前和使用后第2、5天的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血肌酐差异也无统

水化疗法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护理

水化疗法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1-06-01T09:04:15.6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8期作者:刁爱新李晶朱东华[导读] 造影剂肾病是指使用造影剂48小时内发生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急性肾功能损害性疾病。 刁爱新李晶朱东华(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山东枣庄 277101)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8-0282-01 【关键词】水化造影剂肾病护理 造影剂肾病(radiocontrast-induced nephropnthy, RCIN)是指使用造影剂48小时内发生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急性肾功能损害性疾病,通常以血清肌酐上升超过5mg/L或较造影前的基础水平超过25%为诊断标准[1,2]。临床上多表现为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目前,随着影像诊断技术及介入治疗的发展,造影剂肾病已成为医源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故而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已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2006年1月—2008年2月对我院123例介入治疗患者加强水化治疗以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3例患者,男性73例,女性50例,年龄30-76岁,平均57.2岁。其中糖尿病患者25例,高血压病患者40例,肾功能不全21例。造影剂采用低渗的碘海醇或等渗的碘克沙醇(威视派克),用量在70-350ml。 2 临床护理 2.1术前评估造影剂肾病多发于原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病或糖尿病的患者,另外,心衰、脱水、老年等患者也是造影剂肾病的高危人群。造影剂肾病的发生亦与造影剂的剂量及术前肾毒性药物的应用等因素有关。术前应严格筛查,如病情需要行介入治疗者应严格水化治疗。术前评估及时发现高危因素,监测血糖、血压及肝肾功能、电解质[3]。 2.2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向病人讲解手术的目的、意义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治疗中的配合方法,详细讲解术后注意事项,术后饮水的重要性。增强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2.3水化疗法的护理水化疗法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和价廉的预防方法,且在临床应用中无绝对禁忌症[4]。介入手术前责任护士向患者宣教水化疗法的作用以及必要性,避免部分患者因惧怕术后卧床排尿而不愿多饮水。术前均予生理盐水500ml静滴,术前不禁饮食,避免因术前禁食、水造成患者体液不足。术后24小时饮水量>1500ml,每次饮水以不出现腹胀为宜,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主。通过多饮水增加尿量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介入治疗开始前1-2小时开始静滴生理盐水或常规液体。高危人群术前4小时就开始输液。输液持续至术后24小时。补液总量以2000-3000ml为宜[5]。补液总量亦可根据术中造影剂使用的剂量及患者的心功能情况而定。输液速度不宜过快,应根据心功能和尿量来调节,亦可使用静脉输液泵来调整。 2.4术后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心电图、血压,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量,特别是尿量。术后24小时尿量一般应>1000ml。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监测每小时尿量及尿比重,必要时监测肾脏功能。对术后排尿困难的患者应及时予以导尿,以促进造影剂尽快排出。责任护士应加强巡视,对尿量不足者及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者及时通知医生来处理。 3 结果 在123例经水化治疗的患者中,仅有2例出现造影剂肾病,这2例患者均是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基础疾病,术后均在应用改善肾脏微循环的治疗后病情好转。 4 讨论 随着介入治疗手术的广泛临床应用,造影剂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机制目前还不明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肾皮质缺血性损伤、肾小管的毒性损伤、造影剂使尿酸等排泄增加造成小管内梗阻[6]。造影剂肾病无特殊治疗方法,因此预防其发生是最重要的。目前认为水化治疗能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7]。其机制为(1)减少血管收缩的刺激;(2)促使肾脏内血管扩张;(3)增加造影剂的排泄。但是造影前后大量补液不能完全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关键是预防[8]。故而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更应高度重视现有的预防策略,以将此病的危害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Peter A.Nephrotoxicity and the role of contrast media.Raoliat Med,2004,22(6):377. [2]Liistro F,Falsini G,Bolognese L.The clinical burden of contrast media-induced nephropathy.Ital Heart.J,2003,4(10):668. [3]杨芸,陈泳,沈吉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致造影剂肾病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4):358-359. [4]谢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造影剂肾病的预防[J].护理研究,2008,22(5):1247-1248. [5]惠昭岚,杨省利.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1例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2):91-92. [6]倪旭东,陈玉玺.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及预防[J].实用医药杂志,2007,124(7):861-862. [7]王海燕.肾脏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73. [8]陈树方.静脉补液预防造影剂肾病的临床分析[J].临床药事杂志,2003,18(1):22-23.

造影剂肾病百度文库

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肾病(contrast associated nephropathy,CAN)日益受到肾病工作者的关注。CAN指由造影剂引起的肾功能急骤下降。常用的造影剂一般均为高渗性,含碘量高达37%,在体内以原形由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吸收,脱水时该药在肾内浓度增高,可致肾损害而发生急性肾衰。造影剂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报道日趋增多,甚至其发生率超过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致。 目录 展开 编辑本段概述 随着现代造影技术的广泛开展,造影剂肾病(contrastassociatednephropathy,CAN)日益受到肾病工作者的关注。CAN

指由造影剂引起的肾功能急骤下降。常用的造影剂一般均为高渗性,含碘量高达37%,在体内以原形由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吸收,脱水时该药在肾内浓度增高,可致肾损 造影剂肾病 害而发生急性肾衰。造影剂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报道日趋增多,甚至其发生率超过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致。大量研究报道,CAN伴肾功能不全为6%~92%,不伴肾功能不全为0~22%。大量前瞻性对照研究指出,一般注入造影剂后血清肌酐值高于基础值的25%或50%即有诊断意义。症状体征(查看内容)接受造影剂者血清肌酐通常在24h内升高,96h达峰值,一般7~10天后回复达基础值。但也有报道,肾功能在1~3周内呈进行性下降,然后回复达基础值。60%以上CAN患者早期即可出现少尿,对襻利尿剂有抗性,也有非少尿者。大多数患者肾功能可自然恢复,10%者需要透析治疗,不可逆肾功能衰竭者少见,需要长期维持透析。尿液检查可见尿中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及各种碎片,非特异性,与肾功能改变不相关。尿酸盐结晶常见,偶可见枸橼酸钙结晶,大量蛋白尿不常见。有急性小管坏死的大多数患者,尿钠排出往往大于40mmol/L,钠排泄分数(FENa)大于1%;但有1/3急性肾衰者尿钠排出低于20mmol/L,少尿者钠排泄分数小于1%。[1] 应用造影剂后X线摄片双肾显影持续达24~48h为CAN的特征性表现。Older在观察中发现,X线摄片敏感性达83%,特异性高达93%,但也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因此CAN尚需结合24~48h内血清肌酐测值加以明确。CAN须与胆固醇微栓塞(cholesterolmicroemboli)引起的肾功能衰竭相鉴别。胆固醇栓子系在造影过程中导管安插损伤血管所致。急性型者在接受造影剂后可出现血管栓塞的症状和体征(如腿或足疼痛、腹痛、背部疼痛、肢体麻木甚至麻痹,下肢皮肤苍白),诊断较困难。患者可出现低血压、少尿甚而由于多脏器梗死而造成死亡。慢性型者通常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不

老年患者冠脉介入后造影剂肾病的护理

老年患者冠脉介入后造影剂肾病的护理 随着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而老年人更是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高危险人群[1],CIN的发生不仅病死率明显增加还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1],我科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行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共178例,术后发生10例,经过积极处理均康复出院。现将冠脉造影剂肾病的护理过程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科行冠脉造影老年患者共178例。男128例,女50例,年龄60~87岁,平均73.5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为76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6例,合并糖尿病史25例,心功能不全28例,高血压病史21例。共置入支架41例。 1.2方法入院后征求患者及家属同意支架植入(PCI)后,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德。充分做好术前准备,造影前6h和造影后12h应用静脉等渗生理盐水(1ml/kg/h)水化,有明显心功能衰竭患者剂量减半。术后24~48h 血肌酐水平升高44.2mol/L或较基础值升高25%,作为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造成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术中采用碘普胺370由介入经验的医师行PCI术,根据血管情况使用20~50ML造影剂;术后密切观察24h尿量,持续静脉补液。 2 结果 本组10例均使用了水化疗法,9例水疗7~10d血清肌酐恢复正常水平,1例经水化疗法后效果差,再经血液透析2次血清肌酐恢复正常水平,康复出院。 3 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评估患者多发于原有肾功能不全患者,尤其是合并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另外还受造影剂剂量、年龄、心力衰竭和肾毒性药物应用等影响。术前评估及时发现高危因素,监测血糖、肾功能等。 3.1.2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必要性、术后饮水的重要性,术前1d督促患者进行床上排尿训练,避免因害怕术后卧床排尿而不愿多饮水,增强患者的依从性,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3.2术后护理 3.2.1水化疗法的护理对于存在发生CIN的高危因素的患者,详细讲解水化

简述造影剂肾病的防治

简述造影剂肾病的防治 由于接受造影检查和介入手术的患者不断增加,因此会有更多的患者应用造影剂,目前常用的造影剂为2,4,6-三碘丙酸衍生物,有钠盐和葡胺盐两种,血PH7.4时为阴离子。这些造影剂几乎不和血浆蛋白结合,或仅松散结合,不被机体代谢,以原型从肾小球滤过。当前可用的造影剂主要有:高渗性造影剂、低渗性造影剂、等渗性造影剂。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指血管内应用造影剂3天内出现的肾脏损害,其诊断标准为血清肌酐比造影前升高≥25%,或是血肌酐升高44. 2umol/L,并除外其他原因所致者[ 1 ]。造影剂肾病是碘造影剂应用过程中的重要并发症,也是医源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仅次于肾灌注不足和肾毒性药物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肾衰的第三大常见原因[2 ]。它不仅对患者的临床预后不利,而且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因此,如何防治CIN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选择合适的适应症和时机:老年人、既往有慢性肾脏病,特别是肾功能不全者是不可变更的危险因素,对这些患者使用造影剂要权衡利弊。部分药物可使发生C IN的危险性增加,建议造影前停用此类药物。 ①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抑制舒血管前列腺素产生引起急性肾衰竭,造影剂可加重其肾损害。②双嘧达莫:其可以提高腺苷水平,进而增强造影剂对肾脏血流动力学影响。③环孢素和他克莫司:可通过氧自由基损害肾脏。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引起肾小管间质损害。⑤万古霉

素:肾毒性较强。⑥两性霉素B:能收缩肾血管及损伤肾小管。⑦二甲双胍:造影术后可引起2型糖尿病患者乳酸酸中毒和急性肾衰竭。⑧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这一观点,但所有的心脏 介入、影像科和肾脏科的医师均认同这一点。因此,避免使用有肾损害的药物,可以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3 ]。 2.选择合适的造影剂种类和剂量:等渗非离子造影剂引起肾损害的机会最少,其次依次是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和高渗离子型造影剂[ 4 ]。 由于等渗和低渗造影剂价格昂贵,并不主张所有患者都应用,存在多种危险因素或存在较严重肾功能不全者使用这种造影剂可降低造影 剂肾病的发生率。如果低、等渗造影剂应用有限制,应尽量减少高渗造影剂用量,或按照血清肌酐水平计算出最高的安全剂量。 3.水化治疗:是目前唯一普遍接受的预防CIN的措施。水化防治CIN 的可能机制是:造影前静脉补液可以纠正亚临床脱水,造影后补液可以减轻造影剂引起的渗透性利尿,水化能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减轻球管反馈,降低造影剂在血液中的浓度,从而减缓肾脏血管的收缩,增加尿量,减轻肾小管的阻塞,减少肾脏缩血管物质的生成,减轻肾脏髓质的缺血,而且还可以直接减轻造影剂对肾小管细胞的毒性[ 5 ]。传统的水化治疗方法为,在造影前后各12 h予0.45%低渗盐水以1~3mL/ ( kg·h)的速度滴注,但近来一些证据表明0. 9%等渗盐水优于0.45%的低渗盐水[ 6 ]。Merten等[ 7 ]以碳酸氢钠替代0.45%低渗盐水进行水化治疗,提示碳酸氢钠较传统盐水水化疗法有更好的疗效,且 方法更简便(仅需在造影剂暴露前1 h应用)。然而,该试验研究终点仅

水化治疗预防造影剂肾病的现状及护理进展

水化治疗预防造影剂肾病的现状及护理进展 殷睿宏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关键词]水化治疗;造影剂肾病 [Key words]hydration;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 1 前言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造影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由此引发的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1]。综合国内外研究报道,使用造影剂的患者,整体CIN发病率为1%~2%,冠心病患者及高危患者其发病率更是高达10%~40%[1,2]。CIN的发生不仅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而且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经济、精神和身体上的多重伤害[3,4]。目前CIN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并无肯定有效的治疗方法,关键在于预防,尤其对于高危人群,有效的护理预防可降低CIN的临床发生率[2,5,6]。预防CIN 的措施包括水化治疗、减少造影剂用量、应用抗氧化剂乙酰半胱氨酸、透析等,其中水化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有效预防CIN 的最基本措施[7],因此对于水化治疗及其相关护理的研究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2 水化治疗现状 水化治疗的机制可归结为:造影前水化可有效纠正亚临床脱水;可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减缓肾脏血管的收缩、减轻肾脏缺血;可以降低血液中造影剂的浓度,增加尿量,减轻肾小管的阻塞;能够直接减轻造影剂对肾小管细胞的毒性[8]。 迄今为止,虽然多项研究表明水化治疗可有效预防CIN的发生,同时也形成了一套传统水化治疗方法,但在具体水化方案的选择上仍存在争议[9]。因此水化治疗的具体补液方式、水化液的选择、水化时间、补液速度及剂量等方面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2.1 补液方式

冠脉造影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水化治疗的预防及护理

冠脉造影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水化治疗的预防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8-05-17T08:51:52.77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1期作者:潘逗逗[导读] 冠脉造影术目前已成为诊断和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手段,其原理为利用血管造影机 潘逗逗 海军医学院附属长征医院上海 200003 冠脉造影术目前已成为诊断和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手段,其原理为利用血管造影机,通过特制定型的心导管经皮穿刺入下肢股动脉,沿降主动脉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这样就可清楚地将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血管腔显示出来,可以了解血管有无狭窄病灶存在,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其技术不断的发展使造影剂的使用率越来越高。造影剂肾病是使用碘造影剂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显示其发生率为7.8%-16.9%【1】。因此,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及护理,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水化治疗是使用最早,目前接受的率最高方法。我们通过20例冠脉造影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的临床护理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水化治疗的方法目前国内水化治疗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静脉水化和口服水化。静脉水化是通过静脉输入生理盐水或其他一些等张性溶液来达到目的;口服水化是通过病人自己进口进水的方法来达到诊疗效果。 水化的时间静脉水化的时间我们一般选择在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术前12小时,通过静脉用生理盐水维持至术后12小时或术后24小时;口服水化时间开始时间早于静脉水化时间,结束时间晚于静脉时间。 水化术前护理术前进行护理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肾功能、电解质等生化指标;监测患者的血糖、血压的变化,以为根据临床数据显示,发生造影剂肾病的患者多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当注意患者的心理的评估,术前的护理评估有利于及早发现问题,及早的制定诊疗方案。 水化术后监测及病情观察患者术后进行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心律、呼吸、神志、尿量等的变化。尤其是对尿量的监测,发现尿量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加强巡视,倾听患者主诉。 水化术后鼓励患者多饮水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多饮水的目的以取得患者配合,24小时的饮水量应达到1500ml以上,以此来增加尿量,将体内的造影剂尽早的排出体外。 准确记录出入量准确记录24小时的出入量,术后4小时尿量达1000ml,若患者有排尿困难,应及早予以解决,使造影剂及早的排出体外。 术后饮食护理告知家属和患者不要饮食高蛋白类的饮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避免造影剂排出受阻。 术后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术前会对冠脉造影术的治疗效果有比较高的期待,而对其并发症的了解不足,加上治疗费用高,当患者造影后发生急性肾衰竭时,患者对出现的问题难以接受,产生恐惧、绝望焦虑、抑郁的心境,导致情绪极其稳定。对出现以上症状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加强巡视,细心观察,对患者给予耐心,细致的安抚,倾听患者主诉,及时解决问题,及早解决问题。同时告知患者家属要乐观,积极带动患者的情绪,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其心理护理。 小结造影剂肾病是冠脉造影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增加了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费用、院内感染率,病死率,也使目前较敏感的医患关系更加紧张。严格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术前进行全面护理评估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水化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地预防方法,且副作用少。通过20例患者的术后护理的综合性、整体性的优质护理显示,有效的护理预防可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及其继续恶化。加强患者术前、术后护理,使患者了解尽可能多的了解并发症发生和观察要点,医护应对方案等,告知其术后饮食避免高蛋白及术后多饮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病情观察并做好个体化、系统化的护理,可预防或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叶涵洋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疗泌尿系统分册,2005,25(1):134-138

造影剂肾病的原因

造影剂肾病的原因 文章目录*一、造影剂肾病的简介*二、造影剂肾病的原因*三、造影剂肾病的危害*四、造影剂肾病的高发人群*五、造影剂肾病的预防方法 造影剂肾病的简介随着现代造影技术的广泛开展,造影剂肾病(CAN)日益受到肾病工作者的关注。CAN指由造影剂引起的肾功能急骤下降。常用的造影剂一般均为高渗性,含碘量高达37%,在体内以原形由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吸收,脱水时该药在肾内浓度增高,可致肾损害而发生急性肾衰竭。 造影剂肾病的原因常用的造影剂均为高渗性,在体内以原形由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吸收,脱水时该药在肾内浓度增高,可致肾损害而发生急性肾衰。以下是易造成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和可能的危险因素: 1、危险因素: 1.1、原有肾功能不全。 1.2、伴有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有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年龄超过50岁,有心血管并发症及肾功能不全者危险性大。 1.3、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者为明显危险因素。 1.4、肾病综合征。

1.5、肝硬化伴肾功能损害。 1.6、血容量减少或脱水:狗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在脱水状态下,造影剂可引起肾内血管显着收缩。 1.7、多发性骨髓瘤: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可引起急性肾衰,曾一度认为多发性骨髓瘤者静脉内注射造影剂为反指征。但在一组回顾性多发性骨髓瘤接受造影剂后的观察中发现CAN发生率仅 为0.6%~1.25%。因此临床若需要,仔细监测,补充容量后仍可进行。 1.8、同时应用其他的肾毒性药物。 1.9、短期内接受多种放射性造影剂者。 1.10、造影剂的剂量:剂量越大,肾损害增加,当剂量30ml时,造影时平均血压小于13.3 kPa(100mmHg)则危险性增加。 1.11、高血钙。 2、可能的危险因素: 2.1、年龄:由于高龄者肾单位减少及肾血流量的降低,GFR 随年龄而下降,CAN发生率高。 2.2、无肾功能损害的糖尿病患者。 2.3、贫血。 2.4、蛋白尿(不伴有肾病综合征)。 2.5、肝功能异常。 2.6、高尿酸血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