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试讲教案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学

授课专业:专科护理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2011年6月9日

试讲教案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完整版)2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试题及答案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考试题(2月份) 科室: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共45分) 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A.延髓上部 B.下丘脑 C.小脑蝶部 D.大脑枕叶 E.脊髓颈段 2.下列有关体温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长时间从事夜间工作者,在24小时内其体温一般在下午2—8点最高 B.老年人体温有下降趋势,高龄者体温会更低 C.女性在月经前期,体温轻度降低 D.婴幼儿体温较稳定 E.女性体温较男性体温稍高 3.提示高热病人退热期可能发生虚脱的表现是 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 B.脉细速,四肢湿冷,出汗 C.脉速,面部潮红,无汗 D.脉搏、呼吸渐慢,无汗 E.头晕,恶心,无汗 4.败血症病人发热时常见的热型是 A.间歇热 B.弛张热 C.不规则热 D.波浪热 E.回归热 5.物理降温后,需多长时间再次测量体温以进行观察 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E.40分钟 6.可在口腔部位测量体温的病人是 A.腹泻患儿 B.支气管哮喘发作时 C.昏迷者 D.痔疮术后 E.精神病人 7.体温过低病人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提高室温 B.足部放热水袋 C.饮热饮料 D.加盖被 E.增加病人的活动量8.体温骤升多见于 A.休克 B.极度衰竭 C.肝癌 D.急性感染 E.肺结核 9.疟疾病人最常见的热型是 A.稽留热 B.间歇热 C.弛张热 D.不规则热 E.波浪热 10.关于体温计检查方法错误的是 A.所有体温计的汞柱甩至35℃以下 B.同时放人40℃温水中 C.3分钟后取出检查 D.读数相差0.5℃以上的体温计不能再使用 E.汞柱有裂隙的体温计不能再使用 11.成人正常脉率为 A.60-80次/分 B.80-100次/分 C.60-100次/分 D.60-90次/分 E.90-100次/分 12.下列有关脉搏测量的描述错误的是 A.护士用示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端按在动脉上,计数1分钟脉率 B.诊脉时,如有异常,再重复测一两次,以求准确 C.当脉搏细弱数不清时,可用听诊器听心尖搏动,数1分钟心率代替诊脉 D.如病人心率和脉率不一致时,护士应先测心率,再测脉率,各测1分钟 E.诊脉时,不可用拇指,因拇指小动脉搏动易与病人脉搏相混淆 13.下列表现符合间歇热的是 A.体温持续升高至39-40℃,持续数日 B.24小时内变化不规则 C.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 D.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超过l℃,最低体温超过正常水平 E.体温持续升高至39—40℃,24小时波动不超过l℃ 14.对脉膊短绌的病人,测量心率、脉率的正确方法是 A.先测心率,后测脉率 B.先测脉率,后测心率 C.一人测心率,另一人测脉率,同时测1分钟 D.一人测心率、脉率,另一人报告医师 E.一人发口令,另一人测心率、脉率 15.对脉搏生理性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习题()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一、单选题 1.陈丰,男,40岁,主诉头晕。多次测得收缩压21Kpa (158mmHg),舒张压12Kpa(90mmHg)左右,应考虑为 A.高血压 B.低血压 C.舒张压偏低 D.收缩压偏低 E.临界高血压 2.体温上升期患者表现为 A.畏寒、皮肤潮红、无汗 B.畏寒、皮肤苍白、无汗 C.畏寒、皮肤苍白、出汗 D.畏寒、皮肤潮湿、出汗 E.畏寒、皮肤潮红、出汗 3.洋地黄中毒者的脉搏为 A.水冲脉 B.间歇脉 C.洪脉 D.速脉 E.丝脉 4.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称为 A.陈一施呼吸 B.毕奥式呼吸 C.库斯莫式呼吸 D.浮浅性呼吸 E.鼾声呼吸 5.下列哪项不属于吸气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 A.三凹征 B.吸气时间缩短 C.指甲发绀 D.鼻翼扇 E.胸闷、烦躁

6.测量血压,被测者坐位或仰卧时,肱动脉应分别平于 A.第3肋软骨,腋中线 B.第4肋软骨,腋中线 C.第5肋软骨,腋前线 D.第6肋软骨,腋后线 E.第6肋软骨,腋前线 7.属于节律异常的脉搏是 A.缓脉 B.丝脉 C.绌脉 D.洪脉 E.速脉 8.测量脉搏,不符合要求的是 A.患者情绪激动时,休息20分钟再测 B.不用拇指诊脉 C.异常脉搏须测30秒钟 D.脉搏细弱不清,可听心率 E.有绌脉者,二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一人测脉率 9.物理降温后的体温,绘制符号及连线是 A.红点红虚线 B.蓝点蓝虚线 C.蓝圈蓝虚线 D.红圈蓝虚线 E.红圈红虚线 10.朱先生在测口腔温度时不小心咬破体温计,护士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了解咬破体温计的原因 B.检查体温计破损程度 C.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 D.让病人喝500ml牛奶 E.给予电动吸引洗胃 11.体温突然升高,见于 A.休克 B.极度衰竭 C.肝癌 D.急性感染 E.肺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第十五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是评估生命活动质量的重要征象,也是护士评估病 人身心状态的基本资料。临床上称为生命体征。 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是人体新陈代谢和骨骼肌运动等过程中不断产生热 能的结果。 一、体温异常的护理 (一)正常体温: 成人安静状态下:舌下(~℃)、直肠(~℃)、腋下(~℃) (二)生理性变化 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运动、用药等因素而出现生理性波动,但其变化 范围很小,一般不超过~℃。 1. 昼夜变化 2. 年龄差异 3. 性别差异 4. 运动状态 5. 用药作用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埋 (一)体温过高 发热:由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中枢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 常范围。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l℃以上即可称为发热。 1、程度判断: 低热:~38℃、中度热:~℃、高热:~℃、超高热:℃以上 2、发热过程: 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退热期 3、热型:

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体温过低,体温35℃以下称之为体温不升。 4、护理措施 (1)降低体温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 (2)加强病情观察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 (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鼓励患者多饮水。 (4)补充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5)休息能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康复。 (6)预防并发症 (7)心理护理 (二)体温过低 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若体温低于35℃以下称为体温不升。体温过 低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常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 1. 临床分级(以口腔温度为例) 轻度:32~35℃ 中度:30~32℃ 重度:<30℃,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致死温度:23~25℃ 2. 临床表现 体温过低时病人常有体温不升、皮肤苍白、四肢冰冷、呼吸减慢、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感觉和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等。 3、护理措施 (1)环境温度提供合适的环境温度,维持室温在22-24℃左右。 (2)保暖措施给予毛毯、棉被、电热毯、热水袋,添加衣服,防止体热散失。 (3)加强监测观察生命体征,持续监测体温的变化,至少每小时测量一次,直至体温恢复至正常且稳定。同时注意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 (4)病因治疗去除引起体温过低的原因,使体温恢复正常。

血压的评估及测量方法

血压的评估及测量方法 一、血压的评估 ?(一)血压的概念 ?1、血压:是指在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 ?力。一般临床上所谓的血压是动脉血压 ?2、收缩压:当心室收缩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 ?力最高,称为收缩压。 ?3、舒张压:当心室舒张时,动脉管壁弹性回缩,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降至最低,称为舒张压。 ?4、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 ? ?(二)正常血压的观察及生理性变化 ?1、血压正常值:血压一般以肱动脉血压为标准。在安静状态下,?正常人收缩压为90~139mmHg(12~18.5kPa),?舒张压力为60~89mmHg(8~11.8kPa),脉压为?30~40mmHg(4~5.3kPa)。 ?2、生理性变化 ?(1)年龄:动脉血压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新生儿血压最?低,儿童血压比成人低。 ?(2)性别:同龄女性血压比男性偏低,但更年期后,女性血压?逐渐增高,与男性差别较少。

(3)昼夜与睡眠:一天中,清晨血压一般最低,傍晚血压最高,夜 间睡眠血压降低,如过度劳累或睡眠不佳,血压 稍有升高。 (4)环境:在寒冷刺激下,血压可略升高;在高温环境中,血压可略下降。 (5)部位:因左右肱动脉解剖位置的关系,一般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因股动脉的管径较肱动脉粗,血流量多,故下肢血 压比上肢高。 (6)其他:紧张、恐惧、害怕、兴奋及疼痛等精神状态的改变,均可致血压升高。此外,吸烟、饮酒、盐摄入过多及药物 等也会影响血压值。 二、异常血压 ?(一)异常血压的观察 1、高血压:成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称为高血压。 2、低血压:成人血压低于90/60~50mmHg(12/8~6.65kPa)称为低血 压。常见于大量失血、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 3、脉压的变化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硬 化等病人;脉压减小: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主动脉瓣狭窄等病人。 ?(二)异常血压的护理 1、发现血压异常时,应保持镇静,与病人基础血压对照后,给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