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豆奶品牌大比拼

豆奶品牌大比拼

豆奶品牌大比拼

调配豆奶的生产工艺与配方

调配豆奶的生产工艺与配方 1.前言 豆奶类饮料是以黄豆为主要原料,经磨碎、提浆、脱腥等工艺制得的浆液中加入水、糖液等调制而成的制品,如纯豆奶、调制豆奶等。纯豆奶为大豆研磨后,萃取出的性状良好的呈乳白色至淡黄色的乳状液体制品,其黄豆固形物含量不低于6%(以折光计)。调配豆奶为纯豆奶加入糖类、甜味剂、香精、乳化剂等配料制得的制品,其大豆固形物含量不低于3%(以折光计)。本文主要介绍调配豆奶生产工艺与配方。 2.调配豆奶的生产工艺 2.1调配豆奶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浸泡→脱皮→清洗→磨浆→分离豆渣→调配→煮浆→均质→灌装→杀菌 2.2调配豆奶的操作步骤 1)原料的选择 黄豆的质量直接影响饮料的品质,黄豆富含蛋白质,脂肪,也易受黄曲霉菌的污染。因此应选择新鲜,无霉烂变质,成熟度较好的原料。 2)浸泡 经过预处理的黄豆一般都需浸泡。浸泡后的豆子细胞结构软化,组织疏松,这样可以降低磨浆能耗和设备磨损,提高胶体的分散程度和悬浮性,

蛋白质的提取率也可增加。浸泡时,要根据季节确定浸泡水温和时间,一般不宜用沸水浸泡,以免蛋白质变性。通常夏季浸泡温度稍低,时间稍短;冬季浸泡温度稍高,时间稍长。浸泡时间过短会影响蛋白质的提取率;时间过长,易引起微生物繁殖生长,蛋白质及糖类物质发酵分解产生酸味,影响成品的风味和稳定性。 3)脱皮清洗 黄豆需进行脱皮处理,常见的方法有二种,(1)干法脱皮(2)湿法脱皮。实践证明,干法脱皮时应控制含水量,以提高脱皮效果;湿法脱皮要使豆子吸足水份,脱皮效果才能提高。 4)磨浆 为了不影响原料提取率,浸泡好的原料要加水,约为配料水量的50%-70%,经粗磨后送入胶体磨细磨。 5)分离 将料液通过200-300目过滤布滤去渣,将浆渣用80℃的水经搅拌,再经研磨甩渣分离2-3次,力求将渣中残存的水溶性蛋白质提出来,以此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6)调配 经分离得到的汁液按各种配方要求进行加水调配,将余下的30%—50%水量用于溶解乳化剂、增稠剂、白砂糖、甜味剂等。为使其与分离汁液混合均匀,可用胶体磨磨制,以改善饮料的口感和细腻感。

维维豆奶广告策划书

维维豆奶广告策划书 豆奶是一种营养全面的健康饮品,但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较弱的地位,豆奶打开销路的关键在于培养消费者的观念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如开发得当,大有市场。 一.市场分析 就豆奶产品的市场开发来说,豆奶的消费者的观念培育是头号问题:豆奶行业作为植物蛋白的分支,仍然处于一个教化消费者的初级阶段,市场的培育仍然是整个行业需要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人们对牛奶的重要性认识已经成为了一个先入为主的诱导。 行业的集中程度低:大多处于以区域为半径的辐射型消费原生形态,市场还处于散点市场阶段,如何向块状同质化市场进行过渡,是行业急待解决的问题。行业内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品牌,行业更加缺乏资源的优化整合者,无人牵头将引导这个行业逐步引向集中阶段发展。 行业缺乏高附加值的中高档产品支撑:产品主要以原始的植物蛋白原浆为主,缺乏高附加价值的中高端产品。市场也缺乏细分。 缺失优秀的商业运作模式:豆奶的渠道运作主要以产地作为基地进行原始的自然分销方式,传统流通渠道仍是众多厂家的主要依靠对象,缺乏有效的成熟的商业模式可供借鉴与模仿。豆奶从品类上是继续依附牛奶?作为牛奶的一个分支,一个品类?还是大胆的跳出牛奶阴影的笼罩,自立门户,作为一个与牛奶平行的类别呢?这不但是需要勇气,还需要整个行业团结一致的力量。在商业模式上是沿用牛奶等快速消费品的商业模式?还另辟蹊径,重新构建一套适合豆奶业的商业模式?这一些都是值得探讨与研究的问题与命题。 豆奶的行业引导与推广还声音比较稀薄:豆奶业的观念培育、品牌建设、营销推广、营销体系建设等等,还缺乏足够的支撑点,对于消费群体的培育和其他品类的争夺仍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缺乏像“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这样的行业响亮口号。 中国豆奶行业发展迟缓原因: 缺乏市场运作的经验与方法:豆奶在我国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缺少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相比于其他饮料,豆奶的前期发展政府支持力度较大。豆奶虽然属于技术含量较高饮料产品,其生产经营仍需符合饮料的市场投入大的规律,但目前豆奶生产企业由于效益不好,在市场上的投入相对较小,对品牌、对豆奶营养

中国十大饮料品牌

十佳可乐/汽水/饮料品牌榜上榜-饮料品牌排名(2011) 我最喜欢的饮料品牌投票>> 可口可乐 (世界知名品牌,是由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出品的一种含有咖啡因的 碳酸饮料) 百事可乐 (于1890年,世界知名品牌,世界上最成功的消费品公司之一,饮料 品牌) 椰树 (中国驰名商标 ,中国名牌产品 ,椰树集团创建于1956年,十佳饮料 品牌) 汇源 (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于 1992年) 统一 (中国名牌,中国非碳酸饮料及方便面主要台资制造商之一,十佳饮 料品牌) 娃哈哈 (中国驰名商标,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是全球四大饮料制造商 之一) 露露lolo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河北承德露露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 1950年) 康师傅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食品行业的领导企业,1992年,十佳饮 料品牌) 红牛 (成立于1966年,全球最著名的能量饮料品牌,红牛维他命饮料有 限公司) 卡夫 (全球第二大的食品公司,引领全球的品牌食品和饮料制造商,世界 500强) 知名(著名)饮料品牌(2011) 排序不分先后,中国知名(著名)饮料品牌名单(2011): 含十佳饮料品牌+ 芬达、雪碧、澳的利、酷儿、醒目、七喜饮料、佳得乐、高乐高、健力宝、美汁源 十佳茶饮料品牌榜上榜-茶饮料品牌排名(2010) 原叶茶饮料(广东太古可口可乐有限公司,十佳茶饮料品牌)

娃哈哈(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 康师傅(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著名品牌,十佳茶饮料品牌) 麒麟KIRIN (1907年创立的麒麟啤酒株式会社,十佳茶饮料品牌) 立顿茶饮料(百年历史,第一奶茶品牌,联合利华旗下品牌) 王老吉凉茶(国家/省文化遗产,于1828年,中华老字号,十佳茶饮料品牌) 三得利茶饮料(三得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十佳茶饮料品牌) 农夫山泉-农夫茶(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 黄振龙凉茶(国家/省文化遗产,创于1945年,大型连锁,十佳茶饮料品牌) 邓老凉茶(国家/省文化遗产企业,养和堂连锁品牌,十佳茶饮料品牌) 十佳运动饮料品牌榜上榜-运动饮料品牌排名(2010) 红牛redbull(源于泰国,知名品牌,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 健力宝运动饮料(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驰名商标品牌,十佳运动饮料品牌) 宝矿力水特(Pocari Sweat宝矿力水特诞生于日本,十佳运动饮料品牌) 佳得乐运动饮料(佳得乐是全球领先的运动型饮料,十佳运动饮料品牌)

2020(行业分析)饮料行业分析终结版

(行业分析)饮料行业分析 终结版

2010饮料行业分析 摘要: 饮料业是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产值年均增长近20%。2009年饮料行业产量到8086万吨,对比1978年的20多万吨,改革开放30年来增长了近400倍,同时也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饮料生产国。 一、饮料行业的现状和问题 2009年饮料业增长24.33%,比2008年增幅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仍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特别是近几年来,几乎每5年就翻一番,2006年以来,更是每年过一个千万级的关口:2006年过4000万吨大关,2007年过5000万吨大关,2008年更是越过了6000万吨大关(如下图)。 未来几年更将是饮料行业结构重构时期,谷类饮料、果汁饮料、功能饮料、茶饮料等健康饮料品类将逐渐成为饮料业的主力军。 从发展趋势看,未来3年中国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饮料消费国和生产国,今年产量突破1亿吨更是指日可待。 从区域分步来看,东部地区仍然是饮料行业的主产区,其产量占我国饮料总产量的五成以上。从饮料品类来看,包装水仍然以40%的市场份额高居饮料行业榜首,碳酸饮料市场容量2009年达400亿,占据行业第二,而果汁饮料和茶饮料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其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位于第二的碳酸饮料。 二、国家标准划分了10大饮料品类。 1.包装水市场

包装水是份额最大的一个市场(主要包括瓶装水和桶装水),产量占整个软饮料业的30%以上。未来几年的概念大战、价格大战、口水大战,会更加热闹。 从大的市场格局来说,应该还是矿泉水、矿物质水、纯净水三足鼎立。当然,未来几年,薄荷水、富氧水、冰川水、雪山水等有概念和卖点的中高端水会更加受欢迎。矿物质水的成本优势非常明显。对于普通大众,1元的矿物质水肯定比1.5元的纯净水和矿泉水更有吸引力。据ACNielsen的最新数据,康师傅矿物质水今年上半年以25.2%的占有率勇夺中国“水王”。 从品牌格局上,农夫虽然极力标榜自己是天然饮用水,但是消费者是不管这些噱头的,还是把其纳入矿泉水一类。未来5年矿泉水的前几名肯定还是景田、农夫、益力、蓝剑、椰树等。可以预测景田、农夫的市场份额会进一步扩大。蓝剑也算是水行业的隐形冠军了,蓝剑饮料公司未来几年内会在国内资本市场成功上市,当有了足够的资金和更多人才加盟后,蓝剑水也许可以挥师北上,把地盘从西南一隅扩大到全国。 整个水市场,必须要考虑矿物质水和纯净水品牌。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的矿物质水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娃哈哈、怡宝、乐百氏在纯净水市场的地位会受到可乐“冰露水”的挑战。娃哈哈这位昔日的纯净水王者也许对低毛利的瓶装水没太大兴趣了,因为无论销量、利润,营养快线、果汁都远比纯水有吸引力。 王老吉力推的昆仑山雪山水、五大连池水、以及西藏5100冰川水等,都遇到销量乏力的难题,看来水行业的确是高处不胜寒。 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桶装水的领导地位将来会不太稳固,因为很多企业开始逐步在推广袋装水了。袋装水的密封、卫生、便利、成本、物流都远优于桶装,如果不是因为安吉尔公司把袋装饮水机的专利死死抓着不放,这个市场早就很火了。

年产量10000吨豆奶加工厂

湖南文理学院 《食品工厂设计》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年产10万吨豆奶工厂设计学生姓名:唐霞 班级学号:食品科学与工程11101班指导老师:杨志军 2011年6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1.1 植物蛋白饮料的现状 (3) 1.2 豆奶的简介 (3) 1.3 豆奶的市场分析 (4) 第二章豆奶工厂工艺设计 (5) 2.1 厂址选择 (5) 2.2 产品方案的要求 (5) 2.3 班产量的确定 (6) 2.4. 豆奶及豆乳发酵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6) 2.5 生产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11) 2.6 设备选型 (15) 第三章.全厂总平面布置 (19) 3.1. 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19) 3.2 厂区各建筑面积的确定 (20) 第四章车间工艺布置 (22) 4.1 生产车间工艺布置的原则如下: (21) 4.2 生产车间布置说明 (21) 4.3 门 (21) 4.4 地坪 (21) 4.5 内墙面 (22) 参考文献 (24)

第一章绪论 1.1植物蛋白饮料的现状 植物蛋白饮料属营养型饮料,主要品种有;杏露、豆奶与豆奶粉、椰子汁、花生露、核桃露等。已形成维维豆奶、椰奶、露露等几个大型企业集团。但总产量还不多,应是今后发展的重点。除了积极增加总量外,要适当增加其蛋白质含量,添加必要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提高其营养功效。 目前我国饮料主要划分为瓶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蔬菜及蔬菜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茶饮料、固体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及其他饮料共10类。其中,植物蛋白饮料2003年产量达463365吨,占总产量2.67%比重:2004年产量增长到506975吨,占总产量2.33%比重,比2003年增长了9.4%。 1.2 豆奶的简介 豆奶,是以大豆为原料,经物理、化学和酶处理,使大豆分子膜破坏后而制成的,又称“人造奶。它于1920年在法国首先问世。1922年日本研制成功。接着美国、瑞典、丹麦等国相继生产和发展. 我国起步较晚,1980年后才研究和开发此豆奶新产品.大豆制品---豆奶、豆浆、豆腐、豆腐乳是一种物美价廉的调味品、副食品和食品.由于我国人民吃大豆及其制品的习惯和加工方法不同,其营养效果也相差悬殊。大豆及其制品如果吃得合理,其消化率可达90%~98%,营养效果亦近乎牛奶或猪肉。现在人们常食的豆奶、豆浆、豆腐、豆腐乳等大豆制品是属于加工方法较好,而吃法亦合理的一类。古人曾把豆腐、豆腐乳与羊肉相比,现在常与牛奶相比,是有一定道理的.豆制品虽是我国的民伺传统食品,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摸索和积累了丰富的豆浆制作经验,但豆奶制作方法与豆浆迥然不同,技术要求较高,难度亦大,生产时必须注意掌握。

豆奶营销策划

班级:电子商务4班学号:10023204062 姓名:赵钦鑫

目录 1.目录 (2) 2.前言 (3) 3.行业背景 (4) 4.消费者分析 (4) 5.SWOT分析 (5) 6.产品特性 (6) 7.广告定位 (7) 8.价格定位 (8) 9.销售目标 (8) 10.品牌定位 (9) 11.质量保证 (9) 12.销售渠道 (10) 13.总结 (11)

3前言: 豆奶是一种营养全面的健康饮品,但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较弱的地位,豆奶打开销路的关键在于培养消费者的观念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如开发得当,大有市场。对老年人来说,大豆磷脂是一种激发脑细胞活力效果比较明显的保健食品。豆制品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分解体内的胆固醇,促进脂质代谢,使皮下脂肪不易堆积。特别是黄豆,它是减肥的好食品。豆奶粉中的脂肪主要是植物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并含有人体所必需脂肪酸亚油酸,胆固醇含量低,可以预防动脉硬化。从上面可以看出豆制品有着健脑减肥的有点和功效,另外豆奶的另外一个优点是营养全面,这对于早餐奶是很重要的要求,豆奶的这种优势是牛奶无法比的,做豆奶的广告可以把这个作为一个卖点。行业内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品牌,行业更加缺乏资源的优化整合者,无人牵头将引导这个行业逐步引向集中阶段发展。行业缺乏高附加值的中高档产品支撑:产品主要以原始的植物蛋白原浆为主,缺乏高附加价值的中高端产品。市场也缺乏细分。缺失优秀的商业运作模式:豆奶的渠道运作主要以产地作为基地进行原始的自然分销方式,传统流通渠道仍是众多厂家的主要依靠对象,缺乏有效的成熟的商业模式可供借鉴与模仿。豆奶从品类上是继续依附牛奶?作为牛奶的一个分支,一个品类?还是大胆的跳出牛奶阴影的笼罩,自立门户,作为一个与牛奶平行的类别呢?这不但是需要勇气,还需要整个行业团结一致的力量。在商业模式上是沿用牛奶等快速消费品的商业模式?还另辟蹊径,重新构建一套适合豆奶业的商业模式?这一些都是值得探讨与研究的问题与命题。豆奶的行业引导与推广还声音比较稀薄:豆奶业的观念培育、品牌建设、营销推广、营销体系建设等等,还缺乏足够的支撑点,对于消费群体的培育和其他品类的争夺仍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缺乏像“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这样的行业响亮口号。中国豆奶行业发展迟缓原因缺乏市场运作的经验与方法:豆奶在我国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缺少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相比于其他饮料,豆奶的前期发展政府支持力度较大。豆奶虽然属于技术含量较高饮料产品,其生产经营仍需符合饮料的市场投入大的规律,但目前豆奶生产企业由于效益不好,在市场上的投入相对较小,对品牌、对豆奶营养价值的宣传较少,逐渐进入一个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好产品得不到好销量的怪圈中。缺乏对消费者的观念的培育与消费市场的正确引导:中国豆奶行业发展迟缓的原因人们对豆奶的食用价值没有足够的认识,其中食用价值除了营养价值外还有它的食用方便性等。人们总是将豆奶和豆浆比较,自然就会觉得很贵,但如果使人们认识到豆奶是和牛奶、杏仁露、椰子汁、果汁一样的健康食品,人们就不会觉得豆奶贵了。较高的价格也制约了人们对豆奶的消费。

维维豆奶广告策划书教学文案

维维豆奶广告策划书 姓名:周文婷 班级:09广告学1班 学号:0907080131 豆奶是一种营养全面的健康饮品,但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较弱的地位,豆奶打开销路的关键在于培养消费者的观念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如开发得当,大有市场。 一.市场分析 就豆奶产品的市场开发来说,豆奶的消费者的观念培育是头号问题:豆奶行业作为植物蛋白的分支,仍然处于一个教化消费者的初级阶段,市场的培育仍然是整个行业需要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人们对牛奶的重要性认识已经成为了一个先入为主的诱导。 行业的集中程度低:大多处于以区域为半径的辐射型消费原生形态,市场还处于散点市场阶段,如何向块状同质化市场进行过渡,是行业急待解决的问题。行业内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品牌,行业更加缺乏资源的优化整合者,无人牵头将引导这个行业逐步引向集中阶段发展。 行业缺乏高附加值的中高档产品支撑:产品主要以原始的植物蛋白原浆为主,缺乏高附加价值的中高端产品。市场也缺乏细分。 缺失优秀的商业运作模式:豆奶的渠道运作主要以产地作为基地进行原始的自然分销方式,传统流通渠道仍是众多厂家的主要依靠对象,缺乏有效的成熟的商业模式可供借鉴与模仿。豆奶从品类上是继续依附牛奶?作为牛奶的一个分支,一个品类?还是大胆的跳出牛奶阴影的笼罩,自立门户,作为一个与牛奶平行的类别呢?这不但是需要勇气,还需要整个行业团结一致的力量。在商业模式上是沿用牛奶等快速消费品的商业模式?还另辟蹊径,重新构建一套适合豆奶业的商业模式?这一些都是值得探讨与研究的问题与命题。 豆奶的行业引导与推广还声音比较稀薄:豆奶业的观念培育、品牌建设、营销推广、营销体系建设等等,还缺乏足够的支撑点,对于消费群体的培育和其他品类的争夺仍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缺乏像“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这样的行业响亮口号。 中国豆奶行业发展迟缓原因:

豆奶制作实验报告

豆奶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了解豆奶加工原理及其工艺流程,了解豆奶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如豆腥味、稳定性差易油脂上浮或沉淀等。 二、实验原理:豆奶是一种蛋白类饮料,是由于磷脂的乳化使得豆中的蛋白和脂肪形成稳定的乳化体系。豆奶生产是利用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和磷脂的强乳化特性。经过变性后的大豆蛋白质分子疏水性集团大量暴露于分子表面,分子表面的亲水性集团相对减少,水溶性降低。这种变性的大豆蛋白质、磷脂及油脂的混合体系,经过均质处理,互相之间发生作用,形成二元及三元缔合体,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在水中形成均匀的乳状分散体系,即为豆乳。 三、实验材料:磨浆机、锅、瓶子、杀菌锅、电磁炉、勺子、封盖机、盖子、均质机 四、实验材料:大豆、糖、奶粉 五、实验方法: 大豆→清洗→浸泡→去皮(湿豆600g)→磨浆(1-1.5kg水,80度)→过滤→加热调配(85度下,使用纱布,5%白糖,0.2%奶粉)→均质(压力200-250kp/cm2,略,机器坏)→装瓶密封→杀菌(121度、15-20min、每组杀一瓶,感官及理化指标测定)→冷却→成品 六、工艺要点 1、浸泡:95℃水浸泡3~5min; 2、去皮:本实验采用湿法手工去皮,将浸泡好的黄豆外软化的皮去除,可减少土壤中带来的耐热菌,改善豆奶风味,限制起泡性,缩短脂肪氧化酶钝化的时间,降低产品中蛋白质在贮存中的热变性,防止非酶褐变,赋予豆奶产品以良好的色泽。 3、磨浆:将去皮完的黄豆放到磨浆机中进行磨浆,分出渣和汁,磨浆要求磨得细,同时要加入80℃的水进行磨浆。研磨时水:豆=4:1。 4、调配:配方中加入0.2%的奶粉、5%的白砂糖,加入各种配料保证充分混合达到规定浓度。 5、均质:为防止成品发生乳相分离,脂肪上浮,蛋白质沉淀的现象,改善豆奶口感,

伊利市场分析

伊利市场分析 一近年来我国乳业发展情况 1、2008至2012中国乳业大致情况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及世界金融危机,让中国乳业遭受重 创,企业面临生存考验,市场消费低靡 ●2010年中国乳业经过努力,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乳制品 消费需求回升,拉动了乳品价格的持续上涨 ●2011年是重要转折年,中国乳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2012年,又出事了。。。蒙牛毒奶事件,低行业标准备受批评 2、近年来中国乳业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奶业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政策支持,实施优势产业布局,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和生产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一)奶牛存栏快速增加,奶类总产量大幅增长。 (二)奶牛生产区域化进程加快,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三)奶牛规模养殖加快推进,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四)乳制品加工业飞速发展,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五)乳制品产量持续增加,产品种类丰富多样。 (六)乳品消费同步增长,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3、中国乳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养殖方式落后。 二是乳品质量安全监管依然薄弱。 三是乳制品市场秩序不规范。 四是原料奶定价机制不合理。 五是消费市场培育滞后。 4 影响中国乳品消费的因素及消费特点 ●中国乳品消费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人均 收入、消费意识、乳品质量、销售服务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中国乳品消费的现状。 ●中国乳品消费存在着消费量低、消费品种单一、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区域 消费不均衡、城乡差异大、没有消费习惯等问题及未来中国乳品消费的潜

力十分巨大的特点.。 二行业环境分析 ● 2008年6月4日,我国出台了首部《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鼓励发展适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特色、高品质、功能性乳制品,改变重复建设严重局面。“规划”预计,,培育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骨干企业。 三行业结构分析 ● 两级争霸中的多极化趋势, 两个超级:伊利、蒙牛 多个力量:光明、三元、雀巢 ● 全国性和地方性齐头并进 四行业市场分析 地处呼和浩特市,目前的牛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7%,是全国产奶量最大的地级市和最大的乳业生产基地。目前仅伊利、蒙牛两家企业就占了全国的55%市场份额。 市场展望:在近50年的发展过程中,伊利始终致力于生产100%安全、100%健康的乳制品,输出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营养和健康理念,并以世界最高的生产标准为消费者追求健康体魄和幸福生活服务。 作为行业领军者,伊利以振兴中国乳业为己任,在率先完成产业升级之后,正致力于推动乳业发展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型。“责任为先”的伊利法则和“绿色领导力”理念一直指导着伊利的战略发展。在实现企业的绿色生产,倡导顾客的绿色消费,坚持品牌的绿色发展的基础上,伊利正全力带领整个行业“打造绿色产业链”,推动中国乳业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2010年6月,随着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持续投入以及世博效应的逐步释放,伊利集团的品牌价值在今年空前大涨,品牌价值逼近300 亿元,轻松摘得了中

豆奶粉的制作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日期:2012.4.6 实验题目:大豆蛋白粉制作成绩: 课程名称:大豆深加工 技术 一.实验目的: 通过制作豆奶粉,了解和掌握豆奶粉生产工艺流程 二.实验原理简要说明: 湿法豆奶粉是大豆经去杂、浸泡、磨浆、浆渣分离、灭酶、脱臭、调制、均质、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制成的富含蛋白质的粉状产品。 三.实验设备 大豆、白砂糖、多功能豆腐机、均质机、喷雾干燥装置、天平、盘秤、不锈钢盆、盆、勺 四.实验内容 湿法豆奶粉生产工艺流程:原、辅料选择浸泡磨浆浆渣分离脱腥灭酶调配均质杀菌浓缩喷雾干燥豆奶粉 1、原辅料选择:原料大豆尽量选完成后熟的新豆,陈豆出浆率低。白砂糖应符合国标 317-1998一级品要求。 2、浸泡:浸泡水和豆的比例为4:1,浸泡水的PH控制在6.5-7之间,水温一般在15-20℃之间,浸泡时间根据季节和车间内温度调整。冬季浸泡时间为14-18小时,夏季为5-8小时,春季浸泡8-14小时。浸泡结束后的大豆用清冷水冲洗。 3、磨浆与精磨:磨浆可用胶体磨,精磨可用牙板磨或爪式粉碎机,利用胶体磨的剪切作用使得大豆颗粒变小,利用牙板磨或齿爪式粉碎机的锤击作用再使小颗粒细胞膜破坏变形,分离时利于提高溶出率。粗磨时可使用热的弱碱水,其总用水量以分渣后豆浆浓度在8%-9%之间为宜。水量越多浸出的可溶性成分也越多,但加水量过多时,会使浓缩时间延长,增加运营费用,所以加水量要适宜。 4、浆渣分离:采用浆渣分离机进行分离。筛网使用80-100目比较合适。 5、杀菌脱腥灭酶:超高温瞬时杀菌机,灭菌温度达到125-135℃,4-6s内完成瞬间灭酶杀菌,物料脲酶检验均能达到阴性,因杀菌时间短,对蛋白质变性的影响也较小,使用直接加热式超高温杀菌闪蒸脱腥设备经高温瞬时杀菌后,物料直接进入闪蒸脱腥罐,能快速除去豆腥味,产品口感好。 6、调配:主要辅料为砂糖、饴糖、鲜奶、奶粉。砂糖和饴糖需要先化成糖浆过滤后加入配料罐。 7、均质:豆奶经高压均之后,组织细腻、口感柔和、稳定性好,冲调后存放一定时间后不分层、无沉淀,蛋白、脂肪粒径减少,同时也将少量变形蛋白颗粒进一步细微化,易于人体吸收。湿法除渣工艺生产豆奶粉进行一次均质即可,均质温度为60-70℃,均质压力为20-30Mpa。 8、浓缩浓缩的目的是降低物料中的水分,浓缩物料的固形物含量是造粒的基础,在浓缩时既要考虑降低豆奶黏度,又要尽量提高固形物含量,确定二者最佳平衡点是浓缩工序的关键,通常情况下浓缩固形物含量在15%左右。制无糖粉时可加

豆奶调查报告

关于豆禾豆奶进驻大学生 市场的调查报告 组长:邵建威 组员:綦政凯赵壮顾棋崔甲君 上交日期:2013年7月4日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倾向于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纵使追求健康的生活形式因人而异而呈现多样性,但通过饮用豆奶饮品来摄取每日必需营养仍是我们维持健康的一种重要形式。众所周知,豆奶饮品中所含有的营养主要体现在其丰富的蛋白质含量上,它最直接的提供了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可谓是我们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豆奶中所含有的大豆磷脂能够有效激活人体脑细胞,起到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的效果,因此豆奶亦被西方营养学家称为“健脑”食品。为了更好地了解豆奶饮品在不同人群中的销售情况,我们做了一次关于豆禾豆奶在大学生市场的需求情况调查。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全面的了解到了大学生对于当前豆奶饮品的看法,从而为豆禾豆奶进驻大学生市场提供一定参考资料。 1调查方案 1.1调查背景 在快节奏生活下的大学生群体,往往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压力而忽视自身的健康。豆奶饮品作为人们摄取营养的一种重要形式,因为其饮用方便以及富含营养矿物质的优点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和认可。据分析,豆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较多的微量元素镁,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l、b2等,确是一种较好的营养饮品。豆禾豆奶希望通过了解大学生群体对于豆奶产品的看法以及消费情况,从而得出豆禾豆奶这一产品在大学生市场的需求信息,并为扩展这一市场提供相关的数据资料。 1.2调查目的 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大学生群体对于豆奶的消费情况,为豆禾豆奶提供消费群体的数据分析,从而促使豆禾豆奶产品进驻大学市场,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促销,加大豆禾豆奶产品在大学生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 1.3调查研究方法 本次的市场调研主要调查大学生对豆禾豆奶的相关消费数据和饮用建议,所以所有工作都在本校展开。本组运用问卷调查法抽取200名调查对象进行调研,并采用外围访谈和专家访谈进行调查。采取了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展开。 1.4调查对象和样本量定 调查对象:我校100名学生和几位老师 样本量定:总共100人 1.5调查预算 打印问卷: 20元 打印报告: 5元 合计: 25 元 1.6调查过程 1.7危机处理 本次的调查,我们为了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准备了相应的危机处理办法: 1、关于调查问卷的处理,如果出现填写不符合标准或者答题不清晰的我们一律视为作废答卷。篇二:中国豆奶市场调研报告 2011-2015年中国豆奶市场调研与发展前

豆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完整版

豆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分析我国豆奶产业发展现状 在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宣传下,中国乳品产业得以迅猛发展然而,豆奶产业又如何在乳品产业的强势攻略下生存呢这成为豆奶产业思索与研究的问题,是继续沿着牛奶的路继续前进,还是另辟蹊径走一条崭新的商业大道呢 ? 豆奶产业的发展机会 ? 目前,豆奶行业尚处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植物蛋白饮品市场即将被撬动。“目前中国牛奶加工能力超过奶源供给能力的30%~40%,”中国奶牛协会的一位负责任人透露,牛奶奶源缺乏几十年来就一直是我国难以摆脱的老问题,也恰恰因此,豆奶生产所需的大豆原料充足、成本低廉,动、植物蛋白互补作用营养全面,使豆奶业出现了出乎意料的发展契机。 ? 早在1983年,豆奶发展就被列入国家饮料行业工作计划,然而真正将豆奶产业做大的却是以前名不见经传的维维集团,维维的一句“维维豆奶,欢乐开怀”,培养了一代中国豆奶消费者,维维豆奶占有豆奶市场80%的份额,成为中国“豆奶大王”的同时,“孤独的领先者”的称号也扣在了维维的头上,一花独大的产业结构其实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并非是好事。 ? 上述两道政令对豆奶企业影响不大,相反倒是带来了机会。近两年中国乳业将面临一系列的整合洗牌,受清洗影响最大的将是乳业的中坚力量——各地方的中型乳品企业。这将是上天赐给豆奶行业大发展的一次良机,豆奶业的春天就要到了,豆奶企业能否抓住这次机会,许多行业拭目以待。 ? 健力宝、娃哈哈、乐百氏等企业的加入给豆奶业的扩张带来生机与活力:国内豆奶企业近来都在调整产品和市场策略,突破豆奶粉等固态奶阵营,冲击广阔的液态奶市场已成为豆奶业的共识。健力宝、娃哈哈、乐百氏等都在筹谋

我国乳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4.季度专题研究——乳制品 4.1我国乳制品行业规模远未触及天花板 我国乳制品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在2005年达到千亿规模之后迅速扩容,其后十年间复合增长率达13.91%。2014年之后,销量增长趋缓以及上游原奶价格持续走低,使得行业转向低个位数增长,2015-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 4.56%,2019年乳制品市场零售总额突破4000亿元。根据欧睿预测,未来五年我国乳制品市场仍然将稳步发展,至2024年乳制品市场零售额或将突破5500亿元。 图34:乳制品市场零售额及其增速(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Euromonitor,渤海证券 从乳制品市场的消费构成看,饮用奶在2019年以61.82%的占比位居首位,酸奶是乳制品市场的第二大品类占比35.58%,再次是奶酪、黄油及其他。从趋势上来看,受益于常温酸奶的发展,酸奶品类的市场占比在逐步扩大,且该趋势仍将持续,预计至2024年酸奶品类的市场占比将达到42.20%。 图35:我国乳制品零售市场构成 资料来源:Euromonitor,渤海证券

尽管我国近年来乳制品发展驱缓,但是通过国际比较不难发现,我国乳制品人均 消费量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相去甚远。2018年,我国牛奶消费总量为2490.08万 吨,同期日本与美国的消费总量则分别为491.70 /2801.96万吨;我国人均消费 量为17.44千克,同期日本与美国的人均消费量分别为38.65/84.85千克,二者 的人均消费量分别是我国的2.22/4.87倍。从人均消费量来看,我国乳制品行业 的发展远未触及到天花板,随着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逐渐转变、消费习惯逐渐培养, 我国乳制品行业规模将有望继续增长。 表3:各国人均牛奶消费量对比 资料来源:Euromonitor,国家统计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纵然历经价格战、质量风波和行业洗牌等因素的影响,我 国乳制品行业仍迅速发展壮大。目前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按照企业知名度、 经营规模和整体实力大致可以分为:以伊利股份、蒙牛股份及光明乳业为代表的 全国性乳制品企业,销售网络覆盖全国,收入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处于领先地位; 以新乳业、三元股份为代表的区域性乳制品企业,在重点经营的区域市场占据领 先地位,与全国性乳企形成有效互补;第三类为地方性乳制品企业,此类企业生 产经营规模较小,通常仅在单一省市经营,市场份额小并且竞争力有限。而从目 前市场份额来看,乳制品市场已形成稳固的双寡头竞争格局,伊利股份、蒙牛乳 业通过常温乳制品的发展奠定了全国化基础,逐渐成为行业领军企业,第二梯队 公司则多以低温产品为主常温产品为辅的策略参与市场竞争。 图36:饮用奶市场竞争格局一览图37:酸奶市场竞争格局一览 资料来源:Wind,渤海证券资料来源:Wind,渤海证券

豆奶制作流程

豆奶的制作过程: 浸泡适度的大豆,呈脆性状态,在研磨时蛋白体右得到充分破碎,使蛋白质能最大限度地溶出。浸泡用水最好采用软水,用水量为原大豆的三倍,水温60℃,时间5 小时。水温80℃擦哈,1-2 小时。 b 、大豆脱皮:大豆脱皮通常可在浸泡工序之前,也可采用湿法脱皮,即在大豆浸泡之后再脱皮。大豆通过脱皮,可减少土壤中带来的耐热菌,改善豆奶风味,限制起泡性,缩短脂肪氧化酶钝化的时间,降低产品中蛋白质在贮存中的热变性,防止非酶褐变,赋予豆奶产品以良好的色泽。 c 、磨浆与灭酶:大豆中的脂肪氧化酶活性很高,它可以催化氧分子氧化脂肪中顺-1.4戊- 二烯的不饱和脂肪酸及脂肪酸酯,生成过氧化物。当大豆的细胞壁破碎后,只需有少量水分存在,脂肪氧化酶就可以与大豆中的亚油酸、亚摩酸等底物反应,发生氧化降解,产生明显豆腥味。其途径为:采用热磨法进行磨浆与灭酶:将浸泡好的大豆沥去浸泡水,另加沸水磨浆,并在高于80℃的条件下保温10-15分钟,使脂肪氧化酶彻底化(见图一)。浆体细度应为90%以上的固形物通过150 目滤网。 d 、分离与脱气:豆浆经分离将浆液与豆渣分开。分离豆浆采用热浆离心分离,这样可降低浆体粘度,有助于分离。分离一般控制于豆渣含水量在85%以下。真空脱气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去除豆奶中的异味物质。通常分两部完成,道德将豆奶加热到140 -150 ℃,然后将热浆体迅速导入真

空冷却室,对过热的豆奶抽真空,豆奶中的异味物质随着水蒸汽迅速排出。经过真空脱气后,物料温度降至75-80℃左右。 e 、豆奶的调制:豆奶的调制按照产品配方和标准要求,在配料缸中将豆浆、甜味剂、植物油、乳化剂、钙强化剂、香料等充分搅拌混合,并调整到规定浓度。植物油添加量为成品的1 %,通常使用精制豆油。甜味剂通常使用白砂糖,添加量为成品3 大豆含蛋白质约30~40%,脂肪约15~20%;富含人体唯一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及丰富的磷脂,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血脂、抑制脂肪血管壁沉积,并具有健脑作用。大豆中还含有碘、胡萝卜素、纤维素、维生素E、铁、锌、硒等,具有抗癌、健身、补血之功能。利用大豆制成豆奶,是使这些成分变成能为人体可吸收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1、生产工艺流程 大豆→精选、清杂→灭酶→浸泡、脱皮→磨浆→过滤→煮浆→配料→精磨→均质→装瓶→加热、灭菌→降温→贴标→成品 2、配方(以100kg产品计,单位:kg)

某豆奶品牌

某豆奶品牌广告策划书 豆奶是一种营养全面的健康饮品,但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较弱的地位,豆奶打开销路的关键在于培养消费者的观念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如开发得当,大有市场。 一.产品分析 豆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较多的微量元素镁,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l、B2等,确是一种较好的营养食品。豆奶还被西方营养学家称作“健脑”食品,因为豆奶中所含的大豆磷脂可以激活脑细胞,提高老年人的记忆力与注意力。磷脂是人体细胞构成的基本物质之一,是组成大脑细胞和神经细胞必不可少的成分。生物体中磷脂的代谢与脑的机能状态有关。人在服用大豆磷脂后,经过体内水解而生成胆碱、甘油磷酸及脂肪酸,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和营养价值,因此,老年人经常服用大豆磷脂对改善神经化学功能和大脑机能,起到了促进作用。适当补充磷脂可缓解脑细胞的退化与死亡,增强体质。大豆磷脂能够抗老,还因为磷脂具有保护和恢复细胞的作用。细胞膜是由磷脂、蛋白质、胆固醇组成的,它们承担着代谢过程中供应细胞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和排泄废物的功能。因此,对老年人来说,大豆磷脂是一种激发脑细胞活力效果比较明显的保健食品。 豆制品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分解体内的胆固醇,促进脂质代谢,使皮下脂肪不易堆积。特别是黄豆,它是减肥的好食品。 豆奶粉中的脂肪主要是植物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并含有人体所必需脂肪酸亚油酸,胆固醇含量低,可以预防动脉硬化。 从上面可以看出豆制品有着健脑减肥的有点和功效,另外豆奶的另外一个优点是营养全面,这对于早餐奶是很重要的要求,豆奶的这种优势是牛奶无法比的,做豆奶的广告可以把这个作为一个卖点。 二.市场分析 就豆奶产品的市场开发来说,豆奶的消费者的观念培育是头号问题:豆奶行业作为植物蛋白的分支,仍然处于一个教化消费者的初级阶段,市场的培育仍然是整个行业需要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人们对牛奶的重要性认识已经成为了一个先入为主的诱导。 行业的集中程度低:大多处于以区域为半径的辐射型消费原生形态,市场还处于散点市场阶段,如何向块状同质化市场进行过渡,是行业急待解决的问题。行业内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品牌,行业更加缺乏资源的优化整合者,无人牵头将引导这个行业逐步引向集中阶段发展。 行业缺乏高附加值的中高档产品支撑:产品主要以原始的植物蛋白原浆为主,缺乏高附加价值的中高端产品。市场也缺乏细分。 缺失优秀的商业运作模式:豆奶的渠道运作主要以产地作为基地进行原始的自然分销方式,传统流通渠道仍是众多厂家的主要依靠对象,缺乏有效的成熟的商业模式可供借鉴与模仿。豆奶从品类上是继续依附牛奶?作为牛奶的一个分支,一个品类?还是大胆的跳出牛奶阴影的笼罩,自立门户,作为一个与牛奶平行的类别呢?这不但是需要勇气,还需要整个行业团结一致的力量。在商业模式上是沿用牛奶等快速消费品的商业模式?还另辟蹊径,重新构建一套适合豆奶业的商业模式?这一些都是值得探讨与研究的问题与命题。 豆奶的行业引导与推广还声音比较稀薄:豆奶业的观念培育、品牌建设、营销推广、营销体系建设等等,还缺乏足够的支撑点,对于消费群体的培育和其他品类的争夺仍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缺乏像“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这样的行业响亮口号。 中国豆奶行业发展迟缓原因 缺乏市场运作的经验与方法:豆奶在我国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缺少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相比于其他饮料,豆奶的前期发展政府支持力度较大。豆奶虽然属于技术含量较高饮料产品,其生产经营仍需符合饮料的市场投入大的规律,但目前豆奶生产企业由于效益不好,在市场上的投入相对较小,对品牌、对豆奶营养价值的宣传较少,逐渐进入一个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好产品得不到好销量的怪圈中。 缺乏对消费者的观念的培育与消费市场的正确引导:中国豆奶行业发展迟缓的原因人们对豆奶的食用价值没有足够的认识,其中食用价值除了营养价值外还有它的食用方便性等。人们总是将豆奶和豆浆比较,自然就会觉得很贵,但如果使人们认识到豆奶是和牛奶、杏仁露、椰子汁、果汁一样的健康食品,人们就

饮料行业分析及趋势

饮料行业分析及趋势 2010-10-20 10:37|查看数: 36773|评论数: 3|原作者: 陈玮 摘要: 饮料业是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产值年均增长近20%。2009年饮料行业产量达到8086万吨,对比1978年的20多万吨,改革开放30年来增长了近400倍,同时也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饮料生产国。 饮料行业的现状与问题 饮料业是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产值年均增长近20%。2009年饮料行业产量达到8086万吨,对比1978年的20多万吨,改革开放30年来增长了近400倍,同时也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饮料生产国。 2009年饮料业增长24.33%,比2008年增幅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仍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特别是近几年来,几乎每5年就翻一番,2006年以来,更是每年过一个千万级的关口:2006年过4000万吨大关,2007年过5000万吨大关,2008年更是越过了6000万吨大关(如下图)。 未来几年更将是饮料行业结构重构时期,谷类饮料、果汁饮料、功能饮料、茶饮料等健康饮料品类将逐渐成为饮料业的主力军。 从发展趋势看,未来3年中国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饮料消费国和生产国,今年产量突破1亿吨更是指日可待。从区域分步来看,东部地区仍然是饮料行业的主产区,其产量占我国饮料总产量的五成以上。从饮料品类来看,包装水仍然以40%的市场份额高居饮料行业榜首,碳酸饮料市场容量2009年达400亿,占据行业第二,而果汁饮料和茶饮料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其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位于第二的碳酸饮料。 30年前,汽水就是饮料的代名词,饮料市场几乎只有碳酸饮料。现在,新的饮料国家标准划分了10大饮料品类。 一、包装水市场 包装水是份额最大的一个市场(主要包括瓶装水和桶装水),产量占整个软

豆奶行业发展

在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的宣传下,中国的牛奶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豆奶业如何在牛奶业的强势行业优势下生存并迅速崛起?就成了豆奶业思索与研究的问题,是继续沿着牛奶的路继续前进,还是另辟蹊径走一条崭新的商业大道呢? 中国豆奶行业面临的机会 豆奶行业目前尚处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植物蛋白饮品市场即将被撬动。 一、“…限鲜令?和加强…还原奶?管理给豆奶业带来了机会。 “…限鲜令?和加强…还原奶?管理这两个政令的几番风波,对乳品行业的发展可是一个生死考验。” “目前中国牛奶加工能力超过奶源供给能力的30%~40%,”中国奶牛协会的一位负责任人透露,牛奶奶源缺乏几十年来就一直是我国难以摆脱的老问题,也恰恰因此,豆奶生产所需的大豆原料充足、成本低廉,动、植物蛋白互补作用营养全面,使豆奶业出现了出乎意料的发展契机。 早在1983年,豆奶发展就被列入国家饮料行业工作计划,然而真正将豆奶产业做大的却是以前名不见经传的维维集团,维维的一句“维维豆奶,欢乐开怀”,培养了一代中国豆奶消费者,维维豆奶占有豆奶市场80%的份额,成为中国“豆奶大王”的同时,“孤独的领先者”的称号也扣在了维维的头上,一花独大的产业结构其实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并非是好事。 上述两道政令对豆奶企业影响不大,相反倒是带来了机会。近两年中国乳业将面临一系列的整合洗牌,受清洗影响最大的将是乳业的中坚力量——各地方的中型乳品企业。这将是上天赐给豆奶行业大发展的一次良机,豆奶业的春天就要到了,豆奶企业能否抓住这次机会,许多行业拭目以待。 二、健力宝、娃哈哈、乐百氏等企业的加入给豆奶业的扩张带来生机与活力。 国内豆奶企业近来都在调整产品和市场策略,突破豆奶粉等固态奶阵营,冲击广阔的液态奶市场已成为豆奶业的共识。 健力宝、娃哈哈、乐百氏等都在筹谋豆奶项目,有的已通过小试、中试,他们都是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企业,他们的介入,将有助提高我国豆奶生产的产销量,扩大影响。这些企业的参加,将使豆奶在市场上的身影越发瞩目。 三、“人种学”的研究为豆奶抗击牛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人种学”竟在中国豆奶业发展史上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国经营报》在一篇有关豆奶业的文章中指出:我国汉族居民中97%~100%的成年人一次口服50克乳糖后就会出现腹泻症状,而中国预防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的调查发现,东方人中有乳糖不耐症的成年人饮用牛乳后乳糖吸收不良发病率高达86.7%,不耐受指数为0.9,而且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的人不适宜症更多些。 “人种学”的研究为豆奶抗击牛奶、新品上市和招商拓展都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用“更适合国人肠胃”的豆奶营销概念作为对抗“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乳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