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护棚、安全通道制作工艺

防护棚、安全通道制作工艺

防护棚、安全通道制作工艺
防护棚、安全通道制作工艺

防护棚、安全通道制作工艺

防护棚效果图

需封闭、

效果图1

基坑上下楼梯效果图

防护棚施工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金橄榄广场项目一期工程 2、建设单位:广元蜀北橄榄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3、施工单位:四川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3、监理单位:四川鑫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4、工程设计单位:成都思惟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本工程位于广元市利州区,南临苴国路、东临石器路、西临东苑路、北临广元市文化艺术中心。业主为广元市蜀北橄榄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设计为成都惟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本工程为A、B 二幢住宅楼(31层、建筑高度104.70m)及商业裙房组成,地下共2层,1层局部设夹层。 根据施工需要,本工程裙楼施工配设4台塔吊,裙楼主体施工完成拆除2台塔吊;住宅楼施工共设置2台塔吊和2台人货升降机解决结构施工阶段的垂直运输。为了保证总工期的完成和提前完成,在高层施工达到悬挑脚手架第一步搭施完成,落地脚手架即行拆除,地下车库等公用构筑物的开工条件成熟,一旦形成立体交叉施工,安全生产形势的严重性就会凸现。按照相关规定,必须在塔吊围转半径内的办公楼、生活设施、人员进出主要通道、主要的机械设备、临设人货电梯主口通道等搭设防护棚,以确保安全生产。防护棚搭设具体位置详附图《金橄榄广场项目一期工程防护棚搭设平面布置图》。 2、编制依据

2.1金橄榄广场一期施工图纸; 2.2金橄榄广场一期施工组织设计; 2.3金橄榄广场项目一期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 2.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2.8《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2.9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3.防护棚搭设形式 3.1.中庭防护棚 在A、B两栋主楼之间的中庭部分设有两台施工电梯,干拌砂浆储存罐和装修材料的堆场等,是上下班人员比较集中的部位,本中庭为满足小型车辆出入,在主入口位置采用槽钢搭设,主入口以内的部分采用满堂钢管架搭设双层防护,防护棚由上、下两层钢管网架组合而成,横杆间距不大于0.8m,双层之间60㎝,确保防护棚的安全性,在设置通道两侧的立杆;根据规范和工程实际要求,钢管网架上先后设置安全网、模板;防护棚四周为1.2米高的栏杆,防止坠物从防护棚往下坠落。搭设的具体部位详附图《中庭防护棚平面布置图》、《主入口防护棚剖面图》、《中庭过道防护棚剖面图》。 3.2.钢筋场防护棚: 本工程共设置两个钢筋制作场,防护棚搭设的宽度为6米宽,12米场,立杆间距1.8米,水平杆步距1.5米,防护棚四周满啦剪刀撑。防护棚顶部由上、下两层钢管网架组合而成,横杆间距不大于0.8m,双层之间60㎝,防护棚四周为1.2米高的栏杆,防止坠物从防护棚往下坠落;栏杆外侧设置安全广告牌。搭设的具体部位详附图《A、B区钢筋制作场防护棚平面布置图》、《钢筋制作场防护棚剖面图》。 3.3.生活区防护棚搭设 生活区工人宿舍为两层活动板房,宿舍的防护棚搭设高度为7.2米,宽度为6.5米,搭设范围在塔吊旋转覆盖范围内所有的板房均搭设防护棚,其他厕所和过道防护棚搭设高度为5米。搭设的具体部位详附图《生活区防护棚平面布置图》、《生活区防护棚剖面图》。 4.材料要求 1.钢管:采用DN48×3.5焊管,材质应符合GB/T13793或GB/T3092规定,质量应符合GB700-79《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要求》中Q235A钢要求。弯曲变形、锈蚀钢管不得使用;脚手架钢管每根最大质量不

施工现场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方案

目前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通道及钢筋加工棚施工防护棚作为2种建筑安全防护设施应用非常广泛,有效提高项目现场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防患各种事故发生。 一、基本规范 1、当临街通道、场内通道、出入建筑物通道、施工电梯及物料提升机地面进料口作业通道处于坠落半径内或处于起重机起重臂回转范围内时,必须设置防护棚及防护通道,以避免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2、安全通道、防护棚应采用建筑钢管扣件脚手架或其他型钢材料搭设,严禁采用竹木杆件搭设防护棚。 3、安全通道及防护棚的顶部严密铺设双层正交竹串片脚手板或双层正交18厚木模板的水平硬质防护,及封闭的防护栏或挡板,整体应能承受 10kPa 的均布静荷载。塔吊主要经行线路、转料平台、卸料平台落物曲线范围内的安全通道及防护棚顶部严密铺设双层正交 50 厚木板。 4、特别重要或大型的安全通道、防护棚及悬挑式防护设施必须制定专项技术方案,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5、安全通道的搭设 5.1 安全通道净空高度和宽度应根据通道所处位置及人、车通行要求确定,高度一般不低于3.5 m,宽度一般不低于 3m。高度在 15 m 以下建筑物,其进出口通道长度不低于 3 m;高度在 15-30m 的建筑物,其进出口通道长度不低于 4 m,高度超过 30 m 的建筑物,其进出口通道长度不低于 5 m。通道长度自脚手架外排立杆起算。 5.2 立杆基础必须硬化处理,通道使用期内不得发生地面沉陷,立杆必须沿通行方向通长设置扫地杆和剪刀撑。 5.3 常规安全通道立杆纵距不应超过 1200mm,防护棚悬挑尺寸为 300~500mm,双层防护棚层间距为 500~600mm。 5.4 宽度超过 3.5 m 或高度超过 4 m 的安全通道,立杆间距应加密或使用双立杆、型钢、脚手架管格构式立柱,纵向横杆应采用型钢制作或搭设承重脚手架。 5.5 安全通道侧边应设置隔离栏杆,引导行人从安全通道内通过,必要时满挂密目网封闭。 二、防护方式 1、场区内安全通道

悬挑防护棚计算书

悬挑防护棚计算书一、基本参数

侧立面示意图

平面图 三、荷载参数 防护层材料类型木脚手板防护层材料自重标准值gk1(kN/m2) 0.3 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值gk2(kN/m) 0.17 栏杆与挡脚板类型栏杆、木脚手板挡 板 安全网自重gk3(kN/m2) 0.01 冲击荷载pk(kN) 1 次梁自重gk4(kN/m) 0.0384 主梁自重gk5(kN/m) 0.0768 四、次梁验算 次梁材料钢管次梁钢管型号Ф48×3.5截面面积A(cm2) 4.89 截面惯性矩Ix(cm4) 12.19 截面抵抗矩Wx(cm3) 5.08 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回转半径i(mm) 15.8 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次梁计算方式三等跨连续梁 c c a 计算简图: 计算抗弯: M=0.466kN.m 计算抗剪:

V=1.078kN 计算挠度: ν=2.28mm 计算简图: 计算抗弯: M=0.383kN.m 计算抗剪:

V=0.897kN 计算挠度: ν=1.566m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2×(g k1+g k3 )×L b +1.2×g k4 =1.2×(0.3+0.01)×0.5+1.2×0.0384=0.232kN/m 横向次梁的集中力: R=1.2×L b ×g k4 =1.2×0.5×0.0384=0.023kN P k =1.4pk=1.4×1=1.4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g k1+g k3 )×L b +g k4 =(0.3+0.01)×0.5+0.0384=0.193kN/m 横向次梁的集中力: R'=L b ×g k4 =0.5×0.0384=0.0192kN P k '=1kN

行人、车辆通道安全防护棚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晴山蓝城C地块商业、办公房 工程地址:无锡市惠山区钱桥大街南 建设单位:无锡华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江苏飞扬建设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浙江永洋建设有限公司 本工程1#、2#、3#、4#、5#、6#、7#楼结构层数:地下一层,地上四至十二层,框架结构。层高:地下与地上总高度为22——54.8米。 本工程2#楼与3#楼之间南北行人车辆进出通道,为了安全生产必须搭设通道安全防护棚进行安全防护。防护棚采用(φ48×3.5mm)钢管扣件连接搭设,其中5米高处下层防护用工字钢纵横向架设,搭设总高度6米,长度35.5米,宽为12米。剪刀撑必须刷黑、黄油漆、油漆间距为300mm、工字钢及其他钢管刷黄色油漆。 三、落地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设计 (一)南北行人、车辆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要求 1、本工程南北防护棚、立杆采用4根(立杆)钢管(φ48×3.5mm)加抱箍(水平杆),扣件连接组合成钢管立柱,立柱钢管距离边长400×400mm,立柱纵向间距为3米,立柱高5米处架设22#工字钢,工字钢纵向长度35.5米,横向6米加设一组立柱,立柱横向间距(跨度)为每6米用22#工字钢架设,横向12米共设3组立柱。立柱底部采用600×600×50木距垫板,立柱间垫板200mm处设置纵向扫地杆,纵向水平杆(抱

箍)间距2米,防护棚上下二层、二层防护间距为600mm,上层铺竹笆片,竹巴片下面用密目式安全网拉设,下层铺模板。绗架上下斜管及腹杆采用(φ48×3.5mm)钢管,扣件连接。腹杆与斜管夹角为60度,桁架高度为0.60米,桁架两尽端加斜杆支撑加固。 2、防护棚纵向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每二跨设置一组。剪刀撑纵向连续设置。剪刀撑竖向连接到顶,剪刀撑一端支撑在垫板上,另一端与立柱、水平杆连接到顶。 3、防护棚檩条采用钢管(φ48×3.5mm)扣件连接,檩条间距为0.30米,上下2层间距为0.6米,上层满铺竹笆片,下层用模板封闭严密。竹笆片四周采用18#铅丝双股与檩条绑扎牢固,防护棚横向每6米二尽端加斜杆支撑加固。 4、安全通道防护棚上部四周采用1米防护模板封闭隔离围护。 四、安全防护棚搭设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钢管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规定钢管直径Φ48mm,壁厚3.5mm,杆6500mm,扣件采用可锻锻铸铁扣件,其材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工字钢22#、竹笆片、及绿色2000目密目式安全网等 2、单位工程各级负责人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技术要求、安全措施逐级向搭设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要求对钢管、扣件、竹笆片、密目式网等进行检查,不合格的构配件不得使用,经检查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齐整、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4、搭设现场清除地面杂物,平整搭设场地,硬地坪,设置排水沟,

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0 二、施工场地现状 0 三、安全通道的搭设 0 1、安全通道设计 0 2、安全通道基础 (1) 3、立杆搭设 (1) 4、横杆搭设 (1) 5、剪刀撑 (2) 6、顶棚横杆 (2) 7、排架斜杆 (2) 8、第一层防护 (2) 9、第二层防护 (4) 四、搭设注意事项 (4) 五、通道的安全措施 (5) 六、成品保护 (5) 七、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5) 八、安全通道的拆除 (5)

x#楼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主要有以下规范及标准: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福泉?麒龙国际城一号地块x#楼施工图纸 二、施工场地现状 x#楼东侧正对着专业市场,x#楼与专业市场之间有一条8.5米宽的车行道,油面已铺装完成。专业市场商家正在进行装修施工,人员、车辆密集,流量较大。x#楼正准备进行外墙抹灰及剩余砌体施工。为防止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等安全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过往行人及车辆安全,将x#楼与专业市场之间通道进行全封闭防护,搭设安全通道防护棚。 三、安全通道的搭设 1、安全通道设计 x#楼塔楼长度约70米,搭设时每边加宽5米,搭设总长度80米。综合现场情况,确定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搭设高度5m,宽度为x#楼与专业市场之间全封闭,中间留4m宽的安全通道。侧面靠专业市场每一门面处留2.4m×3.0m的洞口。

防护棚计算书

防护棚计算书 编制依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由于防护棚有双层防护,故只按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不考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书中规定防护棚开间方向为横向,进深方向为纵向,简图如下:

一、参数信息 1、构造参数 立杆横距l b(m):1.8 ; 立杆纵距l a(m):2.1 ; 防护棚高度H(m):5 ; 上下防护层间距h1(m):0.6 ; 立杆步距h(m):1.5 ; 斜撑与立杆连接点与地面的距离h2(m):1.6 ; 斜撑与立杆连接点到下防护层的距离h3(m): 1.5; 水平钢管搭设方式:钢管沿纵向搭设; 水平钢管间距a(m):0.3 ; 钢管类型:Φ48 × 3.5 ;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 ,双扣件抗滑承载力调整系数: 0.8 ;

2.荷载参数 高空坠落物最大荷载标准值N(kN):1 ; 脚手板自重(kN/m2):0.35 ; 栏杆及挡脚板自重(kN/m):0.15 ; 3.地基参数 地基土类型:素填土;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 120; 立杆基础底面面积(m2): 0.25; 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1。 二、纵向水平支撑钢管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承受脚手板自重、坠落物冲击集中荷载。由于防护棚有双层防护,故只按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不考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截面几何参数如下: 截面抵抗矩 W = 5.08 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 cm4; 纵向钢管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脚手板自重(kN/m): q1 = 0.35×0.3 = 0.105 kN/m; (2) 高空坠落物最大荷载标准值(kN): N= 1 kN; 2.强度验算 纵向支撑钢管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施工场地现状 (1) 三、安全通道的搭设 (1) 1、安全通道设计 (1) 2、安全通道基础 (2) 3、立杆搭设 (2) 4、横杆搭设 (2) 5、剪刀撑 (3) 6、顶棚横杆 (3) 7、排架斜杆 (3) 8、第一层防护 (3) 9、第二层防护 (5) 四、搭设注意事项 (5) 五、通道的安全措施 (6) 六、成品保护 (6) 七、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6) 八、安全通道的拆除 (6)

x#楼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主要有以下规范及标准: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福泉?麒龙国际城一号地块x#楼施工图纸 二、施工场地现状 x#楼东侧正对着专业市场,x#楼与专业市场之间有一条8.5米宽的车行道,油面已铺装完成。专业市场商家正在进行装修施工,人员、车辆密集,流量较大。x#楼正准备进行外墙抹灰及剩余砌体施工。为防止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等安全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过往行人及车辆安全,将x#楼与专业市场之间通道进行全封闭防护,搭设安全通道防护棚。 三、安全通道的搭设 1、安全通道设计 x#楼塔楼长度约70米,搭设时每边加宽5米,搭设总长度80米。综合现场情况,确定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搭设高度5m,宽度为x#楼与专业市场之间全封闭,中间留4m宽的安全通道。侧面靠专业市场每一门面处留2.4m ×3.0m的洞口。

道路防护棚施工方案2017713

346国道大竹园至建设大道道路改建工程 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专项 施工方案 桩号:K0+000-K6+125.761 施工单位: 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日期: 2017年6月20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施工环境调查与方案分析 (4) 2.1施工周边环境现状条件 (4) 本项目高边坡施工区位于道路里程K1+700~K2+120红线内,现 有龙华大道纵向跨越高边坡开挖区,将开挖区分为左右两个主区域, 包括K1+700~K2+120右侧和K1+930~K2+120左侧。龙华大道是一 条连接沿线工业单位南漳县龙蟒磷制品厂、湖北华海纤维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襄樊嘉茂实业公司、华新水泥公司等企业通往城区及其 它地区的唯一通道,龙华大道道路是这几家工矿企业生产和生活的 经济活动的支柱和支撑,开通交通是保证沿线企业生产活动的前提 要素条件。 (4) 新建道路红线内开挖区段位于龙华大道两侧,既有龙华大道道路 两侧(开挖区内)分布着大小数十处关系周边厂区生产生活的各类

设施、构筑物和地下地上的各类管网线路等。包括龙蟒公司35KV 变电站(房)、厂区高支护挡土墙、排水沟渠,架空高压走廊电杆、 电缆,道路照明路灯杆、照明电气线路,地下供水管道、阀门井等。 这些道路施工红线内的既有各类设施和管网线路在施工前是需要建 设部门协调有关地属产权或管理部门完成迁改工作的。目前相关迁 改工作尚未完成,预计协调解决完成上述迁改工作需要一定的建设 周期。 (5) 新建道路红线内开挖区段龙华大道两侧山体为高堑、陡壁。曾发 生过多次地质性山体滑坡、落石等险情,危及道路通行安全,当地 交通主管部门曾于2017年1月前后,组织专业排险队伍对此段道 路左侧存在山体滑坡及落石隐患的山崖和陡壁进行了开凿挖除等临 时性排险处理。排险开凿区留下了直壁陡崖(且开凿形成新的陡壁 边堑延伸至设计红线外)详现场图片(补充)。按照原设计设置 边坡已无法实施。 (5)

防护棚计算书

防护棚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搭设参数 计算简图:

扣件钢管防护棚_正面图 扣件钢管防护棚_侧面图二、荷载设计

三、纵向水平杆验算 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 格构柱 q=1.2(g k1×a+0.033) =1.2×(0.5×0.4+0.033)=0.28kN/m p=1.4P k=1.4×1=1.4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格构柱 q1=g k1×a+0.033 =0.5×0.4+0.033=0.233kN/m p1=Pk =1 kN

1、抗弯验算 M max=0.335 kN·m σ=M max/W=0.335×106/4490=74.711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1.363 mm [ν]=min[max{a1,l a,l2-a1}/150,10] = min[max{400,1500,800-400}/150,10] =10mm νmax≤[ν]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 R max=1.637 kN 四、横向水平杆验算 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 格构柱:

F=1.2(g k1a+0.033)(l a+ a1)/2=1.2×(0.5×0.4+0.033)×(1.5+0.4)/2=0.266 kN p=1.4P k=1.4×1=1.4 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格构柱: F1=(g k1a+0.033)(l a+ a1)/2=(0.5×0.4+0.033)×(1.5+0.4)/2=0.222 kN p1=P k=1 kN 计算简图如下:

安全通道防护棚方案

安全通道防护棚方案 一、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根据JGJ59-99,公司CIS形象策划及江苏省文明工地相关文件,创标化工地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搭设定型化及钢管安全通道、搅拌机防护棚、钢筋防护棚等。 二、搭设要求及措施 选材: 1、个别防护棚及主楼安全通道采用钢管脚手架,20#与21#楼中 间的安全通道及钢筋防护棚使用槽钢定型化搭设,钢管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禁止使用严重锈蚀、弯曲、变形或有裂缝的钢管。 2、扣件选用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标准》的要求,严禁使用脆裂、 滑丝、变形的扣件,型号与钢管相匹配。 3、竹笆:严禁使用虫蛀、松散、枯脆的竹笆。 4、铁丝:采用不小于18号的铁丝,并用双股绑扎。 5、槽钢:使用10#槽钢,锈蚀严重的必须进行除锈,并刷防锈漆 才能使用,弯曲、变形的不得使用。 搭设: 1、搭设人必须持证上岗,有疾病的人员不得上脚手架操作。 2、搭设时,工人必须带好劳保用品,工具应放入工具袋内,以免 滑落伤到其他人员,穿防滑鞋,袖口、裤口要扎紧。 3、防护棚、各主楼安全通道的钢管立杆必须设在硬地基上,间距

不得大于2米,水平间距不得大于6米,纵向八字撑及水平钢管,水平方向上部设八字撑。20#与21#楼中间的安全通道及钢筋防护棚使用槽钢定型化搭设,立杆使用圆钢柱,间距为4米,顶棚使用槽钢,间距为4米。 4、所有的安全通道、防护棚使用双层防护,双层中间用模板封闭, 用公司定做的喷绘做面。 5、搭设时,脚手架的扣件必须拧紧,定型化的防护棚基脚的螺丝 必须拧紧,须牢固、稳定。 6、所有防护棚及通道必须按公司CIS形象要求刷醒目标志油漆。 三、防护棚、安全通道管理 1、防护棚、安全通道上不得堆放材料,不得当操作架使用。 2、防护棚、安全通道为安全设施,未经项目部许可,不得擅自拆 除。 3、防护棚、安全通道有专职人员负责监督管理,并做好例保记录, 发现隐患及时消除。

安全通道防护棚施工方案

安 全 通 道 防 护 棚 施 工 方 案 安全通道防护棚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二、工程概况

环湖北路西侧、向阳路南侧、西太湖东侧,塔下安置区工程,为防止高空坠落物造成安全事故。 三、落地行人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设计 1、通道防护棚采用搭设,落地行人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高度4.0米,宽度6.0米; 2、落地行人安全通道防护棚,立杆采用双排立管,立杆间距:0.6米,立杆横距(跨度):1.5米,防护棚搭设高度:4.0米。立杆底部采用木垫板(200×200×50㎜),立杆距垫板200㎜处设置纵向扫地杆,纵向水平杆(大横杆)间距:1米,防护棚上下二层间距:0.60米; 3、防护棚上下二层櫊栅间距:0.60米,搁栅采用毛竹,搁栅间距:0.30米,搁栅采用竹蔑及横向水平杆绑扎牢,上下二层间距0.60米,上层满铺木模板(1.8㎝厚胶合板),木模板下面铺设密目网封闭严密、平正,木模板四边打洞采用18号铅丝双股及搁栅绑扎牢固,下层满铺竹笆板,竹笆板下面满铺密目网封闭严密、平正,竹笆板四角采用18号铅丝双股及搁栅绑扎牢; 4、防护棚纵向必须设置剪刀撑加固,剪刀撑搭设不小于4跨,不小于6米,剪刀撑纵向(水平向)连续设置,竖向连续到顶,剪刀撑及地面夹角不小于45度,不大于60度,剪刀撑一端抵在垫板上,另一端及立杆、水平杆绑扎牢固; 防护棚横向(跨度)水平杆采用斜杆进行加固参照例图。 5、防护棚顶部四周采用1.2米高防护栏杆加竹笆板封闭隔离,防护棚内侧底部采用2.2米高防护栏杆上、中、下三道,上杆高1.5米,中杆居中,下杆距地200㎜采用竹笆板满封闭加密目网(防护棚内侧上下)满铺全封闭,防护隔离。 四、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 (一)施工准备 1、防护棚搭设作业人员(架子工)必须经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

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施工方案模板

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施工方案模板 一、编制依据1 二、施工场地现状1 三、安全通道的搭设 11、安全通道设计 12、安全通道基础 23、立杆搭设 24、横杆搭设 25、剪刀撑 36、顶棚横杆 37、排架斜杆 38、第一层防护 39、第二层防护5 四、搭设注意事项5 五、通道的安全措施6六、成品保护6七、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6八、安全通道的拆除6x#楼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编制依据主要有以下规范及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xx)《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福泉?麒龙国际城一号地块x#楼施工图纸 二、施工场地现状x#楼东侧正对着专业市场,x#楼与专业市场之间有一条 8、5米宽的车行道,油面已铺装完成。专业市场商家正在进行装修施工,人员、车辆密集,流量较大。x#楼正准备进行外墙抹灰及剩余砌体施工。为防止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等安全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过往行人及车辆安全,将x#楼与专业市场之间通道进行全封闭防护,搭设安全通道防护棚。 三、安全通道的搭设 1、安全通道设计x#楼塔楼长度约70米,搭设时每边加宽5米,搭设总长度80米。综合现场情况,确定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搭设高度5m,宽度为x#

楼与专业市场之间全封闭,中间留4m宽的安全通道。侧面靠专业市场每一门面处留 2、4m 3、0m的洞口。安全通道棚顶共分上下两层,间距为0、6m,每层均满铺脚手板及安全网,且通道两侧满挂密目网。 2、安全通道基础x#楼与专业市场之间有一条 8、5米宽的车行道,油面已铺装完成,车行道两侧是人行道,已铺地砖。因此基础无需处理,只需在立杆底部设置垫板。因5#楼有一悬挑遮住人行道,搭设宽度为专业市场的人行道加中间的车行道宽度。 3、立杆搭设立杆采用φ4 83、0钢管,沿通道长度方向以1200mm的间距进行搭设,横距1200mm;立杆上设置纵向扫地杆(即第一道大横杆),并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地面200mm处的立杆上,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300,同时其绝对偏差不大于75mm。在竖立杆时,用单支6m的钢管,不得采用对接钢管,立杆纵距 1、2米。禁止使用弯曲钢管。 4、横杆搭设(1)大横杆大横杆步距为1500mm,长度不宜小于三跨立杆,大横杆置于双排立柱内侧,与立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与相邻立杆距离不大于500mm。同一平面内侧和外侧、上步和下步相邻的两根大横杆的接头均匀相互错开,不得出现在同一跨间内,水平间距不小于500mm。同一排大横杆水平偏差不大于该通道总长度的1/250且不得大于50mm。大横杆接头与相邻立杆距离不大于立杆纵距的1/3。同一水平和竖向相邻的两根大横杆的接头均应相互错开,不得出现在同一跨间内,相邻的水平间距不小于500mm。(2)小横杆小横杆采用φ4 83、0钢管,对立杆与大横杆起约束作用,沿通道长度、宽度方向进行搭设,紧贴立杆并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 5、剪刀撑剪刀撑沿通道架高及通道长度方向连续布置,杆件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并用不少于三个旋转扣件等间距扣牢,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200mm。 6、顶棚横杆(1)横向水平杆间距600,用扣件将其与两侧的纵向水平钢

人行通道安全防护棚施工方案

人行通道安全防护棚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4、《关于加强本市施工现场钢管、扣件检验的通知》(沪建安质监(2003)第149号文)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二、工程概况泉天下.国际公馆-泉林首府工程位于贵阳市乌当区新添大道旁。结构层数:地下2层,地上37层,框剪结构,建筑高度:99米。本工程东、南、两面行人进出通道,为了安全生产必须搭设通道安全防护棚进行安全防护,防护棚采用(6.5×180㎜、5.0×100㎜)矩形管,电焊连接搭设。搭设高度:3~3.5米。三、落地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设计(一)东、南两侧行人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要求1、本工程安全防护棚、立杆采用(5.0×100㎜)矩型管,立杆纵向间距为3.6~7米,立杆横向间距(跨度)为3.4~8.5米。立柱底部采用8×200×200铁板加Φ10膨胀螺栓与砼地坪铰紧固定,立杆与铁板满焊连接立杆立杆距垫板200mm处设置纵向扫地杆,纵向水平杆间距1.8米,防护棚上下二层。桁架上下斜管及腹杆采用(L50×5mm)角钢,电焊连接。腹杆与斜管夹角为60度,桁架高度为0.70米,桁架两尽端加斜杆支撑加固。2、防护棚纵向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每二跨设置一组。剪刀撑纵向连续设置。剪刀撑竖向连接到顶,剪刀撑一端支撑在垫板上,另一端与立杆、水平杆连接到顶。3、防护棚檩条采用角钢(L50×5mm)电焊连接,檩条间距为0.30

米,上下2层,二层间距为0.7米,上下均满铺胶合板,胶合板下满铺密目网封闭严密。胶合板四周采用18#铅丝双股与檩条绑扎牢固。4、安全通道防护棚上部四周采用1米防护竹笆板封闭隔离围护。四、安全防护棚搭设(一)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矩型管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2、单位工程各级负责人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技术要求、安全措施逐级向搭设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要求对矩型管、胶合板、密目网等进行检查,不合格的构配件不得使用,经检查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齐整、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4、搭设现场清除地面杂物,平整搭设场地,硬地坪,设置排水沟,确保排水畅通。(二)搭设1、按防护棚的矩型管立杆间距、排距要求进行定位放线2、铺设垫板注意以下事项:(1)垫板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采用(-8×200×200㎜)铁板加Φ10膨胀螺栓与砼地坪铰紧固定,立杆与铁板焊接牢固。(2)垫板必须铺设放平稳,不得悬空。3、杆件搭设防护棚搭设顺序如下:放置垫板→纵向扫地杆→矩型钢管→纵向水平杆→桁架上、下弦杆腹杆组合→附墙件连接→剪力撑支撑→檩条→胶合板→密目网……。4、搭设矩型管立杆的安全技术措施(1)矩型管采用(6.5×180、5.0×100㎜),立杆纵向间距为3.6~7米,立杆横向间距(跨度)为3.4~8.5米,防护棚搭设高度为3~3.5米。矩型管立杆距垫板200㎜外设置纵向扫地杆,采用电焊焊接与立杆焊牢。(2)矩型管立杆接

防护棚计算书

防护棚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搭设参数 计算简图:

扣件钢管防护棚_正面图

扣件钢管防护棚_侧面图 二、荷载设计 防护层防护材料自重标准值 防护层防护材料类型脚手板 0.5 g k1(kN/m2) 栏杆与挡脚板类型竹串片脚手板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g k2(kN/m) 0.11 纵向外侧防护荷载标准值g k3(kN/m) 0.2 高空坠落物最大荷载标准值P k(kN) 1 钢管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钢管截面惯性矩I(mm4) 113600 钢管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钢管截面抵抗矩W(mm3) 4730 格构柱 q=1.2(g k1×a+0.035) =1.2×(0.5×0.4+0.035)=0.282kN/m p=1.4P k=1.4×1=1.4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格构柱

q1=g k1×a+0.035 =0.5×0.4+0.035=0.235kN/m p1=Pk =1 kN 1、抗弯验算

M max=0.639 kN·m σ=M max/W=0.639×106/4730=135.2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8.356 mm [ν]=min[max{a1,l a,l2-a1}/150,10] = min[max{400,2800,800-400}/150,10] =10mm νmax≤[ν]

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施工方案模板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施工场地现状 1.. 三、安全通道的搭设 1. 1、安全通道设计.......................................................................... 1. 2、安全通道基础......................................................................... 2. 3、立杆搭设.............................................................................. 2. 4、横杆搭设.............................................................................. 2. 5、剪刀撑................................................................................ 3. 6、顶棚横杆............................................................................. 3. 7、排架斜杆.............................................................................. 3. 8、第一层防护............................................................................ 3. 9、第二层防护............................................................................ 5. 四、搭设注意事项 5. 五、.......................................................................................... 通道的安全措施................................................................................. 6. 六、.......................................................................................... 成品保护....................................................................................... 6. 七、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6. 八、.......................................................................................... 安全通道的拆除................................................................................. 6.

安全通道防护棚施工方案

安全通道防 护 棚 施 工 方 案

安全通道防护棚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二、工程概况 环湖北路西侧、向阳路南侧、西太湖东侧,塔下安置区工程,为防止高空坠落物造成安全事故。 三、落地行人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设计 1、通道防护棚采用搭设,落地行人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高度4.0米,宽度6.0米; 2、落地行人安全通道防护棚,立杆采用双排立管,立杆间距:0.6米,立杆横距(跨度):1.5米,防护棚搭设高度:4.0米。立杆底部采用木垫板(200×200×50㎜),立杆距垫板200㎜处设置纵向扫地杆,纵向水平杆(大横杆)间距:1米,防护棚上下二层间距:0.60米; 3、防护棚上下二层櫊栅间距:0.60米,搁栅采用毛竹,搁栅间距:0.30米,搁栅采用竹蔑与横向水平杆绑扎牢,上下二层间距0.60米,上层满铺木模板(1.8㎝厚胶合板),木模板下面铺设密目网封闭严密、平正,木模板四边打洞采用18号铅丝双股与搁栅绑扎牢固,下层满铺竹笆板,竹笆板下面满铺密目网封闭严密、平正,竹笆板四角采用18号铅丝双股与搁栅绑扎牢; 4、防护棚纵向必须设置剪刀撑加固,剪刀撑搭设不小于4跨,不 小于6米,剪刀撑纵向(水平向)连续设置,竖向连续到顶,剪刀撑与地面夹角不小于45度,不大于60度,剪刀撑一端抵在垫板上,另一端与立杆、水平杆绑扎牢固;

防护棚横向(跨度)水平杆采用斜杆进行加固参照例图。 5、防护棚顶部四周采用1.2米高防护栏杆加竹笆板封闭隔离,防护棚内侧底部采用2.2米高防护栏杆上、中、下三道,上杆高1.5米,中杆居中,下杆距地200㎜采用竹笆板满封闭加密目网(防护棚内侧上下)满铺全封闭,防护隔离。 四、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 (一)施工准备 1、防护棚搭设作业人员(架子工)必须经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技术考核管理规则》培训考核合格,体检合格者才能持证上岗; 2、施工现场必须建立严格的安全检查验收制度和专人维修保护制度,基础未经验收,不准搭设防护棚,验收记录应存档,使用不合格和未经验收的防护棚,要按违章指挥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 3、材料准备: (1)必须建立健全材料采购,进场和搭设前的检查验收制度,落实责任制,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场; (2)毛竹各类杆件有效部分的直径不得小于:小横杆7.5㎝,立杆、大横杆、剪刀撑、顶撑、抛撑、搁栅6㎝,扶手栏杆5㎝; (3)不准使用青嫩、枯脆、白麻和虫蛀的竹杆,小横杆、顶撑的裂缝达二节,长杆裂缝达四节的,不准使用; (4)竹蔑宜采用广蔑,不得使用断腰、霉点和大节疤的蔑料,采用铅丝绑扎的防护棚,铅丝的规格不得小于18号铅丝,并应双股并联捆扎; (5)单位工程各级负责人应按安全通道防护棚施工方案要求,安全技术措施逐级向搭设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 (6)经检查验收的竹杆应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积水;

安全通道防护棚计算书

安全通道防护棚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JGJ80-9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11 4、《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03 一、搭设参数 立杆纵距l a(mm) 1500 立杆横距l b(mm) 3600 立杆步距h(mm) 1200 防护棚高度H(mm) 4000 防护层层数n 2 上下防护层间距h 1 (mm) 800 斜撑与立杆连接点到地面的 距离h2(mm) 2500 顶层水平钢管搭设方式 钢管沿纵向搭 设 水平钢管间距a(mm) 400 横向斜撑与顶层防护层连接点 到立杆的距离l1(mm) 2200 纵向外侧防护布置方式剪刀撑钢管类型Ф48×3扣件连接方式单扣件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0.8 立杆布置格构柱格构柱截面边长a 1 (mm) 400 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1 1.3 斜撑计算长度系数μ2 1.3 计算简图:

扣件钢管防护棚_正面图 扣件钢管防护棚_侧面图 二、荷载设计 防护层防护材料类型脚手板 防护层防护材料自重标准值 g k1(kN/m2) 0.5 栏杆与挡脚板类型竹串片脚手板 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 g k2(kN/m) 0.11 纵向外侧防护荷载标准值 g k3(kN/m) 0.2 高空坠落物最大荷载标准值 P k(kN) 1 三、纵向水平杆验算 钢管抗弯强度设计值 [f](N/mm2) 205 钢管截面惯性矩I(mm4) 107800 钢管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钢管截面抵抗矩W(mm3) 4490 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格构柱

安全通道及防护棚的规范做法

安全通道及防护棚的规范做法 一、基本规 1、当临街通道、场内通道、出入建筑物通道、施工电梯及物料提升机地面进料口作业通道处于坠落半径内或处于起重机起重臂回转范围内时,必须设置防护棚及防护通道,以避免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2、安全通道、防护棚应采用建筑钢管扣件脚手架或其他型钢材料搭设,严禁采用竹木杆件搭设防护棚。 3、安全通道及防护棚的顶部严密铺设双层正交竹串片脚手板或双层正交18厚木模板的水平硬 质防护,及封闭的防护栏或挡板,整体应能承受10kPa 的均布静荷载。塔吊主要经行线路、转料平台、卸料平台落物曲线范围内的安全通道及防护棚顶部严密铺设双层正交50 厚木板。

4、特别重要或大型的安全通道、防护棚及悬挑式防护设施必须制定专项技术方案,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5、安全通道的搭设 5.1 安全通道净空高度和宽度应根据通道所处位置及人、车通行要求确定,高度一般不低于3.5 m,宽度一般不低于3m。高度在15 m 以下建筑物,其进出口通道长度不低于3 m;高度在15-30m 的建筑物,其进出口通道长度不低于4 m,高度超过30 m 的建筑物,其进出口通道长度不低于5 m。 通道长度自脚手架外排立杆起算。 5.2 立杆基础必须硬化处理,通道使用期内不得发生地面沉陷,立杆必须沿通行方向通长设置扫地杆和剪刀撑。 5.3 常规安全通道立杆纵距不应超过1200mm,防护棚悬挑尺寸为300~500mm,双层防护棚层间距为500~600mm。 5.4 宽度超过3.5 m 或高度超过4 m 的安全通道,立杆间距应加密或使用双立杆、型钢、脚手架管格构式立柱,纵向横杆应采用型钢制作或搭设承重脚手架。 5.5 安全通道侧边应设置隔离栏杆,引导行人从安全通道内通过,必要时满挂密目网封闭。 二、防护方式 1、场区内安全通道

人行通道安全防护棚施工方案

人行通道安全防护棚施工方案 人行通道安全防护棚施工方案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4、《关于加强本市施工现场钢管、扣件检验的通知》(沪建安质监(2003)第149号文)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二、工程概况 泉天下.国际公馆-泉林首府工程位于贵阳市乌当区新添大道旁。结构层数:地下2层,地上37层,框剪结构,建筑高度:99米。 本工程东、南、两面行人进出通道,为了安全生产必须搭设通道安全防护棚进行安全防护,防护棚采用(6.5×180?、5.0×100?)矩形管,电焊连接搭设。搭设高度:3,3.5米。 三、落地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设计 (一)东、南两侧行人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要求 1、本工程安全防护棚、立杆采用(5.0×100?)矩型管,立杆纵向间距为3.6,7米,立杆横向间距(跨度)为3.4,8.5米。立柱底部采用8×200×200铁板加Φ10膨胀螺栓与砼地坪铰紧固定,立杆与铁板满焊连接立杆立杆距垫板200mm处设置纵向扫地杆,纵向水平杆间距1.8米,防护棚上下二层。桁架上下斜管及腹杆采用(L50×5mm)角钢,电焊连接。腹杆与斜管夹角为60度,桁架高度为0.70米,桁架两尽端加斜杆支撑加固。

2、防护棚纵向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每二跨设置一组。剪刀撑纵向连续设置。剪刀撑竖向连接到顶,剪刀撑一端支撑在垫板上,另一端与立杆、水平杆连接到顶。 3、防护棚檩条采用角钢(L50×5mm)电焊连接,檩条间距为0.30米,上下2层,二层间距为0.7米,上下均满铺胶合板,胶合板下满铺密目网封闭严密。胶合板四周采用18#铅丝双股与檩条绑扎牢固。 4、安全通道防护棚上部四周采用1米防护竹笆板封闭隔离围护。 四、安全防护棚搭设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矩型管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 2、单位工程各级负责人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技术要求、安全措施逐级向搭设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要求对矩型管、胶合板、密目网等进行检查,不合格的构配件不得使用,经检查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齐整、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4、搭设现场清除地面杂物,平整搭设场地,硬地坪,设置排水沟,确保排水畅通。 (二)搭设 1、按防护棚的矩型管立杆间距、排距要求进行定位放线 2、铺设垫板注意以下事项: (1)垫板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采用(,8×200×200?)铁板加Φ10膨胀螺栓与砼地坪铰紧固定,立杆与铁板焊接牢固。 (2)垫板必须铺设放平稳,不得悬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