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消化微生态调节剂资料

中国消化微生态调节剂资料

中国消化微生态调节剂资料
中国消化微生态调节剂资料

中国消化道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共识(2016年版)

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

来源: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年6月第28卷第6期

人体肠道内栖息着约1000种以上的细菌,其总数接近于1013~1014个。肠道内的大部分细菌定植于人体结肠内,其中每克肠内容物细菌含量高达1012CFU。肠道的微生态系统是机体最庞大和最重要的微生态系统,其对宿主的健康与营养起着重要作用,是激活和维持肠道生理功能的关键因素。正常情况下,人体选择性地让某些微生物定植于肠道,并为其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和营养;而这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人体内发挥生物屏障功能、参与免疫系统成熟和免疫应答的调节、并对机体内多种生理代谢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有研究指出,人体肠道内有益菌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出人体的健康状态。

当机体受到年龄、环境、饮食、用药等因素影响时,就会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又称为肠道菌群失衡(imbalance of gut microbiota),主要是指由于肠道菌群组成改变、细菌代谢活性变化或菌群在局部分布变化而引起的失衡状态;表现为肠道菌群在种类、数量、比例、定位转移(移位)和生物学特性上的变化。其主要临床表现按照肠道微生态失衡的程度,可以分为三度:(1)一度失衡,也称潜伏型微生态失衡,只能从细菌定量检查上发现菌群组成有变化,临床上无或仅有轻微表现,为可逆性改变,去除病因后可自然恢复。(2)二度失衡,又称为局限微生态失衡,不可逆,在临床上可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表现,如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3)三度失衡,也称为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肠道的原籍菌大部分被抑制,而少数菌过度繁殖,临床表现病情急且重,多发生在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激素、射线后,或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等疾病。对肠道微生态失衡的诊断根据主要包括:(1)病史中具有能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的原发性疾病。(2)有肠道微生态失衡的临床表现,如:腹泻、腹胀、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3)有肠道微生态失衡的实验室依据:①粪便镜检球/杆菌比值(成人参考值为1:3)。但正常参考值各家报道不一,有人建议采用康白标准(3:7)。

②粪便菌群涂片或培养中,非正常细菌明显增多,甚至占绝对优势。③李兰娟院士实验室用B/E值,粪便定量PCR检测双歧杆菌与肠杆菌DNA拷贝数的对数比值(B/E值)<1。④粪便细菌指纹图谱等新技术检测,明确肠道微生态改变。

近年来,微生态调节剂在调节肠道微生态,改善各种疾病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微生态调节剂是在微生态学理论指导下所生产的一类能够调节肠道微生态失衡,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人、动植物)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状态的生理性活菌(微生物)制品。同时也包括这些菌体的代谢产物以及促进这些生理菌群生长繁殖的物质制品。微生态调节剂是一个内涵比较广泛的术语,具体应包括活菌体、死菌体、菌体成分、代谢物及生长促进物质。目前国内外较为一致的意见是把微生态调节剂分成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和合生元(synbiotics)三部分。1989年Fuller把益生菌定义为能够促进肠内菌群生态平衡,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强调益生菌必须是活的微生物成员,其死菌及代谢产物则不包括在内。1992年Fuller又对益生菌作了更为详细的描述,作为制剂应符合以下几个标准:(1)益生菌

必须具有活存能力,并能进行工业化规模生产。(2)在使用和贮存期间,应保持活存状态和稳定。

(3)在肠内或其他生境内具有存活能力(不一定繁殖)。(4)必须对宿主产生有益的作用。(5)无毒、无害、安全、无副作用。

目前各国益生菌制品的种类非常多。益生菌所采用的菌种主要来源于宿主正常菌群中的生理性优势细菌、非常驻的共生菌和生理性真菌三大类。生理性细菌多为产乳酸性细菌,大致包括7个菌属的上百个菌种;非常驻的共生菌在宿主体内的占位密度低,是具有一定免疫原性的兼性厌氧菌或需氧菌,它们可以是原籍菌群、外籍菌群或环境菌群如芽胞菌属、梭菌属等;生理性真菌包括益生酵母。在我国通过卫生部(现卫生计生委)批准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主要有以下种类:(1)乳杆菌属:德氏乳杆菌、短乳杆菌、纤维素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罗特乳杆菌、约氏乳杆菌、格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2)双歧杆菌属:青春型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等。(3)肠球菌属: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4)链球菌属:嗜热链球菌、乳酸链球菌等。(5)芽胞杆菌属:枯草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属、地衣芽胞杆菌、凝结芽胞杆菌等。(6)梭菌属主要为丁酸梭菌,此菌也称酪酸梭菌。(7)酵母菌属主要是布拉酵母菌。

微生态调节剂能够有效的调节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微生态失调,已被广大学者所认可,并且随着人体微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所研发生产的微生态调节剂的品种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国外对微生态调节剂的研究起步较早,并制定出了有关微生态调节剂使用的规范化指南,但由于益生菌菌株、剂型和研究人群等因素国内外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完全参照国外标准显然不适用于我国患者。为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集学会30余年在胃肠道微生态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之积累,组织微生态基础研究专家、微生态制剂专家、微生态临床应用专家经过多次论证,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首次制定中国消化道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共识,以供广大临床医师在选择和应用微生态调节剂时参考。

1.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随着H.pylori耐药率的增高和根除率的下降及胃内微生态的组成逐渐明确,益生菌的应用为根除H.pylori提供了新的思路。有研究指出:某些微生态调节剂可以减轻或消除根除H.pylori治疗导致的的副作用,布拉酵母菌可提高根除率,降低副作用,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某些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酪酸梭菌等具有一定疗效,荟萃分析发现,添加单株或多株益生菌、使用疗程及剂量不同的亚组与对照组相比,根除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代谢性疾病

非酒精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饮酒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因素引起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性肝病及由其演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及脂肪性肝硬化。肠道菌群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在国内外研究中均发现调节肠道微生态有助于防治NAFLD。动物研究发现,在NAFLD动物模型中添加益生菌VSL#3,可有

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在临床研究中也证实,NAFLD患者口服3个月复合益生菌VSL#3后,不仅血清转氨酶显著下降,血清TNF-α和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亦有降低。长双歧杆菌可以降低NAFLD患者的TNF-α、CRP、AST、血清内毒素水平。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改善TNF-α患者ALT、AST、GGT水平。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也被证实可以降低患者ALT及γ-GT。鼠李糖乳杆菌不仅可以改善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而且可以使NAFLD患儿血清ALT显著下降,并且肝脏酶含量的改善独立于体质指数和内脏脂肪含量。此外,在体外的实验还发现,鼠李糖乳杆菌具有降解胆固醇的作用,并且在动物模型中得到了验证。

国内研究也发现,NASH患者服用益生菌Lepicol 6个月,血清AST水平和肝内甘油三酯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NASH患者4周,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DAO、D-乳酸及ALT水平显著降低。NASH患者,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3个月,肝功能指标、内毒素、DAO水平明显下降,肝脏脂肪含量明显减少。凝结芽胞杆菌治疗NASH患者3周内毒素、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

糖尿病及肥胖是NAFLD常见的原因之一,且肠道微生态与肥胖、糖尿病密切相关,动物及临床实验均显示肥胖症与正常个体肠道菌群有显著差异。从人体肠道分离得到阴沟肠杆菌能在无菌小鼠上诱导出肥胖和胰岛素抵抗,首次证明肠道与肥胖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在粪菌移植的研究中发现,肥胖患者接受来自消瘦个体的肠道粪菌移植6周后,胰岛素抵抗得到了显著改善。

3. 肝硬化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病因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酗酒等,药物性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病也可以进展到肝硬化。肝硬化存在肠道微生态失衡及肠道细菌代谢改变,肝硬化又有诸多并发症,如内毒素血症、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癌等。肝硬化并发症可独立于病因而出现并加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肠道微生态失衡,肠道定植抗力下降,肠道细菌易位等有密切关系。肠道微生态失衡在肝病重型化方面起加速器作用。目前的研究发现肝硬化存在肠道内细菌总数增多,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类细菌数量增多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量减少;类杆菌等正常位于结肠和小肠下段细菌上行定居及繁衍。宏基组研究揭示了随着肝病严重程度的变化,齿双歧杆菌等数量增加,发酵乳杆菌等数量减少以及毒力基因的多样性指数上升等规律,这对微生态干预防治肝病重症化和研发新型微生态制剂具有重大意义。《Nature》最新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除了有益菌(陪伴粪球菌具有抗炎性,柔嫩梭菌能产生丁酸盐促进肠道健康)数量较少外,还存在口腔菌入侵肠道的现象,这可能对肝硬化发生发展及微生态制剂开发产生重要影响。肝脏功能与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密切相关,肝硬化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细菌异位的现象,引起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导致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出现。

3.1 微生态制剂在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的应用肝硬化患者常常伴有肠源性内毒血症,内毒素除了对肝脏有直接毒性作用,还可通过增加一些细胞和炎症因子的产生量放大毒性作用对肝脏的损伤。含肠道有益原籍菌(如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等)制得的微生态制剂的使

用,可促使肠道内乳酸等代谢产物的产生,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定植,提供维持肠道正常微生态平衡的厌氧条件,从而减少细菌移位及内毒素的生成。对肝硬化肠源性内毒血症患者,推荐使用含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球菌等制剂作为辅助治疗。此外,乳果糖可促进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增殖,改善肠道营养环境,降低炎症因子,改善肝功能。

3.2 微生态制剂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中的应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严重并发症和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肠道细菌移位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起重要作用,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肠道杆菌大量增殖,并且上移定植,成为优势菌,释放内毒素;这些致病菌直接通过肠道、血液或淋巴系统形成感染。含有地衣芽胞杆菌的微生态制剂一方面通过消耗氧气制造厌氧环境,促进双歧杆菌、乳杆菌等肠道有益厌氧菌的生长,减少肠道毒素的吸收,同时促进免疫器官、组织的成熟,提高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此外,这种微生态制剂还可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血氨,改善肝功能。对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推荐使用地衣芽胞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等作为辅助治疗。

3.3 微生态制剂在肝硬化肝性脑病中的应用肠源性毒性物质血氨和假性神经递质引发的神经毒性作用被认为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原因,而这些毒性物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肠道某些革兰阴性肠道杆菌。其中肠道内主要产氨菌(拟杆菌和梭菌)的过度生长会导致有害物质如血氨的产生和吸收增加从而诱发肝性脑病。以酪酸菌为主要成分的微生态制剂能促进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增殖,抑制腐败菌的生长,通过减少氨类和吲哚物质的产生降低血氨和假性神经递质水平,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症状;此外,酪酸菌的代谢产物酪酸还可修复肠上皮细胞。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推荐使用酪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等作为辅助治疗。此外,乳果糖和水苏糖可促进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成倍生长,减少吲哚等胺类物质,降低血氨水平,明显改善肝性脑病的临床症状。

4.肝衰竭肝移植肝

衰竭是最严重的肝病类型。临床表现为黄疸进行性加深,胆红素每天上升大于17.1umol/l,或大于正常值10倍以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PA T<49%),出现不同程度肝性脑病及腹水等临床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及慢性肝衰竭。

肝衰竭患者常有纳差、腹胀、腹泻、内毒素血症等,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感染发生率达80%,其中30%为真菌感染,病死率高达70%以上。上个世纪90年代,李兰娟及其团队就开始利用微生态学方法对肠道微生态失衡在乙型重型肝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系列研究。研究发现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肠道微生态严重失衡,肠道双歧杆菌、类杆菌等有益菌显著减少,肠杆菌科细菌、肠球菌、酵母菌等有害菌显著增加,且肠道微生态失衡程度与肝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李兰娟团队通过建立肝衰竭大鼠动物模型发现肝衰竭大鼠肠道菌群显著失调,表现为肠杆菌科细菌过度生长,微生态失衡程度与肝损伤程度及门静脉内毒素的水平显著相关。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内毒素水平与肠杆菌科细菌呈正相关,与双歧杆菌数量呈负相关。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的这种变化在其血内毒素水平的升高及肝脏损伤的进一步加重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王蜀强等利用光冈法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粪便微生物的研究有类似的发现。Bajaj研究发现研究对象中24%的合并感染的肝硬化患者发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这部分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升高,肠道微生物革兰阳性菌显著降低,Clostridiales XIV显著降低,而Leuconostocaceae显著升高。

利用16 rDNA测序技术对79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研究发现,ACLF组肠道微生态发生了显著的失衡。主要表现为整体多样性和丰度显著降低,ACLF患者肠道拟杆菌科、瘤胃球菌科及其毛螺菌科细菌显著减低,但巴斯德菌科、链球菌科以及肠球菌科细菌丰度显著升高。通过对患者动态随访发现ACLF患者在短时间内肠道微生物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抗生素的应用对肠道微生物有一定的影响。该研究还发现巴斯德菌属与终末期肝病模型指数相关,并能够独立地预测患者的预后。网络分析比较显示特定的菌科与炎症因子(IL-6,TNF-α,IL-2)相关。

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肠道微生物存在显著的失衡,总体表现为整体多样性和丰度显著降低,肠杆菌科细菌等产内毒素的细菌、链球菌科等机会致病菌显著的升高,内毒素血症进一步诱发的炎症反应可以促进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进展。对失衡的肠道微生态的干预是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一个重要的靶点。

调节肠道微生态,改善肠道微生态失衡,改善内毒素血症,有望在预防及延缓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疾病进展中起辅助治疗作用,以期降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病死率。

肝移植是治疗肝衰竭等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在肝移植动物及临床研究方面,采用厌氧培养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均证明移植受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衡,突出表现为益生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柔嫩梭菌等显著减少,而潜在致病的肠球菌属、肠杆菌科细菌显著增加。动物研究显示,补充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可降低同种大鼠肝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促进肝细胞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急性排异大鼠研究也发现,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可通过增加Treg细胞及TGF-b,降低CD4/CD8起有益作用。肝移植临床研究发现,肝移植受者术前服用益生菌+益生元可以显著减少移植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缩短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样,在生存时间长、恢复良好的肝移植受者显示肠道菌群趋于恢复。因此,肝移植前后应用微生态制剂对减少肝移植后如感染等并发症有益,对减少移植后排异,促进恢复有明显的益处。当然,肝移植微生态研究仍需要深入研究,积累更多的数据应用于临床。

5.抗生素相关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指伴随抗生素使用而发生的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其实是抗生素导致微生态失衡所致腹泻。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AAD 在临床上日益受到重视。在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中,AAD的发病率为5%-39%,然而,不同抗生素引起AAD的发病率也不同(克拉维酸10%-25%,头孢克肟15%-20%,氨苄西林5%-10%,其他头孢类、氟喹诺酮类、阿奇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克拉素为2%-5%)。按AAD的病情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腹泻、结肠炎或伪膜性结肠炎。伪膜性结肠炎病情严重,如不及时诊治,可导致并发症,病死率高达15%-24%。而伪膜性结肠炎几乎100%由艰难梭菌所致,艰难梭菌通过分泌毒素A、毒素B及二元毒素引起肠道黏膜损伤和炎症,导致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 associated-diarrhea,CDAD)。CDAD占AAD发病率的15%-25%。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使用益生菌能有效减少AAD发病率,目前治疗AADD的益生菌主要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链球菌、肠球菌、芽胞杆菌等。如Susanne等对82 种益

生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链球菌、肠球菌、芽胞杆菌)预防和治疗AAD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行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情况下单独使用乳酸杆菌或联合使用其他益生菌能有效减少AAD发病率。然而,亦有不少研究认为益生菌对AAD预防和治疗无明显效果,可能与菌种的选择、配伍、用量有关。

总的来说,荟萃分析和临床试验均表明益生菌能有效减低AAD发病率,推荐使用益生菌治疗AAD。

6.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以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内脏感觉过敏、胃肠道动力异常、肠道菌群失调、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肠道感染、食物不耐受、免疫异常、社会心理因素以及脑-肠轴异常等有关。诸多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与IBS症状的产生和持续有关,主要表现为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受损、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属数量增加、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减少等。

根据国内外相关报道,益生菌治疗IBS整体有效,但个别报道认为疗效不确定。益生菌改善IBS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起作用:(1)调节肠道菌群。(2)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3)调节肠道免疫功能。(4)降低内脏高敏感性。

益生菌为临床治疗IBS提供了新思路,但目前不同研究对于益生菌治疗IBS的疗效评价存在差异,可能与不同研究采用的益生菌种类、剂量、剂型、使用方法以及疗效评价标准各不相同有关。根据《2011年WGO益生菌和益生元全球指南》,益生菌治疗IBS可以缓解腹胀、胃肠胀气,一些菌株还可以缓解疼痛,并可获得整体缓解。所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取针对性的益生菌制剂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尽量选取乳杆菌、双歧杆菌等人体原籍菌较为安全有效,并且根据患者病情适当调整剂量,才能达到治疗缓解IBS的目的。总之,益生菌可作为IBS治疗的辅助手段,但作为主要治疗药物加以推荐还需要更充实的临床依据。

7.炎症性肠

病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t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IBD患者肠道中微生物种类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异。临床研究及荟萃分析显示VSL#3在UC诱导缓解、维持治疗、预防及治疗术后贮袋炎方面起一定作用,维持治疗与5-ASA疗效相当。另外,大肠埃希菌Nissle对UC也有相当于美沙拉嗪的疗效。国内研究表明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双歧三联活菌等也有确切疗效。粪菌移植是恢复肠道菌群的治疗方法,对于治疗炎症性肠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推荐使用益生菌制剂作为辅助治疗,治疗CD的有效性则尚未定论。

8.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又名大肠癌,是大肠黏膜上皮恶性肿瘤,其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可通过共代谢途径,影响宿主的代谢表型,和大肠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目前还没有发现某种特定细菌与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因果关系,然而以下细菌和大肠癌的发生相关,包括具核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肝螺杆菌、脆

弱拟杆菌和牛链球菌等,这些细菌在大肠癌患者的肠道中数量明显增多,而产丁酸盐菌、罗氏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则显著减少。

近年来,关于益生菌对大肠癌的防治有一些报道,认为益生菌防治大肠癌的机制主要为:(1)改善肠道菌群,可使7α-脱羟基酶、β-葡萄糖醛酸酶、β-葡萄糖苷酶等致癌物失活。(2)抑制腐败菌和致病菌的生长。(3)增强宿主免疫功能。(4)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5)抑制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途径。体外实验证实,青春型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VSL#3、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均能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SW480和Caco-2的增殖。体内研究表明,以二甲基肼或氧化偶氮甲烷制备大鼠大肠癌模型,证实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婴儿型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酪酸梭菌和聚酵素芽胞杆菌均能显著减少大鼠肠道畸变隐窝的发生率。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对放化疗或围手术期患者口服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等益生菌,能有效保护结肠癌术后肠屏障功能和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口服益生菌还能够起到降低大肠癌发病风险的作用。

9.微生态失衡的综合防治

肠道微生态失衡的防治原则主要包括:(1)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可能的诱发因素,并减少使用、慎用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的药物(制酸剂、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同时关注引起微生态失衡的情况,处理好放化疗、各种创伤、围手术期的治疗工作,防止肠道微生态失衡的发生。

(2)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营养不良状态。对不能进食患者,肠道内营养,鼻饲以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十分重要,尽可能减少肠外营养,使用肠内营养对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3)合理应用微生态调节剂,可以单独应用活菌制剂(推荐数种活菌联合应用)或益生元制剂,也可活菌制剂+益生元制剂联合应用。此外,近些年开展的粪菌移植治疗,以及我们传统的中医药在微生态失衡的防治方面,也有许多积极作用。

益生元是微生态调节剂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由Giboson和Robefroid在1995年提出,它是一种不被上消化道消化的营养物质,直达结肠能选择性刺激一种或数种生理性细菌生长增殖,从而增进宿主健康的作用。益生元主要包括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水苏糖等数百种低聚糖类,以及抗性淀粉。利用口服活菌(益生菌)来治疗某些疾病如IBS、IBD等已有较多报道,使用益生元较益生菌在某些方面有更多优点,其依据是其通过肠胃道后具有更高的存活性和在食品或药品中长期的稳定性。益生元提供了一种激动人心并充满挑战的消化功能概念。通过选择性刺激结肠中有益细菌的生长看,对健康是有明显帮助的。除了在饮食中作为膳食纤维外,不能够被消化的低聚糖已被证明可以促进钙的生物利用度,降低大肠癌的前期病变的风险,改善众多肠黏膜炎症,降低体内甘油三酯等。而且,益生元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没有副作用。通过疾病动物模型以及临床病例验证,服用益生元被认为是一种可控的、有一定效果的临床治疗方法。这些可能会引起对认真选择益生元作为预防和一线治疗肠道微生态失衡治疗方法的支持。

10.肠内营养在肠道微生态失衡中的应用

10.1胃肠道黏膜微生态屏障功能障碍及衰竭的诊断要点1991年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和危重病医学会在芝加哥集会联合讨论了有关感染与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等问题。随着对多器官功能障碍认识的增加,胃肠道功能障碍在疾病中的地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胃肠道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储菌库和内毒素库,被认为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触发器和始动器,是脓毒症和MODS的中心器官。

国内黎介寿认为,胃肠道肠功能障碍是指肠实质和(或)功能的损害,导致消化、吸收营养和(或)屏障功能发生严重障碍,这一定义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和美国危重症医学会联席会议(1992年)制定的标准,凡符合“急性胃肠黏膜病变、应激性溃疡出血、腹胀及肠鸣音减弱、中毒性肠麻痹、非结石性胆囊炎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5项之一,即可诊断为DID。我国MODS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1995年)中,有关GID 的评分标准:腹部胀气,肠鸣音减弱为1分;腹部高度胀气,肠鸣音接近消失为2分;麻痹性肠梗阻或应激性溃疡出血为3分。该标准中所用测量指标简便、可评价性相对较强,目前国内多采用该诊断标准。

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在临床救治过程中的体会表明,胃肠道功能障碍及衰竭的诊断在危重症治疗中至关重要。诊断要点如下:

(1)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诊断要点:①进行性腹部胀气,肠鸣音减弱,不能耐受饮料和食物的体征超过5d;②胃肠蠕动消失;③出现中毒性肠麻痹,有高度腹胀;④应激性溃疡,无结石性胆囊炎等。

(2)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衰竭的诊断要点:①有引起胃肠道功能衰竭的前提,如重症感染,休克、黄疸、烧伤、脑血管意外,大手术后,以及有肺、心、脑、肾、肝等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应高度警惕胃肠道功能衰竭的发生;②疑有应激性出血,24h内失血超过800mL;③经内窥镜检查确定胃黏膜有糜烂、溃疡、出血;④胃肠道本身的疾病和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胃肠道功能衰竭,如胃肠道炎症、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高位肠瘘、短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创伤、某些药物因素等。

(3)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和衰竭,需要有以下至少一种病理与生理的改变:①肠道微生态失衡:革兰阴性大肠埃希菌菌群扩增即异常增殖,粪便细菌/优势菌培养、粪便球/杆菌比例检查、肠道菌群宏基因组测序(菌群多态性检测)、特定菌群的定量分析、特定菌群的PCR(ER1 C2 PCR)指纹图动态监测等可提供诊断依据,并可作为治疗效果监测指标;②宿主自身的防卫功能发生障碍:血sIgA表达水平和粪便sIgA含量检测可某种程度上反映肠道黏膜免疫功能;③黏膜屏障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动态监测血液D乳酸含量、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细菌内毒素水平、尿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L/M)等生物标志物,可为肠道通透性监测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以此来评价肠道屏障通透性、肠黏膜损伤、细菌移位及其程度,指导临床进行合理的肠道屏障功能的修复和肠道复苏。

胃肠功能障碍很少单独发病,多在其他原发疾病基础上或发展过程中伴随出现,是病情危重的标志之一。由于其症状隐匿,易影响临床判断,延误治疗最佳时机,因此如何防治肠黏膜屏障功能衰竭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10.2 胃肠道黏膜微生态屏障功能损伤的病因及机制

10.2.1 缺血缺氧与肠黏膜损伤在某些情况下,如低灌注状态,机体出现全身血流重新分布,通过减少四肢、胃肠道的血流量,来保护心、脑等重要器官,肠道血流灌注相对减少,胃肠组织氧供下降,致肠道功能受损。另外,组织细胞缺血最根本的治疗是恢复血流灌注,然而恢复灌注后同样也会引起损伤,即缺血—再灌注损伤。黏膜损伤主要是由于缺氧及缺血再灌注后的过氧化损伤引起,导致黏膜上皮坏死,黏膜修复能力降低,致病微生物入侵,进一步加快了SIRS/MODS 及MOF 的发展。

10.2.2 内毒素与肠黏膜损伤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菌胞壁的脂多糖(LPS)部分,其生物学效应是由脂多糖的类脂A部分所致,胃肠道黏膜通透性增高,内毒素、细菌入血,刺激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NO和PG等),引起肠黏膜一系列病理改变:黏膜下水肿、肠绒细胞坏死、肠黏膜通透性增加,从而破坏肠黏膜屏障功能。

10.3 胃肠道黏膜微生态屏障功能障碍及衰竭的营养及微生态治疗个性化综合营养治疗对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后的修复至关重要。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及衰竭时,一方面机体出现代谢紊乱及营养素利用障碍,急需给予补充;另一方面由于多器官功能障碍,不能有效利用营养素及排出代谢产物,应避免过分补充。对此,采用分阶段、个性化代谢营养支持治疗是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性环节。

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及衰竭的营养及微生态治疗原则:(1)严格把握禁食指征,尽可能采用肠内营养(EN)和/或经口营养补充(ONS);(2)肠内营养在初期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和恢复胃肠道功能和肠道微生态,而不以满足机体营养需要为核心目标,否则易加重肠道负担,此时机体的营养需要可通过肠外营养(PN)途径予以补充;(3)肠内营养治疗以渐进式、分阶段、交叉推进为原则,包含三方面内容:剂型选择由预消化制剂过度到整蛋白制剂;浓度由低到高;输注速度由慢到快。肠内营养初始阶段给予预消化制剂(氮源由氨基酸型或短肽型提供),碳水化合物以糊精为主,忌大剂量葡萄糖或蔗糖的组方,使用低脂配方或加入部分的中链脂肪酸(MCT),同时应有充足的卵磷脂乳化。热量来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氮源渐进,如果使用动物蛋白,早期应该使用深度水解物,建议水解后蛋白肽的分子量低于10000道尔顿以下,从而确保营养在小肠吸收的同时避免结肠富营养化导致的微生态恶化。建议原料尽量使用红肉类去脂水解,便于治疗伤口愈合及贫血;并且水解方法应该使用人类胰酶或者加热水解,忌用其他工业酶;低浓度(0.5Kcal/ml能量密度起始),低流量(20-30m/次或20-30ml/h);请特别注意,短肽或短肽+氨基酸过度到整蛋白期间,需要评价消化功能的恢复情况;浓度和流量的推进须交叉进行;(4)大剂量微生态调节剂冲击治疗,以预防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恶化,促进肠道微生态的恢复。建议微生态调节剂口服剂量应达1010 -1012CUF(菌落形成单位)以上,必要时配合微生态调节剂灌肠;如禁食状态下更需使用微生态调节剂灌肠治疗;(5)添加益生元和合生元制剂可促进肠道微生态功能的恢复。益生元是指对双歧杆菌等益生菌有促进作用的物质,如低聚糖、可溶性膳食纤维等。益生菌和益生元并存会起到协同作用,这样的制剂称为合生元。应注意的是,因益生元具有非消化性,易在肠道内形成高渗环境,诱发高渗性腹泻[125],临床根据患者大便次数调节剂量使用,一般每日大便次数在1-2次;(6)肠内营养配方中添加

适量(0.3-0.5g/kg d)的谷氨酰胺可促进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恢复;(7)使用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可减少肠道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11.粪菌移植在微生态失平衡中的应用

粪菌移植(FMT)是指将健康者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至患者胃肠道中,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以治疗特定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目前FMT明确适应证是:复发性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感染(CDI)且FMT治疗CDI在2013年被写入美国医学指南。国外另有报道,FMT可治疗炎症型肠病、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肥胖症、2型糖尿病等胃肠道和非胃肠道相关疾病。FMT 需取得供者和受者的知情同意,供者可为健康的患者家属、志愿者或标准粪菌库,健康供者至少需满足:血清学及粪便检查排除可能的传染病、无近期抗生素治疗史、无胃肠道疾病、无肿瘤、代谢性疾病及免疫相关疾病史,无其他相关危险因素等。粪菌移植的途径包括:鼻胃管、胃镜、鼻肠管、结肠镜、灌肠等,目前尚无明确的文献报道证实何种方式最佳,Gough等认为移植方式的选择应取决于病变部位以及所患疾病的特点,如代谢综合征倾向于经十二指肠输注等。但在临床实施中,可能结肠镜或灌肠患者更易接受。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阿姆斯特丹方案处理粪便标本及粪便量,即取供者的新鲜粪便200-300g 溶解于500ml无菌等渗盐水中,经搅拌离心过滤后,形成均一溶液,再将新鲜粪菌液在6h内注入患者的肠道中。

目前,除CDI以外FMT并无明确的适应症,FMT治疗相关疾病的机制,针对不同疾病FMT供者的选择、粪菌液制备、移植途径及移植流程等方面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虽目前无FMT显著不良事件发生的报道,但FMT的安全性仍需要大量随机对照的高质量的临床实验证据,并根据临床具体病历以及个体差异制定适用的治疗方案。由于FMT筛选、移植流程复杂,用粪人工组合菌群移植(SMT)可能成为FMT或肠道菌群干预的发展的新方向。

12.中医药在微生态失平衡中的应用

中医药学有着数千年的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人民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精神的内容。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医家不可能精确地揭示现代微生态学的内容,但中医学从本质上讲就是生态医学。中医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祛邪扶正”治则与微生态学者提出“矫正生态失调,保持生态平衡,间接排除病原体”的微生态调整概念有相通之处。

中医药与微生态关系的研究还处起步阶段。现有资料证明,中药多成分体系中,除含有活性成分外,还含有蛋白质、多糖、脂类、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很多健脾益气、扶正固本作用的中药制剂能一定程度上调整肠道菌群紊乱。中药对肠道菌群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甚至在浓度不同时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也截然不同,或促进或抑制或无明显影响。一些中药如黄芪、党参、枸杞、刺五加、五味子等可以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充当益生元的作用。相信随着今后中药对肠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在利用宏基因组学、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下,深层次研究中药对肠道微生态结构及功能的影响,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明确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某一疾病优势肠道细菌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阐明中药调节肠道微生态的物质基础,为揭示其作用本质提供依据。

微生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国内益生菌调节剂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借助免疫学技术、宏基因测序技术、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等生物学技术综合应用于基础及临床研究,比如,益生菌与益生元筛选,益生菌功能特性研究,益生菌种类、数量及益生元组合对临床效果等等。因此,本共识为初步专家共识,以期给广大临床医师在选择和运用微生态调节剂时参考,但是各疾病具体微生态调节剂治疗时机选择、剂量、剂型、疗程等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和不断研究。

2 肠道微生态失调所导致的疾病_徐弘君

早在1920年,德国学者A.Scheunert 在研究肠道菌群时就提出把肠道菌群紊乱状态称为微生态失调,包括肠道菌之间的失调、肠道菌与宿主的失调、肠道菌和宿主的统一体与外环境的失调。1962年,Haenel 提出一个健康的、自然发生的、可以再度组成微群落的状态遭到破坏或紊乱就是微生态失调。他指出微生物与其宿主及微生物之间微生态平衡与微生态失调是可逆的,可以相互转化1 。 1 肠道微生态失调 微生态失调可能是引起疾病的原因,或是疾病导致的结果,或是原因与结果相互转化的结局。微生态失调是细 肠道微生态失调所导致的疾病 徐弘君1 覃树林2,3 王新明2,3 肖 林2 (1 禹城市人民医院,禹城 251200;2 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禹城 251200; 3 山东省功能糖工程研究中心,禹城 251200) doi:10.3969/j.issn.1674-0319.2016.06.008 菌、宿主和环境三方面生态失调所引起的疾病。微生态失调症的病原体不只是细菌,但下文主要介绍细菌性微生态失调,故称菌群失调症。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处于动态平衡中,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菌群出现紊乱,导致菌群和宿主间形成的微生态失调,微生态失调造成的不健康症状被称为肠道失调症。 引起微生态和菌群失调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人体内部因素(内因)和外部因素(外因)两种。内因包括人体 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下降(胃酸减少、肠蠕动缓慢、胆汁分泌异常、黏液分泌量 下降或成分改变和胃肠道手术等)和免疫失调,外因主要包括抗菌药物、医疗措施和外环境改变等。 徐弘君,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长期致力于肠道微生态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主持参加国家重点课题肠道微生态制剂在消化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E-mail:sdxuhj@https://www.doczj.com/doc/d0468588.html, 作者简介 肖林,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生物质开发及利用,功能性食品开发等。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参与研究成果中获得授权专利45项。 E-mail:xiaolin@https://www.doczj.com/doc/d0468588.html, 通讯作者简介 肠道微生态失调会导致人体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的许多疾病的发生。许多研究涉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文章综述了肠道微生态失调所导致的疾病及益生菌与其他微生态制剂在消化道肿瘤及其他消化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相关问题。

改善微生态环境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改善微生态环境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时间:2011-03-25 15:35:00 来源:食品商务网 由于环境污染、抗生素在食物链中的沉积、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支撑的对健康的持续关注度的增长,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已经开始由“表”及“里”,更加关注健康的本源-体内微生态环境。当这个平衡受到影响时,会严重影响到人体的健康。然而吸烟、酗酒、缺乏体力活动、膳食不合理等不良生活方式正是造成人体微生态营养严重失衡,进而影响人体健康的罪魁祸首,因此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将不再是单纯的健康关切问题,而是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战略问题。 一、人体健康与微生态平衡 肠道健康是近年来,最受瞩目的诸多健康问题之一,由于环境污染、抗生素在食物链中的沉积、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支撑的对健康的持续关注度的增长,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已经开始由“表”及“里”,更加关注健康的本源-体内微生态环境。而体内微生态环境的健康状态取决于人体内有益菌群的数量,研究发现,人体胃肠道微生物菌群是一具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有100万亿的微生物,是人体细胞的10倍,其中包括400-500种至今可以鉴别和确认的微生物,但仍有可能存在一些至今无法鉴别和确认的微生物。大部分肠道微生物都是有益的。一般情况下,体内有益菌的数量大大超过有害菌的数量,正是这些有益菌,维系着我们人体的健康。如果消化系统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则人体的有益菌是足够的。当这个平衡受到影响,天然的有益菌数量下降,就会造成肠道微生态的不平衡,继而会诱发

各类肠道问题,如:便秘、腹泻、消化不良、肠炎等。这些问题会继续诱发其他人体健康疾病,如,胖瘦,糖尿病、胃肠疾病、过敏性疾病等,甚至癌症。严重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 健康生活方式是人类健康的基石,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力,是幸福快乐的基础,是国家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和谐的象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然而,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在带给人们丰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饮食起居和生活习惯。与吸烟、酗酒、缺乏体力活动、膳食不合理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等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素质的大敌。 健康生活方式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城市化的高密度生活模式难免会影响城市生活质量和人们心身健康,注重疾病预防和生态环境因素的改善,健康素质和水平才会得以根本性提高。通过以家庭为单位、社区为网络的健康生活知识宣传、普及和推广工作’使公众通过广泛参与促进健康、体验健康的生活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预防疾病、科学生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健康生活方式能促进节能减排。未来气候、生态环境、能源资源、经济社会、国际贸易/旅行等多种因素将对人类健康与疾病控制产生重要影响。以广泛性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方式,透过消费和衣食住行用的生活实践,使公民自觉养成对健康和生态环境的责任心,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消费模式,建设健康人居环境和生态文明,以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三、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和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与膳食不平衡和身体活动不足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如不采取积极行动,我们面临的将不再是单纯的健康负担问题,而是能否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战略问题。 应对健康问题,国内外已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世界卫生大会55号决议(降低危险、促进健康生活)和57号决议(饮食、体育运动与健康现状全球战略)要求各成员国将推动健康饮食和体力活动作为改善慢性病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全球战略里提出每天至少有30分

中国消化微生态调节剂

中国消化道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共识(2016年版) 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 来源: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年6月第28卷第6期 人体肠道内栖息着约1000种以上的细菌,其总数接近于1013~1014个。肠道内的大部分细菌定植于人体结肠内,其中每克肠内容物细菌含量高达1012CFU。肠道的微生态系统是机体最庞大和最重要的微生态系统,其对宿主的健康与营养起着重要作用,是激活和维持肠道生理功能的关键因素。正常情况下,人体选择性地让某些微生物定植于肠道,并为其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和营养;而这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人体内发挥生物屏障功能、参与免疫系统成熟和免疫应答的调节、并对机体内多种生理代谢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有研究指出,人体肠道内有益菌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出人体的健康状态。 当机体受到年龄、环境、饮食、用药等因素影响时,就会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又称为肠道菌群失衡(imbalance of gut microbiota),主要是指由于肠道菌群组成改变、细菌代谢活性变化或菌群在局部分布变化而引起的失衡状态;表现为肠道菌群在种类、数量、比例、定位转移(移位)和生物学特性上的变化。其主要临床表现按照肠道微生态失衡的程度,可以分为三度:(1)一度失衡,也称潜伏型微生态失衡,只能从细菌定量检查上发现菌群组成有变化,临床上无或仅有轻微表现,为可逆性改变,去除病因后可自然恢复。(2)二度失衡,又称为局限微生态失衡,不可逆,在临床上可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表现,如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3)三度失衡,也称为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肠道的原籍菌大部分被抑制,而少数菌过度繁殖,临床表现病情急且重,多发生在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激素、射线后,或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等疾病。对肠道微生态失衡的诊断根据主要包括:(1)病史中具有能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的原发性疾病。(2)有肠道微生态失衡的临床表现,如:腹泻、腹胀、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3)有肠道微生态失衡的实验室依据:①粪便镜检球/杆菌比值(成人参考值为1:3)。但正常参考值各家报道不一,有人建议采用康白标准(3:7)。 ②粪便菌群涂片或培养中,非正常细菌明显增多,甚至占绝对优势。③李兰娟院士实验室用B/E值,粪便定量PCR检测双歧杆菌与肠杆菌DNA拷贝数的对数比值(B/E值)<1。④粪便细菌指纹图谱等新技术检测,明确肠道微生态改变。 近年来,微生态调节剂在调节肠道微生态,改善各种疾病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微生态调节剂是在微生态学理论指导下所生产的一类能够调节肠道微生态失衡,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人、动植物)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状态的生理性活菌(微生物)制品。同时也包括这些菌体的代谢产物以及促进这些生理菌群生长繁殖的物质制品。微生态调节剂是一个内涵比较广泛的术语,具体应包括活菌体、死菌体、菌体成分、代谢物及生长促进物质。目前国内外较为一致的意见是把微生态调节剂分成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和合生元(synbiotics)三部分。1989年Fuller把益生菌定义为能够促进肠内菌群生态平衡,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强调益生菌必须是活的微生物成员,其死菌及代谢产物则不包括在内。1992年Fuller又对益生菌作了更为详细的描述,作为制剂应符合以下几个标准:(1)益生菌

2020年益生菌的科学共识(完整版)

2020年益生菌的科学共识(完整版) 在国家“健康中国”战略、食品工业健康转型及技术创新的多方驱动下,益生菌产业已成为我国食品工业中增长较快、创新密集的产业,同时,益生菌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不断增多。 2019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汇集科技界与产业界专家智慧,于5 月23日发布了《益生菌的科学共识(2019 年版)》(以下简称“共识”),该共识对益生菌行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在此共识的基础上,2020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再次组织科技界与产业界专家,根据益生菌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共识内容进行了更新,形成《益生菌的科学共识(2020年版)》。 益生菌的科学共识(2020年版) 01益生菌的安全性已得到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 根据国际上对益生菌菌株安全性评估的新进展和我国对益生菌安全性评价的需求,2018年国家卫健委立项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菌种的安全性评价程序》工作,标准的制定将参考国际安全性评价的原则,用于指导我国益生菌市场使用菌种的安全性评价。已有文献显示,益生菌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其可引起的菌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健康风险,且

多发生于已有疾患的个别消费者,而这种风险发生、发展的因果关系尚未明确,通常认为正常人群食用益生菌是安全的。针对新属种的益生菌菌株的安全性评估,应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生物信息分析,阐述待评价的益生菌菌株所携带的耐药基因、致病性基因和环境抗性基因的特征,结合体外微生物学检测和体内动物毒理学评价,以及人群和临床试验的安全评价等作为关键标准,判断菌株的安全性。目前国际上高度关注的是益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对于益生菌耐药性的研究应基于菌株水平。现有研究表明,益生菌的耐药基因大部分位于染色体上,但至今尚无确切证据表明这些耐药基因可转移给其它肠道的致病菌。基于此,欧洲食品安全局制定了在食品中使用菌种的抗生素耐药标准。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益生菌菌株主要分离自健康人体和具有长期安全食用历史的发酵食品,大多数菌株被认为无致病性的共生微生物。我国市场上使用的益生菌安全性已得到欧洲食品安全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权威机构的认可。益生菌产品应用于健康消费者是安全的,然而对于某些患病个体,如严重感染或有免疫缺陷的病人,应遵照医生的建议谨慎使用。 02完善益生菌标准法规体系 近年来,随着益生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对益生菌产品的管理与相关标准法规处于不断完善之中,政府部门、相关技术机构、行业组织及大批科学家投入极大精力,国内外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

《中国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

《中国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 肠道是人体最大和最重要的微生态系统,是激活和维持肠道生理功能的关键因素,同时与感染、肝病、消化道疾病、肿瘤、糖尿病、肥胖、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病、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等密切相关,肠道微生态为各类相关疾病,甚至是肿瘤免疫治疗提供诊断工具与治疗策略。 高通量宏基因测序技术应用研究发现,肠道内可能栖息着种类更多的细菌,其总生物量接近于1013~1014菌落形成单位(CFU),总重量超过1.5kg,这些细菌给每个人平均约增加了60万个基因。正常情况下,人体选择性地让某些微生物定植于肠道,幷为其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和营养;而这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人体内发挥生物屏障功能,参与免疫系统成熟和免疫应答的调节,并对机体内多种生理代谢起着重要作用。人体肠道内有益菌种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态。 当机体受到年龄、环境、饮食、疾病及用药等因素影响时,就会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又称为肠道菌群失衡。 近年来,微生态调节剂在调节肠道微生态,改善各种疾病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1 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 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研究发现,一些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胃内菌群,产生抗Hp物质,调节免疫系统、抑制炎症通路、竞争黏膜粘附、增强胃黏膜屏障机制来抑制Hp生长。由于单用益生菌进行抗Hp治疗的根除率较低,目前益生菌主要被推荐用于Hp根除的辅助治疗。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代谢性疾病 研究表明,肠道益生菌辅助治疗NAFLD可改善肝脏酶谱和血脂,减轻胰岛素抵抗和炎症水平。 宏基因组分析提示,T2DM的发生发展也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肠道菌群失调也会加重T2DM患者的肥胖、β细胞功能障碍、代谢性内毒素血症和全身炎症。益生菌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改善肥胖及代谢相关的指标缓解全身慢性炎症反应。 3 肝硬化 肝硬化有诸多并发症,如内毒素血症、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癌等。肝硬化并发症可独立于病因出现并加重。肝硬化患者存在肠道微生态失衡及肠道细菌代谢等改变,通过“肠-肝轴”,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与肠道微生态失衡、肠道定植力下降,肠道细菌易位等密切有关。肠道微生态失衡在肝病重型化方面起加速器作用。这为微生态调节剂干预肝病重症化及肝硬化并发症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3.1 微生态制剂在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的应用 对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推荐使用含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肠球菌等制剂作为辅助治疗。 3.2 微生态制剂在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应用 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预防及治疗,推荐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酪酸梭菌等作为辅助治疗。 3.3 微生态制剂在肝硬化性脑病中的应用 对肝硬化性脑病患者,推荐推荐使用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作为

人体肠道微生态最新研究

人体肠道微生态最新研究 摘要:人体肠道中含有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人体肠道中共同构成肠道微生态。肠道为微生物提供生存环境,而微生物也发挥许多有利于人体的功能。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比例随着人体的年龄、饮食习惯等变化而变化。肠道微生态存在微生态平衡和微生态失调两种状态。微生态调节剂可调通过其中的益生菌和(或)其代谢产物对整宿主体内的微生态区进行调整,使其从失调状态到保持平衡状态。随着微生态制剂的迅速发展,益生菌的使用安全性问题也备受关注。本文对人体肠道微生态的研究、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及安全性问题展开综述。结合目前最新的研究,对肠道微生态的进行分析及展望。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微生态制剂;益生菌 The latest study of the human gut microecological Abstract:In the human intestine,there is a wide variety of microorganisms. These microbes form the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Gut is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microbes , and microbes is so beneficial to human. The types and the proportion of intestinal flora will change when human’s age or eating habit was changed.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has two states, one is microecological balance and the other is microecological disturbance. Microecological can be regulated from disturbance to balance by useing probiotic and ( or ) its metabolit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icroecologics, the security problems of using probiotic are of concern. The research of human gut microecological as well as the security problems and the using of microecologics were been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research, analysis and prospect about gut microecological were giving out. Key words: gut microecological; microecologics; probiotics; 1 人体肠道微生态的概况 人体内含有的微生物数量庞大,组成复杂。按照正常微生物群在微生态系统中所占的空间不同,通常将人的微生态系统分为以下几类:口腔微生态系统、胃肠道微生态系统、泌尿道微生态系统、生殖道微生态系统、皮肤微生态系统和呼吸道微生态系统[1,2]。人类消化道内蕴藏有约1×1014个活细菌,即100万亿个细菌细胞,然而人体细胞总数也不过1×1013个,即消化道内细菌总数比人体细胞总数还多10倍,其种类有100种以上[3,4]。而在周庆德等[5-7]研究表明,在人和其他哺乳动物肠道中,定植着60—400种不同的微生物,其总数可达百万亿个,已证实动物粪便干重的1/3左右为细菌。 从菌种及分布方面,人体肠道栖息着的菌属主要包括有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类杆菌属,真杆菌属等,虽然整个肠腔内都存在大量细菌,但分布、浓度

微生态基本理论

微生态基本理论 作者: 荆棘鸟发布日期: 2008-12-09 查看数: 187 出自: https://www.doczj.com/doc/d0468588.html,/html 动物微生态营养、应用技术及发展趋势 张日俊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饲料生物技术实验室) 1.微生态基本理论概述 1.1微生态概念 Rusch: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态学研究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内环境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生态科学 生态:生物群体及其所处的环境。 1.2正常菌群 在动物或人的体内和体表常常存在一层微生物或微生物层(microbial zone),而且在正常情况下,动物处于健康状态,并未出现异常或致病现象,这一微生物层就是正常微生物群(normal microbiota),或称固有(原籍/内生)菌群。否则称过路菌。它对动物体非但无害,而且有益;不仅有益,而且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生理系统(第十三系统) 人或单胃动物消化道中寄居大量细菌。LucKey估计,人或动物消化道中含1014细菌细胞,而人体或动物细胞仅为1013人粪便湿重的40%以上是细菌细胞单胃动物(猪、兔、禽)微生物量:50亿~500亿/g湿粪,500~1000种。但计数法,有85%无法培养得到。 1.3 肠道微生态系的组成 微生态系的组成:正常微生物群在动物体内定居是在长期历史进化过程中,微生物通过适应和自然选择的结果,在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动物体之间,微生物、动物体及其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呈动态平衡的微生态系(称“微生态三角”)。例如:健康猪的皮肤上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消化道中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呼吸道中有多杀巴氏杆菌,生殖道中有螺旋体、大肠杆菌、抗酸性细菌。猪的健康受损、免疫功能低下时,正常微生物群的结构遭到破坏,出现生态失调时,才有可能表现致病作用。1.4 微生态平衡 微生态平衡(eubiosis):在长期历史进化过程中,正常微生物的各级生态组织结构(种属、比例)与宿主(不同发育阶段的动物)体内、体表的相应生态空间结构(粘膜、皮肤等的组织结构)相互作用的生理性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内部结构(菌群结构和其所处的环境结构)和存在状态(和平共处)就是微生态平衡。 存在状态:和平共处,细胞间、分子间相、互作用状态。 1.5影响微生态平衡的因素 1.5.1 环境的影响 (1)空气成分(氧少、氨多、病原微生物多)以及气温突变:使宿主生理机能严重失调,造成疾病发生,进而影响菌群。 (2)饲料与饮水:饲料变质、养分不全,饮水污染,造成宿主的代谢紊乱或感染。 (3)化学物质与辐射:使组织、器官损伤,自然防御机制受破坏,免疫机能降低,导致微生物感染。

乳酸菌维持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及其机理

乳酸菌维持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及其机理 摘要: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是一类能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的细菌,具有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本文对乳酸菌维持肠道菌群生态平衡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乳酸菌;肠道;微生态平衡;机理 乳酸菌(LAB,Lactic acid bacteria)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而是指一群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总称,在自然界和人类消化系统中广泛存在。乳酸菌是科学家已发现的主要益生菌,担负着人体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具有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与机体健康息息相关。乳酸菌被广泛应用于轻工业、食品、医药和饲料工业等许多行业上。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乳酸菌的生理功能及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使乳酸菌在食品和医药等方面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乳酸菌为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形态为杆菌或球菌,消耗葡萄糖50%以上,产生乳酸分解蛋白质,但不产生腐败产物,不形成内生孢子,无运动性或极少运动,目前己发现的乳酸菌在细菌分类学上有18个属,其中有益菌以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为代表,已被证实在临床上能够治疗和预防人和动物的某些肠道疾病或者起到保健作用[1]。因双歧杆菌所产生的乳酸不足50%,所以双歧杆菌不归于乳酸菌,而单独另辟双歧杆菌属(Bi-fidbacterium)。但虑其保健作用,双歧杆菌属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也包括到乳酸菌中[2、3、4]。 1 乳酸菌的作用 乳酸菌不仅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食品风味、提高食品保藏性和附加值,而且,近年来乳酸菌的特殊生理活性和营养功能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量研究表明,乳酸菌对人体具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如调节机体胃肠道正常菌群、保持体内微生态平衡、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价、改善便秘、降低胆固醇水平、改善肝功能、缓解乳糖不耐症、控制内毒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繁殖和腐败产物的产生、制造营养物质、刺激组织发育,从而对机体的营养状态、生理功能、细胞感染、药物效应、毒性反应、免疫反应、肿瘤发生、衰老过程和突然的应急反应等产生作用。由此可见,乳酸菌的生理功能与机体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如果乳酸菌停止生长,人类就很难健康生存[2-3]。 2 人体肠道微生物生态系统 肠道微生物生态系统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microecosystem),其中存在着大量不同类型、含量多少不一的各种细菌,其数量约10倍于人体体细胞。在正常生理状况下,肠道含有400~500种不同类型的细菌,其重量约为1~2kg,这些细菌主要寄居于远端小肠、盲肠、结肠等部位[5],按其作用可分为3类:①共生性类型,主要是专性厌氧菌,数量大,主要有双歧杆菌、类杆菌、真杆菌等,属肠道原籍菌,恒定存在,在生态平衡时,它们的维生素和蛋白质合成、消化吸收、生物拮抗和免疫等生理功能对宿主有益;②致病性类型,生态平衡时数量少,寄生于正常部位,不至于使宿主发病,若失去控制,则会导致宿主的不良反应;③双向性类型,指那些同时具有生理和致病2种作用的菌种,其数量的增加,会导致腐败物质、致癌物质和毒素的增多,加剧宿主的老化[1]。 肠道中各种细菌的种类、数量和定居部位是相对稳定的,它们相互协调、互相制约,共同形成一个平衡的微生态系统。 3 肠道菌群失调及乳酸菌的作用 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其肠道内微生物按一定的种群比例定植在肠壁上,处于一种稳定的菌群平衡中。但由于某些因素如抗生素的使用、放疗、化疗、饮食习惯不良、精神压力等原因可能会导致肠道正常菌群种类和数量的改变,肠道微生物生态系统被破坏,所引起的病理状态称为肠道菌群失调[1]。 乳酸菌进入肠道后,可以迅速进行生长繁殖,代谢产生的乳酸、二氧化碳使肠内pH值迅速降低,抑制了

2017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考试真题++参考答案

1.由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产生的特异性分泌型免疫球蛋白____可以有效地阻止细菌对肠黏膜的粘附 A A.sIgA B.sIgG C.sIgE D.sIgM 下列细胞中属于专职吞噬细胞的是___A___ A.巨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树突状细胞 __C__是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 A.淋巴结 B.脾脏 C.骨髓 D.心脏 在致敏状态,__D__是很好的抗原提呈者和杀伤者。

A.T细胞 B.B细胞 C.树突状细胞 D.巨噬细胞 当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可考虑使用的药物是是( C ) A.奥沙拉嗪 B.柳氮磺胺吡啶 C.英夫利西(IFX) D.美沙拉嗪 下列哪种抗酸药易吸收且产气(B) A.氢氧化镁 B.碳酸氢钠 C.三硅酸镁 D.氢氧化铝 诊断消化性溃疡病的金方法是( D ) A.幽门螺杆菌检测

B.胃液分析 C.血清胃泌素测定 D.内镜检查 服用后日晒时会有光敏现象的抗菌药物是( D ) A.克拉霉素 B.阿莫西林 C.甲硝唑 D.四环素 11. 解表清热类的中成药包括:(B) A.双黄连口服液 B.柴银口服液 C.葛根芩连片 D.安宫牛黄丸 19. 普通流感早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A) A.鼻部卡他症状 B.乏力不适

C.畏寒 D.四肢酸痛 15. 益气固脱类的中成药包括:(D) A.小柴胡颗粒 B.安宫牛黄丸 C.柴银口服液 D.生脉注射液 24.《伤寒论》中用于治疗中风的方剂为:(A) A.桂枝汤 B.麻黄汤 C.小柴胡汤 D.麻黄细辛附子汤 25.国家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标准由( C )制定。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 C.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

我国微生态保健食品的现状及展

我国微生态保健食品的现状及展望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1977年由德国人V olkerRush首先提出的。它作为一门新兴的生命科学分支,是研究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边缘科学,是一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生态学。中国的微生态学研究自1979 年10月中国微生物学会人畜共患病病原学专业委员会下属的正常菌群学组的成立、1988年2月15日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的成立有了学术组织。1988年《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创刊。微生态学的研究领域涉及微生态学的基础、教案、临床、悉生动物、细菌L型、中医药、动物、植物、感染、微生态调节剂等。 肠道、口腔、皮肤、阴道是人体四大菌库,所包含的细菌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已分离鉴定的就达数百种。〔1〕微生物与宿主,微生物相互间存在着广泛而复杂的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关系,从而构成人体微观生态的一部分。目前人们对宏观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微观生态平衡却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微观生态平衡是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微观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保持微生态平衡,才能使人类对外适应大环境,对内适应微环境,保持生命与环境的统一。人们应该认识到人体内部微生态失衡对健康的危害决不亚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 近十年来随着微生态学在我国的飞速发展,以微生态调节剂为主的新的一类药品、保健食品、饲料添加剂、植物生长促进剂已经或正在形成产业,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微生态类保健食品更是发展迅猛,微生态类保健食品属于微生态调节剂,主要有三类:益生菌、益生元、合生素。 )是由调整微生态Microecologicalmodulator微生态调节剂微生态调节剂(1 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状态的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和促进物质制成的制剂。可分成三大类: 1.1益生菌(Probiotics)与益生菌相反的物质是抗生素(Antibiotics)。1989年Fuller把益生菌定义为能够促进肠内菌群生态平衡,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制剂。1994年在德国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对益生菌的定义作了再次修订:“益生菌是含活菌和/或死菌包括其组分和产物的细菌制品,经口或其他粘膜途经投入,旨在改善粘膜表面微生物或酶的平衡,或者刺激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3〕目前在学术界对该定义还存在争论。 益生菌对人和动物的口腔、皮肤、阴道、肠道的菌群平衡有着重要作用。生产用益生菌菌种应符合的条件:必须具有活存能力并能进行工业化规模生产;在使用和贮存期间应保持活存状态和稳定;在肠内或其他生境内具有存活能力;必须对宿主产生有益的作用;无毒、无害、安全、无副作用。〔1〕 我国农业部1996年公布了6种菌即乳酸杆菌、粪肠球菌、双歧杆菌、酵母菌、DM423腊样芽孢杆菌、SA38腊样芽孢杆菌等可用于动物微生态调节剂。我国的药品与食品经管部门尚未规定允许使用的菌种名单。 1.2益生元(Prebiotics)益生元是指能够选择性地刺激肠内一种或几种有益菌生长繁殖,而且不被宿主消化的物质。益生元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3〕 (1)在胃肠道的上部既不能水解,也不能被宿主吸收。 (2)只能选择性对肠内有益菌(双歧杆菌等)有刺激生长繁殖或激活代谢功能的

调节肠道微生态的饲料添加剂

调节肠道微生态的饲料添加剂 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的饲料添加剂有寡糖、酸化剂、活菌制剂、微生物培养物、中草药等,这些添加剂可以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改变胃肠道微生物群组成,使有益或无害微生物占据种群优势,通过竞争抑制病原或有害微生物的增殖,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进而提高生产性能。 一、肠道微生物间的营养互作 微生态理论认为,宿主和正常微生物群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其实质主要就是营养互作关系。这种关系在动物胃肠道中的表现尤为明显。一方面,微生物群在动物胃肠道中直接参与动物饲料的消化过程,微生物分泌的酶通过分解饲料中的非淀粉多糖等物质,释放出可被动物吸收的营养成分,并能合成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其菌体蛋白也可供动物消化利用。另一方面,微生物群也消耗动物胃肠道的营养物质来满足其种群增殖的需要,并降低某些饲料成分的营养价值。 二、动物营养微生态饲料添加剂 (一)、活菌制剂 大量试验已经证实活菌制剂对畜禽、水产动物的生产性能有很大的改善,可以提高畜禽日增重11%,提高饲料转化率8%,可降低发病率54%,可降低死亡率17%,目前活菌制剂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比较常用的活菌制剂主要有乳酸菌类、芽孢杆菌类和酵母类等。 1. 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属肠道有益菌,它可在肠道中产酸,降低肠道PH,促进维生素D、钙、磷、铁等矿物元素的吸收。添加乳酸菌后能促进仔猪和育肥猪的氨基氮的表观吸收量,但并不影响仔猪葡萄糖和半乳糖的吸收量,原因可能是断奶仔猪的内源乳糖酶活性很高,而此酶在生长肥育猪的活性很小。 另外,有人提出乳酸菌产生的乙酸和乳酸等代谢产物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但还有观点认为有机酸的吸收很快,其酸度无法到达小肠。有试验证明,饲料添加柠檬酸后并没有改变肠道后端的PH值。 2. 芽孢杆菌在肠道主要通过生物夺氧维持肠道生态平衡,有些也能产酸。芽孢杆菌在肠道内能产生多种消化酶类,可明显提高动物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芽孢杆菌在饲料加工过程及酸性环境中有较高的稳定性。芽孢杆菌属需氧菌,在肠道定植后,可以消

儿童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特点与疾病

专家笔谈 儿童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特点与疾病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四川成都610041)毛萌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06(2005)10-679-04 自1890年Tissier教授发现双歧杆菌并命名以来,人们一直没有放弃对双歧杆菌的研究。既往的研究已经明确:人在出生后大约5~6h就有双歧杆菌定植于肠道内,1~2周后成为肠道的优势种群。双歧杆菌不但伴随人体终身,而且与人体肠道功能、免疫功能和营养代谢密切相关,是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充分认识儿童肠道微生态系统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对在临床上正确诊断和处理腹泻相关性疾病很有帮助。 一、几个重要概念 (一)微生态学(microecolo gy):即微观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各个成员之间、正常微生态群与其宿主(动物、植物和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的分支,是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生态学。 (二)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 g ics,microeco logical preparation):利用正常菌群成员或其促进物质制备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品,以补充和充实微群落内涵,改变不正常的微群落成分,维持和调整微生态平衡,达到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三)益生菌或益生菌制品(probiotics):能改善肠道菌群平衡,有益地作用于宿主动物的活的微生物食品或饲料添加剂。益生菌应具备的条件:!制作过程中能保持活性并能工业化生产;?在使用和保存或运输过程中能保持活性和稳定性;#在微生态竞争中能存活下来;?能够为宿主提供有效的有益于健康的功能。 (四)益生元(prebiotics):是一类通过选择性地刺激一种或几种结肠内有益菌生长和/或活性,有益地作用于宿主、改善宿主健康的非消化性食物成分(non_di g estible food in g redients)。 (五)合生元(synbiotics):是指由益生菌和益生元混合的复合制剂。合生元既强调其含有通过宿主消化道屏障存活并定植而产生相当生理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又强调其内含有不被人类消化和利用的促进一种或几种生理性细菌生长、繁殖的物质。 二、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 (一)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建立:新生儿刚出生时其胎粪是无菌的,出生大约2h左右开始即可从肠道检出大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等,其数量不断增加,24h大肠杆菌占优势,可达到108~1011/g(湿粪)。 细菌在生长过程中消耗肠道内的氧气,降低了局部氧化还原电势,从而为专性厌氧菌的建立和生存创造了必需的厌氧条件。专性厌氧菌特别是双歧杆菌发酵糖产生醋酸和乳酸,使肠道pH值迅速下降,促进了以双歧杆菌为首的厌氧菌的定植,且厌氧菌的数目逐渐增加成为优势菌,反过来又抑制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生长,最终肠道菌群在种类和数量上逐渐趋于稳定。 肠道菌群的数量和种类基本稳定后,其功能也达到较佳状态,此状态叫做峰顶(climax),个体肠道从出生时的无菌环境发育到峰顶的过程叫做演替(succession),演替一般需3年左右的时间(见图1)。也有人认为2岁后儿童的肠道菌群即与成人相似[1]。演替过程受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自身生理变化的影响。 特定部位的正常微生物群在种类和数量结构正常时,与宿主间达成微生态平衡(eubiosis),发挥其有益于机体的作用。反之,由于某些原因破坏了正常菌群的结构,使其在种类和数量上发生变化,则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形成的统一体遭到破坏,出现微生态失调(d y sbiosis)。 (二)影响小儿肠道菌群发育的主要因素 图1出生后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建立(演替) 示意图

2020(直播)直播+电商2019微生态发展报告

开始影响社会的90后 Begin to influence society T O P K L O U T 2019 “直播+电商”微生态 发展报告 克劳锐出品

2019年,直播的强势进入为电商生态的搭建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人为核心的电商增长也为直播创造了更多的可能,自此一个特别的“直播+电商”微生态体系应运而生…

内容摘要 01自2016年我国正式迈入移动直播开始,直播行业近几年呈现出多元发展态势:短视频促进下秀场直播的再次繁盛、“直播+”模式下的跨领域发力……而在这其中2019年”直播+电商“的爆发则是双方破圈发展的一个信号 03 电商平台接入直播形式是对 其渠道的成功探索,但不同 的电商平台因发展直播时间、 形式等的不同,发展阶段、 直播效果均有所差异。但是 在大的市场环境下“4+2” 法则是每一个布局直播的电 商平台都需要考虑的 05 直播和电商的结合,发展时间 较短,各个玩家都在面临一些 问题和困惑,但同时电商直播 的迅猛发展也在催生更多的发 展方向出现,浪潮席卷着每一 个参与者甚至是整个行业02 直播+电商的发展,对入场 “选手”:主播、平台、品 牌、用户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每个元素也表现出了不同的 特点,实践过程中所承担的 角色也愈加明了 04 电商化是社交平台近年来变现 方式的一个新探索,与平台本 就擅长的直播结合似乎是驾轻 就熟的事,但是“4+3”法则 告诉你,直播已不是那个直播, 电商亦不是那个电商了

C O N T E N T S PART 01直播行业发展综述 直播发展史一览 变化:秀场直播 当前直播特点 大势:直播+ PART 02“直播+电商”元素拆解 主播:多样化发展专业化要求的发声者 平台:身兼多职的中间人 品牌:摸索中前行的实操者 用户:精神or钱包总有一个在路上 PART 03电商+直播平台分析 淘宝:思在前端的先行者 蘑菇街:绝处逢生的探索者 各平台:策略方向有同更有异的入局者PART 04社交电商+直播平台分析 快手:老铁经济下的特色电商直播路 抖音:电商体系先行,电商直播待续 各平台:当前仍待蓄力的尝试者 PART 05“直播+电商”行业痛点及趋势 痛点:主播、品牌、产品、行业 趋势:主播多元化专业化进一步加快 品牌方加快电商直播布局 直播于平台/商品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肠道微生态系统在肠癌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6205224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2003AA2Z3C50)【作者简介】付四海(19772),男,医学硕士,从事微生态学研究 文章编号:10052376X (2007)0120102203 【综 述】 肠道微生态系统在肠癌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付四海1 ,李雄彪2 ,崔云龙 1 (1.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400;2.青岛市微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青岛 266400) 【关键词】 微生物;肠癌;防治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A 肠癌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20年来我国肠癌的发 病率明显升高,特别在一些大城市,肠癌已成为第2位的癌症。自1990年MAREE L 等把微生态学概念引入肿瘤的研究中,提出肿瘤—宿主生态系统(tu mor 2host ecosyste m )的概念。研究证实,肠黏膜细胞长期与肠道菌群直接接触,肠癌所在区域的微生态系统即宿主环境(host envir onment )、菌群环境对细胞共同体(cell community )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影响,与肠癌的形成及发展密切相关[1,2]。1 肠道微生态系统的概念 肠道原籍菌、外籍菌和其上皮细胞等生物成分与食源性非生物成分(未被消化的食物)以及来自胃、肠、胰、肝脏的分泌物(如激素、酶、黏液、胆盐等)共同构成了肠道微生态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异常,都可引起微生态平衡的失调,导致腹泻和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微生态失调包括菌群比例失调和定位转移(易位)两大类。菌群失调即菌群比例失调,是指肠道原籍菌发生定性或定量的改变,益生菌细菌总数减少,出现益生菌与致病菌比例明显改变。定位转移亦称易位,定位转移分为横向转移和纵向转移。横向转移是由原定位向周围转移,如下消化道菌向上消化道转移,结肠菌向小肠转移,引起小肠污染综合征;纵向转移是指细菌由原位向肠黏膜深层乃至全身转移[3]。2 肠道微生态失调与肠癌 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以厌氧菌组成为主,正常时与机体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当外界环境因素、饮食等发生改变,肠道微生态平衡就可能被打破。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肠癌高发区与低发区人群在肠道菌群组成方面有很大的差别[4]。微生态失调时,肠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作用于基因易感性宿主,使之产生免疫应答,三者在肠癌的开始和持续发展中起了重要的协同作用,即“扳机”样作用[5]。支持这一假说的证据有:(1)细菌是肠癌的始发因素,K ADO 等利用抑癌基因TCR 和P53敲除小鼠作为结肠癌动物模型,小鼠自7周龄分别给予正常饲养和无菌处理,研究发现,当小鼠4月龄时70%未处理小鼠结肠存在癌前病变———肠息肉瘤,而无菌处理小鼠肠黏膜病变不明显,未发现明显的肠息肉瘤,进一步研究发现无菌小鼠不能诱发与肠癌患者类似的炎症[6];改变宿主肠道内菌群分布即可改变其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过程,调节肠癌的发生发展;(2)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腺瘤性息肉与绒毛状息肉均为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大肠癌与大肠息肉患者肠道膜菌群明显改变,突出表现为双歧杆菌与乳杆菌数量的减少,同时肠球菌、肠杆菌与酵母菌数量增加,尤以双歧 杆菌的减少更为明显[7] ;(3)致癌物质主要由肠道细菌的酶 将肠道中前致癌物转化而形成的:①72α2脱羟基酶:RE DDY 研究证实,肠道厌氧菌能将残留在肠道内的胆汁酸分解转化 成致癌物,其中72α2脱羟基酶能在结肠中将胆汁酸形成脱氧 胆酸和石胆酸,两者均为结肠癌的辅助诱变物[8];②β2葡萄糖 醛酸酶:KI M 等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中β2葡萄糖醛酸酶介导的葡糖醛酸化作用是人体内脱毒的主要途径,肠癌患者肠道内 菌群中β2葡萄糖醛酸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群[9]。③β2葡 萄糖苷酶和和偶氮还原酶:肠道中某些细菌具有β2葡萄糖苷酶和偶氮还原酶等能促进致癌物质如二甲基肼和亚硝酸盐的形成,诱导肠道肿瘤的发生[10]。(4)菌群失调导致抗肿瘤免疫下降:肿瘤是一种由于免疫缺陷而引起的局部发病危及整体的疾病。体内正常菌群能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 和NK 细胞,使之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 L 21、I L 26、T NF 2 α、I F N 2r 以及NO 等,防治肠癌的发生与发展,益生菌减少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肿瘤细胞逃离机体免疫监控的机会增大[11,12];(5)平衡肠道菌群可抑制肠癌发展:ROLLER 等利用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发现,双歧杆菌和乳酸联合治疗能明显缓解致癌物质氯化偶氮甲烷诱导大鼠肠道黏膜损伤,治疗33周后,大鼠肠黏膜受损面积减少,脓点数目减少[13]。这些研究都提示,肠道菌群失衡是导致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3 微生态制剂在肠癌防治中的实验研究 微生态制剂促进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由肠道菌群失调转化为菌群平衡,即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大量国内外研究报道,微生态制剂对肠癌具有明显的预防及治疗效果。(1)口服微生态制剂防治肠癌:S ANDERS 等人观察到健康人在服用含嗜酸乳杆菌N2和NCF M 株的牛奶期间,粪便中具有催化前致癌原转化为致癌物的β2葡萄糖醛酸酶、硝基还原酶、偶氮还原酶的活性至少下降50%,停服后4周,活性恢复如前[14];Y AMAZ AKI 等对在2周内切除肿瘤的患者在不给予抗肿瘤药物的情况下,口服Shir ota 株活菌,1年后,口服Shir ota 活菌者肿瘤复发率为25.7%,而对照组为37.9%,表明口服干酪乳杆菌Shir ota 株活菌对预防肿瘤复发有一定的作用[15]。(2)腹腔注射微生态制剂防治肠癌:王立生等以大肠癌裸鼠移植瘤为动物模型,用透射电镜观察青春双歧杆菌腹腔注射对移植瘤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可诱导大肠癌凋亡,最初为核染色质浓缩,进而核膜破裂,胞核崩解,最终为邻近活细胞吞噬凋亡小体。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移植瘤组织凋亡细胞百分率,腹腔注射青春双歧杆菌后,大肠癌移植瘤的凋亡细胞百分率为(64.48+18.62)%,而对照组仅为(20.62+8.80)%(P <0.001)[16]。(3)静脉注射微生态制剂的防治肠癌实验:BERT VOGE LSTE I N 等研究发现厌氧菌能够在肿瘤内部的环境中生长。通过静脉注射厌氧菌细菌还能够在肿瘤中扩散,破坏肿瘤中心坏死区域附近的活肿瘤细胞。此外给实验动物裸鼠注射细菌后,再给予裸鼠化疗,发现肠癌组织广泛坏死发生在24h 以内,结果是使细菌对肠癌的抑制作用加强,作用时间延长[17]。(4)肿瘤内注射微生态制剂的防治肠癌实验:早期T AUY UKI 等将Meth 2A 纤维肉瘤与完整肽聚糖混合接种 2 01Chinese Journal ofM icr oecol ogy,February 2007,Vol 119No 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