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一化学专题复习

必修一化学专题复习

必修一化学专题复习
必修一化学专题复习

必修一化学专题复习

二、碳与硅单质的性质比较

1. 金刚石和晶体硅都是原子晶体,都不溶于水和任何有机溶剂,它们的熔、沸点、硬度均高,但前者比后者更高。

2. 碳、硅在常温下稳定,高温时活泼性增强,主要表现还原性。碳、硅的化学性质(见表)。

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结构、性质比较(见表)

四、 酸式盐性质的一般规律 1. 酸式盐的性质

(1)在水中的溶解性:一般来说,在相同温度下,酸式盐的溶解度比正盐大,如3

CaCO 难溶于水,23)(HCO Ca 易溶于水。但也有例外,如3NaHCO 的溶解度比32CO Na 小。 (2)与酸或碱反应:强酸的酸式盐只跟碱反应,不跟酸反应;弱酸的酸式盐既能跟碱反应又能跟酸反应。如:

将少量4NaHSO 溶液滴入2)(OH Ba 溶液中:

O H BaSO Ba OH SO H 24224222+↓=++++--

+

O H CO OH HCO 2233+=+---

O H S OH HS 22+=+--- ↑+=++-223CO O H H HCO

4342PO H H PO H =++-

(3)对热的稳定性:一般来说,热稳定性大小顺序为:正盐>酸式盐>多元酸盐(盐的阳离子相同,成盐的酸相同)。如:

↑++?

22322CO O H CO Na NaHCO

不分解

O H 22+↑

2. 酸式盐的生成

(1)多元弱酸与少量碱反应:

O H NaHS NaOH S H 22+=+

O H PO NaH NaOH PO H 24243+=+ O H HPO Na NaOH PO H 2424322+=+

(2)弱酸的正盐与该种弱酸反应

23223)(HCO Ca CO O H CaCO =++

NaHS S H S Na 222=+

24243243)(34)(PO H Ca PO H PO Ca =+

(3)有酸式盐参加的复分解反应:

3442232)(NaHCO BaSO SO Na HCO Ba +↓=+

(4)硫酸与某些盐反应:

↑++HCl NaHSO SO H NaCl 442)(微热

242442243)(22)(PO H Ca CaSO SO H PO Ca +=+

五、 硅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1. Si 的还原性大于C ,但C 却能在高温下还原出Si :↑++CO Si C SiO 222高温

2. 非金属单质跟碱液作用一般无2H 放出,但Si 却放出2H :

↑+=++232222H SiO Na O H NaOH Si

3. 非金属单质一般不跟非氧化性酸作用,但Si 能与HF 作用:

↑+↑=+2424H SiF HF Si

4. 非金属单质一般为非导体,但Si 为半导体。

5. 2SiO 是32SiO H 的酸酐,但它不溶于水,不能直接将它与水作用制备32SiO H 。

6. 非金属氧化物的熔沸点一般较低,但2SiO 的却很高。

7. 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2SiO 能跟HF 作用:↑+↑=+24224H SiF HF SiO 8. 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32SiO H 却难溶于水。

9. 因32CO H 的酸性大于32SiO H ,所以在32SiO Na 溶液中通入2CO 能发生下列反应:

32322232CO Na SiO H O H CO SiO Na +↓=++,但在高温下

↑++2332CO SiO SiO CO Na 也能发生。

10. 2SiO Na 的水溶液称水玻璃,但它与玻璃的成分大不相同,硅酸钠水溶液(即水玻璃)俗称泡花碱,但它却是盐的溶液,并不是碱溶液。

六、硅与碱溶液的反应特点

硅与强碱溶液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究竟哪种物质是氧化剂?根据化学方程式:

↑+=++232222H SiO Na O H NaOH Si

进行分析,似乎NaOH 和O H 2都是氧化剂,其实不然。上述反应实际分两步进行

↑+?

+244224H SiO H O

H Si ①

O H SiO Na NaOH SiO H 2324432+=+ ②

其中反应①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②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合并①②两式得总反应方程式。其中NaOH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只是反应物、起氧化作用的只是O H 2。所以O H 2是①式的氧化剂,也是总反应的氧化剂。为表示反应的实质(或要求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时),可写成:

失-

e 4

O H H H 2232232+↑+

得-

e 4

七、干态下物质间的反应规律——高沸点物质制低沸点物质

常温溶液里由强制弱的反应规律不适用于高温非水体系的反应,如:

↑++232232CO SiO Na SiO CO Na 高温

(不表示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CO Si C

SiO 222高温

(不表示碳的还原性比硅强)

高温时,非水体系的反应有利于有气体产生的反应,即高沸点物质制低沸点物质。因为反应生成的气体从反应体系中排出,使得反应能正向进行到底。

再如:↑+?

+HCl SO Na SO H NaCl 2)

(24242浓

↑++34423)

(HNO NaHSO SO H NaNO 微热

↑++K NaCl KCl Na 隔绝空气

(钠的沸点比钾高)

八、连续反应的讨论

所谓连续反应指当某反应物过量时会与其中的生成物反应。解答此类题一般是先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然后画出数轴并根据化学方程式在数轴上确定区间和区间内的成分,进一步通过讨论得到结果。

[例] 已知高温下能发生如下反应:SiC C Si 高温

+。现有石英砂和炭粉的混合物共mol a ,

在电炉中隔绝空气充分反应,反应完全后,冷却得到残留固体。

若石英砂与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

精析:当C 不足时发生下列反应

↑++CO Si C

SiO 222高温

碳过量时,发生下列反应

SiC C

Si 高温

+ ②

当碳过量时合并上述反应得;

↑++CO SiC C

SiO 232高温

用数轴法表示上述过程

首选按①、③两个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分析确定x 的不同取值范围,然后确定固体残留物不同的比例界线,最后分别讨论。 当

31

=

x 时,按①式计算,2SiO 与C 恰好完全反应,最后固体为Si ,物质的量可按2SiO 或C 的物质的量计算。 当

41

=

x 时,按③式计算,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最后固体为SiC ,物质的量可按2

SiO 或C 的物质的量计算。

41

0<

体为SiC 和过量的C 。

当131

<

当314

1<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NaF 浓溶液和浓盐酸混合均匀,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B. 做化学实验时,化学试剂硝酸要盛在棕色玻璃瓶中

C. 将少量O Na 2加热熔化,可将O Na 2盛在玻璃试管中加热

D. 若玻璃瓶口与玻璃塞被32SiO Na 粘住了,可用温水浸泡后再轻轻旋动瓶塞启开 精析:NaF 和HCl 的混合溶液中有HF ,它易腐蚀玻璃棒。3HNO 光照后易分解,棕色玻璃透光性很弱,能蔽光。在高温下,O Na 2能与玻璃中的2SiO 反应:

322

2SiO Na SiO O Na 高温

+。干结的32SiO Na 可慢慢溶于温水中。

答案:B 、D

例2、 在半导体工业中,有一道工序叫烧氢。烧氢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工作时,是将石英管D 出口处氢气点燃。半导体硅片、焊片和金属零件从石英管口送入加热区,在氢气还原气氛中加热使焊片熔化,将单晶硅与金属零件焊接在一起。焊接后再将零件接至冷却区,冷却后取出。烧氢工艺中的氢气纯度要求极高,工业氢气虽含量达99.9%,但仍含有极微量的水蒸气和氧气,所以点燃氢气前应检验氢气的纯度。试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 的作用是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装置C 中的物质是 ;C 的作用是 。

(3)点燃氢气前将E (带导管胶塞)接在D 管出口处,目的是 。

(4)装置A 是安全瓶,可以防止氢气燃烧回火,引起爆炸,其中填充大量纯铜屑的作用是 。

答案:

(1)除去氧气 CuO O Cu 222

?

+ O H Cu H CuO 22

+?

+

(2)无水2CaCl (或碱石灰) 吸收水蒸气 (3)检验氢气纯度

(4)大量的铜屑可以吸收热量,降低温度

例3、经测定,22O H 为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弱,它不稳定,易分解生成O H 2和

2O 。若向22O Na 中通入干燥的2CO 气体,22O Na 与2CO 并不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2O Na 和潮湿的2CO 气体反应的过程: 、 、22O Na 和潮湿的2SiO 气

体反应总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由较强的酸可制得较弱的酸,不难写出22O Na 与潮湿2CO 的反应:

22322222O H CO Na O H CO O Na +=++;再根据题示信息可写出反应: ↑+=+222222O O H O H 。22O Na 与2SO 反应总的方程式为:42222SO Na SO O Na =+。

点评:22O Na 与2CO 、O H 2的反应可用32SiO Na 与2CO 、O H 2的反应进行类比。有的学生根据22O Na 与2CO 反应类比22O Na 与2SO 反应:

232222222O SO Na SO O Na +=+,忽视了2SO 与2CO 在性质上的差异,即2SO 具

有还原性;也有些学生灵机一动:4223222SO Na O SO Na =+,“亡羊补牢”也能获取正确结论。

例4、将2Cl 通入石灰乳中得到漂粉精,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

O nH OH ClO Cl Ca 22334)()(?。现测得该漂粉精的“有效氯”(过量HCl 和漂粉精作用生

成2Cl 的质量与漂粉精质量之比)为35.6%,则该漂粉精的组成中n 值为 。

解析:同学们熟知的漂粉精是2)(ClO Ca 和2CaCl 的混合物,故解题时应把不熟悉的

化学式尽可能改写成熟悉的,易于辨认化学式O nH OH ClO Cl Ca 22334)()(???

→?改写

O

nH CaCl ClO Ca OH Ca 222223

)(23)(???

[或O nH CaCl ClO Ca OH Ca 222223)(3)(2???],然后依题意写出主要与计算有关的化学

方程式:O H Cl CaCl HCl ClO Ca 2222224)(+↑+=+,所以,

%

6.351823

111231437471

3)

()

(2=+?+?+?=

n

m Cl m 漂粉精 8=n

点评:华罗庚先生说过:“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

这最简单最原始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再来一个飞跃上升。”这是一个非常精辟的思维方法,用这种方法去思考问题极有意义。

例5、实验室中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铁架台、胶管均略去)来制纯净的2CO 气体,并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用含少量FeS 的大理石和盐酸制备2CO 气体),实验步骤如下:

(1)将橡皮塞B 塞在A 烧瓶上,并用皮筋套在烧瓶的瓶颈处以标记橡皮塞所塞入瓶颈的深度,准确称量其质量为g W 1。

(2)连接制取和净化气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 接 , 接 , 接 , 接 。

(3)将导管G 插入烧瓶A 中,用向 (填“上”或“下”)排气法收集2CO 并检验2CO 是否已经充满,检验2CO 已充满的方法是 ,用橡皮塞塞好烧瓶瓶口称量,其质量为g W 2。

(4)将烧瓶瓶塞取下向烧瓶中注水至标记线,再将水倒入量筒测得水的体积为VmL 。 (5)记录当时室温为C t ?和压强为pPa 。(R 取11

314.8--???mol K L Pa )。

回答下列问题:

① 求2CO 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是 。

② 若不将气体净化,则所求2CO 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值将 (填“偏高”或“偏低”),原因是 。(天津市调查题)

评析:

(2)g 接c ,d 接a ,b 接f ,e 接h (此时制得的2CO 气体中含有O H HCl S H 22、、等杂质气体,除杂质顺序为①HCl 、②S H 2、③O H 2)。

(3)上;点燃的木条熄灭。

(5)① 0.29)273()(100012++-pV t R W W (根据气态方程),RT

M m nRT pV ==,

∴pV mRT M =,此时V 以L 为单位,故为L V 1000,g W 2是2CO 加烧瓶的质量,g W 1是

空气加烧瓶的质量,故计算后要加上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0)。② 偏低,因为杂质气体O H HCl S H 22、、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比2CO 小。

巩固练习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常温下,不跟单质硅起反应的物质是( ) A. 氢氟酸 B. 氟气 C. 浓硝酸 D. 苛性钠溶液

2. 在空气中久置而不变质的是( )。(吉林省测试题) A. 小苏打 B. 亚硫酸钠 C. 水玻璃 D. 漂白粉

3. 在普通玻璃的原料中,要得到蓝色玻璃,应加入( ) A. O Cu 2

B. 32O Co

C. 32O Fe

D. 胆矾

4. 能将2332SiO CaCO SiO Na 、、三种白色粉末鉴别开来的试剂是( )(浙江省联考题)

A. 苛性钠溶液

B. 水

C. 氢氟酸

D. 稀盐酸 5. 除去二氧化硅中所含的下列杂质,不可选用硫酸作试剂的是( ) A. 氧化钙 B. 氧化铝 C. 氧化铁 D. 碳酸钙 6. 下列各物质与其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硅——变压器的铁芯 B. 二氧化硅——吸附剂 C. 石英——光导纤维 D. 硅酸钠——粘合剂 7. 下列对制取水泥和玻璃的共同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南京市综合测试题) A. 生产所用设备相同 B. 反应都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 C. 原料中均有石灰石 D. 都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8.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不能与2SiO 反应的是( )。 A. 纯碱 B. 苛性钠 C. 氢氟酸 D. 硝酸钠

9. 高温下用碳还原某金属氧化物2MO ,在标准状况下,得到mLCO 400、2100mLCO 和g 978.0金属M ,则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40

B. 73

C. 118

D. 207 10. 关于碳酸氢钙的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高考科研题) A. 用加热浓缩结晶的方法,可以从溶液中得到固态碳酸氢钙 B. 碳酸氢钙在C ?270开始分解,有气态二氧化碳释出 C. 碳酸氢钙能跟盐酸反应,不能跟石灰水反应

D. 碳酸氢钙溶液可以由碳酸钙在碳酸中溶解而形成

二. 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 下列关于碳族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西安市检测题)

A. 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

B. 主要化合价均为42++、

C. 稳定化合价均为4+

D. 不易形成离子化合物

12. 将24g 石英和80g 石灰石在高温下充分反应,反应后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时的体积是( )。(广西自治区测试题)

A. 8.96L

B. 17.92L

C. 4.48L

D. 11.2L

13. 人造骨是一种具有生物功能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它类似于人骨和天然牙的性质

和结构。人造骨可以依靠从人体液中补充某些离子形成新骨。可在骨骼接合界面产生分解、吸收、析出等反应,实现骨骼牢固结合。人造骨植入人体内需要吸收人体中某些离子形成新骨,这些离子是( )

A. +

2Ca

B. -

Cl C. +

Na

D. -

-Cl PO 、34

14. 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O H CO CO 22、、(水蒸气)、2H 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如下处理(假设每次处理均反应完全);① 通过碱石灰,气体体积变小;② 通过赤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为红色;③ 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为蓝色;④ 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溶液变时浑浊。由此可以确定混合气体中( )。(全国高考题) A. 一定含有O H CO 22、,可能含有CO H 、2 B. 一定含有CO O H 、2,可能含有22H CO 、 C. 一定含有2CO CO 、,可能含有22H O H 、

D. 一定含有2H CO 、,可能含有22CO O H 、 15. 将一定量的碳与8g 氧气置于一密闭容器中,使之在高温下反应,当恢复至原温度时,容器内压强比原来增大0.4倍。则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为( )。 A. 2.4g B. 3g

C. 4.2g

D. 6g

三. 实验题;

16. 在没有现成的2CO 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请你选用图中的部分仪器,组装成一个简易并且能随用、随关、随停的2CO 气体发生装置。

(1)应选用的仪器是 (填入仪器的编号)

(2)若用上述装置制取2CO 气体,而实验室只有稀42SO H 、浓3HNO 、水、块状纯碱、块状石灰石,比较合理的方案应选用的药品是 。

四. 推断题:

17. 在图所示物质的转化关系中,A 是一种固体单质,E 是一种白色沉淀。据图填写: (1)B 的化学式是 ,目前B 已被用作 的主要原料。 (2)B 和a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A 和a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C 和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

4

面,有利于形成耐腐蚀的钝化层。43O R 与足量的稀3HNO 反应,生成R 的氧化物、R 的硝酸盐和水三种物质,此反应的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1. C

2. A

3. B

4. D

5. D

6. B

7. A

8. D

9. B 10. D 11. C 12. B 13. AD 14. D 15. C

16. (1)a 、c 、d 、e (2)水、浓3HNO 、块状石灰石

17.

(1)2SiO ;光导纤维 (2)O H SiO OH

SiO 22322+=+--

(3)↑+=++232222H SiO Na O H NaOH Si

(4)

↓=++-32232SiO H H SiO 18. 8;23226SiO O Al O K ??

19.

(1)① 高温 ② C ?80的O H 2

(2)BaO CaO 、;22)()(OH Ba OH Ca 、 (3)22)(OH Ca O H CaO =+

22)(OH Ba O H BaO =+

O H BaCO CO OH Ba 2322)(+↓=+

20.

(1)mol g /207 (2)6 ⅣA

(3)422PbSO SO PbO =+

(4)O H PbO NO Pb HNO O Pb 22233432)(2)(4++=+稀

(完整)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doc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课标内容】 1.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2.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3.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4.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5.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教学目标】 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比较 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 3.知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初步学会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之间的简单计算。 4.知道固、液、气态物质的一些特性。初步学会运用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5.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6.能用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系等概念解释一些实际的问题。

7.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初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8.知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初步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 【课时安排】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 物质的量 物质的聚集状态 , 物质的分散系1 课时1 课时 【课题】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2、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3、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4、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本节关于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内容正好可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学生正确的唯物主义物质观 【教学重点】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 【教学难点】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教学过程】 一、物质的分类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

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 个) 原子核 注意: 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X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 核外电子(Z 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 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 主族:ⅠA ~ⅦA 共7个主族 族 副族:ⅢB ~ⅦB 、ⅠB ~ⅡB ,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测试卷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专题一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Mg 24S 32Cl 35.5K 39Ca 40Cu 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lO2是生产饮用水的新一代消毒剂,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ClO2属于() A.氧化物B.酸 C.碱D.盐 答案:A 解析:ClO2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A项正确。 2.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与氩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D项中表示的元素为Ne元素,属于惰性气体元素,性质与氩元素相似,D项正确。 3.下列仪器:①普通漏斗②容量瓶③长颈漏斗④洗气瓶⑤量筒⑥蒸馏烧瓶。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④⑥B.②⑤⑥ C.①②③D.②③⑥ 答案:A 解析:普通漏斗用于过滤,洗气瓶用于气体分离,蒸馏烧瓶用于蒸馏分离,A项符合题意。 4.将4 g NaOH固体溶解于10 mL水中,再稀释至1 L,从中取出10 mL,则这10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1 mol·L-1B.0.1 mol·L-1 C.0.01 mol·L-1D.10 mol·L-1 答案:B 解析:将4 g NaOH固体溶解于10 mL水中,再稀释至1 L,其浓度为0.1 mol·L-1,从中取出10 mL,浓度不变,B项正确。 5.某阳离子M n+核外有x个电子,核内有y个中子,则M的质量数为() A.x+y B.x-n+y C.x+n+y D.x+n-y 答案:C 解析:M n+的质子数为x+n,质量数为x+n+y,C项正确。 6.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 A.外观颜色的不同 B.胶体粒子直径在10-9~10-7 m之间 C.稳定性不同 D.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答案:B 解析: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是胶粒直径的大小,B项正确。 7.氢氧化钾在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做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主要成分

化学必修二专题一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知识总结【单元知识结构】 (一)原子结构 1.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关系 (1)原子的构成 (2)各粒子间关系 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一电荷数 原子、离子中: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各种粒子决定的属性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 核素的质量数或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元素中是否有同位素由中子数决定。 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决定是原子还是离子。 原子半径由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和质子数决定。 元素的性质主要由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4)短周期元素中具有特殊性排布的原子 最外层有一个电子的非金属元素:H。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3、4倍的元素:依次是C、O、Ne。 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Be。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元素:He、C、S。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元素:O。 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 。 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P。 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 2.原子、离子半径的比较 (1)原子的半径大于相应阳离子的半径。 (2)原子的半径小于相应阴离子的半径。 (3)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4)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5)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同族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其同价态的离子半径也如此。 (6)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阳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3.核素、同位素 (1)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2)同位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的互称。 (3)区别与联系:不同的核素不一定是同位素;同位素一定是不同的核素。 (二)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 (1)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性质 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或碱性。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出周期性变化,是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原子结构上的周期性变化必然引起元素性质上的周期性变化,充分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具体关系如下: 2.比较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越易,说明其金属性就越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说明其金属性也就越强,反之则弱。 金属间的置换反应。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金属甲能从金属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就越弱。 (2)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H反应,生成的氢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条件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与 2

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专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专题 专题1 例析鉴别物质的三种类型 ◆典型问题1 不用试剂的鉴别 例1 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它试剂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A、Na2CO3HCl CuSO4NaNO3 B、K2CO3H2SO4HNO3BaCl2 C、HCl AgNO3HNO3NaCI D、NaOH FeCl3MgCl2BaCl2 【方法归纳】不用任何试剂的鉴别题解题思路: ①先依据外观特征,鉴别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然后再利用它们去鉴别其他的几种物质。 ②若均无明显外观特征,可考虑能否用加热或焰色反应区别开来。 ③若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能鉴别时,可考虑两两混合,记录混合后的反应现象,分析确定。 ④若被鉴别物质为两种时,可考虑因试剂加入的顺序不同、现象不同而进行鉴别。 ◆典型问题2 只用一种试剂鉴别 例2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①AgNO3、NaOH、HCl ②NaOH、HNO3、NaCl ③Ba(NO3)2、KCl、CH3COOH A.①②③B.①③C.①D.②③ 【方法归纳】①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水溶性、密度、溶液的酸碱性,确定能否选用水或指示剂进行鉴别。②在鉴别多种酸、碱、盐的溶液时,可依据“相反原理”确定试剂进行鉴别。即被鉴别的溶液多数呈酸性时,可选用碱或呈碱性的盐溶液作试剂;若被鉴别的溶液多数呈碱性时,可选用酸或呈酸性溶液作试剂。 ◆典型问题3 任选试剂鉴别 例3现有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HCl、H2SO4、NaCl、Ba(OH)2、NaOH,如何将它们区别开来?【思路】任选试剂鉴别多种物质时一般是先加一种试剂根据现象不同将多种物质分组,然后再分别鉴别出每组内的物质。 【规律总结)】此类题目不限所加试剂的种类,可用多种解法,题目考查的形式往往是从众多的鉴别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其要求是操作步骤简单,试剂选用最少,现象最明显。简答叙述时的一般步骤:取少量样品→加入某种试剂→加热、振荡等操作→根据现象→得出结论。 〓自我检测〓 1 不用任何试剂鉴别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①NaOH ②MgSO4③Ba(NO3)2④Cu(NO3)2⑤KNO3被鉴别出来的正确顺序是()A、⑤④③②①B、④③①②⑤C、④①②③⑤D、②③①④⑤ 2 有标号为A、B、C、D、E、F的六瓶溶液,只知它们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盐酸、硝酸钠溶液、硝酸钙 3. 下列各组中固体物质只借助于水就可以鉴别的是() A、CaCO3、Na2CO3、BaCO3 B、BaSO4、NaCl、K2SO4 C、CuSO4、NaOH、KCl D、NaCl、AgNO3、KNO3 4. 只用一种试剂能区别Na2SO4、AgNO3和Na2CO3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BaCl2溶液 B、KOH溶液 C、NaNO3溶液 D、稀盐酸 5. 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盐酸、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钾和硝酸钾五种溶液。为把他们区别开来,所加试剂及先后顺序合理的一组是() A、氯化钡溶液、稀硝酸、石蕊试液 B、稀硝酸、石蕊试液、硝酸银溶液 C、石蕊试液、稀硝酸、硝酸银溶液 D、稀硝酸、酚酞试液、硝酸银溶液 专题2 解读除杂的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除杂应遵循的原则:①被提纯物质的应尽量不要减少;②不得引入新的杂质;③要易于分离、复原;④为使杂质尽可能除去需要加入过量的试剂;⑤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能把前面所加过量的试剂除去。除杂的主要化学方法有:增加法、溶解与吸收法。 ◆典型问题1 增加法除杂 例1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通过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SO2 B、通过NaOH溶液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C、用铁除去氯化亚铁中少量的氯化铜 D、用盐酸除去AgCl中少量的Ag2CO3 【方法归纳】增加法除杂即把杂质转化成被提纯的目标物质。如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HCl):通过NaHCO3溶液;NaNO3(NaCl):加AgNO3溶液;NaHCO3(Na2CO3):通入CO2;NaCl(Na2CO3、NaHCO3):滴加HCl;Na2CO3(NaHCO3):加热。 ◆典型问题2 溶解与吸收法除杂 例2下列物质提纯的方法错误的是() A.除去混在Cl2中的HCl:将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B.除去混在SiO2中的CaO:加入足量盐酸后过滤 C.除去混在KI中少量的I2:加入CCl4后过滤 D.除去酒精中混有的醋酸:向混合液中加入生石灰后蒸馏 【方法归纳】溶解与吸收法除杂是较常用的提纯方法之一,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在水、有机溶剂、酸、碱、盐中溶解性差异(这里的溶解包括发生化学反应而与原体系分离),选择不同的试剂溶解吸收除去杂质。①溶于水的物质与不溶于水的物质混在一起时,可加水溶解,过滤,如混在氯化钠中的二氧化硅。 ②不溶于酸的物质中混有溶于酸的物质,可加酸溶解过滤。如混在铜中的锌可用盐酸除去;二氧化硅中混有碳酸钙,可先加盐酸后过滤而除去。 ③不溶于碱的物质中混有溶于碱的物质,可加碱溶解过滤,如混在镁中的铝可加氢氧化钠后过滤而除去;H2(H2S、SO2、CO2、HCl、H2O),用碱石灰(固体氧化钙与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除去;甲烷(乙烯):溴水;乙烯(CO2、SO2):NaOH溶液。

(完整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A .氧 B .氟 C .碳 D . 氮 2.X 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 3XO 4,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 ) A .HX B .H 2X C .XH 4 D . XH 3 3.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 .N 2 B .CO 2 C .NaOH D .CH 4 4.已知某粒子 n A Z R ,则元素R 的原子序数是( )。 A .Z B .A-Z C .Z-n D .Z+n 5.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 A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 .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6.下列粒子半径之比小于1的是( )。 A .r (Na +)/ r (Na) B .r (Cl -)/ r (Cl) C .r (Na)/ r (Mg) D .r (Ca)/ r (Mg) 7.X 元素的阳离子和Y 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与Ar 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 的原子序数比Y 小 B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 大 C .X 的原子半径比Y 大 D .X 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 大 8.下列关于3 2He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3 2He 原子核内含有2个中子 B .3 2He 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 C .3 2He 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 .3 2He 和4 2He 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9.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氧化性强弱:F 2<Cl 2 B .金属性强弱:K <Na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电解质

专题三电解质 一、电解质的电离 1.酸、碱、盐的电离 (1)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离的条件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 (2)酸、碱、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NH4+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3)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如: H2SO4=2H++SO42-;NaOH=Na++OH-;NaHCO3=Na++HCO3- 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 2.酸、碱、盐是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 解质。 说明: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NH3、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 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叫做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 (3)常见的电解质 ①强电解质 强酸:H2SO4、HCl、HNO3、HClO4、HBr、HI。 强碱;NaOH、KOH、Ca(OH)2、Ba(OH)2。 大多数盐:NaNO3、NH4Cl、MgSO4等 ②弱电解质 弱酸:H2CO3、HF、CH3COOH、HClO、H2SO3、H2S、H3PO4等; 弱碱:NH3·H2O、Cu(OH)2、Fe(OH)3、Mg(OH)2等; 水:H2O 二、电离方程式 (1)强电解质:用“=== ” 如:H2SO4=== 2H+ + SO42— BaSO4=== Ba2+ + SO42— (2)弱电解质:用“” 如:HF H+ + F— CH3COOH CH3COO— + H+ NH3?H2O NH4+ + OH—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1专题2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1、专题2测试专用卷 说明:本试卷答题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为:H:1 C:12 O:16 S:32 Na:23 第一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或最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提纯方法可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蒸馏B.过滤C.分液D.洗气 2.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为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A.钠的化合物B.可与硝酸反应C.可溶于水D.电解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一种国际基本物理量 B.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C.1mol氧的质量为16g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分子数相同 4.胶体分散系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差别是() A.分散质直径大小B.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C.是否稳定D.分散质粒子是否带电 5.氢氧化铁胶体逐滴加入下列溶液,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的是() A.稀硫酸B.酒精C.饱和硫酸钠溶液D.磷酸钠溶液 6.下列反应肯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7.下列物质水溶液能导电,但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Na2O B.Cl2C.H2SO4D.CO2 8.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沉淀析出,加入H+有气体放出的是() A.Na+、Cu2+、Cl-、SO42-B.Fe3+、K+、SO42-、NO3- C.H+、Al3+、OH-、NO3-D.Na+、Ca2+、Cl-、HCO3- 9.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增大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C.Ca(OH)2溶解度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10.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是处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①给盛有液体的烧瓶加热时,需要加碎瓷片或沸石②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小于酒精灯容积的1/3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④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沿器壁流入水中()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只有③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或最符合题意)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和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氯化铁和铜反应:Fe3++Cu=Fe2++Cu2+ C.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混合:Ca2++CO32-=CaCO3↓ D.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一试题

高一化学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测试试卷 班级:座号: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B.在原子核外的各电子层中,能量高的离核近,能量低的离核远C.在原子核外的各电子层中,层数大的能量高,层数小的能量低D.在原子核外的各电子层中,层数大的离核远,层数小的离核近3、若a A n+与b B2-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的数值为()A.b+n+2 B.b+n-2 C.b-n-2 D.b-n+2 4、下列叙述能肯定金属A比金属B金属性强的是() A.A、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AOH和B(OH)2 B.A原子半径比B原子半径大 C.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与足量的盐酸反应,A产生的H2比B多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5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A.某原子K层上只有1个电子 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电子数的4倍

C.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都为K层的4倍 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7、共价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不同作用方式,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上述一种作用的是() A.干冰 B.氯化钠 C 氢氧化钠 D.碘 8、下列物质固态时必定为分子晶体的是() A.金属氧化物 B.非金属单质 C 金属氧化物 D.含氧酸 9、同分异构体具有() ①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②相同的分子式;③相同的最简式④相同的物理性质⑤相同的化学性质 A.①②④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 10、下列晶体中,化学键种类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SO2和SiO2 B.CO2和H2O C.NaCl和HCl D.Cl2和KCl 11、最近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标记C60,发现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AIDS),则有关14C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与14N含的中子数相同 C.是C60的同素异形体 D.与12C互为同位素 12、将下列晶体熔化:氢氧化钠、二氧化硅、氧化钙、四氯化碳,需要克服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①共价键②离子键③分子间作用力,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②③ B.②①②③ C.②③②① D.①①②③ 二、双向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只选一个且对的2分,选错一个的0分。)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教案 苏教版[整理]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课时1 物质的分类和转化 〔学习目标〕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并了解比较和分类对化学研 究的作用。 2.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并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 物质转化的重要意义。 〔知识梳理〕 1.世界上的物质极其繁多,为了简明有序地掌握其性质及变化规律,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同一类物质在组成和某些性质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性。 2.对于若干种同样的物质,若分类的依据不同,则得到的分类结果。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常见依据有。 3.下图是根据物质的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结果,试填写其中空格: 4.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有一定的反应关系,可以相互转化,请将下列 各类物质按其之间的反应关系连线:

[例题解析] 例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锌粒、硫酸锌、氢氧化锌、氧化锌、硫酸,试关于它们回 答下列问题:(1)根据它们组成或性质的不同,把它们分成两大类。(2)写出它们之间转 化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1)对所给物质进行分类,首先应根据它们在组成、性质、状态等方面的不 同,明确分类的依据,然后再针对不同的依据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从组成上看,镁条 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为单质;另四种物质都是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纯净物, 为化合物。从状态上看,硫酸为液体,另四种物质为固体。从性质上看,硫酸镁和硫酸 都是易溶物,另三种物质为难溶物,等等 (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有一定的转化规律,可先明确上述物质所属物质 类型,再根据此类型物质所具有的性质,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复分解反应发生 的条件)。 如:锌属于活泼金属,可与酸(或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据此可写出反应式: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 依此类推,有:2 Zn + O 2 == 2 ZnO , Zn(OH)2 + H 2SO 4 == ZnSO 4 + 2H 2O , ZnO + H 2SO 4 == ZnSO 4 + H 2O Zn(OH)2 △= ZnO + H 2O , ZnO + H 2 △= Zn + H 2O 〔基础训练〕 1. 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按照已学知识判断其中属于酸的是( ) A.NH 3 B.CH 4 C.NaHCO 3 D.HClO 3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二检测(附答案解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二检测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6?银川校级一模)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 B.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 C.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CO32﹣+2H+═H2O+CO2↑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2Fe3+═2Fe(OH)3+3Mg2+ 2.(2016?天津)下列实验的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室温下,测得氯化铵溶液pH<7,证明一水合氨是碱:NH4++2H2O═NH3?H2O+H3O+ 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粉中的杂质铝:2Al+2OH﹣+2H2O═2AlO2﹣+3H2↑ C.用碳酸氢钠溶液检验水杨酸中的羧基:+2HCO3﹣ →+2H2O+2CO2↑ D.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2MnO4﹣+16H++5C2O42﹣═2Mn2++10CO2↑+8H2O 3.(2016?北京)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 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4.(2016?上海)某铁的氧化物(Fe x O)1.52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 Cl2,恰好将Fe2+完全氧化.x值为() A.0.80 B.0.85 C.0.90 D.0.93 5.(2016?上海)已知:SO32﹣+I2+H2O=SO42﹣+2I﹣+2H+.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Fe2+、K+、I﹣、SO32﹣、SO42﹣,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肯定不含I﹣B.肯定不含SO42﹣ C.肯定含有SO32﹣D.肯定含有NH4+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练习题

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A.氧B.氟C.碳D.氮 2.X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XO4,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 A.HX B.H2X C.XH4 D.XH3 3.医学研究证明,用放射性135 53I治疗肿瘤可收到一定疗效,下列有关135 53I叙述正确的是 A.135 53I是碘的一种同素异形体B.135 53I是一种新发现的元素 C.135 53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ⅦA族D.135 53 I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29 4.下列关于3 2He的说法正确的是 A.3 2He原子核内含有2个中子B.3 2He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 C.3 2He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3 2He和4 2He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5.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氧化性强弱:F2<Cl2B.金属性强弱:K<Na C.酸性强弱:H3PO4<H2SO4 D.碱性强弱:NaOH<Mg(OH)2 6.X、Y、Z为短周期元素,这些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4、6,则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XYZ B.X3YZ C.XYZ2D.X2YZ3 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生成碱的金属元素都在ⅠA族 B.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ⅣA族 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8.已知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按X、Y、Z的顺序减弱B.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减弱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增强D.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增强9.下列关于ⅦA族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B.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弱的元素C.ⅦA族元素的最高正价都是+7价 D.ⅦA族元素其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10.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11.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 ..的是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B.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C.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D.Li、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12.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和O3互为同位素B.O2和O3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 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D.等物质的量O2和O3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13.含硒(Se)的保健品已开始进入市场。已知硒与氧、硫同主族,与溴同周期,则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比硫强B.氢化物比HBr稳定 C.原子序数为34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碱性 14.已知质量为数为A的某阳离子R n+,核外有X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 A.A-x B.A-x-n C.A-x+n D.A+x-n 15. 对于 A Z X和A+1 Z X+ 两种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 B.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C.一定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D.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 16、某粒子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电荷为0,则它的化学符号是C A.13Al B.13Al C.13 C D.13 C 17、对于A Z X和A+1 Z X+两种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 B.化学性质及乎相同 C.一定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D.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 1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A.原子半径:Cl>S>O B.还原性:Na>Mg>Al C.稳定性:HF>HCl>HBr D.酸性:HClO4>H2SO4>H3PO4 19、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B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B.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C.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D.Li、Z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20、H218O和D2O分子中的中子数,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21、X元素的阳离子与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XY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 22、某元素X气态氢化物与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则该元素: A.在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ⅦA族, B.在周期表中处于第2周期ⅤA族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1练习.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专题1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 A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一定是22.4L B .标准状况下,22.4L 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都约为231002.6?个 C .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 的物质都是1mol D .在非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是22.4L 2.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 气体,另一个盛有H 2和Cl 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 ) A .原子数 B .密度 C .质量 D .质子数 3.卢瑟福在测定原子构成时做了如下实验:取一极薄的金箔,用一高速运动的氦核射击,结果发现大多数氦核通过了金箔,极少数发生了偏转或被弹回。根据上述现象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B ) A 、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结合排列 B 、相当于金原子而言,金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 C 、金原子带正电性 D 、金原子质量与氦核质量相当 4.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ag 某气体含分子数为P ,则bg 该气体在标 准状况下的体积V (L )是(D ) A .A bN 22.4ap B .A pN 22.4ab C .A A bN b 22.4N D .A aN 22.4pb 5.某金属0.1 mol 跟足量盐酸反应,得标况下H 2 3.36L ,则金属的化合价为 ( C ) A .+1 B .+2 C .+3 D .+4 6.标准状况下,a g 气体A 和b g 气体B 的体积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 .A 和 B 的原子个数比是1:1 B .A 和B 的密度之比为b :a

【精品推荐】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测试卷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专题一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Mg 24S 32Cl 35.5K 39 Ca 40Cu 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lO2是生产饮用水的新一代消毒剂,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ClO2属于() A.氧化物B.酸 C.碱D.盐 答案:A 解析:ClO2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A项正确。 2.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与氩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D项中表示的元素为Ne元素,属于惰性气体元素,性质与氩元素相似,D项正确。 3.下列仪器:①普通漏斗②容量瓶③长颈漏斗④洗气瓶⑤量筒⑥蒸馏烧瓶。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④⑥B.②⑤⑥ C.①②③D.②③⑥ 答案:A 解析:普通漏斗用于过滤,洗气瓶用于气体分离,蒸馏烧瓶用于蒸馏分离,A项符合题意。 4.将4 g NaOH固体溶解于10 mL水中,再稀释至1 L,从中取出10 mL,则这10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1 mol·L-1B.0.1 mol·L-1 C.0.01 mol·L-1D.10 mol·L-1 答案:B 解析:将4 g NaOH固体溶解于10 mL水中,再稀释至1 L,其浓度为0.1 mol·L-1,从中取出10 mL,浓度不变,B项正确。 5.某阳离子M n+核外有x个电子,核内有y个中子,则M的质量数为() A.x+y B.x-n+y C.x+n+y D.x+n-y 答案:C 解析:M n+的质子数为x+n,质量数为x+n+y,C项正确。 6.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 A.外观颜色的不同 B.胶体粒子直径在10-9~10-7 m之间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最新资料推荐------------------------------------------------------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zxxkw学科网学.科.网 1/ 36

物质的分类分类是为了便于科学研究,同类物质特点相同或相似,不同类物质特点不相同。 我们通过分类便于举一反三,由此及彼

---------------------------------------------------------------最新资料推荐------------------------------------------------------ 分类的方法:? 单一分类法 ? 交叉分类法 ? 树状分类法注意:单一分类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的基础 3/ 36

单一分类法:? 1、根据物质存在的状态: ? 气态物质:空气、氢气 ? 液态物质:乙醇、食盐水、碘酒 ? 固态:硫酸铵、铜、碘、石墨 ? 2、根据物质的导电性: ? 导体:铜、石墨、食盐水、 ? 绝缘体:空气、乙醇、碘、氢气、碘酒 ? 硫酸铵晶体不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 ? 3、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 ? 易溶:乙醇、食盐水、硫酸铵 ? 微溶:碘 ? 难溶:空气、氢气、铜、石墨

---------------------------------------------------------------最新资料推荐------------------------------------------------------ 交叉分类法: 5/ 36

化学必修一专题1综合训练(附答案)

化学必修一专题1综合训练(附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d02643188.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专题1综合训练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氢气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某氢氧燃料电池轿车,每行驶100 km仅耗氢气1 kg左 右,同时消耗氧气约为() A.100 mol B.250 mol C.500 mol D.1 000 mol 解析:n(H2)==500mol,由化学方程式2H2+O22H2O可知,同时可消耗O2250mol。 答案:B 2.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 A个N2分子与N A个CO分子的质量比为1∶1 B.水的摩尔质量等于N A个水分子的相对质量之和 C.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D.1 mol·L-1 NaCl溶液含有N A个Na+ 答案:A 3.下列实验装置、试剂选用或操作正确的是() 解析:I2易升华,A正确;干燥管干燥气体应“大口进,小口出”,B不正确;浓硫酸稀释不能直 接在容量瓶中进行,C不正确;溴、CCl4能互溶,不可用分液法分离,D不正确。 答案:A 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NaOH溶液 B.O2 C.Na2CO3 D.乙醇 解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及金属氧化 物都属于电解质,只有C符合要求。 答案:C

5.做焰色反应实验时所用的铂丝,每次用完后都要() A.用水多洗几次 B.先用稀盐酸洗,再用水洗 C.用稀盐酸洗,再在火焰上灼烧到没有什么颜色为止 D.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铂丝发红为止 解析:做焰色反应实验所用的铂丝,用完后先用稀盐酸洗,因为蘸取盐酸后灼烧,可生成金属氯化物,金属氯化物在高温时可挥发,从而除去金属离子。 答案:C 6.从物质类别的通性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单质可以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B.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反应 C.非金属单质一定能与酸反应 D.碱性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 解析:根据相关类别物质的通性可以较容易做出判断。其中金属单质可以分别与非金属单质、酸、盐反应;酸性氧化物可以分别与水、碱、碱性氧化物反应;非金属单质可以分别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反应(与酸反应不是其通性);碱性氧化物可以分别与水、酸、酸性氧化物反应。 答案:C 7.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K2CO32K++C B.Ca(OH)2Ca2++2OH- C.H2SO42H++S D.KClO3K++Cl5++3O2- 解析:K2CO3和KClO3是盐,它们电离后的产物是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二者对应的酸根阴离子分别是C和Cl;Ca(OH)2和H2SO4分别是碱和酸,A、B、C项均符合电解质的电离原理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均正确;D项,Cl是一个整体,在水中不能进一步电离成Cl5+和O2-,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KClO3K++Cl。 答案:D 8.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 B.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Na2SO4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 D.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NaCl中CaCl2、MgCl2等杂质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周期表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依据 横行:电子层数相同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从左到右排列 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从上向下排列 2、结构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 第Ⅷ族1个(3 1个)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 反常) 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结论: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3、化学性质 (1)相似性: (金属锂只有一种氧化物) 4Li + O 2 Li 2O 2Na + O 2 Na 2O 2 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 2R + 2 H 2O = 2 ROH + H 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2)递变性:①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容易②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 点燃 点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