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放射设备管理制度

医院放射设备管理制度

医院放射设备管理制度

篇一:医院放射科规章制度

医院放射科规章制度

第一章设备操作规程

第一节透视机基本操作规程

1、检查电源及插头插座是否通电。

2、打开机器开关,调整kv与毫安。

3、打开荧光屏调整亮度。

4、嘱患者穿好必要的防护衣站在透视台上,后背靠板站直。

5、用脚踩住透视机踏板转动角度及高度,了解检查部位情况;不得超时或超剂量照射。

6、透视完成后,嘱病人离开透视台。

7、医生对检查结果出具报告。

8、对儿童、孕妇严禁透视检查,对育龄期妇女严禁下腹部透视检查。第二节岛津UX-1000ma多功能数字胃肠机操作规程

一、使用前注意事项:

1、打开墙壁总电源开关。

2、打开机器上的电源开关。

3、开机后如发现异常声响、闪光、气味应立即关闭机器及墙壁总电源并上报维修部门。

4、在使用前先检查踏板、肩托、扶手及加压带扣是否固定安放牢固,正常方可使用。

5、开机后检查操控台上各种指示灯是否正常,正常方可使用。

二、使用中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中应尽量合理使用KV、mas、照射野,不得超时或超剂量,减少受检人员照射量,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2、检查室内过于干燥会影响机器的上片系统,应及时打开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以利于机器工作环境。

3、操作中发现机器过热、过载,报警器蜂鸣应按下“SToP”钮或松开脚闸,稍停再进行检查。操作中发现卡片,不可连续上片。

4、在使用压迫器时应注意压迫器与人的位置,使用过程中不得移动床板,以免造成受检者损伤。

5、操作中移动床板时应注意受检者手扶位置,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6、操作中移动管球不宜过快,以免造成机件碰撞损伤,升降床时机下应无物品和人员。

7、检查时,除必须陪同患者的家属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受检者与陪同人员同需要做好防护。

8、操作中出现异常情况已立即停机,上报维修部门,不得擅自自行拆卸维修,以免造成人员伤亡及机器损坏。

9、检查完毕后因嘱受检者待机器及床板停稳后方可下来。

10、需收片冲洗时,首先应确认清扫开关处于不亮状态,如处于亮的状态应先按下开关等待清扫开关指示灯熄灭后,依次关闭供片盒、收

片盒,方可取出收片盒进行底片冲洗。

三、使用后注意事项:

1、工作完毕下班前应依次关闭机上操作系统、电视系统、监视系统、机器及墙上电源开关及室内照明开关。

2、关电源时不要硬拽电源线。

3、经常保持机器的清洁,以免在下一次的使用时出现问题。

4、应保持机房适宜工作温度、湿度,远离化学药品或气体,远离水源。

四、维修和保养:

1、定期检查和保养机器及零配件。

2、机器间隔长时间再使用时,应先检查机器的机器动作是否正常和安全。

3、机器的维修需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其他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维修。

第三节X光拍片机操作规程

1、检查电源是否打开,打开机器开关。

2、打开机器查看仪表是否正常,机器有无异常情况,如有立即停止使用。

3、使用合理的投找条件及照射野,减少受检者的照射剂量,嘱无关人员离开投照室。

4、校对病人姓名、性别(出自::医院放射设备管理制度)、年龄及投照部位并嘱患者站在检查架前或躺在检查床上。

5、操作设备中动作要轻柔,注意变换档位时防止平床床板移动对受检者造成伤害。

6、对受检者非投照部位需进行相应的防护。

7、医技人员回到机器操作室,通过扬声器嘱患者憋住气,然后曝光。

7、拍摄完成后,嘱患者离开检查室。

8、医技人员取出已曝光的暗盒到暗室进行冲洗处理。

9、下班前,依次关闭操纵台、墙上电源开关。

第四节cR机操作规程

1、打开墙上及机器电源开关。

2、检查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3、每日开机后对iP板进行擦除处理。

4、iP板要轻拿轻放,定期清洁,发现有损坏的及时更换,保证影像质量。

5、cR图像经处理后传至图像工作站进行保存打印处理。

6、cR主机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校准,使其工作在最佳状态。

7、操作中出现异常情况已立即停机,上报维修部门和科主任。

8、下班前,依次关闭机器、墙上电源开关。

第五节牙片机操作规程

1、打开墙上及机器电源开关。

2、检查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3、给受检者穿戴必要防护衣。

4、校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及投照部位并根据投照部位选择投照

条件、角度及摆位进行拍片。

5、拍摄完成后,嘱患者离开检查室。

6、医技人员取出已曝光的牙片到暗室进行冲洗处理。

7、下班前,依次关闭机器、墙上电源开关。

第二章岗位职责

第一节科主任职责

1、全面负责本科教学、医疗、科研、培干、行政管理工作。

2、督促,检查本科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决定本科人员奖惩。

3、审定科内专业科研课题,组织本科新业务,新技术项目开展。

4、决定本科设备报废,更新,定期检查本科安全生产。

5、决定本科定期岗位轮换,负责科内人员考核和人才培养。

6、抓好各项改革,掌握各项资金分配。

7、参加教学科研实践,安排或参加院内外会诊及科内疑难读片会。

8、不定期向院长,院有关部门及全科汇报工作,接受群众监督。

第二节副主任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分管有关工作。

2、完成科主任和院有关部门布置的具体任务。

3、完成本身的教学、医疗、科研工作,参加院内外会诊,参加或主持科内读片会。

4、不定期向科主任及院长或有关部门请示汇报。

第三节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定期参加科室诊疗指导工作,完成医疗、教

学及科研任务。

2、指导下级医师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3、参加院内外专家会诊,参加或主持科内读片会。

4、定期参加本科专家门诊。

第四节副主任医师技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副主任技师行政上属技师长领导)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完成医疗、教学、科研各项任务。

2、指导下级医务人员完成教学、科研各项任务。

3、参加或主持科内读片会,参加院内、外及科内会诊。

4、定期参加放射科专家门诊。

5、兼任业务负责人者,负责检查组内日常工作。

6、不定期向科主任汇报工作。

第五节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上级医师及业务组负责人领导下完成本身教学、科研、医疗业务。

2、指导下级医务人员医疗工作,指导进修人员医疗工作。

3、参加科内读片会及课题讨论会。

4、兼任业务组负责人者,负责检查日常各项管理工作。

5、完成科主任交给的其他各项具体任务。

第六节主管技师职责

1、在科主任、技师长、副主任技师领导下工作。

2、负责督促检查本科投照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好投

照质量关。

3、解决本科投照业务工作的疑难问题,指导重危,疑难病人的投照及特检工作。

4、负责指导本科的技师,技士及技术员的投照技术培养工作。

5、对本科投照工作的差错,事故进行分析鉴定并提出防范措施。

6、组织本科技师,技士进修业务培训,拟定培训计划,编写教材,负责讲课。

7、组织放射专业的投照,医师,学生的实习,负责讲课和评定成绩。

8、协助技师长开展技术革新,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

第七节住院医师职责

1、在所在专业组负责人领导下及上级人员指导下,完成第一线日常医疗工作。

2、参加一定的教学,科研工作,协助主治医师(主管技师)指导进修人员业务工作。

3、完成科主任(技师长)和专业组长交给的其他任务。

第八节技师职责

1、在科主任、技师长和上级医务人员指导下工作。

2、负责投照和暗室技术工作,帮助和指导技士,技术员工作。

3、爱护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

第九节登记员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全科的门诊,住院病人X线检查的划价、登记、建卡、找旧

袋、特检预约、诊断报告保存及送报告到病房等工作。

3、负责回科病友的重照,加照和透视及询问病史的联系工作。

4、热情接待病友,解释要耐心,回答要细心,文明用语,以礼待人。

5、负责本科全天的收费统计,住院病人报费及工作量统计工作。

6、做好建卡、登记工作,字迹要清楚,逐项填写、无错别字。

第十节X线照片档案管理员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工作。

2、负责全科当日的X线片袋归档,诊断索引归类,住院和门诊病友的借片还片工作。

3、查找再次来科检查的X线片袋,保证档案不重号或少号,若经发现,及时纠正。

4、按照科内的借片规定,办理借阅X线片的手续,并定期向有关借片科室,个人催还档案工作。

5、提供教学,科研,临床经验总结等使用的档案工作,办理有关借阅手续。

6、经常检查归档的X线诊断报告书写情况,若发现问题,及时向科主任和个人反映意见及时纠正(逐项填写,个人签名等)。

7、做好档案室的管理工作,保持清洁,整齐、通风、干燥、防止档案霉烂,虫蛀和火灾。

第十一节透视医师岗位职责

1、负责全院住院及门诊病人的透视工作,热情接待病人,解释细心。

2、透视前应作机器预热及毫安千伏试调工作。

3、仔细阅读病历,了解透视要求。

4、透视结果用水笔书写,字迹要清楚,标点符号正确,语句通顺,诊断意见确切,签名恭整易认。

5、急诊、病危及老年和残疾人要优先透视。

6、检查中要观察病情,遇有怯弱及病危患者,不能接受检查者,应停止检查并与临床医师联系。

7、透视中发现疑难问题,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解决。

8、坚守工作岗位,保持室内清洁,禁止吸烟。

第十二节门诊普放诊断报告医师岗位职责

1、负责当日急诊、门诊和住院平诊的诊断报告书写工作。

2、对有疑难病例的X线片必须请示上级医师或提请次日讨论。

3、负责完成前日回科透视或加照病人的诊断报告。

4、对当日不符合诊断要求X线片提出回科的重照、加照、透视或其他检查者,写出通知单。

5、报告前要认真三查七对,仔细核对照片号与片袋号是否一致,错照、漏费和未登记者。

篇二:医院放射科全套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职责、操作规程

及放射防护管理

线

放射科组织管理制度

一、在院级领导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实施放射科主任对放射科各个部门(包括普通X线诊断、cT等)的统一领导和管理。科主任一般应由学科带头人、高年资医生担任。

二、可分设副主任或组长协助科主任工作。

三、住院医师应参加不同影像学方法的轮转学习,力求全面掌握影像学各种方法,以便发挥综合诊断的优势。科室应鼓励高年资主治医师按人体解剖系统分专业深入钻研,以期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应相对固定,定期轮转;应能够掌握放射科各种设备的操作、使用,实现一专多能。

四、全面抓好科室的各项质量管理和优质服务。科主任要全面管理好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有计划地安排好各级人员的专业培养和提高业务水平。

放射科工作制度

一、各项X线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病人随到随检。各种特殊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二、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特检摄片和重要摄片,待观察湿片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开。

三、重危或做特殊造影的病人,必要时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到床旁检查。

四、X线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进修或实习医师写的诊断报告,应经

上级医师签名。

五、X线是医院工作的原始记录,对医疗、教学、科研都有重要作用。全部X线照片都应由放射科登记、归档,统一保管。借阅照片要填写借片单,并有经治医师签名负责。院外借片,除经医务科批准外,应有一定手续,以保证归还。

六、每天集体阅片,经常研究诊断和投照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要妥善安排休假。

八、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X线机应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修。

设备使用和维护制度

一、对值班组要求

1、必须建立、健全设备使用、维护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2、设备维护应实行专机负责制或包机制,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并及时做好设备防冻、防凝、保温、防腐、堵漏等工作。

二、对设备操作人员要求

1、必须通过技术培训对其所在使用的设备做到应知、应会,对特殊工种须经有关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严格遵守设备操作程序、使用维护规程,做到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中反复检查,运行中搞好调整,停车后妥善处理。认真执行操作

指标,不准超温、超压、超速、超负荷运行。

3、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定时按巡回检查路线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主动消除脏、松、缺、乱、漏等缺陷,认真填写运行记录,缺陷记录及操作记录。

4、认真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搞好设备润滑,坚持做到“五定“三级过滤。

5、严格执行设备定期保养制,对备用设备要定时盘查,做到随时可开动投用。做好防冻、清洁和防腐工作,对本岗位闲置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

6、保持本岗位的设备、管道、仪表盘、油漆完整,地面清洁,加强静密封点管理,消除跑、冒、漏、滴,努力降低泄漏率,搞好环

境卫生,做到文明生产。

7、发现设备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按有关规程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并上报总控室及有关岗位,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

三、对维修人员的要求

1、定时上岗检查和维护,主动向操作运行人员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做好记录。

2、发现缺陷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予以消除。

3、对设备认真进行点检,状态监测,延长设备运行周期,不断提高维修水平。

篇三:520XX-2放射诊疗设备管理制度及职责放射诊疗设备管理制度及职责

目录

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3页

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工作管理制度4页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4页放射防护组织机构4页

医院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度5页

特殊人群X射线检查有关规定5页医用诊断X射线安全防护制度6页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6页

医用诊断X射线影像质量控制制度7页电离辐射危害告知7页

放射诊疗医疗质量管理制度8页

放射诊疗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制度8页放射诊疗科室主任职责8页

放射诊疗科主任医师职责9页

放射诊疗科主治医师职责9页

放射诊疗科医师职责9页

放射诊疗科技师职责9页

放射诊疗科技士、技术员职责9页

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我院特制订本规定:

一、采用有效的职业病放射场所防护设施,并为放射工作人员及患者提供个人使用的放射防护用品。为个人提供的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护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二、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放射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计量仪。

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及患者使用的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修、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三、实施专人负责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工作,并确保监测计划和实施处于方案正常运行状态。按照国家有关放射卫生的法规、标准等规定,定期委托经省卫生厅认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本医院放射诊疗设备进行医学影像质量控制和放射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存入本医院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放射工作人员本人公布。

发现放射诊疗设备及放射工作场所检测数据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

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治理后,经检测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开展放射诊疗工作。

四、放射工作人员及放射防护负责人应当接受放射防护知识和法规培

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安全有效的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

按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和《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规范》要求,对本单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放射卫生防护知识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培训,普及放射卫生防护知识,督促放射工作人员遵守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放射工作人员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放射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放射工作人员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本单位应对其进行教育。五、对从事接触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的放射工作人员,本单位将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定期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放射工作人员。

本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不符合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标准的人员从事放射工作;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工作人员从事其所禁忌的放射诊疗工作;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工作人员,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作人员不得调离岗位及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六、为放射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

保存。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工作人员的职业史、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工作人员离开单位时,可以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盖章。

七、切实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权益不受侵害。放射工作人员的保健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保健休假按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要求,在国家统一规定的休假外,放射工作人员每年可以享受保健休假2-4周。享受寒、暑假的放射工作人员不再享受保健休假。从事放射工作满20年的在岗放射工作人员,由本单位利用休假时间安排健康疗养。

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工作管理制度

一、医疗机构应当具备与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相适应的条件,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后方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

二、医疗机构设置放射诊疗项目,应当按照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的类别,分别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竣工验收和设置放射诊疗项目申请。

三、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专(兼)职的管理人员,定期检查放射诊疗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度的落实情况,保证放射诊疗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四、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防护设施进行放射防护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者标准。

五、医疗机构应当制定与本单位从事的放射诊疗项目相适应的质量保证方案,遵守质量保证监测规范。

六、医疗机构应按相关法规规定定期组织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放射防护安全知识培训,保证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制定本制度。

1、本院放射工作人员的范围为院内从事放射诊疗活动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

2、医务科负责本院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和放射防护培训档案,并妥善保存。

3、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必须是正规学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人事科对新录用或调入的拟从事放射诊疗的人员必须依据有资质的体检机构出具的上岗前体检报告,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才可以录用。

4、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上岗前,医务科应为其配备个人剂量计,及时安排其接受放射防护法规和防护知识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明,向有管辖权的卫生行政部门为其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

5、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每2年到有资质的体检机构进行一次职业健康

检查,脱离放射工作岗位时也应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检查结果由医务科在7日内如实告知本人,并将结果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档案中。发现不宜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的,根据体检机构的意见及时调离放射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需要复查和医学随访观察的,及时予以安排。

6、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按照规定佩带个人剂量计,每3个月检测一次,检测结果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档案中,对于个人剂量高于剂量限值1/4时,必须由医务科查明原因,告知本人并采取相应措施。

7、放射工作人员每2年必须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并将培训情况及时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档案中。

8、对怀孕或在哺乳期间的妇女,不得安排应急处理和职业性内照射工作。

9、放射工作人员在职业健康监护、个人剂量检测、防护培训中形成的档案以及《放射工作人员证》归医院所有,由医务科统一保管,终生保存。放射工作人员有权查阅、复印本人的档案,医院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复印件上签章。

医院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保证放射诊疗质量和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防止放射性危害,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放射性建设项目的评价,放射诊疗设备、工作场所及防护设施的定期检测工作。

2、医务科负责本院的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工作,建立并保存检测与评价档案。

3、医院新、改、扩建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应在建设项目施工前委托具有省卫生厅资质认可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取得评价报告后及时向有管辖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经审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并取得认可批复文件后,方可施工。

4、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委托原预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取得评价报告后及时向辖区有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并变更《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方可投入使用,未经竣工验收合格不得结清项目施工有关经费。

5、正常使用的放射诊疗设备,应每年委托省卫生厅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进行一次状态检测;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设备也应经省卫生厅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6、本院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和防护设施应当每年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对检测发现有明显辐射泄漏的,应根据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和检测机构的建议进行整改,整改后应及时进行复测,确保整改到位。

7、检测与评价有关报告应向放射工作人员告知,妥善保存,并及时向辖区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特殊人群X射线检查有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我院特制订本规定。

一、儿童X射线检查

1、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儿童X射线诊断适应症,应优先考虑非电离辐射检查方法,确有正当理由方可申请X射线检查;

2、未经特殊允许不得用儿童做X射线检查的示教和研究病例;

3、除临床必需的X射线透视检查外,应对儿童采用X射线摄影检查;

4、必须注意到儿童对射线敏感,其身体较小由布衣控制体位等特点,采用相应有效防护措施;

5、使用移动设备在病房或婴儿房内作X射线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减少对周围儿童的照射,不允许将有用线束朝向其他儿童;

6、对婴儿进行X射线检查时,一般不使用滤限栅;

7、对儿童进行X射线检查时,应使用固定儿童体位的设备。

二、育龄妇女和孕妇X射线检查

1、严格限制对育龄妇女进行X射线检查;

2、对育龄妇女、孕妇必须优先选用非X射线检查普查方法。根据临床指征确实认为X射线检查是否是合适的方法时,应尽量采用X射线摄影代替透视;

3、对有生育计划的育龄妇女进行腹部或骨盆部位的X射线检查时,严格使检查限制在月经来潮后的十天内进行。对月经过期妇女,除有证据表明没有怀孕以外,均应当作孕妇看待;

放射防护设备管理制度

放射防护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广东省范围内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工作监督和管理。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放射诊疗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审查与管理 第四条开展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应当具备与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相适应的条件,并取得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放射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以下简称放射诊疗许可)。 开展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向地级以上市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地级以上市卫生行政部门不得再次委托。 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各地级以上市卫生行政部门每年1月31日前将上一年度辖区内放射诊疗监管情况报送省卫生健康委。 第五条放射诊疗许可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医疗机构名称、负责人、地址、许可项目、校验记录; (二)证书编号、发证机关、发证日期; (三)许可范围(副本); 医疗机构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后,到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相应诊疗科目登记手续。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许可情况,将医学影像科核准到二级诊疗科目。 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或未进行诊疗科目登记的,不得开展放射诊疗工作。 第六条开展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是放射诊疗安全、放射性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并对本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违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开展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放射诊疗、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本机构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定期检查放射诊疗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度的落实情况,保证放射诊疗的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八条医疗机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的,应当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向承担放射诊疗许可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 (一)医疗机构在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预评价报告应如实描述评价项目的建设现状;职业病危害分类为危害严重类的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和涉及敏感公众人群的职业病危

医院放射科管理制度范本8篇

医院放射科管理制度范本8篇 管理制度是对一定的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它是实施一定的管理行为的依据,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各种管理制度,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医院放射科管理制度范本(一) 一、放射科工作制度 1、根据临床医生填写的要求摄片检查部位决定摄片规格,并登记编号,认真、及时做好摄片和报告工作。 2、按照临床医生填写的要求透视检查项目进行透视,遇到可疑病例应推荐摄片检查。 3、建立各种位置投照条件,保证片子质量。 4、遇到疑难病例请临床医生参与讨论,或送外院会诊。做好信息反馈工作。 5、未经科主任或院领导批准,不得擅自为外来人员免费进行各种检查。 6、暗室持续整洁干燥不漏光。 7、图像资料统一保管,专人负责。借片需办理借片手续。 8、装卸片子与冲洗均按暗室操作顺序进行。 9、各种造影务必预约登记,发放《病人术前注意事项单》,写好摄片检查报告。 10、精神病人检查时,务必由家属或工作人员陪同,以防意外,不合作病人应经临床医生初步治疗,安静合作下检查。 11、发现差错事故及时讨论找出原因,并作好登记,提出改正措施。认真开展室间与室内质控工作。 12、下班前关掉所有机器,搞好机房办公室卫生及环境卫生等。 13、在科主任领导下读片,报告描述客观,字迹清楚,填写完整。结合临床定期检查影像与诊断报告质量。 14、持续片子但是期,不受潮,暗盒不污染,不发霉,及时更换

药液。 二、放射科安全制度 1、下班前要检查关掉机房所有电器。 2、暗室工作时除恒温器外,关掉窗和红灯。 3、下班前办公室门窗和水电需关掉。 4、工作人员和检查病人严禁在机房和暗室吸烟。 5、指定专人作好安全记录。 三、放射科借片制度 1、住院病人借片时,由临床医生填写借片单,片子及时归还。 2、外借摄片,有关人员须填写借片单,并经医务科批准,要求期限内归还。每张照片付押金。 3、职工借片须填写好借片单,阅毕须及时归还。 四、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 1、严格限制非相关人员进入导管室,进入人员务必戴口罩戴帽子换鞋更衣。 2、连台手术时,医护人员应更换手术衣,地面及器械台用消毒液消毒,并作空气消毒。 3、严格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一次性使用导管不得重复使用。 4、务必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定,术中应注意自己及他人有无违反无菌操作,并及时纠正,尽量缩短操作时间。 5、加强不界定器械的消毒,应按照去污清洁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 6、浸泡消毒的容器上应标明消毒液更换时间,并定期更换,每日监测浓度。 7、坚持清洁卫生制度,每一天紫外线消毒一小时,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 五、放射科接诊登记及资料保管制度 1、详细了解申请检查病人病情和检查目的,根据不同要求准确预约。 2、复诊病人,须查找其初诊检查资料,与复诊资料对照诊断。

医院放射诊疗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放射诊疗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近年来,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放射诊疗设备在医院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与之伴随而来的是潜在的安全风险。为了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医院必须建立起严密的放射诊疗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医院应当成立专门的放射诊疗设备安全管理团队。该团队应由具备相关 背景知识和经验的医疗专业人员组成,如医学物理学家、放射线技术专家和医院管理人员。团队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相关治疗和诊断方案、规定安全操作流程、培训医护人员、监督设备运行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他们还应与厂商合作,确保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校准,并且负责更新设备的软件和升级操作系统。 其次,医院应制定详细的设备使用标准操作程序。这些程序应包括设备的开关 机步骤、辐射剂量监测和记录要求、辐射防护和个人防护措施等。所有医护人员都应受到系统的培训,确保他们熟悉并能正确执行这些操作程序。医院还应定期进行现场演习和模拟训练,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医院应建立起完善的设备故障报告和处理机制。医院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设备,确保其功能正常。一旦发现故障,应立即向设备管理部门汇报,并及时采取措施修复。同时,医院还应建立起设备故障的归档和分析系统,以便在真实的数据基础上不断完善设备管理措施。 第四,医院应加强辐射防护措施。放射线具有一定的穿透力和伤害性,因此医 院应根据不同设备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辐射防护指导方针。医院还应确保防护材料的供应充足,并定期监测和检测医疗环境内的辐射水平。医院还应加强员工的辐射防护培训和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 最后,医院应建立起放射诊疗设备的数据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应能够记录和存 储设备的操作记录、患者的辐射剂量、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等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医院可以及时发现设备使用中的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放射科管理制度(优秀10篇)

放射科管理制度(优秀10篇) 放射科登记制度篇一 1、建立疑难及误诊病例随访制度,指定临床科室住院医师成立随访小组,对有手术病理结果病例进行定期随访并对照、分析、统计。 2、对有手术病理结果的病例,以月为单位进行统计,并计算出每月的放射手术病理符合率。 3、以影像诊断和病理诊断对照,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作为统计结果。 3、X线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放射科医师应积极主动配合临床进行放射检查,正确填写检查报告,严格查对,准确发出。 4、全部放射照片应由放射科登记、编号、归档、统一保管,如需借出,应办借出手续,以保证归还。 5、实行定期读片制,经常研究放射诊断与摄片技术,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6、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要妥善安排休假。 7、注意用电安全,工作完毕应切断电源,严防差错事故。仪器设备应有专人负责保养,并定期检修。 8、妥善维护放射科器械,注意电离辐射,减少放射污染,节约成本,尽量及时出片。 放射科管理规章制度篇二 一、同安区医院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1.全科室人员必须把医疗护理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强化质量意识,自觉接受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的检查监督。 2.认真落实和严格执行科室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成立由科主任领导的,包括诊断和投照技术组及导管组人员组成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诊断和投照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4.坚持实行每日早间集体读片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规范诊断报告的书写。 5.坚持实行技术读片制度,由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人员对照片质量进行讲评。 6.加强质量管理力度,严肃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 7.明确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三基”培训,定期进行考核。 8.加强影像资料的管理,实行入库前再次检查核对和借片制度。 二、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 成员: 三、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放射科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在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对其负责。 2.落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的操作规程,医疗质量标准及措施。 3.建立健全本科室医疗工作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4.定期开展活动,每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科及上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5.对职能部门反馈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落实整改。

放射科设备质量控制制度

放射科设备质量控制制度 一、引言 放射科作为医疗机构中重要的诊断和治疗部门,承担着对患者进行放射性检查和治疗的任务。为确保放射科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制度是必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放射科设备质量控制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设备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 放射科设备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放射科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能够提供准确、可靠、安全的放射性检查和治疗服务,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三、质量控制内容 1. 设备日常巡检 1.1 定期检查设备外观,确保设备无损坏、松动或污染等情况。 1.2 检查设备电源和电缆连接是否正常,确保电气安全。 1.3 检查设备的冷却系统、通风系统和排气系统,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1.4 检查设备的控制系统和显示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1.5 检查设备的辐射防护装置,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1.6 记录巡检结果,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2. 设备质量保证 2.1 定期进行设备校准和校验,确保设备的测量准确性和重复性。 2.2 定期进行设备性能测试,包括分辨力、噪声、线性度等指标的检测。

2.3 定期进行设备的质量保证测试,包括曝光剂量、输出剂量、剂量均匀性等指标的检测。 2.4 定期进行设备的环境监测,包括温度、湿度、辐射水平等指标的检测。 2.5 设备维护保养,包括定期更换耗材、清洁设备、消毒等工作。 3. 人员培训与质量控制 3.1 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包括设备操作、质量控制知识、辐射防护等内容。 3.2 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培训的内容、时间和参与人员。 3.3 定期进行质量控制知识考核,确保人员对质量控制的理解和掌握。 3.4 对新员工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 四、质量控制记录与管理 1. 建立质量控制记录表,记录设备的巡检、校准、校验、性能测试、质量保证测试、环境监测等工作的结果。 2. 对质量控制记录进行归档和管理,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 建立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明确质量控制的责任部门和人员。 4. 定期进行质量控制管理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 五、质量控制的监督与评估 1. 建立放射科设备质量控制的监督与评估机制,由质控部门负责监督和评估工作的开展。 2. 定期进行设备的质量控制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设备购置、更新和维护的参考依据。

医院影像科介入放射的管理制度

医院影像科介入放射的管理制度背景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需 要接受影像学检查和治疗。其中,介入放射治疗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 治疗手段,但同时也存在着较高的风险。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介入放射管理 制度,包括设备维护、操作规范、人员培训、安全保障等方面。本文 将介绍医院影像科介入放射的管理制度,以帮助医院建立科学、规范 的管理体系。 设备管理 医院应对介入放射治疗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具体措施包括: •设备安装:介入放射治疗设备应由专业的安装公司进行安装调试,并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全、稳定工作; •定期维护:医院应制定定期保养计划,对介入放射治疗设备进行 定期保养、检测、维修,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减少故障风险; •质控管理:医院应建立质控管理体系,对介入放射治疗设备进行 质控检测,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准确性和稳定性。

操作规范 介入放射治疗操作规范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影像科医生和技术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根据规范和标准操作流程执行介入放射治疗。具体要求包括: •培训考核:医院应对从事介入放射治疗的医生和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工作流程:医院应对介入放射治疗的工作流程进行明确规定,包括设备准备、术前评估、手术技术、术后观察等环节; •术中监控:医院应对介入放射治疗进行术中监控,包括对患者和设备的监测和记录,确保治疗安全和有效。 人员培训 影像科的医生和技术人员是介入放射治疗的关键人员,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为此,医院应采取以下培训措施: •岗前培训:新员工应接受系统性培训,了解影像科的工作流程、术前准备和介入放射治疗的技术要求; •定期考核:医院应对每位从事介入放射治疗的医生和技术人员定期进行业务考核,以检测和掌握其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

放射科设备台帐管理制度

放射科设备台帐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放射科设备的管理,保障医疗设备的安全运行,维护医疗系统的正常秩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放射科的所有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第三条放射科设备指放射科使用的放射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X射线机、CT机、核磁 共振仪、超声诊断仪、数字化X光摄影设备等。 第四条放射科设备的台帐管理,是指对放射科设备的基本信息、运行情况、维护记录等进行登记和管理。 第五条台帐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第六条台帐管理主要内容包括设备基本信息登记、设备维修记录、设备保养记录、设备故障记录等。 第七条台帐管理应遵循“实事求是、公平公正、便于查询”的原则。 第二章设备基本信息登记 第八条放射科设备的基本信息登记,是指对设备的型号、制造厂家、安装时间、技术参数等进行详细记录和登记。 第九条放射科设备的基本信息登记应由放射科设备管理员负责,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条放射科设备的基本信息登记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制造厂家、出厂编号、安装位置、安装时间、使用科室、技术参数等。 第十一条放射科设备的基本信息登记表应定期更新,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第十二条新购进的设备应及时登记,确保设备信息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第三章设备维修记录 第十三条放射科设备的维修记录,是指对设备维修过程的记录和管理。 第十四条放射科设备的维修记录应当详细记录维修的具体情况、维修的人员、维修的时间等。 第十五条维修记录应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记录,确保记录的规范和统一。

第十六条维修记录表应由维修人员填写,并由设备管理员审核签字。 第十七条维修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便于日后查询和复核。 第四章设备保养记录 第十八条放射科设备的保养记录,是指对设备的保养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 第十九条设备的保养记录应当详细记录设备的保养情况、保养人员、保养时间等。 第二十条保养记录应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记录,确保记录的规范和统一。 第二十一条保养记录表应由保养人员填写,并由设备管理员审核签字。 第二十二条保养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便于日后查询和复核。 第五章设备故障记录 第二十三条放射科设备的故障记录,是指对设备的故障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 第二十四条设备的故障记录应当详细记录设备的故障情况、故障处理情况、故障处理人员、故障处理时间等。 第二十五条故障记录应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记录,确保记录的规范和统一。 第二十六条故障记录表应由故障处理人员填写,并由设备管理员审核签字。 第二十七条故障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便于日后查询和复核。 第六章设备管理责任 第二十八条放射科设备管理员应对设备的管理负有直接责任,确保台帐管理的有效运行。 第二十九条放射科设备管理员应组织对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行定期调查和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三十条放射科设备管理员应负责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进行安排和监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三十一条放射科设备管理员应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并对检修和保养的情况进行记录和汇总。 第三十二条对于发现设备故障和问题,设备管理员应及时安排专人进行处理,并对处理情况进行记录和总结。 第三十三条放射科设备管理员应对设备管理制度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

放射科管理制度

放射科管理制度 放射科管理制度是放射科内部管理的基础性规范,旨在保证放射科内部的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放射科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放射科管理制度包含了多方面内容,包括放射科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诊断涉及放射线的操作规范、放射源的管理、放射防护、员工培训及考核等内容。本文将详细介绍放射科管理制度。 一、放射科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放射科设备是医院重要的诊断工具,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对于影响医院的影像诊断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至关重要。为了确保放射科设备能够稳定运行,保证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尽可能的下降,制度规定设备维护应定期进行,重点对X线机、CT机和核磁共振设备等大型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 二、诊断涉及放射线的操作规范 为确保放射科在使用放射线进行诊断时的安全性,规定了相关操作缜密的防护措施。对放射科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常规的技术培训和操作指导,建立相应的标准操作规范,并启用特定工作岗位的人员进行放射源的特殊管理和监督。 三、放射源的管理 由于放射源的辐射量是非常强烈的,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风险

控制措施,制定相应的放射源管理制度成为必须。制度规定了放射源的存储、使用、拦截和处理等安全标准和管理措施,需要保证放射源确保处于安全状态。 四、放射防护 防护人员对于放射科的工作安全意义重大,是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环节,对其进行培训、保护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具备必要性。放射科为了确保不会产生辐射污染,限制其他工作人员与辐射源接触的时间和距离,在需要进行分离的区域、隔离及退役化等工作,制度明确定义各种预防措施和演练。 五、员工培训及考核 放射科下属人员的知识背景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到放射科的服务能力和工作质量,规定建立人员培训的制度和标准,围绕人员技术和安全方面进行培训和考核,以确保放射科内部的员工都能具备较强的操作技能,遵守相关的工作规定,并且对于安全意识与防护意识需要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放射科管理制度是保障放射科工作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性制度,通过规范的管理流程和严格执行,降低了放射科内部工作风险,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和医疗服务的效率。

放射影像设备管理制度

放射影像设备管理制度 一、总则 1.本制度是为了规范和管理放射影像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障医院放 射影像科的工作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确保医疗质量。 二、设备使用 1.使用放射影像设备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医疗背景知识和专业技能,并持有相关的证书和资质。 2.使用放射影像设备前必须进行操作培训并通过考试,获得操作资格 证书。 3.严禁未经允许的个人操作、开启或关闭放射影像设备。 4.放射影像设备的使用必须按照操作手册和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严禁随意变更设置参数。 5.使用结束后,必须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三、设备维护 1.放射影像设备定期维护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科室需要制 定详细的设备维护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2.放射影像设备维护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不能由非专业人员擅自进行。 3.维护人员必须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

4.在维护过程中,维修人员必须依据设备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手册执行,不得随意更换或调整设备部件。 5.维修人员在进入放射影像设备使用区域前,必须佩戴防护装备,并 遵守防护规程。 四、设备管理 1.放射影像设备的日常管理由科室负责人进行,负责设备的保管、调 配和维修等工作。 2.科室负责人必须保证放射影像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其使用的可靠 性和安全性。 3.放射影像设备的保管人必须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 设备的开启时间、关闭时间、使用人员等。 4.如发现放射影像设备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必须立即上报维护人员 进行处理。 5.放射影像设备的调配必须事先进行排班,确保设备的正常供应,并 保证病患的诊断需求。 五、设备安全 1.放射影像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如防护措施、防护装 置等必须安装完善。 2.医院必须定期对放射影像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其安全性能符合 要求。

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放射科管理制度

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放射科管理制度 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是医院诊疗质量保障体系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也是保障患者安全、确保医疗过程准确的必要手段。下面从放射科管理制度方面简要阐述一下 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一、放射科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为了规范和管理放射科诊疗过程,医院应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并明确责任人、流程、管理要求等内容。制度应根据医院实际情况,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规范文件的要求,针对不同的诊疗项目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确保管理制度的可落实性和可操作性。制度的实施是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医院应通过培训、考核、督导等方式,确保制度 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 二、仪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管理 仪器设备是放射科诊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医院应做好设备的选购、安装、调试和验收工作。同时,规定仪器设备的操作标准和技术要求,保证设备的精准 度和稳定性。医院应建立仪器设备维护机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以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三、医学物理专业人员的聘用和管理 医学物理专业人员是放射科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人才,他们具有严格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医院应进行招聘、培训并管理这些专业人才,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和业务 培训,引导和规范他们的管理行为,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四、放射诊疗的操作要求和流程

放射科诊疗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和操作复杂的检查和治疗过程。为了确保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医院应制定放射科操作要求、诊疗流程和规范操作标准。医院应建立放射科诊疗档案,记录每个患者的操作过程和药物使用情况。 五、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放射科管理中,安全是重中之重。医院应制定放射诊疗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对静脉化疗、使用放射性药物、放射性手术和介入治疗等高风险操作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保证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安全。 六、质量控制和管理评价 为了确保放射科诊疗工作的准确可靠和实用性,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和管理评价机制。医院应通过质控方案、巡回检查、流程标准化等方式,对放射科诊疗过程进行监督督导,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保持服务的高质量和良好口碑。 七、医学伦理和法律问责 放射科管理中,医学伦理和法律问责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医院有义务对医务人员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律培训,将医疗活动纳入法律框架中,为患者提供法律保障。医院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放射科诊疗工作的问责和法律机制,对不符合诊疗要求、出现不良后果和损失的行为要严格追究责任。 总之,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的建设与实施,是医院诊疗质量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医院应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操作、增强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形象。

医用辐射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医用辐射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规范医用辐射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提高放射诊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制定本《医用辐射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的所有医用辐射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包括X射线、CT、核医学、 介入放射、放射治疗等各类医用辐射设备。 三、责任主体 1. 医院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医用辐射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并配合卫生监督部门进行设备 的定期检查和评估; 2. 医学影像科、放射治疗科等科室负责医用辐射设备的使用和操作; 3. 医院领导对医用辐射设备的安全管理负最终责任。 四、设备购置与更新 1. 医用辐射设备的购置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并获得相应的批准文件; 2. 医用辐射设备的更新应当根据设备的使用年限和技术水平进行,并结合科室的实际需求,由设备管理部门提出更新计划并经医务部门批准。 五、设备日常管理 1. 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医用辐射设备的日常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例行维护和检测; 2. 医用辐射设备的使用人员应按照操作手册和技术规范进行设备操作,并及时向设备管理 部门报告设备的异常情况; 3. 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使用记录和维护记录,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六、设备安全防护 1. 医用辐射设备的使用人员应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 2. 医用辐射设备的使用人员应佩戴符合规定的防护服、手套等防护用品,并保持设备操作 室的清洁和干净; 3. 医院应定期对医用辐射设备的辐射剂量进行监测,确保设备的辐射剂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七、设备事故处理 1. 若发生医用辐射设备的故障或事故,使用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 2. 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紧急维修和处置,并向医务部门汇报事故情况; 3. 医务部门应及时组织人员对事故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和处理。 八、设备培训和考核 1.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医用辐射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有良好的 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 医院应配备专门的培训人员进行培训,并定期开展设备操作技能及安全防护知识的考核。 九、设备评估和监督 1. 医用辐射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应定期接受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和评估; 2. 医用辐射设备的使用情况应定期向医务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进行报告,并接受其监督和 指导。 十、法律责任和纪律处分 对违反本制度的医务人员,医院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进行处理,并保留追 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十一、附则 本制度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并于制定后送相关科室和人员宣传和执行。 以上就是本医用辐射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全院人员认真执行,做好医用辐射设 备的使用和管理工作,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放射科设备管理制度

放射科设备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了规范和加强放射科设备的管理工作,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的所有设备,包括X射线机、CT机、核医学设备等。 三、设备的购置和更新 1. 放射科设备的购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必须具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明,且符合国家标准。 2. 放射科设备的更新应根据使用寿命和技术状况进行,必须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规定。 3. 购置和更新设备必须经过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审批,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采购和验收。 四、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1. 放射科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必须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2.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维护和保养工作的记录必须详实,包括维护日期、维护人员、维护内容等,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 五、设备的使用管理 1. 放射科设备的使用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必须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且经过相关培训。 2. 设备的使用应按照严格的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3. 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放射防护规定,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辐射对身体造成伤害。 4. 设备的使用记录必须详实,包括使用日期、使用人员、使用内容等,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 六、设备的质量控制 1. 放射科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必须按照标准程序进行,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设备的质控工作包括日常的定期校准、定期质量管理和定期质量评估等内容。 3. 设备的质控记录必须详实,包括质控日期、质控人员、质控情况等,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 七、设备的维修和故障处理 1. 放射科设备的维修和故障处理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必须及时响应并进行处理。 2. 设备的维修和故障处理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维修和故障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4. 维修和故障处理工作的记录必须详实,包括处理日期、处理人员、处理内容等,以备日 后查阅和追溯。 八、设备的安全管理 1. 放射科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必须做好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确保 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2. 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日常的安全巡检、设备的防护措施、设备的警示标识等内容。 3. 设备的安全管理记录必须详实,包括巡检日期、巡检人员、巡检内容等,以备日后查阅 和追溯。 九、设备的报废处理 1. 放射科设备的报废处理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必须经过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审批。 2. 设备的报废处理过程中必须做好设备的清理和封存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无害化处理。 3. 设备的报废处理记录必须详实,包括报废日期、报废原因、报废处理过程等,以备日后 查阅和追溯。 十、附则 1.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放射科设备管理部门。 2.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开始施行,如有调整或修改,需经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审批。 3. 本制度未涉及的事项,可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标准进行处理。 以上就是放射科设备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放射科设备管理工作有所帮助,确保患 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医院放射防护管理制度

医院放射防护管理制度 1.目的:为规范放射工作人员操作,加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保证工作人员、患者和设备的安全,符合卫生部门和环保部门对我院执法检查的要求。 2.范围:全院。 3.定义:放射防护针对所有院内可能存在的辐射风险的防护。 4.权责:无。 5.制度内容 5.1总则 5.1.1放射工作人员要加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心,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 5.1.2展开放射介入、放射诊断、放射治疗、核医学的人员必须按照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级各类人员应熟悉放射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发生。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必须立即切断主机电源,保护病人和自身的安全。 5.1.3放射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防护警戒线、报警装置或工作指示灯,放射诊疗场所必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 5.1.4操作人员在放射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查室,确实因病情需要,必须陪同检查者,应给与必需的防护用品。

5.1.5医院发生辐射事件后立即启动《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5.2放射工作人员保健:放射工作人员包括从事放射诊断、放射治疗、放射介入、核医学科项目的员工。使用部门有放射科、核医学科、放疗中心、口腔科、介入科、内镜中心、体外碎石、骨科等。 5.2.1对从事放射工作的员工按照国家规定定期进行放射卫生标准与技术规范的培训,提高放射工作人员对电离辐射防护安全知识。以放射防护最优化为原则,将一切必要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5.2.2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健康体检。 5.2.3就业后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每2年至少接受1次健康体检,如发现异常必须定期复查,如多次异常由授权专家会诊提出治疗方案或处理意见。 5.2.4在放射工作人员离岗时对其进行健康体检。 5.2.5体检结果对放射工作的适应性意见由授权的医学检查医师提出。 5.2.6放射工作人员上班必须佩带个人剂量监测仪。个人剂量监测仪每季度送交至具备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1次,并尊重检测报告所指出的问题,按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5.2.7医务部负责管理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档案,内容包括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和个人剂量监测报告等。医务部须及时将报告结果上报辐射安全委员会,并向相应科室反馈。 5.2.8全院铅衣由医学工程与信息部按照科室编号、登记,根据

放射性设备管理制度

放射性设备管理制度 1. 引言 放射性设备是指运用放射性同位素或放射性发射装置的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设备。由于放射性物质具有一定的辐射危害性,为确保放射性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制定本管理制度。 2. 目的 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放射性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确保放射性设备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3. 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和管理放射性设备的单位。这些单位包括但不限于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工业企业等。 4. 职责与义务 4.1 单位职责 使用和管理放射性设备的单位有职责: •制定放射性设备使用和管理方案,明确设备的用途和操作规程。 •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放射性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定期组织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放射性设备的使用安全意识。

•建立放射性设备登记簿,记录设备的购置、领用、归还、维修等情况。•定期进行放射性设备的检测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保护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4.2 操作人员职责 操作人员有职责: •参加单位组织的放射性设备操作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操作,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使用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减少对辐射的接触。 •配合单位进行设备的维修和检测工作。 4.3 监督管理部门职责 监督管理部门有职责: •制定放射性设备的管理规范和标准,对各使用单位进行监督和检查。 •及时处理放射性设备的事故和异常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和调查。•定期对各使用单位的放射性设备进行评估和审核,确保其符合管理规范。•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帮助单位解决放射性设备管理中的问题。

医院放射防护规章制度

医院放射防护规章制度 一、总则 为了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医疗放射工作的正常进行,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应急预案 1.医院应制定医疗放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程序和责任单位。 2.各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三、操作规程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医疗放射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操作设备或改变操作程序。 2.使用医疗放射设备前,医务人员必须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避免设备故障导致放射泄漏。 3.医务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铅衣、铅眼镜等,确保自身安全。 4.医务人员在进行放射治疗时,必须严格按照剂量和时间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照射过量或时间过长。 5.医务人员必须熟悉医疗放射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放射的安全知识,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四、防护设施管理

1.医院应配备完善的放射防护设施,包括铅板隔离室、放射防护墙等,确保放射泄漏不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伤害。 2.医院应定期对防护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3.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使用防护设施,不得随意移动或拆卸设备。 五、辐射测量和监控 1.医院应配备辐射测量和监控设备,对医疗放射区域进行定期测量和 监测。 2.医务人员必须参加辐射测量和监控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和解读测 量数据的方法。 3.医疗放射区域的辐射剂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和规定的限值,一旦发 现超过限值,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六、废弃物管理 1.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处理废弃的放射材料和设备。 2.废弃物必须进行分类和封存,不得乱丢乱放。 3.废弃物的存放和处理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七、培训和考核 1.医务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医疗放射防护知识的培训,了解最新的技术 和规定。 2.医务人员必须通过考核,取得放射防护合格证书。 八、责任与违规处罚

医院放射科管理制度

医院放射科管理制度 医院放射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承担着重要的医疗工作任务,为医院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必要的放射影像学支持。为了保证放射科的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医院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放射科管理制度。本文将从放射科的组织架构、工作流程、设备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放射科的组织架构 1. 放射科负责人 放射科负责人是放射科的核心管理者,负责对放射科的全面管理和协调工作。其职责包括制定放射科的发展战略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和安排放射科的日常工作,监督和评估放射科人员的工作表现,以及与其他科室的沟通与协调等。 2. 放射科技术人员 放射科技术人员是放射科的专业操作人员,负责进行各种放射诊断检查和治疗操作。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熟悉各种放射设备的操作,并能够正确评估和解读放射影像学结果。 3. 放射科医师 放射科医师是放射科的医疗专家,负责解读和评估放射影像学结果,提供准确、全面的诊断报告。他们需要熟悉各种放射诊断技术和放射解剖学知识,以及相关疾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原则。 4. 放射科护士

放射科护士负责协助放射科技术人员进行放射检查和治疗操作,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对患者的关怀能力,以及对放射设备和防护措施的了解和应用。 二、放射科的工作流程 放射科的工作流程是指放射科从接到检查申请到最终报告发放的整个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接诊和登记 放射科接到患者的检查申请后,需要及时进行接诊和登记,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检查要求。 2. 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要求,放射科医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包括X线、CT、MRI、超声等。 3. 检查准备和执行 放射科技术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检查准备工作,包括祛除金属物品、注射对比剂等。然后根据具体的检查方法,进行检查操作。 4. 影像处理和解读 放射科技术人员需要对检查获得的影像进行处理和优化,然后交给放射科医师进行解读和评估。 5. 报告发放和存档 放射科医师根据解读结果,撰写检查报告,并及时发放给申请医师。同时,需要将影像和报告进行存档,以备后续查阅。

医院医学影像和放射诊断管理制度

医院医学影像和放射诊断管理制度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医学影像和放射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学影像技术通过采集和处理人体内部的影像信息,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然而,为了保证医学影像和放射诊断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医院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本文将讨论医院医学影像和放射诊断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并从人员培训、设备维护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员培训 为了确保医学影像和放射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医院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医学影像和放射诊断团队,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培训。首先,医院应该对从事医学影像和放射诊断工作的医生、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其了解各种医学影像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掌握正确的诊断方法和技巧。此外,医院还应定期组织培训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医学影像和放射诊断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学术素养。 二、设备维护 医学影像设备是医院医学影像和放射诊断工作的重要工具,因此,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至关重要。首先,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购买、验收、安装和维修等环节。医院还应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包括定期检查设备的性能,清洁设备的外部和内部部件,以及及时修复设备的故障。此外,医院还应制定设备使用规范,加强设备的安全操作培训,提高医学影像人员对设备的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三、质量控制 医学影像和放射诊断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效果,因此,医院需要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首先,医院应建立严格的 医学影像和放射诊断工作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并加强 对工作流程的监督和管理。此外,医院还应制定质量评估指标和标准,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并持续改进医学影像和放射诊断服务的质量。 综上所述,医院医学影像和放射诊断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于保证医学 影像和放射诊断工作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加强人员培训,设 备维护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管理,可以提高医学影像和放射诊断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医院应该高度重视医学 影像和放射诊断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在不断完善中不断提升医疗 服务质量。

放射科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制度

放射科设备使用制度 1.使用前应详细了解机器的性能特点;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保证正确安全使用机器设备.. 2.开机前必须检查电源质量及设备外观是否正常;严禁机器带病使用..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实保障机器安全运行及被检者的人身安全;严禁过载使用;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曝光.. 4.使用过程中要求谨慎细心;准确操作;不可粗枝大叶;草率从事..发现问题立即停止.. 5.对新上岗医技人员及进修、实习人员应先进行设备操作培训;由技师长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 6.非本科室人员使用机器设备需经科主任同意;并有本科室技术人员在场;方可使用.. 7.机器设备开机后;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岗位.. 8.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关机、关闭电源;及时向技术组长和科主任汇报;以便及时组织检修.. 9.病人检查结束后及时清理机器及机房的污物;保持机器整洁.. 10.每日记录机器设备的运行情况.. 数字化X光机日常使用维护规程 一. DR仪器注意事项 1. 探测器亮红灯时;请立即关机;然后联系厂家; 2. 若工作站软件出现不能关闭;可能是提前关闭硬件所致;或者其他原因; 可以在任务管理器的进程中进行关闭;多次关闭不行时;请重启电脑;

3. 拍片时尽量缩窗;腰椎侧位时;请让病人左手靠近探测器即病人面向立柱; 4. 请不要更改系统时间如果更改会导致系统无法使用;对此造成的损失由当事人负责; 5. 更改工作站软件设置后;请重新登陆;保证更改生效.. 二、DR操作注意事项 1. 只有拍胸片距离为1.8米;其余部位均为1米; 2. 拍腰椎、腹部、骨盆、胸椎时需要加滤线杉;其余部位均不需要加滤线杉; 3. 拍片时注意缩窗; 4. 每天早上值班人员需打扫卫生;开机进入拍片状态; 5. 仪器每天中午下班需要关机;下午上班后再开机; 6. 晚班时间有病人时再开机;没有病人时请将整个DR系统关闭; 7. DR系统工作站电脑禁止插U盘和可移动存储设备;否则造成的数据丢失 8. 严格按照开关机操作流程操作.. 三、DR开关机流程 1. 打开电器柜控制开关; 2. 曝光操作台开机; 3. 打开UPS电源开关; 4. 打开控制台工作站电脑; 5. 进入软件;平时禁止使用工作站电脑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 6. 关机顺序与上顺序相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