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墙上的斑点》点评

《墙上的斑点》点评

《墙上的斑点》点评
《墙上的斑点》点评

《墙上的斑点》课例点评

安徽省肥东第一中学宣沫

说是对这节课例进行点评,对我而言,愧不敢当。王屹宇老师是我景仰的一位老师,学识丰富,人品贵重,极富个人魅力。各位老师从刚才的课例观摩中应该是饱览其风的。按会议要求,现只想就本课谈一点个人感受,实是班门弄斧,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王屹宇老师此次选择执教的是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对学生来说,这是挑战阅读习惯的一部小说,对教者来说,这也是挑战教学能力的一节课。但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度,教学过程的充实性与流畅性,教学效果的良好度以及师生个性的展现上,无疑这是一堂非常成功且非常精彩的课。

一、这节课始终紧抓住《外国小说欣赏》这门课的课程宗旨

《墙上的斑点》选自《外国小说欣赏》选修本,该册书的主编曹文轩教授在书的前言中指出,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通过简约介绍,最终目的是初晓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五个系列选修课的教学”的“小说与戏剧”模块教学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

王老师的课很好地体现了《外国小说欣赏》的课程特点。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始终把欣赏与感知作为核心:欣赏作者思维的流淌,欣赏作者思想的沉淀,欣赏错综复杂的外表下整饬有法的内在结构之美;感知意识

流小说的流派风格,感知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历史背景的文化特色,感知作者复杂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与此同时,王老师的课很好地体现了作品阅读欣赏要重视实践活动的宗旨。他并没有把意识流小说的定义简单化地告诉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去逐渐认知。在教学中,他选择了由传统意义上小说的分析方法,即分析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入手,让学生初步感知到这部小说的基本特点:时间上,显得模糊、立足于瞬间;地点上,局限于小屋;人物上,只有我和可以推测的丈夫;情节上,探究墙上的斑点究竟为何物。王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不断深入阅读实践,学生逐渐发现原有的几个要素似乎并非如前所想:时间上,回忆包容了过去、现在、未来,瞬间成为永恒;地点上,从细狭的锁眼谛视生命与世界;人物上,人物的存在显得次要,更多的让位于思考;情节上,情节让位于感受。在逐渐清晰中最终水到渠成地引入意识流小说的介绍。

同样,在对作者的介绍上,王老师也并没有开门见山地简单告知,避免了学生在阅读之初就受着固有观点的束缚,从而造成阅读偏见,丧失阅读快感。而是把阅读本文的路径交由学生主体自由探究:学生本着自身的爱好特长,依据自身的经验积累,向着预设的阅读目标自由地探究着文本的意义,找寻着理解的规律,享受着实践的快乐,体验着收获的幸福。不难看出,在王老师的积极引领下,学生依托着文本,循着思路,在逐渐走进伍尔夫的内心世界和生命过程中时是何等地激动与难忘。在收获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时,没有理由否认王老师的学生会向着更高的语文学习目标不断迈进。

二、这节课准确地理解了《墙上的斑点》的文本特点

《墙上的斑点》和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英国乔伊斯的《尤里西斯》和美国福克纳的《喧嚣与愤怒》一样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之作。坦率地讲,很多人读完后都以痴人说梦、不知所云来概括。全篇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场面,没有冲突,没有时间、地点等的介绍,甚至没有人物,只有一个在自我世界里几乎与外部世界切断了一切联系的自由驰骋的“我”。根据传统的小说分析法来判断,这个“我”其实也算不得人物,最多起到线索的作用,是这个“我”将一些看似毫不关联的意象组合成块。小说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绵绵不绝的思绪,是跳跃性很大的联想,是从生命的深潭里泛起的涟漪。总之,作为小说,它全然没有我们通常所说的小说要素,我们对它的性质大约也只能作这样的界定:反小说的小说,用流行的术语表示就是意识流小说。

我认为,和传统小说相比,以《墙上的斑点》为代表的意识流小说,存在有以下不同:

1、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常以内心独白的方式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墙上的斑点》描写主人公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剖析内心的奥秘,把探索的注意力凝聚在人物的灵魂世界。此外,意识流小说主张取消作品的故事情节,排除他性,让人物自己直接展开自己的意识活动过程。在意识流小说里,即使是描绘环境、外貌、举止和性格,都不是作家从旁叙述,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回忆、体验、感知和想象,以内心独白的形式表现出来。

2、自由联想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艺术特征。自由联想包括事实与梦幻、现实与回忆的相互交织,来回流动。常规小说的联想属于一般正常的联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有规则,有方向。意识流小说家在运用自由联想时,却表现出意识流动的跳跃性、随意性和突兀多变、无规则的特点。《墙上的斑点》写主人公看到墙上的斑点,思绪就“一哄而上”,想到人生的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这一连串的“自由联想”展现了主人公头脑中意识流动的随意性、跳跃性。

3、打破时空界限,立体交叉式的叙述形成了多层次结构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特点。传统小说的回忆倒叙,虽然也有将时序颠倒、打破时空界限的,但在具体“回忆”的那段时间,时序依然是正常有序的。意识流小说则不同,它们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时,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倒置,甚至互相渗透,而导致作品在时间与空间上形成多层次的结构,颇具立体感。《墙上的斑点》中主人公的遐想,由“斑点”发端,古今中外,远近高低,各尽其妙。

顾名思义,意识流体现为意识流动。很多教师在执教意识流作品时,受常规思维影响,常常陷于理清结构的泥潭,紧盯结构不放,关注的重心落在探究片段间的相互联系上,从环环相扣、前后呼应去把握意识流小说的意识流动的风格特征,看上去似乎是对的,实际上并非如此。我认为,学生学过意识流小说,如果只知道意识流小说的意识流动指的是环环相扣,前后照应,还不如没学小说,最起码只是不知道而已,不至于留下一个片面的认识.说得严重一点,不学的倒比学的同学好,索性不知道,以免知道个不确

切的结果,今后还得花时间,花心思去纠正。

王老师对教材的解读给了我们教学意识流作品一个很好的启发:分析结构,确定意识流小说的意识流动"环环相扣,前后呼应",这只是《墙上的斑点》这篇意识流小说的意识流动的部分特征,而决不是主要特征,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动的主要特征是"自由联想""内心独白",小说的主要人物开始坐在那儿,结束也坐在那儿,没有客观上的行动,只有意识自始至终在流淌,在这些流动的意识中,不经意地,散漫地罗列了一些感叹,一些议论。如果教师没有引领学生去体会和感悟作品中的这些感叹和议论,没有关注大量丰富的自由联想内容和内心独白的创作手法,只关注到贯穿和连缀自由联想的"结点",这就好比我们在品尝一盘制作精美的大菜,弃大菜本身于不顾,只是津津有味地吃着点缀在边上的雕花萝卜,实是本末倒置。

三、这节课突出地表现了对选修课的教学思考

选修课是新课程改革中相对于必修课的一个特色部分。新课标指出,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选修课也应该体现基础性……显然,选修课与必修课在课程的基础性与均衡性方面有着共性,在“课”的本质上是一致的,究其根本都是语文内容,都必须用学习语文的方法来完成学习过程。当然,新课标中又提出“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因而选修课存在着内容侧重点与培养目标的不同,应比必修课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体现选择性与个性化。

观摩了王老师的这节选修课,我觉得这里面有着他对选修课教学的一

些思考。

其一,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出了选择性和个性化,并符合学情需要。这部作品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既定俗套,通过人物头脑中的瞬间印象和冥想、内心的活动和情绪的变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此反映生活的本质,提示永恒的真理,其中,政治、经济、文化、生命、现实、文学、体制、观念等无不一一涉及,且每一项都给人以潜心思考和玩味咀嚼的广阔空间。但很显然这些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全部意会,也不可能是每位听课学生都乐于且擅长的学习话题。王老师尊重了学生的选择,用两句话就将选择权交给了学生:第一问是墙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她自己站起来走近它看一看不就了然了吗,为什么她没有这么去做?这是一个过渡性的问题,在学生答出作者不这么做,是在于享受思维与思想的快感时,王老师随之而来又有了第二问:你从中读懂了伍尔夫享受了些什么,你又能从中享受到什么的一问,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对文本充满了个性化与选择性的回答,在你言我语中,精彩纷呈,各有所获,构建了本课学习的主体,完成了从浅层到深层的学习过程。其实,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尊重和突出学生的学习愿望与学习个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支持其特长与个性的发展,这本是选修课开设的初衷之一,自然地成为教师开展选修课教学的一个原则。在内容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某一选修模块,也可以在同一选修模块内依据兴趣、能力等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向,就是在同一课题下,教师也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要组织教学。不过,这些都需要尊重学情,受着王老师濡染之久的学生可以在这一问题下做到精彩,不见得在座的每位老师的同一课堂中也会这样。因此,因才、因时、因地而教

就需要教师个体的教学机智了。

其二,在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上体现了选择性与个性化。课标指出,“不同类型的选修课之间存在着课程目标和学习方法上的差异,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的重在发挥想像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有的重在思辨和推论,强调理性和严谨。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我认为,王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遵循了这一原则,以观察、发现、讨论、对话等活动方式给了学生广泛实践的机会,在感知与体验中完成了对意识流小说和伍尔夫情感世界的认识。教学中,王老师并不苛求学生以一种固有的方式来学习,学生或搜寻,或冥想、或诵读、或求证;或局部探究,或整体感知,或由点成线,或由面归点;或个别学习,或对话思辨,或聆听讲授,或依循资料研究等。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被动接受,面是力求主动发现,所研习的问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在主动探究中发现的,在阅读求证中发现的。同时,王老师评判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并没有仅仅限于具体结论式的显性结果,还包含了对思路的拓宽、知识的增加、方法的掌握、探究的体验和成功的喜悦等隐性结果的关注,为学生在知识汲取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这节课对外国文学作品教学进行了有益而大胆的尝试

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究其原因一是脸谱化倾向,长期以来,中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始终将思想性、政治性作为教学目标的首要选择,一针见血地说,主要是为了印证资本主义罪恶,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服务的,对外国文学外品本身的特点不明确,置其丰富

性与优美性于不顾,不作较为全面的客观评价。人物形象、价值判断脸谱化倾向很明显。其次,因语言载体的差异性,阅读对象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质变,我们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外国文学作品应被称作“汉译外国文学”。由于教师自身不可能对外国语言精通,因而,注定了只能通过他人的翻译来欣赏这些优秀的作品,即只能欣赏翻译者眼中的外国文学,而这些作品无不承载着特定的民族文化,因而在认知、在情感、在审美观、在评价鉴赏中难免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不过,中外文学作品中反映的文化背景虽有其限定性,但体现的人文素养和内涵却是相通的。王老师的课在这个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在给课堂提供了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后,他着重引发学生的联想与判断,充分挖掘作品的人文内涵,站在人文教学的角度去解读《墙上的斑点》这部外国作品,从而摆脱了表现手法、价值判断、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差异性的纠葛,实现了教材编者将外国文学作品引入高中最终目的是“初晓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力,培养高格调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的既定目标。

在教学中,王老师运用了多种策略:1、增加了多向解读。没有设定既成的唯一的结论,没有推销现成的观念,没有作先入之见的引导,只是始终紧抓伍尔夫的思想,引导学生作多方向剖解,引发学生绵绵的思考和不尽的体味。2、鼓励了创造性阅读。让学生在自由的状态下,在享受中体验,在体验中享受,获得了不同的见解,与此同时,老师在评价时也让大家分享体会不同的价值,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了五彩斑斓的外国文学世界。3、尝试比照阅读。他两次引入张爱玲的诗句,一次是用“一点点小事便放在心上辗转、辗转、辗转思想着,在黄昏的窗前,在雨夜,在惨淡

的黎明。呵,从前的人……”一句来描述伍尔夫的难眠,配上王老师浑厚的声音,很入味。另一次是在课尾用张爱玲的诗搭起中外文化的桥梁,奏响同性灵的人的共鸣。这两处引入都很精彩,让学生在比照中深层次理解伍尔夫,在比照中体味性灵,在比照中寻求生命的颤栗。4、鼓励了诵读创新。课堂中,王老师将伍尔夫的一段对理想中的可爱世界进行描写的文字,大胆改成一段散文诗样式,两名学生朗读得很精彩。精彩中,学生也读懂了伍尔芙内心的渴望。王尚文先生就是主张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他认为:“听说教学在本质上是课文言语向学生文化心理结构的内化”,因此对同一文章不同译本的对比诵读,对同一文章同一译本的创造性诵读,可以让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更生动更富成效。

当然,外国小说的鉴赏还可以尝试如下途径:背景添加、借鉴阅读、多样解读、批判性阅读、相似人物形象的比较阅读等,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除此以外,王屹宇老师的这节课还有很多与人启发的东西,亲切自然的教态、平易近人的教风、清晰风趣的语言、沉稳老练的课堂驾驭能力、丰厚深远的文化内涵以及对语文唯美的追求留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限于本人水平的局限与本次会议时间的限制,就不作一一阐述了,以上林林总总,只是些皮毛感受,实在是难登大雅,有辱各位耳听了。我总觉得,在语文教学的漫漫长路上,我还刚起步,很想早日赶上诸位并一起分享语文教学带来的快乐!谢谢大家。

2008年9月6日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 教学目标: 1.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的作用。 2.叙述的加法(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叙述的加法(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一、关于作者: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的影响在文学上经久不衰。但是,40年代到60年代,在英国对伍尔夫的评价一直偏低。从70年代起,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却突发了对她重新研究的兴趣,甚至对她的“发疯”、相貌、癖性、爱好、私生活等等都有人进行专题研究。弗吉尼亚·伍尔夫已成为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1882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生于伦敦,父亲斯蒂芬爵士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弗吉尼亚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在家跟着父亲读书。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家藏书籍的丰富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1904年父亲去世后,她迁居伦敦文化区布卢姆斯伯里,后来她的家就成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活动场所。这个文学团体的成员时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反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清规戒律,提倡自由探索。这个团体不仅对她本人后来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有影响,而且对两次大战之间的英国文化生活和思想生活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12年,弗吉尼亚与伦纳德结婚。在丈夫的鼓励下,伍尔夫开始创作小说。1917年,夫妇俩在自己的寓所楼下创立了“霍格斯出版社”,出版了一些十分重要的作品,包括伍尔夫自己的一些作品。T·S·艾略特的一些早期诗集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一些短篇小说。 伍尔夫自幼精神比较脆弱,精神分裂症曾多次发作。进人30年代之后,病情日益恶化,但她仍奋力写作经常在一本书写完之前就开始酝酿新作,但每写成一部作品总是感到不满意,情绪时常处于困惑和消沉的状态。1941年3月,伍尔夫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幕间》不满意,又因为“二战”战火已燃烧到英国,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留下一纸绝命书,感谢丈夫多年对她的关怀和照顾,随后就投河自尽。 伍尔夫的主要作品有《墙上的斑点》《海浪》《到灯塔去》《雅格布的房间》《达洛卫夫人》,散文集《普通读者》两部。 二、题解 《墙上的斑点》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919年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 在《墙上的斑点》问世之前的1915年,伍尔夫发表了《论现代小说》一文,开始阐述意识流的基本观点。她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她的真实观和艺术观。她认为,

《墙上的斑点》学案

《墙上的斑点》导学案 1、了解作者及意识流小说 2、理解“斑点”这一形象在结构上的作用 3、比较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之处 4 ? 1、关于作者: 1882年,弗吉尼亚·伍尔芙生于伦敦,父亲斯蒂芬爵士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弗吉尼亚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在家跟着父亲读书。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家藏书籍的丰富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1904年父亲去世后,她迁居伦敦文化区布卢姆斯伯里,后来她的家就成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活动场所。这个文学团体的成员时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反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清规戒律,提倡自由探索。这个团体不仅对她本人后来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有影响,而且对两次大战之间的英国文化生活和思想生活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12年,弗吉尼亚与伦纳德结婚。在丈夫的鼓励下,伍尔夫开始创作小说。1917年,夫妇俩在自己的寓所楼下创立了“霍格斯出版社”,出版了一些十分重要的作品,包括伍尔夫自己的一些作品。T·S·艾略特的一些早期诗集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一些短篇小说。 伍尔芙自幼精神比较脆弱,精神分裂症曾多次发作。进人30年代之后,病情日益恶化,但她仍奋力写作经常在一本书写完之前就开始酝酿新作,但每写成一部作品总是感到不满意,情绪时常处于困惑和消沉的状态。1941年3月,伍尔夫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幕间》不满意,又因为“二战”战火已燃烧到英国,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留下一纸绝命书,感谢丈夫多年对她的关怀和照顾,随后就投河自尽。 2、意识流小说与心理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典型的心理小说,人物的意识流动成为小说的绝对主体。《墙上的斑点》突破传统小说的套路,没有情节,没有环境,也没有结局,作者只抓住人物瞬间的没有行动的印象感觉和沉思冥想,将我们引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小说的叙述者面目模糊,从文中内容推测,可能是一位女性,一位妻子,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看到墙上的斑点以后所引发的内心活动。这内心活动主要是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于是我们看到在作者的遐想中,既有迅即更迭的生活速写,又有浅尝辄止的历史点击,还有不时生发的迷惘、虚幻的人生感喟,以及或愉快或忧郁的情绪。 二、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 (1)我在这篇小说中叙述了什么内容? 整篇小说就像一个百无聊赖的女人坐在椅子上傻傻地瞎想,思绪飘到东飘到西,她的思绪是没有规律的,她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 2012-10-29 一、导入新课: 1941年,一位有着高贵典雅气质的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慢慢地沉入乌斯河的深处,沉入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源。她活着,为世人创作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她的一篇代表性作品——《墙上的斑点》(板书),去感受一下这篇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差异性,探究这篇小说所要表现的主旨是什么。 二、关于作者: 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英国女作家、批判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出生在伦敦的一个文学世家,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批评家、传记家和出版家。父亲的熏陶直接影响着她进行文学创作。她从未上过学,却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伍尔夫自幼身体虚弱,并有精神病史。1905年以后,她的精神病经常发作,并逐渐加重,但她一边与病魔抗争一边顽强创作。最后,由于病情恶化,反复发作,她不胜折磨,于1941年3月在住家不远处投河自尽。伍尔夫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小说,1919年至30年代初,是她的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兴盛期,先后发表了《墙上的斑点》(1919年,是她的第一篇典型“意识流作品”)、《雅各的房间》(1922年)、《达罗威夫人》(1925年)、《到灯塔去》(1927年)、《海浪》(1931年)等意识流作品。这些作品着重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受,注重描写人物的“内心真实”(也称“主观真实”);她的作品虽也描写人的外部活动,但更加强调“意识流”,认为许多自然主义的外部描绘是多余的、非本质的。这种创作风格是和她的文学观点密不可分的。著名的“意识流小说”作家作品,还有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爱尔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美国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其中,伍尔夫、乔伊斯、福克纳,并称为“意识流小说三杰”。 三、内容探究: 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问1:这篇小说主要就是写由“墙上的斑点”引发的各种猜测和联想,哪些段落在写这种猜测和联想 明确:小说的第2段到第13段写由“墙上的斑点”引发的各种猜测和联想。 学生齐读第一段。 问2: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小说的第一段以“内心独白”的方式,通过回忆,交代了发现斑点的时间——“大约是今年一月中旬”。为了确定发现斑点是在哪一天,作者讲叙了当时的情形——黄色的炉火照着书页、玻璃缸里插着三朵菊花、自己喝完茶后在吸烟、脑际的幻觉——火红的炭块令作者想到了城堡楼上飘扬的红旗、红色骑士骑马跃侧坡——被斑点打断。另外,作者还交代了斑点的形状——“圆形的小印记”、颜色——“呈暗黑色”、位置——“在壁炉上方大约六七英尺”。总之,第一部分(第1段),主要写发现斑点——发现时间,斑点的形状、颜色、位置(板书1)。 问3:文章的主体部分思绪纷繁却并不杂乱,思路都是由对斑点的“描写”“猜测”到“联想”。文中对斑点进行描写、猜测的句子有哪些呢 明确:“如果这个斑点是一只钉子留下的痕迹”(第2段)、“我又想,它不像是钉子留下的痕迹。它太大、太圆了”(第3段)、“它很可能是什么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比如说,一片夏天残留下的玫瑰花瓣造成的”(第5段)、“在某种光线下面看墙上那个斑点,它竟像是凸出在墙上的。它也不完全是圆形的。我不敢肯定,不过它似乎投下一点淡淡的影子”(第8段)、“假如我在此时此刻站起身来,弄明白墙上的斑点果真是——我们怎么说才好呢——一只巨大的旧钉子的钉头”(第9段)、“我一定要跳起来亲眼看看墙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是只钉子一片玫瑰花瓣还是木板上的裂纹”(第10段)、“真的,现在我越加仔细地看着它,就越发觉得好似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第13段)。抓住了以上这些句子,也就把握住了小说主体部分的思想脉络。总之,第二部分(第2段到第13段),写由“墙上的斑点”引发的各种猜测和联想(板书2)。 一、二组的同学齐声朗读第2段。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教)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 【目标展示】 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过程与方法: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人称和无限视角中第三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尊重生命和渴望和平的题旨。 【重难确认】 重点: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并有所应用。难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知识链接——记一记】 导入:一个以保卫西班牙共和国为己任的战士,一个跟随一支秘密队伍走遍法兰西各地的战地记者,一个老渔夫、一个漂亮的拳击家、一个能打飞鸟的优秀射手、一个惟一活着阅读过自己的讣文的人。他是谁? 1、作者简介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小说家。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海明威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凭借塑造圣地亚哥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硬汉性格”的《老人与海》获得1953年普利策奖及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并且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以简洁著称,对美国文学及20世纪文学的发展有极深远的影响。 2、文学常识 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惘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他们憎恨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对前途感到茫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他们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只能消极逃避现实的斗争,躲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去,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 冰山理论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八分之一”是读者所看到的,“八分之七”虽然没有写出来,但能为读者所感受到,从而使作品内容给人以充实、含蓄和耐人寻味之感。对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研究者们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体风格,认为海明威早年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在从事小说创作后,他还是提倡简练的电报体写作风格。海明威的小说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词和日常用语,摒弃了空洞词藻。 3、写作背景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4、作品概述 写战争的小说举不胜举:《战争与和平》《九三年》《双城记》……就连海明威自己也有许多长篇佳作如《丧钟为谁而鸣》《永别了,武器》等,相比之下,《桥边的老人》实在是一篇小品:仅由一幅画面、一段对话构成,格局之小,笔法之简练,在宏大战争主题的小说林中,可以说微不足道。然而,这个短篇小说格局虽小,意蕴却深。 短篇小说不可能像长篇小说那样对社会历史作壮观的描写,它只能选取一个小角度、小片段,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有意义的主题来。《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5、词语积累:蹒跚轮辐嘎嘎脚踝踯蹰稀稀落落眺望神秘莫测瞅着 【导读感知——读一读】 1、学法指引 以“话题”引领“阅读”,以“阅读”感悟“话题”,以“思考与实践”加深“阅读”。多用归纳法,少用演绎法;多感性领悟,少理性概括;多学后评析,少学前提示;多书面训练,少浅表问答。 2、话题解读 叙述视角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作者一叙述者一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墙上的斑点》教案.doc

11《墙上的斑点》教案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教学目的: 9.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运用。 10.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11.学习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12.分析心理描写在意识流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预习;第二课时分析了解小说特点) 教学方法:解读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解了西方表现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也是在20世纪初期,还兴起了一种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流派——意识流小说,今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种小说的艺术特 色。请看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 二.作者介绍: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 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的影响在文学上经 久不衰。但是,40年代到60年代,在英国对伍尔夫的评价一直偏低。从70年代起,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却突发了对她重新研究的兴趣,甚至对她的“发疯”、相貌、癖性、爱好、私生活等等都有人进行专题研究。弗 吉尼亚·伍尔夫已成为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1882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生于伦敦,父亲斯蒂芬爵士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弗吉 尼亚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在家跟着父亲读书。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 学、家藏书籍的丰富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1904年父亲去世后,她迁居伦敦文化区布卢姆斯伯里,后来她的家就成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活动场所。这个文学团 体的成员时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反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清规戒律,提倡自由探索。这个

《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

《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了解作者及意识流小说; 2. 理解“墙上的斑点”这一形象在结构上的作用; 3. 比较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之处; 4、分析心理描写在意识流小说中的作用。 一. 教学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请大家快速读完小说,并思考:它和我们以前读过的小说有什么不同? 二. 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小结。 学生发言: 生甲:人物形象个性不鲜明,不像我们知道的阿Q、林黛玉等 生乙:故事不生动,没有趣味性 生丙:认不得写些什么 生丁:读不懂,没有头绪 …… 老师补充介绍意识流小说: 20 世纪2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崛起的以伍尔夫为代表的新流派。因直接再现精神生活世界,强调描写人的意识潜流得名。它是西方作家在深重的现实面前,普遍感到悲观、孤寂,并接受当时哲学界推行的非理性主义影响而产生的。它着重描写人的意识活动,发掘人物内心世界,取消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打破时空的局限,以意识流动为结构,采用象征暗示等手法,透视人物内心奥秘。 三、介绍作者: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的影响在文学上经久不衰。但是,40年代到60年代,在英国对伍尔夫的评价一直偏低。从70年代起,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却突发了对她重新研究的兴趣,甚至对她的“发疯”、相貌、癖性、爱好、私生活等等都有人进行专题研究。弗吉尼亚?伍尔夫已成为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1882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生于伦敦,父亲斯蒂芬爵士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弗吉尼亚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在家跟着父亲读书。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家藏书籍的丰富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1904年父亲去世后,她迁居伦敦文化区布卢姆斯伯里,后来她的家就成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活动场所。这个文学团体的成员时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反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清规戒律,提倡自由探索。这个团体不仅对她本人后来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有影响,而且对两次大战之间的英国文化生活和思想生活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12年,弗吉尼亚与伦纳德结婚。在丈夫的鼓励下,伍尔夫开始创作小说。1917年,夫妇俩在自己的寓所楼下创立了“霍格斯出版社”,出版了一些十分重要的作品,包括伍尔夫自己的一些作品。T?S?艾略特的一些早期诗集和凯瑟琳? 曼斯菲尔德的一些短篇小说。 伍尔夫自幼精神比较脆弱,精神分裂症曾多次发作。进人30年代之后,病情日益恶化,但她仍奋力写作经常在一本书写完之前就开始酝酿新作,但每写成一部作品总是感到不满意,情绪时常处于困惑和消沉的状态。1941年3月,伍尔夫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幕间》不满意,又因为“二战”战火已燃烧到英国,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留下一纸绝命书,感谢丈夫多年对她的关怀和照顾,随后就投河自尽。 伍尔夫的主要作品有《墙上的斑点》《海浪》《到灯塔去》《雅格布的房间》《达洛卫夫人》,散文集《普通读者》两部。 四、提问:结合课文,说说它和我们学过的其它小说有什么不同? 要点提示: 1. 传统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人物:姓氏名号、服饰状貌、言谈举止、喜怒哀乐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外国小说欣赏话题之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外国小说欣赏话题之一:叙述的角度、人称和口吻 ★【知识储备】: 1、关于小说 四大文学体裁: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概念:一种以______________为中心,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来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题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分类:(1)按篇幅:长、中、短、微 (2)按创作原则: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按时代:古代小说、现代小说、当代小说 (4)按国家:中国小说、外国小说 (5)按题材:言情武侠科幻魔幻侦探历史纪实…… (6)表现手法:诗体、书信体、章回体、意识流 描写手法: 按内容:语言动作肖像神态心理细节环境(景物) 按技巧:工笔白描侧面正面 环境:自然与人文(社会) 情节模式: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 2、叙述角度 上帝俯瞰——全知视角 特点:小说的叙事人就是作者,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绝对控制,什么都为读者安排妥当了。 作用或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人目光——有限视角 特点:小说的叙事人不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作者,而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讲究含蓄,讲究隐藏、留白。 作用或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我”——有限视角 特点:“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 作用或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足: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是“有限的讲述”。 注意:“我”并不等于作者。 举例:比如《桥边的老人》中,“我”就无法得知老人此时此地内心的想法,所以就无从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了。 第二人称问题 小说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的情况很少见,严格上说不是一种叙述角度而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用“你”,倾注的是叙述者对这个人物一种抒情目光,将之当作朋友,更加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之间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第三人称——“他”——全知或有限视角 特点:叙述人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并非故事情节中的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叙述人站在故事我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视角或有限也可无限。 作用或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足:叙述缺乏亲切感,使小说与读者之间产生距离。 举例:比如《项链》……[见下页] “叙述人对玛蒂尔德的生活情况无所不知,又俨然一个冷静的上帝俯瞰着玛蒂尔德的人生悲剧”。 叙述腔调即叙述口吻 腔调:说话的声音、语气等。 叙述腔调:叙述者流露出的感情色彩、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化的特征;它或多或少带有作者的影子和烙印,与小说或作者的风格密切相关,甚至可说腔调即风格。举例:________________伍尔芙,___________________海明威,________________欧·亨利,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_________________余华…… ★考点解析 【考点梳理】叙述角度及其表达效果叙述人称及其表达效果 【考点纠错】混淆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不能结合具体文本回答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相应的表达效果。 【命题形式】小说采用的是什么叙述视角(或人称)?这样的叙述视角(或人称)能够取到怎样的表达效果?等等。 【答题要领】 准确识别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对叙述视角或人称的表达效果进行分点作答,要能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桥边的老人》采用了有限视角、第一人称叙述。 《墙上的斑点》采用的是第一人称,但却是全知视角,因为文中的“我”即上帝 ★课内知识要点 《桥边的老人》 一、字音蹒跚脚踝疲惫不堪踯躅踟蹰踌躇 二、字形轮辐与辐射、一副手套、一幅画

对墙上的斑点中的一段话的解读

对《墙上的斑点》中的一段话的解读 宋建荣 要是拿什么来和生活相比的话,就只能比做一个人以一小时五十英里的速度被射出地下铁道,从地道口出来的时候头发上一根发针也不剩。光着身子被射到上帝脚下!头朝下脚朝天地摔倒在开满水仙花的草原上,就像一捆捆棕色纸袋被扔进邮局的输物管道一样!头发飞扬,就像一匹赛马会上跑马的尾巴。对了,这些比拟可以表达生活的飞快速度,表达那永不休止的消耗和修理;一切都那么偶然,那么碰巧。 ──弗吉尼亚·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早期作品。伍尔夫的小说创作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作为一般的中学生对意识流的作品知之甚少,更不要说能清楚地解读意识流的作品。在解读《墙上的斑点》中的这段话之前,我们先有必要了解伍尔夫的创作理念。伍尔夫否定生活 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认为“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会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他们的作品也就会“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是最终结局”。她呼吁:“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的(不管表面看来多么互无关系、全不连贯)的痕迹吧。” 从伍尔夫所说的来看,人们头脑中接受到的意识和印象这才是真实的生活,而作家的作品就应该通过人们所接受到的意识和印象来反映生活,而这样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下面我们就试图从作品中采用的意识和印象来解读伍尔夫的这段话所体现的真 实的生活含义。第一句话作者就告诉我们用什么来比拟生活。作者说“就只能比做一

墙上的斑点(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墙上的斑点(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 设计 墙上的斑点 [英]弗吉尼亚伍尔芙 【教材分析】 《墙上的斑点》是英国女作家伍尔芙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它描写了主人公从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 漫无边际的遐想。作者通过描述人物头脑中的这种意识流动 的状况,表现她所认为的人类真正的生活状态。 这篇小说的鉴赏重点,一是“墙上的斑点”这一形象在 结构上的作用,二是比较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运用。 2、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家。 3、学习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4、分析心理描写在意识流小说中的作用。 二、能力和方法目标 通过对本篇小说中人物心理意识的把握,正确把握作者 的创作意图:通过许多从墙上的那个斑点出发的联想,表现 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从而否定束缚生命的种种陈规陋习,追求生活的自由流畅的主题。

通过对本篇小说中人物心理的揣摩,体会意识流小说的特征。 结合单元话题的知识,仔细体会本篇小说叙述角度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三、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在意识流动中所蕴含的对生命、现实、文学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深沉思考。 【教学重点】 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 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教学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解了西方表现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也是在20世纪初期,还兴起了一种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流派--意识流小说,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种小说的艺术特色。请看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 二、作者介绍 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出示图片)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

(完整版)桥边的老人导学案及答案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高二2部) 编写人:审核人: 班级:组别:姓名: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和第三人称中全知视角的运用。 【学习重点难点】 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及作用。 学习过程 一、知人论世 1、作家作品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1954年,“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老人与海》之中,以及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2、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惘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他们憎恨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对前途感到茫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他们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只能消极逃避现实的斗争,躲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去,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 3、背景介绍: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4、海明威名言 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打败。 生活与斗牛差不多。不是你战胜牛,就是牛挑死你。 上帝创造人,不是为了失败。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海明威自题的墓志铭:恕我不起来啦!

《墙上的斑点》读后感

今天读完了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在几天前我就开始读这篇作品,这几天断断续续地读下去,终于读完了。原来墙上的斑点是一只蜗牛。读意识流小说最痛苦的是没有故事情节,所有的文字都是作者根据思想写下来的,有时会觉得枯燥无味,很多时候都会有读不下去的感觉,这篇文章我用了四天的时间才把它读完。读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呢?说实在话我根本不知道有什么感想,只不过有一种终于解放的感觉。墙上的斑点只是作者联想的一个突破口,在想象的世界里,关于斑点的思想并不多,就像中国古代所说的神游太虚一样,只是通过某一个东西渐渐进入自己的思想世界。思想是一个人长时间对外部世界的感受的累积,他的思想中最多积累的是平时的感受和触动,是平时最关心关注最多的事物,也代表了潜在的意识。我们的思想总是被身边的事物所左右的,主人公总是在寻找平静安逸的生活。在第一段有这样一句话:我透过香烟的烟雾望过去,眼光在火红的炭块上停留了一下,过去关于在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的幻觉又浮现在我脑际,我想到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这个斑点打断了这个幻觉,使我觉得松了一口气,以为这是过去的幻觉,是一种无意识的幻觉,可能在孩童时期产生的。红色骑士代表战争和不平静的生活,这种无意识的幻觉可能是在早期产生的,根深蒂固的在思想里面,但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我一直想摆脱它,直到看到这个斑点,使我打断了这个幻觉,指引我想一些新事物,使我思绪一哄而上。我思绪中向往的是平静的生活,像老房客那样的人家为老房子挂上一幅小肖像画,那才是有意思的人家,但是想拥有这样的生活好像很难,就像火车和路旁的老太太、年轻人一样,一晃而过。我希望能静静地、安稳地、从容不迫地思考没有谁来打扰,一点也用不着从椅子里站起来,可以轻松地从这件事想到那件事,不感觉敌意,也不觉地阻碍。渴望的东西通常是我们生活中所缺少的,因为不曾拥有才特别想要。很明显战争在主人公的思想上刻下了很深的烙印,时时被战争的不安定感困扰着,战争意味着死亡,那么死亡又是什么呢?来世呢?人死了之后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呢?不是的,即使是一棵树倒了,它的生命也没有并没有结束。这棵树还有一百万条坚毅而清醒的生命分散在世界上,有的在卧室里,有的在船上,有的在人行道上,&&人也一样,虽然死了,但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着。生命是神秘的,而人类又是无知的,就像墙上的斑点一样,无论你怎么想它也只是一只蜗牛罢了。以上是我对《墙上的斑点》读后感,不知道有没有领悟到作者的思想,但确实那是《墙上的斑点》给我的最直接的感受。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 教学目的: 1. 了解作者及意识流小说; 2. 理解“斑点”这一形象在结构上的作用; 3. 比较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之处; 4. 训练辐射式联想能力。 教学重点: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感知诊断性学习;第二课时研究性比较、拓展) 教学方法:研究解读法。 教学设备:多媒体演示系统,用于播放课件●—1,

●—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板书课题 由《变形记》的表现手法不同于传统小说,导出课题。 屏显课题、作者。(●—1—2) 屏显资料(●—1—3),教师深情的诵读: 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沈人了水的深处,沉人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她就是

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屏显弗吉尼亚·伍尔夫照片(●—1—4) 二了解作家的真实观及艺术主张 1.请一生读注① 2.补充作家生平资料及其“内在真实”观(屏显●—1—5)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生于伦敦一个颇有声望的学者家庭。伍尔夫自幼在父亲的书房里受教育。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书籍的滋养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极丰富细腻的情感和高贵敏感的气质。 也许是精神世界太丰富敏感的缘故,伍尔夫漠视甚至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

墙上的斑点汇总

《墙上的斑点》教案 主备人:杜楚城授课时间: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有关伍尔夫及其作品等文学常识。 2、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的作用。 3.叙述的加法(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过程与方法: 1. 过程:自学,了解意识流小说知识——体验小说特点(联想)——分析主题。2.方法:朗读、讨论、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谴责战争思想情感,让学生懂得珍爱和平和现在的幸福生活。 学习重难点: 叙述的加法(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解了西方表现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也是在20世纪初期,还兴起了一种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流派——意识流小说,今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种小说的艺术特色。请看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 二、作者介绍: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的影响在文学上经久不衰。但是,40年代到60年代,在英国对伍尔夫的评价一直偏低。从70年代起,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却突发了对她重新研究的兴趣,甚至对她的“发疯”、相貌、癖性、爱好、私生活等等都有人进行专题研究。弗吉尼亚·伍尔夫已成为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1882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生于伦敦,父亲斯蒂芬爵士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弗吉尼亚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在家跟着父亲读书。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家藏书籍的丰富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1904年父亲去世后,她迁居伦敦文化区布卢姆斯伯里,后来她的家就成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活动场所。这个文学团体的成员时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反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清规戒律,提倡自由探索。这个团体不仅对她本人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学案:第三单元高考小说阅读第三讲小说的叙述方式含答案

第三讲:小说的叙述方式 一、知识讲解 1.叙述,即记叙和述说。它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述方法。它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个要素。叙述是记叙性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 2.叙述视角。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叫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我的叔叔于勒》中在讲故事时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他是以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的,是有限视角。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全知)。传统小说《三国演义》就是全知视角,莫泊桑的《项链》也是。 作者、叙述者、人物三者之间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3.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基本上是叙述者等同于作者,他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全知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有限视角是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第一人称真实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但在叙述上会受限制。如《墙上的斑点》叙述者是“我”(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比较自由,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但它缺乏亲切感,有一定的距离。小说家根据审美和预先设定的阅读效果选择人称。契诃夫的《万卡》就采用了第三人称,但里面人物的信和内心独白是第一人称。既有利于交代背景,又有利于抒发感情,令人心酸落泪。第二人称“你”既拉近叙述者和人物的距离,又有别于第三人称的两相疏离,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二、方法点拨 在小说阅读中解答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这类题目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把握作品的叙述角度及其分类,理解不同叙述角度的不同作用。 ①全知视角。汪曾祺的短篇小说《陈小手》给我们讲述的是过去时代一个乡村男性妇产科医生陈小手的故事。运用全知视角叙事,作者总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地讲述着,他的倾向只会从情节和场景中自然而然地流露。这样,就为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使得讲述本身充满耐人回味的艺术魅力。 ②有限视角。在鲁迅的《祝福》中,“我”知晓祥林嫂的故事,却不知道她内心的苦楚。“我”只能讲述我知道的、看到的、听到的,“我”无权对祥林嫂的内心世界进行解剖,“我”只能从她的言行举止中推测她的想法。读者在阅读中既会被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打动,又会因“我”对自己内心的审问而深深思考祥林嫂的悲剧究竟来自何处,因此,读者的阅读感受会丰富和复杂起来。 2.要注意不同的叙述人称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①第一人称。小说中以“我”为叙述人称来描述情景、叙述故事就称之为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

墙上的斑点 英文

THE MARK ON THE WALL Perhaps it was the middle of January in the present that I first looked up and saw the mark on the wall. In order to fix a date it is necessary to remember what one saw. So now I think of the fire; the steady film of yellow light upon the page of my book; the three chrysanthemums in the round glass bowl on the mantelpiece. Yes, it must have been the winter time, and we had just finished our tea, for I remember that I was smoking a cigarette when I looked up and saw the mark on the wall for the first time. I looked up through the smoke of my cigarette and my eye lodged for a moment upon the burning coals, and that old fancy of the crimson flag flapping from the castle tower came into my mind, and I thought of the cavalcade of red knights riding up the side of the black rock. Rather to my relief the sight of the mark interrupted the fancy, for it is an old fancy, an automatic fancy, made as a child perhaps. The mark was a small round mark, black upon the white wall, about six or seven inches above the mantelpiece. How readily our thoughts swarm upon a new object, lifting it a little way, as ants carry a blade of straw so feverishly, and then leave it. . . If that mark was made by a nail, it can't have been for a picture, it must have been for a miniature--the miniature of a lady with white powdered curls, powder-dusted cheeks, and lips like red carnations. A fraud of course, for the people who had this house before us would have chosen pictures in that way--an old picture for an old room. That is the sort of people they were--very interesting people, and I think of them so often, in such queer places, because one will never see them again, never know what happened next. They wanted to leave this house because they wanted to change their style of furniture, so he said, and he was in process of saying that in his opinion art should have ideas behind it when we were torn asunder, as one is torn from the old lady about to pour out tea and the young man about to hit the tennis ball in the back garden of the suburban villa as one rushes past in the train. But as for that mark, I'm not sure about it; I don't believe it was made by a nail after all; it's too big, too round, for that. I might get up, but if I got up and looked at it, ten to one I shouldn't be able to say for certain; because once a thing's done, no one ever knows how it happened. Oh! dear me, the mystery of life; The inaccuracy of thought! The ignorance of humanity! To show how very little control of our possessions we have--what an accidental affair this living is after all our civilization--let me just count over a few of the things lost in one lifetime, beginning, for that seems always the most mysterious of losses--what cat would gnaw, what rat would nibble--three pale blue canisters of book-binding tools? Then there were the bird cages, the iron hoops, the steel skates, the Queen Anne coal-scuttle, the bagatelle board, the hand organ--all gone, and jewels, too. Opals and emeralds, they lie about the roots of turnips. What a scraping paring affair it is to be sure! The wonder is that I've any clothes on my back, that I sit surrounded by solid furniture at this moment. Why, if one wants to compare life to anything, one must liken it to being blown through the Tube at fifty miles an hour--landing at the other end without a single hairpin in one's hair! Shot out at the feet of God entirely naked! Tumbling head over heels in the asphodel meadows like brown paper parcels pitched down a shoot in the post office! With one's hair flying back like the tail of a race-horse. Yes, that seems to express the rapidity of life, the perpetual waste and repair; all so casual, all so haphazard. . . But after life. The slow pulling down of thick green stalks so that the cup of the flower, as it turns over, deluges one with purple and red light. Why, after all, should one not be born ther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