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3篇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3篇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3篇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3篇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3篇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3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地质地貌实习报告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篇1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完成普通地质室内教学之后,将进行为期三周的野外认识实习。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地质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野外地质调查能力。

实习任务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形成机制,这是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

2.认识实习区内常见的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层、构造及矿产,分析它们形成的作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掌握地质罗盘和手持gps的使用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初步掌握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记录方法;编写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内容及要求

实习的主要内容是观察和分析内、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在实习中必须学习并初步掌握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难点是有关

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的因果分析。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1.观察认识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

xx市湖边石灰山地质观察路线一天

通过石炭系地层剖面的参观,初步了解实习区内的主要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地层单位名称、地层厚度、主要岩性特征及构造变动。初步掌握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的类型,沉积岩野外识别描述方法,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同时能初步辨认几种常见的古生物化石。学习绘制信手剖面图。

通过参观煤矿、石灰岩矿,了解外生矿床的一般特征及沼泽的生物沉积与成矿作用。

2.观察认识内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

xx峰山滴水岩地质观察路线一天

观察认识寒武系变质岩、震旦系混合岩的岩石特征,初步掌握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的因素;观察认识峰山花岗岩体的岩石特征及细晶岩脉的穿插关系,了解岩浆侵入作用的机制;观察认识峰山岩体与寒武系变质岩的侵入接触关系,以及接触带附近岩体结晶颗粒的变化,地层受热接触变质作用产生的角岩化、斑点化现象;初步掌握断层的识别描述方法,学习断层素描图的绘制。共3页,当前第2页123地质地貌学综合实习报告class=““>

xx峰山电视台地质观察路线一天

观察认识峰山花岗岩体的岩石特征及细晶岩脉、石英脉、煌斑岩脉的穿插关系;观察认识峰山岩体与寒武系变质岩的侵入接触关系及

山东地理特征(精品)

---------------------------------------------------------------最新资料推荐------------------------------------------------------ 山东地理特征(精品) 山东省山东省[键入文档副标题]山东省主要的景点,旅游项目,大型活动。 Administrator[选取日期选取日期]山东地理特征山东省是我国著名的沿海省份,地处黄河下游。 东邻海洋,西接大陆,水平地形可分为东西两部分。 东部为山东半岛,伸入黄海与渤海之间,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遥相对应,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 西部为山东内陆,,齐北西南三侧分别与冀豫皖苏四省接壤。 山东地处我国东部南北交通要道,京沪、京九铁路和京杭大运河纵贯西部内陆,将京、津、冀、鲁、皖、苏、沪、浙诸省市紧密地联系起来。 胶济、菏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枣庄市、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临沂市、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菏泽市。 民族: 山东省是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 世居少数民族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 有满族、回族、蒙古族。 地貌: 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间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 1 / 5

三角洲。 山峰: 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徕山河流:黄河(下游河段)、沂河(沂水)、徙骇河(海河流域)、京杭大运河。 湖泊: 南四湖(微山县)、东平湖(东平县)。 矿产资源: 石油天然气资源、铁矿资源、金矿资源、其他矿产资源。 主要历史人物: 孔子、颜回、曾子、孟子、伏生、郑玄、孔安国、东方朔、丘处机、义净。 军事代表人物: 姜尚、姜小白(齐桓公)、鲍叔牙、管仲、司马穰=、孙武、孙膑、诸葛亮、黄巢、宋江、戚继光、张自忠。 文学代表人物: 左丘明、左思、祢衡、孔融、王粲、刘勰、李清照、辛弃疾、蒲松龄。 书画代表人物: 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张择端、李苦禅。 戏曲代表人物: 李开先、孔尚任。 历史遗迹一、城子崖龙山文化二、大汶口文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样本

六枝特区湘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二O一七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任务由来及目的任务 0 二、交通位置及开发概况 0 ( 一) 交通位置 0 ( 二) 开发概况 (2) 三、工作依据及工作情况 (3) 四、本次工作主要内容 (3) ( 一) 现场调查了解的资料 (3) ( 二) 本次调查收集利用的成果资料主要有 (4)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概况 (4) 一、自然地理 (4) ( 一) 地形地貌 (4) ( 二) 气象及水文 (5) 二、地质条件 (5) ( 一) 矿区地层 (6) ( 二) 矿区构造 (7) ( 三) 含煤地层 (7) 三、水文地质条件 (9) ( 一)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9) ( 二)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0)

第三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13) 一、矿井涌水量构成分析 (14) 二、矿井开采充水因素分析 (14) 三、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析 (16) 第四章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预测评估) (16) 一、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预测 (16) 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16) 第五章对今后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17) 结束语 (19)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第一章前言 一、任务由来及目的任务 为了深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逐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落实”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使煤矿企业能预防和避免矿山水害隐患威胁, 我矿开展了井田范围内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基本查清了湘发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水患情况, 并结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探放水技术规范》、《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等, 编制”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二、交通位置及开发概况 ( 一) 交通位置 湘发煤矿为整合矿井, 整合规模为150Kt/a, 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湘发煤矿位于六枝特区中寨乡镜内。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 证号C5 0 0211 5870) , 湘发煤矿开采标高+1470~+1100m, 矿区面积0.7941km2, 倾向宽约1.2km( 平均) , 走向长约0.7 km( 平均) 。矿区范围由以下8个拐点圈定,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 湘发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山东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问题

山东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 及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建筑工程与地质构造关系的学科。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如何?本省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一、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分区 (一)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 1山东处在欧亚板块的东部活动大陆边缘 受太平洋板块向北西西扩张及印度洋~澳大利亚板块向北运移的影响,山东目前(以来)地应力:最大主应力σ1的轴向方位为70~80о、大小是; 最小主应力σ3的轴向方位为340~350o、大小是33..9 Mpa;σ1与σ3差应力值为 Mpa。 2.基岩区的地层褶皱不发育,地层多呈单斜构造;发育NNE、 NW、EW走向的主要断裂构造,其中的NNE向和NW断裂为活动断裂主要NNE向活动断裂:(1)沂沭断裂带,由四条大断层组成“两堑一垒”的构造格局;(2)聊考断裂带。 主要NW向活动断裂:(1)威海~烟台~渤海~天津断裂带;(2)诸城~益都(青州)~惠民断裂带;(3)骆马湖~微山湖断裂带。 证据:近代地震活动记录;第四纪岩土层被断裂错开、逆掩。

(二) 山东的工程地质分区 据基岩地层的出露情况、地貌特征和地壳稳定性分3个分区: 1.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 其范围是:济南~淄博~潍坊以南、东平湖~南四湖一线东北、昌邑-大店大断层(沂沭断裂带最东侧的大断层)以西及济南~东阿~东平一线以东地区。是其北、南和西由平原环绕的以中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区。 岩等变质岩;地壳上升,剥蚀、切割作用强烈,泰山、沂山、蒙山、俎徕山、鲁山、俎莱山等千米高程以上的中山主要分布在本区。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常发育“崩滑流”(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简称)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东部~东南部是抗震、防震重点地区,该区周边发育厚度不等的黄土状地基土(湿陷等级为I 级(轻微)),临沂地区沂沭河两岸附近发育膨胀土。 σ1 σ1 σ1 σ 1 目前中国地应力方向 以东经100~105o 为界分东西两区。 强度上:西强东弱(西高东低) 方向上:西: NNE-SSW 为主,东:近E-W 。 鲁东低山丘陵工程 地质区 鲁西北平 原工程地 质区 鲁中南中 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 鲁西北平 原工程地 质区

2021年地理专业地质勘查实习报告

地理专业地质勘查实习报告 以下《地理专业地质勘查实习报告》是实习 ___栏目频道为您精心提供的,更多精彩内容(ctrl+D即可)! 前言: 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为了巩固《地质地貌学》的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让同学们学以致用,能够用书本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上的一些问题,提高同学们的野外作业能力和分析能力,xx年7月9-11日,我们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xx级150名同学在高全洲老师、刘祖发老师和杨清书老师的带领下到肇庆市七星沿地区进行为期三天的地质地貌实习。尽管只是三天的时间,而且我们目前专业知识的匮乏、能力的有限,确实很难对肇庆七星沿地区的地质地貌状况有很透彻的认识,但在已经掌握了当地详细地质地貌情况的高老师等的精心讲解和耐心指导下,加上不少学者之前做的调查资料,我们得以比较系统地了解掌握了当地的地质地貌情况,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习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的中西部,地跨珠江的主干流—西、北江流域。地势由北部、东北部渐次向中部和东南部倾斜,具有山地、丘陵、平原、湖泊等多种地貌。市区背靠北岭,面临西江,上控苍梧,下制南海。北部为北岭山地和西江古河道形成的沥湖,中部为河谷冲积平

原,东西两端重峦叠峰紧锁江流,形成三榕峡、大鼎峡和羚羊峡。境内孤丘台地疏落散布,石山拔地而起,湖泊池塘星罗棋布,形成五湖、六岗、七峰、八洞的独特自然景观,成为驰名中外的七星岩风景区。正因为肇庆独特的地质地貌风光,它才成为我们实习的首选之地。 本次实习从7月9日开始,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出发,路经中山,江门、高要等市,并在途中的西江大桥到南岸卸煤码头考察滑坡和河流阶地,然后才到肇庆党校。下午到北岭考察洪积扇,最后是东岗村观察并讨论了当地地貌。10日主要是在七星岩风景区对其地质地貌进行考察,主要考察地貌有地下溶洞,落水洞,干溶洞,断层带等。第三天上午考察了西江三榕峡东岸的北岭背斜,总结了实习成果,下午离开肇庆返回珠海,结束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具体路线如下: 7月9日:告别中大珠海校区——西江大桥——卸媒码头(上南岸)——肇庆党校——北岭山南——东岗村附近。此次的目的主要是观察滑坡和二三级阶地地貌。 7月10日:肇庆党校——七星岩公园,考察七个秀丽的喀斯特石峰:阆风岩,玉屏岩,观音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和阿婆岩。这次的目的主要是观察水平溶洞(双源洞)和断层及洼地地貌。

山东省乡土地理

[地形地貌] 山东,古代为齐鲁之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省会设在济南。陆地南北最长约420公里,东西最宽约700余公里,陆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居全国第十九位。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近年来山东亦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山东地形,中部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波状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山地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洼地占4.1%,湖沼占4.4%,平原占55%,其他占7.8%。 山东的河流分属黄河、海河、淮河流域或独流入海。全省平均河网密度为0.24公里/平方公里,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多条,其中,长度在50公里以上的1000多条,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朱赵新河等。 山东的湖泊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平原的接触带上,总面积1496.6平方公里,蓄水量23.53亿立方米。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由南而北依次为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和东平湖。 山东的海岸线全长3024.4公里,大陆海岸线占全国海岸线的1/6,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沿海岸线有天然港湾20余处;有近陆岛屿296个,其中庙岛群岛由18个岛屿组成,面积52.5平方公里,为山东沿海最大的岛屿群;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1.3万余平方公里。这些优越的地理条件,在海上运输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上,都将大有作为。 山东省人口9367万(截止至2007年底),是中国人口第二大省。山东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其中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在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5%左右。 【行政划分】 山东省会济南。截止到2005年年底,全省总计17个地级市:济南、青岛、淄博、潍坊、临沂、日照、烟台、威海、泰安、莱芜、聊城、菏泽、枣庄、济宁、德州、滨州、东营市,140个县级单位(其中市辖区49,市31,县60),1931个乡镇级单位(其中街道办事处460,乡277,镇1194)。 [历史] 山东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约7000--4000年之间,这里先后出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在山东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龙山陶书”;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龙山古城”;最早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古“齐长城”;和被列为中国“2000年考古十大发现”的洛庄汉墓等。山东还是中国陶瓷和丝绸的发源地之一。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山东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境内有各种植物3100余种,其中野生经济植物645种。树木600多种,分属74种209属,以北温带针、阔叶树种为主。各种果树90种,分属16科34属,其中烟台苹果、莱阳梨、肥城桃、乐陵金丝小枣、枣庄石榴、大泽山葡萄以及章丘大葱、莱芜生姜、潍坊萝卜等都是山东久负盛名的特产,山东因此被称为“北方落叶果树的王国”。中药材800多种,其中植物类700多种。山东是全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重点产区,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之称。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谷子、高粱、棉花、花生、烤烟、麻类产量都很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陆栖野生脊椎动物450种,占全国种数的21%。其中兽类55种,鸟类362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25种。陆栖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种类繁多,居全国同类物种之首。在山东境内的动物中,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有71种。 水资源 山东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根据山东1956—1999年实测资料分析,全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76.5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05.82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地表水资源量)为222.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52.57亿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69.65亿立方米。黄河水是山东主要可以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DOC)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提交单位: 提交时间:2015年12月 目录 0前言 (3)

1基本灾情 (3)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3) 2.1自然地理条件 (3) 2.2水文气象条件 (3) 2.3地形地貌 (4) 2.4地层岩性 (4) 2.5地质构造 (5) 2.6工程地质条件 (5) 2.7水文地质条件 (5) 2.8区域地壳稳定性 (6) 3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及成因分析 (6) 3.1灾害规模、特征 (6) 3.2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6) 4地质灾害现状危害及发展趋势 (8) 5已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 (8) 5.1已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 (8) 5.2防治效果及存在问题 (8) 6今后的防治工作建议 (8) 7应急调查准备和安全问题 (8)

0前言 1基本灾情 2014年9月2日13时19分,位于长江一级支流青干河支流锣鼓洞河左岸的杉树槽发生重大岩体滑坡。初步估算,滑坡体总面积3万m2,估计总方量约80万m3。滑坡地点位于秭归县沙镇溪镇三星店村2组、3组交界处,距离青干河河口约5.15 km。滑坡导致G348国道约200m损毁中断,大岭电站3栋房屋被掩埋,损毁柑橘园约60亩,损毁镇村公路2条450m,16个村(居委会)133个供电台区全部停止供电,紧急转移撤离沙镇溪初级中学师生、当地村民、电站职工家属共计953人,估算直接经济损失3220万元。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2.1自然地理条件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坝上库首。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8'~111°0',北纬30°38'~31°11'。东与宜昌市夷陵区(原宜昌县)的三斗坪、太平溪、邓村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榔坪、贺家坪接壤,西临巴东县的信陵、平阳坝、茶店子,北接兴山县的峡口、高桥。县境东起茅坪新集镇凤凰山(新县城所在地),西止磨坪乡凉风台,南起杨林桥镇向王山,北止水田坝乡懒板凳垭。县境东西最大横距离66.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离60.6公里。秭归县版图面积2427平方公里。据2010年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秭归县国土实际总面积22.74万公顷。本次调查的杉树槽滑坡位于秭归中部的沙镇西镇流锣鼓洞河左岸。 2.2水文气象条件 滑坡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19℃,多年平均降雨量1 493.2 mm.降雨具时段和频度相对集中的特点,雨季多暴雨,一日最大降雨量达358 mm.年降雨量由南向北、从低到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含海岸地貌)

河北省秦皇岛市 柳江盆地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 专业:地理科学(非公费师范) 姓名: 年级:级 学号: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实习简介 1.1.1实习时间 2014年5月25日-5月28日 1.1.2实习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戴河 1.1.3实习线路 1.张岩子——东部落——潮水峪——上庄坨 2.石门寨西门——瓦家山 3.石门寨——蟠桃峪 4.上庄坨——刘家房 5.北戴河 1.1.4实习目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和独立工作能力,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调查的基本技能。使得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 1.1.5实习内容 1.熟练掌握基础罗盘、放大镜和GPS等野外地质调查仪器工具的使用方法; 2.掌握在阅读、使用各种地形图、地质图件的基本技能; 3.掌握地质地貌学矿物、岩石、构造、地层、内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等野外现象识别、观察的基本能力和岩石、古生物化石等标本采集的方法; 4.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观察、描述,素描图、实测地质剖面图等基础图件绘制的基本方法; 5.掌握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第二节地理概况 1.2.1 位置 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约7812.4km2。市区长50 km,宽6 km,是一个狭长带状滨海城市。柳江盆地南北长约20km,东西宽约12km,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丛山所包围,仅南面向渤海开口。 1.2.2 地形 秦皇岛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 鸟瞰秦皇岛地区,地势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为低山区,低山区以东、以南为丘陵地区,山体海拔高度在500m 以下,并且多孤山,少线性山脊。 1.2.3 地质 秦皇岛不仅是我国非常重要工业港口,也是世界大港,目前已发现的矿物品种有56种,开发利用的26种,青龙县黄金达万两.新兴的工业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是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探明的矿种有煤、萤石、硫铁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石英砂岩、白云岩等九种,未探明的矿产有铁、金、银、铜、铅、锌、石英、重晶石及非金属建材等。煤矿开采历史悠久,煤质为无烟煤,规模属于小型煤矿。 1.2.4 气候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鲁教版地理必修1必修一第二单元学案岩石圈和地表形态

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基础知识梳理】 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内部大致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见 右图) 2、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_______组成的 坚硬外壳。它是一个___________圈层,大陆部分较 厚,大洋部分较薄,平均厚度约_______千米。 3、地幔介于__________面和_______________面之 间,厚度约_________千米。在___________________ 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________的 主要发源地。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主要有岩 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 4、地核以__________与地幔为界,厚度约________ 千米,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知识窗] ①地壳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元素。②组成化学元素组成_________。 ③岩石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1、岩石圈的组成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 22日),农历日期不固定。“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这一天阳光 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①过程:从岩浆到形成____________,再形成新__________的过程。 ②意义:①形成地球上丰富的_________资源。②改变了_________,塑造自然景观。③实现 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________和______,从而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全球岩石圈被、等分割成大板块。板块处于不断的________中,其内 部地壳运动较,交界处运动,多、分布,地球上的海陆分布,陆地上的 宏观地貌格局,都是由形成的。板块的相对移动,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在 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和,如、等。在大洋板块与大陆板 块聚合带,大洋板块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大陆板块 受,形成和。在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处形 成。 3、地质构造 (1)、褶皱:地壳运动产生的,使岩层发生,形成褶皱。 ①基本形态: ②倒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向斜山的成因______ _______________。 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 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最新地质实习报告三篇

引言 金秋十月,我们08级地理班踏上了实习的路程。此次实习对我们来说算是第一次真正的野外考察活动,一路上同学们都是十分的激动,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儿,在大巴车上左望望右瞅瞅。班里的同学有许多像我一样是这么近的、清晰地接触到山地和丘陵的胜景,个个喜不自胜。而一些从山区走出来的同学也是一个个想回到了家乡一样高兴,为一些同学诉说着各种美景,而同时,我们的老师也在让我们认识各种岩石、矿物等。 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西依太行山连接黄土高原,东连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上,林州地区各种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现象典型多样,并且出露良好,区内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实习条件,因此,从10月31日——11月4日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习,主要的实习对象是林州野外地质地貌以及本区的土壤、植被、气候等。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 一、通过实习来印证、丰富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掌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三、通过实习,了解实习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林州简介 我们这次实习的地点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林州市区处于林州盆地之内,北纬36°线大致横穿林州盆地中央。盆地西界为太行山,东部为低山丘陵,北止于太行山与东部丘陵相接的姚村,难道东部丘陵与太行上相连接的合涧镇。盆地略呈南北延伸的长方形,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5-10公里。盆地形态很完整,构成一个独立的自然单元。林州市位于盆地东缘,恰在盆地纵长方向上的中央。盆地海拔450米,盆地内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土层深厚,地表平坦。盆地走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西侧的太行山受林州断层制约并为断层仰测,平均海拔高出盆地400—500米,东侧为东部丘陵,高出盆地100—200米,为林州断层的下降盘。 对于此次实习地林州,根据一路所见及一些书本知识,我把林州的概况分为以下几大方面。 1. 地质基础 林州地区出露的地层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为完善的是太古界、远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古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覆盖。本区地质现象丰富多样。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都有分布,其中变质岩和沉积岩分布最为广泛;地层多样,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太古界地层主要分布着各类片麻岩,元古界地层以石英岩为主,古生界的寒武纪地层分布有竹叶状灰岩和鲕状灰岩,奥陶纪地层主要为灰岩,新生界未胶结的沉积物,各种规模的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典型。 2. 褶皱和断层构造 林州盆地地处太行山南段山前过渡带(指太行山主要山体与华北平原之间的

2019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地理试卷(含解析)

2019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36分 1.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每天伴着日出而升起,随着日落而降下。下表是北京某中学的学生记录2017年四个节日升国旗的时间,据此完成1~2题。 一年之中,造成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昼夜更替D.四季变化2.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每天伴着日出而升起,随着日落而降下。下表是北京某中学的学生记录2017年四个节日升国旗的时间,据此完成1~2题。 四个节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1月1日B.5月1日C.7月1日D.10月1日3.读亚洲大陆30°N局部地形剖面图(如图),完成3~5题。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 A.黑海和地中海B.大西洋和地中海 C.红海和阿拉伯海D.地中海和红海 4.读亚洲大陆30°N局部地形剖面图(如图),完成3~5题。 青藏高原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A.高寒B.干旱C.湿热D.冷湿

5.读亚洲大陆30°N局部地形剖面图(如图),完成3~5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阿拉伯高原终年炎热干燥 B.波斯湾沿岸石油资源丰富 C.印度河平原人口稀疏 D.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板块挤压隆起形成的 6.读新疆及周边地区图(如图),完成6~8题。 新疆邻国众多,图中甲国是() A.蒙古B.印度C.俄罗斯D.哈萨克斯坦7.读新疆及周边地区图(如图),完成6~8题。 以新疆为源地的大型跨区域工程是()

A.青藏铁路B.西电东送C.南水北调D.西气东输8.读新疆及周边地区图(如图),完成6~8题。 下列关于新疆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 B.地形格局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 C.绿洲农业的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D.河流稀少,全部为内流河 9.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9~11题。

泰山地质地貌特征

精心整理 实习时间:2011.7.19-2010.7.23 实习工具:罗盘、地质锤、卷尺、高度表、望远镜 指导老师:衣华鹏、魏兴华 实习地点:?泰山、蒿里山、张夏、普照寺、灵岩寺、、 实习目的与要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一门重要的实践教学课程。通过实地实习,有利于我们真正领会和理解地学基础的相关基本原理。认识泰山周边的地质概况和这些地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加深对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充分掌握和总结相关地学原理,训练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自己以后的专业学习甚至工作打下基础。 实习内容: 1.2.3.《诗经》,“(北纬36°15'3"现每年以几千年来,”的称号。“峰为中心“人”……,都在不断加深着我们对泰山的向往。登临泰山,犹如攀登长城一样,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梦想。泰山雄峙于山东中部,泰安城北的人称“五岳之首”东岳泰山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泰山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面积达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泰山是五岳之一,古名“岱宗”,春秋时始称泰山。它在山东省中部,津浦铁路的东侧,因位于我国东部,故称东岳。泰山山势雄奇,景色秀美,居五岳之首,故古时被称为“五岳之长”、“五岳独宗”、“五岳独尊“。 泰山地质特征概括:

泰山是华北地台基底与盖层双层结构出露比较好而典型的地区。基底为古老的“泰山杂岩”;沉积盖层为古生界寒武-奥陶系的石灰岩和页岩,两者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由南向北地层依次从老到新分布,地貌上构成一个南陡北缓的单斜断块山系。 太古宙~古元古代的多期次岩浆活动、多期次构造变形和变质作用十分明显,使结晶基底岩系遭受不同程度的改造。区内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既有太古宙~古元古代的构造,又有中生代的构造,新构造运动普遍而强烈。中生代的脆性断裂和新构造运动控制了今日泰山的形成以及泰山地貌特征。泰山地势差异显着,地形起伏大,总体地势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征,主峰玉皇顶海拔高度1545m,在不到10km的水平距离内,与其山前平原相对高差达l300m以上。 ? ?泰山地貌分界明显,地貌类型繁多,而且侵蚀地貌十分发育。泰山地貌可分为侵蚀构造中山、侵蚀构造低山、侵蚀丘陵和山前冲洪积台地等四种类型,在空间形象上不仅造成层峦叠嶂、凌空高拔的势态,而且总体上的雄伟形象与群体组合上多种地形相结合,成为丰富多彩的景观形象。 由于泰山 形。携带大 (5) 侵蚀丘陵 一? 侵蚀 “V”字形谷、 (1 ? 冰劈作用十分活跃,使岩块发生强裂崩解破坏,在重力作用下,崩解的岩石就沿垂直和水平的节理面发生大规模崩塌,形成悬崖峭壁和奇峰怪石,并大量滚落下来堆积在山坡上或沟涧内,这些杂乱的巨石,有的在山坡成片产出达上千平方米,犹如石头的海洋,称之为“石海”,有的沿沟涧呈带状分布,称之为“石河”。 (石海) 二侵蚀构造低山 分布在傲徕峰、中天门及尖顶山、歪头山、蒋山顶一带。海拔高度在700~1000米之间,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上。组成山体的主要岩性为泰山杂岩中的二长花岗岩和闪长岩。侵蚀切割强度较主峰一带稍弱,但地形仍然十分陡峻,深沟峡谷、尖顶山头、锯齿状山脊、绝壁陡峰,举目可

地质调查路线记录内容及记录格式的基本表达格式示例

新疆区调路线记录内容及记录格式 路线编号:L1007 目的任务:1:50000路线地质调查(或矿产路线调查) 人员分工:记录:掌图: 手图编号: 路线方向: (空三行) 点号:D0001(居中) 点位:X=16566550 Y=4255660 Z=2249 点性:地层分界点(岩性分界点、岩性控制点、侵入体界线点、构造点、矿化点、化石点) 地质描述: 点北:岩性名称 具体描述需另起一行,注意微观与宏观(构造、岩石的分布状态、完整性、成层性等等,及地层单元的划分依据)现象的描述 首先描述露头类型:(天然、人工),(好、良好、较好,一般、差),沿(水沟、小路、陡坎、采石场等)出露。 另起一行,描述岩石:岩石名称,颜色(新鲜面、风化面),风化程度(强中弱),赋存状态(致密坚硬、松散、破碎),结构、构造,结晶程度(岩浆岩、变质岩),矿物成分(含量)、颗粒大小、形状(沉积岩颗粒磨圆度、变质岩与岩浆岩的等粒不等粒结晶或重结晶程度等)、矿物特征。岩层组合特征(岩层组合、层厚/板理/片理等厚度,各层比例)产状。 空一行 点南:岩性名称 具体描述需另起一行,描述要点同点北 空一行 首先注明该点两侧产状,或将产状放在岩性描述之后。(注意产状不能空缺,分界点两侧产状必须都要测量。断层点要测量断层产状,如断层120°∠45°)另起一行,描述接触关系:侵入、整合、角度不整合、断层(注意:接触不能空缺,特殊接触关系要说明其依据) 空一行 围岩蚀变:蚀变类型、蚀变矿物、组合特征、分布范围、蚀变强弱、重叠关系;蚀变与构造、蚀变与矿化的关系等。 空一行 矿化:分布范围、产状(产出形态)、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矿物组合关系、粒度变化、矿化强度,矿化与岩性、蚀变、构造间的关系。(有矿化现象的要重点描述并取样)

山东省乡土地理

山东省乡土地理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地形地貌] 山东,古代为齐鲁之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省会设在济南。陆地南北最长约420公里,东西最宽约700余公里,陆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居全国第十九位。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近年来山东亦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山东地形,中部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波状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山地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洼地占4.1%,湖沼占4.4%,平原占55%,其他占7.8%。 山东的河流分属黄河、海河、淮河流域或独流入海。全省平均河网密度为0.24公里/平方公里,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多条,其中,长度在50公里以上的1000多条,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朱赵新河等。 山东的湖泊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平原的接触带上,总面积1496.6平方公里,蓄水量23.53亿立方米。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由南而北依次为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和东平湖。 山东的海岸线全长3024.4公里,大陆海岸线占全国海岸线的1/6,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沿海岸线有天然港湾20余处;有近陆岛屿296个,其中庙岛群岛由18个岛屿组成,面积52.5平方公里,为山东沿海最大的岛屿群;沿海滩涂面积约

地质实工作报告格式的范文

地质实工作报告格式的范文 引言 金秋十月,我们08级地理班踏上了实习的路程。此次实习对我们来说算是第一次真正的野外考察活动,一路上同学们都是十分的激动,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儿,在大巴车上左望望右瞅瞅。班里的同学有许多像我一样是这么近的、清晰地接触到山地和丘陵的胜景,个个喜不自胜。而一些从山区走出来的同学也是一个个想回到了家乡一样高兴,为一些同学诉说着各种美景,而同时,我们的老师也在让我们认识各种岩石、矿物等。 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西依太行山连接黄土高原,东连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上,林州地区各种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现象典型多样,并且出露良好,区内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实习条件,因此,从10月31日——11 月4日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习,主要的实习对象是林州野外地质地貌以及本区的土壤、植被、气候等。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 一、通过实习来印证、丰富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掌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三、通过实习,了解实习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林州简介 我们这次实习的地点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林州市区处于林州盆地之内,北纬36°线大致横穿林州盆地中央。盆地西界为太行山,东部为低山丘陵,北止于太行山与东部丘陵相接的姚村,难道东部丘陵与太行上相连接的合涧镇。盆地略呈南北延伸的长方形,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 5-10公里。盆地形态很完整,构成一个独立的自然单元。林州市位于盆地东缘,恰在盆地纵长方向上的中央。盆地海拔450米,盆地内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土层深厚,地表平坦。盆地走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西侧的太行山受林州断层制约并为断层仰测,平均海拔高出盆地400—500米,东侧为东部丘陵,高出盆地 100—200米,为林州断层的下降盘。 对于此次实习地林州,根据一路所见及一些书本知识,我把林州的概况分为以下几大方面。 1. 地质基础 林州地区出露的地层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为完善的是太古界、远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古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覆盖。本区地质现象丰富多样。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都有分布,其中变质岩和沉积岩分布最为广泛;地层多样,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太古界地层主要分布着各类片麻岩,元古界地层以石英岩为主,古生界的寒武纪地层分布有竹叶状灰岩和鲕状灰岩,奥陶纪地层主要为灰岩,新生界未胶结的沉积物,各种规模的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典型。 2. 褶皱和断层构造

湘西民歌调查报告

湘西民歌调查报告 篇一:洮州“花儿”传承现状及分析 二、洮州?花儿?传承现状及分析 (一)?花儿?的传承状况 莲花山?花儿会?是每年一度的地方重要节会之一,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举行盛大庙会。初一、初二为朝山进香、祈福禳灾之日;初三、初四则在山下大唱花儿;初五,花儿会移到景古乡的王家沟门;初六移至临洮县境内的紫松山。而每年都有当地的优秀独唱歌手演唱最新创作的?花儿?曲目,他们被统称为?花儿?把式。在当地,?花儿?把式被公认为?花儿?艺术的真正传承者。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深入农舍田间,与12名?花儿?把式及其传人进行了交流,通过访谈、调研、提问、录音等多样的形式详细了解了当地洮州?花儿?民间传承的真实情况。 洮州?花儿?以创作的即兴性、韵律

的固定性、语言的乡土性为其最大特点,俗称?野花?。因具有独特性、民俗性、依存性、程序性、群体性、娱乐性和通俗性等特征,被国内外学者誉为?西北之魂?、?西北的百科全书?。?花儿?是一种生活化的艺术产物。大部分唱得好的?花儿把式?,都是经过多年劳作、放牧期间跟随大人学唱,从而熟悉并掌握曲调和唱法,而后即兴编词进行传唱。目前洮岷地区?花儿?传承的中坚力量,大多年龄都在40岁到75岁之间(见图二),而他们当中大部分不识字,文化程度低(见表二)。他们成长在上个世纪3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家庭生活困难,没有机会读书,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锻炼成长为?花儿?歌 手。相对而言,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当地青年大都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而校园文化和流行歌曲等新兴文艺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着?花儿?对年轻一代的熏陶。 (二)?花儿?的传承状况及分析

蒙山地质构造的空间分布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012963741.html, 蒙山地质构造的空间分布及其对地貌的影响作者:李敏王轲道陈芳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5期 摘要:蒙山地质构造中的断裂构造,东部是接近南北向的沂沭河断裂带,蒙山凸起的南 北两侧分别是北西一南东向的蒙山断裂、新泰一垛庄断裂,彭家岚子断裂近南北向贯穿蒙山,受其影响形成蒙山主体。韧性剪切构造分布在蒙山南北两侧,以北西-南东走向为主,主要有六条韧性剪切带,受其影响,构造侵蚀地貌分布在蒙山南部和北部,呈西北-东南向分布,山顶多是尖顶状和锯齿状。风化剥蚀地貌分布于蒙山北侧靠近蒙阴盆地地区,形成岱崮地貌。蒙山山脊线南侧的石灰岩地区则形成溶蚀地貌。 关键词:蒙山;地质构造;空间分布;地貌类型;特征 区域构造运动是影响区域地质、地貌演化的重要因素。蒙山地区地质结构复杂,其中主要地质有三期大规模岩浆侵入活动形成的岩石及其与变质地层的接触、典型的地层超覆、新太古代大型构造变形带、蒙山断裂带构造、古元古代包体带等。蒙山为鲁南地区地质地貌类型齐全、结构复杂的山地,保留着28亿年前后形成的表壳岩系,在28亿-18亿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大规模的构造变动和岩浆侵入活动,给古陆核带来了多次巨变,使古陆核进行反复锻造,形成了坚硬的刚性陆壳,塑造了各种花岗岩奇峰、象形石、悬崖绝壁等构成的构造侵蚀地质地貌。因此研究蒙山地质构造的空间分布及其对蒙山地貌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1蒙山概况 蒙山位于山东省南部,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75km,位于117°47′15″-118°08′23″,北纬35°23′37″-35°36′27″之间,总面积1125km2,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板块的鲁西隆起区。蒙山是一座古老的花岗岩山,在中生代末期在燕山运动断裂的辅佐下,于距今1亿年左右的崛起成山。其主体岩性为新太古代片麻状花岗闪岩、片麻状英云闪长岩,古元古代二长花岗岩,新太古代泰山岩群雁翎关组斜长角闪岩(呈包体),后期中元古代辉绿岩侵入,加之差异性风化、构造运动,使蒙山山体高峻雄厚,山势雄奇突兀,沟谷深邃,岩壁陡峭[1]。蒙山地区不仅断 裂构造比较发育,而且地质构造复杂,大陆拉张裂谷作用下形成,沉积泰山岩群,形成火山-沉积建造。 2蒙山地质构造的空间分布与特征 2.1断裂构造的分布与特征 蒙山地区断裂构造相对来说比较发育,东西部断裂带广布。东部是沂沭河断裂带(郯庐大断裂的山东段),走向接近南北向,北西一南东向的蒙山断裂、新泰一垛庄断裂分别位于蒙山

【实习报告】地理地质实习报告

地理地质实习报告 一、前言 1、实习目的 本次的野外地质实习针对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05级学生。 这是一次地质启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认识实习,重点要理解基本的地质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短期的野外实习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通时通过实习巩固学过的《普通地质学》的课堂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2、北京概况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北接滦平、丰宁、赤县和承德等县;西临怀来、涿鹿等县;南临涞水、涿县、永清、固安、廊坊及天津市的武清等县、市;东与大厂、香河、三河、兴隆和天津市的蓟县为邻。东南是一块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称北京平原,其形状很象一个向群山丛中突出的海湾,故有“北京湾”之称。北京城座落在北京湾的西南隅。 北京市南起北纬39度28分,北到北纬41度05分,西起东经115度25分,东至东经117度30分,南北横跨纬度1度37分,东西经度相间2度05分。北京地处中纬地带,气候具有明显的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形成的带性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京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山脉绵延,山峰林立,其中海坨山海拔2334米,为全市最高点。地貌呈明显的层状结构,山区河流多为成型河谷,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洵河和拒马河。 北京有悠久的历史,很早就有人类居住,曾发现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化石和山顶洞人遗址。全市面积16807.8平方公里,辖九县十区,人口达1000多万,是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交通运输枢纽。 3、实习路线 本次实习共有五条路线。 6月25日:灰峪村口的采石场--灰峪村北西向一山坡--灰峪东山腰处--灰峪东山梁处 及从军向北,向西远眺--军庄火车站南,铁路剖面--铁路隧道附近6月26日:军庄以西,永定河边的陈家庄-野溪附近--下苇甸村西公路边--河东铁路东面--铁路隧道北口一带6月27日:昌平一号隧道--龙山顶--十三陵水库6月28日:房山区石花洞6月29号:周口店山口村东侧--羊屎沟口--东山口花岗岩采石场 附:交通位置图 二、地层 北京的地层发育比较齐全,除缺少震旦系、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三迭系及上白垩统外,其它地层都有发育,总厚度达六万米以上。 1、元古界 北京的元古界缺失下元古界,中上元古界分布很广。

张家界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张家界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班级:地理科学12102 姓名:似懂非懂 学号:201214010232 指导老师: 实习单位: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实习时间:2014年4月26日—4月29日

张家界著名旅游景点 国家森林公园黄龙洞 武陵源天门山 金鞭溪十里画廊

张家界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提纲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对实习地区的实地考察,加深对课堂上有关地质学与地貌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学习并掌握野外实习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技能,增强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考察并分析张家界的地质条件与特征;地貌类型、成因及特征;气候垂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水文特征;土壤植被的分布。 3.分析张家界的人文景观、民族 文化及景区对当地经济发展影响。 4.发现张家界在发展过程中的 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二、实习时间:2014年4月26日--29日 三、实习地点:天门山、武陵源 四、实习路线 1.天门山-林峰宾馆 2.武陵源标志门-十里画廊-天子山-索溪峪-袁家界-白龙天梯 3.武陵源标志门-水绕四门-森林公园-金鞭溪-黄石寨 4.林峰宾馆-黄龙洞 五、实习内容 (一)张家界简介

(二)张家界景区示意图 (三)、天门山的基本概况 1.天门山的地质地貌 2.天门山的气象气候 3.天门山的水文资源 4.天门山的生态资源 (四)、武陵源的基本概况 1.武陵源的自然地理概况 (1)武陵源的地质地貌 (2)武陵源的气象气候 (3)武陵源的水文资源 (4)武陵源的生态资源 2.武陵源的经济地理概况 (五)、张家界的人文地理概况 1.张家界的发展历史 2.张家界的风土人情 (六)、张家界在发展中的问题及优化策 (七)、实习总结与收获 张家界简介 1.地理位置: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隆起与洞庭湖沉降区结合部,介于东经109度40分至111度2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