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方周末25年的成长历程

南方周末25年的成长历程

南方周末25年的成长历程
南方周末25年的成长历程

南方周末25年的成长历程

内容提要:2009年,《南方周末》诞生25周年。对于《南方周末》25年意义的看法,

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没有人会否认《南方周末》坚守“可以有不说出来的真话,但绝不说假话”的韧性,没有人会否认《南方周末》早已成为中国报业历史上一个无法忽略的标志性符号。《南方周末》的发展不仅浓缩了中国当代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更折射了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历史进程,即便时至今日,它依然不愧为一个值得尊敬的媒体。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历史在赋予《南方周末》标本意义的同时,也将更多的疑问集中在《南方周末》的25年:是什么力量赋予了这份报纸独特的品格和坚持的勇气?“道德的化身”、“媒体的指针”、“政治的评判符号”,是文本的误读还是它的本意?在新闻专业主义与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之间,哪一个才是一张新闻纸追求的终极价值?时移世易,在媒体竞争愈加残酷的今天,它能否又该怎样延续昔日的辉煌?走进《南方周末》,或许可以求得正解。

关键词:南方周末报纸新闻转型

一、转型三部曲

第一次转型:突破娱乐小报模式

1984年1月21日,《南方周末》试刊号出版,正式命名为《南方周末》。2月11日,《南方周末》创刊号面世,对开4版,每份定价4分。此时的《南方周末》也是一个以刊登文摘稿件以及娱乐八卦新闻为主的报纸,一张靠裁裁剪剪拼凑而成的娱乐小报。但是《南方周末》又不同于一般的周报。据前《南方周末》记者、后来成为国内著名报纸发行人的谭军波回忆,当年三人筹办小组的组长左方,北京大学毕业,骨子里浸润着理想主义、启蒙主义情怀。左方认为中国要实现现代文明必须要做两件事,“第一是要延续“五四”运动科学和民主的启蒙,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素质。这个启蒙是双向的,不仅要对老百姓进行启蒙,而且要让知识分子的精神回归。第二个就是要发展经济,要成为一个强国。因此,报纸必须伴随着改革开放,为它摇旗呐喊、推波助澜。”这种精神基调加之适合当时读者口味的版式设计,使得《南方周末》在众多同质的周报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88年9月2日,《南方周末》头版刊登专稿《一位女研究生被拐卖始末》,引起强烈反响,表明《南方周末》在休闲娱乐的内容之外开始介入对社会问题的解剖。也是在这一年,编辑部将老报人黄文俞的一句话确定为《南方周末》的基本原则:“可以有不说出来的真话,但绝不说假话”,并传承至今。

到90年代初,周报热潮势头更猛,从1991年到1993年短短两年间,全国新增周报15多家。大量休闲、娱乐的周报充斥市场,《南方周末》的优势逐渐消失。1991年,南方日报社编委会决定《南方周末》自次年第一期起由对开4版扩为对开8版,从日报社内部抽调一些年轻人参与扩版,其中包括《南方周末》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记者朱德付。现在身为《中国周刊》总编辑的朱德付回忆,报社当时安排几个年轻人进去,无非是想让其做得更娱乐化一些。谁知这些年轻人不安份,他们觉得在那么如火如荼的改革年代里尽编些家长里短的“八卦新闻”,很没劲。这时,能够全面、深刻表现历史和社会现状的报告文学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于是《南方周末》完全摆脱休闲娱乐,向大特写转型,用报告文学来关注社会、表现社会。从这时起,《南方周末》一直保持着百万份以上的发行量,也带动了当时报告文学在社会上流行一时。

第二次转型:扛起舆论监督大旗

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社会规则与秩序被打破,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强势群体对社会生活开始产生影响,而弱势群体在追逐自己的利益时处于无力状态,加之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各种矛盾纷纷出现。对腐败现象、社会不公的痛恨成为共有情绪,但人们却找不到一个正常的宣泄渠道。这时的《南方周末》恰当地填补了这一空间。

1995年由此成为《南方周末》历史上的第一个分水岭,跨过1995年的门槛,从此便开始了《南方周末》的“黄金时代”。一群自称为“雅典公民”的新闻理想主义者陆续在《南方周末》旗下聚集,评点时政、针砭时弊,一时间,《南方周末》声誉雀起,可谓“一纸风行”。而此前《南方周末》提出的“新闻主攻、副刊主守”的竞争策略为这次转型在短期内实现重大突破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闻主攻”就是鼓励记者走出广东,放眼全国参与新闻竞争;“副刊主守”就是在原先已经得到读者认可的知名文化娱乐类版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其在同类全国型报刊中的优势地位,以确保在硬新闻报道出现竞争乏力的情况下,报纸的传统读者不出现大规模流失的后果,即所谓“进可攻,退可守”。

转型后《南方周末》提出“以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点,以正义、爱心、良知为诉求,坚持讲真话,坚持公信力”的办报理念。内容上不遗余力地报道大案要案,并且大多为靠曝猛料取胜的调查性、揭露性报道,如《昆明在呼喊:铲除恶霸》(1998年1月9日)、《张君案检讨:一个极端暴力集团的成长》(2001年4月19日)、《沈阳刘涌案改判调查》(2003年8月28日)等。除了在大量的案件报道中为受到冤屈的弱者奔走呼号,关于其他社会弱势者的报道也属于《南方周末》在这一时期的“常规题材”,如关于三农问题的报道《农民发誓告倒公安局》(1997年10月24日)及大量关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报道。《南方周末》还是我国最早关注艾滋病问题的媒体之一,早在1996年11月19日就刊登了长篇报道《艾滋病在中国》,以后几乎每年12月1日全国艾滋病日前后,编辑部都会策划相关报道。其他例如为圈地运动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拆迁户代言,如《谁夺我祖传石库门》(2002年5月16日);为被拐卖妇女代言《被拐女为什么不回家》(1999年10月15日);为城市农民工代言,《周立太代民工泣血上诉近百起工伤案陆续开庭》(1999年11月26日)等。通过这些报道,《南方周末》不但树立起了“新闻界良心”的标杆,迅速提高了公信力,而且由于其在报道中体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建立在理性调查、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同情弱者的倾向,开始被读者誉为“弱势群体的代言人”。

第三次转型:走向理性建设性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的几年内,这种“揭黑勇士”的形象、对弱势者的关注和犀利的报道方式成为《南方周末》的表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弱势关怀不再是《南方周末》的专利;读者要求的提高、现代理念的多元,使得《南方周末》需要顾及的报道题材,不能再如同以前那样仅仅基于自身对道德的判断。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旧有的部分问题得到解决与沟通,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也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什么才是社会的共有情绪?《南方周末》现任总编辑向熹认为,在中国快速发展

的过程中,国家、社会、人心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中国人变得让人看得不那么清楚了。于是,“中国是什么样”、“中国为什么是这样”、“中国将会怎么样”成为这个时代最大的难题,中国人需要对之解答,中国之外的人也需要对之解答。“就《南方周末》而言,它有中国最好的深度新闻操作能力,用新闻的方式去实现对上述三个问题的解答无疑是可能的”。

基于这样的判断,2007年4月,新的品牌口号“在这里,读懂中国”正式启用。但早在2001年下半年,《南方周末》就已经开始向“综合性、高品位的严肃周报”转型,着力加强时政报道的策划与经营。与此同时,揭露型报道这一传统《南方周末》并没有丢,但强调要尽量克服过去做大案要案报道时存在的“道德评判”倾向,强调报道的宏观背景解读、前瞻性分析。

在向熹的主导下,《南方周末》历史上最艰难的转型终于告一段落。尽管这次转型前后后用了七八年时间,但坚持下来的结果“令人满意”,因为这样的调整和《南方周末》质量的提升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很好的反响。而在这个渐进式的转型过程中,随着一些新的读者被培育起来,报纸的读者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以前的“抓中间带两头”——以“初中文化水平读者”为中心,连通知识分子与草根民众——逐渐转变为以知识型读者为主体。报纸内部也在做建设性报道上逐渐达成一致。“我们将以一种内涵更成熟、形式更现代的面孔出现。从气质上讲,它好像一个正直而愤怒的青年随着阅历的增长,在向成熟的中年人过渡,它将更具理性、更从容,因此也更具吸引力。”现任副主编伍小峰这样总结转型后的《南方周末》。

二、《南方周末》的营销理念解析

1、新闻传统与地缘优势

向熹认为,“追根溯源,是广东百年新闻传统在《南方周末》身上打下的烙印。”

他说:其一,广东毗邻港澳,有与海外交往的历史传统,在近代中国,风气先开,涌现了许多传媒人才,出生在广东新会的“维新变法”领袖梁启超是其中之一。作为近代著名的报刊活动家、新闻思想家,梁启超认为报刊影响巨大,关乎国家民族命运;他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即“监督政府”、“向导国民”;他继承文人论政传统将政论文体推上中国新闻史的高峰。他曾言,“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一百多年来,广东传媒人、广东传媒身上一直带着“爱国”的印记。

其二,1949年以前,广东由于地理位置独特,我党领导的新闻事业一方面要适应“白区”复杂多变的环境,另一方面又要推动统一战线的壮大,所以当时在广东、香港创办的报纸非常注意宣传的技巧,在具体办报活动中坚持深入贴近群众。1941年,党在香港创办《华商报》(《南方日报》前身)时,周恩来同志就有明确指示,“不用共产党出面,不要办得太红”。1950年,《南方日报》创刊不久便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以开展发行广告工作;提出“企业管理”的理念,并且在报上刊登广告。这段历史不经意间形成广东传媒的独特传统:办党报者会广泛听取党外各界人士的意见,新闻宣传注意传播效果而不机械追求形式的统一,注重传媒的商品属性。

其三,改革开放使广东成为新闻多发地,为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沛的养分;广东读者也

因此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和全国意识,相对少囿于地域色彩,广东报业因此获得了具有活力的土壤。

但对于一份报纸而言,新闻思想还是表象,做报纸首先是做人。这一点在《南方周末》25年的成长史中暗含着具有逻辑性的解释。

2、新闻理想主义者群集

《南方周末》的黄金时代,也是办报人才大引进的开始。1995年前后,《南方周末》陆续聚集了一群中国最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其中不乏一些今天依然叱咤传媒江湖的大腕。“比较体面的待遇”无疑是吸引人才的一个原因,据说当年全国大多数党报记者还只拿每月几百元的工资时,《南方周末》的编辑记者们已经月收入八九千元了。但如果将人才云集仅仅理解为“重赏之下”的结果,则无疑差之千里。现《21世纪经济报道》主编刘洲伟1994年从人大新闻系毕业后进入《南方周末》,由助理编辑一直干到经济部主任。在他的回忆中,《南方周末》在市场上最锋芒毕露的几年中,许多同仁住过不足7平方米的房子,写稿子到深夜的时候常有老鼠相对。所谓“月收入八九千”只是编制内的人才能享受到的待遇,以招聘形式投奔《南方周末》的只能拿三四千元。这种状况直到1998年5月报社开始逐步推行“同工同酬”改革才逐渐得以解决。但这丝毫不影响《南方周末》巨大的吸引力。现评论部主任郭光东加入《南方周末》之前是上海司法局的公务员,“级别已经快副处了”,看到《南方周末》招编辑,毫不犹豫奔了广州,因为“喜欢新闻,而且就此一家,其他的媒体不考虑”。

3、和而不同的企业文化

一群有才华有个性的人在一起认真地做一件事,本来并不容易,但在一种业务平等的氛围里,好像一切都不再是问题。这种独特的氛围在每周的评报会上体现得最为彻底。《南方周末》的评报会是其内部的业务讨论会,对前一期的报纸的得失、优缺点进行讨论。在进行业务讨论时,与会者不仅讨论稿件的细节,甚至对选题、文章的结构、立意都提出直接的质疑,“言辞激烈,甚至互相…攻击?,有时记者还会跟主编拍桌子。但会议结束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大家还是哥们。”郭光东感叹,“这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些本身气质比较弱的人进入这张报纸,也可能会在气氛的熏陶下加强这种气质。这种场的效应实在是太强了”。

给大家比较宽松的空间,使记者和编辑能够自由地发挥,这是《南方周末》成为一个上品的关键。而这种独特氛围的形成,与历届《南方周末》领导层一以贯之的价值观密不可分。《南方周末》的创办者之一左方,从1984年报纸创办到1998年结束返聘,一直是《南方周末》的灵魂人物。在谭军波的回忆里,有点口吃、说起话来总是“这个这个这个”的“老左”,对每一位新进员工都会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灌输”其新闻理想,并手把手传授基本的采编业务技能。他对每一位新进来的年青同志都强调《南方周末》的报训:有可以不说的真话,但是绝不说假话。另一个原则是:认稿不认人,认报不认钱。放弃发稿权,是防止主编的权力被滥用;掌握抽稿权,是防止记者编辑的权力被乱用。这两条原则至今还是《南方周末》任何人都不可逾越的底线。

4、摒弃官本位,崇尚职业化

《南方周末》这座铁打的营盘,其间的“南周”人来来去去,或者来而复往,《南方周末》

依然是《南方周末》,维系它的除了和而不同的氛围,更有人尽其才的技术职业发展通道制度、科学合理的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

《南方周末》为采编人员建立了技术职业发展通道,其中记者分为普通记者、资深记者和高级记者,普通记者又分甲乙丙三等。高级记者每年至少有若干条见报A稿、若干条见报B稿,每年若干次业务主体主题报告和辅导编委会指定的新人;资深记者每季度至少完成若干条见报稿,每年有若干条是B等级以上的见报稿;记者每季度至少完成若干条见报稿。记者的职称不是终身制,而是建立了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在考核周期上,高级记者实行年度考核,资深记者和记者实行的是季度考核。为了避免管理职业通道的人员占据技术职业通道位置的现象,《南方周末》还规定处于管理职业发展通道中的人不能同时进入技术职业发展通道,通过在两种职业发展通道中建起铁墙,完全割断二者之间的联系。通过技术职业发展通道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记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促进了优秀的有潜质的人才快速成长。

三、出现的问题

2009年,《南方周末》双市场盈利的后续规划也陆续展开,重点之一就是“修渠”——当依靠内容可以获利之后,要想利润更多,发行量必然要继续增长。《南方周末》的潜在市场是二三线市场,因此渠道建设必须跟进,据向熹介绍,目前已经在宁波等地进行试点,一旦成功,新修渠道会迅速连成网络,以便为第一市场盈利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但在《南方周末》的未来道路上,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其一、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这是整个纸媒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南方周末》早在两年前就确定了走向新媒体的战略,但在战术上却选择了保守。考虑到传统纸媒的资源有限,《南方周末》提出“在转变为互联网媒体前,先转变为基于互联网的媒体”;同时,将进军广电媒体作为进军互联网的中间跳板;还提出,中短期内最大限度地通过传统媒体获得收益,长远要靠媒体形态地创新盈利。这些战术能否奏效?正是对《南方周末》执行力的考验。

其二、如何创新机制以放大核心竞争力?《南方周末》的核心竞争力是内容生产能力和基于公信力的品牌。《南方周末》目前最主要的是探索机制创新,从机制上承认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内容生产者的价值,以机制保证报纸的公信力,保证品牌的长盛。保护和放大核心竞争力,意味着就要按商业规律处置非核心竞争力的部分,并依靠市场配置最佳资源,这是很大的变化;同时,保护和放大核心竞争力,就意味着要体现内容生产者的价值,要让内容生产者的身份从“工业化生产中的一个环节”挣脱出来。《南方周末》目前在尝试的就是工作室的建设,形成内容生产者群体与报社肌体的某种“准合伙”关系。走出传统报社的结构模式,是一个比内容转型更加艰难的事情,《南方周末》能否走过来?这也是对这份优秀报纸的考验。

其三,如何解决内容生产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如何在综合发展时保持深度报道的优势?深度报道一直是杂志的长项,且近几年来市场愈加细分,在目前的市场上,文化新闻类有《三联生活周刊》,经济类有《财经》,时政新闻类有《中国新闻周刊》、《望东方》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经验丰富、资源众多。与此同时,做深度报道也正在成为市场化日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由于市场化日报在中国报业市场越来越主流的地位,这一股浪潮将给原有的

深度报道以周报、杂志为主的格局以巨大冲击。当然在目前,《南方周末》在深度报道方面仍有优势,这种优势主要在于理念和版面安排上更加重视深度报道、操作经验更丰富、视野更为国际化、文本更为精致,采编人员的整体水准也更强,但这些优势并非绝对,也很容易被复制。那么,面对愈加细分的市场和日益崛起的日报,《南方周末》该怎样建立自身在深度报道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其四,如何克服采编运作机制的缺陷?《南方周末》的采编业务采取的是国外传媒业通行的做法,即严格的编辑主导制。编辑不仅负责选题策划、统稿,而且全程跟踪记者的采访,及时和记者沟通,对记者在采访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指导。报社虽然也设有部门主任,但部门主任除了头版,在各个编辑负责的版面上只有建议权,最终决定权在编辑自己手中。就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把一面亮出来,另一面便掩盖了。这一制度虽然保证了单一版面的整体性,却也因此埋下了隐患:如果编辑过于注重自己的思路或在某些知识领域有欠缺,就极易出现纰漏;由于编辑权力过大,涉及各个版面协调合作时容易出现问题,而报社的执行力也将因此大打折扣。

中文B0903

0925848011

路伟宇

深度报道的发展及其重要性文库

关键字:视点新华社新华栏目社会深度报道新闻事件发展 深度报道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内容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新华社刊物“新华视点”和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为例,来探询深度报道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首先解释深度报道的定义,并简略说明西方及中国深度报道的发展过程和重要作用,接着以新华社的“新华视点”栏目为例说明怎样进行深度报道,重点论述“新华视点”在深度报道上的探索,并辅以《南方周末》说明深度报道对报纸的重要影响力,最后找出深度报道的未来发展之路。 关键词:深度报道新华视点南方周末挖掘栏目 深度报道的定义,与深度报道发展过程。 A , 深度报道起源于西方新闻学。《新闻学简明词典》在希望新闻术语短篇的条目介绍中表述如下:“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向的报道形式。”深度报道,是西方新闻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竞争的产物。西方报纸面对新闻媒介“后起之秀”:广播,电视能新兴媒介“快”的优势,特别是电视传媒在二战后的迅猛发展,报纸只有采取新的对策与之竞争。当时报界的一些编辑,记者认为,报纸只有充实内容,加强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更能吸引受众,战胜广播,电视的有效途径。这一措施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一段时间内,广播以快取胜,报纸以深度报道取胜。这样深度报道成了报纸和广播电视竞争的手段,也成了报纸的优势所在。 B,在我过,深度报道也被认为是报纸的最突出优点,深度报道在我国复兴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实深度报道早在辛亥革命时期就出现了,当时就有自数较多,夹叙夹议的长篇新闻和对目一类事件,经过分析后进行的综合报道。在1921年周恩来同志在深度报道在西方报纸上流行之处,就对新闻事件的报道要“溯其根源,求其真相,判其出路“。就是要把一个新闻事件的前前后后都搞清楚并进行报道。 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开始深化,各种社会现象(物价上涨,经商成风,知识贬值)十分急促地呼唤着人们的社会认识和社会思辩功能。这样,一批紧握时代脉搏,富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忧患意识的媒体和新闻记者开始了对深度报道新的探索,试图用深度报道来回答社会和人民的困惑。当时有名的报道:《人民日报》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经济日报》的《写在四十年大庆前夕》,《中国静报》的《大学毕业成长追踪记》,新华社的《关于物价的通信》和《水,水,水》,这些深度报道的突出特点,是它们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社会反映,而且充满了对社会的全新认识。 1986年,中国新闻界最高奖“全国好新闻奖”设立了“深度报道奖”,标志着深度报道的报道方式得到了主流单位的认同和认可。从此,深度报道在中国开始了边探索边发展的道路。同时,广播电视媒介也加强了深度报道,1968年9月24日美国CBC推出“60分钟”栏目宣告电视深度报道繁荣的到来,中国电视深度报道的繁荣则始自1994年中国电视台推出的“焦

记者节颁奖感言

记者节颁奖感言 每年的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以下是xx 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转眼之间,11月8日就要到了,这一天或许是某人的生日、结婚日、又或者是其他值得庆祝的日子。当然它也是除教师节、护士节,中国第三个以职业而命名的节日---记者节。记者,一个特殊而平常的职业,在人们的心中充满了高尚的色彩,经常被冠以“无冕之王”的头衔。其实,这并不是一份荣耀,相应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如山似海,义不容辞。 也就在这一年,我有幸成为河曲电视台《骄子》栏目的记者,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记者节。作为这一行的新人,我是幸运的。记得小的时候,父亲就表现出对我在写作这方面很高的期望,经常教育我要随时随地写,哪怕是一句话,笔和纸这两样要随身携带,养成勤于记录的好习惯。学生时代,遇到的语文老师也常把我写的文章拿来作范例,而我也特别羡慕那些拿着话筒出现在屏幕上的人,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能成为一名记者也是最初的梦想和憧憬。如今,梦想照进现实,心中的兴奋与激动自然无以言表,能够选择

这份职业,并且引以为荣,对我来说,很知足! 聆听别人的故事,书写自己的人生。由于《骄子》这个栏目,我所接触到了一些行业的佼佼者,听着他们的故事,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其实每一行都不是想像中的那么简单与轻松,做记者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做人的过程,只要你努力去做好,结果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最后,借着记者节这一天要特别感谢我的领导李老师、窦主任对我的信任与指导;谢谢杨老师的帮助与鼓励;同时也感谢自己一直以来不断地学习与进步。 祝所有的记者,节日快乐!! 又到记者节了,一个真正属于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寒来暑往、无私奉献的新闻工作者的节日。 新闻记者,曾经被赋予了太多附加的名称。其实,记者节和教师节、护士节一样,只不过是一个实实在在、普普通通职业劳动者的节日。 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新闻记者更能体验出大是大非般的人情世故和潺潺流水般的小家温情。因此,大凡遇到了特殊的、危险的突发性事件,向前冲锋的,除了消防或武警战士、白衣天使、相关的责任人外,只有以新闻报道为己任的新闻记者了。 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不仅需要有立马可待的新闻报道功底,还要有一个枕戈达旦,随时出手的精神状态

大学生记者节演讲稿4篇

大学生记者节演讲稿4篇 大学生记者节演讲稿一:大学生记者节演讲稿(729字) 各位同学们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是11月8日,一年一度的中国记者节。1937年11月8日,以范长江为首的左翼新闻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协会,这是中国记协的前身。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 最初听到“记者”这个名词的时候,是朦胧的。记得它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奔忙中的行业。脚步遍布在每一个有新闻发生的地方,镜头记录的是一次次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妈妈对我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当记者,可以很忙很累,但是很充实很快乐。我没有想过记者它的样子,但是我深刻的感受到母亲为之惋惜的情感。 现在,我站在这里,以一个新闻专业的学生,以一个未来的新闻工作者的身份。首先,我完成了母亲的愿望。当我接触这个专业的时候,我才知道,它和母亲所形容的是一样的。它的色彩光环下是黑白条纹的正义。 第一节专业课的时候老师说:“记者是社会的良心。”这句话一直记在我的心里。中国那么多的记者,有多少人可以真正的做到用“良心”这一词来衡量?我们都在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未来奔跑,这过程中有多少的诱惑和改变,随时有可能让我们偏离了初衷。被称为“无冕之王”的我们,也要时刻的告诉自己。何时何地,“良心”不能忘。 在看每一期记者节颁奖的时候,都会深刻的被触动。外表潇洒,内心苦涩。这是很多记者的真实感受和切身体会。可是,尽管有诸多的无奈和悲哀,依然有很多记者执著于自己的新闻理想,坚守着为党和人民立言的信念,在金钱美色的诱惑下守护着正义和良心。 每个人生来就有一颗心。它是好是坏,我们也需要用行动来证明。社会这个大家庭里,每一个记者理应做好这颗“良心”,成为排头兵。在记者节,给记者和即将成为记者的人们送上最真诚的祝愿! 大学生记者节演讲稿二:大学生记者节演讲稿(1030字)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朋友们: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特点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特点《南方周末》是由南方报业集团主办,创刊于1984年2月11日,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和欢迎。《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众多媒体深度报道的领头羊之一,因其独特的观点和精确的选题使之有很大的读者市场。 所谓深度报道,就是指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脉络的意义中。如果说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实事”,那么深度报道的基本要求就是“求是”。 《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尽管它的核心读者是精英教育传播,但是它自动地站在平民的立场,为沉默的大多数直言,直击许多民生问题。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特点如下: 一、深度报道的选题鲜明,有着非常明显的特色。它总是能在最快时间 找到社会危害性大,民众最为关心的热点,并且能够不留余地地去为民 众说话,去抨击。它和其他媒体纸业的深度报道不同的是,它关注的不 仅仅是简单的民生问题、官民问题等等,而是更加侧重政府的决策对国 家、社会不同阶级乃至个人的命运影响;社会法治与官场的冲突,政府 的改革,社会观念的变化,人心和利益格局,城乡人民生活的就业状态, 医疗与社会保障、城市建设等公共问题。例如2012年9月13日那一期 的调查版面刊登的《殁于贫困》---三个地震亡童和他们的寨子这篇文章, 可以清楚地看出《南方周末》的选题非常具有特色。在当今的媒体业频 繁出现新闻碎片化的现象下,《南方周末》的选题总能恰到时候的温暖 到你的心。这篇报道的选题是围绕着贫困者的多灾多难愈发地显示出国 家财政分配不公的情况下社会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就像这篇深度报道 所说的那样,“三名幼童在一场震级是汶川地震的两千八百一十八分之 一的地震中罹难,只是因为灾难对贫困者更残忍一些。”在我们国家发 生地震灾害过后,往往在报纸杂志或网页上看到的是歌颂干部士兵的奉 献精神,或者灾难带给人民有多大的伤害等等,很少有媒体会从地震对 于弱势群体带来的不堪一击的伤害有多深,而《南方周末》做到了,它 独特的选题角度更多地体现出人文关怀。 二、观点精辟独到,以独特的视角深挖故事背后所被人忽视的内容,转 移舆论焦点,让人对那件事情予以重新思考。《南方周末》厚重的新闻 素材,信息质量好,而且能够满足各个层次的受众需求。在2012年9 月20日这期的头版专题可以很明显地表现出《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 观点独特这个特点。这个专题是围绕着新兴话题“裸商”对社会造成的 影响。首先留意到它的标题《裸商》---在国内赚钱,去国外安家。简洁 易懂的标题让人一看就明白到“裸商”的意思,并且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这篇深度报道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富豪聚会新话题”---“裸着是为了 安全”---“财富让我们多了一种选择”---“钱如何出去”。单从小标题 可以看出这个报道是由浅到深,敢说真话,敢探讨根源性问题。这篇报 道有点颠覆了人们平日对“裸商”的看法,在大家的眼中,那些政府官 员或巨商总是把财富和家人送出国外,然后继续一个人分着国内人们的 劳动成果。但是《南方周末》这篇深度报道却用第三人称的手法写出了

2016记者节感言

2016记者节感言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篇一:记者节感言记者节感言时光如梭,转眼间又到了金色铺满山野、硕果累累的季节。我们在宣传系统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中迎来了第十二个记者节。今天在这里,说说我对记者这个崇高职业的敬仰之情和对下基层采访活动的感慨。2003年4月,我有幸参加市委宣传部组织的“非典期间基层采访组”到朱阳、五亩、苏村、尹庄等乡镇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基层采访活动,距现在算起来已经整整八年了,可是,过去的事情却历历在目。八年中,我从记者到编辑,从下基层到固守阵地,虽然寸步不离新闻这两个字,但是,差距可想而知。有时我也想:如今山区群众的变化如何?他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抽空能重回故里,听听犁牛河的水声;

看看紫石沟的风景;闻闻梁庄烟叶淡淡的清香;望一眼闫家沱郁郁葱葱的中华杜仲那该多好。从新闻里,听我们的一线记者发来报道说:朱阳不再是种烟叶、栽杜仲、发展香菇、生产紫石砚。他们发现另一支柱产业——栽核桃,而且生产的核桃在全国是挂上号的名牌产品。到了秋天,革命老区朱阳的每一个山疙瘩都是核桃的天下。八年前的苏村,一条条、一道道的村路几乎都是不到三尺宽的土路。当时,胡坡村的村民很知足的说:我们村修路了,架子车、摩托车可以进山了;段家洼的乡亲说:三门峡教体局驻村工作队给村建学校了;卫家磨的老百姓指着河滩说:这里要重修水库了;董家沟的老百姓开始种大棚菜了。10月26号,我和三门峡日报住灵宝记者站站长牛富江、新闻部主任周敏、金城灵宝记者屈建国一同去久别的苏村原上,眼前宽阔的水泥路、布局合理的店铺、卫生整洁的街面和扑面而来的果香让人心旷神怡。新农村建设楼房干净整

记者节诗歌朗诵稿

在记者节当天有哪些诗歌可以朗诵呢?下面是的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记者节诗歌朗诵稿”,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记者之歌》 记者,这是一个特殊的名词! 因为记者有着特殊的身份, 他可以去特殊的地方, 比如战场,比如灾区, 再比如,卫星发射现场, 还有毒枭的世界, 以及埃博拉病毒的家乡! 记者还能见特殊的人, 比如,国家元首, 戴着光环的名人明星, 当然,也有艾滋病患者, 以及被引渡回国的罪犯! 记者,也是最普通的人, 他能上百姓的炕头采访, 也能到田间和车间拉家常, 还能在街头问“你幸福吗”? 他是老百姓的好朋友, 是无数告状无门者的救星, 他是正义的化身, 也像巫师一样吓走鬼神,

给人间带来公平。 记者很苦很累, 有时他就是牛马, 在万家团圆的时刻, 他也许在奔波在流浪; 当人们酣然进入梦乡, 他也许还在繁忙, 因为他是时代的瞭望者, 是社会的守夜人, 是为大众服务的狼, 专咬坏蛋,保护善良, 他的眼睛发出警惕的光芒!今天,互联网来了, 人人都是记者, 记者不再神圣, 神圣的是真实的新闻! 让我们欢呼吧, 记者节是大众的节日, 这个时代是信息的时代, 新闻事业属于你也属于我,属于太阳星星和月亮。 因为,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

哪里有记者有媒介, 哪里就有光明, 真相无处隐藏, 这个世界和人的内心都将无比亮堂!《记者侠歌》 既然我是一根火柴, 就让我在日落时划亮; 哪怕光照并不久远, 哪怕躯干尽头黑夜仍降。 既然我是一块火石, 就让我在铁幕上铿锵; 哪怕星火稀疏带血, 哪怕肝胆绽处冷面夔然。 火,终点亮黑色的眼睛, 星,终跳在血红的心房; 就让身躯的位置只留空白, 任随肝胆的影像湮于尘瘴。 ——意愿里不再有盲目和遗憾; 地狱之门站立着高高的希望! 《战地记者》 照相机变身生命的代言 明天的录音将解开今天的沉默

《南方周末》如何做深度报道

《南方周末》如何做深度报道 主持人:赵金 嘉宾:郭光东:《南方周末》编委会委员兼新闻部总监、评论部总监 李梁:《南方周末》时政编辑 大众报业集团部分编辑记者 主持人的话:2010年12月17日,《南方周末》编委会委员兼新闻部总监、评论部总监郭光东和《南方周末》时政编辑李梁,就深度报道和评论的相关问题,与大众报业集团的编辑记者们进行了讨论。本刊对讨论内容作了综合整理,以问答形式呈现如下,供业界参考。 问:《南方周末》每期都有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策划水平比较高。现在很多报纸都意识到深度报道对报纸影响力的提升作用,但是在操作中缺乏连续性,没有形成持续策划、持续关注的机制,往往是碰到什么做什么,形成不了大的阵势。《南方周末》是怎样进行新闻策划和组织协调的? 答:对新闻部而言,周一下午我们有一个编前会,大约两个小时,周四有周会,还有新闻部的一个评报会。周二还有一个会,相对比较重要,所有新闻部的记者、编辑,在家的全部参加,主要是报选题。因为我们实行的是编辑中心制,策划基本上都是靠编辑这个层面来发动。编辑要把各个版面的想法,以及下期的题目和最近几期的想法提出来。记者报选题并不是必需的任务,为了鼓励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实行了报题奖励制度,记者报的题被采纳,上了版面,奖励500元,如果上了头版,奖励800~1000元,如果是好的策划,那可能会有2000元的奖励。 在这个会上,常规的选题可以出来,不过,由于这个会是很多人一起参加的,就会产生一种互相激励的作用,就像是一场头脑风暴。比如很多时候只是提了一个很常规的想法,但其他人补充,各种想法产生碰撞,就会形成一个很好的策划案。我们做过的很多好的选题,都是这么碰撞出来的。 问:一个选题提出来之后,怎么认定是不是一个好的选题? 答:基本有两个标准,一个是这个选题出来后,在座所有人听起来都很兴奋:哗!这个好!要是你说出来大家没任何反应,在睡觉的还在睡觉,那说明你的选题就是个垃圾题目,我们不会从这个选题中做什么策划。另外一个,要看这个选题能不能做得出来,有没有可操作性。 2008年国庆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策划,是评论策划,被评为当年《南方周末》年度最佳策划,叫《我和我的国家》。国庆的策划很难出新,一般提到国庆节就被理解为“黄金周”,每次国庆一结束,媒体就统计今年国庆消费了多少,拉动了多少内需,哪里人头攒动,景点火爆。我们当时也是一筹莫展,后来想,还是要把国庆回归到它本来的意义,决定把焦点集中在国家和公民之间的关系上。当时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大家都很兴奋,后来我们就决定,围绕四个问题,让读者来参与:1.我为国家做了什么?2.国家为我做了什么?3.我还能为国家做什么?4.国家还能为我做什么? 这四个非常简短的问题抛出去,很多读者就说,这一生中,还是第一次有人问他这四个问题,很受触动。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公民教育。《我和我的国家》这个策划用了评论部的全部四个版面,报纸10月2日出街后,好多人转了这四个问题,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自己的博客里回答。紧接着《羊城晚报》的记者也上街做了一个调查,随机访问街上的市民,“国庆是什么意思?中国哪一天成立的?”又过了一天,《人民日报》也发了一篇社论,好像叫“国庆不能只是黄金周”,估计也是受到我们这个策划的启发。

记者感言_心得体会

记者感言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记者感言,感谢您的阅读! 篇一:记者感言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电动货车,起于垒土”。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近年来特别是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坚持着眼基层、依靠基层、着力基层、服务基层,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带动力和基层党组织内部的合力、活力、运作力,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但也要看到,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省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任务艰巨而繁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迫切需要加大基层组织建设力度,切实筑牢党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凤城街道党委根据自己的实践探索出一条“民生党建”之路。他们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破解了基层党建工作难题、提升了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更好地保持和发展了党的先进性、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更好地集中了基层党员的智慧和力量,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创先争优的新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好风凭借力。值此十八大召开之际,相信凤城街道党委基层党建工作在李秋超书记的带领下能够更好地创新机制、铿锵前行。一年中有好几个节日,过节总是让人放松让人欣喜,但记者节却给我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记者所肩负的责任,使我在这个节日里总是要做一些思考和回味。我是半路转行步入记者这个行业的,也正是这一年有了记者节,所以我庆幸我和记者节一起走来,同步成长,同时,也是记者这份职业让我生活更加充实,心灵更加丰富,是记者这门职业让我更广泛地接触了社会各阶层方方面面的人,是记者这份职业让我在品尝工作、快乐的同时,也更深地领悟了做事做人的道理。因此,我常常对自己的职业满怀感激,今天借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感触和体会。 一、当记者让我感到快乐。 我一直喜欢做一些社会类新闻,捕捉生活,演绎真情,传播真、善、美,在每一期节目的采编过程中我接触最多的是一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有一年四季在田里辛苦劳作的农民,有乐于奉献、忘我工作的一线工人,虽然这都是一次次普通的采访,但他们那一张张因劳动而流汗的脸庞,怎么也无法从我的脑海中抹去,

最新一期《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感想500字5篇

最新一期《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感想500字5篇_《好记者讲好 故 牢记使命,讲好中国故事,是每位记者的使命。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最新一期《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感想5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感想500字<一> 这里的每位记者都讲得十分出色,令我印象最深入的一名是桂嘉晨。一道桥,一座城,一个伟大的时期。"作为亲历者和记录者之一,我由衷地感到自豪和自豪。"桂嘉晨如是说。潮起潮落,寒来暑往3000多天,桂嘉晨和她的团队全程记录和见证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更使人振奋的是,她和她的团队发现了一个又一个为中国忘我奉献的潜藏在基层大国工匠!其中,就有总工程师林鸣,他经历了四天两次全麻手术,却仍坚守岗位,为中国的发展献出气力。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建设就是中国变大变强的一个缩影。 刘万利是新华社的一位记者,出场的时候衣服上刺有国旗徽章,他最使人印象深入的是他对五星红旗的酷爱。不论是身处战乱的伊拉克,或是在其他和平的国度,他都非常酷爱这令他更令千千万万中国人感到非常亲切、安全、自豪的五星红旗。国旗代表成功,国旗代表希望,国旗代表稳定,国旗代表安全。在战争逃难时,难民挤压在埃及一侧,而中国人可以优先通关,一个难民恳求记者带他去埃及。这一幕无不让中国人自豪。 崔真真三双鞋的故事告知我们媒体人要适应网络电视客户端等新媒体,加快转型的必要性。淄博孩子掉入10米深坑10小时获救的直播改变了传播报导方式。

这是一个融媒体时期,用不同载体传播是时期进步和发展的意味。 李承泽讲述了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建造的故事,总工程师段江涛带领团队日昼夜夜研究出适合的材料,人类命运共同体近在眼前。郝冲讲述了治沙的艰辛历程。牛玉琴在丈夫死后不卖树不改嫁,坚持造林11万亩;张应龙放弃外企工作加入治沙工程;石光银的儿子在运输树苗车祸身亡,仍没有动摇治沙的决心。军事记者杜鹃讲述了杨根思连队的故事。连队队长杨树朋在南苏丹维和军队维和时被子弹击中,给妻子买的香水从礼物变成遗物。张烁讲述了钟扬竭尽一生为中国建造出种子的诺亚方舟的感人故事;王颖则讲述了朱日和训练场小战士的亲切故事等等。 这里的每个故事都牵动着中国人的魂,爱国精神始终贯穿着这里的每个故事。这里故事离我们也许其实不远,也许就在我们身旁,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发掘和学习。站在融媒体时期的高度上,我们作为新一代媒体人的接班人,应当努力提升本身媒介修养,努力成为为新中国做出贡献全媒体人材!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感想500字<二> 今天,我们全家人坐在电视前一起观看《好记者讲好故事》。 这里的每位记者讲的都非常出色,十分感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位记者栾子洲叔叔讲述的《老人与海》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栾子洲叔叔在海南采访的一位老船长,这位船长在知道记者的身份后送给了他一个礼物:一本更录薄。更录薄是复印的,叔叔却拿它当宝贝,它非常重要,因为是老船长苏承芬老爷爷祖传的航海记录薄,上面记录着南海上很多实用的知识,早期人们出海的重要航海地图,还记录着南海周边岛屿的位置,证明南海岛屿是我们国家的领土重要证据。最后主持人邀请了苏老爷爷来到现场,苏老爷爷拿着一个罗盘和真

《南方周末》新闻头版深度报道分析——刘阳

《南方周末》新闻头版深度报道分析(大一时搜集的素材)《南方周末》可以说是新闻界数一数二的好报纸,与一般报纸不同的是,《南方周末》是每周一期而不是每天一期,所以也为其新闻的深度报道创造了条件。而南方周末每期的头版头条基本上会是一篇专稿,深入报道一个热点新闻,彰显了其专业性的特质。 一、选题 下面表格是《南方周末》2010年前三个月的头版新闻题目,从中可以看出,南方周末的选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南方周末》会在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上选择相应的选题。2010.01.21的海地地震报道,2010.02.11的春节故事报道,2010.03.04和2010.03.11的关于两会话题的报道都是根据当时特殊的时间点来进行的相关报道。 第二,《南方周末》会选择存在疑虑的重大新闻,进行深度报道,发掘背后的深刻原因。读者可以在日报中了解到新闻事实,而在2010.01.14的抢尸背后的维稳逻辑聚焦内江“死而复活”案和2010.02.04前公安局长文强的“白加黑”这样的报道中,却可以看到现象背后的更富逻辑的分析和更深层次的原因。 第三,《南方周末》会报道显著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像2010.01.28的从“读书改变命运”到“求学负债累累”,2010.02.18的文化大国是否可能,如何可能等都是这样的报道。但是《南方周末》并不会采取批判的态度,而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将现象、原因一一列举在读者面前,孰是孰非就由读者自己去判断了。 表格 1:《南方周末》2010年第一季度头版选题

第四,从下表《新周刊》2010年第一季度头版选题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周刊》更爱选用的是偏向文化、精神层面的话题,更为“新潮”,也更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而《南方周末》却很少会选用像《新周刊》中文化气息更为浓郁的话题作为头版,而是更加关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话题,更加注重自身作为媒体的社会责任。这一点也体现了《南方周末》虽然为周刊报纸,但其与杂志还并没有混为一谈,也没有忽略自身作为报纸的使命。 表格 2:《新周刊》2010年第一季度头版选题 二、报道角度 《南方周末》的头版新闻对事件的报道不会仅停留在表面上,而是会深度挖掘造成该时间或现象的各方面原因,这就使得《南方周末》报道角度的选取有其独特之处,下面就将以《南方周末》2010.04.01期的头版新闻“十四封贺信与一次矿难”为例,分析其报道角度。 这篇报道记者没有站在与矿难相关的任何一方进行报道,而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带领读者走进矿难现场,重新经历了矿难前后的一件件事情。 首先是援救情况,记者对援救情况的了解是多方面的。第一,记者描述了当时现场的援救情况——无一人升井;第二,记者就以往经验,解释了为什么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没有救出一个人——透水事故的特殊性;第三,记者描述了施工队——红旗队的救援情况;第四,记者描写了政府部门也在积极进行排水救援,但效果不佳;第五,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分析了救援的情况;第六,记者采访了受困者的家属,他们很镇定且态度扔很乐观,可是他们的揣测却与专家的分析不同。 通过多方面对救援情况的描写,读者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到矿难的严重性和救援进展的情况。对矿难这样敏感的话题,读者难免会怀疑报道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是否存在隐瞒。多方面的报道,不需要记者多说,读者自会选择相信。 其次,对于事件发生原因的报道,记者同样从多方面分析,没有将事故的责任推给政

电视台十佳优秀记者记者节感言

电视台十佳优秀记者记者节感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xx电视台的记者xx,今天非常荣幸在第十一个记者节即将到来之际,代表十佳优秀记者在此发言。首先请允许我在这里向所有记者同仁们表示祝福,同时向关心和支持我们广电事业的所有领导、各界朋友送上最诚挚的谢意,因为你们的鼓舞与鞭策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因为喜欢博学的央视名嘴水均益,因为喜欢睿智的白岩松,喜欢犀利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14岁那年,我立志要做像他们一样的记者xx年夏天,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的我,怀揣着当年的梦想,走进了xx广电。这个选择,让远在长沙的父母始料不及,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会在离他们千里之遥的xx扎根,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女儿能一直在这个辛苦的岗位上执着的坚守。掐指一算,今天是我来xx的第490天,回想这四百多个日夜,一个女孩子,背井离乡没有朋友,语言不通,完全像没有归宿感的浮萍,随风飘零。幸运的是,在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帮助下,我慢慢地适应,并融入到记者这个行列,融入到这座城市。从第一次采访时因语言不通,与被采访者面面相觑的尴尬,到现在灵活自如的问答; 从第一次稿件被要求重写时的羞愧到现在得心应手的

写稿……这一路,布满了太多的坎坷和荆刺,凝结了太多的辛酸和汗水。 我清楚的记得今年六月五号那个深夜,那晚我在做的xx 义工特别节目。为了赶在第二天播出,我加班到凌晨2点。就在片子快要做完的时候,突然,电脑死机了可怕的是,节目没有保存,大家都明白,这就意味着前面所有的工作都白费了…… 眼看第二天的节目将受到影响,那一夜我对着空无一人的制作室失声痛哭——人们常说记者就意味着与奔忙和汗水相伴,但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记者这个职业 是精彩的。因为你在读懂别人的时候,也在检阅和丰富自己,很多时候,你采访的 对象,就是你奋进的动力。担任《xxx》栏目制片以来,我结识了一群夕阳老人,他们年近古稀却乐观的自比廉颇,年轻时他们曾为xx的发展挥洒汗水,暮年却仍然为这方热土出谋划策。他今年夏天,在和陈主任,杨哥一起拍教育专题片的时候,小黄鑫悲惨的家庭遭遇张贤亮血气方刚的父亲张圣刚,面对儿子的学费没有着落的失声痛苦,张曼为母亲还是为自己前途苦苦纠结的辛酸,这些让我震撼。这期间我采访了一位从小丧父,家庭贫困的的优秀学子张少亮。今年他以618分的好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有一天我意外的受到他一条短信,短信内容是这样的:xx,来武汉一个月了,

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

《南方周末》如何做深度报道 时间:2011-01-20 来源:青年记者2011年1月上 主持人:赵金 嘉宾:郭光东:《南方周末》编委会委员兼新闻部总监、评论部总监 李梁:《南方周末》时政编辑 大众报业集团部分编辑记者 主持人的话:2010年12月17日,《南方周末》编委会委员兼新闻部总监、评论部总监郭光东和《南方周末》时政编辑李梁,就深度报道和评论的相关问题,与大众报业集团的编辑记者们进行了讨论。本刊对讨论内容作了综合整理,以问答形式呈现如下,供业界参考。 问:《南方周末》每期都有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策划水平比较高。现在很多报纸都意识到深度报道对报纸影响力的提升作用,但是在操作中缺乏连续性,没有形成持续策划、持续关注的机制,往往是碰到什么做什么,形成不了大的阵势。《南方周末》是怎样进行新闻策划和组织协调的? 答:对新闻部而言,周一下午我们有一个编前会,大约两个小时,周四有周会,还有新闻部的一个评报会。周二还有一个会,相对比较重要,所有新闻部的记者、编辑,在家的全部参加,主要是报选题。因为我们实行的是编辑中心制,策划基本上都是靠编辑这个层面来发动。编辑要把各个版面的想法,以及下期的题目和最近几期的想法提出来。记者报选题并不是必需的任务,为了鼓励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实行了报题奖励制度,记者报的题被采纳,上了版面,奖励500元,如果上了头版,奖励800~1000元,如果是好的策划,那可能会有2000元的奖励。 在这个会上,常规的选题可以出来,不过,由于这个会是很多人一起参加的,就会产生一种互相激励的作用,就像是一场头脑风暴。比如很多时候只是提了一个很常规的想法,但其他人补充,各种想法产生碰撞,就会形成一个很好的策划案。我们做过的很多好的选题,都是这么碰撞出来的。 问:一个选题提出来之后,怎么认定是不是一个好的选题? 答:基本有两个标准,一个是这个选题出来后,在座所有人听起来都很兴奋:哗!这个好!要是你说出来大家没任何反应,在睡觉的还在睡觉,那说明你的选题就是个垃圾题目,我们不会从这个选题中做什么策划。另外一个,要看这个选题能不能做得出来,有没有可操作性。 2008年国庆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策划,是评论策划,被评为当年《南方周末》年度最佳策划,叫《我和我的国家》。国庆的策划很难出新,一般提到国庆节就被理解为“黄金周”,每次国庆一结束,媒体就统计今年国庆消费了多少,拉动了多少内需,哪里人头攒动,景点火爆。我们当时也是一筹莫展,后来想,还是要把国庆回归到它本来的意义,决定把焦点集中在国家和公民之间的关系上。当时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大家都很兴奋,后来我们就决定,围绕四个问题,让读者来参与:1.我为国家做了什么?2.国家为我做了什么?3.我还能为国家做什么?4.国家还能为我做什么? 这四个非常简短的问题抛出去,很多读者就说,这一生中,还是第一次有人问他这四个问题,很受触动。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公民教育。《我和我的国家》这个策划用了评论部的全部四个版面,报纸10月2日出街后,好多人转了这四个问题,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自己的博客里回答。紧接着《羊城晚报》的记者也上街做了一个调查,随机访问街上的市民,“国庆是什么意思?中国哪一天成立的?”又过了一天,《人民日报》也发了一篇社论,好

优秀心得体会:11月8日记者节感言心得:新闻工作的快乐

优秀心得体会:“月8日记者节感言心得: 新闻工作的快乐 新闻工作是紧张的,新闻工作者的神经永远紧绷着。 新闻工作是艰苦的,只要有新闻,新闻工作者总是在第一时间冲在第一线。 新闻工作是危险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非军事职业中, 矿工是最危险的,其次就是。 新闻工作要为别人做嫁,编辑、校对、美编等许多新闻工作者永远工作在热点新闻的背后。 但是,为什么?邵飘萍三次入狱,多次被追捕,但终生无悔;为什么?一代又一代新闻人的鲜血没有阻挡住后来者的脚步? 我想,那是因为新闻工作苦中有乐,新闻事业的大乐远大于新闻人个体的小苦,真正的新闻工作者总能够体尝那至苦至难之后的至甜,总能够享受那汗水、泪水和血水之后的工作乐趣。 新闻工作快乐因为她职责神圣。从近代报纸开始,新闻工作就具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早在1849 年,马克思在针对《新莱茵报》的审判法庭上,就曾明确指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

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中国第一位留学西方研习新闻学的徐宝璜在其《新闻学》中称:“新闻,对于社会,负有重大之责任。彼以颠倒是非,博官猎贿,或专以致富为目的而办新闻纸者,乃新闻事业之罪人”。选择了,就肩负起了历史使命,就拥有了奋斗的航标,就承担起了社会发展观察者、记录者和守望者的历史责任。 新闻工作快乐因为她情系大众。从中共中央第一份机关刊物《向导》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人在80多年奋斗不止的革命实践中,始终强调新闻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邵飘萍有一句名言:新闻的灵魂应“冷静活跃于理智之世界,而耕耘于世人感情之田亩。” 40多年前,一位报社领导曾经向邓拓请教怎样办好晚报,他毫不迟疑地说:“要站在群众之中办报。人民群众是报纸的服务对象,是报纸的真正主人”。新闻工作者的笔是大众交给的,新闻工作的责任是社会赋予的,新闻工作与千百万大众同喜同悲、密切关联。 新闻工作快乐因为她薪火相传。从唐玄宗时期最早发行的“开元杂报”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从黄远生、邵飘萍、邹韬奋到邓拓、穆青、郭超人,从只有报章到多媒体全方位的涌起,一代代新闻人耕耘奋斗,一代代新闻人用鲜血和汗水铸就了新闻事业的辉煌。今天,传媒发展的新坏境, 信息传递的新技术,信息开放的新政策,使新闻事业走上了立体化发展的高

深度报道研究(一)

深度报道研究(一) 摘要]新闻深度报道作为新兴的新闻写作格式,近年来在国内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特别是传统的平面媒体如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中国青年报等都将深度报道作为其对抗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体的“法宝”。而有关深度报道的研究则从未间断。本论文将着重探讨深度报道的发展历程、现状、国际化背景下的深度报道现状以及国内深度报道运用较为成功的典范。关键词]新闻写作新闻报道深度报道新闻故事化 Abstract]:Reportingnewsindepthisanewlyemergingnewsconcept.Inrecentyers,academiaandnewsdomainofd omesticarepayingmuchattentiontoit,especially,thetraditionalplanemediassuchassouthweekly,sout hperonweekly,chinayoungandsoontakeitasatalismantoopposetelevisionandnetandotherselectron media.Butthestndyofitnavenotbeinterrapted.Thepaperwilldiscussemphaticallythedevelopedproce ssofit,andthepresentsituationinthebackgroundofinterational,thesuccessfulexamplsapplieditininte rnal. Keywords]:newswritten;newsreport;reportsindepth;storyreporting 深度报道是一种符合受众需要的主客观统一的新闻报道的理念,而不仅是一种报道方法和形式。因而要从自身的特点——宏观性、指导性的角度更好的把握这种新的报道思维方式,在新闻报道中发挥其优势。深度报道是近年来新闻界流行的报道格式,各媒体,尤其是都市报,都给这种报道留出了专门的版面,比如在有的媒体称为“焦点”,有的称为“关注”,有的称为“核心报道”等等,不一而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篇幅长、题材大,牵涉的方面多,文章结构较一般的报道复杂。 一、国际化背景下的“深度报道” (一)深度报道源自美国 新闻深度报道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出现在美国新闻界的重要新闻写作理论,后来传到英、法、日等国家,其在指导新闻实践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深度报道理论正式传入中国,对促进我国新闻业的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在20世纪初叶,客观报道理论以其独有的优势,在美国新闻报道领域占据了统治地位。客观报道理论所确立的客观、迅速、将新闻报道与意见写作分开的报道原则,成了西方新闻界(特别是美国新闻界)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但众所周知,客观报道理论只要求记者和新闻界客观地报道已经发生的事实,而并不允许对事实进行分析和评述,这就造成了记者主题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欠缺。他们往往只能就事论事地浅层次地报道新闻事实,而不能将事件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及与其他事件的联系深入地告诉受众。结果,许多重大新闻事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等)发生后,许多受众感到惊慌失措。他们纷纷指责报社和通讯社,批评他们“仅仅满足于允许那些驻外记者们报道确确实实发生的事”,而“不希望对事件的解释”。这个问题引起了新闻界的深思。20世纪30年代美国哈钦斯委员会在其著名的报告《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明确地对记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地、全面地和理智地报道,并将它们置入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前后联系之中。”“委员会还要求记者去分析事件所产生的原因、后果和社会影响。”①这就是说,要求记者跳出客观报道理论设置的清规戒律,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深入地分析事实,指出其产生的原因、所包含的意义和所产生的影响。解释性新闻、新闻分析等深度报道形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二)深度报道发展现状 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哈钦斯委员会在其著名的报告《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提出对深度报道的关注与切望——“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以来,东西方的新闻理论界均对深度报道做出深入的研

2014年记者节优秀记者发言稿7篇

2014年记者节优秀记者发言稿7篇 记者节优秀记者发言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 很荣幸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这样特别的时刻,我能获得这样宝贵的发言机会。 首先请允许我在这里向所有记者同仁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因为今天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向所有领导、读者及关心和支持我们报纸的各界朋友表示最真挚的谢意,因为你们的鼓舞鞭策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记者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记者是一个光荣的称谓。 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记者。 我们肩负着历史的使命,承载着时代的重托。从近代报纸开始,新闻工作就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早在1849年,马克思在针对《新莱茵报》的审判法庭上,就曾明确指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选择了记者,就意味着你必须承担起社会发展观察者、记录者和守望者的历史职责。 我们感动,因为我们是记者。 我们弘扬社会正气,我们赞美祖国山河;我们关注社会各界、普通百姓的热点难点,我们把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脉搏;我们用心在追逐真理、正义;我们用笔在不断地记录、思索。在所见所闻中体验人间真情,在口诛笔伐中揭露社会假恶。 我们辛苦,因为我们是记者。 风餐露宿、终日奔波是我们生活特色,加班加点、通宵达旦是我们经常性工作。当火海逼近的时候,我们要迎面而上;当洪水肆虐的时候,我们要向前披波;无论怎样艰难,不管如何危险,只要有新闻的地方,我们就没有理由退缩。 我们快乐,因为我们是记者。 看见那么多人为希望而奔波,为正义而主张,为秩序而思考,为爱情而欢歌,我们为看见而快乐;每天和许许多多的熟悉或者陌生人交流,交流人生、交流幸福,我们为交流而快乐;给弱者以关怀,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我们为扶助而快乐;阳光越来越亮,阴影越来越少,社会越来越透明,制度越来越民主,,我们为发展而快乐。苦人民之苦,乐人民之乐,冷静活跃于理智世界,耕耘于世人感情之田亩。我们永远激情似火,在不懈的努力中去享受着职业带给我们的快乐。 11月8日,这是个承载着记者职业光荣与梦想的节日,作为报社记者,我和我的同仁在自豪和骄傲的同时,更感到肩上的压力。我们决心不辜负县委县政府和人民的重托,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 我们将把"发展就是建平大局"的观念根植于胸、体现于行。树立服务大局、关注发展的新闻意识,把心思用在稿件上,把精力用在采访上,把真劲用在创新上,把努力体现在报纸上。用我们的笔去描绘建平发展的美景;用我们的心去感受建平前进的脉搏。 我们将更加忠于职守,坚持正确导向,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关注百姓疾苦。 我们将更加爱岗敬业,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新闻责任感,去采好稿,写好稿。我们将兢兢业业地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向各级领导,向广大读者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记者节记者发言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xx电视台的记者xx,今天非常荣幸在第十一个记者节即将到来之际,代表十

开学感言

开学感言 本文是关于人生感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开学感言(一) 新的学期,一个全新的开始,然而我的心情却不怎么开心。因为一想到要上初二啦,我就有一种莫名的压力,果然开学第一天上课,我就萌生了一种紧迫感。 我们的班主任是物理老师,姓杨,因为是位男老师,所以感觉他很严肃。我被任命为语文课代表,压力感再次上升了。第一次上英语课时,我便感受了英语老师的严厉,还受到了英语老师的批评,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英语。至于历史老师嘛,在众多教我们的老师中,她算是友好的了,不过也挺严厉的。还有我们的数学老师,上的的一节课竟然是用快板做的自我介绍。我们的语文老师还算可以啦,也挺严厉的,但对我就特别好,加上我喜欢习作,所以最喜欢的老师便是语文老师啦。生物老师讲课时特别的快,第一节课就讲了9页。地理是我喜欢的科目之一,可教我们的地理老师总教我们背东西。我认为地理是理科,重在理解,不该死记硬背呀。由于其他的老师还未“登场”。所以就不能说出对他们的印象啦。 对老师的印象就说到这里,现在就说说我们的校园吧。 由于上初二啦,所以最后一节课也要晚十分钟下课。每次飞冲到食堂时,里面早已经人山人海。就算打到饭了,也是剩下不好吃的饭

了。一想到这才是新学期的开始,我就快要崩溃了。不过我也属于乐观派,是不会让这点“小事”压倒的。我们住宿舍顶楼。每次下晚自习都要快点冲到宿舍,之后便是要做住顶楼的人每日必做的一件事——下楼接水。哎!没办法,睡觉顶楼是“缺水地带”呢。我们宿舍的人都“叫苦连天”呀。 哎!算了,谁叫我们是初二的呢。既然上了初二,就要“认命”呀。但命是天定的,运却是靠我们自己定的。我是天生的乐观派,所以并不感觉有多苦了。 上初二的压力真是越来越大了,嘻嘻,总结一下,这便是我的开学感言了。 开学感言(二) 我座在武汉大学森林中的一处宽敞的八角亭内,这是我不曾有过的写作环境。即便是大学阶段,每周末都能回家,都有家里温暖的书桌依靠。如今,彻底地开始在纯粹的自然状态里记录,让我既感新鲜又何尝不感到孤独。 我一直以为写作是世俗的工程。需要有人声作伴,但声音又不可过于吵闹,轻微的一点欢笑绰绰有余。不像其他人,要求绝对的寂静,必须是雨打梧桐,叶落沙土的声音才够格。 不知道我对环境的特殊要求是否是因为呆在父母身边太久的缘故。相比于其他同龄人,我在默默等待了五年后才终有鱼跃的机会。 因此,我很享受第一次在南昌火车站拿到半价的学生票时的激动,第一次在外地的名校和父母合影时的幸福,第一次徜徉于校园而以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