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人采访技巧

名人采访技巧


第一部分:采访前期准备
有关采访前的案头准备等都不谈。我主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谈3个小问题。
一、采访要讲程序,尽量预约,尊重采访对象的时间和工作安排
事实:
“在座的诸位,包括应届毕业生,应该都会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记者“无冕之王”的光环已经风光不再。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奉记者为神明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即使新华社、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也很少有人以能接受他们的采访为荣。
很多人对记者采访是不胜其扰的。
我们知道,这两年来已经出现过有学者向记者和媒体索要采访费的事情。虽然从新闻的公共传播价值上,这种做法值得商榷,但我个人觉得也是有道理的,我想,索要采访费用者的最终用途也不一定就是想借此敛财,我的理解,就是不胜记者采访干扰之苦。
而且,我也深信,无论何时,即使西方所谓——新闻如此自由并把新闻的作用视为第三权利的国家,也不会颁布一条法律说:“公民有义务接受新闻记者的采访。”
为什么会这样,道理很简单。
随着社会发展,公民自我意识的极大提升,现代社会公民特别是政府官员和学术界、企业界有身份的精英阶层,他们都非常重视私人空间和生活质量,不愿意被人随便打断干扰,即便你是一名大报,譬如说《人民日报》的记者。
因此,明白这些后,身为记者,你在做时间不是很紧的采访时,就要尽量提前预约,以备受访者有安排,这是一个成熟记者必须养成的好习惯,也是对受访者的尊重。
这种习惯可能在一些经济类大报或北京、上海等地媒体工作的记者要普遍一些。中部城市特别是都市报中的记者的这种观念要淡薄一些。
我们最忌讳的是,一个记者做任何采访都埋头往采访对象的办公室冲。往往会被挡驾。
怎样预约?
一般方法是电话联系,约定具体采访时间。这是最常见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往往收效甚微。
现在最常见的方法是,与对方公司和专职负责宣传口的人员取得联系后,充分尊重他,并按照他的要求,把你写好的大致采访提纲,发传真或电子邮件过去,然后他再上报后回复你确定采访时间。
现在很多国际化的大公司和外资企业都这样操作,它们习惯每天工作的计划性和流程性,要求所有采访者都预约,不会因为你要采访而中断。如果你想什么时候采访了才约见受访者,往往会扑空,而且还给人非常不懂规矩的感觉。
强调:你发过去的采访提纲要有技巧。
这是基本常识!
你首先要明白对方要你发过去的采访提纲,他是要给高层或者总裁看,那就决定了你的问题不要太尖锐,如果尖锐到对方害怕见你,你就失败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发过去的东西只是宏观上泛泛而谈。
你要知道,各个部门的新闻把持人非常有经验,看似不真诚的采访提纲肯定通不过。你至少要具体说说你要采访的东西。但对真正的采访目的还是要尽力隐藏,不要太尖锐。而且,在采访提纲中,还要言明对方接受这次采访的好处。
记者的所有目的是先见到关键人物。
只有在见面后,你才能问你想要问的问题,你可以尖锐,可以非常锐利地提问,因为,这时候你已经拥有主动权了。即便受访者拒绝回答或者狼狈逃掉都是新闻都是态度。
此外,你的预约采访提纲要为自己留有余地
这个看似简单,但很多记者会忽略。
在发过去的采访提纲中,你还要加上一句:“如果您实在安排不出时间,请指派相关部门的人员接受采访也可。”这也是很有用的。因为,能采访到对方指定的人士,肯定比你无功而返要强百倍。
我还建议,你最好能开张介绍信,见面时配合证件出示,这样更显得正式一些。

二、怎样给采访对象打电话?
给采访对象打电话,要替对方着想,这不仅仅是话费问题。
不好现象:
我发现,很多记者,在电话采访时很会为自己节省,用办公室电话或者用IP电话,但在给采访对象通电话时就不那么注意了,特别长途电话采访时。
为什么你不想想,那个正配合你完成采访工作的专家学者、或者求助的弱势群体,也想节省话费,他们对每分钟的花费比你还要心疼。
记者这样做多导致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后果就是:你采访的对象,可能因为心疼话费,或认为你不通人之常情,只在匆匆之间给你有限的信息、敷衍了事,让你得不偿失。
我们其实可以这样做:
1,你在长途电话采访你的对象时,尽量不要打他的手机,打他办公室或者家里的座机电话。
2,如果你手头实在只有他的手机。你要做的就要在第一时间内,接通电话后询问对方:“您身边是否有座机电话?请告诉我打过来,让您花费不好意思。”然后你马上主动打过去。
也许,有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你的采访对象身边当时没有座机电话,或者说他根本就不吝啬自己的手机费。
但我相信,作为记者,你的这个善意提醒,会让对方在一瞬间就能感受到你的善解人意,从而愿意配合你完成采访,尽量为你提供信息。
人与人之间在沟通交流时,就是这样简单,你是善意的,你尊重并理解采访对象,那么,你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例子:张越作为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制片人,她对所有记者编导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在联系任何当事人时,都要注意不花对方的话费,只要有可能,必须由电视台的记者打电

话过去。
三、记者初见采访对象在仪表上要注意的问题。
同样,这还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但因为涉及采访对象对媒体的直观信任度,和对你的信任,所以不可小视。
——在穿着上
现象:
记者一般在外表穿着上,给人的感觉是比较休闲,这很好。但我的观点是不要太过,即便是休闲,还是要有一种经过修饰了点随便。
请注意我的表达:“经过修饰了的随便”。就是说,你要表现自己的文化气质和品位,毕竟,记者是文化人,大家对你自然有个外表形象的期待。
我认为,如果是遇到重要和正式场合的采访,你更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不要求你衣冠楚楚,但一定要整洁、大方、得体。
我认为有三点要注意:
一、不要在穿戴上太个性化。
这可能是我的个人偏见,我毕竟是70年代的人。我很反对一个新闻工作者,戴着很粗大的项链和手链去见你的采访对象。
我还反对穿着奇装异服,和顶着很时尚另类的发型去见采访对象。
我认为,除非你是娱乐文化记者,你的工作就是见那些体现自己品位的人们。否则,你就没有太多修饰自己的空间。
因为,无论政府官员这些有身份的采访对象,还是普通百姓,可能更希望他所接触的记者——至少外表看起来显得沉稳、不张扬、值得信任。
二、女记者在见采访对象之前,可以化妆。
我建议所有女记者,在化妆之后见你的重要采访对象。注意,我这里说的是重要采访对象。
什么意思呢?就是尽管你天生丽质,也习惯了素面朝天。但你在见有身份的采访对象特别是商界人士时,还是要化点淡妆,这是一种“修养”的体现,表达了你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你会发现,化妆与不化装,对完成采访有很大区别。
三、要学会与被采访者正确地握手
“握手”这种方式最初来源于印第安人的土著部落,当两个长期相互攻击的部落为了表示友好,布阵谈判时,两个酋长相向走过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握手”,目的是为了证明双方没带武器。
现在握手更多是为礼节,但它传递的信息也很重要。
不知道诸位注意到一个细节没有,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各国政要高度统一的友好亮相方式,就是握手,而且还要握在一起后摇一摇,微笑着面对闪光灯。
我个人认为,发自内心的有力的握手,会让初次见面的受访者,感觉到你的诚意,在一瞬间缩短彼此的距离。
很多记者见到采访对象,往往只是点个头,很拘谨的样子,然后就木然地坐下,听天由命。这很没劲。
我的观点是,能握手的一定要握手,它可以让你的采访做的更漂亮一些。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你要会握手。在握手中,最忌讳冷冰冰的握

手,就是说,你伸出去的手是柔软无力的,就向一条死鱼那样毫无生气。
正确的表达你热情和感召力的握手方法是,主动伸出你的手,坚定、果断、有力地和对方相握,不要马上松开,让对方能感到你的诚恳和热情。
举例:6月23日中午,我在21楼会议室读报纸准备参加下午的评报,此刻李旭东总编领着赵社长进来看我们的筹备办公环境。看到我后,李总礼节性的简单介绍说这是姚海鹰,我想赵社长根本就没听清楚我是谁,但他马上冲我一点头,向前跨出一步,就把手伸向了我,有力地一握,还摇了摇,就在那一刹那间,领导的亲和力和平易近人的风度,就表现无遗,让鄙人感动的全身暖和,如洗桑那一般。
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并不是要所有记者见面就要握手,只是强调,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和对方沟通感情的细节。

第三部分:写作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我要讲的第一点——记者不要太迁就自己的写稿习惯,尤其是对写稿地点的选择性不要太强。
我们知道,很多记者都有自己多年来喜欢和固守的写稿习惯,有的喜欢在深夜,这时才觉得文思泉涌,有的特别好静,有丝毫干扰都会敏感烦躁,觉得无法顺畅工作。还有人感觉自己在办公室不能出活,非要回到自成一统的家里才能顺利成稿,还有很多很多自己喜欢的写稿习惯,原本都无可厚非。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日报的节奏比较快,必须要求你以最快的时间成稿,不仅成稿而且还要保证质量。作为一个记者,你也必须养成适应各种场合环境下写稿习惯。特别是从周报进入记者的记者,一定要尽快改变曾经养成的写稿习惯
作为一个记者,应该无论是在网吧、办公室还是在火车上、飞机上,或者采访途中,凡是能适应写字和敲击键盘的地方,你都要能清晰、准确地进行新闻写作。
很多记者会说,我就是那样的习惯,多年来一直这样,怎么办?没有怎么办,这不是什么迁就的问题,必须调整过来。
其实,这些习惯也是完全可以调整的。为了训练自己,你可以到喧闹的网吧里写稿,也可以带着笔记本电脑到麦当劳或者肯得基去写,你还可以规定自己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量内容。
举例:CCTV新闻调查记者柴静,训练自己随时出境随时保持状态的方法是,在化装间化装或者做头发时,她也照样说新闻说台词。目的是锻炼自己不受干扰的能力。
二、记者,特别是采写重大稿件和深度调查的记者,应做到向编辑提供被采访者联系方式,以供查询新闻来源的可靠性。(这也有规避新闻风险的作用)
这一点至关重要,我建议长江商报以后要形成一种制度,就是尽量让编辑和

关键岗位的人士,知道记者的采访真实性。至少,编辑和管理部门人员面对重大稿件时能充分掌握它的真实性。
首先要说明一个前提,不是不信任记者的采访作风和个人品德素质,是处于从制度上来保证稿件安全性的需要。
我们知道,在很多时候,一个记者会因为很多原因,而在稿件中夸大或者杜撰新闻事实,更多是以“知情人士说”、“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等等来表达,我们承认肯定有这方面不能实名的情况,但很多时候,都是记者的杜撰或者一种比较油滑取巧的采访写作风气。作为报社,只能以制度的形式来加以规避和防范。
举例:在2005年上半年,经北京朋友的介绍,美国新闻周刊中文版的一位编辑希望我为它们的杂志写两个稿子,一个是作为中部教育大省城市武汉,送孩子出国留学的风气非常盛,这对家庭和父母会产生哪些精神方面的影响,主要的立意在于一种静态的人文关怀,对这种家庭的微小改变做一个描述。还有一个题目是了解武汉专职擦皮鞋的外来务工者为何会成为一个潜在的庞大产业,上海没有明令禁止,为何却看不到,与武汉人本身有无关联。严格意义上说,这两个题目不涉及到批评和问题报道,操作起来也非常轻松,可以说没有任何障碍。
但是,当我辛苦采访成稿后,驻在北京的编辑却专门打电话给我说:“你应该在稿件后面附上你文章中所写的每个采访者的联系方式,编辑部要电话核实采访的真实性。”我最开始有些误解,是否对我这个临时合作者不信任?
这位编辑解释说,这是美国新闻周刊的惯例,无论是本刊的签约正式记者还是特约记者和临时合作者,他们在所有来稿中必须标明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以便编辑和报社核实。无论批评报道还是一般新闻,只要有采访对象出现并影响文章关键事实的都应该这样。
事后,我认识的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方式,我门长江商报其实可以照办平移过来,这对端正报社整个采编作风是有极大好处的。
(重要观点)这里还讲一点我个人如何使用“不明消息来源者说法“的体会。
前面说到,由于担心记者采访不扎实,导致在写作中编造不具体的人士的问题。这里,我说另外一个技巧性的操作。
如果我在采访一个新闻事件中接触到了最核心的新闻当事人,可能是一个人,但最多不会超过两个人,通过对他们详细的采访我完整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所有材料。而且,我也能够判断,这些材料是最核心的不需要再进行采访。
但是,在接下来的新闻写作中,我会面临一个非常苦恼的问题,就是我的文章中,总是只出现我采访的这个人的名字,总是他在

说在表达。如此的新闻稿件,给人在阅读上的感觉非常难受,尽管你的新闻事实是没有问题的。
为了避免表达上的呆板,我通常的处理办法是分解从这个核心人物口中获取的采访信息,主要的东西,在文章中的表达中让他说出来,其它一些东西,虽然也是他说的,也是从他这里获取的,但我在写作时用“据记者了解”、“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一位接近真相的人士告诉记者”、“该部门一位知情者透露”等等不具体人名的方式表达出来。
意思就说,我把从一个人身上拿到的大量信息,在文章中分解成几个人来加以表达。如此,给读者的感觉是比较丰富性的。或者说,很多信息我在直接的描述性的行文中就表达出来了。
我需要提醒的是,这个处理做法有一个前提,就是你采访的绝对是核心人物,并且拿到了绝对完整的权威的信息。千万不可自己杜撰。你这样处理也完全是为了新闻表达的需要。
也许这种方式在新闻研究中也会存在争议,但我觉得应该是最好的。

三、你要学会在写作时,准确高效地使用录音笔记?
前面讲过,在采访中要重视录音笔。现在讲讲如何在写稿时正确整理和使用录音笔记。
当采访结束后,即便时间允许,你也不要过好几天才整理录音笔记,我的方法是,如果不是太累,就一定在当天整理出来,因为,这时你的思维是有连贯性的,你对采访过程和全境还记忆犹新,在听的过程中,你能“温故而知新”,能将你认为有用的点,清晰记录下来。
一般来说,整理录音记录的时间要占我整个写作时间的60%以上,当录音笔记整理完后,如果你采访成功的话,基本的文章构架就应该已经出来了。我的方法是,尽量用小标题,把录音中相同的内容按照我心中已经拟订的主题,有层次地归纳在一起,而且,这些小标题还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千万不要因为情绪或者劳累,马马虎虎地整理,你可以有选择地记录你想要的,但决不可以漏听,每句都要认真听一遍。
还有,如果是重大采访或者可能引发官司和纠纷的采访,记者一定要有保存录音记录的习惯。到时候是有用的。
四、自己的稿件如何才算过关,并交付编辑手中发表?
这点,不仅操作有关问题报道和揭露性报道时重要,做任何报道都很重要。“新闻报道无小事”,任何见诸报端公开发表的东西都有可能产生重大的影响。何况,我们现在正在操作的《长江商报》是日报,日报的影响非常大。
我们知道,一篇过关的适合发表的稿件有很多要求,我不一一举例,只讲自己体会比较深的两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方法之一:

从写作质量上来看。
一篇好的报道,特别是调查报道,就象中国对传统文章一样,非常讲究“形神兼备”,应该是有文气的,也就是说文脉是否“通畅”。我对“通畅”的理解是,整个文章的感觉是“协调”或者说是“舒服”,怎样做到这一点?谈我自己一点方法:我的方法就是多读。
你在写作中对自己的成型稿件要反复的读,如果你觉得是通顺的,不感到别扭。这时候,我就觉得是过关的,我就觉得可以交差了。更好点的时候,我的判断,是能让我有一种阅读的快乐。
方法之二: 从准确、安全上考虑。
当完成一篇稿件后,无论编辑如何催,无论版面如何急,我的方法是面对稿件让自己安静下来,我问自己,你自己觉得过自己这一关没有?特别是在“关键数据、消息源、观点、立论方面”。我反复问自己,你凭心而论,有没有太主观太势利的东西?你有没有连自己都觉得不清楚的,或者说不过关的事实,但你却把它写在文章中了?还有,你在写作中是否有应付编辑的内容?
如果在我问自己的那一瞬间,我觉得没有问题,就“OK”了。这一瞬间必须非常真诚,你是和自己的心灵进行一次完全的对自己负责的对话。如果你得到的答案是,还可以。你就会认为是过关了,你就会把这篇稿子交给编辑。但如果你觉得有问题,连自己这关都过不了,你就要重新修改。
每个记者都要牢记:作为记者,我们绝对不能允许在主观上,把连自己都认为没有过关的稿件传给编辑。任何心存侥幸的稿件,都会给报社和自己带来祸端。
五、写好一篇报道有哪些可操作和注意的地方?
我谈谈对新闻写作的浅显理解。
首先,新闻写作是完全可以训练的,一个记者的写作风格和技巧也是可以培养的。 就是说,你有写作天赋固然好,但如果你没有先天的禀赋,也不影响你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
(重点)但我们要避免陷入一种误区,初学新闻写作的人,包括很多从事新闻多年的人,他们长期处于一种模仿写作状态。譬如对南周写作风格的模仿、对著名记者报道的模仿等。当然,这些是成功的经验,的确值得吸取。但你自己一定要从表面的模仿和感觉到的写作方法,上升到对规律性的把握。就是说,你要从理论上把握。
我比较欣赏“平实”的写作风格,这也是我以后努力的目标,我也认为大家最好不要轻易放弃这种风格的学习。
一般在新闻写作中,有以下一些公共规律值得把握和注意:
1、你要学会用具体的语言来表达你要说明的对象。
优秀新闻的写作原则是:要展现,不要讲述。给读者看你说看到的一切,用文字来描述一

副画面。 一个记者起码应该做到的是,将你见到的和感触到的事物清晰具体地传递给读者。
2、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应该有对话、细节、动作三个必须要素。
这三个要素的目的,就是对新闻事件和新闻场景的本来面目,进行原原本本、实实在在的还原和描述。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非常善于此道,他曾经是非常优秀的记者,后来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可无论是写新闻还是写小说,他都用这种平实的风格写作。
这三个元素的好处,是具有朴素强大的力量,能让读者自然跟着记者的思路,与叙述者保持一致。整个文章是鲜活的灵动的,更是打动人的。 实际上我的理解,上述三种要素,是对记者描述能力的锻炼,或者说是一种客观地描述场景能力的锻炼。
我要强调的是,描述能力是一个记者的写作基本功,是必须锻炼和拥有的。
很多人不明白,南方周末的那批老记者的文字为何那么棒!道理其实很简单,他们中的大多数曾经都是文学青年,他们的文笔很不错!更多是体现在描述能力上面。
但是,很遗憾,很多记者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普遍的现象是,现实生活中很多记者在写稿件时,他们可能更多的是重视议论、抒情等,把这些主观或直接表达情感和观点的东西运用到极致,这些是新闻写作的大忌。很简单,因为记者跳出来说话了。
3、在写作中,记者要尽量写简单的句子,少用形容词,多用行为动词。
我的朋友邓飞(凤凰周刊记者),他谈写作体会时说,我常注意把动词用在简单短句中,其好处是——动感有力。 我觉得他的这种感悟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
曾经很多记者,会自觉和不自觉在报道中,把一个简单的意思用文字表达或者说处理的婉转悠扬,甚至全篇都是这样,简直把新闻写作当作了文学创造,或者说故意追求一种文字上的卖弄感觉。这种文风曾经一度盛行。
这种错误写法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总是写长句子,让形容词和副词还有壮语充满笔端。总是觉得自己有表达不完的意思和感情。
(重点)我们要掌握一个正确使用句子的规律是:多用短句式,以陈述句为主,多用主谓宾结构,多用名词和生动的行为动词,避免滥用形容词,避免用大量的副词来修饰动词。这样你表达出来的句子会显得简洁、充满动感,而且有力量,更重要的是突出了现场感,使新闻报道中的人物鲜活而有感染力。
建议大家有时间看看海明威的书,他的写作非常简洁明快,有人形容他的语言:“剔除的只剩下骨头”,这是大师,应该成为我们的新闻写作范本。

、在写作中,你一定要让你的报道有思想和观点。这非常重要!
当然,仅有上述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肯定是不够的,如果一篇新闻稿件特别是深度报道,没有鲜明的观点和引起思辩的东西,那肯定是失败的。
道理很简单,没有思想背景、只有事实堆砌,整篇报道就会显得茫然,肯定不是好报道。
一个好的新闻报道是在有思考背景的、有透彻想法的前提下,通过新闻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我们所写的故事不仅要好看,还要传递一种精神和思考,让读者有所触动。
《凤凰周刊》对一篇好的调查报道的要求是:流畅的文字和切合观众心思的切入点和尽量提供现场的努力和其他的使之区分于宣传性和过多商业性的媒体的东西的总和。在后半部分,它强调了思想性。 
七:(重点)我认为一篇好报道的标准是:
1,采访到位(细致而有条理,注重细节),该拿的材料没有遗漏。
2,语言生动、干净、有味道(语言具有画面感、质感和动感,具有表现力和张力)
3,追求独家视角,有观点有自己的价值判断(独家的观点独家的诠释都是独家的范畴。在新闻竞争激烈时代,能否选取独家报道角度是一篇好报道的标志)。

我再谈谈一个记者应具备的业务素养
A、正直,有肝胆,有悲天怜人的情怀,有改变和促进社会进程的想法,有一种中国传统文人的自觉担当。要知道,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记者,绝对平庸。(一句话,要有记者的必须保持的气质)
B、对社会体制及报道对象,要有一种理性和建设性的关注态度。不要有边缘心态和敌视心态!
C、多读书,多揣摩业务知识,新闻完全是可以学习提高的。(说到读书我谈一点,不要太功利、太技术化,除了看“成功之道”、“新闻操作”之类的书外,还要多看些唐诗宋词,多陶冶自己的性情。武汉大学的李敬一先生有句名言:“三日不读唐诗宋词,便觉得自己全身上下臭不可闻!”)
D、采访作风要扎实,不要走捷径,要细致、细致再细致。好的采访绝对有助于写作。
E、永远记住新闻的目的,就是展现和描述,使之重现,要培养自己的描述能力。 描述的最高境界是精准、冷峻、引而不发。
F、在写作中必须遵循基本经验,用陈述句,多用动词和名词,少用副词和形容词,要多使用短句。使自己的文字充满动感和节奏。
G、整个报道要用事实说话,要强调报道的现场感,但记者自身尽量不要跳出来,所有判断和推论还有观点,都应该自然显现。(这也不尽然,《财经》在调查报道中,记者会在行文中,有观点有判断地表达,经常会出现

下列评论词语:诸如、“不可原谅”、“难以宽恕”等等。因此,我想表达的是,这些都不要绝对化。所有一切新闻写作法则,都是可以质疑和探讨的。)
H、培养诚实职业态度,忠于自己的内心,任何新闻首先要过自己这一关,否则不要轻易发表。 
L、此外,我还看重记者的另一个基本素质——灵活。
就是应变能力很强,这种素质在采访中非常重要!
举例:为完成《江泽民视察之后》到湖北电视台转镜头资料。三峡移民回流云阳高阳镇采访等。
记者在修养上要注意的问题
1,我个人认为,记者天然就该在品德修养上比普通人高过一酬。
具体我也说不清楚如何才叫高人一酬。我只能比较具体地描述,有以下几种行为的人,至少会让我个人对他敬而远之。
——在公汽上面对身边的老人和小孩甚至孕妇,能视而不见坦然安坐者。
——在公汽上为点滴小事,就能和别人吵闹恶语相加,甚至有动手的冲动者。
——在餐馆酒店吃饭时,对服务员呼来唤去,颐指气使,缺乏基本尊重,就好象服务员是仆人者。
2,在工作中要避免“文人相轻”,摆正心态。
我们知道,记者是文化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个个都是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英雄好汉,你想想,这么多英雄好汉聚到一起难免要彼此看不起,很多时候不服气。
譬如说:“他凭什么当副总编?”、“他这样的水平还能领导我?”、“这种稿子如果我去了现场肯定比他写的好”等等。
我的看法是:
人与人之间,其实都差不多,首先是外貌,其次是智商水平,我也见过很多高人。
但是,你要明白,虽然都差不多,但有的人往往就是比你强那么一点,而就是强的这么一点,就足够领导你,就足够做你的上司。
所以,每个记者的心态都要好,有本事在业务上显,不要在网络和背后来事。
2,不要总认为自己处在非常危险的境地.
记者重视人身安全是必要的,但不要过!我想谈谈业内对中国调查记者被买人头的误解?
王克勤是《中国经济时报》高级记者。业内这样介绍:中国当代著名揭黑记者,被业界称之为“中国的林肯.斯蒂芬斯(美国著名揭黑记者)”。仅2001年一年在他的笔下仅送进监狱的黑恶分子就达160多人。2002年底,他被《南方周末》评为“2002年度中国传媒杰出人物”。
因此,外界盛传:“有人曾出500万元买他的人头。”
2004年3月我们一起在北京吃饭时,我问他是否确有其事,他付之一笑:“没外界说的那样,我这人头5000快就能被个混混拿走。”
在记者的家上,南风窗的一位兄弟这样评价说:“我从来就不相信有人出50万、10万买谁的人头——买一个记者的小小人

头用得着50万吗?有关部门和他本人又没有任何特殊保护,真的想要他的人头,那还不是探囊取物?”
我觉得:真正的有内涵的名记者,从来就不去通过这种方法炒作自己!
当然,记者采访注意人身安全是必须的,但不要过,要相信自己、团队和报社的力量。相信邪不压正。这些年来,我也做了一些动作很大的批评稿件,在座的很多兄弟也做过,但大家现在都是毫发未损!生活的很滋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