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病学2016年试题

传染病学2016年试题

传染病学2016年试题
传染病学2016年试题

传染病学

P119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为(有传染性、病原体、免疫性和流行性)

潜伏期是指(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症状开始出现)

复发是指

(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己稳定退热一段时间,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发热等初发症状再度出现)

再燃是指(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体温未稳定下降至正常,又再度升高)

P1192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引起疾病的主要因素是(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免疫机能)

在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隐性感染)

熟悉传染病潜伏期的目的是(确定检疫期)

确定传染病检疫期的依据是(最长潜伏期)

P1193

下列传染病常见出疹时间,错误的是

A 水痘多在第1病日

B 猩红热多在第2病日

C 天花多在第3病日

D 麻疹多在第4病日

E 伤寒多在第5病日

下列传染,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要求,不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是

A AIDS

B SARS

C 肺炭疽

D 鼠疫

E 霍乱

下列各项,与病原体致病作用无关的是

A 侵袭力

B 毒力

C 数量

D 大小

E 变异性

大流行是指(某传染病流行范围广,甚至超过国界或洲界)

P1194

下列感染中,没有传染性的是

A 隐性感染

B 显性感染的潜伏期

C 显性感染的症状明显期

D 病原携带状态

E 潜伏性感染

确定传染病隔离期的主要依据是(传染期)

可致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增高的是(病原体的变异)

感染过程的表现中最常见是(隐性感染)

在传染病恢复期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抗体是(IgG)

P1195

感染过程中首先出现,常为近期感染标志的抗体是(IgM)

流脑主要经(飞沫传播)

人体与病原体处于相持状态,不出现临床症状,不排出病原体(潜在性感染)感染病原体后不出现临床表现,但产生了特异性免疫(隐性感染)

弛张热(24小时内体温波动超过2摄氏度,但最低未达正常水平)

流行性出血热的皮疹属(出血疹)

伤寒的皮疹属(斑丘疹)

P1196

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是(HbsAg)

下列有关甲肝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为嗜肝DNA病毒

B 只有一个血清型

C 60O C30分钟可被灭活

D 对紫外线照射不敏感

E 只有一个基因型

表示HBV复制活跃的是指标是(HbeAg)

血清标志物,急性乙型肝炎窗口期可检出的是(抗-HBc)

对确认急性HBV感染最有意义的是(抗-HBs阳转)

下列各项,不符合慢性HBV携带者诊断的是

A 血清HbsAg阳性

B 血HBV DNA阴性

C 血清HbeAg阳性

D 血清ALT在正常范围

E 血清抗-Hbe阳性

下列各项,不符合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诊断的是

A 血清HBsAg阳性

B 血清HBV DNA阴性

C血清HbeAg阳性

D 血清ALT在正常范围

E 血清抗-Hbe阳性

诊断甲型肝炎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是(抗-HA VIgM)

诊断戊型肝炎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昌(抗-HEVIgM)

下列各项,可诊断为HBV现症感染的指标是

A HbsAg

B 抗-HBs

C 抗-HBe

D 抗-HBc

E 抗-HBc IgG

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是(HbsAg)

P1198

下列有关病毒性肝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妊娠后期合并戊肝病死率高

B 急性丙肝易转为慢性肝炎

C 甲型肝炎不转为慢性

D 丙肝病毒感染易致重型肝炎

E 慢性丙型肝炎可演变为肝硬化

下列有关病毒肝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型肝炎可呈慢性经过

B 乙型肝炎一般无慢性经过

C 丙型肝炎易演变为慢性

D 丁型肝炎一般不演变为慢性

E 戊型肝炎可呈慢性经过

下列有关甲型肝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般不转为慢性

B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C 可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

D 临床上黄疸型肝炎较多见

E 不会通过血液传播

下列有关乙型肝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重叠感染HDV易演变为重型肝炎

B 对慢性患者的治疗应以抗病毒为主

C HBV感染是肝细胞癌的重要病因

D 婴幼儿感染HBV易演变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E 家庭聚集现象不明显

有关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慢性HBV感染抗-HbcIgM也要阳性

B 抗-HA VIgM阳性可诊断为急性HA V感染

C HbsAg阳性表明患者有传染性

D 抗-HCV阳性为HCV既往感染

E 抗-HBs是保护性抗体

下列各项,对急性重型肝炎诊断无提示意义的是

A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1000U/L

B 肝性脑病

C 深度黄疸

D 肝脏迅速缩小

E 腹水、肠胀气

对诊断病毒性肝炎最有意义的是(肝穿刺活检)

P1199

重型肝炎的特征性表现是(精神神经症状)

下列有关重型肝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重型肝炎的病死率较低

B 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程一般不超过14天

C 急性重型肝炎和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主要区别是后者肝性脑病出现较早

D 慢性重型肝炎是指重型肝炎的病程超过24周

E 在我国以HBV感染所致者最多见

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输血)

对确定急性HBV感染最有意义的是(抗-HBVIgM阳性,抗-HbcIgG阴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出血倾向最主要的原因是(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P1200

下列各项,诊断重型病毒性肝炎最有意义的是

A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

B 酶胆分离

C 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降低

D A/G比值倒置

E 血清转肽酶活性明显升高

诊断早期肝硬化的依据是(肝穿刺组织学检查)

有关甲型肝炎的治疗,最重要的是

A 休息

B 保肝

C 降酶

D 抗病毒

E 调节免疫

对急性肝炎治疗措施,最主要的是(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

下列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措施,最主要的是

A 一般治疗

B 对症治疗

C 抗病毒治疗

D 保肝治疗

E 抗肝纤维化治疗

有关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叙述,正确的是(HbeAg血清学转率较高)P1201

乙肝病毒属(嗜肝DNA病毒)

丙肝病毒属(黄病毒)

甲肝病毒性(微小RNA病毒)

丁肝病毒属(缺陷病毒)

丁肝病毒(代尔塔病毒属)

戊肝病毒(肝炎病毒属)

慢性肝炎的病程(超过半年)

慢性菌痢的病程(超过2月)

P1202

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抗体是(抗-HBcIgM)

不游离存在于血液中的是(HBcAg)

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是(HBsAg)

病毒复制活跃的标志是(抗-HBcIgM)

P1203

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

流感的流行季节是(冬季)

流感的潜伏期一般是(1~3日)

下列有关流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起病多急骤

B 头痛多不明显

C 体温可高达39度或以上

D 呼吸道症状较轻

E 少数有消化道症状

流感患者发病后12小时出现高热、烦躁、呼吸困难和明显发绀,应考虑的临床类型是(肺炎型)

抗流感病毒药奥司他韦作用机制是(抑制神经氨酸酶)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的原因是(核酸分节段)

肺炎型流感最常见的人群是(2岁以下儿童)

P1204

流感病毒分型的依据是(核蛋白)

下列有关流感的治疗,错误的是

A 加强支持治疗

B 发病初期即应抗病毒治疗

C 奥司他韦成人剂量为150mg/天

D 甲、乙型流感均可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E 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继发感染

下列关于流感与普通感冒相鉴别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流感起病更急

B 普通感冒多为散发

C 普通感冒不发热或低热

D 流感全身症状明显

E 流感咳嗽、咽痛等症状突出

霍乱的重要预防措施是(隔离患者)

流感的主要预防措施是(接种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抗病毒治疗首选的药物是(利巴韦林)

流感抗病毒治疗首选的药物是(奥司他韦)

抗原漂移指的是(变异幅度小,出现频率高)

抗原转换指的是(变异幅度大,出现频率低)

流感发热持续时间通常是(3~4日)

P1205

不属于流感高危人群的是(发热患者)

不属流感疫苗接种对象的是(发热患者)

引起人禽流感的主要病毒亚型是(H5N1)

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属正黏病毒科

B 加热可灭活

C 人对其不易感

D 包括甲型流感病毒的全部亚型

E 在自然环境中存活时间短

下列有关人禽流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由禽流感病毒引起

B 属人、禽、畜共患传染病

C 病禽及带毒健康禽为传染源

D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E 人群普遍易感

下列各项,属人禽流感疑似病例的是

A 1周内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出现流感样症状

B 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的病毒

C 出现高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

D 有临床表现,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

E 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甲型流感病毒和H5型单克隆抗体抗原检测阳性P1206

确诊人禽流感的依据是(病毒分离)

鉴别人禽流感与SARS的主要依据是(病原学检查)

下列有关人禽流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由禽流感病毒引起

B 也可感染其他哺乳动物

C 12岁以下儿童多见

D 主要表现有高热、咳嗽、呼吸困难

E 预后极差

下列各项,不属人禽流感传播方式的是

A 接触病禽

B 接触健康带毒禽

C 接触被污染的羽毛

D 接触被污染的水

E 接触人禽流感患者

下列有关人禽流感病理改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支气管病变最明显

B 肺泡内有透明膜形成

C 少数患者有广泛肝小叶中心坏死

D 少数患者有急性肾小管坏死

E 少数患者有淋巴细胞功能衰竭

下列关于人禽流感实验室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外周血白细胞减少

B 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

C 外周血血小板减少

D 骨髓穿刺检查示细胞增生低下

E 可出现BUN升高

P1207

下列各项,不属于人禽流感并发症的是

A 肺炎

B 脑炎

C 休克

D 胸腔积液

E ARDS

下列标本,不用于人禽流感病毒分离的是

A 鼻咽分泌物

B 口腔含漱液

C 气管吸出物

D 血液

E 呼吸道上皮细胞

可确认人禽流感的检查是(血清学)

对人禽流感医学观察病例进行医学观察的时间是(七日)

流脑的表现是(高热、头痛、皮下出血)

致病力最强的人禽流感病毒亚型是(H5N1)

曾引起流感大流行的流感病毒亚型是(H1N1)

P1208

属人禽流感医学观察病例的是(1周内有接触史,出现流感样症状)

属人禽流感临床诊断的病例是

(被诊断为疑似病例,且与其有共同暴露史的人被诊断为确诊病例者)用于丙型肝炎联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是(利巴韦林)

用于人禽流感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是(扎那米韦)

下列有关SARS-CoV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为有包膜的RNA病毒

B 有刺突、包膜、膜和核衣壳四种结构蛋白

C 紫外线照射60分钟可杀死

D 患者的粪便含有病毒

E 动物中只有果子狸可能被感染

下列有关SARS肺的病理特点,错误的是

A 肺胞腔中肺细胞脱屑性改变

B 病程第1周常可见到肺泡内渗出物的机化

C 肺水肿

D 肺透明膜形成

E 肺泡上皮内可见病毒包涵体

SARS的首发症状是(发热)

下列有关SARS进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多发生在病程的8-14天

B 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进行性加重

C 发热及感染中毒症状持续存在

D 肺部阴影发展迅速

E 多数患者出现ARDS

P1209

下列有关SARS病原学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清SARS-CoV抗体由阴性转变为阳性提示为近期感染

B 急性期到恢复期血清SARS-CoV抗体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提示为近期感染

C SARS-CoV PCR测定结果阴性可除外SARS

D SARS-CoV PCR测定结果阳性可确诊SARS

E SARS-CoV PCR分离培养阳性结果可确诊SARS

下列有关SARS患者血液学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

B 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C CD4、CD8细胞细胞计数均降低

D 血小板可减少

E 常可见到异型淋巴细胞

有关SARS流行病学的叙述,正确的是(呼吸道症状显著的患者传染强)

对于疑似SARS者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收入单人观察室隔离观察)

下列有关SARS临床表现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

B 严重者出现呼吸窘迫

C 肺部体征不明显

D 常伴有呼吸道卡他症状

E 部分患者有腹泻

下列有关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SARS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目的在于抑制异常的免疫病理反应,减轻肺的渗出及损伤

B 中毒症状重,持续发热,经对症治疗3天以上,体温仍超过38o C以上

C X线胸片示大片阴影并在48小时之内病灶面积增大>50%且在正位胸片上病灶面积占双肺总面积的1/4以上

D 达到急性肺损伤的诊断标准

E 出现SRDS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SARS的管理应是(按甲类管理)

SARS血象检查淋巴细胞计数结果(<0.9*109/L)

对SARS密切接触者的检疫期一般为(14天)

下列有关SARS流行病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发生于人口密度较大的都市

B 农村地区病例少

C 有明显的居民楼聚集现象

D 儿童发病率高

E 可通过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

P1210

下列有关SARS早期临床表现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急性起病

B 伴全身中毒症状

C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明显

D 肺体征不明显

E 少数可出现ARDS

下列各项,不属于SARS重症表现的是

A 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率≥30次/分

B氧合指数低于300mmHg

C 发生休克

D 发生MODS

E 胸部X片显示为单叶病变

SARS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经消化道传播

狂犬病主要经(直接接触传播)

P1211

HIV主要感染的细胞是(CD4+淋巴细胞)

HIV主要侵犯的靶细胞是(CD4)

AIDS并发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机制主要是(细胞免疫受损)AIDS发生卡波西肉瘤主要是由于(人疱疹病毒8感染)

AIDS治疗的关键措施是(抗病毒治疗)

下列消毒措施,HIV不敏感的是

A 高压蒸气消毒法

B 75%乙醇

C 0.2%次氯酸钠

D 焚烧

E 紫外线照射

P1212

下列关于AIDS无症状感染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年或更长

B 血中一般检测不出HIV

C 抗-HIV阴性

D 无传染性

E 常出现口腔毛状白斑

下列有关AIDS艾滋病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常有浅表淋巴结肿大

B 可有持续性发热

C 可出现脾肿大

D 一般不出现精神神经症状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二)

《传染病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A1 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题干为一短句,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共50题,每题1分) 1.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B A. 口腔念珠菌病 B.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C. 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D. 疱疹性直肠炎 E.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2.下列哪项是脑膜炎球菌的正确特性D A.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 B. 能产生毒力较强的 外毒素 C. 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少数在细胞内 D. 抵抗力弱,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而易于自溶 E. 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3.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C A. 灭螺 B. 普治 C. 灭螺和普治 D. 粪便和水源管理 E. 保护易感人群 4.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A A. 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B. 氯喹0.3g,每周1次 C. 哌喹0.6g,2~4周1次 D. 甲氟喹0.25g,每周1次 E. 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5.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A A. 内毒素 B. 肠毒素 C. 神经毒素 D. 细胞毒素 E. 侵袭作用 6.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B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症状明显期 D. 恢复期 E. 以上都不是 7.菌痢的病原体属于:A A. 志贺菌属 B. 沙门菌属 C.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属 D. 弧菌属 E. 弯曲菌属 8.下列哪项不为传染源C A. 显性感染 B. 隐性感染 C. 潜伏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受感染的动物 9.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D A.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机械性损伤 B. 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的毒素 C. 迟发型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部分: 1、关于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D A.隐性感染极为少见 B.病原体感染必引起发病 C.每个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 D.显性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各种不同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全部 E.病原体必引起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 2、关于病原携带者的论述,正确的是?D A.所有的传染病均有病原携带者 B. 病原携带者不是重要的传染源 C.发生于临床症状之前者称为健康携带者 D.病原携带者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 E.处于潜伏性感染状者就是病原携带者 3、隐性感染增加时:E A.病原携带者增加 B. 慢性感染病人增加 C.潜伏性感染增加 D.显性感染增加 E.免疫人群扩大 4、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B A.爱滋病 B. 鼠疫 C. 乙型肝炎 D. 疟疾 E. 麻风病 5、斑疹伤寒患者血清中可测出对变形杆菌“OX19”,的抗体,是属于:D A.间接凝集反应 B. 直接凝集反应 C. 反向凝集试验 D.交叉凝集反应 E.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6、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下列疾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是:E A.病毒性肝炎 B. 登革热 C. 炭疽 D. 爱滋病 E. 血吸虫病

7、某些传染病常出现周期性流行,其主要原因是?C A.传播途径的改变 B.传染源的积累 C.易感人群的积累 D.病原体抗原性的改变 E.自然因素周期性的改变 8、传染过程中,下列哪种感染类型增多对防止传染病的流行有积极意义?B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者 C. 病原携带者 D.潜伏性感染 E.显性感染 9、表现为“显性感染”占优势的疾病是:B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天花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百日咳 E.脊髓灰质炎 10、隐性感染的发现主要是通过:C A.咽拭子或血清培养等获得病原体 B.生化检查 C.特异性免疫检查 D.病理检查 E.体征的发现 11、人体能对抗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B A.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B.特异性免疫能力 C.预防用药 D.增强体质 E.注射疫苗 12、有关IgG,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是人体最重要的抗体 B.是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 C.是唯一能穿过胎盘的抗体 D.是凝集试验中的主要反应抗体 E.是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中的主要抗体 13、抗原抗体复合物属于下列哪一型超敏反应?C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E.Ⅴ型 14、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是:B A.是否有病原体 B.是否有传染性 C.是否有感染后免疫 D.是否有发热 E.是否有毒血症症状 15、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称:C A.病原体被消灭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带菌者

传染病学试题库

试题库 总论: 1、预防肠道传染病“三管一灭”,下列何者错误: A 灭苍蝇 B 管理粪便 C 管理水源 D 管理饮食 E 预防接种 2、接触病毒性肝炎患者后,常用于浸泡的消毒液为: A 3%来苏尔 B 70%酒精 C 0.3%过氧乙酸 D 0.1%新洁尔灭 E 高锰酸钾溶液 3、下列何者不属于需立即报告的传染病: A 鼠疫 B 霍乱 C 艾滋病 D 肺炭疽 E 伤寒 4、隐性感染的主要意义: A 轻型病人增加 B 显性感染减少 C 带菌状态减少 D 潜在性感染增加 E 免疫人群扩大 5、传染过程中,一般哪种情况较多: A 病原体被清除 B 隐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潜在性感染 E 病原携带者 6、感染后的结局以下何种最常见: A 病原体被清除 B 隐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潜在性感染 E 病原携带者 7、预防肠道传染病“三管一灭”,下列何者错误: A 管理病人 B 管理粪便 C 管理水源 D 管理饮食 E 消灭苍蝇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A 病原体 B 传染性 C 地方性、季节性 D 免疫性 E 易感性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A 有病原体 B 有传染性 C 有地方性、季节性 D 有免疫性 E 有易感性 2、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主导措施是: A 治疗病人 B 检出带菌者 C 隔离接触者 D 切断传播途径 E 预防接种 10、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是: A 二大类二十五种 B 二大类十八种 C 三大类二十五种 D 三大类二十四种 E 三大类三十五种 11、提示近期感染的免疫球蛋白: A IgA B IgM C IgG D Ig E E IgD 1、预防传染病,保护易感者的关键措施是: A 个人防护 B 预防接种 C 药物预防 D 改善营养 E 增强体质 12、病原体侵入人体,临床上不显示任何症状、体征,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 被称为: A 病原体被清除 B 隐性感染C病原携带者 D 显性感染 E 潜在性感染 12、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 病原体数量、毒力、侵入途径 C 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环境 D 传染源、易感人群和外周环境 E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体因素 13、下列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 A 伤寒 B 菌痢C霍乱 D 病毒性肝炎 E 艾滋病 A.无传染性 B.具有免疫力 C.病毒无复制 D.注射过乙肝疫苗 E.传染性强 63. 有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HBsAg(+),HBeIgG(+),抗-HBcIgM(+)说明此病人: A.无传染性 B.具有免疫力 C.病毒无复制 D.注射过乙肝疫苗 E.传染性强 64. 有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HBsAg(+) 抗-HBcIgG(+) HBVDNA(-)说明此病人 A.无传染性 B.具有免疫力 C.病毒无复制 D.注射过乙肝疫苗 E.传染性强

流行病学题库1-2-10

流行病学题库1-2-10

问题: [单选,A1型题]下列哪一项不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 A.传染病流行 B.易感人口的迁出 C.计划免疫 D.免疫人口的死亡 E.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免疫人口死亡会导致人群易感性升高。

问题: [单选,A1型题]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暴露标志和效应标志是结合疾病的不同阶段和研究需要确定的;根据研究目的不同,许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 A.作为暴露标志就不能作为效应标志 B.作为效应标志就不能作为暴露标志 C.有时作为效应标志,有时也可作为暴露标志 D.可以同时既是暴露标志又是效应标志 E.只是作为暴露标志 本题考点为充分理解暴露发病连续带模型的含义。根据暴露发病连续带模型,暴露和效应是相对的。因此很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在某个研究中可能是效应标志,而在下一级效应标志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它有可能作为暴露标志。

问题: [单选,A1型题]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主要区别是() A.研究对象不同 B.测量的结局不同 C.研究目标不同 D.群体调查方法不同 E.设计思想不同 本题考点为分子流行病学对传统流行病学的发展。传统流行病学测量的结局一般都是疾病的最终结局,如发病、死亡等;而分子流行病学根据疾病自然史原理,将疾病发生、发展分解为不同阶段,并以一系列生物标志测量来代表疾病不同阶段的结局测量,这是对传统流行病学一个大的发展。(广东11选5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d01155369.html,)

问题: [单选,A1型题]分子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新阶段,关于其认识正确的是() A.从微观方面研究疾病和健康 B.从宏观方面研究疾病和健康 C.宏观和微观综合研究疾病和健康 D.相当于大批量检测临床标本 E.不需要人群现场就可研究 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流行病学设计的综合应用产生了分子流行病学。

传染病学总论

感染与免疫 感染的概念 概念 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病原体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朊毒体等,寄生虫包括原虫和蠕虫等。有些微生物和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相互适应、互不损害的共生状态。但当某些因素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异位寄生时,则可引起宿主的损伤,称为机会性感染。 分类根据病原体感染的次数、时间先后和种数,感染可分为四种。 1.首发感染即初次感染某种病原体。 2.重复感染在感染某种病原体基础上再次感染同一病原体。 3.混合感染人体同时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 4.重叠感染在感染某种病原体基础上又被其他病原体感染。 感染过程的表现 病原体经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就开始了感染过程。 感染是否导致疾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人体的抗病能力。 在感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同表现称为感染谱,有五种表现形式。 1.病原体被清除 由于正常情况下人体具有强大的防御体系,病原体在入侵部位即被消灭,或从鼻咽部、肠道、尿道及汗腺等通道排出体外,不出现病理损害和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方式有:①非特异性免疫屏障作用,如胃酸的杀菌作用。②特异性免疫清除,如从母体获得的特异性抗体、人工注射的抗体和通过预防接种或感染后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 又称亚临床感染,病原体只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无临床症状,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 3.显性感染 又称临床感染,即传染病发病。感染后不但引起机体免疫应答,还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4.病原携带状态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存在于机体的一定部位,并生长、繁殖,虽可有轻度的病理损害,但不出现疾病的临床症状。携带者所具有的共性是不出现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病原携带状态包括带病毒者、带菌者和带虫者。携带病原体超过3个月者为慢性携带者,发生于显性感染之后为恢复期携带者,发生于显性感染临床症状出现之前为潜伏期携带者。 5.潜伏性感染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某些部位后,机体免疫系统将病原体局限化,但又不能清除病原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潜伏的病原体才引起显性感染。 一般隐性感染者最多见,病原携带者次之,显性感染者比率最低,但一旦出现最易识别。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作用、宿主的免疫功能和外环境三个因素。病原体的致病作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侵袭力 3.数量 2.毒力 4.变异性 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 机体的防御机能和免疫反应在感染的发生与转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流行病学试题试题库完整.doc

1、病例对照研究是根据是否患病分组.而队列研究是根据是否暴露分组。 2、流行病学中的“暴露”是指曾经接触过某个因素或处于某种状态.或具备某种特征。 3、匹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效率.控制混杂因素 .个体匹配一般不超过 4 。 4、现况调查所用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 5、影响预测值的因素有灵敏度、特异度、患病率。 6、RR值是指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性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7、实验流行病学与队列研究的共同点是前瞻性研究.设立对照.验证假设。 8、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有保护率和效果指数。 9、移民流行病学可以探索疾病发生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谁大的一种研究 方法。 10、在描述性研究中.一般无须特设对照 .其研究资料的主要分析指标是患病率。 11、流行病学所说的偏倚一般可归纳为:信息偏倚、选择偏倚、混杂偏倚。 12、疾病的人群分布中最重要的因素年龄.几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都与此变量有关。 13、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病例时较理想的病例类型是新发病例。 14、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进行病例组与对照组均衡性检验的目的是减少混杂因素。 15、进行推断性统计所计算的RR值远小于1.表明暴露与疾病之间呈负相关。 16、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病因、宿主和环境。 17、抽样调查的样本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现患率和精确度。

18、时点患病率中的“时点”一词.在理论上时无长度。但实际上在现场调查 时要尽可 能的缩短调查期限.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仍认为是时点患病率。 19、目前.用于流行病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软件种类繁多.请列出三种权威的应用较多的软件 SAS 、 SPSS 、 STATA 。 20、描述疾病分布,其资料来源分为普查、抽样调查 . 名词解释答案 1、危险行为:指一种已经证明会增加人们患某种疾病的易感性或有损健康的行为。 2、续发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 3、流行:是疾病流行强度的一种表达方式.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水平。 4、大流行:当疾病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且跨越国界、州界时。 5、爆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6、虚假关联:可以看作是人为的、偶然的、假二次的或由于几率、偏倚或未能控制其他变量而引起的所有非因果关联。(该名词现已罕用。) 7、生态趋势研究:指连续观察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发生率或死亡率.了解其变动趋势。 8、生态学研究:比较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他们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以了解某疾病或健康状态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有无异同点.从而探索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的线索。 9、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又称病因分值.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

传染病学试题样题

传染病学试题样题

南方医科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2008 学年(春)季学期考试 2005年级预防医学-口腔本科 《传染病学》试卷A 姓名学号专业年级 一、单选题 1 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的病毒性传染病是肾综传单乙脑 A.流行性感冒B.艾滋病 C.流行性乙型脑炎D.水痘 E.风疹 2 在我国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中,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A.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B.艾滋病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D.肺炭疽病 E.霍乱 3 通过接触疫水传播的传染病是 A. 囊虫病 B. 恙虫病 C. 华支睾吸虫病 D.流行性腮腺炎 E. 钩体病 4 属于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是恙虫病乙脑肾综 A. 艾滋病 B. 疟疾 C. 伤寒 D.恙虫病 E. 乙型肝炎 5 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 莱姆病 B. 斑疹伤寒 C. 黑热病 D. 耳源性脑膜炎 E. 百日咳 6 主要经输血途径传播的传染病是 A. 甲型肝炎 B. 流行性乙型脑炎 C. 疟疾 D. 丙型肝炎

E. 登革热 7. 关于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原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免疫功能低下 B. 不完全免疫 耐受 C. 自身免疫反应产生 D. HBV基因突变 逃避免疫清除 E. 治疗不及时 8. 重型肝炎主要病理改变特点是: A. 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性 B. 嗜酸性变性,凋亡 小体 C. 肝细胞大量坏死 D. 枯否 细胞增生肥大 E. 炎症细胞浸润 9. 重型肝炎出血的最重要原因是: A.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 B. 应激性溃疡 C. 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 D.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E. 内毒素血症 10. 下列哪项不是肝炎黄疸的常见原因: A. 肝细胞坏死,小胆管破裂导致胆汁反流 B. 小胆管受压导致胆汁淤积 C. 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 D. 红细胞破坏 增加 E.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等功能障碍

传染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传染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传播方式是人感染肺鼠疫的主要途径:( D ) A、鼠蚤吮吸病鼠血液后再叮咬人 B、人剥食 C、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 D、以上都不是 2、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3、哪种肝炎病毒为DNA病毒:( B ) A、HAV B、HBV C、HCV D、HDV 4、重型肝炎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D) A.频繁呕吐 B.黄疸进行性加深 C.出现中毒性腹胀、腹水 D.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5、狂犬病临床分期为:(D ) A、兴奋期,麻痹期,恢复期 B、前驱期,麻痹期,恢复期 C、前驱期,兴奋期,恢复期 D、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 (二)多项选择题 6、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可分为( B D) A.外来人口的增加 B.人工主动免疫的推广 C.出生人口的增加 D.隐性感染的增多 E.文化水平的提高 7、水痘皮疹的特点是 ACDE A.皮疹分布呈向心性 B.全身症状与皮疹多少无关 C.同一部位可见各阶段的皮疹 D.疱疹内疱疹液初为透明,后渐转混浊 E.脱痂后不留瘢痕 8.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ABCE A.乙型肝炎常可见到家庭集聚现象 B.丙型肝炎慢性化高

C.甲型肝炎多见于儿童 D.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可重叠丁型肝炎感染 E.晚期妊娠妇女戊型肝炎病死率高 9、乙脑极期的抽搐特征有 ABD A.多见于病程第2~5天 B.可以由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 C.不一定均有意识障碍 D.先见于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呈肢体阵挛性抽搐 E.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抽搐强直性痉挛,可历时数分钟,不可能至数十分钟 10、SARS的传播途径是AC A.飞沫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虫媒传播 E.血液制品传播 二、填空题 1、引起流感暴发流行的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 2、医疗机构发现疑似麻疹病例时, 6 小时内报告, 48 小时内调查。 3、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 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4、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 母婴传播。 5、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三、问答题 1、什么叫传染病暴发?什么叫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暴发是指某地区某病在短时间内(一般以小时、天、周或月计算)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 传染病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一地区,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水平时(一般为前三年平均发病率的3~10倍)称流行。 传染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2.感染:人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病原体对人体的寄生过程。 3.病原携带者: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而无临床表现的人。 4.暴发: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发病人数急剧增多。

传染病学试题库

传染病学试题库 试题总论库: 1,预防肠道传染病“三管一绝”,以下哪一项是错的: A灭蝇B管理粪便C管理水源D管理饮食e预防接种 2,接触病毒性肝炎患者后,浸泡常用的消毒剂是 A 3%来苏消毒剂 B 70%酒精 C 0.3%过氧乙酸 D 0.1%新洁尔灭e高锰酸钾溶液3 以下哪种疾病不是应立即报告的传染病: A鼠疫B霍乱C艾滋病D肺炭疽E伤寒4隐性感染的主要意义: A轻症患者增加B显性感染,减少C携带者状态,减少D潜在感染,增加E免疫人群,扩大5,感染期间,哪种更常见一般: A病原体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潜在感染e病原体携带者6,这是感染后最常见的结局: A病原体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潜在感染e病原体携带者7,预防肠道传染病“三管一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管理病人b管理排泄物c管理水源d管理饮食e消灭苍蝇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A病原体b传染性c地方性、季节性d免疫性e易感性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A具有病原体b具有传染性c具有地方性、季节性d具有免疫力e 具有易感性2,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主要措施是: A治疗,病人b检测带菌者,c隔离接触者,d切断传播途径,e接种疫苗,10,

我国规定的传染病有: A,两大类,二十五种,b,两大类,十八种,c,三大类,二十五种,d,三大类,二十四种,e,三大类11、 表示近期感染的免疫球蛋白: aigabigm c iggd ige igd1,预防传染病,保护易感人群的关键措施是: A个人防护b预防性接种c药物预防d改善营养e增强体质12、 病原体侵入人体,临床上未出现任何症状和体征。但是,能产生特异性免疫的 被称为: 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病原体携带者d显性感染e潜在感染12,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病原体数量、毒力、入侵途径c 病原体、人体及其环境d传染源、易感人群及周围环境e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体因素13、 属于强制管理的下列传染病有:伤寒 A、乙型细菌性痢疾、丙型霍乱、丁型病毒性肝炎、戊型艾滋病A、非传染性乙型肝炎、免疫丙型肝炎、病毒复制丁型肝炎、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戊型肝炎、高传染性乙型肝炎63。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HBsAg (+)、hbigg (+)、抗-HBcIgM(+)表明该患者:a .非传染性乙型肝炎免疫丙型肝炎病毒非复制型乙型肝炎疫苗注射e .高传染性 64。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HBsAg(+)抗-HBcIgG(+) HBVDNA(-)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1.传染病检疫期限的确定是依据该病的是: A.隔离期 B.传染期C.最长潜伏期D.最短潜伏期 E.平均潜伏期 2.HBeAg是HBV活动性复制和有传染性的重要标记,是因为: A.HBeAg是HBV的核心成分 B.它与DNAp和HBVDNA密切相关 C.仅见于HBsAg时阳性血清中 D.在血清中持续时间较HBsAg为长 E.HBeAg阳性者容易转为慢性 3.关于狂犬咬伤后伤口处理,下列错误项是: A.尽快用20%肥皂水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 B.尽快用0.1%苯儿溴铵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 C.冲洗后用20%乙醇擦洗 D.缝合及包扎伤口 E.在伤口底部和周围行局部浸润注射 4.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胰腺炎,做下列检查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是: A.血清粉酶 B.淀粉酶C.血脂肪酶D.转氨酶 E.血常规 5.麻疹出疹的特点是: A.发热1~2天出疹,出疹后体温高 B.发热1~2天,热退后出疹 C.发热2~3天出疹,出疹同时有发热 D.发热3~4天出疹,出疹同时体温升高 E.发热3~4天热退后出疹 6.可用于调查伤寒慢性带菌者的抗体是: A.H抗体 B.O抗体 C.A抗体 D.B抗体 E.Vi抗体 7.下列不是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是: A.明显低钾、低钠血症B.低蛋白饮食 C.消化道大出血 D.合并感染 E.使用大量的镇静剂 8.重型肝炎、肝硬化时,早期腹水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各种病理生理变化导致钠潴留 B.门静脉高压 C.低蛋白血症 D.肝硬化时增生的结节压迫血窦,使肝淋巴液生成增多 E.营养不良性水肿 9.流行性出血热刚进入低血压休克期的主要处理措施为: A.补充血容量B.纠正酸中毒C.使用血管活性药 D.使用强心利尿剂或激素 E.纠正DIC 10.最有效的控制深部真菌感染药物为: A.制霉菌素B.酮康唑C.两性霉素B D.灰黄霉素E.氟康唑 11.移位性蛔虫病及蛔虫病并发症最常见是: A.胆道蛔虫病B.蛔虫性肠梗阻C.蛔虫性阑尾炎 D.蛔虫性胰腺炎E.蛔虫性肝脓肿 1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同时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此种情况是: A.隐性感染B.显性感染C.重复感染 D.潜伏性感染 E.机会性感染 13.女,16岁,食欲不振,极度乏力,黄疸进行性加深24天,腹胀半个月,既往无肝病史。体查:明显黄疸,皮肤有瘀斑,无蜘蛛痣,肝掌,腹胀,肝脾未扪及,腹水征阳性,血清总胆红素342μmol/L,ALT560U/L,诊断应考虑: A.急性重型肝炎B.亚急性重型肝炎C.慢性重型肝炎 D.急性黄疸型肝炎E.淤胆型肝炎 14.男,21岁,学生,3年前患乙型肝炎,病程迁延不愈,ALT波动在50~150U,无黄疸,近1年来多次查肝功能已恢复正常。1周前突然发热,体温38℃左右,上腹部不适,恶心、食欲减退,厌油,4天后热退出现尿黄、皮肤黄染,伴皮肤瘙痒、腹软,无压痛,肝右肋下1.5cm,脾未扪及,无腹水征。肝功能:ALT1200U/L,总胆红素71.8μmol/L,白蛋白38g/L,球蛋白29g/L,病前1个月曾到郊区某亲戚家吃饭,当地当时发现有甲肝肝炎患者,本病例诊断为: A.慢性乙型肝炎轻度B.慢性乙型肝炎中度 C.慢性乙型肝炎重度 D.病毒性肝炎、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可能E.乙型肝炎并胆道感染

流行病学试题(1)及答案

全科医生培训流行病学试题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E、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 2、队列研究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 E、以上均不对 3、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4、表示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宜用下列哪种指标: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5、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 断其流行强度: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以上均不对 6、下列哪一种传染病一般呈严格的季节性: A、虫媒传染病 B、寄生虫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肠道传染病 E、血液传染病 7、下列哪种因素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A、新生儿增加 B、获得性免疫力自然减退 C、易感人口迁入 D、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E、以上均不对 8、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 B、年龄、季节、职业分布 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 D、地区、季节、职业分布 E、时间、地区、人群分布 9、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子应为: A. 麻疹易感儿数 B. 麻疹患儿数 C. 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 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阴性人数 (10~12题请参照下列资料) 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人数为50人,该社区年内共出生100人。 A、0.560/00 B、1.660/00 C、0.330/00 D、1.110/00 E、33.33% 10、该社区年度总死亡率为: 11、该社区人口出生率为: 12、该社区肿瘤死亡率为: 13、不属于预防性消毒的方法是: A、饮水加氯消毒 B、食具煮沸消毒 C、痢疾患者每次所排粪便消毒 D、生活用水消毒 E、常规空气消毒 14、我国卫生部规定儿童应接种的四种生物制品是: A、卡介苗、甲肝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B、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C、卡介苗、百白破、乙脑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D、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传染病学试题

传染病学试题 一、单选题(共50道试题,共50分。) 1.钩体病的临床表现及病情轻重主要取决于:EA.菌量 B.毒力 C.菌型 D.受损脏器不同 E.机体免疫状态 2.下列哪一种物质是霍乱弧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AA.霍乱肠毒素 B.内毒素 C. M蛋白 D.透明质酸酶 E.蛋白水解酶 3.流行于我国的血吸虫病为: AA.日本血吸虫病 B.埃及血吸虫病 C.曼氏血吸虫病 D.湄公血吸虫病 E.间插血吸虫病 4.甲型肝炎病程中哪个阶段传染性最强:

AA.潜伏期 B.黄疸前期 C.黄疸期 D.恢复期 E.慢性期 5.猩红热的三大特征性表现是:DA.发热、咽峡炎、草莓舌 B.发热、草莓舌、脱皮 C.发热、草莓舌、皮疹 D.发热、咽峡炎、皮疹 E.发热、咽峡炎、杨梅舌 6.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主要是:AA.啮齿类 B.猪 C.病毒携带者 D.犬 E.急性期病人 7.HBsAg(+)、HBeAg(+),说明该病人:EA.无传染性 B.具有免疫力 C.病情比较稳定

D.乙型肝炎恢复期 E.具有传染性 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CA.高热、昏迷、抽搐、呼吸衰竭 B.持续性发热、相对缓脉、玫瑰疹 C.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脑膜刺激征 D.发热、头痛、呕吐、昏迷 E.高热、惊厥 9.下列哪种是被动免疫制剂: EA.伤寒菌苗 B.卡介苗 C.麻疹疫苗 D.白喉类毒素 E.破伤风抗毒素 1 0."华支睾吸虫主要寄生在: BA.肝细胞内 B.肝内胆管 C.十二指肠 D.肝内淋巴管 E.肝内血管

1 1."女,15岁,寒战、间歇高热六天,第一天寒战、高热、剧烈头痛、出汗,热退后活动自如,隔日又同样发作,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曾服氯喹、伯氨喹啉,三天后出现酱油样尿,量少,血RBC 2."0×109/L,Hb58g/L,哪种诊断可能性大: BA.伤寒溶血尿毒综合征 B.恶性疟引起的黑尿热 C.钩体病(黄疸出血型) D.间日疟服用伯氨喹啉引起的黑尿热 E.病毒性肝炎合并急性溶血性贫血 1 2."HIV感染后最主要损害哪种细胞造成机体细胞免疫下降: CA.枯否氏细胞 B. B淋巴细胞 C. CD4+T淋巴细胞 D. CD8+T淋巴细胞 E.自然杀伤细胞 13."10岁患儿,9月16日因发烧、嗜睡、头痛3天入院,查体: 体温40℃,意识呈浅昏迷,颈软,双侧瞳孔缩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最可能诊断: DA.癫痫 B.结核性脑膜炎

传染病学试题附答案

传染病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传播方式是人感染肺鼠疫的主要途径:( D ) A、鼠蚤吮吸病鼠血液后再叮咬人 B、人剥食 C、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 D、以上都不是 2、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3、哪种肝炎病毒为DNA病毒:( B ) A、HAV B、HBV C、HCV D、HDV 4、重型肝炎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D) A.频繁呕吐 B.黄疸进行性加深 C.出现中毒性腹胀、腹水 D.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5、狂犬病临床分期为:(D ) A、兴奋期,麻痹期,恢复期 B、前驱期,麻痹期,恢复期 C、前驱期,兴奋期,恢复期 D、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 (二)多项选择题 6、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可分为( B D) A.外来人口的增加 B.人工主动免疫的推广 C.出生人口的增加 D.隐性感染的增多 E.文化水平的提高 7、水痘皮疹的特点是 ACDE A.皮疹分布呈向心性 B.全身症状与皮疹多少无关 C.同一部位可见各阶段的皮疹 D.疱疹内疱疹液初为透明,后渐转混浊 E.脱痂后不留瘢痕 8.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ABCE A.乙型肝炎常可见到家庭集聚现象 B.丙型肝炎慢性化高 C.甲型肝炎多见于儿童 D.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可重叠丁型肝炎感染

E.晚期妊娠妇女戊型肝炎病死率高 9、乙脑极期的抽搐特征有 ABD A.多见于病程第2~5天 B.可以由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 C.不一定均有意识障碍 D.先见于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呈肢体阵挛性抽搐 E.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抽搐强直性痉挛,可历时数分钟,不可能至数十分钟 10、SARS的传播途径是AC A.飞沫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虫媒传播 E.血液制品传播 二、填空题 1、引起流感暴发流行的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 2、医疗机构发现疑似麻疹病例时, 6 小时内报告, 48 小时内调查。 3、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 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4、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 母婴传播。 5、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三、问答题 1、什么叫传染病暴发?什么叫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暴发是指某地区某病在短时间内(一般以小时、天、周或月计算)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 传染病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一地区,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水平时(一般为前三年平均发病率的3~10倍)称流行。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试题,共50分。) 1. 钩体病的临床表现及病情轻重主要取决于:E A.菌量 B.毒力 C.菌型 D.受损脏器不同 E.机体免疫状态 2. 下列哪一种物质是霍乱弧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A A.霍乱肠毒素 B.内毒素 C. M蛋白 D.透明质酸酶 E.蛋白水解酶 3. 流行于我国的血吸虫病为:A A.日本血吸虫病 B.埃及血吸虫病 C.曼氏血吸虫病 D.湄公血吸虫病 E.间插血吸虫病 4. 甲型肝炎病程中哪个阶段传染性最强:A A.潜伏期 B.黄疸前期 C.黄疸期 D.恢复期 E.慢性期 5. 猩红热的三大特征性表现是:D A.发热、咽峡炎、草莓舌 B.发热、草莓舌、脱皮 C.发热、草莓舌、皮疹 D.发热、咽峡炎、皮疹 E.发热、咽峡炎、杨梅舌 6.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主要是:A A.啮齿类 B.猪 C.病毒携带者 D.犬 E.急性期病人 7. HBsAg(+)、HBeAg(+),说明该病人:E A.无传染性 B.具有免疫力 C.病情比较稳定 D.乙型肝炎恢复期 E.具有传染性 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C A.高热、昏迷、抽搐、呼吸衰竭 B.持续性发热、相对缓脉、玫瑰疹 C.发热、头痛、呕吐、 皮肤瘀点、脑膜刺激征 D.发热、头痛、呕吐、昏迷 E.高热、惊厥 9. 下列哪种是被动免疫制剂:E A.伤寒菌苗 B.卡介苗 C.麻疹疫苗 D.白喉类毒素 E.破伤风抗毒素 10. 华支睾吸虫主要寄生在:B A.肝细胞内 B.肝内胆管 C.十二指肠 D.肝内淋巴管 E.肝内血管 11. 女,15岁,寒战、间歇高热六天,第一天寒战、高热、剧烈头痛、出汗,热退后活动 自如,隔日又同样发作,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曾服氯喹、伯氨喹啉,三天后出现酱油样尿,量少,血RBC2.0 X 109/L,Hb58g/L,哪种诊断可能性大:B A.伤寒溶血尿毒综合征 B.恶性疟引起的黑尿热 C.钩体病(黄疸出血型) D.间日疟服用伯氨喹啉引起的黑尿热 E.病毒性肝炎合并急性溶血性贫血 13. 10岁患儿,9月16日因发烧、嗜睡、头痛3天入院,查体:体温40C,意识呈浅昏迷,

1-传染病学总论-教案

1-传染病学总论-教案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传染病学授课专业班级11临本9班学时 2 授课题目(章)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与临床特点,传染病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2、熟悉传染病的概念、学习传染病的目的。传染病发病机理、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 3、了解传染病学的发展现状,诊断与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与临床特点。 2、教学难点:传染病发病机理和流行过程。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 总论100分钟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多媒体 参考资料: 《传染病学》翁心华,施光峰编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郝彩 玲 2015 年1 月12 日

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总论 概述 传染病的概念: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的概念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一)消除病原体 (二)病原携带状态 (三)隐形感染 (四)潜伏性感染 (五)显性感染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一)侵袭力 (二)毒力 (三)数量 (四)变异性 四、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的作用 (一)非特异性免疫 (二)特异性免疫 第三节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一、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 (一)入侵部分 (二)机体内定位 (三)排出途径 二、组织损伤的机制 (一)直接损伤 (二)毒素作用 (三)免疫机制 三、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一)发热 (二)代谢改变 第四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一、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总100分钟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一)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三)人群易感性 二、疫源地 三、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一)自然因素(二)社会因素 第五节传染病的特征一、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一)有特异性病原体 (二)有传染性 (三)有流行病学特征 (四)有免疫性 二、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一)传染病发展的规律性和阶段性 (二)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三)临床类型 第六节传染病的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二、临床资料 三、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资料 (一)一般常规检查项目 (二)病原学检查 (三)免疫学检查 第七节传染病的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二、治疗方法 (一)一般支持疗法 (二)病原疗法 (三)对症疗法 (四)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 (五)康复治疗 第八节传染病的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一)消毒15分钟10分钟10分钟15分钟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 1.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B A. 口腔念珠菌病 B.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C. 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D. 疱疹性直肠炎 E.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2.下列哪项是脑膜炎球菌的正确特性 D A.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 B. 能产生毒力较强的外毒素 C. 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少数在细胞内 D. 抵抗力弱,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而易于自溶 E. 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3.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C? A. 灭螺 B. 普治 C. 灭螺和普治 D. 粪便和水源管理 E. 保护易感人群4.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A A. 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B. 氯喹0.3g,每周1次 C. 哌喹0.6g,2~4周1次 D. 甲氟喹0.25g,每周1次 E. 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5.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 A A. 内毒素 B. 肠毒素 C. 神经毒素 D. 细胞毒素 E. 侵袭作用6.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 B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症状明显期 D. 恢复期 E. 以上都不是7.菌痢的病原体属于: A A. 志贺菌属 B. 沙门菌属 C.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属 D. 弧菌属 E. 弯曲菌属8.下列哪项不为传染源 C A. 显性感染 B. 隐性感染 C. 潜伏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受感染的动物9.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D A.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机械性损伤 B. 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的毒素 C. 迟发型变态反应 D.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接触性溶解细胞作用及水解酶使组织破坏 E. 继发感染10.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A A. 血涂片 B. 血培养 C. 骨髓培养 D. 骨髓涂片 E.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城镇和农村要求于发现霍乱后多少时间内上报:B A. 3小时和6小时 B. 6小时和12小时 C. 12小时和24小时 D. 24小时和48小时 E. 48小时和72小时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霍乱属于何种传染病:A A. 强制管理传染病 B. 严格管理传染病 C. 监测管理传染病

传染病学试题――总论部分

总论部分: 单项选择题: 1、关于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隐性感染极为少见 B.病原体感染必引起发病 C.每个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 D.显性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各种不同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全部 E.病原体必引起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 2、关于病原携带者的论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传染病均有病原携带者 B.病原携带者不是重要的传染源 C.发生于临床症状之前者称为健康携带者 D.病原携带者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 E.处于潜伏性感染状者就是病原携带者 3、隐性感染增加时: A.病原携带者增加 B.慢性感染病人增加 C.潜伏性感染增加 D.显性感染增加 E.免疫人群扩大 4、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

A.爱滋病 B.鼠疫 C.乙型肝炎 D.疟疾 E.麻风病 5、斑疹伤寒患者血清中可测出对变形杆菌“OX19”,的抗体,是属于: A.间接凝集反应 B.直接凝集反应 C.反向凝集试验 D.交叉凝集反应 E.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6、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下列疾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是: A.病毒性肝炎 B.登革热 C.炭疽 D.爱滋病 E.血吸虫病 7、某些传染病常出现周期性流行,其主要原因是? A.传播途径的改变 B.传染源的积累

C.易感人群的积累 D.病原体抗原性的改变 E.自然因素周期性的改变 8、传染过程中,下列哪种感染类型增多对防止传染病的流行有积极意义?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者 C.病原携带者 D.潜伏性感染 E.显性感染 9、表现为“显性感染”占优势的疾病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天花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百日咳 E.脊髓灰质炎 10、隐性感染的发现主要是通过: A.咽拭子或血清培养等获得病原体 B.生化检查 C.特异性免疫检查 D.病理检查 E.体征的发现

传染病学考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A1 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题干为一短句,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共50题,每题1分)1.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 A. 口腔念珠菌病 B.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C. 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D. 疱疹性直肠炎 E.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2.下列哪项是脑膜炎球菌的正确特性 A. 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 B. 能产生毒力较强的外毒素 C. 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少数在细胞内 D. 抵抗力弱,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而易于自溶 E. 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3.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 A. 灭螺 B. 普治 C. 灭螺和普治 D. 粪便和水源管理 E. 保护易感人群4.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 A. 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B. 氯喹0.3g,每周1次 C. 哌喹0.6g,2~4周1次 D. 甲氟喹0.25g,每周1

次 E. 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5.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 A. 内毒素 B. 肠毒素 C. 神经毒素 D. 细胞毒素 E. 侵袭作用6.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症状明显期 D. 恢复期 E. 以上都不是7.菌痢的病原体属于: A. 志贺菌属 B. 沙门菌属 C.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属 D. 弧菌属 E. 弯曲菌属8.下列哪项不为传染源 A. 显性感染 B. 隐性感染 C. 潜伏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受感染的动物9.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A.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机械性损伤 B. 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的毒素 C. 迟发型变态反应 D.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接触性溶解细胞作用及水解酶使组织破坏 E. 继发感染10.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 A. 血涂片 B. 血培养 C. 骨髓培养 D. 骨髓涂片 E.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城镇和农村要求于发现霍乱后多少时间内上报: A. 3小时和6小时 B. 6小时和12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