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理学——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知识点归纳

一、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

(一)共同特点

【共同作用机制】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所必需的环氧酶(COX),干扰前列腺素合成。

补充:COX有两种同工酶,即COX-1和COX-2。

补充:解热镇痛消炎药的分类

1.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对COX-1和COX-2均有抑制作用。

2.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选择性抑制COX-2,而对COX-1的抑制作用弱。

意义:胃肠道不良反应减轻。

代表药:尼美舒利、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罗非昔布等。

【共同药理作用】

一、解热作用

机制:抑制中枢COX,使PG合成减少;

特点:NSAIDs只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但不能降至正常体温以下,而且不影响正常人的体温。

二、镇痛作用

机制:抑制外周病变部位的COX

特点:对慢性钝痛有效,对急性锐痛、严重创伤的剧痛、平滑肌绞痛无效。无成瘾性。

三、抗炎作用

机制:抑制炎症局部的COX;

特点:对抗炎症早期的红肿热痛,不能防止炎症发展和后遗症

(二)常用药物

1.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药动学】

◇吸收:口服后易从胃和小肠上部吸收。

吸收过程中和吸收后,可被胃肠黏膜、血浆、红细胞和肝脏的酯酶迅速水解,产生水杨酸,故阿司匹林的t1/2仅有15min左右。

水杨酸以盐的形式存在,具有药理活性。

◇分布:

水杨酸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0%~90%;

“阿依水、抢蛋白”

格列类、华法林、

被抢劫、被游离;

易过量、易中毒、

低血糖、低凝血。

游离型可分布于全身组织,也能进入关节腔、脑脊液、乳汁和胎盘。

◇代谢:主要经肝药酶代谢。

◇排泄:

①约25%以原形由肾脏排泄,其余与甘氨酸和葡萄糖醛酸结合后随尿液排出。

②改变尿液的PH值,使碱化尿液,可加速排泄。

【药理作用】

一、解热镇痛作用

较强。适用于:感冒发热、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神经痛和癌症患者的轻、中度疼痛等。

二、抗炎抗风湿作用

三、抑制血栓形成

二、抗炎抗风湿作用

◇作用较强,但用量要比解热镇痛剂量大1~2倍,最好用至最大耐受量(口服每日3~4g)。

◇急性风湿热患者服用后24~48h内退热,缓解关节红肿及剧痛,血沉减慢——因控制急性风湿热疗效确切,故用于该病的鉴别诊断。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只是对症,可使关节炎症消退,疼痛减轻。

三、抑制血栓形成:

注意:小剂量(75~100mg/日)

机制:抑制血小板中的COX-1,减少TXA2(血栓素A2)的生成。

应用:心血管恶性事件的一级预防,可降低心梗、脑梗发生率。

【不良反应】

乙酰水杨酸,抑制COX(PGE)

解热又镇痛,抗炎抗风湿;

抑制血小板,防治血栓塞;

不良反应多,为您扬名易。

“为”——胃肠反应

“您”——凝血障碍

“扬”——水杨酸反应

“名”——过敏反应

“易”——瑞夷综合征

1.胃肠道反应:

原因:直接刺激胃黏膜;

抑制COX-1,抑制胃黏膜PGs合成。

表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及畏食常见。

可损伤胃黏膜,呈无痛性出血,甚至诱发或加重溃疡和出血。

2.凝血障碍:

原因:一般剂量抑制血小板

长期或大剂量还可抑制凝血酶原合成

表现:易引起出血,如牙龈出血等。

处理:维生素K可以预防。

肝功能不全、凝血酶原合成功能低下者慎用。

手术前1周停用。

3.过敏反应:

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

4.阿司匹林哮喘:

哮喘患者服用本品可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性哮喘”。

5.水杨酸反应:

①剂量过大(5g/d)导致

②中毒反应: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等

③处理:停药;碱化尿液,加速排出

6.瑞夷综合征:

表现:病毒感染伴发热的儿童或青年应用阿司匹林后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合并脑病,严重者可致死。注意:10岁左右儿童,患流感或水痘者忌用本品

(WHO推荐首选:对乙酰氨基酚)

【禁忌证】

胃溃疡

严重肝损害

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症、血友病、

哮喘、鼻息肉、慢性荨麻疹。

2.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作用特点:

解热作用和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

几乎不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

对血小板和凝血时间无影响。

应用:

①临床用于感冒发热、关节痛、头痛、神经痛和肌肉痛等。

②阿司匹林过敏、消化性溃疡病、阿司匹林诱发哮喘的患者,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代替阿司匹林。

③WHO推荐儿童因病毒感染引起发热、头痛需使用NSAIDS时,应首选对乙酰氨基酚;

④本药不能单独用于抗炎或抗风湿治疗。

不良反应:

治疗量、疗程短时,很少产生不良反应。

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能造成肾毒性,如慢性肾炎和肾乳头坏死。

过量中毒可造成肝坏死;

对于中毒的患者及时使用蛋氨酸(甲硫氨酸)或乙酰半胱氨酸可防止肝损伤。

3.吲哚美辛(消炎痛)

作用特点:

是最强的PG合成酶抑制剂之一;

其抗炎、镇痛作用强于阿司匹林,对急性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与保泰松相似。

除抑制COX外,可能也抑制磷脂酶A和磷脂酶C,以及抑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

应用:

主要用于——其他药物不能耐受或治疗不显著的急性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对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滑囊炎、腱鞘炎、关节囊炎——有效;

癌性发热及其他不易控制的发热——有效。

不良反应:

多而重,发生率35%-50%,20%患者需停药。

4.布洛芬

作用特点:

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强。

主要用于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也可用于一般解热镇痛,疗效与阿司匹林相似。

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其他多数NSAIDs。

少数患者出现过敏、血小板减少和视力模糊

——一旦出现视力障碍应立即停药。

5.双氯芬酸(双氯灭痛、扶他林)

甲芬那酸(甲灭酸)

氯芬那酸(氯灭酸)

作用特点:效弱毒强

外用:治疗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

6.美洛昔康、塞来昔布

作用特点:对COX-2有选择性——胃损伤轻。

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

7.萘普生

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作用较强;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主要用于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和各种类型的风湿性肌腱炎。对各种疾病引起的疼痛和发热也有良好的缓解作用。其显著特点是毒性低,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

【例题】

1.解热镇痛抗炎药共同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白三烯的生成

B.抑制阿片受体

C.抑制PG的生物合成

D.抑制体温调节中枢

E.抑制中枢镇痛系统

『正确答案』C

2.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是

A.抑制环氧酶,减少TXA2的形成

B.直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C.抑制凝血酶的形成

D.激活血浆中抗凝血酶Ⅲ

E.抑制PG的合成

『正确答案』A

3.有关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B.通过抑制PG的合成而发挥解热作用

C.只降低发热者的体温

D.对直接注射PG引起的发热无效

E.对正常体温无影响

『正确答案』A

4.阿司匹林的下述哪一个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

A.胃肠道反应

B.凝血障碍

C.诱发哮喘

D.水杨酸反应

E.视力障碍

『正确答案』A

5.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水杨酸反应

B.过敏反应

C.水钠潴留

D.凝血障碍

E.胃肠道反应

『正确答案』C

6.抗炎作用极弱的药物是

A.保泰松

B.布洛芬

C.阿司匹林

D.扑热息痛

E.萘普生

『正确答案』D

二、抗痛风药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

——尿酸盐在关节、结缔组织和肾脏沉积。

——痛风急性发作主要表现为关节炎。

痛风急性发作期

——止疼、抗炎、不降酸!

(1)首选:秋水仙碱

(2)止疼: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等NSAIDs

(3)糖皮质激素:用于上述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使用时,可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

发作间歇期、慢性痛风、痛风性肾病

——降尿酸!

(1)促进尿酸排泄:①苯溴马隆;②丙磺舒

(2)抑制尿酸生成:①别嘌醇;②非布索坦

1.秋水仙碱

作用特点:

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选择性消炎作用,用药后数小时关节红、肿、热、痛即行消退。

对血中尿酸浓度及尿酸的排泄没有影响,对慢性痛风、一般性疼痛及其他类型关节炎无效。

不良反应多而重——消化道反应常见;

——中毒时出现水样腹泻及血便、脱水、休克;

——对肾及骨髓也有一定损害作用。

2.别嘌醇

作用特点:

唯一能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

使尿酸生成减少,避免尿酸盐结晶的沉积,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痛风。

不能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期。

3.丙磺舒

竞争性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

用于治疗慢性痛风,不能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期。

痛风治疗初期,由于尿酸盐自关节转运入血,可使痛风加重,应增加饮水并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也可竞争性抑制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在肾小管的分泌,提高这些抗生素的血药浓度,产生协同抗菌作用。

药理学考试重点精品习题第二十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二十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选择题 A型题 1、解热镇痛药的退热作用机制是: A 抑制中枢PG合成 B 抑制外周PG合成 C 抑制中枢PG降解 D 抑制外周PG降解 E 增加中枢PG释放 2、解热镇痛药镇痛的主要作用部位在: A 导水管周围灰质 B 脊髓 C 丘脑 D 脑干 E 外周 3、解热镇痛药的镇痛作用机制是: A 阻断传入神经的冲动传导 B 降低感觉纤维感受器的敏感性 C 阻止炎症时PG的合成 D 激动阿片受体 E 以上都不是 4、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的是: A 水杨酸钠 B 阿司匹林 C 保泰松 D 吲哚美辛 E 对乙酰氨基酚 5、可防止脑血栓形成的药物是: A 水杨酸钠 B 阿司匹林 C 保泰松 D 吲哚美辛 E 布洛芬 6、丙磺舒增加青霉素疗效的机制是: A 减慢其在肝脏代谢 B 增加其对细菌膜的通透性 C 减少其在皮肤小管分泌排泄 D 对细菌起双重杀菌作用 E 增加其与细菌蛋白结合力 7、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机制是:

A 减少尿酸的生成 B 促进尿酸的排泄 C 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 D 抑制黄嘌呤投氧化酶 E 选择性消炎作用 8、阿司匹林防止血栓形成的机制是: A 激活环加氧酶,增加血栓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B 抑制环加氧酶,减少前列环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C 抑制环加氧酶,减少血栓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D 抑制环氧酶,增加前列环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E 激活环加氧酶,减少血栓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9、解热镇痛药的抗炎作用机制是: A 促进炎症消散 B 抑制炎症时PG的合成 C 抑制抑黄嘌呤氧化酶 D 促进PG从肾脏排泄 E 激活黄嘌呤氧化酶 10、阿司匹林与甲磺丁脲合用易引起低血糖反应是由于前者: A 从血浆蛋白结合部位置换甲磺丁脲 B 抑制肝药酶,减慢甲磺丁脲代谢 C 加快胃粘膜血流,增加甲磺丁脲吸收 D 酸化尿液增加甲磺丁脲在肾小管重吸收 E 以是都不是 11、保泰松降低强心甙作用的原因是: A 增加其与血浆蛋白结合 B 增加其排泄 C 减少其吸收 D 增加其代谢 E 增加其分布容积

药理学——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药理学——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一、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 (一)共同特点 【共同作用机制】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所必需的环氧酶(COX),干扰前列腺素合成。 补充:COX有两种同工酶,即COX-1和COX-2。 补充:解热镇痛消炎药的分类 1.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对COX-1和COX-2均有抑制作用。 2.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选择性抑制COX-2,而对COX-1的抑制作用弱。 意义:胃肠道不良反应减轻。 代表药:尼美舒利、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罗非昔布等。 【共同药理作用】 一、解热作用 机制:抑制中枢COX,使PG合成减少; 特点:NSAIDs只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但不能降至正常体温以下,而且不影响正常人的体温。 二、镇痛作用 机制:抑制外周病变部位的COX 特点:对慢性钝痛有效,对急性锐痛、严重创伤的剧痛、平滑肌绞痛无效。无成瘾性。 三、抗炎作用 机制:抑制炎症局部的COX; 特点:对抗炎症早期的红肿热痛,不能防止炎症发展和后遗症 (二)常用药物 1.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药动学】 ◇吸收:口服后易从胃和小肠上部吸收。 吸收过程中和吸收后,可被胃肠黏膜、血浆、红细胞和肝脏的酯酶迅速水解,产生水杨酸,故阿司匹林的t1/2仅有15min左右。 水杨酸以盐的形式存在,具有药理活性。 ◇分布: 水杨酸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0%~90%; “阿依水、抢蛋白” 格列类、华法林、 被抢劫、被游离; 易过量、易中毒、 低血糖、低凝血。 游离型可分布于全身组织,也能进入关节腔、脑脊液、乳汁和胎盘。 ◇代谢:主要经肝药酶代谢。 ◇排泄: ①约25%以原形由肾脏排泄,其余与甘氨酸和葡萄糖醛酸结合后随尿液排出。 ②改变尿液的PH值,使碱化尿液,可加速排泄。 【药理作用】 一、解热镇痛作用 较强。适用于:感冒发热、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神经痛和癌症患者的轻、中度疼痛等。 二、抗炎抗风湿作用 三、抑制血栓形成 二、抗炎抗风湿作用 ◇作用较强,但用量要比解热镇痛剂量大1~2倍,最好用至最大耐受量(口服每日3~4g)。 ◇急性风湿热患者服用后24~48h内退热,缓解关节红肿及剧痛,血沉减慢——因控制急性风湿热疗效确切,故用于该病的鉴别诊断。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只是对症,可使关节炎症消退,疼痛减轻。 三、抑制血栓形成: 注意:小剂量(100mg/日) 机制:抑制血小板中的COX-1,减少TXA2(血栓素A2)的生成。 应用:心血管恶性事件的一级预防,可降低心梗、脑梗发生率。 【不良反应】 乙酰水杨酸,抑制COX(PGE) 解热又镇痛,抗炎抗风湿; 抑制血小板,防治血栓塞; 不良反应多,为您扬名易。 “为”——胃肠反应 “您”——凝血障碍 “扬”——水杨酸反应 “名”——过敏反应 “易”——瑞夷综合征 1.胃肠道反应: 原因:直接刺激胃黏膜; 抑制COX-1,抑制胃黏膜PGs合成。 表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及畏食常见。

14、【药理学笔记】解热镇痛抗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共同的作用机制 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由于有抗炎作用,且与糖皮质激素不同,故又称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NSAIDs药理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环加氧酶(COX) 而抑制前列腺素(PGs)的合成,从而缓解或消除PGs(特别是PGE2)的致痛、致热和致炎作用。 1.解热作用 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人无影响。解热机制:解热镇痛药是通过抑制中枢主要抑制PG合成酶(环氧酶COX-2),减少PG(特别是PGE2)的合成,从而消除PG对体温调定点的上调作用,使散热增多、产热减少而发挥解热作用。 2.镇痛作用 中等程度镇痛,对慢性钝痛镇痛效果好(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或关节痛、痛经等)。对严重创伤性剧痛和内脏绞痛无效。不产生欣快感与成瘾性,临床广泛应用。 3.抗炎作用 大多数解热镇痛药都有抗炎作用,对控制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肯定疗效。 抗炎机制 PG是参与炎症反应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它们不仅能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和疼痛,还能增强缓激肽等的致炎作用。NSAIDs通过抑制PGs合成而产生抗炎作用. 药物分类: 1.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2. 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3. 吡唑酮类-保泰松 4.其他-吲哚美辛 5. 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aspirin)又叫乙酰水杨酸。 作用及应用: 1.解热镇痛 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常用剂量0.5g):用于感冒发热,增强散热过程、使发热者体温降低到正常,而对正常体温没有影响。用于轻、中度疼痛,尤其是炎性疼痛,如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等。 2. 抗风湿 大剂量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作用,可使急性风湿热患者1-2天内退热,关节红肿疼痛缓解。能明显减轻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和疼痛。亦可用于鉴别诊断急性风湿热。 3.抗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聚集影响血栓形成(小剂量),主要是抑制TXA2(血栓素)的生成-临床用于血栓的预防。用以防治冠心病及术后血栓形成等血小板高聚集性疾病。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①恶心、呕吐:Ⅰ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作用;Ⅱ较大剂量能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 ②胃溃疡、胃(无痛性)出血。因抑制COX-1,干扰了PGs(PGE2)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 2.凝血障碍 小剂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大剂量抑制肝脏合成凝血酶原。 3.过敏反应 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罕见“阿司匹林哮喘”:白三烯相对升高。

药理学课件大全_9解热镇痛药

药理学(PHARMACOLOGY )第九章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 and Analgesic Drugs )临床案例患者,女,29岁。风湿性关节炎伴发支气管炎,脓痰难咳出。处方:阿司匹林片0.5g×30 1.0g/次100g/l氯化铵溶液100ml 10ml/次以上处方出现什么问题?【基本作用】 1.解热作用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而且发热类型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所以一般发热不要急于应用解热药。但高热或持久发热会消耗体力,引起并发症,适当选用解热药对症治疗是必要的。但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出汗过多引起虚脱,特别对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应慎用。五、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复方制剂解热镇痛抗炎药常相互配伍或与巴比妥类、咖啡因、抗组胺药组成复方制剂,以期增强镇痛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案例答案【分析】阿司匹林对胃粘膜有刺激和损伤作用。氯化铵为强酸弱碱性盐,属酸性药物,两药联用可增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溃疡等,甚可能引起胃出血及穿孔。【建议】应用阿司匹林的患者需用祛痰药时,可用粘痰溶解剂如溴己新。另外,脓痰患者还应加服有效的抗菌药。【禁忌证】溃疡病、帕金森病、精神失常、癫痫、支气管哮喘及孕妇、小儿禁用。吲哚美辛舒林酸(sulindac)又名天隆达。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其作用强度不及吲哚美辛的一半,但强于阿司匹林。本药特点为作用较持久,不良反应少见。适用于各种慢性关节炎,如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肩关节周围炎;也可用于多种原因所致的疼痛及轻、中度癌症疼痛。舒林酸双氯芬酸(diclofenac)为邻氨基苯乙酸类的衍生物。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作用。抗炎作用强大,比阿司匹林强26-50倍。主要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手术后疼痛等。不良反应少,偶见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双氯芬酸布洛芬(ibuprofen)为苯丙酸的衍生物。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较强,疗效与阿司匹林相似。主要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等;也用于一般性解热镇痛。其特点是胃肠反应较轻,患者易于耐受,但长期服用时仍应注意。偶见头痛、头晕和视力模糊,出现视力障碍时应立即停药。布洛芬吡罗昔康(piroxicam)又名炎痛喜康。属强效、长效抗炎镇痛药,对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与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和萘普生相同。其特点是t1/2长(36-45小时),用药剂量小(每日20mg),作用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良好。主要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剂量过大或长期应用可致消化道出血、溃疡等,故不宜长期服用。吡罗昔康美洛昔康(meloxicam)又名莫比可,为吡罗昔康的同类药。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抗炎作用强而不良反应少。较少发生胃肠反应、胃溃疡及胃肠出血。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疼痛性骨关节炎。美洛昔康1.比较解热镇痛抗炎

《药理学》辅导: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解热镇痛抗炎药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而对体温正常者几无影响。这和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不同,在物理降温配合下,氯丙嗪能使正常人体温降低。机体存在着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对产热及散热两个过程的精细调节,使体温维持于相对恒定水平(正常人为37℃左右)。传染病之所以发热,是由于病原体及其毒素刺激中性粒细胞,产生与释放内热原,可能为白介素-1(IL-1),后者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将调定点提高至37℃以上,这时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因此体温升高。其他能引起内热原释放的各种因素也都可引起发热。研究表明内热原并非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因为实验证明,全身组织的多种PG都有致热作用,微量PG注入动物脑室内,可引起发热,其中PGE2致热作用最强;其他致热物质引起发热时,脑脊液中PG样物质含量增高数倍。这说明内热原可能使中枢合成与释放PG增多,PG再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发热。解热镇痛药对内热原引起的发热有解热作用,但对直接注射PG引起的发热则无效。因此认为它们是通过抑制中枢PG合成而发挥解热作用的。治疗浓度的解热镇痛药可抑制PG合成酶(环加氧酶),减少PG的合成,而且它们对该酶活性抑制程度的大小与它们的药理作用强弱相一致。这类药物只能使发热者体温下降,而对正常体温没有影响,也支持这一观点。注意:发热是受感染患者对感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通过发热,可刺激人体内对抗感染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作用;形成消灭病原菌的抗体;增强白细胞消除病菌的酶活力以及肝脏的解毒功能。这些作用可以共同抵抗病菌对人体的侵袭,以促进康复。但高热也会给人体带来不良影响。高热时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对氧的消耗也增加;加上高热时小儿的入量不足,有时还会出现腹泻等消化功能异常表现,因此很容易发生体内代谢的紊乱。发热时,小儿的心跳会增快,高热时增快的更为明显,从而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发热还可导致大脑皮层高度兴奋,表现为烦躁,甚至出现惊厥或表现为高度抑制,出现说胡话、昏睡、甚至昏迷等现象。长期发热还会导致人体消耗过多,反而出现防御感染能力的下降。发热对人体来说不一定是坏事,但如果达到高热的程度,对人体的不利方面就非常突出了。所以,在高热时才有必要应用退热药物。2.镇痛作用解热镇痛药仅有中等程度镇痛作用,对各种严重创伤性剧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对临床常见的慢性钝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或关节痛、痛经等则有良好镇痛效果;不产生欣快感与成瘾性,故临床广泛应用。本类药物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在组织损伤或发炎时,局部产生与释放某些致痛化学物质(也是致炎物质)如缓激肽等,同时产生与释放PG。缓激肽作用于痛觉感受器引起疼痛;PG 则可使痛觉感受器对缓激肽等致痛物质的敏感性提高。因此,在炎症过程中,PG的释放对炎性疼痛起到了放大作用,而PG(E1、E2 及F2a)本身也有致痛作用。解热镇痛药可防止炎症时PG的合成,因而有镇痛作用。这说明为何这类药物对尖锐的一过性刺痛(由直接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无效,而对持续性钝痛(多为炎性疼痛)有效。但它们部分地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镇痛作用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3.抗炎作用大多数解热镇痛药都有抗炎作用,对控制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肯定疗效,但不能根治,也不能防止疾病发展及合并症的发生。PG还是参与炎症反应的活性物质,将极微量(ng水平)PGE2皮内或静脉或动脉内注射,均能引起炎症反应;而发炎组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中也有大量PG 存在;PG与缓激肽等致炎物质有协同作用。解热镇痛药抑制炎症反应时PG的合成,从而缓解炎症。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十八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它们在化学结构上虽属不同类别,但都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的生物合成,目前认为这是它们共同作用的基础。由于其特殊的抗炎作用,故本类药物又称为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乙酰水杨酸是这类药物的代表,因此有人将这类药物称为乙酰水杨酸类药物。一、发展简史 100多年来,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被用来治疗风湿性疾病和解热镇痛。但直至今日,我们对其作用机制和临床适应证的认识仍在不断深化。百年中,从单一品种迅速发展成为六大类近百十个品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据估计世界上每天约有3-4千万人使用NSAIDs,年销售总额超过20亿美元。在我国NSAIDs生产仅次于抗生素类,屈居第二位。阿斯匹林是经典药物之一,1899年德国Bayer药厂的Hoffmann合成了乙酰水杨酸(aspirin),开创了NSAIDs发展的先河。以后有了水杨酰胺、二氟尼柳、贝诺酯和甲氯灭酸钠等(6种)。1860年用化学方法合成了水杨酸(salicylic acid);1899年Bayer 药厂合成aspirin,开创了NSAIDs发展的先河;20世纪50年代合成了吡唑酮类;20世纪60年代合成了吲哚乙酸类;20世纪70年代后又相继合成了丙酸类、苯乙酸类。 二、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机制 1.基本作用机制 本类药物的基本作用机制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PG是一族含有一个五碳环和两条侧链的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很多细胞都可以合成PG。当各种细胞受到病理性刺激时,磷酯酶A2、C系统催化水解膜磷酯,释放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A)。释出的AA被COX及脂氧化酶(lipoxygenase)氧化成不同的代谢产物。AA经脂氧酶作用,生成白三烯(leukotrienes,LTs),此反应主要在嗜中性、酸性、硷性粒细胞中进行,AA经COX途径,首先生成不稳定的内过氧化物(PGG2),再经过氧化氢酶降解为PGH2,同时释放氧自由基。PGH2再代谢为各种前列腺素和血栓素(TXA2、TXB2)在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PGH2经11-酮异构酶催化转变成PGD2,或经9-酮异构酶转变为PGE2,PGE2经9-酮还原酶转变成PGF2a。PGH2经前列环素合成酶,转变成PGI2。在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中PGH2经血栓素合成酶作用生成血栓素A2,在水中自发变成TXB2。由于在机体中PG是重要的一类炎症因子,NSAIDs正是通过对COX途径的抑制,从而产生了解热、镇痛、抗炎等药理作用的。 2.环氧酶同工酶COX2的发现 1971年John Vane报道了著名的研究结论:Aspirin-like drugs的作用机制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1992年逐渐明确aspirin及NSAIDs作用的机制主要是抑制了COX活性的缘故。1989年Needleman等发现在由细菌脂多糖和细胞因子诱导的人单核细胞(体外)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内)中COX蛋白质表达增强,糖皮质激素可抑制这一过程,但对前列腺素的基本生成和白三烯的产生无任何作用,由此怀疑存在另外一种COX。1991年Haerschman和Simmono克隆出环氧酶COX1的同工酶COX2;最近研究提示,COX1可能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