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分类指会计报表的重分类

重分类指会计报表的重分类

重分类指会计报表的重分类
重分类指会计报表的重分类

重分类指会计报表的重分类。它调表不调账,即不调整明细帐和总帐,只调整报表科目余额,具体说来,它根据会计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而非总帐余额(净值)而定,当资产类往来会计科目期末出现贷方余额时,这时不再是债权而是一种债务,应重新分类到负债类科目;反之,当负债类往来科目期末出现借方余额时,这时不再是一种债务而是一种债权,应重新分类到资产类科目中去。如果不这样进行重分类而直接以总帐余额反映到会计报表当中,则不能反映资产负债的本来面目,甚至导致财务指标异常。比如,应收账款某一明细科目期末出现贷方余额,这时应将它重分类到预收账款当中。同理,应付账款某一明细科目期末出现借方余额,这时应将它重分类到预付账款当中。因此,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为重分类的对应科目。

“应收账款”和“其它应收款”

在2006年新修订的《会计准则》中,“应收账款”和“其它应收款”都成为二级账户,其所属的一级账户为“应收款项”。本例题中“应收账款”的乙公司余额、“其它应收款”的丙公司余额为负数,不符合相关准则规定。

“应付账款”和“其它应付款”

在新《会计准则》中,“应付账款”和“其它应付款”也降为二级账户,属于“应付款项”这一一级账户。本例题中“应付账款”的乙公司余额、“其它应付款”的“乙公司”余额为负数,不符合相关准则规定。

“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

在新《会计准则》中,“预收账款”为一级科目“应付款项”的二级科目;“预付账款”为一级科目“应收款项”的二级科目。本例题中“预付账款”的乙公司余额、“预收账款”的丙公司余额为负数,不符合相关准则规定。

如何根据财务报表快速编制一份现金流量表

如何根据财务报表快速编制一份现金流量表 一、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审计和会计中重分类调整

审计重分类调整汇总 重分类指会计报表的重分类。它调表不调账,即不调整明细帐和总帐,只调整报表科目余额,具体说来,它根据会计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而非总帐余额(净值)而定,当资产类往来会计科目期末出现贷方余额时,这时不再是债权而是一种债务,应重新分类到负债类科目;反之,当负债类往来科目期末出现借方余额时,这时不再是一种债务而是一种债权,应重新分类到资产类科目中去。如果不这样进行重分类而直接以总帐余额反映到会计报表当中,则不能反映资产负债的本来面目,甚至导致财务指标异常。 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长期投资.长期借款中一年到期的、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 1.重分类调整不管金额多少都要进行调整; 2.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被审计单位应收而未收的债权。如果某一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余额在贷方。此时其性质不是应收债权,而是预收账款。此时就要进行重分类调整: 借:应收账款 贷:预收账款 如果未进行调整,则属于审计差异 同样的,延伸: 3.应付帐款与预付账款

应付账款的余额一般在贷方。若在借方,则性质是预付账款,不是应付账款 则:借;预付账款 贷:应付账款 4.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 债权性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者持有至到期投资中属于“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在填列会计报表项目时,应从持有至到期投资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扣除,填列在流动资产类“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这个报表项目内。 则;借: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货:持有至到期投资(或债权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5.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在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中,属于一年内将要还款或者承兑时,就应从长期借款或应付债券项目中扣除,放在流动负债类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内填列。 则:借: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贷: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6.银行存款和其他长期资产 把银行存款中的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不能放在流动货币资金项目。应放在其他长期资产 则;借:其他长期资产 贷:银行存款

新准则英文会计报表

新准则英文会计报表:成本 122 5001生产成本production cost 123 5101制造费用cost of production 124 5201劳务成本service cost 125 5301研发支出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ditures 126 5401工程施工建造承包商专用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xclusively for construction contractor 127 5402工程结算建造承包商专用engineering settlement exclusively for construction contractor 128 5403机械作业建造承包商专用mechanical operation exclusively for construction contractor 新准则英文会计报表:所有者权益 115 4001实收资本paid-up capital 116 4002资本公积contributed surplus 117 4101盈余公积earned surplus 119 4103本年利润profit for the current year 120 4104利润分配allocation of profits 121 4201库存股treasury stock 新准则英文会计报表:资产 1 1001库存现金cash on hand 2 1002银行存款bank deposit 5 1015其他货币资金other monetary capital 9 1101交易性金融资产transaction monetary assets 11 1121应收票据notes receivable 12 1122应收账款Account receivable 13 1123预付账款account prepaid 14 1131应收股利dividend receivable 15 1132应收利息accrued interest receivable 21 1231其他应收款accounts receivable-others 22 1241坏账准备had debts reserve 28 1401材料采购procurement of materials 29 1402在途物资materials in transit 30 1403原材料raw materials 32 1406库存商品commodity stocks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14)解读

第一节准则概述 一、修订背景 1.吸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等相关内容,完善我国准则体系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曾于2007年9月发布了对国际列报准则的修订,引入了“综合收益”的概念。对此,我国已于2009年6月11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在利润表中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实现了与国际列报准则的持续趋同,并且在实务中实施良好。 鉴于对企业财务报表列报的会计准则散见于2006年30号准则和2009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中,因此,有必要将解释中的相关内容吸收进列报准则中,以更好地整合相关会计规定,完善准则体系。 2.保持与2011年新修订的国际列报准则持续趋同 2011年6月16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正式发布了《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的修改——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列报》,于2012年7月1日或以后日期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允许提前采用。国际列报准则的此次修订主要包括:一是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划分为“满足特定条件时后续将重分类计入损益的项目”和“不能重分类计入损益的项目”两类区别列报。二是当企业选择以税前为基础列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时,要求将相关税收影响在上述两类项目之间分配。 针对国际列报准则的这些新变化,为更好地整合相关会计规定,完善准则体系,贯彻落实《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我国财政部会计司开展了30号准则的修订工作,并广泛征求部分中央国有企业、商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的意见之后,2012年5月17日形成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修订)(征求意见稿)》。2014年1月26日,财政部正式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同时废止。

新企业会计准则2019年(原文+指南+说明)

新企业会计准则2019年(原文+指南+说明)范文一 一、总体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第30 号——财务报表列报》(以下简称“本准则”)规范了财务报表的列报。列报,是指交易和事项在报表中的列示和在附注中的披露。其中,“列示”通常反映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等报表中的信息,“披露”通常反映附注中的信息。本准则主要规范了财务报表的组成,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列示和附注的披露内容、结构及其编制方法等问题。 本准则规定,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四表一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并且这些组成部分在列报上具有同等的重要程度,企业不得强调某张报表或某些报表(或附注)较其他报表(或附注)更为重要。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依

据各项会计准则确认和计量的结果编制财务报表;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估;企业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编制财务报表,但现金流量表信息除外;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企业单独列报或汇总列报相关项目时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企业财务报表项目一般不得以金额抵销后的净额列报;企业应当列报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等。 本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应当按照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大类别分类列报,并且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流动性列示。利润表应当对费用按照功能分类进行列报,同时在附注中披露费用按照性质分类的利润表补充资料;利润表中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应当根据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分为“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两类列报。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综合收益和与所有者(或股东)的资本交易导致的所有者权益变动应当分别列示。本准则还对附注至少披露的信息进行了规范。 企业应当根据本准则及应用指南的规定,并结合自身经营活动的性质,确定本企业适用的财务报表格式。企业如存

依据CAS报告编制IFRS报告的重分类调整——资产负债表篇

依据CAS报告编制IFRS报告的重分类调整——资产负债表 篇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阴依据CAS报告编制IFRS报告的重分类调整——资产负债表篇张军渊博士冤郑钦远渊北京物资学院北京101149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北京100081冤【摘要】为了使广大审计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与最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编制财务报告方面的不同之处,更好地进行财务报告编制的实务操作,本文列举了一些由CAS报告编制IFRS报告的重分类调整,希望对广大审计从业人员有所帮助。【关键词】CAS报告IFRS报告审计2009年11月,财政部会计司、证监会会计部联合印发了则下应仅指企业所得税;俞应付利息;逾应付利润(股利);《会计师事务所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试点工作方案》,这是辊辑讹其他应付款;辊輰讹预计负债(一年内到期),国际财务报告准我国推动内地会计师事务所从事H股企业审计,促进两地会则下应仅指产品质量保证;辊輱讹递延收益(一年内到期);辊輲讹提前计行业双赢和资本市场共同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此举意味退休及补充福利责任(流动),仅适用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着自2010年年初开始,香港交易所将允许内地会计师事务所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原则;辊辏讹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辊輴讹其他为H股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报告。这也就要求内地会计师事务流动负债。所的审计人员不仅要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CAS报告,非流动负债项目包括:淤长期借款;于应付债券;盂长期还须依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IFRS报告。应付款;榆专项应付款;虞预计负债(长期负债),国际财务报一尧资产负债表项目比较告准则下应仅指产品质量保证;愚递延收益(长期负债);舆递我国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延所得税负债;余提前退休及补充福利责任(非流动),仅适用准则及38项具体准则,其在内容上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俞其他非流轨,

关于重分类

与被审计单位对经济业务进行了不恰当的会计核算所引起的核算错误不同,重分类错误的会计核算是正确的,只是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分类不符合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规定,如未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归入流动负债类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下列示。这类误差,是由账项的分类与报表分类不一致所造成的。因此注册会计师不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账簿,而是直接调整财务报表。 1.资产和负债重新分类 如: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在编制报表时应单独列示至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应重新分类: 借:长期借款 贷: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2.往来款项的重新分类 由于账户设置的原因,可能在“应收账款”中记录有预收账款等,就有可能在应收账款账户中出现贷方余额,其实质是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的贷方余额表示实际采购金额大于预付账款金额的差额,其实质为应付账款等。像这样的账户一般有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在期末填制资产负债表时,如果这些账户某个明细账出现与正常余额借贷相反的记录,而又不是记账错误,就应将这些账户进行重新归类。 例4:某公司的预收账款明细如下: 预收账款——f公司2 100万元预收账款——g公司1 000万元预收账款——h公司-2 000万元预收账款——i公司190万元预收账款—

—j公司60万元合计1 350万元预收账款账户通常为贷方余额,从上面明细来看,“预收账款——h公司”出现了借方余额,可能是实际销售大于了预收款,其实质应属应收账款,应调整: 借:应收账款——h公司2 000 贷:预收款项——h公司2 000 同时应按相应标准补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如果对某调整的对方科目不熟悉,有一个机械的办法,就是将“应”改“预”或将“预”改“应”,注意借贷方向关系。如本例中,预收账款应当是贷方余额,但“预收账款——h公司”是借方余额,所以先在贷方将“预收账款——h公司”冲销,再确定借方科目,将“预”改为“应”,即借方记录“应收账款——h公司”。在对往来款项调整时,如果涉及“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的变化时,应相应调整其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明细账出现贷方余额,属债务,应列入“预收款项”项目。需编制重分类分录调整: 借:应收账款——××客户

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①数字真实 真实性是对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只有利用真实的会计信息才能客观地反映和评价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账簿记录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为保证账簿记录的真实可靠,餐饮服务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之前,应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按期结账。本期所有的经济业务,必须全部登记入账,包括需要调整的账项。所有经济业务登记入账后,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并核对务会计账簿之间的余额。 核对账目。核对各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保证账证、账账相符。 清查财产。在编制年度会计报表前,应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对于财产清查中发现的账实不符,应查明原因,按规定办法和程序调整账面记录,以保证账实相符。 ②计算准确 餐饮服务企业编制会计报表时,各项目的数额应按规定方法正确计算填列;报表之间有关联的数字必须相互衔接一致,以保持其勾稽关系。 ③内容完整 餐饮服务企业应按规定的种类、格式、项目和内容填列会计报表,不能遗漏,以保证会计报表体系所反映经济内容的完整性。 ④编制及时 餐饮服务企业应及时编制会计报表,但不能为了赶编会计报表而提前结账,应按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年度结账日为公历年度每年的12月31日;月度结账日为公历年度每月的最后一天。 会计报表的报送要求:

餐饮服务企业在按上述要求编制出会计报表后,对于向企业外部提供的会计报表应依次编定页数,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并由企业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企业的负责人对本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餐饮服务企业应按规定的期限及时将会计报表报送当地财税机关、开户银行、主管部门等,以便有关方面及时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月份会计报表应于月份终了后6天内报出(节假日顺延,下同),年度会计报表应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报出。

2019年度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2019 年度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表 编制说明 财政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按照贯彻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以管资本为主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相关要求,制订本套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表。 一、填报范围本套报表适用于境内、境外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核算的所有国有及国有控股的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城镇集体企业填报。具体指各类国有企业(单位),以及供销合作社、二轻集体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民政福利企业、街道企业、校办企业等城镇集体企业、厂办大集体。 (一)国有控股企业是指国家或国有企业(单位)作为出资人之一,国有投资份额(包括国家资本和国有法人资本)占被投资企业实收资本50%以上(含50%),或者虽未拥有多数股权,但对被投资企业拥有实际控制力的企业。具体包括: 1. 国有间接控制的企业,指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其过半数以上国有权益性资本的企业。 2. 国有直接与间接控制的企业,指母公司虽然只拥有其半数以下的权益性资本,但通过与子公司合计拥有其过半数以上国有权益性资本。 3. 多方国有单位投资的、具有实际控制权的企业,控制权指能够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 (二)境外企业是指以下三类企业(单位): 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设立的国有境外企业集团(以下简称境外企业集团)及所属子公司。 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投资设立企业或办事机构的境内国有及国有控股的投资单位(以下简称境内投资单位)。 3. 境内投资单位直接投资控股的境外企业。 (三)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是指执行《企业财务通则》和相关企业会计制度,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报社、出版社等国有事业单位。 (四)厂办大集体是指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为安置回城知识青年和国有企业职工子女就业,一些国有企业批准并资助兴办的劳动服务公司或其他形式工商登记注册的集体所有制企

会计科目明细表及常用科目详解

一、资产类 1 1001 库存现金 2 1002 银行存款 3 100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银行专用 4 1011 存放同业银行专用 5 1015 其他货币资金 6 1021 结算备付金证券专用 7 1031 存出保证金金融共用 8 1051 拆出资金金融共用 9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 10 111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金融共用 11 1121 应收票据 12 1122 应收账款 13 1123 预付账款 14 1131 应收股利 15 1132 应收利息 16 1211 应收保户储金保险专用 17 1221 应收代位追偿款保险专用 18 1222 应收分保账款保险专用 19 1223 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 20 1224 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 21 1231 其他应收款 22 1241 坏账准备 23 1251 贴现资产银行专用 24 1301 贷款银行和保险共用 25 1302 贷款损失准备银行和保险共用 26 1311 代理兑付证券银行和证券共用 27 1321 代理业务资产 28 1401 材料采购 29 1402 在途物资 30 1403 原材料 31 1404 材料成本差异 32 1406 库存商品 33 1407 发出商品 34 1410 商品进销差价 35 1411 委托加工物资 36 1412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 37 1421 消耗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 38 1431 周转材料建造承包商专用 39 1441 贵金属银行专用 40 1442 抵债资产金融共用 41 1451 损余物资保险专用 42 1461 存货跌价准备 43 1501 待摊费用 44 1511 独立账户资产保险专用 45 1521 持有至到期投资 46 152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83 2201 应付票据 84 2202 应付账款 85 2205 预收账款 86 2211 应付职工薪酬 87 2221 应交税费 88 2231 应付股利 89 2232 应付利息 90 2241 其他应付款 91 2251 应付保户红利保险专用 92 2261 应付分保账款保险专用 93 2311 代理买卖证券款证券专用 94 2312 代理承销证券款证券和银行共用 95 2313 代理兑付证券款证券和银行共用 96 2314 代理业务负债 97 2401 预提费用 98 2411 预计负债 99 2501 递延收益 100 2601 长期借款 101 2602 长期债券 102 2701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103 2702 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 104 2711 保户储金保险专用 105 2721 独立账户负债保险专用 106 2801 长期应付款 107 2802 未确认融资费用 108 2811 专项应付款 109 2901 递延所得税负债 三、共同类 110 3001 清算资金往来银行专用 111 3002 外汇买卖金融共用 112 3101 衍生工具 113 3201 套期工具 114 3202 被套期项目 四、所有者权益类 115 4001 实收资本 116 4002 资本公积 117 4101 盈余公积 118 4102 一般风险准备金融共用 119 4103 本年利润 120 4104 利润分配 121 4201 库存股 五、成本类 122 5001 生产成本 123 5101 制造费用 124 5201 劳务成本 125 5301 研发支出 126 5401 工程施工建造承包商专用

会计报表编制

项目七 会计报表编制 项目7-1 会计报表概述 一、会计报表的概念 会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和附注。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二、会计报表的种类 企业的会计报表可以按照其反映的内容、编报时间、编制单位和服务对象进行分类。 1.按反映的内容不同,会计报表可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和报表附注。 2.按列报时间不同,会计报表可分为年度会计报表和中期会计报表。 年度会计报表,是指年度终了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中期报表是指一年以内的报表,主要包括月度报表、季度报表和半年度报表。年度报表要求揭示完整、反映全面;月度报表是按月编报的报表,要求简明扼要、及时编报;季度报表和半年度报表的详细程度是介于年度报表与月度报表之间。 3.按编制单位的不同,会计报表可分为单位报表和合并报表 单位报表,是以自身会计核算基础上对账簿记录进行加工编制的会计报表,反映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合并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根据母子公司的会计报表,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会计报表。 4.按服务对象的不同,会计报表可分为对外报表和内部报表 对外报表一般按照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格式和编制要求编制的公开报告的会计报表;内部报表是根据企业内部管理需要而编制的会计报表,一般不需要对外报告,没有统一的编制要求与格式。 三、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为了保证会计报表的质量,企业必须按照以下基本要求来编制会计报表: 1.数字真实,计算准确。 编制会计报表的数字来源于各账户,而各账户的数字来源于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数字来源于经过确认的原始凭证,因此,为了保证会计报表数字的真实、准确,在报表数字来源正确的前提下,最关键在于对原始凭证数字的确认和计量。不能以估计数代替实际数,更不能弄虚作假、隐瞒谎报。在编制报表之前,应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按期结账,确认会计主体的所有交易和事项是否均已登记入账,是否存在应摊销而未摊销、应计提而未计提的费用。

《会计基础》常用会计科目表

会计常用会计科目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财务状况) 收入=费用+利润(经营成果) 资产+成本+费用=收入+负债+所有者权益 (一)资产类(借:增加,贷减少。借方余额) 库存现,银存款,坏帐准备预付款(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坏帐准备,预付账款), 四应收,四存货,跌价准备长收款(应收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原材料,库存商品,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存贷跌价准备,长期应收款), 长股权,长待摊,持有到期投资款(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待摊费用,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累折旧,在建工程固清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累摊销,工程物资待处理(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工程物资,待处理财产损溢)。 库存现金:是核算企业现金(备用金)增减变动情况和结余的科目;按币种设置明细账,由出纳员记账,且必须设置库存现金日记账。 银行存款:是核算企业银行存款账户增减变动情况和结余的科目;按不同银行账户设置明细账,由出纳员记账,且必须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 其他货币资金:核算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等其他货币资金的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核算企业对外进行的具有交易性(赚取差价)为目的股权、债券、基金等短期投资性科目。 应收票据:是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向客户收取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按照票据总类设置明细账。 应收账款:是核算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应收未收的款项,按债务人名称设置明细科目。 其他应收款:是核算企业除了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暂付的款项,包括:预支差旅费、支付押金和应收租金等。 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 预付账款:是核算企业因采购货物或接受劳务以及其他原因,按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按供货方的名称或预付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 在途物资:核算企业购入材料物质,但尚未运达企业或未验收入库,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 原材料:核算企业库存材料物资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库存商品:是核算企业库存产成品或商品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产品或商品品种、规格设置明细账。 长期股权投资:是核算企业对外进行的股权性质的投资,期限在一年以上。 固定资产: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的账户。该账户反映的是原价,也就是原始价值。累计折旧:是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磨损(消耗)价值(会计上称之为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 在建工程:是核算企业自行建造或安装固定资产过程中的建造安装成本科目。

年度资产负债表分析

2013年度 吉林亚泰公司 资产负债表分析 杨秀 会计1210班 2012614200221

吉林亚泰公司2013年度资产负债表分析 公司说明:吉林亚泰集团是一家成长中的综合类绩优上市公司,以地产、水泥、证券为主业,医药、商贸为辅业。公司始创于1986年,正式组建于1993年,1995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历经二十多年的持续发展,现已成为在东北地区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资产、收入双双过百亿,主业突出、紧密管理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先后跻身“国家最大企业500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国家重点支持的十二家大型水泥企业集团”之列。 亚泰集团是国有控股的综合类绩优上市公司。亚泰集团于1993年4月19成立;1995年月11月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形成了在吉林省内及东北地区占据领先地位的水泥、房地产、医药、证券、商贸五大产业,成为总资产近60亿元、主业突出、紧密管理的大型企业集团,是一个举国闻名的企业。 水泥产业是亚泰集团的支柱产业之一,现已形成集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亚泰集团是国家确定的重点支持的十二家大型水泥集团之一,位列第七。房地产业是亚泰集团的另一支柱产业,现已形成了集地产开发、建筑施工、物业管理、供热服务、装饰装潢和环境工程为一体,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产业链。金融业是亚泰集团新兴支柱产业,通过资本运营,亚泰集团已控股了东北证券公司,参股了江海证券公司、吉林银行。现已形成了以证券、商业银行为主体,期货、基金、典当为补充的完整金融平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优势互补、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已经显现。医药产业是亚泰集团培育的新兴产业,现拥有生物制品、抗癌中药、中成药三个生产基地;药品零售网络及一个研发中心,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完产业链,医药产业拥有百余个药品批准文号,初步形成了以参一胶囊、狂犬疫苗、速感宁为代表的抗癌中药、生物制品、现代中成药三大系列产品。商贸业作为亚泰集团的对外服务窗口,经营范围涉及高档百货购物中心、大型超级市场及商务、度假休闲酒店等领域。网点遍布长春、北京和海口,亚泰集团商贸产业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周到的服务和优美的环境,成为了广大消费者休闲、商旅、购物的最佳选择。 亚泰集团过去三年平均销售增长率为29.30%,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493/1710),在其所在的建筑材料行业排名为10/29,外延式增长合理。亚泰集团过去三年平均盈利能力增长率为131.65%,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209/1710),所在的建筑材料行业排名为(6/29)。盈利能力合理。 三)公司上市以来主营业务的变化情况 1、1997 年 10 月 30 日,公司变更注册登记,营业范围变更为茶叶加工、 建筑施工三级、房地产开发二级、商贸、旅游及服务业、国内贸易、物资经销(不含专营、专控和国家报批产品)。 2、2000年11月2日,筑施工三级、房地产开发二级、商贸、旅游及服务业、国内贸易、物资经销(不含专营、专控和国家报批产品)、国家允许的进出口经营业务。 3、2002 年 6 月 20 日,公司变更注册登记,营业范围变更为茶叶加工、建 筑施工三级、房地产开发二级、商贸、旅游及服务业、国内贸易、物资经销(不含专营、专控和国家报批产品)、国家允许的进出口经营业务、供热、供气、商品生产及经营、餐饮、住宿服务(以上各项由取得经营资格的集团公司下属企业经营)。 4、2007 年 6 月 25 日,公司变更注册登记,营业范围变更为房地产开发、 建材、药品生产及经营(以上各项由取得经营资格的集团公司下属企业经营)、国家允许的进出口经营业务。 5、2011 年 6 月 20 日,公司变更注册登记,营业范围变更为房地产开发、建材、药品生产及经营(以上各项由取得经营资格的集团公司下属企业经营)、煤

会计报表编制的五大要求

会计报表编制的五大要求 1、数字真实 只有会计报表所提供的各项指标数据真实可信,才能为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了保证会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企业必须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坚决杜绝在编制和计算时弄虚作假、隐瞒虚报,或者提前结账、估计数据的错误行为。 要确保数字真实,应做到如下几点: (1)按期结账。 (2)认真对账和财产清查。 (3)编制试算表,以确保报表准确性。 (4)编表后要做好复核工作。 2、内容完整 财务报表要按照规定来编制,不得漏编、漏报报表,也不应漏填、漏列报表项目。对不同会计期间应当编报的各种财务报表,都应该编报齐全;对于报表中列示的各项指标,不得随意取舍,无论是表内项目,还是补充资料,都必须填列齐全,如果有的项目无数据填列时,应在金额栏用一横线划去,以表示此项目无数据填报。报表中需要加以说明的项目,应在报表附注中用文字简要说明。 3、计算准确 会计报表的编制必须以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为依据,报表中的数据计算必须准确,严禁出现计算错误,报表与报表之间、指标与指标之间的有关数据应衔接一致。所以,要求采用正确的计算方法,保证计算结果准确。同时也应注重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对不确定因素,如应收账款的可收回程度等,可实行谨慎性原则,即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所要求的预计时,进行谨慎地判断,既不抬高资产或收益,也不过分压低费用。

计算准确程度的确定,要以最大限度满足报表使用者经济决策的需要为标准。同时,要注意效益和成本的平衡,会计信息资料所产生的效益,应当超过提供资料的成本。 4、编报及时 编制会计报表,必须遵守规定的报送期限,在会计期间结束后及时编制,并在规定期限内报出,以保证会计报表的及时性,使本单位及外部有关单位充分利用报表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决策。 要做到报送及时主要做如下两个方面工作: (1)会计部门应当科学地组织好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认真做好记账、算账、对账和账产清查等编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要加强与企业内部各有关部门的协作,相互配合,使日常核算工作能均衡有序地进行,财务报表顺利编制完成,及时报送。月份财务报表通常应于月份终了后6天或8天内(工业企业为6天,商品流通企业为8天)报出;年度财务报表应于年度终了后35天内报出。 5、指标可比 企业之间的报表指标,应力求一致,以便使用者比较;同一个企业的不同时期的报表指标也应保持连贯性和可比性,若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确有必要改变原有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时,应履行手续,并说明变化的必要性及由此而产生的影响。 文章出处:神州易桥集团

新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列表(1)

目录 一、修订概况 二、主要变化 三、详细解读 正文 一、修订概况 (一)财政部发布的修订文件 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通知 财会[2014]7号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提高企业财务报表列报质量和会计信息透明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我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我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财会[2006]3号)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同时废止。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财政部 2014年1月26日(二)修订背景 1.吸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等相关内容,完善我国准则体系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曾于2007年9月发布了对国际列报准则的修订,引入了“综合收益”的概念。对此,我国已于2009年6月11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在利润表中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实现了与国际列报准则的持续趋同,并且在实务中实施良好。 鉴于对企业财务报表列报的会计准则散见于2006年我国列报准则和2009年《解释第3号》中,因此,有必要将解释中的相关内容吸收进列报准则中,以更好地整合相关会计规定,完善准则体系。

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表_参考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

总资产的变动状况: 可以看到,流动资产增加了1444.01亿元人民币,增长的幅度为49.81%,而非流动资产增加了84.87 亿元,增长幅度仅为0.62%,本期中石油的资产流动性显著提高。 一、总资产变动情况 1、流动资产本期增加68257百万元,增长的幅度为30.01%,使总资产规模增长了5.07%。非流动资产本期增加了185523百万元,增长的幅度为19.14%,使总资产规模增长了15.50%,两者合计使总资产增长了253780百万元,增长幅度为21.20%。 2、本期总资产的增长主要体现在非流动资产的增长上,原因是投资的增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固定资产的增长。固定资产本期增长75,276百万元,增长幅度为29.38%,对总资产的影响为6.29%。固定资产的增加主要由在建工程转入所致,计提折旧主要导致了固定资产的减少,总体看该公司的生产能力有增加。二是在建工程的增长。在建工程本期增长52,243百万元,增长的幅度32.55%,对总资产的影响为4.36%。在建工程的增加一方面可加强企业的生产能力,一方面会增加企业的负债。三是油气资产的增长。油气资产本期增长46,369百万元,增长幅度为9.80%,对总资产的影响为3.87%。该项目的减少主要是因为计提的折耗,这部分的增长对中国石油的未来经营有积极作用。 3、流动资产的变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货币资金的增长。货币资金本期增长42,199百万元,增长幅度为91.57%,对总资产的影响为3.53%。二是存货的增长。该项目本期增长24,096百万元,增长幅度为26.57%,对总资产的影响为 2.01%。由于固定资产的增长,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导致存货增加。三是应收账款的增加。应收账款本期增长11,975百万元,增长的幅度为71.24%,对总资产的影响为1.00%。在2008年度及2009年度,该企业未发生重大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核销,说明该企业资金周转良好。可得出,流动资产增加主要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增长。 二、权益总额的变动情况

怎样根据财务报表编制现金流量表

步骤/方法 一、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会计科目的分类表

企业常用会计科目的分类、编号和名称 编号会计科目编号会计科目 一、资产二、负债类 1001 库存现金 2001 短期借款 1002 银行存款 2201 应付票据 1012 其他货币资金 2202 应付账款 1021 结算备付金 2203 预收账款 1031 存出保证金 2211 应付职工薪酬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 2221 应交税费 1121 应收票据 2231 应付利息 1122 应收账款 2232 应付股利 1123 预付账款 2241 其他应付款 1131 应收股利2411 预提费用② 1132 应收利息 2501 长期借款 1221 其他应收款 2502 应付债券 1231 坏账准备 2701 长期应付款 1401 材料采购 2711 专项应付款 1402 在途物资 2801 预计负债 1403 原材料 2901 递延所得税负债 1404 材料成本差异 1405 库存商品三、所有者权益类 1406 发出商品 4001 实收资本 1047 商品进销差价 4002 资本公积

1048 委托加工物质 4101 盈余公积 1412 包装物 4103 本年利润 1413 低值易耗品 4104利润分配 1471 存货跌价准备 1481 待摊费用四、成本类 1501 持有至到期投资 5001 生产成本 1052 持有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5101 制造费用 105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5201 劳务成本 1511 长期股权投资 5301 研发支出 1512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521 投资性房地产五、损益类 1531 长期应收款 6001 主营业务收入 1601 固定资产 6051 其他业务收入 1602 累计折旧 610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60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111 投资收益 1604 在建工程 6301 营业外收入 1606 工程物质 6401 主营业务成本 1606 固定资产清理 6402 其他业务支出 1701 无形资产 6403 营业税金及附加 1702 累计摊销 6601 销售费用 1703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6602 管理费用 1711 商誉 6603 财务费用 1801 长期待摊费用 6701 资产减值损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