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包装工序(关键控制点)

包装工序(关键控制点)

包装工序(关键控制点)

包装记录(关键工序)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91354

1.目的 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控制,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以满足客户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生产过程控制。 3.定义 无 4. 职责 4.1供销部 4.1.1负责根据合同要求,及发货需要,制定销售计划。 4.1.2 负责生产过程中所需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采购。 4.2生产部 4.1.1 生产部经理负责确保本程序的有效实施和生产过程中的综合调度。 4.1.2负责按生产任务书组织实施生产,完成生产任务。 4.1.3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质量、关键控制点及控制参数进行管理控制。 4.1.4车间班主任、班组长及相关人员共同对本程序在本班组各工序的正确有效运行负责。 4.1.5负责组织生产设施维修管理。 4.1.6负责对符合产品生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4.3质检部 4.3.1负责对生产的产品实施验证、生产过程中关键点、操作方法及操作规程、产品质量、安全作业等进行监督检查检验。确保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相应工艺及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 4.3.2 质检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及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反馈、纠正和追踪,并负责产品品质的确认。 4.3.3 产品质量技术员负责生产工艺文件的编制与生产工艺的改良。 5. 程序 5.1 生产策划和准备 5.1.1 食品加工工艺策划和准备 5.1.1.1 按照新产品开发的设计输出文件编制每类食品的加工工艺文件,包括: 1)食品工艺流程及描述,由质检部负责编制; 2)产品包装明细表,由质检部负责编制; 3)原料辅料和食品直接接触材料特性由质检部负责组织编制; 4)作业指导书(包括设备、过程、卫生等),由生产部、质检部、技术员负责编制; 5)根据公司生产产品类别制订的《HACCP计划书》 6)其它合适文件,由相关部门负责编制。工艺文件编制完成经审批后交办公室统一控制发放。 5.1.1.2 每天生产前,技术员落实工艺技术准备工作,确认生产过程中相应的工艺文件是否完全具备并且满足要求。 5.1.1.3 每天生产前,生产设备管理员确认生产所需要的设备设施是否完全具备并且满足要求。 5.1.2 质量控制准备 5.1.2.1 当值质检员负责确认食品质量检验规范齐备和检测仪器设备运行正常。 5.1.3 物料准备:生产部应根据供销部门签订的合同发货要求及生产物资库存情况,制定出产品“生产计划表”的生产经理批准,并下发到各生产车间实施,由生产车间主任按照已批准的“生产计划表”,开出“领料出单”到仓库领料,并发放至生产部收料区。当所需物资不

生产工艺操作程序关键控制点

生产作业控制制度 一、销售部依据市场需求及客户要求,下达《生产制造单》至生产车间。 二、技术部负责编制《产品工艺流程图》、《作业指导书》,各工序操作员严格依据《产品工艺流程图》、《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当因相关因素的改变而需更改《作业指导书》时,则依据《文件和资料控制制度》进行相应的更改。 三、设备质量的控制依据《生产设备控制制度》执行。 四、品管部负责跟进每一工序工艺执行情况,当发现有违反工艺操作或不规范操作时,应予以纠正。 五、品管部负责对每一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并负责对工序产品的放行。 六、对有技能培训要求的工序,应组织此类工序人员的培训、考核。只有经培训及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上岗操作,定员定岗,品管部负责本工序人员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当发现人员质量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其作业,并提出人员培训申请,实施培训事宜。当因相关因素的改变而需更新岗位技能时,则对人员进行重新培训。 七、对特殊过程的控制应由具备资格的操作者完成,且定员定岗。 八、附相关文件: 《作业指导书》 《产品工艺流程图》 《批生产指令》 《批生产记录(生产前)》 《批生产记录(生产中)》 《工艺流程图》 《配料操作规程》 《灌装/包装操作规程》

洗发液生产作业指导书 (操作过程控制) 一、生产前的准备: 1、清洗加热搅拌机,搅拌机干净后,才可生产。 2、清洗生产用具、桶、铲、冲洗干净后,才可使用。 3、检查校正磅秤、衡器,正确无误。 4、测试纯水PH值应在之间,方可使用。 5、测试纯水电导率应在8以下,达标后才可使用。 6、检查原材料是否满足生产用量,才可生产。 7、检查电源、各种仪表应正常。 二、秤料规程: 1、纯水:按百分比计算,不得误差1%按配方比例加入。 2、原料:按百分比计算,按配方比例不得有任何误差。 三、生产操作: 1、将原材料加入搅拌机,搅拌15---20分钟,彻底均匀后,方可加入其它添加剂。 2、去离子水,按配方比例加入,在每分钟50---60转良好的搅拌下,使原料与纯水搅拌,边搅拌、边加热、加热75℃,然后关闭加热管。 3、在良好的搅拌下,恒温搅拌30分钟、化、杀菌。 4、将恒温后,开始降温,边搅拌、边降温。 5、冷至40℃后,加入防腐剂、香精、添加剂、搅拌30---50分钟均匀后,才送化验室检验,合格后才出料。进入静置室。 四、质量检验: 1、半成品未出料前检验PH值在6---7之间,才合格。 2、半成品离心,30分钟/2000转,,无油水分离现象,才合格。 3、泡沫测试在50以上,才合格。 4、粘度测试在7000以上,才合格。 5、耐热±40℃、24h,恢复室温后应正常,才合格。 6、耐寒—15℃、24h,恢复室温后,应正常。 7、细菌检验,培养48 n±37℃,应达到国家标准,才合格。 8、经检验合格后,才通知生产部分装车间灌装。 五、分装成品: 1、塑料瓶用乙醇消毒后,才可装成品。 2、塑料瓶应喷生产日期、保质期二年。 3、对不合格塑料瓶,一律不得装成品。 4、塑料瓶说明书、字迹不清楚一律不得装成品。 5、分装成品时,应凭化验室放得单,才可分装。 6、洗发液分装,瓶瓶过秤200ml,每甁秤量不得少于202g、只准多,不准少。 六、包装车间: 1、分装车间过好秤的成品,应盖好瓶盖,检验瓶外观应整洁。 2、大纸箱应检查与洗发液是否相符。 3、质检员检验包装应达到企业内控标准,才在合格证上签字放行。 4、包装完后,经质检员全部检验合格后,才可入库。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版次:_B—1.0— 分发号:______________ 受控状态:_____________ 2018-01-02 发布2018-01-02 实施

目次

目次. (1)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3) 1 目的 (3) 2 适用范围 (3) 3 职责与权限 (3) 4 工作程序 (3) 4.1 本公司关键过程为生产产品的关键过程 (3) 4.2 关键过程的确定 (3) 4.3 关键过程的评审 (3) 4.4 产品生产关键过程的控制. (4) 4.5 标识 (4) 4.6 不合格品控制 (4) 4.7 记录控制 (4) 4.8 更改控制 (5) 4.9 防护控制 (5) 5 记录 (5)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按Q/XX QF01-2018《质量手册》7.5.6关键过程要求规定,识别关键过程,并对其实施有效控制,特编制本程序文件。实施和保持本程序,确保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关键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在所有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对关键过程的识别与控制。 3 职责与权限 3.1 技术中心是关键控制过程的归口管理部门,对生产产品关键过程进行识别、控制,负责: a) 编制机械加工关键过程明细表; b) 编制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c) 对关键工序工艺文件进行工艺评审; d) 对关键工序在加工时进行技术跟踪,对首件进行工艺、工装验证。 3.2 生产制造中心负责:在关键工序首件加工时,通知工艺人员进行工序验证,并参与验证工 作。 3.3 质量管理部负责对关键过程的监督管理,编制检验规程,对关键过程实施严格的监控和检 验。按评审后的工艺文件、相关标准、产品图纸组织生产,进行过程控制。 4 工作程序 4.1 本公司关键过程为生产产品的关键过程 4.2 关键过程的确定 对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工序,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工序和加工难度大、质量部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工序;设计人员对产品进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关键过程,并在相应的设计文件上做标识。 4.3 关键过程的评审 4.3.1 对关键过程设计参数和制造工艺必须严格审查,在设计评审、工艺评审中应作为重点内 容。关键过程的评审,不必单独安排,可结合其他质量评审实施: a) 设计文件上确定关键过程(特性)的评审,可结合设计评审进行;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

江西宇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GMP文件 题目: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 编写部门质量部编码GL-ZL-05800 编写人林丽丽审核人周隆才批准人楼秀余 编写日期20130611 审核日期20130715 批准日期20130822 颁发部门GMP办执行日期20130822 页码第 1 页/共2 页 分发部门办公室、公司各部门 1. 目的:制定生产过程重要质量控制点监测管理制度,确保产品在各个生产环节质量得到严格控制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部药品生产的质量监控 3. 责任者:生产部生产人员及其管理人员,QA监督员 4. 内容: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必须对生产过程的质量进行监控,现将生产过程重要质量控制点及其监督管理制度表述如下: 4.1 原辅料使用前应目检其物理外观,核对净重并过筛。液体原辅料应过滤,除去异物。过筛后的原辅料应粉碎至规定细度。 4.2 配料配料前应仔细核对原辅料品名、规格、批号、生产厂家及编号,应与检验单,合格证相符。处方计算、称量及投料必须复核,操作者及复核者均应记录上签名。 4.3 干燥严格控制干燥温度,防止颗粒融熔、变质,并定时记录温度。干燥过程中应按规定翻料,并记录,要注意干燥程度。 4.4 混合严格按混合操作规程进行,控制混合时间并记录。 4.5 片剂 4.5.1 片剂的压片压片前应试压,并检查片重、硬度、厚度、崩解时限和外观,必要时可根据品种要求,增测含量、溶出均匀度。符合要求后才能开车,开车后应定时(最长不超过15分钟)抽样检查平均片重。 4.5.2 片子的包衣在包衣过程中,应注意片子的外观,在包衣后,测定片子的崩解时限。 4.6 胶囊剂的灌装灌装前就试灌,并检查装量、崩解时限和外观,必要时可根据品种,增测含量,溶出度或均匀度。符合要求后才能灌装。灌装后应定时抽样检查平均装量,并进行装量差异检查。

特殊过程关键工序的界定

特殊过程关键工序的界 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特殊过程与关键过程的界定 一、特殊过程与关键过程的界定 1、特殊过程:是指对形成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工序),主要包括: (1)、工程(产品)质量不能通过后续的检验,测量或监控加以验证的工序; (2)、工程(产品)质量需进行破坏性试验或只有通过复杂、成本很高的方法才能检验、试验,或只能通过间接监控的工序; (3)、仅在工程(产品)使用或交付之后,不合格的质量特性才能暴露出来的工序; 2、关键工序:处于重要工程部位,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过程,包括: (1)、对工程(产品)质量、性能、功能、寿命、可靠性及成本等有直接影响的工序。 (2)、工艺复杂,质量容易波动,对操作者的技艺要求高或问题发生较多的工序。 二、过程要求 1、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施工过程中,工长应进行旁站监督,并填写工长旁站记录。 2、每道工序施工过程中,质量员应进行巡检,填写日常质量检查记录,有隐患时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督促整改,整改完成后应进行验证。 3、关键工序的重要质量特性(如钢筋间距、钢筋保护层厚度、模板平面度、模板顶面标高等)应由实测实量小组进行实测验收,合格后方可报监理验收。

三、过程识别 1、关键工序: 本工程初步确定测量放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模板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屋面防水、卫生间防水、幕墙工程等为关键工序,关键工序将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2、特殊过程: 依据《施工控制程序—质量》规定,本工程地下室防水为特殊过程,即采用自防水混凝土和两道卷材防水,须按特殊过程控制进行施工。

特殊过程、关键过程、关键控制点辨析

特殊过程、关键过程和关键控制点 辨析 1、术语定义: 1、关键过程: 定义:对产品质量或安全有重大影响,或者工艺参数对最终产品性质或质量有重大影响,或者控制难度较大,或者容易发生偏离的过程,称为关键过程。 未见关键过程的明确定义,在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中有关键质量控制点的要求,在食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中有“关键控制环节”的内容。 在工业产品许可实施细则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中有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控制要求:企业应对生产中的重要工序或产品关键特性进行质量控制,并应在生产工艺流程图上标出关键的质量控制点。 在食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中还有“关键控制环节”一说,与关键质量控制点相似。 2、特殊过程: ISO9000标准的规定: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时,该过程为特殊过程。 在工业产品许可实施细则中特殊过程的控制要求:对产品质量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特殊过程,应事先进行设备认可和人员鉴定,并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和实施过程参数监控。 未见特殊过程的明确定义。 3、关键控制点(CCP点): ISO22000标准的定义:(食品安全) 能够施加控制,并且该控制对防止或消除食品安全危害(3.3)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是所必需的某一步骤。 综上所述,仅有关键控制点有ISO22000标准的明确定义,关键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关键控制环节)、特殊过程无明确定义。关键过程只出现在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未处现在ISO9000标准中,特殊过程出现在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和ISO9000标准中(未明确其称谓)。关键控制点在HACCP标准中无明确定义(GB/T27341)。 2、针对性: 关键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关键控制环节):主要针对最终产品质量控制情况而言:该工序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影响程度而言,或者该工序控制的难度和发生偏离的可能性而言。 特殊过程:主要针对该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的可能性或者经济性而言:或者是不能测量、或者是不能经济的测量、或者是测量结果过晚,失去应用意义。 关键控制点(CCP):主要是针对最终产品的食品安全而言:HACCP针对识别的显著危害,ISO22000针对显著危害和实际控制情况。 综上所述,关键过程针对产品质量;特殊过程针对监视和测量;关键控制点针对食品安全 特殊说明:按照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和ISO22000标准,关键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关键控制环节)和关键控制点(CCP),只出现在生产过程中,是生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监控制度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监 控制度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监控制度 1 目的 跟踪加工过程操作并查明和注意可能偏离关键限值的趋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加工调整。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关键控制点的监控。 3 职责 生产科(车间)负责对(CCP)进行监控 4 程序精确的监控说明一个CCP什么时候失控,当一个关键限值受影响时,采取纠正行动,来确定问题需要纠正的范围。可以通过查看监控记录是否符合关键限值来确定。 监控计划监控计划包括四个部分: (1)监控对象:通过观察和测量来评估(CCP)是在关键限值内操作的。 (2)监控方法: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测量(数量的关键限值)或观察方法进行监控,监控方法要迅速和准确。 (3)监控频率:可以是连续的或间断的。 (4)监控人员:需受过培训,可以进行具体监控工作。 监控对象测量产品或加工过程的特性,以确定是否符合关键限值。 监控方法通常采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用来提供快速结果,没有时间去做的分析实验,因为关键限值的偏差必须要快速地判定,以确保产品在销售之前已始采取适当的纠偏行动。监控频率监控可以是连续的或非连续的,如果可能应该连续监控。定期观察这些连续记录,必要时采取措施,这也是监控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发现偏离关键限值时,检查间隔的时间长度将直接影响到返工和产品损失的数量。在所有情况下,检查必须及时进行以确保不正常驻机构产品在交付前被分离出来。 监控人员实施一个计划时,明确监控责任是一个人重要的考虑因素,被分配进行CCP监控的人员可以是: (1)生产技术员。 (2)生产工人。 (3)监督员。 (4)维修人员。 (5)质检员。 由生产技术人员和监督员进行监控能连续观察产品和设备,能容易地从一般情况中发现发生的变化。负责监控CCP的人员必须: (1)接受CCP监控技术的培训。 (2)理解CCP监控的重要性。 (3)能及时地进行监控活动。 (4)准确记录每次监控工作。 (5)随时报告违反关键限值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纠偏活动。 监控人员的任务是指随时报告所有不正常的突发事件和违反CCP监控的记录和文件必须由实话监控的人员签字或签名。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xx/G007-2013 受控状态: xxxx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管理体系文件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3年8月26日编制2013年8月26日实施xxxx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发布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1.目的 对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设立质量控制点,实施重点管理,进行测量和监控,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的的能力进行确认。 3.职责 3.1技术质量部负责编制和提供各工序的技术标准和检验规程。 3.2技术质量部负责生产过程的半成品的检验和试验。 3.3生产车间配合做好过程检验和试验工作。 4.程序 4.1未通过的过程检验和试验的产品不能转序。 4.2过程测量和监控应按该产品有关标准和检验规范作为依据。 4.3过程测量和监控所用的检验器具应在有效检定周期内,使用前应进行校准。 4.4过程检验和试验 4.4.1过程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分为操作工的自检和检验员的首检及巡检。 4.4.2每班开机后,操作工生产的产品,按相关的过程产品检验和试验规程进行 自检,若产品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操作工应立即调整工艺参数或模具,使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自检合格后,检验员应及时到生产车间进行首检,首检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常生产,首检主要是检产品的结构、表面质量,重要的性能试验由检验员抽样回试验室进行抽样检验和试验。 4.4.3进入正常生产后,检验员应按有关文件规定的检验频次进行巡检,并按文 件的规定做好巡检记录,记录要真实、完整、结论明确,检验记录应由检验人员签名盖章。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5例外转序的控制 在所需要的检验和试验完成或必须的报告收到前不得将产品放行,如因生产

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版本 D 修订0 1.目的 1.1 为了确保中建七局有限公司总部所承接的工程项目在产品的实现过程中,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处于受控状态,特制定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控制程序适用于:公司总部、直营公司、事业部(项目部)在施工过程各个阶段的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的确认与控制。 3 术语解释 3.1 一般过程:是指按常规管理其质量较易控制的过程。 3.2 关键工序:是指对产品的性能或外观有重要影响的工序。 3.3 特殊过程: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检验、验收的过程。 4.职责 4.1 技术质量部 4.1.1 技术质量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编制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文件。 4.1.2 对直营公司(项目部)针对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编制的单项施工技术方案(措施)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2 人力资源部负责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实施人员的培训工作。 4.3 直营公司、事业部(项目部)编制针对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的单项施工技术方案(措施),实施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的具体控制活动。 5.工作程序 5.1 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的确认原则5.1.1关键工序的确认原则 a影响结构安全的工序。如:深基坑支护、后浇带施工、转换梁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的钢筋施工、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等。 b. 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的过程。如:电梯井垂直度控制、屋面防水、山墙渗水等。

c. 影响建筑工程观感质量的过程。如:外装饰工程。 d. 影响工序交接质量的工序。如:水电、暖通管道预埋件设置。 5.1.2 特殊过程的确认原则 a产品质量特性无法检验或无法经济检验的工序; b. 产品质量特性需经使用后才能暴露出来的工序; c. 产品质量特性需经破坏性试验才能暴露出来的工序。如:基础灌注桩、地下室防水、钢筋焊接、预应力结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等。 5.2关键工序及特殊过程的施工控制 5.2.1关键工序的施工控制 a. 项目部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界定关键工序。针对确定的关键工序编制作业 指导书,其内容应包括:施工的操作方法、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材料、机具的选配、施工 注意事项等要求。 b. 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根据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向施工技术人员及相关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班组长进行关键工序的交底,规定施工工艺及设备、质量控制及评定标准的书面交底,质检员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检查。 c. 设置质量控制点,对施工过程的技术参数和过程特性进行监视和控制。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共同研究过程工序特点,确定需要监控的技术参数和质量要点。施工员和质检员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控制点的要求旁站监控技术参数和质量要点,并填写 关键工序旁站监控记录,并在施工过程中的以“三检”制度为基础,实施监 5.2.2 特殊过程的施工控制 特殊过程除应满足关键工序的控制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CTQ关键工序控制程序(含表格)

CTQ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IATF16949-2016) 1 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CTQ相关作业的管理,保证产品关键特性满足客户要求,降低不良率,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部的CTQ管理项目,以及CTQ管理出现异常的分析,改善及完善相关活动。 3 定义 3.1 CTQ定义:Critical-To-Quality)的意思是质量关键特性点,是指为了满足“关键的需求或关键客户流程需求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组特征,它是从顾客角度出发,影响顾客满意度的质量特性。” 4 权责 本规程由品管部、生产部,技术装备部负责实施,其他部门共同遵守。 5 工作程序 5.1 CTQ管理项目的选定: 对顾客指定的关键特性,作为优先管理。对影响产品品质的重要工序的特性和工程特性也作相应管理。

5.2 CTQ关键特性管理图的选定 根据产品特性及管理需要,公司选用SPC控制均值-极差控制图. 假如某个时段失控,由SPC人员发送《失控通知单》给生产班长,进行及时调整。 5.3 CTQ工程能力的调查周期及管理项目. 在稳定的生产过程中,要求CTQ工程每月测定 1 批, 32件/批。计算CPK过程能力指数,并通过连续的观察,找到潜在的能力不足设备进行改善。 5.4 CTQ工程能力的计算及评价: 对于CTQ关键工序,品管部根据程序测定对应的品质特性数据并进行记录,计算出CPK. 工程能力评价参考如下:

5.5 CTQ工程异常的处理规定 品管部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收集,须每个月进行工程能力分析,检讨。 品管部检验员发现数据脱离管理基准线或发现异常点时,告知相关部门。 由生产部联合品质部及相关部门对工程能力进行检讨并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单》。 对CTQ工程能力不足时生产的批次须安排人员进行检验。并标示”工程能力不足”字样,由品管部确认后方可出货。 CTQ工程能力改善后的首批须经首件全检后经部门主管确认后方可量产。 6 相关表单 《SPC控制图》 《纠正和预防措施单》 SPC过程能力控制 图计量型(自动生成).x

关键工序操作控制程序

受控状态: 程序文件 关键控制点操作控制程序 第一版 1.目的 为加强对关键工序控制点的重点控制,严格工艺纪律,保证生产操作按规定方法和程序进行,确保生产出满足规定要求的产品,特制定本程序文件。 2.范围 2.1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关键工序控制点操作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3.职责 3.1 科技处负责关键工序工艺流程的策划,关键工序控制点的确定,关键工序控制点的工艺考核,《安全操作法》的制定、管理和监督执行。 3.2调度处负责《生产事故处理预案》的制定、管理和考核,对《安全操作法》的执行情况 进行抽查。 3.3 动力车间(仪表工段)负责关键工序生产过程DCS 控制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3.4生产车间负责关键工序《安全操作法》和《生产事故处理预案》的起草和培训、组织演练和检查操作法的执行情况。车间负责本部门关键质量控制点操作控制程序的起草。 4 工作程序 4.0 程序图 4.1 操作过程 4.1.1开停车及正常操作规定 《安全操作法》严格规定了各关键工序正常操作、正常开停车及紧急开停车的操作方法。

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关键工序《安全操作法》的规定进行操作。 4.1.2《安全操作法》 4.1.2.1 编写:公司所有关键工序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法》。《安全操作法》由科技处组织安排有关人员依据产品生产过程特点、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等技术要求起草编写,经科技处及相关处室审核,由生产副总和总工程师批准后发布、执行。 4.1.2.2 发放:《安全操作法》应发放到相关岗位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 4.1.2.3 执行 (1)《安全操作法》由车间主任、工段长、设备员、安全员等对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各项操作要求得到落实和执行。工艺员重点对车间关键控制点工艺指标进行检 查。 (2)车间应对关键工序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法》知识的培训和考核,人力资源处对指导、培训和考核情况进行检查。具体执行《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 (3)科技处应对车间工艺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保留记录,对查出问题进行处理。(4)调度处在组织日常生产过程中,对关键工序生产岗位操作法的执行情况进行随机检查。 上述培训、工艺检查、考核应留有检查记录,作为考核的依据。 4.1.2.4 管理 关键工序《安全操作法》由科技处按照《工艺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4.1.2.5 修改 操作法在贯彻执行过程中,若发现与生产实际不相吻合的地方,车间工艺员经核实、分析原因后,及时向科技处提出修改申请。具体执行《工艺管理制度》。 4.1.3 《生产事故处理预案》 4.1.3.1编写 《生产事故处理预案》由调度处组织安排有关车间起草编写,经调度处及相关处室审核、汇编,由生产副总批准后发布、执行。 《生产事故处理预案》应发放到相关车间、处室、生产岗位的有关人员。 4.1.3.2 执行与管理 《生产事故处理预案》应作为生产过程异常情况处理的重要依据,车间和相关部门要积

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版本D修订 0 1、目的 1、1 为了确保中建七局有限公司总部所承接的工程项目在产品的实现过程中,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处于受控状态,特制定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控制程序适用于:公司总部、直营公司、事业部(项目部)在施工过程各个阶段的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的确认与控制。 3 术语解释 3、1 一般过程:就是指按常规管理其质量较易控制的过程。 3、2 关键工序:就是指对产品的性能或外观有重要影响的工序。 3、3 特殊过程:对形成的产品就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检验、验收的过程。 4、职责 4、1 技术质量部 4、1、1 技术质量部就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编制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文件。 4、1、2 对直营公司(项目部)针对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编制的单项施工技术方案(措施)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2 人力资源部负责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实施人员的培训工作。 4、3 直营公司、事业部(项目部) 编制针对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的单项施工技术方案(措施),实施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的具体控制活动。 5、工作程序 5、1 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的确认原则 5、1、1 关键工序的确认原则 a、影响结构安全的工序。如:深基坑支护、后浇带施工、转换梁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施工、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等。 b、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的过程。如:电梯井垂直度控制、屋面防水、山墙渗水等。 c、影响建筑工程观感质量的过程。如:外装饰工程。 d、影响工序交接质量的工序。如:水电、暖通管道预埋件设置。 5、1、2 特殊过程的确认原则

a、产品质量特性无法检验或无法经济检验的工序; b、产品质量特性需经使用后才能暴露出来的工序; c、产品质量特性需经破坏性试验才能暴露出来的工序。如:基础灌注桩、地下室防水、钢筋焊接、预应力结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等。 5、2 关键工序及特殊过程的施工控制 5、2、1 关键工序的施工控制 a、项目部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界定关键工序。针对确定的关键工序编制作业指导书,其内容应包括:施工的操作方法、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材料、机具的选配、施工注意事项等要求。 b、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根据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向施工技术人员及相关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班组长进行关键工序的交底,规定施工工艺及设备、质量控制及评定标准的书面交底,质检员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检查。 c、设置质量控制点,对施工过程的技术参数与过程特性进行监视与控制。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共同研究过程工序特点,确定需要监控的技术参数与质量要点。施工员与质检员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与工程质量控制点的要求旁站监控技术参数与质量要点,并填写关键工序旁站监控记录,并在施工过程中的以“三检”制度为基础,实施监控。 5、2、2 特殊过程的施工控制 特殊过程除应满足关键工序的控制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a、特殊过程应在进行前对过程、材料设备、人员予以鉴定,鉴定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并填写特殊过程能力预先鉴定记录。 ①施工过程的鉴定,应鉴定认可特殊过程的施工工艺方法与参数能否满足控制特殊过程作业的要求并评价控制风险、后果及对顾客的其它相关方面的影响。 ②使用材料设备的鉴定,验证认可用于特殊过程作业的材料就是否已经检验合格,设备与生产设施就是否处于完好运行状态,就是否满足特殊过程的作业要求。 ③操作人员的鉴定,鉴定认可从事特殊过程作业人员的执业资格。(如:上岗证,执业资格等级,工作经历、资格的确认等) ④特殊过程应使用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图纸会审方式程序进行控制。 b、特殊过程实施过程中,质量检查员必须在现场进行持续旁站监控,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规范及标准要求,并填写特殊过程主要技术参数旁站监控记录。 c、特殊过程因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等条件的变化或发生问题时,项目部技术负责人

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工序

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工序 一.糕点 (一)蒸煮类糕点工艺流程 A.粽子 1.工艺流程图 1.操作要点概述 原料▲ 1)要采购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合格原料,已经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原料必须要采购获取QS 生产许可证企业的产品。按“采购质量控制”的要求,采购的原料还须带包装。按采购计划采购,实行主管领导负责、谁采购谁负责,做到责、权清晰。 2)按照生产计划领料,同时要做记录。 3)发现江米、小枣等有霉变、生虫、潮湿及其它不明外来物时不得使用,退回仓库。 泡米 江米在常温下浸泡2小时,清洗3遍,挑出石子、稻粒等杂物。 清洗小枣 小枣用40-50℃温水浸泡5分钟左右,清洗3遍。 煮粽叶 1)粽叶用开水煮30分钟后,清洗3遍,要做到每张粽叶都要洗净。 2)在清洗的过程中剔除破损的、过小而不适用的粽叶。 蒸制▲ 成型的粽子放入电蒸锅,温度在99oC时进行蒸制,蒸制时间约为3小时。 成型▲ 1)按照产品特点、技术要求、个头尺寸包制,70g/个,保证计量准确,计量要严格执行75号令。 每隔30分钟随机称量粽子的净含量。 2)在成型的过程中要注意选用完整、无破损的粽叶,粽叶的大小尺寸要保证能包住米。 3)在包制的过程中要捆扎牢固,不得发生松散的现象。 真空包装▲

1) 包装车间和塑料包装袋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紫外线杀菌灯消毒30分钟,并作好消毒记录。 2) 包装操作人员在进行包装操作前要按以下程序进行:进行包装前对包装车间进行紫外线消毒30 分钟;操作人员进入包装车间前净水洗手1次、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手一分钟,烘干。 3) 与包装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包装操作间。 4) 包装过程中要不断观察产品封口情况,确保产品质量。 5) 进行包装操作时操作员不得离开或中断,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机会。 成品入库 成品库内的温度应≤27℃,湿度应≤70%,夏季24小时开启空调机。入库后待检。 B.小麦粉蒸制食品(馒头、花卷、豆沙包、糖三角) 1. 工艺流程图 2.操作要点概述 原料▲ 1) 要采购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合格原料,已经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原料必须要采购获取QS 生产许可证企业的产品。 按“采购质量控制”的要求,采购的原料还须带包装。按采购计划采购,实行主管领导负责、谁采购谁负责,做到责、权清晰。 2) 按照生产计划领料,同时要做记录。 3) 发现面粉、酵母等有霉变、生虫、潮湿及其它不明外来物时不得使用,退回仓库。 和面 按照比例将面粉、酵母和水搅拌和匀。 成型 1) 按照品种的要求,制作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按照产品特点、技术要求、个头尺寸包制,80g/个制 作过程中要随时上电子称称重。 2) 花卷按照比例加盐制成花卷坯;豆沙包和糖三角按照要求包进馅料 醒发▲ 将成型的面坯放在蒸盘中推到醒发室醒发,时间约为15分钟,醒发室温度约为32℃,湿度约为75% 蒸制▲ 待电蒸车升温至90℃,把醒发好的馒头放入蒸车加温至沸水,蒸制25分钟出成品。 冷却 1) 产品放在晾晒架上或操作台上自然冷却至室温。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加强对质量控制点的管理,使所有控制的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以确保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对主导产品实现的关键过程的质量控制。 3 职责 3.1品控部负责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的管理,编制检验用作业指导书、质量控制点管理文件,并监督操作人员按作业指导书、工艺标准进行作业; 3.2 各相关岗位负责编制本岗位作业指导书,本部门领导审批,由质量副总审阅签发; 3.3生产车间负责按质量控制点文件的规定具体组织实施,工艺应执行研发中心下发的工艺文件; 3.4参与质量控制点日常工作的人员主要有:操作者、质检员、机修员,其职责分工如下: 操作者——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本工序质量控制方法;明确控制目标,正确测量,认真自检,自做标记并按规定填写原始记录;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点检工作;发现工序异常,迅速向品控人员报告,请有关部门采取纠正措施。

质检员——按作业指导书对控制点进行重点检查,把检查结果及时报告操作者,并做好记录。同时监督检查操作者是否遵守工艺纪律和工序控制要求,并向部门主管报告重要信息。 机修员——按规定定期对控制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督促检查设备点检活动,根据点检信息,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和调整,并做好设备维修记录。 4 工作程序 4.1质量控制点的设定原则 4.1.1工艺文件有特殊要求,对下道工序的加工、装配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4.1.2内外部质量信息反馈中出现质量问题较多的薄弱环节。 4.2质量关键控制点内容 4.2.1原材料检验关键点控制 4.2.1.1原材料检验人员对每批次的原辅材料按“原材料验收标准”进行检验,控制方法:按抽样标准抽检,验证证件及验证检测值; 4.2.1.2化验室人员对内包材每周抽查一次,控制标准:菌落总数<50个/瓶或盖;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4.2.2前处理车间关键点控制 4.2.2.1生产用水24小时正反冲一次,过程监控人员每天检测一次水硬度及电导率,水硬度≤50mg/L,填写“软化水检验原始记录”; 4.2.2.2 发酵奶制作过程要严格按照工艺执行,每锅次投料数量需由称料员复核并签字确认,过程质检抽查并签字;

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控制程序

(特殊过程控制程序) 预应力张拉特殊过程控制 一、张拉前的准备: 1、张拉台座: 根据工期及蒸汽养护的需要,设置1个槽式张拉台座,台座的设计吨位300t(见后面的“计算控制应力及吨位”)。 (1)张拉台座的断面形式:(如下图) (2)张拉台:一个张拉台座由两个断面尺寸为50cm×50cm长为85m的张拉台组成,张拉台一端承受来自静反力架的压力,另一端承受来自两个YC-200T的千斤顶的压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张拉过程中,这个力最大可达到2994.075KN(在13m边板进行超张拉时,见后面的“计算控制应力及吨位”),每个张拉台承受的最大压力为1497.04KN;张拉台采用钢筋砼结构形式,C30号砼,配置12根Ф20主筋;

(3)砼铺底:预制板的侧模在砼铺底上支立,因此为确保模板的顶面平整度,砼铺底的平整度也必须严格控制在3mm以内;砼铺底采用C15号砼浇筑; (4)底模: a、底模顺直度:为了确保预制板的顺直度,底模的顺直度必须严格控制,为此底模顶部在两侧预埋3cm×3cm角铁,将角铁的顺直度调整好再浇筑底模砼、贴钢板; b、底模平整度和光洁度:底模的表面也就是预制板的底面,为保证预制板的底面美观,底模下层7.2cm采用50号小石子砼,上层 0.8cm采用8mm钢板贴在砼上,两侧与角铁焊接; c、底模宽度:预制板底宽124cm,底模宽度采用123cm,为防止砼漏浆,在侧模与底模角铁的接触处每侧各夹一层橡胶海绵。 2、张拉设备安装: 反力架、钢垫板或千斤顶与反力架、台座垫板的接触面必须与台座纵向中心垂直,各接触面必须吻合,如有差异用钢板垫或砂轮进行修整,滑轨高程如有误差用钢板垫起,使预应力钢绞线符合设计高度,以上工作反复进行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张拉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1)在正式张拉前,先进行试拉,对台座进行检验,在台座和底模均无变形、符合使用条件的情况下,再进行正式张拉。 (2)钢铰线的整体首次张拉必须进行试验张拉,将张拉应力拉到100%бk时检查各部位情况,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空压机空压机灯检纯净水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 1、原水预处理的关键质量控制和监测分析:原水预处理过程包括:自来水→机械过滤器→炭滤器→钠离子交换器,其目的是去除原水中有机沉淀物,大颗粒杂质、一部分微生物及有害有味气体。这一工序的处理对产品的质量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原水在带菌情况不稳定和砂滤器压力降过大时,往往导致产品卫生指标及理化指标不合格。控制:操作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培训,上岗后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密切注意各设备仪表,定期排污、定期清洗和反洗设备。监测:操作人员每天及时记录设备仪表数据,记录结果入档备查。 2、RO反渗透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和监测分析: RO膜可以除去水中大部分微生物,是关键控制点。二级RO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膜组件的微生物密度将升高,此时如果出现膜渗漏现象,将对产品造成危害。控制:膜组件是易损件应定期更换,要设置合理的膜反洗及消毒洗,定期对其进行冲洗。监测:在二级RO膜进口和出口设置测压表,每班多次记录进口、出口压以监测膜工作情况。 3、灌装车间的工作环境要定期消毒杀菌,灌装车间无人时应打开紫外线灯杀菌。工作人员进入灌装间应更衣后经过风淋消毒,方可进入。监测: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定期对工作人员进

行体检,以确保工作人员个人卫生合格。检验室人员可定期检测空气洁净度。 4、包装容器、输送管路和贮存的关键控制点监控:包装容器的消毒要彻底,冲洗要用成品无菌水。检验员应与供应部门配合,确保来料合格。输送管路应定期清洗、消毒。检验人员应随机抽样,定期对包装容器和输送管路进行监控。 5、臭氧灭菌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和监测: 分析:臭氧灭菌是纯净水在灌装前最后一道消毒措施,是关键控制点。在纯水箱中充加臭氧,必须保证在密闭状态连续加充,使臭氧与水充分混溶,且充加臭氧量要保持在3、0~5、0mg/L 有效杀菌浓度。 控制:根据臭氧发生器的臭氧输出量及纯水箱的贮水量,合理控制臭氧的加充时间,使加充臭氧剂量达到有效的灭菌效果。在纯水箱中经射流泵充加臭氧,采取连续逆流方式,使臭氧与水充分混溶,保证纯净水与臭氧的接触时间,提高臭氧的消毒效果。 监测:根据臭氧加充的有效灭菌浓度,设置适合于纯水箱贮水量的臭氧加充时间,对每一箱纯水臭氧加充时间进行记录,严格控制每一箱纯水的臭氧加充量及混溶时间。

15GJB9001B版关键-特殊过程控制程序

关键/特殊过程控制程序 (.QP.15) 1 目的 识别关键/ 特殊过程,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其过程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军用产品关键/ 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3 职责 3.1 生产制造部负责关键/ 特殊过程的归口管理和控制,负责组织对其确认或再确认; 3.2 技术部负责确定关键/特殊过程,负责编制关键/ 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根据需要编制关键/ 特殊过程检验指导书或质量控制文件;负责对关键/ 特殊过程的检查、考核; 3.3 质检部负责关键/ 特殊过程的监督管理,对关键/特殊过程实施监控和检验。 4 工作程序 4.1 关键过程与特殊过程的确定和标识 4. 1. "1 关键/ 特殊过程 a)关键过程是指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工序,一般包括: 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工序、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损失的工序。 b)特殊过程是指产品质量不能通过后续测量和监控加以验证的工序,该工序的产品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之后,其不合格特性才能暴露出来。 4.

1. "2 技术部(设计人员)在对产品进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关键件、重要件清单,并在相应的设计文件上做出标识。 4. 1."3 技术部(工艺人员)在上述关键件、重要件的工艺文件或操作规程的首页和相关内容上标注“关键件”或“重要件”标识。 4. 1."4 对特殊过程(或特种工艺)需采取特殊的控制措施,技术部(工艺人员) 在其工艺文件或操作规程上标注“特种工艺”标识。 4.2 关键过程与特殊过程的评审或确认 4. 2. "1 技术部(设计人员)对关键件、重要件设计参数和制造工艺必须从严审查,在设计评审、工艺评审中应作为重点内容。关键/ 特殊过程的评审,可结合 其他质量评审分阶段实施: a)设计文件上确定关键/重要”件(特性)的评审,可结合设计评审进行。 b)工艺文件中对关键件/重要件的评审,可结合工艺评审进行。 c)关键/特殊过程的确认或在确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由生产制造部组织进行。 4. 2. "2 特性分析报告和关键件、重要件清单经设计人员、技术部长会签后生效。 4.3 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的控制 4. 3. "1 对关键过程/ 特殊过程使用的图样、工艺文件、检验文件、生产计划用文

关键工序及关键质量控制点

1.1.1 关键工序及关键质量控制点 各子系统工程均列出“关键工序”、“关键质量控制点”,并报工程监理确认,在工程实施中及时跟踪检验,对影响工程质量的进行严格控制。 1.2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我公司获得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拥有完整《质量手册》和质量管理要求与措施。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按照国家施工规范执行,保证工程达到国家合格验收标准,为达到上述的目标,具体的工程质量确保措施如下: 1.2.1 施工图的设计评审查 施工图是保证工程顺利如期完成和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我们建议由业主组织,我方和相关设计单位先对智能化系统图纸深化设计并和其它相关专业进行设计审查和协调。 参加人员: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项目经理、现场项目负责人、主要施工安装人员、设计单位甲方代表、监理单位。 评审内容:图纸技术文件完整性,设计选型器材是否合理,性价比是否最优,是否便于施工,是否能保证工程质量,能否保证施工安全,自身的装备及技术能力是否适合设计要求。 会审结论:确定是否修改设计或制定修改方案,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审查施工图纸应有详细记录,发现问题及建议解决办法。 1.2.2 技术交底 参加工程的施工安装人员及管理人员,应在施工前对该工程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进行技术交底。 各专业技术人员对分部、分项工程向参加施工管理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包括: ?工程概况、工程特点、施工特点、进度计划的原则安排; ?施工程序及工序穿插的安排;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执行的技术规范、标准; ?保证质量的主要措施;

主要的安全措施及要求。 1.2.3 工程质量自检和互检 为保证自检、互检的有效工作,应做好以下基础工作: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安装人员明确设计,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有关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对施工安装人员进行检查量测方法等有关基础知识培训; 对施工安装人员进行质量意识、质量要求的教育。 自检和互检应做到的质量保证: 施工安装人员应根据质量检验计划,按时按确定项目内容进行检查; 自检和互检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记录之一,施工安装人员应认真填写相应的自检记录,记录人和项目经理应分别在记录上签字; 专业检查人员应定期复核自检互检记录。 1.2.4 专业质量检查 专业质量检查是本项目的项目经理和各专业的工程督导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各环节内容的操作所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 专业质量检查应按定期检查和巡回检查形式进行: 定期检查:本项目的项目经理和各专业的工程督导根据质量检验或确定的重点,进行固定式核查确认和把关。 巡回检查:本项目的项目经理和各专业的工程督导不定时,不定点根据工序稳定状况采取有目标的机动检查。巡回检查的重点为: 从质量信息分析表面质量不稳定的工序。 工程的重要部位关键环节或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工序。 技术操作不熟练的新工人或质量不稳定,质量问题较多的施工安装人员所在的工序。 外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对工程质量有明显作用的工序。 专业质量检查的质量保证要求: 专检人员应提前熟悉检查对象的设计要求,判定合格的标准及检查程度; 对自检记录进行检查,检查后提出判定意见,对符合要求应予以签字确认; 对工序质量出现异常时,可作出暂停施工的决定,必要时可填写不合格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