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键特殊工序控制点明细表

关键特殊工序控制点明细表

关键特殊工序控制点明细表
关键特殊工序控制点明细表

湖北神河汽车改装有限公司

关键工序(艺)和关键控制点明细表

湖北神河汽车改装有限公司特殊工序控制点明细表

关键工序与特殊工序管理规定

关键工序与特殊工序管理规范 文件类别:三阶文件 文件编号:WI-QA-201613 版本:A/0 日期:2016-03-25 制定部门:工程部 修改履历: 1、目的 对制造过程中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控制,确保产品的制造质量可靠稳定,降低制程不良率。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插座系列、开关系列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的确定原则、控制要求、撤消程序。 3、关键词语解释 3.1、关键工序:对最终产品的性能、可靠性等方面有直接影响的,工艺难度大,质量较容易波动的工序;经常出现质量问题的工序;主要质量特性形成的工序,是生产过程中需要严密控制的工序。 3.2、特殊工艺:该工序的产品质量不能通过监视和测量完全验证的,需经过破坏性试验或采用复杂、昂贵的方法才能检测验证的工序;或该工序的产品仅在产品交付使用之后,不合格的质量特性才能暴露出来,需要通过严格的工艺参数控制才能保证。 4、职责 4.1、工程技术部负责本标准的组织制订。 4.2、质量部负责本标准的组织实施。 4.3、各部门参与本标准实施的全过程。 5、管理内容和方法 5.1、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的确定原则 5.1.1、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要求。 5.1.2、设计文件规定的某些关键特性、重要特性所形成的工序。 5.1.3、工艺难度大的工序。 5.1.4、质量较容易波动的工序。 5.1.5、产品质量不能通过监视和测量完全验证的工序。 5.1.6、产品质量需经过破坏性试验或采用复杂、昂贵的方法才能测得的工序。 5.1.7、该工序的产品仅在产品交付使用之后,不合格的质量特性才能暴露出来。 5.2、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的确定程序 5.2.1、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由工程技术部的主管工艺员依据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的确定原则和生产实际条件进行确定。 5.2.2、随着工艺技术、设备和管理的改进,关键工序、特殊工艺是可以随之变更的。 5.2.3、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的目录清单由工程技术部主管工艺员进行编制和校对,部门主管审核,质量部进行会签,并报技术部门经理批准。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管理制度

XX公司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管理制度 质量控制手段的健全和稳定,是公司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基本保证,而在生产过程设置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为明确与关键或特殊工序相关人员、部门的职责,特制定本制度。 1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设立 1.1关键工序在工艺流程图中体现,我公司规定端盖加工、机座加工、转轴加工、静(水)压试验为关键工序,绝缘处理为特殊过程。 1.2生产科负责组织车间配置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所需的资源,以满足各种技术文件的要求。 1.3质检科负责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各种记录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质量信息的反馈及质检员的配备。 2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人员职责 2.1关键工序应建立人员配置与控制项目明细表,操作人员应熟悉控制项目的内容,掌握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控制手段,明确工件的质量特性,保证加工件与试件的要求。 2.2 操作者应有上岗证,会正确测量,认真实行自检、自分、自做标记,并按有关规定填写首检记录,作好设备工装及检测工具的维护保养工作,根据过程质量波动规律,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控制,发现过程质量异常,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 2.3质检员应有授权证书并随时监督操作者是否按工艺文件的

要求进行操作。质检员应按照产品图纸或检验规范的规定对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并把检查结果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报告。 2.4车间主任(或技术员)做好本车间关键工序的现场督促、检查和指导,建立车间与有关部门之间的质量信息渠道,贯彻实施技术部门下达的技术与工艺文件,对本车间关键工序的正常运作负责。 3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管理 3.1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操作者由所在车间负责管理,定人定岗,并需接受技术、生产、质检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3.2公司根据加工过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负责人、操作者、技术员、质检员等。 4、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文件的管理 4.1由技术科根据具体产品编制控制项目明细表、作业指导书、零部件检验规范,对涉及安全性能的项目进行了重点控制。并发放至各关键工序,确保在用文件的正确、有效。 4.2生产科根据技术文件规定的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设备状况,分别编制设备保养计划,维修记录及设备满足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的验证记录。 4.3质检科(计量室)要对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编制计量器具周期鉴定计划,并定期实施周期鉴定,填写计量器具周期鉴定卡,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和有效。 4.4车间及质检部门对所属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用的技术文

GJB9001C-2017关键过程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

GJB9001C-2017关键过程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 1 目的 为确保对产品形成的关键过程进行控制,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军工产品所涉及的关键过程的控制。 3 定义 关键过程: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过程等。 4 职责 4.1产品开发组负责评估军工产品所涉及的关键过程,并对关键过程进行标识及制定关键过程明细表,编制关键过程作业指导文件;并对所涉及的关键过程进行控制。 4.2系统事业部/板卡事业部/结构事业部负责关键过程相关控制文件的组织实施。 4.3质量组负责关键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及所涉及关键过程的控制。 4.4人机资源部负责组织对从事关键过程员工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 5 程序 5.1关键过程的确定原则 5.1.1形成产品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

5.1.2加工难度大、周期长、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过程。 5.2关键过程的确定程序 5.2.1产品技术人员根据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明细表来确定公司关键过程,编制《关键过程明细表》,并组织相关部门对关键过程进行确认和再确认。 5.2.2属于关键、重要的采购产品,应在物料请购单中标注特性类别。 5.2.3产品技术人员负责编制的关键过程的作业指导文件,并提交体系中心受控发行。 5.2.4关键过程涉及的工艺文件应作为工艺评审的重点。 5.3关键过程的控制要求 5.3.1 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控制 5.3.1.1关键过程所需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应明确进行标识。 5.3.1.2产品开发组在编制关键过程所需的作业指导书或相关工艺文件时应明确规定控制项目、内容、方法、工艺参数、生产设备、计量器具、检测方法及应做的原始记录。 5.3.1.3 关键过程所需的图样和技术文件等的更改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5.3.1.4 关键过程所需的图样和技术文件等应按特性分类规定加盖“关键过程”标记。 5.3.2人员的控制 5.3.2.1关键过程涉及的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并持证

关键工序管理制度1

关键工序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实现公司岗位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对一些具有关键、特殊性的岗位进行管理达到公司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产品的关键工序定义、识别、管理和培训等工作。 3、术语和定义 3.1 关键工序: 3.1.1指具有关键质量特性或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或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工序。 3.1.2加工复杂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充分得到验证的工序。 3.2 工序质量控制点:指制造现场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经常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需进 行重点检测、检验、控制和关注的点。 4、职责 4.1技术(工艺)部负责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识别和设立,提供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明细表,负责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及工艺文件,并做好关键工序过程能力分析。 4.2品质部负责关键工序的识别和鉴定,负责关键工序计量器具的管控及对各关键工序的日 常监督检查,并做好信息的分类、统计、分析、处理和归档工作。 4.3制造部负责各个关键工序的设备、工装重点控制与管理,做好各自关键工序的现场控制 与管理,并做好日常记录及定期统计分析。 4.4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培训的安排、培训老师的选拔、培训资料归档、人员的考核、上岗 证(参考附件3)的颁发、上岗证的回收以及关键工序相关信息汇总备案。 4.5各部门根据上述关键工序明细表,明确本部门从事关键的人员,并负责本部门关键工序 岗位人员的动态管理,当本部门关键工序岗位人员发生以下情形时,需及时向人力资源部提出培训需求,以保证在岗人员的技能符合关键工序岗位任职要求: 4.5.1 当工序人员长时间请假或长时间未接触本关键工序,间隔时间在180天以上(含); 4.5.2 在岗人员发生岗位异动,有新员工接任工作,须对新员工进行培训; 4.5.3 在岗人员转岗至另一个关键工序岗位,需要进行上岗位培训; 4.5.4 关键工序任职要求发生变化时,需要对在岗人员进行培训。

CTQ关键工序控制程序(含表格)

CTQ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IATF16949-2016) 1 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CTQ相关作业的管理,保证产品关键特性满足客户要求,降低不良率,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部的CTQ管理项目,以及CTQ管理出现异常的分析,改善及完善相关活动。 3 定义 3.1 CTQ定义:Critical-To-Quality)的意思是质量关键特性点,是指为了满足“关键的需求或关键客户流程需求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组特征,它是从顾客角度出发,影响顾客满意度的质量特性。” 4 权责 本规程由品管部、生产部,技术装备部负责实施,其他部门共同遵守。 5 工作程序 5.1 CTQ管理项目的选定: 对顾客指定的关键特性,作为优先管理。对影响产品品质的重要工序的特性和工程特性也作相应管理。

5.2 CTQ关键特性管理图的选定 根据产品特性及管理需要,公司选用SPC控制均值-极差控制图. 假如某个时段失控,由SPC人员发送《失控通知单》给生产班长,进行及时调整。 5.3 CTQ工程能力的调查周期及管理项目. 在稳定的生产过程中,要求CTQ工程每月测定 1 批, 32件/批。计算CPK过程能力指数,并通过连续的观察,找到潜在的能力不足设备进行改善。 5.4 CTQ工程能力的计算及评价: 对于CTQ关键工序,品管部根据程序测定对应的品质特性数据并进行记录,计算出CPK. 工程能力评价参考如下:

5.5 CTQ工程异常的处理规定 品管部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收集,须每个月进行工程能力分析,检讨。 品管部检验员发现数据脱离管理基准线或发现异常点时,告知相关部门。 由生产部联合品质部及相关部门对工程能力进行检讨并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单》。 对CTQ工程能力不足时生产的批次须安排人员进行检验。并标示”工程能力不足”字样,由品管部确认后方可出货。 CTQ工程能力改善后的首批须经首件全检后经部门主管确认后方可量产。 6 相关表单 《SPC控制图》 《纠正和预防措施单》 SPC过程能力控制 图计量型(自动生成).x

特殊过程关键工序的界定

特殊过程关键工序的界 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特殊过程与关键过程的界定 一、特殊过程与关键过程的界定 1、特殊过程:是指对形成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工序),主要包括: (1)、工程(产品)质量不能通过后续的检验,测量或监控加以验证的工序; (2)、工程(产品)质量需进行破坏性试验或只有通过复杂、成本很高的方法才能检验、试验,或只能通过间接监控的工序; (3)、仅在工程(产品)使用或交付之后,不合格的质量特性才能暴露出来的工序; 2、关键工序:处于重要工程部位,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过程,包括: (1)、对工程(产品)质量、性能、功能、寿命、可靠性及成本等有直接影响的工序。 (2)、工艺复杂,质量容易波动,对操作者的技艺要求高或问题发生较多的工序。 二、过程要求 1、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施工过程中,工长应进行旁站监督,并填写工长旁站记录。 2、每道工序施工过程中,质量员应进行巡检,填写日常质量检查记录,有隐患时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督促整改,整改完成后应进行验证。 3、关键工序的重要质量特性(如钢筋间距、钢筋保护层厚度、模板平面度、模板顶面标高等)应由实测实量小组进行实测验收,合格后方可报监理验收。

三、过程识别 1、关键工序: 本工程初步确定测量放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模板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屋面防水、卫生间防水、幕墙工程等为关键工序,关键工序将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2、特殊过程: 依据《施工控制程序—质量》规定,本工程地下室防水为特殊过程,即采用自防水混凝土和两道卷材防水,须按特殊过程控制进行施工。

特殊过程、关键过程、关键控制点辨析

特殊过程、关键过程和关键控制点 辨析 1、术语定义: 1、关键过程: 定义:对产品质量或安全有重大影响,或者工艺参数对最终产品性质或质量有重大影响,或者控制难度较大,或者容易发生偏离的过程,称为关键过程。 未见关键过程的明确定义,在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中有关键质量控制点的要求,在食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中有“关键控制环节”的内容。 在工业产品许可实施细则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中有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控制要求:企业应对生产中的重要工序或产品关键特性进行质量控制,并应在生产工艺流程图上标出关键的质量控制点。 在食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中还有“关键控制环节”一说,与关键质量控制点相似。 2、特殊过程: ISO9000标准的规定: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时,该过程为特殊过程。 在工业产品许可实施细则中特殊过程的控制要求:对产品质量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特殊过程,应事先进行设备认可和人员鉴定,并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和实施过程参数监控。 未见特殊过程的明确定义。 3、关键控制点(CCP点): ISO22000标准的定义:(食品安全) 能够施加控制,并且该控制对防止或消除食品安全危害(3.3)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是所必需的某一步骤。 综上所述,仅有关键控制点有ISO22000标准的明确定义,关键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关键控制环节)、特殊过程无明确定义。关键过程只出现在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未处现在ISO9000标准中,特殊过程出现在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和ISO9000标准中(未明确其称谓)。关键控制点在HACCP标准中无明确定义(GB/T27341)。 2、针对性: 关键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关键控制环节):主要针对最终产品质量控制情况而言:该工序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影响程度而言,或者该工序控制的难度和发生偏离的可能性而言。 特殊过程:主要针对该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的可能性或者经济性而言:或者是不能测量、或者是不能经济的测量、或者是测量结果过晚,失去应用意义。 关键控制点(CCP):主要是针对最终产品的食品安全而言:HACCP针对识别的显著危害,ISO22000针对显著危害和实际控制情况。 综上所述,关键过程针对产品质量;特殊过程针对监视和测量;关键控制点针对食品安全 特殊说明:按照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和ISO22000标准,关键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关键控制环节)和关键控制点(CCP),只出现在生产过程中,是生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管理规定

文档编号QD/CP-756-01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管理规定 质量控制手段的健全和稳定,是公司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基本保证,而在生产过程设置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为明确与关键或特殊工序相关人员、部门的职责,特制定本制度。 1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设立 1.1关键工序在工艺流程图中体现,我公司规定变频器的焊接为关键工序,三防漆涂覆为特殊过程。 1.2综合部负责组织工程部配置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所需的资源,以满足各种技术文件的要求。 1.3综合部负责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各种记录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质量信息的反馈及质检员的配备。 2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人员职责 2.1关键工序应建立人员配置与控制项目明细表,操作人员应熟悉控制项目的内容,掌握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控制手段,明确工件的质量特性,保证加工件与试件的要求。 2.2 操作者应有上岗证,会正确操作,认真实行自检、自分、自做标记,并按有关规定填写首检记录,作好设备工装及检测工具的维护保养工作,根据过程质量波动规律,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控制,发现过程质量异常,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 2.3质检员应有授权证书并随时监督操作者是否按工艺文件的要求进行操作。质检员应按照产品图纸或检验规范的规定对关键工序

或特殊过程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并把检查结果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报告。 2.4工程部长(或技术员)做好本部门关键工序的现场督促、检查和指导,建立本部门与有关部门之间的质量信息渠道,贯彻实施技术部门下达的技术与工艺文件,对本部门关键工序的正常运作负责。 3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管理 3.1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操作者由所在部门负责管理,定人定岗,并需接受技术、生产、质检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3.2公司根据加工过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负责人、操作者、技术员、质检员等。 4、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文件的管理 4.1由工程部根据具体产品编制控制项目明细表、作业指导书、零部件检验规范,对涉及安全性能的项目进行了重点控制。并发放至各关键工序,确保在用文件的正确、有效。 4.2工程部根据技术文件规定的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设备状况,分别编制设备保养计划,维修记录及设备满足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的验证记录。 4.3质检部门(计量室)要对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编制计量器具周期鉴定计划,并定期实施周期鉴定,填写计量器具周期鉴定卡,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和有效。

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版本 D 修订0 1.目的 1.1 为了确保中建七局有限公司总部所承接的工程项目在产品的实现过程中,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处于受控状态,特制定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控制程序适用于:公司总部、直营公司、事业部(项目部)在施工过程各个阶段的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的确认与控制。 3 术语解释 3.1 一般过程:是指按常规管理其质量较易控制的过程。 3.2 关键工序:是指对产品的性能或外观有重要影响的工序。 3.3 特殊过程: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检验、验收的过程。 4.职责 4.1 技术质量部 4.1.1 技术质量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编制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文件。 4.1.2 对直营公司(项目部)针对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编制的单项施工技术方案(措施)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2 人力资源部负责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实施人员的培训工作。 4.3 直营公司、事业部(项目部)编制针对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的单项施工技术方案(措施),实施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的具体控制活动。 5.工作程序 5.1 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的确认原则5.1.1关键工序的确认原则 a影响结构安全的工序。如:深基坑支护、后浇带施工、转换梁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的钢筋施工、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等。 b. 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的过程。如:电梯井垂直度控制、屋面防水、山墙渗水等。

c. 影响建筑工程观感质量的过程。如:外装饰工程。 d. 影响工序交接质量的工序。如:水电、暖通管道预埋件设置。 5.1.2 特殊过程的确认原则 a产品质量特性无法检验或无法经济检验的工序; b. 产品质量特性需经使用后才能暴露出来的工序; c. 产品质量特性需经破坏性试验才能暴露出来的工序。如:基础灌注桩、地下室防水、钢筋焊接、预应力结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等。 5.2关键工序及特殊过程的施工控制 5.2.1关键工序的施工控制 a. 项目部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界定关键工序。针对确定的关键工序编制作业 指导书,其内容应包括:施工的操作方法、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材料、机具的选配、施工 注意事项等要求。 b. 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根据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向施工技术人员及相关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班组长进行关键工序的交底,规定施工工艺及设备、质量控制及评定标准的书面交底,质检员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检查。 c. 设置质量控制点,对施工过程的技术参数和过程特性进行监视和控制。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共同研究过程工序特点,确定需要监控的技术参数和质量要点。施工员和质检员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控制点的要求旁站监控技术参数和质量要点,并填写 关键工序旁站监控记录,并在施工过程中的以“三检”制度为基础,实施监 5.2.2 特殊过程的施工控制 特殊过程除应满足关键工序的控制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关键工序及关键质量控制点

1.1.1 关键工序及关键质量控制点 各子系统工程均列出“关键工序”、“关键质量控制点”,并报工程监理确认,在工程实施中及时跟踪检验,对影响工程质量的进行严格控制。 1.2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我公司获得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拥有完整《质量手册》和质量管理要求与措施。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按照国家施工规范执行,保证工程达到国家合格验收标准,为达到上述的目标,具体的工程质量确保措施如下: 1.2.1 施工图的设计评审查 施工图是保证工程顺利如期完成和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我们建议由业主组织,我方和相关设计单位先对智能化系统图纸深化设计并和其它相关专业进行设计审查和协调。 参加人员: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项目经理、现场项目负责人、主要施工安装人员、设计单位甲方代表、监理单位。 评审内容:图纸技术文件完整性,设计选型器材是否合理,性价比是否最优,是否便于施工,是否能保证工程质量,能否保证施工安全,自身的装备及技术能力是否适合设计要求。 会审结论:确定是否修改设计或制定修改方案,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审查施工图纸应有详细记录,发现问题及建议解决办法。 1.2.2 技术交底 参加工程的施工安装人员及管理人员,应在施工前对该工程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进行技术交底。 各专业技术人员对分部、分项工程向参加施工管理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包括: ?工程概况、工程特点、施工特点、进度计划的原则安排; ?施工程序及工序穿插的安排;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执行的技术规范、标准; ?保证质量的主要措施;

?主要的安全措施及要求。 1.2.3 工程质量自检和互检 为保证自检、互检的有效工作,应做好以下基础工作: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安装人员明确设计,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有关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对施工安装人员进行检查量测方法等有关基础知识培训; 对施工安装人员进行质量意识、质量要求的教育。 自检和互检应做到的质量保证: 施工安装人员应根据质量检验计划,按时按确定项目内容进行检查; 自检和互检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记录之一,施工安装人员应认真填写相应的自检记录,记录人和项目经理应分别在记录上签字; 专业检查人员应定期复核自检互检记录。 1.2.4 专业质量检查 专业质量检查是本项目的项目经理和各专业的工程督导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各环节内容的操作所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 专业质量检查应按定期检查和巡回检查形式进行: 定期检查:本项目的项目经理和各专业的工程督导根据质量检验或确定的重点,进行固定式核查确认和把关。 巡回检查:本项目的项目经理和各专业的工程督导不定时,不定点根据工序稳定状况采取有目标的机动检查。巡回检查的重点为: 从质量信息分析表面质量不稳定的工序。 工程的重要部位关键环节或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工序。 技术操作不熟练的新工人或质量不稳定,质量问题较多的施工安装人员所在的工序。 外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对工程质量有明显作用的工序。 专业质量检查的质量保证要求: 专检人员应提前熟悉检查对象的设计要求,判定合格的标准及检查程度; 对自检记录进行检查,检查后提出判定意见,对符合要求应予以签字确认; 对工序质量出现异常时,可作出暂停施工的决定,必要时可填写不合格报告;

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工艺技术标准 1 前言:对关键工序特殊过程进行控制,以保证产品质量。 2 使用范围:适用于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管理。 3 职责和权限: 3.1 生产技术科负责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的识别,并制定本标准。 3.2 生产技术科负责制定作业指导书,对过程实施控制。 3.3 个生产车间实施过程控制。 3.4 质检科实施相关检验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的识别: 当生产和服务不能有后续的监识和测量加以验证时,包括产品在使用或交付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应确认为关键工序特殊过程。 4.2 控制方法: 4.2.1 应对这些过程具备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进行确认。 4.2.2 针对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实施策划,制定作业指导书,规范职工操作。 4.2.3 对设备能力进行确认。 4.2.4 凡从事特殊过程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4.2.5 对过程工艺参数实施必要且连续监控和记录。 4.2.5 对过程的结果应进行规定的检验和试验,确认过程的结果符合产品的技术要求,甚至进行定期的破坏性的抽样试验,确认产品质量合格。 4.3 关键工序及特殊过程对环境、温度、时间等影响质量的因素应根据需要作以下方面的规定: 4.3.1 导体韧炼,是关键工序,应根据导体规格,编制作业指导书,规定保温时间、温度,并对其进行连续监控和记录。 4.3.2 挤塑工序,是特殊过程,在绝缘及护套挤包过程,应编制作业指导书,规定各区段温 控值,并对温度进行连续监控记录,操作供应经常测量电缆外径或绝缘厚度,并及时记录;要求生产环境卫生清洁,杜绝杂质随空气进入料斗。 4.3.3对焊工序是特殊过程,操作供应经过培训,具备操作资格,应针对单线粗细,正确选择焊接电流及顶锻压力,以保证焊接质量。

关键工序管理制度14.doc

关键工序管理制度14 关键工序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实现公司岗位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对一些具有关键、特殊性的岗位进行管理达到公司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产品的关键工序定义、识别、管理和培训等工作。 3、术语和定义 3.1 关键工序: 3.1.1指具有关键质量特性或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或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工序。 3.1.2加工复杂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充分得到验证的工序。 3.2 工序质量控制点:指制造现场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经常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需进 行重点检测、检验、控制和关注的点。 4、职责

4.1技术(工艺)部负责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识别和设立,提供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明细表,负责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及工艺文件,并做好关键工序过程能力分析。 4.2品质部负责关键工序的识别和鉴定,负责关键工序计量器具的管控及对各关键工序的日 常监督检查,并做好信息的分类、统计、分析、处理和归档工作。 4.3制造部负责各个关键工序的设备、工装重点控制与管理,做好各自关键工序的现场控制 与管理,并做好日常记录及定期统计分析。 4.4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培训的安排、培训老师的选拔、培训资料归档、人员的考核、上岗 证(参考附件3)的颁发、上岗证的回收以及关键工序相关信息汇总备案。 4.5各部门根据上述关键工序明细表,明确本部门从事关键的人员,并负责本部门关键工序 岗位人员的动态管理,当本部门关键工序岗位人员发生以下情形时,需及时向人力资源部提出培训需求,以保证在岗人员的技能符合关键工序岗位任职要求: 4.5.1 当工序人员长时间请假或长时间未接触本关键工序,

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版本D修订 0 1、目的 1、1 为了确保中建七局有限公司总部所承接的工程项目在产品的实现过程中,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处于受控状态,特制定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控制程序适用于:公司总部、直营公司、事业部(项目部)在施工过程各个阶段的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的确认与控制。 3 术语解释 3、1 一般过程:就是指按常规管理其质量较易控制的过程。 3、2 关键工序:就是指对产品的性能或外观有重要影响的工序。 3、3 特殊过程:对形成的产品就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检验、验收的过程。 4、职责 4、1 技术质量部 4、1、1 技术质量部就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编制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文件。 4、1、2 对直营公司(项目部)针对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编制的单项施工技术方案(措施)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2 人力资源部负责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实施人员的培训工作。 4、3 直营公司、事业部(项目部) 编制针对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的单项施工技术方案(措施),实施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的具体控制活动。 5、工作程序 5、1 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的确认原则 5、1、1 关键工序的确认原则 a、影响结构安全的工序。如:深基坑支护、后浇带施工、转换梁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施工、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等。 b、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的过程。如:电梯井垂直度控制、屋面防水、山墙渗水等。 c、影响建筑工程观感质量的过程。如:外装饰工程。 d、影响工序交接质量的工序。如:水电、暖通管道预埋件设置。 5、1、2 特殊过程的确认原则

a、产品质量特性无法检验或无法经济检验的工序; b、产品质量特性需经使用后才能暴露出来的工序; c、产品质量特性需经破坏性试验才能暴露出来的工序。如:基础灌注桩、地下室防水、钢筋焊接、预应力结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等。 5、2 关键工序及特殊过程的施工控制 5、2、1 关键工序的施工控制 a、项目部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界定关键工序。针对确定的关键工序编制作业指导书,其内容应包括:施工的操作方法、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材料、机具的选配、施工注意事项等要求。 b、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根据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向施工技术人员及相关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班组长进行关键工序的交底,规定施工工艺及设备、质量控制及评定标准的书面交底,质检员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检查。 c、设置质量控制点,对施工过程的技术参数与过程特性进行监视与控制。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共同研究过程工序特点,确定需要监控的技术参数与质量要点。施工员与质检员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与工程质量控制点的要求旁站监控技术参数与质量要点,并填写关键工序旁站监控记录,并在施工过程中的以“三检”制度为基础,实施监控。 5、2、2 特殊过程的施工控制 特殊过程除应满足关键工序的控制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a、特殊过程应在进行前对过程、材料设备、人员予以鉴定,鉴定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并填写特殊过程能力预先鉴定记录。 ①施工过程的鉴定,应鉴定认可特殊过程的施工工艺方法与参数能否满足控制特殊过程作业的要求并评价控制风险、后果及对顾客的其它相关方面的影响。 ②使用材料设备的鉴定,验证认可用于特殊过程作业的材料就是否已经检验合格,设备与生产设施就是否处于完好运行状态,就是否满足特殊过程的作业要求。 ③操作人员的鉴定,鉴定认可从事特殊过程作业人员的执业资格。(如:上岗证,执业资格等级,工作经历、资格的确认等) ④特殊过程应使用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图纸会审方式程序进行控制。 b、特殊过程实施过程中,质量检查员必须在现场进行持续旁站监控,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规范及标准要求,并填写特殊过程主要技术参数旁站监控记录。 c、特殊过程因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等条件的变化或发生问题时,项目部技术负责人

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控制程序

(特殊过程控制程序) 预应力张拉特殊过程控制 一、张拉前的准备: 1、张拉台座: 根据工期及蒸汽养护的需要,设置1个槽式张拉台座,台座的设计吨位300t(见后面的“计算控制应力及吨位”)。 (1)张拉台座的断面形式:(如下图) (2)张拉台:一个张拉台座由两个断面尺寸为50cm×50cm长为85m的张拉台组成,张拉台一端承受来自静反力架的压力,另一端承受来自两个YC-200T的千斤顶的压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张拉过程中,这个力最大可达到2994.075KN(在13m边板进行超张拉时,见后面的“计算控制应力及吨位”),每个张拉台承受的最大压力为1497.04KN;张拉台采用钢筋砼结构形式,C30号砼,配置12根Ф20主筋;

(3)砼铺底:预制板的侧模在砼铺底上支立,因此为确保模板的顶面平整度,砼铺底的平整度也必须严格控制在3mm以内;砼铺底采用C15号砼浇筑; (4)底模: a、底模顺直度:为了确保预制板的顺直度,底模的顺直度必须严格控制,为此底模顶部在两侧预埋3cm×3cm角铁,将角铁的顺直度调整好再浇筑底模砼、贴钢板; b、底模平整度和光洁度:底模的表面也就是预制板的底面,为保证预制板的底面美观,底模下层7.2cm采用50号小石子砼,上层 0.8cm采用8mm钢板贴在砼上,两侧与角铁焊接; c、底模宽度:预制板底宽124cm,底模宽度采用123cm,为防止砼漏浆,在侧模与底模角铁的接触处每侧各夹一层橡胶海绵。 2、张拉设备安装: 反力架、钢垫板或千斤顶与反力架、台座垫板的接触面必须与台座纵向中心垂直,各接触面必须吻合,如有差异用钢板垫或砂轮进行修整,滑轨高程如有误差用钢板垫起,使预应力钢绞线符合设计高度,以上工作反复进行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张拉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1)在正式张拉前,先进行试拉,对台座进行检验,在台座和底模均无变形、符合使用条件的情况下,再进行正式张拉。 (2)钢铰线的整体首次张拉必须进行试验张拉,将张拉应力拉到100%бk时检查各部位情况,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关键过程、特殊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以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2范围 适用于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的识别、确认、标识及控制。 3 职责 设计所负责产品的特性分类。 技术处负责实施并归口管理。 各有关单位负责具体实施及信息反馈。 质量检验处负责监督、检查。 4 工作程序 4.1关键过程控制流程

5 管理要求 5.1 特性分类 设计所按GB190-86《特性分类》对产品特性实施分类,确定产品的关键特性、重要特性。 1)划分特性类别的程序 a)设计所在设计评审中,需对产品进行特性分析,编制“特性分析报告”(R7.9-1),并按要求进行审签; b)根据“特性分析报告”(R7.9-1)确定的产品关键特性、重要特性,按Q/6E161.07《产品图样编制规则》的规定在产品图样上标注特性分类符号,并将其内容纳入“关键件、重要件项目明细表”、“关键特性、重要特性明细表”,并经顾客审签。 2)特性分类的动态管理 设计所应根据产品研制情况,对产品特性分类进行动态管理,必要时重新编制“特性分析报告”(R7.9-1),其编号在原编号后增加以英文字母为序列的版本号,按要求进行审签后对产品图样上标注的特性分类符号进行调整,并对“关键件、重要件项目明细表”、“关键特性、重要特性明细表”进行更新。 5.2 关键过程的确定 1)技术处根据产品图样及设计所编制的“特性分析报告”,并结合产品工艺特点,将下列工序定为关键工序: a)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形成的工序; b)关键成件、重要成件的入厂验收工序; c)对产品性能有较大影响且难以直接检测的一般特性形成的工序; d)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原材料昂贵,出废品后经济损失较大的工序。 2)技术处在编制产品工艺路线(研制方案或车间分工表)后,编制“关键工序目录”(R7.9-2)和“关键工序目录卡”(R7.9-3)的同时编制关键工艺规程及关键工序控制卡片。试验室根据“关键工序目录”(R7.9-2)和“关键工序目录卡”(R7.9-3)编制关键工序控制卡片。 a)关键工序目录由技术处主管工艺员编制,产品组组长(或指定主管工艺员)校对,技术处处长审定,质量检验处会签,技术副总经理批准,并经顾客同意; b)关键工序目录的发放单位为:关键件制造的所有主制、辅助车间,生产处、外协处、生产准备处、质量管理处、质量检验处、人事劳资处、设计所、顾客; c)关键工序目录由科技信息处归档、晒蓝发放。 3)关键工序目录的更改 关键工序目录的更改审批程序同编制程序。 5.3 关键工序的标识 1)关键工艺规程须经顾客同意,封面应标记“关键件”或“重要件”字样,无工艺规程封面的由车间标记在工艺规程上关键件图号的旁边; 2)在工艺规程、检验卡片、工艺记录卡、关键工序控制卡片上关键工序号的旁边应标记“关键”字样。 5.4 工序控制 1)工艺文件 a)编制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工艺规程或操作说明书时,要规定具体的操作步骤、方法;过程设备、工艺装备的型号(或图号);规定具体的工艺参数及检验方法。 b)编制工艺规程(或操作说明书)的同时,编制工序质量控制卡,对控制的项目、内容、方法作出具体的规定。 2)机加件在关键、重要特性的加工方法确认前,技术处应对该工序能力指数(Cpk值) 进行测量,并记录“工序能力指数Cpk计算表”(R7.9-7),达到规定的要求时方能确定工艺方法。 3)关键工序工艺规程的编制、更改审批程序比一般工艺规程高一级,需经技术副总经理批准、顾客同

15GJB9001B版关键-特殊过程控制程序

关键/特殊过程控制程序 (.QP.15) 1 目的 识别关键/ 特殊过程,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其过程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军用产品关键/ 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3 职责 3.1 生产制造部负责关键/ 特殊过程的归口管理和控制,负责组织对其确认或再确认; 3.2 技术部负责确定关键/特殊过程,负责编制关键/ 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根据需要编制关键/ 特殊过程检验指导书或质量控制文件;负责对关键/ 特殊过程的检查、考核; 3.3 质检部负责关键/ 特殊过程的监督管理,对关键/特殊过程实施监控和检验。 4 工作程序 4.1 关键过程与特殊过程的确定和标识 4. 1. "1 关键/ 特殊过程 a)关键过程是指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工序,一般包括: 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工序、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损失的工序。 b)特殊过程是指产品质量不能通过后续测量和监控加以验证的工序,该工序的产品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之后,其不合格特性才能暴露出来。 4.

1. "2 技术部(设计人员)在对产品进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关键件、重要件清单,并在相应的设计文件上做出标识。 4. 1."3 技术部(工艺人员)在上述关键件、重要件的工艺文件或操作规程的首页和相关内容上标注“关键件”或“重要件”标识。 4. 1."4 对特殊过程(或特种工艺)需采取特殊的控制措施,技术部(工艺人员) 在其工艺文件或操作规程上标注“特种工艺”标识。 4.2 关键过程与特殊过程的评审或确认 4. 2. "1 技术部(设计人员)对关键件、重要件设计参数和制造工艺必须从严审查,在设计评审、工艺评审中应作为重点内容。关键/ 特殊过程的评审,可结合 其他质量评审分阶段实施: a)设计文件上确定关键/重要”件(特性)的评审,可结合设计评审进行。 b)工艺文件中对关键件/重要件的评审,可结合工艺评审进行。 c)关键/特殊过程的确认或在确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由生产制造部组织进行。 4. 2. "2 特性分析报告和关键件、重要件清单经设计人员、技术部长会签后生效。 4.3 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的控制 4. 3. "1 对关键过程/ 特殊过程使用的图样、工艺文件、检验文件、生产计划用文

关键工序控制

关键工序控制 1.什么是关键工序控制 1.1.工序的分类 在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中包括多个工序过程,其定义分为三类: 1.1.1一般工序:对产品形成质量起一般作用的工序; 1.1.2关键工序:对产品形成质量,特别是关键性能质量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工序; 1.1.3特殊工序:其结果不能通过后面的检验和试验,而只能通过使用后才能完全验证的工序。 工序质量控制是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点,是现场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工序质量控制,是在加强一般工序质量控制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进行重点控制,保证工序经常处于受控状态。 关键工序是影响产品关键特性所对应的工序,也就是对产品质量影响最大的工序。 2.如何做好关键工序控制 建立关键工序控制点,首先必须抓住关键工序的关键质量特性,同时,还要把管“结果”(质量特性)转变成管“因素”(工序要素)。具体地讲,就是把一种产品或一种零件,应用质量分析找出关键工序的关键质量特性。其次,利用因果分析图等方法进行工序分析,找出影响关键质量特性的支配性工序要素,并将这些要素展开,直到便于管理为止。最后,对这些要素建立标准,落实责任者,进行重点特殊管理,以此来保证产品或零件质量。 一般按以下步骤和要求操作: 2.1 确定工序控制点,编制工序控制点明细表。应根据产品质量特性分级、工艺规范和存在的质量问题,按建立管理点规则的要求,确定产品生产现场应建立的工序控制点,编制工序控制点明细表。 2.2 编制工序控制点的有关文件。由技术部门设计并绘制控制点工艺流程图。该图是在制品或零件工艺流程中表示工序管理点所在工序位置的图。 由技术部门组织工艺员、质管员进行工序分析,找出影响管理点(质量特性)的支配性工序要素,经过验证核实后,编入工序质量分析表。该表是单元工序设计所用的一种基础表,是作业指导书、设备周期点检卡、工装周期检查卡等工序文件编写的依据,它的左半部分是应用系统图法,以保证工序制品质量特性为目标,按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进行展开,可展开一次、两次或多次,直到能够管理为止。展开时,只展开对保证工序制品质量起支配作用的工序要素,或

关键工序管理办法

关键工序管理办法 1、目的 通过对关键工序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处于稳定的合格状态。 2、适用范围 适用本公司确定的所有关键工序控制。 3、术语 3.1 关键工序:指具有关键质量特性或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或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工序。 3.2 工序质量控制点(已建成质控点):指制造现场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对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以及影响因素等采取特殊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实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保证其达到规定质量要求。 4、职责 4.1 质检科为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4.2 技术科负责关键工序的设立,并做好关键工序能力分析。 4.3 制造部负责各个关键工序设备工装的重点控制与管理。 4.4 质检科负责关键工序计量器具的重点控制与管理。 4.5 质检科负责对各关键工序的日常监督检查。 4.6 各车间做好各自关键工序的现场控制与管理,并做好日常记录及定期统计分析。 5、内容与要求 5.1 由技术科根据关键工序及其他工序现状设置必要的质控点。 5.1.1 质控点的设置原则 5.1.1.1 具有关键质量特性的工序 5.1.1.2 工艺上有特殊的要求,且对下道工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 5.1.1.3 内、外部质量信息反馈中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工序 5.1.1.4 按5.1.1.1、5.1.1.2条设置的质控点应长期控制;按5.1.1.3条设置的质控点属动态控制,若连续三个月达到规定质量要求并保持稳定,可予以撤消转入正常管理。 5.1.2 质检科负责编制“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并对其实行动态管理,其动态管理信息应及时传递有关部门。 5.2 质控点的控制要求 5.2.1 质控点控制文件的编制 5.2.1.1 质检科负责组织编制质控点“检验指导书”。 5.2.1.2 制造部负责编制质控点“设备操作规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