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考试数学常见几何模型简介

中学考试数学常见几何模型简介

中学考试数学常见几何模型简介
中学考试数学常见几何模型简介

初中几何常见模型解析

?模型一: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

(1)等边三角形

?条件: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②;③平分。(2)等腰

?条件: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②;

?③平分。

(3)任意等腰三角形

?条件:均为等腰三角形

?结论:①;②;

?③平分。

?模型二:手拉手模型-旋转型相似

(1)一般情况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

?右图中①;

?②延长AC交BD于点E,必有

(2)特殊情况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右图中①;②延长AC交BD于点E,必有;

③;

④;

⑤连接AD、BC,必有;

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模型三:对角互补模型

(1)全等型-90°

?条件:①;②OC平分

?结论:①CD=CE; ②;③

?证明提示:

①作垂直,如图,证明;

②过点C作,如上图(右),证明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

以上三个结论:①CD=CE(不变);②

;③

此结论证明方法与前一种情况一致,可自行尝试。

(2)全等型-120°

?条件:①;

?②平分;

?结论:①;②;

?③

?证明提示:①可参考“全等型-90°”证法一;

②如图:在OB上取一点F,使OF=OC,证明为等边三角形。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如上图右):

原结论变成:①;②;

③;

可参考上述第②种方法进行证明。

(3)全等型-任意角

?条件:①;②;

?结论:①平分;②;

?③.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如右上图):

原结论变成:①;②;

③;

可参考上述第②种方法进行证明。请思考初始条件的变化对模型的影响。

如图所示,若将条件“平分”去掉,条件①不变,平分,结论变化如下:

结论:①;②;

③.

?对角互补模型总结:

①常见初始条件:四边形对角互补;

注意两点:四点共圆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

②初始条件“角平分线”与“两边相等”的区别;

③两种常见的辅助线作法;

④注意下图中平分时

,相等是如何推导的?

?模型四:角含半角模型90°

?条件:①正方形;②;

?结论:①;②的周长为正方形周长的一半;

也可以这样:

?条件:①正方形;②

?结论:

(2)角含半角模型90°-2

?条件:①正方形;②;

?结论:

?辅助线如下图所示:

(3)角含半角模型90°-3

?条件:①;②;

?结论:

若旋转到外部时,结论仍然成立。

?条件:①正方形;②;

?结论: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模型五:倍长中线类模型

(1)倍长中线类模型-1

?条件:①矩形;②;③;

?结论:

模型提取:①有平行线;②平行线间线段有中点;

可以构造“8”字全等。

(2)倍长中线类模型-2

?条件:①平行四边形;②;③;④.?结论:

?

?模型六:相似三角形360°旋转模型

(1)相似三角形(等腰直角)360°旋转模型-倍长中线法

?条件:①、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②

?结论:①;②

(1)相似三角形(等腰直角)360°旋转模型-补全法

?条件:①、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②;

?结论:①;②

(2)任意相似直角三角形360°旋转模型-补全法

?条件:①;②;③。?结论:①;②

(2)任意相似直角三角形360°旋转模型-倍长法

?条件:①;②;③。?结论:①;②

?

?模型七:最短路程模型

(1)最短路程模型一(将军饮马类)

?条件:①平分;②为上一定点;③为上一动点;④为上一动点;

?求:最小时,的位置?

(3)最短路程模型二(点到直线类2)

(4)最短路程模型二(点到直线类3)

?条件:

?问题:为何值时,最小

?求解方法:①轴上取,使;②过作,交轴于点,即为所求;

③,即.

(6)最短路程模型三(动点在圆上)

?

?模型八:二倍角模型

?模型九:相似三角形模型

(1)相似三角形模型-基本型(2)相似三角形模型-斜交型

(3)相似三角形模型-一线三角型(4)相似三角形模型-圆幂定理型

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简介教学总结

初中几何常见模型解析 模型一: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 (1)等边三角形 ?条件: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②;③平分。(2)等腰 ?条件: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②; ?③平分。 (3)任意等腰三角形 ?条件:均为等腰三角形 ?结论:①;②; ?③平分 模型二:手拉手模型-旋转型相似 (1)一般情况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 ?右图中①; ?②延长AC交BD于点E,必有

(2)特殊情况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右图中①;②延长AC交BD于点E,必有;③; ④; ⑤连接AD、BC,必有; 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模型三:对角互补模型 (1)全等型-90° ?条件:①;②OC平分 ?结论:①CD=CE; ②;③ ?证明提示: ①作垂直,如图,证明; ②过点C作,如上图(右),证明;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 以上三个结论:①CD=CE(不变); ②;③ 此结论证明方法与前一种情况一致,可自行尝试。 (2)全等型-120° ?条件:①; ?②平分; ?结论:①;②; ?③ ?证明提示:①可参考“全等型-90°”证法一; ②如图:在OB上取一点F,使OF=OC,证明为等边三角形。(3)全等型-任意角 ?条件:①;②; ?结论:①平分;②; ?③.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如右上图): 原结论变成:①;②; ③; 可参考上述第②种方法进行证明。请思考初始条件的变化对模型的影响。 ?对角互补模型总结: ①常见初始条件:四边形对角互补;注意两点:四点共圆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 ②初始条件“角平分线”与“两边相等”的区别; ③两种常见的辅助线作法; ④注意平分时,相等如何推导?

初中数学常用几何模型及构造方法大全

初中数学常用几何模型及构造方法大全几何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一般会在压轴题中进行考察,而掌握几何模型能够为考试节省不少时间… 全等变换 平移:平行等线段(平行四边形) 对称:角平分线或垂直或半角 旋转:相邻等线段绕公共顶点旋转 对称全等模型 角分线模型 往角两边作垂线 往角两边截取等线段 过角分线某点作垂线 说明:以角平分线为轴在角两边进行截长补短或者作边的垂线,形成对称全等。两边进行边或者角的等量代换,产生联系。垂直也可以做为轴进行对称全等。

对称半角模型 说明:上图依次是45°、30°、22.5°、15°及有一个角是30°直角三角形的对称(翻折),翻折成正方形或者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称全等。 旋转全等模型 半角:有一个角含1/2角及相邻线段 自旋转:有一对相邻等线段,需要构造旋转全等 共旋转:有两对相邻等线段,直接寻找旋转全等 中点旋转:倍长中点相关线段转换成旋转全等问题 旋转半角模型 说明:旋转半角的特征是相邻等线段所成角含一个二分之一角,通过旋转将另外两个和为二分之一的角拼接在一起,成对称全等。

自旋转模型 构造方法: 遇60度旋60度,造等边三角形 遇90度旋90度,造等腰直角 遇等腰旋顶点,造旋转全等 遇中点旋180度,造中心对称 共旋转模型 说明:旋转中所成的全等三角形,第三边所成的角是一个经常考察的内容。通过“8”字模型可以证明。

模型变换 说明:模型变形主要是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夹角的变化,另外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与正方形的混用。 当遇到复杂图形找不到旋转全等时,先找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公共顶点,围绕公共顶点找到两组相邻等线段,分组组成三角形证全等。

初中数学9大几何模型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一、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 (1)等边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OAC ≌△OBD ;②∠AEB=60°;③OE 平分∠AED (2)等腰直角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OAC ≌△OBD ;②∠AEB=90°;③OE 平分∠AED (3)顶角相等的两任意等腰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三角形; 且∠COD=∠AOB 【结论】:①△OAC ≌△OBD ; ②∠AEB=∠AOB ; ③OE 平分∠AED O D E 图 1 O A B C D E 图 2 O A B C D E 图 1 O A C D E 图 2 O A B C D E O C D E 图 1 图 2

二、模型二:手拉手模型----旋转型相似 (1)一般情况 【条件】:CD ∥AB ,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结论】:①右图中△OCD ∽△OAB →→→△OAC ∽△OBD ; 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A=∠BOA (2)特殊情况 【条件】:CD ∥AB ,∠AOB=90°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结论】:①右图中△OCD ∽△OAB →→→△OAC ∽△OBD ; 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BOA ; ③ ===OA OB OC OD AC BD tan ∠OCD ;④BD ⊥AC ; ⑤连接AD 、BC ,必有22 22CD AB B C AD +=+;⑥BD AC 2 1 S △BCD ?= 三、模型三、对角互补模型 (1)全等型-90° 【条件】:①∠AOB=∠DCE=90°;②OC 平分∠AOB 【结论】:①CD=CE ;②OD+OE=2OC ;③2△OCE △OCD △DCE OC 2 1 S S S =+= 证明提示: ①作垂直,如图2,证明△CDM ≌△CEN ②过点C 作CF ⊥OC ,如图3,证明△ODC ≌△FEC ※当∠DCE 的一边交AO 的延长线于D 时(如图4): 以上三个结论:①CD=CE ;②OE-OD=2OC ; ③2△OCD △OCE OC 21 S S =- O C O C D E O B C D E O C D A O B C D E 图 1 A O B C D E M N 图 2 A O B C D E F 图 3 A O B C D E M N 图 4

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简介精编版

几何问题 初中几何常见模型解析 (1)等边三角形 ?条件: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②;③平分。(2)等腰 ?条件: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②;③平分。(3)任意等腰三角形 ?条件:均为等腰三角形 ?结论:①;②;③平分。?

(1)一般情况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右图中①;②延长AC交BD于点E,必有 (2)特殊情况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右图中①;②延长AC交BD于点E,必有; ③;④;⑤连接AD、BC,必有 ; 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

(1)全等型-90° ?条件:①;②OC平分 ?结论:①CD=CE; ②;③ ?证明提示: ①作垂直,如图,证明; ②过点C作,如上图(右),证明;?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 以上三个结论:①CD=CE(不变);②;③此结论证明方法与前一种情况一致,可自行尝试。

(2)全等型-120° ?条件:①;②平分; ?结论:①;②;③ ?证明提示:①可参考“全等型-90°”证法一; ②如图:在OB上取一点F,使OF=OC,证明为等边三角形。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如上图右): 原结论变成:①; ②; ③; 可参考上述第②种方法进行证明。 (3)全等型-任意角 ?条件:①;②; ?结论:①平分;②;③ .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如右上图): 原结论变成:①; ②; ③; 可参考上述第②种方法进行证明。 ◇请思考初始条件的变化对模型的影响。

? 如图所示,若将条件“平分”去掉,条件①不变,平分,结论变化如下: 结论:①;②;③.

初中数学几何经典模型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 中点模型 【模型1】倍长 1、倍长中线;2、倍长类中线;3、中点遇平行延长相交 E D A B C F D A B C E 【模型2】遇多个中点,构造中位线 1、直接连接中点;2、连对角线取中点再相连 【例1】在菱形ABCD和正三角形BEF中,∠ABC=60°,G是DF的中点,连接GC、GE. (1)如图1,当点E在BC边上时,若AB=10,BF=4,求GE的长; (2)如图2,当点F在AB的延长线上时,线段GC、GE有怎样的关系,写出你的猜想;并给予证明; (3)如图3,当点F在CB的延长线上时,(2)问中关系还成立吗写出你的猜想,并给予证明. 图3 图2 图1 G F D C G F D C G F D C A B E E B A E B A 【例2】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E、F分别是BC、CD上一点,连接DE、EF,且AE=AF,BAF DAE∠ = ∠. (1)求证:CE=CF; (2)若? = ∠120 ABC,点G是线段AF的中点,连接DG,EG.求证:DG上GE. 【例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E、F分别为BC、AD中点,BA交EF延长线于G,CD交EF 于H.求证:∠BGE=∠CHE. H G E F A B D C

E A B C O D E A B C O D B O A C 角平分线模型 【模型1】构造轴对称【模型2】角平分线遇平行构造等腰三角形 【例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E平分∠BAD交BC边于E,EF⊥AE交CD边于F,交AD边于H,延长BA到点G,使AG=CF,连接GF.若BC=7,DF=3,EH=3AE,则GF的长为. H G F E A D B C 手拉手模型 【条件】OA OB OC OD AOB COD ==∠=∠ ,, 【结论】OAC OBD ?;AEB OAB COD ∠=∠=∠(即都是旋转角);OE AED ∠ 平分; - 【例5】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点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点E在CD上,且DE=2CE,过点C作CF⊥BE,垂足为F,连接OF,则OF的长为. 【例6】如图,ABC中,90 BAC? ∠=,AB=AC,AD⊥BC于点D,点E在AC边上,连结BE,AG⊥BE 于F,交BC于点G,求DFG ∠ G F D C B A E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大全

全等变换 平移:平行等线段(平行四边形) 对称:角平分线或垂直或半角旋转:相邻等线段绕公共顶点旋转 对称全等模型说明:以角平分线为轴在角两边进行截长补短或者作边的垂线,形成对称全等。两边进行边或者角的等量代换,产生联系。垂直也可以做为轴进行对称全等。 对称半角模型说明:上图依次是45°、30°、22.5°、15°及有一个角是30°直角三角形的对称(翻折),翻折成正方形或者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称全等。 旋转全等模型 半角:有一个角含1/2角及相邻线段自旋转:有一对相邻等线段,需要构造旋转全等共旋转:有两对相邻等线段,直接寻找旋转全等中点旋转:倍长中点相关线段转换成旋转全等问题

旋转半角模型 说明:旋转半角的特征是相邻等线段所成角含一个二分之一角,通过旋转将另外两个和为二分之一的角拼接在一起,成对称全等。 自旋转模型构造方法: 遇60度旋60度,造等边三角形遇90度旋90度,造等腰直角遇等腰旋顶点,造旋转全等遇中点旋180度,造中心对称

共旋转模型 说明:旋转中所成的全等三角形,第三边所成的角是一个经常考察的内容。通过“8”字模型可以证明。

模型变形 说明:模型变形主要是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夹角的变化,另外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与正方形的混用。 当遇到复杂图形找不到旋转全等时,先找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公共顶点,围绕公共顶点找到两组相邻等线段,分组组成三角形证全等。

中点旋转: 说明:两个正方形、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或者一个正方形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及两个图形顶点连线的中点,证明另外两个顶点与中点所成图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方法是倍长所要证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转化成要证明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已知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或者正方形)公旋转顶点,通过证明旋转全等三角形证明倍长后的大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证。

小学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典型例题及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典型例题及解题思路(1) 巧求面积 常用方法:直接求;整体减空白;不规则转规则(平移、旋转等);模型(鸟头、蝴蝶、漏斗等模型);差不变 1、ABC G是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右上角是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FGDE,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答案:72 A H F E C B I D G 思路:1)直接求,但是阴影部分的三角形和四边形面积都无法直接求;2)整体减空白。关键在于如何找到整体,发现梯形BCEF 可求,且空白分别两个矩形面积的一半. 2、在长方形ABCD 中,B E=5,EC =4,CF=4,FD =1。△AEF 的面积是多少?答案:20

A D B F C E 思路:1)直接求,无法直接求;2)由于知道了各个边的数据,因此空白部分的面积都可求 3、如图所示的长方形中,E、F 分别是AD 和DC 的中点。 (1)如果已知AB=10厘米,BC=6厘米,那么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22。5 (2)如果已知长方形ABC D的面积是64平方厘米,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24 B C D F E 思路(1)直接求,无法直接求;2)已经知道了各个边的数据,因此可以求出空白的位置;3)也可以利用鸟头模型 4、正方形A BCD 边长是6厘米,△AF D(甲)是正方形的一部分,△CEF(乙)的面积比△AFD (甲)大6平方厘米。请问C E的长是多少厘米.答案:8

A B D C F 思路:差不变 5、把长为15厘米,宽为12厘米的长方形,分割成4个三角形,其面积分别为S 1、S2、S 3、S4,且S1=S 2=S 3+S 4。求S4.答案:10 D C E F S 1S 2 S 3S 4 思路:求S4需要知道FC 和EC 的长度;FC不能直接求,但是DF 可求,DF 可以由三分之一矩形面积S 1÷AD ×2得到,同理EC 也求.最后一句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结果。 6、长方形ABCD 内的阴影部分面积之和为70,AB=8,A D=15。求四边形E FGO 的面积.答案10。 A B C D F O E G 思路:看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只要有对角线,就知道里面四个三

初中几何模型及常见结论的总结归纳

初中几何模型及常见结论的总结归纳 三角形的概念 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①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②三角形内角和为0180(外角和为0 360);③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和。 三角形的三线:(1)中线(三角形的顶点和对边中点的连线);三角形三边中线交于一点(重心) 如);DE 之到?S 如图,已知AB ,AC 的长,求AF 的取值范围时。我们可以通过倍长 中线。利用三角形边的关系在三角形ABD 中构建不等关系。(AC AB AF AC AB +- 2). (2)角平分线(三角形三内角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内心)

如等 OE ; r = 2

(3)垂线(三角形顶点到对边的垂线);三角形三条边上的高交于一点(垂心) 如图,O为三角形ABC的垂心,我们可以得到比较多的锐角相等如 COD ABC ACO ABO∠ = ∠ ∠ = ∠;等。因此垂线(或高)这样的条件在题目中出现,我们往往可以得出比较多的锐角相等。(等角或同角的余角相等),此外,如果要求垂线段的长度或与垂线段有关的长度问题,我们通常用面积法求解。在上图中,若已知CE AC AB, ,的长度,求BE的长。 特别注意:在等腰三角形中,我们通常所指的三线合一就是指中线、角平分线、高线。三线合一:已知三角形三线中的任意两个条件是重合的,那么就可以得出第三条线也是重合的。在具体运用时,我们往往时把三线合一的等腰三角形补充完整再加以运用。 三角形全等 三角形全等我们要牢记住它的五个判定方法。(SSS,SAS,ASA,AAS,HL) 在具体运用时,我们需要找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各种条件,不外乎是关于边相等或相等的问题。 对于寻找角相等:常有四种方法:①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出的“三线八角”的结论;②对顶角相等;③锐角互余;④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和。 对于寻找边相等:常有三种方法:①特殊图形中隐含的条件(如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菱形、正方形。。。。。);②利用三线合一的正逆定理;③通过已有的全等三角形性质得出。对于证明角相等,证明边相等,我们都要优先考虑边或角所在的三角形全等。(一定要注意对应)如果不能直接通过全等证明,我们就要转化角或转化边(用上面的几种方法)然后再考虑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基本图形: 平移类全等;对称类全等;旋转类全等;

全等三角形常见的几何模型

1绕点型(手拉手模型) 遇600旋60°,造等边三角形 遇90°旋90°,造等腰直角遇等腰旋 顶角,造旋转全等遇中点旋1800,造中 心对称 (2)共旋转(典型的手拉手模型) 例1、在直线ABC的同一侧作两个等边三角形△ (1)△ ABE ◎△ DBC (2)AE=DC (3)AE与DC的夹角为60。 (4)△ AGB ◎△ DFB (5)△ EGB ◎△ CFB (6)BH 平分/ AHC (7)GF // AC 变式练习2、如果两个等边三角形△ ABD和厶BCE,连接AE与CD,证明: ("△ ABE ◎△ DBC (2)AE=DC (3)AE与DC的夹角为60。 (4) AE与DC的交点设为H,BH平分/ AHC [D山3 Vi壮-U (I) ? 变式练习1、如果两个等边三角形△ABD和厶BCE,连接AE与CD,证明 (1) △ ABE ◎△ DBC (2) AE=DC (3) AE与DC的夹角为60。 (4) AE与DC的交点设为H,BH 平分/ AHC (1自旋转:自旋转构造方法 ABD和厶BCE,连接AE与CD,证明:

3、(1)如图1,点C是线段AB上一点,分别以AC, BC为边在AB的同侧作等边△ ACM和厶CBN ,连接AN , BM .分别取BM, AN的中点E, F,连接CE, CF, EF.观察并猜想△ C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将(1)中的“以AC , BC为边作等边△ ACM和厶CBN”改为“以AC, BC为腰在AB的同侧作等腰△ ACM和△ CBN,”如图2,其他条件不变,那么(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B 例4、例题讲解: 1.已知△ 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为直线BC上的一动点(点D不与B,C重合),以AD为边作菱形ADEF(按A,D,E,F 逆时针排列),使/ DAF=60 ° ,连接CF. (1)如图1,当点D在边BC上时,求证:① BD=CF 宓AC=CF+CD. (2)如图2,当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结论AC=CF+CD是否成立?若不成立,请写出AC、CF、 CD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⑶如图3,当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AC、CF、CD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2、半角模型 说明:旋转半角的特征是相邻等线段所成角含一个二分之一角,通过旋转将另外两个和为二分之一的角拼接在一起, 成对称全等。 D A D A M x N rt B D 例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 AB,AD上各存在一点P、0,若厶APQ的周长为2, A P

(完整版)初中数学常用几何模型及构造方法大全

g a t a t i m e a n d A l l t h i n g s i n t h e i r b e i n g a r e g o o d f o r s o 初中数学常用几何模型及构造方法大全, 掌握它轻松搞定压轴题! 几何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一般会在压轴题中进行考察,而掌握几何模型能够为考试节省不少时间,这次整理了常用的各大模型,一定要认真掌握哦~全等变换 平移:平行等线段(平行四边形)对称:角平分线或垂直或半角旋转:相邻等线段绕公共顶点旋转对称全等模型 说明:以角平分线为轴在角两边进行截长补短或者作边的垂线,形成对称全等。两边进行边或者角的等量代换,产生联系。垂直也可以做为轴进行对称全等。对称半角模型 说明:上图依次是45°、30°、22.5°、15°及有一个角是30°直角三角形的对称(翻折),翻折成正方形或者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称全等。旋转全等模型 半角:有一个角含1/2角及相邻线段 自旋转:有一对相邻等线段,需要构造旋转全等共旋转:有两对相邻等线段,直接寻找旋转全等中点旋转:倍长中点相关线段转换成旋转全等问题

g a t a t i m e a n d A l l t h i n g s i n t h e i r b e i n g a r e g o o d f o r s o 旋转半角模型 说明:旋转半角的特征是相邻等线段所成角含一个二分之一角,通过旋转将另外两个和为二分之一的角拼接在一起,成对称全等。自旋转模型构造方法: 遇60度旋60度,造等边三角形; 遇90度旋90度,造等腰直角;遇等腰旋顶点,造旋转全等; 遇中点旋180度,造中心对称. 共旋转模型

立体几何中的常见模型化方法

立体几何中的常见模型化方法 建构几何模型的两个角度:一是待研究的几何体可与特殊几何体建立关联,二是数量关系有明显特征的几何背景 例题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1 所示,则该多面体的体积是 A. 23/3 B. 47/6 C.6 D.7 分析该几何体的三视图为 3 个正方形,所以可建构正方体模型辅助解答. 解图 2 为一个棱长为2 的正方体.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正方体截去两个小三棱锥后余下的部分,其体积V=8-2 X 1/3X 1/2X 1 X 1 X仁23/3选A. 解后反思大部分几何体可通过对正方体或长方体分割得到,所以将三视图问题放在正方体或长方体模型中研究,能够快速得到直观图,并且线面的位置关系、线段的数量关系明显,计算简便. 变式1已知正三棱锥P-A BC,点P, A , B , C都在半径为的球面上,若PA,PB,PC 两两互相垂直,则球心到截面ABC 的距离为_______ 分析由于在正三凌锥P-ABC 中,PA,PB,PC 两两互 相垂直,所以可以将该正三棱锥看作正方体的一部分,构造正方体模型.

解构造如图 3 所示的正方体. 此正方体外接于球,正方体的体对角线为球的直径EP,球心为正方体对角线的中点0,且EP丄平面ABC , EP与平 面ABC相交于点F.由于FP为正方体体对角线长度的1/3, 所以又0P为球的半径,所以0P=.故球心0到截面ABC的距离解后反思从正方体的8 个顶点之中选取不共面的点,可构造出多种几何体,这些几何体可以分享正方体的结构特征. 变式2-个四面体的所有棱长都为,四个顶点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 A.3 n B.4 n C.3 n D.6 n 分析将一个正方体切掉四个大的“角” ,就可得到一个正四面体. 解如图4 所示,构造一个棱长为1 的正方体 ABCD-A1B1C1D1 ,连接AB1,AD1 ,AC,CD1,CB1, B1D1,?t 四面体B1-ACD1 为符合题意的四面体,它的外接球的直径 AC1=,所以此正方体外接球的表面积S=4 n R2=3 n .选A. 解后反思正四面体的体积也可通过这种切割的方法求 得.由图形分析可知,正四面体的体积是它的外接正方体体积的}.若正四面体的棱长为a,则其体积为 变式 3 四面体A-BCD 中,共顶点A 的三条棱两两互相垂直,且其长分别为1,2, 3.若四面体A-BCD 的四个顶点同在一个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_ .

反比例函数常见几何模型

反比例函数常见模型 一、知识点回顾 1..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故也称双曲线y=k x (k≠0).其解析式有三种表示方法:①x k y = (0≠k );②1-=kx y (0≠k );③k xy = 2.反比例函数y=k x (k≠0)的性质 (1)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内?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2)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内?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3)在反比例函数y=k x 中,其解析式变形为xy=k ,故要求k 的值(也就是求其图像上一点横坐标与纵坐标之积). (4)若双曲线y=k x 图像上一点(a ,b )满足a ,b 是方程Z 2-4Z -2=0的两根,求双曲线的解析式.由根与系数关系得ab=-2,又ab=k ,∴k=-2,故双曲线的解析式是y= 2 x -. (5)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 和函数y 的值都不能为零,所以图像和x 轴,y 轴都没有交点,但画图时要体现出图像和坐标轴无限贴近的趋势. 二、新知讲解与例题训练

模型一: 如图,点A 为反比例函数x k y =图象上的任意一点,且AB 垂直于x 轴,则有2| |k S OAB = ? 例1:如图ABC Rt ?的锐角顶点是直线y=x+m 与双曲线y= x m 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且3=?AOB S ,(1)求m 的值 (2)求ABC ?的面积 变式题 1、如图所示,点1A ,2A ,3A 在x 轴上,且O 1A =21A A =32A A ,分别过1A ,2A ,3A 作y 轴平行线,与反比例函数y=x 8(x>0)的图像交于点1B ,2B ,3B ,分别过点1B ,2B ,3B 作x 轴的平行线,分别与y 轴交于点1C ,2C ,3C ,连结321,,OB OB OB ,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 2、 如图,点A 在双曲线1y x =上,点B 在双曲线3 y x = 上,且AB ∥x 轴,C 、D 在x 轴上,若四边形ABCD 为矩形,则它的面积为 . 模型二: 如图:点A 、B 是双曲线)0(≠=k x k y 任意不重合的两点,直线AB 交x 轴于M 点,交 y 轴于N 点,再过A 、B 两点分别作y AD ⊥轴于D 点,x BF ⊥轴于F 点,再连结DF 两点,则有:AB DF ||且BM =AN 例2:如图,一次函数y a x b =+的图象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 F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一、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 (1)等边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OAC ≌△OBD ;②∠AEB=60°;③OE 平分∠AED (2)等腰直角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OAC ≌△OBD ;②∠AEB=90°;③OE 平分∠AED (3)顶角相等的两任意等腰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三角形; 且∠COD=∠AOB 【结论】:①△OAC ≌△OBD ; ②∠AEB=∠AOB ; ③OE 平分∠AED 二、模型二:手拉手模型----旋转型相似 (1)一般情况 【条件】:CD ∥AB ,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结论】:①右图中△OCD ∽△OAB →→→△OAC ∽△OBD ; 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C=∠BOA (2)特殊情况 【条件】:CD ∥AB ,∠AOB=90°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结论】:①右图中△OCD ∽△OAB →→→△OAC ∽△OBD ; 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C=∠BOA ; O A B C D E 图 1 O A B C D E 图 2 O A B C D E 图 1 O A B C D E 图 2 O A B C D E O C D E 图 1图 2O C O C D E O B C D E O C D

③ ===OA OB OC OD AC BD tan ∠OCD ;④BD ⊥AC ; ⑤连接AD 、BC ,必有22 22CD AB B C AD +=+;⑥BD AC 21 S △BCD ?= 三、模型三、对角互补模型 (1)全等型-90° 【条件】:①∠AOB=∠DCE=90°;②OC 平分∠AOB 【结论】:①CD=CE ;②OD+OE=2OC ;③2△OCE △OCD △DCE OC 2 1 S S S =+= 证明提示: ①作垂直,如图2,证明△CDM ≌△CEN ②过点C 作CF ⊥OC ,如图3,证明△ODC ≌△FEC ※当∠DCE 的一边交AO 的延长线于D 时(如图4): 以上三个结论:①CD=CE ;②OE-OD=2OC ; ③2△OCD △OCE OC 21 S S =- (2)全等型-120° 【条件】:①∠AOB=2∠DCE=120°;②OC 平分∠AOB 【结论】:①CD=CE ;②OD+OE=OC ;③2△OCE △OCD △DCE OC 43 S S S =+= 证明提示:①可参考“全等型-90°”证法一; ②如右下图:在OB 上取一点F ,使OF=OC ,证明△OCF 为等边三角形。 (3)全等型-任意角ɑ 【条件】:①∠AOB=2ɑ,∠DCE=180-2ɑ;②CD=CE ; 【结论】:①OC 平分∠AOB ;②OD+OE=2OC ·cos ɑ; ③α cos αsin OC S S S 2△OCE △OCD △DCE ??=+= ※当∠DCE 的一边交AO 的延长线于D 时(如右下图): 原结论变成:①; ②; ③。 可参考上述第②种方法进行证明。请思考初始条件的变化对模型的影响。 A O B C D E 图 1 A O B C D E M N 图 2 A O B C D E F 图 3 A O B C D E M N 图 4 A

初中数学经典几何模型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 【模型1】倍长 1、 倍长中线; 2、倍长类中线; 3、中点遇平行延长相交 E D A B C F D A B C E ---------------------------------------------------------------------------------------------------------------------- 【模型2】遇多个中点,构造中位线 1、 直接连接中点; 2、连对角线取中点再相连 【例1】在菱形ABCD 和正三角形BEF 中,∠ABC =60°,G 是DF 的中点,连接GC 、GE . (1)如图1,当点E 在BC 边上时,若AB =10,BF =4,求GE 的长; (2)如图2,当点F 在AB 的延长线上时,线段GC 、GE 有怎样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写出你的猜想;并给予证明; (3)如图3,当点F 在CB 的延长线上时,(2)问中关系还成立吗?写出你的猜想,并给予证明. 图3 图2图1G F D C G F D C G F D C A B E E B A E B A 中点模型

【例2】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E、F分别是BC、CD上一点,连接DE、EF,且AE=AF,BAF DAE∠ = ∠. (1)求证:CE=CF; (2)若? = ∠120 ABC,点G是线段AF的中点,连接DG,EG.求证:DG上GE. 【例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E、F分别为BC、AD中点,BA交EF延长线于G,CD交EF于H.求证:∠BGE=∠CHE. H G E F A B D C 【模型1】构造轴对称 【模型2】角平分线遇平行构造等腰三角形 ---------------------------------------------------------------------------------------------------------------------- 角平分线模型

小学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典型例题及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典型例题及解题思路(1) 巧求面积 常用方法:直接求;整体减空白;不规则转规则(平移、旋转等);模型(鸟头、蝴蝶、漏斗等模型);差不变 1、ABCG 是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右上角是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FGDE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答案:72 A H F E C B I D G 思路:1)直接求,但是阴影部分的三角形和四边形面积都无法直接求;2)整体减空白。关键在于如何找到整体,发现梯形BCEF 可求,且空白分别两个矩形面积的一半。 2、在长方形ABCD 中,BE=5,EC=4,CF=4,FD=1。△AEF 的面积是多少?答案:20 A D B F C E 思路:1)直接求,无法直接求;2)由于知道了各个边的数据,因此空白部分的面积都可求

3、如图所示的长方形中,E 、F 分别是AD 和DC 的中点。 (1)如果已知AB=10厘米,BC=6厘米,那么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22.5 (2)如果已知长方形ABCD 的面积是64平方厘米,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24 B C D F E 思路(1)直接求,无法直接求;2)已经知道了各个边的数据,因此可以求出空白的位置;3)也可以利用鸟头模型 4、正方形ABCD 边长是6厘米,△AFD (甲)是正方形的一部分,△CEF (乙)的面积比△AFD (甲)大6平方厘米。请问CE 的长是多少厘米。答案:8 A B D C F 思路:差不变 5、把长为15厘米,宽为12厘米的长方形,分割成4个三角形,其面积分别为S 1、S 2、S 3、S 4,且S 1=S 2=S 3+S 4。求S 4。答案:10

初中数学常见几何模型解析

初中数学常见几何模型解析模型一:手拉手模型-全等 (1)等边三角形 条件: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②;③平分。(2)等腰 条件: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②;③平分。(3)任意等腰三角形

条件:均为等腰三角形 结论:①;②;③平分。 模型二:手拉手模型-相似 (1)一般情况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右图中①;②延长AC交BD于点E,必有 (2)特殊情况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右图中①;②延长AC交BD于点E,必有;

③;④;⑤连接AD、BC,必有; 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模型三:对角互补模型 (1)全等型-90° 条件:①;②OC平分 结论:①CD=CE; ②;③ 证明提示: ①作垂直,如图,证明; ②过点C作,如上图(右),证明;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

以上三个结论:①CD=CE(不变);②;③ 此结论证明方法与前一种情况一致,可自行尝试。 (2)全等型-120° 条件:①;②平分; 结论:①;②;③ 证明提示:①可参考“全等型-90°”证法一; ②如图:在OB上取一点F,使OF=OC,证明为等边三角形。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如上图右): 原结论变成:①; ②; ③; 可参考上述第②种方法进行证明。 (3)全等型-任意角 条件:①;②; 结论:①平分;②; ③.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如右上图): 原结论变成:①; ②; ③; 可参考上述第②种方法进行证明。 请思考初始条件的变化对模型的影响。 如图所示,若将条件“平分”去掉,条件①不变,平分,结论变化如下:

几何五大模型

一、等积变换模型 ⑴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其它常见的面积相等的情况 ⑵两个三角形高相等,面积比等于它们的底之比; 两个三角形底相等,面积比等于它们的高之比。 如上图12::S S a b = ⑶夹在一组平行线之间的等积变形,如下图ACD BCD S S =△△; 反之,如果ACD BCD S S =△△,则可知直线AB 平行于C D 。 ⑷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长度平方的一半; ⑸三角形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二、鸟头定理(共角定理)模型 两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相等或互补,这两个三角形叫做共角三角形。 共角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对应角(相等角或互补角)两夹边的乘积之比。 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 B A C 上的点(如图1)或D 在BA 的延长线上,E 在A C 上(如图2),则:():()ABC ADE S S AB AC AD AE =??△△ 五大模型 1S 2 S

图1 图2 三、蝴蝶定理模型 任意四边形中的比例关系(“蝴蝶定理”): ①1243::S S S S =或者1324S S S S ?=?②()()1243::AO OC S S S S =++ 蝴蝶定理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问题的一个途径.通过构造模型,一方面可以使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关系与四边形内的三角形相联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与面积对应的对角线的比例关系。 梯形中比例关系(“梯形蝴蝶定理”) ①2213::S S a b = ②221324::::::S S S S a b ab ab =; ③梯形S 的对应份数为()2 a b +。

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简介

初中几何常见模型解析 ?模型一: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 (1)等边三角形 ?条件: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②;③平分。 (2)等腰 ?条件: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②; ?③平分。 (3)任意等腰三角形 ?条件:均为等腰三角形 ?结论:①;②; ?③平分。 ?模型二:手拉手模型-旋转型相似 (1)一般情况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 ?右图中①; ?②延长AC交BD于点E,必有 (2)特殊情况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右图中①;②延长AC交BD于点E,必有; ③; ④; ⑤连接AD、BC,必有; 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模型三:对角互补模型 (1)全等型-90° ?条件:①;②OC平分 ?结论:①CD=CE; ②;③ ?证明提示: ①作垂直,如图,证明; ②过点C作,如上图(右),证明 ;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 以上三个结论:①CD=CE(不变);② ;③ 此结论证明方法与前一种情况一致,可自行尝试。

(2)全等型-120° ?条件:①; ?②平分; ?结论:①;②; ?③ ?证明提示:①可参考“全等型-90°”证法一; ②如图:在OB上取一点F,使OF=OC,证明为等边三角形。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如上图右): 原结论变成:①;②; ③; 可参考上述第②种方法进行证明。 (3)全等型-任意角 ?条件:①;②; ?结论:①平分;②; ?③.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如右上图): 原结论变成:①;②; ③; 可参考上述第②种方法进行证明。请思考初始条件的变化对模型的影响。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大全+经典题型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大全+ 经典题型(含答案) 全等变换 平移:平行等线段(平行四边形) 对称:角平分线或垂直或半角 旋转:相邻等线段绕公共顶点旋转 说明:以角平分线为轴在角两边进行截长补短或者作边的垂线,形成对称全等。两边进行边或者角的等量代换,产生联系。 垂直也可以做为轴进行对称全等。 说明:上图依次是45°、30°、°、15°及有一个角是30°直角三角形的对称(翻折),翻折成正方形或者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称全等。

半角:有一个角含1/2 角及相邻线段自旋转:有一对相邻等线段,需要构造旋转全等 共旋转:有两对相邻等线段,直接寻找旋转全等 中点旋转:倍长中点相关线段转换成旋转全等问题 说明:旋转半角的特征是相邻等线段所成角含一个二分之一角,通过旋转将另外两个和为二分之一的角拼接在一起,成对称全 构造方法:遇60 度旋60 度,造等边三角形 遇90 度旋90 度,造等腰直角 遇等腰旋顶点,造旋转全等遇中点旋180 度,造中心对称

说明:旋转中所成的全等三角形,第三边所成的角是一个经常考察的内容。通过“ 8”字模型可以证明。 说明:模型变形主要是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夹角的变化,另外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与正方形的混用。 当遇到复杂图形找不到旋转全等时,先找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公共顶点,围绕公共顶点找到两组相邻等线段,分组组成三角形证全等。 说明:两个正方形、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或者一个正方形一个等 腰直角三角形及两个图形顶点连线的中点,证明另外两个顶点与中点所成图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方法是倍长所要证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转化成要证明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

(完整版)2018年中考常见几何模型分析

中考直通车·数学广州分册 第八章专题拓展 第24讲常见几何模型

【考点解读】 常见几何模型是广州市中考的压轴题常考题型,主要以考察选择、填空最后一题和几何压轴题为主。几何模型类型较多,综合性强,属于中考中重点但同样是难点的一个考点。 【考点分析】 2011年 考查三角形全等和三角形中位线性质,标准的手拉手模型。 2014年 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断和性质,根据手拉手模型找出全等三角形,再应用其性质 2016年 本年度模型思想明显,分值占比大,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其性质、图像的旋转,利用模型思想作为解题突破口顺利完成辅助线。 【模型介绍】 手拉手模型: 1、 【条件】 如图两个等边三角形ABD ?与BCE ?,连结 AE 与CD , 【结论】(1)DBC ABE ??? (2)DC AE = (3)AE 与DC 之间的夹角为? 60 (4)AE 与DC 的交点设为H , BH 平分AHC ∠ 2016 17 2 全等的判定及其性质、旋转模型 填空题、解答题

C D A B E F E C D B A 2、 【条件】如图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DC 与EDG ,连结CE AG ,,二者相交于点H 。 【结论】 (1)CDE ADG ???是否成立? (2)AG =CE (3)AG 与CE 之间的夹角为ο90 (4)HD 是否平分AHE ∠? 旋转模型: 一、邻角相等对角互补模型 【条件】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AD ,90BAD BCD ?∠=∠= 【结论】452ACB ACD BC CD AC ? ∠=∠=+= ① ② 二、角含半角模型:全等 角含半角要旋转:构造两次全等 F E D C B A G F E D C B A A B C D E A B C D E F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常见的几何模型

1、绕点型(手拉手模型) (1)自旋转:?????? ?,造中心对称遇中点旋 全等遇等腰旋顶角,造旋转 ,造等腰直角 旋遇,造等边三角形旋遇自旋转构造方法00 00018090906060 (2)共旋转(典型的手拉手模型) 例1、在直线ABC 的同一侧作两个等边三角形△ABD 和△BCE ,连接AE 与CD ,证明: (1) △ABE ≌△DBC (2) AE=DC (3) AE 与DC 的夹角为60。 (4) △AGB ≌△DFB (5) △EGB ≌△CFB (6) BH 平分∠AHC (7) GF ∥AC 变式练习1、如果两个等边三角形△ABD 和△BCE ,连接AE 与CD ,证明: (1) △ABE ≌△DBC (2) AE=DC (3) AE 与DC 的夹角为60。 (4) AE 与DC 的交点设为H,BH 平分∠AHC H F G E D E B D

变式练习2、如果两个等边三角形△ABD和△BCE,连接AE与CD,证明: (1)△ABE≌△DBC (2)AE=DC (3)AE与DC的夹角为60。 (4)AE与DC的交点设为H,BH平分∠AHC (1)如图 1,点C是线段AB上一点,分别以AC,BC为边在AB的同侧作等边△ACM和△CBN,连接AN,BM.分 别取BM,AN的中点E,F,连接CE,CF,EF.观察并猜想△C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将(1)中的“以AC,BC为边作等边△ACM和△CBN”改为“以AC,BC为腰在AB的同侧作等腰△ACM 和△CBN,”如图2,其他条件不变,那么(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例4、例题讲解: 1. 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为直线BC上的一动点(点D不与B,C重合),以AD为边作菱形ADEF(按A,D,E,F 逆时针排列),使∠DAF=60°,连接CF. (1) 如图1,当点D在边BC上时,求证:① BD=CF ?②AC=CF+CD. (2)如图2,当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结论AC=CF+CD是否成立?若不成立,请写出AC、CF、CD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3,当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AC、CF、CD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H B 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