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孔滤膜种类

微孔滤膜种类

微孔滤膜种类

微孔滤膜种类:

1、醋酸纤维素膜:适用于无菌滤过。

2、硝酸纤维素膜:不耐酸碱,溶于有机溶剂,可以在120℃、30分钟热压灭菌

3、聚酰胺(尼龙)膜:适用于滤过稀酸、弱酸、碱类和普通溶剂

4、醋酸纤维素和硝酸纤维素混合膜:与硝酸纤维素膜相同

5、聚四氟乙烯膜:用于酸性、碱性溶液与有机液体的滤过,可耐260℃高温

6、耐有机溶剂的专用微孔膜

7、聚偏氟乙烯膜:具有耐氧化性和耐热性能

G6号垂熔玻璃滤器和孔径0.22um的微孔滤膜可以用于热敏性药物的灭菌。

灭菌: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所有致病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细菌的芽胞全部杀灭

防腐:是指用低温或化学药品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消毒:是指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

灭菌方法:物理灭菌法、化学灭菌法(气体灭菌法,药液除菌法)、无菌操作法

物理灭菌法:干热灭菌法(火焰灭菌法,干热空气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热压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煮沸灭菌法,低温间歇灭菌法)、

射线灭菌法(辐射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微波灭菌法)

滤过除菌法

常用的压力和温度以及时间对应关系:115℃﹀﹀67kpa﹀﹀30min

121℃﹀﹀97kpa﹀﹀20min

126℃﹀﹀139kpa﹀﹀15min

膜的分类

膜的分类 环境与资源学院08级3班 周子雄史小辉 赵丽芳呼吉乐 (一)膜的定义 所谓的膜,是指在一种流体相内或是在两种流体相之间有一层薄的凝聚相,它把流体相分隔为互不相通的两部分,并能使这两部分之间产生传质作用。 近年来,膜分离过程已逐渐成为化学工业、食品加工、废水处理、医药技术等方面的重要分离过程。已经工业化的有微孔过滤、超滤、反渗透、电渗析和气体分离等,渗透汽化也在最近几年中速成了工业规模的装置。膜分离与反应结合的过程,各种膜反应器的研究和应用也发展较快。其他非分离膜过程,如控制释放技术,医用人造膜和膜传感器等种类也不少,有的发展速度将超过膜分离过程。 (二)膜的特性 ◆不管膜多薄, 它一定有两个界面。这两个界面分别与两侧的流体相接触 ◆膜传质有选择性,它可以使流体相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其它物质透过。 (三)膜的分类方法 膜种类和功能繁多,分类方法有多种,大致可按膜的材料、结构、形状、分离机理、分离过

3.1 按材料分类 无机膜和有机膜 (1) 有机膜 渗透汽化有机膜电镜图 ◆按IUPAC 制定的标准·,多孔无机膜按孔 径范围可分为三大类, 目前已经工业化的 ◆目前,实用的有机高分子膜材料有:纤维素酯类、聚砜类、聚酰胺类及其他材料。从品种来说,已有成百种以上的膜被制备出来,其中约40多种已被用于工业和实验室中。以日本为例,纤维素酯类膜占53%,聚砜膜占%,聚酰胺膜占%,其他材料的膜占2%,可见纤维素酯类材料在膜材料中占主要地位。 、按结构分类:对称膜(微孔膜、均质膜)、非对称膜、 复合膜 (1) 对称膜 膜的化学结构、物理结构在各个方向上是一致的,在所有方向上的孔隙率都相似,亦称各向同性膜(isotropic membrane)。对称膜虽是各向同性的,但由于膜结构中对称元素的存在,也可以是各向异性的,如中空纤维的径向各向异性膜,其他构型的横向各向异性膜和双皮层中空纤维膜都是对称膜

微孔滤膜起泡点检查操作程序

1目的 建立微孔滤膜起泡点检验的标准操作程序。 2范围 注射剂车间微孔滤膜起泡点检查操作。 3责任 3.1 起泡点检查操作人员负责实施具体操作。 3.2车间工艺员、质监员负责操作的监督和检查,使检查的滤膜质量符合要求。 4参考文件 SOP文件之作业指导文件。 5内容 5.1 操作 5.1.1 先检查未起泡点检验前的各种规格滤膜的浸泡时间是否达到要求24小时,以及滤膜浸泡的数量。 5.1.2 再检查气源是否充足及器具的完好情况。 5.1.3 用蒸馏水清洗干净滤器。 5.1.4 将所需做起泡点检验滤膜规格所相应的滤器按规定安装好装置。 5.1.5 再将滤器上装置启开,取一张湿润待检滤膜平铺于滤器上,并检查滤膜放

置是否平整、完全。 5.1.6 将滤器上盖轻盖于滤器下盘上,并使螺丝对口吻合,且对角上紧螺丝。5.1.7 把滤器的下端管子通入水中。 5.1.8 先用氮气在低压情况下入气,打开排互阀排尽缓冲罐、过滤器内的空气。 5.1.9 调节压力调节阀使压力缓慢上升,至水中开始冒第一个气泡的瞬间、压力表上所指示氮气压力,不得低于下表所示的该滤膜孔径相对就的气泡点、压力,或压力上升至该滤膜孔径相对应而言应的气泡点时,无气泡冒出,可判为合格。 5.1.10 在判定滤膜是否合格后,可以切断送气源,打研滤器排气阀排除滤器内气体。 5.1.11 排尽缓冲罐、滤器内气体,关上总送气源阀。 5.1.12 操作结束时应将检验过的合格或不合格滤膜放置于相应的定点位置待用或处理。 5.2 注意 5.2.1 检验滤膜过程中,应注意滤器、缓冲罐有无泄漏现象,有这现象应即时停止操作,排除故障后再重新操作。 5.2.2 注意起泡滤膜检验压力是否达到规定要求。 5.2.3 做起泡点滤膜检验前,应先检查滤膜有无破损现象,交将破损滤膜定点放置。 5.2.4 及时做好记录,并将合格滤膜、不合格滤膜、作业前后破损滤膜分开存放,产并有明显标记。 5.2.5 保证起泡点检验场所、器具整洁。 6培训 6.1 培训对象:配制班长及岗位操作工、工艺员、质监员。 6.2 培训时间:二小时。

水处理超滤膜的形态结构及分类阐述

水处理超滤膜的形态 结构及分类阐述 超滤技术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利用膜的透过性能,达到分离水中离子、分子以及某种微粒为目的的膜分离技术。水处理超滤膜的孔径范围大致在0.005~1微米之间,填补了微滤和纳滤之间空隙。 国内外学者提出超滤过程实际上同时存在三方面的情形: 1.溶质在膜表面以及微孔壁内产生吸附。 2.溶质的粒径大小与膜孔径相仿,溶质在孔中停留,引起堵塞。 3.溶质的粒径大于膜孔径,溶质在膜表面被机械截留,实现筛分。 超滤过程一般有两种方式:终端过滤和错流过滤。对浊度较低、水质较好的原水,一般采用终端过滤,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工艺的能耗;对于浊度较高、污染较为严重的水,就采用错流过滤,这样可以避免大量的污染物累积在膜的表面,造成膜的污染,降低过滤性能。 超滤膜的形态结构和种类 超滤膜的横截面具有不对称结构。它一般是由一层厚度<1微米,起到筛分作用的致密层和一层厚度较大(通常为125微米)、具有海绵状或指状多孔结构的支撑层组成。目前,已经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常

用的膜组件主要有:管式、板框式、卷式和中空纤维式等几种。中空纤维膜又有内压膜(致密层在内)、外压膜(致密层在外)和双向膜(内外都有致密层)三种结构。总的来说,还是存在膜品种少、膜孔径分布较宽和性能不稳定等缺陷。 超滤膜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 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范围一般为5000~10000ODalton,天然水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溶解性有机物的分子量低于该范围,导致超滤膜对其拦截效果很差。事实上,天然水中这一类的低分子溶解性有机物所占的比例往往较大。 超滤膜对有机物的去除,不同情况下差异很大。有学者用切割分子量为10万Dalton的中空纤维超滤膜对20种不同的原水进行过滤,TOC平均去除率为18%,UV25的平均去除率为28%。同样为去除水中的TOC,Laine等人用终端过滤的方式处理地表水,超滤膜对TOC的去除率在42%左右。 所以,寻找合适的方式尽可能地减少这种差异,提高超滤膜的处理效率是关键。从膜方面着手,就是寻找新的膜材料或者对膜进行改性;从处理工艺方面着手,就是寻找合适的处理工艺与超滤膜相组合,从而达到优化处理的效果。 预处理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

筒式微孔滤膜过滤器验证方案详解

筒式微孔膜过滤器验证方案江西隆莱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1.1验证方案的起草 1.2方案审核 1.3方案批准 目录

1.基本情况 (3) 2.概述 (3) 3.验证项目和验证方法 (4) 3.1 起泡点试验 (4) 3.2 药液适应性实验 (6) 3.3 微生物挑战性实验 (7) 4. 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8) 5. 再验证周期 (8) 6. 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9) 7. 附件一:预确认记录 (10) 7. 附件二:验证证书 (11) 1.基本情况

设备器具名称:筒式微孔滤膜过滤器 设备器具型号: 设备器具用途:产品的除菌过滤 生产商: 安装地点及使用单位:车间岗位。 主要技术参数: 2.概述 本滤器是筒式微孔滤膜过滤器,滤器材质为优质不锈钢(316L),滤膜材质是聚丙酰胺(或醋酸纤维素、聚丙烯等)。本滤器用于本公司去除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微生物等杂质,正常的使用程序是先按照“工器具清洁操作操作规程”进行用前或用后清洗,洗好的滤器在存放间晾干后装上滤膜,如需要按照本滤器要求的灭菌条件进行灭菌后待用。由于滤膜的孔径以及它的稳定和可靠的过滤性能直接关系到成品的微生物限度,因此,为了确保本滤器的完好过滤性能,特制订本验证方案对本

滤器进行验证。 3. 验证项目和判断标准 3.1 起泡点试验 3.1.1 目的 确定使用的药液过滤器孔径与工艺规定使用的孔径是否相符。 3.1.2 实验用材料、介质和器具 无油无菌压缩空气、压力表、纯化水 3.1.3 方法 将已清洁的滤器装上待测滤膜,按照滤器的使用说明固紧罗栓,用注射用水充分浸润,夹闭排气孔,将进液端用高强度管道与压力表和无菌压缩空气或氮气连接,逐渐开启供气阀,向待测过滤器中通入无菌压缩空气或氮气,观察过滤器组合中的压力表示数的变化。当过滤器组合的后部导管出口处出现第一个气泡时,读取压力表指示值,此压力数值即为过滤器滤膜的起泡点压力,将此压力与下表对照,可得出待测过滤器滤膜的实际孔径。 3.1.4 判断标准 待测过滤器起泡点压力应大于或等于下表所示孔径所对应压力数值: 表1.过滤器滤膜孔径与起泡点压力对照表 3.1.5.实验结果 表2.滤器的起泡点实验结果

微孔滤膜的材质、品种和规格

微孔滤膜的材质、品种和规格 (1)纤维素酯类如二醋酸纤维素(CA);三醋酸纤维素(CTA);硝化纤维素(CN);乙基纤维素(EC);混合纤维素(CN-CA)等。其中混合纤维素制成的膜,是一种标准的常用滤膜。由于成孔性能良好,亲水性好,材料易得且成本较低,因此,该膜的孔径规格分级最多,从0.05~8um,约有近十个孔径型号。该膜使用温度范围较广。可耐稀酸。不适用酮类、酯类、强酸和碱类等液体的过滤。 (2)聚酰胺类如尼龙6(PA-6)和尼龙(PA-66)微孔膜。该种也具有亲水性能。较耐碱而不耐酸。在酮、酚、醚及高分子量醇类中,不易被腐蚀。孔径型号也较多。适用于电子工业光刻胶、显影液等的净化。 (3)聚砜类如聚砜(PS)和聚醚砜(PES)微滤膜。该类膜具有良好的化学性和热稳定性,耐辐射,机械强度较高,应用面也较广。 (4)含氟材料类如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四氟乙烯膜(PTFE)。这类微滤膜,都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适合在高温下使用。特别是PTFE膜,其使用温度为-40~260℃可耐强酸、强碱和各种有机溶剂。由于具有疏水性,可用于过滤蒸气及各种腐蚀性液体。 (5)聚碳酸酯和聚酯类主要用于制核孔微孔膜。核孔膜孔径非常均匀,一般厚度为5~15um。此膜的孔隙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因膜薄所以其流体的过滤速度与前叙的几种膜相当。但制作工艺较为复杂,膜价格高,应用受到限制。目前该核膜已能制成多种孔径价格。 (6)聚烯烃类如聚丙烯(PP)拉伸式微孔膜和聚丙烯(PP)纤维式深层过滤膜。该类微孔膜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耐酸、耐碱和各种有机溶剂。价格便宜。但该类膜孔径分布宽。目前的商品膜有平板式和中空钎维式多种构型。并具有多种孔径规格。 (7)无机材料如陶瓷微孔膜、玻璃微孔膜,各类金属微孔膜等。这是近几年来倍受重视的新的一族微孔膜。无机膜具有耐高温、耐有机溶剂、耐生物降解等优点。特别在高温气体分离和膜催化反应器及食品加工等行业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超滤膜市场调研及技术介绍

超滤膜市场调研及技术介绍 目录 一、世界膜技术回顾 (1) 二、国内超滤膜技术市场前景乐观 (5) 2.1国内超滤膜技术市场目前现状分析 (8) 2.2我国超滤膜技术市场应用与发展前景 (10) 三、技术篇 (11) 3.1、预处理系统 (11) 2、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12) 3、启动 (13) 4、运行 (14) 5、超滤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16) 6、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污染及清洗再生技术 (17) 7超滤膜污染的主要成因 (19) 8影响超滤过程稳定运行的因素分析 (20) (一)超滤透过通量 (20) (二)膜的寿命 (22) (三)膜的清洗和消毒 (22) 9超滤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3) 四、业界声音 (26)

超滤膜与微滤膜的市场分析和预测 (26) 据中国膜工业协会分析预测,2010年,我国膜市场需求将达200亿元,而且还将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近年来,随着膜分离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膜分离技术已成为水处理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超滤膜也逐步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废水回用等多个领域,在国内市场开始迅速增长。虽然相对于反渗透膜强大的市场占有率,目前超滤膜还没有形成较大的占据局面,但是在近两三年来,超滤膜开始快速增长,进入发展关键期。那么目前国内超滤膜技术现状如何?市场发展究竟受制于哪些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将来关注中国超滤膜市场的发展。 一、世界膜技术回顾 世界膜工业在2003年经历了公司的重组、裁员,甚至清算关闭和收购合并等许多挑战性的重大事件,然而大多数膜公司依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增长率达到了两位数。相对于通用工业分离业务的投资力度不大(这一点在美国尤其明显)的现状,在包括饮用水处理、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半导体制造、血液透析等关键市场以及新兴市场如废水再生、MBR相关污水处理和基于膜技术的燃料电池系统等,投

微孔滤膜过滤技术EOODS产品中心

Microfiltration Technology 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中美合资·杭州科诺过滤器材有限公司HANGZHOU ANOW WATER TREATMENT CO.,LTD. 目录(Catalogue)------------------ 2 1、纯化水(PW)膜过滤系统---------------------- 3 2、注射用水(WFI)膜过滤系统------------------- 4 3、大输液(LVP)膜过滤系统--------------------- 5 4、小针剂(SVP)膜过滤系统--------------------- 6 5、眼药液膜过滤系统---------------------------- 7 6、空气除菌膜过滤系统-------------------------- 8

三、配置与价格 注:1、过滤器的规格及滤芯的数量需根据厂家的实际产量而定; 2、终端绝对除菌过滤系统的清洗消毒可采用90°C左右的热水,在0.2MPa 的压力下进行,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根据自己的实际生产情况调节好过滤的流量和压力。终端绝对除菌膜过滤芯要求能进行完整性测试,能经受重复多次蒸汽杀菌和热水消毒。空气过滤芯需采用疏水性膜材料。膜过滤芯属一次性消耗品,当滤器前后压差超过0.2~0.3Mpa或纯化水的过滤出口流量达不到实际要求时,建议厂家更换滤芯。 三、配置与价格 备注:1、过滤器的规格及滤芯的数量需根据厂家的实际产量而定; 2、终端绝对除菌过滤系统的清洗消毒可采用90°C左右的热水,在0.2MPa 的压力下进行,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微孔滤膜在食品与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微孔滤膜在食品与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何国庆 胡 政 (浙江大学食品科技系,杭州,310029) 3第一作者:博士,教授。 收稿时间:2000-03-27,改回时间:2000-09-15 摘 要 介绍了微孔滤膜及其发展简史,对微孔滤膜在啤酒工业,黄酒和酱油的生产,萃取发酵以及在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关键词 微孔滤膜 食品工业 发酵工业 1 微孔滤膜及其发展简史 111 微孔滤膜的定义 膜分离技术是对液2液、气2气、液2固、气2 固体系中不同组分进行分离、纯化与富集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高技术。膜分离技术的核心是膜,由于膜涉及到许多物质和多种结构,也涉及到各种不同的用途,因此分类方法有多种,如按膜的性质分类,按膜的结构分类,按膜的用途分类及按膜的作用机理分类等等。若根据膜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别:(1)微孔滤膜(多孔膜),(2)均质膜(非多孔膜),(3)非对称型膜,(4)复合膜,(5)荷电膜,(6)液膜;若根据膜孔径大小范围进行分类,可分为:(1)反渗透膜,(2)超滤膜,(3)微孔滤膜[1~3]。所谓微孔滤膜(MFM ),是指孔径为0102~10μm ,可以分离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生物和微粒子的一种滤膜。它是用具有一定刚性和均匀性的纤维素酯或高分子聚合物制成。微孔滤膜表面均匀分布着许多微孔,每平方厘米有微孔107~1011个,固体物质仅占15%~35%(容积),其余为微孔所占孔隙,孔隙率相当总容积的65%~85%;折射指数1150~1151;自身无荧光醋酸纤维素(AC )和硝化纤维素(NC )滤膜,波长185~250nm ;介电常数45~50;电阻率约1010Ω?cm ;耐电强度约100kV/cm ,静电荷+013kV ,拉伸强度2314~7418kg/cm ,微孔滤膜为具有各向同 性三维空间网状结构。典型的微孔滤膜为微孔上下交错,多层叠置的海绵状多孔结构。以孔径110μm MFM 为例。叠置层数多至100层。虽然用气泡点压力法测出的最大孔径较大,但由于微孔上下交错叠置,使其通道实际有效直径减少,具有较好的截留效果。112 微孔滤膜的发展简史[4~7] 以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MFM 的现代过滤技术始于19世纪中叶,但对膜分离技术的系统研究始于本世纪。1907年Bechman 发表了第一篇系统研究微孔滤膜性质的报告,首先提出了用泡压法测滤膜孔径。1918年Zsimondy 等人最初提出了商业性生产硝化纤维滤膜的方法,并于1921年获得专利。1925年在德国哥丁根(G ottin 2gen )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滤膜公司———Sor 2torius GmBH 专门生产和经营滤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等国得到德国滤膜公司的资料,于1947年相继成立了工业生产机构,开始生产硝化纤维素滤膜,用于水质和化学武器的检验。1960年Leb 和Sourirajan 公布了著名的L 2S 膜制备工艺,从60年代开始逐渐出现了聚乙烯和醋酸纤维素等其它材质的滤膜,接着又出现了硝化纤维素和醋酸纤维素混和酯滤膜,它容易制备,性能优良,成为现在应用最广的MFM 类型。70年代前后是MFM 飞跃发展的时期,美、英、法、德、日本都有自己牌号的MFM ,纷纷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Millipore 公

反渗透膜的分类

反渗透膜一般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如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表面微孔的直径一般在0.5~10nm之间,透过性的大小与膜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有的高分子材料对盐的排斥性好,而水的透过速度并不好。有的高分子材料化学结构具有较多亲水基团,因而水的透过速度相对较快。因此一种满意的反渗透膜应具有适当的渗透量或脱盐率。反渗透膜应具有以下特征: (1)在高流速下应具有高效脱盐率 (2)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 (3)能在较低操作压力下发挥功能 (4)能耐受化学或生化作用的影响 (5)受pH值、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小 (6)制膜原料来源容易,加工简便,成本低廉。 反渗透膜的结构,有非对称膜和均相膜两类。当前使用的加仑膜材料主要为醋酸酸纤维素和芳香聚酰胺类。其组件有中空纤维式、卷式、板框式和管式。可用于分离、浓缩、纯化等化工单元操作,主要用于纯水制备和水处理行业中。 反渗透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薄膜分离技术,是依靠反渗透膜在压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进行分离的过程。要了解反渗透法除盐原理,先要了解“渗透”的概念。渗透是一种物理现象,当两种含有不同浓度盐类的水,如用一张半渗透性的薄膜分开就会发现,含盐量少的一边的水分会透过膜渗到含盐量高的水中,而所含的盐分并不渗透,这样,逐渐把两边的含盐浓度融和到均等为止。然而要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很长时间,这个过程也称为自然渗透。但如果在含盐量高的水侧,试加一个压力,其结果也可以使上述渗透停止,这时的压力称为渗透压力。如果压力再加大,可以使水向相反方向渗透,而盐分剩下。由此,反渗透除盐原理,就是在有盐分的水中(如原水),施以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使渗透向相反方向进行,把原水中的水分子压到膜的另一边,变成洁净的水,从而达到除去水中盐分的目的,这就是反渗透除盐原理。目前,反渗透膜如以其膜材料化学组成来分,主要有纤维素膜和非纤维素膜两大类。如按膜材料的物理结构来分,大致可分为非对称膜和复合膜等。在纤维素类膜中最广泛使用的是醋酸纤维素膜(简称CA膜)。该膜总厚度约为100μm,全表皮层的厚度约为0.25μm,表皮层中布满微孔,孔径约5一10埃,故可以滤除极细的粒子,而多孔支撑层中的孔径很大,约有几千埃,故该种不对称结构的膜又称为非对称膜。在反渗透操作中,醋酸纤维素膜只有表皮层与高压原水接触才能达到预期的脱盐效果,决不能倒置。非纤维素类膜以芳香聚酷胺为主要品种,其他还有聚呢喀酰胺膜,疆苯骈味哩膜,聚砜酰胺膜,聚四氟乙烯接枝膜,聚乙烯亚胺膜等等。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聚酰胺复合膜,是由一层聚酯无纺织物作支持层,由于聚酯无纺织物非常不规则并且太疏松,不适合作为盐屏障层的底层,因而将微孔工程塑料聚砜浇铸在无纺织物表面上。聚枫层表面的孔控制在大约150埃。屏障层采用高交联度的芳香聚酰胺,厚度大约在2000埃。高交联度芳香聚酷胺由苯三酰氯和苯二胺聚合而成。由于这种膜是由三层不同材料复合而成故称为复合膜。

微孔滤膜

微孔过滤膜有:混合纤维素滤膜(CA-CN)、格栅膜、硝酸纤维素(CN)、醋酸纤维素(CA)、尼龙(JN)等滤膜,其孔径范围在0.15-5.0微米之间,是精细过滤工序中的必备产品。 一、微孔过滤膜主要特点: 1、亲水性好、适用于PH3-10的液体过滤; 2、孔隙率高:70-80%,孔径分布均匀; 3、薄膜厚度:100-160μm; 4、滤速快、吸附少、无介质脱落; 5、外观呈白色,平整、光滑、无针孔。 二、不同材料微孔滤膜性能和应用一览表 材质符号主要性能应用 混合纤维素CA-CN ①孔隙率高,截留效果好 ②不耐有机溶液和强酸、 强碱溶液 ③性价比高。 ①实验室、小生产工艺中除菌、除微粒的过 滤 ②水体中大肠肝菌群的测定; ③2微米和5微米的滤膜还用于油料过滤。 格栅膜G/CA-CN 是在超净混纤膜上印上网格,以 方便对截留物计数,用于微粒、 细菌的检测,作为培养基组成份, 均匀准确,是实验室、质检部门 进行微生物检测的理想产品。 ①水体中大肠肝菌群的测定; ②医用工业中微生物的检测。 硝酸纤维素CN 对蛋白等生物大分子吸附力强①医学研究及诊断的细菌培养和生物工程 ②DNA-RNA杂交实验和检定; ③做液闪测定、放射性示踪物的超净制备 ④电泳、微量元素分析等。 醋酸纤维素CA 对蛋白吸附比较低; ①适用于低分子醇类、油脂类溶液的过滤 ②科研中特殊成分的分析测定 尼龙JN 耐碱性和有机溶液 聚醚砜PES 通量大、对蛋白吸附力较低

聚偏二氟乙 烯PVDF ①是疏水性膜,不吸潮,易恒重 ②能反复热压消毒,性能不变③ 质地薄、流速快④耐化学腐蚀、 耐氧化⑤酒精处理后变为亲水 膜。 ①醇、酸、烷烃、芳香烃、卤代烃等溶剂除 去微粒,提高试剂级别②空气中悬浮微粒的 净化和发酵工业中空气除菌,③油类中不溶 物的净化和固体微粒的重量分析④非特异 性蛋白的分离和提纯⑤水溶液的浓缩,化学 物质的分离和回收。 聚四氟乙烯PTFE 耐酸、碱性强聚丙烯PP 深层过滤 玻璃纤维膜BF 流速快、耐高温①空气污染监测; ②生物大分子沉淀物的过滤; ③滤膜前预过滤。 三、产品规格: 过滤精度(μm):0.15、0.22、0.45、0.65、0.8、1.2、2.0、5.0 四、使用方法: 1、清洗:使用前用蒸馏水清洗滤膜,然后在70-80℃蒸馏水中浸泡4小时,或在常温蒸馏水中浸泡12小时; 2、消毒:(本滤膜在出厂前未经消毒,因此使用前需作灭菌处理) 将清洗后的滤膜放入滤器中一起进行蒸汽热压灭菌处理120℃三十分钟,也可采用其它灭菌方法处理。 3、过滤液体时滤膜必须处于湿润状态,否则将影响过滤速度。 若因灭菌处理使滤膜呈干燥状态,需用无菌水润湿后使用。 五、运输与保存: ☆纤维素滤膜为易然品,在运输和贮存时要远离火源; ☆微孔滤膜必须在常温和相对湿度60%条件下避光保存, 若因干燥导致滤膜失水卷曲,则只须浸泡处理后即可使用。

分离膜的分类

气体分离膜的分类 成员:陈永涛,忽浩然,苗玉淇, 张岩磊,李龙飞

?气体膜分离过程是一种以压力差为驱动 力的分离过程,在膜两侧混合气体各组 分分压差的驱动下,不同气体分子透过膜 的速率不同,渗透速率快的气体在渗透侧富集,而渗透速率慢的气体则在原料侧富集。 ?气体膜分离正是利用分子的渗透速率差 使不同气体在膜两侧富集实现分离的。

分类 ?一:按照其化学组成 ?二:按膜组件分 ?三:按气体膜分离的机理分?四:按气体分离膜的应用分

按照其化学组成,气体分离膜材料可分为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和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1.高分子材料 在气体分离膜领域,早期使用的膜材料主要有聚砜、纤维素类聚合物、聚碳酸酯等。上述材料的最大缺点是或具有高渗透性、低选择性或具有低渗透性、高选择性,使得以这些材料开发的气体分离器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特别是在制备高纯气体方面,受到变压吸附和深冷技术的有力挑战。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拓宽气体分离膜技术的应用范围,发挥其节能优势,研究人员一直在积极开发兼具高透气性和高选择性、耐高温、耐化学介质的新型气体分离膜材料,聚酰亚胺、含硅聚合物、聚苯胺等就是近年开发的新型高分子气体分离膜材料。

2.无机材料 相对于有机高分子膜,无机材料由于其独特的 物理和化学性能,具有耐高温、结构稳定、孔径均一、化学稳定性好、抗微生物腐蚀能力强等优点。它在涉及高温和有腐蚀性的分离过程中的应用方面具有有机高分子膜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无机膜的不足之处在于:制造成本相对较高,大约是相同膜面积高分子膜的10倍;无机材料脆性大,弹性小,需要特殊的形状和支撑系统;膜的成型加工及膜组件的安装、密封(尤其是在高温下)比较困难。

微孔膜过滤器完整性测试操作规程

微孔过滤器完整性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1、准备工作 1.1 气源:测试现场需具经过滤后的压缩空气,并有减压阀及可微调的气用 阀门。 1.2 联接方式:气源应接在进口,观察瓶接在出口。 气源微孔过滤器进气阀(≤0.45μm孔径)微孔滤芯微孔过滤器出气阀观察瓶出现气泡压力 1.3 将需做起泡点滤芯放置滤器底盘紧固好,将滤器上盖安装好,关闭滤器进出口阀门,打开滤器上方压力表卡箍,取下压力表,向滤器内灌满合格的纯化水(疏水性滤芯灌满40%的异丙醇溶液),安装压力表并保证密封,润湿滤芯15分钟以上。 2、操作程序 2.1打开阀门,并开启压缩空气或氮气微调阀门,给滤器缓慢加压,缓慢加压到0.35㎏/㎝2,控制30S,观察滤器的气泡处。如筒体连接处及O型密封圈安装不严密或者滤膜没有被完全湿润,则将有连续气泡出现,这时应检查所有连接处或调换O型圈或重新湿润滤芯;若无气泡产生,则连续加压,直到在烧杯中观察有连续或稳定气泡出现,此时所显示压力即为最小起泡点压力。记录压力值,检查结束后,疏水性滤芯用纯化水冲洗,去除残留的异丙醇。 检查结果: 2、2可接受标准 2.2.1 亲水性过滤器 0.22μm最低起泡点压力:0.24 Mpa;0.45μm最低起 泡点压力:0.17Mpa; 2.2.2疏水性过滤器0.22μm最低起泡点压力:0. Mpa;0.45μm最低起泡点压力:0. Mpa; 2.3压力保持试验: 2.3.1将微孔滤膜过滤器用纯水充分浸湿后,逐步加大气体的压力至发泡点临界压力的80%,关闭进气阀门在规定的时间观察并记录压力的下降情况。 2.3.2. 可接受标准 2.3.2.1亲水性过滤器0.22μm 0.19Mpa 10min 内压降<5%

过滤膜的选择

过滤膜的选择 1.尼龙膜(Nylon) 特点:耐温性能良好,可耐121℃饱和蒸汽热压消毒30min,最高工作温度60℃,化学稳定良好,能耐受稀酸、稀碱、醇类、酯类、油类、碳氢化合物、卤代烃及有机氧化物等多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用途:电子、微电子、半导体工业水过滤、组织培养基过滤。药液过滤、饮料过滤、高纯化学制品过滤、水溶液和有机流动相的过滤的过滤。 2.聚偏氟乙烯膜(PVDF) 特点:膜机械强度高、抗张强度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蛋白吸附率低;具有较强的负静电性及疏水性;具有疏水和亲水两种形式。但不能耐受丙酮,DMSO,THF,DMF,二氯甲烷,氯仿等。 用途:疏水性聚偏氟乙烯膜主要应用于气体及蒸汽过滤、高温液体的过滤; 亲水性聚偏氟乙烯膜主要应用于组织培养基、添加剂等除菌过滤溶剂和化学原料的净化过滤,试剂的无菌处理,高温液体的过滤等。 3.混合纤维素酯 特点:孔径比较均匀,孔隙率高,无介质脱落,质地薄,阻力小,滤速快,吸附极小,使用价格成本低,但不耐有机溶液和强酸、强碱溶液。 用途:医药工业需热压灭菌的水针剂,大输液滤除微粒。 对热敏性药物(胰岛素ATP、辅酶A等生化制剂)的除菌,用0.45微米的滤膜(或0.2)溶液中微粒及油类不溶物的分析测定,及水质污染指数测定。应用于体细胞杂交和线粒互补预测杂种优势研究等科研部门。 4.聚丙烯 特点:无任何粘接剂,化学性能稳定,柔韧,不易破损,耐高温,能经受高压灭菌。无毒无味,耐酸碱。 用途:适用于制作各种粗、精滤器,折叠式滤芯。适用于饮料、医药等行业的板框压滤机滤膜。适用于反渗透膜,超滤膜的支撑及预处理。聚丙烯膜无毒性,可在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领域广泛应用;具疏水性,对气体过滤尤佳。5.聚醚砜(PES) 特点:醚砜材质的微孔滤膜,属于亲水性滤膜,具有高流率、低溶出物、良好的强度的特点,不吸附蛋白和提取物,对样品五污染。 用途:低蛋白质吸附及高药物相容性,专为生化、检验、制药以及除菌过滤装置而设计。 6.聚四氟乙烯(PTFE) 特点:最广泛的化学兼容性,能耐受DMSO,THF,DMF,二氯甲烷,氯仿等强溶剂。 应用:所有有机溶液的过滤,特别是其它滤膜不能耐受的强溶剂的过滤。

微孔膜过滤技术

微孔膜过滤技术 摘要 本文介绍了微孔滤膜的种类、微孔过滤膜的性质及检测、微孔过滤膜设备及其注意事项以及微孔过滤膜技术在生物化学和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孔滤膜;过滤技术;应用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微孔过滤膜 (1) 2.1微孔滤膜的优点及种类 (1) 2.2微孔滤膜的制备 (3) 2.3微孔滤膜的性质与检测 (3) 第三章微孔膜过滤设备 (5) 3.1设备 (5) 3.2过滤操作与注意事项 (6) 第四章微孔膜过滤的应用 (7) 4.1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 (7) 4.2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9) 第五章结论 (10) 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前言 微孔膜过滤又称精密过滤,主要用于分离亚微米级颗粒,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离分析微细颗粒和超净除菌的手段。微孔膜过滤技术因其独特的优点已逐渐取代许多经典手段而成为独立的分离和分析方法,其适应性很强。 微孔滤膜孔径在0.025~14μm范围内,操作压力在1~10磅/英寸2之间。 孔径为0.01~0.05μm的膜可以截留噬菌体、较大病毒或大的胶体颗粒,可用于病毒分离。 孔径为0.1μm的膜用于试剂的超净、分离沉淀和胶体悬液,也可模拟生物膜。 孔径为0.2μm的膜用于高纯水的制备、制剂除菌、细菌计数、空气病毒定量测定等。 孔径为0.45μm的微孔滤膜用的最多,常用来进行水的超净化处理、汽油超净、电子工业检查、注射液的无菌检查、饮用水的细菌检查、放射免疫测定、光测介质溶液的净化以及锅炉水中Fe(OH)3的分析等。 随着微孔膜过滤技术的发展,微孔滤膜的商品种类日益增多,用来制膜的材料也叫多,如纤维素、纤维素脂、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酰胺、丙稀腈/氯乙烯聚合物及聚碳酸酯,甚至玻璃纤维等。用各种材料以不同方法制造的微孔滤膜能够适应多种分离和测定的需要。目前,用于水处理的膜材料很多,不仅有疏水性聚合物如聚乙烯、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等[1~3]。还有亲水性聚合物如聚乙烯醇、聚砜等[4,5]。 第二章微孔过滤膜 2.1微孔滤膜的优点及种类 1.微孔滤膜的优点是: ①设备简单,只需要微孔滤膜和一般过滤装置便可进行工作。 ②操作简单、快速,适于同时处理多个样品。 ③分离效率高,重现性好。因膜孔径比超滤膜大,流速大大加快,且可在同一片微孔膜上进行分离、洗涤、干燥、测定等操作,所以不会因样品转移而导致损失。

超滤膜技术

超滤膜 中文名称:超滤膜英文名称:ultrafiltration membrane;hyperfiltration membrane 定义:膜状的超滤材料。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方法与技术(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超滤膜超滤膜,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0.001-0.02微米的微孔过滤膜。在膜的一侧施以适当压力,就能筛出小于孔径的溶质分子,以分离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粒径大于2~20纳米的颗粒。超滤膜是最早开发的高分子分离膜之一,在60年代超滤装置就实现了工业化。 简介 超滤膜的工业应用十分广泛,已成为新型化工单元操作之一。用于分离、浓缩、纯化生物制品、医药制品以及食品工业中;还用于血液处理、废水处理和超纯水制备中的终端处理装置。在我国已成功地利用超滤膜进行了中草药的浓缩提纯。超滤膜随着技术的进步,其筛选功能必将得到改进和加强,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也将越来越大。 产品结构 超滤膜的结构有对称和非对称之分。前者是各向同性的,没有皮层,所有方向上的孔隙都是一样的,属于深层过滤;后者具有较致密的表层和以指状结构为主的底层,表层厚度为0.1微米或更小,并具有排列有序的微孔,底层厚度为200~250微米,属于表层过滤。工业使用的超滤膜一般为非对称膜。超滤膜的膜材料主要有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砜、聚丙烯腈、聚酰胺、聚砜酰胺、磺化聚砜、交链的聚乙烯醇、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等等。 超滤膜过滤 采用超滤膜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方法为超滤膜过滤。超滤膜大多由醋酯纤维或与其性能类似的高分子材料制得。最适于处理溶液中溶质的分离和增浓,也常用于其他分离技术难以完成的胶状悬浮液的分离,其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 工艺特点 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可区分为超滤膜过滤、微孔膜过滤和逆渗透膜过滤三类。它们的区分是根据膜层所能截留的最小粒子尺寸或分子量大小。以膜的额定孔径范围作为区分标准时,则微孔膜(MF)的额定孔径范围为0.02~10μm;超滤膜(UF)为0.001~0.02μm;逆渗透膜(RO)为0.0001~0.001μm。由此可知,超滤膜最适于处理溶液中溶质的分离和增浓,或采用其他分离技术所难以完成的胶状悬浮液的分离。超滤膜的制膜技术,即获得预期尺寸和窄分布微孔的技术是极其重要的。孔的控制因素较多,如根据制膜时溶液的种类和浓度、蒸发及凝聚条件等不同可得到不同孔径及孔径分布的超滤膜。超滤膜一般为高分子分离膜,用作超滤膜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有纤维素衍生物、聚砜、聚丙烯腈、聚酰胺及聚碳酸酯等。超滤膜可被做成平面膜、卷式膜、管式膜或中空纤维膜等形式,广泛用于如医药工业、食品工业、环境工程等。

微孔滤膜的类型和使用

微孔滤膜的类型和使用 过滤溶剂,一般用溶剂过滤器+膜过滤 过滤样品,一般用针式过滤器 针式过滤器一般分过一次性和可换膜(有塑料/不锈钢2种),不过,考虑到使用的方便性,可换膜目前已经接近被淘汰边缘 一般的针式过滤器,膜直径为13mm,可以过滤0.5-2ml的样品,如果样品量更大,还有25mm的 目前,国产的针式过滤器,根据膜的材质一般分为有机相和水相2种,有机相为聚砜膜,水相为纤维素膜,水相不能过滤纯有机相或者水/有机混合相溶剂,有机相其实也可以过水相,就是速度比较慢,压力有点高 膜的孔径有0.45um(有时也标注0.5um)和0.2um(有时标注为0.22um) 进口的针式过滤器的膜材质就五花八门了,目前比较多见的是聚丙烯PP和尼龙Nylon66膜,还有兼容性最好的,是PTFE的,不过相应的价格最贵,具体需要选择哪种材质,要跟您的供应商需求一下技术支持 1、为什么溶剂和样品要过滤? 溶剂和样品过滤非常重要,它会对色谱柱、仪器起到保护作用,消除由于污染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色谱柱:由于填料颗粒很细,色谱柱内腔很小,溶剂和样品中的细小颗粒会使色谱柱和毛细管容易堵塞。 仪器:溶剂和样品中的细小颗粒会增加进样阀的堵塞和磨损,同时也会增加泵头内的蓝宝石活塞杆和活塞的磨损。 样品过滤头的类型:

30mm内径:适用于大进样量的过滤,由0.2μm和0.45μm两种规格,材料有纤维素,醋酸纤维,聚四氟乙烯。处理样品体积少于50μl。 13mm内径:适用于范围广的过滤,由0.2μm和0.45μm两种规格,材料为纤维素。 3mm内径:适用于小进样量的过滤,由0.2μm和0.45μm两种规格。处理样品体积为7μl。 滤膜类型: 聚四氟乙烯滤膜:适用于所有溶剂,酸和盐,并无任何可溶物。 醋酸纤维滤膜:不适用于有机溶剂,特别适用于水基溶液,推荐用于蛋白质和其相关样品。 尼龙66滤膜:适用于绝大多数有机溶剂和水溶液,可用于强酸,70%乙醇、二氯甲烷、不适用于二甲基甲酰胺。 再生纤维素滤膜:具有蛋白吸收低,同样适用水溶性样品和有机溶剂。 滤膜过滤,分清有机相(脂溶性)和水相(水溶性)滤膜。 有机相滤膜:过滤有机相,过滤水溶液时流速低或者不动。 水相滤膜:只能过滤水溶液,过滤有机相溶液时,滤膜会溶掉,溶有滤膜的溶剂严禁进入HPLC。 混合流动相,如需要混合后过滤,首选有机相滤膜。

微 孔 滤 膜

微孔滤膜 一、水系膜混合纤维素酯CN-CA 特性 孔径均匀,孔隙率高,截留率高,无介质脱落,质地薄,阻力小,滤速快,成本低,但不耐有机溶液及强酸强碱。 应用 1、实验,饮用水、地表水、井水等小生产工艺中除菌、除粒的过滤,属实验室耗材 2、水体中大肠肝菌群的测定 3、2微米和5微米的滤膜还用于油料过滤。,为样品前处理过滤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滤膜之一。 二、尼龙膜(聚酰胺NYLON) 特性 耐温性能好,可耐121°C,饱和蒸汽高压消毒30分钟,最高工作温度60°C,化学稳定性好,能耐稀酸稀碱等多种有机无机化合物、溶剂。天然的亲水性。 应用 适用于电子、微电子、半导体工业水过滤,组织培养基、药液、饮料、高纯化学品、水及有机溶液流动相的过滤。 1、液体澄清与除菌及微粒的滤除 2、电子工业中光致抗蚀剂的过滤 3、各种溶剂和药液的过滤 三、PVDF膜(聚偏二氟乙烯) 特性 膜机械强度高,抗张强度好,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及化学稳定性,蛋白吸附极低,具较强的疏水性。 ①是疏水性膜,不吸潮,易恒重 ②能反复热压消毒,性能不变 ③质地薄、流速快 ④耐化学腐蚀、耐氧化 ⑤酒精处理后变为亲水膜。 应用 气体及蒸汽过滤,高温液体过滤,组织培养基,添加剂等除菌过滤,溶剂和化学原料净化过滤。 ①醇、酸、烷烃、芳香烃、卤代烃等溶剂除去微粒,提高试剂级别 ②空气中悬浮微粒的净化和发酵工业中空气除菌 ③油类中不溶物的净化和固体微粒的重量分析 ④非特异性蛋白的分离和提纯 ⑤水溶液的浓缩,化学物质的分离和回收 四、PTFE(聚四氟乙烯) 特性 具有广泛的化学兼容性,耐温性好,抗强酸强碱,化学腐蚀性较强的溶剂及氧化剂。具有亲水和疏水两种属性 应用 化工、医药、环保、电子、食品、能源等领域,几乎能过滤所有的有机溶液。 ①亲水性强酸和强碱的澄清过滤,高温液体的过滤,特殊化学试剂的过滤 ②疏水性空气和气体澄清过滤

膜结构的三种分类

常州泽拉膜结构厂-常州景观棚,常州停车棚,膜结构雨棚,常州膜结构 膜结构的三种分类 膜结构建筑是21世纪最具代表性与充满前途的建筑形式。它打破了纯直线建筑风格的模式,以其独有的优美曲面造型,简洁、明快、刚与柔、力与美的完美组合,呈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给建筑设计师提供了更大的想象和创造空间。膜结构的分类有很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种:骨架式膜结构 骨架式膜结构是以钢构或是集成材构成的屋顶骨架,在其上方张拉膜材的构造形式,下部支撑结构安定性高,因为屋顶造型比较单纯,开口部不容易受限制,而且经济效益高,所以它广泛的适用于任何大,小规模的空间。 第二种:张拉式膜结构 张拉式膜结构以膜材、钢索及支柱构成,利用钢索与支柱在膜材中导入张力以达到安定的效果。除了可以实践而且还具有创意,除了具有创新且美观的造型外,也是最能展现膜结构精神的构造形式。大型跨距空间也多采用了以钢索与压缩材构成钢索网来支撑上部膜材的形式。因此施工精度要求高,结构性能强,而且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所以造价略高于骨架式膜结构。 第三种:充气式膜结构 充气式膜结构是将膜材固定于屋顶结构周边,利用送风系统让室内气压上升到一定压力后,使屋顶内外产生压力差,以抵抗外力,因为利用了气压来支撑,及钢索作为辅助材,无需任何梁,柱支撑,可以得到更大的空间,施工快捷,经济效益高,但是需要维持进行24小时送风机运转,在持续运行以及机器维护费用的成本上都是比较高。 我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由于国大人多,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要建造更多更大的体育、休闲、展览、航空港、机库等大空间和超大空间建筑物的需求十分旺盛,而且这种需求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超过许多发达国家。这是我国空间膜结构领域面临的巨大机遇。

滤膜知识

样品及流动相过滤滤器及滤膜选择指南 一.过滤的重要性 由于色谱系统的精密性和对结果分析的准确性要求,对样品的过滤显得尤为重要。 过滤可以保护色谱系统和色谱柱,延长柱子的使用寿命,改善数据的精确度。过滤可以消除由于摩擦产生颗粒而引起的压力波动和无规律的杂质引起的基线波动。可以消除由于存在气泡对检测系统的干扰。因此通常采用微孔滤膜(Membrane)来过滤流动相,使用针头滤器(Filter)来过滤样品。 二.滤膜的相关参数及常识 1.绝对孔径:绝对孔径等级是指通过在十分严格的测试条件下100% 截留下某种特定尺寸的挑战菌来区分孔径。必须指明的条件里有:测试有机体(或分子)尺寸及浓度,测试压力和检测法。 2.空气通量:为测量空气通过滤器之一种方法。即在不同的压力、不同的孔率和不同滤器面积情况下,空气所流过的流量。 3.气泡点:在微孔滤膜行业中,使用特定液体浸湿滤膜,并在特定温度下,所须排挤出滤膜孔中液体的最小压力之称。 4.过滤器功效:过滤器在其特定压力下,以其过滤总量和阻碍微粒大小定义其过滤功效。一般来说,阻碍程度及压力越低时,过滤器的功效越大。 5. 滤材寿命:在特定操作条件下,过滤器的最长使用时间。它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过滤液的性质,操作温度,过滤材质的选择等。 6.亲水性:Hydrophilicity 的定义为亲水性,亲水性的滤膜通常有一层特殊化学层使得滤膜可以被水浸润; Hydrophobiity 是对水的斥力的一个参考。疏水性滤膜很少完全不吸水。在观察上可目视小水液滴停留在滤膜的表面而不会被表面吸附而扩散成水面。疏水性的大小取决于滤材的孔径和滤膜原料的特性。 7.流率和流量:流率是在特定温度及压力下单位时间内过滤液通过滤膜的总量。流率与滤膜表面性质有密切关系。流率和通量是滤材和设计性能的二个重要参数。这种性能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粘性:粘度决定了液体流动的难易。液体的粘度越高(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流率越低。而要达到相同流率时所需的压力越高。 2)压力差:过滤中进口与出口的压力差,当滤器的满负荷时,过滤压力差增大。 3)孔率:是指滤膜上所有孔的体积占全部滤膜体积的比例。通常滤膜有50-90% 孔面积,流率与膜的孔率有直接的关系。 三.选择滤膜滤头要考虑的因素 微孔滤膜的主要功能是从气相或者液相中截留微粒,细菌及其他杂质,以达到分离,净化,提纯的目的。因此选择滤膜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反光膜常用分类

反光膜常用分类 B/T 18833-2012《道路交通反光膜》(旧规范名为《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在2013年6月1日正式实施。对每天画标志标线的所谓交通工程师来说,变化最大的,就是反光膜的分类方法由“按级别分类”改为了“按类型分类”。 一、先看一下旧规范(GB/T 18833-2002)中是如何“分级“的: 1反光膜的分类 1.1 反光膜按其不同的逆反射原理,可分为玻璃珠型和微棱镜型两类。 1.2 反光膜按其不同的结构,可分为棱镜埋入型、密封胶囊型和微棱镜型三类。 1.3反光膜按其不同的你反射性能,可分为五个等级:一级反光膜为微棱镜型反光膜;二级反光膜为密封胶囊型反光膜,通常称高强级反光膜;三级反光膜为透镜埋入型反光膜,通常称超工程级反光膜;四级反光膜为透镜埋入型反光膜,通常称工程级反光膜;五级反光膜为透镜埋入型反光膜,通常称经济级反光膜。 二、再来看一下新规范(GB/T 18833-2012)中是如何“分类“的: 2 分类 2.1 反光膜按其逆反射原理,可分为玻璃珠型和微棱镜型。 2.2 反光膜按其光度性能、结构和用途,可分为以下7种类型: a)Ⅰ类——通常为棱镜埋入式玻璃珠型结构,称工程级反光膜,使用寿命一般为7年,可用于永久性交通标志和作业区设施; b)Ⅱ类——通常为透镜埋入式玻璃珠型结构,称超工程级反光膜,使用寿命一般为10年,可用于永久性交通标志和作业区设施;

c)Ⅲ类——通常为密封胶囊式玻璃珠型结构,称高强级反光膜,使用寿命一般为10年,可用于永久性交通标志和作业区设施; d)Ⅳ类——通常为微棱镜型结构,称超强级反光膜,使用寿命一般为10年,可用于永久性交通标志、作业区设施和轮廓标; e)Ⅴ类——通常为微棱镜型结构,称大角度反光膜,使用寿命为10年,可用于永久性交通标志、作业区设施和轮廓标; f)Ⅵ类——通常为微棱镜型结构,有金属镀层,使用寿命一般为3年,可用于轮廓标和交通柱,无金属镀层时也可用于作业区设施和字符较少的交通标志; g)Ⅶ类——通常为微棱镜型结构,柔性材质,使用寿命一般为3年,可用于临时性交通标志和作业区设施。 不难看出,新规范在分类上分的更细,给出的信息更多(比如使用年限,适用范围),这在做工程设计时会让工程师有更多的针对性。但是,该如何使用呢? GB 50688-2011《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中给出了各级道路标志使用反光膜的等级范围:三、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的标志应采用一级~三级反光膜,在曲线段或其他危险路段应采用二级以上反光膜。城市次干路及以下等级道路的标志应采用四级及以上的反光膜。 规范更新了,那改用哪一类反光膜呢?不妨把新旧规范的分类放到一起进行一下对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