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情绪管理)第八章情绪与情感最全版

(情绪管理)第八章情绪与情感最全版

(情绪管理)第八章情绪与情感最全版
(情绪管理)第八章情绪与情感最全版

(情绪管理)第八章情绪与

情感

第八章情绪和情感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情绪、情感、,了解情绪、情感的关系、功能和种类,掌握挫折产生的原因及挫折对人心理的积极、消极影响,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如何进行心理调试。

教学重点: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2.情绪的种类

3.挫折

教学难点:1.情绪、情感的关系

3.挫折心理和调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等

课时安排:6

第壹节情绪、情感概述

壹、情绪、情感的概念

(壹)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情绪、情感作为壹种主观体验,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壹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在主客体关系中不是任何客观事物都能引起人的情绪、情感体验,只有当它和我们的需要、愿望、观点联系起来的时候,才能引起情绪、情感反映。

(二)情绪和情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1)情绪和生理需要相联系,人和动物共有。情感和社会需要相联系,人所特有。

(2)情绪常用于表达感情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大的情景性、短暂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

(3)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的表现,且伴有机体的变化。情感比较深沉、内隐,始终在意识支配的范围内进行。

(4)在儿童情感发展中,情绪出当下前,情感表当下后。

2.联系

(1)人所具有的高级情感可能以鲜明的爆发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壹种情绪。

(2)和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由于社会内容的改变而改变了它原始表现形式上升为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能够区分的,它们各自有特定的含义,但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在

现实具体人身上常常交织在壹起,很难严格区分。

二、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壹)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

随着情绪情感的发生,有机体会产生壹系列的生理变化,这主要表当下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腺体活动的变化上。这些变化可作为情绪状态变化的客观指标。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呼吸的频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人平静时平均每分钟呼吸20次,高兴时每分钟呼吸17次,悲伤时每分钟呼吸9次,愤怒时每分钟呼吸40次,恐惧时每分钟呼吸高达64次。心血管系统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也会发生壹系列变化。人在愉快和满意时,心跳正常,血管舒张;惊恐时,心跳加速加强,血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人在羞愧时面红耳赤,气愤时脸色铁青,就是由于面部血管的舒张和收缩造成的。消化系统的活动也会随情绪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人在愉快时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会加强,消化系统的功能会提高;人在悲伤时,胃肠蠕动功能下降,消化液分泌减少,造成食欲减退。不同情绪也会引起泪腺、汗腺分泌的改变,如高兴激动或悲伤时禁不住流泪;羞愧时汗流满面;恐惧时出壹身冷汗。

由于情绪和情感发生时,总要引起壹系列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所以情绪和情感和人的健康密切相关。乐观开朗、心情舒畅能促使各种内脏功能正常运转,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而不良情绪情感状态,则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使人得病或病情加重。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极度紧张和过分激动的情绪对人身心健康十分有害,甚至可危及人的生命。

(二)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

当情绪情感发生时,不仅身体内部器官有壹定变化,而且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姿态也会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称为表情,即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人的表情极其丰富,主要表当下三个方面:

1.面部表情:是指由面部肌肉和五官的变化所表示的情绪状态。如愉快时面肌横伸,面孔较短;不愉快时面肌纵伸,面孔较长。眉也是表现面部表情的主要部位,展眉表示欢欣;皱眉表示愁苦;扬眉表示得意;竖眉表示愤怒;低眉表示慈悲。嘴也参和表情动作,哭和笑是面部表情最明显的表现,哭和笑都离不开嘴的动作。在面部表情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目光的运用。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谓“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瞠目结舌”、“怒目而视”都是说不同的目光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姿态表情:是指借助全身姿态和四肢活动来表达情绪和情感。例如常常用扬头表示高傲;点头表示赞同;摇头表示反对;垂头表示丧气。从全身姿态见,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恐惧时不寒而栗;悔恨时捶胸顿足;惊慌时

手足失措。有些成语如卑躬屈膝、趾高气扬、正襟危坐、呆若木鸡等,都是用来形容伴随情绪情感所产生的体态变化。

3.言语表情:是指由言语的音调、音色、节奏、速度等方面的变化所表示的情绪状态。如悲哀时语调低沉,语速缓慢,语音高低差别不大;喜悦时,语调高昂,语速较快,语音高低差别较大,音色悦耳;恐惧时,音调高尖急促,声音刺耳颤抖。根据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的研究,在许多场合,“怎么说”,也就是说话时运用怎样的语气、语调往往比“说什么”更为重要。俗话说“听话听音”,比如说“这是怎么回事”这句话,既能够表示和颜悦色的疑问,也能够表示指责和鄙视。据研究,人在说谎时的音调比说真话时要高壹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会觉得说话深沉的人更诚实和稳重壹些。

三、情绪情感和认识过程的关系

(壹)区别

1.认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情绪情感则是对客观事物和人的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2.认识过程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绪情感则是通过主观体验来反映客观事物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3.认识过程的发生和改变在壹定程度上具有随意的性质,而情绪情感的发生、改变则具有不随意性。

(二)联系

1.认识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

2.情绪和情感也影响认识过程。人的情绪情感不仅以认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的认识过程。壹般来说,积极的情绪情感对认识活动具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情感对认识活动具有阻碍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情感可使人产生超强的记忆力、活跃的创造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而焦虑不安、忧郁苦闷、愤怒等不良情绪,则会降低智力活动,影响认识活动的效率。

四、情绪、情感的功能

人的活动是受理智支配的,仍是受情绪支配,正统派的哲学家大多认为理智是好的,人的活动是受认识支配的,只有动物的活动才受情绪支配,认为情绪是不好的,要克制情绪,按理智办事,非正统派的哲学家认为,人和动物壹样,活动的动力是情绪,理智是情绪的工具,情绪是主,理智是辅,在心理学史上就有这俩派,这个问题具体化就是情绪情感的功能问题。

(壹)影响体能的功能

情绪的变化能引起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从而达到增力或减力的作用。情绪发生时,循环、呼吸、腺体分泌等系统都是互相配合的,这对于我们的活动起积

极的应激作用,使人和动物能应付环境中的紧急变化,这就是情绪的增力作用。但情绪有时确实对我们的活动起壹些消极的作用,例如,考试时紧张把本来知道的忘了。在情绪激动时,人不能很好地冷静下来思考问题,有的杀人犯平时知道杀人偿命,但在情绪过于激动的时候,就难以克制,犯罪伏法。人在很着急或很生气的时候,有时会浑身发抖,大脑壹片空白。

(二)信号交往功能

情绪、情感是人的思想意识的自然流露,情绪的各种表现都有壹定的信号意义,凭着表情,彼此能够相互了解,达到交往的目的,如眉目传情、暗送秋波。在某种意义上讲,表情比语言更重要,因为有些心理状态无法用语言表达,有的能用语言表达的反而不如用表情表达效果好。

(三)感染功能

情绪情感的感染功能是指个体的情绪情感能够感染别人,使别人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形成和之相应的情感。在壹定情景下,人的情绪会不自觉地受到影响和感染,而产生共鸣现象。例如在壹片欢乐的气氛中,人的愉快心情会油然而生。演员演戏时也能使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主人翁的悲惨遭遇能赢得观众的同情和眼泪。

(四)调节功能

是指情绪、情感对行为或活动具有支配的作用,且指引和维持行为的方向。

五、情绪、情感的种类

(壹)情绪的种类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情绪状态

1.心境

心境是比较微弱、平静、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它不是关于某壹特定事物的体验,而是由壹定的情境唤起后在壹段时间内对各种事物态度的体验。壹个人的某种心境壹旦发生,常常会以同样的情绪状态见待周围的壹切事物,使自己的壹切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影响着人的全部行为表现。例如在舒畅的心境下,会觉得事事顺心,处处快乐。在悲伤心境中,壹切都令人烦恼。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说的就是对于同壹件事,不同心境的人体验是不相同的。

心境的引起有多方面原因,有时由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如活动的成败、工作的顺利和否等;有时由往事引起;有时由身体的某种状态引起;自然环境也是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如见到优美的自然环境、温度等。除此之外,每个人仍有自己独有的稳定的心境,有的人经常处于朝气蓬勃的心境中,乐天派;有的人

整日愁眉苦脸。

心境对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心境能使人更好地发挥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有益于健康。不良的心境则会使人消极颓废,降低工作效率,有损于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培养积极心境,防止消极心境。

2.激情

激情是壹种爆发式的、猛烈的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在激情的状态下,人的内脏器官、腺体和外部表现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暴怒时,肌肉紧张、面红而赤、语言粗犷,绝望时,目瞪口呆、面色苍白,狂欢时,手舞足蹈,悲痛时,木然不动,涕泪交加。引起激情的原因很多。首先,对人具有重大意义的突发事件能够引起激情。如重大的喜讯、亲人的亡故等。其次,对立意向的冲突或过度的兴奋和抑制也容易引起激情,如对某种痛苦忍耐过久,抑制过度,壹旦爆发出来,就会成为十分强烈的、难以控制的激情。此外,激情的发生仍和壹个人的修养程度有关。那种缺乏教养、不讲礼貌或患有歇斯底里症的人,能够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引起激情的爆发。

激情对人的活动有很大的影响。积极的激情常常能调动人身心的巨大潜力,成为激励人行为的强大动力。而消极的激情则会使人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认识范围缩小,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作出壹些鲁莽的行为,甚至铸成千古之恨。当然消极的激情也且非不可控制,事实证明,人能意识到自己的激情状态,且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控制激情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尽量避开引起激情的环境刺激。其次是转移注意力,干壹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再次是合理地有节制地发泄。此外,仍能够借鉴前人的经验,由发怒转为发奋。如生活中遭到挫折时,受到他人讽刺嘲笑,心中不平时,要化愤怒为力量,变压力为动力,发奋图强,做生活的强者。当然,控制激情最根本的方法仍在于加强思想修养。

3.应激

应激是在突然出现的异常情况下所产生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有俩种表现:壹种是急中生智。此时,应激引起的身心紧张,可使个体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调动全身力量迅速而及时地作出决定,解决当前的紧急问题。在这种应激状态下,人的思路清晰,反应迅速,判断准确,动作有力,能够化险为夷,做出平时做不到的事情。另壹种是惊慌失措。此时应激状态会导致人的生理和行为的急剧变化,心率过速,呼吸急促,血压升高,行为紊乱,动作失调,不知所措,语无伦次,张口结舌。在心理上,由于事先没有预料造成思维混乱、知觉、记忆错误,注意的转移发生困难,有些人在应激状态下,

会全身发生抑制,呆若木鸡,有的人由于身体机能失调,发生休克现象。

但在中等强度的应激状态下,不但不会出现上述情况,仍会使思路清晰、精确灵敏,比如即兴演讲,可能比精心准备的效果仍好;见义勇为就表现出应激的积极作用。

(二)情感的种类

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情感按其内容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道德感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绪体验,热爱祖国、对自己祖国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对阶级敌人的仇恨等。

2.理智感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如求知感、惊讶感、怀疑感、坚信感、满意感等。

3.美感

美感是由审美需要和观念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究竟什么是美,目前没有统壹的标准,有些说法能够作为参考,有人说,美是真的形象化,美是丑的巧妙的化身,美是善的形象化。

第二节挫折

挫折是壹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挫折,高考落榜、情场失意、朋友背叛、家庭变故、事业失败、病魔缠身,随处可见的大大小小的挫折,都会引起人们内心的紧张和震撼,能够肯定的说,人人都遭受过或大或小、各种各样的挫折,领教过挫折给人带来的震撼,品尝过不同挫折的滋味。

壹、什么是挫折

挫折是指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阻碍和干扰,使其需要和愿望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消极的情绪反应。包括挫折情境和挫折感受。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壹)外部因素:是由于外界事物和情况给人带来阻碍和干扰。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三个方面。

1.自然因素:包括非人为力量所造成的时空限制、天灾地变等因素,它往往是人力所无法控制和避免的,如人世间的生老病死和无法预料的自然灾害、各种事故、等。

2.社会因素: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遭受的人为因素的限制而引起的。如

政治上遭受迫害、正义得不到伸张、不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和别人产生隔阂等。

3.经济因素: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使个人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

(二)内部因素

1.个体生理条件限制

由于个体生理上的缺陷、疾病及容貌、身材等方面影响目标的实现。由于个体生理条件的限制,无论他们怎样努力,其成功的可能性也比壹般人小的多,在这种情况下,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环境和认识自己是很重要的。

2.动机冲突

同时产生俩个或俩个之上的动机,都是人所急需达到的,但由于某种条件的限制,二者不可得兼,必舌其壹,如亲情和爱情、家庭和事业、金钱和健康等。

3.能力和愿望的矛盾

指个体期望过高,能力不够而招致的挫折,如“夸父追日”。

三、挫折反应

人壹旦遭受挫折,便会作出各种各样的反应。有的情绪反应强烈、有的则不明显,有的则以变相的行为表现出来,有的则以积极的方式来对待。总之,人在遭受挫折后,或强或弱、或明或暗、或隐或现、或意识到或意识不到,都会作出壹定的反应。

(壹)情绪性反应

1.攻击

这是情绪反应中最常见的壹种。个体遭受挫折后,常引起愤怒的情绪,为了把愤怒的情绪发泄出去,可能有过激的举动,而表现为攻击性的行为。方式有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

2.冷漠

这是和攻击行为相反的行为反应,冷漠且非不包含愤怒的情绪,只是把个体愤怒暂时压抑,以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已,这种现象表面上冷淡退让,内心深处往往隐藏着很深的痛苦,是壹种受压抑的情绪反应,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容易出现这种反应,长期遭受挫折或处境艰险而又没有改变的希望,或心理上恐惧不安或生理上痛苦难忍。

3.退化

指个体在遭受挫折后表现出和自己年龄和身份不相称的幼稚行为。退化的另壹种表现是受暗示性提高。

4.行为固着

个体受挫后,采取刻板的方式盲目重复某种无效的行为,以不变应万变。

5、逃避

有的人在遭受挫折后,往往不敢面对现实,而是放弃了原来所追求的目标,撤退到比较安全的地方,明哲保身。

6.自戕

如果挫折的打击来得太突然而沉重,受挫者承受能力又有限,此时如果得不到外力的帮助,就会自暴自弃,伤害自己的身体,甚至产生轻生的想法或行动。

(二)理智性反应

1.坚持目标、继续努力

当个体受挫后,发现自己追求的目标是现实的仍毫不动摇,继续努力,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达到预定的目标,许多科学发明和发现都是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坚持不懈最终获得成功的。

2.降低目标、改变行为

当壹种动机经壹再尝试仍不能成功,痛定思痛,换壹种方式实现目标,或把原定目标往下调整,退而求其次。

3.改换目标、取而代之

原定目标受挫后,用另壹种目标来代替,来驱散由于失败而带来的内心痛苦。

(三)个性的变化

在特定的条件下和具体情景中产生挫折,壹般都是短暂的,随着具体环境和条件的改变,所感受的紧张状态也就自然消失。但人们在生活中,有时会经历连续的挫折或是遭受特别重大的挫折,由此产生的紧张情绪和挫折反应在经常反复的出现后,某些行为反应就会固定下来,从而影响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辩论:挫折对人的影响是利大于弊仍是弊大于利?

四、挫折对人心理的影响

(壹)积极影响:

1.增强个体情绪反应的力量。

2.增强个体的容忍力。

3.提高个体的认识水平。

(二)消极影响:

1.影响个体实现目标的积极性

2.降低个体创造性思维水平

3.有损身心健康。

4.减弱自我控制力,容易发生行为偏差。

五、正确对待挫折

(壹)转移、升华

(二)合理宣泄

(三)自我补偿

(四)正视现实

(五)学会放松

(六)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七)多参加集体活动

思考题:

1.概念:情绪或情感、挫折

2.情绪、情感的种类有哪些?

3.以自己遇到的壹次挫折为例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谈壹谈挫折对人生的影响是利大于弊仍是弊大于利?该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第八章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习题答案

第八章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情绪情感:情绪与情感是指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道德感: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3.理智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满足与否相联系。 二、填空题 2.新生入园,班里有一个孩子哭,其他孩子也会莫名其妙地跟着哭,是因为 三、选择题 1. 在学前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这 A.学前儿童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的 B.学前儿童的意志力差 C.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还未形成 D.学前儿童的情绪是不稳定的 2.学前儿童从5岁左右开始特别喜欢提问,对回答结果十分关心,并由此相应产生愉快、满足或失望、不满等情绪。这表明此时期的学前儿童已明显出现了____C___。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自我效能感 3.(2013年真题)中班学前儿童告状现象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学前儿童( A )。 A.道德感的发展

B.羞愧感的发展 C.美感的发展 D.理智感的发展 四、判断题 1.幼儿是无忧无虑的。(×) 2.情绪产生的前提是需要的满足。(×) 3.学前儿童智力操作的最佳情绪背景是特别高兴的状态。(×) 4.学前儿童不存在情绪健康问题。(×) 5.学前儿童告状是孩子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6.拆卸玩具行为是学前儿童求知欲的表现。(√) 7.学前儿童很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8.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指的是游戏室的布置。(×) 9.新生儿期就有了各种情绪。(×) 五、案例分析 14.材料: 李老师第一次带班,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教研活动时,大班教师告诉她说中班幼儿确实更喜欢告状,但到了大班,告状行为就会明显减少。 (1)请分析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10分) (2)请分析打扮幼儿行为告状减少的可能原因。(10分) (1)中班幼儿由于道德感发展、希望引起教师关注、语言发展不完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等原因,导致经常出现“告状”行为。①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幼儿“告状”行为最主要的原因即中班幼儿道德感发展,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中班幼儿已经能够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中班幼儿会因为自己在活动中遵守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乐。此阶段幼儿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同时也开始关注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幼儿认为同伴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时,即会出现材料中所述的“告状”行为。 ②中班幼儿爱告状也有可能是为了引起教师的关注,吸引教师的注意力;在幼儿园里,幼儿向教师传达信息的渠道,一般都是通过告状,从而在告状中引起老师

道德法律与心理教育-第八章-大学生心理健康试题及答案

第八章大学生心理健康试题及答案 (参考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能力和人格 B.知情意和人格 C.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D.需要、动机与人格 2、大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表现为:() ①波动性与两极性①冲动性与爆发性①情绪的心境化①情绪的掩饰性 A.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①① 3、社会认知的过程可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具体包括:() A.社会知觉、理性抽象、归因 B.感性认识、理性抽象、综合归纳 C.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归因 D.感性认识、印象形成、综合归纳 4、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的。它起始于婴幼儿时期,萌芽于童年期,形成于青春期,发展于青年期,完善于成年期。自我意识的内容包括: A.本我、自我、超我 B.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C.主观我、客观我、理想我 D.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5、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主观需要时,人们就会产生满意、愉悦等内心体验;反之,如果客观事物没有符合人的主观需要时,就会产生不满、愤怒甚至憎恶等内心体验。可见,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好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反映的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 A.主观体验 B.态度体验 C.情感体验 D.内心体验 6、人类的基本情绪类型有四种,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喜、怒、哀、乐 B.喜、恶、爱、恨 C.喜、怒、哀、惧 D.酸、甜、苦、辣 7、情绪调节ABC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情绪本身并不是有诱发事件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其中B表示() A.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 B.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C.表示诱发性事件 D.以上都不对 8、情绪调节ABC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情绪本身并不是有诱发事件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其中A表示() A.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

道德法律与心理教育第八章大学生心理健康试题及答案

道德法律与心理教育第八章大学生心理健康试题及答案 道德法律与心理教育第八章大学生心理健康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能力和人格 B.知情意和人格 C.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D.需要、动机与人格 2、大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表现为:() ①波动性与两极性②冲动性与爆发性③情绪的心境化④情绪的掩饰性 A.①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3、社会认知的过程可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具体包括:() A.社会知觉、理性抽象、归因 B.感性认识、理性抽象、综合归纳 C.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归因 D.感性认识、印象形成、综合归纳 4、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的。它起始于婴幼儿时期,萌芽于童年期,形成于青春期,发展于青年期,完善于成年期。自我意识的内容包括: A.本我、自我、超我 B.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C.主观我、客观我、理想我 D.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5、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主观需要时,人们就会产生满意、愉悦等内心体验;反之,如果客观事物没有符合人的主观需要时,就会产生不满、愤怒甚至憎恶等内心体验。可见,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好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反映的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 A.主观体验 B.态度体验 C.情感体验 D.内心体验 6、人类的基本情绪类型有四种,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喜、怒、哀、乐 B.喜、恶、爱、恨 C.喜、怒、哀、惧 D.酸、甜、苦、辣 7、情绪调节ABC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情绪本身并不是有诱发事件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其中B表示() A.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 B.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C.表示诱发性事件 D.以上都不对 8、情绪调节ABC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情绪本身并不是有诱发事件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其中A表示() A.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 B.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C.表示诱发性事件 D.以上都不对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练习题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情绪与情感: 2、心境: 3、激情: 4、应激: 5、道德感: 6、理智感: 7、美感 二、填空: 1、人最原始的情绪有快乐、______、______和______。 2、根据情绪强度与持续时间,人的情绪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 3、人的高级的社会情感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心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和______。 5、激情的特点是______和______。 6、应激的特点是______和______。 7、我国现阶段的道德标准是________。道德感的核心是______和______。 8、小学生理智感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所学课程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9、美感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特点。 10、人类的基本情绪及表现方式是______的,而一些复杂的情绪和情感是后天的______和______的产物。 11、五爱教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情绪和情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功能。 三、选择题: 1、情绪与情感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反映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哪种情感体验()。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3、热爱真理、追求真理,获得成就喜悦感属于()。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4、情绪与情感是()关系的反映。 A、客观现实与人 B、人与人 C、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 D、生理与心理需要 5、出乎意料的紧张所引起的情绪状态称为()。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6、高兴时的手舞足蹈属于下列中哪种表情()。 A、面部表情 B、身段表情 C、言语表情 D、语调表情 7、情绪情感是在下列哪种心理活动基础上产生的()。

最新第八章 情绪、情感资料

第八章情绪、情感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导入:我有一条黑狗,它的名字叫抑郁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和特征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具有特殊的主观体验、显著的身体、生理变化和外部表情行为。 (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我们一直将情绪和情感作为一个统一的心理过程来讨论,但从产生的基础和特征表现上来看,二者有所区别。 首先,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哭、笑等情绪表现,而且多与食物、水、温暖、困倦等生理性需要相关;情是在幼儿时期,随着心智的成熟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多与求知、交往、艺术陶冶、人生追求等社会性需要有关。因此,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只有人才会有情感。 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情绪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又常随着场合的改变和人、事的转换而变化。所以,有的人情绪表现常会喜怒无常,很难持久。情感可以说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如对一个人的爱和尊敬,可能是一生不变的。因为如此,情感特征常被作为人的个性和道德品质评价的重要方面。 最后,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人在情绪左右下常常不能自控,高兴时手舞足蹈,郁闷时垂头丧气,愤怒时又暴跳如雷。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深沉而且久远,不轻易流露出来。 情绪和情感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们时常把情绪和情感通用。一般来说,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当人们干一件工作的时候,总是体验到轻松、愉快,时间长了,就会爱上这一行;反过来,在他们对工作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之后,会因工作的出色完成而欣喜,也会因为工作中的疏漏而伤心。由此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

心理学讲稿之第八章 情绪和情感

第八章情绪和情感 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学习情绪和情感的概念、相互关系以及情绪情感与认识的关系,情绪情感的表达,掌握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了解情绪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掌握调节情绪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情绪情感的概念以及与认识的关系,情绪情感的分类,情绪与心理健康 教学难点:情绪情感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练习 课时:3 具体内容: 情绪和情感是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并对认知过程产生重大影响,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正因为情绪、情感的普遍存在,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代就为学者们所关注,在人类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众多的学者逐步澄清了情绪情感的有关问题。这里,本章将讲述以下问题: 一、情绪情感的概述 二、情绪情感的种类 三、情绪健康与情绪调节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之为情绪情感。 情绪与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也是对现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当外界事物和人的需要相一致时,人们就会接纳该事物,并会对其产生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当客体和我们的需要不相一致时,就会对其产生否定的或消极的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反映的是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但不能把这种关系简单化,由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人的需要不同。因此,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可能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内心体验。同时,人们的信念、认知水平、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相同的事物也会引起不同的内心体验。情绪和个性的关系密切,人人都由有喜怒哀惧之情,这说明人类的情绪情感具有共性,但共性之中又有差异由于人与人之间在民族传统、阶级利益、生活遭遇、价值观、个性特征以及特定的心理状态等方面的不同,人们的情绪情感也往往是不同的。人的情绪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 教学要求: 1、了解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与情感、情绪情感与认知 的关系;表情的分类;情绪和情感的种类;情感的品质。 2、掌握焦虑对学习的影响;青少年情感发展的特点;教学中学生情绪的调节;青少年良好情 感品质的培养。 一、情绪和情感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思考:人为什么会产生喜、乐?而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怒和哀? 情绪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情感概念的关键词: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态度体验) 思考:什么是幸福?(根据情绪情感概念谈一谈对幸福的理解。) (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1、区别: ①情绪是与机体的生理或物质性需要能否满足相联系的体验,较低级,人和动 物共有;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或精神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较高级,人所特有。 ②情绪可由对事物单纯的感觉或知觉所直接引起,易随情景变化,不稳定;情 感则是由于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不易随情景变化,较稳定。 ③情绪易冲动,外显性强;情感不易冲动,较深沉而含蓄。 思考:愤怒——恨喜欢——爱 分别属于哪种心理现象? 2、联系: 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和内容,而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

(三)情绪情感与认知 没有认识,情绪与情感就无从产生;反过来,情绪与情感又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四)表情 情绪与情感发生时有其外部表现,这就是表情。人的表情极其丰富,主要分为三种: 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或动作表情、言语表情 教师可通过观察人的表情,了解人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举例说明。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种类 1.心境 一种强度较小,持续时间长的情绪状态。 喜、怒、哀、惧各种情绪都以心境的形式表现。其具有弥散性。 2.激情 一种强度较大,持续时间短、有明显外部表现的情绪状态。 狂喜、暴怒、激烈的悲痛、极度的恐惧都是激情状态。 激情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激情能催人向上,而消极的激情却对人产生不良影响。 3.应激 由意外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紧张情绪状态。 应激能使人的身体受到紧急动员,以应付突发事件,但时间过长,对人的心身健康十分不利。 (二)情感的种类 1.道德感:指人对自己和别人的思想言论、行为举止是否符号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

(情绪管理)第八章情绪与情感

第八章情绪与情感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情绪、情感、,了解情绪、情感的关系、功能与种类,掌握挫折产生的原因及挫折对人心理的积极、消极影响,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如何进行心理调试。 教学重点:1. 情绪与情感的含义 2. 情绪的种类 3. 挫折 教学难点:1. 情绪、情感的关系 3. 挫折心理与调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等 课时安排:6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情绪、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在主客体关系中不是任何客观事物都能引起人的情绪、情感体验,只有当它与我们的需要、愿望、观点联系起来的时候,才能引起情绪、情感反映。 (二)情绪与情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 区别 (1)情绪与生理需要相联系,人与动物共有。情感与社会需要相联系,人所特有。 (2)情绪常用于表达感情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大的情景性、短暂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 (3)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的表现,并伴有机体的变化。情感比较深沉、内隐,始终在意识支配的范围内进行。 (4)在儿童情感发展中,情绪出现在前,情感表现在后。

2. 联系 (1)人所具有的高级情感可能以鲜明的爆发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一种情绪。 (2)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由于社会内容的改变而改变了它原始表现形式上升为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可以区分的,它们各自有特定的含义,但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在现实具体人身上常常交织在一起,很难严格区分。 二、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一)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 随着情绪情感的发生,有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腺体活动的变化上。这些变化可作为情绪状态变化的客观指标。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呼吸的频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人平静时平均每分钟呼吸20次,高兴时每分钟呼吸17次,悲伤时每分钟呼吸9次,愤怒时每分钟呼吸40次,恐惧时每分钟呼吸高达64次。心血管系统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人在愉快和满意时,心跳正常,血管舒张;惊恐时,心跳加速加强,血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人在羞愧时面红耳赤,气愤时脸色铁青,就是由于面部血管的舒张和收缩造成的。消化系统的活动也会随情绪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人在愉快时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会加强,消化系统的功能会提高;人在悲伤时,胃肠蠕动功能下降,消化液分泌减少,造成食欲减退。不同情绪也会引起泪腺、汗腺分泌的改变,如高兴激动或悲伤时禁不住流泪;羞愧时汗流满面;恐惧时出一身冷汗。 由于情绪和情感发生时,总要引起一系列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所以情绪和情感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乐观开朗、心情舒畅能促使各种内脏功能正常运转,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而不良情绪情感状态,则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使人得病或病情加重。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极度紧张和过分激动的情绪对人身心健康十分有害,甚至可危及人的生命。 (二)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 当情绪情感发生时,不仅身体内部器官有一定变化,而且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姿态也会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称为表情,即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人的表情极其丰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情绪管理)第七章情绪与情感最全版

(情绪管理)第七章情绪与 情感

第七章情绪和情感 【考试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及俩者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情绪情感的俩极性表现以及俩者的种类,情绪理论,情绪情感的功能,尤其要掌握心境、激情、直激的概念,能根据具体事例来区分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熟悉情绪的机体变化和外部表现,需要的概念及其分类;正确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激奋水平和心理活.动的关系,情绪和学习效率之间的联系,情绪和心身健康的关系;熟悉情绪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能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和掌握情绪情感在教育中的应用,以及良好情绪的培养。 【大纲内容和重点】. 第壹节情绪和需要 壹、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壹种反映形式,产生的根源在于客观现实本身。 情绪和有机体的需要密切联系着,它是以需要为中介的壹种反映形式。客观世界的某些刺激且不能全都引发人的情绪,只有和人的需要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事物,才使人产生情绪体验。通常,那种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对象,会引起人的肯定的情绪体验(如满意、愉快、喜悦等);反之,那种妨碍或干扰某种需要得到满足的对象,则会引起否定的情绪体验(如不满意、痛苦、忧愁、恐惧、愤怒等)。 二,需要 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和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它通常表现为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壹种内心状态。 人既是壹个自然实体,又是壹个社会实体,且且是二者的统壹。作为自然实体,为了生存和

发展,必然依赖某些自然条件,如空气、水、食物等。作为壹个社会实体,其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群体、交往等社会条件。当个体缺乏某种依赖条件时,就会体验到“缺乏感”的心理状态。若这种状态被明显意识到,则称为愿望;若无明显意识,则称之为意向。所以,需要常常以壹种“缺乏感”被个体所体验着,且以愿望、意向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导致为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机。 三、需要的种类 按照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即从总的方面,能够把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生理需要是指和保持个体的生命安全和种族的延续相联系的壹些需要。社会需要是对维持社会发展所需求事物的反映。 按照需要的对象的性质,需要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所谓物质需要是指人对物质对象的需求,如对衣、食、住有关物品的需要,对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等等。在物质需要中,既有生理需要,又有社会需要。所谓精神需要是指人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求,如对知识的需要、对文化艺术的需要等。 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马斯洛(A.H.Maslow),美国心理学家,他认为,人的壹切行为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他根据需要的发展水平,把需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不同层次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梯级,最低层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他把人类的生理需要作为需要层次的基础或根本,只有这壹层次的需要满足了,才会出现高层次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当生理的需要得到壹定满足之后,安全需要就会随之而来。 3.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在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出现的。这种归属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思考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心理健康 一、名词解释: 心理健康人格障碍 二、判断题 三、简答题 1.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2.简述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困扰。 四、论述题: 大学生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来维护个人的心理健康? 第二章心理咨询 一、名词解释: 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 二、判断题 三、简答题 1.简述心理咨询的认识误区。 2.简述心理咨询服务的内容。 第三章认识自我 一、名词解释: 自我意识自卑理想自我 二、判断题 三、简答题 1.简述自我意识的内容。 2.简述大学生自我认识的途径和方法。 四、论述题 根据自己的个人成长经历,分析自己的优点及不足,提出一个自我完善的具体规划。 第四章人格优化 一、名词解释: 性格气质 二、判断题 三、简答题 1.简述自己的气质类型和特点。 2. 简述自己的性格类型和特点。

1.试论述如何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个性。 2.结合自我成长经历,谈谈如何优化自己的性格特点。 第五章好心情我做主———情绪管理 一、名词解释: 七情情绪 二、判断题 三、简答题 1.简述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2.简述不良情绪的危害。 3.简述不良情绪的控制和应对策略。 4.简述情商的内容及训练途径。 四、论述题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常常使用的情绪调节方法。第六章学会学习 一、名词解释: 学习建构主义高原现象动机 二、判断题 三、简答题 1.简述大学学习的特点。 2.如何克服学习中的高原现象? 3.如何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 四、论述题 根据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分析自己学习上存在的具体问题、表现及成因,提出改进和提高自身学习效率的对策。 第七章人际交往 一、名词解释: 人际关系 二、判断题 三、简答题 1.简述影响人际吸引的要素。 2.简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 3.简述良好沟通与不良沟通的区别。

心理学-第七章 情绪和情感

第七章情绪和情感 一、单项选择题 1.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2.情绪、情感的外在行为表现是()。 A.热情 B.表情 C.激情 D.心情 3.渴求知识的人得到一本好书会感到满意,无端遭到攻击会感到愤怒。这说明情绪的产生是以个体的愿望或()为中介的。 A.认知 B.意志 C.思维 D.需要 4.小明即将上考场,感觉心跳加速,有点微微出汗,这属于情绪情感的()。 A.主观体验 B.外部表现 C.生理唤醒 D.认知活动 5.“知之深,爱之切”说明了()对情感的影响。 A.认知 B.意志 C.需要 D.个性 6.下列不属于基本情绪的是()。 A.快乐 B.焦虑 C.悲哀 D.愤怒 7.“易感情用事”一般发生在()情绪状态下。 A.心境 B.紧张 C.激情 D.应激 8.“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理智 9.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不能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 A.快乐 B.悲哀 C.愤怒 D.恐惧 10.()是幼儿两种最基本的肯定情绪。 A.高兴和喜悦 B.高兴和快乐 C.喜悅和兴趣 D.快乐和兴趣 11.中等程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这体现了情绪的()功能。 A.适应功能 B.动机功能 C.信号功能 D.组织功能 12.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13.学生临考的怯场属于()。 A.心境 B.理智感 C.应激 D.激情 14.车祸、地震、水灾等突如其来的灾难引起的情绪体验是()。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热情 15.“灰心丧气”、“见花落泪”、“对月伤神”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抑郁 D.焦虑 16.“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是()。 A.愤怒 B.恐惧 C.应激 D.激情 17.小杨在月考中进步了,这段时间他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这种情绪状态是()。 A.应激 B.激情 C.狂喜 D.心境 18.“捧腹大笑”、“手舞足蹈”体现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9.“乐极生悲”、“破涕为笑”、“喜极而泣”等成语说明了人的情绪的两极()。 A.不可调和性B.因一定条件而相互转化C.具有社会性,可相互调节和控制D.可以找到平衡点20.“心有余悸”是描写人在恐惧中的()。 A.心境状态 B.应激状态 C.激情状态 D.热情状态 21.高兴时手舞足蹈、恐惧时手足无措的情绪表达方式是()。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试题及答案8

第八章大学生情绪管理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 对朋友遭遇的同情,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愤怒,事业成功的欢乐,考试失败的悲伤。这些属于情绪的哪种成分?(A) A. 主观体验 B. 生理唤醒 C. 外部表现 D. 行为反馈 2. 高兴时手舞足蹈,悲痛时捶胸顿足,成功时趾高气扬,失败时垂头丧气,紧张时坐立不安,献媚时卑躬屈膝。这些属于情绪的哪种外部表现?(B) A. 面部表情 B. 姿态表情 C. 语调表情 D. 生理唤醒 3. 人们惊恐时尖叫;悲哀时声调低沉,节奏缓慢;气愤时声高,节奏变快;爱慕时语调柔软且有节奏,这些属于情绪的哪种外部表现?(C) A. 面部表情 B. 姿态表情 C. 语调表情 D. 生理唤醒 4. 愉快表示处境良好,痛苦表示处境困难,恐惧有逃避威胁、自我保护、物种延续的进化意义,愤怒有保护领地和资源不被侵犯的进化意义,这些体现了情绪的哪一功能?(A)A. 适应 B. 调控 C. 激励 D. 健康 5. 良好的情绪情感会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提高认知操作的速度与质量,这体现了情绪的哪一功能?(B) A. 适应 B. 调控 C. 激励 D. 健康 6. 当自己的情绪积极乐观时,学习的效率倍增,而当自己的情绪处于低迷、忧郁或是烦躁不安时,学习往往也是一团糟,这体现了情绪的哪一功能?(C) A. 适应 B. 调控 C. 激励 D. 健康 7. 小明最近时常很难回忆起美好的过去,常常不适当地责备自己,认为他人更消极地看待自己,对未来感到悲观。小明最有可能处于哪种情绪状态中?(B)

A. 焦虑 B. 抑郁 C. 愤怒 D. 恐惧 8. 哪种情绪背后蕴含着如下信息:“让我们了解自己最在意的事情,激发情绪反应的力量,为抗争积蓄能量”?(C) A. 焦虑 B. 抑郁 C. 愤怒 D. 恐惧 9. 萨提亚提出的冰山理论认为影响情绪的最底层的原因是(A) A. 人对于自身的根本性的思考和判断 B. 人对于外界的应对方式 C. 人内在的渴望 D. 人对于自己和他人的期待 10. 引发愉快心情的变量不包括(D) A. 体育活动、 B. 音乐、 C. 接受礼物 D. 大量饮酒 多选题: 1. 情绪具有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分为。(ABCD) A. 适应 B. 调控 C. 激励 D. 健康 2. 情绪的构成包括哪几个层面?(ABC)。 A. 主观体验 B. 生理唤醒 C. 外部行为 D. 他人评价 3. 基本情绪包括(ABCD) A. 快乐 B. 愤怒 C. 恐惧 D. 悲哀 二、判断题 1. 人类婴儿出生时主要依赖情绪来传递信息,与成人进行交流,得到成人的抚养,这属于情绪的调控功能。(×) 2. 自卑感提醒我们与人比较还有差距,从而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我,变得强大。(√) 3. 负面情绪对人只有负面的影响,我们要极力消除。(×) 4. 焦虑是在让我们警醒,充分意识到问题的危害性,全力以赴应对危险(×) 5. 把压力表达出来比压抑或者回避压力更有益于心理健康。(√)

第八章情绪与情感

第八章情绪与情感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得情绪、情感、,了解情绪、情感的关系、功能与种类,把握挫折产生的缘故及挫折对人心理的积极、消极阻碍,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如何进行心理调试。 教学重点:1. 情绪与情感的含义 2. 情绪的种类 3. 挫折 教学难点:1. 情绪、情感的关系 3. 挫折心理与调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等 课时安排:6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情绪、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在主客体关系中不是任何客观事物都能引起人的情绪、情感体验,只有当它与我们的需要、愿望、观点联系起来的时候,才能引起情绪、情感反映。 (二)情绪与情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 区别 (1)情绪与生理需要相联系,人与动物共有。情感与社会需要相联系,人所特有。 (2)情绪常用于表达感情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大的情形性、短暂性。情感具有稳固性、深刻性 (3)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的表现,并伴有机体的变化。情感比较深沉、内隐,始终在意识支配的范畴内进行。 (4)在儿童情感进展中,情绪显现在前,情感表现在后。

2. 联系 (1)人所具有的高级情感可能以鲜亮的爆发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一种情绪。 (2)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由于社会内容的改变而改变了它原始表现形式上升为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能够区分的,它们各自有特定的含义,但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在现实具体人身上常常交错在一起,专门难严格区分。 二、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一)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 随着情绪情感的发生,有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要紧表现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腺体活动的变化上。这些变化可作为情绪状态变化的客观指标。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呼吸的频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人安静时平均每分钟呼吸20次,快乐时每分钟呼吸17次,悲伤时每分钟呼吸9次,愤慨时每分钟呼吸40次,惧怕时每分钟呼吸高达64次。心血管系统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人在愉快和中意时,心跳正常,血管舒张;惊恐时,心跳加速加强,血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人在惭愧时面红耳赤,气愤时脸色铁青,确实是由于面部血管的舒张和收缩造成的。消化系统的活动也会随情绪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人在愉快时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会加强,消化系统的功能会提高;人在悲伤时,胃肠蠕动功能下降,消化液分泌减少,造成食欲减退。不同情绪也会引起泪腺、汗腺分泌的改变,如快乐兴奋或悲伤时禁不住流泪;惭愧时汗流满面;惧怕时出一身冷汗。 由于情绪和情感发生时,总要引起一系列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因此情绪和情感与人的健康紧密相关。乐观爽朗、心情舒服能促使各种内脏功能正常运转,增强对疾病的抗击能力,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而不良情绪情感状态,则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使人得病或病情加重。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极度紧张和过分兴奋的情绪对人身心健康十分有害,甚至可危及人的生命。 (二)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 当情绪情感发生时,不仅躯体内部器官有一定变化,而且躯体各部位的动作、姿势也会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称为表情,即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人的表情极其丰富,要紧表现在三个方面:

心理学第七章情绪与情感_1

---------------------------------------------------------------最新资料推荐------------------------------------------------------ 心理学第七章情绪与情感 心理学第七章情绪与情感二情绪情感的调控途径情绪情感的调控途径主要包括以下 5 种: 1、自我意识调控。 2、理智调控。 3、转移调控。 4、激励调控。 5、合理宣泄。 三、消极情绪情感的调节与控制(一)排除抑郁 1、铲除抑郁根源。 2、改变认知角度。 3、适当释放情绪。 4、改变行为方式。 5、调换环境。 6、休息。 (二)学会制怒 1、拓宽心理容量。 2、要有一定的防怒措施。 (三)克服自卑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克服自卑的良好手段。 (四)消除紧张与焦虑 1、积极的认知方式(1)勇敢面对焦虑与紧张,想一想事情最坏会到什么程度。 (2)排除极端的想法,不随意夸大生活状态。 (3)用欣赏的态度看待世界。 1 / 12

(4)承认自己的局限,接受自己的不足之处。 (5)理智的面对冲突,权衡自己所冒的风险。 2、积极的行动方式积极的行动方式表现在以下个方面: (1)赶快行动起来。 (2)融洽社会关系,运用社会支持。 (3)学会宣泄和倾诉。 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和行动策略就是培养健康的个性,有了健康的个性,消极的情绪就会减少许多。 第六章情绪与情感本章主要内容: 如何理解情绪、情感的概念情绪的生理变化及表情动作情绪、情感的种类情绪: 是人对待认知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态度,它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情绪刺激的认知等复杂成分。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一、什么是情绪、情感?情感:是情的感受方面,即情绪的主观体验。 二、情绪与情感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1、需要及所属不同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为人和动物所共有;情感则与社会需要相联系,为人所独有。 2、稳定性不同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一)区别3、外显性情绪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情感则多以内心体验的形式存在4、发展时间情绪发生在先,

(情绪管理)第八章情绪与情感最全版

(情绪管理)第八章情绪与 情感

第八章情绪和情感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情绪、情感、,了解情绪、情感的关系、功能和种类,掌握挫折产生的原因及挫折对人心理的积极、消极影响,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如何进行心理调试。 教学重点: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2.情绪的种类 3.挫折 教学难点:1.情绪、情感的关系 3.挫折心理和调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等 课时安排:6 第壹节情绪、情感概述 壹、情绪、情感的概念 (壹)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情绪、情感作为壹种主观体验,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壹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在主客体关系中不是任何客观事物都能引起人的情绪、情感体验,只有当它和我们的需要、愿望、观点联系起来的时候,才能引起情绪、情感反映。 (二)情绪和情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1)情绪和生理需要相联系,人和动物共有。情感和社会需要相联系,人所特有。 (2)情绪常用于表达感情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大的情景性、短暂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 (3)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的表现,且伴有机体的变化。情感比较深沉、内隐,始终在意识支配的范围内进行。 (4)在儿童情感发展中,情绪出当下前,情感表当下后。 2.联系 (1)人所具有的高级情感可能以鲜明的爆发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壹种情绪。 (2)和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由于社会内容的改变而改变了它原始表现形式上升为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能够区分的,它们各自有特定的含义,但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在

现实具体人身上常常交织在壹起,很难严格区分。 二、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壹)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 随着情绪情感的发生,有机体会产生壹系列的生理变化,这主要表当下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腺体活动的变化上。这些变化可作为情绪状态变化的客观指标。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呼吸的频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人平静时平均每分钟呼吸20次,高兴时每分钟呼吸17次,悲伤时每分钟呼吸9次,愤怒时每分钟呼吸40次,恐惧时每分钟呼吸高达64次。心血管系统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也会发生壹系列变化。人在愉快和满意时,心跳正常,血管舒张;惊恐时,心跳加速加强,血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人在羞愧时面红耳赤,气愤时脸色铁青,就是由于面部血管的舒张和收缩造成的。消化系统的活动也会随情绪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人在愉快时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会加强,消化系统的功能会提高;人在悲伤时,胃肠蠕动功能下降,消化液分泌减少,造成食欲减退。不同情绪也会引起泪腺、汗腺分泌的改变,如高兴激动或悲伤时禁不住流泪;羞愧时汗流满面;恐惧时出壹身冷汗。 由于情绪和情感发生时,总要引起壹系列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所以情绪和情感和人的健康密切相关。乐观开朗、心情舒畅能促使各种内脏功能正常运转,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而不良情绪情感状态,则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使人得病或病情加重。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极度紧张和过分激动的情绪对人身心健康十分有害,甚至可危及人的生命。 (二)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 当情绪情感发生时,不仅身体内部器官有壹定变化,而且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姿态也会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称为表情,即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人的表情极其丰富,主要表当下三个方面: 1.面部表情:是指由面部肌肉和五官的变化所表示的情绪状态。如愉快时面肌横伸,面孔较短;不愉快时面肌纵伸,面孔较长。眉也是表现面部表情的主要部位,展眉表示欢欣;皱眉表示愁苦;扬眉表示得意;竖眉表示愤怒;低眉表示慈悲。嘴也参和表情动作,哭和笑是面部表情最明显的表现,哭和笑都离不开嘴的动作。在面部表情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目光的运用。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谓“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瞠目结舌”、“怒目而视”都是说不同的目光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姿态表情:是指借助全身姿态和四肢活动来表达情绪和情感。例如常常用扬头表示高傲;点头表示赞同;摇头表示反对;垂头表示丧气。从全身姿态见,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恐惧时不寒而栗;悔恨时捶胸顿足;惊慌时

道德法律与心理教育第八章大学生心理健康试题及答案

道德法律与心理教育第八章大学生心理健康试 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能力和人格 B.知情意和人格 C.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D.需要、动机与人格 2、大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表现为:() ①波动性与两极性②冲动性与爆发性③情绪的心境化④情绪的掩饰性 A.①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3、社会认知的过程可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具体包括:() A.社会知觉、理性抽象、归因 B.感性认识、理性抽象、综合归纳 C.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归因 D.感性认识、印象形成、综合归纳 4、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的。它起始于婴幼儿时期,萌芽于童年期,形成于青春期,发展于青年期,完善于成年期。自我意识的内容包括: A.本我、自我、超我 B.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C.主观我、客观我、理想我 D.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5、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主观需要时,人们就会产生满意、愉悦等内心体验;反之,如果客观事物没有符合人的主观需要时,就会产生不满、愤怒甚至憎恶等内心体验。可见,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好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反映的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 A.主观体验 B.态度体验 C.情感体验 D.内心体验 6、人类的基本情绪类型有四种,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喜、怒、哀、乐 B.喜、恶、爱、恨 C.喜、怒、哀、惧 D.酸、甜、苦、辣 7、情绪调节ABC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情绪本身并不是有诱发事件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其中B表示() A.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 B.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C.表示诱发性事件 D.以上都不对 8、情绪调节ABC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情绪本身并不是有诱发事件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其中A表示() A.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

(完整版)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docx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教学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2.把握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 3.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评价幼儿情感发展的能力及促进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策略;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情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幼儿各种表情图片若干;小班入园录像片段;幼儿情绪发展案例;幼儿情感研究资料 教学方法:自我分析法;照片观察法;录像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操作法; 理论讲解法 教学课时:6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自我分析】你们今天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由此分析并引出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心情和心境就是情绪) 在分析过程中并把握几个关键词: 主观体验。情绪和情感是人的主观体验,即人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自我感觉。主体不同, 每一个人的情绪体验就不一样,因此大家的心情也就不同。 需要。情感的产生以需要为中介,人对客观事物来取什么态度,决定于该事物是否能够 满足人的需要。如果某一事物能够直接或间接满足的需要,人对其产生肯定的态度和体验, 如果某事物不能满足或违背人的需要,人对其产生否定的态度和体验。 由此可见,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情绪与情感是时刻地联系在一起的统一体,尽管如此,二者仍存在一定的 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情绪一般与人的较低级的需求即生理性需要相联系,而情感往往与人的高级需求即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婴儿饥渴或身体不舒适时就会有“哭” 的情绪体验,吃过奶会做出“笑” 的情绪体验。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化的进展,会产生对父母,对祖国爱的情感,并形成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等高级情感体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