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碳排放的危害和碳减排的对策

碳排放的危害和碳减排的对策

碳排放的危害和碳减排的对策
碳排放的危害和碳减排的对策

碳排放的危害和碳减排的对策

摘要:《哥本哈根协议》的签定,证实了碳排放对生活的影响,那么,什么是碳排放,它有什么影响,又该如何防治。本文主要讲述了这些问题。

关键词:碳排放碳减排控制低碳生活

2009年12月7-18日关于碳排放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经过11天的会议,于当地时间十八日下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落幕。会议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这就是世界闻名的哥本哈根会议,会议中各国代表讨论了关于碳排放的问题,并明确了大量排放碳的后果:“如果再这样下去,地球将变成一片汪洋!”。而现在,已经出现了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等情况。为什么碳排放会引起这么严重的后果呢?现在,就让我们了解一下碳排放吧!

一、什么是碳排放?

碳,无处不在。它存在于各种温室气体中,包括水汽、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臭氧和氯氟烃(氟里昂)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co2)。碳排放问题,现在是一个人类非常熟悉的话题,但又是对人类威胁很大的话题。不要认为它“来无影,去无踪”,

20162017年度碳排放监测计划审核和排放报告核查参考指南2017.12更新

附件5 排放监测计划审核和排放报告核查参考指南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用于指导第三方核查机构(以下简称“核查机构”)对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提交的排放监测计划(以下简称“监测计划”)进行审核以及对2016、2017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及补充数据表实施核查工作。 二、审核和核查工作原则 核查机构在准备、实施和报告监测计划审核和排放报告核查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客观独立 核查机构应保持独立于委托方和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避免偏见及利益冲突,在整个审核和核查活动中保持客观。 (二)诚实守信 核查机构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确保审核和核查工作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三)公平公正 核查机构应真实、准确地反映审核和核查活动中的发现和结论,还应如实报告审核和核查活动中所遇到的重大障碍,以及未解决的 1

2 分歧意见。 (四)专业严谨 核查机构应具备核查必需的专业技能,能够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委托方的具体要求,利用其职业素养进行严谨判断。 三、监测计划的审核指南 (一)审核程序 核查机构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对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监测计划的符合性和可行性进行审核,主要步骤包括签订协议、审核准备、文件审核、现场访问、审核报告编制、内部技术复核、审核报告交付及记录保存等8个步骤(见图1)。核查机构可以根据审核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审核程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但调整的理由应在审核报告中予以详细说明。 准备阶段实施阶段 报告阶段图1监测计划审核工作流程图 2.审核准备 1.签订协议3.文件审核 4.现场访问 7.审核报告交付6.内部技术复核5.审核报告编制8.记录保存

1.签订协议 核查机构应与委托方签订审核协议。 审核协议签订之前,核查机构应根据其行业核查能力、核查员经验、时间与人力资源安排、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所属行业、规模及排放设施的复杂程度等,评估工作实施的可行性及与委托方或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等。 核查机构在完成上述流程后确定是否与委托方签订审核协议。审核协议内容可包括审核范围、应用标准和方法、审核流程、预计完成时间、双方责任和义务、保密条款、审核费用、协议的解除、赔偿、仲裁等相关内容。 2.审核准备 核查机构应在与委托方签订审核协议后选择具备能力的审核组。审核组的组成应根据核查员的专业领域、技术能力与经验、单位性质、规模及排放设施的数量等确定,审核组至少由2名成员组成,其中1名为组长,至少1名为专业核查员。对监测计划修改1的审核,审核组可由1名成员组成,但该名成员应满足上述对审核组能力的要求。 组长应充分考虑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所属行业领域、工艺流程、设施数量、规模与场所、排放特点、审核组成员的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因素,制定审核计划并确定审核组成员的任 1监测计划的修改是指根据需要对已经通过核查机构审核的监测计划进行的修改。对监测计划修改的审核是一个独立的过程,也应按本指南规定的审核程序和审核要求。 3

国内碳排放权交易说明介绍

国内碳排放权交易简介 一、中国“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总体要求及目标 国务院于2011年12月1日,印发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该方案中确立了总体要求及主要目标。 总体要求。坚持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固树立绿色,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推进新的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综合运用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增加碳汇等多种手段,开展低碳实验试点,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主要目标。大幅度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到201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控制非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和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体系、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基本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逐步形成。通过低碳试验试点,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低碳省区和城

市,建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低碳园区和低碳社区,推广一批具有良好减排效果的低碳技术和产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其中该方案关于“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有以下描述:①建立自愿减排交易体制。制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确立自愿减排交易机制的基本管理框架、交易流程和监管办法,建立交易登记注册系统和信息发布制度,开展自愿减排交易活动。②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根据形势发展并结合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要求,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制定相应法规和管理办法,研究提出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方案,逐步形成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③加强碳排放交易支撑体系建设。制定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总体方案。研究制定减排量核算方法,制定相关工作规范和认证准则。加强碳排放交易机构和第三方核查认证机构资质审核,严格审批条件和程序,加强监督管理和能力建设。在试点地区建立碳排放权交易登记注册系统、交易平台和监管核证制度。充实管理机构,培养专业人才。逐步建立统一的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系统。 二、中国国内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简介 基于以上要求,中国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10月29日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国国家发改委同意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通知中要求各试点地区抓紧组织编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总体思路、工作目标、主要任务、

碳排放与低碳建筑

碳排放与低碳建筑 1.碳排放 所谓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1997年于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第三次 缔约国大会中所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明确针对六种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削减,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其中,后三类气体造成温室效应的能力最强,但对全球升温的影响百分比来说,由于二氧化碳含量较多,所占的比例也最大,约为55%。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温室气体排放量越来越大,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地球环境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1997年的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2003年,在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到“低

碳经济”一词,2007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明确提出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末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让低碳、减排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2. 低碳建筑 2.1 什么是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2.2为什么发展低碳建筑 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猛增,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而全球气候变暖会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威胁。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实际上,城市里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维持功能本身上,而交通汽车只占到30%。 具体到房地产行业就更是能耗大户。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另外,在房地产的开发过程中建筑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方面的能源都参与其中,碳排放量很大。因此,尽快建设绿色低碳住宅项目,实现节能技术创新,建立建筑低碳排放体系,注重建设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有效控制和降低建筑的碳排放,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第三方核查机构及人员

附件4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第三方核查机构及人员 参考条件 一、核查机构相关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注册资金不少于500万元,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开办资金不少于300万元。 2.应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以及开展核查工作所需的设施和办公条件。 3.应具备充足的专业人员及完善的人员管理程序,以确保其有能力在获准的专业领域内开展核查工作;应确保符合核查员要求的专职人员至少10名;所申请的每个专业领域至少有2名核查员。 4.应具备健全的组织结构,完善的财务制度,并具有应对风险的能力,确保对其核查活动可能引发的风险能够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并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核查机构应具备开展核查活动所需的稳定财务收入并建立相应的风险基金或保险(风险基金或保额均应与业务规模相适应)。 (二)核查业绩和经验 核查机构应在温室气体核查领域内具有良好的业绩和经验。

应为经清洁发展机制(CDM)执行理事会批准的指定经营实体,或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机构,或在碳交易试点省市备案的碳排放核查机构,或在省市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备案的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第三方核查机构、节能量审计机构,且近3年在国内完成的CDM或自愿减排项目的审定与核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核查、各省市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ISO14064企业温室气体核查等领域项目总计不少于20个。 对于无上述审定或核证经历的机构,应在温室气体减排、清单编制、碳排放报告核算和核查等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内独立完成至少1个国家级或3个省级研究课题;或经国家碳交易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委员会评估认定合格。 (三)内部管理制度 核查机构应具备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管理核查业务的有关活动与决定,包括: 1.有完整的组织结构,并明确管理层和核查人员的任务、职责和权限; 2.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负责核查事务的负责人; 3.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核查活动管理、文件和记录管理、申诉、投诉和争议处理、保密管理、不符合及纠正措施处理以及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等相关制度; 4.有严格的公正性管理制度,确保其不参与核查服务存在利

碳排放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研究题目: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研究目标:了解二氧化碳对地球造成的影响 搜集低碳生活的方法 研究计划:(1)了解“碳排放”。 (2)了解碳排放对地球的影响(我们为什么要低碳生活) (3)搜集低碳生活的方法 研究方法:上网查资料、询问 研究方式:家庭动员 研究成果: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而“碳”指的就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排放对地球造成了很多影响,如:地球变暖、地球产生温室效应。 而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中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同时也成为人们推进潮流的新方式。它给我们提出的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

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 随着碳排放的不断增高,人类也面临了许多难题,如:春季花粉过敏加重、生物体在不断变小、藻类泛滥引发疾病等等。因此,尽早的保证低碳生活无疑对于解放地球、解放人类会有很大的好处。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些关于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和低碳生活的一些准则。 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1、家里一些洗菜的废水可以用来冲马桶等。废水再利用。 2、喝过的茶叶渣不要扔掉,攒起来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 3、购物时尽量用环保袋,少用纸杯、一次性筷子等。 4、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减少电的浪费。 5、一旦长时间不用电器,最好拔掉插头…… 低碳生活准则: 1、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这是第一步,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 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 2、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减少硬盘工作量,既省电也维护你的电 脑。 3、没必要一进门就把全部照明打开,人类发明电灯至今不过130 年,之前的几千年也过得好好的。 4、未必红木和真皮才能体现居家品味;建议使用竹制家具,因为 竹子比树木长得快。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考试题 1、()是中国促进低碳转型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政策手段。 A、规划引导 B、法律手段 C、市场途径 D、经济激励 2、广义的()则包括在能源的生产及其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和污染物零排放或排放很少的能源,如天然气、清洁煤等。 A、化石能源 B、绿色能源 C、可再生能源 D、替代能源 3、低碳经济理念是在()的背景下产生的。 A、经济危机 B、气候变化 C、全球合作

D、知识经济 4、发达国家中,()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英国 5、基于配额的碳金融市场,其市场原理是:() A、资金—交易 B、限额—交易 C、商品—交易 D、基准—交易 6、1962年,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所撰写的()的出版,拉开了”生态学”的序幕。 A、《增长的极限》 B、《21世纪议程》 C、《我们共同的未来》

D、《寂静的春天》 7、主要的化石能源中,按照碳排放强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石油、煤炭、天然气 B、煤炭、石油、天然气 C、天然气、煤炭、石油 D、煤炭、天然气、石油 8、CDM是()。 A、清洁能源机制 B、合同能源管理 C、清洁能源管理 D、合同能源机制 9、自从1974年联合国第六次大会特别联大要求WMO(世界气象组织)承担气候变化的研究,到1979年在()召开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气候变化第一次作为一个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A、丹麦哥本哈根 B、日本东京

C、瑞士日内瓦 D、印尼巴厘岛 10、()的甲烷排放源包括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及工业废水处理。 A、废弃物处理 B、废水处理 C、废气处理 D、垃圾处理 11、()是具有强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主要由CF4和C2F6构成,这两种气体在大气中的生命期达5万年和1万年,其GWP达5700和11900。铝工业是目前产生PFCs的最大源头。 A、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C、氟利昂 D、全氟化碳 12、火力发电过程中,()的排放量最大。 A、粉煤灰

工作方案:市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工作方案

××市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工作方案 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的通知》(发改气候〔××〕3011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工作方案及××省落实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总体要求,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有效控制碳排放,制定××市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低碳发展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措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按照国家和省碳排放总量控制工作要求,建立××市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促进经济结构、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森林碳汇,确保实现省政府下达的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二、工作目标 研究确定全市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并提出各县、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制定和落实控制碳排放的各项政策措施,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对重点碳排放企业及其他重点碳排放单位实施碳排放量管控,逐步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长效机制,争取

早日达到碳排放峰值,实现低碳发展,努力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三、工作重点 (一)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1.研究确定××市碳排放峰值 在保持全市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统筹考虑经济结构、能源结构、能源消费等变化趋势,研究确定××市碳排放达到峰值的时间和数量,制定相应的减排路线图,形成低碳发展倒逼机制,争取成为全省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的典型地区。(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林业局,市农业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统计局、市能源局) 2.制定并落实多种控制碳排放政策措施 按《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61号)要求,围绕控制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制定《××市“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落实控制碳排放政策措施,通过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强化节能和提高能效,控制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和废弃物处理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加强高排放产品节约与替代等多种手段,有效控制碳排放。(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林业局、市农业局、市环境保护局、市能源局) 3.深化××市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

最新2015版北京市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报 告编写指南(2015版)

附件4 北京市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报告编写指南 (2015版)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用于指导第三方核查机构对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二氧化碳重点排放单位及自愿参与交易的一般二氧化碳报告单位提交的二氧化碳排放报告实施核查后的二氧化碳排放核查报告编制工作。 二、核查报告编制依据 二氧化碳排放核查报告的编制依据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文件。当下列文件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1.北京市《企业(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核算与报告 指南》(以下简称《核算指南》); 2.《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核查机构暂行管理办法 (试行)》; 3.国家或地方标准规范: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213-2008; -《天然气发热量、密度、相对密度和沃泊指数的计 算方法》GB/11062-1998;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GB/T10180-2003;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2008; -其他监测及校准标准。

4.IPCC编制指南及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 三、核查报告编制原则和方法 (一)编制原则 1.核查报告的编写应当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原则。核查机构应独立于二氧化碳重点排放单位,避免可能的直接或间接利益冲突,核查员在核查过程中应保持客观,核查结论应以核查过程中获得的客观依据为基础,避免任何偏见,不受其它利益方的影响; 2.核查机构应当采用文档查阅、现场观察和访问、分析计算等方法获取编制核查报告所需的资料和数据。 3.核查机构在核查过程中应当保持一致性。一致性体现在:在整个报告期内的核算和报告的准则保持一致;历史排放报告和年度排放报告的核查方法保持一致;在不同二氧化碳重点排放单位存在类似情形时,核查方法保持一致。 4.核查机构在核查过程中应当保持透明性。透明性体现在核查报告中的信息应以一种开放的、清晰的、实际的、中立的和相关的方式来表达,并且以文件化的证据为基础,应清晰地标明引用文件。 5.核查机构应当保守二氧化碳重点排放单位的商业秘密及相关数据和资料。核查员应遵守核查机构与二氧化碳重点排放单位签订的核查协议中约定的保密条款,对核查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负有保密责任。

计算碳排放量的基本知识

计算碳排放量的基本知识 1、温室气体源汇变化的土地利用划分标准 《IPCC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优良做法指南》和《2006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将土地利用划分为6大类,即林地、农地、草地、湿地、居住地和其它土地,在此基础上考虑各地类内及其相互转化引起的温室气体源汇变化。 2、根据GDP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 二氧化碳排放量= GDP(换算成万元产值)×万元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折合为 为2.46t。0.6 t标准煤(GDP按照2005年价格计算)×每吨标准煤排放CO 2 排放量。2008举例:依据厦门市每年的经济规模,可测算出未来城市的CO 2 年,厦门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60.02亿元,万元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折合为0.6 t标准煤(GDP按照2005年价格计算),每吨标准煤排放CO:为2.46 t,经计算可知, 2008年CO2:排放量为2245万t。 2005-2008年厦门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为年平均2.56%,而如果在此基础上乘以1.3的系数可达到3.35%,假定以此作为未来CO2排放的惯性发展模式,并且假定未来厦门GDP增长率按年14%的速度发展,2020年GDP总量将为2005年的7.14倍,而单位GDP能耗将降为2005年的60%,2020年C02排放总量可控制在2005年的4.28倍。2020年,厦门单位GDP能耗可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40%,单位GDP为0.39 t标煤/万元;C02排放总量控制在6 864万t。

3、碳排放量的基本公式 碳排放量的基本公式为: C=ΣiCi=ΣiEi/E×Ci/Ei×E/Y×Y/P×P (1) 式中,C为碳排放量;Ci为i 种能源的碳排放量;E为一次能源的消费量;Ei为i种能源的消费量;Y为国内生产总值(GDP);P为人口。 从(1)可以分析4个影响碳排放量的变数为:能源结构因素Si=Ei/E,即i 种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份额;各类能源排放强度Fi=Ci/Ei,即消费单位i 种能源的碳排放量; 能源效率因素I=E/Y,即单位GDP的能源消耗;经济发展因素R=Y/P。就是说,要控制碳排放,有关城市系统需要针对能源结构、各类能源排放强度、能源效率、经济发展和城市空间规划管理的关系。

碳排放计算方法

碳排放计算 二氧化碳排放的计算可以通过实际能源使用情况,比如燃料账单/水电费上的说明,来乘以一个相应的“碳强度系数”,从而得出您或您家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精确数字。 典型的系数 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 SO2(二氧化硫)0.0165 NOX(氮氧化合物)0.0156 烟尘0.0096 CO2(二氧化碳)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 推荐值:0.67(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参考值:0.68(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 0.69(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 火力发电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g/kWh)(克/度) SO2(二氧化硫)8.03 NOX(氮氧化合物)6.90 烟尘 3.35 如何计算减排量 近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世界最关心的环保问题,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温室气体产生,而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二氧化碳(CO2),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现代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归根到底是大量使

用各种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造成的,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各国纷纷制定了减排二氧化碳的计划。 通过节约化石能源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减少二氧化 碳排放的两个关键。在节能工作中,经常需要统计分析二 氧化碳减排量的问题,现将网络收集的相关统计方法做一 个简单整理,仅供参考。 1、二氧化碳和碳有什么不同? 二氧化碳(CO2)包含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子量为44(C-12、O-16)。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空气中含有约1%二氧化碳。液碳和固碳是生物体(动物植物的组成物质)和矿物燃料(天然气,石油和煤)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大约3.67 吨二氧化碳(C的分子量为12,CO2的分子量为44, 44/12=3.67)。 我们在查看减排二氧化碳的相关计算资料时,有些提 到的是“减排二氧化碳量”(即CO2),有些提到的是“碳排放减少量”(以碳计,即C),因此,减排CO2与减排C,其结果是相差很大的。因此要分清楚作者对减排量的具体 含义,它们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即减排1吨碳(液碳或固碳)就相当于减排3.67吨二氧化碳。 2、节约1度电或1公斤煤到底减排了多少“二氧化碳”或“碳”?

碳排放核查技术要点

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要点解析 1、组织边界:报告主体应以企业法人为界,识别、核算和报告企业边界内所有生产设施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2、排放源边界:算:化石燃料燃烧、脱硫剂耗用、净购入电力; 不算:生活能耗、外购热力 什么算、什么不算判别原则是什么?“净”购入到底是什么意思?生物质、垃圾焚烧电站怎么处理? 3、化石燃料活动水平数据口径 “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应根据企业能源消费台账或统计报表来确定”表述不够清晰,发电企业统计口径复杂。 试点中的实践经验:煤炭的实践、燃料油和柴油的实践、天然气的实践。 3、化石燃料排放因子数据口径 (1)油、气、电、脱硫剂一般采用缺省值 (2)对煤的要求较高:含碳量必须实测、氧化率可实测 讨论:方法学关于煤炭缩分样本检验单位热值含碳量的操作性如何,样本检测结果的代表性如何?净购入电力数据口径:购入、净购入的区分?为什么要强调“净”?上网电量、直供电量怎么抵扣?

发电企业碳排放核查技术要点 1、边界核查:包括企业的组织边界、地理边界和主要生产运营系统等;企业的组织边界、核算边界以及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设施与前一个年度以及基准年度相比是否有变化。 2、组织边界和地理边界: 可审核材料:(1)工商营业执照(2)组织机构代码证 (3)股权变更工商登记记录(4)房地产权证明(5)厂房租赁合同(6)财务审计报告 3、主要生产运营系统: 可审材料:(1)厂区(建筑)平面布置图(2)工艺流程图(3)重点设备清单(4)固定资产租赁、转让记录(5)能源统计表及能源利用状况 4、计量设备的检定: 皮带秤、热量仪、工业分析仪、电子天平、马弗炉等涉及计量和测量化石燃料的“量”、“质”的设备是否定期按规定检验、校验合格;涉及送交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机构的资质是否符合规定。 5、核算与核查:分为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因子数据,主要看:实物消耗量、低位发热值、单位热值含碳量和氧化率。

第三方机构碳排放报告核查程序及核查资料准备

第三方机构碳排放报告核查程序 及核查资料准备一、碳排放报告核查程序 核查前期工作核查报告编 制、评审、 提交及归档、--核查准备--文件评审 -- 首次会议召开-- 文件评审与现场勘验--末次会议召开 --核查报告编制--技术评审-- 报告提交--资料归档 核查现场 评审核查准备工作-核查计划制定,确定核查组成员及分工,向企业提供核查计划,确定核查时间及企业参与人员。 核查文件评审-审阅企业排放报告,向企业提出核查资料清单。核查现场评审-包括召开首次、末次会议、文件评审和现场勘查,首次会议主要对核查过程进行整体介绍,文件评审时根据核查资料清单提供的资料确认排放报告信息的准确性。现场勘查主要通过现场查验对报告中的企业核查范围、主要排放设施、活动水平数据监测设备等信息进行确认,末次会议对核查现场评审结果进行初步总结。

核查报告撰写-根据现场评审结果撰写核查报告,并对业主提出不符合,企业修改排放报告后关闭不符合,第三方机构完成核查报告撰写。 核查报告技术评审-核查机构指定的独立技术评审人员对报告进行评审,提出相关评审意见,核查组对核查报告进行修改,完成最终核查报告。 核查报告提交-最终核查报告经机构负责人批准、业主确认后,上报河北省发改委。 资料归档-核查组对核查文件进行整理归档,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 二、核查资料清单 企业需要根据第三方机构要求准备核查时审阅的文件资料,包括主要文件清单如下:(以化工行业为例) (一)企业基本情况 1.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 2.组织机构图(碳排放边界覆盖),企业、相关部门简介;企业边界、厂区边界变化情况; 3.企业更名工商登记记录(若有更名); 4.股权变更工商登记记录(若有); 5.设备租赁、转让记录(若有); 6.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7.企业边界图、厂区平面图;

碳排放发展历史及现状

1.碳排放交易发展历史及现状 1.1.碳交易市场定位 一个标准化,规范运作的市场 全国统一的交易市场和体系 有足够分量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摆脱目前国内碳交易所分散,规模小的局面。由于没有真正意义的碳交易市场,导致碳交易的市场和标准都在国外。 需要政府明确的法律法规政策的支撑。 减少买卖双方寻找项目的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 中国亟需建立一个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整合各种资源信息,通过市场发现价格,用市场化的方法去规范企业的单兵作战。而统一的交易市场的成立则能够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对话机制; 交易的模式也非常简洁,即通过引入竞价机制充分发现价格,从而有效地避免暗箱操作。同时,统一的交易市场还是一个更有利参与国际市场的途径。因为,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不仅有利于减少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还能极大地增强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定价方面的话语权。可以设想,在现有的多家碳交易所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自动报价系统,将所有区域性交易所合并为国家级碳排放交易所,从而建立一个与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以及金融期货交易所相似的碳排放交易所。 1.2.碳排放现状 1)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在世界碳 交易市场中具有示范作用,2010成交1198亿美元,占全球碳交易成交额的 84%。 2)2008年基于配额的市场交易占全球交易总量的73.15% ,其中EUETS的交易额占总 量的72% ,仍占主导地位;第二大交易市场是二级CDM市场。 3)主要国家和地区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根据发达国家提出的到2020年的减排承诺,发达国家需要实施比第一承诺期大得多的减排量,未来全球碳交易市场仍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1.3.碳交易历史起源 1)1990年,国际碳交易之父Richard Sandor大力推动美国国会通过了“清洁空气法 案修正案”,开始了二氧化硫的cap and trade (覆盖交易,衡量交易),20年来 效果显著,二氧化硫排放减少了50%,产生了substantial positive effects. 2)2003年,Sandor凭借着多年来运作二氧化硫市场的经验,创办了CCX(芝加哥气 候交易所)。可是由于后来美国没有签订京都议定书,便没有强制的cap(总量限 定)。于是Sandor选择将CCX主要进行自愿减排碳交易,经历了诸多困难后取得显 著成功。 3)2004年,Sandor又创建了ECX,在欧洲建立了碳交易平台。 4)二氧化硫交易与碳交易,本质都是气体的减排量交易,以相互借鉴。

中国碳排放总量及行业结构

表1:中国碳排放总量及其行业结构分解(1980—2007)(单位:万吨)年份排放总量第一产业排放第二产业排放第三产业排放1980 40502.99 1502.64 29209.39(72.11)9790.96 1985 51713.34 1805.24 36895.30(71.34)13012.80 1990 66477.80 1974.31 49848.38(74.98)14655.11 1991 69803.64 2018.94 52954.44(75.86)14730.26 1992 72628.48 1833.22 56497.55(77.78)14297.71 1993 77425.51 1737.27 60688.99(78.38)14999.25 1994 81704.41 1854.86 65731.80(80.45)14117.75 1995 87510.87 1989.15 71102.78(81.25)14418.94 1996 92442.54 2038.42 75031.02(81.16)15391.10 1997 91472.85 2070.76 74993.58(81.98)14408.51 1998 86440.26 2100.82 71080.43(82.23)13259.01 1999 85898.42 2107.43 69596.60(81.02)14194.39 2000 90202.34 2123.15 73604.55(81.59)14474.64 2001 92297.31 2157.33 75327.69(81.61)14812.29 2002 97535.49 2257.77 79792.91(81.80)15484.81 2003 114420.01 2295.97 95197.46(83.19)16926.58 2004 131500.90 2864.21 109713.14(83.43)18923.55 2005 144884.06 2957.90 121661.89(83.97)20264.27 2006 223098.05 3267.56 189832.17(85.08)29998.32 2007 317776.11 4643.38 272343.62(85.78)40789.11 表2: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变迁(1990—2007)(单位:万吨) 年份消费总量煤碳石油天然气新能源1990 66477.80 1974.31 49848.38(74.98)14655.11 1996 92442.54 2038.42 75031.02(81.16)15391.10 2000 90202.34 2123.15 73604.55(81.59)14474.64 2001 92297.31 2157.33 75327.69(81.61)14812.29 2002 97535.49 2257.77 79792.91(81.80)15484.81 2003 114420.01 2295.97 95197.46(83.19)16926.58 2004 131500.90 2864.21 109713.14(83.43)18923.55 2005 144884.06 2957.90 121661.89(83.97)20264.27 2006 223098.05 3267.56 189832.17(85.08)29998.32 2007 317776.11 4643.38 272343.62(85.78)40789.11

生活垃圾处理的碳排放和减排策略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2期李欢等:生活垃圾处理的碳排放和减排策略263 理、生活垃圾的焚烧发电以及填埋气的利用将越来越广泛.根据国家统计局2003~2008年环境统计数据,我困生活垃圾总的清运量变化较小。而无害化处理率、焚烧处理比例均显著提高,堆肥比例持续下降,其他处理方式很少(图1). 图1我网近年来生活垃圾主要处理方式变化 Fig.1VariationofMSWtreatmentmethodsduringrecent yearsinChina 据此推测2015年我国清运生活垃圾肇达到1.6亿t,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其中焚烧发电处理占20%.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2年公布的处理城市垃圾《国家行动方案》.填埋气回收利用的填埋垃圾鼍比例将达到全部垃圾鼍的10%,预计普通厌氧填埋处理占伞部垃圾量的40%,其他准好氧填埋、填埋器收集燃烧、好氧预处理等方式共占4%.我国每年餐饮垃圾产生量估计约3000万t,而无害化处理比例不到2%,随着大量资源化设旌的投入应用,预计2015年单独处理比例达到5%,约占全部垃圾量的1%.在这种情形下,利用前述公式町以对我国未来碳排放情况进行预测,如表3所示.CH4排放量将减少至500万t,减少最转换为c02导致C02有所增加,而替代能源效应产生的碳减排效果也更加明娃,达到1000万t,则总碳排放为1.3亿t,相对于现状减排15%.这说明,通过适当推动生活垃圾填埋气利用、沼气发电和焚烧发电等低碳化技术应用,以及通过好氧稳定方式减少CH。排放后,在生活垃圾清运量有所增加的情况下,其处理过程碳排放仍可显著减少,从而为我国的温室气体控制,建设低碳社会提供有力支持. 4结论 4.1相对于厌氧填埋。餐厨垃圾厌氧产沼利用、填埋气收集利用和焚烧发电低碳化程度最高,减排潜力最大. 4.2低碳化策略是。在条件许可的地区开展干湿垃圾分类收集,餐厨垃圾进行厌氧产沼利用,其次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回收能源:而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建设大型填埋场可以设置完善的沼气收集利用系统,建设小型填埋场可以使用准好氧模式,或在填埋之前进行好氧稳定预处理.4.3我困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约1.5亿t.通过适当提高沼气利用、焚烧发电和好氧稳定处理的比例,控制甲烷排放量,促进能源回收利用,就可以使我国2015年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显著增加的情况下,碳排放大幅减少l5%. 参考文献: 【l】氍贤。何品晶.邵立明.等.生物质组成筹异对生活垃圾厌氧产甲烷化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8,28(8):730-735. 【2】邵立明,仲跻胜,张后虎,等.生活垃圾填埋场存夏季CH4释放及影响因素Ⅲ.环境科学研究.2009,22(I):83—88. 13l赵磊,陈德珍,刘光宇。等.垃圾热化学转化利用过程中碳捧放的两种计算方法【J1.环境科学学报.2010,30I【8):1634—1641.【4】徐思源,陈MlJA,魏世强,等.莺庆市城『耵乍活垃圾填埋甲烷捧放量估算【J1.两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5):120—125.15】ElhammdehA,ElzeinA.Strategiesforthemunicipalwastemanagementsystemtotakeadvantaseofcarbontradingundercompetingpolicies:Theroleofenergyfromwastein Sydney【J】.WasteManagement.2009.29q[7):2188—2194. 【6】陈移蜂.蒲胴.冉景煜.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温窀气体减捧【J】.蕈庆J:学院学报(f{然科学版)t2007。2I(3):25—28,34. [71XianY'BalXOuyangZ。eta1.Thecomposition,trendandimpactofurbansolidwasteinBeijinglJ】.EnvironmentalMonitoringandAssessment.2007.135(I一3):21—30. 【8JCalnbroPS.Oreenhouse乎l螂emissionfrommunicipal w嘲management:Theroleofseparatecollection【J】.Wastemanagement,2009,29(7):2178—2187. 【9J赵flJ/,‘.赵天涛.韩丹.等.乍活垃圾p譬填埋场甲烷减摊’J控制技术研究【J1.环境污染1j防治,2009。31(12):48—52. 【10JZhaow’DervoetE。ZhangY'eta1.Lifecycleassessmentofmunicipalsolidwastemanagementwithregerdtog.mnhouso gas万方数据

低碳经济试题及答案90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 1.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财税扶持政策重心要向(A)领域倾斜。 A、消费市场 B、生产市场 C、研发部门 D、销售部门 2光伏发电有无可比拟的优点不包括(B)。 A充分的清洁性B相对的安全性C相对的广泛性D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 3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B)位 A一B二C三D四 4.发展低碳经济,加速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与出路不包括 (D) A、优化能源结构,推进清洁生产; B、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低碳技术科技; C、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 D、只需政府,企业做好就行了; 5.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缓解资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根本出路是(B)A大力发展科技B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C控制人口D发展教育 6.(A)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 A循环经济B低碳经济C可持续发展D绿色经济 7光伏产业的核心是(C)。 A发展低碳技术B推进清洁生产C太阳能综合利用D降低能源消耗 8《京都议定书》规定了(C)受控温室气体 A4种B5种C6种D7种 9(A)是指围绕太阳能光伏技术,以可释放电子的半导体物质为核心,包括上游的硅材料制备及电池制造,中游的电池组件封装以及逆变器、控制系统和蓄电池等配套部件的生产以及下游光伏系统集成与应用的一个新兴产业。 A光伏产业B第一产业C纺织业产业D金融产业 10(D)亚马逊流域8国签订“亚马逊河合作条约”,宣布为保护亚马逊河地区的生态环境而共同努力。 A、1974年 B、1975年 C、1976年 D、1978年 11.(B)是以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为特征的改变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是系统性的质与量的变化。

环保论文中国碳排放现状与发展

中国碳排放现状与减排 15 化学工程与工艺宇琪 目录 概要 (1) 一、发现问题 (2) 1.1 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 (2) 1.1 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2) 1.2 对海岸带及低地的影响 (2) 1.3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 1.4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 1.5 对其他领域的影响 (3) 二、我国与外国CO2历史排放对比。 (3) 三、解决问题 (4) 3.1 CO2性质 (4) 3.2 固碳 (4) 3.2.1.土壤固碳 (4) 3.2.2.海洋固碳 (5) 3.3 CO2资源化利用 (6) 3.3.1 物理利用 (6) 3.3.2 化学应用 (6) 3.4国家政策 (7) 概要 以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降低碳排放将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项持久战,相应的,“低碳”一词也被社会各界广泛引用。“低碳”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它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它既是发达国家经济转型的方向,也是发展中国家应遵循的发展道路。 如何实现“低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问题,解决方法涉及政治、经济、法

律、技术、人文等多个学科。总体来说,碳减排途径可分为两类:控制排放源头(通过提高能源系统各个环节的能源效率或引入低碳元素,以及降低终端能源需求,实现降低含碳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和碳排放后处理(针对能源系统产生的碳排放,采取后处理方式延缓或阻止CO2排入大气中,如CO2资源化利用。 一、发现问题 1.1 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 气候变化是关乎地球人类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安全问题,涉及水资源、农业、能源等敏感部门,并对陆地生态系统海岸带以及近海生态脆弱地区构成重大威胁,对全球产生巨大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影响。 1.1 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环境要素的灾变趋势 全球气候异常导致一系列环境要素的激变,如酷热、飓风、水涝、干旱等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大大增加,降水分布格局也在改变,冰川减退、冻土消融、物种濒危甚至灭绝、疫病频发等。所有这些都不是猜测,因为这些状况已经或者正在发生,在可预计的未来只能比现在更加严重。 ②自然生态系统的激变 全球气候异常将导致干旱地区的旱灾情况更严重,容易诱发更多的森林和地区性火灾,而森林火灾的增加更加剧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温室效应。 环北极地区,如加拿、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一些永久冻土会因气温上升慢慢消融,当地的生态系统可能遭到破坏,土壤中的细菌活性将提高导致该地区由碳元素的存储地区变为碳素的释放源。 全球绝大部分淡水资源以固态方式储存在冰川中。冰川在世界围的大面积融化将根本改变全球的水循环系统并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冰川融化加快使得夏季冰川减少,从而降低对径流的调节作用,并可能导致中下游地区更频繁的水涝干旱灾害。 气候变化首先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而;其次,对受灾地区农作物产量产生负面影响,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迫使国家的粮食产业结构作出调整,草原承载力和畜牧量的分布格局会发生较大变化且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1.2 对海岸带及低地的影响 气候异常变化已经导致南极、北极冰冠融化和海平面升高,据估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