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通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

移动通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

移动通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
移动通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

移动通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架空光缆部分

一、路由:

1、设计图纸是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它关系到工程预算;材料计划、采购供应、网络规划,在施工中,如无特殊情况,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2、在施工中,由于特殊情况不能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的,可进行原设计变更,设计变更的程序是: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理由,报监理单位进行审查核实,然后向建设单位上报设计变更,待建设单位同意后方可按照变更后的路由进行施工,较大的变更需要设计单位重新设计,施工单位无权自行改变设计。

3、涉及到敷设方式变更的,应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共同报建设单位批准。

4、需要设计变更的,由施工单位填写《设计变更单》并绘出变更示意图,一式三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报建设单位审批。

二、路由的勘察、测量、定位:

1、路由勘测、测量的原则是:路由简捷、线路稳固、便于施工、方便维护。

2、杆距:杆位测量定位时,原则上每50 米一档杆,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和缩短杆距,但一般不的超过45—55 米。

3施工单位不得任意改变杆距,如遇特殊情况,可与现场监理共同处理

任意加大杆距不合格工程,后果应由施工单位负责

三、立杆:

1 、电杆洞深表

2、立杆前,应对设计路由进行认真复测,反复比较,本着赶路稳固、

路由简捷、线路安全、便于维护的原则,测出最佳路由。

3、电杆位置立在线路中心线上,其差距左右不应大于5公分,电杆上下垂直,杆根培土牢固。

4、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做内移,水泥杆内移值为10—15公分,木杆内移值为20—40公分。

5、终端杆树立后,杆稍应向拉线倾斜10—20公分。

6、水田地立杆必须要时加盘底,松软地、水田地角杆加盘底、上卡盘距地

面40 公分,下卡盘距坑底30公分

7、光缆线路在跨越各种道路时,要按照规范标准执行,其中:过铁路时,高度在米以上,过国道、省道时高度应在米以上,过乡间公路时,高度在米以上。

8、根据地形起伏,决定电杆程式,尽量使吊线皱与平缓。

9、赶路在穿越山区、河滩及流沙地带时,应做护墩保护,护墩规格为:直径80 公分,高度100公分,地面上下各50 公分。

10、光缆杆路应尽量避开树木,如无法避开时,应加塑料管保护,确保光缆安全。

11、直线杆、角杆、终端杆、单接杆、品接杆、以及H 杆埋深一定要

符合电杆洞深表的要求,埋深不够为不合格工程。

四、拉线

1、拉线距高比为1:1,由于地形限制达不到要求时,最小不得小于1:075.

2.双方拉线(防风拉线)每8 挡杆做一处,四方拉线(防凌拉线)每

32 挡杆做一处。不得借口群众工作难做而任意扩大杆档数,更不能不做,否则为不合格工程。

3、角杆拉线、终端拉线、泄力拉线、四方拉线的顺线拉、均采用7/ 钢绞线,双方拉线采用7/ 钢绞线。

4、飞线杆和杆距在100—150 米以上时,采用人字加丁头拉线,加副吊线。

5、防风拉线采用180 公分地锚铁柄,地锚铁柄出土长度为30 公分,其它拉线地锚铁柄长为210 公分,地锚铁柄出土长度为30—60 公分。

6、角杆角深在15 米以内可做一条拉线,角深在15 米以上做两条拉线。角杆拉线在平分线左右偏差不超过5 公分。

7、角杆拉线抱箍做在吊线上方10 公分处,防风拉线抱箍做在吊线抱箍下方10 公分出,四方拉线顺线拉做在吊线抱箍上方15 公分处,顶头拉线和吊线同用以个抱箍。

8、按照设计要求,拉线上把和中把、吊线接头、终端全部采用缠绕法,其具体规格为:拉线上把、吊线接头、吊线终端为:衬环外缠绕10 公分,间隔3 公分,在缠绕10 公分,最后留10 公分余线并绑扎;拉线中把规格为:衬环外缠绕15 公分,间隔28 公分,再缠绕10 公分,最后留10 公分余线并绑扎。

9、拉线地锚石埋深按照杆高相关标准执行,并与电杆形成45 度夹角。

10、拉线地锚出土点不得偏差5 公分,偏差5 公分以上为不合格。

11、在市区、居民区、乡村内、道路旁以及人畜经常出入的地方,拉线根部采用绝缘警示管保护。

12、在直线赶路上,不得任意设置小角杆,逃避做双方拉线而影响赶路质量和美观。

五、吊线

1、吊线距离:吊线抱箍距离一般为50 公分,如遇特殊地形、路口或电力线时可做适当调整,最低不低于距杆顶25 公分。

2、吊线位置:第一条吊线沿杆路前进方向的左侧架设。

3、吊线垂度:冬季施工,吊线垂度不应大于13 公分(挂缆后杆与杆之间看不出明显垂度为不合格)。夏季施工,吊线垂度不应大于18 公分(挂缆后有稍微垂度为合格)。

4、吊线质量:收紧吊线时,吊线不得出现断股、毛、背扣等现象,否则,应更换吊线。

5、仰俯角辅助线:仰角、俯角吊线超过水平线20 度时,应做仰角、俯角辅助线。

6、辅助吊线:杆距超过100—150 米以上时,应做辅助吊线。辅吊与主吊间隔为40 公分。每当20米与主吊线固定一处,并要求垂度一致。

7、角杆辅助线:角杆角深度超过15 米时,应做辅助线,其具体做法按照拉线上把标准制作。

六、防雷、防强电

1、吊线在机房终端杆前3 米处用大号蛋型隔电子做电气断开。吊线接头处用中号柱型隔电子做电气断开,一般距离为2 公里,最长不得超过公里。基站前第二颗杆做吊线装置。

2、避雷线:在有各种拉线处必做,其规格为:用镀锌铁线。高出杆顶

10公分,在距杆顶10 公分处和抱箍距杆顶中间绑扎两处。下端固定在抱箍内,并与拉线缠绕5 圈,要求接触良好。

3、直埋式地线:光缆线路在跨越10KV 电力时,用镀锌铁线从电杆中心穿过,电杆底端余留1 米并连接接地体,电杆顶端将避雷线折下,用吊线夹板固定在吊线上。

4、总接地:在终端杆前一个杆上做总接地,其具体做法为:用4X 4

x 4mn镀锌扁铁与杆路垂直开沟,深度约1米,扁铁长度米,3跟间隙2米打入地下,用扁铁焊接在一起,在电杆底端外延6 米,深米,与接地体焊接牢固。

5、光缆在机房终端时,加强芯与ODF架地线孔做电气连接。

主要施工工艺技术及要求

主要施工工艺技术及要求 (一)定位放线技术及要求 (1)、根据总平面图纸(必须在图纸会审中确认的)进行计量、测定、绘制坐标定位。 (2)、在总平面中按功能要求分区域及平面轴线及结构几何尺寸定位。 (3)、根据立面图的设计要求,采用平水管定位法,标出各功能区域的实际标高定位。 (4)、以立面图的分格及造型设计在施工立面以实际发生的尺寸分配定位放线。 (5)、天花跌级造型的定位。以地面中线坐标定位后,将天花跌级造型投影在地面上进行放线定位。 (二)电路管线敷设的技术及要求 (1)、根据每层的电路施工图的要求定出位置,定位水平标高,悬挂吊杆。(吊杆一定要防锈处理) (2)、安装接线盒,安装连接镀锌线管,接线盒与铁线管之间用直径6厘米铁电焊跨接处理。 (3)、线管的入口要消除批锋,以防利口刮伤电线。 (4)、选用的PVC铜芯电线截面积一定要能满足线路的功率要求。电线必须有国家有关部门审核出示的合格证书及产品检测报告。(5)、线管穿线的截面积不能大于铁管截面积的3/4,电线不能在线管内存在接驳口。 (6)、金属软管(蛇皮管)在接线盒中接出长度不能超过60厘米。(7)、线管的安装注意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不能乱拉乱接,歪歪斜斜,安装一定要牢固。 (8)、接地电压测试不能大于4欧姆。 (三)天花工程技术要求

首先确认施工部位,测量设计标高与实际标高是否相符,如果天棚标高受到其它设施的影响,即报交技术组负责人落实解决。 接着根据确认下来的标高,准确的在墙上1米高四周弹水平线,且按如下步骤进行严格的施工; (1)、熟识图纸,了解天棚上的灯具、广播喇叭、空调口、喷淋头、消防探头的具体位置,使主龙骨吊放时尽量避开。 (2)、主龙骨吊点间必须保证1平方米内有一吊杆,吊杆应为φ8mm 的钢筋,钢筋如不够长需焊接时,必须焊固,不存在虚焊,同时做防锈处理。拉爆螺丝应完全拉紧,不得有松动。 (3)、主龙骨的型号必须满足承受吊顶荷载的要求,主龙骨的间距应在800X800之间,次龙骨的间距不得大于400X600。 (4)、轻钢龙骨在施工中应有起拱高度,且应不小于房间短向跨度的1/1000(10米跨内水平线上中心提升1公分高),跨度越大起拱随之增大。 (5)、全面校正主次龙骨的位置及水平度,其它各专业工种也必须紧密配合,做好各自的隐蔽工程,以便隐蔽工程验收后,进行石膏板封闭。 (6)、接到天棚隐蔽工程记录认可表后,开始石膏板的安装,石膏板宜竖向铺设,安装时自攻螺钉与板边距离应为10—15mm,螺钉间距以150—170mm为宜,均匀固定,钉头嵌入板面深度以0.5—1mm为宜,板与板之间缝隙应在3—5mm左右,固定时应从一块板的中间向板的四边固定,不得多点同时操作。 (7)、凡用夹板造型的跌级天棚,应在地面上开线弹墨定位,再用悬垂挂线定出吊顶跌级造型的准确位置,安装好吊装的支撑铁件或吊杆,试吊后临时挂起,通线后调平,再把跌级造型件紧固。所用的木方、夹板均要进行防火涂料处理,高级装饰还要进行防虫处理。(8)、螺钉眼应先刷防锈漆,再用石膏腻子点补,缝隙在填满后必须

《移动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移动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移动电子商务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专业 教学模式:“教、学、做” 一体化教学 计划学时:3 6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移动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作为髙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习和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的各种基本问题,如移动电子商务概念,移动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及其应用模式,移动电子商务交易服务等。 本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中突出3G时代的到来给电子商务带来的新的变化和契机,让学生能与时俱进的将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运用到務动商务活动中,重在探讨和研究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 《移动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学习该课程应以电子商务基础、计算机及应用、网络基础、电子支付等课程为基础进行学习,同时为今后走上实际工作岗位,为企业提供好的移动商务解决方案起到很好的实践应用作用。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思路 由于移动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的新的发展领域,针对移动电子商务知识更新快、新业务不断涌现等特点和学生对相关专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学习而设计。旨在通过提髙学生移动通信基础知识,熟悉移动电子商务产品和服务,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移动电子商务业务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2.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移动电子商务本身的特点,将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描述移动电子商务的产生以及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介绍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工作流程和模式,以及需要依托那些相关技术和网络平台,最后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目前的法律环境和企业遇到的相关问题,用并种成功的案例来串联所学的主要内容,在考核时,以学生为主来为相关行业或企业提供自己的移动电子商务的解决方案。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从事移动电子商务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具体包括: (1)移动营销能力 (2)移动信息服务能力 (3)移动增值业务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移动电子商务安全关立 (5)移动电子支付、移动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6)客户服务和商务接待 (7)移动电子商务的管理 2.知识目标 (1)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

工程技术标准及要求

工程技术标准及要求 一、施工单位资质要求: 1. 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的复印件(应加盖公章)及资格简介。 2.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家住建部或山东省建委核定的工民建工程总承包贰级(含)以上施工资质的施工企业。 3.必须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取得相应认证证书;有良好的市场信誉、雄厚的实力、完善的管理。 4.承包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的要求:必须具有国家贰级以上项目经理资质,能常驻现场负责组织施工。 5.承包单位提供的管理体系架构人员配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配置,管理人员必须按报表配置组建并实名制,项目管理体系不得变动。 6、必须提供本次招标工程竣工后的保修、服务方案。 7.具有相应的施工机械、设备与质量检验测试手段。 二、现场条件和周围环境 招标人提供的现场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其他资料和信息数据如下(也可以附表的形式表现): 1、本工程现有场地已具备“三通一平”,发包人所提供的现场条件为承包人所见到的现场踏勘现状。 2、鉴于本工程所处现场位置和周边情况,提示承包单位充分考虑在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基础二次开挖工作对工期造成的影响,因此发生的费用在措施费用中予以充分考虑; 3、鉴于本工程所处现场位置和周边情况,提示承包单位须考虑设置施工围挡,因此发生的费用在措施费用中予以充分考虑; 4、鉴于本工程电梯设备、天燃气工程、户表前的电气设备设施发包人另行分包,提示承包单位充分考虑在施工中存在的施工配合工作; 三、承包(招标)范围: (一)甲分包施工的工程范围的详细说明: 二期机电工程除电梯设备、天燃气甲分包外,总包负责施工图纸中所有给排水、雨水、采暖、通风、空调工程、强弱电工程主体结构及二次装修全部及洽商内的工作内容等。含:

移动通信现状及技术发展展望

移动通信现状及技术发展展望

移动通信现状及技术发展展望 信息来源:中 国电信业分类:电信通 信 发布时间:2005 年12月8日 目前世界电信业的技术发展进 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出现融合、调整、变革的新趋势。尤其是3G、NGN和宽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全球发展热点。 可以预见,“十一五”期间,我国电信市场规模还将继续稳步扩大,人们对通信的依赖和需求程度也将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稳步持续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用户消费能力的提高,都将进一步刺激电信市场需求的增长。那么,各项通信技术在未来的五年里将会出现怎样的 发展态势?《中国电信业》杂志发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真才基的署名文章,对“十一五”期间电信技术的发展走向进行全面 深入的分析和预测。真才基全球移动通信发展回顾全球移动通信发展虽然只有短短20年的时间,但它已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截至2005年6月份全球移动用户已经达到19亿。目前,在移动通信领域有一些

趋势已经发生或者是正在发生,总结起来有以下的几个趋势和特点:1、移动通信在通信市场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移动话音业务超过固定,差距逐步拉大,异质竞争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用户数看,2002年底,全球移动用户数已经超过了固定用户数(中国则是2003年进入这个拐点)。截至2004年5月,近100个国家的移动用户数已经超过固定用户数,这一趋势仍在继续。移动超过固定,实质上反映了人类对移动性和个性化的需求在急剧上升。未来,移动通信将成为人们最主要的通信方式。从收入看,全球移动电话收入已经接近固定电话收入,有可能在2004年或者2005年超过固定电话收入。移动电话的资费与固定电话资费越来越靠近,同时移动通信的“个人化”,使得移动话音对固定话音的分流作用更加凸现。 2、GSM体系依旧占据主导地位近3年来全球GSM的主流地位愈加凸显出来,与CDMA相比,市场优势更加明显。截至2004年年底,全球GSM /WCDMA体系的占75.14%,而CDMA体系在全球移动市场的份额为13.91%,因此GSM/WCDMA用户

施工工艺流程及验收标准

曦之湖花园工程 施工工艺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阮剑明 审核人:阮剑明 审批人:秦炳灿 浙江舜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绍兴景瑞·曦之湖花园工程项目部 二0一四年十月三十日 目录 基础工程 (3) 模板工程 (6) 钢筋工程 (9) 混凝土工程 (12) 砌体工程 (16) 抹灰工程 (18) 楼地面水泥砂浆 (21) 饰件工程 (24) 水泥砂浆刚性防水层施工工艺 (27)

基础工程 一)施工工艺流程:定位放线→复核(包括轴线,方向)→桩机就位→打桩→测桩→基槽开挖→锯桩→浇筑砼垫层→轴线引设→承台模板及梁底板安装→钢筋制安→承台模板及基础梁侧板安装→基础模板、钢筋验收→浇筑基础砼→养护→基础砖砌筑→回填土 二)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 1. 天然基础基槽(坑)机械开挖应设置标高控制点,预留20㎝~40㎝土体用人工清槽,以免扰动基底土体,且基槽(坑)底必须平整坚实,开挖后应及时浇筑砼垫层。 2. 基坑开挖前须对边坡稳定(无支护基坑)、支护型式(有支护基坑)、降水措施、挖土方案、运土路线、土方堆放位置等编制好施工方案,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工。 3. 天然基础承台必须满足刚性角的要求,否则必须与设计联系进行处理。 深基坑或基础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较为复杂的必须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支护和开挖,承台埋置较深可能对附近已有建筑物及市政设施造成影响的要在施工期间落实相应的监控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 4. 桩与承台的连接:桩顶嵌入承台的长度对于桩直径不小于800mm的不宜小于100mm,对于250

王芬《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定位与任务 1.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通信技术、通信网络与设备、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从学科性质上看,它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当前社会对移动通信市场4G人才的需求量巨大并且十分急迫,开设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培养4G 技术人才是未来一段时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之一。本门课程侧重于现在发展迅速的移动通信领域的4G技术、设备和开通等方面的知识,更贴近企业,更符合岗位需求,能够做到“理论够用、突出岗位技能、重视实践操作”,较好地体现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高专教育特色。 2.课程任务 本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在识记、领会、分析应用三个能力层次上,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应能识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概念、基本原理的涵义,并能表述和判断其是与非;在识记的基础上,能较全面地掌握4G移动通信技术中的OFDM基本原理、MIMO基本原理、协议及移动性管理等内容,能表述相关知识点,分析相关问题的区别与联系;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应用4G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组网技术,理解学会LTE基站的相关设备,分析有关的技术过程和方法,分析有关的系统模型与结构,并能应用有关原理与技术完成LTE基站的开通与维护。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了解LTE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和前景; (2)理解和掌握LTE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技术、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3)知晓LTE基站设备、LTE基站开通与维护的方法; (4)培养学生对移动通信行业的兴趣,为学生全面理解和认识移动通信行业的系统工作原理与技能打下基础。 2.能力目标 (1)具备理解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协调的能力;(2)具备数据分析与处理、自主学习新技术、总结工作结果、开拓创新的能力;(3)具备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勤奋努力,有应变和经受挫折的能力; (4)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正直的品质,遵守职业道德与法规;(5)有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6)有较好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 四、课程建设与教法设计 1.课程建设思路 该课程系统地讲解了LTE移动通信技术、LTE基站设备和开通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共有六个模块,系统地论述了LTE基本概念、OFDM基本原理、LTE协议及移动性管理、MIMO基本原理、LTE基站设备、LTE基站开通与维护,每个模块均有相应的习题,并且还安排了LTE基站开通的实训部分。该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职高专改革方向,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根据岗位任务需要合理划分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在全面认识LTE移动通信技术与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对LTE移动通信网络的初步分析与系统建设能力,为学生全面理解和认识LTE移动通信行业的工作原理与技能打下基础。 2.教法整体设计 本课程采用课堂实践和课外研究两种形式,其中课堂实践包括教学讲授、课堂讨论、小组互查等形式,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学术语言表达的严密性;课外研究包括作业练习、教学观摩、行业调研等形式,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实践研究性教学,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LTE移动通信技术中的一些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五、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表格可根据课程内容加行)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属于职业技术必修课程。这是一门系统性、理论性强的课程,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的后续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各种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包括移动通信的发展史、系统的构成、移动通信中的基本技术、GSM移动通信系统、CDMA技术基础及IS-95移动通信系统、3G移动通信系统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该专业学生掌握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现有的GSM系统和CDMA系统;掌握3G技术和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分析、系统设计和网络规划能力。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现代通信原理》等。为后续继续学习,实践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教学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或者几种组织方式灵活组合,尽量减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疲劳。有条件的话尽量采用多媒体课室授课。加强实验,实验要分组进行,分组人数不宜过大,实验前多做准备工作。有时间可以多进行一些习题讲解。 2. 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教学、进行解题指导等,尤其是有条件的话,借用多媒体的声像呈示,提供给学生一些有助于理解概念的描述图像,或者是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把理论用于实际的培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科学技术的能力。注意对前置课程的复习与总结,以便前后衔接,巩固与提高。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在绪论课后适当复习一些前置课程的基本知识。 4.评价方法要以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5.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56学时,其中理论46学时,实践10学时。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现有的GSM系统和CDMA系统;掌握现有3G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和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系统设计、调试能

工程施工要求和技术规范

第五章工程施工要求和技术规范 5.1施工要求 5.1.1施工准则 5.1.1.1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批准后施工图设计进行施工。 5.1.1.2施工单位接到任务书,应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计划和进度,保证按时完 成任务。 5.1.1.3施工单位接到施工图后,应组织相关的施工人员、讲解本次施工的要点、 要求和注意事项,使施工人员明确施工的性质、内容和任务。更好的,按期、按质、按量完成施工任务。 5.1.1.4施工单位必须遵守国家或部委颁发的法规、标准和规范。 5.1.1.5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或部委颁发的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或工 程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以及省电信公司的有关文件规定和要求。 5.1.1.6施工质量应以施工质量第一位宗旨,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 施工监督,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做到施工工艺精良,各种测试项目齐全、记录清楚、文字端正、数据准确。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5.1.1.7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施工操作程序施工,做到文明施工、文明生产。施工 中应做好防火、防电、防雷、防化学气体、防事故等预防性的工作,做到施工人员的安全及设备材料的安全。 5.1.1.8施工完毕,各项测试指标合格,需对电路进行割接时、施工单位应制订出 详细的割接方案、步骤和方法报建设单位和主管单位批准后进行割接并保证做到万无一失。 5.1.2施工工艺要求和测试要求 5.1.2.1设备安装 设备机架安装应按施工图平面设计位置安装。机架安装要求垂直、牢固、安装位置正确、方向一致,符合原邮电部及信息部通信设备安装抗震加固或设计文件抗震加固要求。新旧设备内的各种插件应按设计文件进行插接,不能插错,插接位置正确、牢固、不松动。 5.1.2.2槽道或走线梯的安装 槽道或走线梯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与设计高度或原有槽道高度、水平一致,吊挂要垂直,安装位置正确,各种连接件、紧固件安装牢固符合抗震加固要求。 5.1.2.3音频线的布放 5.1.2.3.1 音频线的布放应按施工图设计指引的路由和方向布放,在水平和垂直的位置,电缆布放要平直不弯曲,绑扎要整齐、松紧要适度,转弯的地方要弯位适当、整

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

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 ,.放线和测量 1.1地而十字垂直线放线标准: 1."进场施工前,淸理现场地面卫生,将地而用拖布淸理干净,以方便弹线: ".2放地面垂直线以入户门门中线为英中一条基准线,另一条线以客厅中线或对而房间门中线为基准惮出相应的地而十字控制线。依次类推,从外向内逐间弹出每个房间的地而十字控制线。原则:弹线时能取门中的取门中:不同房间共用一条线的共同使用:标注时统一用mm为单位。 "?3做门套的哑口处,在哑口两边依门套宽度做两条垂直于门中线(十字控制线的其中一条门中线)的垂线,依据两条线对哑口处进行找补。 1.1.4依据地而十字控制线及图纸确定柜子及造型的水平位置,并禅出相应的柜子及其它造型的地而线。 1.1.5铺木地板的房间在十字控制线中线处用地板标识模板、红色自喷漆喷涂。 铺贴地面磁砖的房间用地砖标识模板、红色自喷漆喷涂。 1.2水平线放线标准: i.2.1依据客厅基层地而最高点向上反i2oomm确左为房间的i2oomm水平标准线,依客厅线为基准弹出英它房间的水平标准线,在水平标准线上方用塑料胀栓固左“水平标准线标志牌”(标志牌下沿与水平标准线对齐)。 1.2.2按地而完成而上沿确左地而完成而标准线,在地面完成而标准线上方用塑料胀栓固龙“完成而标准线标志牌”(标志牌下沿与完成而标准线对齐)。 1.2.3按设计吊顶标髙确定吊顶下水平标髙线(留岀批刮腻子的厚度,不用标注) 1.2.4墙衬找平时阴阳角方正时,弹岀阴阳角的垂直线。 1.3水电放线标准: 1.3.1工程交底时客户、设计师、工程监督、代班工长确定水电施工作法,并有书而记录。 1.3.2交底当天依据交底记录在墙地而弹岀相应的水电走管位置,并用相应的模板.红色自喷漆在相应的线旁明显位置喷涂标识。 1.33同一墙面、同一髙度的插座或开关等依线盒下沿弹出相应的水平标髙线。 1?3?4插座盒、灯线盒、开关底盒、电视线盒、电话线盒依水平标高线划岀线盒位置。 1.3-5依据现场放线记录制作水电施工图。 1.3.6依据现场放线测量尺寸后填写“水电路改造确认单”,并由客户、工程监督、施工工长共同签字认可,如有变更另外填写水电工程确认单。 2.结构和构造 2.1吊顶结构 2."吊顶必须采用轻钢龙卄石膏板结构,标准结构为38系列主龙件配5。副龙计,吊杆和挂件连接固立。吊顶内空间<420 mm时,允许使用副龙柠切短后两端剪口做挂接件使用,但必须用拉钾钉或自攻锣丝固左挂接件和而层龙骨的连接。 2.1.2圆弧或异型吊顶,用轻钢龙柠无法完成造型时,允许局部使用木龙竹或大芯板、九厘板制做结构,但木作上必须涂刷防火涂料。 2.2隔断墙体基本结构: 2.2.4轻钢龙席石膏板墙:标准结构为75系列轻钢龙件双面封42 mm厚石膏板,需要隔音时,应内部填充岩棉。本墙体结构适用于居室间分隔空间。 2.2.2轻体砖墙:混凝上加气砖或空心砖等砌筑,双而抹灰,为保证强度,应在墙体中每500 mm埋设一根直径Mmm的钢筋,用膨胀螺栓与顶底连接,形成纵向拉力。本墙体结构适用于厨房、卫生间和居室等空间的分隔和改造。

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

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 第一节一般要求 1.工程说明 1.1 工程概况 l.1.1 本工程基本情况如下:。 1.1.2 本工程施工场地(现场)具体地理位置如下: 1.2 现场条件和周围环境 1.2.1 本工程施工场地(现场)已经具备施工条件。施工场地(现场)临时水源接口位置、临 时电源接口位置、临时排污口位置、建筑红线位置、道路交通和出入口、以及施工场地(现场)和周围环境等情况见施工场地(现场)现状平面图。 1.2.2 施工场地(现场)临时供水管径:满足施工现场临时供水需要。 施工场地(现场)临时排污管径:满足施工现场临时排水需要。 施工场地(现场)临时雨水管径:满足施工现场临时排水需要。 施工现场临时供电容量(变压器输出功率) 满足施工现场结构及安装阶段用电负荷。 1.2.3 现场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其他资料和信息数据如下: / 。 1.2.4 承包人被认为已在本工程投标阶段踏勘现场时充分了解本工程现场条件和周围 环境,并已在其投标时就此给予了充分的考虑。 1.3 地质及水文资料 1.3.1 现场地质及水文资料和信息数据如下: 详细内容见地勘报告。 1.4 资料和信息的使用

1.4.1 合同文件中载明的涉及本工程现场条件、周围环境、地质及水文等情况的资料和信 息数据,是发包人现有的和客观的,发包人保证有关资料和信息数据的真实、准确。 但承包人据此作出的推论、判断和决策,由承包人自行负责。 2.承包范围 2.1 承包范围 2.1.1 承包人自行施工范围 本工程承包人自行施工的工程范围如下: 本标段工程的图纸、工程量清单、招标文件及答疑、补充文件(若有时)所包含的全部内容的施工。 2.1.2 承包范围内的暂估价项目 2.1.2.1 承包范围内以暂估价形式实施的专业工程见第五章“工程量清单”“专业工程暂估 价表”。 2.1.2.2 承包范围内以暂估价形式实施的材料和工程设备见第五章“工程量清单”“材料和 工程设备暂估单价表”。 2.1.2.3 上述暂估价项目与本节第2.1.1项承包人自行施工范围的工作界面划分如下: 发生时另行约定。 2.1.3 承包范围内的暂列金额项目 2.1. 3.1 承包范围内以暂列金额(包括计日工)方式实施的项目见第五章“工程量清单”“暂 列金额明细表”(不包括计日工)和“计日工表”,其中计日工金额为承包人在其投 标报价中按“计日工表”所列计日工子目、数量和相应规定填报的金额。 2.1. 3.2 暂列金额明细表中每笔暂列金额所对应的子目,包括计日工,均只是可能发生的 子目。承包人应当充分认识到,合同履行过程中所列暂列金额可能不发生,也可 能部分发生。即便发生,监理人按照合同约定发出的使用暂列金额的指示也不限 于只能用于表中所列子目。 2.1. 3.3 暂列金额是否实际发生、其再分和合并等均不应成为承包人要求任何追加费用和 (或)延长工期的理由。 2.1. 3.4 关于暂列金额的其他说明: / 。 2.2 发包人发包专业工程和发包人供应的材料和工程设备

通信电工课程标准-李新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标准 (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课程) 课程名称:通信电工 适用专业:移动通行技术 课程代码: 学时:64 学分:4 编制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编制人:李新 审核人: 编制时间:2012年7月1日

通信电工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 课程定位 《通信电工》是高职高专院校移动通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为后续的高频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是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最基本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本课程强调基础知识,突出能力培养,注重实用原则,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电工基础技术等移动通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移动通信技术等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为了充分体现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思想,本课程按照“完成项目的基本工作过程项目熟悉了解→方案设计→系统流程图的绘制→系统软件和硬件的集成开发→控制系统安装调试→用户现场安装调试→项目竣工验收→用户指南、技术说明书等技术资料的编写与整理”的整个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内容安排,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项目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

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1) 一般模板工程规则 ①应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②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的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荷载。 ③构造简单,拆装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符合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 ④模板接缝应密,不得漏浆。 (2)模工程的技术要求 a、应依据图纸编制施工方案,进行模板设计,并用根据施工条件确定的荷载对模扳及其支撑体系进行验算。 b、模板安装及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撑体系进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处理。 c、对模板工程所用的材料必须认真选取。应具备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牢固耐用,运输整修容易等特点。 ②模极支撑技术要求: a、模板支撑系统应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模板类型来选配,以便相协调配套。使用时,应对支承系统进行必要的验算和复核,尤其是支柱间距应经计算确定,确保其可靠稳固、不变形。 b、支撑体系的基底必须竖实可靠,竖向支撑基底如为土层时,应在支撑底铺垫型钢或脚手架等材料,或硬化必须支顶牢固,拉结和加固应可靠,必要时应采用打入地锚或在混凝土中预埋铁件和短筋头做撑脚。

c、对超大结构或大荷载结构以及超高结构形式模板支撑体系,应进行专门的设计、计算选用。 d、一般模板体系应与操作平台体系断开,严禁以模扳支撑架作为脚手架。模板支撑、斜拉杆、剪刀撑、链条或拉筋的花篮螺栓,严禁松动或改变位置。 ③模板安装技术要求 a、所有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上,必要时可用电焊或套框方法将其固定。对小型空洞、套框内可满填软制材料,防止漏浆。 b、测量、放线、弹线工作要事先制定好实施方案,所有测量器具必须符合计量检定标准,并妥善保管,施工中的轴线、标高、几何尺寸必须测放准确,标注清楚,引用方便。 c、模扳施工前,要求场地干净、平整、模板下口及连接处的混凝土或砌体,要求边角整齐、 表面平直,必要时可能先进行人工修整,以确保模板工程质量。 d、接头处模板、梁柱板交叉处模板,应认真检查,防止烂根、移位、胀模等不良现象。 e、对己施工完毕的部分钢筋或预埋件、设备管线等应进行检查,若影响模板施工处应及时 整改。 f、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应联结整体,竖向结构模板应加设支撑应扣成整体斜撑与剪刀撑。水

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标准

施工方法及工艺标准 各系统的施工方法及工艺标准执行下列标准规范和要求: 《金属线槽配线安装工艺标准》(313-1998) 《钢管敷设工艺标准》(305-1998)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要求》(GB-T75-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建筑电气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533-199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65100-86)《30 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11318-89)《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92) 《民用建筑电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J)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系统设计规范》(GBT/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T 50312-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6.1.7 主要施工工序及方法 系统工程主要施工工序:管道施工、线槽安装、综合布线及设备安装。 1、管道施工 管煨弯可采用冷煨和热煨法,管径20mm及其以下可采用手扳煨管器,管径25mm及其以上使用液压煨管器; 箱安装应牢固平整,开孔整齐并与管径项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 长孔,铁制盒、箱严禁用电气焊开孔; 盒箱稳注要求灰浆饱满、平整固定、坐标正确。 管路敷设前应检查管路是否畅通,内侧有无毛刺;管路连接应采用丝 扣连接或扣压式管连接;管路敷设应牢固通畅,禁止做拦腰管或拌脚 管;管子进入箱盒处顺直,在箱盒内露出的长度小于5mm; 管路应做整体接地连接,采用跨接方法连接。 2、线槽安装 弹线定位 根据设计图确定出安装位置,从始端到终端(先干线后支线)找好水平或垂直线,用粉线袋沿墙壁等处,在线路中心进行弹线; 支、吊架安装要求 所用钢材应平直,无显著扭曲。下料后长短偏差应在5mm内,切口处应无卷边、毛刺; 支、吊架应安装牢固,保证横平竖直;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课程标准82474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课。主要内容包括:信号基础设备与通信系统的安全,信号基础设备,轨道电路,车站联锁,区间闭塞,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ATO与ATS系统,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本课程主要是为了适应我国城市现代建设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为了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对人才培养的迫切而设置的。 二、课程目标。 1.了解信号与通信系统的基本内容,掌握故障安全原理的基本内容了解信号安全技术原则。 2.了解信号机的分类及结构,熟悉信号机设置的原则,了解道岔的种类和转辙机的种类及特点。 3.掌握轨道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轨道电路的主要参数,熟悉轨道电路的分类及特点,熟悉常用轨道电路,掌握计轴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4.掌握联锁的基本概念了解联锁图表编制方法,掌握6502电气集中联锁的基本操作方式,掌握计算机联锁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方式 5.了解列车定位技术的分类,掌握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和移动闭塞的原理,掌握无线移动通信、查询应答器定位,掌握移动闭塞与固定闭塞的区别。 6.掌握ATC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和模式转换条件,了解不同制式ATC 系统的特点,掌握ATP的基本概念和ATP设备的组成及功能,熟悉ATP

的基本工作原理。 7.了解CBTC系统结构,熟悉CBTC系统子系统和组成设备,掌握CBTC系统运行模式,掌握CBTC系统功能。 8.了解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组成及作用,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电话子系统构成及功能,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广播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城市轨道交通闭路电视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城市轨道交通UPS电源和接地系统。 9. 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鼓励他们热爱本专业技术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沟通知识和技巧。

《GSM-R通信系统应用与维护》课程标准

《GSM-R通信系统维护》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铁道通信课程编码:TC1 开设时间:第3学期课时数:84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铁道通信与信息化专业的铁道通信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旨在满足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尤其是适应国内外铁路/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的大力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主要学习通信的基本知识,移动通信信道的电波传播特性分析;GSM-R基本原理及系统性能指标分析;GSM-R业务网络结构及业务应用分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领会GSM-R通信中信息传输的基本原理,熟悉GSM-R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建立通信系统的概念,并了解提高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维护的基本能力。 二、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掌握移动通信技术中的移动通信设备的识别及使用; (2)学会利用移动通信原理对小区进行设计与规划; (3)学会使用移动基站的相关维护设备,掌握移动基站中的关键技术。 2.社会能力目标 本课程尽力培养学生: (1)团队协作、勤奋敬业、吃苦耐劳等良好风貌; (2)灵活运用已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3.专业能力目标 (1)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的实现方法; (2)熟悉移动通信技术的组网技术、GSM-R网络系统、移动基站技术、CDMA网络以及未来的移动通信技术; (3)了解GSM-R系统中移动基站的运作机制,掌握移动基站的关键技术。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让学生学习了通信系统、信源编译码、信道特性、同步等知识点,具备通信技术基础相关知识应用与分析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学习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通用通信和专用通信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以及现行几种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胜任移动通信行业的相关工作。 2、与后继课程的关系 该课程为学生完成后续《通信综合实训》课程和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和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使学生掌握国内广泛应用GSM 和IS-95 两种典型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了解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的主流标准及其LTE关键技术。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根据课程目标和能力要求,分成8个项目,其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见表1。 表1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通信基站施工技术规范

广东铁塔公司2015年第一批新建及改造站点工程项目施工 技术标准和要求 一基站配套部分 二土建装修部分 三其他说明 一基站配套部分 1.施工要求 1.1施工准则 1.1.1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批准后施工图设计进行施工。 1.1.2施工单位接到任务书,应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计划和进度,保证按时完成任务。1.1.3施工单位接到施工图后,应组织相关的施工人员、讲解本次施工的要点、要求和注意事项,使施工人员明确施工的性质、内容和任务。更好的,按期、按质、按量完成施工任务。 1.1.4施工单位必须遵守国家或部委颁发的法规、标准和规范。 1.1.5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或部委颁发的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或工程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以及中国铁塔公司的有关文件规定和要求。 1.1.6施工质量应以施工质量第一位宗旨,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施工监督,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做到施工工艺精良,各种测试项目齐全、记录清楚、文字端正、数据准确。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1.1.7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施工操作程序施工,做到文明施工、文明生产。施工中应做好防火、防电、防雷、防化学气体、防事故等预防性的工作,做到施工人员的安全及设备材料的安全。 1.1.8施工完毕,各项测试指标合格,需对电路进行割接时、施工单位应制订出详细的割接方案、步骤和方法报建设单位和主管单位批准后进行割接并保证做到万无一失。 1.2施工工艺要求和测试要求 1.2.1设备安装 设备机架安装应按施工图平面设计位置安装。机架安装要求垂直、牢固、安装位置正确、方向一致,符合原邮电部及信息部通信设备安装抗震加固或设计文件抗震加固要求。新旧设备内的各种插件应按设计文件进行插接,不能插错,插接位置正确、牢固、不松动。 1.2.2槽道或走线梯的安装 槽道或走线梯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与设计高度或原有槽道高度、水平

施工工艺流程及验收标准

. 曦之湖花园工程施工工艺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阮剑明审核人:阮剑明专业资料.. 审批人:秦炳灿 浙江舜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绍兴景瑞·曦之湖花园工程项目部

二0一四年十月三十日 目录 基础工程 (3) 模板工程 (6) 钢筋工程 (9) 混凝土工程 (12) 砌体工程 (16) 抹灰工程 (18) 楼地面水泥砂浆 (21) 饰件工程 (24) 水泥砂浆刚性防水层施工工艺 (27) 专业资料. .

专业资料. . 基础工程 一)施工工艺流程:定位放线→复核(包括轴线,方向)→桩机就位→打桩→测桩→基槽开挖→锯桩→浇筑砼垫层→轴线引设→承台模板及梁底板安装→钢筋制安→承台模板及基础梁侧板安装→基础模板、钢筋验收→浇筑基础砼→养护→基础砖砌筑→回填土二)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土体用人㎝㎝~40201. 天然基础基槽(坑)机械开挖应设置标高控制点,预留工清槽,以免扰动基底土体,且基槽(坑)底必须平整坚实,开挖后应及时浇筑砼垫层。降水措施、支护型式(有支护基坑)、2. 基坑开挖前须对边坡稳定(无支护基坑)、土方堆放位置等编制好施工方案,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工。挖土方案、运土路线、3. 天然基础承台必须满足刚性角的要求,否则必须与设计联系进行处理。深基坑或基础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较

为复杂的必须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支护和开挖,承台埋置较深可能对附近已有建筑物及市政设施造成影响的要在施工期间落实相应的监控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的不宜小800mm4. 桩与承台的连接:桩顶嵌入承台的长度对于桩直径不小于且桩顶必须平整,50mm,对于于100mm,250

通信电工课程标准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标准 (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课程) 课程名称:通信电工 适用专业:移动通行技术 课程代码: 学时:64 学分:4 编制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编制人:李新 审核人: 编制时间:2012年7月1日 1 通信电工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 课程定位 《通信电工》是高职高专院校移动通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为后续的高频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是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最基本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本课程强调基础知识,突出能力培养,注重实用原则,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 表1 课程定位 课程性质移动通信专业专业必修 本课程在移动通信专业教学中为以后专业课的基础课程课程功能 X 前导课程X 平行课程高频电子技术后续课程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电工基础技术等移动通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移动通信技术等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 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为了

弱电项目施工标准及其技术要求

一、弱电管、线、槽施工标准及要求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按施工图,施工手册进行施工。未经总工签名、项目经理同意并向监理公司申报,不得随意改动施工方案。对施工完成部分要做好成品保护。管槽施工必须横平竖直。吊线、格墨、打平水、拉直线(预埋管线除外)。 线、管、槽施工工艺要求 板槽安装及注意事项 垂直敷设的线槽必须按底架安装,水平部分用支架固定。固定支点之间的距离要根据线槽具体的负载量在1.5至2米之间。在进入接线盒、箱柜、转弯和变形缝两端及丁字接头不大于0.5米。线槽固定支点间距离偏差小于50毫米。底板离终点50MM处均应固定。 不同电压、不同回路、不同频率的强电线应分槽敷设,或加隔离板放在同一槽内。线槽与各种模块底座连接时,底座应压住槽板头。 线槽螺杆高出螺母的长度少于5毫米。 线槽两个固定点之间的接口只允许有一个,所有接口跨接处均装上接地铜线或片,每层保证可靠的重复接地。

线槽交叉、转弯、丁字连接要求:平整无扭曲,接缝紧密平直无刺无缝隙,接口位置准确,角度适宜。 槽板应紧贴建筑墙面,排列整齐。 导线不得在线槽内进行接头,接线在接线盒内进行。 穿在管、槽、架内的绝缘导线,其绝缘电压不应低于500V。 管线槽架内穿线宜在建筑物的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配线施工之前,将线槽内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 二.电缆桥架的安装 电缆桥架必须根据图纸走向及现场建筑特性设计弯头、马鞍、长度等。 电缆桥架安装必须横平竖直。 电缆桥架安装必须根据桥架大小,精确计算出承托点受力情况。要求均匀、整齐美观及牢固可靠。

桥架角弯必须有充分的弧度,防止将电缆拆散。 电缆桥架必须至少将两端加接地保护,本工程要求每隔20M接地一次,由于图纸上无明确如何接地,建议在桥架内加设一条BV16平方毫米的双色地线。 三.线管的敷设 1.视不同场合不同用途,选用镀锌管线管作线缆护套,室外裸露及天面部分,均采用自来水管作线管。镀锌管参照如下方法施工。 2.金属管的加工要求: 金属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 现场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为了防止在穿电缆时划伤电缆,管口应无刺和锐棱角。 为了减少直理管在沉陷时管口处对电缆的剪切力,金属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