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级《移动通信技术》复习提纲(郭老师)

2013级《移动通信技术》复习提纲(郭老师)

2013级《移动通信技术》复习提纲(郭老师)
2013级《移动通信技术》复习提纲(郭老师)

2013级《移动通信技术》复习提纲

第1章 概论

1. 什么叫移动通信?

2. 移动通信有哪些主要特点?

3. 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

通信系统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什么是同频单工、 异频单工、 异频双工和半双工?

通信系统按多址方式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简述频分多址(FDMA )、 时分多址(TDMA )和码分多址(CDMA )。

4. 数字通信的优点

5. 移动通信包括哪些基本技术? 各项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第2章 移动信道

1. 什么是信道?根据信道特性参数随外界各种因数的影响而变化的快慢,信道

由可分为哪两种类型,移动通信信道属于哪种类型?移动通信信道有哪些基本特

征? 简述移动通信信道存在的3类损耗和4种效应。

2. 简述移动信道中电波传播的方式和特点。哪种电波的传播可按自由空间传播

来考虑。

3. 自由空间电波的传播损耗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损耗与信号频率、传播距离的关系。

4. 电波在大气中传播产生折射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情况下有利于电波的传播,

什么情况下不利于电波的传播?地球等效半径。

5. 什么是绕射损耗?什么是菲涅尔余隙?第一菲涅尔半径与绕射损耗的关系。

6. 什么是信号局部中值?

7. 什么是衰落、快衰落和慢衰落

8. 多普勒频移。

9. 多径衰落服从什么分布,慢衰落服从什么分布?

10. 什么是多径时散?

)

(201)(20144.32)]([z fs MH gf km gd dB L ++=

时延扩展的大小

时延扩展的影响的两大主要影响。

11. 什么是相关带宽?相关带宽的表达式。由于相关带宽的存在对输入信号带宽的要求。工程上相关带宽的估算公式

12. 地物(或地区)分类。不同地物环境其传播条件不同,按照地物的密集程度不同可分为哪三类地区?

13. 地形的分类与定义。实际地形从电波传播的角度考虑,可分为哪两大类?各种地形地物的传播损耗计算原则。

第3章调制技术

1 调制解调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 调制的目的、调制的主要功能和调制技术的分类

第4章抗信道衰落技术

1. 为了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分集技术、均衡和信道编码这三种技术被用来改进接收信号质量。

分集技术、均衡和信道编码的作用。

2. 均衡。均衡技术分为两类,线性均衡和非线性均衡。这两类均衡技术的差别。在GSM系统中采用自适应均衡技术解决时间色散问题。

3. 分集接收。分集接收的两重含义。分集接收的必要条件。分集接收的充分条件。

4. 什么是宏分集,什么是微分集?微分集是怎样细分的?

5. 根据在接收端使用合并技术的位置不同,可以把合并技术分为哪两类?

6. 分集接收对信噪比的改善程度。信噪比和信纳比。

7. 交织器的作用。

第5章语音编码

1. 语音编码。

2. 语音编码技术三种类型。

3. 三种语音编码的特点。

第6章组网技术基础

1. 什么是噪声,噪声的分类方法。

2. 什么是加性噪声,什么是乘性噪声?

3. 移动信道中主要存在哪些噪声,哪种噪声影响比较大?

4. 什么是邻道干扰?。

5. 落入邻道接收机的调制边带功率计算方法。

6. 什么是同频道干扰?

7. 什么是射频防护比?

8. 同频道再用距离是怎样计算的?

9. 为什么采用多址方式? 常规的三种多址方式定义?

10. 什么是小区制,小区制的优点?

11. 蜂窝网中区群的定义;蜂窝的分类:宏蜂窝(Macro-cell)、2~20km、微蜂窝(Micro-cell):0.4~2km、皮蜂窝(Pico-cell):< 400m、分层蜂窝(由多种蜂窝组成)、多维小区;什么是频率服用? 对频率复用的要求;区群内小区数计算公式;同频小区中心距离计算公式;中心激励和顶点激励和小区分裂概念。

12. 什么是越区切换? 越区切换的准则?简述移动台辅助的越区切换策略;越区切换时的信道分配。

13. 位置登记和更新。

第8章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GSM系统部分)

1. GSM系统与模拟蜂窝网比较有哪些优点?

2. GSM系统采用的是什么多址方式?

3. GSM系统的语音采用的是什么编码?

4.GSM系统每一频点(频道或叫载频TRX)上可分成多少个时隙?

5. GSM系统采用的是什么调制方式?

6. GSM系统是由哪三大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7. GSM系统有哪三个数据库?

8. GSM系统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9. TDMA系统的主要特性。

10. GSM系统主要采用什么分集接收技术?

11.基站与移动台间的时间调整。

12.在GSM系统中采用什么技术解决时间色散问题?

13.在GSM中采用跳频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4. GSM系统的结构及组成。

15. GSM主要网络接口的功能。

第8章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DMA系统部分)

1. 什么是软容量和软切换?

2. 什么是功率控制? 说明CDMA蜂窝系统中为什么采用功率控制?对功率控制的要求是什么?

3. IS-95A是什么标准?

4. W-CDMA是什么标准?

5.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

6. CDMA是以什么技术为基础的?

7. 适用于码分多址蜂窝通信系统的扩频技术。

8. CDMA用什么码来区分信道?

9. CDMA采用的关键技术。

10. CDMA的特点。

第9章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1. 移动通信的理想目标。

2.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流标准。

3.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4. 高空平台电台(HAPS)

5. 国际电信联盟(ITU)

6. 中国通信标准协会(CCSA,China Communication Standard Association)第10章移动数据传输

1. 什么是无线局域网?

2. 无线局域网的结构。

3. 无线局域网的技术标准。

第11章移动通信展望——个人通信

1. 个人通信的理想目标

2. 对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要求。

3.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附加章节扩展频谱通信

1.扩频通信的基本特点。

2.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3.扩频通信常用的三种码型。

4.一般的无线扩频通信系统都要进行哪三次调制。

5.扩频通信的主要优点。

附加章节LTE关键技术OFDM的基本原理

OFDM的基本原理

移动通信技术1G~4G发展史

第1章移动通信现状问题与基本解决方法 1.1移动通信1G—4G简述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1897年是人类移动通信的元年。这一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在相距18海里的固定站与拖船之间完成了一项无线电通信实验,实现了在英吉利海峡行驶的船只之间保持持续的通信,从而标志着移动通信的诞生,也由此揭开了世界移动通信辉煌发展的序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现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系统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距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本文主要简述移动通信技术从1G到4G的发展。移动通信大发展的原因,除了用户需求的迅猛增加这一主要推动力外,还有技术进展所提供的条件,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小区制的形成、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通信调制编码技术的发展等。1.1.1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是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发展阶段。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1G)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1G主要基于蜂窝结构组网,直接使用模拟语音调制技术,传输速率约s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了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 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这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具有随时随地通信的大容量的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带宽或干扰受限,它通过小区分裂,有效地控制干扰,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基站,重复使用相同的频率,从而实现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容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食品微生物学》复习资料总结版

《食品微生物学》复习资料总结版

《食品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一.微生物学发展中的几个重要人物的贡献。 1初创期--形态学时期:代表人物:列文虎克,首次观察并描述微生物的存在。 2奠基期--生理学时期:代表人物:巴斯德,建立胚种学说(曲颈瓶试验);乳酸发酵是微生物推动的;氧气对酒精发酵的影响;用弱化的致病菌防治鸡霍乱。科赫,建立了科赫法则,证实了病原菌学说,建立微生物学实验方法体系。3发展期--生化、遗传学时期:代表人物:Buchner,开创微生物生化研究;Doudoroff,建立普通微生物学。 4成熟期--分子生物学时期 二.什么是微生物?广义的微生物和主要包括哪几大类? 1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是指大量的、极其多样的、不借助显微镜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类群的总称。 2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某些藻类。 3微生物分类: 六界(病毒界1977年加上,我国陈世骧):

三元界: 三.微生物具有哪些主要特性?试简要说明之。 1体积小,比表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性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 四.细菌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大小及繁殖方式如何? 1细菌的基本形态分为:球形或椭圆形、杆状或圆柱状、弧状和螺旋状,分别称为球菌、杆菌、弧菌和螺旋菌。 2细菌细胞的大小一般用显微测微尺测量,并以多个菌体的平均值或变化范围来表示。 3细菌的繁殖主要是简单的无性的二均裂殖。

球菌:单球菌,双~,链~,四联~,八叠~,葡萄球菌。。大小以直径表示 杆菌:种类最多,长杆菌(长/宽>2);杆菌(=2);短杆菌(<2)。。大小:长度×宽度 弧菌:弯曲度<1 ;螺旋菌2≤弯曲≤6;螺旋体:弯曲度>6 ..大小:自然弯曲长度×宽度 细菌的重量:1×10^-9~1×10^-10mg,及1g细菌有1~10万个菌体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及细胞核等四部分 五.细菌细胞壁的结构(Gram+、Gram-)与功能?Gram染色的原理和步骤?知道常规的几种Gram+、Gram—的菌种。 1结构:在细菌菌体的最外层,为坚韧、略具弹性的结构。 其基本骨架是肽聚糖层,由氨基糖(包括N-乙酰葡萄糖胺,NAG和N-乙酰胞壁酸,NAM两种)和氨基酸组成。 2 Gram+的细胞壁具有较厚(30-40nm)而致密的肽聚糖层, 多达20层,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菌的特有成分,可加强肽聚糖的结构。 3 Gram-的细胞壁薄(15-20nm)、结构较复杂,分为外膜(基本成分是脂多糖LPS)、肽聚糖层和壁膜间隙。 4功能:(1)保护细胞及维持外形(如果人工去掉细胞壁后,所有菌的原生质均变成圆形)。

我和我的老师好故事征文

难忘的启蒙老师 作者:东坑丽晶小学601班罗琬淋 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我的心中就浮起阵阵暖意,就想到了这样一首儿歌:“春雨沙沙,春雨沙沙,细雨如毛,飘飘洒洒……”此时,眼前浮现出吴老师那熟悉的面孔。 以前,我是一个很内向的孩子,开学前,爸爸妈妈就跟老师说了我的情况,让老师帮助我克服这个问题。 开学那天,我按照时间来到了幼儿园,我刚踏进幼儿园,就听到一大片哗哗的哭声,让我的心中莫名的有些慌张,本想大哭一场,可看着吴老师那双着急的双眼,和匆匆的步履,心中有种莫名的体谅,便克制眼泪,静静地站在人中望着乱哄哄的人群,直到安静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教室终于安静了下来,看着同学们一张张红扑扑的的小脸,吴老师脸上的汗水,我坐在那显然有些无助。忽然,吴老师走到我身边表扬了我,说我是同学们的榜样,还奖励了我一朵小红花。顿时,同学们齐刷刷地向我看来,我吓了一跳,被同学们盯着一点儿也不自,就这样我一下子就成了全班的焦点,心中愤愤不平:这个老师真讨厌,明明知道我不喜欢与人相处,还特地把我点出来,真让人生气……那时的我还稚气未退,天真地以为吴老师就是在刁难我,这算哪门子老师? 有句话说的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谁让我是她的学生,也正因如此,她对我的“刁难”还在“变本加厉”,居然让我在六一联欢上朗诵《春雨》,这不是想让我颜面尽失吗?反抗?又有什么用呢,只能硬着头皮上啦! 因为这次朗诵,我常常被她请到办公室“喝茶”,每次都很认真教我每一个字的声调、情感。有时,还亲自给我朗诵,那时的她是多么的亲切,多么的温柔,让我感到妈妈般的温暖。 经过几周的排练,终于到上台的日子了,心中还是有些许紧张,毕竟是面对那么多人,出了错那可就惨了。看着台上的演员一个一个地走下了台,我的心情焦躁不安。忽然,有一只大手从后面抱住了我,轻声地对我说:“孩子,到你了,放轻松”然后我慢慢走上了台。 一秒、两秒、三秒……一分钟……台上还是一片寂静,台下的观众已经

移动通信现状及技术发展展望

移动通信现状及技术发展展望

移动通信现状及技术发展展望 信息来源:中 国电信业分类:电信通 信 发布时间:2005 年12月8日 目前世界电信业的技术发展进 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出现融合、调整、变革的新趋势。尤其是3G、NGN和宽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全球发展热点。 可以预见,“十一五”期间,我国电信市场规模还将继续稳步扩大,人们对通信的依赖和需求程度也将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稳步持续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用户消费能力的提高,都将进一步刺激电信市场需求的增长。那么,各项通信技术在未来的五年里将会出现怎样的 发展态势?《中国电信业》杂志发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真才基的署名文章,对“十一五”期间电信技术的发展走向进行全面 深入的分析和预测。真才基全球移动通信发展回顾全球移动通信发展虽然只有短短20年的时间,但它已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截至2005年6月份全球移动用户已经达到19亿。目前,在移动通信领域有一些

趋势已经发生或者是正在发生,总结起来有以下的几个趋势和特点:1、移动通信在通信市场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移动话音业务超过固定,差距逐步拉大,异质竞争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用户数看,2002年底,全球移动用户数已经超过了固定用户数(中国则是2003年进入这个拐点)。截至2004年5月,近100个国家的移动用户数已经超过固定用户数,这一趋势仍在继续。移动超过固定,实质上反映了人类对移动性和个性化的需求在急剧上升。未来,移动通信将成为人们最主要的通信方式。从收入看,全球移动电话收入已经接近固定电话收入,有可能在2004年或者2005年超过固定电话收入。移动电话的资费与固定电话资费越来越靠近,同时移动通信的“个人化”,使得移动话音对固定话音的分流作用更加凸现。 2、GSM体系依旧占据主导地位近3年来全球GSM的主流地位愈加凸显出来,与CDMA相比,市场优势更加明显。截至2004年年底,全球GSM /WCDMA体系的占75.14%,而CDMA体系在全球移动市场的份额为13.91%,因此GSM/WCDMA用户

对移动通信技术的认识

对移动通信技术的认识 所谓移动通信就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 移动通信与固定物体之间的通信比较起来,具有一系列的特点,主要是:(1)移动性。就是要保持物体在移动状态中的通信,因而它必须是无线通信,或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的结合。(2)电波传播条件复杂。因移动体可能在各种环境中运动,电磁波在传播时会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多卜勒效应等现象,产生多径干扰、信号传播延迟和展宽等效应。(3)噪声和干扰严重。在城市环境中的汽车火花噪声、各种工业噪声,移动用户之间的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等。(4)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它是一个多用户通信系统和网络,必须使用户之间互不干扰,能协调一致地工作。此外,移动通信系统还应与市话网、卫星通信网、数据网等互连,整个网络结构是很复杂的。(5)要求频带利用率高、设备性能好。 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1) 空间系统; (2) 地面系统:①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②关口站、基站。 移动通信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到2020年将大体经过5代的发展历程,而且到2010年,将从第3代过渡到第4代(4G)。到4G,除蜂窝电话系统外,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毫米波LAN、智能传输系统(ITS)和同温层平台(HAPS)系统将投入使用。未来几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明显的趋势是要求高数据速率、高机动性和无缝隙漫游。实现这些要求在技术上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此外,系统性能(如蜂窝规模和传输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频率的高低。考虑到这些技术问题,有的系统将侧重提供高数据速率,有的系统将侧重增强机动性或扩大覆盖范围。 从用户角度看,可以使用的接入技术包括:蜂窝移动无线系统,如3G;无绳系统,如DECT;近距离通信系统,如蓝牙和DECT数据系统;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固定无线接入或无线本地环系统;卫星系统;广播系统,如DAB和DVB-T;ADSL和Cable Modem。 移动通信的种类繁多。按使用要求和工作场合不同可以分为(1)集群移动通信,也称大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为只有一个基站,天线高度为几十米至百余米,覆盖半径为30~km,发射机功率可高达200W。用户数约为几十至几百,可以是车载台,也可是以手持台。它们可以与基站通信,也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移动台及市话用户通信,基站与市站有线网连接。(2)蜂房移动通信,也称小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是把整个大范围的服务区划分成许多小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基站,负责本小区各个移动台的联络与控制,各个基站通过移动交换中心相互联

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大作业 题目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姓名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 1402班 学号

1. 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1.1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中的移动一方通过无线的方式在移动状态下进行的通信,这种通信方式可以借助于有线通信网,通过通信网实现与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地方任何人进行通信,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移动通信是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的结合。移动通信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第一代蜂窝模拟通信,第二代蜂窝数字通信,以及未来的第三代多媒体传输、无线Internet等宽带通信,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与任何人进行信息传输的个人通信。 1.2移动通信的发展 目前,移动通信已从模拟通信发展到了数字移动通信阶段,并且正朝着个人通信这一更高级阶段发展。未来移动通信的目标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提供快速可靠的通信服务。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模拟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与此同时,其它发达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式公共移动通信网。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蜂窝移动通信网成为实用系统,并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这个系统一般被当作是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进入发展和成熟时期。蜂窝模拟网的容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用户的需求。80年代中期,欧洲首先推出了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随后美国和日本也相继指定了各自的数字移动通信体制。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Qualcomm 公司推出了窄带码分多址(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这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从此,码分多址这种新的无线接入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些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完整版)食品微生物学

《食品微生物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首次发明了巴氏消毒法。 A、Leeuwenhock ; B、Louis Pasteur; C、Robert Koch ; D、Watson-Crick ; 2、曲颈玻瓶试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微生物学家是() A、Leeuwe nhoek ; B、Louis Pasteur ; C、Robert Koch ; D、Wats on and Crick 3、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 ①细菌②放线菌③蓝细菌④螺旋体⑤立克次氏体 ⑥衣原体⑦支原体⑧霉菌⑨酵母菌⑩噬菌体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4、第一个看到细菌形态的微生物学家是() A、Leeuwe nhoek ; B、Louis Pasteur ; C、Robert Koch ; D、Wats on and Crick 5、把早年的在马铃薯块上的固体培养技术改进为明胶平板培养技术,并进而提高到琼脂平板培养技术的科学家是()。 A、Leeuwe nhoek ; B、Louis Pasteur ; C、Robert Koch ; D、Wats on and Crick 6、微生物五大共性的基础是()。 A、体积小,面积大; B、吸收多,转化快; C、生长旺,繁殖快; D、适应强,易变异; 答案:1、B ;2、B ;3、A ;4、A ;5、C;6、A ; 1、革兰染色的关键步骤为()。 A、结晶紫初染; B、碘液媒染; C、酒精脱色; D、番红或品红复染; 2、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类;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 A ?螺旋菌 B ?杆菌 C ?球菌 D .丝状 3、自然界长期进化形成的缺壁细菌是()。 A .支原体 B . L-型细菌 C .原生质体 4、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 D.原生质球 A .支原体 B . L-型细菌 C .原生质体D.原生质球 5、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 A .支原体 B . L-型细菌 6、在实验室中自发突变形成的缺壁细菌称为 A .支原体 B . L-型细菌 7、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 A .肽聚糖 B .几丁质 8、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 A .肽聚糖 B .几丁质 C .原生质体 D .原生质球 。 C .原生质体 D.原生质球C .脂多糖D.磷壁酸 C .脂多糖D.磷壁酸 C .脂多糖D.磷壁酸 10、放线菌具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产物功能的菌丝是()。 A .基内菌丝B.气生菌丝C.孢子丝 D .孢子

我和老师我和老师我与老师的故事

我和老师-我和老师我与老师的故事 我与老师的故事 在学校里有许多的老师,我最喜欢的老师就是温柔体贴的王老师了。王老师有一头乌黑发亮的短发,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看起来和蔼可亲。 王老师对工作非常认真,她总是把我们不知道的知识耐心地讲解,每当我们遇到了不会的题,她总是耐心地教我们应该怎样做,让我们懂得解题的思路。记得那一次,王老师给我们发了一张大卷子,让我们做。顿时,教室里十分安静,沙沙的写字声,就好像春蚕在沙沙沙地咀嚼着桑叶。我写着写着,突然,遇到了一道难题,我绞尽脑汁地思考着

这道题。但是仍然做不出来,于是,在第二天下了语文课之后,我拿着卷子去问老师。老师看了看这道题,将这道题给我讲了一遍。可是,我根本听不明白,于是,我让老师再讲一遍。老师又重新给我讲了一遍之后,我仍然没有听明白,并且,因为教室里太吵了,所以我便请求老师再给我讲解一遍。老师并没有对我着急,她知道我不理解句子的含义,于是又给我讲了一遍,但是,在这时候打上课铃了,我不得不回到我的座位上去上课。 老师为了让我听懂这道题,特意在中午的时候,把我叫到办公室里,给我耐心的讲题。经过我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最后,我终于听懂了这道题。我高兴地笑了起来,说:“原来这道题这么简单。”老师听了之后回答说:“是啊。”说完,老师的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后来我才知道,那天中午,老师利用中午的时间给我讲题,都没有休息。 老师,你是多么的伟大,把所有的

知识都传给了我们。您为了我们,不怕辛苦,不怕劳累,任劳任怨的操劳着。我和老师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来回报您,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我与老师的故事 都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我们的启蒙老师。我们班的张老师就是一位很爱我们的教师,把所有的知识都无私的奉献出来。深夜的窗口数你的灯光最亮,清晨的路上数你行的最早,教室是你的家园,讲台是你的舞台,教科书是你的指明灯,学生就是你可爱的孩子。你把知识传授给了我们,是你教给了我们怎样做人,让我们懂得了更多的道理,才使我们对社会有更多的贡献。 小小的粉笔就像拥有魔力的魔杖,黑板是你谱写蓝图的地方。上课铃是你奋斗的号角,一路上把汗水抛在脑后,学生的成绩您浇灌的硕果。 我和张老师还发生过很多小故事。她中等的个子,一头乌黑的亮发,一双

(完整word版)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5G 是面向未来的通信发展需求的移动通信系统,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兴起的主要驱动力为互联网和物联网,将来人机交互和数据共享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种交互下,人们的生活将会更加高效舒适。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不仅通信容量大,速率高,其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比第四代移动通信有了更好的改进,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1.Massive MIMO技术 大规模MIMO技术是指基站端采用大规模天线阵列,天线数超过十根甚至上百根,并且在同一时频资源内服务多个用户的多天线技术。大规模MIMO技术将传统的时域、频域、码域三维扩展为了时域、频域、码域、空域四维,新增维度极大的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大规模MIMO天线技术提供了更强的定向能力和赋形能力如图1,大规模MIMO的空间分辨率与现有MIMO相比显著增强,能深度挖掘空间维度资源,使得网络中的多个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频资源上利用大规模MIMO提供的空间自由度与基站同时进行通信,从而在不需要增加基站密度和带宽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频谱效率。大规模MIMO可将波束集中在很窄的范围内,从而大幅度降低干扰,大幅降低发射功率,从而提高功率效率,减少用户间干扰,显著提高频谱效率。 当基站侧天线数远大于用户天线数时,各个用户的信道将趋于正交,小区内同道干扰及加性噪声趋于消失,系统性能仅受限于邻区导频的复用,这使得系统的很多性能都只与大尺度相关,与小尺度无关。大规模MIMO的无线传输技术将有可能使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在4G 的基础上再提升一个量级。 图1. 大规模MIMO天线技术方向图

2.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MA) 5G的无线接入技术目前还有的观点关注多载波调制,如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_ lter _bank based multicarrier),其天然的非正交性和不需要先前的分布式发射机同步。一种新的调制方式,被称为通用滤波后的多载波(UMFC)被提出。开始是OFDM信号,通过滤相邻子载波组,以减少时间/频率同步造成的旁瓣水平和载波间干扰。要解决OFDMA正交的时间窗口的缺点,即需要较大的保护带CP,使用多载波滤波器组就可以允许大的传输时延和任意高的频率补偿。日益发展的软件无线电,FFT块的大小,子载波间隔和CP长度可根据信道条件改变。因此,OFDMA允许一些参数可调,可以很好地适应5G的要求。 3. 射束分割多址技术(BDMA) 有限的频谱资源对于移动和无线技术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即如何把有限的频率和时间分配给不同用户。由于这个情况,要实现提高系统的容量和质量,目前使用的多址技术包括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等。然而,现在使用的所有多址技术中,通信系统容量依赖于时间和频率。如何发展多址接入系统,提高有限频率的系统容量是一个新的挑战。 目前发明的BDMA技术,根据MS的位置分配天线波束,实现多址接入,从而显著增加系统的容量。按此观点,MS和基站在视距(LOS)的状态,因此他们明确知道彼此的位置。在此条件下,他们能够将波束直接传送到彼此的位置以通信,而不受移动台在小区边缘的干扰。 为了在5G中适应BDMA,就要发展相位阵列天线,智能天线要能够调整波束。调整波束天线通过收集从基站和MS到达角(AOA)信息设置无线配置。自适应天线阵列的使用,是提高能力的一个可能性。 4. 全频段技术 5G网络通信技术将会以智能化、宽带化和多元化为主要的发展方向。未来网络数据业务的发展方向主要在热点密集地区和室内,而当前网络数据的流量如果在少数人使用状态下不存在延迟、低网速等问题,但一旦放开使用用户数量,网络延迟和网络速度都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而物联网和智能终端所依赖的移动通信网络将会处于堵塞状态,很难发挥物联网和智能终端的优势。目前5G移动通信技术所研究的超密集组网,可以针对高度使用移动数据的地区提升流量容量1000倍,很好的解决了网络数据使用密集地区的数据传输和数据容量问题。该技术的发展,虽然在数据流量方面提升率非常高,但是由于其拓扑结构也更加复杂,各网络之间的信号干扰也是一个很大的麻烦,大家都知道一旦同一个区域的无线网络过多,就会相互之间产生干扰,影响网络的传输。因此,该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适用

食品微生物学试题答案修订稿

食品微生物学试题答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食品微生物学试卷一、 一. 填空题(1分/空×20): 1. 细菌一般进行___⑴__ 繁殖,即__⑵_。酵母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和无性两类,无性繁殖又可分为__⑶__ ,__⑷__ 两种形式,有性繁殖时形成__⑸_ ;霉菌在有性繁殖中产生的有性孢子种类主要有__⑹__ ,_⑺__;在无性繁殖中产生的无性孢子种类有_⑻_ ,__⑼__,__⑽__ ;放线菌以__⑾__ 方式繁殖,主要形成__⑿__ ,也可以通过___⒀__繁殖。 2. 微生物污染食品后,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引起___⒁_______和 _____⒂_____。 3.在酵母菌细胞结构中,____⒃_____具有保护细胞及维持细胞外形的功能; ____⒄____具有控制细胞对营养物及代谢产物的吸收和交换作用;____⒅_____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的场所;___⒆______是呼吸酶类的载体,细胞的能量供应站;_____⒇____具有传递细胞遗传性状的作用。 二.选择题(1分/小题×20) 1.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___ a.结晶紫(初染) b.碘液(媒染) c.酒精(脱色) d.蕃红(复染) 2.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___ a.荚膜 b.细胞壁 c.芽孢 d.鞭毛 3.测定食品中的细菌总数常采用_____ a.稀释混匀平板法 b.稀释涂布平板法 c.显微镜直接镜检计数法 4.干热灭菌法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___ a.105℃,2小时 b.121℃,30分钟 c.160℃,2小时 d.160℃,4小时 5.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___ a.单纯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 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有性繁殖产生____ a.接合孢子 b.担孢子 c.孢囊孢子 d. 子囊孢子 7.以高糖培养酵母菌,其培养基类型为____a.加富培养基 b.选择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 d.普通培养基 8. 抗干燥能力较强的微生物是_________。 a.酵母菌 b.霉菌菌丝 c.乳酸菌 9. 产生假根是____的形态特征。a.根霉 b.毛霉 c.青霉 d.曲霉10.配制1000ml 的固体培养基需加琼脂____ a.0. b.2~7克 c.15~20克 d.50克 11.食品和饮料工业生产上常采用的“巴氏灭菌法”是一种______方法。 a.消毒 b.抑菌 c.灭菌 d.除菌 12. 下列微生物器官耐温顺序为_____a.营养体>孢子>芽孢 b.芽孢>孢子>营养体c.孢子>营养体>芽孢 c.芽孢>营养体>孢子13.下列微生物能通过细菌滤器的是____ a.细菌 b.酵母菌 c.病毒 d霉菌 14.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物质的是____ a.氨基酸 b.矿质元素 c.嘌呤碱基 d.维生素 15. E.coli是______ a. G+菌 b.G-菌 c. G+ G-不定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详细论述了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六大最新发展趋势:网络业务的数据化、分组化,网络技术的宽带化,网络技术的智能化,更高的频段,更有效利用频率,网络趋于融合、走向统一。了解、掌握这些趋势对移动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移动通信Internet无线数据IMT-2000智能网网络融合 1前言 移动通信业务之所以发展迅猛主要是其满足了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个人进行通信的愿望。移动通信是实现未来理想的个人通信服务的必由之路。在信息支撑技术、市场竞争和需求的共同作用下,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呈现出以下几大趋势: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网络技术宽带化,网络技术智能化,更高的频段,更有效利用频率,各种网络趋于融合。了解、掌握这些趋势对移动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 2.1无线数据——生机无限当前移动数据通信发展迅速,被认为是移动通信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近年来出现的移动数据通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路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如TACS、AMPS和GSM中的承载数据业务以及GSM系统的HSCSD;另外一种是分组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如摩托罗拉的DataTAC、爱立信的Mobitex和GSM系统的GPRS。 目前,无线数据业务只占GSM网络全部业务量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在未来的两年中这种状况将开始扭转,并大大改变。1999年以后,随着HSCSD、GPRS 等新的高速数据解决方案显露峥嵘,并成为数据应用的新焦点,无线数据将成为运营商经营计划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它预示着未来大量的商业机遇。 (1)应用驱动市场 无线数据业务的主要驱动力在于用户的应用。话音是单一的、易于被大众所接受的业务,然而无线数据则不同,无线数据最初的应用重点放在运输管理这样的专业市场。近期无线数据业务的目标市场是销售人员或现场工程师这样的用户群。从这些先发目标的应用中积累无线数据的经验,并从中受益。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简介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610302 专业名称移动通信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移动通信技术原理、设备、工程等专业知识,具备移动基站工程建设与维护、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移动业务管理与服务、微波与卫星通信系统维护等能力,从事移动基站勘察与设计、移动基站维护、无线网络室内分布设计、无线网络优化、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移动业务支撑与管理、移动终端维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通信行业企业,在移动基站建设与维护、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移动业务支撑与终端维护等岗位群,从事移动基站勘察与设计、移动基站维护、无线网络室内分布设计、无线网络优化、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移动业务支撑与管理、移动终端维修、微波与卫星通信系统维护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基本素质与能力; 3.具备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 4.具备基站系统设备开通与调测、运行与维护能力; 5.具备无线网络规划设计、优化能力; 6.具备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7.具备移动通信业务营销与服务能力;

8.具备移动终端维修、营销及售后服务能力; 9.具备微波与卫星通信系统维护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移动通信技术基础、现代通信技术及应用、光传输技术与设备、基站建设与维护、通信工程制图与概预算、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移动室内覆盖工程、电信业务应用与营销、移动终端维修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电子技术基础、移动通信原理、基站建设与维护、通信工程制图、通信工程概预算、无线网络优化、移动终端维修等实训。 在移动通信类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电信机务员(三级、四级)通信网络管理员(三级)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四级)移动通信助理工程师无线网络优化助理工程师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工程安装与维护通信运营服务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完整版)食品微生物学复习笔记

革兰氏阴性菌 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 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 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 大肠埃希氏菌(E. coli)常考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 志贺氏菌属(Shigella) 变形杆菌属(Proteus), 欧文氏菌属(Erwinia) 革兰氏阳性菌 芽孢杆菌属(Bacillus) 保加利亚乳杆菌(L. bulgaricus) 乳酸乳杆菌(L. lactis) 乳酸杆菌属(Lactoba cillus) 葡萄球菌属(Staphylo coccus) 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 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 微球菌属(Micro coccus) 链球菌属(Strepto coccus) 嗜热链球菌(Strep.thermophilus) 热解糖梭菌(Cl.thermosaccharolyticum) 肉毒梭菌(Cl.botulinum) 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 梭菌属(Clostridium) 真菌 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 啤酒酵母(S. cerevisiae) 假丝酵母属(Candida) 热带假丝酵母(C. tropicalis) 红酵母属(Rhodotorula) 球拟酵母属(Torulopsis) 根霉属(Rhizopus):黑根霉(R. nigricans)、米根霉(R. oryzae) 毛霉属(Mucor) 曲霉属(Aspergillus):灰绿曲霉(A.glaucus)、匍匐曲霉(A.repens)、烟曲霉(A.fumigatus)黄曲霉(A.flavus)、米曲霉(A.oryzae) 青霉属(Penicillium) 食品的保藏 嗜冷菌(Psychrophile)指在0~20 ℃下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10~15 ℃的微生物。海水或极冷地区。适(耐)冷菌(Psychrotroph)0~7 ℃能够生长。7~10d内产生可见菌落的微生物。 嗜中温菌(43 ℃)、产碱杆菌、假单孢菌、链球菌引起冷藏食品变质 兼性适冷菌(eurypsychrotroph):6~10d 形成菌落43 ℃生长、阴沟肠细菌 专性适冷菌(stenopsychrotroph):5d~形成菌落40 ℃不生长、霉实假单胞菌

最新食品微生物学试卷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试卷 食品微生物学试卷一、 一. 填空题(1分/空×20): 1. 细菌一般进行 ___⑴__ 繁殖,即 __⑵_。酵母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和无性两类,无性繁殖又可分为 __⑶__ , __⑷__ 两种形式,有性繁殖时形成 __⑸_ ;霉菌在有性繁殖中产生的有性孢子种类主要有 __⑹__ , _⑺__ ;在无性繁殖中产生的无性孢子种类有 _⑻_ ,__⑼__, __⑽__ ;放线菌以 __⑾__ 方式繁殖,主要形成 __⑿__ ,也可以通过 ___⒀__繁殖。 2. 微生物污染食品后,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引起___⒁_______和_____⒂_____。 3.在酵母菌细胞结构中,____⒃_____具有保护细胞及维持细胞外形的功能;____⒄____具有控制细胞对营养物及代谢产物的吸收和交换作用;____⒅_____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的场所;___⒆______是呼吸酶类的载体,细胞的能量供应站;_____⒇____具有传递细胞遗传性状的作用。 二.选择题(1分/小题×20) 1.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___ a.结晶紫(初染) b.碘液(媒染) c.酒精(脱色) d.蕃红(复染) 2.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___

a.荚膜 b.细胞壁 c.芽孢 d.鞭毛 3.测定食品中的细菌总数常采用_____ a.稀释混匀平板法 b.稀释涂布平板法 c.显微镜直接镜检计数法 4.干热灭菌法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___ a.105℃,2小时 b.121℃,30分钟 c.160℃,2小时 d.160℃,4小时 5.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___ a.单纯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 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有性繁殖产生____ a.接合孢子 b.担孢子 c.孢囊孢子 d. 子囊孢子 7.以高糖培养酵母菌,其培养基类型为____ a.加富培养基 b.选择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 d.普通培养基 8. 抗干燥能力较强的微生物是_________。 a.酵母菌 b.霉菌菌丝 c.乳酸菌 9. 产生假根是____的形态特征。 a.根霉 b.毛霉 c.青霉 d.曲霉 10.配制1000ml的固体培养基需加琼脂____ a.0. b.2~7克 c.15~20克 d.50克 11.食品和饮料工业生产上常采用的“巴氏灭菌法”是一种______方法。

(完整word版)食品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 期末考试试题 一二三四总分阅卷人复核人 得分阅卷人复核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指标有、和三项。 2、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和等。 3、细菌主要以方式繁殖,酵母菌主要以方式进行繁殖。 4、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其中根据是否含有而分为单 细胞和多细胞。 5、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可分为六大类,分别是、、、、 和。 6、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和。 7、正常体液和组织中的抗菌物质主要有和。 8、细菌毒素中的外毒素主要有、和。 9、是最丰富的“菌种资源库”。 10、食品污染可分为、和三类。 得分阅卷人复核人 二、判断改错题(每题2分,共20分) 1、对于微生物来讲,灭菌和消毒的效果是一样的。() 2、F值是在一定温度和条件下,细菌死亡90%所需的时间。() 3、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在37℃培养24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 4、霉菌、酵母菌、放线菌均适合在碱性培养基中生长繁殖。() 5、芽孢是繁殖体,细菌可以通过产生芽孢进行繁殖。() 6、放线菌的培养基是查氏培养基,霉菌的培养基是牛肉膏蛋白胨。() 7、一种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某种代谢产物或改变环境条件,从而抑制或杀死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称为竞争。() 8、我国规定:细菌总数< 100个/ L。() 9、酶溶液适合用高压蒸汽进行灭菌。() 10、实验室中常用合成培养基进行菌种的培养。() 得分阅卷人复核人 三、问答题(共34分) 1、培养基的分类方法有哪些?(5分) 2、烈性噬菌体对细菌的侵染过程?(5分) 3、细菌革兰氏染色的机理及染色的现象?(6分)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及展望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及展望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电子通信与物理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14-1 报告人:杜超 论文结题时间:2014.1

摘要:在过去的10年中,世界电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移动通信特别是蜂窝小区的迅速发展,使用户彻底摆脱终端设备的束缚、实现完整的个人移动性、可靠的传输手段和接续方式。进入21世纪,移动通信将逐渐演变成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不可少的工具。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先后经历了第一代、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兴起与淘汰,完成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覆盖与普及,目前正在 进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尝试与推广,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与探索。相信在越来越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强有力支持下,以及未来移动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发展的需求下,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会给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移动通信;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Abstract:I n the past ten years,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world telecom, mobile communications, especiall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ell, the user completely get rid of the bondage of terminal equipment, to achieve a complete personal mobility, reliable transmission means and ways.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mobile communication will gradually evolve into the tool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experienced the rise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and second genera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eliminated, completed the rapid coverage and popularity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currently in the four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o try and promotion, as well as the fifth genera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Believe that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advanced under the strong suppor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mobile data communication and multimedia business requirements, under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ill bring people a better future. Key words:Mobile communication; The development course; The development trend

食品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食品微生物学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 2、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3、裂殖、芽殖; 4、菌丝、隔膜; 5、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水、无机盐; 6、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 7、补体、干扰素; 8、神经毒素、肠毒素、细胞毒素; 9、土壤;10、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 二、判断改错题(每题2分,共20分) 1、×灭菌(彻底)效果好于消毒(只杀死营养体); 2、×D值; 3、×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4、×除放线菌在碱性环境生长外,其他在酸性环境生长; 5、×芽孢为非繁殖体; 6、×放线菌培养基为高氏1号,霉菌培养基为查氏培养基; 7、×拮抗; 8、×细菌总数< 100个/ mL; 9、×过滤除菌;10、×天然培养基。 三、问答题(共34分) 1、培养基的分类方法有哪些?(5分) (1)按培养基营养成分的来源: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2)按培养基的物理状态: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3)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基础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生产用培养基。 2、烈性噬菌体对细菌的侵染过程?(5分) (1)吸附:吸附在特异位点;(2)侵入:注入核酸,壳留在外;(3)生物合成(复制):以噬菌体DNA为模板,利用寄主细胞的原料、能量和生物合成场所,合成噬菌体的DNA、蛋白质等成分;(4)装配:将核酸、蛋白质组装成新的噬菌体;(5)裂解(释放):宿主细胞破裂,子代噬菌体释放。 3、细菌革兰氏染色的机理及染色的现象?(6分) 机理:细胞壁组成成分有差异。 现象:阳性菌——紫色;阴性菌——红色。 4、消毒灭菌方法有哪些?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6分) (1)温度:干热灭菌(火焰灼烧灭菌、干热空气灭菌、湿热灭菌——巴氏消毒、煮沸消毒、间歇灭菌、加热蒸汽灭菌);(2)辐射:紫外线、β射线、γ射线(空间环境)(3)过滤:水质。 5、微生物的生长包括几个时期?各时期的特点分别是什么?(6分) (1)延滞期:对环境的适应阶段,数量不增加;(2)对数生长期: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加;(3)稳定期:新生数量等于死亡数量,总数保持稳定,可积累代谢产物;(4)衰亡期:数量逐渐减少,有异常代谢产物产生。 6、菌种保藏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有哪些?(6分) 原理:使菌体处于休眠状态,代谢降至最低限度。 方法:传代培养保藏法、载体保藏法、矿油保藏法、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四、分析题(共16分) 1、分析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有哪些? (1)温度:最低、最高、最适生长温度;(2)氧和氧化还原电位:好氧菌、厌氧菌;(3)氢离子浓度:最适pH;(4)水分:水分活度;(5)辐射;(6)超声波;(7)化学药剂等。 2、在实验过程中哪些环节操作不当会影响微生物菌落的生长情况?培养基种类不适合(营养成分、pH、灭菌条件);培养温度不适合;培养时间不足;接种过程中未严格无菌操作(操作环境、操作人员的双手、接种环灭菌、棉塞灭菌、酒精灯外焰灭菌、距离酒精灯过远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