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单片机的转速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转速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转速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转速控制系统设计

1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钟的功能规划 (1)

2 方案设计 (2)

2.1硬件方案设计 (2)

2.2 软件设计方案 (3)

2.2.1 程序实现的基本功能 (3)

2.2.2 程序操作流程设计方案 (3)

3 硬件电路设计与分析 (4)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 (4)

3.2数码管显示电路 (4)

3.3 按键接口电路 (5)

3.4 LED指示电路 (6)

3.5 蜂鸣器接口电路 (6)

3.6 RS-232接口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软件设计 (7)

4. 1 主控模块程序 (7)

4. 2 中断调用程序 (7)

4. 3数码管时间显示刷新程序 (9)

4. 4 按键修改北京时间、打铃时间程序 (10)

4. 5 打铃子程序 (10)

5调试与测试 (12)

6 技术小结 (13)

7 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钟的使用说明 (14)

8 心得体会 (14)

9参考文献 (14)

附录1 电路原理图 (16)

附录2 程序清单 (17)

本课程设计是一个基于单片机的转速控制系统设计,以STC89C51芯片为核心,硬件系统包括电源、主控模块、按键模块和LCD显示模块和霍尔传感器测电机转动等四大模块。系统软件部分由主函数控制模块、定时中断和外部中断模块、初值定义模块、按键修改部分、LCD初始化模块、PID控制转速模块、回路控制转速模块等组成。其设计的目的是实现实时控制电机转速,并用LCD液晶显示器显示出设定转速、当前采集电机转速、占空比和PID控制参数。设计原理是根据LCD显示原理、按键线反转法识键和译键动态扫描显示原理、单片机的定时中断原理、外部中断直接将霍尔传感器所检测的脉冲进行计数原理。通过硬件和软件设计最后实现实验要求的功能:按键设定并显示转速、实时显示采集转速,按键控制电机停转,PWM转速闭环控制。

关键字:STC89C51芯片转速 PWM控制

1 转速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设计规划

本课程设计单片机选用STC89C51单片机。根据系统功能要求,系统核心为单片机,其外设由电机、LCD液晶显示和4*4矩阵按键四模块组成。其中各模块的具体功能如下:单片机控制PWM实时占空比来控制电机的转速,通过外部中断计数霍尔传感器检测的脉冲数,经过软件设计计算在一分钟内的转速显示在LCD上,4*4矩阵按键修改设定速度、PID控制参数以及选则回路控制转速的模式。在规定4*4矩阵键盘时,设定16个按键一次为1—16;1—10为数字按键,修改具体某一位时,按键按下的值减一位显示的值,按键13为回路控制模式选择按键,按下奇数次为PID控制,偶数次为分控制档对占空比进行控制;按键14为修改设定速度按键,按下1次修改速度百位,按下2次修改速度十位,按下3次修改个位,按下4次,修改千位,然后一次循环;按键15为修改PID参数按键,依次对P、I、D进行修改;按键16为电机转动启停键,按下奇数次为停止,偶数次为启动。LCD液晶显示,分四行,第一行显示设定速度,第二行显示采集速度,第三行显示PWM占空比,第四行显示PID控制参数。

其中功能详细如下:

①按键设定并显示转速,实时显示实际转速;

②按键控制电机起停;

③PWM转速闭环控制。

其系统组成结构图如下:

图1 系统组成结构图

2 方案设计

2.1硬件方案设计

本设计中,单片机STC89C51为整个系统的控制部件,是转速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部件。其中振荡电路采用外接晶体的接法,靠单片机利用内部时钟方式来完成。它是系统的主频率,为单片机执行服务时的基准,其晶振采用频率为11.0592MHZ和1.5pF电容。单片机的基本结构中还包括复位电路,采用外部复位电路,是上电复位及按键复位的一种实用电路。对于显示电路,采用LCD液晶显示的方式,对设定转速、采集转速、占空比、PID进行实时显示。电机转速通过霍尔传感器采集脉冲,其霍尔传感器的FR接在P14口控制电机的占空比,FC接在P32口,直接外部中断采集脉冲;LCD显示器的CS接P10,SID接P11,SCLK接P12,3个LED指示灯分别接在P15、P16、P17上,按键接在P2口上。

其具体接线原理图如下:

图2 转速控制系统连接原理图

2.2 软件设计方案

2.2.1 程序实现的基本功能

1)、LCD显示设定速度、采集速度、PWM占空比、PID参数;

2)、按键修改设定速度、PID参数;

3)、按键控制电机启停;

4)、PWM转速闭环自动控制。

2.2.2 程序操作流程设计方案

本设计是基于单片机的转速控制系统的设计,所以核心内容是单片机控制,通过不断地脉冲计数、计算速度、PWM占空比的调节、刷新显示。以及按键扫描和执行相应的按键功能,按照设计功能,先写LCD显示和按键扫描程序设计和调试,然后转速检测程序设计及调试,再进行PWM占空比的回路控制调节电机转速程序设计及调试,在各个功能都调试好后,整体下载到实验箱中进行调试与测试,最后达到实验预期的功能。

3 硬件电路设计与分析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

最小系统为转速控制的控制中心,也是最小的单片机组成,其包括一块STC89C51芯片、复位部分、晶振时间频率控制部分和电源部分。电源部分为整个单片机提供电源。复位部分接在单片机的REST引脚,EA接高电平为访问片内程序存储器,EA接低电平访问片外程序存储器,当EN访问的程序大于4KB时自动转换到外部程序存储器。晶振部分为接18、19两个引脚,为整个单片机访问提供时间频率,频率越高,单片机执行速度越快。

其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电路如下:

图3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

3.2 LCD液晶显示电路

LCD液晶显示模块,为点阵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有自带驱动IC和液晶显示控制IC。其内部有字符发生器和显示数据存储器,该模块具有与MCU接口:8位或4位并行/3位串行数

据总线接口。CS与单片机的P10口连接,SID与P11口连接,SCLK与P12口连接,B_Light为背光显示,可以不连接,通过LCD电路实现数据和命令的发送、汉字和字母的显示。

其LCD显示电路图如下:

图4 LCD显示电路图

3.3 按键接口电路

系统中,由于需要对设定速度、PID控制参数的的修改,实现实时转速控制在一定误差范围内,所以系统在单片机P2口加入4*4的矩阵按键分别对其修改,其中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将按键依次定义为1—16,1—10为数字按键,按键13、按键14、按键15、按键16为功能按键。其按键接口电路为:

图5 按键接口电路

3.4 LED指示电路

本系统有3个共阴极的发光二极管,其中当D1亮指示PWM控制转速模式,D2发光二极管亮指示修改设定速度模式,D3亮指示修改PID参数,当三个灯都亮,则说明电机为启动状态,3个发光二极管都灭,则说明电机为停止状态。其LED灯电路图如下:

图6 LED指示电路

3.5 电机转速采集控制电路

系统中电机转速控制采集部分电路由一个PNP三极管,一个电动机和一个霍尔传感器组成,通过P14口单片机控制PWM占空比,P32口输出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到单片机。

其具体电路图如下所示:

图7 电机转速采集电路

4 软件设计

4. 1 主控模块程序

根据系统功能描述,可以将软件大致划分为6个模块:主函数模块,系统参数初始化模块,LCD初始化、发送命令、发送数据和显示汉字和显示字母模块,按键识键和功能设置模块,中断模块和PWM控制模块。主程序执行的过程就是先进入主程序初始化,在没有按键按下的时候,LCD实时显示,当有按键按下的时候,则执行按键所对应的功能。

其主函数程序流程图为:

图8 主函数模块流程图

4. 2 中断调用程序

该部分为外部中断0定时器T0和T1的定时中断3部分。外部中断主要是对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的脉冲输入进行技术,定时器T0为每隔一分钟对采集速度进行计算、回路PWM控制计算,

以及对按键扫描标志位置1,定时器T1为PWM 占空比调节。其工作原理都是当中断发出请求的时候,正在执行主程序的单片机CPU 响应中断并服务子程序,服务完后重新返回主程序中。 其中各部分程序流程如下所示:

图9 定时器T0中断服务程序 图10 定时器T1中断服务程序

图11 外部中断0中断服务程序

4. 3 LCD程序

该部分为显示刷新程序,其中包括模式之间的自动转换,时间的刷新和小数点的闪烁三部分。当进入时间刷新子程序时,当count计数到1秒的时候秒加1,刷新时间显示,当秒加到60时分加1,分时间刷新,当分加到60时时加1,时时间刷新,最后返回主程序中。当无时间更新的时候,程序返回主程序继续执行中断前的服务。

图12 LCD显示刷新流程图

4. 4 按键修改功能程序

该部分为按键执行功能部分,首先是对矩阵按键的线反转法识键和译键,如果有键按下,当为13按键时,按键控制采集速度控制方法的选择;当为14按键时并有0—9按键按下时,按键修改设定速度,否则返回;当为15按键并有0—9按键按下时,修改PID参数,否则返回;为16按键时按键控制电机的启停。

图13 按键扫描修改流程图

4. 5 PID控制程序

该部分为PID控制转速的占空比,通过完全微分PID增量控制PWM占空比,即当到达一定时间后,对采集进来的实时速度按照完全微分PID计算公式计算出转速的增量,再按一定比例转换成PWM占空比。其具体流程如下所示:

图14 PID控制程序流程图

4. 6回路自动控制PWM程序

回路自动控制程序为系统软件中用到的另一种PWM控制方法,其设计思想是根据采

集速度与设定速度的差值分为几个不同的档位,对占空比的调节宽度也不同,差值越大所增加的占空比也就越大,其具体流程如下所示:

图15 回路控制PWM占空比流程图

5调试与测试

根据所设计的硬件电路图,连接好电路。软件调试时采用keil3软件的编译环境下,首先建一个工程,编译程序到文本中,其扩展名为.c,然后把文本添加到工程里面,然后编译,如果程序没得错,则打开电源,下载程序到实验箱进行仿真和调试,否则就根据错误提示修改程序,直到没有错误为止。

(1) LCD显示和按键程序的调试与测试: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好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部分后,首先对LCD显示部分和按键扫描的程序编写,在该部分调试时用LED灯做按键指示,如果有按键按下,则LED灯亮,并在LCD 上显示相应的按键。在该部分调试

(2)作息时间控制打铃程序的调试:

当程序无错误时,在数码管上会显示北京时间,所设定的某一打铃时间和显示时间相等时,蜂鸣器就响三下,但后来蜂鸣器却一直响,程序有错误,在对程序进行改进时,采用了几种方法,最后采用了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将控制报时的蜂鸣器间断响三次,最后使蜂鸣器处于高电平,最后也能达到最终结果。这部分调试也成功完成了其功能。

(3)时间修改程序的调试:

时间修改程序包括显示时间的修改和定时打铃作息时间的修改,该部分相对前两部分的调试和测试都要复杂一些,主要的就是几个按键的功能,只要分工合作好就写程序时思路清晰,各个模块之间衔接好就不会出现很大的问题,该部分应注意的是在扫描是否有按键按下时,要进行按键消抖,目的是消除单片机在扫描是否有按键按下时得到错误的信息。还有就是在在修改时间时,由于在写这部分程序时还不是很完善,所以要按照说明书来操作,以免得到错误的信息。

(4)系统整体调试与测试:

在前三个模块都工作正确时,把整个程序都结合起来运行,看看到数码管上显示出设设定的时间,并能正常运行。在作息时间和显示时间相等时可以听到蜂鸣器响三下,在按键修改时间也可以同时进行,达到所设计的预期结果,说明该程序和硬件能实现所设计的基本功能,整个系统功能基本完成,设计实验调试和测试完成。

6 技术小结

(1)系统设计过程:

本设计是基于SCT89C51单片机的转速控制系统,经过对系统通过功能设计、方案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调试,最后实现了其基本功能。

(2)系统实现的功能:

①按键设定并显示转速和PID控制参量,按键控制电机起停;

②实时显示实际转速;

③PWM转速闭环控制。

(3)实现系统稳定简洁的方法:

在设计程序的时候,由于考虑到硬件在显示上的稳定、按键扫描的正确判断,所以在

其中用到了两个定时器的中断:定时器0对电机转速计数中断和按键扫描周期控制,定时器1对占空比调节控制,外部中断的引入,直接对霍尔传感器采集脉冲输入计数。

(4)系统发展趋势:

由于时间和个人能力问题,该设计还不够完美,比如在控制转速精度上还需要进一步地完善,还可以加入PC机,实现与PC机的通讯,将转速的设定值和实时测定值发送到PC机上显示等。

7 基于单片机的转速控制系统的使用说明

8 心得体会

该课程设计为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转速控制系统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只有按照规划步骤一步一步地完成设计才会事半功倍,否则就像一团乱麻一样不知所措,既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然后根据要求找相关资料,找到相关知识,再根据实验室条件,找到合适的方案,根据方案找到需要的元器件及相应的工具;第三,根据设计的要求及相应的芯片功能画图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和流程图,再写出相应的程序,最后结合硬件电路对所写程序进行调试,达到最后所预期的结果。在根据实际情况写程序时,还要考虑到程序如何更稳定,比如在程序中消抖的子程序应用,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写程序时也要值得注意的是,定义变量时,要用于之相关的字符代替,以达到易懂,鲜明的作用,有必要时要对一些程序或语句加以标注等,都是对读程序或修改程序有帮助的。总之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受益匪浅,从头到尾亲身体会了一个基本单片机系统的设计,掌握了整个系统的设计过程以及一些基本常见的元器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9参考文献

[1]沈红卫. 单片机的智能系统设计与实现[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2]马淑华等.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P87-P184)

[3] 张毅刚.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4]程德福.智能义器.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9

[5]胡文金.单片机系统实训教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6]林金阳.基于MC51单片机的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年第10卷第3期

附录1 电路原理图

附录2 程序清单

传感器原理——基于霍尔传感器的转速测量系统设计

.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期末课程设计题目基于霍尔传感器的转速测量电路设计 姓名小波学号8888888888 院(系)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清华大学——电子信息 指导教师牛人职称博士后 二O一一年七月十二日

摘要:转速是发动机重要的工作参数之一,也是其它参数计算的重要依据。针对工业上常见的发动机设计了以单片机STC89C51为控制核心的转速测量系统。系统利用霍尔传感器作为转速检测元件,并利用设计的调理电路对霍尔转速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和整形,将得到的标准方波信号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实际测试表明,该系统能满足发动机转速测量要求。 关键词:转速测量,霍尔传感器,信号处理,数据处理

Abstract: The rotate spee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for the engine, and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factor that calculates other parameters. The rotate speed measurement system for the common engine is designed with the single chip STC89C51. The signal of the rotate speed is sampled by the Hall sensor, and it is transformed into square wave which will be sent to single chip computer.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measurement system is able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ngine rotate speed measurement. Key words:rotate speed measurement, Hall sensor, signal processing, data processing

智能电机转速控制显示系统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智能电机转速控制显示系统设计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Lei Ke 指导老师leike

摘要 当今社会,电动机在工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流电机作为最常见的一种电机,具有非常优秀的线性机械特性、较宽的调速范围、良好的起动性以及简单的控制电路等优点,因此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希望通过对电子电路设计及制作课程设计等环节,力求达到以下作用和目的:即进一步掌握模拟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培养工程设计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对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实验能力;熟悉并学会使用电子元器件,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以下设计是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电动机转速测定以及数据显示系统,要求对转速范围在0—166r/min的直流调速电动机进行测量并显示,转速数据显示精度要达到转速个位数和加速、减速、定速、电机正转和反转的实时控制。本设计使用12V直流电机,将直流电机测速装置产生的脉冲信号输入到单片机外部中断0口,单片机工作在内部定时器工作方式0,对周期信号进行计数,调用计算公式计算出每秒的转速。调用显示程序在数码管上,其主要内容是单片机部分主要完成转速的测量,数码管显示部分主要把转速显示出来,显示范围在0—166r/min之间。 关键词:直流电机单片机转速控制数据显示

目录 摘要 (2) 目录 (3) 1.引言 (4) 2总体设计 (5) 2.1基本原理 (5) 2.2系统总体框图及设计思路 (6) 3.详细设计 (6) 3.1 硬件设计 (7) 3.2 软件设计. (8) 3.2.1程序设计思路 (8) 3.2.2 程序流程图 (9) 3.2.3 程序代码 (11)

基于PLC的交流异步电机转速闭环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交流异步电机转速闭环控制系统设计 成绩: 姓名: 班级:自动化13-3 学号: 日期:6月27日

PLC技能考核设计训练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年级自动化13-3学号 设计日期:201X年 5 月27 日至201X年 6 月6日 设计题目:基于PLC控制的转速闭环系统单次运行时间和运行总时间设计主要内容:使用PLC控制,记录PLC控制转速闭环系统的单次运行时间和总运行时间。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目录

1 绪论 (1) 1.1 变频器 (1) 1.2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1) 1.3触摸屏 (2) 2 系统硬件设计 (2) 2.1 系统设计目的 (2) 2.2 系统硬件结构框图 (2) 2.3 硬件选择 (4) 2.4 硬件接线 (6) 3系统软件设计 (7) 3.1 变频器参数 (7) 3.2 触摸屏组态画面 (8) 3.3 PLC编程 (8) 3.3 .1PLC程序矩形图 (8) 3.3.2 PID向导 (13) 3.3.3 PID指令 (17) 4 系统调试 (21) 5 总结 (23)

1 绪论 1.1 变频器 西门子变频器MM4系列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对于风机和泵类的负载控制效果理想,为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其中西门子变频器MM420是该系列中的一种,它设计小巧,功能强大,扩展性强,用户通过配置操作面板可以完成参数设定,参数显示,快速调试,故障诊断等操作,为用户在调试过程中提高了效率。本文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西门子变频器MM420系列的常用参数,供用户在调试过程中进行参考。西门子变频器MM420参数西门子变频器MM420系列是西门子变频器MM4系列中经济性最好的一款产品,用户可以配置操作面板来实现对它的快速调试,在调试过程中,用户需要掌握常用参数的用法。 1.2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是继续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新型自动装置。它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价格便宜,可靠性强,编程简朴,易学易用等特点,在工业领域中深受工程操作人员的喜欢,因此PLC已在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地使用。其特点是:第一,灵活性、通用性强。继电器控制系统如果工艺要求稍有变化,控制电路必须随之作相应的变动,所有布线和控制柜极有可能重新设计,耗时且费力然而是利用存储在机内的程序实现各种控制功能的。因此当工艺过程改变时,只需修改程序即可,外部接线改动极小,甚至可以不必改动,其灵活性和通用性是继电器控制电路无法比拟的。第二,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继电器控制系统中,由于器件的老化、脱焊、触点的抖动以及触点电弧等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而在控制系统中,大量的开关动作是由无触点的半导体电路来完成的,加之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使产品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可以直接安装在工业现场稳定地工作。 PLC在硬件方面采取电磁屏蔽、光电隔离、多级滤波等措施在软件方面采取警戒时钟、故障诊断、自动恢复等措施,并利用后备电池对程序和数据进行保护,因此被称为“专为适应恶劣的工业环境而设计的计算机”。第三,编程简单,使用方便。PLC采用面向过程,面向问题的“自然语言”编程方式,直观易懂,主要采用梯形图和语句表编写程序,使得广大电气技术人员更容易接纳和理解。同时设计人员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应用的要求选择其他编程语言。标准是编程语言的标准,除了梯形图!语句表之外,还存在顺序流程图!结构化文本和功能块图三种编程语言的表达方式。一个程序的不同部分可用任何一种语言来描述,支持复杂的顺序操作功能处理以及数据结构。第四,功能强大,可扩展。的主要功能包括开关量的逻辑控制、模拟量控

简单51单片机数字时钟设计

题目:简单51单片机数字时钟设计 院系: 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专业 班级:10级自动化 姓名:苏吉振 学号:2 老师:李艾华

引言 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时间对人们来说总是那么宝贵,工作的忙碌性和繁杂性容易使人忘记当前的时间。忘记了要做的事情,当事情不是很重要的时候,这种遗忘无伤大雅。但是,一旦重要事情,一时的耽误可能酿成大祸。 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趋势将是进一步向着CMOS 化、低功耗、小体积、大容量、高性能、低价格和外围电路内装化等几个方面发展。下面是单片机的主要发展趋势。 单片机应用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从前必须由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实现的大部分功能,现在已能用单片机通过软件方法来实现了。这种软件代替硬件的控制技术也称为微控制技术,是传统控制技术的一次革命。 单片机模块中最常见的是数字钟,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广泛用于个 人家庭,车站, 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 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起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转速测量系统

兰州交通大学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转速测量系统Title:Motor speed measuring system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姓名:韦宝芸

学号:3 班级:机设1202班 摘要 本文首先叙述了单片机测量转速的系统构成及转速测量的几种常用方法,分析了相应方法在测量上的特点、误差和计算。其次,针对特定的应用环境,设计出一种基于 80C51单片机的全数字式测速系统,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并给出了具体解决的方法;根据系统要求编制了源程序,分析其工作流程。最后,对构建的系统利用仿真机进行调试,对测量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改进方案。 关键词:单片机、转速、测量精度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d some ways for rotary speed measure. It analyzed characters and errors of these ways. Second, it designed full digital measure system based on a Single-Chip Microprocessor(80C51) responding to special application, stated the working theory of the system and the methods to solve the errors, writed the working programmes by A51 assemble language. Finally, this system implementation was confirmed by using of Keil-51 simulator. The characters on the error margin and accuracy was summarized. Keywords : Single-Chip Microprocessor、rotary speed 、measureprecision Keil-51

【毕业设计】基于PLC的变频调速电梯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1. 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2.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 3. 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 4.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 5. 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 6. 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 7. 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 8. 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 9. 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 10. 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 11. 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 12.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 13. 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 14.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 15. 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 16. 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 17. 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 18.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 19. 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 20. 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 21. 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 22. 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 23.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 24. 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 25. 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 26. 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27.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28. 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 29. 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 30. 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 31. 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 32. 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 33. 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 34. 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 35. 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 36.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 37. 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 38. 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 39. 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 40. 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 41. 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42. 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 43. 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 44. 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 45. MCS-51单片机构建机器人的实践研究 46. 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 47.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 48. 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 49. 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 50. 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 51. 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 52. 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 53. 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 54.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 55.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焊接电源的研究 56. 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57. 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 58.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 59. 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 60. 基于单片机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 61.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2.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的研制 63. 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 64. 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的CAN/USB协议转换器 65. 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66. 基于单片机的膛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 67. 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 68. 基于单片机船舶电力推进电机监测系统 69. 基于单片机网络的振动信号的采集系统 70. 基于单片机的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的应用研究 71. 基于单片机的叠图机研究与教学方法实践 72. 基于单片机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的研究及实现 73.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 74. 基于单片机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研究 75. 机器人旋转电弧传感角焊缝跟踪单片机控制系统 76. 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PLC虚拟教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77. 基于单片机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与应用 78. 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莫尔斯码自动译码系统设计与研究 79. 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器在工业电阻炉上的应用研究 80. 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81. 基于Cygnal单片机的μC/OS-Ⅱ的研究 82. 基于单片机的一体化智能差示扫描量热仪系统研究 83. 基于TCP/IP协议的单片机与Internet互联的研究与实现 84. 变频调速液压电梯单片机控制器的研究 85. 基于单片机γ-免疫计数器自动换样功能的研究与实现 86. 基于单片机的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87. 单片机嵌入式以太网防盗报警系统 88. 基于51单片机的嵌入式Internet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9. 单片机监测系统在挤压机上的应用 90. MSP430单片机在智能水表系统上的研究与应用 91.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中TCP/IP协议栈的实现与应用 92. 单片机在高楼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93. 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流量控制器的开发 94.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及智能网络水表的设计 95. 基于MSP430单片机具有数据存储与回放功能的嵌入式电子血压计的设计 96. 基于单片机的氨分解率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97. 锅炉的单片机控制系统 98.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磁振动式播种控制系统的设计 99.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WDR-01型聚氨酯导热系数测试仪的研制 100. 一种RISC结构8位单片机的设计与实现 101. 基于单片机的公寓用电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102.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在温室大棚中的设计与实现 103.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数字化超声电源的研制 104. 基于ADμC841单片机的防爆软起动综合控制器的研究 105.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井下低爆综合保护系统的设计 106. 基于单片机的空调器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研究 107. 单片机实现的寻呼机编码器 108. 单片机实现的鲁棒MRACS及其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09. 自适应控制的单片机实现方法及基上隅角瓦斯积聚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110. 基于单片机的锅炉智能控制器的设计与研究 111. 超精密机床床身隔振的单片机主动控制 112. P IC单片机在空调中的应用 113. 单片机控制力矩加载控制系统的研究 项目论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推广,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项目建议书,项目可研报告,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 项目论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推广,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项目建议书,项目可研报告,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 单片机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单片机设计,硕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单片机研究论文,单片机设计论文,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过关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说明,毕业论文,单片机论文,基于单片机论文,毕业论文终稿,毕业论文初稿,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本文档全网独一无二,放心使用,下载这篇文档,定会成功!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1章绪论 (1) 1.1课题的研究背景 (1) 1.2电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2) 1.3PLC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3)

两相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综合课程设计 题目两相步进电机 学院计信学院 专业10自动化 班级2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文远熔 2012 年12 月28 日

两相步进电机课程设计报告 步进电机是一种进行精确步进运动的机电执行元件,它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的数字控制,为使系统的可靠性、通用性、可维护性以及性价比最优,根据控制系统功能要求及步进电机应用环境,确定了设计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功能划分,从而实现了基于8051单片机的四相步进电机的开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单片机存储器、I/O 接口、中断、键盘、LED 显示器的扩展、步进电机的环形分频器、驱动及保护电路、人机接口电路、中断系统及复位电路、单电压驱动电路等的设计,实现了四相步进电机的正反转,急停等功能。为实现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系统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系统设计了两个外部中断,以实现步进电机在某段时间内的反复正反转功能,也即数控机床的刀架自动进给运动,随着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在日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六十年代初期以来,步进电机的应用得到很大的提高。人们用它来驱动时钟和其他采用指针的仪器,打印机、绘图仪,磁盘光盘驱动器、各种自动控制阀、各种工具,还有机器人等机械装置。此外作为执行元件,步进电机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产品之一,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它的需要量与日俱增,在各个国民经济领域都有应用。步进电机是机电数字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执行元件,由于其精度高、体积小、控制方便灵活,因此在智能仪表和位置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以及单片机技术的迅速普及,为设计功能强,价格低的步进电机控制驱动器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源。 关键字: 步进电机单片机

直流电机转速测量系统的设计

一、概述 该课程设计是关于直流电动机转速的测量。转速是电动机极为重要的一个状态参数,一般是指电机转子的每分钟转数,通常用r/min 表示。本次课程设计选用光电测速法,测量电路由光电转换电路,整形电路,晶体振荡电路,分频电路,倍频电路,时序控制电路和计数、译码、驱动、显示电路构成,电机转速的测量范围为600r/min~30000r/min ,测量的相对误差 1%,并用5位LED 数码管显示出相应的电机转速。 本次课设需满足以下设计要求: 1根据技术指标,设计各部分电路并确定元器件参数; 2.用5位LED 数码管显示出相应的电机转速; 3.画出电路原理图(元器件标准化,电路图要规范化)。 二、方案论证 本课程设计是设计电机转速测量系统,采用光电测速方案,将转速信号转化为脉冲信号,然后用数字系统内部的时钟来对脉冲信号的频率进行测量,方案中包括光电转换电路,整形电路,闸门电路,晶体振荡电路,分频电路,倍频电路,控制电路和计数、译码、驱动、显示电路。原理方框图如图1所示: 在电动机转轴上安装一个圆盘,在圆盘上打6个均匀小孔。当电动机旋转时光源通过小孔投射到光敏三极管上,就产生了一序列的脉冲信号,光敏三极管产生的脉冲信号频率与电机转速成正比。脉冲信号经过整形电路转变成方波,再用二倍频电路使整形后的信号频率变为原来的二倍。再由晶体振荡电路输出的信号经过215分频电路, 光电转换电路 整 形 电 路 闸 门 电 路 计数、译码、驱动、显示 电路 输入 信号 晶体振荡器 电路 分 频 电 路 控 制 电 路 图1 电机转速测量系统原理框图

产生1Hz的基准信号,再经过10分频,便可产生一个0.1Hz的基准信号,该基准信号用来控制闸门电路,把经过倍频的光电转换后的信号计数并显示出来 三、电路设计 1.光电转换电路 在该部分可以用发光元件作为光的发射部分,可以选择发光二极管作发光元件,接收部分则要选择光敏三级管作为接受部件。其原理是用光敏三极管接收发光二极管通过小孔发射过来的光信号。在电机的转轴上安装上已打好6个均匀小孔的圆盘,让发光二极管与光敏三极管通过小孔相对,这样电机每转动一周,光线就会相应通过小孔6次,因为光电转换器受光一次就会产生一个脉冲,所以说电机在每转一周后就会相应的产生了6个脉冲。光电转换电路原理如图2所示: 图2 光电转换电路原理图 图中R1和R2为两个为350Ω限流电阻,LED持续发出的光被带孔圆盘间歇性阻断,变成间断的光信号,而光敏三极管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作用于之后的系统。 2.整形电路 整形电路用555定时器构成施密特触发器,利用施密特触发器,将输入的信号进行整形,输出为方波。2和6管脚连在一起接输入信号,从3管脚输出,输入信号与 输出信号反相,在5管脚接入10nF的滤波电容,当输入电压v i ﹤1/3Vcc时,v o 输出 为高电平,当输入电压v i ﹥2/3Vcc时,v o 输出为低电平。整形电路接法及输出波形如 图3和图4所示: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交流调速系统设计 (1)

基于单片机转差频率控制的交流调速系统设计 摘要 单片机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思想是用转差频率进行控制。通过改变程序来达到控制转速的目的。由于设计中电动机功率不大,所以整流器采用不可控电路,电容器滤波;逆变器采用电力晶体管三相逆变器。系统的总体结构主要由主回路,驱动电路,光电隔离电路,SA8282大规模集成电路,保护电路,AT89C51单片机, 8255可编程接口芯片,I/O接口芯片,测速发电机等组成。回路中有了检测保护电路就可以使整个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有了保障。 关键词:AT89C51单片机;SA8282;转差频率;交流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目录 前言 (1) 第1章交流调速系统的概述 (4) 1.1交流调速的基本原理 (4) 1.2 交流调速的特点 (5) 第2章交流调速系统的硬件设计 (7) 2. 1 转差频率控制原理: (7) 2. 2 系统设计的参数 (7) 2.3 用单片机控制的电机交流调速系统设计 (7) 2.3.1调速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7) 2.3.2 元器件的选用 (9) 2.3.3 系统主回路的设计以及参数计算 (12) 2.3.4 SPWM控制信号的产生 (15) 2.3.5 光电隔离及驱动电路设计 (17) 2.3.6 故障检测及保护电路设计 (18) 2.3.7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设计 (18) 第3章系统软件的设计 (19) 3.1 主程序的设计 (19) 3.2 转速调节程序 (19) 3.3 增量式PI运算子程序 (20) 3.4故障处理程序 (21) 3.5 部分子程序 (22) 3.5.1 AD0809的编程 (22) 3.5.2 8255的编程 (23) 结论 (23) 参考文献 (23)

用单片机控制的电机交流调速系统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用单片机控制的电机交流调速系统设计 摘要 单片机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思想是用转差频率进行控制。通过改变程序来达到控制转速的目的。由于设计中电动机功率不大,所以整流器采用不可控电路,电容器滤波;逆变器采用电力晶体管三相逆变器。系统的总体结构主要由主回路,驱动电路,光电隔离电路,HEF4752大规模集成电路,保护电路,Intel系列单片机,Intel8253定时记数器,Intel8255可编程接口芯片,Intel8279通用键盘显示器,IO接口芯片,CD4527比例分频器和测速发电机等组成。回路中有了检测保护电路就可以使整个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有了保障。非传统的CMOS变革了存储器技术。直到现在,我们仍然依靠DRAM 作为主要的存储体。不幸的是,随着芯片的缩小,只有芯片外围速度上的增长——处理器芯片和它相关的缓存速度每两年增加一倍。这就是存储器代沟并且是人们焦虑的根源。存储技术的一个可能突破是,使用一种非传统的CMOS管,在计算机整体性能上将导致一个很大的进步,将解决大存储器的需求,即缓存不能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MCS-51单片机;HEF4752;8253定时器;晶闸管;整流器

Exchange the speed of adjusting to design systematically with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that the one-chip computer controls ABSTRACT Frequency conversion that one-chip computer control transfer speed systematic design philosophy with transfer to difference frequency control. Achieve the goal of controlling rotational speed through changing the procedure . Because the motor is not big in power in the design, the rectifier can not adopt controlledly the circuit, the condenser strains waves; Going against the becoming device adopts three phases of the electric transistor to go against the becoming device. The systematic ensemble architecture is by the main return circuit mainly, drive the circuit, the photo electricity isolates the circuit, HEF4752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 protects the circuit, the Intel series one-chip computer, Intel8253 timing count device of,Intel8255 programmable interface chip,Intel8279 keyboard not in common use display, IO interface chip, CD4527 proportion frequency division device and tests the speed such composition as the generator ,etc.. Have the dependability that can make the whole system operate of measuring and protecting the circuit to the return circuit.Unconventional CMOS could revolutionalize memory technology. Up to now, we DRAMs for main memory. Unfortunately, these are only increasing in speed marginally as shrinkage continues, whereas processor chips and their associated cache memory continue to double in speed every two years. The result is a growing gap in speed between the processor and the main memory. This is the memory gap and is a current source of anxiety. A breakthrough in memory technology, possibly using some form of unconventional CMOS, could lead to a major advance in overall performance on problems with large memory requirements, that is, problems which fail to fit into the cache.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XX大学 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专业基础课程设计 院(系)自动化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学号姓名 课程设计题目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时间: 2012年7 月9 日至2012年7 月20 日 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内容 利用51单片机开发板设计并制作一个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系统能够实时控制电机的正转、反转、启动、停止、加速、减速等。 2.要求 (1)掌握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2)掌握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 (3)制定设计方案,绘制系统工作框图,给出系统电路原理图。 (4)用汇编或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与调试。 (5)完成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6)撰写一篇7000字左右的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年月日 负责教师年月日

学生签字年月日 目录 0 前言 (1) 1 总体方案设计 (2) 1.1 系统方案 (2) 1.2 系统构成 (2) 1.3 电路工作原理 (2) 1.4 方案选择 (3) 2 硬件电路设计 (3) 2.1 系统分析与硬件设计 (3) 2.2 单片机AT89C52 (3) 2.3 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 (4) 2.4 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4) 2.5 键盘电路设计 (4) 3软件设计 (5) 3.1 应用软件的编制和调试 (5) 3.2 程序总体设计 (5) 3.3 仿真图形 (7) 4 调试分析 (9) 5 结论及进一步设想 (9) 参考文献 (10) 课设体会 (11) 附录1 电路原理图 (12) 附录2 程序清单 (13)

基于51单片机的转速表系统设计

目录 1.前言 (1) 2 智能转速表的系统设计 (1) 2.1 系统硬件设计 (1) 2.1.1方案选择 (1) 2.1.2仪器各部分组成 (2) 2.2 系统软件设计 (3) 3 设计原理 (5) 3.1转速计算及误差分析 (5) 3.2转速测量 (6) 3.2.1门控方式计数 (6) 3.2.2中断方式计数 (7) 3.3串行显示接口 (7) 4 软件程序的设计 (8) 4.1 1s定时 (8) 4.2 T1计数程序 (8) 4.3 频率数据采集 (9) 4.4 进制转换 (10) 4.5 数码显示 (13) 5 软件设计总体程序 (15) 6 总程序调试 (21) 7 心得体会 (21) 参考文献 (22)

1.前言 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又称为微控制器(MCU)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面向控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模块,具有功能强、体积小、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等特点,在工业控制、数据采集、智能仪表、机电一体化、家用电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这些领域的技术水平和自动化程度。单片机在我国大规模的应用已有十余年历史,单片机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正方兴未艾。 MSC-51系列单片机是国内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8位单片机之一。经过20多年的推广与发展,51系列单片机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功能齐全、资源丰富的产品群。随着嵌入式系统、片上系统等概念的提出和普遍应用,MCS-51系列单片机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我们使用的89C51单片机是目前各大高校及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单片机型.其内部包含: 一个8位的CPU;4K的程序存储空间ROM;128字节的RAM数据存储器;两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可寻址64KB外部数据存储器和64KB外部程序存储器空间的控制电路;32条可编程的I/O线;具有两个优先级嵌套的中断结构的5个中断源。 本次课程设计便是设计一个基于89C51单片机转速表系统。要求进行电路硬件设计和系统软件编程,硬件电路要求动手制作并能够完成系统硬件和软件调试。 2 智能转速表的系统设计 2.1 系统硬件设计 2.1.1方案选择 由于单片机所具有的特性,它特别适用于各种智能仪器仪表,家电等领域中,可以减少硬件以减轻仪表的重量,便于携带和使用,同时也可能低存本,提高性能价格之比。 该转速表选用MCS-51系列单片机的8031芯片,外部扩展4KB EPROM和8155作为显示器的接口。该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见下图2.1所示:

光电传感器转速测量系统设计讲解

专业课程设计 题目 光电传感器的转速测量设计 院系: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日期:2012年10月8---2012年10月19

一.课程设计描述 采用单片机、uln2003为主要器件,设计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实现电机速度开环可调。 二.课程设计具体要求 1、通过按键选择速度; 2、转速测量显示范围为0~9999转/秒。 3、检测并显示各档速度。 三.主要元器件 实验板(中号) 1个步进电机 1个 STC89C52 1个电容(30pF、10uF)各1个 数码管(共阳、四位一体)1个晶振(12MHz) 1个 小按键 4个 ULN2003 1个 电阻若干发光二极管 1个 三极管(NPN) 4个排阻 1个 四.原理阐述 4.1系统简述 按照题给要求,我们最终设计了如下的解决方案: 用户通过键盘键入控制指令(开关),微控制器在收到指令后改变输出的PWM 波,最终在ULN2003的驱动下电机转速发生改变。通过ST151传感器测量电机扇叶的旋转情况,将转速显示在数码管上。 在程序主循环中实现按键扫描与转速显示,将定时器0作为计数器,计数ST151产生的下降沿,可算出转速,并送至数码管显示。 设计思路: (1)利用光电开关管做电机转速的信号拾取元件,在电机的转轴上安装一个圆盘,在圆盘上挖1小洞,小洞上下分别对应着光发射和光接受开关,圆盘转动一圈即光电管导通1次,利用此信号做为脉冲计数所需。 (2)对光电开关信号整流放大。 (3)脉冲经过单片机内部的计数器和定时器进行计数和定时。 (4)显示电路采用单片机动态显示。

4.2转速测量原理 在此采用频率测量法,其测量原理为,在固定的测量时间内,计取转速传感器产生的脉冲个数,从而算出实际转速。设固定的测量时间为Tc(min),计数器计取的脉冲个数m,假定脉冲发生器每转输出p个脉冲,对应被测转速为N (r/min),则f=pN/60Hz;另在测量时间Tc内,计取转速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个数m应为 m=Tcf ,所以,当测得m值时,就可算出实际转速值[1]: N=60m/pTc (r/min) (1) 4.3转速测量系统组成框图 系统由信号预处理电路、单片机STC 89C51、系统化LED显示模块、串口数据存储电路和系统软件组成。其中信号预处理电路包含信号放大、波形变换和波形整形。对待测信号进行放大的目的是降低对待测信号的幅度要求;波形变换和波形整形电路则用来将放大的信号转换成可与单片机匹配的TTL信号;通过对单片机的编程设置可使内部定时器T0对输入脉冲进行计数,这样就能精确地算出加到T0引脚的单位时间内检测到的脉冲数;设计中转速显示部分采用价格低廉且使用方便的LED模块,通过相关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转速通过I2C总线放到E2PROM存储,既节省了所需单片机的口线和外围器件,同时也简化了显示部分的软件编程。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系统的原理框图 五.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系统硬件部分包含输入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模块、测速模块等。在硬件搭建前,先通过Proteus Pro 7.5进行硬件仿真实现。 5.1脉冲产生电路设计

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当今,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而直流驱动控制作为电气传动的主流在现代化生产中起着主要作用。特别是在直流电动机广泛应用的电气传动领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流电动机因为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和比较大的起动转矩,一直被应用在电气领域,尤其是在需要调速性能很高的场所。在制造业、工农业自动化、铁路与运输等行业都被广泛的应用,随着市场的竞争力,对直流电动机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的调速性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在本次的设计中采用PWM控制直流电动机转速。PWM脉冲受到PID算法的控制,被用来控制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同时利用安装在直流电动机转轴上的光电式传感器,将直流电动机的转速转换成脉冲信号,反馈到单片机,形成闭环反馈控制系统,改变不同占空比的PWM脉冲就可以实现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 本论文对每一个方案的选择都进行详细的论述,在软件和硬件部分都进行了模块化。硬件部分首先给出一个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的整体结构图,并对驱动电路、显示电路等模块进行详细的阐述。在软件部分给出整体程序流程图,对PWM 程序、PID算法程序、显示程序等模块详细的阐述。本次系统设计的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高、维修简单方便等优点。 关键词:PWM;单片机;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

Abstract Nowadays,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has been widely used and greatly developed in all walks of life. As the dominant part of electric drive, direct current (DC) contro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odern production, especially in the DC motor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 transmission. DC motor because of its good speed control performance and relatively large starting torque,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electrical field, especially in the high spee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occasion. Is widely used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dustry and trade of agricultural automation, rail and transit industry, with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market, the demand of DC motor is also more and more high, also of the DC motor speed performance also has the higher requirements.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speed control performance of the DC motor speed control system. In this design, using PWM control DC motor speed. PWM pulse is controlled by the PID algorithm, PWM is used to control the speed of DC motor. At the same time, the hall sensor mounted on the rotational shaft of the DC motor, the DC motor speed is converted into a pulse signal, feedback to the microcontroller, form a closed loop feedback control system, changing the duty ratio of the PWM pulse can realize DC motor speed control. In this paper, the choice of each program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in both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parts are modular. In the part of hardware, we first give a whole structure diagram with AT89S52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core, and elaborate the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circuit and other modules in detail. In the software part gives the overall program flow chart, the PWM program, PID algorithm program, display program, and other module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system desig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high cost performance, easy maintenance and so on. Key Words: PWM; microcomputer; DC motor; speed contro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