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结构锚索预应力损失差异分析

不同结构锚索预应力损失差异分析

不同结构锚索预应力损失差异分析
不同结构锚索预应力损失差异分析

预应力锚索施工及问题处理

预应力锚索施工 1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 1.1工艺流程 首先对材源进行检验,并进行张拉设备的配套标定工作,然后按以下步骤施工: 造孔清孔编锚下锚锚固段注浆锚垫墩浇注外锚头制作张拉补偿张拉自由端注浆封锚 1.2造孔 造孔前首先精确定出孔点位置,孔点坐标与设计的坡面坐标偏差不得超出(±50mm,±100mm),钻孔采用潜孔冲击钻无水钻进,禁止开水以确保边坡岩体地质条件不被恶化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钻孔过程配有专门技术人员随时检测孔斜,保证斜度误差控制在±°之内。钻孔深度保证超钻不小于50cm。 1.3清孔 钻孔结束后,用高压风进行清孔,孔壁不得有粘土或粉砂滞留以保证水泥砂浆与岩体的粘结力。钻孔清孔完成后,将孔口暂时封堵,以免碎屑、杂物进入孔内。 1.4编锚、下锚 锚索编制前对钻孔实际长度进行测量,并按孔号截取锚索体材料,钢绞线必须采用机械切割,严禁电弧切割,同时也不得采用焊接,锚索体长度考虑到张拉和施工工艺要求,一般取设计长度外加1~

1.5m的工作长度。 材料截取后,在编索平台上进行拉直编索,在锚固段安置隔离架和紧箍环,并在锚索末端安装导向帽,在自由段作防腐处理,自由段内的钢绞线上涂防锈漆及脱水黄油,外套PVC防腐管,在防腐管末端安置止水环,并用胶布缠绕,以防注浆时浆液进入自由段,注浆管捆扎在锚索体的中间,随锚索一起下入孔内,管端距锚索末端不超过20m。 锚索编制完成后,按对应的孔号下入锚索孔内,下锚时用力要均匀一致,防止在推送过程中损伤锚索配件和防护层。 1.5锚固段注浆 下锚后及时进行锚固段注浆,浆体为1:1水泥砂浆,水灰比~,强度不低于20Mpa,注浆时注浆管边注边拔,使注浆管始终有一段埋于浆液中,注浆过程要保证锚固的注浆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1.6锚垫墩浇注 锚垫墩,要求嵌入坡面20cm,浇注前,在孔口1m范围内埋设波纹管,方向与锚孔方向一致。现场浇注时,注意砼振捣,尤其是在锚孔周围,钢筋较密,应仔细振捣,保证砼密实,两相邻格子梁处预留2~3cm伸缩缝,并用浸沥青的木板填塞。 1.7外锚头制作 为保证锚索受力垂直,在锚索垫墩上需设锚索斜托,锚索斜托顶面与锚孔轴线保证垂直,锚具中的螺旋筋、锚垫板安放要符合设计要求,锚垫板尺寸误差控制在±0.1cm~0.2cm。

高边坡锚杆、锚索张拉力计算

附:高边坡锚杆、锚索伸长量计算 K19+760~K19+840高边坡 一、预应力锚索计算: 三个单元段张拉行程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 第一单元(20m)计算伸长量:=?????==?140 1095.1102010100153 3EA PL L 73㎜ 第二单元(16.7m)计算伸长量:=?????==?140 1095.1107.1610100253 3EA PL L 61㎜ 第三单元(13.4m)计算伸长量:=?????==?140 1095.1104.1310100353 3EA PL L 49㎜ 张拉时第一单元伸长量:73-61=12㎜ 张拉时第二单元伸长量:61-49=12㎜ 张拉时第三单元伸长量:49㎜。 计算第一单位张拉力:KN L EA L p 8.3221000 10201401095.1123511=??????=?= 计算第二单位张拉力:KN L EA L p 5.7841000 107.161401095.1123522=??????=?= 计算第三单位张拉力:KN L EA L p 60061000 104.131401095.1493522=??????=?= 第三单元张拉时,分五次施工加预应力: 第一次:600×0.3=180KN 第二次:600×0.5=300KN 第三次:600×0.75=450KN 第四次:600×1.0=600KN 第五次:600×1.1=660KN

二、12m 长Φ32预应力锚杆计算: 设计抗拔拉张拉力:250KN =?????==?2 .804100.2101210250153 3EA PL L 19㎜ K19+440~K19+660高边坡 一、8m 长Φ25预应力锚杆计算: 设计抗拔拉张拉力:60KN =?????==?9 .390100.21081060153 3EA PL L 6.1㎜ 二、6m 长Φ25预应力锚杆计算: 设计抗拔拉张拉力:60KN =?????==?9 .390100.21061060153 3EA PL L 5㎜ K21+300~K21+580高边坡 一、10m 长Φ25预应力锚杆计算: 设计抗拔拉张拉力:100KN =?????==?9 .390100.2101010100153 3EA PL L 13㎜ 二、6m 长Φ25预应力锚杆计算: 设计抗拔拉张拉力:60KN =?????==?9.390100.21061060153 3EA PL L 5㎜

预应力张拉应力计算

一、控制张拉力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控制力表 说明: 1.例如5φ指该钢绞线束由5根公称直径为的单根钢绞线组成;若使用OVM型锚具则通常表示为OVM15-5; 2.单根钢绞线的公称截面积一般为140mm2; 3.1t相当于10KN,张拉千斤顶的吨位可由控制张拉力换算出; 4.千斤顶驱动油泵的油表读数换算:钢绞线束的控制张拉力(N)/千斤顶油缸活塞面积(mm2); 二、张拉伸长值计算

1.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即︱(△L实-△L理)/△L理︱<6% 2.理论伸长值的计算公式: 单端理论伸长值△L=(Pp×L)/(Ap×Ep) ①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如下: Pp= P(1-e-(κχ+μθ))/(κχ+μθ)式中:P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在没有超张拉的情况下一般计算为:钢绞线--1395MPa×140mm2=195300N;若有超张拉则乘以其系数;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一般为单端长度;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见下表;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见下表;系数k及μ值表孔道成型方式 k μ钢丝束、钢绞线、光面钢筋带肋钢筋精轧螺纹钢筋预埋铁皮管道 --- 抽芯成型孔道 --- 预埋金属螺旋管道 ~ --- ②L——预应力筋的单端长度(mm),即总长的一半; ③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钢绞线为140 mm2; ④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钢绞线为195×103N/mm2; 以上计算所得△L为单端理论伸长值,整束钢绞线的理论伸长值为:△L理=2△L 3.实测伸长值的计算: △L实=△L总-(△L初实-△L初理)-△L锚塞回缩 式中:△L总——张拉达到控制应力时测得的总伸长量; △L初实——张拉达到初应力(控制应力的10%~15%)时测得的实际伸长量; △L初理——初应力以下的推算理论伸长量(一般为△L理×10%);

锚索预应力损失原因及防治措施

锚索预应力损失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文章结合工程实践,通过对锚索预应力损失进行分析统计,阐述了预应力损失的原因,提出了避免和减少预应力损失的措施。 关键词:预应力锚索; 应力损失; 影响因素 0 前言 使用预应力锚索对不稳定边坡加固是一种高效经济的实用工程技术。在施工中,实际施加给锚索的预应力值是否达到设计值是关系工程安全的大问题。 本文依托工程为京石客专石家庄隧道工程,工程全线主要采用明挖法施工,由于基坑跨度较大,隧道支护方式主要采用“预应力锚索+钻孔灌注桩的方式”。加上隧道西侧紧邻既有京广铁路线,预应锚索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整体稳定性,以及既有线的安全,为本项工程的主要风险源之一。本文根据工程中预应力锚索设计、施工的经验以及测试结果的分析,探讨了影响预应力损失的诸多因素,提出了预应力损失的防治措施。 1 锚索预应力损失的分析 实践经验表明,影响预应力损失的因素较多也很复杂,既有材料性能、锚具、张拉设备引起的损失;也有地层、结构物的压缩和徐变引起的损失;另外还与张拉顺序、外界环境条件等有关。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1锚索材料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 由于锚索在巨大的初始应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从而产生松弛损失。研究表明:不同型号类型的钢材,具有不同的损失值,但有以下共同的性质: ①松弛损失的大小,与张拉应力有关,张拉应力越大,松弛损失就越大。 ②松弛损失在张拉后初期几分种内发展最快,24 h 后将完成80 % ,大约20 d 以后,基本上已不再发展。 ③松弛损失与材料性能有关,与材料直径、环境温度也有关。 ④若在短时间内把钢绞线超张拉一下,并相应持荷一段时间,然后回到原来的张拉力值,则可使钢绞线的松弛损失大大减少。 1.2锚头夹具产生的预应力损失 目前国内生产的各系列锚具都存在夹片回缩问题,据据厂家资料及产品说明,

预应力锚索张拉伸长量的控制方法

25m预应力锚索张拉伸长量的控制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刘继伟) 关键词:预应力伸长量 摘要: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是一种新型的抗滑结构。它将高边坡病害防治与坡面柔性防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达到防治高边坡病害的目的,又可美化环境,实现了工程和自然的和谐统一。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的核心环节就是预应力张拉,高边坡锚索张拉施工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量值双控,他是决定锚索是否能起到巩固边坡稳定的核心任务,因此,探讨预应力锚索张拉伸长量与实际伸长量偏差的施工控制,对于高边坡锚索框架梁的施工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实际施工过程,通过对浦南高速公路A7标段YK80+038.6-YK80+142.1段右侧高边坡锚索框架防护25m锚索试验孔张拉伸长量计算为例,总结出用于现场锚索张拉施工控制方法,以便同行互励共勉。 1、工程简介 浦南高速公路A7标段YK80+038.6-YK80+142.1段右侧高边坡最大开挖高度48米,每级高度为8米。第一级边坡坡率为1:0.5,第二至第六级边坡坡率为1:0.75。第一、第二级设预应力锚杆加固,第三至第五级设预应力锚索加固,锚索每孔张拉力为520KN,每孔分三个单元,每单元两根锚索,一单元锚固长度4米,自由段21米,二单元锚固长度8米,自由段17米,三单元锚固长度12米,自由段13米。锚索锚头结构见下图。 2 2.1进场的无黏结预应力钢绞线已经检验,并且符合设计要求,其弹性模量为

202GPa,直径为15.24mm。 2.2试验前已经将两套千斤顶和油压表进行配套标定。 3、理论计算 3.1受力计算 单根钢绞线受力为520÷6=86.667KN,为了使每一根钢绞线受力均衡,考虑到每个单元的自由段长度不同,为了消除其影响,每个单元必须单独张拉,其张拉力由自由段差值与其总长度决定, 公式为: F1(1)=(L1÷L)×F=4÷21×173.333=33.016KN 其中: F1(1)为第一单元第一次张拉力; F为每单元总张拉力;F=86.667KN×2=173.333KN 当第二次张拉时,第一、第二单元同时张拉,其张拉力的分布情况如下: F2=F1(1)+F1(2)+F2(1)=33.016+33.016+40.784=106.816KN 其中:(F1(2)+F2(1))的分布系数为: (F1(2)+F2(1))=(4÷21+4÷17)×F=33.016+40.784=73.8KN 可知,第二次张拉结束时一单元受力为33.016+33.016=66.032KN,二单元受力为40.784KN。 在第一、第二次张拉调整好自由段引起的不同伸长量后,还没有达到设计张拉力的25%时,则应按设计的25%、50%、75%、100%、110%、150%分级张拉,其张拉力为别为130KN, 260KN, 390KN, 520KN , 572KN, 780KN。 当第三次张拉时,第一、第二、第三单元同时张拉,其张拉力的分布情况如下:F3=F1(3)+F2(2)+F3(1)+F2 设(F1(3)+F2(2)+F3(1))的总分布系数为1,则(1/21+1/17+1/13)X=1 F1(3)的系数为(1/21)X=0.259694476,F2(2)的系数为(1/17)X=0.320799058 F3(1)的系数为(1/13)X=0.419506461 当F3=130KN时; F1(3)= 0.259694476×(130-106.816)=6.021KN F2(2) =0.320799058×(130-106.816)=7.437KN F3(1) =0.419506461×(130-106.816)=9.726KN 此时,一单元受力为72.053KN, 二单元受力为48.221KN三单元受力为9.726KN。同理:

3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书(T22)5.16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书 一、工程简介 汕昆高速公 路土建工程第T22 合同段部分路堑 边坡设计采用锚 索框架梁进行防 护。见右图所示: 框架以两根竖肋 为一片,每片水平 宽度为8m,竖肋 水平间距4m, 横 梁间距为 3.5m, 横梁根数根据边 坡坡面长度计算 确定,横梁水平布 臵,通过调整上下 端自由段以适应 路线纵坡坡度。相 邻两片框架之间留2cm伸缩缝,缝内填充浸沥青木板。 框架梁采用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进行锚固,每孔锚索由三单元共六束

钢绞线组成,钢绞线采用直径15.24mm、强度1860MPa的高强度低松弛无粘结钢绞线。每个单元锚索分别由两根无粘结钢绞线内锚于钢质承载体组成。钢绞线通过特制的挤压簧(类似于夹片功能)和挤压套(类似于锚环功能)对称地锚固于钢质承载体上,其单根的连接强度大于200KN。各单元锚索的固定长度分别为L1、L2、L3,共同组成复合型锚索的锚固段,且L1=L2=L3=5m。为叙述及计算方便,命名对应锚固长度的单元为D1、D2、D3单元,其对应锚索长度为l1、l2、l3,且l1>l2>l3。详见下图所示: 注:为计算方便,上图中L1和L3标注与设计图纸标注位臵相反,现场施工时需注意。 上图中,自由段长度根据边坡级数位臵不同而有三种设计长度,分别为10m、15m和20m,其对应设臵位臵详见具体的边坡锚索框架防护设计图。 压力分散型锚索与一般拉力分散型锚索不同之处在于,压力分散型锚索由几个单元组成,各单元间锚索长度及其自由段长度不同,致使各单元间因

自由段长度不同而产生伸长量不同。因此,在进行整体分级张拉前,要先计算各单元间的差异伸长量和差异荷载增量,并先进行补足荷载张拉及预张拉。 二、差异荷载增量、差异伸长量和理论伸长量计算 1、计算公式 因压力分散型锚索各单元长度长短不一,故必须先计算相邻两单元之间的差异伸长量和差异荷载增量。对于三单元共六束压力分散型锚索,其计算公式如下: 差异伸长量: △L1-2=△L1-△L2, △L2-3=△L2-△L3; △L1=(σ/E)* L1, △L2 =(σ/E)* L2, △L3=(σ/E)* L3, σ=P/A 。 差异荷载增量: △P1=(E*A*△L1-2/L1)*2 △P2=[(E*A*△L2-3/L2)+ (E*A*△L2-3/L1)]*2 以上各式中: L1、L2、L3,分别为第一、二、三单元锚索的自由段长度,且L1>L2>L3; △L1,△L2,△L3,分别为在给定最终张拉(设计锁定)荷载作用下的伸长量; △L1-2,△L2-3为对应单元在给定最终张拉(设计锁定)荷载作用下的差异伸长量; σ为在给定最终张拉(设计锁定)荷载作用下的钢绞线束应力; P为在给定最终张拉(设计锁定)荷载作用下的单根钢绞线束荷载; A为单根钢绞线束的截面面积,取A=140mm2;

边坡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书

K28+600-K28+970段右侧边坡 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书 一、预应力锚索的主要设计参数和要求 1.预应力锚索采用6¢s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强度级别为1860Mpa,公称直径15.2mm,公称面积140mm2,弹性模量为195000N/mm2。 2.张拉预应力为600KN。 3. 预应力钢绞线的锚固段长均为8m,自由段为长度分别为4m、8m、10m、12m、14m、22m、34m。千斤顶工作长度为0.6m。 4.张拉设备校准方程P=0.227X+0.4286 P—压力指示器示值(MPa) X—标准张拉力值(KN) 二、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程序 张拉预应力钢绞线的主要机具有油泵、千斤顶和油表,千斤顶和油表必须经过配套标定之后才允许使用,标定单位必须通过国家有关单位认可。一般标定的有效期限为6个月或使用200次或发现有不正常情况也须重新标定。 张拉采用液压千斤顶27t进行单根、交叉张拉,张拉前先对钢绞线预调。单根预调的目的是使一孔内的钢绞线达到顺直、受力均匀并具有一定的拉应力状态,消除钢绞线的非弹性变形,以便更好地控制张拉。 钢绞线张拉的简明工艺: 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0→25%*бcon(初张拉)→50%*бcon→ 75%*бcon→100%*бcon→110%*бcon(锚固)

三、钢绞线张理论拉伸长值及压力表读数计算 1.计算公式 △L=PL/AE 式中: P 预应力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N) L 预应力钢绞线自由段及工作长度之和(mm) A 预应力钢绞线的公称面积,取140mm2 E 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取195000N/mm2 2.理论伸长值及油表读数值计算:(当自由段长度为4m,千斤顶工作长度为0.6m时,计算式如下:) (1)当б=бcon*25%(初张拉)时 张拉力:F=600/6*0.25KN=25KN=25000N 理论伸长:△L=25000*(4000+600)/(6*140*195000)=0.7mm 压力表读数:P=0.227X+0.4286=6.1 MPa (2)当б=бcon*50%时 张拉力:F=600/6*0.5=50KN=50000N 理论伸长:△L=50000*(4000+600)/(6*140*195000)=1.4mm 压力表读数:P=0.227X+0.4286=11.8MPa (3)当б=бcon*75%时 张拉力:F=600/9*0.75=75KN=75000N 理论伸长:△L=75000*(4000+600)/(6*140*195000)=2.1mm 压力表读数:P=0.227X+0.4286=17.5MPa (4)当б=бcon*100%时

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书(手动张拉)

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书 (手动张拉)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预应力锚索张拉施工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内K0+580-K0+720段左侧挖方边坡设计为预应力锚索格构体系,锚索采用6φ预应力锚索,框架梁采用3× 3m。该段左侧路堑边坡地质比较复杂,情况主要为:左侧边 坡上为山坡荒地,下伏地层为三叠系松子坎组(Tsz),岩性为灰白、浅紫光红色薄~中厚层泥质白云岩、为较硬岩,破碎岩体,边坡岩体类型为IV级。开挖后易发生滑动、碎落和小规 模溜滑。为了保证边坡的稳定,需立即进行张力。 二、施工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规范》GB50666--2011; 2、依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2004版; 3、依据贵州省建筑工程勘察设计院《施工图设计文件》; 4、《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 5、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 三、施工日期 2012年4月15日~2013年5月25日 四、人员配置 技术员1名、技术工人2人、普工6人 五、设备配置

六、施工方法 张拉首先为验证锚索锚固力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张拉前进行单锚抗拔试验,切忌不能将千斤顶配合钢板直接在边坡上试验,从而导致抗拔力失真。张拉设备必须采用专用设备,并送相应资质单位标定,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待锚孔内的水泥浆和格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才能进行锚索预张拉。张拉采用“双控法”即采用张拉系统出力与锚索体伸长值来综合控制锚索应力,以控制油表读书为准,用伸长值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值差别应在±6%以内表明张拉正常,否则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进行张拉。 张拉步骤:锚索采用单根张拉,张拉程序按两次四级执行,每级按设计拉力的1/4张拉,两次张拉时间间隔不小于一天,张拉顺序按“跳墩”形式进行,即先张拉两边两根锚索后再张拉中间的一根锚索,张拉前安装好锚具,并使锚垫板和千斤顶轴线与锚索轴线在一条直线上,且不可压弯锚头部分。张拉分两次进行:预张拉和超张拉,每次加载与卸载速率要平缓,并做好加荷和观测变形记录,该段边坡单根钢绞线设计荷载为,即张拉到时锁定。 封锚张拉最终锁定后将锚具外多余的钢绞线须用机械切割,并应留长5cm~10cm外露锚索,以防滑落,然后用混凝土将锚垫板、锚具及外露的钢绞线封住。

锚杆、锚索锚固力计算方法

锚杆、锚索锚固力计算 1、帮锚杆 锚固力不小于50KN(或5吨或12.5MPa) 公式计算 拉力器上仪表读数MPa4=锚固力KN 锚固力KN10=承载力 例 13MPa4= 52KN 52KN10=5.2吨 2、顶锚杆 锚固力不小于70KN(或7吨或17.5MPa) 公式计算 拉力器上仪表读数MPa4=锚固力KN 锚固力KN10=承载力 例 18MPa4= 72KN 72KN锚固力÷10=7.2吨 3、Ф15.24锚索 锚固力不小于120KN(或12吨或40MPa) 公式计算 拉力器上仪表读数MPa 3.044= 锚固力KN 锚固力KN÷10= 承载力例

40MPa 3.044= 121.76KN 121.76KN10=12.176吨 4、Ф17.8锚索 锚固力不小于169.6KN(或16.96吨或45MPa) 公式计算 拉力器上仪表读数MPa 3.768=锚固力KN 锚固力KN10=承载力 例 45MPa 3.768= 169.56KN 169.56KN10=16.956吨 5、Ф21.6锚索 锚固力不小于250KN(或25吨或55MPa) 公式计算 拉力器上仪表读数MPa 4.55=锚固力KN 锚固力KN10=承载力 例 55MPa 4.55= 250KN 250KN10=25吨 型号为YCD22-290型预应力张拉千斤顶 备注 1、使用扭力矩扳手检测120KN,顶锚杆扭力矩不小于150KN。

2、井下排版填写记录50KN、顶锚杆70 KN、Ф15.24锚索120KN、Ф17.8锚索169.6KN 3、检测设备型号 锚杆拉力计型号LSZ200型锚杆拉力计 Ф15.24锚索拉力计型号YCD-180-1型预应力张拉千斤顶Ф17.8锚索拉力计型号YCD18-200型张拉千斤顶 21.6锚索承载力为504KN

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书(手动张拉)汇总

预应力锚索张拉施工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内K0+580-K0+720段左侧挖方边坡设计为预应力锚索格构体系,锚索采用6φj15.2预应力锚索,框架梁采用3 ×3m。该段左侧路堑边坡地质比较复杂,情况主要为:左侧边 坡上为山坡荒地,下伏地层为三叠系松子坎组(Tsz),岩性为灰 白、浅紫光红色薄~中厚层泥质白云岩、为较硬岩,破碎岩体,边坡岩体类型为IV级。开挖后易发生滑动、碎落和小规模溜滑。 为了保证边坡的稳定,需立即进行张力。 二、施工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规范》GB50666--2011; 2、依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2004版; 3、依据贵州省建筑工程勘察设计院《施工图设计文件》; 4、《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 5、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 三、施工日期 2012年4月15日~2013年5月25日 四、人员配置 技术员1名、技术工人2人、普工6人 五、设备配置

六、施工方法 张拉首先为验证锚索锚固力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张拉前进行单锚抗拔试验,切忌不能将千斤顶配合钢板直接在边坡上试验,从而导致抗拔力失真。张拉设备必须采用专用设备,并送相应资质单位标定,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待锚孔内的水泥浆和格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才能进行锚索预张拉。张拉采用“双控法”即采用张拉系统出力与锚索体伸长值来综合控制锚索应力,以控制油表读书为准,用伸长值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值差别应在±6%以内表明张拉正常,否则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进行张拉。 张拉步骤:锚索采用单根张拉,张拉程序按两次四级执行,每级按设计拉力的1/4张拉,两次张拉时间间隔不小于一天,张拉顺序按“跳墩”形式进行,即先张拉两边两根锚索后再张拉中间的一根锚索,张拉前安装好锚具,并使锚垫板和千斤顶轴线与锚索轴线在一条直线上,且不可压弯锚头部分。张拉分两次进行:预张拉和超张拉,每次加载与卸载速率要平缓,并做好加荷和观测变形记录,该段边坡单根钢绞线设计荷载为129.5KN,即张拉到135.98KN时锁定。 封锚张拉最终锁定后将锚具外多余的钢绞线须用机械切割,并应留长5cm~10cm外露锚索,以防滑落,然后用混凝土将锚垫板、锚具及外露的钢绞线封住。 七、施工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浅谈锚索预应力损失原因及应对措施

浅谈锚索预应力损失原因及应对措施 摘要:以青岛某医院大楼深基坑支护工程为例,对预应力锚索应力损失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改进施工细节,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预应力锚索的应力损失。减少预应力锚索的应力损失对基坑及周边建筑的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预应力锚杆;应力损失;基坑 Abstract: the Qingdao a hospital building deep foundation pit bracing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the loss of prestressed anchor stress analysed the factors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details, and, to some extent, reduce the loss of prestressed anchor stress. Reduce the loss of prestressed anchor stress of foundation pit and surrounding buildings of the safe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 prestressed anchor; Stress loss; Foundation pit 引言 预应力锚固作为一种主动支护手段,在桩锚支护中,锚杆利用一定的预应力主动制约土体变形和结构破坏。锚杆预应力大小对锚杆发挥主动制约作用与支护体系稳定至关重要。然而,锚杆在张拉过程中及锁定后的预应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如果损失过大,将达不到设计所要求的预应力值。基坑支护中,锚杆张拉及锁定后的预应力损失是一普遍现象,本文通过某深基坑工程的现场测试,对基坑支护锚杆预应力损失问题加以说明和分析。 1. 工程概况 该工程基坑深度为17.2米,土质以强风化、中风化岩为主。锚索外部受力体系为间距2米,宽、厚各为30cm的C25钢筋混凝土格构梁。基坑工程使用的是OVM系列的自锁锚具,锚杆采用φs15.2,1860MPa钢绞线。 2. 锚杆应力监测 为了研究锚杆预应力在基坑开挖整个过程中的变化情况,选择部分锚杆对其进行预应力监测。监测使用的仪器为MSJ钢弦式锚杆测力计及ZXY-1型频率计。锚杆测力计安装在锚头与圈梁或腰梁之间,这样锚杆测力计能够反应锚杆实际拉力。然而锚杆测力计价格昂贵,基坑工程又是短期工程,故在基坑工程中使用较多锚杆测力计进行锚杆预应力监测,监测费用将大大增加。这也是基坑工程中锚杆监测较少的原因。但是,锚杆在桩锚支护中起关键作用,部分锚杆失效或预应力不足,将严重影响基坑工程安全。锚杆与桩通过连梁或圈梁相互作用。锚杆预

锚索张拉要求

4.5.4锚索张拉施工流程: 安装测力计→安装工作锚具及夹片→使用YC-200D小型千斤顶将钢铰线逐根张拉绷直→安装限位板→安装YCW500型千斤顶→安装工具锚及夹片→张拉→锁定→注浆封孔做永久防锈→切除工作锚以上超长部分钢铰线→浇筑二期混凝土。 4.5.5 张拉 1)预张拉 为保证锚索在张拉过程中,各根钢铰线能够均匀受力,在正式张拉之前,首先使用YC-200D小型千斤顶对各根钢铰线对称预张拉使之充分绷直,各根钢铰线的预张拉力均为15KN。 2) 对锚索的各根钢铰线先预张拉使之充分绷直之后,再使用YCW-500 型千斤顶对锚索进行整束张拉,锚索张拉采用超载持荷稳定及超载安装锁定相结合的张拉施工方法。各锚索的设计永存预应力为3000KN,超张拉力为3600KN,超张拉系数为,大于国家行业标准:《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SL46-94)》中规定的超载安装施工方法的超载安装系数。 3)张拉时分阶段增加荷载,张拉过程中分为300KN、600KN、1200KN、2100KN、3000KN及3600KN等6个拉力阶段进行张拉,增载至每个张拉力级时,均需持荷稳压2min,张拉至超张拉力3600KN时,持荷稳压5min后卸荷锁定。 4)锚索张拉锁定后的拉力≥330t时,即可不做补偿张拉;锚索张拉锁定后的拉力<330t时,必需进行补偿张拉。 5)锚索的张拉力以安装在油泵上的压力表指针所指示的中值压力为准,张拉过程中,在每级拉力下持荷稳定时,用钢板尺量测钢铰线的伸长值,以用于校核锚索的张拉力,实际量测的钢铰线伸长值须与理论计算的伸长值基本相符,当实际量测的伸长值大于理论计算值的10%或小于理论计算值的5%时,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恢复张拉;用胡克定律做为计算钢铰线理论伸长值的计算式,钢铰线理论伸长值的计算式如下: △L=L×(σ k -σ )/E 或: △L=L×(P e -P )/n×A×E 式中:△L—钢铰线伸长值,单位:mm; L—钢铰线自锚固端(钢管底部)至工具锚夹片中心之间的有效张拉长度,单位:mm; σ k —钢铰线张拉应力,单位:MPa;

锚索预应力损失变化规律分析

https://www.doczj.com/doc/cf12523572.html, 锚索预应力损失变化规律分析 谌 军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南京 (210098) E-mail:woshishui1130@https://www.doczj.com/doc/cf12523572.html, 摘要:目前,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对锚索锁定后的预应力变化规律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尤其对锚索预应力的瞬时损失和长期稳定性还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本文简要分析了影响预应力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变化特点,主要包括锚索材料、施工影响及外部因素等, 对进一步综合归纳预应力变化的规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预应力锚索; 应力损失;影响因素; 变化特点 1 引言 预应力锚固技术的特点是尽可能少地扰动被锚固的土体或者岩体,并通过锚固措施提高土体或者岩体的强度,所以预应力锚固技术是最为高效,经济的加固技术之一,因此得到了各行各业高度重视,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应力值的长期稳定问题关系到锚固工程的永久安全性, 锚固力损失超过一定值时,将导致其锚固功能的减弱或失效,给工程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锚固技术的关键在于其预应力的大小及损失的程度,只有保持足够的恒久预应力,才能达到最佳的锚固效果。由于岩土体的复杂性,预应力锚固作用机理复杂,影响预应力锚固效果的因素众多,因此需要深入研究锚固的作用机理,研究锚索体的受力过程,指导合理化施工。本文结合目前一些学者的研究工作,分析了影响锚固力损失的因素与机理,并相应地提出了预防锚固力减少的工程控制措施。 2 影响预应力锚固效果的因素分析 2.1 锚固时机对锚固效果的影响 锚固时机系指边坡开挖后与加锚时的时间间隔,由于边坡工程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分步开挖措施. 因此,加锚过程亦需与之对应地采用边挖边锚. 边坡开挖,改变了岩体原有的应力状态,在临空面产生的同时,岩体产生卸荷松动,不稳定岩体即有可能产生滑动,而岩体一旦产生滑动即具滑动能,所需的锚固力必须克服滑动能而有所增加,因此,选择合适的施锚时机对锚固效果作用甚大. 2.2 锚索材料对预应力的影响 制造锚索的钢材以高强度低松弛的钢绞线为宜,特别是预应力锚索。锚索在巨大的初始预应力作用下钢材松弛,长期受荷的钢材预应力松弛损失量通常为5%~10%。通过对各类钢材进行实验发现:受荷100h后的松弛损失约为受荷1h所产生损失的两倍;约为受荷1000h后应力损失量的80%,约为受荷30年之后损失量的40%。松弛损失量随着钢材的受荷状况变化。随着荷载增加,损失在常温下会明显的增加。钢材预应力值达到75%保证抗拉强度条件下,稳定化了钢丝和钢架线应力损失为1.5%,而普通消除应力钢材的应力损失量为5%~10%。同

边坡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书.doc

YK48+045-115 及YK47+885-980 边坡预应力锚 索张拉计算书 一、预应力锚索的主要设计参数和要求 1.预应力锚索采用6¢s15.2 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强度级别为 2 2 1860Mpa,公称直径15.24mm,公称面积140mm,弹性模量为195000N/mm 。 2.预应力钢绞线的设计吨位650KN,控制张拉力бcon 为715KN。 3. 预应力钢绞线的锚固段长均为8m,自由段为长度为20m,千斤顶 工作长度为0.35m。 4. 张拉设备校准方程P=51.4500F+0.55 P —压力指示器示值(MPa) F —标准力值(MN) 二、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程序 张拉预应力钢绞线的主要机具有油泵、千斤顶和油表,千斤顶和油表 必须经过配套标定之后才允许使用,标定单位必须通过国家有关单位认 可。一般标定的有效期限为 6 个月或使用200 次或发现有不正常情况也须 重新标定。 张拉采用液压千斤顶100t 级进行张拉,张拉前先对钢绞线预调。单 根预调的目的是使一孔内的钢绞线达到顺直、受力均匀并具有一定的拉应 力状态,消除钢绞线的非弹性变形,以便更好地控制张拉。 钢绞线张拉的简明工艺: 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0→15%*бcon(初张拉)→210KN→430KN→715KN (锚固) 第 1 页共 3 页

三、钢绞线张理论拉伸长值及压力表读数计算 1.计算公式 △L=PL/AE 式中: P 预应力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KN), L 预应力钢绞线的长度(mm) 2 A 预应力钢绞线的公称面积,取140mm 2 E 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取195000N/mm 2.理论伸长值及油表读数值计算 (1)当б=бcon*15%(初张拉)时 张拉力:F=715*0.15KN=107.25KN=0.10725MN 理论伸长:△L=715000*0.15*(20000+350)/(6*140*195000)=13.32mm 压力表读数:P=51.4500F+0.55=6.07 MPa (2)当б=210KN时 张拉力:F=210KN==0.21MN 理论伸长:△L=210000*(20000+350)/(6*140*195000)=26.09mm 压力表读数:P=51.4500F+0.55=11.35 MPa (3)当б=430KN时 张拉力:F=430KN=0.43MN 理论伸长:△L=430000*(20000+350)/(6*140*195000)=53.42mm 压力表读数:P=51.4500F+0.55=22.67 MPa (4)当б=бcon =715KN时 张拉力:F=715KN=0.715MN 第 2 页共 3 页

锚索张拉计算书

轨道交通环线冉家坝站风亭组锚索挡墙 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书 一、预应力锚索的主要设计参数和要求 1.预应力锚索采用9Φs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强度级别为1860Mpa,公称直径15.24mm,公称面积140mm2,弹性模量为195000N/mm2。 2.预应力钢绞线的设计施加应力为550KN。 3. 预应力钢绞线的锚固段长度不小于8m,自由段为长度数据如附图1-1,千斤顶工作长度为100cm。 4.张拉设备校准方程P=0.022980F+0.409927 P—压力指示器示值(MPa) F—标准力值(KN) 二、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程序 张拉预应力钢绞线的主要机具有油泵、千斤顶和油表,千斤顶和油表必须经过配套标定之后才允许使用,标定单位必须通过国家有关单位认

可。一般标定的有效期限为6个月或使用300次或发现有不正常情况也须重新标定。 张拉采用液压千斤顶250t级进行张拉,张拉前先对钢绞线预调。单根预调的目的是使一孔内的钢绞线达到顺直、受力均匀并具有一定的拉应力状态,消除钢绞线的非弹性变形,以便更好地控制张拉。张拉过程中稳压持荷时间:分级稳压3 min,最后一级稳压不少于5min锁定。 简明工艺:锚具安装→一次张拉→…N次张拉→锁定。 张拉顺序:0→25%бcon→50%бcon→75%бcon→110%бcon 三、钢绞线张理论拉伸长值及压力表读数计算 1.计算公式 △L=PL/AE 式中: P 预应力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N), L 预应力钢绞线的长度(mm) A 预应力钢绞线的公称面积,取140mm2 E 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取195000N/mm2 2.理论伸长值及油表读数值计算 (1)当施加压力=25%бcon=0.25*550KN=137.5KN时,伸长值及油表读数如下表:

预应力张拉力计算

预应力张拉力计算 箱梁,设计采用标准强度fpk=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15.2mm,公称面积Ag=139mm2,弹性模量Eg=1.95*105MPa,为保证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采用油压表读数和钢绞线拉伸量测定值双控。理论伸长量计算采用《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2附表G-8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及平均张拉应力计算公式。 一、计算公式及参数 1、预应力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 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 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磨擦系数,取0.25 2、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 △L=PpL/(ApEp) 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取139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取1.95×105N/mm2 二、伸长量计算: 1N1束一端的伸长量: 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39=193905N X直=3.5m;X曲=2.35m; θ=4.323×π/180=0.25rad KX曲+uθ=0.0015×2.35+0.25×0.25=0.066 Pp=193905×(1-e-0.066)/0.066=187644N △L曲=PpL/(ApEp)=187644×2.35/(139×1.95×105)=16.3mm △L直=PpL/(ApEp)=187644×3.5/(139×1.95×105)=24.2mm △L曲+△L直=16.3+24.2=40.52 N2束一端的伸长量: 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39=193905N X直=0.75;X曲=2.25m; θ=14.335×π/180=0.2502 KX曲+uθ=0.0015×2.25+0.25×0.2502=0.0659 Pp=193905×(1-e-0.0659)/0.0659=187653N △L曲=PpL/(ApEp)=187653×2.25/(139×1.95×105)=15.6mm △L直=PpL/(ApEp)=187653×0.75/(139×1.95×105)=5.2mm (△L曲+△L直)*2=(15.6+5.2)*2=41.6mm 一、计算参数: 1、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 2、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25 3、Ap—预应力筋的实测截面面积:139mm2 4、Ep—预应力筋实测弹性模量:1.95×105N/mm2 5、锚下控制应力:σk=0.75Ryb=0.75×1860=1395N/mm2 6、单根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控制力:P=σkAp=193905N 7、千斤顶计算长度:60cm

预应力张拉力计算

预应力张拉力计算 CK0+667.275立交桥箱梁,设计采用标准强度fpk=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15.2mm,公称面积Ag=139mm2,弹性模量Eg=1.95×105MP。为保证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采用油压表读数和钢绞线拉伸量测定值双控。理论伸长量计算采用《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2附表G-8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及平均张拉应力计算公式。 一、计算公式及参数: 1、预应力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 式中: 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 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磨擦系数,取0.25 2、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 △L=PpL/(ApEp) 式中: 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取139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取1.95×105N/mm2 二、伸长量计算: 1、N1束一端的伸长量: 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 P=0.75×1860×139=193905N X直=3.5m;X曲=2.35m θ=4.323×180=0.25rad KX曲+uθ=0.0015×2.35+0.25×0.25=0.066 Pp=193905×(1-e-0.066)/0.066=187644N △L曲=PpL/(ApEp)=187644×2.35/(139×1.95×105)=16.3mm △L直=PpL/(ApEp)=187644×3.5/(139×1.95×105)=24.2mm △L曲+△L直=16.3+24.2=40.5 2、N2束一端的伸长量: 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 P=0.75×1860×139=193905N X直=0.75;X曲=2.25m θ=14.335×π/180=0.2502 KX曲+uθ=0.0015×2.25+0.25×0.2502=0.0659

锚索预应力损失原因

锚索预应力损失原因 使用预应力锚索对不稳定边坡加固是一种高效经济的实用工程技术。在施工中,实际施加给锚索的预应力值是否达到设计值是关系工程安全的大问题,本文根据工程中预应力锚索设计、施工的经验以及测试结果的分析,探讨了影响预应力损失的诸多因素,提出了预应力损失的防治措施。 1 锚索预应力损失的分析 实践经验表明,影响预应力损失的因素较多也很复杂,既有材料性能、锚具、张拉设备引起的损失; 也有地层、结构物的压缩和徐变引起的损失;另外还与张拉顺序、外界环境条件等有关。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 1 锚索材料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 由于锚索在巨大的初始应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从而产生松弛损失。研究表明:不同型号类型的钢材,具有不同的损失值,但有以下共同的性质: ①松弛损失的大小,与张拉应力有关,张拉应力越大,松弛损失就越大。②松弛损失在张拉后初期几分种内发展最快,24 h 后将完成80 % ,大约20 d 以后,基本上已不再发展。③松弛损失与材料性能有关,与材料直径、环境温度也有关。④若在短时间内把钢绞线超张拉一下,并相应持荷一段时间,然后回到原来的张拉力值,则可使钢绞线的松弛损失大大减少。 1. 2 锚头夹具产生的预应力损失 目前国内生产的各系列锚具都存在夹片回缩问题,据厂家资料及产品说明,其中QM、OVM、YM、B &S 型锚具钢绞线的回缩量均为6 mm。因此钢绞线回缩产生的预应力损失可由下式求得NS = A ·σS = A ·rΔL ·Ey / L 其中, N S 为预应力损失值; A 为钢绞线的截面积;ΔL 为锚具、夹片的变形回缩值; Ey 为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L 为自由段的有效长度。 1. 3 岩体蠕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由于岩体本身的不连续性和各向异性,受荷区的岩体内部结构各个组成单元在应力作用下将产生塑性压缩或相对变位,且随时间变化,这就是岩体的蠕变。蠕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与岩体的软硬及密实程度有关,岩石越坚硬,蠕变越小,预应力损失值也就小。 1. 4 张拉系统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