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设计-1.DOC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设计-1.DOC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设计-1.DOC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设计-1.DOC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 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学重点:

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卡。

课前准备:

首先让我们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来学做一节手操,好吗?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

1. 导入:刚才,在做手操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的小手特灵活,哎,你们知道吗?在咱们的小手中,还藏着数学知识呢?想了解一下吗?

请你们伸出右手,张开,数一数,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空格叫做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

2. 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你们看,这是同学们利用课余正在彩排节目呢?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每2个小朋友之间牵着一根彩带,用了几根彩带,把一根彩带看成一个间隔,那6个小朋友之间是几个间隔?

过渡语:在画面上我们看到春天桃红柳绿,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你们知道吗?3月12日是什么日子,这一天全国上下到处都在植树,为保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瞧……

3. 再次感知,找到规律。这里从头到尾栽了几棵树,数一数,它们之间又有几个间隔呢?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同时板书。

那么8棵树、9棵树之间又有多少个间隔呢?

你能像这样用一个图表示出来吗?请你们选择一种动手画一画吧!

谁来汇报一下?

边板书边说:画了8棵树,他们之间有7个间隔数,9棵树之间有8个间隔。

(停顿)那你们想象一下,如果从头到尾有10棵树,他们之间又会有几个间隔呢?

那20棵树呢?

看来,告诉你们植树的棵数,让你们说出间隔数已经难不倒大家了,接下来,如果一排树之间有22个间隔,你知道有多少棵树吗?

那30棵呢?(2人说)

像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

仔细观察,你发现植树棵树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自己先想想,再把你的想法和伙伴们互相交流一下)。

反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评价:哦,这是你的发现……你还能用一个算式来概括。

边板书边说:同学们都发现了从头到尾栽一排树时,植树棵树比间隔数多1,(指表格),也可以写成两端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

小结:同学们不仅会观察,而且还能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真不错,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数学广角,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二、新授:

例1,同学们自由地小声地把题目读一读。

1. 从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

2. 题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3. 题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吗?(两端要栽)

4.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你能自己想办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吗?有困难的同学还可以借助线段图画一画。

5. 交流。

6. 反馈。

(1)请你们两人把你们的方法写到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

(2)学生分别说想法。[?_小学教学设计网+https://www.doczj.com/doc/cf12063718.html,_}

(3)听了他们说的,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刚才,这两位同学画线段图和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列算式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都是很善于动脑筋的。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 基本练习:

师:近几年南昌市容有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一个个休闲广场的建立,一条条街道的逐步亮化,南昌市已成为一座具有内涵与魅力的花园城市。最近,我了解到有关胜利路步行街有这样一些信息。

那同学们能根据题中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第二步为什么要加1?

师:刚才这道题同学们解答得很顺利。

师:现在把这道题做了一些改变,看看你们是不是还能很顺利的解答?

师问:第一步求到的是什么?

师:虽然邓老师对这道题做了一些改变,但是还是没有难倒同学们,那刚才在做这两题的时候,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两题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同呢?(同学们可以先思考再讨论)。

咱们班的同学们不仅会解答,而且还能比较它们的不同,的确这两道题都运用了今天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第一题是根据总长找到间隔数,再利用间隔数求出路灯的盏数,而第二题是根据路灯的盏数找到间隔数,再利用间隔数求出总长,它们的关键都是要先找到间隔数,正因为它们问题不同,所以解题思路也不同,以后大家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可要注意审题哟!

2. 变式练习:

师:2005年最受关注的两个人物,你们知道是谁?他们就是航天英雄聂海胜和费俊龙,神六号的成功发射,让人们欢心鼓舞,作为一名中国人也为之自豪。你们知道吗,宇航员叔叔他们是每2小时(师读题)。

听了这3位同学的想法,你们会支持谁?说说理由!

3. 综合练习。

师:中国的体育界也有一位英雄,猜猜他是谁?此时此刻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那精彩的瞬间,再一次为他助威、呐喊!根据信息,学生讨论,借助计算器算出刘翔一共跑了多少米?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那植树问题只在植树当中才有吗?学生说一说,植树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像......等现象中都含有植树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都栽时的情况。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两端不栽,一端栽,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 2.流利地朗读古诗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借助拼音,练读课文 1.自学要求:(出示课件) 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面做“△”记号。读第二遍时,生字重点拼读。读第三遍时,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读第四遍时,标上自然段序号。 (1)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由练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 1.检查学生生字字音的拼读掌握情况。 出示课件: zǔānónɡwànɡzhāi tāo dàn yì 祖啊浓望摘掏蛋忆 用各种方式指导读生字。 2.检查难读的句子。 师:同学们,你认为有没有难读的句子?(学生自由发言)指导读。 (1)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2)那/浓绿的/树阴/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3)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 3.请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分小组比赛读。 (3)播放课文录音,范读课文。 (4)让学生再读全文,大体了解祖先的生活。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祖啊浓望摘掏蛋忆 1.讨论如何识记字形呢? 2.教给学生识记方法: ①用熟字换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记,比如:“组”与“祖”,“淘”与“掏”,“忆”与“亿”。“滴”与“摘”。 ②容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记,比如:“望”字要注意左上是个“亡”,竖折变成竖提。 ③感到有困难的地方用记号标出,比如:“蛋”字上面不是“定”。 3.在习字本上进行描红练习。 4.当堂默写。指名学生上台默写生字,集体纠正。 (四)当堂检测,巩固学习。 读一读,写一写(出示课件) 祖先浓绿一望无边摘野果掏鸟蛋回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简单的推理(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猜一猜的活动,使学生学会进行简单的推理。 2.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学会进行简单的推理。 三、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有序地思考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橡皮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境: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1)游戏一:老师手里拿了一块橡皮,请你猜一猜橡皮藏在老师的哪只手里?请2名学生猜,无论猜得对与错,都请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猜的? (2)游戏二:老师手里拿了一块橡皮,它不在左手里,你知道橡皮藏在老师的哪只手里?请2名学生猜。这回你们为什么都能猜对? 2.引入:根据“橡皮不在左手里”,我们就能准确地推断出橡皮一定就在右手里,这就叫做推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推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1 (1)看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幅图问我们什么? (2)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我们思考? 出示:小红小丽小刚 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 我们可以先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然后再连一连。根据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可以把小红和语文书连起来。又根据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可以推断出小丽拿的应该是品德与社会书,同时也推断出小刚拿的应该是数学书。 运用画图的方法能帮助我们很快地找到答案。 (3)思考:同学们在分析时先从哪个条件入手分析? 2.做一做1 (1)看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幅图问我们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 (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①预设一:画图法 出示:欢欢乐乐笑笑 7千克 5千克 9千克 ②预设二:直接分析的方法 根据“笑笑最轻”可以知道,重5千克的是笑笑。又根据“乐乐比欢欢重”可以知道,重9千克的是乐乐,那么重7千克的就是欢欢。 (4)思考:同学们在分析时先从哪个条件入手分析? 3.做一做2 (1)出示:

第八单元教案(新)

第八单元加与减 内容:(课本P97页,教参P131页)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分析 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本册第六单元又学习了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减法。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材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用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计算的实际问题。基本运算技能的练习,教师要把握好节奏,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同时要区别对待不同学生。 本单元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 1、教材创设了“捐书活动”“运白菜“买洗衣机”等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倡方法的多样性。例如,在“运白菜”一节中,运用不同的方法,求剩余白菜的数量。 2、教材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买洗衣机”一节的第(2)题:“如果想用节余的钱买1台价格是620元的洗衣机,需要攒几个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并联系实际作出回答。3郾注意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在解决每个问题前,教材先要求学生估计结果的大致范围。在练习中安排了“500元能买回哪三种商品”“妈妈至少买哪几种商品才能获得大礼包”等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第一课时捐书活动 课题:捐书活动-三位数的连加运算(课本P97页,教参P135页) 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发展学生从表格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能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4、培养学生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正确的估算算式的结果。 2、合作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 3、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进行三位数连加的计算。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略读课文《夸父追日》,选读课文《除三害》和一个语文园地。本单元主题内容浅显易懂,可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增加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生分析] 对于这些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学生以前有所了解,但对于 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和常识性知识理解上有些偏颇。教师在教学时,要酌情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特别是对神话传说,要让学生明白,它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过去人类不能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教学设想] 1、师生共同搜集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开展故事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2、与文本充分对话,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学习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5个字; 2、通过复述和表演把握课文内容,积累生动的语句; 3、收集相关资料; 4、写单元读后感等。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学习本组课文之前,教师可布置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搜集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一方面激发学生读文学文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 和“习作”训练奠定基础。 二、基本策略 1、引导学生朗读默读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组内研讨,组际交流等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2、通过复述、排演课本剧、故事会等语文活动,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及口语表达能力。 三、各有侧重 (一)《古诗两首》

数学广角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吃烙饼吗?谁烙过饼,或看家长烙过?能给大家说说烙饼的过程吗?妈妈很辛苦,我们要学会做家务,帮妈妈分担家务活,好吗?其实烙饼的过程中也有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学习有关烙饼的知识。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例1 出示情境图片: 师:从图片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妈妈正在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每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小女孩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问: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师再提醒审一遍题。 师问:如果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你怎么知道的? 生:需要6分钟。 师:如果烙2张饼又需要几分钟?你是怎样算出了的? 生:需要6分钟,可以同时烙两张饼,一面3分钟,两面就6分钟。 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出表格。 那么烙3张饼怎样烙,才能让大家尽快吃上饼?“尽快”是什么意思?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 学生汇报1、一张一张的烙,需要18分钟。 2、先烙两张,再烙第三张,共需12分钟。 一共要烙3张饼,怎样烙花费的时间最少?还可以怎样烙?哪种方法比较合理? 启发引导:在用第二种方法烙第3张饼的时候,本来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的锅现在只烙了一张,这里可能就浪费了时间。如果锅里每次都烙两张饼,就不会浪费时间了,怎样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两张饼呢?想一想,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呢? 学生动手用圆片来代表饼进行实验。 学生汇报第三种方案。 3、先烙第一张和第二张的正面,要3分钟。再烙第一张的反面和第三张的正面,要3分钟。最后烙第二张和第三张的反面,要3分钟。合计9分钟。出示课件图片 1 2 3 第一次正正 第二次反正 第三次反反 教师再用圆片在黑板上演示一遍。 这种方案保证了锅里每次都有2张饼。这就节省了时间。3张饼一共有6面,每次只能烙2面,所以6面就要分成三次来烙,每次3分钟,也就是3×3=9(分钟)。 小结:使用这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那么这种方法就是烙3张饼的最好的方法,最节省时间,就能尽快让家人吃上饼。 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怎样按排最节省时间?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4张要12分钟,5张要15分钟。师让学生说说怎样烙? 师:如果烙的是7张、8张、9 张、10张,你们能很快算出时间吗?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3*饼数=最短时间 教师小结:刚才有的同学根据烙饼的过程推算出最短的时间,也有的同学发现了每多一张饼就多了3分钟,那么烙11张12张,等等你能很快说出最短时间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教案.doc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已经明确知道物品的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称一称。学生已经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让他们获得一些估量的经验并巩固质量观念,培养估测意识。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引导学生学习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1.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供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出质量单位,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 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我们可以借助1个2分硬币和1袋500克的盐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说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体有哪些,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验物品的机会,以此巩固质量观念。在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中,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1 克和千克的认识1课时 2 练习二十 1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全套教案

数学广角——算术与图形的转化 1.在实践操作中,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与形可以互相转化,数与形相结合是数学解题思想方法。 2.使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3.在研究例题的数形结合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认识,充分感受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1.介绍有关数学史。 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应用大致又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二是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某种关系,即数形结合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种情形是“以数解形”,而第二种情形是“以形助数”。“以数解形”就是有些图形太过于简单,直接观察却看不出什么规律来,这时就需要给图形赋值,如边长、角度等。 2.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方法,老师不要加以限制。 1课时 算术与图形的转换 教材第107~111页的内容。 1.使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2.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与形可以互相转化,树立数与形相结合是数学解题思想方法。 3.使学生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认识,充分感受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1

重点:感受数与形可以互相转化,树立数与形相结合是数学解题思想方法。 难点:寻找和发现数与形相互转化的途径与方法通过数与形的转化,认识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实物投影。 投影出示。 计算下面的算式 1+2+3+4+5+6+7+6+5+4+3+2+1=?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尝试独立完成。 (3)介绍解题方法。 如果有的学生能够想出来好的解题方法,就让他们说一说他们的解题思路,老师加以点拨、归纳。 1.出示例1。 (1)学生读题,教师整理。 (2)老师: 1=(1)21+3=(2)21+3+5=(4)2 提问①:算式左边的加数有什么特点? 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观察后会发现:算式左边的加数是连续的奇数) 提问②:算式左边的加数与构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仔细观察后,我们会发现:算式左边的加数是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正好是每行或每列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2

二上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识字8 学习目标 ⑴认识“射、卫”等9个生字。会写“卫、运”等6个字。 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⑶有主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了解当今科技成果的愿望。 第一课时 讲故事,读词语 ⑴在小组里把课前准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⑵大屏幕出示:《后羿射日》动画。 ①你知道这个动画片里藏着一个什么故事吗? yìshè ②请知道的小朋友带着大家读两遍(点击出示词语:后羿射日) ③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⑶依次看动画,认读词语: yì shè wèi tián 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chángéwā bǔ 嫦娥奔月女娲补天 ⑷把四幅图、四个词语同时出示在大屏幕上,教师小结:古时候,人们向往这神秘的太空,并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于是就流传了许许多多令人心驰神往的神话故事。大家喜欢这些神话故事吗? ⑸读句子:《嫦娥奔月》是神话,《女娲补天》也是神话故事。 指导读出对这些神话故事的喜爱之情: ⑹依次出示“卫星、火箭”等图,认读词语: zàowèi yǔzhòu zài jiàn 人造卫星航空母舰宇宙飞船运载火箭 (可让国防、航天知识较多的同学自由向小伙伴作介绍,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适当予以补充。) ⑺教师小结: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们怀着对太空的美好向往,研制了运载火箭,它能成功地将人造卫星送上太空。 ⑻读句子:人造卫星能飞上太空,宇宙飞船能飞上太空。 ⑼用“……也……”说句子。 情感朗读 ⑴读课文。先听老师读,小朋友再模仿读。 ⑵随机指导。如,听他读着后羿射日,我仿佛看到了力大无比的后羿,我们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学习生字 出示:射卫填嫦娥宇宙载箭 这一课的词语小朋友都认识了,去掉伙伴你还能读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数学广角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 新知识点: 1、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教学要求: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5、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建议: “数学广角—搭配(二)“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因而在教学中要多注意抓住并把握好适合学生发展的有利素材。 1、选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儿童节到了,穿什么衣服,有几种搭配方法,如何选择游览的路线等等。 2、注重学习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本单元的内容活动性和操作性较强,要尽可能的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排出不同的三位数,比赛场次问题等,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采用——列举、连线等方法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3、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能力。每种活动结束后,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例如在活动前质疑:怎样才能保证不重不漏? 4、注意教学语言的表述,把握好教学目标。教学时要尽量避免出现排列、组合这些术语,以免影响学生的思维。用学生能接受的语言表达、交流即可,使学生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一课时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八组 本组教材的专题为“故事长廊”,安排的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其中有篇幅短小、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有内容通俗、情节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有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体会做事、做人的道理,领略正义和智慧的无穷力量;并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故事的各种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读故事、讲故事的欲望。 1.《寓言两则》: 《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这两则寓言故事都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好学的纪昌,堪称名士的飞卫,医术高超的扁鹊,固执己见的蔡桓公;且人物对话较多。因而要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揣摩人物的想法,才有可能准确地理解寓言的寓意。 2.《文成公主进藏》: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有关文成公主的民间故事有很多,课文所选的这个故事以历史真实为依托,却与历史有所出入,反映了百姓对文成公主的崇拜和爱戴。 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3.《普罗米修斯》: 这是一篇外国的神话故事,课文重点写了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后,受到了残酷的惩罚,但他并不屈服直到被大力神所救。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感悟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有关语段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学习复述故事。 4.《渔夫的故事》: 这个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这是个充满智慧的故事,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不复杂,又是学生喜欢的故事,理解起来应该没有难度。所以,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通、读懂。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读书感受。 教学本组教材大约用11课时,其中, 29.寓言两则 2课时 30.文成公主进藏 1课时 31.普罗米修斯 2课时 32.渔夫的故事 1课时 语文园地八 5课时 29 寓言两则 教材分析: 本课安排的是两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情节生动,并蕴涵着深刻的道理。 《纪昌学射》原文见《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当然,

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设计 一、课题名称:数学广角——搭配(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推理、动手实践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学会有序、不重不漏的搭配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搭配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7页的“数学广角——搭配(一)”是让学生掌握全面、有序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的方法。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是通过学习三个数字搭配的三种方法,分别是固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交换位置法,向学生渗透有关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也能拓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能为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等知识做好铺垫。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简单的排列组合方法是有初步的认识的,学生是会用1、2两个数字可以组成12或21这两个两位数。而对怎样全面有序地列举出1、2、3三个数字排列成的两位数,学生是会列举出部分两位数的,但经常会出现重复或遗漏的情况。根据这些情况,本次教

学的重点会偏重于让学生体验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也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多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会学以致用,体验生活与数学关系。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2、难点:搭配的排列方法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六、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多媒体课件、练习卡、抽奖盒、数字卡片、帽子、围巾等。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幸运大抽奖” 游戏规则:每次从抽奖盒中抽出两张数字卡片,说一说这两张卡片可以组成什么两位数,表达完整即可获得奖品。 师:恭喜你!你抽到的是什么数字?可以组成什么两位数? 生:我抽到数字3和7,可以做成数字37。 师:还可以组成什么两位数吗? 生:还可以交换位置,组成数字73。 师:好聪明,说得真好!像这样两张数字卡片通过交换位置就能组成两个不同数字的方法,我们称为“搭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数学广角——搭配(一)。(在黑板上贴出课题《数学广角——搭配(一)》)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简单的两个数字的排列是有经验的。在学

最新部编版一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资料讲解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教材解读 一、基本结构 本单元围绕“科普知识”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棉花姑娘》《小壁虎借尾巴》是童话故事,《咕咚》是一个民间故事。课文融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于故事情节中,既有教育性,又富有童趣。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 二、主要特点: 《棉花姑娘》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常识的兴趣。 《咕咚》一课讲的是一个木瓜从树上掉进了湖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兔子听见了吓得拔腿就跑,其他小动物没有搞清楚事情的原委也跟着一起跑,结果虚惊一场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应该盲目地随大流,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的真相。 《小壁虎借尾巴》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却因它们各自的尾巴都有用处而借不到之后发现自己又长出了一条尾巴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棉花姑娘》告诉学生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的害虫;《咕咚》以木瓜掉湖中的声音引起小动物们惊慌逃窜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小壁虎借尾巴》则让学生知道动物尾巴有不同作用,壁虎尾巴有再生功能。学生可在本单元教材的学习中,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导他们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识字8 教学目标: 1、认识“初”、“眉”等13个生字会写“北”、“南”等12 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了解谚语的美。 3、有主动积累语言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的同时增长知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感受谚语的美。 课前准备:1、识字卡。 2、多媒体课件。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谚语,它不仅告诉我们很多知识,而且方便我们的生活,和它交上朋友是很有意思的,现在我们就来学几个。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小声地讲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勾画出来,再把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 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 3、学生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教师注意总结推广学生中好的识记方法。 4、教师出示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抢读。 做找字游戏:将本课的生字卡摆在桌上,教师发字音,请小朋友赶快找 出来,(也可以小组做这个游戏)最后,开火车读字。 5、再读课文,要求人准课文中的生字,读同课文。 三、写字教学 1、请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 如“北“字,谁来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北的反义词是什么?(南)你会写吗/你觉得哪里最容易写错?(注意 里面不是“羊”) 3、学生描红、书写。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总结、表扬写得好和进步大的孩子。 三、自读课文。 四、布置课下收集谚语。 五、教学后记: 依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我从日常生活入手,如,哪位小朋友知道早上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谁能说说大雁排着队往南飞,说明天气要怎么样了?由此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中去,学习效果较好。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自读生字。 2、教师指名、齐读。 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 a、教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 整体感知谚语的特点,这些谚语读起来押韵、有节奏,像诗一样,很美。) b、自己读一读,感受感受。 2、理解课文内容。 a、多媒体课件演示夜空月相变化的过程。 课文中哪一句话说的是这个情景?(师解释农历、娥眉、团圆)第二句,结合课文插图,了解“北斗”。简介北斗星的指向。 b、读第三、第四句,知道“蜻蜓低飞”、“大雁北飞”、“燕子南归”都与天 气变化有联系。让学生通过课文,自悟上述现象各预示了哪些变化。 学生自读领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c、朗读全文。 3、积累 a、记背本课谚语。 b、交流收集到的其他谚语,并说说谚语的意思。 三、教学后记 由于在课前让学生做了一定的准备,所以在课堂上许多学生能够将自己搜集到的谚语讲给大家听,学习气氛浓厚,许多学生能够背诵谚语。 30、棉花姑娘 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初步读懂课文,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头饰。 2、课件。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天平。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课件出示解决9个零件的问题,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1)出示问题:有9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 老师引导分析方法:你可以拿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用笔在纸上进行分析,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2)自主探索。在有一定结果以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方法,老师帮助梳理方法: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3)反思自己的分法并在小组内交流。老师指导交流重点:看看我们的分法有什么不同?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能保证伐出次品? (4)全班汇报。老师引导学生阐述:分成几份?怎么分?怎样找出次品?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边汇报边板书示意图。 (5)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梳理一遍,然后进行比较:哪种分法能保证用最少的次数称出次品?这种分法有什么特点? (6)小结:把9个零件分成3部分,并且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 2、.推测多个零件找次品的解决办法。 (l)提出猜测:那么,是否在所有的找次品问题中,这样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都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数一定最少呢?我们来猜一猜。 (2)学生猜想。 (3)要验证猜想我们再来试一下。如果有12个零件,其中一个是次品,按刚才我们的猜想,应该怎么分,称的次数就最少而且一切能找出次品?(平均分成3份,即4,4,4。)迅速在草稿纸上分析一下,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学生汇报:3次。 (4)我们再来看看别的分法能不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还有哪些分法?(2,2,8)(3,3,6)(5,5,2)(6,6)......学生选择一种分法在纸上进行分析。 (5)全班汇报,引导学生比较:有没有哪种分法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而且保证找出次品?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新部编本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 -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还2、读好了?课文中的这些词不好读,谁会?(课 件出示词语) 赫然在列焦急万分愁眉不展无可奈何千里迢迢赫赫 战功威风凛凛文静俊美 3、指名一生读。相机正音。 \有谁愿意读? 5、知道了这些词的意思,我们就能读得更好, 来,一起读。 三、理清课文层次 1谁来帮我们读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会产生 什么疑问?(生答,教师归纳为:从军的原因和从 军后的情况) 2、带着这两个疑问,再去读读课文,找找答案。 3、找到答案了?谁来说? 四、读中感悟2—5自然段 师:木兰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 年了,木兰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她与一般的女子 有什么不同呢?要想了解她,我们还得到文中一个 个具体的事例中去体会。我们先来看看她替父从军 的原因吧。 1自己读一读课文的2—5自然段,看看木兰不得 不替父从军的原因有哪些? 2、谁来说说木兰替父从军有哪些原因?(生答课 件出示句子:父亲年老多病,怎么能够去从军打仗 呢?) 这是一个反冋句,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是什 么意思呢?(生答课件出示:父亲年老多病,不能 去从军打仗。) 第二个原因呢?(课件出示:弟弟又小,还 不到当兵的年龄) 还有吗?(课件出示:朝廷颁发的征兵令, 谁又能违抗呢?) 这也是一个反问句,什么意思?(朝廷颁发 的征兵令,没有谁能违抗。) 3、这几句话都是木兰从军的原因,既然陈述句表 达的更清楚,为什么这两个原因要用反问句,而不 用陈述句呢?(课件出示相关句子)读一读,比较 一下。 父亲年老多病,怎么能够去从军打仗呢?朝 廷颁发的征兵令,谁又能违抗呢? 父亲年老多病,不能去从军打仗。朝廷颁发 的征兵令,没有谁能违抗。 会愁眉不展,把这两个 词再读读。 千里迢迢:什么意思? 那你再读。 这里有两个 词都带有“赫”字,它 们各是什么意思?(课 件出示:赫的三个选 项,生选择字意再说词 义) 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段落 里知道的?看来3、 4、5自然段都在写木 兰为什么要从军。还要 算上第2自然段,因为 不发生战争怎么会征兵 呢?(板书:替父 (2—5)) 5、那么木兰从军后情 况如何?你是从哪里知 道的?(第六自然段) (板书:从军(6)) 6、第七段写了什么? (板书:回家(7)) 7、我们不仅解答了疑 问,还理清楚了文章的 层次,其实这两个问题 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 要内容,谁能连起来说 一说。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世界之初”这个主题编排了《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三篇课文。旨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伟大,感受古代人民丰富的、神奇的想象力,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远古知识的兴趣。 《祖先的摇篮》以诗歌的形式,用儿童的眼光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幻想祖先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的赞美、向往之情。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文用活泼俏皮的语气讲述了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切按自然规律运行时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遵循自然规律,让万物按自然规律自由运行的美好愿望。 《羿射九日》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羿一心为百姓着想,英勇射掉九个太阳的故事,体现了他为百姓着想、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动画片,旨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园地八”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五个板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仿写句子的能力、区别偏旁相同的汉字的能力和阅读能力,积累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会写的字和会认的字,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默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中心,理解大自然的起源。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搜集有关资料,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先创造文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和对神话故事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掌握要求掌握的生字。

小学五年级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34页例1、例2。 二、教材简析: 《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现实生活生产中的“次品”有许多种不同的情况,有的是外观与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材料不符合标准等。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 “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它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节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画图、推理与合作交流验证等学习方法,探究找次品的策略,能够借助抽象记法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化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通过讨论、探究、逻辑推理等活动,寻找次品的优化方法,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经历数学方法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提炼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猜测、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五、教学难点: 体会解决问题有多种策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学会运用最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六、教具准备:小圆形卡片若干个、每小组一张记录纸 七、教学设计: 一、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原理 1、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出示南昌七城会的图标,介绍情况:会徽创意的含义是通过运动、力量、激情、由既似运动场跑道、又像吉祥的彩虹勾构出数字“7”,生动表达第七届城运会的深刻内涵:彩虹横跨,放飞和平,喜迎八方来宾,友谊和希望在这里相聚,鲜花锦簇,神采飞扬,展示出体育竞技的搏击与魅力,以红、绿、黄三色渲染,彰显出南昌这座充满希望的革命历史名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地域特征。飞鸽将带着南昌的蓬勃发展和第七届城运会热烈、欢庆、祥和、团结、圆满的信息飞向全国,飞向世界、飞向千家万户。 师:这里有三个乒乓球,其中一个要轻一些,是次品,你能想办法把它找出来吗? 生:能。 师:可以怎么找啊? 生:略。(数一数掂一掂用天平称等等) 师:刚才有同学说用天平称一称,天平大家见过吗? 生:见过。 师:想一想,用天平称物体时有几种情况? 生:两种情况。(请学生演示) 师:那么,怎样通过天平称的方法找出次品乒乓球呢? 生:口述方法。(同时课件演示)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课文 19、棉花姑娘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1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7个生字,积累词语“棉花、许多、可恶、盼望、害虫、帮忙、忽然、碧绿碧绿、吐出”;能结合课文内容,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可恶、盼望、惊奇”的词义。 2、学生能正确朗读要求的句子;读出不同的语气。 3、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知道燕子捉空中的害虫、啄木鸟捉树上的害虫,青蛙捉稻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吃棉花叶子上的蚜虫。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有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 2、教学“棉” (1)读准字音 (2)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棉花是植物,所以是木字旁,棉花的颜色是白的,所以右上是个白字,棉花可用来做毛巾,所以右下是个巾字) 3、出示答案,简单介绍瓢虫。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棉花和七星瓢虫的故事。出示课题。 5、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 6、师:棉花健康生长的时候,长出的叶子是碧绿碧绿的,可是当他受到害虫的侵害,也会生病。

二、课件出示童话故事,整体感知 三、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看拼音读准字音,遇到生字看拼音多读几遍,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四、感悟课文,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节 (1)、出示第一节课件,仔细看动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是呀,上面有许多蚜虫,什么是蚜虫呢?介绍蚜虫。出示ppt. (3)教学生字“娘、治” (4)蚜虫很小,浑身长满蚜虫是一件痛苦的事,哪句话最能体现棉花姑娘当时的心情怎样、指导读句: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为她治病啊!(抓住盼望一词读出棉花姑娘迫切想要医病的心情) 师:“盼望”你能换个词语说说吗?(希望) 师:“盼望”比“希望”的程度更加强烈。 (5)教师范读,学生领悟感情,自由读,指名读。 (6)齐读第一节 (二)学习第5、6节 1、棉花姑娘病得那么重到底是谁帮她只好了病?哪两节告诉了我们,自由读一读。 2、七星瓢虫本领大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3、教学生字“然、奇、颗、瓢” 4、你还能向同学介绍一下瓢虫吗? (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 5、介绍瓢虫家族。 6、七星瓢虫本领这么大,棉花姑娘感到怎样?你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惊奇)找一个近义词;你表演一下这个神态。 7、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怎样?你能读好第6节吗? 8、学生读第6小节。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

1.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 4.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5.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数学广角——搭配(二)”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因而在教学中要多注意抓住并把握好适合学生发展的有利素材。 1.选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儿童节到了,穿什么衣服,有几种搭配方法,如何选择游览的路线等等。 2.注重学习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本单元的内容活动性和操作性较强,要尽可能的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排出不同的三位数,比赛场次问题等,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采用一一列举、连线等方法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3.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能力。每种活动结束后,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例如在活动前质疑:怎样才能保证不重不漏? 4.注意教学语言的表述,把握好教学目标。教学时要尽量避免出现排列、组合这些术语,以免影响学生的思维。用学生能接受的语言表达、交流即可,使学生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数学广角——搭配(二) 3课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