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版修订要点
- 格式:ppt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22
备战2015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政治考试大纲,思想道德修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变化剧烈,具体变化共9处,其中,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这三章是对2014年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内容的重新整合;章节标题调整2处,新增了2个知识点,删除了4个知识点,调整了2个知识点。
结合十月份要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个热点,法制观念、法律修养依然会成为2015年考研政治的焦点。
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1)社会民主法治观念。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仅包含丰富的内容,而且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
(2)自由平等观念。
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3)公平正义观念。
①坚持立法公正与执法公正并重,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两个方面。
②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
(4)权利义务观念。
①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从来源来看,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一般都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或者法律虽未明文规定,但可以从法律的规定中推导出来。
从基本内容来看,法律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依法作或不作一定行为,可以依法要求他人作或不作一定行为。
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使人们获得某种合法的利益或自由。
法律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两种。
从范围来看,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有明确的界限。
②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一是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二是总量上的等值关系。
三是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1)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①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②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第一、讲法律以法律思维方式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首先要以法律为准绳。
某种行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等,都应当以法律为标准作出判断。
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导论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部分教材解读武汉大学沈壮海我的介绍主要集中在思想道德修养部分。
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修订背景、修订过程、新增内容、建议思考。
第一部分:修订背景概括而言,修订的背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经济社会的新发展、青年成长的新特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
一、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前所未有的魄力与定力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所有这些,都对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需要我们敏锐把握,及时反映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
二、青年成长的新特点当前的青少年(即将进入高校或已经进入高校的青少年)呈现出一系列的成长特点,向教育者提出了应当客观面对的一系列教育新课题,需要认真对待。
三、党和国家的新要求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论断,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做出了一系列的新部署。
这些新的论断、要求和部署,需要我们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和教学之中。
从本课程的“思想道德修养”部分来看,尤其需要关注并在教材与教学中予以充分反映的,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一)关于“中国梦”2012年11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阐述了“中国梦”的问题。
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集中论述了中国梦、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中国力量等问题。
关于中国梦的论述,还体现于习总书记的许多讲话与答问中。
这些讲话说明,让青年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志向,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明确要求,需要在直接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对思想道德修养为教学核心内容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予以鲜明而具体的贯穿、体现。
(二)关于“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精神的内涵、特征、意义及其弘扬路径等问题作出了深刻论述。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基础知识点大全)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兴国之魂)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答: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灵魂)——解决举什么旗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解决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的问题。
3.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精髓)——解决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4. 社会主义荣辱观。
基础)——解决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地位1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制根本要求2是贯穿“思想道德修养与的法律基础”课程的主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明确承担的历史使命1具备历史责任感,坚持三大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学习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又不能照搬照抄,坚持实事求是。
3自觉把个人的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
4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做自己的历史使命。
四.简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3点】答:1. 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做贡献。
第一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1、理想的含义、信念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2、理想信念的特点(1)理想信念具有思想性与实践性;(2)理想信念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3)理想信念具有多样性与共同性。
3、理想信念的类型(1)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2)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3)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4)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
(最重要)4、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三个方面的作用(人生为什么需要理想信念?)(1)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3)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专题串讲大纲变化之新增考点:新增考点1.“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与作用”新增考点2.“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新增考点3.“人生观科学内涵”新增考点4.“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新增考点5.“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纲变动之删除考点:删除考点1.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删除考点2. “世界观与人生观”删除考点3.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大纲变动之调整考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考点体系做了较大次序调整(章节整合),但主要内容并无多大变化。
考题分布:2010-2012:18分(单选4分+多选4分+分析题10分)2013:16分(单选4分+多选2分+分析题10分)2014:16分(单选2分+多选4分+分析题10分)课程逻辑体系与知识重点课程主题: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价值导向(集体主义导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理论基础:人生价值与其评价规范体系:道德与法律品格提升: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专题一正确认识人生价值,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一)人生价值与其评价标准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价值就是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根据。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一方面,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
一个人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所规定的,而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也主要是以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为标准。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版课程代码03706 主编刘瑞复李毅红思修绪论★一.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的法律基础的四大功效1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
2摆正德与才的关系。
3加强思想修养。
4选择正确的人生道道路)★2五有青年:有理想,有精神,有价值,有道德,有纪律★3正确认识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1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协同发挥作用。
2法律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有力保证和依靠。
3到的是执行法律的基础。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地位1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制根本要求2是贯穿“思想道德修养与的法律基础”课程的主线。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兴国之魂)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穿心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1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社会层面:自有、平等、公正、法制3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4(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高度内在一致性1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要求、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2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3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4引领当代大学生做人成才的重要指针5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三. 明确承担的历史使命★★★1明确承担的历史使命1具备历史责任感,坚持三大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学习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又不能照搬照抄,坚持实事求是。
3自觉把个人的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
4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做自己的历史使命。
四.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的法律基础的方法★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的法律基础课程的方法:1认真学习理论知识2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1.理想与信念的关系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2.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意义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3.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如何理解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4.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5.中国精神提出的现实意义?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6.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是什么?47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7.为什么要改革创新?59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8.如何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52推进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反对“台独”分裂图谋);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防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9.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确立哪些新的爱国观念?48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期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10.如何科学理解人的本质?66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