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

附件2:

全球变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报基本条件

申报项目应满足下述基本条件:

1. 符合申报指南要求,具有创新的学术思想,有明确、先进的研究目标,有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案;

2.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眼解决国家中长期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体现学科交叉和综合、发挥中国特色和优势、有可能在国际占有一席之地;

3. 具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研究团队;

4. 利用重点研究基地的研究条件,具有较好的研究工作基础。

二、申报资质要求

1.中国大陆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港澳地区科研单位在内地设立(或与内地单位联合设立)的科研机构可根据申报指南提出项目申请。申报单位通过主管部门、地方科技主管部门或直接向科技部申报项目。

2.申报单位在申报项目时应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每个项目只能推荐一位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首席科学家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开拓创新意识;

(2)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3)具有良好的信誉,作风民主严谨;

(4)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项目的组织协调与研究工作;

(5)在申报项目当年一般不超过60岁。

3.项目申报人员应遵守《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已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人员(不包括2010年结题的)不能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或课题负责人申报项目,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同期参与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数(不包括2010年结题的)不得超过两项。

4. 在研973计划(含前期研究专项)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课题负责人不得因申报新项目而退出目前承担的项目。一个科研人员不能同时参与两个以上(含两个)项目(课题)的申报。

5.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被推荐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或课题负责人,须正式受聘于大陆境内单位(含港澳地区科研单位在大陆境内设立的科研机构),且在内地受聘单位工作时间符合有关规定(境外单位和内地单位均应提供有效证明)。

6.作为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申报项目,每年投入项目工作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其他参与申报项目的人员每年投入项目工作时间应不少于3个月。

7.以下人员不能参与项目申报:

(1)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

(2)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组长、副组长;

(3)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专职科研管理人员;

(4)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总工作时间已达满负荷的人员;

(5)中途退出目前尚在研的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人员;

(6)因违规被取消申报资格和其他不能保证履行规定义务者。

三、组织项目的有关要求

1.申报单位应针对重要支持方向所明确的重点和目标组织项目。

2.申报项目应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提炼关键科学问题,提出明确的研究目标,突出研究重点,创新研究思路。

3.项目只设置课题,课题下不设置子课题。项目下设课题数一般不超过4个,项目承担单位总数不超过6个。每个课题设1名负责人,项目推荐首席科学家一般应是课题负责人。

4.项目研究队伍要精干,结构合理,体现优势集成。鼓励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鼓励跨部门组织研究队伍,鼓励有较强研发能力的行业研究院所和企业参与。为使项目进一步聚焦目标、突出重点,并保证合理的人均经费强度,每个项目的研究骨干(含推荐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一般不超过20人。

5.申报材料应如实反映申报单位已有的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包括主要仪器设备),如实反映申报项目与有关国家科技计划在研项目的关联,说明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的研究背景,包括:工作简历、主要学术业绩,近五年主持的与申请项目相关的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情况,与申请项目相关的代表

性论文(不超过5篇)、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以及发明专利情况,并注意与其它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协调与衔接。

6.根据申报项目实际需要作出经费概算。项目资助分为三类,A类为3000万元以上,B类为1500—3000万元,C类为1000-15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一般为5年。人均全时资助强度一般应在20万元/年以上。

7.按规定格式编写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下载)。项目申请书不能附加任何个人或学术组织对所申报项目的评价意见。

8.被推荐的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应提供由本人签名的承诺书(具体格式见项目申请书),由项目申报单位汇总后随项目申请书一同书面报送科技部。

9.申报项目若要提出回避专家申请的,须在提交项目申请书的同时,由申报单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专家名单,并说明理由。每个项目申请回避专家人数应不超过3人。对于理由不充分或逾期提出申请的,不予考虑。

10.项目申报者应遵守《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估评审行为准则与督察办法》,如有违规,科技部将记录在册,并予以严肃处理。

四、申报与受理程序

1.项目实行网上申报,由申报单位通过科技部门户网站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提交项目申请书,并以网上提交的项目申请书作为评审的依据。

2.网上申报程序将于2010年2月26日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上另行通知。

3.申报单位须对项目申请书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并对项目申报人员的申报资格负责。

4.对项目申请书进行形式审查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受理:

(1)不符合项目申报基本条件;

(2)项目推荐首席科学家或课题负责人不符合申报要求;

(3)不符合申报资质要求;

(4)申请书编写不符合规定格式要求;

(5)申报手续不完备,不符合规定申报程序。

5.项目申请书(包括不受理的项目申请书)不予退回,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统一处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 项目摘要(1,000字左右) 简述项目所面向的国家重大需求、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课题设置。 申请书正文(30,000字左右) 一、立项依据 项目所面向的我国经济、社会、国家安全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重大需求,项目研究的科学意义,对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问题的预期贡献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国内研究现状和水平,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突破的可能性等。 三、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详细阐述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的内涵。主要研究内容要围绕关键科学问题,系统、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来详细阐述,重点要突出,避免分散或拼盘现象。 四、总体目标、五年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和五年预期目标应从对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预期贡献,在理论、方法等方面预期取得的进展、突破及其科学价值,优秀人才培养等方面分别论述。五年预期目标要求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和人才培养计划。 五、总体研究方案 结合主要研究内容阐述学术思路、技术途径及其创新性,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的特色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行性分析等。 六、课题设置 围绕项目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重点和预期目标合理设置课题。说明课题设置的思路、各课题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与项目预期目标的关系;详细、具体叙述各课题的名称、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和经费比例等。 七、科学数据汇交计划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性观测数据、实验数据、考察数据、统计数据等科学数据,提出汇交计划。若没有,则填写“无”。 八、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 1.项目承担单位在所申报项目相关研究方面的工作基础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2.项目实施所具备的工作条件,包括实验平台和大型仪器设备等,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学工程等重要研究基地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等。 3.项目申报单位近五年承担的与所申报项目直接相关的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的完成情况,与所申报项目的关联和衔接。 九、研究队伍 1.研究队伍的规模和结构 研究队伍的规模和结构(年龄、专业、职称等方面的结构,实验技术人员概况等)。研究队伍规模要适度,全时人均资助强度应在10万元/人年以上。 2.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 分别介绍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的研究背景。包括:工作简历、主要学术业绩,近五年主持的与申请项目相关的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情况(格式见下表),与申请项目相关的代表性论文(不超过5篇)、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以及发明专利情况。 姓名: 3.其他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概况 十、经费概算 金额单位:万元

973重点基础研究计划

973重点基础研究计划 计划一:973重点基础研究计划 (一)、背景、意义 xx年6月4日,原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要制定和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随后由科技部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亦称973计划)。制定和实施973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实现2xxx年以至21世纪中叶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 (二)、目标、任务 战略目标:加强原始性创新,在更深的层面和更广泛的领域解决国家XX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为国家未来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主要任务:一是紧紧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

材料等领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自身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二是部署相关的、重要的、探索性强的前沿基础研究;三是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高科学素质、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四是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能承担国家重点科技任务的科学研究基地,并形成若干跨学科的综合科学研究中心。 (三)、定位 973计划的组织实施,以国家目标为宏观导向确定工作总体部署,形成合理布局,体现为技术创新提供动力和源泉,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的要求。在973计划项目的安排过程中,我们加强对于国家重大需求的分析和战略研究,围绕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自然资源及其有效利用、生态、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需求,面向未来,面向科学前沿,开展重大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 (四)、遴选原则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年度总结报告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年度总结报告 项目编号:2007CB714300 项目名称:工业生物技术的过程科学基础研究 项目负责人:谭天伟 课题编号:2007CB714303 课题名称:生化反应过程放大原理与方法 课题承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课题负责人:庄英萍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 2008 年 12 月 6 日

填写说明 1、统一用A4复印纸; 2、封面用白色厚纸,请勿用塑料封皮; 3、内容要双面印刷; 4、按照给定格式编写,文字叙述部分用小4号仿宋字; 5、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认真填写,文字叙述简明扼要、 层次分明,一页不够可续页; 6、请认真阅读格式后面的编写说明,按规定编写; 7、要注意相关数据的一致性和平衡关系。 (限5000字左右)

一、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计划任务完成情况、预期目标是否实现、所取得的突出进展等)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建立适合生物过程的新型放大方法和模型,即利用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对生化反应过程开展科学问题研究,形成反映生物反应特性和反应器传递特性的直接放大理论,最终用于指导主要工业生物技术产品如有机醇、有机酸等大规模发酵过程,突破传统“实验室-小试-中试-工业”逐级放大的思路与方法,实现工业发酵过程的定量设计与直接放大。课题组根据原定目标开展了下述研究,达到了原定的阶段性目标,并取得了一些突出进展。 课题组根据原定的科学问题研究思路,突破了原有仅从生理调控等单一机制进行工业生物过程研究的局限性,建立了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学与工程学研究相结合的理论与方法,也即提出了在工业生物反应过程中存在着由细胞基因、代谢尺度所决定的细胞生理代谢特性和由反应器多相流混合系统所决定的环境特性,而本课题在生物学方面则是通过多尺度参数相关分析方法实现了细胞生理代谢特性的研究,在工程学方面通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实现了反应器流场特性的研究,最终使生物和工程实现了有机结合,即工程操作满足了细胞代谢的需求,实现了跨尺度动态观察与分析,实现了工业生物过程的优化与放大。 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围绕三个科学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 1、多尺度工艺优化原理研究与方法的建立:通过研究各类生物过程在线检测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海量生物过程信息处理的系统建立,获取了表征生化反应过程特征参数变化趋势,更好地认识了过程; 2、细胞生理代谢与流场特性相关原理研究与分析方法建立:通过应用生物过程参数相关分析原理,获得放大过程中细胞代谢特性敏感关键参数,应用工程学原理与方法对实际工业生物过程环境特性的反应器流场特性开展研究,并建立细胞生理代谢特性和反应器流场特性的相关分析方法; 3、工业生物过程放大应用理论研究:在工业生物过程中强化反应器流场特性与细胞代谢特性的协调与优化,实现了反应器流场特性与细胞生理代谢特性相结合放大策略。 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了多项学术成果: 一是在头孢菌素C发酵过程放大研究中首先发现了细胞宏观代谢流特征参数呼吸商(RQ)在小试50L发酵罐和工业规模160 m3发酵罐上的差异,并通过相关分析,发现了大型工业发酵罐中,后期流加的基质----油的利用程度大大低于小试发酵罐;与此同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对工业规模发酵罐的流场特性研究表明:由于反应器中搅拌形式的不合理而导致反应器的混合特性差,基质在工业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填报说明 一、填写申请书前,请先查阅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有关规定及《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优势资助领域指南》。申请书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晰易辨。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二、申请书为A4 大小,于左侧装订成册。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一式六份,打印稿(至少一份为原件)并附软盘(按省科技项目申报系统要求的文档),由所在单位审查签署意见后,报送陕西省科技厅计划处。 三、封面右上角的“项目类别” 、“申报学科代码”由申请者填写,“评审编号”由省科技厅填写。 四、本申请书格式只适用于申报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简表 类别 A. 一般项目 B.青年项目 A.基础研究B.应用基础研究 申报学科名称 申请金额万元起止年月代码 年月至年月 A.国家重点 B.部门开放 C.省级重点 姓名性'生别A.男B.女出生年月年月专业技术职务类别 A.高级职称B.中级职称C.初级职称D.其它 专业技术职务名称取后学位 A.博士B.硕士C.学士 所在实验室 留学回国人员 A.是B.否留学人员回国时间年月 所在单位名称 性质 A. 高等院校 B. 科研机构 C. 其它 隶属关系 A. 中央部委 B. 省属单位 C其它 所在地市(县)隶属单位名称 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参加单位数 主要参加人员 姓名性别年龄学位专业技术 职务 工作单位项目中的分 工 签字A.院士B.博士生导师C.博士后学位取得时间 请 者 项 目 组 年月 —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试点)实施方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试点)实施方案 (2000年4月20日委办公会议原则通过) 一、试点实施的原则和目标 1.为进一步加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我国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试点实施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以下简称研究计划)。 2.研究计划应适应基础研究的规律和特点,针对核心科学问题,整合与集成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学术思路和不同层次的项目(包括面上、 重点和重大项目),形成具有统一目标的项目群,实施相对长期(6-8年)的支持,以促进学科交叉和学术争鸣,激励创新。 3.在国家科技发展总体布局和创新体系框架下,研究计划与国家其他重大科技计划构成链条和互补关系,注意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 规划》项目的协调配合。 4.借鉴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的组织经验,结合基金资助工作特点,构架研究计划的组织实施与管理模式。遴选采取上下结合原则;决策、 执行与评估相对分离,适度交叉;基金资助管理与专家学术管理结合;资助管理实行跨学科联合工作方式。 二、研究计划的立项 1.提出《建议书》 围绕基础科学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纲要》和科学基金优先资助领域,自然科学基金委依照上下结合的原则,加强宏观指导,征求科学界的意见,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方向。明确总体目标及核心科学问题,组织成立专家组,起草并提出研究计划《建议书》。 《建议书》应包括: (1) 建议依据(战略需求,前瞻性,国际前沿与我国优势,在国家科技发展总体布局中的位置及与国家其他重大科技计划的关系等); (2) 科学目标与核心科学问题; (3) 研究计划实施的初步框架; (4) 实施的基础与前景; (5) 研究计划学术指导专家组的建议名单; (6) 经费需求及预算框架。 2.立项遴选 召开委务扩大会议,由委务会议成员、科学部兼职主任和委外专家(不含建议的研究计划学术指导专家组成员)确定评议标准、评审程序和遴选办法。 委务扩大会在听取研究计划起草专家组论证报告的基础上,遴选与确定立项的研究计划及其资助规划框架与经费预算。 三、研究计划的管理体制 研究计划设立学术指导专家组、协调组和学科资助与管理联合工作组。 1.研究计划学术指导专家组(以下简称计划专家组)负责研究计划的科学规划、实施部署与学术指导。计划专家组由7-9人组成,每两年更 换2人。主要由不承担项目的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1人组成。设组长1人,由不承担项目的专家担任。计划专家组成员年龄一般在65岁以下,累计工作时间不少于2个月/人年。专家任职期间一般不申请研究计划的项目。 2.研究计划协调组(以下简称计划协调组)主要负责对研究计划实施的宏观管理、协调及组织评估。计划协调组主要由1位自然科学基金委 委领导(以下称计划主管委领导)、相关科学部若干人、计划专家组1人组成。 3.学科资助与管理联合工作组(以下简称学科联合工作组)由有关科学部的相关人员组成(以下简称学科联合工作组),负责组织研究计 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评审与资助工作。“学科联合工作组”由计划协调组组织。研究计划的主管科学部负责学科联合工作组的协调工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同名997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同名997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范和加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下简称973计划)专项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56号)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973计划专项经费(以下简称专项经费)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主要用于支持中国大陆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和承担相关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专项经费优先支持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及优秀团队依托单位承担973计划任务。 第三条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原则: (一) 集中财力,突出重点。专项经费要集中用于支持国家确定的、由973计划承接的重点研究任务,保障其经费需求,避免分散使用。 (二) 科学安排,合理配置。要严格按照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预算,杜绝随意性。 (三) 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项目和课题经费应当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并建立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的追踪问效机制。 第四条 973计划项目预算由课题预算组成。根据财政预算管理要求和973计划特点,课题年度预算纳入科技部部门预算管理。 第五条科技部建立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数据库,完善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将项目(课题)预算安排情况、项目和课题承担单位、首席科学家、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研究人员、承担单位承诺的科研条件等内容纳入数据库进行管理,对非保密信息及时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课题经费开支范围 第六条课题经费是指在课题组织实施过程中与研究活动直接相关的、由专项经费支付的各项费用。 第七条课题经费的开支范围一般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等。 (一) 设备费:是在指课题研究过程中购置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专项经费要严格控制设备购置费支出。 (二) 材料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三) 测试化验加工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包括课题承担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

(推荐)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指南

2015年度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指南 申请须知 依托单位和申请人在申请2015年度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关于申请人条件 1、申请人应具备以下条件: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技人员推荐。部分类别项目在此基础上对申请人的条件还有特殊要求。 2、不受理在读研究生、申请单位的兼职人员申请的项目。 二、关于申请书撰写要求 1、申请人在撰写申请书之前,应当认真阅读本指南和有关受理申请的通知等文件。 2、申请书应当由申请人本人按照撰写提纲撰写,应注意在申请书中不得出现违反保密规定的内容。申请人应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3、根据所申请的项目类别,准确选择“资助类别”等内容。要求选择的内容,只能在下拉菜单中选定;要求“填写”的内容,可以键入相应文字。

4、申请代码请根据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按照“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申请代码”在下拉菜单中准确选择。 5、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应当在纸质申请书上签字。主要参与者中如有依托单位以外的人员(包括研究生,但不包括境外人员),其所在单位即被视为合作研究单位,应当在申请书基本信息表中填写合作单位信息并在签字盖章页上加盖合作研究单位公章,填写的单位名称应当与公章一致。1个申请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 6、申请人申请的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研究内容已获得其他渠道或项目资助的,应当在申请材料中说明受资助情况以及与申请项目的区别和联系。 7、申请书中的起始年月一律填写2015年1月;终止年月按照各类别项目资助期限的要求一律填写201*年12月。 8、本年度项目申请全部要求在线填写。 三、关于申请受理的条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不予受理: 1、申请人不符合本指南规定条件的; 2、申请材料不符合本指南要求的; 3、申请项目数量不符合限项申请规定的。 四、特殊说明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期评估方案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期评估方案 一、中期评估原则 1.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实行“滚动支持、动态调整”的管理模式。项目实施两年左右进行一次中期评估,目的是进一步明确项目的研究计划和目标,调整和优化课题设置、经费和人员配置。中期评估工作分项目中期总结和项目中期评估两个阶段进行。 2.中期评估主要评估项目的工作状态和研究前景。 “工作状态”主要指研究任务的落实情况、承担单位支撑条件的落实情况、研究思路的创新性、研究队伍的开拓创新意识、学术交流情况、项目管理是否规范等。 “研究前景”主要指项目预期在引领科学和技术发展、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发挥的作用、研究工作的创新前景、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等。 3.中期评估要避免急功近利等浮躁现象,不要片面强调研究成果或论文数量。 4.中期评估工作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5.中期评估过程中,所有人员应遵守《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估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办法》。 二、项目中期总结 1.在项目中期评估前,项目首席科学家和项目专家组应会同项目依托部门进行项目中期总结。项目中期总结在课题总结基础上进行。课题负责人应在项目中期总结前向项目首席科学家提交课题中期总结报告(提纲及要求见附件1)。 2.项目中期总结一般应以会议方式进行。项目中期总结由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项目专家组成员参加,并邀请计划专家组责任专家、

项目外同行专家和项目依托部门管理专家参加, 鼓励邀请海外同行 专家参加。参加项目中期总结会议的专家在审阅课题中期总结报告、听取课题负责人汇报的基础上,对课题工作状态和研究前景进行讨论评议,填写中期总结课题评议表(见附件2)和中期总结课题评议意见表(见附件3)。 3.项目专家组在项目中期总结的基础上,对项目课题设置、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研究队伍等方面提出调整方案。 研究队伍的调整,应注意吸收项目外符合项目研究方向的优秀研究人员和研究小组;对于项目的核心课题、有突破前景的课题,应根据课题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强化支持,对于与项目研究主攻方向关系不密切、没有突破前景或水平不高的课题应进行调整或中止支持。课题提前结题或中止,应办理结题手续。 4.项目中期总结工作结束后,项目首席科学家应提交项目中期总结报告、课题中期总结报告、项目计划任务书调整方案及其他相关资料(提纲、格式及编写要求见附件1),经项目依托部门审核后(审核意见另附)报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 5.“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中期总结程序可适当简化,但应在项目交流总结(需邀请计划专家组责任专家)基础上,形成项目中期总结报告、项目计划任务书调整方案及其他相关资料(编写提纲及格式等参照相关附件,可略去中期总结课题评议表和意见表等内容)。 6.项目中期总结活动所需经费从项目经费中列支。 三、项目中期评估 1.项目中期评估由科技部委托中期评估专家组主持。项目中期评估专家组由11-15人组成,成员包括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和项目外同行专家及科技部有关管理人员。项目承担人员不得作为中期评估专家组成员。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课题2008年上半年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非均质油气藏地球物理探测的基础研究 课题编号:2007CB20960X 课题名称:XXXXXXXXXXXX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 2007-7

一、2008年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 1.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 1.1“课题计划任务书”年度计划 (1)建立横向变速消除多次波拟谱分解方法、包括多维谱分解的研究、象征对数运算的实现 (2)建立速度深度建模的横向变速拟Dix-Larner方法,包括横向变速聚焦方法、聚焦参数与时间域速度模型的互换方法、时深转换方法 (3)建立保幅叠前时间偏移横向变速拟Tygel-Hubral-Schleicher方法的核心技术,包括适合三维保幅叠前时间偏移的双象征交换运算、双象征李代数积分和双象征指数映射的数值计算方法 1.2“课题计划任务书”预期目标 (1)给出消除多次波拟谱分解理论、方法、程序和数值模型实验效果 (2)给出二维和三维速度深度建模的拟Dix-Larner方法的理论、方法、程序和数值模型实验效果 (3)给出二维和三维保幅叠前时间偏移拟Tygel-Hubral-Schleicher方法的理论、方法、程序和数值模型实验效果 1.3上半年工作情况 (1)已按照年度计划开展了各项研究 (2)理论工作量:研究利用频率波数域表达式计算时间空间响应的Fourier积分方法,研究了薄互厚层层间多次波正反演 公式并与Levinson递归相比较。 (3)编程工作量:基本完成了时间域均方根速度反演层速度的层析成像ART-SIRT程序,以便配套非对称走时叠前时间偏

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2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申报指南 本申报指南包括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杰出青年、重点项目、一般项目。 在撰写申请书之前,请认真阅读《征集通知》和拟报项目的具体申报指南。 一、支持项目类别 (一)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在我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并在理论或技术上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的创新研究,促进受资助者快速成长为学科领军人才并进入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行列。 1.申报条件: (1)申请者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未满42周岁(1976年1月1日后出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良好信誉; (2)须主持过两项以上(含两项)国家级科技项目/课题或陕西省重大科技项目(其中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3)拟开展的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思,包括研究方向、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工作方法等; (4)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学术积累,具备研究所必需的主要实验条件,并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项目的研究工作。 2.资助额度及执行时间:本年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拟资助30项,资助额度30万元/项,研究期限3年。 (二)重点项目 围绕陕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需求,开展具有陕西优势和特色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1.申报条件: (1)申报内容应曾获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资助,并已按计划结题但研究工作从未中断,可望取得新进展或突破的项目; (2)申请者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主持国家或者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经历; (3)此类项目必须依托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申报; (4)申请者年龄不超过57周岁(1961年1月1日后出生,院士除外)。 2.资助额度及执行时间:本年度重点项目拟资助50项左右,资助额度10万元/项,研究期限3年。 (三)一般项目 鼓励自由探索,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开展创新研究,促进学科均衡发展。自由探索的项目

2016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方案.doc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方案 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包括课题验收和项目验收,有关要求如下: 一、课题验收 1. 课题验收由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对项目及各课题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与评估。课题验收一般应在项目执行到期后2个月内完成。 2. 项目首席科学家会同项目依托部门组建课题验收专家组。课题验收专家组一般由11-15人组成,项目首席科学家任组长,成员包括不承担任务的项目专家组成员、计划专家组相关专家、特邀同行专家以及项目依托部门管理专家等。鼓励邀请海外高水平专家参与课题验收工作。 3. 课题验收一般以会议方式进行。课题验收专家组在全面听取各课题负责人汇报并审议课题结题总结报告的基础上,对各课题任务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的水平及创新性、课题对项目总体目标的贡献、研究队伍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情况以及数据共享与数据汇交情况、资料归档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作出评价(课题验收评议表见附件1,课题验收专家组意见表见附件2)。 4.课题验收既要总结成绩,又要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要严格审核项目成果的真实性,必要时可安排现场调研和考察。 5.课题验收工作完成后,项目首席科学家应组织编写

项目验收材料(包括项目结题总结报告、课题结题总结报告及项目验收其他相关资料,编写提纲及要求见附件3),经依托部门审核后报科技部。 6. 每个项目须发表至少一篇相关科普文章。结合本项目科学目标和主要成果,在报刊杂志上介绍相关科学前沿进展和研究工作特色,文字要求通俗易懂。科普工作将纳入评价指标,优秀科普文章可链接到科普网站。 7. 课题验收工作所需经费在项目经费中列支。 二、项目验收 1. 项目验收由科技部基础研究司负责,一般应在课题验收后2个月内完成。 2. 项目验收的同时,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负责对项目进行财务验收。各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请科技部认可的中介机构对专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3.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委托项目验收专家组对项目进行验收。项目验收专家组15-20人,由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主持,成员包括计划专家组成员和特邀同行专家等。项目承担人员不得作为专家组成员。 4. 项目验收以会议方式进行,专家组在听取项目首席科学家关于项目执行情况的总结报告、部分代表性研究成果介绍并审议项目结题验收材料的基础上,对项目整体执行情况进行定性评议和打分(项目验收评议表见附件4),提出项目验收专家组意见(项目验收专家组意见表见附件5)。必要时可组织现场调研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课题6任务书 一、研究内容 宿主主要通过TLRs和NLRs等模式识别受体对侵入病原进行识别,并经相应信号转导通路精细调控针对不同病原的先天免疫细胞激活、细胞因子分泌、Th细胞极化、胞外陷阱、细胞自噬等先天免疫应答反应,以清除侵入病原。本课题针对宿主抗寄生虫感染先天免疫信号转导通路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分别以新孢子虫、泰勒虫等原虫,捻转血矛线虫、片形吸虫等蠕虫为研究对象,以期在牛羊抗寄生虫感染先天免疫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研究内容: 1.宿主抗寄生虫感染先天免疫TLRs信号转导通路: (1)参与识别寄生虫的TLRs分子及下游信号通路的鉴定: 利用免疫组学等技术,鉴定宿主参与识别新孢子虫、泰勒虫、捻转血矛线虫及片形吸虫的TLRs分子及相应信号通路。 (2)TLRs信号通路下游核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的检测: 利用免疫芯片等技术,分别对新孢子虫等上述4种寄生虫感染时宿主TLRs 信号通路下游核转录因子激活及细胞因子分泌进行检测。 (3)TLRs信号通路对宿主先天免疫应答反应的影响: 利用基因敲除等技术,选择性激活或阻断TLRs信号转导通路,观察寄生虫对先天免疫细胞激活、Th细胞极化、细胞自噬或胞外陷阱等免疫应答反应的影响,发现提高宿主抗上述4种寄生虫感染能力的TLRs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干预节点。 2.宿主抗寄生虫感染先天免疫NLRs信号转导通路: (1)参与识别寄生虫NLRs分子的鉴定: 利用免疫组学等技术,鉴定参与识别新孢子虫等上述4种寄生虫的NLRs中NOD家族和NALP家族成员分子。 (2)NLRs信号转导通路下游核转录因子、炎症小体及细胞因子的检测:利用免疫芯片等技术,检测宿主感染上述4种寄生虫后,NOD家族信号转导

浏览该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 项目摘要(1,000字左右) 简述项目所针对的指南方向、面向的国家重大需求、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课题设置、经费概算。 申请书正文(30,000字左右) 一、立项依据 项目针对的指南方向,项目所面向的我国经济、社会、国家安全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重大需求,项目研究的科学意义,对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问题的预期贡献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国内研究现状和水平,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突破的可能性等。 三、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详细阐述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的内涵。主要研究内容要围绕关键科学问题,系统、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来详细阐述,重点要突出,避免分散或拼盘现象。 四、总体目标、五年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和五年预期目标应从对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预期贡献,在理论、方法等方面预期取得的进展、突破及其科学价值,优秀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等方面分别论述。五年预期目标要求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和人才培养计划。 五、总体研究方案 结合主要研究内容阐述学术思路、技术途径及其创新性,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的特色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行性分析等。 六、课题设置 围绕项目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合理设置课题。需说明课题设置的思路、各课题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与项目预期目标的关系;详细、具体叙述各课题的名称、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和经费比例等。 七、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

1.项目承担单位在所申报项目相关研究方面的工作基础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2.项目实施所具备的工作条件,包括实验平台和大型仪器设备等,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学工程等重要研究基地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等。 3.项目申报单位近五年承担的与所申报项目直接相关的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的完成情况,与所申报项目的关联和衔接。 八、研究队伍 1.研究队伍的规模和结构 研究队伍的规模,以及年龄、专业、职称等方面的结构,实验技术人员概况等。研究队伍规模要适度,全时人均资助强度应在20万元/人年以上。 2.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 分别介绍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的研究背景。包括:工作简历、主要学术业绩,近五年主持的与申请项目相关的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情况(格式见下表),与申请项目相关的代表性论文(不超过5篇)、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以及发明专利情况。 3.其他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概况 九、经费概算 金额单位: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NSFC

附件: “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重大研究计划 2011年度项目指南 与人类视听觉感知密切相关的图像、语音和文本(语言)信息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类信息可被人类直接感知和理解,也可用计算机进行处理,但计算机对这类信息的处理与理解能力远逊于人类。如何借鉴人类的认知机理和相关数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立新的计算模型和方法,从而大幅度提高计算机对这类信息的理解能力与处理效率,不仅可有力推动信息科学的快速发展,也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一、科学目标 本重大研究计划的总体科学目标是: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充分发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数理科学的交叉优势,从人类的视听觉认知机理出发,研究并构建新的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机对非结构化视听觉感知信息的理解能力和海量异构信息的处理效率,克服图像、语音和文本(语言)信息处理所面临的瓶颈困难,为推动信息服务及相关产业发展以及提高国民生活和健康水平、确保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做出重要贡献。具体表现为:在视听觉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视听觉信息计算、与视听觉认知相关的脑―机接口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集成上述相关研究成果,研制具有自然环境感知与智能行为决策能力的无人驾驶车辆验证平台,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而提升我国在视听觉信息处理领域的整体研究实力;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人才与团队,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相关研究环境与技术支撑。

二、核心科学问题 本重大研究计划以无人驾驶车辆、脑—机接口等为物理载体,围绕“视听觉感知特征提取、表达与整合”、“视听觉感知数据理解的认知机理”和“脑信号提取、脑区定位和功能分析”等核心科学问题,着重组织并实施如下三个主要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图像与视觉信息计算。 在视觉信息处理方面,主要研究图像与视觉信息计算的认知机理,视觉基本特征的提取与选择,复杂场景下物体识别与图像内容理解,跨模态视频信息检索与网络搜索引擎等。提出若干图像与视觉信息处理与理解的高效计算模型。 (二)语音与听觉信息计算。 在听觉信息和自然语言处理方面,主要研究交通环境下的听觉模型和声音识别与理解技术,复杂场景中的文字与符号信息实时检测、识别与理解,无人驾驶车辆的交通标识图文识别与理解等。提出若干语音、听觉和文本信息的新的计算模型。 (三)脑—机接口。 主要研究与视听觉认知相关的脑信号提取、脑区定位与脑功能网络分析方法和技术,脑—机交互中的信号传输、处理与控制技术,视听觉感知信息协同的认知机理与计算模型,基于视听觉信息融合的模式识别与环境交互方法等。研发可用于无人驾驶车辆及其它应用的新型脑—机接口系统,提升本领域整体研究实力,为延伸和提高人类行为控制能力提供新技术。 通过上述三个主要方面的研究和实施,取得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在相关领域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一批高水平的论文,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人才和研究团队。 三、关键技术与集成验证平台

(完整word版)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学研究计划书

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学研究计划书根据李万莉老师的研究方向以及自己的知识储备特点和兴趣爱好,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若有幸考入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并得到李老师的指导,初定“智能监控及信息化工程”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1. 智能监控及信息化工程研究意义与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广泛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在各行各业都希望通过一系列信息监测和调控措施,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调查,全面的深入的监控各区域的工作信息;通过监控对系统的工作情况,故障问题,建立起快速信息通道,对了解系统的健康情况和即时处理系统的故障提供可能。 需要监控的区域广、监控的对象种类繁多,因而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设备的维护。特定的领域采用不同的具体信息监控方法,在此基础上智能监控的方法发展为通过有线传输获得数据的方法和通过无线传输获得数据的方法。在存在许多条件恶劣、人们不易到达或相距距离比较远的地方偶然采集一些现场数据的场所,采用GPRS的远程监控系统,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建设费用和维护费用,更扩大了系统的监控范围。 在可进行大量的布线工作场所,现在很多采用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技术,CAN总线使用串行多主站控制器和局域网通讯协议,它具有很高的网络安全性、通讯可靠性和实时性,简单实用,网络成本低。 2. 拟采用的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根据具体需监控的特点,分析具体的控制系统的功能和实现方法,然后利用芯片作为子节点,构成局域网络控制器(CAN)总线控制系统,并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并提供一个故障或事故分析提供数据协助的电子记录装置。记录仪中不仅保存有系统的特征和工作状态等实时信息,而且能长期信息有效。在完成数据记录的同时并进行初步分析监控,对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实时反馈控制和实时提醒,从而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心,降低系统事故的发生。并在以上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与上位机相连,还可实现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数据传输等功能。 速、驾驶员疲劳驾驶自动提

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

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 基础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依托单位: 项目负责人:移动电话: 电子邮箱:传真: 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格式(可插入图片或公式),由标准封面和具体内容组成。报告各页面距要求设置为厘米,行间距、字间距、字体大小可参考本提纲。具体内容要求翔实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并按以下提纲撰写。 一、立项依据 阐述项目所面向的我市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等有效需求,项目研究的科学意义,对解决重大需求问题的预期贡献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阐述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国内研究现状和水平,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突破的可能性等。 三、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详细阐述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的内涵。主要研究内容要围绕关键科学问题,系统、有机地详细阐述,重点要突出。 四、总体研究方案 结合主要研究内容详细阐述学术思路、技术途径及其创新性,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的特色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行性分析等。 五、项目计划目标 详细阐述总体目标和预期目标。总体目标和预期目标应从对解决城市发展重大需求的预期贡献,在理论、方法等方面预期取得的进展、突破及其科学价值,优秀人才培养等方面分别论述。预期目标要求有三年的具体的考核指标和人才培养计划。 六、项目计划进度: 在项目实施期内,阐述每一阶段应该实现的具体目标,包括时间进度安排、学术指标、资金使用计划等。目标应该清晰、正确地定性或定量描述。(每半年为一个阶段) 七、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 项目组在所申报项目相关研究方面的工作基础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项目实施所具备的工作条件,包括实验平台和大型仪器设备等,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重要研究基地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等。 项目组近三年承担的与所申报项目直接相关的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的完成情况,与所申报项目的关联和衔接。 合作情况(若有) 八、研究团队 研究队伍的规模和结构 研究队伍的规模和结构(年龄、专业、职称等方面的结构,实验技术人员概况等)。研究队伍规模要适度。 项目负责人情况 主要介绍项目负责人和核心研究人员的研究背景。包括:工作简历、主要学术业绩,近年主持的与申请项目相关的各类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情况,与申请项目相关的代表性论文(不超过篇)、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奖励以及发明专利情况。 1 / 1

博士研究计划

博士学习研究计划 兔斯基说:当你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你才有可能看到和别人不一样的风景。我就是想踏上这在大多数人看来不一样的道路,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景。在这个随波逐流的社会中,能够为理想而奋斗,乃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有了热爱,有了理想,生活有再多的难处,也能坦然面对。 本人所报考的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拟研究方向是工程项目管理。现结合本人的学术背景、研究动态和兴趣志向,拟订博士学习期间研究计划如下:(由于学生目前对博士学习、研究的认识水平有限,该学习研究计划必存在许多纰漏和瑕疵,还恳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第一、博士阶段学习的目标及设想 博士学习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因此,目标的制定应放宽视野,定相对较高目标,才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果。 1、课程和学习目标 注重数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前沿理论,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着重掌握管理科学、复杂系统和优化决策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适当跨学科选择人文、社科、经济及理工科研究生课程;将文献阅读从量的形成再达到一个质的飞跃,积极参与学术讲座及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2、科研目标 掌握研究方法和技巧,加强英文文章的撰写能力,训练学术论文的写作、总结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学术论文的发表在满足管理与经济学部规定的基础上,上升一个台阶。 尽早确定初步的研究路线和理论模型,形成博士论文观点,理清博士论文思路,积累相关材料与研究方法,以便完成一篇能够经得起推敲的高水平的博士论文。 3、个人目标 整个博士学习期间注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演讲、报告水平;培养一、两个(书法、唱歌)拿得出手的兴趣爱好,坚持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俗话说:健康是革命的本钱。加强身体锻炼,每周打一、两次羽毛球。 第二、拟进行的文献检索及阅读工作 鉴于本人拟研究的课题及兴趣志向,暂定计划在博士期间进行以下文献检索及书籍阅读: 中、英文文献内容:IPD交付模式;风险管理;多目标优化等 书籍:高等运筹学;高等系统多变量分析;博弈论分析;随机建模与优化等(适当阅读人文、社科、心理类的书籍) 第三、拟开展研究的课题方向 暂定报考导师当前的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作为本人博士期间将要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

量子调控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科技部

附件2: 量子调控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十二五”专项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上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创立使人类深刻地认识到微观世界存在着丰富的量子效应,极大推动了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等学科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量子理论的发展导致了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以激光为基础的现代通信技术等,带动了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 摩尔定律预言芯片元件的尺寸在不远的未来将达到经典物理极限,各种量子效应会显现出来并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基于量子效应的新原理和新方法将成为未来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科技界激烈竞争的焦点。 量子调控是在认识量子现象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开发新材料、构筑新结构、发现新物质态以及改变外场条件等手段对量子现象进行调控和开发利用,突破经典调控的极限,建立全新的量子调 —1—

控技术和量子器件。开展量子调控研究具有重要的前瞻性和重大战略意义,对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将量子信息、关联电子体系、小量子体系和人工带隙体系这些重要领域有机地整合到研究计划中,将推动整个信息产业的技术革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自量子调控研究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在量子调控领域的研究水平显著进步并在相关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实用化量子密码技术和量子通信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首次在商用光纤骨干网中运行了城域量子保密通信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量子政务网”;成功研制了国际上首个可升级的全通型量子通信网络——五节点星型实时语音加密量子通信网络;在量子密钥分配速率等方面实现突破,极限传输距离已经达到255公里左右;首次实现了基于诱骗态的3节点光量子电话网;实现了自由空间量子纠缠和量子密钥分发,首次实现16公里远距离自由空间隐形传态实验。 铁基超导研究处于国际前沿。发现了多种新的铁基超导材料,—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附件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2009年度重要支持方向 一、农业领域 1.主要农作物核心种质重要农艺性状单元型区段及互作研究 利用基因组学研究的成果和方法,系统分析我国水稻、小麦、大豆种质资源中的单元型区段(haplotype)及形成基础,阐明其组成、结构和功能,解析其遗传调控及互作;以核心种质导入系为基础材料,挖掘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优异单元型区段和基因,为育种提供亲本材料和选择标记。 2.棉花纤维品质功能基因组研究及优质高产新品种的分子改良 应用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棉花纤维品质和产量形成相关功能基因研究,揭示棉花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的遗传基础和纤维发育的分子机制,为优质高产棉花新品种分子设计与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3.作物病害防治的基础研究

针对我国重大病虫草害,开展以超高效、调控、免疫为特征的杀虫剂、除草剂、杀菌抗病毒剂相关的化学先导发现、分子靶标和变构靶标发现的系统研究,建立与发展分子靶标导向的绿色农药创新研究的理论、方法、手段与体系。从稻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深入研究稻飞虱迁飞动态的变化和规律、水稻抗稻飞虱的分子遗传基础以及稻飞虱对品种抗性适应性变异、稻飞虱传播病毒病的流行规律,阐明稻田生态系统对稻飞虱种群数量调控功能及机制,为稻飞虱可持续治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4.重要水产养殖品种功能基因组、分子设计与良种培育的基础研究 根据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开展以主要水产养殖动物重要经济性状为对象的功能基因组研究,阐明有关的基因调控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出良种分子设计的策略和可行性途径,为培育高产优质养殖新品种奠定理论基础。 5.土肥水的高效利用与管理的基础研究 从调控和改善我国主要农业地区土壤有机质状况出发,重点研究我国主要农业地区土壤有机质形成过程,土壤有机质构成物质特征及功能,土壤生物与土壤有机质之间的互作机制,土壤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