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方剂学笔记-安神剂

方剂学笔记-安神剂

中医方剂学_安神剂

神志不安:
㈠阴血不足→(1.血不养心 2.心失所养 3.虚火扰心)→温养安神(①温养安神药 ②滋阴养血药 ③清热药)
㈡邪气蒙扰→(1.五志化火 2.心肝阳亢 3.热扰心神)→重镇安神(①重镇安神药 ②清热药 ③养阴药)
4.痰蒙心窍→祛痰为主+安神药(温胆汤,十味温胆汤)
5.痰阻心窍→化瘀为主+安神药(血府逐瘀汤)

偏于实证,多以镇心安神为主,同时要补充因热造成的阴血不足。
偏于虚证,心血不足,(心血来源于肝血)所以有血虚而引起的心神不安,都心、肝同治。有阴虚导致心神不安,都心肾同治。(因为阴的根本在肾)
重镇安神。以朱砂安神丸为代表。
心肝血虚型,血不涵养心神,心神不安的滋养安,以神酸枣仁汤为代表。
心肾阴虚型,阴血不足,阴虚内热,以补心丹为代表。

1.【安神剂—重镇安神】
朱砂安神丸《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朱砂五钱(另研,水飞为衣),甘草五钱五分,黄连(酒洗)六钱,当归二钱五分,生地黄一钱五分。
【用法用量】上药除朱砂外,四味共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以朱砂为衣。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食后津唾咽下
【现代执法】朱砂水飞或粉碎为细粉,黄连等四味粉碎为细粉,与朱砂粉末混匀,过筛,加炼蜜适量,制成大蜜丸、小蜜丸,或加适量炼蜜与水,制成水蜜丸。
【功能主治】清心养血,镇惊安神。用于胸中烦热,心神不宁,失眠多梦。现代常加减运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精神抑郁症等有上述表现者。
【治法】体现三个方面,1.镇心 2. 清热 3. 养阴。
【方论】著名的养血镇静安神药,是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方。朱砂安神丸具有镇定、安神清热、养血之功效,常用于心火上炎,热伤阴血所致的心神不宁、烦乱怔忡、胸中烦闷、热入心血、失眠多梦、精神抑郁、神志恍惚等症。
本方为心火上炎,耗灼阴血所致的心火内扰证而设。方中用朱砂质重性寒,专入心经,重可镇怯,寒能清热;黄连苦寒,清心火而除烦,两药配合,一镇一清,即除神烦热扰,故为主药。当归养血,生地滋阴,一以补其耗伤的阴血,一以滋肾水,使心血足而下承于肾,肾阴足而上交于心,共为辅助药。甘草调和诸药。合而成方,一泻偏盛之火,一补不足之阴血,达到心火下降,阴血上承,是为重镇安神,标本兼顾之方。

方解
君 朱砂 清心、镇心
黄连 清心
(朱砂、黄连结合为君。体现清心、镇心的结合。朱砂和黄连配合,清心力量更强。)
臣 当归 养血
生地 养阴
佐使 炙甘草 保护胃气,缓和毒性,又能协助当归、生地扶

正。

【特点】
1.泻偏盛之火以治标(主)
2.补不足之阴以治本(次)
3.标本兼治,清中有养。体现了镇清养三法。

辨证要点
1.失眠、心悸、心烦,舌红,脉细数。
2.心火亢盛(病程较短的)而阴伤不甚之失眠常用方。

随证加减
1.夹痰:常见,加瓜蒌、竹茹、远志、菖蒲。(理论上加清热化痰药。痰会蒙蔽心窍,远志、菖蒲开窍。远志、菖蒲如果再加郁金,开窍作用非常好。)
2.易惊:加生龙骨,生牡蛎。(龙骨,牡蛎也安神)
3.心烦盛:加栀子、连翘、莲子心。(清热药,用于心火旺,心经热重)
4.失眠多梦甚者:加酸枣仁、柏子仁。(镇惊安神和养心安神结合,一般来说阴血不足的因素多一些)

【用药禁忌】
1.心气不足,心神不安者勿用;
2.忌食辛辣油腻及有刺激性食物、烟酒;
3.因消化不良、胃脘嘈杂而怔忡不安,不眠等忌服;
4.孕妇忌服;
5.与碘溴化物不宜并用,因朱砂成分为硫化汞(HgS),在肠胃道遇到碘、溴化物产生有刺激性碘化汞、澳化汞,引起赤痢样大便,从而产生严重的医源性肠炎;
6.不宜多服久服,儿童尤不宜久用。
【药理作用】朱砂安神丸主要有镇静催眠,抗心律失常,抗惊厥,解热,镇痛等作用。能抗心律失常,明显地缩短清醒期,延长慢波睡眠Ⅰ期及总睡眠时间,同时加快入睡过程,对失眠者疗效明显。
【各家论述】
1.元·李 杲:热淫所胜,治以甘寒,以苦泻之。以黄连之苦寒,去心烦,除湿热为君;以甘草、生地黄之甘寒泻火补气,滋生阴血为臣;以当归补其血不足,朱砂纳浮溜之火,而安神明也。(《医学发明》)
2.明·吴 昆:忧愁思虑,则火起于心,心伤则神不安,故苦惊;心主血,心伤则血不足,故喜忘;心愈伤则忧愁思 朱砂安神丸
虑愈不能去,故夜不能寐。苦可以泻火,故用黄连;重可以镇心,故用朱砂。生地凉心,当归养血。炙甘草者,所以益脾,脾是心之子,用之欲其不食气于母故尔。梦中惊悸者,心血虚而火袭之也。是方也,朱砂之重,可使安神;黄连之苦,可使泻火;后苄之凉,可使清热;当归之辛,可使养血,乃甘草者,一可以缓其炎炎之焰,一可以养气而生神也。(《医方考》)
3.清·叶仲坚:经曰:神气舍心,精神毕具。又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舍也。且心为君主之官,主不明则精气乱,神太劳则魂魄散,所以寤寐不安,淫邪发梦,轻则惊悸怔忡,重则痴妄癫狂耳。朱砂具光明之体,赤色通心,重能镇怯,寒能胜热,甘以生津,抑阴火浮游,以养上焦之元气,为安神之第一品。心苦热,配黄连之苦寒,泻心热也,更佐甘草之甘以泻之。心主血,

用当归之甘温,归心血也,更佐地黄之寒以补之。心血足,则肝得所藏而魂自安;心热解,则肺得其职而形自正也。(录自《古今名医方论》)
4. 清·张 璐:凡言心经药,都属心包。惟朱砂外禀离明,内含真汞,故能交合水火,直入心脏。但其性徐缓,无迅扫阳焰之速效,是以更需黄连之苦寒以直折其势。甘草之甘缓以款启其微,俾膈上之实火虚火,悉从小肠而降泄之。允为劳心伤神,动作伤气,扰乱虚阳之的方,岂特治热伤心包而已哉?然其奥又在当归之辛温走血,地黄之濡润滋阴,以杜火气复炽之路。其动静之机,多寡之制,各有至理,良工调剂之苦心,岂可忽诸!(《张氏医通》)
5.清·陈念祖:此方用朱砂之重以镇怯,黄连之苦以清热,当归之辛以嘘血(嘘(xu)血:温散血脉的意思),更取甘草之甘以制黄连之太过,地黄之润以助当归所不及。方意颇纯,亦堪节取。(《时方歌括》)
6.今·时逸人:血热内扰,发为心神烦乱。朱砂、黄连、生地清热凉血,以安心神,当归补血,甘草和中。此为清热、安神之剂。如失眠者,加熟枣仁、知母以安神清热,更为有效。(《时氏处方学》)

另方1:朱砂安神丸 《伤寒大白》卷三
【组成】黄连、白茯神、麦门冬、生地、枣仁。
【主治】心火旺,心血虚,不得卧者。

另方2.朱砂安神丸《东垣试效方》卷一
【处方】朱砂12克 黄连15克 生甘草7.5克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治心烦懊侬,惊悸失眠,心下痞闷,食入反出。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后津唾咽下。
(<东垣试效方>为李东垣先生应用的效验之方,经其弟子罗天益录辑而成)
(磁朱丸,生铁落饮,都属于重镇安神为主的方剂。)


2.【安神剂—滋养安神】
一、天王补心丹《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人参、玄参、丹参、茯苓、远志、桔梗各五钱,生地黄四两,当归、五味、天门冬、麦门冬、柏子仁、酸枣仁(炒)各一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朱砂为衣。
【用法】每服二三十丸,临卧竹叶煎汤送下。
【功用】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心悸失眠,虚烦神疲,梦遗健忘,手足心热,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方论】本方证是由阴亏血少,心肾之阴不足所致(侧重在阴伤)。虚烦少寐,心悸神疲,皆由阴虚血少,阴虚阳亢而生。梦遗健忘,是由心动则神摇于上,精遗于下。血燥津枯,故大便不利,舌为心之外候,心火上炎,故口舌生疮。本方重用生地,一滋肾水以补阴,水盛则能制火,一入血分以养血,血不燥则津自

润,是为主药。玄参、天冬、麦冬有甘寒滋润以清虚火之效,丹参、当归用作补血、养血之助。以上皆为滋阴、补血而设。方中人参、茯苓益气宁心,酸枣仁、五味子酸以收敛心气而安心神,柏子仁、远志、朱砂养心安神。以上皆为补心气,宁心安神而设。两相配伍,一补阴血不足之本,一治虚烦少寐之标,标本并图,阴血不虚,则所生诸症,乃可自愈。方中桔便,一般为载药上行。
【方解】滋阴补血治其本,养心安神治其标,标本兼顾,治本为主。
君 生地 增液汤(养阴清热)
臣 天冬 滋补肾阴
麦冬 增液汤(养阴清热)
玄参 增液汤(养阴清热)
佐1 酸枣仁 柏子仁 当归 丹参 养血安神
佐2 人参 补五脏,安神定志
茯苓 养心安神
远志 收敛心神
五味子 收敛心神
朱砂 镇心安神
使 桔梗 载药上行
(心肾阴虚失眠的常用方。现临床基本不用朱砂)
【参考组成】酸枣仁12 柏子仁10 当归10 天冬9 麦冬10 生地15 人参10 丹参9 玄参10 云苓12 五味子8 远志肉9 桔梗8

【加减】
1.失眠重者,酌加龙骨,磁石这类(结合重镇安神)。
2.心悸怔忡重者,酌加龙眼肉,夜交藤这类(偏于心肾阴虚型,包括心律不齐,或自觉心悸,怔忡一般涉及到他觉症状,增加养血、安神、定悸);
3.遗精滑泄者(因为肾阴不足有虚火,可能扰动精室),加煅牡蛎,金樱子,芡实,覆盆子这类收涩;
4.心火较盛者,可加栀子,灯芯草;

【使用注意】
脾虚,纳差,便溏慎用。大队的阴柔之品,容易碍脾胃。这个方也不是常服,久服。

【各家论述】
1.《医方考》:人参养心气,当归养心血,天、麦门冬所以益心津,生地、丹、玄所以解心热,柏子仁、远志所以养心神,五味、枣仁所以收心液,茯苓能补虚,桔梗能利膈,诸药专于补心,劳心之人宜常服也。
2.《摄生秘剖》:是九以生地为君者,取其下入足少阴,以滋水主,水盛可以伏火;况地黄为血分要药,又能入手少阴也。枣仁、远志、柏仁,养心神者也;当归、丹参、玄参生心血者也;二冬助其津液;五味收其耗散;参、苓补其气虚;以桔梗为使者,欲载药入心,不使之速下也。
3.《古今名医方论》引柯琴:心者主火,而所以主者神也。神衰则火为患,故补心者必清其火而神始安。补心丹用生地黄为君者,取其下足少阴以滋水主,水盛可以伏火、此非补心之阳,补心之神耳;凡果核之有仁,犹心之有神也,清气分无如柏子仁,补血无如酸枣仁,其神存耳;参、苓之甘以补心气,五味酸以收心气,二冬之寒以清气分之火,心气和而神自归矣;当归之甘以生心血,玄参之咸以补心血,丹参之

寒以清血中之火,心血足而神自藏矣;更假桔梗为舟楫,远志为向导,和诸药入心而安神明。以此养心则寿,何有健忘,怔忡,津液干涸,舌上生疮,大便不利之虞哉!
4.《医方集解》:此手少阴药也。生地、玄参北方之药,补水所以制火,取其既济之义也;丹参、当归所以生心血,血生于气;人参、茯苓所以益心气,人参合麦冬、五味又为生脉散,盖心主脉,肺为心之华盖而朝百脉,百脉皆朝于肺,补肺生脉,脉即血也,所以便天气下降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万物乃生;天冬苦入心而寒泻火,与麦冬同为滋水润燥之剂;远志、枣仁、柏仁所以养心神,而枣仁、五味酸以收之,又以敛心气之耗散也;桔梗清肺利膈,取其载药上浮而归于心,故以为使;朱砂色赤入心,寒泻热而重宁神。 5.《古方选注》:补心者,补心之用也。心藏神,而神之所用者,魂、魄、意、智、精与志也。补其用而心能任物矣。《本神篇》曰: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当归、柏子仁、丹参流动之药,以悦其魂;心之所忆谓之意,人参、茯神调中之药,以存其意;因思虑而处物谓之智,以枣仁静招乎动而益其智;并精出入者谓之魄,以天冬、麦冬、五味子宁静之药而安其魄;生之来谓之精,以生地、元参填下之药定其精;意之所存谓之志,以远志、桔梗动生于静而通其志。若是,则神之阳动而生魂,魂之生而为意,意交于外而智生焉;神之阴静而生魄,魄之生而为精,精定于中而志生焉,神之为用不穷矣,故曰补心。

二、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组成】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川芎二两。
【用法】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功用】补虚,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虚烦不眠证。失眠心悸,虚烦不安,头目眩晕,夜间盗汗,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现代常化裁运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肝血不足,心神不安者。
【证型】酸枣仁汤证型是肝血不足,虚热内扰(侧重是血不养心,内热较轻微)。天王补心丹证型是心肾之阴不足所致心肾阴虚火旺(侧重在阴伤,内热较重)
酸枣仁汤证型主要表现:
1.失眠,头目眩晕─血不养心,肝血不足。
2.心烦,咽干口燥─虚热内扰。
3.盗汗─虚热迫津外泄。
4.脉细弦─血虚肝旺。
以虚烦不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为使用依据。

【方论】本证由于肝血不足,造成血不养心,心神不安,虚热内扰所致。肝藏魂,内寄相火,肝血虚则魂不安,虚火扰心则神不宁,故出现虚烦不得眠、心悸;虚阳上扰,故头目眩晕;虚热迫津

外泄,故夜间盗汗;咽干口燥,脉细弦或数,为阴虚内热之象。本方酸枣仁养血补肝,宁心安神;茯神宁心安神;知母滋阴清热;川芎调气疏肝;生甘草清热和中。(本方清热力量不强,寒温并用)

【方解】
君 酸枣仁(炒) 养肝血,酸收,收敛安神
臣 茯苓(可用茯神)
知母 清心除烦
佐 川芎 活血调血
佐使 甘草 调和药性,保护脾胃
(枣仁、川芎结合,有很好的调肝作用)

【加减】
1.虚热甚:加生地、麦冬。(清热,这方清热力很小)
3.盗汗:加五味子,浮小麦,牡蛎。(盗汗说明虚热迫津外泄,结合收涩,五味子,牡蛎都益阴生津,止汗收敛)
3.寐而易惊:加龙齿、珍珠母。(心神不安除了有失眠,如用于容易惊醒,要结合一点镇心安神中比较副作用小的,龙齿、珍珠母比朱砂、磁石温和)
4.血虚甚:加当归、龙眼肉、白芍、枸杞子(结合类似归脾汤类的,养心安神养血,特别是养肝血,当归、龙眼肉、白芍、枸杞子这些都是常用的)
5.心烦躁较甚者,加川黄连、栀子
【现代药理】
1. 酸枣仁: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从而镇静、催眠,并能延长烫伤小白鼠的存活时间而提高其存活率,还减轻小白鼠烫伤的局部水肿,似有补养强壮作用。
2.川芎:能麻痹神经中枢,从而镇静、镇痛。
3.茯苓:利尿、镇静。
4.知母:能降低神皮系统的兴奋性,与酸枣仁配伍可降低大脑皮层的过度兴奋;
5.知母、川芎: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
6.甘草:矫味。
7.全方合为良好的抗菌滋养镇静剂。

【临床应用】
1.精力神经系统疾病
酸枣仁汤在治疗以情感或神志障碍为重要表示的精力系统疾病及在神经虚弱的治疗中也显示出较好的应用远景。固执性失眠是酸枣仁汤应用治疗最为普遍的疾病之一,不孕专科医院。李荣亨等将134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比视察了复方酸枣仁安神胶囊、朱砂安神丸及安息酮对失眠的疗效。成果显示复方酸枣仁安神胶囊疗效优于后二者,治疗遗精。李忠业临床运用发现用酸枣仁汤合甘麦大枣汤,对心肝阴血不足、扰动心神型固执性失眠患者疗效较好。弓慧珍报道用酸枣仁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精神变态症46例门诊患者,结果:治愈20例,不育专家,显效23人,症状无变更者3例,有效率为93.5%。袁梦石等报道临床察看加减酸枣仁汤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狂躁型精神障碍32例,基础痊愈5例,明显提高8例,提高9例,无变更2例,逝世亡8例,总有效力68.8%,治疗组疗效及症状评分均优于地西泮对比组。
2.血汗管体系疾病
酸枣仁汤对固执性频发的室性早搏也有中意后果。袁福茹等以酸枣仁汤加味(加元胡、麦冬等)治疗

本虚表实、痰阻气滞血瘀之心动悸、脉结代,84例患者中,显效46例,有效29例,无效9例,中医治不孕不育,总有效力为89.28%,孙志等临床利用酸枣仁汤发明对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及植物神经功效杂乱所致的早搏、房颤等均有疗效。李相中报道用酸枣仁汤珍珠母、琥珀等治疗房性室性早搏,成果显示酸枣仁汤组疗效优与西药组。黄洁红报道在惯例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基本上,加服酸枣仁汤合甘麦大枣汤可有效改良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昼夜节律和夜间睡眠。
3. 其它各科病证
以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以心肝阴血不足之失眠为主要表示者疗效明显。张国斌报道用酸枣仁汤合丹栀逍远散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1例,总有效力达100%,且均在第1疗程显效。王利军以酸枣仁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血精症、肾虚肝旺之阳强症,以及男子肝阴不足,虚火扰心,心肾不交之遗精症,临床均可取得较好疗效。闫亚莉等临床应用酸枣仁汤随症加减治疗因精神紧张、情感冲动、饮酒等原因导致的皮肤科疾病,如荨麻疹、神经性皮炎以及多汗症等,取得中意的疗效。孙海潮等应用酸枣仁汤治疗先本性非溶血性黄疸患者,血胆红质降落、黄疸消散。推测本方可能具有调节葡萄糖醛酰移换酶活性、改良肝细胞摄取非联合胆红质的作用,。酸枣仁汤还可用于辨证治疗惊慌、眩晕、脏躁、夜游、梦叫、严重汗证等病证。
【酸枣仁汤的中医治疗研究】
《本草图经》:酸枣仁,《本经》主烦心不得眠,今医家两用之,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生熟便尔顿异。而胡洽治振悸不得眠,有酸枣仁汤,酸枣仁二升,茯苓、白术、人参、甘草各二两,生姜六两。六物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四服。主虚不得眠,烦不可宁,有酸枣仁汤,酸枣仁二升,干姜、茯苓、芎穷各二两,甘草一两炙,并切,以水一斗,先煮枣,减三升,后纳五物煮,取三升,分服。一方,更加桂一两。二汤酸枣并生用,疗不得眠,岂便以煮汤为熟平。 血不归脾而睡卧不宁者,宜用此(酸枣仁汤)大补心脾,则血归脾而五藏安和,睡卧自宁。
【药理作用】1.镇定催眠作用 2.改善记忆作用 3.抗惊厥作用
【毒理作用】马德孚研究报道,以0.5g生药/10g小鼠灌胃给药观察酸枣仁汤急性毒性,观察7日均无死亡及中毒表示;用Wistar大鼠察看该方大、中、小剂量(24.8g/kg/日、16.5g/kg/日、11.0g/kg/日)长期毒性。经45日饲养给药,除发现给药组均有平静作用外,无任何异常表现,无动物死亡,剖检动物组织脏器均肉眼未见异常。重要脏器病理切片镜检示:大剂量组动物肝脏发明点状坏死病灶较对比组略多,肾脏皮质、髓质接壤处有

粘液管型,但未见炎症及坏逝病变。

【各家论述】
1.清·喻昌:虚劳虚烦,为心肾不交之病,肾水不上交心火,心火无制,故烦而不得眠,不独夏月为然矣。方用酸枣仁为君,而兼知母之滋肾为佐,茯苓、甘草调和其间,芎入血分,而解心火之躁烦也。(《医门法律》)
2.清·徐彬:虚劳虚矣,兼烦是挟火,不得眠是因火而气亦不顺也,其过当责心。然心火之盛,实由肝气郁而魂不安,则木能生火。故以酸枣仁之入肝安神最多为君;川芎以通肝气之郁为臣;知母凉肺胃之气,甘草泻心气之实,茯苓导气归下焦为佐。虽曰虚烦,实未尝补心也。(《金匮要略论注》)
3.清·罗美:经曰:肝藏魂,人卧则血归于肝。又曰:肝者,罢极之本。又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故罢极必伤肝,烦劳则精绝,肝伤、精绝则虚劳虚烦不得卧明矣。枣仁酸平,应少阳木化,而治肝极者,宜收宜补,用枣仁至二升,以生心血,养肝血,所谓以酸收之,以酸补之是也。顾肝郁欲散,散以川芎之辛散,使辅枣仁通肝调营,所谓以辛补之。肝急欲缓,缓以甘草之甘缓,防川芎之疏肝泄气,所谓以土葆之。然终恐劳极,则火发于肾,上行至肺,则卫不和而仍不得眠,故以知母崇水(崇水:滋肾阴的意思。崇,充;增长),茯苓通阴,将水壮、金清而魂自宁,斯神凝、魂藏而魄且静矣。此治虚劳肝极之神方也。(《古今名医方论》)
4.清·张璐:虚烦者,肝虚而火气乘之也,故特取酸枣仁以安肝胆为主,略加芎 调血以养肝,茯苓、甘草培土以荣木,知母降火以除烦,此平调土木之剂也。(《张氏医通》)
5.清·尤怡:人寤则魂寓于目,寐则魂藏于肝。虚劳之人,肝气不荣,则魂不得藏,魂不得藏故不得眠。酸枣仁补肝敛气,宜以为君。而魂既不归,容必有浊痰燥火乘间而袭其舍者,烦之所由作也。故以知母、甘草清热滋燥;茯苓、川芎行气除痰,皆所以求肝之治,而宅其魂也。(《金匮要略心典》)
6.清·王子接:虚烦、胃不和、胆液不足,三者之不寐,是皆虚阳混扰中宫,心火炎而神不定也。故用补母泻子之法,以调平之。川芎补胆之用,甘草缓胆之体,补心之母气也;知母清胃热,茯苓泄胃阳,泻心之子气也。独用枣仁至二升者,取酸以入心,大遂其欲而收其缓,则神自凝而寐矣。(《绛雪园古方选注》)
7.清·张秉成:夫肝藏魂,有相火内寄。烦自心生,心火动则相火随之,于是内火扰乱,则魂无所归。故凡有夜卧魂梦不安之证,无不皆以治肝为主。欲藏其魂,则必先去其邪。方中以知母之清相火,茯苓之渗湿邪,川芎独入肝家,行气走血,流而不

滞,带引知、茯搜剔而无余。然后枣仁可敛其耗散之魂,甘草以缓其急悍之性也。虽曰虚劳,观其治法,较之一于呆补者不同也。(《成方便读》)
7.今·曹颖甫:酸枣仁汤之治虚烦不寐,予既屡试而亲验之矣。特其所以然,正未易明也。胃不和者寐不安,故用甘草、知母以清胃热。藏血之脏不足,肝阴虚而浊气不能归心,心阳为之不敛,故用酸枣仁以为君。夫少年血气盛,则早眠而晏(晏 (yan宴):晚)起;老年血气衰,则晚眠而晨兴。酸枣仁能养肝阴,即所以安神魂而使不外驰也。此其易知者也。惟茯苓、川芎二味,殊难解说。盖虚劳之证,每兼失精、亡血,失精者留湿,亡血者留瘀。湿不甚,故仅用茯苓;瘀不甚,故仅用川芎。此病后调摄之方治也。(《金匮发微》)

【注】酸枣仁在安神、失眠领域有其独到的作用,且疗效显著,被医生患者美称“东方睡果”。酸枣仁汤是一种传统的食补类汤剂,参考剂量为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各30克、甘草10克制成。具有养血安神和清热除烦等功效,具有治疗不得眠睡,或虚劳烦扰,气奔胸中不得眠的症状。用法:饭后温服。

【比较】
酸枣仁汤:心肝同病→肝血不能上荣头目,头晕目眩,视物昏花
天王补心丹:心肾同病→阴虚火旺,潮热、盗汗、遗精,甚至于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虚火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