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A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A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A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A

第1课走进excel

通过介绍各种数据表示方式(文字描述、表格、图表等)的范例,使学生了解excel 电子表格的主要功能与作用(干什么用的?)。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元素(包括单元格、行与列、单元格)以及工作界面(比较与word工作界面的异同)。在整个学生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步深入理解excel电子表格的意义与强大的功能,体会利用电子表格处理实际生活中的数据时比其它工具(如计算器)所带来的方便之处。

【知识点】

1.excel的启动与关闭;

2.基本概念:工作表、工作簿、单元格、行与列及其标识;

3.认识excel工作界面;

4.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与用途。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如何启动、关闭Excel软件;认识Excel窗口界面组成;了解Excel的基本概念。

技能目标:能够区分工作表与工作簿,并能够建立工作簿;给出一个单元格,学生能够说出它的标识;

情感目标: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用途以及可以处理哪些信息;了解初步认识到学习使用excel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观察与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各种方式了解excel的主要功能及用途;

识别几个概念: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及其标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各种数据类型的工作表(课程表、通讯录、成绩册、调查数据、水电费通知单等各类规则及不规则的表格)。与以前用word做的表格来进行对比,感受不同工具软件的异同和各自优势,以利于知识的迁移。

【教学过程】

1.教师简单解释这一册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知道本学期他们要学习使用一种叫EXCEL的电子表格程序,它是和office2003捆绑在一起的。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office word2003,指导学生启动excel2003。请学生找出哪些工具栏和菜单栏曾经见过。

与word工作界面作比较,找出异同(新旧知识的衔接与迁移)

2.请学生描述启动excel后所看到的窗口,让学生指出窗口中的主要部分是一个大的网线路区域,其中垂直线和水平线相互交叉产生很多小小的矩形,这个网格区域叫工作表,二者交叉形成的矩形叫单元格,而每一组水平和垂直的单元格称为行和列。引导学生注意工作最上面的那排字母以及工作左边的一列数字,分别用来标识行和列的,分别称为行号和列标。

3.引导学生识别工作表中的每一个单元格都能够根据列标和行号辩别出来。如:A3,表示A列第三行那个单元格。根据行号和列标得到的单元格名称叫做单元格标识符(或单元格地址)。

4.请学生选择单元格B5,解释当一个单元格被选定的时候,它就被认为是一个活动单元格,可以根据该单元格的黑色边框来区分。同时在工作编辑栏中也会显示选定单元格的名称,这个叫做名称框。请学生单击不同的单元格,确认活动单元格的名称出现在工作表公式栏的名称框里。

【活动与任务】观察、讨论、实践、讲解

教师提供用excel制作的各种不同的表格,让学生观察表格,提出问题。为下一步的学习做铺垫。通过观察来认识;通过讨论来理解;通过实践来发现;通过讲解来深化

活动一:体验excel基本功能

1.学生选择相应的范例进行观察与研究

思考问题:

(1)从范例中看Excel表格中都有哪些信息?

(2)从范例中看Excel能做哪些事?

(3)试着改变表格中的数据,你观察到了什么?

目的:

A.了解excel的主要功能与作用;

B.讨论excel的工作界面,发现工作表的大小;

C.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行、列、单元格、工作表标签的标识与作用;

D.理解工作表与工作簿的关系;

E.建立与保存工作簿。

活动二:交流讨论

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1)通过研究,你们了解到了什么?

(2)你所看到的Excel工作区域和Word的工作区域有什么不同?

活动三:归纳总结

阅读材料1SPSS统计分析软件

SPSS是SPSS INC公司开发的专业通用统计软件系统包,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的简称,是国际上最著名的统计软件包之一,它兼有数据管理、统计分析、统计绘图和统计报表功能,界面友好,使用简单,广泛用于教育、心理、医学、市场、人口、保险等研究领域,也用于产品质量控制、人事档案管理和日常统计报表等方面。

SPSS对硬件系统的要求较低,对软件环境要求宽松。软件采用电子表格的方式输入与管理数据,并可从其他数据库中读入数据(如Dbase,Excel,Lotus等)。它的统计过程包括描述性统计、平均值比较、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数据简化、生存分析、多重响应等几大类。

主要功能:(一)数据编辑(二)表格生成和编辑(三)图形生成和编辑(四)与其他软件的联接(五)数据统计

第2课创建第一张表格

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时,对于有一定规律的数据序列提供了自动填充功能,该功能具有可扩展性,用户可以自定义序列,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大大地提高了数据输入的效率。

【知识点】:

1.鼠标的形状与意义

2.输入数据

3.自动填充数据(根据系统中已有序列填充)

4.自动填充数字序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5.自定义序列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工作表中鼠标形状变化所代表的意义;知道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时方法以及自动填充数据的方法。

技能目标:能够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对于有规律的序列能够使用自动填充功能来提高效率;学会自已定义所需要的数据序列。

情感目标:感受工作表中自动填充功能带来的方便与高效;养成主动探究、勇于尝试的学习品质。

【重点难点】掌握自动填充数据的正确方法并能恰当运用;

【教学过程】

1.让学生在工作表窗口中移动鼠标,寻找鼠标在不同区域中的形状变化及代表的含义,这一点对今后的学习很重要。有些鼠标形状的变化及代表的含义与word中类似(如表格、图片中),个别不同的再加以区别。

2.学生在认识的excel的工作界面及相关概念后,顺应认知的发展规律,先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急于动手的心理,可创设一个需要建立表格的情境(如开学初为每位同学建一个课程表、调查周围同学的身高、喜欢的书籍、娱乐节目等,其实就是一个现场调查活动),在工作表中直接输入数据。由于是新学期开始,用课程表为范例,同时学生在小学时学过在word中创建课程表的过程与方法,容易引起联系。

隐含的问题:(1)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的原则是什么?关键点是……选定单元格

(2)输入错了怎么办?选定单元格,重新输入

3.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想到有什么方法可以加快输入进程?(相同内容的复制)引导学生讨论寻找表格中数据的规律(星期一~星期五),引出填充自动填充操作,并尝试操作。

4.数字序列的填充(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学生输入完成课程表后,在前面加上数字序列,学生可以很快输入完成。有没有想到用自动填充呢?让学生试一试。

巩固技能:提供另外一张工作表,里面有各种数字序列,请学生完成快速输入。集体讨论操作方法,对于等差数列可能没有太大问题,等比数列可能会出现问题,这时再组织看书自学或教师讲解示范。

5.自定义序列

接上面的内容,引出自定义序列。如九(1)班~九(10)班序列等。

【活动与任务】在活动中体验,鼓励大胆尝试,兼顾集体讨论和看书自学

阅读材料2国产的电子表格软件(Cell表)

又称华表,是北京恒信万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马998年推出的通用表格处理软件。采用了最新技术,符合中国人的习惯,有漂亮的界面和与excel相似的操作风格。华表集办公表处理与数据表处理于一身,既具有电子表格灵活好用的特点,又有类似数据库一样强大的数据查询功能。Cell的编辑区域有限的,打印时正好占满一张A4纸。

第3课单元格的编辑

工作表的最基本单位是单元格,因此,对工作表的操作中绝大多数是针对单元格的操作。在本课,学生应了解单元格数据的各种类型,学会单元格的各种基本操作,了解特殊格式数据的输入技巧等。

【知识点】

1.excel的数据类型

2.编辑单元格(插入、删除、移动、复制以及清除数据)

3.数据编辑技巧:特殊格数据的输入技巧:数字序列、分数、日期等。

4.获取excel以外表格中的数据(word和internet)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excel的数据类型及其设置方法;掌握对单元格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清除数据与删除单元格的区别;知道特殊格式数据的输入方法;

技能目标:给出一个数据,学生能够判断出其类型,并能进行数据类型的设置;给出分数、日期、数字形式的字符序列,学生能够输入到工作表中;能够根据实际插入、删除单元,移动、复制单元格,并能够根据需要清除数据与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

情感目标:学生提高对概念的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与判断分析水平。

【重点难点】常用数据类型的含义;修改数据与重新输入数据的操作方法;特殊字符的输入方法。

【教学过程】

让学生了解excel可以处理的数据类型,重点掌握几种常用的数据类型(如常规、数值、百分比、文本等)的特点及设置方法。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删除单元格与清除数据;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与重新输入这些操作的不同结果,以便在实际操作中时恰当选用。

本课内容有涉及到很多学过的知识(移动、复制、插入、删除等),在教学中教师不必过多讲解与演示,要引导学生回忆旧知,尝试操作,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与迁移。对于如何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可以通过与重新输入的对比操作来感受,区别就在于单击与双击单元格。

【活动与任务】

活动一:教师提供一份数据不完整的表格,学生补充(包括前面所学的知识点),并进行单元格数据类型设置(保留小数,百分比等)

活动二:建立一份小组同学,或全班同学的名册(包括序号、姓名、生日、电话等)

活动三:设计一个到网上获取表格式的数据,并复制到excel中的活动。(如中国历届奥动奖牌榜)

阅读材料3获取Excel以外表格中的数据

Excel工作表可以与word、WPS等表格兼容,也可将internet中以表格形式的数据复制到工作表中,增加了数据的渠道与来源。

第4课给表格润色

Excel的排版功能毫不逊色。对数据进行各种修饰,随意调整表格大小,系统所提供的自动调整功能则更加方便。为了更加美观,可以对表格中的数据对齐方式进行设置。

【知识点】

1.选定单元格区域2.数据的修饰

3.调整单元格大小4.设置表格中数据的对齐方式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如何选定所需单元格区域;掌握对工作表中数据的修饰、单元格大小的调整方法;知道单元格中数据对齐方式;理解合并居中的含义。

技能目标:给定工作表,学生能够按要求或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修饰、调整单元格大小以及对单元格中数据的对齐方式进行设置。

情感目标:通过对表格的修饰与调整,提高学生的审美观与判断力。

【重点难点】

根据需要对工作表进行修合理的修饰与设置;知道什么时候使用合并居中。

【教学过程】

让学生对前面所建表格的数据进行字体等的设置,调整单元大小,这些知识与技能曾经接触过,可以进一步熟练掌握。

数据对齐方式的设置中关注数据的水平、垂直对对齐方式,主要是垂直方向的(居中)。同时认识该对话框中的其他设置:文本控制(自动换行、缩小填充、合并单元格)

在使用电子表格时,数据的合并居中会经常用到,应重点关注,尤其是在工具栏上的“合并居中”按钮。这个操作的关键点是选定要设置为“合并居中”的若干单元格。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合并单元格,怎么合并,什么时候需要进行“合并居中”的设置,以及合并居中后的排版效果等。为需要而学,避免单纯的技术训练。

阅读材料4 使用工作表的小技巧

行列的互换:选择性粘贴——转置

按下回车键后光标移动方向:工具——选项——编辑——按enter键后方向

格式刷的妙用(重点):单击双击

第5课让表格更具魅力

Excel工作表中虽然是表格形式,但表格线是灰色的(表示无效),通过打印预观察也是白纸一张,看不到表格线。可见,工作表只提供了表格的格式,要想真正显示出表格线,需要进行相应的设置。此外,还可以给工作表设置底纹,添加剪贴画、图形等修饰。

【知识点】

1.设置表格线

2.给表格加底纹

3.用自动套用格式来美化表格

4.利用剪贴画、自选图形、艺术字等进一步修饰表格。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通常状态下excel中表格线不显示,需要设置后才可见;知道工作表可以通过设置底纹、添加剪贴画、图片、艺术等进行进一步修饰,为了更方便,excel提供了自动套用格式。

技能目标:能够恰当地选择设置表格线、底纹背景、添加剪贴画、图片、艺术字等方式对工作表进行美化,使表格更具特色;熟练使用自动套用格式。

情感目标:通过对工作表做恰当合理的修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挖掘想像力。

【重点难点】

了解excel中灰色线并不是真正的表格线,打印时并不会出现。要想给表格加上真正的表格线,必须要进行相应的设置;恰当合理地对工作进行美化。

【教学过程】

本课涉及的内容在word的表格单元(小学第3册)中都已接触过,设置表格线、给表格添加底纹背景、使用自动套用格式、利用剪贴画、图片、艺术字等都是学生喜爱和熟悉的操作,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重点把握情感目标。

阅读材料5的内容可以作为补充内容添加到本课的学习中,相信学生也一定会感兴趣的。在excel的“照相”功能到是怎么回事呢?可以让学生自已去尝试体会,再做总结。其实这里的拍照相当于截图,只不过这个图是动态的,当源数据发生变化时,“拍照”生成的图片中的数据也会同时变化。

【活动与任务】

学生可参照课本中的任务——美化课程表,完成对表格的修饰

教师可提供其他的表格范例,将任务分解,让学生尝试各种修饰的效果

第6课给数据“搬家”

工作表与工作簿的关系在第1课中已经提及,但什么时候需要在一个工作簿中中建立多张工作表呢?如何对工作表进行各种操作呢?本课将予以绍。

【知识点】

1.工作表的命名2.数据的移动与复制

3.工作表的增加/删除4.工作表的移动和复制

5.隐藏工作表、给工作表加背景、工作表标签颜色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理解工作表与工作簿的关系;知道在处理同一问题时可以在同一工作簿文档中建立多张工作表来完成。

技能目标:

1.掌握几种常用操作(插入/删除工作表、工作表重命名、移动/复制工作表);

2.能够熟练地将数据在工作表中进行移动与复制;

3.了解工作表的其他操作(改变工作表标签颜色、给工作表加背景以及隐藏工作表)。

情感目标:

形成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保护源数据的意识及分类处理的思想,以保证数据处理工作的安全可靠。

【重点难点】

原始数据的备份意识;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的思想;工作表间数据的移动与复制。

【教学过程】

本课主要是针对工作表及其工作表中数据的基本操作,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体验工作表与工作簿之间的关系,知道在一个工作簿中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多张工作表,工作表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这会给数据处理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本课知识点比较零散,有一些学生曾经接触过或有所了解的操作,如插入/删除、移动/复制,重命名等操作,因此要引导学生注意在执行这些操作之前需要先选定操作对象。在活动中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尝试。参考书本中的“试一试”、“练一练”,可将课本中工作表内容增加,将具体操作细化,通过分步练习逐个掌握。教

师也可根据学生情况自已设计学习任务,书本中的数据比较简单,为了更加说明问题,可以使用数据量较大的表格,如年级名册(按班级排列)、互联网调查数据等,使学生认识到处理相关数据时,一个工作簿中可以使用多张工作表,对相关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同时原始数据需要保护起来,以确保数据源的准确与不变。

学习工作表的隐藏操作,是对自已的数据表进行保护的一种方式,使学生知道在实际工作中,重要的数据或需要保密的信息可以使用“隐藏工作表”的方式保护起来。其他操作如给工作表标签设置颜色、给工作表加背景等就是让学生知道有这些功能,根据自已的喜好来设置。

【活动任务】

活动一:

活动二

第7课把表格打印出来

用计算机处理好的文字或数据一般都需要打印出来,作为存档或交流。在打印之前要进行相关的处理,即页面设置。与word相似,本课专门介绍了工作表的分页、页面设置、页眉页脚的设置、以及打印预览等功能。

【知识点】

1.给工作表分页2.对工作表设置打印页面

3.给工作表设置页眉、页脚;4.使用打印预览来查看表格排版效果。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excel自动分页的标志;

2.了解页面设置中的各项操作;

3.了解打印预览的作用。

技能目标:

1.能够根据需要对工作表设置分页;

2.掌握页面设置中的各项操作;

3.通过打印预览观察排版效果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意识到“页面的设置”是打印输出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形成在打印之前先查看打印预览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其他……)

【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实际给工作表分页;恰当地进行页面设置;了解本课操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很多教师认为这块内容不重要,又因为没有打印机,不能实现真正的打印,所以在教学中一般应付了事,可能不太重视,因此学生对打印设置这部分内容也不是很熟练,其实打印输出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要认真对待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认真设计学习活动,如有条件也可以选择性地打印部分学生作业,如课程表、值日表、生日表、班级学生通讯录等。

课前教师先检查每台学生机是否安装了打印驱程序,否则页面设置可以无法正常使用(有新教师反映这种情况)。

引导学生在排版时或打印之前,先使用打印预览查看排版效果,即打印预览的效果就是实际打印的效果。因此,若有不符合要求或自已的意愿的,可进行重新设置和修改。形成这种习惯后,既可以及时看到打印效果,又可以避免打印出来的实际效果不符合而浪费时间和纸张。

在教学中使用的工作表范例应有大量的数据,这样才能体现出需要分页的效果;页面大小设置中部分栏目与word中相似,如页边距、纸张大小、打印方向等。可让学生观察,看哪些是已经熟悉或知道的,重点对页眉/页脚的定义及页面设置中“工作表”选项卡中的“打印标题、打印区域和网格线”等项目进行学生,了解这些设置的实际效果。

【活动任务】

活动一:给出一个数据量较大的数据表,如学生成绩表、产品销售表等,让学生观察自动分页的标志,使用打印预览观察自动分页的效果;再按规定进行人工分,并利用打印预览观察。

活动二:根据“活动一”的工作表,进行打印前的页面设置,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第8课保护你的数据

了解信息(或数据)安全与保护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保护数据,形成安全与防护意识。掌握自动保存数据的方法;学会利用excel中的保护功能对工作表或数据进行各种保护设置。包括:保护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等,以及这几种保护之间的关系与级别。

【知识点】

1.自动保存数据2.保护工作表3.设置允许用户编辑区域

4.保护工作簿5.隐藏工作表、行/列、单元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数据数据需要保护;

2.知道excel中的数据保护功能;

3.了解excel中各种数据保护方法。

技能目标:

1.能够在工作表中设置自动保存数据;

2.掌握excel中数据保护的各种操作,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能够认识到数据安全与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各种数据保护操作的必要性,在实际工作中形成数据安全与防护的意识与习惯;同时养成不去破坏别人的数据的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各类保护的设置

难点:各种保护操作起的作用;设置密码保护时如何保证密码的安全;

【教学过程】

对于数据的安全与防护,我们所了解的可能只黑客、病毒等方面。但在平时用计算机完成工作时,确实会遇到病毒以外的干扰,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与工作效率。如:突然断电、死机时由于没有存盘而导致的数据丢失;有事出去一下,回后发现数据被恶作剧地篡改;使用公用电脑时有些个人资料被他人取走……这些情况虽然有的现在

还经历不多,但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的确会发生。因此,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这点,在使用计算机工作时,特别要注意各种不安全因素,从现在起就要逐步形成信息的安全与防护意识。

设置自动保存数据后,工作起来非常方便,也会很安心。这个操作设置也是举手之劳的事。引导学生看书自学,掌握这个操作,并讨论这个功能有什么好处,在工作中需要不需要。

Excel提供了保护功能,包括四个选项,重点针对工作表的保护、工作区域保护。操作方法有些类似,可以选择1种方法重点介绍,其余几种保护方法由学生个人或小组探究、尝试,寻找操作规律,取消保护的方法以及各类保护操作的层次与级别关系。

思考

理念只有落到到行动中才是有效的;

任务设计因校而异、因人而异;

关注教学的有效性。

第9课用公式计算

知识点:

1.公式的使用规则

2.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公式的自动填充

4.自动计算功能

教学目标:

1.理解公式的概念,知道Excel中公式要用“=”开头,掌握公式输入的方法(引用单元格名称可直接输入或点击单元格)。

2.知道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知道Excel中公式的自动更新功能,掌握公式的自动填充。

3.了解自动计算的功能,能够更改自动计算的项目,学会观察状态栏。

教学过程:

1.公式虽然简单,学生的掌握却不好,从等级考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公式理解不深,很多学生会调用计算器来计算,而不会使用公式。

2.教学时,可以分发给学生一张需要大量计算的表格(如求某个函数在不同自变量下的值),让学生先自己想办法完成其中的计算,从而引出公式的运用,加深学生的印象。当学生计算好后,再提出要修改原来提供的数据,引出应用公式的一个特点,在参数值变化时,公式值会随着自动变化。

3.利用公式解决很多数学中的问题,可以利用Excel公式解题,如:

(1)九宫格

(2)波斯的棋盘

在古波斯国,但也可能是发生在印度甚或中国。有一天,有一个丞相发明了一种棋子,国王很喜欢这种棋子,允许发明此棋的丞相自己提出任何想要的赏赐。于是丞相要求在纵、横各为八排的棋盘上,在棋盘第一格上放一粒麦子,第二格加倍为二粒,第三格再加倍为四粒,依此类推直到第六十四格为止。

(3)如果你的祖先在200年前为你存了10元钱,如果年利率是5%,现在有多少钱

了?

(4)斐波那契数列

假设一对刚出生的小兔一个月后就能长成大兔,再过一个月便能生下一对小兔,并且此后每个月都生一对小兔,四年内没有发生死亡.问一对刚出生的兔子,四年后繁殖成多少对兔子?

4.对于状态栏中的快速运算功能,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可以引导学生观察。

阅读材料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

目标:

1.理解什么是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

2.让学生理解什么时候用绝对引用

小技巧:在Excel中输入公式时,按F4键,就能对单元格的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进行切换。

应用举例:

1.各个部分占了总数的百分之几

第10课函数的妙用

知识点:

1.了解函数的的概念与格式

2.求和函数(自动函数)sum

平均值函数average

计数函数count与countif

最大值与最小值函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组成。

2.掌握函数使用的方法及了解函数与公式的联系与区别。

3.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及修改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向导中的各项提示,特别是对函数功能的描述和对参数的要求。

教学过程:

1.函数对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因此让学生实际地去应用,从运用中理解函数的作用及用法效果会比较好。

2.教学时,可以继续从上节课的公式来引入,比如让学生来完成用公式输入比较复杂的计算,如对很多单元格进行求和或平均。因为使用公式需要输入众多单元格的名称,从而引发思考: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然后引导出使用函数。

3.对函数参数一般情况下电脑会自动进行选择,但这个区域不一定是正确的,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查看。

4.修改函数时,一般可以地址栏中编辑栏中修改。特别注意在修改参数时,注意观察引用单元格中会出现虚线框,鼠标不要在其他单元格中乱点。

阅读材料常用函数简介

目标:

1.了解常用函数的函数名、作用及参数的要求。

2.记住一些函数。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案例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掌握“关键字”和“分类”两种方法搜索网上文字和图片信息掌握下载文字和图片信息的方法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用“关键字”和“分类”法搜索信息难点是下载文字和图片信息 实施班级:初一(3)班全体学生 5.时间:2003年5月25日(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 6.地点:学校机房 7.执教者:卢志红 二、背景 从教学思想方面来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使信息技术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教学不再是单纯的学科教学,而应该也需要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的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式学习,小组指导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经过广泛检验证明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如何将这些方法有效而不是流于形式地应用于具体课堂教学,这一点我一直在思考。从学生一头来说,自从学习了浏览网页等内容之后,他们上课和上网的积极性很高,偶有教学内容和上网无关时,必定要向老师询问得一清二楚;但这种积极性后面也隐藏着不好的苗头,学生们对网上游戏、网上聊天也很好奇,常常是老师一不留神,他们就大胆越池,如何因势利导将他们的好奇性和积极性引导到学习上来,这一点我同样在思考。 促使我有这种新教法尝试的想法最直接的原因是学校课改开课任务。我做了以下尝试:课前由学生根据兴趣确立搜索信息的主题(将他们上网热情引导到学习上来);并根据主题自己组成学习小组(便于小组指导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和小组之间的竞争学习);课堂学习也主要利用教师自己做的WEBQUEST课件由学生自学(自主探究学习);评价的方式采取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整堂课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为主,教师充当教学组织者、学习辅助者的角色。 三、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对学生:“同学们,你们对网络上的哪些信息最感兴趣?下一堂课我们学习网上获取信息,课前同学们可以根据兴趣确立要获取信息的主题,并根据主题自己组成小组,下一堂课你们的座位可以根据小组来坐,我们要来个比赛,看看哪一个小组找的资料最多,最好。”“好——”学生哗然。(学生已有自己定组的经验,所以这一点无须教师过多干预。)教师:做WEBQUEST课件,并将其放在教师机上,将属性设为共享。 2.教师组织教学,学生明确任务教师询问学生的搜索信息的主题,并将它们公布于黑板:追星一族、恐龙、非典、FLASH动画、奇闻异事、新闻并简单检查学生的坐位情况教师告学生:“各个小组都非常想从网上获取以上信息,那如何获取呢?这节课请同学们自学,如何自学,这里有一个课件,它会教你,但你必须认真阅读才行。”教师演示课件的位置:“网上邻居——TEACHER——教你上网获取信息”教师演示打开课件的方法:双击INDEX图标。教师介绍课件的使用方法:“这是一个用网页来做的课件,目的是教你上网获取信息,使用方法和同学们在网上浏览网站的方法是一样的,课件的内容包括‘首页’、‘引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结论’,‘任务’是我们的学习目标,‘过程’教你如何操作,‘结论’教你如何递交作业,等等”。 3.学生学习课件,开始搜索信息,教师有针对的选择教学学生开始前顾后盼,想尽快地知道获取信息的方法,但很快安静下来,认真阅读各个网页。教师估计学生看得差不多了,

吉林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册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册教学设计(全册) 山东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册教学设计(全册),此为本人多年备课精心整理后的成果。我还会上传其他年级的信息技术全册教学设计,敬请关注。 XXXX-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 信息技术备课 年级:七年级 姓名:XXX 单位: 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三、教学方法: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四、教具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五、课型:新授课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 教室里的板书,挂图?? 图书馆里的书报?? 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https://www.doczj.com/doc/c517095574.html,/doc/1396e03b3c1ec5da51e2700f.html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

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教案 肖翔球 星源实验小学 课题:机房常规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和熟悉机房上机纪律; 2、情感:培养学生爱护计算机等设备的习惯,正确使用计算机; 3、能力:掌握计算机保护方法,正确使用计算机 二、教学重点:使用计算机时的安全和准则。 三、教学难点:计算机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利用游戏模式,引导学生学习 五、教学准备:教室常规课准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要讲究规矩、讲究秩序、讲究纪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有校规校纪,我们的计算机机房,同样也有机房纪律,计算机机房不同于普通教室,到处都是电缆,不按规定操作,有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关系到我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本学期的第一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机房的纪律,只有人人都遵守纪律,我们的上机课才能有序进行,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充分时间来进行操作练习,快速提高计算机的操作水平。二、新授: 我们的机房纪律有以下几条,现在已经通过电脑课件出示到大屏幕上,我们来逐条学习一下。 课件出示机房纪律: 1.上机时要求带齐学习用具,在教师指导下安静、认真地上机,不得喧哗吵闹,更不准随意走动。 ?2.不得随意进出机房,预备铃响后(正式上课前2分钟)方可进入机房并严格按教师指定的机位就坐。 ?? 3.爱护机房卫生,雨具、仪器等不得带入机房,不得乱扔果皮、纸屑等,实习用纸学生要自行带走。

?? 4.爱护室内一切公共设施,不得在桌椅上乱刻乱画,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5.开机时如发现微机故障,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等待重新安排和调整机位;如果发现故障而未及时上报的,涉及到的一切责任由该生负责。 6.爱护室内电器设备,不准随意改变设备的配置,键盘应轻敲,开机、关机和操作都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擅动设施,即使是耳机等简单设备也必须在当值教师的授意与监督下方可拆卸与安装。 7.注意用电安全。使用中发现用电安全方面的问题,应及时切断电源,报告老师。 8.严禁随意安装、删除、卸载机器内已经安装的各种软件;严禁上机时间不按指导老师要求操作;严禁上机时打游戏、上网聊天、浏览有不健康内容的网站; 9.凡因操作不当或故意违规操作造成硬件损坏,除照价赔偿外,视情节轻重核收维修费用并给予相应处分。 10.从下课到离开电脑机房,同学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退出所有程序,正常关机。 ②摆好椅子,放好鼠标键盘。 ③排队离开教室。 11.违犯上述规定且不听教育劝导者,取消上机资格,并由学校按校规进行处理。 三、小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后所有的上机课,都要严格按照机房纪律来

48篇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分析

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分析例谈 一、什么是教育案例分析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学习者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往往是一个故事、一个事例或一个事件),通过学习者独立分析或相互讨论,来提高学习者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市一位青年教师曾写过一篇《走近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其中写到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让一个男生上讲台朗读,结果这位略有口吃的同学遭到了哄笑。 台下的同学们紧紧注视着他,课堂里死寂一片。沉默中,我突然从后悔自责中省悟:初为人师的我不是也有过临场时的恐惧和冷场时手足无措的尴尬吗?然而是自信战胜了这一切。有时候,一次小小的成功能够激活一个人在的巨大的自信,可一次难忘的失败也往往可以摧毁一个人仅有的一点自信。眼前的这一个男孩难道会陷入后一种情形吗?不,绝不能。我终于微笑着开口了:“既然他不太习惯在众目睽睽之下说话,那索性我们大家都趴在桌上,不看,只用耳朵听吧!”我带头走到教室后,背对讲台站定,同学们也纷纷趴下头来。终于,我的背后传来了轻巧的羞怯的声音。那的确是篇好作文,写的是他和父亲间的故事。因为动情的缘故,我听到他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停顿也不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声情并茂了,我知道他已渐渐进入了状态,涌上心头的阵阵窃喜使我禁不住悄悄回头看看他。我竟然发现台下早已经有不少同学抬起头,默默地赞许地注视着他。朗读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仅仅是给予这篇作文的。(案例分析并不注重“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更注重学习者的思考与分析过程。) 二、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师教育理论学习 案例是学校问题解决的源泉。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向全党提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针对当前教育理论界风行的"浅入浅出"、急功利近,"深入深出"、食洋不犯"浅入深出"、故弄玄虚,以及刻意包装、虚假宣传、浮躁肤浅的不良风气,课题组鲜明地提出,要"深入浅出",返朴归真,坚持深入学校实际,研究现实问题,脚踏实地做学问。 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案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案例是教育理论的故乡。 案例是教师独特的话语系统。本研究从数千个案例中辑录了60个案例,选自28所实验学校、两所幼儿园。表述的风格不同,案例的写法各异,焕发出每所学校独特的个性色彩。但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不同角度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基础学校在改革发展进程中,观念的变革,实践的探索,理性的思考,前进的足迹,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中国特色。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是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重要容,是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与教育理论学习关系非常密切:过分偏重教育原理(原则、观念),难免空泛;过分依赖教学经验(技能技巧),易致盲目。以案例为基础的探讨恰好可以弥补这两者的缺失。案例研究分析的是真实教学情境下,面对不确定的、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教师所作的决策判断或两难困惑,从而促进教师实践的反思和默会的智慧。 教育理论是教学案例分析的基础,教学案例分析是教育理论学习的重要补充以及具体运用。(与纯理论学习相比,两者的侧重点存在不同:①目的不同。纯理论学习主要目的在于系统地掌握教育原理、原则、方法等,教育教学案例分析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的教育理论运用能力②方式不同。纯理论学习采取的是“理解—接受”的学习方式,而案例分析采取的是“理解—运用”的学习方式。)一个典型的案例可以生动形象的诠释一个教育观念,

初中七年级初一信息技术上下册全册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上学期使用)

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 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 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 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点,知道人们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增强信息意识。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并进行实践。 二、精讲: 1、信息:人们通常把数据图片、文字、影像等在载体中传递,叫着信息。 2、信息的获取: 人们主要用眼及其它感官来获取信息。 3、信息的处理: 人工处理 机器处理:主要是指用计算机处理。 4、信息社会: 三、小结: 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处理方法 四、学生练习: 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 第2课时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 1、通信技术的应用 2、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3、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

科学处理 数据处理 实时控制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教学 办公自动化 人工智能 多媒体应用 网络应用 三、小结: 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 四、练习: 什么是信息技术?它由那些技术组成? 什么是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那些领域? 第3课时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目的:了解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及板书: 1、计算机的KCB-300发展历程 2、通信技术的发展 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小型化 网络化 4、生物计算机 三、小结: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四、练习:

1、计算机发展经历了那几代? 2、计算机向什么方向发展? 3、我国计算机发展的情况怎样? 第4课时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教学内容: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教学目的: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2、引导学生遵守网络上的道德规范以及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与方法。 3、教育学生养成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病毒的几个特征。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难点: 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一定都生过病,人为什么么会生病,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感染了病毒。不但人体会感染病毒,电脑也会感染病毒。计算机病毒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各类媒体对计算机病毒的报道越来越多。同学们一定听说过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会给计算机带来很多危害,下面我们请同学来交流一下你们听说过的病毒以及病毒会给计算机带来一些什么危害。 (请同学交流) 二.新授: (一)信息安全 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其实啊,电脑病毒也是一种程序,就像“写字板”“画图”一样,不过“写字板”“画图”可以帮助我们做事情,而电脑病毒只会给我们的电脑搞破坏。 刚刚同学们讲了很多病毒以及它们的危害,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电脑病毒的特征: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学 案例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作者:郑立娟(高中信息技术赤峰信息技术二班)评论数/浏览数:1/437发表日期:2011-07-0811:30:49 壹、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获取的壹般过程;掌握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存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2、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讲述亲历,共同体验信息获取的过程、经历、经验,教师于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作壹定的总结。 3、情感态度和价值:用切合实际的亲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获取信息的关联内容,且教育学生信息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到”。 二、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二章第壹节内容,是整本书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本册书奠定基础。本节内容的重点于于如何让学生灵活掌握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且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计划授课课时为1学时。 三、学生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壹年级的学生,他们大多数于上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信息技术基础》,且且很多同学家里也均有电脑,对于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操作的水平仍是能够的。且且本书的第壹章已经介绍过了关于信息的关联知识,

为本章节的学习也打下了壹定的基础,加上同学们对本章节内容又十分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的也很扎实,所以教师于授课过程中能够按照计划进行。 四、教学重点: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确定信息获取方案 五、教学难点:分析信息获取的壹般过程。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壹)情景引入,引发思考------杨叔子打猪草的故事。 教师活动:讲述“扬叔子年轻于咸宁‘劳动锻炼’插队劳动时,有壹天师傅要他去打猪菜,可他又不认识猪菜,那他又是如何识别猪菜从而出色、超额地完成了任务的呢?如果是需要你去完成这个任务,你又会怎么做?请俩名同桌同学组合成探究小组,于2分钟内给出壹个可能的答案”。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然后抽选三个小组进行课堂提问。答案分别为:(1)直接赶猪去吃猪菜通过现场观察。(2)从别人的口中得知。(3)从书本中认识猪菜。 教师活动:提问如果猪圈离猪菜地太远你会怎么调整?继续提问。 学生活动:回答无法采用第壹种方式,但可采用第2、3种方式。

初一年级信息技术全套教案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课 题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的过程。 3、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重、难点: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的处理过程及发展。 教法与教具: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学生介绍 自己了解 的计算机 人类已跨进21世纪,迎来了如火如荼的信息时代。现在我们如果经常看报纸,你注意到没有什么方面的新闻最多?学生:计算机。是的,计算机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掌握计算机是我们迫切的需要。那么谁能描述一下计算机?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屏幕 + 机箱。计算机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处理一些信息的,这就是要求我们了解的一门课程: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IT )。IT 是干什么的呢?它和人类社会有什么关系?以及我们现在计算机课为什么叫“信息技术”?计算机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的内容。 讲授新课:(板书)一、信息的含义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就有了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方式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今天人们生活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信息,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1991年1月的海湾战争,大家记忆犹新,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在高科技战争中,每一个军事行动 都离不开信息。在“爱国者”导弹与“飞毛腿”导弹 在对抗中,可以看到准确、快速处理信息的重要性。 多国部队用两颗“锁眼”式照相卫星,日夜不停地监 视远在4300公里外的伊拉克“飞毛腿”导弹的动态, 卫星每12秒钟就可以拍摄一张立体图像,只要“飞毛

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案例.pdf

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案例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爱莲说》 【教材分析】 1、《爱莲说》是人教新课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教学课时为1课时。 2、本单元的能力训练重点是: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并且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3、《爱莲说》是周敦颐的代表作,以莲喻人,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以莲花君子自勉,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作者高洁的情感和不随流俗的积极人生态度,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形象、生动、精美的语言特点,积累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2、在了解作者经历和《爱莲说》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揣摩文中描写莲花的文字,品味作者流露出的情感,了解文章运用的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二、 ????????????能力目标 1、能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能快速阅读拓展文章,在拓展文章的支持下深入理解《爱莲说》的深意。 2、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主动提出问题,提升发现问题、辨析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疏通文意、处理课文难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勇于面对生活、不随流俗的积极人生态度。 2、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欣赏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培养自己具有“莲”的品质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 1.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爱莲说》,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写法的基 础上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 2.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作者的高洁情怀,体味所描写的景 物与作者所抒发的“志”之间的关系。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北京昌平第四中学初二跨越式实验班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试验 班学习,基础知识扎实,课堂气氛活跃,能积极思考、主动质疑。2、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够结合课下注释,准确翻译浅显文言语句。 3.该班学生在参与北师大跨越式发展课题研究一年多后,都有一定的计算机 基础,能熟练在V-class平台的讨论组上打写作文 【教学策略】 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与小 组协作学习相结合为主。 【资源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Vclass平台、人教新课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专门为本课制作的网页课件。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 课时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 一、教学内容分析与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就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得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得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就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得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得习惯与自主学习得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得获取者就是刚刚升入初中得学生,按照人得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得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得认识,可以让她们从大量存在得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她们应该获得得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得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得各种信息,感受信息得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得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与学习得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得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得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得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得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就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您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瞧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得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得信息。……师:同学们举得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得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得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得身体内部得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就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必备工具,青少年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我们的课程改革 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学习方法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到教学中来,它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 理念, 强调课堂教学主题,体现课堂教学艺术的特色,为此我确立了"渐进性""灵活性"""原则,确立了"协作学习与个性 化学习相结合. 现在我说的这个案例是:第二册:“输入和修改文章”中的第四模块[查找和替换]这堂课非上机时间10分钟,上机操作时间25分钟,,组内互相找不足并讨论学习10分钟 1、将学生分组,将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搭配分在一组。 2、将要学习的内容用导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 案例实施过程: 将导学案发给学生。 教师讲解: 有时我们需要在一篇文章中查找一个字或一个词,或者把文章中多次出现得一个词或者 一段话,,换成另一个词或另一段更贴切的文字,当文章较长时,这是很麻烦的,可能找了 半天也没完全找出来,word提供了查找和替换功能,有了它,就可以很轻松的完成这类任 务。打开上一节输入的文章《送小龟回家》查找“喝酒”两个字。 第一步:将光标移到文章的开头。 第二步:单击菜单栏上的“编辑”,打开“编辑”菜单,再单击“查找” 第三步:在查找内容后面的文字框输入“喝酒” 第四步:单击查找下一处。 在查找与替换这堂课中,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也是在自己输入的文章 “送小龟回家”中跟随教师的讲解来一步一步的练习,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自己不会的问题和疑难问题,首先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询问老师.我发现学生理解的很快,心里非常的高兴。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同学站起来问: “老师,我能不能在查找与替换中只用替换而不用查找呢?” 我觉得这个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动了脑筋是一个很好 的事情,就鼓励他试一试,他很高兴的自己做了一遍,然后

全新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

全新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 集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认识 Word 执行时间:2012年____月____日星期___ 总序第____个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Word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2.使学生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 3.使学生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 4.使学生掌握在Word中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输入汉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键盘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1.Word字处理软件的用途和功能。 2.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方法。 【教学难点】保存文档的方法。 【教学方法】演示法、自学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网络教室。2.教师准备好的文字素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教师展示用Word编辑的板报、日记、作文等样例,由此导入课题。 二、新课 1.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你认为Word有哪些功能Word具有对文章进行编辑、修饰、排版、打印等功能。 2.启动Word 教师演示启动Word的两种方法: (1)“开始”按钮;(2)快捷方式图标。 3.认识Word窗口 教师提出要求:自学Word窗口的组成,完成书中第95页练习1(写出Word窗口中各部分的名称)。 4.新建Word文档 自学新建文档的两种方法。自学后要求学生小结新建文档的方法。

(1)使用菜单。(2)使用工具栏按钮。 5.输入文字 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按一下回车键,表示一个自然段的结束。 6.保存文档 教师布置任务:以“日记”为文件名将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 新建一个文档,重新输入一篇文章,然后仍以“日记”为文件名将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会出现什么情况 (3)Word文件的默认类型是什么 7.退出Word 如果退出Word,当前编辑的文章没有保存会出现什么情况怎样处理 三、课堂练习 启动Word,要求将练习3以“笑脸病毒”为文件名保存文件。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小结,强调:①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按一下回车键,在该段后会产生一个回车符,表示一个自然段的结束;②Word文件的默认类型是“DOC”;③Word中所有操作,通常都可以通过菜单中的选项实现,工具按钮可简化操作。 五、布置作业用Word写一篇日记。 【板书】 认识Word 一、Word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二、启动Word 三、认识Word窗口 四、新建Word文档 方法一:“文件”/“新建”/空白文档/“确定”。 方法二:使用“新建”工具按钮。 五、输入文字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再按回车键,表示一个自然段结束。 六、保存文档 1.保存文档 方法一:“文件”/“保存”/输入文件名/“确定”。 方法二:使用“保存”工具按钮。 2.另存文档 七、退出Word 【教学后记】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精选文档)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信息技术基础知 识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哪些是信息处理的工具. 建议1课时。 重点:哪些是信息、信息处理工具。 本课的学习应该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主,增强学生获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处理的意识,通过大量的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和信息处理的实例以及学生参与的看、听、说、摸等方式,对信息和信息处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实物演示、挂图展示、观看录像片、用计算机演示等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主体参与的形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现实生活中人们用来接受、处理、发布信息的工具很多,有电视机、电话机、传真机、报纸、信函、计算机等,除了在教学中让学生知道这些信息处理工具外,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来展示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巨大作用,从而提高同学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利用计算机这个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来处理信息打好基

础。...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要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计算机已经在我们的身边,时刻为我们提供服务。...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了解一点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等基本常识,应该从实践和理论这两个角度来讲。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即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这台计算机总共使用了18000多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重量达30多吨,占地180平方米,耗电150千瓦,其运算速度为每秒钟5000次。...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虽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十分庞大,性能也不是很高,但是它却奠定了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自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电子计算机以异常迅猛的速度发展.电子计算机从诞生到现在大致上经历了四代:...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开始于1946年,结构上以中央处理机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开始于1958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应用领域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制作电脑小报 - 一、背景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基本掌握了 Word2000的基本操作技能:文稿的编辑、文字与段落的设计、艺术字与图片的插入、表格的输入、对象框、页面设置等。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没有真正地把信息技术知识和所掌握的关于Word操作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故组织该项活动旨在让学生在电子报制作的过程中去发现Word操作中还存在的问题,以期进一步学习;同时,能够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于实践问题的解决与表达,做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知识的整合。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所涉及的是集成办公软件Word操作的内容。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制作Word文档,还要学会制作电脑报,通过制作电子报刊更好地掌握Word文档的制作,并能利用电子报形式来表达思想或信息。 本节课拟达到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领域】 (1)能综合运用Word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创作一份电子报。 (2)学会设计电子报。 (3)学会评价电子报。 (4)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整理以及呈现交流。 【感情领域】

学会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发展领域】 (1)掌握协作学习的技巧,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 (2)学会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3)学会在学习中反思、总结,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更高水平上获得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子报的设计与设计思想的体现(制作); 难点:对电子报的评价 四、教学策略(解决的方法) 1、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从第一学期开始,教学中即要求学生组成了2人的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小组内成员较为熟悉,并逐渐适应协作学习,但协作学习的技巧、与他人的沟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时监控学生的协作学习情况,并组织成果交流会,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使小组的协作学习走向成熟。 2、以“任务驱动式”为教学原则,确定协作学习的内容 围绕“电子报制作”任务把各教学目标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协作 学习。学生通过协作,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3、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1) 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目标是完成电脑报的设计和 制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框架设计、操作上的制作困难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必备工具,青少年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我们的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学习方法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到教学中来,它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 强调课堂教学主题,体现课堂教学艺术的特色,为此我确立了"渐进性""灵活性"原则,确立了"协作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现在我说的这个案例是:信息技术初中版第一册第三章中的《查找和替换》。 这堂课非上机时间10分钟,上机操作时间25分钟,,组内互相找不足并讨论学习10分钟 1、将学生分组,将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搭配分在一组。 2、将要学习的内容用导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 案例实施过程: 将教学任务和任务要求以电子稿的方式发给学生。 教师讲解: 有时我们需要在一篇文章中查找一个字或一个词,或者把文章中多次出现得一个词或者一段话,,换成另一个词或另一段更贴切的文字,当文章较长时,这是很麻烦的,可能找了半天也没完全找出来,word提供了查找和替换功能,有了它,就可以很轻松的完成这类任务。 打开上一节输入的文章《送小龟回家》查找“喝酒”两个字。 第一步:将光标移到文章的开头。 第二步:单击菜单栏上的“编辑”,打开“编辑”菜单,再单击“查找” 第三步:在查找内容后面的文字框输入“喝酒” 第四步:单击查找下一处。 在查找与替换这堂课中,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也是在自己输入的文章“送小龟回家”中跟随教师的讲解来一步一步的练习,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自己不会的问题和疑难问题,首先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询问老师。我发现学生理解的很快,心里非常的高兴。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同学站起来问:“老师,我能不能在查找与替换中只用替换而不用查找呢?”我觉得这个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动了脑筋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就鼓励他试一试,他很高兴的自己做了一遍,然后告诉我说可以,我表扬了他,让所有的同学都用一下他的做法,同学们都肯定了他。他看起来更有劲头了。 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会在操作中发现很多的问题,这时候,教师要及时的鼓励他,让他自己多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他学习的动力和信心,让他在动手和老师的鼓励中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量,同时也鼓励了其他同学,让他们有了前进的力量,有了学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第四章数据统计与分析 课时十七第一节数据收集与录入 一、教学目的: 1.了解Excel的功能和特点。 2.了解Excel中工作簿、工作表、活动单元格等有关概念。 3.掌握工作簿的建立、保存和打开等操作。 4.掌握输入和修改数据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实践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 输入和修改数据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某种工具进行统计。在Office2003中,Excel电子表格软件可以方便地对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学习成绩,人口,,运动会奖牌统计等等。 教师展示“2006年第十五届多哈亚运会”相关信息表格。请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图中各国代表团所得的奖牌总数进行排序,美化,做成右边漂亮的表格。 2、介绍Excel窗口界面 Excel它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能进行数据的输入、计算和输出,能够用形象化的图表来表示数据,有强大的数据计算和分析处理功能,能实现数据筛选、排序、数据查询和分类汇总等统计工作,其工作簿共享功能使多个用户能同时处理同一个工作簿。Excel是迄今为止功能最强的电子表格软件。 特点:操作简易、处理功能强大。 教师可以个人信息资料表格为例,分析Excel窗口,请学生先观察分析,并与Word的软件界面进行对比,找到窗口组成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此处要强调活动单元格、单元格地址、工作区、工作表、工作簿等概念,介绍Excel中的“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编辑栏”、“工作表标签栏”等窗口组成情况。 3、学生实践建立通讯录 (1)启动Excel让同学们回忆以前Word软件是如何启动的,再进行尝试: ①双击桌面上的“快捷方式”图标。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分析 店塔第一小学乔琪 [案例主题]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我们无法预见。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生成性课堂具有不可预定性,其随机性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生成性问题。德国教育家克拉夫基认为“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课堂教学是否能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灵活的行动,调动学生最大的积极性,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以为发展他们的自觉能力作出贡献——即使是有限的贡献。” [背景材料] 本课是根据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和第十三课的教学目标借以编写成语故事小报为内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从已有素材中选择需要的资料制作一份由几个成语小故事组成的图文并茂的单页小报。该校学生从三年级就开始上信息技术课,一人一机,学生操作水平较熟练。所以在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借班上课的实际原因,我把教材处理成两节课的教学并作一节课上,并相应改了教学重难点。由于时间原因,正式开课前没有在该校其他班级试教过,所以有可能在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上有偏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艺术字和图片的插入与格式设置的基本方法; 设置好标题和正文的字体、字号和字形。 技能目标:能把不同的word文档中的内容复制到自己的word文件中去。 为每一个故事插入一张相配套的图片并调整好文字环绕方式、位置和大小; 为小报插入一个艺术字报头“成语故事”并调整好大小和位置;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我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喜欢成语故事,喜欢成语。 【教学重点】: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及简评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及简评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美化文档”的第一小节。“美化文档”这节课的内容处于文章的修改与打印之间,是经过努力之后最终决定能否获得一篇精美文档的关键,是对文本录入之后的艺术加工,是最能够培养和体现学生审美观点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内容,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将会带给学生非常大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本节是这一内容的开篇,它一方面将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体会到美化文档的着手点及基本思路,在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各种字体、字号、字形和字色以及掌握改变字体、字号、字形和字色的方法;认识文字的特殊修饰效果,掌握其设置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注重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观察、分析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各种字体、字号、字形、字色和特殊效果以及设置文字格式的具体方法。教学难点: 合理地对文档的文字格式进行修饰,使之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 四、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以操作为手段,以发现为宗旨,以感悟为目的。 五、教学方法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他们的认知水平,本节课采用以任务驱动法为主,以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演示和指导,控制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上机练习,结合“任务”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六、课型 新授课 七、教学资源 1、自制PowerPoint演示课件。 2、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 3、联想“传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初中七年级初一信息技术上下册全册教案下载

初中七年级初一信息技术上下册全册教案下载 教学计划 新年过,新的学期又来临,为使今后工作做得更好些,在教育教学中取得更大的成绩,特对本期教育教学工作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总的奋斗目标: 通过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新特”理论,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讲文明、守纪律的”四有新人”;同时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觉性,下定决心为四化建设学好科技文化知识和各项本领,学习实用科学技术,为顺利进入20世纪取得通行证而努力学好电脑知识。 二.具体措施: (1)狠抓学生的思想教育。从思想教育入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从而树立浓厚的学风,为搞好教育工作铺平道路。 (2)认真坚持教学”六认真”。从深钻教材入手,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从而使备课能指导教学,在课堂讲授中得心应手;同时,认真讲课,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素;还有要加强作业批和单元考查考核的力度。做到作业全批全,每单元组织考试,并认真批改、评讲。 (3)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对好的、差的,分层对待,以适应普九教育的需要,使每个学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从而使总体水平和整体成绩。 (4)加强教师的自修,特别是教育教学方法艺术上的进修,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艺术水平,啬教学中的趣味性乐趣性,寓教于乐,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5).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让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练习,真正做到精讲多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