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信息技术课《美化网页》精品教学案例

初中信息技术课《美化网页》精品教学案例

初中信息技术课《美化网页》精品教学案例
初中信息技术课《美化网页》精品教学案例

新课标初中信息技术课《美化网页》精品教学案例一、概述

本课是初中《信息技术》模块四第第三节《美化网页》课时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制作简单网页的基本方法,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网页中共享边框、导航栏的设置和主题的应用。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操作)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对学生而言,他们只学会了计算机的操作,而对信息素养并没有得到提高。因此,本着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意示、创新能力的培养,以综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的,笔者在教学时将本课中原来让“做中学”的方式改为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起到引导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学会简单的对网页进行美化的方法。

2.技能目标:

(1)掌握美化网页的几种操作方法;(2)能够应用主题,来改变网页的整体布局;(3)能够灵活地对几种操作方法进行综合运用。3.情感目标:(1)通过师生协作和学生互相配合,培养学生合作团结的精神;(2)培养学生热爱美的情感,激发学生表现美的欲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从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他们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事物感知较强,正处在

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自己观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学生讨论和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体验学习。

在讲此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网页,并且已对网页进行简单的修饰,这为学生进一步对美化网页作好了充分准备。基于以上学生情况的分析,笔者对教学过程大胆采用让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教学思路进行设计。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讲此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网页,并且已对网页进行简单的修饰,这为学生进一步对美化网页作好了充分准备。基于以上学生情况的分析,笔者对教学过程大胆采用让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教学思路进行设计。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本课中笔者利用科教2000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展示学生制作的各式各样的网页,同时也用简单的幻灯片制作一些简单的页面,以此来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学习任务,以便学生有目标的去学习和练习。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生讨论──导出教学目标

师:(利用科教2000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选择几个观看)请同学们将你们所制作的网页打开,说说谁的网页最漂亮。漂亮在什么地方?(学生讨论)有的说某个同学网页中的文字好看,也有的说某个同学的网页中的图片漂亮,还有的说某个同学的网页底色好看等等。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出某个网页的某一点好看,没有完全是自己认为最漂亮的一个,那么,今天,就让我们用计算机做出一个自己认为最漂亮一个网页好吗?

生:好!

师: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分别展示已经进行美化了的《美丽家乡1》和当前还没有进行美化的《美丽家乡2》两个网页。谁说说这两个网页哪一个更漂亮,它们的区别在哪儿?

生:“美丽家乡2”更漂亮。

师:那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要想让网页最漂亮到底要对网页做那些修饰呢?

(学生讨论)有的说要加链接栏,也有的说要添加共享边框,还有的说要对网页进行底色的设置。

师:(小结)利用幻灯片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怎样给网页添加导航与共享边框,来使网页更美观、更具有个性化;(2)如何进行主题的应用来改变网页的整体布局。

(解析:通过学生讨论对老师所展示的学生网页,进而加深对网页的认识,也明白本课的教学目标。由于采用讨论这一形式也能更好地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课讲授

教师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演示

1、插入链接栏导航

教师演示:单击“插入”→“导航”→“插入Web组件”→“选择相应设置”→“下一步”→“选择相应设置”→“完成”(让学生知道插入链接栏导航的方法)

师:出示学习任务:(展示网页)请同学们插入如教师所示的链接栏。生:学生自主探究练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初步掌握导航栏的添加,并为后面的共享边框的设置作准备)

师: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操作的情况,进行个别学生指导。对做的好的给予肯定和赞扬。

生:请个别学生示范操作。

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对“导航栏”属性通话框中的各个“选项”逐个进行研究、总结、掌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解析:“插入链接栏导航”是本节教学重难点,通过老师的演示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进行自主探究,最终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完成了教学目标,也更好地提高了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让学生带着任务直接去学习,这样使学生自主学习得到的体现,也有利于教师对个别学生加以指导,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