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2022年中国旅行社产业转移机会与策略建议分析报告

2016-2022年中国旅行社产业转移机会与策略建议分析报告

2016-2022年中国旅行社产业转移机会与策略建议分析报告
2016-2022年中国旅行社产业转移机会与策略建议分析报告

2016-2022年中国旅行社产业转移机会与策略建议分析报告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为投资者提供依据

2016-2022年中国旅行社产业转移机会与策略建议分析报告

?出版日期:2015年

?报告价格:印刷版:RMB 7000 电子版:RMB 7200 印刷版+电子版:RMB 7500 报告目录

前言

中国旅行社最初分为:一类社、二类社、三类社;分管于:国际旅游局和各地旅游局;

在2000年以后国家旅游局不再具体管理旅行社的事务,全交由当地的旅游局;旅行社又在2000年以后分为:国内社、国际社(国际社又分为有出境权和无出境权两种);

目前国内各地的旅行社从业务上又分为:组团社、办事处(也可以称为:批发商、分销商、代理商、同行)、地接社;

组团社:是指在出发地并与客人签订旅游合同的旅行社;

地接社:是指旅游目的地接待出发地组团社游客的旅行社;

办事处:是指地接社设在出发地城市的办事机构或者代理,此类办事机构并没有经营权不合法;

当然还有一些俱乐部及不合法的旅游机构,他们更没有相关的资质。

本旅行社行业研究报告共十六章是智研数据中心咨询公司的研究成果,通过文字、图表向您详尽描述您所处的行业形势,为您提供详尽的内容。智研咨询在其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基础上建立起了完善的产业研究体系,一整套的产业研究方法一直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旅行社行业研究报告是2014-2015年度,目前国内最全面、研究最为深入、数据资源最为强大的研究报告产品,为您的投资带来极大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智研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知识产权局、智研数据中心提供的最新行业运行数据为基础,验证于与我们建立联系的全国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组织的权威统计资料。

报告揭示了旅行社行业市场潜在需求与市场机会,报告对旅行社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并分析了旅行社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章旅游行业发展分析 1

第一节2014-2015年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

一、2014年中国旅游发展总体情况 1

二、2015年旅游收入目标及国家旅游局确定工作重点 4

三、2015旅游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5

四、2015年中国旅游发展热点预测7

第二节2016-2022年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预测9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乐观9

二、我国旅游发展大趋势分析11

第二章旅行社行业发展分析14

第一节2014年我国旅行社运行分析14

一、2014年第一、二季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情况14

二、2014年第三季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情况33

三、2014年第四季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情况42

第二节2015年我国旅行社运行分析51

一、填报情况51

二、国内、入境、出境旅游三大市场情况52

三、分地区三大市场总体情况56

第三节中国旅行社业在竞争市场下的开放分析61

一、旅行社业的行业评价61

二、旅行社行业亟待升级62

三、旅行社行业的发展目标62

四、旅行社业发展的工作配置64

第四节中国旅行社业集中度变迁分析66

一、中国旅行社业集中度问题的由来66

二、中国旅行社业集中度变迁的历史66

三、中国旅行社业集中度变迁的影响因素71

第二部分主要市场分析

第三章假期旅游市场分析75

第一节2014年假期旅游市场分析75

一、2014年春节黄金周发展情况75

二、2014年暑期旅游特点分析75

三、2014年“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分析76

第二节2015年春节黄金周旅游业市场发展情况分析77

一、2015年中国春节黄金周市场情况77

二、2015年“五一”小长假旅游业市场情况78

第三节加快推动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思考79

一、新的休假制度实行的预示79

二、新的休假制度实施后出现的新情况80

三、加快我国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重点81

第四章国内旅游及出入境旅游市场分析83

第一节2014-2015年国内旅游市场分析83

一、2014年国内旅游市场分析83

二、2015年国内旅游市场分析83

三、2015年国内游前景预测84

第二节2014-2015年入境旅游市场分析85

一、2014年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运行分析85

二、2015年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运行分析98

三、2015年中国入境游游客满意度分析99

四、2015年我国入境游接待量年均增长情况预测100

第三节2014-2015年出境旅游市场分析100

一、2014年出境旅游市场分析100

二、2014年出境旅游市场六大特征101

三、2015年中国出境游市场趋势看好102

四、2015年合资旅行社带来的出境游市场变局103

五、2015年我国居民出境旅游花费预测104

第五章散客旅游与组团旅游的比较分析106

第一节旅游散客市场状况分析106

一、散客旅游的定义106

二、散客旅游兴起的原因106

三、我国散客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107

四、中国散客旅游的发展趋势110

五、我国旅行社在散客旅游市场开发中的角色转变111 第二节组团旅游113

一、组团旅游与个人旅游的差异化分析113

二、组团旅游开发的意义分析114

第三节我国旅游业应对“散客时代”的策略114

一、制约散客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114

二、应对“散客时代”的策略116

第六章特色旅游市场分析118

第一节商务旅游118

一、商务旅游的定义及特征118

二、商务旅游客人的消费特征119

三、发展商务旅游的经济、社会意义120

四、我国商务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策略121

五、高端商务旅游是未来黄金产业122

第二节会展旅游123

一、我国会展旅游业发展现状123

二、我国会展旅游业的主要问题126

三、我国会展旅游发展对策分析129

四、我国会展旅游业的发展趋势130

五、旅行社如何开发会展旅游策略分析132

第三节城市旅游137

一、中国城市旅游整体发展情况137

二、中国城市旅游发展中存在的误区与现象137

三、城市旅游广阔的发展空间138

四、我国城市旅游发展的势态140

五、城市旅游竞争力分析142

六、2008中国最适合发展旅游业的城市146

第四节工业旅游148

一、工业旅游的由来及特点148

二、我国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154

三、推进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意义和作用156

四、发展工业旅游策略157

第五节生态旅游161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161

二、中国生态旅游实践中问题成因剖析162

三、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未来164

四、生态旅游的兴起165

五、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166

六、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之路的探索168

七、关于建立我国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的思考171

八、国家旅游局将09年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179 第六节我国红色旅游市场发展179

一、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原则179

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180

三、2015年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情况182

四、我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打造情况184

五、2015年中国红色旅游综合收入预测185

第七节在线旅游市场发展分析186

一、2015年在线旅游市场发展情况186

二、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预测187

三、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竞争趋势187

四、2015年融资潮下在线旅游商发展对策188

第七章自驾游市场分析189

第一节我国自驾游市场概况189

一、我国自驾游兴起的原因189

二、我国自驾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瓶颈192

三、我国自驾游健康发展的条件193

四、旅行社瞄准自驾游市场193

第二节自驾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196

一、自驾游的发展前景分析196

二、自驾游搅热旅游市场197

三、自驾游产业化发展分析198

四、自驾车旅游绿色营销策略200

第三节自驾游市场需求预测202

一、游前咨询俱乐部202

二、改装保养店202

三、汽车旅馆等沿线服务203

四、自驾游景区开发和景区服务203

五、救援203

六、异地租车204

第三部分产品开发、运用及企业分析

第八章旅游资源开发分析205

第一节中国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分析205

一、开发农民旅游市场的可行性分析205

二、农民旅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05

三、中国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对策研究206

第二节中国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分析208

一、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可行性208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征209

三、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210

第三节中国老年旅游市场开发分析213

一、人口老龄化给中国旅游业带来的契机213

二、我国老年旅游的现状及特点217

三、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219

第四节女性旅游消费者旅游市场开发223

一、女性消费旅游产品的内涵223

二、女性旅游消费者的类型及营销策略的建议224

三、女性消费者的旅游营销启示226

第九章旅游商品开发228

第一节我国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分析228

一、旅游商品开发生产的现状及问题228

二、发展旅游商品的潜力与趋势228

三、努力为旅游商品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229

四、旅游商品开发要依据消费者心理229

第二节我国旅游商品发展前景分析230

一、设计要精美也要实用230

二、制造要有名品还需名牌231

三、市场要讲策略更讲秩序231

第三节我国旅游工艺品的设计与市场开发232

一、充分开发旅游工艺品的意义232

二、我国旅游工艺品市场存在的问题234

三、提高设计品位及促进市场开发235

第十章电子商务在旅行社中的运用分析238

第一节旅游业与电子商务运用发展分析238

一、中国旅游业与电子商务结合是必然的趋势238

二、电子商务在中国旅游业的应用240

三、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244

四、发展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途径245

五、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状况248

第二节旅行社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关系营销252

一、旅行社电子商务的定义及其分析252

二、在旅行社电子商务中开展关系营销的必要性254

三、旅行社如何在电子商务中开展关系营销255

第三节旅行社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257

一、信息技术应用基础257

二、中国旅行社信息技术应用现状258

三、中国旅行社信息技术应用前景分析259

第十一章重点旅游企业分析264

第一节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264

一、企业介绍264

二、2015年企业经营情况分析264

三、2015公司最新发展动态及策略分析264

四、企业具有的优劣势分析266

五、“十二五”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建议266

第二节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267

一、企业介绍267

二、2015年企业经营情况分析268

三、公司最新发展动态及策略分析269

四、“十二五”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建议269 第三节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69

一、公司概况269

二、2014-2015年公司经营状况270

三、2014-2015年公司财务分析274

四、2015年公司发展展望及策略280

第四节深圳华侨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82

一、公司概况282

二、2014-2015年公司经营状况283

三、2014-2015年公司财务分析285

四、2015年公司发展展望及策略290

第五节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294

一、公司概况294

二、2014-2015年公司经营状况295

三、2014-2015年公司财务分析296

四、2015年公司发展展望及策略301

第六节北京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304

一、公司概况304

二、2014-2015年公司经营状况304

三、2014-2015年公司财务分析307

四、2015年公司发展展望及策略312

第七节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313

一、公司概况313

二、2014-2015年公司经营状况313

三、2014-2015年公司财务分析315

四、2015年公司发展展望及策略320

第八节上海锦江国际酒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326

一、公司概况326

二、2014-2015年公司经营状况327

三、2014-2015年公司财务分析329

四、2015年公司发展展望及策略335

第九节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338

一、公司概况338

二、2014-2015年公司经营状况338

三、2014-2015年公司财务分析339

四、2015年公司发展展望及策略344

第十节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348

一、公司概况348

二、2014-2015年公司经营状况348

三、2014-2015年公司财务分析349

四、2015年公司发展展望及策略355

第十一节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357

一、公司概况357

二、2014-2015年公司经营状况358

三、2014-2015年公司财务分析359

四、2015年公司发展展望及策略364

第十二节西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367

一、公司概况367

二、2014-2015年公司经营状况368

三、2014-2015年公司财务分析370

四、2015年公司发展展望及策略375

第四部分产业政策及趋势预测

第十二章旅游业的产业政策分析379

第一节中国旅游产业转型与旅游产业政策选择379

一、中国旅游产业转型背景分析379

二、旅游产业政策的特征380

三、旅游产业转型时期中国旅游产业政策选择382

四、2008年内地港澳资旅行社设立和经营规定384

五、“十二五”我国加大对旅游业政策支持384

第二节对我国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385

一、旅游产业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国家战略地位385

二、旅游产业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定位386

三、制定产业政策保障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386

第三节我国旅游业的政策环境387

一、我国假日旅游市场监管情况387

二、我国国家、省、地市三级旅游质监体系情况388

三、我国高尔夫旅游服务法规情况389

四、云南面向全国发行旅游护照情况389

五、对旅游业发展政策取向的思考389

第十三章2016-2022年我国旅游业预测及投资分析392 第一节“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预测392

一、“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面临的发展环境392

二、“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393

三、“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主要任务和目标394

第二节2016-2022年旅游市场发展趋势395

一、影响我国未来旅游的重大因素395

二、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猜想396

三、中国旅游市场发展总趋势396

四、2015年中国旅游市场发展预测397

五、2015年我国星级旅游饭店发展预测398

六、2020年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398

第三节2016-2022年旅游行业投资策略398

一、2016-2022年旅游酒店投资前景398

二、2016-2022年旅游景区业投资机会399

第五部分行业发展战略

第十四章旅行社的竞争和发展策略分析401

第一节新假日制度下旅游企业的营销对策401

一、新假日制度对旅游业的影响401

二、旧假日制度下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401

三、新假日制度下企业的营销对策402

第二节可持续旅游消费及其实现对策404

一、可持续旅游消费的内涵404

二、我国可持续旅游消费发展的现实环境404

三、我国可持续旅游消费的实现对策405

第三节竞争环境下的旅行社应对策略406

一、企业联盟是旅行社拓展功能的重要渠道407

二、产品提升是旅行社保持竞争力的根本保障407

三、市场渗透是旅行社保持客源的重要法宝407

四、网络营销是旅行社产品宣传的重要手段408

第四节旅行社应对网络旅游的挑战策略分析408

一、网络旅游的竞争优势408

二、旅行社的应对策略409

第五节旅行社应对市场竞争变革的策略410

一、我国旅行社市场竞争正处在变革当中410

二、旅行社应对竞争变革的策略411

第六节我国旅行社品牌战略的发展策略413

一、旅行社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413

二、旅行社品牌现状的SWOT分析414

三、旅行社在竞争中的应对策略分析415

第七节、我国旅行社信息化建设策略417

一、强化旅行社信息化建设意识417

二、加大旅行社信息化投资力度417

三、建设旅行社信息化部门417

四、旅行社业务流程重组与信息化同步418

五、旅行社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原则418

六、立足长远,采用适度超前技术419

第十五章旅行社集团化及资本运作分析420

第一节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目标模式分析420

一、我国旅行社业经营体系分析420

二、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目标模式422

第二节当前旅行社并购热分析424

一、当前旅行社并购存在的弊端424

二、并购动机多元化使旅行社并购目标不统一427 第三节我国旅行社集团化模式分析428

一、我国旅行社集团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428

二、旅行社集团化的模式428

第四节旅行社集团化战略431

一、旅行社集团化的特征分析431

二、我国旅行社集团化的战略432

第十六章旅游业国际化战略分析436

第一节我国旅行社国际化现状分析436

一、旅游业国际化是经济竞争的必然趋势436

二、中国旅游业正朝国际化迈进436

第二节我国旅行社国际化存在的问题437

一、中国旅行社三大特点437

二、旅行社主业单一同质化严重438

三、经营模式“粗放式”问题严重439

四、旅游产品传统阻碍发展439

第三节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旅游企业440

一、旅游强国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集团440

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集团441

三、对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旅游集团的建议444

第四节跨文化意识对我国旅游国际化的推动作用444

一、旅游与文化的关系444

二、国际旅游的跨文化属性445

三、我国旅游业的跨文化战略446

第五节旅游企业国际化进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447

一、旅游企业的国际化进程447

二、旅游企业国际化进程给我国的启示448

市场行业报告相关问题解答

1、客户

我司的行业报告主要是客户包括企业、风险投资机构、资金申请评审机构申请资金或融资者、学术讨论等需求。

2、报告内容

我司的行业报告内容充实,报告包括了行业产品定义、行业发展现状(产品产销量、产品生产技术等)、行业发展最新动态以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等。对购买者认识和投资该行业起到初级作用。

3、报告重点倾向

我司的行业报告重点倾向主要包括:行业相关数据、行业企业数据、行业市场相关数据等。报告侧重点略有差异,具体情况看报告结构目录。

4、我们的团队

我们的团队人员组成各高校的知名导师、行业高管的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市场调查人员。

我们的团队人员对客户需求定位精准,能抓住项目精华,以合适的文字图表和图形展示项目投资价值。对行业或具体产品的投资特性、市场规模、供求状况、行业竞争状况(结构与主要竞争企业)、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和论证,寻求规律、发展机会、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案、做大做强的对策等等。

我司研究员在信息、理念、创新思维上具有开拓性给客户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5、报告数据来源

我司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公司介绍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调研报告、行业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最专业的调研报告、行业咨询企业。拥有庞大的服务网点,公司高覆盖、高效率的服务获得多家公司和机构的认可。公司将以最专业的精神为您提供安全、经济、专业的服务。

公司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依托于各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国机械电子、电力家电、能源矿产、钢铁冶金、服装纺织、食品烟酒、医药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产、建材家具、轻工纸业、出版传媒、交通物流、IT通讯、零售服务等行业信息咨询、市场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经过智研咨询团队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采集、研究、加工、编辑、咨询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工业领域各行业信息咨询及市场研究、用户调查、数据采集等多项服务。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专项定制课题服务。服务对象涵盖机械、汽车、纺织、化工、轻工、冶金、建筑、建材、电力、医药等几十个行业。

A.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于2008年注册成立,是国内较早开展竞争情报、市场调研、产业研究及专项研究为主的调查研究机构之一,凭借其专业的研究团队,先进的研究技术在此领域一直处于绝对的优势和领先地位:a)拥有全国百万家企业基础数据库

b)全国各地分支网络和严格的调查控制流程,使我们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向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c)超过200多个研究项目的成功案例

d)研究领域覆盖能源、化工、机械、汽车、电子、医疗等诸多行业

e)典型客户包括巴斯夫、杜邦、阿克苏诺贝尔、强生、福特、联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B.智研咨询调研(行业研究)说明

a)行业研究部分智研咨询主要采用行业深度访谈和二手资料研究的方法:

b)通过对厂商、渠道、行业专家,用户进行深入访谈,对相关行业主要情况进行了解,并获得相应销售和市场等方面数据。

c)二手资料收集,对部分公开信息进行比较,参考用户调研数据,最终获得行业规模的数据。

d)智研科信具有获得一些非公开信息的渠道:

e)政府数据与信息

f)相关的经济数据

g)行业公开信息

h)企业年报、季报

i)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j)精深严密的数理统计分析

我们的服务领域

产业结构的变动

高三地理冲刺练三 产业结构的变动,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读2000~2011年中国城市群三大产业结构变动表格,回答23~25题。 2000~2011年中国城市群(部分)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单位:%) 城市群2000年2006年2011年 第一产业第二产 业 第三产 业 第一产 业 第二产 业 第三产 业 第一产 业 第二产 业 第三产 业 a 9.6 42.2 48.2 6.0 44.2 49.8 5.3 42.7 52.0 b 9.5 47.0 43.5 7.3 51.2 41.5 6.1 54.5 39.4 c 13.3 40.1 46.6 9.1 45.8 45.1 5.8 57.1 36.9 d 20.4 40.7 38.9 13.5 47.6 38.9 10.1 57.9 32.0 23.表格中a、b、c、d代表的城市群分别是 A. a—江淮; b—辽中南;c—长株潭;d—京津冀 B. a—辽中南; b—京津冀;c—长株潭;d—江淮 C. a—京津冀; b—辽中南;c—长株潭;d—江淮 D. a—长株潭; b—辽中南;c—京津冀;d—江淮 24.表格中城市群的发展方向 A.a城市群适宜大力发展金融等高端服务业 B.b城市群未来宜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 C.c城市群目前应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d城市群要积极主动地做好产业转出工作 25.表格中各城市群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 A. a城市群人口迁入能够延缓老龄化进程 B. b城市群人口主要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 C. c城市群人口迁移主要因为大型工程建设 D. d城市群人口迁移降低该地城镇化水平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大气层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 的现象。图a和图b分别是1986~2007年四川省乐山市(长江沿岸城市)和峨眉 山雾日的月际变化图,回答26~27题。 26.乐山市与峨眉山雾日的差异是 ①乐山市夏季多雾②乐山市冬季多雾 ③峨眉山全年多雾④峨眉山年均雾日数比乐山市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中国产业转移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我国产业转移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高速增长, GDP年均增长率达到8%,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更是高达9·8%。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中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以及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中国,奥肯定律是失效的,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并没有伴随着高就业率。很多学者呼吁经济转型,呼吁靠投资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要改变、靠出口带动的增长模式也必须要有改变,靠制造业的模式也要改变,要更多地发展第三产业。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 资源是稀缺的,过分追求工业化必然造成环境的压力,中国逐渐改变建国初期大力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但是处于在工业化中期的中国,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其地位不会改变。中国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政策调整上一直进行着多方博弈,一方面要顾及21世纪的宏伟目标,实现民族复兴而大力发展经济;一方面也要顾及民生,为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我国产业转移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是还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的经济也受到剧烈波动,在国家经济刺激下,我国经济形势好转。但是由于人民币升值以及当前黄金、石油价格的连续上涨以及的国际贸易壁垒等因素,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刺激政策的长期有效性还有待市场验证。投资、出口和消费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过分的依靠国际市场必然会增加经济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体制需要一系列改革,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步伐,减少对国际市场的过分依赖,增强我国实体经济抵御系统风险的能力。 二、我国产业转移现状与趋势 中国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一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向前推进的。良好的制度基础和优越的要素禀赋,使中国赶上了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第四次的国际产业转移,并成为这次国际产业转移受益最大的国家,维持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的地位,成为世界上制造业高、中、低端产业链条相对比较完善的少数国家之一。 目前我国正进入东中西部产业转移的发展期。2000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呈现出以下五个趋势: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占据明显优势。在今后一个时期里,东西部产业转移趋势还会继续加强并呈现新特点: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二是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者说是单个产业,转变为包括产业的整体性转移;三是产业转移的主导角色转变,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向企业主导作用转变;四是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更大的挑战。 三、我国产业转移对就业的影响及其带来的就业机遇 (一)产业转移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思路和举措调研报告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思路和举措调研报告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进入调整期,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拉开了序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呈加快发展之势;2016年5月6日《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正式出台,《意见》明确加快曲靖煤电及新能源基地、重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及新材料基地和省内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建设。由于曲靖是能源保障基地和我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因此在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前,**县必须进一步加快培育特色生态产业、加快建设滇东北开放重地。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从**县情出发,剖析现状、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将**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思路和举措的专题调研报告如下: 一、**县承接产业转移基础现状及特征 **是农业大县、人口大县,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空虚。冲破思想藩篱,树立开放意识,“借鸡生蛋、借力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现实选择。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县立足自身基础和优势,始终坚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桥头堡建设、统筹城乡改革等重大机遇,着力建设基础平台,积极营造良好环境,不断创新思路和举措,大力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规模逐年增长、层次逐步提升,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目前投

资5亿元的众诚爨玉石材有限公司、投资亿元的丰瑞油脂公司、投资亿元的原乡酒业、投资亿元的**县磷化工公司、投资亿元的**县南磷电冶公司、投资亿元的新海丰渔业公司等大型企业招商引资企业成功落户**特色工业园区,稳步健康发展,近期已签订协议项目有福建省莆田市湄艺实业公司的旅游工艺品加工项目,计划投资亿元;秸杆发电项目。 (一)**县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优势 1、政策优势 近年来,**县委、政府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在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2、区位优势 **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东沿黄泥河与贵州兴义市接壤,南与广西西林县隔南盘江相望,是云南进出沿海地区的东大门,素有“滇黔锁钥”之称,是云南的东大门。交通便利,汕头至昆明高速公路2016年9月建成通车,距离出海口广西防城港公里,昆明至**高等级公路提质改造2016年开工。南昆铁路、国道324、省道曲西公路横穿境内。距昆明机场220公里,距兴义机场90公里。县内乡镇、行政村通油路、水泥(弹石)路率和自然村通路率分别达100%。 3、资源优势: (1)、水资源:全县水能资源隐藏量丰富,水资源

2015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实践仅适用于2015年度 考试题集讲解

试卷名称:2015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实践(仅适用于2015年度) 一、单选题 1.对产业转出的地区是把一些不合适发展的产业淘汰转移,培育发展引进的或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从而推动区域产业的()。[3分] A.转型升级√ B.有力发展 C.改革 2.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率先走出()的阵痛期。。[3分] A.结构调整√ B.改革试点 C.企业升级 3.()地区要改变过去低端的、依赖资源的产业承接结构,使承接产业层次更高,资源依赖性更低,从而带动自身内生动力的增强。[3分] A.中西部√ B.东部 C.东北地区 4.( )在空间上会发生梯度转移,一般是从高技术梯度到中技术梯度,再到低技术梯度。[3分] A.供应链 B.产业√

C.生产企业 5.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阶段、比较优势,来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结构调整( )。[3分] A.方向 B.方向和思路√ 思路C. 6.企业在产业转移中要更多发挥市场的作用,自主地做出选择。政府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好我们的()。[3分] A.环境√ B.家园 C.企业 7.发达国家目前主要是侧重在内部结构的优化。发展高端制造业和()。[3分] A.现代服务业√ B.现代餐饮行业 C.现代机械行业 8.建立若干(),通过贸易平台吸引国内外资本,推进进出口贸易,加快经济发展。[3分] A.自贸园区√ B.改革试验区 C.产业基地 9.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和方向,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阶段来确定各个地区未来产业的

发展方向和( )。[3分] A.改革 B.重点√ C.试点 10.服务业方面,在工业化阶段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到工业化后期开始发力,对经济的贡 献度( )。[3分]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少 C.保持平稳 11.国家工信部制定了目前至()的规划,希望我国在智能制造方面有一个很大的提升。[3分] √年A.2025. 年B.2015年C.2035使经济更有活力。加快产业的发展,()12.中西部地区要积极去争取改革试点,通过改革的] [3分 A.实验区 B.先行先试√ C.力度与步伐[3 )之间发生转移。。13.国际间产业会随着贸易条件、技术条件、市场环境的变化,在(] 分国际√A. B.企业国内C.。)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再到发达阶段,对经济贡献一直在(B14.农业和采掘业方面,] 分[3 A.上升 B.下降√ C.平稳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特别是重化工的占比比较大,经济受到外部形势的影响,下行压力15.]

承接产业转移的税收政策研究

承接产业转移的税收政策研究 ———xx市承接产业转移地方税收政策实证分析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虽然近期的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放缓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世界产业转移的长期趋势仍未改变,我国正进入东西部产业加快转移的发展期,产业转移的层次将逐步提高、转移整体性和企业主导性将不断增强。地处的xx,应针对金融危机下产业转移的新动向,立足发挥区域优势,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推进重大措施,主动作为,狠抓落实,为推进后发赶超,富民强市提供新的动力。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性 产业转移的本质是寻求更有利的投资场所,是资本的本性使然。当前,东部地区因受劳动力、环境承载能力、土地等因素制约,部分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产业转移对于东西部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东部而言,首先,通过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能够获得大量的利润,提高资本的收益率;其次,东部转移企业在西部的发展,可以扩大东部地区产品的市场空间;再次,东部地区可以与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能源、原材料和低廉的劳动力相结合,优化要素配臵,提高经济效益。对于中西部而言,首先,中西部可以引进相对先进的技术,获得操作技术、工艺流程、管理经验以及营

销关系,从而有利于提高产业的素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其次,中西部不仅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而且还能建立新的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并因此带动就业结构的升级;再次,有利于提高中西部产业的平均有机构成,提高产业的技术集约程度。 由于东部转移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为主,转移产业的主体以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为主,这就给xx经济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主动有序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将在要素积累、技术进步、产业关联、产业结构优化和优势升级等方面对xx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一)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弥补xx经济稀缺生产要素的不足。xx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而资本、技术、智力等资源短缺。东部产业在向xx转移时,不仅伴随着大量的资本和技术的转移,同时也伴随着其他无形生产要素的进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能使xx经济迅速积累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为加快发展xx经济创造条件。 (二)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xx经济的技术进步。东部产业向xx转移的过程实际上是东部地区先进技术向xx转移的过程,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必将加快xx经济的技术进步。主要表现有:一是由于东部移入产业所包含的技术本身被xx企业模仿、消化和吸收,促进xx企业的技术进步;二是具有先进技术的东部转移产业在对xx经济相关产业产生前后牵引带动作用的过程中,拉动xx经济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技术转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摘要:苏州地区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繁荣增长点,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升级,本文通过对近十年的苏州产业机构的变化以及苏州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自己的发展意见,让苏州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产业转移中获得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 正文: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苏州市利用优越的地理优势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条件,迅速发展,其生产总值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 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1.95亿元到2000年的1540.68亿元再到2009年的7740.20亿元,可以看出苏州的生产总值的发展状况。但与此同时,苏州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我们都知道,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必须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地区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正是由于苏州市的产业结构中出现了一些与经济增长不相符合的现象,这些现象对苏州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在2010年两会期间,苏州市市长阎立明确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苏州经济的迫切任务。 我通过对苏州近十年(2000~2009)经济发展及产业机构的研究,得出一些对苏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感想,为苏州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一、苏州市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苏州地区历年产业结构以及百分比(如图)

年份 地区生产总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 1952 4.38 2.01 1.09 1.2912645.89% 24.89%29.45%1957 5.58 2.46 1.72 1.4114744.09%30.82%25.27%19627.15 2.97 2.4 1.7818041.54%33.57%24.90%196510.78 4.95 3.74 2.125445.92%34.69%19.48%197015.03 6.26 6.16 2.6232541.65%40.98%17.43%197523.328.1810.98 4.1547135.08%47.08%17.80%197625.158.5812.14 4.4350834.12%48.27%17.61%197727.427.8914.74 4.7955028.77%53.76%17.47%197831.958.9717.79 5.1863428.08%55.68%16.21%197935.279.5719.18 6.5269127.13%54.38%18.49%198040.6810.0323.85 6.878724.66%58.63%16.72%198143.769.7726.237.7683922.33%59.94%17.73%198247.6112.0427.627.9690225.29%58.01%16.72%198352.5311.9430.789.8198922.73%58.60%18.68%198468.0517.0339.2211.8 1 28025.03%57.63%17.34%198591.9118.0756.6717.17 1 71419.66%61.66%18.68%1986104.0621.7961.6420.63 1 93520.94%59.24%19.83%1987127.0224.1877.0825.76 2 33819.04%60.68%20.28%1988165.1329.52101.1734.44 3 00917.88%61.27%20.86%1989176.2929.73105.6640.91 3 18216.86%59.94%23.21%1990202.1435123.2443.9 3 61717.31%60.97%21.72%1991235.135.76147.2252.11 4 17815.21%62.62%22.17%1992359.6940.56230.7788.35 6 36011.28%64.16%24.56%1993525.9650.16336.06139.74 9 2589.54%63.89%26.57%1994720.968.46442.89209.55 12 6399.50%61.44%29.07%1995903.1180.37543.41279.33 15 7848.90%60.17%30.93%1996 1 002.1488.18567.96346 17 4748.80%56.67%34.53%1997 1 132.5988.16636.42408.01 19 7137.78%56.19%36.02%1998 1 250.0188.01701.95460.05 21 7337.04%56.16%36.80%1999 1 358.4388.14764.07506.22 23 592 6.49%56.25%37.27%2000 1 540.6890.96870.1579.62 26 692 5.90%56.47%37.62%2001 1 760.2891.41999.89668.98 30 384 5.19%56.80%38.00%2002 2 080.3791.72 1 211.52777.13 35 733 4.41%58.24%37.36%2003 2 801.5675.75 1 771.86953.95 47 693 2.70%63.25%34.05%2004 3 450.0077 2 268.001 105.00 57 992 2.23%65.74%32.03%2005 4 138.2191.71 2 681.541 364.9768 618 2.20%66.60%31.20%2006 4 900.63104.15 3 152.031 644.4580 116 1.95%65.39%32.66%2007 5 850.11115.18 3 632.032 102.9194 318 1.73%63.71%34.56%20087 078.09133.6 4 257.902 686.59112 872 1.62%62.01%36.36%20097 740.20142.82 4 547.123 050.26122 565 1.80% 58.80% 39.40% 注:2005年开始数据根据经济普查已作调整,下同。 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分析改 赵梓希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130410131 赵梓希 【摘要】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明显的改善,我国已经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就业困境的改善,国际地位的提高等诸多方面均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后的一些历史重大事件都值得我们去分析其影响,以便于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字】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变化重大历史事件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化 建国以来,尤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相伴随,我国产业结构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和调整。 1、总体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很大的调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较低回落后逐年持续上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功不可没的作用。 图1 1952—2014年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作占得比重(%)

2、三大产业结构的个体变化 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52年的50.95%下降到2014年的9.17%,可以看出我国已经不是一个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国家了。 图2 1952—2014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出现极增到下降再增,改革开放后先降后升的趋势,从1952年的20.88%上升到1960年的44.37%,随后下降到1968年的31.05%,后再次上升。改革开放后,从1978年的47.87%下降到1990年的41.34%,随后呈上升趋势,上升到2009年的47.45%。2010年来有小幅下降,截止14年达42.72%的水平。但总体来讲自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图3 1952—2014年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呈前期平稳后期逐步上升趋势。从1952年的28.16%下降到1978年的23.94%,随后逐渐上升到2014年的48.11%。(其中在1984年,2013年

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实践仅适用于度考试题集

一、单选题 1.对产业转出的地区是把一些不合适发展的产业淘汰转移,培育发展引进的或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从而推动区域产业的()。[3分] A.转型升级√ B.有力发展 C.改革 2.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率先走出()的阵痛期。。[3分] A.结构调整√ B.改革试点 C.企业升级 3.()地区要改变过去低端的、依赖资源的产业承接结构,使承接产业层次更高,资源依赖性更低,从而带动自身内生动力的增强。[3分] A.中西部√ B.东部 C.东北地区 4.( )在空间上会发生梯度转移,一般是从高技术梯度到中技术梯度,再到低技术梯度。[3分] A.供应链 B.产业√ C.生产企业 5.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阶段、比较优势,来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结构调整( )。[3分] A.方向 B.方向和思路√ C.思路

6.企业在产业转移中要更多发挥市场的作用,自主地做出选择。政府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好我们的()。[3分] A.环境√ B.家园 C.企业 7.发达国家目前主要是侧重在内部结构的优化。发展高端制造业和()。[3分] A.现代服务业√ B.现代餐饮行业 C.现代机械行业 8.建立若干(),通过贸易平台吸引国内外资本,推进进出口贸易,加快经济发展。[3分] A.自贸园区√ B.改革试验区 C.产业基地 9.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和方向,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阶段来确定各个地区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 )。[3分] A.改革 B.重点√ C.试点 10.服务业方面,在工业化阶段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到工业化后期开始发力,对经济的贡献度( )。[3分]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少 C.保持平稳 11.国家工信部制定了目前至()的规划,希望我国在智能制造方面有一个很大的提升。[3分] A.2025年√

产业转移的基本形式和政策介绍

芜湖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基本形式和政策 (一)长三角是芜湖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城市 长三角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多年来,芜湖一直把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以承接国际国内的产业转移为主要招商引资形式。当前,芜湖市承接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工作面临着极其有利的条件。一是国家商务部确定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城市”。二是安徽省建立包括合肥、芜湖等9市在内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平台。芜湖是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城市。三是上海市有关部门和机构积极推动上海产业向芜湖转移,并计划在芜湖建设上海产业转移实验区。 为了积极推进芜湖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工作,今年下半年,芜湖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承接上海产业转移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并选择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芜湖机械工业园作为上海产业转移试验基地建设的主要载体,分别在两个开发区内规划了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实验区。 (二)芜湖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形式和重点产业

1、基本形式 鼓励“一企一策型转移”。鼓励上海市企业根据产业类型选择芜湖市内的相应的开发区设立投资项目,享受统一的招商引资政策。其中,对投资规模大,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经济带动性强的投资项目,市政府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方式,给予特定的政策支持。 鼓励建设“业主开发型园区”。鼓励上海市有实力的投资主体在芜湖开发建设工业园区,对开发园区所产生的收益,由投资者和当地政府按一定比例进行分成,具体分成办法由双方商定。 鼓励建设“整体转移型园区”。鼓励上海有实力的开发区,以公司化运作方式实施跨地区联合开发。对开发新园区所产生的收益,由上海开发区与当地政府按一定的比例分成,具体分成办法由双方商定。 鼓励建设“合作开发型园区”。鼓励各种资金以合资、参股等方式集中投入园区开发建设,市、区(县)政府以土地进行入股,所产生的收益按投资的比例进行分成,具体分成办法由投资者和当地政府商定。 鼓励建设“专业型工业园区”。鼓励产业集群式转移,鼓励相近产业的企业群,或者龙头企业带动关联企业和配套企业,以集群形式在芜湖建立产业相对集中、关联度高、特色鲜明的专业性工业园区,统一享受优惠政策。对龙头企业

浅谈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和趋势

浅谈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和趋势 摘要:产业结构转型是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用工成本不断提高、金融危机的冲击、环境污染的严重,原来的粗放型经济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经济转型势在必然。产业调整是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它的好坏关系着下一轮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产业结构转型关系着千千万万个企业的生死和老百姓的就业形势。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和趋势在文中进行分析。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服务业、市场、创新

正文: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起点 ■我国产业结构应由原来的低收入国家水平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水平提升。 ■进一步的发展就是以城市为主导,促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走到了新的起点,这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在我国的GDP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之后,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由经济总量转向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也就是说,在这个新起点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需要由速度转向结构。去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结束持续30多年的10%左右的高速增长期,转向8%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期。增长速度减缓固然有外部市场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我们的主动调整。特别是,这个“调速”为调整产业结构、争取长期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机会。 过去人们特别重视企业竞争力,这是个需要通过改革和企业制度创新来解决的问题。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产业竞争力比企业竞争力更重要。就如波特所说的,竞争力以产业为度量单位。对企业来说,产业的机会与威胁决定了竞争环境的优劣。当然,就竞争环境来说,它既伴随着风险,又隐含着回报。在这里,我们不妨看看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的关注点和落脚点有何不同?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是让公司在产业内部处于最佳位置。但对国家来说,国家的竞争力在于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最为重要的是发展同时代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产业,特别是对主导产业进行持续更新,最终要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对河北省生产总值的影 响 专业:金融学学号:41016113 姓名:卢红吉 摘要: 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调产业结构的转变也是当前经济增长的发展要求。本文采用1978年至2011年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eviews软件,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河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字:经济增长;三大产业;最小二乘法;产业结构;GDP;可是续发展 一、引言 20世纪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是在竞争均衡的假设条件下,认为经济的增长是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结果,总产出函数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以及技术变化的长期作用结果。而结构主义非均衡增长理论则认为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关于竞争均衡的假设在实际中并不成立,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实际中这种竞争均衡的假设是不可能存在的,由于各个部门的生产技术、产品需求、要素供给等都是各不相同的,生产要素在不同的部门其报酬率必然也就不相同,这样一来,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会使得总产出增加,因而产业结构变动会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在不同部门间也是不完全均衡的,经济的增长也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 世界各国把各种产业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是指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对象的生产部门。第二产业是指加工产业,利用基本的生产资料进行加工并出售。第三产业又称服务业,它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行业广泛。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保险业、行政、家庭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各国划分不完全一致。我国的为三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状态及优化升级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省亦是如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促进整个省的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地区或国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转移和承接是同步进行的。每个国家或地区在选择产业转移和承接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外生比较优势、内生比较优势和交易效率比较优势所共同组成的综合比较优势,而避免选择有综合比较劣势的产业。当这些比较优势之间有冲突时,选择何种产业应该由该国从事该产业的外生比较劣势是否超过其内生比较优势或交易效率中的比较优势而定。总之,产业转移和承接都应当以综合比较优势原则为准则。 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机遇 产业转移是指某个时期某个产业或者产业集群从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和现象。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产业格局出现了新的局面,加速了沿海产业转移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地域上的有利条件,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和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近3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承接了三次大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香港的大部分轻纺、玩具、钟表、消费电子、小家电等轻工和传统加工业的转移;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是台湾以及日本、韩国的电子、通讯、计算机产业的低端加工和装配的大规模转移;第三次是从2002年开始直到现在还在进行中的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以制造中心、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为代表的高端产业的转移。目前我国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80%左右的加工工业,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形成了加速向东部地区转移的新态势。但随着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再加上近年来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开始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腾笼换鸟”成为必然,我国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 从总体上看,东部产业转移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明显占优势。 当前东部地区正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积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一些产业已经出现明显转移趋势。各地要抓住东部地区“腾笼换鸟”这一有利时机,增强开放合作意识,营造招商引资良好环境,以更积极的姿态、更有效的措施,抢占先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吸引大批东部产业进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空间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园区、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协作配套建设相对滞后,集聚能力不强,同时基础设施运转水平不高,设施共享率低,综合功能有待充分发挥;园区存量土地不足,不能满足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制约了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一些在谈招商项目因用地原因而撤销,一些签约项目因土地未交付或园区配套跟不上至今尚未开工建设;园

11.2 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11.2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鲜明的规律性,即都具有由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的阶段性演化的特征。 一、配第——克拉克定律 最早对产业之间比例关系进行研究论述的,当数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配第在17世纪发表的《政治算术》中用产业结构的差异来解释不同国家人均国民收入的不同。此后,克拉克进一步对劳动力逐渐从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的现象进行研究,他收集并整理了若干国家按照年代的推移,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移动的统计资料得出了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 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内容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一次产业或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移动。结果,劳动力在第一次产业的分布将减少,在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分布将增加。 配第认为,劳动力之所以会沿着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这个轨迹来移动,是因为制造业比农业能得到更多的收入(附加价值),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得到更多的收入(附加价值),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出现的收入的相对差异是引起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高收入产业转移的原因。 二、库茨涅兹的进一步论证 库茨涅兹在“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基础上,把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变化趋势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变化趋势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1)第一次产业(即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不断下降的;该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是不断下降的。 (2)第二次产业(即工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来看是上升的;而该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总体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 (3)第三次产业(即服务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而该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总的来看是上升的。 除此之外,库兹涅茨还深入到各产业内部进行考察,研究有关产业在产业结构变动中的作用与影响,指出:第二次产业份额的上升,主要是由制造业促成的,而在制造业内部,加工和化学、石油等行业的份额显著上升,而纺织、服装、木材和皮革行业的份额则下降了。 综合配第——克拉克定律和库茨涅兹的研究成果,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可以这样表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人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又会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这样,第一次产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和占有的劳动力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缩小,第二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升到稳定乃至缩小,第三次产业的比重不断扩大,成为最庞大的产业。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重心沿着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顺序逐步转移。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越高,第三产业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越高,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即物质生产领域的比重就越低。 三、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理论分析 为什么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间会出现顺次转移,其直接原因可以归纳为:产业间需求收入弹性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第一次产业的主要产品是农产品,绝大多数农产品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其需求的收入弹性较小,属于需求低增长产业,因而价格不易有大的提高,只能获得较低的附加价值;第二次产业的产品工业品中,有一部分是人们的生活必需晶,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耐用消费晶,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78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练习解析版

高频考点78 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 (2019·齐齐哈尔高三月考)100多年前,美国的纺织厂都在新英格兰地区。后来,开始向南方转移,并在南卡罗来纳州形成了“纺织工业走廊”,但2007年当地纺织工业几乎消失殆尽,少数生存下来的是面向“小众市场”、创新型和技术含量高的纺织企业。2014年,一批中国纺织企业落户南卡罗来纳州,“纺织工业走廊”再次焕发生机。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影响美国纺织企业向南方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材料 B.市场 C.劳动力成本 D.国家政策 2.导致中国纺织企业落户南卡罗来纳州的主要原因是( ) A.产业基础好 B.劳动力成本低 C.国家政策优惠 D.交通运输便捷 (2019·衡水中学高三摸底)云南省《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云南省将通过5年的时间,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现代物流产业、信息产业等八大产业,并在近年实现这些产业的主营收入有新突破。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产业中,云南不适宜发展( ) A.生物医药 B.高原特色现代农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旅游文化产业 4.该省在吸收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优势因素是( ) ①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 ②基础设施条件完善,交通便利 ③一些资源型产业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 ④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较高的开发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产业转移对云南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增加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B.增加收入,推迟产业升级时间 C.美化环境,促进产业升级 D.减轻交通堵塞,促进经济发展 下图为“某产业转移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该产业最有可能是( ) A.汽车制造业 B.服装设计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电子装配业 7.影响阶段Ⅳ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地价和工资 B.交通和市场 C.矿产和政策 D.环境和技术 (2018·枣阳冲刺卷)读“当前全球计算机制造业价值量示意图”,完成8~9题。 8.影响计算机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高素质的人才 B.丰富的资源和能源 C.广阔的市场 D.良好的服务 9.为更好地提高我国的计算机产品国际竞争力,我们应该( ) A.加强自主研发,保护知识产权 B.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品牌 C.扩大生产规模,取得规模效益 D.降低工人的工资,降低成本 根据典型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可以把产品分为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发展阶段。读图完成10~11题。

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要素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某产业从某国家(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地区)的经济现象与过程。目前我国产业转移呈现出梯度转移的特点,正在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转移。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我国西部地区要抓紧加快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步伐,这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东部产业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东部地区积极发挥本地区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倾斜的机遇,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快速持续发展,形成了珠三角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等东部沿海发达经济带。随着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边际收益下降,产业升级、转型的压力和产业转移要求日益增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开始由原材料向加工工业、由初级产品向新兴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面对世界范围的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东部地区正在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以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因此,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产业结构,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已是势在必行,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进入调整与升级阶段,大量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产业正在向西部地区迅速转移, 当前我国产业转移呈现出几个特征:从转移方向看,主要是从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从转移的行业看,主要是一些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贸易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如以劳动密集型的玩具、制衣、制鞋产业和耗能较大的陶瓷、水泥产业以及矿产资源加工产业等为主。从转移方式看,一是外资或东部地区的民营资本在西部地区直接投资设厂,二是由东部接单,在西部地区设立加工企业,实行联合接单加工贸易,三是引导西部企业进入跨国公司和东部沿海企业的营销网络,四是东部和西部联合进行园区建设, 二、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1、西部地区产业配套能力不足 在东部地区,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规模较大、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而产业集聚效应使得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快速方便,对企业生产环节的配套支持、成本的降低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而西部作为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仍处于初级阶段,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配套服务能力不强,很多产业部门还未得到有效发展,产业环境与组织成本较高,不利于承接产业发展, 2、产业转移成本过高 首先从人力成本来看,虽然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

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浅析

工作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对产业转移的规律和模式进行了阐述,产业转移分成本导向型转移、市场开拓型转移、多元化经营型、竞争跟进型、供应链衔接型、政策导向型等。其次对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包括移入区、移出去正负效应做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区域 Abstract:first,this paper describe the orderli-ness and model of industrial transfer,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Subdivide The Cost Oriented transforma-tion,Marketing Exploiting Transformation ,diversification transformation,competition style, and other.then,the industrial transform accelerate the regions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in the new position,our country’s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occurs the new problem,such as the changing of work force,introducing the technology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Keywords:industrial transform;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region 一、产业转移规律及机理 1.产业转移规律 产业转移的基础是各国或地区之间存在的产业梯度。即由于国家、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形成了产业结构发展阶段上的相对差异,这种差异具体表现为发达与次发达、不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在产业结构层次上形成了明显的阶梯状差异,并按高低不同呈阶梯状排列。 2.产业转移的模式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将产业转移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①扩张性产业转移和衰退性产业转移。根据产业转移的性质,可以将产业转移分为扩张性产业转移和衰退性产业转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本地产业仍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而采取向周边地区扩张性建厂或与周边地区的企业进行协作等方式而进行的产业整体或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衰退性产业转移则是指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由于二者的目的及出发点不同,因此其产业转移的途径、方式就具有很大差别。一般来说,衰退性产业更多地表现为产业整体的、彻底的转移,而扩张性产业转移则更多表现为产业部分的、渐进式的转移。 ②产业整体转移与部分产业链的转移。产业转移可以以整个产业全部迁移的方式向外转移,也可能是逐步向外转移部分生产环节,最后扩展至整个产业。地区间的产业转移是产业整体转移还是部分产业链的转移,既取决于产业转出方属于扩张性产业还是衰退性产业,也取决于转移方的战略目的和承接方的承接能力等具体情况。 ③技术转移与资本流动。生产要素流动是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其中,技术转移与资本流动对于产业转移的作用尤为重要。总的来说,产业转移的实质和关键问题是资本转移,资本的流向往往决定产业的转移方向,投资方所考虑的成本、收益等因素,也正是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而技术转移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技术转移的程度反映了产业转移方对产业承接地区的投资信心和重视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业转移的深度和成败。 ④企业协作性产业转移与并购性产业转移。一个地区的企业出于与周边地区企业进行协作、降低成本的目的,会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合作企业进行生产,如技术合作、合资、OEM等方式。另外,企业并购成功后,为了提高被并购企业的竞争力,并购方也会有目的地向被并购企业转移技术、资本、管理力量等,在转移过程中也往往伴随着产业环节的转移。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区际产业转移使发达地区可以更容易地甩掉相对落后产业的包袱,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先进产业,从而进一步加快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区域产业转移也为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产业结构水平带来了机遇,欠发达地区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引进对自身来说相对先进的产业与技术,以“后发优势”尽快提高产业层次与水平,从而实现产业转移方与被转移方的“双赢”。从区域产业分工的角度而言,一方面,产业转移促进了各地的产业结构优化,并进而推动了各地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各地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又反过来会进一步促进产业在地区间的不断转移,最终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格局。 具体来说,可以从产业转移方(发达地区)和产业转移承接方(欠发达地区)两方面来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1.产业转移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产业升级的问题。随着发达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其原有的比较优势会发生变化,其原有产业面临着继续升级或淘汰转移的必然选择。有些产业可以通过技术升级或改造延长产业生命周期,实现产业升级;而有些产业由于各种原因其生产成本过于高昂,就会从本地的产业布局中退出,如果存在需求,这些产业会向周边地区进行转移。具体来说,产业转移也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发达地区保持较高竞争力的产业会出于扩大产能和市场份额的需求,与周围地区的相关企业进行生产环节或产业链上的联合、协作,这会导致产业向周围地 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浅析 □贺炎林1袁敏华2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北京100029;2.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303 2010年8月Special Zone Economy特区经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