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

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

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
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

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

1、不论是国际产业转移还是国内产业转移,在我国都将长期存在国家问或地区间的牛产力发展差距导致产业转移的产生。

(2)我国所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将越来越多地集中在服务业上。而国内产业转移则仍将以制造业为主

一、总体趋势

(1).沿海产业转移呈现向省内欠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转移并存趋势

2.产业转移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传统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

3.企业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日益明显

4。珠江三角洲产业有向东南亚联盟国家转移的趋势

5,有产业特色和配套产业基拙的地区对东部企业最具转移吸引力

6.区域之间争夺产业转移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二、我国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

首先,不论是国际产业转移还是国内产业转移,在我国都将长期存在。

其次,我国所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将越来越多地集中在服务业上,而国内产业转移则仍将以制造业为主。

第三,地方政府有可能成产为我国业转移的阻碍因素,但是不可能改变我国产业转移的方向。

3.企业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日益明显

目前,东部产业转移的一大特点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企业主导作用越来越强且抱团转移趋势明显。也就是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考虑,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大规模转移,同时将研发、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各个营运环节也转移过来。由于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社会化协作程度高,一家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投资往往会带动和引导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

.区域之间争夺产业转移的竞争将趋激烈

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非常明显,中西部地区希望借助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时机,实现,1-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更好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因而都在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比环境、抢客商、争项目,竞争激烈。有的城市拥有毗邻珠毛角、环渤海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有的城市拥有资源优势,有的城一市拥有某些产业集聚优势,中西部地区还拥有中西部大开发的特殊优惠政策优势。,一些中部地区开发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力度很大、发展水平较高,已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东部地区各省市政府,努力推动本省市发达地区产业向本省市欠发达地区转移:,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在利用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等优势,吸引口韩、港澳台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已开始向二些东南亚国家转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转移机遇性很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黄金周期可能只有3至s年,国内产业转移也不会无限持续下去。根据有关方面分析,国内东部地区这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估计5一8年完成。因此,中西部区域间争夺东部产业转移的竞争门趋自热化。

2019年中国产业外迁研究:产业转移的触发条件与转移规模的测算依据

2019年中国产业外迁研究:产业转移的触发条件与转移规模 的测算依据

目录 1.东北亚地区产业转移进程概览 (3) 1.1.中国台湾 (4) 1.2.韩国 (7) 1.3.日本 (8) 1.4.东北亚地区产业转移模式的共性 (10) 2.当前的中国制造位居全球产业链何处? (11) 3.产业转移的触发条件与转移规模的测算依据 (14) 4.产业外迁是否一定意味着行业走向衰落? (18) 5.中国产业转移未来10年或达2万亿以上,占比当前工业增加值 6.5%左右 (21)

1.东北亚地区产业转移进程概览 产业转移的背后是产业链国际分工的重新调整。我们试图通过观察东北亚地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产业转移的过程,来判断中国产业转移的规模、路径与影响。 关于产业转移,经典经济学理论从国家间比较优势、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入手对产业转移进行了理论分析: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看,产业转移由产品的成熟程度所致。产品的在不同阶段分为创新产品、成熟产品与标准产品,三者依次递进,创新产品的生产集中在国内,成熟产品的生产开始逐步向其他发达国家进行转移,标准产品的生产则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图1产品生命周期下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变化 生 产 量与 消 费 量 创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 时间 (2)比较优势角度来看,国际间产业转移首先从本国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边际产业)开始,并依次进行转移。在这个过程中,东亚地区国家采用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相结合(雁阵模型),通过进口提升本国技术水平,再进而通过改善生产,并通过开发国外市场,以出口进一步拉动增长,当产业比较优势消失后,再度进行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

(下转第46页) 5 《华商》 【摘要】就目前的研究理论而言,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产业转移的概念及类型、产业转移的理论学习和借鉴、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产业转移的效应等方面,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总体来说少,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分析框架。本文主要是对国内外产业转移模式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认为在以后的研究中加强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很有必要。 【关键词】产业转移;模式;综述 一、国外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 1. “雁形模式”理论“雁形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或译“雁阵范式”,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最早在其《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原理》中提出的。后来,山泽逸平和小岛清先生先后对该理论进行了的扩展和完善。 在这一理论模式中,赤松要认为,日本产业通常经历了“进 口新产品”、“进口替代”、“产品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并周期循环。其图形成倒“V”字形。如图(1): 图(1)资料来源:胡俊文:《“雁行模式”理论与日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雁行模式”走向衰落的再思考》第24页 日本学者山泽逸平先生将赤松要先生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引进 进口替代 出口成长 成熟逆进口五个阶段。该理论更清晰的说明了后进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以及最后超越的整个过程。 图(2)资料来源:(日)山泽逸平:《日本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第74页 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提出了适合日本国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比较优势论”, 从而将“雁行模式”理论进一步推向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2. 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二、国内产业转移的模式的研究 目前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仅仅是作为产业转移的一个很小的 方面去考虑,除了梯度和逆梯度转移模式理论性较强外,其他的转移模式还没有较为系统的阐述。初步归纳起来,现有研究主要是从三个角度提出产业转移模式。 1. 基于产业转移规模视角的模式集群式产业转移是规模最大的产业转移模式。“集群式”的产业转移(郑胜利,2002)即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生产企业相继由某一地区转移至另一地区。这种集群转移模式强调的是转移的整体性和网络关系的复制性。 整体转移模式包括整体迁移模式(曹荣庆,2001;蒋文军等,2001)、整价值链转移模式,包括完整价值链垂直型转移、完整价值链水平型转移(赵张耀、汪斌,2005)。 部分迁移模式有要素嫁接式(曹庆荣,2001)、存量激活(蒋文军,2001)、扩张性资本输出、产业关联、部分产业链的转移等模式。 2. 基于产业级差视角的转移模式梯度转移模式(夏禹农、冯文浚,1982)、中心辐射模式(马海霞,2001)逆梯度转移模式(郭凡生,1985)、边际渗透转移模式(陈建军、叶炜宇,2002)、垂直型产业转移模式和水平型产业转移模式(韩文民、王婷,2005)、垂直顺梯度工序型转移模式、垂直逆梯度工序型转移模式、水平工序型转移模式(赵张耀、汪斌,2005)。 3. 基于产业转移的具体形式视角的转移模式从该角度提出的主要模式有:横向兼并或横向一体化、区际直接投资转移模式(陈刚,2001;陈建军,2002b)、设厂(对外建立生产加工点)和设立研发机构转移模式、收购兼并转移模式、委托生产或生产外包转移模式(陈建军,2002b;刘菁、任曙明,2005)、OEM转移模式和对外建立销售网点等(陈建军,2002b)、企业新建投资、并购和非股权方式参与等形式(严双建,2007)。 三、结论 1. 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关理论有待 进一步的深化。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 朱兰春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产业,简而言之,即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等,这些都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的形成、发展和调整,也研究和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 它既涉及了偏向宏观的经济问题研究,如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等;也涉及微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如企业的定价理论、企业的兼并、技术创新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欧美产业经济学中即为产业组织,研究的是市场运行,主要关注企业行为,其与市场结构和市场演变过程具有密切关系,涉及相关的公共政策。我国50 年代受苏联的影响,产业主要指计划经济中的行业和部门,没有明确的产业经济学名称。改革开放后受日本的影响,强调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80 年代末,欧美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中国,使得以产业组织和公共政策为主的欧美和以产业结构与政策为主的日本体系相结合。针对产业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规律,产业经济学又有不同的具体研究对象,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探求过度竞争或有效竞争不足的形成途径及消除方式;发现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及优点等等,从而根据不同的产业,分别制定正确的产业组织政策。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有利于有效的产业组织的形成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均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则更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寻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并以此制定有效的产业结构政策、调整产业的结构,也是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所在。进一步而言,研究产业经济学,探寻产业升级的规律和带动经济起飞的主导产业,利用合理的产业政策加以保护和扶持,便可以实现产业结构向更高的水平演进,以增强整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寻找产业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 也是促使产业经济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动力之

制造业回流:全球产业转移的新动向

制造业回流:全球产业转移的新动向 编者按: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重大调整,全球产业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与前三次产业转移不同,本次产业转移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可能对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我们策划了这一专题,希望对读者了解和研究相关问题有所帮助。 一些产业从发展中国家回流发达国家 “逆向”产业转移目前来看规模还比较小,未来是否会主导整个产业转移的趋势还不好判断;这种“逆向”转移的不是一般的产业,往往属于高端制造业。 伴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到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全球产业大致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转移。第一次产业转移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二战后,美国首先爆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这使得美国国内的产业结构出现了重大调整,在此背景下,美国将其国内的传统产业如钢铁、纺织等转移到日本和西德,以便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信、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日本和西德通过承接美国转移的产业,大大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第二次产业转移发生在上世纪60至70年代,这一时期,

日本、西德的经济快速发展,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同时,劳动力的成本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日本和西德将不适合本国发展的如纺织、机电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转向东亚及拉美的一些国家,自己则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作为产业转移输入地的东亚和拉美的一些国家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为契机,逐步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第三次产业转移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一些亚洲新兴经济体在继续承接发达经济体转移出来的高科技产业的同时,也把部分失去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从而带动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了其工业化进程。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世界经济局势的变化,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正在悄然发生。相比前三次产业转移,本次产业转移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比较突出的是产业转移方向发生了变化。在本次产业转移中,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出现了产业从发展中国家回流的态势。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欧洲纷纷提出“再工业化”、“制造业复兴”等计划,在此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相继将海外生产线迁回本

产业转移答案

探究一产业转移的原因 (1)相同点:三家工厂的加工地都在我国。不同点:a厂是原料和市场均在外,b厂的原料地在国外、产品市场在国内,c厂的产品市场在国外、原料地在国内。 (2)a厂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主要是为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b厂主要是受我国庞大的市场吸引;c厂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优势。 (3)在区位选择上,a厂家选择在我国离日本(原料地和市场)比较近的青岛,b厂家选择在对我国汽车市场有很大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北京(且北京自身市场潜力较大),c厂家选择在有优惠条件的且交通方便的特区城市——深圳。 (4)为了选择原料供应、产品加工和销售的最优区位,减少生产成本,扩大销售规模,获得规模效益。 探究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1)①日本,②韩国、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③我国东部地区,④我国中西部地区。 (2)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50年代,日本处于工业化初期,劳动力价格低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经济的迅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水平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且为了本国的产业升级而将此产业进行转移。 (3)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 2.(1)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很高。 (2)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生活和生产等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才能设置为出口加工区。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 3.(1)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从国际市场来看,我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2)发展中国家汽车普及率低,发达国家汽车普及率高。这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政策的支持进一步加大了我国的汽车市场,促进了国际汽车产业的转移。 (4)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消费市场广阔,汽车整车运输不便;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可降低生产成本。 探究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1)二战后日本的主导产业由轻工业起步,50年代中期转向发展重化工业,进入80年代转向发展高新技术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2)就业机会减少,环境质量提升。 (3)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移进来的少→国内生产投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资不愿进入”的恶性循环。此外,外迁或外建也导致了企业生产技术的下降,削弱了产品的竞争能力。 2.(1)发达国家应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的产业,发展中国家应该发展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日本和韩国应该发展开发期、增长期的产业。 (2)“微笑曲线”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现象:在抛物线的左侧(价值链上游),研发环节的附加价值逐渐升高;在抛物线的右侧(价值链下游),随着品牌运作、销售渠道的建立,附加价值逐渐上升;而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制造、装配环节不但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而且市场竞争激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同行所替代,因此成为整个价值链条中最不赚钱的部分。 (3)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很低,即利润很低,但一般耗用的劳动力和资源较多。而技术含量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和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留在国内,可以保持自己的技术和优势并获取高额利润。 (4)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最好能引进处于研发期、增长期的产业及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韩国的政策就是避免总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 3.(1)产业移出地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经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因环境污染减少,环境质量提高。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劳动力从第二产业移向第三产业,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幅度高于产业移入地)。 (2)产业移入地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经济对自然资源大量消耗;因环境污染加剧,环境质量下降。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移向第二产业,国民经济收入提高。 1.B 2.C 3.D 4.D 5.B 6.(1)改革开放的政策,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

我国检测行业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

我国检测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一)全球检测行业发展概况 根据摩根士丹利2008 年 5 月的研究报告,全球技术检测市场规模约为500 亿欧元,约合 4,400 亿元。 根据国外研究,目前全球技术检测市场规模约合6000 亿元人民币。随着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和国际分工深化,全球检测行业将保持15% 左右的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推算,近年来全球检验检测服务业市场规模平 均增速约 10%,到 2015 年全球检验检测服务业容量超过 1.2万亿元。 据预测,2020 年全球潜在检验检测服务业市场规模将超过 2,000 亿欧元,细分领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 20 亿欧元以上,包括消费品、农产品、油气;第二层次: 10 到 20 亿欧元,包括建筑、化学品、矿业、制造、交通、汽车、电力;第三层次: 10 亿欧元以下,包括政府、船舶、健康、银行、其他。

随着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和国际分工深化,全球检测行业近年来保持了 15% 左右的快速增长。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大型综合性检测机构基本上都来自欧洲。近年来,大型综合性检测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较大规模的收购兼并,以便于迅速进入新的市场,并在短时间内获得资质、渠道和人才,提高空白领域的检测能力。如美国大部分较具规模的消费品或工业品检测公司被欧洲大型检测公司收购兼并,成为其美国分公司。 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增长迅速,技术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本地综合性检测机构成长较快,初步具备了综合竞争力。 (二)我国检测行业发展进程 我国的独立第三方检验检测市场是在政府逐步放松管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发展进程如下: 第一阶段:检验检测初步发展 第二阶段: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负责所有商品检验 第三阶段:开始对民间资本开放商品检验检测市场 第五阶段:允许外资独资检测机构进入中国 (三)我国检测市场规模 2002 年以来,伴随着全球化趋势和国际贸易额的快速增长,检测行业成为中国发展前景最好、增长速度最快的服务行业之一,其中以民营和外资为主的中国第

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

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 1、第一次浪潮发生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期的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美国转移。第一次科技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也是第一个“世界工厂”。当时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在19世纪前70年里,一直控制着世界工业生产的到,世界贸易的到1/ 4。" 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出地是英国,目的地主要是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以及北美。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国。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又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使“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先在北美殖民地尔后又在美利坚合众国遇到了肥沃的土壤……到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战争时,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上大约有200个造铁厂,年产铁约3万吨。超过它的只有英国本土、法国、瑞典和俄国”。正是对这次来自英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奠定了美国后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美国对英国的产业转移的承接或承接的力度不是足够大,那么,世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爆发时间就要推迟,产生的影响力就要大大缩水。美国以承接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为历史前提,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为技术基础,才推动了本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并在19世纪末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当之为愧成为世界工业发展史的第二个“世界工厂”。可以说,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推动了“世界工厂”的第一次变 1迁。 2、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美国向日本和原联邦德国转移。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对其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美国国内主要致力于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美国之所以将国内的部分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首先是处于冷战状态下的国际政治格局所决定的。

中国产业转移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我国产业转移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高速增长, GDP年均增长率达到8%,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更是高达9·8%。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中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以及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中国,奥肯定律是失效的,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并没有伴随着高就业率。很多学者呼吁经济转型,呼吁靠投资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要改变、靠出口带动的增长模式也必须要有改变,靠制造业的模式也要改变,要更多地发展第三产业。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 资源是稀缺的,过分追求工业化必然造成环境的压力,中国逐渐改变建国初期大力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但是处于在工业化中期的中国,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其地位不会改变。中国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政策调整上一直进行着多方博弈,一方面要顾及21世纪的宏伟目标,实现民族复兴而大力发展经济;一方面也要顾及民生,为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我国产业转移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是还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的经济也受到剧烈波动,在国家经济刺激下,我国经济形势好转。但是由于人民币升值以及当前黄金、石油价格的连续上涨以及的国际贸易壁垒等因素,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刺激政策的长期有效性还有待市场验证。投资、出口和消费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过分的依靠国际市场必然会增加经济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体制需要一系列改革,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步伐,减少对国际市场的过分依赖,增强我国实体经济抵御系统风险的能力。 二、我国产业转移现状与趋势 中国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一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向前推进的。良好的制度基础和优越的要素禀赋,使中国赶上了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第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616400486.html,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作者:梁云刘银国闻帅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32期 [摘要]本文从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综述入手,归纳了产业转移现象在20世纪中叶出现以来,国内有关外产业转移研究的情状,总结了目前针对产业转移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国内研究具体地域产业转移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模式龙型模式 产业转移现象由来已久,20世纪下半叶开始就成为比较典型的国际经济现象之一,对产 业转移问题的研究也随之成为经久不衰的课题。 一、国外产业转移研究概况 迄今为止,国外理论界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产业转移的原因、效应和模式方面对产业转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考察。其中,形成了著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中心-外围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梯度转移理论、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和雁行发展模式。第二,建立模型,引入空间因素,用产业扩散来描述产业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的现象。一些学者用“模拟动态”的方法分析了以两个国家为研究对象的模型(如Paul Krugman 和Anthony Venables,1995;Diego Puga 和Anthony Venables1996);另一些学者则提出了更为一般性的多国多产业的产业扩散模型(如 Masahisa Fujita、Paul Krugman 和Anthony J.Venables,2001)。 二、国内有关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产业转移模式方面的研究: 1.产业转移模式 贝毅、曲连刚认为大多数跨国公司在进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时,总是把与知识相关的核心技术部分留在本国,而把硬件和非核心技术转移到其他地方进行生产,形成了“大脑—手脚”的梯度转移模式(贝毅,曲连刚,1998)。谭介辉认为顺梯度型产业转移模式,由于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固有级差的存在,落入“替代—落后—再替代—再落后”或“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陷阱之中,发展中国家永远处于落后状态(谭介辉,1998)。后发国家要真正想实现“赶超战略”打破产业转移中作为发达国家相对落后技术被动接受者的状态,采取适当的发展方式发展以“逆梯度”型为主的对外直接投资,主动获取高新技术,使国内产业获得发展。张洪增认为移植型模式既有后发优势,又存在后发劣势。该模式存在四大缺

国际产业转移与福建产业定位

国际产业转移与福建产业定位 摘要: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体的国际产业转移有力地推动了福建产业结构的升级。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 北上”趋势明显,该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面临严峻挑战。在新的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福建产业定位的关键在于强化产业分工和专业化。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福建;产业结构;定位 1国际产业转移推动福建产业结构的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对外开放的加大,福建省引进的外资规模也日益增加。由外商直接投资带动的国际产业对该省的转移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1978-1987年,国际产业转移起步发展阶段。随着市场开放,外资从小规模试探逐步加快进入,1984-1987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平均为7千万美元。1985年首次突破1 亿美元。从1979年至1987年,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 3.01 亿美元。(2)第二阶段是1988-1995年,国际产业转移高速发展阶段。1988-1993年期间,除个别年份外,每年外商直接投资金额都成倍增长。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自90年代开始进入福建,较多投资于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从1988年至1995年,这一时期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134.28亿美元。(3)第三阶段是1996年至今,国际产业转移平稳发展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在经历1999年和2000年小幅下滑之后,2004年有了明显增加,达到47亿美元。同时进入世界500强的跨国 公司来闽投资增多,国际转移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从1996年至2004

年底,这一时期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369.31亿美元。 由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国际产业转移对福建产业结构变动产生 了积极的影响: (1)促进福建产业结构的工业化。 &n bsp;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推动了全省产业结构的工业化(见表1)。2004年外资在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79. 5% ,远远高于全省总体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48. 7% 的比重,两者相差30. 8个百分点,这表明外资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工业化的重要力量。2004年,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的产出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的份额是:工业总产值占59. 55%,工业 增加值占57.71%,产品销售收入占59.42%,利润总额占69.28% , 资产总额占54. 64%,均已占到1/2甚至更高的比重。 (2)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向重化工业化发展。 20世纪80年代,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是以轻纺产品为主的劳动 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福建省得改革开放之先,主要承接了来自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的以轻工制成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90年代以后,在全省承接的国际转移产业中除原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还包括电子信息产业,以及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 这一阶段的产业转移趋势同全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基本一致。20 世纪90年代以后,全省重化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稳步上升。2002

中国产业转移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我国产业转移及其对就业的影响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达到8%,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更是高达9 8%。 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中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以及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在中国,奥肯定律是失效的,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并没有伴随着高就业率。 很多学者呼吁经济转型,呼吁靠投资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要改变、靠出口带动的增长模式也必须要有改变,靠制造业的模式也要改变,要更多地发展第三产业。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 资源是稀缺的,过分追求工业化必然造成环境的压力,中国逐渐改变建国初期大力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但是处于在工业化中期的中国,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其地位不会改变。 中国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政策调整上一直进行着多方博弈,一方面要顾及21世纪的宏伟目标,实现民族复兴而大力发展经济;一方面也要顾及民生,为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我国产业转移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是还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的经济也受到剧烈波动,在国家经济刺激下,我国经济形势好转。 但是由于人民币升值以及当前黄金、石油价格的连续上涨以及的国际贸易壁垒等因素,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刺激政策的长期有效性还有待市场验证。

投资、出口和消费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过分的依靠国际市场必然会增加经济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体制需要一系列改革,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步伐,减 少对国际市场的过分依赖,增强我国实体经济抵御系统风险的能力。 二、我国产业转移现状与趋势中国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一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向前推进的。 良好的制度基础和优越的要素禀赋,使中国赶上了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的第四次的国际产业转移,并成为这次国际产业转移受益最大的国家,维持了经济 的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的地位,成为世界上制造业高、中、低端产业链条相对比较完善的少数国家之 。 目前我国正进入东中西部产业转移的发展期。 2000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呈现出以下五个趋势: 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在今后一个时期里,东西部产业转移趋势还会继续加强并呈现新特点: 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二是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者说是单个产业,转变为包括产业的整体性转移;三是产业转移的主导角色转变,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向企业主导作用转变;四是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更大的挑战。 三、我国产业转移对就业的影响及其带来的就业机遇(一)产业转移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产业转移对就业机会和就业结构均会产生重要影响。 对产业承接地区而言,伴随着产业转移,相应的就业机会也会转移到产业承接国,产业承接国从而获得了直接的就业促进效应。 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提升,该地区就业劳动力结构也向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专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班级:会展1111班 学号 姓名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文化创业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业产业是一种全球经济形态升级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产业形式,也被称为创意经济。 二、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会展业素有“城市的面包”和“经济的晴雨表”之称,做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倍受关注。我认为从大趋势上讲,会展业有很大的发展生命力,有非常大的商业空间。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会展业发展还不成熟,虽然起点很高,但它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目前会展业发展非常不成熟。中国会展起步晚,在规模、规划、管理人才、服务质量等方面仍存在扩张粗放,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低,市场开放度低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紧缺,缺少专业人才。就目前看,由于会展是一种新型行业,教育体系还没跟上步伐。对会展人才的培养没有经验,使的现在从事会展工作的人都是学其他专业的,与会展工作不搭边。2、会展管理体制有很大缺陷,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化程度低,使企业缺乏参与竞争的忧患意识。3、场馆的利用率很低。场馆的建设面积很大,维护也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闲置不用时,企业又没经济收入,又要投入成本,很不划算。浪费国家资源,行业效率低。 4、会展的服务质量不高,没有为参展商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也限制了目前会展业的发展。 而我个人还认为会展行业还存在以下不足:会展的服务范围太窄,没有向市场进一步扩张。应该进行宣传和示范,让的企业和个人了解

会展业。教育体制不够完善,会展人才的培养还比较困难,需要长时间的摸索。 但是,总体上看,会展行业发展很快,逐渐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其独特的行业特征和巨大的行业作用将蓬勃发展。 三、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健康的。并且朝着更好的趋势发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伴随着中国“十三五”规划中经济文化的“带状”发展新趋势,中国设立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文化产业带”、“环渤海湾经济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走廊”、“黄河中原地区文化带”、“珠江经济文化产业带”和“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带状经济发展区。呈现了中国独特的发展趋势:1、传统文化内核的再开掘,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以“家”和“国”为中心的群体价值和理念;强调“和谐”,追求“圆满”;强调人本精神和忧患意识。文化创意产业要以人为本,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广告文化和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进行继承和发展2、在结合国情的情况下吸收西方广告文化,充分进行商业开发从美国的产业发展过程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创意文化产业都是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火花,中国应充分发挥商业的和市场的价值,尊重资本的价值和创造,就能能创造更多的奇迹。 中国创意产业布局逐渐完善,产业规模日趋壮大,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出现以集聚区为载体,以区域板块为格局,以行业集群为纽带,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态势。逐步向以文化为资源,以创意

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 专业:国际商务硕士 姓名:罗琮 学号:201301360030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际分工格局和生产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国际产业转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先分析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和特征,继而又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两者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如何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国际直接投资、产业升级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 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开放经济的结果。在过去的国际产业转移中,产业转移的类型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层推进,产业转移的阶段是从加工贸易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产业转移的技术通常都是进入标准化产业阶段的技术。国际产业转移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只是不同的时期在不同区域之间转移,不同的时期转移的内容不同。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产业转移将呈现如下的发展趋势: 1.国际产业转移将延续结构高度化的趋势 这里的结构高度化指的是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的意思。今后,向我国东部地区转移的制造业将主要集中在高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高加工度的“三高”行业,而不再像过去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东部地区本身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传统制造业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因此,未来几年,我国将出现传统制造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有利景象。 2.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投资将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样,伴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地位的形成和发展,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物流相关的服务业的外商投资也越来越多。以上海为例,2005年,上海第三产业吸收外资合同金额73.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2%,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2.9%。与需要耗费大量土地、能源的制造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因此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上海“四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定位就反映了这样的发展趋势,也为上海承接服务业转移做出了总体的规划。 3.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势 过去的国际产业转移往往只是发生在处于产业核心地位的跨国公司,以汽车行业为例,上海大众初创时,其零部件大量依靠进口,然后再逐步实现国产化。而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则有所不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向很明显。如以上海—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台湾信息产业的投资集聚区,其中苏州已经形成以明基电脑、全友电脑和华宇电脑为核心的IT产业群,建立起鼠标、彩显、液晶显示器、超微半导体等多个大规模生产基地。研发、制造、服务的一体化联动将是未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将其研发、物流等非制造环节也转移到中国来。这一趋势对于我国各类开发区做好区域产业规划和招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认真研究。 4.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主体,投资方式多样化

产业转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积极方面外商将生产转移,使得我国的经济面临着一种全新的挑战.我国不得不做出调整。一方面。外商的撤出使得我国依赖的进口加工的贸易模式走向衰退,中国不能一味以出1:3拉动经济。需要扩大国内消费刺激经济增长:另~方面.外商的撤出也给了自主品牌和本土企业一定的机会.让他们进行产业升级.提高技术含量和核心科技。增强竞争力。制造业的出走,也给了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的好机会.我国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一直没有制造业水平高.现在制造业陷入了发展的徘徊期.正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机遇(2)消极方面1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小2.出13减少.贸易顺差减小我国的出口主要是来料加工贸易和制造业带动的3就业岗位减少外商撤出对华投资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对就业的影响了三产业转移对外部经济体的影响(1】对外商来说1.积极方面外商重新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成本。2.消极方面首先.重新投资的成本大其次.进入中国市场的壁垒增加(2)对产业承接国来说1.积极方面( 创造了就业。。②拉动了出口。③投资拉动经济增长2.消极方面。制造业对环境的污染严重,是生态遭到了破坏四、我国应对产业转移的措施(1)改善投资环境既然外商撤出其对华投资的意愿已经显现出来.那么必然是存在着不利于投资的问题的。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必须去主动面对问题。改善投资环境。首先要做到继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企业的上下游生产体系,产生集群效益.方便投资者现在的和未来的生产和销售:其次是完善信息配套设施和物流体系.现代的经济首先离不开的就是对信息的把握.完善信息配套设施就是搞好网络建设,提供市场信息,建设物流中心,让厂商更能把握市场脉搏,增加竞争力;最后,改革政府职能,加强服务意识。杜绝腐败。(2)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当投资和出CI对经济的拉动下滑的时候.保证经济继续稳步增长的措施毫无疑问就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了首先是要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使得大家有钱花;其次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分配制度,让老百姓敢花钱;最后我们还应该注意加大城镇化水平(3)支持创业,扶持自主品牌(4)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升级所谓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为了对产业进行升级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注重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2.对产业进行组织创新.用科学的方法管理3对传统产业进行体制创新.用市场选择强者我们在新经济形势下.首先就要做到政企分开发挥企业的能动性.创造出最大价值:其次形成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使得各个行业处于同一起跑线,让市场决定企业的生存.这样才能留下最适合市场的,最有活力的企业,自然是代表了产业的发展趋势的企业

国际产业转移分析报告

分报告一:国际产业转移 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概述 1.1 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内涵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它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一个包含着国际产业贸易与国际产业投资的综合过程。它既是对产业构成要素的国际移动的描述,也是对产业形成与演进历史的梳理。 国际产业贸易往往意味着转入国必需的某些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技术设备、原辅材料、中间产品的输入,因而对转入国产业结构发生影响。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它有助于转入国产业成长与结构转换。也就是说转入国可以利用这些技术设备、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建立新的工业部门,改造传统产业部门。国际产业投资往往意味着资本、技术等的直接输入,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也能产生与国际产业贸易相同的结果。 国际产业转移是从外在形式来看,与相关国家相关产业之间的贸易和相关国家相关产业之间的投资并无二致。但发达国家与转入国之间的绝大部分贸易,实际上是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两国产业之间的贸易,因此,我们称它为国际产业贸易。发达国家在转入国的投资,尤其是直接投资,一般是伴随着资本输出的较先进技术产业的输出,或者说发达国家较高发展水平的产业向转入国较低发展水平的产业

投资,因此,我们称它为国际产业投资。当产业贸易与产业投资所引起的累积性产业成长达到一定程度时,某些产业在转入国更具有竞争优势时,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便会发生,从而引起产业转入国与产业转出国产业结构的革命性转换。 转出国之所以进行产业转移,是因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它们开发使用过时技术,实现最后价值增值的需要。它们不可能通过转让高新技术来培植与自己竞争的对手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本输出。产业转出国吸收产业转移通常是谋取外来投资的外部经济效应,即获得技术、管理经验、训练人员以及其它的前向联系效应和后向联系效应 1.2 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 对于转出国而言,从短期来看,国际产业转移对于发达国家也有负面影响,如对国内就业水平的影响和本国产业“空心化”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其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因为归根结底,它为本国的结构转换提供了绝好契机。产业转移的条件是该产业产品不可能在本国生产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比较优势,不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这样的产业转移出去,可以为那些附加值高的新产业提供更多的资本和劳动力。 鉴于我国目前主要作为产业转入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我们下面着重分析国际产业转移对转入国的影响。 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关联效应和竞争效应

产业转移新趋势及全国主要地区形势分析

产业转移新趋势及地区招商形势分析探讨 一、全国主要地区的形势 近年来外商在华区域分布变化明显,从体来说沿海地区外商投资所表现出主要是“北上西进”,其中“北上”的趋势明显,“西进”的规模较小。我国外资区域间转移与传统意义上的转移投资存在很大差别。在北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一些条件好的中心城市,完全具备大规模吸收外资的条件,有望形成新的开放型经济带。 一、外商在中部和北部地区投资的比重明显上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 沿海地区的外资出现了由南部沿海地区逐步向中部和北部沿海地区转移和扩散的趋势。中部沿海地区实际吸收外资占全国的比重 , 由1983-1990年间的13.3% 提高到1991-1999年的24.2%, 2002年为30.4%;北部沿海地区的相应比重分别为20.8% 、 20.8% 和25.8, 也呈上升趋势。中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吸引外资占全国的比重 , 由2000年的47.1% 上升到2002年的56.2% 。外商投资企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现象虽不明显,但沿海地区的外资从开放中心区向其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却十分明显,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 尤其山东由于其在环渤海湾与长三角交接地的特殊位

臵,近年来区位优势初显,一方面直接吸引国外资,又不断承接长三角转出产业,尤其在吸引日资、韩资方面更是得天独厚,远走在其他地区的前面。山东省2004年引进外商投资企业5891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98.2亿美元,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14.4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13.5%、14.5%、14%,均居全国第一。 分析发现外商投资倾向于“北上”的原因主要有: 1、南部沿海地区土地、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应吃紧,已不能满足其需要 近年来伴随着外商投资和各种产业的聚集,长期经济高速发展,利用、消耗了大量当地资源,造成资源的危机与紧张,直接带来土地、劳动力、水、电等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人才供应紧张。2003年,我国先后有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21个省市拉闸限电。同时,南部沿海地区过去所享有的政策优势逐步消失。而在以上海为核心的中部沿海地区,产业基础雄厚,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人才等条件较好,市场潜力巨大,交通条件便利。北部沿海地区产业基础好,科研和技术人才集中,靠近广大内地市场。 2、长江三角洲生活条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近几年在我国投资的外商,投资规模巨大,在华具有长期发展意愿,投资方的许多高层管理人员准备在华长期居住。特别是来自台湾的一些投资者,其祖籍就在江浙一带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