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大学生

摘要:时下,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理想信念上呈现出多元异质的特点。这内在要求我们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对其进行思想融入,以确保当代大学生思想信念的健康成长。唯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去凝聚他们的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他们的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去引领青年学生的人生信念和生活风尚,才能有效整合他们在社会深化改革和文化转型期所可能接触到的各种信息资源,使之从思想深处辨别出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界线,从而走出思想困惑、信仰迷失的种种认识误区,巩固与坚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认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当代大学生思想信仰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得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

在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人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之后资本主义国家里的学者开始宣称“马克思主义已经日薄西山”在那个时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了低潮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直被认为是现实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开始不断受到各种各样的质疑和责难社会主义“失败论”与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消失论”等一时沸沸扬扬甚嚣尘上。但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西方有两次影响重大的有关马克思的民意测验其结果都非同寻常、令人震惊。英国广播公司在1999年进行的一次“千年最伟大思想家”网络评选活动中卡尔?马克思得票率高居首位。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即使在现在也具有着非同寻常的强大的理论生命力。

从哲学上来说,物质决定意识,所以意识必须与物质相统一。针对马克思主义,我们需要做到精神需要与物质需要相结合,科学进行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基础之上。市场经济就其本身而言,是可以促进人需要的全面发展。然而,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却存在着阻碍人们需要发展的一面,使人的需要物化。很多人生活需求就是钱,就是物欲享受。一旦物欲满足,他们便停滞不前,而且金钱的满足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幸福感,他们成为“没有思想的芦苇”。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培养人们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让人们积极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积极地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达到物质人和精神人的协调发展。

要加强教育,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普及工作。用马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大学生,要辩证全面地看待当前社会中的诸多矛盾、问题。要知道事物发展的道路往往是曲折的,但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不能因为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出现的暂时的问题就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优越性,应该对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才不会对其一知半解,仅凭一些现象就妄下论断。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学生,让他们认识了解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进而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最终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贯彻到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才能透过各种纷繁的现象,看到深藏在其中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让大学生们知道,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不仅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而且对于客观认识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现

状、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局势、世界发展趋势都大有益处。实际上,除了这些大的方面,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对于每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马克思主义对人们的这些帮助只有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真正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才能体会到。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让我的人生观、世界观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领悟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教会我们思考问题、思考生活的方式,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认清事物本质,更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辨能力。并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总是我们学好其他学科知识,认清当今形势和理解各项政策制定的基础。而老师在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时,深入浅出,并联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加以阐述,这种讲课方式使我们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并学会了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实进行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不容质疑的,它与时俱进,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阶级运动的复杂化,社会形态的迅速发展,它经受了无数次严峻的考验,并不断完善。不但如此,世界上众多的思想家及社会各界人士,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并将之付诸于实践。

大学校园是我们中学的理想,高中的努力让我们拥有了在这美好的学校学习的机会。在这个时期我们会有目标和理想。我们有挫败感、孤独、崇拜、和缺少激情。人无志不可以立,大学生的美好年华理应在激情中实现自己的志向。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对我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我们提倡先进文化和道德,只有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导向作用,才能使我们知荣辱,能使我们在大学中努力的学习生活而不庸庸碌碌。习近平主席在今年的青年大会上指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

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所以,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刻不容缓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体现,也是优秀民族文化的凝练。我们大学生一定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追求真善美,作为我们明辨是非,为人形事的座右铭。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的指引作用是巨大的。我们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行动指南也是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

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就是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认识我匀所看不见的光线时,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的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的见我们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是以我们眼睛所造成的直觉基础,这就证明人眼睛的特殊结构并不是我们认识的绝对界线

”所以,大学生在学习中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去“动手动脚”。对于所学的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有实现知识的价值,才能重新和更深层次的经验和认识,从而将自己的知识掌握和更牢,以适应以后的工作。

学习活动虽已结束,但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却并不会因此而终止,活动是短暂的,内容却是丰富而又终身受益的。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马克思主义,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做一名真真正正的大学生,真真正正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