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世说新语》中描写的女性形象

浅析《世说新语》中描写的女性形象

浅析《世说新语》中描写的女性形象
浅析《世说新语》中描写的女性形象

浅析《世说新语》中描写的女性形象

摘要:《世说新语》中的女性身上体现了“自然”和“真”的人生态度, 这也体现出魏晋时代人们所特有的精神风貌。本人拟将其女性形象概括为“德”、“识”、“智”、“情”四种类型进行分析,来探讨《世说新语》中描写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世说新语》魏晋时代女性群体

从汉末到魏晋六朝,中国经历了一个历史上最为混乱,最为动荡的时代。儒教一统至尊的状态被打破,鲁迅指出:“儒学以礼教为本,主张克己复礼,反对怪力乱神,提倡中庸,反对极端;儒学的式微,往往意味着人性的摆脱束缚和自由发展。”【1】宋代的司马光提出:“今人或教女子以作歌诗,执俗乐,殊非所宜也。”【2】但魏晋六朝代之而起的产生于魏晋之际的玄学,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大解放。人们普遍地将目光由外视转为内省,更多地关注个性的自由发展,人性觉醒了!一直处于男性附庸地位的女性,在这一时期也终于获得了一些自由呼吸的空气。人们对女性的观念,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于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撰写的《世说新语·贤媛》中有积极体现。古人研究《世说新语》,多在考案史实、训解文字、校勘版本和批点评注等方面著力,缺乏系统、流于驳杂、方法相对陈旧等。后《世说新语》研究包括《世说新语》作者及书名问题,版本及注释问题,性质

及思想倾向问题,魏晋清谈研究,艺术特色及美学价值的研究等等。对《世说新语》成书、性质及其思想倾向的争鸣,对刘注的考察,清谈研究,从文艺学、美学诸角度进行的探讨。本文旨在从这些屡为作者、时人所歌颂的女性身上,探寻出魏晋时代人们所特有的精神风貌。

《世说新语》的人物世界中,女性群体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她们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情感以及过人的智慧和才情,为那个遥远的中古时代添上了浓重的一笔。虽然《世说新语》中专门为女性设立了《贤媛》一门,但是描写女性的文字遍布全书,并不仅仅局限于《贤媛》,例如《言语》、《惑溺》、《汰奢》、《轻诋》、《规箴》等。纵观《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本人概括为“德”、“识”、“智”、“情”四种类型。

一、以“德”著称于世者

在郑玄和班昭看来,女子之“德”主要体现在“贞顺”和“守节”。而“贤媛”门中表现出的德却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一)有气节者

如《贤媛》二十九中在众宫女纷赂画工以图进幸的情形下,王昭君却“志不苟求”。《贤媛》三中班婕妤遭赵飞燕诬陷却耻于辩白,“故不为也”即不值得与恶人争辩。又如《贤媛》二十九体现出郗嘉宾妇的从一而终不是为了表白自己的贞节,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丈夫的挚爱。故曰:“生纵不得与郎同室,死宁不同穴。”

(二)公认的待人处世的美德

“德”是封建社会对妇女的基本要求,《世说新语》中的女性,仍保留着中国儒家传统的文化品格和道德观念。

1.有对恶德的诅咒:

如《贤媛》第四则:“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及帝病困,卞后出看疾。太后入户,见直侍并是昔日所爱幸者。太后问:‘何时来邪?’云:‘正伏魄时过。’因不复钱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至山陵,亦竟不临。”卞太后得知曹丕竟将其父曹操生时的爱幸者拿来自己享用,恨骂道:“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甚至曹丕死了下葬也没去看他一眼!

2.有对美德的讴歌:

《贤媛》二十中的“陶母教子”就是另一个在这方面为后人称道的故事: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鲑饷母。母封鲑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陶侃出身寒门,家境贫困,甫作官,便用公家的东西送给母亲,虽为一片孝心,陶母却认为拿公家的东西给自己的母亲却欠妥当。陶母深明大义,不食儿子送来的坩鲑,并予以斥责。这同当时社会中崇尚奢华、物欲横流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怪乎余嘉锡先生说:“有晋一代,唯陶母能教子,为有母仪,余多以才智著,于妇德鲜可称者”。【3】

《贤媛》十九更见陶侃母的德惠与待人接物:陶侃少时“家酷贫”。一日来客,侃母“头发委地,下为二罣,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侃母的“封鱼差遣使”则为后世奉为教子的典范。

二、有远见卓识者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很多人都具有远见卓识,堪与男子相比美。她们善于识鉴和品评的才能是和当时的社会风气分不开的。人物品藻和名流月旦在魏晋时期盛极一时,很多妇女也参与其中,她们的聪明才智通过这种活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世说新语》中女性的远见卓识,可以分为两类: (一)遇事时具有男子也难以踵武的胆识

《世说》中具有过人胆识的女子很多,如《贤媛》七:

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收之,其妇出诫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若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许允选拔官吏,多用自己乡里的熟人。魏明帝认为有结党营私之嫌,所以“遣虎贲收之”。就在“举家号哭”的悲凉气氛中,许允的妻子却镇静自若,作起了小米粥,等待丈夫的归来。她的这种镇静,不仅是因为她有过人的勇气,也在于她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胆识和智慧。她对许允被收做出了冷静客观的判断:“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勿忧,寻还。”结尾的“顷之,允至”则印证了她的远见卓识。

王经的母亲也是一位遇事时具有远见卓识的女性。《贤媛》十记载了王经母亲的故事。在王经“仕至二千石”时,他的母亲告诫他不要贪图富贵,“汝本寒家子,仕至二千石,此可以止乎!”但是王经不听劝告,终于因为帮

助曹魏王室,被司马氏集团杀掉。王经觉得愧对母亲,而他的母亲却没有哀伤的神色,反而对他说,“为子则孝,为臣则忠,有孝有忠何负吾邪?”在这里,王经母亲的远见卓识固然让人钦佩,但她在王经临刑前的神色自若和达观的言语,更是非寻常人所能比,体现出了魏晋时期人们所特有的精神风貌。

《世说新语》中具有过人胆识的女性形象还有赵母、陈婴母。其中,《贤媛》五的赵母嫁女的故事,具有很深的启示性:“赵母嫁女,女临去,敕之曰:‘慎勿为好!’女曰:‘不为好,可为邪乎?’母曰:‘好尚不可为,其况恶乎!’”

在女儿出嫁之时,赵母对她的劝告不是如何相夫教子,尊老爱幼,而是“慎勿为好”。揭示出赵母的良苦用心,即全身远祸的远略。女儿不解,遂问母亲:“不为好,可为恶邪?”赵母回答,“好尚不可为,其况恶乎?”同条下,刘孝标注引《淮南子》中的“尔为善,善人疾之,”更揭示了赵母的良苦用心。赵母嫁女显示了有见识的女子所具有的全身远祸的心态。

《贤媛》一描写陈婴母亦有远见卓识:“秦末大乱,东阳人欲奉婴为主,母曰:‘不可。’‘不如以兵属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祸有所归。’”若婴为主,一旦事败,婴会遭受大祸,所以没让婴揽下这个重责,陈婴母的策略正所谓两全其美。

(二)善于品评和鉴赏人物的女子

魏晋士人热衷于对人物进行品评以显示其远见卓识,而这股时风也披拂到有才智的女性身上。她们独到的眼光丝毫不逊于男性,令人叹为观止。如《贤媛》十一中山涛的妻子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山妻韩氏觉公与二人异于常交,问

公,公曰:“我当年可以为友者,唯此二生耳。”妻曰:“负羁之妻亦亲观狐赵,竟欲窥之,可乎?”他日,二人来,妻劝公止之宿,具酒肉。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公入曰:“二人何如?”妻曰:“君才致殊不如,正当以识度相友耳。”公曰:“伊辈亦常以我度为胜。”

山涛妻韩氏对嵇、阮二公的品评令山涛叹服,同时她还建议山涛用自己的长处与人相处:“君才致殊不如,正当以识度相友耳!”僖负羁之妻,是《左传》中极有见识的妇女,她准确地预见到了晋文公将会发达,劝丈夫对当时还是公子的重耳以礼待之。山涛的妻子援引僖负羁之妻的例子,显然是以她作为榜样的,山涛妻子认识到了嵇康、阮籍和山涛三人的优劣,并且告诫自己的丈夫应该扬长避短,“以识度相友”。

《贤媛》十二中描写了便是另一位善于识鉴人物的女性是王浑的妻子。“有兵家子”欲娶王浑妻之女,王浑妻要求亲自暗查此人,看后说道:“此才足以拔萃,然地寒不有长年,不得申其才用,观其形骨,必不寿。不可与婚。”后,“兵儿数年果亡”。王浑妻对对兵家子的品评令人嗔目结舌另有《贤媛》三十三,韩康伯母殷氏对桓南郡评曰:“我不死,见此竖二世作贼。”后其孙韩绘之果遇桓南郡孙桓景真之难也。可见殷氏也是位很有远见卓识的女性。

三、以“才智”见长者

儒家礼教中对女子应否有才基本上持否定的态度。班昭的《女诫·妇行》中曾说:“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4】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而至宋代的司马光则又提出:“今人或教女子以作歌诗,执俗乐,殊非所宜也。”【5】

而“女子无才便是德”【6】自明末出现以来,曾束缚、扼杀了多少女性!较之前代与后代,魏晋时期的女性可谓风头出尽。她们不仅有才有智而且能和男人们一样谈诗论玄,“步障解围之谈”!,“新妇参军之戏”"诚为晋代女子之风雅的美谈。《世说新语》中还塑造了许多光彩照人的“才”女形象,她们已经具有了和男性相抗衡的才智,而不甘心做男子的附庸。《世说新语》中的女子“才智”可以分为三种:

(一)学识渊博,有文艺之才

以文才著名的女性首推谢道韫,《言语》七十一: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同条下,刘孝标注引《妇人集》曰:“谢夫人名道蕴,有文才,所著诗、赋、诔、颂传于世。”【7】可见谢道蕴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咏雪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而“咏絮才”【8】也成为了才女的代名词。

(二)机警有锋,有应对之才

《世说新语》中女性的才能不仅限于一吟一咏的聪明,她们还机智灵敏,善于应对。这显然受魏晋玄谈之风的影响,应对之间,言简意永,颇具玄意。显示出谈论者的思维之敏捷与辩才之高超。

《世说新语》用大量笔墨赞扬了许允妇的智慧。在《贤媛》六中记载了许允妻子同丈夫的对答。“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恒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

有意,卿宜察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许允妇机警有锋的话语,不仅使丈夫回心转意,还建立了良好的夫妻关系,真是机智聪慧。

又如《贤媛》二十四中,“桓车骑不好著新衣,浴后,妇故送新衣与。车骑大怒,催使持去。妇更持还,传语云:‘衣不经新,何由而故?’桓公大笑,著之。”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和大胆的举动便让桓公欣然改掉了自己的毛病,足见此女的应对之才,也体现出魏晋人所特有的风度。

还有《贤媛》二十七中韩康伯母的隐古几毁坏,其外孙卞鞠欲易之,答曰:“我若不隐此,汝何以得见古物?”《贤媛》三十一里王惠问王右军夫人“眼耳未觉恶不?”答曰:“发白齿落,属乎形骸;至于眼耳,关于神明那可便与人隔!”《贤媛》二十六里有“咏絮之才”的谢道韫嫁给王凝之,对其大不满意,回娘家时对其叔父谢安抱说:“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都能显示出魏晋女性的才智。

四、执着于“情”者

魏晋之际,世风放达。人们纷纷追求个性和心灵的解放,越名教而任自然。《世说新语》中便有这样一群对于“情”执着追求的女性。

(一)热衷于对情的自由表达

如《惑溺》六: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

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

在当时的口语中,“卿”字含低贱之意,士大夫是不屑于以“卿”称人的,所以王戎说,“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但王戎的妻子对此并不在乎,她所在意的是能够自由表达内心深处对丈夫的情和爱,所以她以一连串的“卿卿”作为反问,直到王戎哑口无言,“遂恒听之”。

(二)敢于对情的大胆追求

正如干宝在《晋纪总论》中所说,“先时而婚,任情而动”【9】。如《惑溺》五:

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充每聚会,贾女于青琐中看,见寿,说之,恒怀存想,发于吟咏,后婢往寿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丽。寿闻之心动,遂请婢潜修音问,及期往宿。寿矫捷绝人,逾墙而入,家中莫知。

自是充觉女盛自拂拭,说畅有异于常。后会诸吏,闻寿有奇香之气,是外国所贡,一著人则历月不歇。充计武帝唯赐己及陈骞,余家无此香,疑寿与女通,而垣墙重密,门阁急峻,何由得尔?乃托言有盗,令人修墙。使反,曰:“其余无异,唯东北角如有人迹,而墙高非人所逾。”充乃取女左右婢考问,即以状对, 充秘之,以女妻寿。

“韩寿偷香”、“贾充嫁女”是后世广为流传的爱情故事,激励了无数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自由地追求爱情。在后世的《西厢记》等文学作品中,都可以见到贾女与韩寿大胆追求爱情的影子。故事中贾充女儿对爱情追求的自信、执着乃至恣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值得注意的是,《世说新语》的作者将这一则爱情故事置于《惑溺》一章中,表明作者从伦理道德观念上并不认同这种作法。但是,纵观《世说新

语》整部书,虽然作者编辑了很多具有贬意的章节,如《惑溺》、《汰侈》、《轻诋》等,但他在更深层次上并不是要对他们进行批判,而是欣赏他们在行事中所表现出来的“魏晋风度”。如前引《惑溺》六中的王戎妻子卿王戎的故事,作者更为赞赏的是王戎妻子的自然和坦率。作者记述“韩寿偷香”、“贾充嫁女”,实则是欣赏贾充女儿的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然和真诚。

五、总结

除了以上四类以“德”、“识”、“智”、“情”见长的女性形象,《世说新语》还描写了一些“另类”的女性形象,如《规箴》八、十中“聚敛无厌、干预人事”、“贪浊”成性的王衍妻子和《惑溺》三中凶狠残暴、酷妒杀人的贾充妻子。但是,在作者笔下,善良、机智、自然、坦诚是魏晋时代女性的主要特征。尽管《世说新语》中的女性或以德、或以识、或以智、或以情见长,但在她们身上都体现了“自然”和“真”的人生态度,体现了魏晋时代人们所特有的精神风貌,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形象。李泽厚说道:“不是人的外在的行为节操,而是人的内在的精神性(亦即被看作是潜在的无限可能性)成了最高的标准和原则。完全适应着门阀士族们的贵族气派,讲求脱俗的风度气貌成了一代美的理想。不是一般的、世俗的、表面的、外在的,而是必须能表达出某种内在的、本质的、特殊的、超脱的风貌姿容,才成为人们所欣赏、所评价、所议论、所鼓吹的对象。”【10】所以说,魏晋时代的女性所体现的更多的,并不是外在的形象气质,而是内在的精神气质。

论《世说新语》中天才儿童的言行

世说新语的国学密码解析论文题目:论《世说新语》中天才儿童的言行 学生姓名 学号 上课时间 专业班级

论《世说新语》中天才儿童的言行 摘要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少年儿童,他们机智勇敢,诙谐幽默,有着甚至成年人都不一定具有的良好品格和卓越才能,说大人话,做大人事,备受人们的推崇,称之为“天才”。这种对天才儿童的看法观念,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可,并争相效仿用来教育自己的子女,这些行为在当时是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的。时过境迁,古人的这些行为,未必值得今人效仿,其中的利弊,我们应当区分开来,选择合理的方式引导和教育儿童。 关键字早慧、童心、天性 翻阅《世说新语》一书后,我发现在《世说新语》这部书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描述儿童的故事,并且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故事中的主角都是一个天才儿童,言行举止上透露出其与年龄不相适应的聪慧,多了一份历经沧桑的成熟与看破红尘的睿智,却独独少了一份儿童本该有的天真与活泼。在这些早慧的儿童中,有懂得“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恪守孝道的范宣;有思维敏捷,善于应对的钟毓、钟会兄弟,在偷酒这种无礼行为被父亲发现后,他们做了一番精彩的辩解;有少年语言思辨,富含哲理,引人深思,面对高高在上且威严的魏文帝的询问,钟毓、钟会兄弟再一次做了一番巧妙的辩解;有儿童通识大义,说出“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的话来。这些儿童小小年纪,就已经具有了超凡的智慧,得到人们的赞赏。今时不同往日,魏晋时期,人们普遍推崇早慧,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少年儿童,他们头脑聪颖,逻辑思辨能力极强,具有着甚至高于一般成年人的高尚品质和一套成熟甚至完善的行为准则,说大人话,做大人事,聚集了成年人身上的优点,却不见有儿童的天真活泼与纯情浪漫。 在世说新语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王戎小时候就很聪明,当王戎长到七岁时,王戎和一众小伙伴出去打闹游玩。这一群小孩看见路旁有一颗李子树,树上挂满了李子,多的都快要把树枝给折断了,其余的小孩都乐颠颠地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岿然不动。有人就问他了:“哎,小孩,你怎么不去摘李子呀。”王戎一本正经的答道:“这颗李子树就在路边,还挂满了李子,这一定是一颗苦李树。”于是故事便在众人一边嚼着苦李曰“然”一边对王戎发出阵阵的赞许声中结束了。当我读完故事,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个故事幽默有趣,同时我也深深地为故事中的主人公王戎的聪慧所深深折服,让我惊叹的是:一个懵懂的少年竟然会有如此强的逻辑思维与辨别能力。但我不知道他的这种能力从何而来,是良好的家庭教养还是社会的习性熏陶,抑或者是他真的是一个“天才”,天生的超凡本领使可以他如鹤立鸡群般“鄙视”一切同龄儿童,为他们争先恐后抢夺李子的行为感到可笑。但故事中的人物远非王戎一个人,在这个有趣的故事中还有一群“幼稚”的小孩,当这些小孩发现道路旁有一颗挂满李子的李子树时,这可乐坏了这些小孩,一个一个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跑到李子树下,急切的摘下李子并想要迅速放到嘴巴里咀嚼一番,直到咬破李子后才大呼上当:这李子太酸了,怪不得这颗李子树结了这么多李子也没有人来摘。于是一群小孩在一番探索后发现了事实的真相:这是一颗苦李树。就这样一颗苦李树给“幼稚的”小孩们上了重要的人生一课,让这些小孩学得了一些知识和道理:路边挂满果实的果树未必可以让我们饱餐一顿,或许它会让我们吃一些苦头。作者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叙述了这件有趣的事情,我觉得无论是王戎还是那些懵懵懂懂显得幼稚的小孩,没有谁是可以让人们(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可以嘲笑一番的。故事中还有一个人物应该是路人,路人充当了一个社会评论家的角色,对于王戎的言行他信服地曰“然”,可见在当时的社会中像王戎这样一个天才儿童是受到普遍推崇的,家长们渴望能够教育出像王戎这样的聪慧的孩子,国家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像王戎一样高素

《世说新语》资料整理

(一) 【故事】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原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扎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wěi)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cùjí)。 ——《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 ①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 ②清称:有清高的名称。 ③中表,古代父亲姐妹的儿女为外表,母亲兄弟姐妹的儿女为内表,合称中表。 ④仆:我,谦称。 ⑤先君,死去的祖先。 ⑥乃通:才(予以)通报。 【译文】 孔文举十岁时,跟随父亲到了洛阳。当时李元礼很有名望,担任司隶校尉。登门拜访的必须是才智出众、有声誉的人和他的内外亲戚,只有(这些人)才被允许通报进门。孔文举来到李元礼的门口,对守门的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经通报以后,孔文举(进去)就在前面坐下。李元礼问道:“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文举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曾拜你的祖先伯阳为师。这样看来,我和您是是世交了。”元礼和宾客们听了无不惊奇赞叹。太中大夫陈韪过一会儿也来了,别人把孔文举的话告诉了他,他说:“小时聪明,长大了未必出众。”文举应声说:“您小时候,想必是很聪明的了。”陈韪听了,感到局促不安。 (二) 【成语】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比喻整体遭殃,个体(或部分)亦不能保全。【原文】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世说新语·言语》【注释】 ①中外:指朝廷内外。 ②琢钉戏:一种小孩玩的游戏。了:完全。遽(jù)容:恐惧的脸色。 ③大人:对父亲的敬称。完:完整。按:这句话比喻主体倾覆,依附的东西不能幸免,必受 株连。 【译文】

《世说新语》的成语

《世说新语》中的成语 【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一览无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申昜,则一览而尽,故纡馀委曲,若不可测。”后以“一览无馀”谓一眼即可全见。 【二童一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七步成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才高七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才高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才疏志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后以“才疏志大”谓志向大而才能小。 【千里莼羹】旧时多作思乡之辞。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曰:

‘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千里,湖名,在江苏溧阳县。莼羹,用莼菜煮的汤。原为具有吴地风味的名菜,后泛指本乡特产,含思乡之意。亦作“千里莼羹”。 【千岩万壑】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后用以形容峰峦与山谷极多。 【不舞之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后因以“不舞之鹤”喻名不副实。 【相煎何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相煎何急”喻自相残杀或迫害。 【瞎马临池】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后因以“瞎马临池”比喻处境危险而犹暗昧无知。 【略见一斑】大致地看到事物的某一部分。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说·方正》:“门生辈轻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竹头木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扞陶公呴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後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後犹湿,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後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后以“竹头木屑”比喻可供利用的废置之材。 【管中窥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摴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窥

《世说新语》简介

《世说新语》简介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的一部记述后汉至南朝刘宋王朝人物的遗闻轶事的杂史。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撰写,梁刘峻(字孝标)注。汉代刘向曾著《世说》,早已亡佚。该书原名《世说》,后人为与刘向书相别,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小说。>称刘义庆“性简素”,“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 刘义庆门下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他们根据前人类似著述如裴启的《语林》等,编成该书。刘义庆只是倡导和主持了编纂工作,但全书体例风格大体一致,没有出于众手或抄自群书的痕迹,这应当归功于他主编之力。有的日本学者推断该书出于刘义庆门客、谢灵运好友何长瑜之手。 刘孝标原是南朝青州人。宋泰始五年(469)北魏攻下青州,他随例被迫迁到平城,在那里出家,后又还俗。齐永明四年(486)还江南,曾参加翻译佛经。该书的注是刘孝标回江南以后所作。他采用裴松之注《三国志》的办法,进行补缺和纠谬的工作。孝标

征引繁富,引用的书籍达四百余种。后人注释该书的,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谔《世说新语校笺》、杨勇《世说新语校笺》。日本德川时代的学者著有几种《世说新语》注。还有马瑞志的英文译本、目加田诚等的多种日文译本和法文译本。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从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相当多的篇幅系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前人的记载。一些晋宋间人物的故事﹐如《言语篇》记谢灵运和孔淳之的对话等﹐则因这些人物与刘义庆同时而稍早﹐可能采自当时的传闻。 德行第一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文学第四 方正第五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企羡第十六

世说新语经典故事

1、陈仲举礼贤 陈仲举(陈蕃)的言行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楷模,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主薄说:" 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陈仲举说:" 从前,周武王乘车经过贤人商容家门口,俯首而立。敬贤礼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有什么不应该呢?" 3、割席分座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 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4、急不相弃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 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6、郗公吐饭 郗公(郗鉴)在永嘉丧乱时,避居乡下,很穷困,甚至要挨饿。乡里人尊敬郗公的名望德行,就轮流给他做饭吃。郗公带着侄子郗迈和外甥周翼一起去吃饭。乡里人叹道:" 大家都饥饿困乏,因为您的贤德,所以我们要共同帮助您,如果再加上两个孩子,恐怕就不能一同养活了。" 从此郗公就一个人去吃饭,把饭含在两颊旁,回来后吐给俩孩子吃。两个孩子活了下来,一同南渡过江。郗公去世时,周翼任剡县令,他辞职回家,在郗公灵床前铺了草垫,为郗公守丧,一共三年。 7、顾荣施炙 顾荣在洛阳时,曾应人之邀去赴宴。席间他发现,做烤肉的人流露出想吃烤肉的神色,于是就停了下来,把自己的那份给了他。同座的人讥笑他,顾荣道:" 哪有一天到晚烤肉的人,却不知道烤肉的味道呢?" 后来遭遇永嘉之乱,大家纷纷渡江避难,每次遇到危急,总有一人帮助自己,顾荣问他缘故,原来正是那个接受烤肉的人。 8、周镇船漏 周镇被罢临川郡守一职,返回京都。船停泊在清溪渚,周镇还没上岸,丞相王导来看他。当时是夏季,突降暴雨,船很窄小,又漏得很厉害,几乎连坐的地方都没有。王导说:" 胡威的清廉,也不过如此!马上向朝廷进呈,任命周镇为吴兴郡守" 9、老翁可念 谢奕任剡县令时,有一个老头犯了法,谢奕就让他喝烈酒来惩罚他,老头都已经喝得大醉了,还不让停。太傅谢安当时七八岁,穿着青布裤,在哥哥谢奕的身边坐着,劝道:" 哥哥,老头很可怜,你怎么能这样做!" 谢奕神色平和下来,说道:" 你是想放了他吗?" 于是就把老头放了。 10、范宣受绢 范宣八岁的时候,在后园挖菜,不小心伤了手指头,就大哭起来。有人问他:" 疼吗?" 范宣回答:" 不是疼,是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不敢伤毁,所以才哭啊。" 范宣简朴廉洁,豫章太守韩伯曾送给他一百匹绢,他不接受。减到五十匹还是不接受。就这样依次减半,他始终没有接受。韩伯后来和范宣同乘一辆车,在车里撕了两丈绢给范宣,说:" 难道要让老婆没有裤子穿吗?" 范宣才笑着接受了。 11、不忘根本 殷仲堪做荆州刺史后,正赶上水灾歉收,所以他吃饭常常只是五碗盘,再没有多余的菜肴了。

2021年《世说新语》中的成语

《世说新语》中的成语 欧阳光明(2021.03.07) 【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一览无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申昜,则一览而尽,故纡馀委曲,若不可测。”后以“一览无馀”谓一眼即可全见。 【二童一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七步成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才高七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才高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才疏志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后以“才疏志大”谓志向大而才能小。

【千里莼羹】旧时多作思乡之辞。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曰:‘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千里,湖名,在江苏溧阳县。莼羹,用莼菜煮的汤。原为具有吴地风味的名菜,后泛指本乡特产,含思乡之意。亦作“千里莼羹”。 【千岩万壑】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后用以形容峰峦与山谷极多。 【不舞之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后因以“不舞之鹤”喻名不副实。 【相煎何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相煎何急”喻自相残杀或迫害。 【瞎马临池】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后因以“瞎马临池”比喻处境危险而犹暗昧无知。 【略见一斑】大致地看到事物的某一部分。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说·方正》:“门生辈轻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竹头木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扞陶公呴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後正会,值

世说新语

百度首页 |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百 科 帮助 编辑词条世说新语 开放分类: 文学、历史、南北朝、古籍、杂史 目录 ? ? 《世说新语》概述 ? ? 《世说新语》内容简介 ? ? 《世说新语》编者简介 ? ? 关于《世说新语校笺》 ? 《世说新语》概述 《世说新语》 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的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撰写,梁刘峻(字孝标)注。汉代刘向曾著《世说》,早已亡佚。该书原名《世说》,后人为与刘向书相别,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小说。<<宋书·刘道规传>>称刘义庆“性简素”,“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 刘义庆门下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他们根据前人类似著述如裴启的《语林》等,编成该书。刘义庆只是倡导和主持了编纂工作,但全书体例风格大体一致,没有出于众手或抄自群书的痕迹,这应当归功于他主编之力。有的日本学者推断该书出于刘义庆门客、谢灵运好友何长瑜之手。 刘孝标原是南朝青州人。宋泰始五年(469)北魏攻下青州,他随例被迫迁到平城,在那里出家,后又还俗。齐永明四年(486)还江南,曾参加翻译佛经。该书的注是刘孝标回江南以后所作。他采用裴松之注《三国志》的办法,进行补缺和纠谬的工作。孝标征引繁富,引用的书籍达四百余种。后人注释该书的,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谔《世说新语校笺》、杨勇《世说新语校笺》。日本德川时代的学者著有几种《世说新语》注。还有马瑞志的英文译本、目加田诚等的多种日文译本和法文译本。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5世说新语两则(练)(提升版,教师版)新人教版

一、综合性学习(8分)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在精彩的语文世界里徜徉,吮吸着知识的营养,开拓着阅读的视野。为此,某中学七年级拟开展以“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标语 为了宣传汉字魅力,弘扬中国文化,学校将举行一次“校园汉字听写大会”。请你为这次大会拟写一则宣传语。提示:宣传语大多分上下句,结构工整,语言凝练、精彩。(2分) 你的标语: (2)善用形声字的形旁,可以帮助我们辨析形近字。请仿照示例 .......进行解析。(2分) ....,选择一组形近字 例句:“睡眠”的“睡”是目字旁,可以理解为睡觉要合目;“捶打”的“捶”是提手旁,可以理解为得用手来捶。备选形近字:①“钱财”与“木材”;②“悲惨”与“渗漏”;③“烘烤”与“供应”。 你选第组,你的解析:。 (3)张霞同学到图书馆去还书。管理员刘老师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张霞同学看书可认真,书上还标了记号,作了圈点批注呢!”(4分) A管理员刘老师的言外之意是:; B张霞听了,很不好意思。假如你是她,应该如何说? 【答案】 (1)千年文化尽在横竖点撇捺,中华魅力传遍东西南北中。要求紧扣话题、结构工整、语言精彩。 (2)①“钱财”的“财”是贝字旁,可以理解为贝壳是古代的一种钱币;“木材”的“材”是木字旁,可以理解为木材是木质的。②“悲惨”的“惨”是竖心旁,可以理解为惨是一种心境;“渗漏”的“渗”是水字旁,可以理解为只有液体才会渗出来。③烘烤的烘是火字旁,可以理解为烘烤要用火;“供应”的“供”是单人旁,可以理解为供应要靠人来执行。学生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3)张霞不该在书上圈画写字。刘老师,对不起,我忘了图书馆的规定了,我下次一定改。 【解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会意字本义的理解,能够根据字的组成部分,分析本义即可。 考点:理解常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小题(1)解答此类题目,要抓住提示语,理解话外之意。如本题中,抓住“丽同学看书可认真,书上还标了记号,作了圈点批注呢!”可知王丽在书面勾画了,因此管理员的话有批评之意;小题(2)作为刘丽,说话要注意礼貌,要表达自己的歉意,语言简洁连贯。

出自《世说新语》成语

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 《世说新语》是一部对中国思想文化,特别是士人精神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作品,它以生动传神的笔触,优美精炼的语言,分门别类地记录了汉末、三国、两晋人物的逸闻轶趣,是那个时代的精彩缩影。《世说新语》中有很多成语,现整理如下: 【席不暇暖】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陈(仲举)曰:“武王式商容之间,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释义:连席子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原指东奔西走,不得安居。后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近义词:应接不暇、日理万机 反义词:无所事事、闲得发愁 【难兄难弟】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释义:原义形容两兄弟都好,才得相当,难分上下,今指共过患难的人或都处于同样困境(环境艰苦)的人,含贬意。 近义词:一丘之貉、不相上下 反义词:大相径庭、判若云泥 【身无长物】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 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释义: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近义词:别无长物、空空如也、阮囊羞涩、家徒四壁 反义词:绰有余裕、丰衣足食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释义:小孩子从小便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小时虽然很聪明,一到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世说新语》的人物刻画(1)

《世说新语》的人物刻画 王亚旗 天津市蓟县礼明庄中学 摘要:《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主编的志人笔记小说集,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淡,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特别是其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表现了高超的技巧,使其成为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有的通过同一环境中几个人的不同表现形成对比,有的则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作漫画式的夸张,有的运用富于个性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书中涉及各类人物共一千五百多个,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今人吕淑湘先生即云《世说新语》“着墨不多,而一代人物,百年风尚,历历如睹。”可见《世说新语》的人物刻画,必定有其成功之处。 关键词:人物刻画性格志人对比 Discusses "Shi Shuo Xin Yu" character portray WangYaqi Tianjin Ji Xian ritual bright village middle school Abstract:"Shi Shuo Xin Yu" is the Southern Dynasty Chief Editor LiuYiqing will person writes down the novel collection, the contentmainly is records the Wei Jin famous litterateur's anecdote anecdoteand the mystery is light, also may say this is a Wei Jin loose storycollection. Specially it regarding the character image portray, hasdisplayed the excellent skill, causes it to become the will personnovel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Shi Shuo Xin Yu" portrays thecharacter image nimbly, the expression means is diverse, some severalpeople's different performance form the contrast through the identicalenvironment in, some holds the character disposition the maincharacteristic to make the cartoon -like exaggeration, someutilization are rich in the individuality spoken language to displaycharacter's manner. In the book involves each kind of characteraltogether more than 1,500, regardless of king, military and politicalleader, or recluse, clergy, all including. People of our time Mr. LuShuxiang is the cloud "Shi Shuo Xin Yu" "the inking are not many, buta generation of character, hundred years prevailing custom, distinctlylike sees." Obviously "Shi Shuo Xin Yu" the character portray, surelyhas its success place. Key word:The character portray disposition will person contrasts

世说新语小故事

“王石争豪” 石崇和王恺争比阔绰,互不示弱。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资助王恺。他曾把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送与王恺,这棵珊瑚树枝条葳蕤,相映成趣,少有可与之媲比的。王恺拿来给石崇看,自鸣得意,谁知石崇看后,就用铁如意敲它,应手而碎。王恺既惋惜,又觉得石崇在妒忌他,一时声色俱厉。 石崇说:“不值得遗憾,现在就赔给你。”于是叫下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尽数取出,不乏三尺、四尺高的,树干、枝条举世无双且光彩夺目,像王恺那样的就更多了。王恺看了,惘然若失。启示:目光短视、敝帚自珍者,必须打破。 “急不相弃” 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华歆马上对这一要求表示为难。 王朗说:“好在船还宽绰,为什么不呢?” 不一会儿,强盗尾随而至,王朗就想甩掉那个搭船人。华歆说:“我当初犹豫,就是担虑这一点。现在已经答允了他,又怎可出尔反尔,抛下他置之不管呢?” 启示:不要轻易许诺;既已许诺,就要善始善终。 “郗太傅招婿” 郗太傅派遣门生给王丞相送去书信,打算在王家子弟当中挑一个做女婿。王丞相对信使说:“你到东厢房随便挑选吧!” 信使回去禀报郗太傅:“王家的小伙子都不错。只是一听说您来招女婿,就都拘谨起来,惟独有一个袒露肚皮躺在床上,没听到似的。” 郗太傅捋着胡须说:“这个人才是我的贤婿啊!”于是又派人去探访,得知是王羲之,遂将女儿许配给他。 启示:“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保持自己本色的人往往更受欢迎。 “雪夜访戴” 王徽之居住在山阴。一夜忽然下起大雪,他睡醒过来,踱步出屋,酌酒赏雪,情不自禁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 触景生情,他想起了住在百里之外的剡县的戴逵,于是当夜乘小船溯江而上,次日天亮才到了戴逵家门,但他并没进门,而是折船返回。 同行的人十分纳闷,就问他,王徽之坦然地说:“我原本乘酒兴而来,现在酒兴尽了,何必一定要见到戴逵呢?” 启示:做自己喜欢的事也要适可而止,但求尽兴。 原文: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译文: 管宁和华歆一起锄菜园子,掘出了一块金子,管宁如同没见到一样,照常干活;华歆将金子拿到手里看了看,然后扔掉了。管宁和华歆一起同席读书,门外边有官员的仪仗喧哗而来,管宁听而不闻照样念书,华歆则放下书跑出去看热闹去了。

世说新语两则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精)

世说新语两则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精)

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世说新语》两则一、生字读音。陈寔(shí在不(fǒu 谢道韫(yùn 无奕女(yì王凝之(níng 二、重点字词解释。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聚会 2.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急速 3。公欣然日(高兴的样子 4.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大致;相比 5.未若柳絮因风起(比不上 6.太丘舍去(离开 7.去后乃至(才 8.元方时年七岁(当时 9.门外戏(玩耍 10.与人期行(约定 11.相委而去(舍弃 12.友人惭(惭愧 13.下车引之(拉 14.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三、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四、古今异义。 1.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领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到……去 3.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等候所约的人,泛指等待或盼望 4.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把事交给别人去办 五、重要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2.白雪纷纷何所似?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3.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4.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5.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中考复习系列文言文(八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一、基础归纳: 1、本文选自《》,这部书是由(朝代(人名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主要记述了从汉末到东晋之间士族、文人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社会风气和上层士大夫的精神面貌、生活情况等。鲁迅说可把它“看作一部名士的教 科书”。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内集(2讲论文义 (3公欣然曰(4未若柳絮因风起 (5差可拟差拟(6白雪纷纷何所似 3、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文:。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成语故事

《世说新语》中的成语故事: 1、身无长物: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去看望他。见到座上有六尺长的竹席,便对王恭说:“你从东边来,本当有这种东西,可以拿一张送给我。”王恭没有答话。王大走后,王恭立 刻把自己坐的那张竹席送了过去。王恭自己已经没有其他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 大听说了这件事,很吃惊,对王恭说:“我本来认为你有很多,所以才向你索取的。”王恭 回答说:“你老人家不了解我,我做人从来不备多余的东西。” 2、小时了了:孔文举十岁时,跟随父亲到了洛阳。当时李元礼有很高的名望,担任司隶 校尉,登门拜访的人都要才智超群、有清高的名声或是中表亲戚,守门人才肯通报。孔文 举来到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通报之后,进去入座。李元礼问道:“您 跟我是什么亲戚啊?”回答说:“从前我的祖先孔仲尼同您的祖先李伯阳曾经有过师友之谊,这就是说,我们两家世世代代是有友好往来的。”李元礼和宾客们听后无不感到惊奇。太中 大夫陈韪后来也到了,有人把孔文举的话告诉了他。陈韪说:“小时候聪明伶俐的人,长大 后未必也很好。”孔文举说:“想来您小的时候,一定是聪明伶俐的了。”陈韪大为狼狈。 3、难兄难弟:陈元方的儿子长文,有卓越的才能,同陈季方的儿子孝先,各自夸耀自己 父亲的功业德行,争议相持不下,无法决断,而去询问陈太丘。太丘说:“论学识品行,元 方季方各有所长,互为兄长,难以分出高下优劣啊!” 割席分坐:管宁和华歆又曾经同坐在一张垫席上读书,有乘坐官车的显赫人物由门外经过,管宁读书依旧,华歆则丢开书本出去观看。管宁于是割断垫席,分开座位,对华歆说:“您 不是我志趣相投的朋友。” 4、覆巢之下无完卵:孔融被拘捕时,全家里里外外的人都很恐慌。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 只有九岁,小的只有八岁,两人依旧在做琢钉的游戏,没有一点儿惊惧的神色。孔融对派 来的人说:“希望罪过只加在我本人身上,两个孩子不知能否保全性命?”孩子们从容地对 父亲说:“您难道见过捣翻了的鸟窝中还有完整的鸟蛋吗?”不久,也被拘捕了。 5、望梅止渴:魏武帝行军时,错过了水源,军队全都口渴难忍,于是他传令说:“前面有 一片大梅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后,口中都流出口水来,就是靠 了这一招才能走到前面有水源的地方。 6、楚囚相对:过江避难的官员,每逢天气晴朗的日子,经常互相邀请来到新亭,坐在草 地上饮酒会宴。周侯在席间叹息说:“风景倒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山河国土起了变化!”在 座的人相互对视,流下了眼泪。只有王丞相突然变了脸色说:“大家正当同心协力效忠朝廷,收复中原地区,哪至于像亡国囚徒似的相对哭泣呢!” 另外有“皮里阳秋”“支遁买山”“期期艾艾”“鹤立鸡群”等

世说新语中王氏家族人物形象分析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世说新语》中王氏家族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本文就《世说新语》中王氏家族几位主要人物的思想言行,并联系当时的政治思想背景,分析了王氏家族的人物形象,大致可概括为王祥的伦理道德型,王导的政治实干型和王羲之父子的自然审美型。他们是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魏晋时期的时代特点。 关键词:世说新语;王氏家族;身份;性格 The people’s character analysed of Wang family in West-wing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idea and behaviour of Wang family,on account of politics and ideology, this acti cle analysed the people figure of Wang family.There are three types :the ethics, the doing solid work, the naturalism. They were the represent of the time of Wei and Jin. At the same time, we could see the basic of style and features of scholar of that time. Key words:West-wing ; Wang family ; Identity ;Character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1) 引言 (3) 一、《世说新语》中王氏家族的主要人物 (4) 二、王氏家族的政治地位 (5) (一)士族的判断标准 (5) (二)王氏家族的政治地位 (5) 三、王氏家族人物类型 (7) (一)粗鲁刚狠型 (8) (二)伦理道德型 (8) (三)政治实干型 (9) (四)自然审美型 (9) 四、是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 (10)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

《杨氏之子》拓展阅读 《世说新语》是一部专门写人物言行的微型小说,它由许多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精彩小故事构成。这些故事分开来看,处处闪耀人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智慧,合起来看,又是一幅当时社会和时代的真实图景,呈现出人生百态,世事沧桑。特挑选几则请同学们细细品读。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二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三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①。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②!”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③。元方入门不顾。 【注释】 ①陈太丘:陈寔。参看《德行》第6则注①。期:约定时间。日中:日到中天;中午。 ②委:抛弃。

③引:招引;拉。 四 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shèng轩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五 阮光禄在剡(shàn),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六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中脍炙人口的成语

《世说新语》中脍炙人口的成语 东床快婿 郗太傅(1)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2)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3),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4),因嫁女与焉。 【注释】 (1)郗太傅:郗鉴,字道徽。晋太尉,封南昌县令;与王导同受遗诏辅少主。 (2)王丞相:即王导,字茂宏,临沂人,晋元帝任命为丞相。 (3)王家诸郎:指王导的儿子〈王悦、王恬、王治、王协、王劭〉和侄子〈籍 之、羲之、胡之、羡之〉等人。 (4)逸少:王羲之,字逸少,王导从子,曾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 善于写书法,以行草著称。 【赏析】 郗太傅前来王家选女婿,王家诸郎为了能入选,人人忙着梳洗打扮,各各神情严格,都希望自己能入选;只有王羲之自在逍遥,挺着裸露的肚皮躺在东边的床上,好象一点都不相关大凡,这份洒脱却正是郗太傅欣赏的形象,因此王羲之被选为女婿,这正是“东床快婿”的由来。在这章里,我们不但见识到王羲之的与众不同、放诞不羁的形象,也反映出当时人们认同任性而为,放浪行骸,才能显出清爽脱俗,甚至以为这才是智能的表征。 难兄难弟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赏析】 陈氏祖孙三代,都非常有名望。祖父陈寔,字仲弓,曾任太丘长,故名“太丘”。他有两个儿子陈纪〈字符方〉、陈谌〈字季方〉,在德性上两人齐名。有一天,陈元方、陈季方的儿子各自讲述自己父亲的功绩德操,结果两人相持不下,于是找祖父陈寔出来评定凹凸,陈寔说:“元方和季方两兄弟在才能方面,难分高下。”后来就以“难兄难弟”来称赞兄弟才学俱佳,并驾齐驱。但是现今此一词汇语意改变,多用以形容同样处在困境的人。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孔融被收(1),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3),了无遽容(3)。 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注释】 (1)收:逮捕。孔融为曹操所忌,被诛。 (2)琢钉戏:一种游戏。画地为界,以小钉投地,插在界内者为胜。 (3)了无遽容:完全没有惶急的表情。 【赏析】 孔融被逮捕时,朝廷内外人人惶恐不安,深怕也被诛连。但是孔融的两个儿子,却是仍旧玩着游戏,一点也不焦灼害怕,是他们不知道世路艰险吗?未必,应该说是孔融对自己的命运以了如指掌,两个儿子对家族的未来也有相当的心理准备,难怪才八、九岁的孩子会说出“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这句话来。“虎父无犬子”真是一点也可以啊! 七步成诗

世说新语简介

一、刘义庆的生平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学家,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刘义庆自幼喜好文学、聪明过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备受礼遇。可惜的是,《世说新语》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曾其谥号为康王。 二、《世说新语》写作背景 这部书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的逸闻轶事。所记虽是片言数语,但内容非常丰富,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谈放诞的风气。这部书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仿照此书体例而写成的作品更不计其数,在古小说中自成一体。书中不少故事,或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或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鲁迅先生称它为“名士底(的)教科书” 《世说新语》的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淡,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从而也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通过一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东汉中后期,宦官和外戚长期争权,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到了公元二世纪左右时再度衰败,196年曹操控制了东汉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220年曹操长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建立魏国,同时尚有刘氏的蜀和孙氏的吴,历史进入了三国时期。 265年,魏权臣司马炎称帝,建立晋朝。280年三国归晋,再度统一。晋朝的文化也有一定发展,当时由于战乱纷纷,很多学士选择归隐,不问世事,典型的代表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