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第十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4学时)

教学目标: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认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充分认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现途径和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1.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2.怎样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教学难点: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导入:

同学们,上次课我们已学完了第十一章(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深刻地感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伟大的事业,要建设好这个伟大的事业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特别是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去共同努力奋斗。那么,我们必须依靠谁才能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去实现这个伟大的奋斗目标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二章,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从中我们将会得到很好的答案。

第一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这里所说的党的领导,就是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呢?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中国共产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党。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学生课堂讨论】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总结】之所以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其理由可归纳为如下三点: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第二,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中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代表了现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

之所以说中国共产党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原因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第二,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第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学生讨论】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为什么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呢?

【总结】我们之所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主要是因为:第一,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第二,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及其党员实现自身价值的根本途径。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现实的选择

【学生讨论】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

【总结】近代以后中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灾难深沉,人民贫穷痛苦,许多仁人志士都在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既有封建社会高层人士的努力(如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没有成功),也有封建社会底层人士的努力(如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由于中国农民阶级的劣根性而遭到失败),也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奋斗(如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没有实现)。只有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建立了人民的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翻身得解放,历史赋予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因此,我们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学生讨论】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

【总结】

历史的选择最终通过人民的选择来实现。人民群众之所以信任、选择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在国共两党的大决战中,为什么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军队能够打败飞机加大炮的国民党军队,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得道多助。国民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代表的是官僚资产阶级的利益,失道寡助。所以,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虽然经历了许多挫折,也犯过一些错误,为什么人民依然支持共产党,如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由于多方面原因人民生活非常艰难甚至还饿死了不少人,但人民没有揭竿而起反对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心连心,最终一起共度了难关,不断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因此,我们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支持拥护和选择的结果。

【学生讨论】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现实的选择?

【总结】现实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是新时期是中国各项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虽然,党的执政和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现实的选择,但党的执政和领导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

(一)为什么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教师总结】

第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从国内来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要求。如果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具体制度不加改进和完善,党就难以适应新的要求。

第三、从党的自身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二)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问: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着力解决哪些问题?

【总结】

第一,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第二,必须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第三,必须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二节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党的建设是一项新的伟大工程

【讨论】

如何理解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总结】可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为什么特别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主要是由于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当今世界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第二,必须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第三,必须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把执政比作“进京赶考”,强调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从作风和本领两方面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提出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问题,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与保持党的先进性紧密结合,表明党对执政能力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具有很强的时代紧迫感。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全面总结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今后的前进道路上,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肯定还会不断出现,关键看我们有没有克服它们、战胜它们、驾驭它们的本领。

【讨论】

什么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应该怎样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结】

1.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2.我们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这是因为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3.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第七,必须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

【讨论】

什么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总结】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永葆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第一,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

第二,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第三,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

第四,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第五,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讨论】什么是党的纯洁性建设?如何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

【教师总结】

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符合党的宗旨要求,保持纯粹清正的状态。党的纯洁性体现在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各个方面。

第一,体现在思想上,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指导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决同各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作斗争。

第二,体现在政治上,就是坚决执行党的章程、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抵制和反对一切违背党的基本路线的错误倾向。

第三,体现在组织上,就是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遵守党的组织纪律要求,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和分裂党的行为,坚决把蜕化变质分子和腐败分子清除出党。

第四,体现在作风上,就是坚持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等优良作风,坚持贯彻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和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四、建设学习型、服务性、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

问:什么是学习型、服务性、创新型政党?这三者有何关系?

【教师总结】

所谓学习型政党,就是指能够形成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理念、机制、方法,使学习成为内在需求,从而更好地处理和解决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强生机活力的政党。

所谓学习型政党,就是指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服务人民作为执政的首要价值和核心任务,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政党。

所谓创新型政党,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一切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改革创新作为事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精神状态的政党。

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体现了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开拓进取精神。

第一,学习是基础。只有通过持续有效的学习,才能把全党的思想认识统一到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来,使政党坚定服务人民的立场,增强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

第二,服务是目的。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服务是服务型政党的根本任务。服务型政党的提出,回答了“学习为了什么、创新为了什么”的问题。学习成效和创新成果必须通过更好地服务人民来体现,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学习服务创新的重要结合点。

第三,创新是动力。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探索出学习型、服务型政党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通过建设创新型政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必然有利于推动服务型政党的发展。

五、青年大学生应努力创造条件加入中国共产党

【讨论】

青年大学生为什么要争取入党?什么样的大学生才能吸收入党?

【总结】

青年大学生之所以要入党,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这是大学生确立正确信仰和精神支柱的需要。

第二,这是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需要。

第三,这是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不断发展的需要。

青年大学生要被党组织吸收入党,除了《党章》第一条所规定的申请入党的条件之外,还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带头学习政治理论,具有敏锐的政治头脑和正确的理想信念。

第二,带头树立良好的学风和考风,勤奋学习,成绩优良。

第三,带头担任学生干部工作,关心爱护集体,热心为同学服务。

第四,带头树立艰苦奋斗的作风,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力量。

第五,带头遵纪守法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敢于同不良言行做斗争。

课后反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