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血压与动脉硬化

高血压与动脉硬化

高血压与动脉硬化
高血压与动脉硬化

怎样预防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多发病,特别应当重视人群一级综合预防。要消除和控制与本病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如调整人群的饮食、生活习惯、改善生活和工作劳动环境等等。对临界性高血压或有家族史的子女则应采取个体二级预防措施,如严密随访观察、控制饮食质量,避免精神应激、加强体育锻炼,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调压药等等。对继发性高血压的预防,关键在于防治原发病。

一级预防:在高血压的全方位防治策略中,一级预防占有重要地位。已证明,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一级预防可使高血压的发病率下降55%。继之患病率、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均可大幅度下降,整个防治的费用,工作量约可下降一半。

一级预防的基本内容有:

一、合理膳食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可概括为两句话:即一、

二、三、四、五和红、黄、绿、白、黑。一是指每日1袋牛奶。我国成年人每日需摄钙800mg,但我国膳食普遍缺钙,一般每日摄入量为500mg左右。每袋牛奶237ml,含钙约280mg,且较易吸收,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并有轻度降血胆固醇作用。二是指每日250g左右碳水化合物,相当于主食300g,此量宜因人而异。可少至150g,多至500g。通过调控主食,可调控血糖、血脂及体重。三是指每日3份高蛋白食品,这是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不可忽视,也可增至4份。这样相当于每公斤体重蛋白质1~1.5g。每份高蛋白食品相当于以下任意一种:50g瘦肉、100g豆腐、一个大鸡蛋、25g黄豆、100g鱼虾或鸡鸭。人体无蛋白仓库,过多蛋白食品不仅不能被贮存,对肠道、肾脏、代谢均有害无益。四是指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

五顿、七八分饱。单吃粗粮或单吃细粮营养素均不够全面,粗细粮搭配有明显蛋白质互补作用,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粗粮的纤维素有助于降血脂,预防糖尿病、结肠癌、乳腺癌。过多甜食会促成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虽然人群中盐敏感者只占1/3,其余的人摄盐多少对血压影响不大,但总的来说,盐过多不利健康。在烹调中可用醋或糖醋代盐。三四五顿指总量控制,少量多餐。有利防治糖尿病、减肥、降血脂。在每日摄入量不变情况下,早中餐所占比例大,有利于降血脂,减体重。晚餐所占比例大则相反。少量多餐可使血糖波动幅度及胰岛素分泌幅度变化趋缓。五是指每日500g蔬菜及水果。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进食400g蔬菜及100g水果。新鲜蔬菜、水果除补充维生素、纤维素、微量元素外,业已证明尚有重要的防癌作用。红指红葡萄酒。每日50~100ml红葡萄酒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轻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白葡萄酒、米酒、绍兴酒可能效果稍差。啤酒不宜超过300ml,白酒不超过25ml。WHO 已把少量饮酒有利健康的观点改为:酒,越少越好。黄指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玉米、西红柿。这类蔬菜和绿叶蔬菜富含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在儿童会因免疫力低而易发呼吸道、胃肠道感染,在成人,可能与癌症发病有关。绿是指绿茶。绿茶含有茶多酚最多,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防癌作用。白指燕麦粉及燕麦片。据北京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协作研究证实,每日50g燕麦片煮粥,能使血胆固醇平均下降39mg,甘油三酯下降76mg,在糖尿病患者中,效果尤其明显。黑指黑木耳。1983年美国明尼苏达心脏科医师偶然发现黑木耳的显著抗凝作用后,黑木耳便风行全球。每日10~15g即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胆固醇作用。经北京心肺中心证实,其抗血小

板聚集作用与小量阿司匹林相当。

二、适量运动一般中老年人不提倡举重、角斗、百米赛这种无氧代谢运动,而以大肌群节律性运动为特征的有氧代谢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登楼、登山、球类、健身操等为好,各人随意选择。通常掌握“三、五、七”的运动是很安全的。“三”指每天步行的3km,时间在30分钟以上;“五”指每周要运动5次以上,只有规律性运动才能有效果。“七”指运动后心率加年龄约为170,这样的运动量属中等度。比如5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达到120次/分,6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达到110次/分,这样能保持有氧代谢。若身体素质好,有运动基础,则可到190左右;身体差的,年龄加心率到150左右即可,不然会产生无氧代谢,导致不良影响或意外。

三、戒烟限酒北京莫尼卡方案的一项研究表明,北京地区吸烟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旧因危险系数为43.3%。同时发现吸烟对心肌梗塞的危害与吸烟指数(吸烟包数/日×吸烟年限)的平方成正比,吸烟量大1倍,危害为4倍,吸烟量大2倍,危害达9倍。同理,当吸烟量少于5支/日时,吸烟的相对危险度已很低,因此如吸烟者不能彻底戒烟,可劝其减少吸烟量至每日5支以下。酒与烟不同,酒对心血管有双向作用,已如上述。

四、心理平衡许多研究表明:所有保健措施中,心理平衡是最关键的一项。保持良好的快乐心境几乎可以拮抗其他所有的内外不利因素。神经免疫学研究指出,良好的心境使机体免疫机能处于最佳状态,对抵抗病毒、细菌及肿瘤都至关重要。

心血管保健除上述四项内容外,还要注意“3个半分钟”和“3个半小时”。由于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夜间突然起床时常伴有一过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并与心脏意外密切相关,因此有人提出“3

个半分钟”即夜间醒来静卧半分钟,再坐起半分钟,再双下肢下垂床沿半分钟,然后下地活动,就无心肌缺血危险。“3个半小时”指每天上午步行半小时,晚餐后步行半小时,中午午睡半小时。有研究表明,人体24小时血压呈双峰一谷,中午午睡能使波谷更深更宽,有助缓解心脏及血管压力。临床研究指出,有午睡30分钟以上习惯者,冠心病死亡率降低30%。总之,一级预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项因素间有交互作用和影响,应根据各人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综合应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高血压的防治

高血压盛行的当下,你有什么绝招来应对没。不用苦恼,我们会给您提供全面系统的应对知识,让您了解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注意事项,合理膳食来达到更好的预防作用。你做好准备就跟着我们往下来看,告别高血压,从当下做起。

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

1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

2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

3有地理分布差异。一般规律是高纬度寒冷地区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

4同一人群有季节差异,冬季患病率高于夏季;

5与饮食习惯有关。人均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越高。经常大量饮酒者血压水平高于不饮或少饮者;

6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经济文化落后的未“开化”地区很少有高血压,经济文化越发达,人均血压水平越高;

7患病率与人群肥胖程度和精神压力呈正相关,与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

8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直系亲属尤其是父母及亲生子女之间血压有明显相关。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血压有一定的群体差异。

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

1. 饮食对于高血压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

2.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

①碳水化合物食品:

适宜的食品---米饭、粥、面、面类、葛粉、汤、芋类、软豆类。

应忌的食品---蕃薯产生腹气的食物、干豆类、味浓的饼干类。

②蛋白质食品---牛肉、猪瘦肉、白肉鱼、蛋、牛奶、奶制品鲜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纳豆、黄豆粉、油豆腐应忌的食物---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鲸鱼、鲱鱼、金枪鱼等、加工品香肠

③脂肪类食品

适宜的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

应忌的食品---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浸沙丁鱼

④维生素、矿物质食品适宜的食品---蔬菜类菠菜、白菜、胡萝卜、番茄、百合根、南瓜、茄子、黄瓜水果类苹果、桔子、梨、葡萄、西瓜

海藻类、菌类宜煮熟才吃。

应忌的食物---纤维硬的蔬菜牛蒡、竹笋、豆类

刺激性强的蔬菜香辛蔬菜、芒荽、芥菜、葱、芥菜

⑤其他食物

适宜的食品---淡香茶、酵母乳饮料

应忌的食物---香辛料辣椒、咖喱粉酒类饮料、盐浸食物成菜类、成鱼子酱菜类、咖啡

高血压病人应注意的饮食习惯

①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②限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③适量摄入蛋白质。高血压病人每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g为宜。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④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

⑤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逐渐减至6g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这量指的是食盐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

⑥多汔新鲜蔬菜,水果。每天吃新鲜蔬菜不少于8两,水果2至4两。

⑦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等。

看了这么多,希望可以真正给患者提供帮助,从生活点滴做起,从饮食,注意事项入手,来达到控制高血压的发展,你会发现其实控制高血压没那么难,其实你也可以在做到这些的基础上,正常的生活。记得什么要多吃,什么要忌食哦。

如何治疗高血压

在临床上,高血压是内科中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生活中导致高血压发病的原因也有很多,但是从本质上进行划分就是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高血压的并发症所导致的危害相当严重,因此一旦发现患病,应积极了解和掌握高血压病的各类防治知识,争取将疾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高血压引发的并发症有:

心脏的冠状动脉:一旦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严重,那么升高的血压就会逐渐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从而引发冠心病。

?并发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这一并发症的出现往往就是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增加了左心室的负担,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扩张而导致的。一般高血压患者在心功能代偿期,除偶感心悸或气短外,患者并无明显的其他症状;代偿功能失调时,可出现左心衰症状,患者稍一活动就会出现心悸、气喘、咳嗽,有时痰中带血,严重时发生肺水肿。

高血压的食疗方法

控制热能,控制主食及脂肪摄入量,尽量少吃或不吃糖果点心、甜饮料、油炸食品等高热能食品。

减少烹调用盐量,尽量少吃酱菜等盐腌类食品。3

少吃肥肉及各种动物性油脂,控制动物脑子、鱼籽等高胆固醇食物。食用油尽量选用豆油、花生油、葵花子油等植物油。

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尤其是深色蔬菜。

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类等。

高血压的运动疗法

散步:各种高血压者均可采用。作较长时间的步行后,舒张压可明显下降,症状也可随之改善。散步可在早晨、黄昏或临睡前进行,

时间一般为15-50分钟,每天一二次,速度可按每人身体状况而定。到户外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对防治高血压是简单易行的运动方法。

慢跑或长跑:慢跑和长跑的运动量比散步大,适用于轻症患者。高血压患者慢跑时的最高心率每分钟可达120-136次,长期坚持锻炼,可使血压平稳下降,脉搏平稳,消化功能增强,症状减轻。跑步时间可由少逐渐增多,以15-30分钟为宜。速度要慢,不要快跑。患有冠心病则不宜长跑,以免发生意外。

高血压室内补充负氧离子疗法

临床实验表明,负氧离子对治疗高血压也有很好的效果,室内补充负氧离子是高血压患者的又一个理想选择。负氧离子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对调整心率使血管反应和血流速度恢复正常,缓解心绞痛,恢复正常血压有较好效果,通过心电图X线发现负离子有效改善心功能和心肌营养不良状况。负氧离子对高血压的有效防治作用被发现后,能够生成负氧离子的负氧离子生成机成为人们室内补充负氧离子的重要帮手。

注意事项

?平时饮食要忌食胀气食物和口味浓重的饼干。

?忌食饱和脂肪酸含量极高的肉类及肉类加工品,如牛、猪、羊肉,五花肉,肥肉,香肠、腊肠、熏肉等。

?忌食咸菜、辣椒等,忌含酒精的饮料和咖啡、浓的红茶等。

动脉硬化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我国动脉硬化的患者逐年增加,动脉硬化作为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时刻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那么,对于动脉硬化应该如何治疗,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动脉硬化的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扩张血管

可选用的药物如下:单硝酸异山梨醇及其缓释胶囊、硝基地平缓释片拜新同或地尔硫卓合心爽缓释片。

2.调节血脂

在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的基础上,血脂仍高于正常时,可用调脂药。①降低甘油三脂的药物有非诺贝特、阿伐他汀或吉非罗齐。②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有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或普伐他汀。③中药如血脂康、脂必妥等也有一定的调脂作用。

3.抗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抗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的药物可防止血栓形成,防止血管阻塞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常用药物有:肠溶阿司匹林、噻氯匹定等。

4.溶解血栓药和抗凝药

对动脉内血栓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者,可用溶解血栓药、抗凝药,如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肝素等。

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我们对动脉硬化的治疗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动脉硬化的患者不要过于紧张,只要您综合以上的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配合治疗,相信疾病将会逐渐远离的。

使用中药治疗动脉硬化

对于动脉硬化,不仅可以使用西药来治疗,用中药治疗的效果一样很好。但是有很多人不懂这些重要治疗是怎样的。所以今天小编就咨询了相关的中医师,得来了以下的相关资料,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的看一下,对你们有好处的。

近年来,对于脑动脉硬化症的治疗,除辨证施冶外,用中药复方以辨病治疗而收效者,其中代表性的复方处方主要有:

养血平肝

首乌延寿方:制首乌、桑椹子、半夏、甘草各15克,天麻、煅石

决明、怀牛膝、丹参、炙龟版、云茯苓各10克。并发冠心病,加瓜蒌皮、藏红花、泽泻;并发高血压,加玉米须、夏枯草、草决明;并发高脂血症,加山楂、葛根等。水煎服,每日—剂。

活血补肾

益脑活血方:石菖蒲、熟地、首乌、杞子、虎杖、女贞子各12克,丹参15克,川芎、山楂、益智仁各9克,红花、远志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养血活血

健肾养脑方:紫河车粉10克吞服,龙眼肉、熟地各lo克,桑椹子、太干参、丹参、石菖蒲、茯苓、远志各15克,赤白芍、当归各12克,郁金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补肾通窍

地黄补肾方:熟地黄、白茯苓、麦门冬各12克,巴戟天、山茱萸、石斛、附子各9克,肉苁蓉、五味子各6克,官桂4.5克后下,菖蒲、远志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方:黄连6克,黄芩、栀子各9克』缶症时可随证加减。研究表明黄连解毒汤具有上血降压、改善脂质代谢、改善脑血流等作用。但本方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易伤脾胃,临症处方时须权衡利弊,酌情考虑。

辨证施冶,中药复方治脑动脉硬化症效果好。但要根据自己的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以上就是关于用中药治疗脑动脉硬化的资料,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但是使用中药治疗的患者也要注意了,在使用之前应该要先咨询中医师为好,因为疾病需要的是对症下药。最后小编衷心祝愿动脉硬化的患者可以早日康复。

动脉硬化的治疗药物

对于动脉硬化这种疾病,事实上有很多药物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因为动脉硬化有很多相对的不同的发病原因,所以不同的药物所重点治理的

对象也是不相同的,所以大家就有必要详细的了解这些药物的对不同病症的不同疗效。

1.扩张血管

可选用的药物如下:单硝酸异山梨醇及其缓释胶囊、硝基地平缓释片拜新同或地尔硫卓合心爽缓释片。

2.调节血脂

在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的基础上,血脂仍高于正常时,可用调脂药。①降低甘油三脂的药物有非诺贝特、阿伐他汀或吉非罗齐。②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有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或普伐他汀。③中药如血脂康、脂必妥等也有一定的调脂作用。

3.抗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抗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的药物可防止血栓形成,防止血管阻塞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常用药物有:肠溶阿司匹林、噻氯匹定等。

4.溶解血栓药和抗凝药

对动脉内血栓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者,可用溶解血栓药、抗凝药,如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肝素等。

上面所描述的就是一些关于动脉硬化的一些基本的药物知识,希望大家可以认真的阅读,并且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对症下药。但是我还是建议大家,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前应该先询问一下医生的意见,正确的合理的进行选择。对自己的健康能够负责。

动脉硬化的预防措施

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在重大的变化,所以,动脉硬化这种疾病也是越来越常见了,但是很多人确实不知道怎么治疗,这样就非常危险了,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动脉硬化的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多运动

运动能纾解压力及不适,另外它也有助于减轻体重,加快血流和新陈代谢。高血压及肥胖都对心脏不利。运动也能减少心跳次数,并降血压,结果将减低对药物的需求。运动能带来这些改变是因为受运动锻炼过的肌肉能从动脉中取得较多的氧气。动脉硬化病人需掌握运动的节奏,如果患者发现运动后身体不舒服,应试图了解是否运动过度,而无需完全停止。同时,运动前需作暖身,尤其是冷天外出时。

●学习放松心情

不论是作轻松的运动或打坐冥想,学习控制情绪,而不是让情绪控制你。

●节食减肥

饮食不科学和肥胖是产生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因此,节食和减肥就非常重要,你可以用蔬菜和低糖水果代替主食和肉类,并加强有氧运动。

●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能抑制凝血机制的活化。如果你的血液太容易凝结,当然无法顺利通过狭窄的动脉,因而诱发心脏病。许多医师建议患者每天一粒阿司匹林,以维持最基本的效力。

然而,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之前,应得到医师的同意。即使阿司匹林是一种成药,它也可能产生副作用。

●戒烟

抽烟会增加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将血液中的氧气取代。动脉硬化是心脏里的动脉受阻,极需氧气,抽烟显然是对患者最有害的习惯。

抽烟还使血小板凝聚,加重动脉的阻塞情形,抽烟还会降低你服用药物的效果。

营养与饮食疗法

●增加饮食中的纤维

水溶性的食物纤维有助于降低血胆固醇的含量。这类纤维见于大麦、豆类、糙米、水果、葡萄糖甘露醇、guar树胶、燕麦麸及糙米糠中,是降低胆固醇的最佳选择。因为纤维会吸收食物中的矿物质,因此需额外补充矿物质,但勿与纤维同时使用。下列食物也是很好的选择:杏仁果、啤酒酵母、谷类、生羊奶

及生羊奶产品、芝麻、生莱、烘鱼、火鸡、鸡肉。大蒜、洋葱及卵磷脂是好的饮食添加品,它们有效地降低血胆固醇的含量。

●尽量减少维生素D的摄取

勿由高脂的乳品中获取维生素D,这类食品易促成动脉堵塞。应避免均质化的产品,研究显示,存在均质牛奶中的黄嘌呤氧化酶一种酵素会损坏心脏,并阻塞动脉。

●避免维生素K补充品

避免维生索K补充品及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以防止凝血作用。含维生素K 的食物会增进血液凝结,应仅摄取少量。含高量维生素K的食物包括苜蓿、绿花椰菜、白花椰菜、蛋黄、肝、菠菜、及所有深绿色蔬菜。要增加抗凝血效果,可在饮食中多添加下列食物:小麦芽、维生素E、大豆、葵瓜于。

●多吃洋葱

洋葱对高脂血症、动脉硬化有很好的疗效,冠心病人宜经常用洋葱作菜食用。

●喝芹菜汁

榨取芹菜汁,加适量的苹果汁同饮,既鲜甜可口又生津健胃。它有平肝、清热、祛风、利尿、健脾、降压、健脑和醒神之功效。对血管硬化、高血压、神经衰弱症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控制脂肪和盐的摄取

少吃盐、少吃脂肪、减少热量的摄取。高脂及高盐的饮食会提高你的血压。应尽量避免含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的食物。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即那些在室温下呈固态的油脂类,例如牛油。肉类的摄取控制在每天不超过180克,并只吃瘦肉。吃鸡鸭鹅等肉类时,应先去皮。

●不吃动物内脏

避免摄取含高胆固醇的动物内脏,例如肝、心、肾、肚、肠等。

●应避免的食物

饮食中不应包含任何红肉。避免白面粉、白糖、盐。也勿用刺激晶例如咖啡、可乐及烟草;剔除酒及辛辣食物。

●用檀物油做莱

用蔬菜及单元不饱和脂肪酸例如橄榄油或多元不饱和脂肪酸例如植物油来炒肉,以减少肉的用量。限制每日的总用油量在5—8茶匙。

●只喝脱脂奶

仅用脱脂牛奶或低脂牛奶。而且当你购买低脂乳酪时应注意,有些低脂产品含高量的盐。

●多吃蔬菜

增加每日的蔬菜摄取量,多吃谷物,特别是燕麦麸,它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多吃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

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将有助于解决脂肪堆积。维生素K与维生素c能增加血流中及红血球内的氧气供应。你不妨把这些补充品纳入饮食中。

十点有效阻止动脉粥样硬化

1. 限制动物脂肪,人工奶油的摄取,他们会促进LDL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2. 少吃烧烤类,因为它们含大量自由基可以破坏血液中抗氧化物质。

3. 长期每天服用400IU的维它命E与200mg的维它命C 或其它抗氧化剂。

4. 如果经济许可,并且有较高患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可以在医生建议下服用一些降血脂的药物制剂。

5. 多吃鱼类,或服用鱼油胶囊,可阻碍LDL的氧化。

6. 多吃各种天然蔬果,如果可能,每天吃五种以上,以摄取天然的植物抗氧化物。

7. 喝茶,尤其是喝绿茶。

8. 吃大蒜,或服用大蒜胶囊,它们含有抗LDL氧化物。

9. 使用橄榄油,以减少LDL氧化。

10.如果您喝酒,建议喝红酒,一天一杯以内的红酒可保血管年轻,超量饮酒则使肝脏老化。

防止动脉硬化就用饮食法

动脉硬化是随着人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那么生活中,我们可以年轻的时候多做一些预防性的工作,如防止动脉硬化就用饮食法,下面的食物就是可以预防动脉硬化的食物。

牛奶:含有一种因子,可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浓度,牛奶中还含有大量的钙质,也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大豆:含有一种皂甙的物质,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生姜:含有一种含油树脂,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和降胆固醇的作用。

大蒜:含挥发性激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在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预防心肌梗塞方面有良好的作用。

茄子:含有较多的维生素P,能增加毛细血管的弹性,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硬经及脑溢血有一定的作用。

木耳: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可减肥和抗癌。

燕麦: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常食可防动脉粥样硬化。

红薯:可供给人体大量的胶原和黏多糖类物质,可保持动脉血管的弹性。

山楂:具有加强和调节心肌,增大心脏收缩幅度及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还能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

茶叶:有提神、强心、利尿、消腻和降脂之功。茶叶中的茶多酚不仅能去脂肪而且还具有明显地抑制血浆和肝脏中胆固醇含量的上升,抑制动脉壁硬化的防治。楼福庆教授等研究表明,茶色素(儿茶素氧化而成)具有显著的抗血凝、促进纤溶、防止血小板的粘附聚焦及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等作用。

海鱼:有降血脂的功效。临床研究表明,多食鱼者其血浆脂质降低。有预防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的作用。

蜜橘:多吃可以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加速胆固醇的转化,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脂的含量。

动脉硬化患者食疗方

一、首乌丹参蜂蜜饮:取何首乌15克,丹参15克,蜂蜜15-30克。先将何首乌、丹参加水煎汤,去渣后调入蜂密,日服1剂。具有滋阴润燥、补益五脏、通经活络的功效,适用于动脉硬化、高血压、慢性肝炎等病症具肝肾阴虚或兼脉络瘀滞者。

二、海参冰糖羹:取海参20-30克,冰糖适量。先将海参用清水泡发,洗净后放锅中,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烂,加入冰糖稍煮,日服1次。具有补肾益精血、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有肾阴虚所致的头晕、腰酸、咽干、心烦、动脉硬化、高血压等。

三、三鲜酿豆腐:取豆腐500克,水发海参20克,虾仁1000克,冬笋20克,鸡蛋黄35克,鸡蛋清20克,香菜25克,葱3克,姜3克,鸡汤200克,味精5克,面粉15克,酱油15克,麻油5克,花生油50克。先将豆腐切成约6.7厘米长、3.3厘米宽、1.7厘米厚的长方形块,再热油炸成金黄色后捞出,再从上面片下一薄片,再将下面的一片挖成糟状待用。海参、冬笋切成小丁,用开水焯一下入碗。虾仁洗净,加鸡蛋清、淀粉、精盐,拌好浆匀,分别填入豆腐盒中,将鸡蛋黄掺入少许面粉,拌匀后抹在片下的豆腐片上,将豆腐盒盖封好,上屉蒸约10分钟取出,滤出汤汁,豆腐盒上,再淋上少许麻油,撒上香菜末,佐餐食用。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益精养血、生津润燥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等患者,健康人经常食用可以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

四、荠菜炒肉干丝:取荠菜500克,猪腿肉200克,五香豆腐干2块,精盐、黄酒、豆油各适量。先将荠菜去杂洗净,切碎;猪腿肉洗净切丝,加精盐、黄酒拌匀;五香豆腐干用水冲洗一下,切成丝。炒锅上火,放油烧热,倒入荠菜翻炒3分钟,加精盐少许,炒至半熟,盛起备用。再将炒锅上火,放油烧热,倒入肉丝翻炒3分钟,最后倒入半熟的蔼菜,烧5分钟出锅,佐餐食用。具有补脾、益肾气、降血压、利肝气、凉血止血、利尿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肝病、肾病、慢性眼疾以及毛细血管慢性出血等病症。

五、红薯蜜羹:取红薯250克,蜂蜜30克,糖桂花少许,先半红薯洗净,切成小厚片,倒入锅中,加水1000克,煮约30分钟,再加入蜂蜜和糖桂花,离火,当早餐或点心食用,日服2次,每次1碗。具有补中、和血脉、宽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症等。

六、花生米醋方:取花生米500克,醋适量,先将连花生衣的花生米用醋浸泡7天以上,时间越长越好,每日搅动1次,每晚睡前嚼食花生米10粒。具有活血化瘀、降压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早期和动脉硬化。

七、海带海藻紫菜汤取海带250克,海藻20克,紫菜20克,精盐适量。先将海带、海藻、紫菜分别洗净,海带切成丝,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加精盐调味,日服1剂。具有软坚散结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凡脾胃虚寒、寒湿蕴结者不宜服用。

八、海参冰糖羹:取海参20—30克,冰糖适量。先将海参用清水泡发,洗净后放火锅中,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烂,加入冰糖稍煮,日服1次。具有补肾、益精血、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有肾阴虚所致的头晕、腰酸、咽干、心烦、动脉硬化、高血压等。

预防动脉硬化的误区

随着社会的发展,动脉硬化这种疾病逐渐的成了人们健康之路上的阻碍,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这种疾病对身体带来的巨大伤害,大多数人已经能够主动的采取预防措施来应对,但是老是存在很多错误的认识,下面我们让专家为我们来纠正一下我们错误的认识。

误区1 不能摄入胆固醇胆固醇虽然是形成动脉脂肪斑块的主要成分,但它还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是大脑、神经组织等重要脏器成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更是破坏肿瘤细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功臣”,因此,不应过度限制。胆固醇大部分由体内合成,其合成量随摄入总热能的增加而增加。如胆固醇摄入量由每日300毫克增加到3000毫克时,机体吸收率则由30%降至8%,

体内合成也下降。因此非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病人不必严格限制。关键在于科学调整饮食结构,多活动。豆固醇、谷固醇、食物纤维和姜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牛奶可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大豆、洋葱、大蒜可增加胆固醇的排泄。

误区2 吃素能防止动脉硬化如果经常摄取超过机体能量需要的碳水化合物米面中的淀粉、水果中的果糖、甜食,它们照样能在体内合成饱和脂肪酸,并增加胆固醇的合成,照样会引起动脉硬化。长期素食,营养素摄入不平衡,易使免疫力降低,影响健康。

误区3 吃水果可替代蔬菜补充维生素、纤维素除有酸味儿的水果含维生素C较高外,一般的水果维生素含量并不太多。如100克苹果或梨、桃、西瓜中的维生素C,含量在0~6毫克;100克青椒或白菜、菜花、番茄、菠菜、油菜薹中维生素C,含量在0~85毫克。成人每日需70~100毫克维生素C,光靠吃水果是远远不够的。

误区4 多吃水果能防动脉硬化每100克水果的含糖量为6~20克,且多为果糖。当机体摄入的总热能已超过需要量时,果糖会迅速转化成饱和脂肪酸,且果糖合成脂肪的速度、效率远远高于淀粉。

误区5 不吃油可防动脉硬化油由脂肪酸和甘油组成。脂肪酸又分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前两者可由体内多余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合成,后者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所以又叫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是细胞的组成成分,它能促进生长发育,防止血管脆性增加,减少血小板黏附性,防止血栓形成,在胆固醇的代谢和运输方面起关键作用,可防止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害,促进乳汁分泌和精子发育等。缺乏时可引起生长停滞、生殖机能障碍、脂肪肝等。必需脂肪酸的推荐量为每日10~16克。天然植物油,如葵花子油、芝麻油、豆油、花生油、菜子油、色拉油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在30%~70%,以前者为高,其饱和脂肪酸含量在5%~17%;而动物脂肪中脂肪酸含量比与天然植物油相反;鱼类中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在20%~30%。

误区6 酒能活血化淤,多饮可防动脉硬化每日饮40°的白酒30毫升以下或葡萄酒100毫升以下,的确可以活血化淤,减少冠心病的发生。但酒是高

热能饮品,每克酒精可产生7.1千卡的热能,是米和面的2倍多,是鸡肉的7倍。酒精在体内产热供能,摄入体内的其他食物就会转化成脂肪,并促进胆固醇的合成。酒精不但增加维生素的利用和排泄,还阻止维生素的吸收。另外,酒在体内不完全氧化时可产生有致癌作用的乙醛,促进癌症的发生。有肝病者,乙醛可与肝炎病毒的致癌作用叠加,其癌症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00倍。

通过专家的介绍,大家在预防动脉硬化方面的认识误区,一定要改正过来,也许您自己所认为的措施正一步步的把自己的身体推向边缘。心血管疾病对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不用说,大家也都是了解的,只有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预防才能降低我们受伤害的机率。

高血压合并症首选药物推荐

高血压合并症首选药物推荐 高血压伴左室肥厚 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限盐,减轻体重。 解释:ACEI长期应用能可抑制和逆转心血管重构,减轻左室肥厚,改善心肌硬度——ACEI降低高血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AngⅡ的生成,抑制AngⅡ对心肌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促增生作用;减轻醛固酮的促进心肌间质纤维化作用。 高血压伴冠心病或心肌梗死 首选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 解释:避免降压过快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心肌梗死应选择无内在拟交感活性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单药首选长效钙拮抗剂CCB,或噻嗪类利尿剂,也可考虑选择ARB。 解释:单药治疗未达标的患者,宜药物联合治疗,包括ARB+利尿剂、ARB+CCB、CCB+利尿剂,三药联合使用ARB+CCB+利尿剂。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包括:降压治疗和抗动脉硬化治疗。他汀类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动脉顺应性,降低收缩压;硝酸酯药物有效降低收缩压,缩小脉压差。 高血压伴心力衰竭 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螺内酯类利尿剂。不宜用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重度心力衰竭时)。

解释:心衰需要大量迅速利尿,降低心脏容量负荷,缓解肺淤血,因此使用短效利尿剂。 ACEI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等作用使心脏前后负荷减轻,使外周血管和冠状血管阻力降低,增加冠脉血供,使心肌纤维化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减慢。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α受体阻滞剂。也可用钙拮抗剂,不宜应用大剂量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解释:ACEI对高血压合并早期糖尿病的患者的肾脏有保护作用。 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 首选减体重,限热量,加强体育锻炼。可用α受体阻滞剂降低总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或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等。不宜应用大剂量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解释:β受体阻滞剂在大剂量长期用药时,可引起脂质代谢异常,表现为血甘油三酯、胆固醇升高等。 高血压合并肾脏病变 可选用钙拮抗剂或双通道排泄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内生肌酐清除率<30ml/分钟,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解释:ACEI对于双侧肾动脉狭窄或者单侧肾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禁用,它可以造成外周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可能导致肾血流灌注不足,造成肾功能损伤。 高血压伴痛风高尿酸血症 可选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不用利尿剂。

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分级与分期

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分级与分期 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按Scheie分级方法分为4级: 分别反映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 1级小动脉光反射增宽,有轻度或无动静脉交叉压迫征。 2级小动脉光反射增宽,动静脉交叉压迫较显著。 3级小动脉铜丝状,动静脉交叉压迫征明显。 4级动脉银丝状,动静脉交叉压迫征更严重。 高血压眼底检查分为三期: 1、视网膜动脉痉挛期: 见于高血压的初期,视网膜动脉普遍性或局限性狭窄弯曲,动静脉(A:V)比例失常;由正常的2∶3变为1∶2或1∶3,动脉变直,动静脉交叉后之小静脉曲张。。 2、视网膜动脉硬化期: 主要表现动脉变细,反光增强及交叉压迫征。正常动脉反光的宽度约为该动脉管经的1/4~1/3。当动脉硬化时,因有血管壁增厚和玻璃体变性,故反光增强而加宽,外观呈铜丝样。 当进一步硬化时,由于管壁密度增加,几乎看不到血柱反光,则形成银丝状。 3、视网膜病变期 主要表现为出血,渗出、视乳头水肿,静脉怒张,动脉显著变细等。预防措施

因此,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朋友,除了积极有效地控制全身疾病,包括合理的药物治疗、调整饮食结构和适当的体能锻炼,还需每隔3~6个月检查眼底,争取早发现问题,早采取针对性治疗,这是减少或减轻眼底动脉硬化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2治疗措施编辑 一般不用服用任何药物,也不用辅助以其他治疗手段。患者需要做的就是,平时饮食中注意尽量少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类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戒烟限酒,勿暴饮暴食;保持愉快的心情,多运动等。一般认为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延缓老年眼底动脉硬化的进程。如果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可加快老年性眼底动脉硬化的进程,所以,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的病人要积极治疗,以免引起严重的眼部病变而失明。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性眼底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个典型“信号”,患有老年性眼底动脉硬化的人,全身动脉血管多有硬化。但是,反过来身体部分大动脉血管硬化的患者,不一定有老年性眼底动脉硬化。因此,前者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查明全身其他部位的动脉硬化情况。

中老年人高血压的防治预防指南

中老年人高血压的防治预防指南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的慢性病。尽管我国的高血压研究水准走在世界前列,然而由於种种原因,我国的高血压防治却仍处于“三高三低”的现状,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高血压知日晓率低、服药率低和控制率低。 在中老年人高血压的全方位防治策略中,预防占有重要地位。已证明,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预防,可使高血压的发病率下降55%。继之患病率、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均可大幅度下降,整个防治的费用,工作量约可下降一半。 中老年人高血压预防的基本内容有: 一、高血压合理膳食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可概括为两句话:即一、二、三、四、五和红、黄、绿、白、黑。一是指每日1袋牛奶。我国成年人每日需摄钙800mg,但我国膳食普遍缺钙,一般每日摄入量為500mg左右。每袋牛奶237ml,含钙约280mg,且较易吸收,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并有轻度降血胆固醇作用。 二、是指每日250g左右碳水化合物,相当於主食300g,此量宜因人而异。可少至150g,多至500g。通过调控主食,可调控高血压患者血糖、血脂及体重。 三、是指每日3份高蛋白食品,这是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不可忽视,也可增至4份。这样相当於每公斤体重蛋白质1~1.5g。每份高蛋白食品相当於以下任意一种:50g瘦肉、100g豆腐、一个大鸡蛋、25g黄豆、100g鱼虾或鸡鸭。人体无蛋白仓库,过多蛋白食品不仅不能被贮存,对肠道、肾臟、代谢均有害无益。 四、是指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单吃粗粮或单吃细粮营养素均不够全面,粗细粮搭配有明显蛋白质互补作用,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粗粮的纤维素有助於降血脂,预防糖尿病、结肠癌、乳腺癌。过多甜食会促成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盐过多不利健康。在烹调中可用醋或糖醋代盐。三四五顿指总量控制,少量多餐。有利防治糖尿病、减肥、降血脂。在每日摄入量不变情况下,早中餐所佔比例大,有利於降血脂,减体重。晚餐所佔比例大则相反。少量多餐可使血糖波动幅度及胰岛素分泌幅度变化趋缓。 五、是指每日500g蔬菜及水果。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进食400g蔬菜及100g水果。新鲜蔬菜、水果除补充维生素、纤维素、微量元素外,业已证明尚有重要的防癌作用。 红指红葡萄酒。每日50~100ml红葡萄酒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轻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白葡萄酒、米酒、绍兴酒可能效果稍差。啤酒不宜超过300ml,白酒不超过25ml。WHO已把少量饮酒有利健康的观点改为:酒,越少越好。 黄指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玉米、番茄。这类蔬菜和绿叶蔬菜富含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在儿童会因免疫力低而易发呼吸道、胃肠道感染,在成人,可能与癌症发病有关。绿是指绿茶。

各种动脉硬化

各种动脉硬化 什么是动脉硬化?动 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小。动脉硬化是随着人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 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比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死亡及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硬化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高血脂症、抽烟三大危险因子。其他肥胖、糖尿病、运动不足、紧张状态、高龄、家族病史、脾气暴躁等都有关系。动脉硬化有哪些种类和症状?1、一般表现:脑力与体力衰退,触诊体表动脉如颞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等可发现变宽、变长、纡曲和变硬。2、 主动脉粥样硬化:大多数无特异性症状。叩诊时可发现胸骨柄后主动脉浊音区增宽;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而带金属音调,并有收缩期杂音。收缩期血压升高,脉 压增宽,桡动脉触诊可类似促脉。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结向左上方凸出,主动脉扩张与扭曲,有时可见片状或弧状的斑块内钙质沉着影。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以及心肌纤维化等。4、脑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可引起眩晕、头痛与昏厥等症状。脑动脉血栓形成或破裂出

血时引起脑血管意外,有头痛、眩晕、呕吐、意识突然丧失、肢体、瘫痪、偏盲或失语等表现。脑萎缩时引起痴呆,有精神变态,行动失常,智力及记忆力减退以至性格完全变化等症状。5、肾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上并不多见,可引起顽固性高血压,年在55岁以上而突然发生高血压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如有肾动脉血栓形成,可引起肾区疼痛、尿闭以及发热等。6、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肠道张力减低、便秘与腹痛等症状。血栓形成时,有剧烈腹痛、腹胀和发热。肠壁坏死时,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肠梗阻以及休克等症状。7、四肢动脉粥样硬化:以下肢较为多见尤其是腿部动脉,由于血供障碍而引起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即行走时发生腓肠肌麻木、疼痛以至痉挛,休息后消失,再走时又出现;严重者可有持续性疼痛,下肢动脉尤其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动脉硬化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动脉硬化对于心、脑、肾等生命靶器官的危害性极大,但不仅仅是这些,其实,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对人体的危害有以下几方面: 1、脑子方面:最常见的是脑功能衰退,轻者头晕、头痛、耳鸣、记忆力下降等,重者发展为认知功能障碍,直至程度不等的(血管性)痴呆。脑动脉硬化所引起的 动脉瘤破裂,则可以引起脑出血。更为常见的是脑动脉或颅外动脉的急性闭塞(血栓形成),即急性脑梗塞。出血或血栓

高血脂、高血压与冠心病和动脉硬化关系

高血脂、高血压与冠心病和动脉硬化关系 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高血压是因,冠心病、动脉硬化是果。 一、动脉粥样硬化 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厨房的下水管道经常堵,这是因为厨房的下水中油脂太多,经年累月粘附在管道内,管腔越来越窄最后堵塞。 如果管道内壁光滑,油脂就不容易贴壁粘附;如果管道内壁粗糙,油脂就很容易粘附在管壁。 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在动脉血管的“旅行”过程中,一旦发现动脉内膜有损伤(比如说高血压损伤血管内膜),就会停下来进行修补,并在该处聚集。这如同厨房油腻的下水,粘附在血管内壁,沉积在血管内膜下形成黄色斑块样物质,我们称动脉粥样硬化。而长期高血压导致血管内膜损伤,类似于管道内壁粗糙,更容易引起粥样硬化的发生,所以说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是狼狈为奸,危害更大。 当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还有吸烟、糖尿病等,二者和高

血压一样,也是引起血管内膜损伤。 全身任何部位的血管都可能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但血流量大的血管更容易发生,比如心脏的冠状动脉、大脑的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等。如果发生在冠状动脉,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如果发生在大脑动脉,就引起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脑出血等;如果发生在其他部位,就引起肾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等。 二、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措施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治理、有效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可有些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1、改善生活方式 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石,在此基础上,可联合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管理包括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调整心态等措施。 美国血脂异常管理指南提出,生活方式管理分四步走:

高血压与动脉硬化

怎样预防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多发病,特别应当重视人群一级综合预防。要消除和控制与本病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如调整人群的饮食、生活习惯、改善生活和工作劳动环境等等。对临界性高血压或有家族史的子女则应采取个体二级预防措施,如严密随访观察、控制饮食质量,避免精神应激、加强体育锻炼,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调压药等等。对继发性高血压的预防,关键在于防治原发病。 一级预防:在高血压的全方位防治策略中,一级预防占有重要地位。已证明,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一级预防可使高血压的发病率下降55%。继之患病率、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均可大幅度下降,整个防治的费用,工作量约可下降一半。 一级预防的基本内容有: 一、合理膳食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可概括为两句话:即一、 二、三、四、五和红、黄、绿、白、黑。一是指每日1袋牛奶。我国成年人每日需摄钙800mg,但我国膳食普遍缺钙,一般每日摄入量为500mg左右。每袋牛奶237ml,含钙约280mg,且较易吸收,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并有轻度降血胆固醇作用。二是指每日250g左右碳水化合物,相当于主食300g,此量宜因人而异。可少至150g,多至500g。通过调控主食,可调控血糖、血脂及体重。三是指每日3份高蛋白食品,这是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不可忽视,也可增至4份。这样相当于每公斤体重蛋白质1~1.5g。每份高蛋白食品相当于以下任意一种:50g瘦肉、100g豆腐、一个大鸡蛋、25g黄豆、100g鱼虾或鸡鸭。人体无蛋白仓库,过多蛋白食品不仅不能被贮存,对肠道、肾脏、代谢均有害无益。四是指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

五顿、七八分饱。单吃粗粮或单吃细粮营养素均不够全面,粗细粮搭配有明显蛋白质互补作用,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粗粮的纤维素有助于降血脂,预防糖尿病、结肠癌、乳腺癌。过多甜食会促成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虽然人群中盐敏感者只占1/3,其余的人摄盐多少对血压影响不大,但总的来说,盐过多不利健康。在烹调中可用醋或糖醋代盐。三四五顿指总量控制,少量多餐。有利防治糖尿病、减肥、降血脂。在每日摄入量不变情况下,早中餐所占比例大,有利于降血脂,减体重。晚餐所占比例大则相反。少量多餐可使血糖波动幅度及胰岛素分泌幅度变化趋缓。五是指每日500g蔬菜及水果。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进食400g蔬菜及100g水果。新鲜蔬菜、水果除补充维生素、纤维素、微量元素外,业已证明尚有重要的防癌作用。红指红葡萄酒。每日50~100ml红葡萄酒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轻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白葡萄酒、米酒、绍兴酒可能效果稍差。啤酒不宜超过300ml,白酒不超过25ml。WHO 已把少量饮酒有利健康的观点改为:酒,越少越好。黄指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玉米、西红柿。这类蔬菜和绿叶蔬菜富含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在儿童会因免疫力低而易发呼吸道、胃肠道感染,在成人,可能与癌症发病有关。绿是指绿茶。绿茶含有茶多酚最多,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防癌作用。白指燕麦粉及燕麦片。据北京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协作研究证实,每日50g燕麦片煮粥,能使血胆固醇平均下降39mg,甘油三酯下降76mg,在糖尿病患者中,效果尤其明显。黑指黑木耳。1983年美国明尼苏达心脏科医师偶然发现黑木耳的显著抗凝作用后,黑木耳便风行全球。每日10~15g即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胆固醇作用。经北京心肺中心证实,其抗血小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高血压是指在未使抗高血压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持续或非同日 3 次以上收缩压≥14O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其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者超过半数。老年高血压是指除了血压升高,还伴有心、脑、肾的损害,且排除假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的全身性疾病。它是导致老年人脑卒中、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衰竭和主动脉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一)护理评估 1.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合理膳食的掌握情况。 2.评估出入量是否平衡。 3.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如缺乏体育锻炼、超重、中度以上饮酒、高盐饮食等。 (二)身体状况 老年高血压的表现与中青年有所不同,除头晕、头疼、耳鸣、失眠、乏力外具体见以下几方面: 1.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 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混合型的2倍。收缩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舒张压降低或不变,导致脉压增大,脉压比收缩压或舒张压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血压波动性大老年人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的波动均明显增大。尤其是收缩压,一天内波动达40mmHg,约

1/3的患者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血压大的波动性使老年人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3.症状少而并发症多在靶器官明显损害前,半数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无症状,而脏器老化、长期高血压加重了对靶器官的损害,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0%,其中冠心病、脑卒中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与血压密切相关。 4.多种疾病并存老年高血压常与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前列腺增生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共存并相互影响,使其治疗变得更为复杂,致残、致死率增高。 (三)护理措施 治疗与护理的主要目标是将血压调整至适宜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和致残率,延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收缩压目标150mmHg,鉴于舒张压过低对机体有害,其水平应保持在60-65mmHg以上,具体措施如下: 1.一般护理(1)环境舒适不良环境刺激可加重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如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等,以利于老人充分休息。护理操作应相对集中,动作轻巧,尽量避免影响老人休息。(2)适当运动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危险性分层确定活动量。极高危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高危组以休息为主,可根据身体耐受

老年人高血压和眼底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老年人高血压和眼底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4-07-17T16:34:20.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5期供稿作者:涂勇李福生 [导读] 视网膜眼底动脉硬化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眼底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眼底动脉血管变细,通透性降低,颜色变淡,血管平直,反光性增强。 涂勇李福生(新疆伊宁市人民医院 835000)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人高血压与眼底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以眼底动脉硬化的程度分组,轻度组92例,中度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情况发现:两组受试患者在实验的第1天、第10天、及第20天所测得的实际收缩压及脉压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实际舒张压在不同时间测得的数值,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高血压是眼底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有效控制收缩压和脉压差是减缓眼底动脉硬化进展的方法。 【关键词】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相关性;收缩压;脉压差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5-0196-01 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为最常见疾病之一,患病率很高。多数患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在发病初期除血压升高外,全身其他器官可无明显改变,随着病情进展,眼底视网膜血管会逐渐发生一系列的管径和管壁的改变,并形成动脉硬化和相应的视网膜病变[1],因此高血压可能是促进眼底动脉硬化发生的因素[2]。眼底动脉硬化又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眼底动脉硬化的程度可以作为判断体内动脉硬化的指标[3]。本文对老年人高血压和眼底动脉硬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呼吁所有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对早期高血压引起重视,以期更好地控制眼底动脉硬化及全身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避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延长老年人寿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根据Keigh眼底动脉硬化分级标准分为轻度组和中度组,轻度组92例,中度组68例,两组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分级[4]并排除外伤所致眼底动脉硬化及长期糖尿病、严重肝肾疾患所致的眼底病变者。轻度组92例,男54例女38例,年龄60-87岁,平均66.4岁,高血压病程3-18年,平均6.7年;中度组68例,男40例女28例,年龄61-89岁,平均年龄68.5岁,高血压病程1-25年,平均8.3年。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及病程方面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试验项目,每位患者均于实验第1天、第10天及第20天清晨空腹测量血压,用台式血压计测量3次,取平均值,同时记录脉压差。将三次血压取平均值,即为每个患者的实际血压值,比较两组患者血压与眼底动脉硬化的相关性。 1.2.1眼底动脉检查,用直接检眼镜在暗室内做眼底检查,眼底动脉硬化按Keith分级法分成4级。Ⅰ级(轻度):视网膜变细,Ⅱ级(中度)视网膜动脉狭窄,动静脉交叉压迫,Ⅲ级:眼底出血或棉絮状渗出,Ⅳ级,除Ⅲ级改变外,还有视神经乳头水肿。 1.3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收缩压情况比较(x±s.mmHg) 第一天两组患者收缩压t值是6.324 p值<0.01;第十天两组患者收缩压 t值是6.167 p值<0.01;第二十天两组患者收缩压t值是 6.315 p值<0.01;实际值两组患者收缩压实际值t值是6.321 p值<0.01。由以上可见,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及实际收缩压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舒张压情况比较(x±s.mmHg) 第一天两组患者舒张压t值是1.205 p值>0.05;第十天两组患者舒张压t值是1.210 p值>0.05;第二十天两组患者舒张压t值是1.212 p 值>0.05;实际值两组患者舒张压实际值t值是1.183 p值>0.05。由以上可见,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及实际舒张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脉压差情况比较(x±s.mmHg) 第一天两组患者脉压差t值是8.794 p值<0.01;第十天两组患者脉压差t值是8.792 p值<0.01;第二十天两组患者脉压差 t值是8.813 p值<0.01;实际值两组患者脉压差实际值t值是8.799 p值<0.01。由以上可见,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及实际脉压差比较差异显著(p< 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视网膜眼底动脉硬化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眼底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眼底动脉血管变细,通透性降低,颜色变淡,血管平直,反光性增强。 国内资料显示:在高血压患者中视网膜损害的发生率可高达70% [5],本研究显示高血压是眼底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也是最危险因素,高血压老年患者眼底动脉硬化程度与收缩压、脉压差密切相关,与舒张压关系不大。积极有效的控制血压水平,规律治疗高血压病,对防止眼底动脉硬化是非常有益的。反之眼底动脉硬化的程度,也能反映机体的血压水平,视网膜中央动脉是全身唯一能在活体上直接观察到的小动脉,高血压患者的眼底情况,能反映机体心、脑、肾、等脏器的受累程度,因此,早期平稳降低收缩压及缩小脉压差,对保护老年人全身脏器功能,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中宁,黄杜茹,尹东明,魏文穗,黎爱莲,廖训建,张良.原发性高血压眼底改变相关因素分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6,(01): 125—128 [2]张甚英,吴卫民,张淑华,等.高血压眼底改变与球结膜微循环变化的特征[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1,10(3):242-243. [3]Wong TY.Is retinal photography useful in the measurement of stroke risk [J].Lancet Neurol,2004,3 (3):179-183.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 [5] 邸悦,周晓东.新发病高血压病患者眼底数码照相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09,(02):54—56

动脉粥样硬化(内科学第八版)

动脉粥样硬化 【病因和发病情况】2 【发病机制】3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4 【诊断和鉴别诊断】8 【预后】8 【防治】9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各种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受累动脉的病变从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形成斑块,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继发性病变尚有斑块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称为粥样硬化一血栓形成,atherosclerosis-thrombosis)。现代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具有巨噬细胞游移、平滑肌细胞增生;大量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蛋白多糖等结缔组织基质形成;以及细胞、外脂质积聚的特点。由于在动脉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其他常见的动脉硬化类型还有小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和动脉中层硬化(Monckeberg arteriosclerosis)。前者是小型动脉弥漫性增生性病变,主要发生在高血压患者。后者多累及中型动脉,常见于四肢动脉,尤其是下肢动脉,在管壁中层有广泛钙沉积,除非合并粥样硬化,多不产生明显症状,其临床意义不大。 鉴于动脉粥样硬化虽仅是动脉硬化的一种类型,但因临床上多见且意义重大,因此习惯上简称之“动脉硬化”多指动脉粥样硬化。

【病因和发病情况】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确定,对常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表明,本病是多病因的疾病,即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risk factor)。主要的危险因素为: (一)年龄、性别 本病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但在一些青壮年人甚至儿童的尸检中,也曾发现他们的动脉有早期的粥样硬化病变,提示这时病变已开始。近年来,临床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男性与女性相比,女性发病率较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年龄和性别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二)血脂异常 脂质代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特别是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或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增高,相应的载脂蛋白B(ApoB)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减低,载脂蛋白A(apoprotein A,ApoA)降低都被认为是危险因素。此外脂蛋白(a)[Lp(a)]增高也可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以TC及LDL增高最受关注。 (三)高血压 血压增高与本病关系密切。6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患本病较血压正常者高3~4倍。收缩压和舒压增高都与本病密切相关。 (四)吸烟 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

主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粥样硬化 胸透检查结果主动脉粥样硬化,怎样治疗? 主动脉粥样硬化,是指主动脉内皮受损,发生硬化,血管弹性下降,胸部X线检查时,可有主动脉球增大、突出或主动脉增宽纡曲等表现,在老年人中并不少见。主动脉粥样硬化,多由高血压、高心病或冠心病、以及主动脉或主动脉瓣疾病等引起,出现主动脉硬化,提示全身也有动脉硬化,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应及早进行治疗。建议进一步做心脏有关检查,如心脏超声、心电图、血脂、血糖等检查,检查心脏有无肥大、扩大等高心病、冠心病改变。如无明显异常,可按动脉硬化防治。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与脂质代谢障碍有关的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大、中动脉,病变的特征就是血液中的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积,引起内膜发生坏死,形成斑块,使动脉变硬增厚。发病机制多是高脂血症,高血压症、吸烟的多。动脉粥样硬化的后果可大可小,关键是看累及到哪些动脉?比较严重的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通常会一引起冠心病。造成心肌缺血梗死。 继发引起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心脏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 一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增高 二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常见于高胆固醇血症 三吸烟 四糖尿病 五肥胖 动脉硬化口服什么药 动脉硬化是个比较麻烦的病,常用西药并不能有非常好的效果。建议医药为辅,调养为主,尤其是情绪要控制好。心里波动不要太大。坚持一下适度的锻炼。是药三分毒,最好少吃药。可以从饮食方面多注意下。 适宜食物 1、多食用植物蛋白(如豆制品)及复合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等),少吃单纯碳水化合物(如 果糖、蔗糖、蜜糖及乳糖等)。 2、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因维生素C可促使胆固醇羟基化,从而减少胆固醇在血 液和组织中的蓄积。

动脉粥样硬化(内科学第八版)

动脉粥样硬化 【病因和发病情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发病机制】................................................ 错误!未指定书签。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诊断和鉴别诊断】.......................................... 错误!未指定书签。 【预后】.................................................... 错误!未指定书签。 【防治】.................................................... 错误!未指定书签。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各种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受累动脉 形成 ( “动脉硬化” 因的疾病,即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riskfactor)。主要的危险因素为: (一)年龄、性别 本病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但在一些青壮年人甚至儿童的尸检中,也曾发现他们的动脉有早期的粥样硬化病变,提示这时病变已开始。近年来,临床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男性与女性相比,女性发病率较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年龄和性别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 首都医科大学陈瑞芬 一、概述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常见的重要疾病。在我国和欧美等一些发达 国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一位。 动脉硬化症是一组动脉疾病的统称,指动脉壁增厚、硬化、弹性减退,这些疾病包括: 动脉粥样硬化症、动脉中膜钙化以及细动脉硬化症。动脉粥样硬化是指管壁表面的内膜柱出 现大小不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细动脉硬化,化在我国较少见,病变主要发生在肌型动脉,化症常见于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 及大、中动脉。我国AS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最快。 二、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 主要表现在细动脉出现玻璃样变。动脉中层钙以中层钙化为特征,常见于老年人。细动脉硬 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累,多见于中、老年人,以40?50岁发展 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危险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一)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异常增高。胆固醇在血浆中主 要表现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胆固醇),LDL、VLD(坏胆固醇)的水平持续升高与AS的发病率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胆固醇)水平的降低与AS的发病率呈正相关,LDL和VLDL是判断AS和冠心病的最重要指标。 研究发现:LDL被动脉壁细胞氧化修饰后具有促进动脉斑块形成的作用,氧化的LDL 是最重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是损伤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主要因子,氧化的LDL 不能被正常LDL受体识别,而易被巨噬细胞的清道夫受体识别,而快速被吞噬、摄取,促进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HDL可运载血中胆固醇到肝脏,因而可以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3-08-16T10:30:52.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9期供稿作者:于海[导读] 总之,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治疗重点在于降颅压治疗脑水肿,防止脑疝发作,正确的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调。 于海(辽宁省凤城市中心医院内一科 118100)【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9-0131-01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动脉性硬化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1年8月45例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的15例,采取微创穿刺引流的患者25例,采取开颅血肿清除的患者5例;随访6个月,痊愈2例,显效3例,好转5例,无效10例,死亡26例,死亡率为57.78%。结论对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的患者准确地掌握手术适应证,把握恰当手术时机,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熟练掌握手术技术,以及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对改善和提高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出血临床治疗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中,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脑出血(脑溢血) 预后最差。其发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凶险,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我院2010年2月—2011年8月,共收治脑溢血病人45例。其中30例进行了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单纯药物治疗为佳,降低了病死率。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2月—2011年8月45例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病人,其中男35例, 女10例; 年龄最小36岁, 最大70岁。40岁以下2例, 41-50岁12例, 51-60岁20例, 61-70岁的11例。 1.2临床表现:入院时症状:突发意识不清,语音不利,嗜睡,昏迷,头晕,头痛,呕吐。其中突然发病立即昏迷的19例,发病1-2天内昏迷的10例,3天以上昏迷者16例。41例出现不同程度偏瘫, 其中完全性偏瘫28例, 不全偏瘫13例。4例无明显偏瘫。入院时血压高者36例, 最高达220/110mmHg, 正常者9例。手术前一侧瞳孔散大23例, 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10例。 1.3辅助检查:腰椎穿刺检查20例,18例颅压增高, 压力200-300mmHg11例,300mmHg以上者7例, 正常者2例, 8例为血性脑脊液, 脑脊液清亮者2例(细胞计数正常范围)。 1.4治疗方法:45例患者经过脑CT扫描后,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其中15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即采取降颅压措施+常规量静滴甘露醇与地塞米松,同时配合吸氧,全身支持疗法。剩余30例患者采用微创穿刺引流及开颅血肿清除术,主要目的是清除患者血肿,降低其颅内压,使其受压的神经元能够有恢复的可能性。 1.5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病人均在发病后8小时内行颅脑CT检查,血肿位于基底节区者20例,丘脑者15例,皮层下者10例。出血量均按多田氏CT计算方法计算:出血量30~40ml 12例,40~60ml 18例,60~120ml 10例,小脑出血3例。脑室出血及脑出血破入脑室的血肿量未计算。 1.6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 意识恢复正常,偏瘫的肢体功能恢复,神经系统症状基本消失。 显效: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恢复正常;偏瘫明显好转,能自己行走。 好转: 神经系统症状有好转, 肌力有提高,但不能生活自理。 无效: 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 2.结果 随访6个月,45例患者中,痊愈2例,显效3例,好转5例,无效10例,死亡26例,死亡率达57.78%。 3.讨论 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的病死率较高,主要原因是脑出血引起颅内压急剧升高。本组45例患者中,死亡26例,死亡率达57.78%,故有高血压病史者应定期复查血压,进行降血压治疗同时防止发病诱因,以减少本病发病率。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的好发部位多在外囊和豆状核的壳核; 出血多来自豆纹动脉外侧支。吉林医科大学曾报道16 例检尸资料中[2], 外侧型6 例、内囊型2 例、混合型8例。单纯的外侧型可能是血肿间接压迫影响内囊神经纤维,所以血肿清除后,解除了压迫,症状可恢复。其他部位血肿不同程度的破坏了内囊神经纤维,血肿清除后,功能不能完全恢复。本组痊愈2例,都是单纯的外侧型。 关于手术时机问题认识不一,临床实践证明,早期手术非常重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主张早期或超早期(出血后7h内)手术者日益增多[3]。Brott等研究显示,脑出血后24h内至少有38%的病例血肿体积增加超过33%,且大多数继续出血发生在发病后的3~4h内[4]。Zuccarello等主张在发病6h内进行超早期手术,认为手术时机越早越能降低病死率[5]。本组病例发病后1-2天内手术者10例, 其中痊愈1例,显效2例, 好转4例, 有效率达70%。血肿压迫时间越长,周围脑组织不可逆损伤越严重,致死,致残率越高。 总之,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治疗重点在于降颅压治疗脑水肿,防止脑疝发作,正确的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调。参考文献 [1] 涂通今.急症神经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 378-380. [2] 吉林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神经科: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早期外科治疗, 中华外科杂志9:193,1961. [3] 章翔.临床神经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374-380. [4] Brott T,Broderick J,Kothari R,et al.Early hemorrhage growth in patients with intracecbal hemorrhage,Stroke,1997,28(1):1-5. [5] Zuccarello M,Brott T,Derex L,et al.Early surgical treatmeng for supratentori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a randomized feasibibity study.Stroke,1999,30(9):1833-1899.

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逐年上升,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落后国家。 动脉硬化一般是指一组动脉的硬化性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危害较大:动脉中层钙化,老年人常见,危害较小;细动脉硬化,见于高血压病。 一、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1.高脂血症(hyperlipemia):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高甘油三酯亦是本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反,高密度脂蛋白(HDL)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高血压: 高血压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或)功能障碍,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另一方面,高血压时有脂质和胰岛素代谢异常,这些均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3.吸烟: 大量吸烟可使血液中LDL易于氧化;烟内含有一种糖蛋白,可引起SMC增生;吸烟可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儿苯酚胺浓度升高,但使不饱和脂肪酸及HDL水平下降,这些均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4.性别: 女性的血浆HDL水平高于男性,而LDL水平却较男性为低,这是由于雌激素可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的缘故。 5.糖尿病及高胰岛素血症: 糖尿病患者血液中HDL水平较低,且高血糖可致LDL糖基化。高胰岛素血症可促进SMC增生,而且胰岛素水平与血HDL含量呈负相关。 6.遗传因素: 冠心病的家族聚集现象提示遗传因素是本病的危险因素。遗传性高脂蛋白性疾病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学说: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主要学说有: 1. 脂源性学说: 高脂血症可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脱落,管壁透性增高,脂蛋白进入内膜引起巨噬C反应,SMC 增生并形成斑块。 2. 致突变学说: 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平滑肌细胞为单克隆性,即由一个突变的SMC子代细胞迁入内膜,分裂增殖形成斑块,犹如平滑肌瘤一般。 3. 损伤应答学说: 各种原因引起内皮损伤,使之分泌生长因子,吸引单核C附着于内皮,并移入内膜下刺激SMC 增生,并分泌各种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纤维斑块。 4.受体缺失学说: 若血浆中LDL受体数目过少,则导致细胞从循环血中清除LDL减少,从而使血浆LDL升高。 三、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年龄的关系十分密切,动脉杈、分支开口,血管弯曲的凸面为病变的发生部位。病变过程由轻至重,分为四期: :)fatty streak.脂纹(1

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诊断及预测

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诊断及预测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诊断 当冠脉狭窄到一定程度影响正常心肌灌注时才表现出临床症状,可能管腔狭窄程度已经超过60%~70%了,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而管腔继续狭窄并表现为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的症状可能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另外,动脉粥样硬化(AS)后血管重塑;冠脉病变的狭窄程度与严重程度不直接相关:多数心血管事件是在易损斑块(斑块破裂、溃疡、出血、糜烂)基础上伴有急性血栓形成,与管腔的狭窄程度没有直接关系;以上各种原因使得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较困难。除了管腔狭窄程度,局部AS的稳定性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意义更大。易损斑块的检测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心血管疾病诊治的重点在于发现和治疗心血管管腔狭窄,如血管介入治疗已成为解除由于粥样硬化性动脉管腔堵塞的直接和起效快速的方法之一,但忽视了病变的关键——血管壁。随着对心血管病变的深入研究,逐渐认识到是血管壁的病变而不是管腔病变才是各种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发展的基础,动脉僵硬度(弹性)的改变早于结构改变。早期发现后干预亚临床期血管病变的进展是延缓和控制心脑血管事件的根本措施。因此,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就显的相当重要。目前临床上遇到的无论是猝死、心肌梗死、还是脑卒中患者,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终末期”人群。随着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临床防治重心的前移,人们开始重视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Preclinical Atherosclerosis,PCA)的研究。PCA通常是指已有动脉硬化证据,而尚无重要动脉血管(如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以及外周动脉)严重粥样硬化狭窄而导致明确临床症状的情况,也有人称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如何在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以及吸烟等传统危险因素上,通过一些无创或者微创的方法加强识别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在他们发展为“终末期”患者之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无论对于群体社会疾病负担的减轻还是个体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减少都具有重要意义。 AS是一种有局部表现的全身系统性疾病。颈动脉和周围动脉一些易检测部位的动脉斑块可间接反应全身AS情况。周围动脉硬化疾病已经被列为冠心病的等危症,它本身就是个窗口,早期诊断不仅可以检出外周动脉疾病,还对冠心病,脑血管病都有重要的检出意义。早期诊断意义是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周围动脉硬化疾病的病理基础和心脑血管病相同,早期干预对减缓全身动脉硬化的危害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检测技术迅速发展,一些能早期发现动脉壁异常的无创性检测方法已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目前无创动脉硬化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即对动脉功能和结构的评估。动脉功能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动脉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 elocity, PWV);(2)通过进行脉搏波波形分析(Pulse contour analysis),计算反射波增强指数(Augumentation Index,AI); (3)使用超声成像手段,直接检测某个特定动脉管壁的可扩张性和顺应性(Compliance)。动脉结构检测主要有以下二种方法:(1)使用超声、EBCT、螺旋CT和MRI等影像学手段,检测某个动脉的管壁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粥样斑块形成情况以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等;(2)踝臂血压比值,即Ankle-Brachial Index(ABI),评估下肢动脉血管的开放情况。此外,各种生物标记物如血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LP(a))、tPA、PAI-1、纤维蛋白原、微量白蛋白尿和C反应蛋白(CRP)等和内皮功能的检测,也有助于诊断动脉血管结构和功能病变。 1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心脏将血液搏动性地射入主动脉,主动脉壁产生脉搏压力波,并以一定的速度沿血管壁向外周血管传导,这种脉搏压力波在动脉壁的传导速度叫脉搏波传导速度(PWV)。PWV与动脉壁的生物力学特性、血管的几何特性及血液的密度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其大小是反映动脉僵硬度的早期敏感指标,数值愈大,表示血管壁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