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层注水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煤层注水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煤层注水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煤层注水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工业技术

!Q!!塑:!!

ScienceandTechnologylnnovetlonHeraicl煤层注水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韩晋平王洋赵但关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首先对煤矿粉尘的危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次结合煤的大分子结构对煤层注水的过程和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影响煤层注水效果的影响因素为:煤层裂隙.孔隙的发育程度,上覆岩层压力及支撑压力,璩的竖固性.煤的润湿性,煤层内的瓦斯压力。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煤层注水增注方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粉尘煤层注水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D8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0)01(c)-0073--02

1引言

粉尘造成的危害除了能使大气、水质等周围环境质量的下降外,最为严重的是对处于粉尘作业环境的人体造成的生理危害,主要表现为长期上作于较高粉尘浓度环境中易引起尘肺病,尘肺病是目前危害较大的一种矿工职业病。

截至2002年…,全国累计检出尘肺病患者58万余例,累计因尘肺病死亡近14万人,病死率22%;全国有5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高达2500万人以上。据2005年煤炭行业的不完全统计【2I,现有尘肺病人约17万,死亡人数每年约2500人,新增尘肺病人约4500人,每年国家用于该项的医疗等费用高达35亿元人民币。此外煤尘具有爆炸的特性,煤尘爆炸是煤矿的严重灾害之一,当煤尘达到一定浓度时,就有可能引起煤尘爆炸,造成特大煤矿事故,给人民生命带来巨大的灾难,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巨大的无可挽回的损失。掘进工作面的粉尘弥漫在掘进头空间,是能够较长时间呈悬浮状态的微小粉尘颗粒,它们在整个工作面飞扬,使井下的空气遭到严重的污染,不仅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也破坏了设备的工作环境,加速机械的磨损,降低掘进机司机的视觉能见度,增加事故发生率l而且,当直径小于0.75~1.OOmm的煤尘达到一定浓度时,很容易引起煤尘爆炸和瓦斯爆炸。煤尘爆炸时,爆炸波的传播速度可达数百米每秒,甚至每秒1000m以上。因此,煤尘爆炸具有很大的破坏力。根据《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统计,我国煤矿具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普遍存在。全国煤矿中,具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占煤矿总数的60%以上,煤尘爆炸指数在45%以上的煤矿占16.3%。国有重点煤矿中具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的煤矿占87.37%,其中具有强爆炸性的占60%以上。

煤矿在生产,贮存、运输及巷道掘进等各个环节中都会向井下空气中排放大量的粉尘。粉尘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细小的固体颗粒,我国大部分煤矿粉尘具有爆炸性的特点。尤其在风速较大的作业场所,粉尘排放量猛增,据资料统计,有的矿区排向井下空气的煤粉尘是煤炭产量的1.6%以上。采煤工作面是煤矿产尘量最大的作业场所,其产尘量约占矿井产尘量的60%左右。采煤机割煤、支架移架、放煤口放煤及破碎机破煤是机采工作面的四大产尘源,产尘量分别约占60%、20%:10%和lO%左右t”。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降低采煤工作

面粉尘浓度,对于我国煤矿来说已是迫在

眉睫的问题。

2煤层注水过程及方法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

技术人员进行厂大鼍的理论研究和试验,

特别是在如何增加煤体的润湿效果方面进

行r较多的研究,如利用降尘剂1,’增加与煤

的吸水性,添加粘尘棒14i增加煤层注水的效

果等。

煤层注水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防尘

方法。煤是一种裂隙一孔隙介质,流体可以

在其中流动,但煤中有大小不同的各种孔

隙,大的直径可到数毫米,小的微孔直径小

于100t”I。水在不同孔隙中的运动形式也不

相同,渗透运动是在大的裂隙和孔隙中发

生,毛细运动是在较小的孔隙中发生,而分

子扩散运动则是在煤的超微结构的孔隙中

发生【5】。其中每一种形式,在空间和时间上

都不是共存的。其搬运水分的速度也有很

大的差别,当向煤体注水时,水首先是在裂

隙和大孔中运动,之后才在毛细力的作用

下进入较小的宅隙中,而在扩散作用下,水

才可能更深地进入煤的微孔中。因此,煤层

注水开始主要是在大的裂隙和孔隙中渗

透,而毛细运动和扩散运动往往要在注水

完毕后才继续完成,并且是在渗透运动已

经波及的容积中进行,所以毛细运动和扩

散运动不会扩大润湿区的范围,而是水分

的均匀分布。只有当能经常渗透裂隙和孔

隙补给液体时,则町进一步增加煤的水分。

由于煤物质具有可缩性和孔隙中气囊

的可缩性的特性,因此,采用不同的注水方

式和参数,会导致不同的作用效果【6】。高压

注水时,可能使煤中裂隙和孔隙的容积以

及煤的结构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煤的破裂

和松动,起到水力疏散煤体的作用,使煤层

近工作面部分的卸压和排放瓦斯。低压注

水时,煤的结构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而煤

体得到相当均匀的湿润。

煤层注水是回采工作面最蕈要的防尘

措施,它是在回采前预先在煤层中打若干

钻孔,通过钻孔注入压力水,使其渗入煤体

内部,增加煤的水分和尘粒间的黏着力,并

降低煤的强度和脆性,增加颦性,减少采煤

时煤尘的生成量i”,同时将煤体中原生细尘

黏结为较大的尘粒,使之失去飞扬能力。

煤层的润湿过程交质l二是水在煤层裂

隙和扎隙中的运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水

动力学和物理化学过程的综合【81。水在煤层

中的运动可以分为压差所造成的运动和它

的自运动。压差所造成的运动是水在煤层

中沿裂隙和大的孔隙按渗透规律流动;自

运动与注水压力无关,它取决于水的重力

和水与煤的化学的、物理化学的作用。白重

使水在裂隙与孔隙内向下运动;化学作用

是水作用于煤层内的无机的和有机的组

分,使之氧化或溶解;物理化学作用包括毛

细管凝聚,表面吸着和湿润等。压差和蓖力

造成的水渗透流动。时间不长,范围不大,

湿润效果不高,一般只能达到10%~40%。物

理化学作用是煤层湿润的主导作用,可以

持续很长时间,并能使煤体均匀、充分地湿

润,将湿润效果提高到70%~80%。此外,煤

层注水破坏了煤体内原有的煤一瓦斯体系

的平衡,形成了煤一瓦斯一水三相体系,这

个体系内各个介质间发生着相互作用。

水在煤层中的运动,主要是往水压力,

毛细管力、和重力3种力综合作用克服煤层

裂隙面的阻力、孔隙通路阻力和煤层的瓦

斯压力‘”。

注水后的煤层,在回采及整个生产流

程中都具有连续的防尘作用,而其它防尘

措施则多为局部的。采煤工作面产量占全

矿井煤炭总景的90%。因此煤层注水对减少

煤尘的产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煤体的湿润,还可引起发生突出的条

件和突出煤层的性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现从煤与瓦斯突出的过程作一具体分析,

假如认为,突出的准备阶段,其基本动力是

弹性潜能释放转化的动能,使煤遭到破坏。

这一能力的大小与煤的弹性有关,随着煤

的弹性增大。工作面附近煤体的弹性能量

增大。同时随着煤的性质不同,煤的潜能的

释放方武也不同,当煤遭到的足脆性破坏,

则能量的释放将足快速和突然的,当煤主

要具有颦性时,则其能量大郎分消耗于逐

渐和平缓的变形1”1。所以。煤的弹性.松弛性

和脆性是决定突出危险性的力学性质。突

出发生和发展阶段,主要是在煤中瓦斯的

作用F完成的,在煤突然破碎后,使瓦斯由

吸附状态快速转为游离状态,瓦斯所作的

功,进一步把煤粉碎并抛向巷道,而这种功

的大小。是与瓦斯的体积成比例的,决定煤

层突出危险性的霞要特征是煤足够快地由

渗透和扩散过程释放出大量瓦斯。

研究和试验考察表明,煤体注水湿润,

可使煤的力学性质发生明显变化,煤的弹

性和强度减少,塑性增大,从而使巷道前方

的应力分布发生根本变化,即高应力区向

煤体深部转移,应力集中系数减小】。煤体湿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Herald73

万方数据

!!!Q丝Q:Q§

,SclenceandTechnologyInnovatlonHerald

润后,还使透气性成百和上千倍的降低,水对瓦斯起到明显的阻碍效应,煤中瓦斯涌出量和速度都有大幅度的卜.降。上述的各种变化.都表明注水湿润煤体,可以消除或降低煤层和近工作面处的突出危险。

3影响煤层注水的主要因素

煤层注水技术是指用水预先润湿煤体减尘的方法,即在煤层开采之前,打若1:钻孔,通过钻孔向煤体注入水压,使其渗入煤体内部。增加煤尘水分,减少开采时的产尘量;或者将水灌人空采区及巷道内,使水依靠自重及毛细管作用,渗入煤体减尘的方法。

l890年煤尘注水技术首次在德国的萨尔煤田进行试验,以后便逐步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德国,法国度前苏联等国家分别于20世纪60~70年代对注水参数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出结论为:当注水速度与煤体吸水速度相等时,注水效果最好。前苏联已研制出测定煤层注水前后煤层水分的仪器。我国煤矿最早于1956在本溪彩屯煤矿进行了煤层注水试验。目前,我国在煤层注水湿润煤体的机理、孔隙分布与注水关系、煤层洼水渗透特性、煤层注水中添加湿润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煤层注水的渗透介质模型、可注水孔径范围,湿润剂的选择方法.煤层注水压力选择等理论及实际应用技术。影响煤层注水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煤层裂隙.孔隙的发育程度

煤层裂隙、孔隙的发育程度是影响煤层注水难易的首要冈素。在一般情况下,裂隙发育、孔隙率高的煤层透水性强,水易于注入,注水压力较低。实践证明,裂隙发育而质地疏松的煤层多采用低压注水就能取得良好的湿润效果。

3.2上覆岩层压力及支撑压力

地压的集中程度与煤层的埋藏深度有关,煤层埋藏越深则地层压力越大,而裂隙和孔隙变得更小,导致透水性能降低。因而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要取得良好的煤体湿润效果,需要提高注水压力。

3.3煤的坚固性

煤的坚固性系数,较大,煤的透气性好,易于注水?反之,则难以注水。但对于那

些有夹矸、极松软且遇水易膨胀的煤层,虽

然,很小,却反而不易注水1”1。

3.4煤的湿润性

煤层的湿润能力是指煤体与水接触时

是否容易被水所湿润…?”J。它表现在煤体孔

隙对水的毛细作用力大小和水对细粒煤尘

的粘合能力强弱,这都决定于水与煤的湿

润边角和水的表面张力系数。水与煤的湿

润边角大小反映了水分子和煤炭分子间的

吸引力大小,吸引力愈大则湿润边角愈小,

愈易于湿润。相反,如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增大,也既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增大,则湿润

边角变大,使煤尘难于湿润。

3.5煤层内的瓦斯压力

煤层内的瓦斯压力是注水的附加阻

力,水克服了瓦斯压力的阻力后所剩余的

压力才是注水的有效压力。显然,在瓦斯压

力较大的煤层,为r取得相同的注水流量,

需要提高注水压力,从而增加了注水的困

难。在低瓦斯矿井,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都

很小,瓦斯压力的影响可以不予考虑;而在

高瓦斯矿井,瓦斯压力往往高达数十个大

气压,这就成为注水的主要影响冈素之一。

在我国许多矿井中,煤层透气性差.瓦斯压

力大,在这些难以抽放瓦斯的煤层中进行

注水时,通常都采用中,高压注水。

4结语

通过对粉尘的危害、煤层注水现状及方

法以及影晌煤层注水效果因素的的分析,为

煤层注水以后的研究提供r一定的基础,后

续将对煤水相互作用的微观机理方面进行

深入研究,主要有:煤吸附水的微观机理,煤

的大分子结构及表面性质、煤水相互作用的

实验室研究(煤样吸水性、矿井水的表面张

力、矿井水与煤接触角)以及在增加煤层注

水效果方面开展增注方法的研究。

参考文献

【l】王文,桂祥友,王国君.煤矿井下粉尘污

染与防治[J】.煤炭技术,2002,2l(1):43—

45.

【2】马汉鹏,王德明.矿井粉尘防治技术探

工业技术

讨[J】.洁净煤技术,2005,ll(4):68~70.

【3】秦文贵,赵中玲,王振江.降尘剂对煤吸

水性的影响[J】.煤炭工程师,1998,25

(2):18~20.

【4】金龙哲,傅清国,任宝宏,等.煤层注水

中添加粘尘棒降尘试验【J】.北京科技大

学学报,200l,23(1):l~5.

【5】张引合,张延松,任建喜.煤尘对低浓度

瓦斯爆炸的影响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

保,2006,33(6):20~21.

【6】秦跃平,傅贵.煤孔隙分形特性及其吸

水性能的研究【j】.煤炭学报,2000,25(1):

57~61.

【7】孙文标,刘辉,赵宏伟.煤层注水在煤矿

安全中的应用及效果浅析【J】.煤矿安

全,2004,35(12):24~25.

【8】刘维,何中华,李国良.煤层注水在桥二

煤矿2326面的应用【J】.江西煤炭科技,

2009(1):18~19.

【9】程卫民,刘向升,郭允相,等.综放工作

面煤层混合式注水防尘技术【J】.煤炭科

学技术,2008(9):38~42.

【lo]李德军.煤体注水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

应用及效果浅析【J】.山东煤炭科技,2008

(6):83~84.

【“1文书明.微流边界屡理论及其应用【M1.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1~36.

【12]聂盯胜,何学秋,王恩元等.煤吸附水的

微观机理….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

33(4):379~383.

(上接72页)

图10转子一柔性联轴器系统转子1临界转速

74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Herald图1

1转子一柔性联轴器系统转子2临界转速万方数据

煤层注水操作规程(参考Word)

煤层注水操作规程 一、钻孔 1、钻机安装地点的顶板及周围支护要良好,固定钻机要安全可靠,钻孔角度及钻眼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开钻前要详细检查机电设备和供水系统,发现问题先处理完好后再试钻,经空载运转检查钻机各部位正常且钻孔有少量返水时,方可开始钻进。 3、开钻时要先送水后送电,停钻时要先停电后停水。 4、钻机开始钻孔作业时,要缓慢接上离合器,钻杆推进5-10厘米后,再压紧离合器,当一根钻杆钻进剩余30厘米时,松开离合器,先停电后停水,然后加杆。 5、负责上下钻杆人员分别站到钻机两侧,用管钳把钻杆卡牢,反方向均匀将钻杆卸开。 6、钻孔过程中要在开孔位置加设防护档板,以防煤与瓦斯喷出伤人。 7、钻孔作业要求四人一套,一人操作开关按钮和停送水,一人操作钻机,二人上下钻杆。 8、钻孔过程突然遇到地质构造,瓦斯涌出,透水预兆等异常情况,必须停止钻进,切断电源,保持钻进状态,拔出钻杆并汇报通风科。 9、钻水过程出现夹钻、顶钻,断杆等情况时,必须停钻采取措施处理。

10、当班钻孔施工完毕,必须将钻杆全部拔出,切断电源,并闭水源,并将钻机设备放到巷道一侧的安全地点,方可离开工作岗位。 11、收工时当班组长要如实填写钻孔记录,汇报通风科。 二、封孔 1、设备开机前要检查电机、安全离合器、变速系统、搅拌机、送浆泵、离合器及各联接部件是否完好,机座是否稳固可靠,搅拌机内是否有杂物,送浆泵出口、联接管是否通畅,当以上检查全部合格后方可进行运行操作。 2、搅拌水泥稠浆将准备好的一定量(按水和水泥的比例)清水倒入搅拌机内,在搅拌机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下,逐渐加入525硅酸盐水泥。待加入搅拌机内的水泥分散后,再继续加入水泥(加水泥时,应避免将纸片等杂物混入搅拌机内),搅拌时间不得小于10min。 3、搅拌好的水泥浆必须用测试棒进行测试,保证水泥稠浆达到设计的水灰比。 4、封孔管采用抗静电的工程塑料管或铁管,孔内注水管长度为10m,为2寸双抗塑料或铁管。 5、用棉纱或水泥的袋子缠绕在注水管上,用麻绳或麻线等,将注水管、封孔管及水泥袋捆紧送入钻孔内封住孔口。

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设计设计方案及安全措施(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设计设计方案及安全措施(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设计设计方案及安全 措施(新版) 一、工作面概述: 120301综采工作面走向长660米,倾向长180米,可采长为610米,煤层倾角为3°-5°,煤层厚度0.9-1.2m,平均厚度为1.05米,工作面煤层赋存平稳,节理发育,该煤层具有爆炸性,为了抑制煤层飞扬,避免煤层爆炸的发生,准备采用煤体注水。 二、煤层注水方法及注水工艺的确定: 1、注水方法: 根据我盘区实际情况,本工作面煤层属于赋存平稳、节理、孔隙、裂隙比较发育的薄煤层,故选取从回采工作面进、回风顺槽平行于工作面对煤体进行双向钻孔,采用静压注水的方法。 2、注水设备选型:

我盘区钻机采用ZLJ-650型钻机,Φ42钻杆,钻径Φ74。 3、钻孔深度: L=L1-M=180-1/3×180≈120m 式中:L-钻孔长度; L1-工作面长度; M-与煤层透水性和钻孔方向有关的参数(我盘区取下向孔且煤层透水性强,取1/3L1) 4、钻孔角度和开口位置: 钻孔开口位置取在距底板0.8米处,钻孔角度根据公式: γ=α-Q 式中:α-煤层倾角; Q-钻孔最大下沿角,一般取0.2°-0.5°,本式取0.3°。 则:γ=5°-0.3°=4.7° 钻孔角度为4.7°。 5、钻孔间距: B=5h=5×2.3=11.5m

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防尘技术试验研究

摘要 摘要 随着矿井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煤矿尘害问题日趋突出。矿井粉尘不仅污染井下工作场所,危害矿工身体健康,而且能加速机械的磨损,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爆炸,酿成重大灾害。因此,制定有效的防尘、降尘措施对煤矿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其中,采用降低工作面回采时煤尘产生量的最根本、最有效的主动防尘手段-综采工面煤层注水防尘技术,能很好地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针对永煤集团陈四楼煤矿回采工作面粉尘浓度一直居高不下的实际情况,开展综采工作面进行煤层注水防尘技术试验研究。首先在研究煤层注水机理的基础上,对影响煤层注水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现场取煤样在实验室试验,对二2煤层注水相关基础参数进行测试与分析,为注水水样的选取提供依据;再此基础上,对煤层注水方式、注水设备、注水关键工艺及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分别在综采工作面开展了气动高压注水、脉动高压注水和静压注水的煤层注水工业性试验,并对注水效果进行考察,根据现场实测效果,经比较后,确定合理的煤层注水方案;最后形成适宜陈四楼煤矿的煤层注水技术。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静压注水;动压注水 I

Abstract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echanization on the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the problem of coal dust are becoming more prominent. Mine dust pollutes the workplace of underground and endangers the health of miners, also accelerates the wear and tear of machine and cause explosion in certain conditions. Therefore, it is signification for mine safety that we should mak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dust and reduction. Among them, it would be very helpful to solve this problem by using the seam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 for dust in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because it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effective methods to reduce dust generation during mining face. In this paper, the reality is that the dust concentration has been actually high in mining face of Chen Si Lou mine of Yong Mei Group, we decide to study on seam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 for dust in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to solve this problem. Firstly, we analysis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the effect of seam water injection that based on the study of mechanism of seam water injection. Then, taking coal samples and testing it in the laboratory. Testing and anglicizing the basic parameters of 二2 coal seam injection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water samples. On this basis, we make a optimization for the seam water injection method、injection equipment、the key injection technology and parameters, then the pneumatic high-pressure water injection、pulse high water injection and static pressure injection are carried out in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The effect of seam water injection is inspected, an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field measurement, after comparison to determine a reasonable seam water injection program. Finally, the seam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 that suitable for Chen Si Lou mine is achieved. Key words: f ull-mechanized mining face; coal seam water injection; static water injection; dynamic pressure water injection III

103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煤层注水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103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煤层注水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103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煤层注水安全技术措 施(通用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因我矿的煤尘具有爆炸性,并且掘进期间煤体干燥,煤尘较大,为预防煤尘爆炸,防止煤尘堆积,减少掘进期间的产尘量特编订此措施。 一、巷道煤层情况 103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巷道为炮掘工作面,巷道净断面5.3㎡,煤层倾角24-28°,煤尘平均厚度为2.1m,煤质为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无烟煤。煤层硬度f=0.9-1.0,掘进时适用于煤层注水减少粉尘的要求。通过煤体动压注水的方式,可充分湿润煤体。深部煤体受压裂,瓦斯将会均匀释放,还可有效预防瓦斯事故。 二、注水技术参数及工艺 1、钻孔布置及施工 ①采用手持式气动钻机,人工进行打眼,孔径42mm,孔深9m,在巷道迎头并排布置2个注水孔,钻孔方位与巷道施工方位一致(注水

孔具体位置见附图),钻孔湿润半径为2-4m,水压8-10MPa。 ②钻孔布置及施工:钻孔布置在煤厚度的中部距顶板约0.8m,为方便排屑钻孔应有1-2°仰角。 2、煤层注水钻孔施工及注水工作必须在掘进前进行,注水期间施工单位必须指派一名跟班队长专门负责注水工作。 3、封孔参数及封孔工艺:封孔采用橡胶快速封孔器封孔,封孔器长1m,封孔深度不小于1m。 4、注水参数 ①注水压力:采用动压注水,清水泵的泵压控制在8-10MPa之内,10MPa为掘进期间最适宜压力,最小注水压力不得小于6MPa。 ②单孔注水时间:一般为间歇性注水5分钟一次,注水量以每次5分钟1.6m3为宜。实际单孔注水时间以煤壁出水时为准。 三、注水系统 注水系统由清水泵(含压力泵、水箱、压力表、安全阀、溢流阀等),高压钢丝胶管,双功能高压水表,高压橡胶自动封孔器组成。 注水系统主要设备主要参数数量及规格如下: 1、PB320-6.3清水泵2台,额定流量19.2m3/h。额定压力6.3MPa,最大可达16MPa。2台均布置在1031运输石门处。

煤层注水设计范文

xxxxx焦煤 xxx回采工作面煤层注水设计 二〇一x年

xxxx 为有效改善我矿xxxx回采工作面的作业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遏制煤尘事故发生,我矿决定对xxxx回采工作面实施煤层注水,为保证注水工作顺利进行,特编写《xxxx回采工作面煤层注水设计》如下: 一、工作面自然状况 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2、煤层特征情况: 煤层情况表 3、开采方法与采煤工艺 本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 工作面采用双滚筒采煤机机械落煤,采煤机与刮板输送机联合装煤,刮板输送机、机、可伸缩胶带输送机联合运煤, 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顶板,采空区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顶板,工艺与装备能力匹配,无制约因素。 4、巷道布置

(1)巷道形状与断面规格 xxxx回采工作面巷道均为矩形,规格如下: xxx运输顺槽,规格净宽为m,净高为2.8m,断面m2,全长1286m,沿煤层顶板掘进。 xxx回风顺槽,规格净宽为m,净高为m,断面m2,全长m,沿煤层顶板掘进。 xxxx切眼,规格为净宽为m,净高为m,断面m2,全长m,沿煤层顶板掘进。 (2)巷道布置方式 xxx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沿煤层的倾向布置,工作面切眼沿煤层走向布置。 二、煤层地质情况 1、xxxx综采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2、xxxx综采工作面煤层自然含水情况 2#煤层原有自然水分含量为xxxxx%,平均含水量为xxxxxx%,小于4%,因此判断xxxx综采工作面的煤层含水量为xxxxxx%。 三、设计依据 依据鉴定报告,煤水分平均值为1.04%,煤水分平均值为0.88%;煤层顶板为粉砂岩、泥岩,底板岩性一般为粉砂岩和泥岩,层位稳定,岩石容重:界于2.3--2.5g/cm3之间,各层数据相当接近变化不大。 孔隙度:从上至下岩石的孔隙度由13.91%渐降至3.58%。 含水率:由上至下呈渐增之势,由0.05%--0.81%。 总体为容重较大,胶结良好,胶结物成分以粘土质为主,遇水有不同程度的软化,但无明显膨胀,且不泥化。 四、煤层注水参数的确定 1、钻孔位置:钻孔布置在xxx回风顺槽侧。 2、钻孔角度:钻孔平行于工作面向煤体,钻孔角度原则上与煤层角度基本一致,使钻孔始终保持在煤层。根据煤层节理发育选择采用垂直钻孔或伪倾斜钻孔,以使节理面尽量与钻孔垂直,此次设计钻孔方位为垂直煤壁钻进,倾角为-O—+1O。 3、钻孔直径:钻孔选用xxx型架柱式液压回转钻机,钻孔直径为xmm。 4、钻孔深度:根据煤层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工作面长度、注水时间和注水压力,确定钻孔长度: L=L1-M

煤层注水湿润半径考察报告

##矿13-1煤层注水湿润半径考察报告 二〇一五年三月

目录 1 试验目的 (1) 2 概况 (1) 2.1 煤层情况 (1) 2.2 顶底板情况 (1) 2.3 煤层其他参数情况 (2) 3 注水试验设计 (2) 3.1 试验主要设备 (2) 3.2 钻孔设计 (3) 4 注水湿润半径考察 (4) 4.1 动压注水湿润半径考察 (4) 4.2 静压注水湿润半径考察 (6) 5 结论 (9)

##矿13-1煤层注水湿润半径考察报告 1试验目的 为更好的考察矿井13-1煤层注水湿润半径,为13-1煤层注水相关技术参数提供可靠设计依据,在13-1煤层121301工作面机巷距切眼以南20m处巷道内设计注水试验钻孔,开展煤层注水试验,分别采取动压和静压注水进行试验,对13-1煤层的注水湿润半径进行考察。 2 概况 2.1煤层情况 13-1煤层位于第四含煤段中部,全区稳定可采。根据工作面内及附近地质勘探钻孔及风、机、切眼等巷道实际揭露的地质资料分析,121301工作面13-1煤层全层厚度为3.00~6.20m,平均厚度(含夹矸)为5.00m;13-1煤层平均含有一层夹矸,夹矸多为炭质泥岩,次为泥岩,结构复杂,厚度为0~0.60m,平均厚度为(最大为0.5m、最小为0.1m)0.40m;纯煤厚平均厚度为(最大为5.6m、最小2.8m)4.60m;通过加权平均,13-1煤层结构为0.60(0.40)4.00m。 根据121301工作面风、机两巷以及切眼实际揭露的地质资料,工作面内13-1煤层倾角4~15°,平均倾角约为11°。在断层及构造影响区域,煤层局部倾角变化较大。为避免断层、构造等地质因素对试验造成影响,试验选择煤层稳定无地质构造的区域进行。 2.2 顶底板情况 1.煤层顶板岩性 老顶:中砂岩或粉砂岩;中砂岩呈浅灰白色,中粒砂状结构,泥、硅质胶结,颗粒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厚度0~3.25m,平均厚度 1.62m,普氏硬度系数6.8~7.8;粉砂岩呈浅灰色,硅泥质胶结,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云母岩屑,水平~斜层理,厚度0~2.35m,平均厚度1.12m,普氏硬度系数4.8~6.2。 直接顶:砂质泥岩。灰色~深灰,砂状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水平层理,岩性

工作面煤层注水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工作面煤层注水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工作面煤层注水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3515工作面概况 3515工作面位于五采区-350m主巷北翼,工作面平 均切眼长度60米,可采长度281米。3515工作面可采面 积16850㎡,基础储量为112050t,可采储量104200t。 3515工作面回采煤层为山西组3上煤,平均厚度5.0米, 根据掘进巷道实际揭露3515工作面煤层倾角约8~15°, f=1.5,属简单结构煤层。该工作面直接顶为粘土质粉砂岩 或细砂岩、粘土岩,深灰色,水平层理,裂隙发育,易冒 落,含带羊齿等植物化石,厚2.65~3.2米,平均3.0m, f=5;相变为粘土岩时,厚度很薄,不足1米。老顶为全区 稳定发育的灰白色中粗砂岩,成份以石英为主,斜长石次 之,f=6,巨厚层状,见水易粉化,厚4~20米,平均厚

煤层注水设计方案

煤层注水设计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煤层注水设计方案 一、煤层注水设计依据 煤层注水是减少采煤工作面粉尘产生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通过煤层注水一般除尘率可达60-80%,煤层注水通过钻孔,将压力水注入煤层中,使煤层得到预先湿润,增加煤体的水分,减少采煤时粉尘产生量的一种技术措施。 井田内各煤层的物理性质基本相同,表现为黑色、黑褐色,条痕为棕黑色、黑褐色,沥青-玻璃光泽,普式硬度一般为2-3,有一定的韧性,参差状、贝壳状断口,视密度,内生裂隙较为发育。 各层煤的宏观煤岩特征相近,宏观煤岩组分以亮煤为主,次为暗煤、镜煤,局部见有丝炭。宏观煤岩类型主要为半亮型和半暗型,光亮型次之,少量暗淡型。煤层主要为线理状、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有时也可见均一状结构,块状构造。 13号煤层的直接顶板多为砂质泥岩,一般厚6m,顶板砂岩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顶板泥岩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 从上分析可知,煤层较为松软,机采将产生煤尘的量较大,而煤层的内生裂隙较为发育,适宜采用煤层注水防尘。 二、注水工艺、参数及设备 1、注水方式的选择 煤层注水方式是指钻孔长度、位置和方向的概念,一般分为长孔、短孔、深孔和巷道注水四种注水方式。 根据本矿煤矿层赋存的特点,采区巷道的布置方式、采煤方法等情况,并借鉴邻近生产矿井的实际经验,设计采用长孔注水方式,结合采煤工作面长度、煤层厚度,考虑钻机设备性能和煤层注水效果,注水方式采用单向钻孔布置,即在工作面回风顺槽中平行于工作面向煤体打长孔钻孔注水,钻孔均沿煤层均匀布置,钻孔角度原则上与煤层倾角保持一致,使钻孔始终保持在煤层內,以免穿透顶底板,钻孔口布置在巷道中距底板左右处。 2、注水参数的确定

煤层注水安全技术措施

煤层注水安全技术措施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煤层注水安全技术措施 由于采煤时,煤层赋存变化较大,且煤尘具有爆炸性。为了采煤安全,特制定如下煤层注水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注水目的: 1、通过煤体浅孔动压注水方式,充分湿润煤体,注水降尘,减少采煤产尘量,防止煤尘堆积,预防煤尘爆炸。 2、煤层进行浅孔动压注水后,深部煤体受压裂,瓦斯将会均匀释放,可有效预防瓦斯超限事故。 二、技术要求: 1、煤层注水的技术参数 钻孔湿润半径:2?4m水压:2?6MPa设计施工2个钻孔。注水孔布置:在煤墙上并排布置注水孔,钻孔方位与煤墙方位成10 角(注水孔具体位置见附图1);钻孔采用手持式风动钻机(ZQS-65/2.5 )配合42麻花钻杆(1.5m/节)进行施工;钻孔孔深:6m钻孔孔径:42mm 2、过断层、顶板破碎、留煤顶施工时,不进行注水,以防片帮、漏顶。 3、注水流程(动压注水) 液压泵截止阀封孔器钻孔注水结束(注水时间一般20?30min 或煤壁渗水为准)。 4、封孔 1)封孔长度:不小于2.0m; 封孔要严,不能跑水。 2)封孔方法:采用FZM-20型封孔器进行封孔,封孔器外端应进入 孔内500mn以上。

液压泵型号:BRW8O/20最大压力20Mpa流量40L/min。 3)注水时间:每孔注水时间一般20?30min或煤壁向外渗水为止。每孔注水时间(t )按下式计算: T=Q/V 式中t-注水时间V-注水流量:4?60L/minQ-注水量:120?180L 5、注水有效后,每循环进尺保留不少于1m的前探钻孔超前距。 6、两个注水钻孔施工完成后,同时进行注水。 三、安全技术措施: 1、打钻、注水期间,迎头必须悬挂便携仪。 2、注水前,迎头煤壁应及时挂上防片网,以防注水时冒顶、片帮伤人或造成瓦斯超限。 3、在迎头打注水孔前,应加强迎头顶板管理,首先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除掉净顶、帮部活矸危岩,对于除不掉的,必须采用戴帽点柱和防片网进行加强支护;迎头高度控制在2.0?2.5m,浮煤应摊平,后路要畅通。 4、打钻时,应安排专人位于安全地点观察顶板、煤壁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5、打钻人员,注意力集中,衣服裹在腰带里,袖口、毛巾扎好。 6、每循环进尺前,先施工一个注水孔,若无异常情况,再施工另一个注水孔。 7、打钻人员要持钻有力,一是防止钻杆晃动过大,形成扁型孔, 封空时不能封实;二是保证成孔质量,防止扩孔过大,封孔器不起作用。 8、封孔时,一人操作,一人负责开关水管及观察顶板和煤壁,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注水。

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设计设计方案及安全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8554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设计设计方案及安全措施详细 版

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设计设计方案 及安全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工作面概述: 120301综采工作面走向长660米,倾向长180米,可采长为610米,煤层倾角为3°-5°,煤层厚度0.9-1.2m,平均厚度为1.05米,工作面煤层赋存平稳,节理发育,该煤层具有爆炸性,为了抑制煤层飞扬,避免煤层爆炸的发生,准备采用煤体注水。 二、煤层注水方法及注水工艺的确定: 1、注水方法: 根据我盘区实际情况,本工作面煤层属于赋存平稳、节理、孔隙、裂隙比较发育的薄煤层,故选取从回采工作面进、回风顺槽平行于工作面对煤体进行双

向钻孔,采用静压注水的方法。 2、注水设备选型: 我盘区钻机采用ZLJ-650型钻机,Φ42钻杆,钻径Φ74。 3、钻孔深度: L=L1-M=180-1/3×180≈120m 式中:L-钻孔长度; L1-工作面长度; M-与煤层透水性和钻孔方向有关的参数(我盘区取下向孔且煤层透水性强,取1/3L1) 4、钻孔角度和开口位置: 钻孔开口位置取在距底板0.8米处,钻孔角度根据公式: γ=α-Q 式中:α-煤层倾角;

50102工作面煤层注水防尘措施解读

盘县鸡场坪乡云脚煤矿 1113采面煤层注水防尘 措施 盘县鸡场坪乡云脚煤矿 2016年6月5日

1113采面煤层注水防尘措施 一、工作面情况 1113工作面走向长度194m,倾向长72m,面积为13968m2,煤层平均厚度3.5m,采高2.2m,煤体容重1.4t/m3;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于2003年12月12日提供的盘县鸡场坪乡云脚煤矿《煤炭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2003-W1449),本矿井1号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二类,属自燃煤层。 顶板岩性: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 底板岩性:岩性为0.5米左右的泥岩,其下为粉砂岩。 工作面煤层顶底板综合柱状图表

二、煤层注水设计

煤尘注水是减少采煤工作面粉尘产生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通过煤尘注水一般除尘率可达60%~80%,煤尘注水实施较好的工作面,可以将总粉尘浓度减少75%~85%,呼吸性粉尘浓度减少65%以上。煤层注水是通过钻孔将压力水注入煤层中,使煤层得到预先湿润,增加煤体的水分,减少采煤时粉尘产生的一种技术措施。 1) 设计依据 (1)煤的水分、孔隙率、透水性、饱和含水率、裂隙、节理、层理、破碎、硬度等情况。 (2)煤层顶底板岩石的孔隙率、透水性、自然含水率、饱和含水率。 (3)煤层的厚度、倾角、稳定性、构造、结构以及夹石的岩性、厚度、结核伴生情况、煤尘爆炸指数。 (4)井田开拓方式,采区巷道布置及采煤方法,采煤、掘进装备,回采工作面月进度、月产量、通风方式、进回风巷支护方式及断面尺寸。 (5)井下消防洒水(给水)系统。 2)注水方式选择 根据采区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结合煤层赋存特征,回采工作面煤层注水采用工作面超前动压注水工艺,设计中选用较先进的深孔煤层采前注水方式。采用单向钻孔布置,即在工作面轨道顺槽中平行于工作面向煤体打长钻孔注水,钻孔沿煤层均匀布置,钻孔口布置在巷道中距底板1.0m左右处。

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设计设计方案及安全措施

编号:AQ-JS-09415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设计设计 方案及安全措施 Design scheme and safety measures of coal seam water injection in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设计设计方案 及安全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工作面概述: 120301综采工作面走向长660米,倾向长180米,可采长为610米,煤层倾角为3°-5°,煤层厚度0.9-1.2m,平均厚度为1.05米,工作面煤层赋存平稳,节理发育,该煤层具有爆炸性,为了抑制煤层飞扬,避免煤层爆炸的发生,准备采用煤体注水。 二、煤层注水方法及注水工艺的确定: 1、注水方法: 根据我盘区实际情况,本工作面煤层属于赋存平稳、节理、孔隙、裂隙比较发育的薄煤层,故选取从回采工作面进、回风顺槽平行于工作面对煤体进行双向钻孔,采用静压注水的方法。 2、注水设备选型:

我盘区钻机采用ZLJ-650型钻机,Φ42钻杆,钻径Φ74。 3、钻孔深度: L=L1-M=180-1/3×180≈120m 式中:L-钻孔长度; L1-工作面长度; M-与煤层透水性和钻孔方向有关的参数(我盘区取下向孔且煤层透水性强,取1/3L1) 4、钻孔角度和开口位置: 钻孔开口位置取在距底板0.8米处,钻孔角度根据公式: γ=α-Q 式中:α-煤层倾角; Q-钻孔最大下沿角,一般取0.2°-0.5°,本式取0.3°。 则:γ=5°-0.3°=4.7° 钻孔角度为4.7°。 5、钻孔间距: B=5h=5×2.3=11.5m

16223煤层注水工艺技术研究

1930平峒16223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工艺技术研究 实施方案 一、项目实施的意义及必要性 煤层注水预湿煤体是降低煤层开采时煤尘产生量最根本、最有效的防尘手段,可使煤体在回采前达到较好的湿润状态,降低煤的产尘能力,以此显著减少煤层开采时的粉尘产生量,这对改善作业场所的劳动卫生条件、保护工人身体健康、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将起到重要作用。在综放工作面,煤层注水还能起到软化媒体,提高放煤效率和顶煤回收率的作用。同时,煤层注水也能有效抑制煤体氧化,降低工作面温度,预防或降低冲击地压的危害,减少瓦斯的解吸及涌出量,降低工作面的瓦斯浓度,预防煤与瓦斯突出。可见,煤层注水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煤矿企业贯彻落实矿山“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安全生产方针的紧迫形势下,该项目的研究,对煤矿企业科学开展煤层注水,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该项目通过对肥煤公司16223工作面煤层注水试验研究,总结出普遍适合于肥煤公司6号煤层的注水工艺技术及装备,对解决肥煤公司16223工作面及肥煤公司6号煤层开采时的粉尘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试验工作面概况 16223综采工作面位于肥煤公司1930平峒,现有走向长度670多米,回风巷标高+1870米,运输巷标高+1836米,工作面长130m,煤层倾角为20°左右。该工作面开采煤层为6号煤,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采回采工艺,煤层厚度为3.2米。煤层的基本参数见表1。

表1 煤层的基本参数 三、煤层可注性试验 按国标GB482-95《煤层采样采取方法》的要求在肥煤公司16223工作面采样,对采集煤样在实验室进行试样制备,然后对其进行可注性试验。 其试验内容包括: ①孔隙率测定。包括煤孔隙率及孔隙分布测定。本项目采用密度法通过测定煤的真密度和视密度,计算出煤的孔隙率;孔隙分布采用压汞法测定。 ②煤原有自然水分测定。煤原有自然水分采用GB/T211—1996《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标准中的方法B,即空气干燥法进行测定。 ③煤吸水性测定。模拟试验工作面水压,采用自制实验装置进行常压吸水试验与加压吸水试验。 ④添加剂溶液对煤吸水性影响的试验。在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剂溶液,重复煤吸水性试验。 通过试验,对取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不同试验条件下煤饱和水分增量与吸湿时间的关系。这对确定试验煤层的实际注水工艺、预测注水的水分损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注水钻孔布置方式及参数设计 ㈠钻孔的布置方式 钻孔的布置方式根据采煤方法、工作面长度、煤层的透水性及注水的具体条件加以选用。钻孔的开孔位置对于煤层的湿润效果有重要关系。此外还要考虑煤层的硬度和围岩性质等,必要时作适当改变。考虑到钻孔倾角对封孔及注水的影响,确定采用在回风巷平行于工作

煤层注水技术方案

80105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 设计方案 山西柳林凌志兴家沟煤业有限公司 2013年1月23日

会审表 会审内容5203煤层注水设计 职务签字会审意见矿长 技术矿长 生产矿长 安全矿长 机电矿长 矿长助理 调度主任 通风科长 地测科长 通风队长 探水队长

80105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设计方案 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煤矿安全规程》第154条规定,采煤工作面应采取煤层注水防尘措施,我矿决定对回采工作面采取煤层注水。煤层注水是采煤工作面最有效的防尘措施之一,实践证明,实施煤层注水不但能有效减少采煤工作面煤尘的产生,而且能够改变煤体的多种物理力学性质,减少冲击地压、煤层自燃发火,对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有效改善我矿80105综采工作面的作业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遏制煤尘事故发生,决定对80105综采工作面实施煤层注水,特编写《80105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设计方案》如下: 一、工作面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表1-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概况 煤层名称8#煤水平名称一水平采区名称801采区 工作面名称80105 地面标高(m) +751——+791 工作面标高(m) +998--+1082 地面位置 位于田家坡村西南方向,葛家垣村以东,地面工业广场以北,地面沟谷纵横, 地表切割强烈。 井下位置 及四邻 采掘情况 本工作面位于8#煤层首采工作面以东。四邻边界为:南以轨道大巷保安煤柱为界,北以矿界煤柱为界,西部为80103回采工作面采空区,东为80107回 风顺槽,上覆5#煤采空区。 回采对地 面设施影响 本工作面地表均为沟坡农田,工作面以北有田家坡煤矿废弃井筒,回采后会造成地表裂缝、塌陷,但经复耕后可以耕种,影响不大。 走向长 (m) 1328 倾斜长 ( m ) 160 面积 (m2) 212480 第二节煤层 表1-2 煤层情况 煤煤层 总厚2.8~4.1 夹石层数 煤层 倾角 2°~7°

煤层注水安全操作规程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煤层注水安全操作规程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6 页

煤层注水安全操作规程 第1条本规程适用于各类煤矿的煤层注水工作人员。 第2条煤层注水工应完成下列工作: 1.注水钻孔的封孔和压力表、流量计的安装。 2.煤层注水。 上岗条件 第3条煤层注水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4条煤层注水工作人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1.熟悉入井人员的有关安全规定。 2.熟悉煤层注水的工作原理。 3.掌握《煤矿安全规程》对煤层注水的有关规定。 4.熟悉煤矿综合防尘的有关规定。 5.了解有关煤尘爆炸的知识。 安全规定 第5条安装注水泵和接水管前,首先检查安置地点的安全情况,应在隐患处理好后再进行。 第6条注水孔超前回采工作面的距离一般为40---100米。 第7条必须按照注水设计施工,不得擅自改变。 操作准备 第8条下井前应带齐所用的各种设备、材料、配件,并保证完好。装车时,要捆绑牢固,防止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或损坏设备、材料和配件等。 操作顺序 第9条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 第 2 页共 6 页

检查---安装注水泵(接管路、表)---注水---封孔---检查。 正常操作 第10条检查注水钻孔(见本规程钻工的钻孔部分)。 第11条安装压力表、流量计等仪表,接通水管。 第12条封孔(见本规程钻工的封孔部分)。 第13条封孔用的水泥砂浆凝固后或封孔器安置好后注水。 第14条在回采工作面输送机巷或回风巷采用长孔注水时,应根据设计规定确定钻孔的位置,并在现场做出标志。 第15条注水有动压和静压两种方式,应按选定的注水参数(即注水压力和注水量)施工。注水量一般以另一侧巷道上煤壁湿润为宜,或使煤层的全水分含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第16条采用并联多孔注水时,一次注水2---3个孔。为使各孔注水量平衡,应尽量采用分水器连接各注水孔;如果无分水器,应将注水泵安设在几个注水孔中间,尽可能缩小各注水孔之间的压力差。如发现某一孔泄水,即该孔流量急剧增大时,要及时停止这一钻孔的注水。 第17条在注水过程中,每班要做好记录,记录当班的注水压力、流量、注水的孔数、当班注水量等。 第18条在注水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排水量、压力与煤体吸水量等参数间的变化关系,适当地运用低流量进水,缓慢湿润煤体,掌握煤体注水的湿润规律。 第19条在注水过程中,要掌握好压力与水量的变化关系,采用高压脉冲注水、中压湿润煤体,不允许采用长期高压急进注水。 第20条观察压力时,稍微旋转安全阀下部的水轮,将高压针形阀打开即可,但不要打的过大,以免造成压力表的指针剧烈震动甚至损坏。 第 3 页共 6 页

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报告

煤层注水可注性 测试报告 巩义瑶岭煤业有限公司 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报告 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

(一)煤层注水原理及要求 煤层注水是指在采、掘、巷修等作业前,预先在煤层中施工若干钻孔,通过钻孔注入压力水,使其渗透、扩散入煤体内部,人为地增加煤体的水分,增强煤层黏结性,以减少煤层在采、掘、巷修等作业过程煤尘的产生量和顶煤冒落机率等。 1、注水系统 注水系统由矿井防尘管路系统、作业地点注水泵和封孔器及相关连接高压管路等附件组成。 2、注水设备 注水设备主要包括钻机、注水泵、封孔器、分流器、高压管、压力表等。 3、注水压力 注水压力不超过地层压力而高于煤层的瓦斯压力,目前我矿根据实际情况测试,确定采用的注水泵压力在10MPa左右。(二)工作面注水测试 1、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利用检修班在工作面煤壁每隔6米施工一个注水钻孔,注水钻孔孔深5~8m,每天一个循环,交错布孔。 2、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孔按以下原则布置。 a.煤厚h≥6m时,注水孔呈三花眼布置,上孔布置于煤壁顶梁0.3m处,孔深不小于6m,15采区仰角不小于300,12采区仰角不小于150;下孔布置于煤壁距底板1m处,孔

深不小于6m,15采区仰角150~200,12采区仰角00~50;孔间距均为4m~6m。 b.煤厚3m

采煤工作面注水防尘设计

贵州松河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松河西井 采煤工作面注水防尘设计 编制人:卢庚忠 松河西井 2014年8月1日

采煤工作面注水防尘设计 摘要: 只要有煤炭开采,就会产生粉尘。而粉尘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为了减少采煤工作面的粉尘,采取了多种降尘措施,但收效甚微。本设计就是对煤层注水防尘现场实施部分,作建设性论述,以期在煤层注水防尘技术方面得到提高。 关键词:采煤工作面注水防尘设计 一、采煤工作面防尘 做好防尘工作,主要做到一下几点: 1、强化防尘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进一步落实防尘工作齐抓共管责任制,完善专业队伍,配齐专业人员,完善洒水灭尘系统,解决好水源问题,形成井下水源水网化;积极推广新经验、新技术,优化通风防尘、落实风流净化;实现井下喷雾洒水联动化和自动化,提高灭尘效果。 2、井下防尘工作由矿综合防尘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科区也相应成立综合防尘组织,建立防尘责任制,划分防尘责任范围,做到责任明确。 3、通风区防尘队,负责测尘报表和全矿防尘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各采、掘、修护与运输、机电、保运部门均要固定兼职防尘人员,并由各单位安全区长进行领导,负责本单位工作地点的防尘工作。 4、为预防井下煤尘事故,减少井下职工职业病的发病率,必须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1)各采掘工作面要严格执行综合防尘的各项规定,必须采取煤层注水、湿式钻眼、冲刷巷邦岩壁、使用水炮泥、放炮喷雾、装岩(煤)洒水、净化风流、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煤层注水要坚持中深孔添加渗入棒注水,坚持做到不注不采; (2)各掘进巷道要分岩巷、半煤岩巷、煤巷按“五、四、三”规定安装防尘喷雾设施;要严格监督检查,管路无水或有水不用及无防尘设施,安监部门必须责令停止作业,每个掘进头都要有专职或兼职防尘人员进行灭尘工作;

煤层注水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86145 煤层注水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煤层注水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适用范围 第1条本规程适用于各类煤矿的煤层注水工作人员。 第2条煤层注水工应完成下列工作: 1. 注水钻孔的封孔和压力表、流量计的安装。 2. 煤层注水。 上岗条件 第3条煤层注水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4条煤层注水工作人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1. 熟悉入井人员的有关安全规定。 2. 熟悉煤层注水的工作原理。 3. 掌握《煤矿安全规程》对煤层注水的有关规定。 4. 熟悉煤矿综合防尘的有关规定。 5. 了解有关煤尘爆炸的知识。 安全规定 第5条安装注水泵和接水管前,首先检查安置地点的安全情况,应在隐患处理好后再进行。 第6条注水孔超前回采工作面的距离一般为40---100米。 第7条必须按照注水设计施工,不得擅自改变。 操作准备 第8条下井前应带齐所用的各种设备、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