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基础重 难点问题解析

会计基础重 难点问题解析

会计基础重 难点问题解析
会计基础重 难点问题解析

会计基础重难点问题解析

一、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管理的内容。

从会计的定义可知,会计核算和管理的是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资金运动是指再生产过程中能用货币表现的方面,因此,会计的对象可表述为再生产过程中能用货币表现的方面。基础会计学课程是以企业作为讲解的基础,企业的会计对象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运动。

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筹集资金、使用资金和收回资金的过程。企业的资金筹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另一种是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投资者将资金投入企业后,即要求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分享利润或负担亏损,在企业解散时有权收回投资并分配实现的利润,我们称之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从金额上讲就是到某一时点为止企业投资人能够收回的本金加未分配的净利润。向债权人借入资金企业最终要按期还本付息,一旦借入资金即欠债权人款项,我们称之为负债,即企业负担的债务。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也可以说是企业资金来源的两个方面。企业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是指收到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分登记注册的资金,即资本金一般是指注册资金。企业筹集的资本金按投资主体不同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外商资本金;按投入形态,可分为货币投资、实物投资、证券投资、无形资产投资。企业筹集到的资金,为了维持再生产过程,要用于各个方面,我们称之为使用资金。企业经过一定的生产过程之后,将产品生产出来,销售出去就可以收回货币资金。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收回,又表现为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二、资金的循环和周转过程

投资者、债权人将资金交到企业,我们称之为资金进入企业,此时资金基本上处于货币资金的形态,货币资金主要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企业在获得这些资金以后,就要购买生产过程所必需的三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工具)、劳动对象,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供应过程,在这一过程,资金由货币资金的形态转化为储备资金,就再生产过程而言,储备资金主要是指库存的材料占用的资金。企业购买回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物资后,劳动者就要利用生产工具将原材料加工成成品或半成品,这个过程我们叫它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储备资金先是转化为生产资金,待产品完工入库后,生产资金又转化为成品资金,生产资金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尚未完工的产品占用的资金,成品资金是指仓库里产成品占用的资金。产品生产出来以后,企业通过一定的促销活动将产成品或半成品销售出去换回资金,我们称之为销售过程。销售过程完结,成品资金又转化为货币资金。收回的货币资金,一般来说比当初投入的货币资金要多,多出来的部门我们称为利润总额。实现的利润总额首先要给国家交所得税,交了所得税剩下的我们称之为净利润。净利润可以拿出一部分支付给投资者,这部分货币资金由此退出企业。未分配的净利润,我们叫做留存收益,重新投入生产过程,扩大再生产过程就这样周而复始的持续下去。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包括五个阶段:资金进入企业、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部分资金退出企业,与

此相适应资金形态也就从货币资金出发,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资金从货币资金出发又回到货币资金,我们称之为资金循环,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称为资金周转。企业的资金运动由资金循环过程中的每一项具体经济业务所组成,会计所要核算和管理的就是这其中的每一项具体的经济业务。面对如此纷繁的经济业务,会计如何对其进行核算和管理呢?会计为了核算和管理企业的资金运动,从大量的经济业务中,将不同性质的业务内容加以分类,归纳出来若干类具有独特性质的会计元素并为每一会计元素取一个适当的名称,就称之为会计对象要素。可以说会计是通过会计对象要素来核算和管理企业扩大再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

三、会计对象要素

会计对象要素有六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第一个要素资产:

资产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及其他权利。经济资源是指那些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利益,被企业确认为资产的各项财产、物资和权利。

从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利益即利润的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财产和权利。这些财产既可以是货币的,如现金、银行存款,也可以是非货币的,但可以用货币计量的如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产成品等,既可以是企业拥有的,如产成品、长期投资、应收款的权利,也可以是企业所控制的而非企业所拥有的,如土地使用权等。

企业的资产按流动性可分为6类: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被耗用的资产。营业周期是指从用货币资金购买材料到生产出产品销售出去收回货币资金为止所需要的时间,也可以理解成组织一批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时间。流动资产又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存货、应收及预付款。

货币资金主要是指现金和银行存款。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库存现金一般由出纳人员保管,所以现金是指出纳保管的属于单位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通常是指企业存入开户银行帐上的资金。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销售和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包括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在产品。原材料是指库存材料,库存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一般要改变原有物质形态;包装物是指包装产品的容器、纸箱等;低值易耗品是与固定资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即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物品。通常情况下,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不改变原有实物形态的厂房、设备是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短于一年,单位价值达不到固定资产的标准,在使用过程中不改变原有实物形态的工具是低值易耗品;产成品是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自制半成品是指企业自己生产的,需要在下一个生产环节继续加工的物品,多余的也可以出售;在产品是指尚未完工的产品。

应收及预付款通常包括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帐款及待摊费用。

应收帐款、应收票据登记的是与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有关的一切款项。应收票据是在收到了商业汇票的时候采用,商业汇票有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其他应收款是指与销

售货物、提供劳务无关的应该收取的款项,如企业该收的某人的差旅费借款、应向保险公司收取的保险赔款等。

预付帐款一般是指预付出去的定金。企业在将定金预付给供货方后,供货方如未能准时交货,企业有权收回定金,如果供货方按期提供了货物,那么企业收回了价值定金部门的货物,所以企业预付的款项在供货方交货之前仍是属于企业的资产。

待摊费用是因为企业的结帐基础是权责发生制而设置的一个科目。企业是物质资料的生产部门,凡物质资料的生产部门在一定的会计期间结束都需要计算盈亏,需要以收入减去相应的费用,而企业有时本月销售了产品并未在本月收款,按合同货款在以后收取;或者上月收了款,本月才将产品发出,这些收入应记入哪一个月呢?又比如去年年底付款订阅了今年全年的报刊杂志,这笔费用是记入去年,还是今年,要准确判断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就必然涉及会计的结帐基础问题,也可以叫做会计事项处理的标准,即每一笔收入和费用归属于哪一个月的判别标准。会计事项处理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收付实现制,一个是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的判别标准是实收实付,即哪一个月收到货币资金,哪一个月就记收入,哪一个月付出了货币资金,哪一个月就登记费用;而权责发生制是指按收入和费用实际发生的时间来确定其应归属的会计期间,即以应收应付作为判别标准,当月销售了产品就记收入,不管款项何时收取,当月受益当月就记费用而不管货币资金何时付出。企业的结帐基础是权责发生制。正因为如此,企业要设置待摊费用,登记那些已实际支付,需要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共同分摊的费用。

长期投资是指能在较长时期内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不直接参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资财。投资一般是指将企业暂时未用的资产拿给其他单位或国家使用,其他单位或国家在使用期间,本企业一般不能使用,专利权、商标权、专利技术除外。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改变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一般指厂房和设备等,凡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我们称之为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由于使用时间在一年之内,故属流动资产。它与固定资产的相同之处在于使用中不改变原有实物形态,不同之处在于使用时间一年之内,价值达不到固定资产的标准。

无形资产,是指可以长期使用而无实物形态的资产,主要指一些权利,如常见的商标权、专利权、商誉权、土地使用权等。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如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等。待摊费用与递延资产有相似之处,都是等待分摊的费用,但待摊费用的摊销期在一年之内,而递延资产的摊销期在一年以上。因此,待摊费用属于流动资产。

资产类别中需要大家重点掌握的是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第二个要素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按偿还期限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也叫短期负债,是指企业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主要包括(1)短期借款:指向银行或其他单位借入的,需要在一年之内归还的资金,表明

对债权人的欠款;(2)应付帐款、应付票据。指采用延期付款方式从供货方取得的可以暂时使用的资金,若企业向供货单位赊购商品欠下帐款又未提供商业汇票用应付帐款,若提供了商业汇票用应付票据。应付帐款、应付票据表明企业对供货方的欠款;(3)预收帐款:一般指预收的定金,预收的定金最终需要以本单位的产成品去偿还,如不按期发出产品,应将货款退还给购货方,所以,预收帐款反映的是企业对购买方的欠款,属企业的一项负债;(4)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反映对职工已付出的劳动力的欠款。在我国,企业的职工在付出劳动力之后,应获得工资收入并按国家规定享受工资总额14%的福利费。工人付出了劳动力,企业尚未支付工资,所欠职工的工资款叫应付工资,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在未用于职工身上时所形成的欠款叫应付福利款;(5)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应交税金是指企业计算提取的尚未交纳的税金,反映企业对税务机关的欠款;其他应交款是指企业计算提取的应交给上级或有关部门的费用;(6)应付利润:反映企业当年对投资人的欠款,如股份制公司当年准备支付给股东的现金股利;(7)其他应付款:是指与企业购货、借款无关的一些其他应支付的款项,如计提的工会经费、企业在发工资时代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天然气公司扣除的职工应负担的水电费、天然气气费等;(8)预提费用:是指预先逐期提取,今后一次性支付的款项。如在使用期逐步提取,到期支付的短期借款的利息;租期内逐步提取,使用期满支付的租金等。这些对内对外的债务虽然在短期内需要用货币资金或劳务或实物去偿付,但在未偿付前,企业可以自由运用,所以是企业资金来源的一个方面。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即需要在一年以上归还的款项,通常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

负债要素要求大家重点掌握的是流动负债。

第三个要素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净资产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负债总额后的余额,即等于资产减负债。

所有者权益包括投入资本(或称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个方面。

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人投入的资本金,资本金是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资金,所以实收资本登记的是注册资金部门。

资本公积包括由于股票的溢价发行而收到的大于注册资金部分的货币资金,即股票溢价;包括由于对企业资产重新估价而发生的增值形成的法定资产重估增值以及接受捐赠的资产。盈余公积:是指按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弥补亏损、职工福利等方面,投资人在企业解散之前不能分配,必须存放于企业的净利润部分。

未分配利润:企业尚未分配、但随时可分配的利润。

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是在有盈利的情况下留给企业支配使用的资金,因此合称留存收益。以上三个要素我们称之为静态要素,下面再来看一下三个动态要素。

动态要素的第一个收入。

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而实现的收入,即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广义的收入由营业收入、投资收入、营业外收入组成。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通过从事基本业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在工业企业叫做产品销售收入,在商业企业叫做商品销售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基本业务活动以外的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在工业企业这部分收入包括转让多余的材料、销售外购商品、转让无形资产、出租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的租金收入等。

投资收入是指通过股票、债券、其他投资所获得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与生产经营无关,与投资无关而实现的一些收入,如财产盘盈、罚款收入、或已确定的由于债权人死亡而无处支付的应付款项等。

第二个动态要素费用。

费用:既然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费用也同样有广义的费用和狭义的费用。

广义的费用指企业为取得所有收入而发生的一切耗费和损失,如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在这里我们分析的费用主要是指企业为获得主营业务收入而投入的资源耗费的价值。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按其列支方式的不同分为计入成本的费用和期间费用。

计入成本的费用即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也就是说在我们后面业务题的核算中需通过“生产成本”帐户核算的内容,计入“生产成本”帐上的费用今后随着产品的销售而逐步收回。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才能计入成本,即生产成本是登记企业生产车间所发生的一切耗费,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又按照是否需要在几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而分成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为某一种产品发生的,不需要在多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而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的费用,如生产某种产品所发生材料费、人工费。间接费用是指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生产发生的、需要按一定的标准在两种以上的几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费用,如车间主任的工资和福利费、车间发生的水电费、电话费、设备的折旧费、维修费等,这些费用在平时登记在“制造费用”帐户上,月末,按一定的标准分配后转到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帐上

期间费用是指当月要收回的费用,也可以说是需要直接从当月收入中扣除的费用,即在计算当月利润时需将这些费用减去,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服务于整个企业所发生的所有费用;财务费用是企业为筹集资金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收支、支付给银行的各种手续费、外汇兑换过程中所发生的汇兑损益;产品销售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产品或为了更好地销售产品所发生的费用,如销售过程中应负担的运杂费、保险费,为了更好地销售产品所支付的广告费、专设销售机构的一切费用等。第三个动态要素利润。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也叫财务成果,即收入减区费用后的余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会计学基础各章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会计学基础课程 各章学习提纲及重难点 第一章总论 通过本章学习,目的是使初学者对会计的定义、职能、目标等基本知识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把握。了解会计的本质是一项管理活动;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目标、会计假设、会计核算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管理、会计核算方法等内容;重点掌握掌握会计对象及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经济业务类型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等内容。难点是对会计要素及内容的理解。通过本章学习,为后续章节学习奠定基础。 一、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以便向信息会计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会计职能 会计具有两大基本职能,即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 (一)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是指通过价值量对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考核和计算,就是人们常说的记账、算账、报账,以达到为经济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目的。会计核算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 会计核算职能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第一、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虽然会计可以采用三种计量尺度(货币量度、实物量度、劳动量度),但应以货币量度作为主要计量尺度,以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作为辅助计量尺度。 第二、会计核算要遵循连续性、全面性、系统性要求。 第三、会计核算要对特定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核算,包括事前核算、事中核算和事后核算。 (二)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就是利用会计信息,对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分析、考评,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会计监督职能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它以国家的财经法规、财经纪律以及特定单位的计划、预算等为准绳,对特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 第二、会计监督主要通过价值指标进行。 第三、会计监督要对特定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关系是相互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前提,为会计监督提供客观依据;会计监督是保障,以确保会计核算数据的合法

会计基础重点难点:财产清查的账务处理

会计基础 对于固定资产: (1)盘盈固定资产,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在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处理前应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 〃如果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若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入账价值。 按此确定的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注解]盘盈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的原因: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其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而原来则是作为当期损益。之所以新准则将固定资产盘盈作为前期差错进行会计处理,是因为固定资产出现盘盈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的因素,而造成盘盈的可能性是极小甚至是不可能的,企业出现了固定资产的盘盈必定是企业以前会计期间少计、漏计而产生的,应当作为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为的调解利润的可能性。 [例题〃计算分析题]某企业于2009年6月8日对企业全部的固定资产进行盘查,盘盈一台7成新的机器设备,该设备同类产品市场价格为100 00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盈余公积提取比例为10%. 要求:编制该企业盘盈固定资产的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按照新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盘盈属于会计差错,该企业的有关会计处理为: ①借:固定资产 70 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0 000 ②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3 1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3 100 ③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6 900 贷:盈余公积 4 69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2 210 (2)盘亏固定资产: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价)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 借:其他应收款(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金额) 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识记要点] 会计基础 ①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经批准后应计入“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经批准后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②盘盈的存货,可冲减“管理费用”;盘亏存货扣除残料价值和应由保险公司、过失人赔偿后的净损失,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部分,计入“管理费用”,属于非常损失的部分,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③盘盈固定资产,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盘亏的固定资产扣除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后的金额一般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3.存货 (1)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包装物/库存商品/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盘盈的存货,通常是由企业日常收发计量或计算上的差错所造成的,其盘盈的存货,可冲减管理费用,按规定手续报经批准后,会计分录如下: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会计实务一重点难点

第一章会计概述 1.1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 1.2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 息质量要求 1.3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1.4会计科目和借贷记账法 1.5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与账务处理程 序 1.6财产清查 1.7财务报告 [基本要求] (一)掌握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二)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三)掌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四)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五)掌握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六)掌握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要求 (七)掌握对账与结账的方法 (八)掌握错账更正的方法 (九)掌握账务处理程序 (十)掌握财产清查的方法

(十一)熟悉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十二)熟悉会计等式 (十三)熟悉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分类(十四)熟悉会计凭证的保管要求 (十五)熟悉会计账簿的分类和登记要求(十六)熟悉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的要点 (十七)熟悉财产清查的处理 (十八)了解会计的概念、职能和目标(十九)了解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二十)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分类(二十一)了解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二十二)了解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概念 (二十三)了解会计账簿的启用 (二十四)了解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二十五)了解财产清查的分类 (二十六)了解财务报告及其目标 (二十七)了解财务报表的组成 [考试内容] 第一节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

一、会计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以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管理活动。本章未特别说明时,均以企业会计为对象进行介绍。 资金运动 二、会计职能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具有会计核算(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和会计监督(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依据真实,合法合理)两项基本职能,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职能。 三、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重难点讲解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重难点讲解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重难点讲解 【第一章】总论 1.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2.会计核算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3.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5.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的关系。具体地说: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6.会计要素共计有六项,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静止状态,反映企业 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第二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 7.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其中,前两 者是由企业所有者直接投入的(例如溢价发行股票),而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所实现的利润留存企业所形成的部分,因此,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因此,也能够表述为: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等。 8.收入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收入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两 者兼而有之(部分收入还债),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9.费用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费用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者

会计基础重难点问题解析

会计基础重难点问题解析 一、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会计核算和治理的内容。 从会计的定义可知,会计核算和治理的是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资金运动是指再生产过程中能用货币表现的方面,因此,会计 的对象可表述为再生产过程中能用货币表现的方面。基础会计学课程是以 企业作为讲解的基础,企业的会计对象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运动。 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筹集资金、使用资金和收回资金的过程。企业的资金筹集要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另一种 是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投资者将资金投入企业后,即要求参与企业的生 产经营治理,分享利润或负担亏损,在企业解散时有权收回投资并分配实 现的利润,我们称之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从金额上讲确实是到某一 时点为止企业投资人能够收回的本金加未分配的净利润。向债权人借入资 金企业最终要按期还本付息,一旦借入资金即欠债权人款项,我们称之为 负债,即企业负担的债务。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也 能够讲是企业资金来源的两个方面。企业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是指 收到企业在工商行政治理部分登记注册的资金,即资本金一样是指注册资金。企业筹集的资本金按投资主体不同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 人资本金、外商资本金;按投入形状,可分为货币投资、实物投资、证券 投资、无形资产投资。企业筹集到的资金,为了坚持再生产过程,要用于 各个方面,我们称之为使用资金。企业通过一定的生产过程之后,将产品 生产出来,销售出去就能够收回货币资金。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收回,又表现为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二、资金的循环和周转过程 投资者、债权人将资金交到企业,我们称之为资金进入企业,现在资金差不多上处于货币资金的形状,货币资金要紧是指企业的库存现 金和银行存款。企业在获得这些资金以后,就要购买生产过程所必需的三 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工具)、劳动对象,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供

会计学基础各章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会计学基础各章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会计学基础课程各章学习提纲及重难点第一章总论通过本章学习,目的是使初学者对会计的定义、职能、目标等基本知识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把握。了解会计的本质是一项管理活动;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目标、会计假设、会计核算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管理、会计核算方法等内容;重点掌握掌握会计对象及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经济业务类型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等内容。难点是对会计要素及内容的理解。通过本章学习,为后续章节学习奠定基础。 一、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以便向信息会计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会计职能会计具有两大基本职

能,即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指通过价值量对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考核和计算,就是人们常说的记账、算账、报账,以达到为经济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目的。会计核算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会计核算职能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虽然会计可以采用三种计量尺度,但应以货币量度作为主要计量尺度,以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作为辅助计量尺度。第二、会计核算要遵循连续性、全面性、系统性要求。第三、会计核算要对特定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核算,包括事前核算、事中核算和事后核算。会计监督会计监督就是利用会计信息,对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分析、考评,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会计监督职能具有三个显著特征:第一、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和

严肃性,它以国家的财经法规、财经纪律以及特定单位的计划、预算等为准绳,对特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第二、会计监督主要通过价值指标进行。第三、会计监督要对特定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关系是相互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前提,为会计监督提供客观依据;会计监督是保障,以确保会计核算数据的合法 1 合理。没有科学、严格的会计监督,会计工作就容易失去控制,也就难以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三、会计目标总体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具体目标:第一、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第二、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会计具体目标主要表现----- 投资者财务状况信息提供信息使用者债权人什么信息经营成果信息政

基础会计学教案(大专)

基础会计教案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初级会计实务》第七章重难点及例题+-11页文档资料

重点、难点讲解及典型例题 一、财务报告概述 (一)财务报告及其目标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二)财务报表的组成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 二、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概述 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资产负债表主要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方面的内容。 (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我国的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结构。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项目,大体按资产的流动性大小排列,右方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一般按要求清偿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账户式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各项目的合计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合计,即“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 【例题1·多选题】下列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有()。 A.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B.其他应收款 C.预收款项 D.预付款项 【答案】BD 【解析】“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预收款项”属于流动负债。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2019年单选题、2019年单选题、多选题、2019年多选题、综合题】资产负债表中的“年初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期末余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各项目“期末余额”栏,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取得,如下表所示。 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的填列

基础会计学重点及难点

一、课程的性质及学习目的 基础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涉及会计、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基础会计学是应用性的经济管理学科,它阐明了基础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本课程以借贷记账法为中心内容,以会计核算的七种专门方法为框架,阐述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基本原则、会计工作组织等理论问题,以及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业务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够了解基础会计学的课程性质、重要意义和研究方法;理解和掌握基础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基础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企业的会计基础问题。 二、各章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第一章总论 总论是全书的导言,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对基础会计学有一个总括的概念,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有:1、会计的概念;2、会计的对象;3、会计的任务;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5、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6、会计核算的方法。 本章的重点内容有: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十三条基本原则;会计核算的七种专门方法的整体把握。本章的难点是: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核算的十三条基本原则。尤其需要说明的是2004版新教材在会计核算的十三条基本原则中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这个新的原则,而且对旧教材原有的会计核算的十三条基本原则的分类方法也重新调整,在应试前应给予必要的重视。 第二章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本章主要内容有:1、会计要素;2、会计等式;3、设置会计科目;4、账户及其基本结构。 本章的重点内容有:资产的概念、确认资产的条件以及资产按其流动性的分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内容;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含义;会计等式以及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和原则;账户的基本结构。本章的难点是:六大会计要素的识别;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2004版新教材根据企业会计制度重新对六大会计要素进行了定义,需要准确地理解,比如对收入的定义就侧重于从“营业收入”的角度去把握。 第三章复式记账 本章主要内容有:1、复式记账原理;2、借贷记账法。 本章的重点内容有:复式记账的优点;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会计分录三要素;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本章的难点是:借贷记账法下的资产、成本、费用账户的基本结构;借贷记账法下的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账户的基本结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及会计分录编制的基本要领。2004版新教材在第43页增加了一个新内容,就是为什么我国各单位采用的记账方法都是借贷记账法,作为一个非常好的简答题目考点,请参考该页最后一个自然段。 第四章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本章主要内容有:1、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2、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3、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4、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5、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6、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7、资金退出业务的核算。 本章的重点内容有:实收资本的核算;银行借款的核算;固定资产购入业务的核算;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产品销售收入的核算;产品销售成本、税金及附加的核算;利润实现的核算;利润分配的核算。本章的难点是: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借入、归还以及利息的核算;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分摊

《基础会计学》重难点总结

《基础会计学》重难点总结 一、课程的性质及学习目的基础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涉及会计、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基础会计学是应用性的经济管理学科,它阐明了基础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本课程以借贷记账法为中心内容,以会计核算的七种专门方法为框架,阐述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基本原则、会计工作组织等理论问题,以及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业务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够了解基础会计学的课程性质、重要意义和研究方法;理解和掌握基础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基础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企业的会计基础问题。 二、各章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第一章总论总论是全书的导言,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对基础会计学有一个总括的概念,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有:1 、会计的概念;2 、会计的对象;3 、会计的任务;4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5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6 、会计核算的方法。 本章的重点内容有: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十三条基本原则;会计核算的七种专门方法的整体把握。本章的难点是: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核算的十三条基本原则。尤其需要说明的是2004版新教材在会计核算的十三条基本原则中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这个新的原则,而且对旧教材原有的会计核算的十三条基本原则的分类方法也重新调整,在应试前应给予必要的重视。 第二章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本章主要内容有:1 、会计要素;2 、会计等式;3 、设置会计科目;4 、账户及其基本结构。 本章的重点内容有:资产的概念、确认资产的条件以及资产按其流动性的分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内容;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含

专升本会计基础重点概念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 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各方提供经济信息的一种经济. 2.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3.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会计的专门方法,对各会 计主体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一边提供全面,系统,可靠和相关的会计信息. 4.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 资料,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控制和指导. 5.会计的目标,是指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 6.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7.会计假设,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 做的合理设定. 8.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或会计个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9.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 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不会破产清算.(他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10.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首尾相接,间距相 等的会计期间. 11.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记录和反应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等会计信息. 1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 使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对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是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2.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3.负债,是主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4.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债务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5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6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 7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8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应收应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而不问货币资金是否在本期收到或付出。 9收复实现制: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

点趣乐考网—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重难点及习题演练汇总

点趣乐考网—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重难点及习题演练汇总 经济法基础重难点及习题演练:法律关系 【考点】法律关系 【单选题】(2017年)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向乙公司购买3台机器设备,总价款为60万元,该买卖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A.签订买卖合同 B.甲公司和乙公司 C.60万元价款 D.3台机器设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A,属于引起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行为;选项CD,

属于买卖合同的标的物和对价,其中选项D在《经济法基础》考试中理解为该买卖合同的客体。 【单选题】(2017年)下列公民中,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A.赵某,9岁,系某小学学生 B.王某,15岁,系某高级中学学生 C.张某,13岁,系某初级中学学生 D.李某,17岁,系某宾馆服务员,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BC,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选项D,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经济法基础重难点及习题演练:法律事实 【考点】法律事实

【多选题】(2016年)根据民事法律制度规定,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A.订立合同 B.销售货物 C.发生海啸 D.签发支票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选项C,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属于法律事件中的绝对事件(自然现象)。 【单选题】(2016年)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租赁合同,约定甲公司承租乙公司一台挖掘机,租期1个月,租金1万元。引起该租赁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是()。 A.租赁的挖掘机 B.甲公司和乙公司 C.1万元租金

基础会计考前复习重难点总结.doc

基础会计考前复习重难点总结 一、课程的性质及学习目的 基础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涉及会计、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基础会计学是应用性的经济管理学科,它阐明了基础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本课程以借贷记账法为中心内容,以会计核算的七种专门方法为框架,阐述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基本原则、会计工作组织等理论问题,以及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业务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够了解基础会计学的课程性质、重要意义和研究方法;理解和掌握基础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基础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企业的会计基础问题。 二、各章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第一章总论 总论是全书的导言,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对基础会计学有一个总括的概念,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有:1、会计的概念;2、会计的对象;3、会计的任务;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5、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6、会计核算的方法。 本章的重点内容有: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十三条基本原则;会计核算的七种专门方法的整体把握。本章的难点是: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核算的十三条基本原则。尤其需要说明的是2004版新教材在会计核算的十三条基本原则中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这个新的原则,而且对旧教材原有的会计核算的十三条基本原则的分类方法也至新调整,在应试前应给予必要的重视。 第二章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本章主要内容有:1、会计要素;2、会计等式;3、设置会计科目;4、账户及其基本结构。 本章的更点内容有:资产的概念、确认资产的条件以及资产按其流动性的分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内容;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含义;会计等式以及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和原则;账户的基本结构。本章的难点是:六大会计要素的识别; 会计科目与账尸的关系。2004版新教材根据企业会计制度重新对六大会计要素进行了定义, 需要准确地理解,比如对收入的定义就侧重于从“营业收入”的角度去把握。 第三章复式记账 本章主要内容有:1、复式记账原理;2、借贷记账法。 本章的重点内容有:复式记账的优点;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会计分录三要素;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本章的难点是:借贷记账法下的资产、成本、费用账户的基本结构;借贷记账法下的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账户的基本结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及会计分录编制的基本要领o 2004版新教材在第43页增加了一个新内容,就是为什么我国各单?位采用的记账方法都是借贷记账法,作为一个非常好的简答题目考点,请参考该页最后一个自然段。 第四章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本章主要内容有:1、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2、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3、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4、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5、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6、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7、资金退出业务的核算。 本章的里点内容有:实收资本的核算;银行借款的核算;固定资产购入业务的核算;材料

会计基础易错点、难点总结知识讲解

会计基础 1、会计核算职能=会计反应职能,会计监督职能=会计控制职能; 2、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 3、企业以历史成本计价,而不以现行成本价计价,依据的会计基础假设是:持续经营; 4、货币计量假设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5、会计的本质是:管理活动;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内容: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7、会计核算方法:成本计算、复式记账、登记账簿; 8、核算环节:①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②复式记账,③填制会计凭证,④登记会计账簿, ⑤进行成本计算,⑥财产清查,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9、下列属于现代会计职能的是: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预测、会计决策; 10、我国企业通常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 11、会计上的资本指:投入资本; 12、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变现、出售或耗用期限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以内的资产; 13、二级科目是介于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之间的科目; 14、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15、企业投入资本通常包括:注册资本、资本溢价; 16、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统称为留存收益; 17、企业如果在一定期间内发生了亏损,必将导致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 18、权益类科目的余额一般在贷方;损益类科目的余额一般在借方或贷方; 19、企业在接受固定资产投资,可能涉及的科目:“固定资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20、复式记账、试算平衡、编制资产负债表、设置科目的理论依据都是:“资产=权益”;发 生额试算平衡依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余额试算平衡依据:“资产=所+负”; 21、“平行登记”定义: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纪要计入有关总分类科目,又要计入有关 总分类科目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 22、账户的基本结构是由“会计要素”的数量变化情况决定的; 23、科目对应关系是指科目间应借应贷关系; 24、资产来源于权益,权益与资产必然相等; 25、科目的本期发生额是动态资料,而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是静态资料;

中级财务会计重点与难点讲解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中级财务会计》重点、难点解析 本课程是广播电视大学财务会计的专业核心课程。它以会计学原理为基础,主要阐明对企业出现的一般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所谓一般会计事项是指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项基本会计假设为基础的企业经营过程中通常存在的会计事项。通过学习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要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方法,熟练处理企业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二是为后续课程(如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思路是,以财务会计的目标为导向、以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四项基本会计假设为前提、以六大会计要素为结构,在阐述财务会计目标、特征的基础上(第一章),对六大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展开论述(第二~十二章),最后又以财务报告为总结(第十三章)。 今年,财政部发布了全国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本课程使用的主教材及辅导书也作了相应调整。内容上,主要增加了资产减值、非货币交易、债务重组的核算以及会计调整等;对原内容的修订主要包括:对六大会计要素重新定义,对会计报表按照新的报表格式、指标体系及其填制方法进行了调整,以非现金资产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不再采用公允价值、改用账面价值确定等。 学习时,一要注意内容的变化,二要将资产各章的核算与其后章节的相关内容对照学习。例如,应收及预付款(第三章)与应付及预收款(第八章)、长期股权投资(第五章)与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或股本(第十章)、长期债券投资(第五章)与应付债券(第九章)等,分属于同一项业务的两个不同方面,会计核算方法自然有相同之处。通过对照学习,掌握其共性,明察其差别;既能加深理解,又可学习节省时间。三是对非货币性交易,因涉及非货币性资产(第四~七章)各章内容以及交易双方的核算,应重点掌握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债务重组涉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各章内容以及债权人与债务人的会计处理,重点应掌握各种债务重组方式及债权人、债务人的会计处理原则,具体的账务处理应以债务人为主。 下面根据本课程的考核说明,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 一、财务会计的目标与特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