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巨灾保险与中国模式

巨灾保险与中国模式

巨灾保险与中国模式
巨灾保险与中国模式

第29卷第6期2012年6月

统计研究

Statistical Research

Vol.29,No.6

Jun.2012巨灾、巨灾保险与中国模式

许飞琼

内容提要:灾害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异常现象,巨灾更以其巨大的破坏力及惨烈后果而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威胁。巨灾不可避免,巨灾损失也不可避免,因此,必须正视巨灾发生及其发展规律,对巨灾损失除建立正常的补偿机制,还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巨灾保险制度。中国的巨灾保险制度应当根据巨灾种类及相关国情要素体现出自己的特点。

关键词:巨灾;巨灾损失补偿;巨灾保险;中国模式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565(2012)06-0082-05

Catastrophe,Catastrophe Insurance and Chinese Model

Xu Feiqiong

Abstract:Disaster is an abnormal phenomenon,which changes always accompanying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And catastrophe that usually results in cut-throat consequences brings serious threat to human-beings with its huge power of destructive.As a natural phenomenon,the cost of disaster is inevitable as well as the disaster itself.Therefore,we must face up to catastrophe and do deep research on it.There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special catastrophe insurance system in order to reduce economic losses of catastrophe,as an effective supplementary of norm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Such a catastrophe insurance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special situation and specific type of catastrophe in China.

Key words:Catastrophe;Indemnity of Catastrophe;Catastrophe Insurance;Chinese Model

2011年“3.11”日本东海岸特大地震及连带引发的海啸与核事故灾变,是进入本世纪以来继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等巨灾之后,再次向全人类敲响的巨灾风险警钟,虽然“2012世界末日”的传说不可信,但了解巨灾发生的一般规律并寻求合理的损失补偿途径,却是人类自身实现永续发展的基础。本文旨在展示全球巨灾风险的危害性及一般规律,并对巨灾保险机制进行相应的探究。

一、巨灾与巨灾损失的一般规律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显著,巨灾不仅保留了不可避免与地域性特征,而且放大了频次增加与损失巨大等特点。

1.巨灾不可避免,且地域性特征明显。从巨灾发生的地域性特征来看,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欧洲是巨灾稀少的地区,虽然也有自然灾害发生,但无论是灾种的分布还是灾损的后果,都是世界上灾情偏轻的地区;非洲地区也发生巨灾,但灾种主要限于严重的旱灾;南美洲的巨灾种类也比较少,地震与海洋灾害偶尔发生;亚洲和北美洲,巨灾种类比较多,其中亚洲地区更是巨灾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地区广,属于世界上灾情最严重的地区。据瑞士再保险《Sigma》统计,2008-2010年全球共发生巨灾903起,其中亚洲占43.52%,北美占15.95%。从中国来看,巨灾的地域性也比较明显。例如,地震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与华北地区,洪水主要分布在七大江河流域特别是江淮一带,暴风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一带,泥石流及滑坡主要在西南一带,等等。巨灾的这种地域性,表明了防减巨灾损失更是巨灾频发国家或地区的重大使命。

2.巨灾频次增长迅速且损失巨大。据瑞士再保险《Sigma》杂志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全球1950-1985年巨大自然灾害的年均发生次数约为3次,而1985-2010年巨大自然灾害的年均发生次数约为7次。与此同时,巨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在显著

第29卷第6期许飞琼:巨灾、巨灾保险与中国模式·83·

增加。1970-1988年间,全球的巨灾损失由不到40亿美元上升至230多亿美元,2005年、2008年、2010年和2011年巨灾损失均超过了2000亿美元,分别达到2300亿美元、2690亿美元(其中汶川地震1240亿美元)、2220亿美元和3700亿美元;死亡人数分别达到21553人、240460人、304000人和29782人。而其中2011年的3·11日本大地震死亡人数及经济损失均占2011年全球自然灾害损失的6成以上。

3.巨灾后果受制于多种因素。从中外的灾难经历来看,巨灾虽然不可避免,但巨灾所导致的损害后果却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会轻重不一。与唐山地震、海地地震相比,“5.12”汶川地震与“3.11”日本地震的经济损失又要高几十倍、上百倍,但因汶川地震属于不太发达的农村,其伤亡人数虽比唐山地震要少得多,却比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还要高十几倍,比震级更高的“3.11”日本地震也要高3倍多,经济损失却比后者要小1-2倍。可见,人口的疏密、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以及防灾减灾的措施与效果,决定着巨灾的直接损害后果。

二、巨灾损失补偿机制及其功能

由于巨灾不可避免,巨灾损失也就在所难免。在国际上,发达国家虽然也常常遭遇巨灾威胁,但因巨灾损失补偿机制健全,灾后重建往往较为顺利、有序,通常不会构成对国家财政与个人生计的重大冲击,而发展中国家却往往因巨灾而酿成巨大的灾难性后果,有的国家或地区甚至因巨灾而一蹶不振。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针对巨灾的补偿机制。一般而言,巨灾损失的补偿主要包括灾民生活救济、灾后重建及其他补偿三个部分,而补偿的途径不外乎政府补偿、商业保险补偿、社会捐赠及自我补偿等方式。

1.政府补偿。即政府通过财政预算拨款用于救济灾民和灾后重建,它反映了政府对灾害补偿的财政规模及运用途径,体现着政府灾后补偿的责任与义务。

2.商业保险补偿。发达国家对巨灾损失的补偿均以商业保险补偿为主体进行,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随着商业保险的迅速发展,正在朝着这一方向发展。根据瑞士再保险《Sigma》统计数据显示,在直接经济损失方面,2008年、2009年、2010年及2011年,全球因灾导致的巨灾损失分别达2690亿美元、620亿美元、2220亿美元和3700亿美元,其中通过保险得到补偿部分分别为19.52%(如果扣除几乎没有保险补偿的汶川地震损失,2008年,全球的保险补偿为灾害损失的36.21%、42.36%、18.35%和31.35%;在保险补偿中,欧美对经济损失补偿力度更大,如2009年,北美经济损失的保险补偿达62.99%,欧洲达38.27%,而亚洲只有14.55%;在保险补偿总额中,北美和欧洲的份额在2009-2010年,分别达到了全球保险补偿总额的77.5%和49.8%,如亚洲分别只有9.27%和5.15%。再如保险发达的日本,在“

3.11”地震中,其保险补偿达350亿美元,占地震灾害损失的16.7%,占全球保险损失的31.82%;而2010年死亡22万多人的海地地震的保险补偿只占其灾害损失的1%。上述指标说明,较之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的灾害损失更严重,灾后获得的补偿也非常低,因其不可能从本不宽裕的政府财政支出中获得较多的补偿额,而又不能从保险中得到补偿,从而在灾害尤其是巨灾发生后的处境会异常艰难。

值得指出的是,在政府财政补偿能力一定的情况下,各国的巨灾损失补偿率是由受自然灾害的实际影响和灾害的投保程度来确定的。

表12010年全球保费收入情况表

保费总额

(百万美元)

全球市场

份额(%)

保费收入

占GDP(%)

人均保费

(美元)

美洲140953032.49 6.711519.2

欧洲162043737.357.471850.2

亚洲116111826.76 6.16281.5

非洲66719 1.54 3.8664.7

大洋洲81160 1.87 5.822283.1

全球4338964100.00 6.89627.3

其中:

工业化国家

368875885.018.653526.7

中国214626 4.95 3.80158.4注:资料来源于瑞士再保险《Sigma》,2011(2).

由表1可知,欧美国家的保险程度较之其他洲的保险而言要高出许多。例如,从保费收入占市场份额来看,2010年,欧美国家占到全球市场的69.84%,人均保费收入达1685美元。其中,工业化国家上述指标则更高,分别达到85.01%和3526.7美元。而亚洲国家占全球保险市场份额只有26.76%,人均保费只有281.5美元,中国则连亚洲国家的平均水平都没有达到,上述两指标分别只有4.95美元和158.4美元。一方面灾害损失严重,一

·84·统计研究2012年6月

方面没有投保或投保不足,这对在灾害尤其是巨灾面前非常脆弱的个人与企业而言,就只有倾向于政府的救灾补偿或其他诸如社会捐赠来弥补了。

3.社会捐助。它是有别于政府补偿与商业保险补偿的又一种社会性灾害补偿。从现实情况来看,社会捐助既有政府组织的也有民间团体如慈善、红十字会、残疾人基金会等组织的,还有企业、家庭及个人自发进行的。一般而言,大灾发生时,社会捐助的力度较大。但在一般年份,社会捐助是非常有限的,也是非常分散的。

4.自我补偿。即通过灾民自身的储蓄及其亲朋好友等的援助来达到灾害损失补偿的目的,但个人行为并非社会行为,它一方面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储蓄意识,另一方面则通过参加商业保险或互助合作形态的灾害补偿等形式来实现自我补偿,即实现个人补偿行为向社会补偿行为的转化。

综上可见,在国际上,工业化国家的巨灾损失,40%左右是由商业保险———即市场来转嫁,政府仅仅承担灾害应急救助责任。而经济不是很发达且灾害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亚、非洲国家、尤其是经济落后国家却基本上不采用保险来转嫁灾害损失,更多的是依靠政府救助。这同时说明,工业化国家的巨灾风险管理机制是成熟的,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国家根本没有形成现代保险风险管理制度,由于市场与社会补偿的不足,后者的政府不得不扮演“父爱”的角色。当然,政府救灾是整个巨灾损失补偿机制中必要且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各国的共同表现。同时,商业保险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其补偿能力在迅速增长,客观上正在成为当代社会巨灾补偿机制中的主体组成部分;社会捐助、自我补偿等也在持续发展,它们均在灾害损失补偿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三、三种巨灾保险模式及其比较

基于巨灾风险的巨大破坏力和正常风险保障机制难以应对,建立相应的巨灾保险机制便成为许多国家的必然选择。从建立有巨灾保险制度的国家来看,全球巨灾保险模式主要有三种:即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协作型。

1.市场主导模式。它依靠市场机制来进行巨灾保险的交易,政府不对巨灾保险的提供进行任何强制性的规定,不进行经营管理,也不承担任何保险责任和提供再保险方面的支持。商业保险公司作为保障主体,依靠精算结果制定费率和免赔,并凭借再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进行风险的转移和分散。市场主导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德国和英国。这两个国家都有很发达的保险市场和再保险市场,可以承担灾害发生后导致的巨大风险。例如,据统计,1980年,德国的商业保险保费收入为359.9亿欧元,2000年上升为1318.2亿欧元,2009年与2010年,保费收入分别达到1721.8亿欧元和1808.7亿欧元。德国政府之所以能够放手巨灾保险的管理,主要得益于实力雄厚的保险机构以及发达的保险与再保险体系。目前,德国共有商业保险公司647家,其中不乏安联保险、慕尼黑再保险等全球保险业巨头。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德国保险公司的赔付数额一般占到灾害损失的20%左右。从赔付总额来看,保险公司在近年来德国和欧洲历次巨灾中的赔付数额都相当庞大。如2007年1月份“基里尔”飓风登陆德国后南下横扫欧洲大陆,给保险业带来46亿欧元赔付,其中仅在德国就达到10亿欧元的赔付。再如英国,其洪水保险是比较成功的市场主导典范。在洪水保险中,英国政府不参与承担风险,私营保险业自愿地将洪水风险纳入标准家庭及小企业财产保单的责任范围之内,业主可以自愿在市场上选择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通过再保险进一步分散风险。例如,2007年夏季,英国洪水造成的损失达72亿美元,但保险补偿了48亿美元,占损失的67%。

由市场主导提供灾害保险,一方面可以分担政府救灾的责任,减轻财政负担;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商业保险公司营销网络和技术优势,在保险产品的费率制定、保单销售以及客户服务方面都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避免了财政补偿的低效性缺陷。不过,由于保险公司是一个商业主体,以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其在厘定费率和免赔额方面必然会尽量控制风险,这就可能导致商业保险公司基于灾害损失的严重趋势怠于进入或压缩灾害保险市场,或者即便进入也会制定较高费率,抑制潜在客户的投保积极性,不利于灾害保险市场的持续发展。

2.政府主导模式。即政府筹集资金并采取强制性或半强制直接提供巨灾保险,它通过颁布法律强制居民购买保险,或者通过费率补贴等与利益相挂钩的形式鼓励或半强制购买巨灾保险,而且一般

第29卷第6期许飞琼:巨灾、巨灾保险与中国模式·85·

在同一地区采取统一费率。此外,巨灾保险的再保险也是由政府全力承担。例如,美国的巨灾保险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美国政府为了推进针对地震、洪水等高发生率的巨灾保险在国内的实施,采取了政府为主导的非盈利性的巨灾保险计划。这类巨灾保险,政府作为保险人,承担所有的巨灾保险的风险和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只是作为巨灾保险的销售代理人,协助政府销售巨灾保险保单、理赔和垫付赔款。同时,在美国联邦政府的支持和促使下,将巨灾保险与资本市场结合起来,通过发行与巨灾相关的金融衍生品来为巨灾保险市场融资,以解决巨灾发生时的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众所周知,洪水是美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每年有960万个家庭和3900亿美元的财产受到洪水威胁。早在1968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国家洪水保险法》,并于次年制定了《国家洪水保险计划》,作为世界上最早建立国家强制性洪水保险制度的国家,美国的洪水损失通过保险可以得到较大的补偿。1992年安德鲁飓风带来的洪水总损失300亿美元,保险补偿165亿美元,占损失的55%;2005年发生的卡特里娜飓风带来的洪水损失1500亿美元,保险补偿占其50%;而2007年美国的洪水损失保险补偿则达到了80%。

从实践效果来看,这一模式具有的优势是:政府作为巨灾保险的供给者,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行巨灾保险,有效地提高保险密度,加强保障力度;政府为购买巨灾保险的投保人提供补贴,增加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政府还可以从宏观调控的角度规范巨灾保险的产品品种和保单费率,便于对整个市场的规范管理。然而,这种政府主导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如政府过多地对巨灾保险的提供进行补贴,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政府不具有商业保险公司在销售网络和技术上的优势,必然会在制定费率和承包销售以及售后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会对保险产品的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政府制定规范化的保单,会导致保险产品过于单一,不能与特定的区域和特定的客户对巨灾保险的需求完全契合;等等。

3.政府与市场协作型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巨灾保险的提供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进行。即商业保险公司依照经营商业保险的原则对巨灾保险进行市场化运作,政府不参与保单的承保和销售工作,只作为巨灾保险机制的引导者和协作者,通过立法对巨灾保险进行规范,并向商业保险公司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且最后对巨大灾害风险进行分担。在世界范围内,实行该保险模式的代表性国家有新西兰、土耳其和日本等国的巨灾保险,其中地震保险即为政府与市场协作型的通常模式。例如,新西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地震险作为主险种列入法定保险的国家,其地震保险制度被誉为全球现行运作最成功的灾害保险制度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多渠道巨灾风险分散体系,走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相结合的道路来尽可能分散巨灾风险。即一旦地震巨灾发生,新西兰地震委员会负责法定保险的损失赔偿,保险公司依据保险合同负责超出法定保险责任部分的损失赔偿,而保险协会将启动应急计划。土耳其是个地震发生频繁的国家,其96%的国土位于地震带,98%的人口居住在风险大小不一的地震区。尽管土耳其的保险市场还不是很发达(2010年的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只有1.24%,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8.65%和全球平均水平6.89%。同时,其人均保费只有121.6美元,远低于发达国家的3527美元和全球平均的627.3美元。这种低保险密度和地震灾害高发性之间的不匹配,使得土耳其政府的公共财政承担了过重的救助负担),但因1999年土耳其西部发生了强烈地震,政府便于2000年9月颁布《强制地震保险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地震保险。该法强制性地要求居民购买一定免赔额的财产保险,以此激励普通居民做好防灾减灾的工作,并同时依法建立巨灾保险基金,为整个地震灾害保险市场提供资金方面的保障。除此之外,政府还鼓励居民建造统一的房屋,便于制定统一的费率;同时废除了承诺为居民重建家园的法律,调动起全民购买地震保险的积极性。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地震多发国日本,早在1966年就建立起了具有特色的地震灾害保险体系。1964年发生新泻大地震后,1966年日本出台了《地震保险法》并建立日本地震再保险株式会社(JERC)。日本的地震保险是以资助受灾灾民的安定生活为目的,以政府的再保险为前提的高公共性的保险。具体来说,日本商业保险公司收到的地震险保费,将全部注入JERC,后者再将其中的超额部分分给日本政府,由日本政府承担超额风险。根据日本地震保险制度规定,如果日本商业保险公司因地震导致的赔付金额在1150亿日元以下,这部分由

·86·统计研究2012年6月

商业保险公司承担100%赔付责任;如果在1150亿日元至19250亿日元之间,则由商业保险公司与政府各承担50%;如果在19250亿日元以上,则由政府承担95%赔付责任,商业保险公司只承担5%。这就是说,“3.11”大地震带来的严重损失,将主要由日本政府承担保险赔付责任。

从上述各国关于地震保险的实际情况来看,该模式的优点在于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相互协作,共同建立和保障巨灾保险市场的有效运行。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利用其销售网络的完善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可以制定合理的费率,并在巨灾发生时尽快组织人员就近进行定损理赔,提高了对灾民的风险保障性。另一方面,政府可发挥其强大的财政支持,为商业保险提供政策支持、财政补贴以及风险保障,消除了商业保险公司承保巨灾风险的后顾之忧,并依靠法律有力地推进了灾害保险的实施。

通过上述分析,可获得如下结论:一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因为巨灾造成严重后果,在巨大的财政压力及保险公司退出巨灾保险市场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应对措施而产生的。二是在巨灾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政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政府一方面通过立法推动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另一方面,政府制定相应政策如税收优惠、保费补贴等政策来刺激巨灾保险市场的建立与完善。三是在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私营保险公司的作用,并重视社会救助力量。从美、日的巨灾保险制度来看,完全由国家自建一套巨灾保险制度并不现实,而通过私营保险公司在全国各地建立的保险销售网络代售或进行其他诸如社会救助方式等来合作经营巨灾保险,既发挥了保险人的专长、动员了社会力量,又有利于国家对巨灾保险的管理。

四、中国模式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巨灾造成的损失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的财政收支平衡。如唐山地震当年的财政赤字达29.62亿元,1991年江淮水灾当年的财政赤字达202.67亿元;1998年的洪灾当年的财政赤字高达1460亿元;2008年的冰雪、地震等频繁发生的大灾也打破了当年财政收支预算。财政收支平衡被打乱,国民经济建设计划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第一,借鉴国际经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地震保险模式。由于对于地震这样的巨灾造成的损失,国内的保险公司与再保险公司均无能力进行承保与分保。因此,笔者认为,中国的地震保险模式目前宜实施由国家主导暨商业化运作的方式。用公式表示即为:地震保险基金+保险费+其他。即一方面政府应该摒弃过去一味的灾后财政救济补偿方式,有计划地将每年的地震救灾款转化为地震保险基金。地震保险基金的预算,可以根据地震发生的概率、损失率及过去几十年国家在发生突发性地震灾害时拨付的救灾款的数额来计算,每年提取并专款专用。另一方面,在建立地震保险基金的基础上,可以特别委托一家或相关保险公司专营地震保险。受托专营地震保险的保险公司,利用已有的人力和技术,通过商业保险的方式向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收取一定的地震保险费,补充国家拨付的地震保险基金。上述两部分基金,逐年滚存,在闲置年份可以交由专门的投资机构进行投资运用,并通过法律保证其一定百分比的投资盈利,盈利收入并入地震保险基金;在地震发生年份,则用来进行地震损失补偿。此外,平常年份如果有社会各界对地震灾害损失进行捐款,则捐款部分也可以纳入地震保险基金。对于地震保险基金投资机构及经营地震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政府必须依据法律对其实行严格监督管理,以避免财政拨付的地震保险基金流失或保险服务不到位。

第二,目前宜将地震保险在一定区域进行试承保。基于中国的经济实力、经营地震保险的技术能力、消费者的地震保险意识等方面的限制,目前不宜将所有震级的地震、所有城乡的地震灾害都纳入保险范围,宜先在一些地震带区域进行试运作,先易后难,待试验地区的地震保险运行成功后,再逐步推广到更大的区域甚至全国。

第三,地震保险宜实行强制实施。强制性是建立切实有效的地震巨灾保障体系的基础和保证。如对于地震保险试验区域的单位或个人,实行法律强制投保;或凡属于地震保险的保险标的如房屋,无论是单位或个人,均必须将其进行足额投保。

第四,建立科学的地震风险评估体系与风险分散体系。建立地震风险尤其是重大突发性地震灾害的风险评估体系,在提高被保险人地震风险防范能力与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地震损失的同时,保险对象、保险限额、保险费率和保险时期等地震保险项目

第29卷第6期2012年6月

统计研究

Statistical Research

Vol.29,No.6

Jun.2012

的确定也有了具体的科学依据。同时,因地震灾害尤其是重大突发性地震灾害发生时,其后果往往是毁灭性的,这必将直接威胁到地震保险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因而需要一个健全的社会化风险分散体系将地震巨大风险损失在保险同业中或全社会进行分散,以达到地震保险人稳健经营业务的同时,使被保险人由于其损失赔偿风险获得了除原保险外的多层级保障。

总之,巨灾的不可避免性和巨灾损失的必然性,决定了巨灾损失补偿是人类社会应对巨灾风险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在当代社会,巨灾损失的严重性与扩大化,决定了任何单一的灾害补偿形式都不可能真正解决巨灾的补偿问题,而是客观上需要一种混合型的灾害补偿机制,即由多种巨灾补偿方式共同构成社会化的巨灾补偿机制;同时,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均表明大力发展巨灾保险并将其作为整个社会巨灾补偿机制中的主体成为必要。

有限数据下Lee-Carter模型在人口

死亡率预测中的应用*

王晓军任文东

内容提要:Lee-Carter模型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死亡率预测模型,传统的Lee-Carter模型在样本量很大时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而中国的死亡率数据量较少,且部分年限的数据缺失,难以达到较好的预测效果。本文基于Li 等(2004)提出的有限数据死亡率建模方法,同时考虑样本量不足的影响,采用韩猛等(2010)提出的“双随机过程”建模,构建了有限数据下中国人口死亡率的预测模型,并用于对未来死亡率变动趋势和人口寿命的预测,最后将预测结果与保险公司采用的死亡率改善因子以及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采用的计发月数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相关结论和有关死亡率风险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Lee-Carter模型;有限数据;死亡率建模;死亡率预测;死亡率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565(2012)06-0087-08

Application of Lee-Carter Method in Forecasting the Mortality

of Chinese Population with limited data

Wang Xiaojun&Ren Wendong

Abstract:Lee-Carter model is the most popular method to model and forecast mortality in the world,and classical Lee-Carter model needs large amount of sample data to get better results.But there are limited and incomplete mortality sample data in China,it is difficult to apply the model directly to forecast the mortality.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method which was proposed by Li et al(2004),considering the limited data and applying“two-stochastic process”which was proposed by Han Meng et al(2010),we build a Chinese mortality model with limited data and forecast the mortality trend and life expectancy in the future,then by comparing the predicted results with the annual rates of mortality reduction in the insurance companies and annuity factor for individual accounts in social pension,we give som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about the mortality risk management.

Key words:Lee-Carter Model;Limited Data;Mortality Modeling;Mortality Forecasting;Mortality Risk Management

*本文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金“我国养老金体系政府担保风险研究”(项目批准号:10JJD790037)资助。

·88·统计研究2012年6月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人口寿命逐步延长。人口寿命的延长给老年保障体系带来财务压力,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提高退休年龄的办法,缓解寿命延长和人口老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压力。依据Pablo A.(2007)[1]的测算,在设定的利率和人口结构下,如果人口寿命在未来10年提高1.2岁,将使养老金支付增加约9%,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利率越低,寿命延长对养老金支出增长的影响越大。不幸的是,国际上一些权威机构对未来死亡率的预测结果往往低于实际水平(Pablo A.2007),从而低估了长寿风险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冲击程度,使老年保障体系面临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使个人面临老年贫困的风险。

对死亡率下降趋势的预测从对死亡率建模开始。国际上最具影响的研究是包含死亡率未来变动趋势的Lee-Carter(1992)[2]模型,之后的不少研究建立在该模型之上。Brouhns等(2002)、Czodo等(2005)、Delwarde等(2007),运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对Lee-Carter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Renshaw和Haberman(2003)将两个相依的时期效应引入Lee-Carter模型,Cairns等(2006a)[3]提出了一个基于罗吉斯蒂转换的相对简洁的拟合高龄人口死亡率的模型,Renshaw和Haberman(2006)提出了考虑出生年效应的死亡率模型,Cairns等(2006b)[4]也建立了带出生年效应的死亡率模型。Chen和Cox(2007),Hainaut和Devolder(2007)[5]研究了带跳的死亡率模型,以反映战争和突发性流行病以及医疗显著改善对死亡率的影响。

在我国,对随机死亡率模型的研究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社会保障、企业年金和保险公司基本上依据静态的死亡率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预测。在理论研究上,王晓军等(2008)[6]对死亡率预测模型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卢仿先等(2005)[7]在1986-2002年中国分性别死亡率数据基础上,运用Lee-Carter模型对中国人口死亡率进行了估计和预测,他采用1986-2002年数据,但其中1987-1988年和1991-1993年以及2000年的数据缺失,在使用中没有对缺失数据进行处理。在对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的估计上,也没有给出预测的区间。李志生等(2010)[8]用Lee-Carter模型对中国人口死亡率进行了拟合和预测。模型的参数估计分别考虑了奇异值分解(SVD)、最小二乘法(OLS)、加权最小二乘法(WLS)和极大似然法(MLE)等,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加权最小二乘法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该文采用了1992-2007年的数据,其中1995年的数据缺失,但并没有对缺失数据进行处理。祝伟等(2009)[9]针对中国部分年死亡率数据缺失的情况,运用Brouhans等(2002)方法,对1989-2006年的中国城市人口死亡率数据进行了拟合与预测。黄顺林等(2010)在考虑出生年效应的基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等著.多难兴邦———新中国60年抗灾史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瑞士再保险,Sigma[J].2002至2010年各年的第1-2期.

[3]2009日本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1.5万人[J/OL],中国新闻网,2011-05-13.

[4]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已完成,使用资金达1.7万亿元[J/OL],http://www.sina.com.cn,中国网,2012-02-24.

[5]新西兰政府计划耗资85亿新西兰元重建地震灾区[J/OL],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GB/14379430.html,2011-04-13.

[6]综合观察:近期世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形势盘点(下)[J/ OL],http://futures.hexun.com/2011-04-27/129087964.

html,2011-04-27.

[7]世华财讯.日本首个额外救灾预算预计为243亿美元[J/OL].[8]谢梦.日本大地震将至少影响经济十年[N].南方日报,

2012-03-14.

[9]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慈善事业研究中心.2006年度美国捐赠报告[M].美国捐赠基金会,2006.

[10]谢世清.伙伴协作.巨灾保险制度中我国政府的理性模式选择[J].现代财经,2009(6).

[11]郇公弟.德国巨灾保险成功商业化运作[N].中华工商时报,2008-03-31.

[12]许飞琼.巨灾损失、补偿机制、巨灾保险[J].群言,2008(6).

作者简介

许飞琼,女,1963年生,湖南平江人。1985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学专业,现为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教授,兼全国保险专业研究生教指委委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保险学、灾害学与社会保障。

(责任编辑:何锦义)

国外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经验与启示

DRC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EVELOPMENT RESEARCH 调查研究报告CENTER OF THE STA TE COUNCIL PRC 第119号(总3231号)内部资料2008年8月13日 国外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 相结合的经验与启示 内容摘要: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国外社保体制改革的情况看,尽管改革采用的模式各有不同,但基本方向都是强化个人责任和市场功能,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改善社保体系,以减轻公办社保中国家的财政负担,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此不少国家都采取了财政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从中国的现实需要出发,有必要促使商业保险在社保体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之提供更大的作用空间。 关键词:社会保障商业保险启示 一、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的基本特点与区别 社会保障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

(1)建立在社会公平原则之上,由国家或社会作用社保制度的实施主体;(2)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3)建立和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是保证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4)基本不体现参与者的个人意志,参与多为强制性;(5)给付标准较低,只保障基本社会水平;(6)费用多由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或由政府承担;(7)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社会救济等多个方面;(8)社保缴费的费率一般根据收入情况决定。从覆盖的范围来看,社会保障的内容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保健、生活卫生环境等多个领域。 与社保相对应,商业保险的特点是:(1)建立在牟利的商业原则之上,客观上起到了稳定社会、化解风险的作用;(2)由保险公司作为实施主体;(3)服务对象为参与保险的人群;(4)以投保人的自愿为前提;(5)保险项目范围广泛,给付标准较高;(6)费用完全由个人负担,保障程度与缴纳的保险费呈正比;(7)商业保险的费率一般根据风险厘定。 表1 社保与商业保险的主要区别 2

在中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在中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背景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各地都受到各种巨灾风险的威胁。中国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东部和南部,这些地区每年都遭受洪水的侵袭,同时东南部沿海地区每年都受到台风的影响,而中国的西部和北部地区则处于地震多发地带。近十年来,这些自然灾害平均每年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在1000亿元以上,而包括生产中断、救灾救济在内的经济损失就更为巨大。 中国的保险业和其他经济部门一样,正在经历高速增长。从2001年以来,其年复合增长率为25%。但是,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仍不充分。2007年中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约为2000亿元,而仅汶川地震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很可能超过5000亿元。据估计,中国只有不到5%的财产投了保,而且其中大多数是商业和工业财产,私人住宅投保自然灾害保险的据估计仅不到1%。显然,中国目前的财产保险市场不能满足国民的巨灾风险保障需求。而且,就当前的保险深度水平而言,中国保险市场还难以凭自身的力量发展出覆盖广泛的巨灾保险体系。 中国的巨灾保险目标 为了应对巨灾可能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不利的社会经济后果、以及财政风险,中国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一个国家巨灾保险体系,把灾害风险保险以及减灾和降低风险的努力结合起来。这个体系可能有许多可选的模式,但是最终都应当实现下面这些目标: 1)向居民和中小企业提供负担得起的巨灾保险产品,降低自然灾害给他们带来的 经济风险; 2)通过给私人财产提供巨灾保险,由私人保险市场分担过去完全由政府承担的灾 后补偿责任,从而降低自然灾害给政府带来的财政风险; 3)通过基于风险设计的保险条款和与保险配合的灾害风险管理计划,鼓励居民和 中小企业积极采取减灾措施,提高居民房屋和中小企业建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为地方政府提供紧急灾后资金支持,用于救助受灾贫困人口和支持关键基础设 施的灾后重建; 除了实现以上这些目标外,建立这个体系客观上还可以帮助促进国内保险产业的发展。 中国巨灾保险政策 既然中国对于灾害保险的需求明显存在,而商业保险市场凭自身的能力不足以建立这样一个体系,中国政府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国家巨灾保险方案——中国巨灾保险共保基金。建立这个共保基金的技术细节还需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但是现在可以先描绘出他的整体政策轮廓: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 告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脆弱的农业,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以保证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1982年开始由民政部门、农业部门、保险公司等陆续开办了一些农业保险业务。1982年到1992年农业保险业务呈上升趋势,到1992年当年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8.62亿元。但保费快速上升的同时是居高不下的赔付率,1991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为119%。在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以后,过高的赔付率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不得不调整农险结构,对一些风险大、亏损多的农险业务进行战略性收缩,而其他保险公司则是退出农业保险的经营。XX年,中国人保香港上市后,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不再经营大部分的农险业务。 自XX年以来,专业农险公司开始浮出水面,9个省区市的农业保险试点也已经全面铺开。XX年,保监会颁布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农业保险发展的五种模式:一是

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二是在经营农业险基础较好的上海、黑龙江等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四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五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保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 二、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现行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源短缺、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等问题。另外,传统风险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有效需求不足 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窄小的经营规模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收益,因而不愿意付出保险成本;我国的农业保险主要以商业形式经营,国家支持和补贴较少,相对农民收入而言,保险费率较高,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 缺乏专业性保险从业人员

国外巨灾保险体系分析论文

国外巨灾保险体系分析论文 一、中国巨灾保险现状 保险意义上的巨灾包括地震、台风、水灾、暴风雪、火山爆发和海啸的危险。巨灾不仅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对地区的发展构成障碍,甚至还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从这一点看,发展巨灾保险非常必要。巨灾保险体系是指对由于突发性的,无法预料、无法避免且危害特别严重的如地震、飓风、海啸等所引发的灾难性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给予切实保障的风险分散体系。目前,政府承担了较大的灾害补偿责任,尚缺乏市场化的应对机制。建立巨灾保险体系,有利于发挥市场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改善中国巨灾损失补偿机制,提高全社会抵抗巨灾风险的能力。 中国的保险在灾后救助中总体赔付率较低。这反映出保险业覆盖面不宽、防灾防损不到位、应急处理机制不健全、巨灾风险管理不完善等问题。事实上,由于受到经营管理、产品技术开发以及偿付能力限制等因素的制约,国内的巨灾保险产品种类少、保障面窄、保障程度低,巨灾保费收入在非寿险总保费中的份额较小,同时,在再保险方面也相对滞后。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巨灾保险、再保险以及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早已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国家支持的农业和巨灾再保险体系”。《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强调,要“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因此保险业已经基本具备了参与巨灾风险管理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为了应对因遭受飓风、台风、洪水以及恐怖袭击等造成的巨大损失,美国以及欧洲各国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巨灾保险体系,保险赔款在灾害损失中占比平均为36%。研究国外巨灾风险和保险的政策能够为中国巨灾保险事业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借鉴。因此,笔者分析了国外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在自然灾害保险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希望能为如何建立中国的巨灾保险体系提供参考。 二、国外巨灾保险体系概况 (一)美国国家洪水保险计划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实施洪水保险并将洪水保险作为国家推动洪泛区管理重要手段的国家,率先以立法形式将洪水保险列为洪水风险管理系统、制定并

中国巨灾保险的现状与发展

华北科技学院 论巨灾保险的的现状与 发展 ——中英两国的巨灾保险发展史及共同之处 作者:张磊王冰王凯佳 2016/4/23 个人负责项目:王凯佳中国的巨灾保险发展史 王冰英国的巨灾保险发展史 张磊中英两国巨灾保险的共同处

论中国巨灾保险的现状与发展 ——张磊王冰王凯佳我国的巨灾保险才刚刚起步,规模较小、保障面窄,而且社会对巨灾保险的认知程度不高。透过南方发生的冰冻雪灾和汶川大地震可以看出,保险业在我国巨灾风险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比较有限,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中国又自然灾害频发,在现今中国面临的主要巨灾风险包括地震、洪水、干旱、台风、霜冻、泥石流、滑坡、沙尘暴等。其中地震、洪水、干旱是全国性的巨灾,台风等多是区域性巨灾,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人类永远都显得渺小,每次灾难过后,统计出来的损失永远是个天文数字,虽然说损失不可避免,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得到一些及时的补偿,此时,正是广大人民群众所迫切需要的。因此,借鉴国外巨灾保险发展模式的成功之处,研究我国巨灾风险的损失分担机制、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巨灾保险体系迫在眉睫。 就论现今中国的巨灾保险的发展现状可看出,如果要拿自己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来比较的话,就显得还远远不够成熟,各个方面和领域都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并且中国领土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巨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同时发生更频繁的还是生活中的人为灾害,这些人为灾害虽然造成的损失不大,但因为发生的数量太多,最后合计起来也快成为一个天文数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年发生在中国的一些重大自然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根据民政部的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近10年来我国每年因灾难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基本维持

我国巨灾指数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e17040073.html, 我国巨灾指数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王芳芳 来源:《商情》2016年第22期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的频发,应对和防范巨灾风险日益复杂,传统的保险机制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下转移分散巨灾风险。保险监管机构构建出各种能够模拟巨灾风险事件损失分布及其赔付参数的巨灾指数保险。虽然实践中的国际巨灾模型公司已经开发出各类巨灾指数保险,但是由于巨灾指数保险产生发展时间短,对它的理论研究一直落后于实践发展。本文把巨灾指数保险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巨灾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我国巨灾指数保险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巨灾指数保险发展现状对策 一、巨灾指数保险的定义 巨灾指数保险是指以特定的巨灾风险引起的经济损失为基础,并由保险公司对其进行赔付的保险,以历史记载的灾情统计资料和灾害预防数据为基础,以及保险标的的风险损失和物理属性为分布特征,将灾害方面的数据、为防灾减灾投入资源方面的数据、易损性数据以及价值分布方面的数据进行加权汇总,得到的能够充分反映出风险损失总体分布、防减灾资源投入的情况、灾后重建恢复效率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下相对变动情况的统计指标体系。 巨灾指数保险与一般的损失补偿型保险在保险金赔偿或给付方法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一般的损失补偿型保险,发生保险事故后,通常核算保险标的的实际损失,根据实际损失的金额来进行赔偿或给付。而巨灾指数保险,则是依据一些客观的可以观察预测的指标,并且要求这些指标与保险标的的实际损失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二、我国巨灾指数保险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对巨灾指数保险的重视程度不足。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对我国巨灾指数保险缺失的主要原因进行调查研究。调研结果表明,约百分之六十三的被调查者对巨灾指数保险一无所知;约百分之三十二的被调查者对巨灾指数保险略有所知,而对巨灾指数保险熟悉或者稍微熟悉的被调查者仅占受访对象的百分之五左右;所以对于中国未来编制巨灾指数保险和即将取得的预期效果,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表示不看好,其中约百分之三十六的受访者认为在当今中国的风险管理形势下,不需要编制巨灾指数保险,约百分之三十七的被调查者表示是否应该编制巨灾指数保险还要依情况而定,仅仅只有百分之二十七的被调查者支持编制具有中国特色的巨灾指数保险。

我国巨灾保险的现状与应对

我国巨灾保险的现状与应对 我国保险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尚难以满足社会的保险需求,尤其是保险补偿过低,满足不了社会巨灾保障需求。我国保险业发展滞后表现在保费收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等指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有些发展中国家。保险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这不仅与保险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不相称,而且与世界其它国家的保险业发展趋势及发挥作用严重不符。此外,我国保险业在灾害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保险业整体实力不强,承保能力较弱 自1980年恢复国内财产保险业务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其中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229.9亿元,平均增长率为25% ,高于15.9%的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财产保险的保险深度与密度都以较快速度大幅度提高,财险密度从1980年的0.48元/人增加到2005年的94.06元/人,财险深度从1980年的0.10%提高到2005年的0.67%。但总体而言,我国原保险市场的巨灾风险分散能力仍非常有限。

市场供给能力是整个保险市场最大能够承保的风险总量。为保证偿付能力,各国一般都要求保险公司的最大自留保费为资本金加公积金的一定倍数。因此,一国保险市场的资本金总量可以用来衡量一国保险市场的供给能力。而2001年我国财险市场前9家主要公司的最大自留承保能力仅为693.67亿元人民币,约合不到90亿美元,而2001年全球“财富500强”中排名最后的一家财产保险公司——日本安田火灾海上保险公司一家的营业收入就达 到了113.06亿美元。可见,我国财险市场的供给能力非常有限。 我国是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国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口密度增大、财富集中程度上升,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日益严重,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了重大威胁。我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补偿严重依赖于国家财政,使本已紧张的国家财政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保险这种社会化的风险损失承担机制在管理巨灾风险方面的作用远未发挥出来。保险保障不足,给灾后群众的生活和重建造成极大困难。在广大农村,常年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等袭扰,全国平均每年成灾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0.7%,成灾率为40.3%,严重影响农业的丰收和农民的生活。尽管损失严重,但由于对低收入的农民来说,为不可预见的灾害事故购买保险是一项十分奢侈的支出,因此,他们很少通过购买保险预防灾害事故,享受不了相应的保障。近几年来,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保险意识不强,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商业保险公司缺乏经营积极性,导致农业保险逐年萎缩,险种不断减少,保费收入大幅下降。2005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7.5亿元,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本页是最新发布的《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脆弱的农业,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1982年开始由___门、农业部门、保险公司等陆续开办了一些农业保险业务。1982年到1992年农业保险业务呈上升趋势,到1992年当年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8.62亿元。但保费快速上升的同时是居高不下的赔付 率,1991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为119%。在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以后,过高的赔付率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不得不调整农险结构,对一些风险大、亏损多的农险业务进行战略性收缩,而其他保险公司则是退出农业保险的经营。,中国人保香港上市后,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不再经营大部分的农险业务。

自以来,专业农险公司开始浮出水面,9个省区市的农业保险试点也已经全面铺开。,保监会颁布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农业保险发展的五种模式:一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二是在经营农业险基础较好的上海、黑龙江等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四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五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保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 二、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现行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源短缺、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等问题。另外,传统风险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一)有效需求不足 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窄小的经营

巨灾保险:发展现状、国际经验及政策建议

2016年以来,我国地震等巨灾保险陆续出台并初具成效,但普及程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此次新冠疫情来袭则呼唤巨灾保险在分担国民经济损失、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多作用。本文就国际巨灾保险的主要运行模式、相关立法情况、风险分担机制、国际保险产品进行分析,为我国巨灾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后续可进一步完善国家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完善风险损失分担多元化机制,做好巨灾保险运行模式安排,加快保险产品创新,加大共享数据、科技支持与税收支持力度。 “巨灾”源于法语,指系统内或系统外的突变,导致系统无法承受不利影响,其范围涵盖自然灾害、人为事故、大规模流行病等多种超强致灾因素所引发的众多人员伤亡、较广影响范围、严重财产损失及较高救助需求的灾难性事故。近年来,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频繁受到严重灾害影响,尤其是此次新冠疫情暴发后,在全球大范围传染所引发的巨灾,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从全球范围来看,巨灾保险是分散上述巨灾事故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 1 我国巨灾保险发展现状 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完善多层次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探索建立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并提出“建

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使得巨灾保险重新进入大众视野。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巨灾保险的呼声愈发强烈,此后巨灾保险相关制度开始陆续出台。近年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14)先后发布,及至2016年,随着《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地震巨灾保险条例》等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巨灾保险在经历了十年停滞后再次受到关注,步入发展阶段。 当前,我国巨灾保险发展初具规模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形成了有序的运行架构。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保障民生”原则下,政府负责推动制度设计、立法保障以及政策支持。比如成立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采取“整合承保能力、准备金逐年滚存、损失合理分层”的模式运行,进一步整合了行业承保能力。二是设立市场化的损失分担机制。损失分担机制设定了总体限额和分层机制,基于“风险共担、分层负担”的原则,由投保人、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巨灾保险专项准备金、财政支持及其他紧急资金安排逐层承担损失。三是巨灾保险品种不断拓展。比如,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产品在2016年7月全面销售,标志着我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正式落地;又如,上海保险交易所在2019年4月上线了多年期住宅地震巨灾保险产品,对既有产品进行了完善升级。除此之外,巨灾保险的品种也在不断拓展。一方面,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建立了区域巨灾保险制度,如云南、黑龙江、广东等地试点了巨灾指数保险模式。另一方面,有部分地区在地震之外,还将强台风、洪水扩展进入了巨灾保障责任中。

我国巨灾保险的现状与应对(doc 6页)

我国巨灾保险的现状与应对(doc 6页)

我国巨灾保险的现状与应对 我国保险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尚难以满足社会的保险需求,尤其是保险补偿过低,满足不了社会巨灾保障需求。我国保险业发展滞后表现在保费收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等指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有些发展中国家。保险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这不仅与保险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不相称,而且与世界其它国家的保险业发展趋势及发挥作用严重不符。此外,我国保险业在灾害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保险业整体实力不强,承保能力较弱 自1980年恢复国内财产保险业务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其中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229.9亿元,平均增长率为25% ,高于15.9%的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财产保险的保险深度与密度都以较快速度大幅度提高,财险密度从1980年的0.48元/人增加到2005年的94.06元/人,财险深度从1980年的0.10%提高到2005年的0.67%。但总体而言,我国原保险市场的巨灾风险分散能力仍非常有限。

险种不断减少,保费收入大幅下降。2005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7.5亿元,仅占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0.6%。说明我国低收入阶层受到的保险保障程度低,也削弱了保险业在农村自然灾害管理中的作用。 巨灾风险的管理水平低,技术不成熟 目前,我国保险业尚未建立完备的风险数据库,灾害信息发布和统计不充分,相关信息不能够实现共享,对各类灾害事故的认识不足,客观限制了保险业防灾抗灾的能力,不利于保险业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也不利于对防灾防损工作的指导。我国保险公司在扩展保险业务时,在承保前的风险评估能力不足,单纯注重保费收入增长,而防灾防损工作相对薄弱,特别是防灾技术不足,专业人才缺乏。 此外,我国尚未建立应对灾害事故的保险制度,政府和保险业在灾害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明确,直接影响到保险业发挥灾害管理作用。当前我国巨灾保险业务是以商业化模式运作的,但由于巨灾保险风险较高,各家保险公司受偿付能力的限制,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分别对地震等巨灾风险采取了停保或严格限制规模、有限制承保的政策,以规避经营风险。由于巨灾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没有巨灾保险保障,对我国居民的家庭财产安全构成重大隐患。通过建立政策性家庭巨灾保险制度,确立社会成员、政府和保险机构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国家财政压力,转变目前

美国巨灾保险制度

美国巨灾保险制度 1.案例概述 1.1 案例简介 巨灾风险通常是指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它不仅包括地震、洪水、飓风等自然灾害,还包括恐怖主义袭击、环境污染等人为灾祸。巨灾风险每年都给全球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美国政府和社会历来高度重视对巨灾风险的管理,对巨灾保险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保护,历经多年的发展,目前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巨灾保险运行模式。美国是世界上设立巨灾保险项目最多的国家,其项目不仅涉及地震、洪水及飓风等自然巨灾,而且还包括战争、恐怖袭击等人为灾难。由于巨灾风险的不可预测性以及损失的巨大性,商业保险公司往往都不愿对巨灾风险提供保障。因此,美国的巨灾保险项目以通过政府立法来成立为主导。美国面对巨灾风险主要建立了政府主导推出巨灾保险计划以及巨灾风险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本案例结合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等理论,通过对巨灾保险制度的性质进行分析,总结了美国巨灾保险制度运营模式的内在的形成原因,并由此分析了美国政府在巨灾保险制度运营中承担责任的根本原因,并由此寻找建设我国同等制度的经验与启示。本案例适用于比较政府与政治等方面的课程建设。 1.2 关键词:美国;巨灾保险;洪水保险;农业保险 1.3 教学应用: 公共物品;公共产品;市场失灵;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外部性;风险规避;社会风险评估;政府职能;社会保障体制 1.4 科研应用 公共物品;市场失灵 2.案例属性 2.1 案例主体:美国巨灾保险制度 2.2 案例地点:美国 2.3 保障类型:其他 2.4 案例类型:经验型 3.案例描述 一、制度概况 为了建设巨灾保险制度,20世纪中叶,美国国会先后颁布一系列法令,以此来促进本国巨灾保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和发展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和发展 所谓的农业保险,是指对种植业(农作物)、养殖业(禽畜)在生产、哺育、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到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机构通过保险的形式,组织农业从业人员集体互助,使受损单位或个人得到应有的补偿,以便及时恢复生产,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农业风险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目前农业保险是许多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农业保障方式,其主要的目的是用于降低农业生产中遇到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所以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五个统筹发展战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农业和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却没有得到大力推行,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业保险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1.1农业保险的初步发展阶段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农业保险只是在局部地区进行了零星的试点,没有形成大的气候。我国正式的农业保险应该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49年10月20日成立。次年,在山东商河、重庆北碚以及北京远郊试办牲畜保险;在江苏南通、陕西咸阳和北京远郊试办棉花保险。1951年在个别地区试办了油菜和水稻保险。1952年牲畜、棉花等农业保险基本覆盖了全国各地。1953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开始,按照国家指示除东北地区外全国基本停办了农业保险。1955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又恢复办理农业保险。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保险,经历了起起伏伏,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影响,主要是学习的苏联模式。尽管当时的保险模式还不规范,但不能否认,农业保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1.2农业保险的停办阶段 1958年至1981年是农业保险的停办阶段。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后,政府在认识上出现的偏差,认为人民公社规模大,后备力量强,抑制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灾害的损失,公社有能力弥补。农村保险己不适应新形势,没有必要再继续办下去。’ 1.3以商业保险为主的农业保险发展阶段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需要独白面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1982年国务院决定恢复办理农业保险,在我国停办了24年的农业保险终于重新走上历史的舞台。1985年,国务院颁布《保险企业管理暂行规定》,这是我国开展农业保险试点业务最早的法律依据,中央在《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也提出应积极兴办农村保险事业。1982年至1995年间,随着农业保险的恢复办理,农业保险业务曾一度出现繁荣状态,保费收入逐年增加。但是到了1996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组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农业保险由其中的中保财产保险公司经营。中保财产保险公司作为国有独资的商业保险公司,在兼顾商业利益的前提下,对农业保险进行了构调整,停办了一些亏损的险种,从此,农业保险的规模逐年呈现负增长。由一于损失率高,如果保费按照损失率来制定,农民保不起;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为大家搜集了一篇“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欢迎 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更多文章请浏览首页。 2020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特别提出,2020年将抓好巨灾 保险制度落地;尽快推动《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在全国范围内 落地;积极推动地震巨灾保险立法进程,将地震巨灾保险纳入法制化框架;继续推动巨灾保 险地方试点,探索研究覆盖洪水、台风等主要自然灾害的巨灾保险制度。 农民工为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们的劳动关系不规范,工资报酬和 社会保险等正当权益受到侵犯的问题在相当范围内存在,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就必 须认真研究解决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所遇到的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接续困难等问题,从农 民工收入偏低、流动性较大等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和完善适合农民工特点与需求的简便易懂、便于操作的管理办法。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事关全区30余万农民的健康和利益,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根本措施,是一项党政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卫生得 发展的最大卫生惠民行动。各医疗卫生单位务必站在讲政治的高度,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以推行“新农合”制度为契机,强化各项保证措施,不断完善管理机制,自我改造,自我 完善,充实功能,提高水平,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真正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确保新农合工作全覆盖,可参合农民达90%。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把“新农合”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大力支持,全力配合,齐心协力,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抓 好抓实,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为促进我区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目前,汶川地震8周年刚过,让我们将目光再次投向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二是构筑群众工作防线。依靠和组织人民群众,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是党的优良传统 和群众工作路线在新形势下的继承与发扬。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出台重要政策措施、实施重大决策、推进重点改革、建设重大项目,一定要善于做好群众工作,注重保护 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加大宣 传教育工作力度,帮助广大群众认清改革中出现一些困难的必然性和暂时性,引导群众自 觉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共渡难关。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创造浓厚的民主政治氛围,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群众更好的实现自我教育、自我 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战略部署的x年,也是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年,更是 全省妇幼保健年,还是船山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第一年,卫生事业面临新的发 展机遇,为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预防、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出20xx年卫生工作任务。 1巨灾保险:数字上的强烈反差

巨灾保险模式分析

目录 摘要 (1) 1巨灾保险制度与模式 (1) 2国际先进的巨灾保险模式分析及借鉴 (1) 2.1以政府为主导的巨灾保险模式 (1) 2.2以市场为主导的巨灾保险模式 (2) 2.3政府与市场协作的巨灾保险模式 (3) 3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巨灾保险模式的思考 (3) 3.1我国巨灾保险模式现状 (3) 3.2我国巨灾保险模式的选择 (5) 参考文献 (6)

摘要 我国是巨灾频发的国家,巨灾的突发性、无法避免性及危害严重性等特征决定了我国应加强的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完善我国的巨灾保险模式。本文总结了我国当前的巨灾保险制度的现状,并着重分析了世界上几个巨灾保险模式比较健全的发达国家的巨灾制度特点,通过借鉴和比较,提出比较适合我国当前状况的巨灾保险模式的选择。 关键词:巨灾保险制度巨灾保险模式政府与市场协作 1巨灾保险制度与模式 巨灾保险制度,是指对由于突发性的、无法预料、无法避免且危害特别严重的如地震、飓风、海啸、洪水、冰雪等所引发的大面积灾难性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给予切实保障的风险分散制度,主要包括一系列的制度体系,如巨灾保险的法律法规体系、巨灾保险的风险分散体系,以及具体实施形式、运作模式等制度体系。严格来说,巨灾对于商业保险公司来说是不具可保性的风险。完全依靠商业保险体系承保地震风险十分困难,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险制度,有利于使商业保险行业更好的进入巨灾保险体系,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在巨灾到来之时,各方面发挥最大作用,将损失程度降到最低。 2国际先进的巨灾保险模式分析及借鉴 国际上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巨灾保险模式由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度、风险分散机制、巨灾保险实施机制等构成,这些国家的巨灾保险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政府和保险公司共同参与型三种。这些完善的巨灾保险的经验对中国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2.1以政府为主导的巨灾保险模式典型国家为美国、法国等国家 这一模式的典型国家为美国、法国等国家,即政府筹集资金并采取强制性或半强制直接提供巨灾保险,它通过颁布法律强制居民购买保险,或者通过费率补贴等与利益相挂钩的形式鼓励或半强制购买巨灾保险,而且一般在同一地区采取统一费率。此外,巨灾保险的再保险也是由政府全力承担。 美国面对巨灾风险推出了政府主导的巨灾保险计划及资本市场与巨灾风险相结合的两种巨灾保险模式。美国政府面对多发的自然灾害与人为巨灾推出政府主导的国家洪水保险计划、联邦农作物保险计划、核责任保险与公众担保保险计划,并通过了《全国洪水保险法》、《联邦农作物保险法案》,设立了相应的联邦保险和减灾局、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并将公众担保保险计划设定为强制性的半社会保险计划。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大力推行巨灾保险证券化,以巨灾期货、巨灾互换、巨灾债券等形式将巨灾风险向资本市场转移以分散巨灾风险,在资本市场筹集保险资本,解决巨灾发生时保险市场上资金不足的难题。 法国面对巨灾风险建立了强制性的巨灾保险体系。法国在 1982 年颁布《THE FRENCH NAT SYSTEM》法,将洪水、地震、风暴、火山爆发、海啸、山体滑坡、

我国巨灾保险的困境及发展历程

我国巨灾保险的困境及发展历程 一、我国巨灾保险的立法困境 我国巨灾保险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现行《保险法》对巨灾保险没有做出任何规定或指导性意见,在其他法律中也仅有两部提到了巨灾保险。1998年,我国颁布的《防震减灾法》里面规定了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参加巨灾保险,这就是我国法律第一次提及到巨灾保险制度。2007年,我国又颁布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其中第35条规定了国家发展保险事业,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并鼓励单位和公民参加保险。只不过上述规定均属原则性的规定,关于巨灾保险的性质、承保范围、投保方式、费率标准、监管方式等很多实质性的问题依旧没有专门性的立法予以规定。同样在一些巨灾频发的领域,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巨灾保险立法的影子。例如《防洪法》里面第47条规定:国家鼓励、扶持开展洪水保险《防震减灾法》里面第25条规定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参加地震灾害保险《抗旱条例》第57条规定国家鼓励易旱地区逐步建立和推行旱灾保险制度。此外《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里面也有建立突发环境事件的社会保险机制的类似规定。尽管以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方式较为简单,并且大都是一般性的原则规定,但这些法律法规和基本立法经验可供我国借鉴将来对巨灾保险立法。 从目前能搜集到的涉及巨灾保险的相关规定来看,原则性规定过多,无论是《防震减灾法》还是《突发事件应对法》对巨灾保险的规定都过于笼统,仅表明国家对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支持,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此外,相关的配套性规范缺失,对如何构建和规范巨灾保险制度没有明确的规定,

往往一事一议,针对具体的灾害事件来制定临时性的规定,如《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对保险业在此次灾后重建中的工作做了明确的指示。此种方法尽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有效的解决具体性问题,但其缺乏长效性和普适性,对于其他地震灾害中保险公司应如何运作缺乏指导性的价值,不利于我国巨灾保险机制体系化,反映出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在立法上的缺失。 二、对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几点思考 (一)政策上的可行性 引进巨灾保险制度,借助市场化、国际化的风险分散方式,凭借保险公司的专业性和风险管理能力,可以提高被保险人以及所在地区抵御巨灾风险的能力,保证大灾之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稳定。因此,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建立巨灾保险体系的指导性意见。2003年,温家宝总理亲自批示了保监会提交的《建立我国财产巨灾保险研究报告》,并且要求深入研究巨灾保险方案,加快推进震灾保险体系建设。2004年,保监会提出了中国巨灾保险的三步走规划。2006年,国务院的《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了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体系。2007年《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 )》里也规定了完善地震救援救助体系,并且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地震灾害保险和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多渠道灾后恢复重建与救助补偿体系。国家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里而也指出了建立国家支持的巨灾和巨灾保险体系。2011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首次提出了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巨灾保险制度

保险学 巨灾保险制度 ——提高灾害救助参与度对于“新国十条”的部分理解

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 提高灾害救助参与度 “将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提升企业和居民利用商业保险等市场化手段应对灾害事故风险的意识和水平。积极发展企业财产保险、工程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保险费率杠杆的激励约束作用,强化事前风险防范,减少灾害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商业保险为平台,以多层次风险分担为保障,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研究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巨灾再保险等制度,逐步形成财政支持下的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各地根据风险特点,探索对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水、森林火灾等灾害的有效保障模式。制定巨灾保险法规。建立核保险巨灾责任准备金制度。建立巨灾风险管理数据库。”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接连遭受巨大的自然灾害,其所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是惨重的。历来,我国的灾害补偿都是依靠民政部补贴,和微弱的商业保险补偿。大灾之后,建立起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呼声也随之而起。因此,如何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使保险在国家灾害救助体系中发挥其“社会稳定器”的功能,是一项艰巨且迫切的任务。 关键字巨灾保险经济补偿 一.保险的经济补偿机制 (一)对经济补偿的理解 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保险的功能中,经济补偿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保险的补偿功能是指保险业在风险发生时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风险保障的作用和功能。补偿灾害损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保险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保险活动的根本目的。保险的经济补偿一般包括: 1、补偿被保险人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2、由于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发生人身伤亡或者生存到保险期满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变迁与创新

保险研究 2009年第2期三农保险I NSURANCE STUD I ES No.2 2009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变迁与创新① 黄英君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0030)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的梳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从历史的角度展开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全方位研究,从国家层面来研究和探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发展变迁与创新。通过这种制度分析,形成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一个清晰认识和准确把握,探索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及其制度创新的特定路径依赖和路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未来方向。 [关键词] 农业保险;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84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306(2009)02-0052-0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农业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农业保险作为防范农业风险、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发展农业保险以规避农业风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我国农民利益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一致,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正当其时。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农业的保护,W T O框架下的农产品贸易协议将农业保险列为“绿箱(Green Box)”政策为各国广泛采用,农业保险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农业保护与国际接轨。农业生产自身的弱质性和弱势性,以及生产过程的特殊性,使得农业保险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一直以来,农业保险发展时断时续,并未发挥其应有的社会管理功能。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及其创新的探讨因而成为必要。 一、国家在农业保险制度变迁中的地位与作用 “理解制度结构的两个主要基石是国家理论与产权理论”,没有一个关于国家的理论,也不能真正完成关于产权的理论,“因为是国家界定产权,因而国家理论是根本性的。最终是国家要对造成经济增长、停滞和衰退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②。国家是制度的最大供给者,国家提供宪政秩序、法律制度等基本的制度安排。国家作为一种垄断性的制度安排具有其他的竞争性制度如市场、企业所不具有的特征的优势。国家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它在长期制度变迁中具有特殊的角色定位。由于在使用强制力时有很大的规模经济。因此,国家属于自然垄断的范畴,国家具有强制性、垄断性以及规模经济的天然优势。虽然国家不能决定一个别度如何工作,但正如穆勒所论,它却有权力“决定什么样的制度将存在”。③所以,国家一旦形成,就能利用其优势干预和推动制度变迁,对制度变迁发挥着独特的、举足轻重乃至决定性的作用。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金融保险制度的产生是为了降低、节约交易费用和增进资源配置效率。赵学军、吴俊丽(2004)认为④,世界上开展农业保险的国家普遍实施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干预农业保险的理论来源于保险市场存在着失灵、垄断性或有限竞争性。我国保险市场同样存在市场失灵,农业保险市场更是如此(庹国柱、王国军,2002;冯文丽,2004;黄英君,2007b等)。政府干预农业保险成为一种必要和必须,而更多地应体现为一种财政补贴和税收支持,促进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同时,在更大范围内增强农户保险意识,扩大农业保险的潜在需求。国家的强制性属性和特征决定了其在保险制度及其变迁中的特定地位 [作者简介] 黄英君,经济学博士,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重庆大学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RC I SS)主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